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学设计(精选19篇)

时间:2023-12-09 作者:纸韵

在编写教学计划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教学计划的范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优秀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经验。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学设计(精选19篇)篇一

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回顾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历史过程,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2)通过回顾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察理解历史事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形成的标志及其历史过程。

(2)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认识同计划经济相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无限生机与活力,从而加深对邓小平理论指导作用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观目标和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激励人民为现代化建设努力拼搏。

(2)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保障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

(3)邓小平为创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他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证明了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显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

[重点和难点]。

重点:(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形成的历史过程。

难点:(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

主题知识探究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是什么?这次会议有何重大历史意义?要求学生回顾第10课的内容作出回答。教师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这次大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同时,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也在这次大会上开始形成。

导入新课。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制定。

2、“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1、中国共产党“十四大”的重大决策。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三、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邓小平逝世。

2、中国共产党“xx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四、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小结]。

本课的主题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课文重点阐述的是理论上的伟大贡献:(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明确;(3)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课后作业]。

引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讲评第三单元测试试卷。

[教学目的]。

通过分析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引导学生订正失误的地方,帮助学生分析失误的原因,指导学生掌握复习历史的基本方法,教会学生学会查缺补漏的方法。

鼓励成绩较好的同学继续努力,对成绩较差的同学,给予树立信心,激励他们迎头赶上。

[教学过程]。

一、发放试卷。

二、讲评试卷。

三、引导学生自己订正考试失误的知识点。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学设计(精选19篇)篇二

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成为我们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因为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国现代史内容标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主要目标就是使学生确立这样一种认识。)。

二、课程目标。

知识与能力:

2、了解邓小平理论形成和确立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调查,收集和整理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资料,让学生培养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按时序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2、邓小平理论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3、激发学生对邓小平的敬爱之情,并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难点: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在中国的新发展;

四、课前准备。

教师:

1、收集相关图片资料和影视资料;

2、制作教学课件;

学生:

1、收集相关资料和图片;

2、收集邓小平的事迹;

五、教学方法。

教师教法:启发引导,课堂讨论活动。

学生学法:小组合作,学会收集,整理和研习资料。

六、教学过程:

说说看:你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吗?

你知道歌中所唱的老人是谁吗?

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实行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后——四项基本原则。

十三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请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课前收集的邓小平为中国改革开放作贡献的事迹。

二、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影片)。

十四大——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十五大——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学设计(精选19篇)篇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近百年的历史进程,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社会革命实践创新相互激荡、相互促进的历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上的突破深化造就中国社会一场又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国社会革命伟大实践的变革成就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次又一次实现历史飞跃。已经完成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如此,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同样是如此。40年来,马克思主义再一次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中国也不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出的伟大实践成果。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是以实践为鲜明指向。正像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强调的:“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对了立场、观点、方法,就会结出实践的硕果。中国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启的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出的实践硕果。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中国社会的最大实际,什么是中国社会最基本的国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永恒的课题在20世纪下半叶更加突显出来。通过解放思想,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共产党人作出我国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并把它作为制定一切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邓小平讲得更明确,“我国从五十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理论突破与创新,奠定了改革开放坚实的理论基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要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这就需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仅体现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还体现在制度建设不够成熟、没有定型。所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继续调整、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一些体制机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类体制和相应运行机制,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就是40年来改革开放已经和正在做的事情。

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深化,束缚中国社会的一些僵化保守的观念不断被打破,新的认识、新的政策不断涌现。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在这一思想与实践相交织的历史进程中,邓小平提出一系列精辟论断: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等等。这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得中国社会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最终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

用马克思主义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对时代主题的判断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二战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经济国际化、全球一体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大大增强,没有一个国家能单纯依靠军事力量赢者通吃还能全身而退,发生世界大战的概率越来越小。另一方面,总结历史经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而且,“中国是一个大的市场,许多国家都想同我们搞点合作,做点买卖,我们要很好利用”。伴随着“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科学判断的作出,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把对外开放确立为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大踏步地赶上时代,从建立经济特区到“三来一补”,从坚定“复关”到成功“入世”,从被动融入到主动引领,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中国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这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想在当代中国的运用与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力量只有在世界历史的意义上才可能真正存在,更加美好的人类社会发展状态也只有在世界历史的意义上才可能真正实现。于是,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反全球化,甚至准备筑墙把自己封闭起来的时候,中国社会成为中流砥柱,扛起了捍卫推动改善经济全球化的大旗。“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5年多来,越来越为国际社会所认同,成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世界的全球共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多来,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80多个国际组织支持和参与,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成为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最广泛的国际合作平台。中国的改革开放在深刻改变中国的同时也开始深度塑造世界。

改革开放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历史飞跃。

实践是理论创新不竭的源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改天换地的深刻变革,置身这一历史巨变之中的中国人更有资格、更有能力揭示其中所蕴含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我们有这样的理论自觉,更有这样的理论自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引领改革开放不断从辉煌走向辉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在改革开放的高歌猛进中实现着自身的历史性飞跃。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新的实践基础上,认识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走自己的路,不能把书本当教条,不能照搬外国模式,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认识到中国还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历史阶段,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认识到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等等。这一系列来自实践的认识不断深化,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形成邓小平理论,实现了继毛泽东思想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

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社会前所未有的发展,也给中国社会和中国共产党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中国共产党如何在“四大考验”中保持政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中国社会如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有效避免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如何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实现发展的可持续,等等。实践出考题,理论做答卷。通过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的系统深刻回答,在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理论创造自当不断与时俱进。党的xx大以来,中国社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让中国社会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更重要的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揽“四个伟大”的实践也渐次展开。这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伟大的实践孕育出伟大的思想。在这样坚实的实践基础上,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运而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宏大的战略眼光勾勒出21世纪中国和21世纪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以其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揭示,对现实问题的深入分析,对未来发展的深入思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飞跃,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改革开放4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定力与理论自觉。

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认真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宝贵经验,深入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规律,讲清楚4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对了什么,既是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现实需要,也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客观要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核心在“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把握马克思主义精髓的基础上坚守马克思主义立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前提下发展马克思主义。离开马克思主义谈中国化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指出:“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落脚点在“中国”。马克思主义要真正在中国大地上枝繁叶茂,一定要立足中国国情,彰显中国风格,要能为开辟中国道路,解决中国问题提供理论支撑与思想保障。离开中国的实际,离开中国的实践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为了装点门面,不能变成只是拿在手上的箭,连说“好箭”就是不发射。好箭是用来打靶射“的”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拿马克思主义这个“矢”来射中国这个“的”的。

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定要有中国形式、中国风格、中国特点、中国气派,概言之,要有“中国味”。这中国味,就是几千年来积淀在中华民族生命和血液中的中国情感、中国意志、中国愿望、中国思维等等,就是中国文化的精、气、神。我们不可能离开自己国家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去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工作。没有中华优秀文化沃土的滋养,不可能有马克思主义的发扬光大、生机勃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键在于“化”,要化为理论、化为信仰、化为武器、化为实践。毛泽东指出:“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化”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此基础上,还要通过理论武装转化为中国共产党人为伟大事业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转化为观察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转化为指导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行为准则。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要从书本里、文件中、会议上走出来,走进群众火热的生活、走向中国蓬勃的实践,以简明的内容、通俗的形式、大众的思维、普及的方式让群众能掌握、会运用。让广大群众所认知、所接受、所实践,才能成为人民群众的思想武器,也才能把人民群众作为自己的物质武器。

理论的最高目标是指导实践,理论的最高成就是化为实践。中国社会的发展实践都应该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原则的遵循,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要求的践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目标的追求。不能讲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如果理论上讲的与实践中做的不仅不一致还相互打架,既损害了理论的权威,也会让实践走入误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更不能是改旗易帜的马克思主义。这是改革开放4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结论,也是改革开放再出发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要求。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学设计(精选19篇)篇四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为什么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大历史性、现实性、未来性依据。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政治发展道路是一个国家政治发展所选择的路径和模式,它明确政治发展的战略目标、根本要求、制度架构、重点任务等。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归根到底是由这个国家的性质和国情决定的。政治发展道路是否正确,对一个国家的盛衰兴亡具有决定性意义。正确的政治发展道路,应当是符合本国国情和实际、能够团结人民朝着实现国家发展目标不断前进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经过长期探索实践逐步开辟和形成的。这一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近现代100多年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历史性巨变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掌握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具有坚实的政治基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社会共识。它符合本国国情,反映人民意愿,顺应时代潮流,是能够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提供根本政治保证的正确道路。其关键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核心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目的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更好地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有利于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有利于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分工与协同、监督与支持、制约与效率、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保证国家机关依法协调高效运转;有利于组织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地位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团结一心,集中力量办大事,有领导、有秩序地朝着国家发展目标前进;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和谐稳定的政治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面向未来的政治发展道路。当代中国的政治思想、政治制度和政治实践,具有面向未来、与时俱进、探索创新、开放包容的品格,不断从新的实践中获得生机和活力,始终保持蓬勃的生命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探索和创新也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保证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停滞、不封闭、不僵化,不断开拓民主政治发展新局面,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奠定了坚实基础,确立了正确方向,开辟了广阔空间和光明前途。

在政治发展进程中,我们要积极学习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包括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同时必须认识到,世界上并没有“普世”的政治模式。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完成自己的使命,就必须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模式,绝不能搞多党轮流执政、“三权鼎立”和两院制,绝不能放弃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根本。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学设计(精选19篇)篇五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政治路线;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中共十三大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共xx大提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1.中共十二大提出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整个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标志着我国走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保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

3.中共十三大确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中共十四大高度评价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4.邓小平为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他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5.中共xx大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1.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认识当代一些重大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怎样形成的?”培养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趋向的能力和动态历史观。

教学要点。

一、走自己的道路。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政治路线。

2.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维护安定团结。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2.1989年的政治风波。

2.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中共xx大:确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课重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

本课难点:本课涉及的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多、理论性强,学生较难理解;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讲述本课具体内容之前,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和历史意义,让学生明确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的组织路线,中国共产党开始按正确方向寻求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这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三、“走自己的道路”一目,需要讲明两个问题。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党的政治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任务,决定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教材小字部分指出邓小平最早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但教师不必补充。

2.十二大是本课难点。教师可先让学生阅读课文中邓小平在开幕词中的讲话内容,突出说明邓小平在这次大会上进一步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师指出这次大会制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纲领,丰富和发展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十二大的指导思想,是整个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农民购买电视机”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的两幅图画,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最后,教师点题说明中共十二大全面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国将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维护安定团结”一目,需要讲明两个问题。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先让学生明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邓小平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极少数人想摆脱共产党领导、反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错误思潮提出的,为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提供了保证;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教师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这关系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命运。1982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认了四项基本原则。

2.1989年政治风波,教师应该点明它具有深刻的社会和历史背景,并从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两方面加以分析,指出这是一些热衷于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利用学潮策划的一场企图颠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动乱。党中央平息了这场动乱,巩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阵地和十年改革开放的成果。教师还要进一步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

1.中共十三大是本课重点,也是本课难点。这次大会在认识国情和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论述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和阐发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教师讲述时要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中提出的,十三大使这一理论在认识上前进了一大步。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让学生明确无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还是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都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结合改革开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说明贯彻执行这条基本路线,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课文中小字部分介绍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初中已经学过,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把握,不作要求。

2.中共十四大是本课重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难点。讲述十四大时应强调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加快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大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一步完善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做出的伟大贡献;为我国指明了本世纪前进的航程,也确立了迈向21世纪的行动纲领。教师应突出讲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并引导学生结合史实认识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六、“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一目,需要讲明四个问题。

1.中共xx大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次大会,大会确定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2.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强调全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开拓前进。

3.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号召全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地实现党的基本纲领。

4.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跨世纪的战略部署,为下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指明了方向。

七、新课讲完后,教师可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怎样形成的?”这一问题为中心进行本课小结,既要突出重点,又要揭示各自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便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本课内容。为拓宽学生的思路,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联系国际形势理解中国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伟大的抉择。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学设计(精选19篇)篇六

第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和发展,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7%的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迈上20万亿元的大台阶,扣除价格因素,是1978年的13.3倍,财政收入接近4万亿元,一大批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首位,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度增强。我们办成了许多以前想办而办不了的事:三峡大坝、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捷报频传,广播电视“村村通”惠及广大农村,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呈现出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神州大地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第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赋予中国这条“巨龙”以强大动力。改革30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国有企业改革到宏观管理体制改革,从所有制结构改革到分配制度改革,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到在实践中的深入推进,从经济领域改革到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的改革,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为国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20进出口额达17607亿美元,比1978年增加84倍。29年前,我国外汇储备仅有1.67亿美元,年突破1万亿美元,位居世界首位。与此同时,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在加速,对外投资不断扩大。

第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著提升了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改革30年来,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深入推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深入人心,以神舟飞船为代表的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先后涌现,在许多前沿领域实现突破;教育改革和发展成就显著,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如期实现,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文化体制改革扬帆起航,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日益繁荣。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效率意识不断增强。我国社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充满蓬勃的朝气和创造的活力。

第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幅度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改革30年来,人们切身感受着党的富民政策带来的幸福生活,共同享受着改革发展的成果。从1978年至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增加到1175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3587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都增长6.7%。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从6.7平方米、8.1平方米,增加到26.1平方米、29.7平方米,居住条件大为改善。我们告别了商品短缺,扔掉了各种票证,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同时,社会保障的“安”越织越宽,医疗、就业等民生问题在逐步解决,更多的百姓解除了后顾之忧。

第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刻改变了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声望源于成就,魅力缘自实力。随着中国的日益发展,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发展经验、发展模式引起了国际上许多人的兴趣,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中国,越来越多的话题围绕中国展开。我们坚持正确的对外方针和政策,广泛开展双边和多边外交,在国际事务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推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到积极救助印度洋海啸受灾国,从参与国际维和行动到推动在反恐、环保、禁毒、重大疾病预防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30年年弹指一挥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30年来来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闯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在当代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中国国情,顺乎党心民心,最能激发亿万人民建设自己美好生活的巨大热情和干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始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揭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一页。毛泽东同志领导党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提出要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路,着眼于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矛盾和问题等一系列重要思想,为以后的探索奠定了重要基础。

“东方风来满眼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鲜明地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新时期中国发展的主旋律。邓小平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出并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作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明确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提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和“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等等,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历史的接力棒传递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手中。江泽民同志领导全党深刻洞察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重大变化,科学把握党的历史方位,系统总结治党治国治军的新鲜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它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思想,关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关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思想,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等等,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审视国际形势变化的新趋势,认真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入总结我国及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回答了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艰辛孕育着发展,探索推动着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就在于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索,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胜利之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在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下,要顺利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定信心与决心。当前要认真学习贯彻好胡锦涛“6?25”重要讲话和“十七大”精神,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把思想认识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安康的正确道路,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第二,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立足中国国情。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们有了很大发展,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没有变。要清醒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基本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增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坚定性,提高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要充分认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促进科学发展,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我们的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证。要坚持把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第四,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部署,扎扎实实做好各方面工作。努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改善民生上。

第五,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是抓好党的自身建设。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努力造就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一定要加强学习、勤奋工作,一定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做到思想上始终清醒、政治上始终坚定、作风上始终务实。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学设计(精选19篇)篇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庄严的政治宣示,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全局和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这是共产党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所明确指出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共产党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我们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且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1982年,共产党同志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之后,我们党一直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先后形成了共产党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之后又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的结合进入了新的境界。

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一个国家也是一样。五十年我们照搬苏联模式出现了很多问题,经过几代革命先辈和国家领导人的实践和努力,同时通过总结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走这条道路,中国人民摆脱了贫困,逐步走向富裕。走这条道路,国家走向富强。走这条道路,中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释放出人民创造财富、共谋发展的激情与活力。走这条道路,中国人民日益展现出文明自信,充满朝气与活力的精神面貌。

所以这是一条致富之路,这是一条强国之道。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共产党员更是要吸收老一辈共产党员的丰富经验和聪明才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贡献。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学设计(精选19篇)篇八

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笔者认为“两不走”的提出,是我党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深化改革的现实需要,它为继续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好了关、掌好了舵。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历史将中国改革进程推进到“深水区”。社会主义中国这艘大船继续前行,须首先回答“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这条道路的选择,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胡总书记的十八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要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同时强调,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想,这是最正确和有力的回答。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两不走”是我党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

从中共“一大”到“七大”,我们党走过“工农武装割据”的艰苦岁月,历经“毛泽东思想”产生与形成,在近代中国革命的历程中,一次次抵制住错误路线和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从中共“八大”到“十八大”,我们党一步步突破“苏联模式”的影响,冲出“十年文革”的阴霾,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谱写了改革开放的伟大篇章,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把中国送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创造了让世界瞩目的“中国速度”和“中国传奇”,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实践证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走适合自己的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历史正确的选择。反之,“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和“走改旗易帜的邪路”,都是死路,是行不通的。

任重道远,稳中求进。“两不走”是继续深化改革的现实需要。

改革才有出路,改革是一列只能前进不能停滞也不能后退的火车。正如今年7月2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会上所指出的,“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但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从国际上看,世界上的一些敌对势力一刻也没有放弃过和平演变和颠覆我国政权的企图和幻想;从国内来看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一些结构性、体制性的弊端和障碍依然存在。

这些问题和障碍,都是对我党的巨大考验,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考验。要怎样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和目标发展,不偏不倚呢?这就要坚定“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的思想指导,越是在困难问题面前,越是要沉着冷静,既要解放思想,也要坚守原则,不能惧怕改革封闭僵化,也不能急躁冒进走上邪路。

相信,只要我们把握住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不妄自菲薄,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工作,就一定能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文档为doc格式。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学设计(精选19篇)篇九

1.导入的过程。

教师直接点题: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也做出了不懈努力。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国两制”与祖国的统一大业。

2.新课知识内容的学习指导和“探究”过程。

关于“一国两制”,教师应当首先让学生结合政治所学知识,解释其内涵,“一国”指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前提,“两制”则是指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港、澳、台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在此基础上教师重点分析以下问题:a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条件(实现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共民愿;中国国际地位提高,赢得国际社会普遍承认;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一个能为各方所接受的方案)。b中国共产党对统一后的台湾的基本政策。最后教师放香港或澳门回归时的有关录像资料,并由此引导学生总结“一国两制”的伟大意义。“一国两制”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对人类历史和世界和平做出的重大贡献。是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最好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观看香港或澳门回归时的录像,使学生在回到当时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再一次感受到祖国的伟大、繁荣与昌盛,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同时展望台湾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给台湾的同龄人写一封表达大陆学生渴望台湾回归的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关于中共十三大。教师简单向学生介绍、解释下列概念:a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还比较落后,商品经济还不够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的依据:是我党总结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在深刻分析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做出的`判断。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指出:最早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然后教师明确指出,大会的突出贡献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讲述时要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的,十三大使这一理论在认识上前进了一大步。还应该引导学生结合改革开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说明贯彻执行这条基本路线,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

4.课后学生活动的提示。

制作《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简表》把历史教材中所学过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以时间、地点、内容、意义(或影响)为栏目,进行总结,并展开评比。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学设计(精选19篇)篇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自信是贯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道路选择之中的价值信仰和精神支柱,是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走向和性质的核心和灵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有着根本性决定作用和政治文化定力功效。要想增强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自信,就必须充分发掘和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让这个优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进程中充分展示其凝心聚气的独特魅力和政治文化的战略定力。

所谓政治优势就是指一个国家或政党或政治组织等政治主体的政治信念、政治决策、政治制度、政治路线和公共政策等政治行为在社会生活和国家行动中所体现和展示出来的独特魅力和成功经验,它是这些政治主体对长期的政治实践历程的总结和政治文化思想的凝练,也是这些政治主体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凭借自己的政治功绩在人民心目中积累沉淀起来的政治优越性,是这些政治主体对历史的回答和人民群众对政治主体的历史抉择的充分信赖。

全面发掘和充分发挥自己的政治优势可以团结和协调自己的同盟力量,使自己的力量和盟友的力量团结一致,为了共同的政治目标走到一起,有利于推动和促进政治主体的政治实践进程;全面发掘和充分发挥自己的政治优势可以增强自己的政治信心,获得巨大的精神力量,因为政治优势是在过去的政治实践中形成的、经过实践证明是获得巨大成功的经验总结,是政治实践经验的真理性升华,因而可以赢得广大政治同盟的信赖和认同,这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无形的政治凝聚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政治制度或政治信念的实践过程,在她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积淀成了许多宝贵的政治优势,需要我们好好总结和发掘,充分发挥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坚定信仰、增强认同、凝聚力量的巨大作用。

一、政治自觉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自觉优势体现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理论自觉和价值自觉上。所谓自觉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理性把握和深刻认知的自由王国状态,客观对象对于主体而言是“人们支配和控制生活条件”,“熟练运用规律”、“人们的社会结合成为自己的自由行动”、“人们自己控制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量”、“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在主要的方面和日益增长的程度上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1](441),因而,主体的能动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得以充分体现,自我的价值也可以通过合适的社会实践形式体现出来。

主体能够理性地“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1](153-154)。主体对客观对象的判断、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决定自己行为选择的目的和所采取的行动不会完全受制于客观对象的必然性支配了,“理性与自由就具有了内在的一致性”[2]。因而,主体通过认识客体的规律性,“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2],是人们“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的自由王国的自觉自愿状态[3](926-927)。

总的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觉和价值自觉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客观规律、复杂形势和根本任务等客观对象的理性把握和深刻认知的自由王国状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过程与规律、复杂形势和根本任务等客观对象是我们党“支配”和“控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活条件”,这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异己力量”被我们党“熟练运用规律”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了“在主要的方面和日益增长的程度上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由行动”,因而,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规律性、客观性和复杂性的了解和认知程度大幅度地深化了,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和把握从历史的“无可奈何的状态”变成了认知过程不断深化、认知水平不断提高、应对措施不断丰富的自觉状态。因而,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客观性、规律性、复杂性认知和把握得更加深刻和更加全面,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主性、能动性、自觉性程度就更加高了。

国家发展战略与社会发展的顶层设计理念是国家政治实践中的战略构想,是社会进步的指导原则,关涉整个社会发展进步的战略全局和发展模式,是国家政治主体治国理政方略的具体体现。只有国家治理者———政治主体对社会发展战略局势有比较全面的理性认知,才会对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进程深刻把握和准确判断,对包括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战略在内的政治实践决策及其顶层设计理念呈现出科学理性和高度自觉性特征,国家政治主体的理性判断与客观的发展进程才会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主体的政治价值目的才能顺利地得以实现。从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来看,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的把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复杂情况的应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层次矛盾的化解等方面已经从“一片茫然、无从下手”的“无可奈何的状态”逐步变得从容应对、游刃有余了。

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好社会主义的战略思考,到社会主义要如何发展、怎样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再到如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到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思想的贯彻和落实,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制度体系的全面建立,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步走”战略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从“两个文明”一起抓到“三个文明”、再到“五位一体幸福中国建设纲要”的战略部署,无不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发展战略和顶层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自觉性,这是我们党政治自觉的充分体现和理论自觉的根本标志,也是我们党全面驾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复杂局势能力提升和政治成熟的根本标志,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自信最宝贵的政治优势。

二、政治制度优势。

着名的耗散结构理论有一个经典的原理,就是在一个基本上不均匀非平衡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中(也叫做远离平衡态),不管是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乃至社会的、经济的系统都一样具有这种特性:如果这个系统通过不断地与该系统外界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这个系统内部某个参量或因素的变化达到某个特定的范围或阈值时,这时通过系统内部某些因素或变量的无限涨落或功能放大,系统可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结构上、功能上或发展秩序上呈现出的某种有序状态。这里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该系统必须不断地与外界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消化,必须有一个能够呈现出无限涨落或功能放大的可能性内在因子,否则就不会产生系统内部某些因素或变量的无限涨落或功能放大的客观效应。这不是回到片面强调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指标,着重分析某个因变量的还原论的老路上去,而是要走向综合兼容、辩证还原的方法论基础和新思维模式。

上述理论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要从这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中,准确发现和善于把握那个起决定作用而又无限涨落和功能放大的变量因素,以便充分利用它对系统的积极的有效的质量改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这个理论也同样有着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就是一个非线性的开放系统,因为无论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历史的还是现实的、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整体的还是局部的因素永远都是复杂多变的,一般不会呈现出与时间年代形成某种线性的规则的状态或变量关系,是一个开放的非线性的复杂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我们的制度体系就是在这个系统的无数变量中那个充满自我更新活力而又不断完善的无限涨落和功能放大的变量因素。中国共产党人准确发现和有效把握了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这个根本因变量的意义、作用和规律,并牢牢地控制和引导着这个因变量的魔法力为社会发展系统产生积极有效的质量改变。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不断总结自己的历史经验和不断学习国外党外先进做法基础上———信息、能量的交换和消化,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制度学说而提炼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属性的制度哲学思想: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属性的政治制度体系,对整个社会主义事业起着战略性、决定性和历史性的作用。

新制度经济学派基于人们具有有限经济人理性的假设,提出了一系列制度哲学思想,一个国家和社会里,“人们的各种行为和活动要有效运行就必须遵守某种制度和规则,否则就不能降低社会的无政府行为,就无法抑制经济理性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4](3,67)。新制度经济学派还有一个观点,认为一个社会的制度体系是由制度环境和制度选择构成的,“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政治、社会、法律基础规则”,“可以说是对于可供人们选择的制度安排的范围设置了一个基本的界限,从而使人们通过选择制度安排来追求自身利益的增进受到特定的限制”[5](27-28)。制度环境就是一个国家社会政治体制得以建立的政治基础和基本制度形式,包括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是人们社会行为活动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前提。

所谓制度选择就是人们基于自己特定的价值目标,在最抽象的意义上讲就是支配人们社会行为主体之间可能的合作与竞争方式的一种安排。例如特定制度环境下具体的党派活动体制、政府组织形式、企业的组织形式、社会的治理模式等等。制度选择是制度环境下国家和政党政治意志的体现,制度环境的基本原则和根本要义是不能随意改变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制度选择是政治行为主体可以根据各自历史时期的不同任务和价值目标,在基本制度环境下作最有效益的选择和最有价值的安排。评价一个社会的制度体系的优劣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效能的最大化。当然这个效能的内涵非常广泛,既包括政治主体的政治效能、经济效能、文化效能和社会效能,还包括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效能。所以,美国经济学家艾伦·布坎南认为,“促进效率的增长、不断满足人的根本需要、不断促进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和实现的制度才是好的制度”[6]。

相反,如果一种制度选择,是“一个由于缺乏一套把人们的最大化行为不断引向社会性生产的活动、激励主体发挥自身潜能的制度选择,因而参与者的最大化行为不仅不能导致产出的增长,反而会增加社会交易成本,诱发大量的机会主义和不负责任的行为,导致资源配置浪费和社会利益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扭曲及人们利益心理预期的错位,从而使经济增长长期陷入无效率的状态”[6],这样的制度就不应是合理和道德的制度了,这样的话“维护它就不仅是不合理的,而且是不道德的,至少是不人道的”[5]。

三、政治基础优势。

一个政权或政治组织,有了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牢固的群众基础,就能在纷繁复杂的革命岁月和艰难困苦的建设实践中塑造良好的政治形象、凝聚巨大的政治力量、树立崇高的政治威望、发挥无穷的政治优势,就能产生强大的精神凝聚力、社会感召力和政治影响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奉行人民主体的价值目标,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维护群众利益”的价值原则[8],认真贯彻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和历史的主人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而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牢固的阶级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才获得了源源不断的无穷力量,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基础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和展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党战胜敌人夺取政权的力量源泉,也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主体。“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9](118-119)。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英雄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在我们党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验证。在中国革命艰苦卓绝的斗争实践中,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人的支持和保护是我们革命事业发展和胜利的必要条件和基本法则,中国共产党人就是遵循了这一真理法则,凭借着小米加步枪和英勇的无产阶级革命气概,战胜了强大的反动统治势力,夺得了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朱德同志深刻地总结道:“三次反‘围剿’,我们都是为了群众,又很好地依靠群众。当时我们只有五万人,三万支枪,粉碎了几十万敌人的三次围剿。”

[10](13)没有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全力支持,中国共产党是不可能战胜强大的敌人、夺取革命的最后胜利的。所以胡锦涛同志告诫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11]。我们党正是靠这个最大的政治优势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之本和力量之源依然是广大人民群众,只有坚持走好群众路线,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需求,“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自肺腑的情感倾向和衷心拥护的情绪反映才会油然而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才有可能确立”[12]。这个最大的政治基础优势才会发挥其巨大的无穷力量,才不至于成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危险”因素。

四、政治资源优势。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告诉我们,某一个政治组织要想获得政治实践的成功就必须拥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必须获得在政治实践中可供使用的政治资源。

政治资源是可以为不同的政治主体所利用的,政治资源的使用主体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政治组织或政治团体;它的表现形式是可以以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形式出现的,例如政治道德传统和政治作风风范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物质的政治资源,政治组织机构和政治武装力量等则是非常重要的物质形态的政治资源。一种政治资源可以为不同人群所利用,剥削阶级利用它可以为剥削阶级服务,打击被剥削阶级的反抗;被剥削阶级利用它就可以为被剥削阶级服务,用来打击剥削阶级势力,推翻统治阶级的统治;在消灭了阶级对抗的社会里,同一种政治资源其能量的发挥和作用,对于特定政治主体来说可能形成正效应,也可能形成负效应。政治资源的有效可整合性是把政治资源看作一个文化系统,在这个政治资源文化系统内,以各式各样的资源形式出现,不同的政治资源其作用大小和性质优劣也是不同的,不同政治资源的优化组合可以起到不同的政治效应,多种政治资源的有效整合会产生单项资源所不能起到的政治效应,从而提高政治实践中政治资源的整体效能。

当然,这种效能的整合一定是以主体政治价值目标为核心的,在主观动机上决不会去为了减小政治主体政治价值目标实现的正效应而进行整合。当然,在消除了对抗性特质的民主政治实践中,政治资源还具有广泛的公平性和公共性的特征,在民主政治实践中,每一个政治主体对政治资源的占有、分配和交换都是平等的,例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公民“不论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其公民权以及公民所享有的政治资源一律均等[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和社会基础等等,包括过去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成就,已经形成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有积极影响的运行机制和社会资源等等;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有积极影响的国际国内社会关系和政治盟友等等,包括国内拥护和支持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切人们,国际上理解和同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团体和友好人士,海外和港澳台中理解和同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爱国人士等等。

政治资源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任何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启动与积极有效的推进都必须全面发掘和充分利用自己的政治资源,来凝聚自己国家和国家以外的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和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凝心聚力,同心同德,为了共同目标奋力前行。美国着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认为,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要摧毁盘根错节的传统权益,常常需要动员新的社会势力参与政治,因此一个正在进行现代化的制度还必须具有将现代化造就的社会势力吸收进该体制中来的能力”[14](129)。亨廷顿这里所说的“新的社会势力”其实就是特定社会中的政治资源,虽然它是在传统社会中产生和形成的,但是毫无疑问,它在新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会以新的社会势力的形式出现,对新的社会发展进程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要想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自信,就必须全面发掘和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资源的积极效能。

首先要保护好和发掘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资源,防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实践中优质政治资源的流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原有的和现有的政治资源进行加工整理和优化配置;其次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资源进行准确而有效的宣传和弘扬,教育我们的广大干部群众,研究学习优质政治资源,以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资源形成正确的认知、深刻的理解和全面的认同,培育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文化定力和牵引力;再次就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新的建设实践中积极主动地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开发和培育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政治资源,促进新时期政治资源的增量提质,开拓和创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资源发挥巨大作用的新途径,让这些新的政治资源发挥出无穷的政治魅力。

五、政治舆论优势。

舆论工具是社会管理者通过特定价值观念和文化思想的灌输和教育、对社情民意和社会思潮的引导和控制,将主体的意识形态和价值理念潜移默化为人们的自觉言行,以实现主体特定的价值理念和战略思想,不仅是宏观社会管理和国家战略实践的有力杠杆,也是社会运行实际中微观社会治理的调节手段,是社会管理者和国家执政者普遍认同和高度重视的社会掌控手段,在社会发展和特定战略目标的实践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实际意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非常重视社会舆论工具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战略作用和社会发展的掌控质量,无论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初在内困外忧的环境下动员全国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宣传动员中,还是上个世纪60年代号召全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社会主义建设动员中,无论是1978年以后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实现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战略转移的宣传动员中,无论是本世纪初国际经济危机复杂形势和国内经济发展困难重重背景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的宣传动员中,还是在党的十八以后进一步深化经济改革、反对社会腐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宣传动员中,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和积累了一系列充分利用舆论工具凝聚力量、传播正能量的社会舆论政治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质和实践效应的政治舆论优势。

社会舆论的产生是广大社会民众思想交流的过程和对社会现象有所反映的结果,“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合意识、具有权威性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15](1)。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教育在社会舆论中的重要地位和引领作用,强调宣传思想工作的党性原则是社会舆论的根本和灵魂,强调新闻媒体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提高对社会思潮和社会心理的掌控能力,总结和凝练出“五个有利于”[16]的社会舆论政治标准。

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先进的文化思想来引领舆论导向,构建舆论主体的价值认同是发挥政治舆论优势的基础和前提。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对社会文化价值体系在社会发展进程的作用和意义做过深刻的论述,他认为“思想和文化风格并不改变历史———至少不会在一夜之间改变历史。但是它们是变革的必然序幕,因为意识上的变革:价值观和道德说理上的变革———会推动人们去改变他们的社会安排和体制”[17](527)。在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是推动和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必然基础和文化前提,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安排和体制”的发展动力[18]。

核心价值体系的这种文化张力和精神影响力最直接而又现实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意义就是在社会舆论中得以体现和反映的。由于舆论在传播中具有扩散速度快和扩散面广的特点,特别是在现代多媒体时代,互联网的作用“无所不能”,社会舆论的影响力和震慑力在广度和深度上都会有前所未有的增强,社会舆论通常以其特有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选择。有时候特定社会舆论会随着“别有用意”的“网络大亨”的推波助澜,使社会舆论功能加以无限放大,舆论所反映的事件真相和本质会不断走样变味,酿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当然也有社会主流价值观支配下的社会舆论会产生巨大的正能量和积极效应。“媒体作为宣传者对受众的认知与态度是可以产生影响的,一个具有正常公信力的媒体在恰当的宣传内容和技巧作用下,一般都能对改变受众认知和态度的方向与强度产生一定的积极效用。”

[19]因此,把主流媒体办成社会舆论的方向标和稳定器,体现着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文化自觉和价值自觉,营造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良好舆论环境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的独有的价值文化魅力和政治舆论优势。作为各类舆论的主体,特别是社会主流媒体的从业人员,一定要忠实于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要求在舆论的传播和扩散中必须遵守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念和应有的社会良知,需要广大主流媒体的从业人员不断树立起正确的思想理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为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提供强有力的文化定力和深厚的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牢牢地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明确主流媒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重要责任和神圣使命,有效提高党和国家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和水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重要条件和有效保障,这一点在社会舆论媒体纷繁复杂、媒体主体杂乱丛生的新形势下尤为重要,也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终取得胜利的不可或缺的政治优势。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美]艾伦·布坎南。伦理学、效率与市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5]樊纲。渐进式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学设计(精选19篇)篇十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沿着和平发展道路走下去,任何力量都不能动摇中国和平发展的信念。和平发展是我们党基于自身国情、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作出的战略抉择,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中国根本利益,符合周边国家利益,符合世界各国利益。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思想,充分展现了当代中国的世界眼光、博大胸襟和宽广视野,郑重宣示了当代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懈追求的坚定决心和原则立场。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在主权问题上,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绝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也绝不允许任何人把他们的意志强加于中国人民,主张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和争端,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在安全问题上,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的理念,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的安全,加强国际和地区合作,共同应对日益增多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坚决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铲除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在发展问题上,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坚持开放的区域合作,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反对任何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意图和做法,努力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夯实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基础。在合作问题上,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努力扩大各方共同利益的汇合点,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坚持同舟共济、权责共担,携手应对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在文明交流问题上,坚持包容互鉴,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积极倡导交流互鉴,注重汲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取长补短,兼收并蓄,共同绘就人类文明美好画卷。在国际关系问题上,维护和弘扬国际公平正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法治化、合理化,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体现各方关切和诉求,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已经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各地区逐渐形成,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推动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实现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成为全球性主要议题,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必要更有条件朝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明确提出我们要聚精会神搞建设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和谐稳定的国内环境,一个是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只有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同世界各国一道维护世界和平,中国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科学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统一。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文化崇尚和谐。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观念和传统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仅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而且使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年来,随着中国不断发展起来,世界上有一些人对中国走向产生疑虑,担心中国发展强大后构成威胁。这是一种误解。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历经苦难的中国人民珍惜和平,绝不会将自己曾经遭受过的悲惨经历强加给其他民族。中国人民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

中国的和平发展是世界的机遇。现在,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为一个十三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办好自己的事情,实现国家发展和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本身就是对世界的巨大贡献。中国坚定不移沿着和平发展道路走下去,对中国有利,对世界也有利。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将进一步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更大贡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将为世界各国人民带来更多利益和机遇。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坚持和平发展,不仅致力于中国自身发展,也强调对世界的责任和贡献。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和平,不是动荡;是机遇,不是威胁;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中国将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各国人民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

文档为doc格式。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学设计(精选19篇)篇十二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内在要求。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基层。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的基层社会治理主要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着力点,对行政手段的依赖比较多,基层社会治理的综合成本也比较高。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需要转变基层社会治理理念,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寓治理于服务之中,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实现社会治理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良性互动。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基层社会治理应准确把握和主动适应当前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使政府从基层社会治理的单一主体转变为主导力量和兜底保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在党委领导下,政府的作用应更多体现在以改革激发社会活力、凭规划引导社会预期、用政策保障社会公平、靠监管规范社会秩序,实现从管治向服务转变。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充分发挥专业化社会组织、城乡社区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使各种社会主体广泛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探索构建由财政专项、政府采购、公益基金等构成的社会公共服务资金结构,为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进入城乡社区服务领域提供便利。

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科学设定基层社会治理的目标、范围和工作标准,遵循基层社会治理规律,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科学化水平,是新时代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确定城乡社区的规模和布局,摸清人、地、事、物等基层社会要素情况,按照便于治理和服务的原则进行综合治理服务平台和网格体系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网格化治理为依托,进行集成化、精准化、智能化治理。改革基层工作体系,健全因地治理、因需治理机制,优化服务流程,将行政管理、综治防控、监管执法、公共服务有机整合为“一张网”,不断完善基层社会治理运行机制。在总结现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基层网格化治理体系、执法监管体系、协商调解体系、效果评估体系,完善部门间职能协调、信息共享、标准共建等协同共治体制机制。

强化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保障。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基层社会治理遇到不少新矛盾、新问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执法规范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这就需要在综治、信访、基层自治、社会组织发展等重点领域加快立法进程。一方面,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范围及政府职能法定,明确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建立程序公开、标准公开、结果公开的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另一方面,加快基层社会治理重点领域的法律制度建设,根据新型社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等的发展及时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注重提升群众法治观念,保障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事务中依法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学设计(精选19篇)篇十三

创新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必须从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充分认识创新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向创新发展聚焦,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加快建立健全国家创新体系,让一切创新资源充分涌流。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回顾近代以来世界发展历程,可以清楚看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正因为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因此,创新发展被列为新发展理念的首位。我们要从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来充分认识创新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极其紧迫性。

当今国际竞争的关键是创新之争。

二战之后,全球性经济危机、科技创新、产业革命、经济转型、国际关系大调整,这些现象之间的相关性、因果性越来越密切,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内在联动性和客观规律性。在这其中,创新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

二战后全球性的经济危机首推1973—1974年的石油危机。这次石油危机给全球经济,特别是高度依赖廉价石油的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冲击。这次危机之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依托互联网、计算机及软件技术、数字技术等科技创新,展开了一场以信息化为中心的科技革命,进而引发了由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化经济向以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信息化经济的转型。这一全球化的经济转型,重塑了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在这场科技创新、经济转型中落伍或失利的国家,国家综合实力及国际地位明显下降。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又开始进入了新的一轮大调整、大转型周期。以智能化制造、再工业化为主题的新的科技创新、产业革命、经济转型、国际关系调整正在迅速展开,围绕此而来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力争领先、力争主动的作为和博弈也日益显著。这是一场不进则退的竞争,时不我待,我们国家必须全力以赴,奋勇争先。

无论从历史的经验教训来看,还是从当前国际竞争的现实来看,都充分表明,创新之争是其中的关键,是重中之重。从根本上讲,创新之争也就是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之争。

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突破口在于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时,特别强调要突出问题导向,强调要重视补短板。创新能力不强,可以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最大的短板。通过创新引领和驱动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创新发展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和关键。我国的奋斗目标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支撑起一个现代化强国的发展需要,就必须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可以把发展中国家典型的发展方式与发达国家典型的发展方式作一个对比。发展中国家一般是利用后发优势推动发展,技术、资金、设备等往往以依赖引进为主,产业发展更多采取模仿追赶方式;发达国家则大多利用先发优势,利用自己的科技、人才、资金等优势实行引领型发展,产业成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方式。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实施的基本上是典型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方式,即更多利用后发优势的引进型、模仿型、追赶型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足进步,可资利用的后发优势空间越来越小,引进之路也遇到发达国家日益强烈的限制。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自觉主动地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我们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创新发展是我国发展攻关的关键。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要完成这三大攻关任务,创新发展是关键。首先,转变发展方式,正如上面所说,关键是形成创新驱动的、依靠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其次,优化经济结构,创新是原动力,是第一动力。没有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再次,转化增长动力,关键也是在于把创新摆在第一位,真正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向创新发展聚焦。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跨越的关口和要实现的战略目标,就是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迈进发达国家的行列。发达国家之所以成为发达国家,拥有领先于其他国家的先发优势,关键就在于创新能力强,并且能够比较充分地不断增强和有效释放创新能力。因此,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必须向创新发展聚焦,并以此为中心,推动和深化各方面改革。

创新发展需要有效的体系支撑。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坚持创新发展,既要坚持全面系统的观点,又要抓住关键,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社会主义的一大优越性就在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创新发展涉及面非常广,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亟须集中力量办好的大事。因此,推动创新发展,必须强调统筹协调,既注重全局推进,又注重重点突破。创新发展,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培育和发挥综合优势,包括基础能力优势、人才规模优势、市场空间优势、产业体系优势、体制动员优势等,总之要形成体系性的系统优势。推动创新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有效提升和发挥综合国力的过程。我们需要把推动创新发展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在推动创新发展中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向创新发展聚焦。

创新发展需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要把科技创新搞上去,就必须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相对于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而言,我国人才资源队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有高原缺高峰。人才队伍的数量及整体水平在增长,但领军人才严重不足。为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加快相关方面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特别是产权制度、激励制度、相关管理制度方面的改革。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对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科研人员,采取灵活的薪酬制度和奖励措施。探索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

创新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企业、企业家的主体作用。创新发展,核心诉求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转化为发展成果。没有这种转化,就谈不上是创新发展。在推动和完成这一转化过程中,企业、企业家的主体作用不可替代。企业、企业家的积极性的发挥,是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发展成果的关键。因而,党的十九大报告就特别强调,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在体制上,也要围绕如何让企业、企业家真正成为主体、真正发挥主体作用来谋划和推进改革。要创造环境,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

创新发展需要深化体制改革,打通创新发展的体制通道。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其中一个重要症结就在于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着诸多体制机制关卡,创新和转化各个环节衔接不够紧密。”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深化体制改革。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发展成果,是有规律可循的。首先,这种转化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转化环节:科技成果变成产品,产品经规模化生产成为市场的有效供给,进而成长为产业,这样就成为现实生产力,成为发展成果。其次,围绕这一转化过程,还必须注重完善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等相关配套链条。这就需要配套的体制机制改革,打通创新发展的通道。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加快建立健全国家创新体系,让一切创新资源充分涌流。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学设计(精选19篇)篇十四

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勇于创新、勇于变革,利用互联网特点和优势,推进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创新,努力实现军事媒体创新发展。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思想宣传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国家前途与民族命运。坚定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这一论述为我们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审视、理解并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提供了基本遵循,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回看走过的路:道路自信源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的历史进程。

1840年,英国侵略者在鸦片战争中用洋枪大炮击碎了清政府“天朝上国”的迷梦。之后,封建统治日益腐化衰败、西方列强大肆入侵,中国迅速滑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已是积贫积弱之国,随时都有亡国亡族的危险。面对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无数仁人志士奋起寻求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道路,但无论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都以失败告终;无论是实施实业救国、改良主义,还是推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都无法救中国于水火之中。历史与时代呼唤着新的理论武器与社会力量引领中国赢得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彼时的中国各种思潮竞相涌现,无政府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等,与马克思主义同台共竞。十月革命的胜利,吸引人们将目光与期望投向马克思主义,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仰者,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华大地生根开花而没有同中华传统文化互相排斥,除了其本身的科学性以外,也源于二者在革命精神、社会理想、价值观念、目标追求上的高度契合。这使得中国共产党人能够成功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以坚定的理论自觉与文化自信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要求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中国国情、中国文化结合起来,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革命斗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了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真正站了起来。面对改革开放后新的历史条件,邓小平同志作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明确要求,指明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和人民的前进方向,成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标志,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征程。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的指引下,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社会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跨越。

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2、比较别人的路:道路自信基于同其他国家发展历程的鲜明对比。

众所周知,世界上本不存在适合所有国家、所有民族以及所有发展阶段的一成不变的制度,只有符合本国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以及现阶段国情实际的制度才是最好的制度。一些西方学者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实践成就,或是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不通,这些论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面前不攻自破。

西方在批判我国的发展道路之时,不妨先看看自身的发展困境。仅就经济方面而言,20xx年国际金融危机起源于资本主义国家,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和影响。这场金融危机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无法从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加以解决,正是这一基本矛盾使得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成为必然。

在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不为邪路所惑、不为老路所蔽,团结一心、直面困难,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着力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可以自信地宣告:“中国号”巨轮正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破浪前行,驶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彼岸。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只有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确定之后,理论、制度和文化的构建、发展与创新才能有所依附、有所遵循。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必须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紧密团结在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明天。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的理论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指导我们进行新的伟大实践的行动指南。坚定道路自信,就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事业。

坚定道路自信才能不断取得新的成就。看一个国家的道路通不通、理论对不对、制度行不行、文化好不好,最终必然要落脚到发展成就上来。党的xx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再一次有力地证明:基于我国的历史与现实,我们的理论是正确的、制度是可行的、文化是先进的、道路是光明的,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发展下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不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之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对我们在新时代取得新成就、实现新作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着眼事业发展、着手群众关切,不断推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坚定道路自信。

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两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x20xx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誓做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的宣言书,也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动员令和思想指南。

1.在新时代坚持学习、实践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在《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博大精深、常学常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学习马克思,包括学习他的伟大人格、历史功绩、崇高精神、光辉思想,而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的精神财富,就是马克思的科学理论,所以,学习马克思,最根本的就是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是靠学习马克思主义走到今天的,也要靠学习马克思主义走向未来。

从“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四个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新概括,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特征,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发挥伟大历史作用的内在根据。马克思主义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也指引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在新时代要继续沿着这条道路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更加自觉、更加刻苦地学习马克思主义。

指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我们所说的“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包括发展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学习马克思主义,要按照《讲话》的要求,把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当作自己的神圣职责,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2.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945年党的七大在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的同时,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这一原则高度概括地回答了我们党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在《讲话》中紧紧围绕“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从九个方面展开深入论述,阐释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原则。

其中,前两个要点是总论。即“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这两点分别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立场”为关键词,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的总体内容和作为“人民的理论”的根本立场。人类社会历史是由人民自己创造的,又是有其客观规律的,因此,学习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和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并且将这两方面统一起来,就从总体上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就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强大思想武器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其他七个要点是分论。每一条论述各有其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的重点,分别阐述了:如何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全面深化改革,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如何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如何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人民共同富裕;如何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如何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思想,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以上每一条论述的理论方面,都讲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每一条论述的实践方面,都讲的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

这九个方面的论述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又处处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深刻体现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3.读经典、悟原理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途径。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才能在学习中保持正确方向,才不会犯理论脱离实际或实践脱离科学理论的错误,才不会犯教条主义或实用主义的错误。如何把这一原则贯穿到学习过程中去,把马克思主义学精悟透用好?对此,在《讲话》中予以深入阐述。他指出,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

第一,读经典是悟原理的主要途径。经典原著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诞生地,是经典作家亲自对他们创立的科学理论做出的表达和阐述。读经典原著,就是直接同经典作家交流,聆听他们的教诲,按照作者写作的原意去了解这些原理。由其他人写作的第二手材料,包括教科书、通俗读物、研究论文等,对于学习理解马克思主义是必要的,有些优秀著作可以成为读原著的重要辅助材料。但同经典作家相比,其他作者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在准确性、深刻性上都难免存在差距,甚至会存在相互对立的解读,因此第二手的材料不能代替原著作为理解基本原理的文本依据。

曾论述过多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尤其是《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资本论》是马克思倾毕生精力撰写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巨著。20xx年5月,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着重强调了《资本论》的当代价值,批评了“《资本论》过时了”的错误观点。在《讲话》中,又指出,1867年问世的《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著作,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20xx年4月,强调,《共产党宣言》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品格,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立场,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崇高理想,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纲领,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国际主义精神,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学好用好《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第二,悟原理是读经典的根本目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是由一系列基本原理构成的。我们读书不是为了照搬书中的具体结论或知识性材料,而是为了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实践是我们的看家本领,不了解、不熟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不可能真正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多次对我们应该学习掌握哪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出阐述。20xx年12月,他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阐述了如何学习、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20xx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时,他又论述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事物矛盾运动、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等基本原理,阐明了如何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20xx年11月,他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为了更好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既要坚持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要同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新的理论成果,开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在《讲话》中,对我们应该坚持和运用的“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做出概括性论述:“我们要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性、历史性及其相关规律,关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规律,关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群众观、阶级观、发展观、矛盾观,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这些论述既明确了一系列最基本的原理,又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为我们联系当代中国实际学习马克思主义指明了方向。

党的xx大以来,对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科学回答了新闻工作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战略性问题,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大意义、职责使命、基本遵循、工作方法、工作重点和队伍建设等问题。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这些重要论述,构成了一个体系完整、逻辑严密、科学系统的有机整体,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继承和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闻舆论领域的生动体现,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新闻思想讲义(20xx年版)》对新闻思想进行了全面深入阐释,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权威性、针对性、实用性,是新时代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科学指南。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最前沿、最直接、最有影响力的阵地,直接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全局。始终坚持将新闻舆论工作置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来认识和把握,他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他关于新闻舆论工作“五个事关”的论述,系统阐明了新闻舆论工作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与长治久安的极端重要性,指出了新闻舆论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

从多个方面对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概括。他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这是对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最集中、最鲜明的概括,既突出了政治方向,也概括了主要任务,体现了新时代对新闻舆论工作的新要求,指明了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努力方向,即新闻舆论工作要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思想引领和舆论保障。这是对新闻舆论工作重大意义的进一步深化,是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对新闻舆论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

要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新闻舆论工作就必须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并在实践层面形成一套完善的、与之匹配的支撑体系。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新闻舆论工作的方针原则、能力建设、工作重点、国际传播、队伍建设等方面形成支撑和保障。

在方针原则上,必须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要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确保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自觉抵制西方资产阶级新闻观;要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所有工作都有利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动改革发展,有利于增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始终把团结稳定鼓劲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针。

在能力建设上,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要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精准定位受众,善于设置议题,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主流舆论矩阵,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追求时度效。

在工作重点上,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牢牢掌握网上新闻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做强做大网上主流舆论。要不断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建立起法律规范、行政监督、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互联网管理体系。

在国际传播上,要坚定不移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树立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要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要主动设置议题,发出中国声音,增强国际话语权。要加快打造外宣旗舰媒体,积极利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把中国的声音传得更快更远。

在队伍建设上,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宣传思想部门要强起来,选好配强领导班子,把德才兼备、真正有“两把刷子”的干部选好、用好。

用新闻思想来武装新闻舆论工作队伍、指导新闻舆论工作实践,才能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新闻舆论工作的神圣使命。深刻理解新闻思想的内在逻辑,可以使新闻舆论工作者在思想上提高防止西方资产阶级新闻观侵蚀的“免疫力”。西方资产阶级新闻观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制度上的,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反映。表面上看,追求“独立媒体”是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相匹配的。实际上,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对新闻媒体的控制无处不在,“政治正确”也一直是西方新闻舆论界的潜规则,西方新闻舆论界无不是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西方主流意识形态为“政治正确”的前提。而在我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党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性与人民性是统一的。而且,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光明、正确的道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既是新闻思想的时代背景,也是新闻舆论工作者坚定“四个自信”的基石,沿着这条道路坚定地走下去,就一定能抵制住西方资产阶级新闻观的侵蚀,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新闻舆论工作的神圣职责。

十二条工作方法内涵丰富言简意赅。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开门见山、语言朴实,运用了党员干部所熟悉的语言表达方式,既便于理解,也易于操作。十二条工作方法涵盖了党委会工作的各个方面:既有对党委书记这个“班长”的要求,也有对党委这个“班集体”的要求;既有对党委班子成员相处艺术的要求,也有对党委委员向群众学习的要求;既有对日常工作方法的要求,也有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要求。其内容主要涵盖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强调党委书记的重要作用。党委书记职责重大,作用关键。党的委员会有一二十个人,像军队的一个班,要把这个班带好,的确不容易。党委要完成自己的领导任务,就必须依靠党委“一班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毛泽东同志在这里指出,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要向自己的“一班人”作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要把这“一班人”指挥好,“一班人”动作要整齐。“班长”要先做学生,再做先生,做到“不耻下问”。这充分体现了“班长”作为“关键少数”的重要作用。

二是论述具体的工作方法。要“互通情报”,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班长”和委员还要能互相谅解,寻找彼此共同的语言。要学会“弹钢琴”,十个指头都动作,十个指头的动作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党委要抓紧中心工作,又要围绕中心工作而同时开展其他方面的工作。要“抓紧”,党委对主要工作不但一定要“抓”,而且一定要“抓紧”。任何质量都表现为一定的数量,没有数量也就没有质量,因此要胸中有“数”,对情况和问题一定要有基本的数量的分析。要“安民告示”,开会要事先通知,让大家知道要讨论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并且早作准备。要“精兵简政”,讲话、演说、写文章和写决议案,都应当简明扼要。

三是强化工作作风建设。搞好党委会工作需要健康的党风来保证。要注意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注重团结党外人士。不要嫌弃我们当中犯过很大错误的人,要准备和他们一道工作。要力戒骄傲,这对领导者是一个原则问题,也是保持团结的一个重要条件。要划清两种界限,即革命和界限,正确和错误、成绩和缺点的界限,同时还要弄清它们中间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

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

毛泽东同志《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历久弥新,对于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学习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学习掌握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一,凡事都要讲政治。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党的政治建设,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全篇确实是在讲工作方法,但联系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来看,文章自始至终都在突出强调“讲政治”这一重要思想。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方针》中指出,“一个队伍里头,人们的思想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经常是不整齐的”,“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看齐,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我们今天学习《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就要学习其中蕴含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求,着力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看齐意识,做到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要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经常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坚决纠正偏离和违背党的政治方向的行为。

第二,必须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书记是“一班之长”,当好“班长”,既要有坚强的政治定力,又要有一套科学的工作方法,更需要大力发扬党内民主。《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指出了民主集中制在党委会决策中的极端重要性。多次强调一把手的作用,强调“执行民主集中制,一把手以身作则很关键。要把一把手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作为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各级一把手自觉坚持集体领导,带头发扬党内民主,严格按程序办事、按规矩办事,坚决反对和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学习《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就要自觉坚持民主集中制,不能一个人说了算、把“班长”变成“家长”,要在实际工作中摆正自己的位置,不搞“一言堂”。要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沟通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使整个班子形成坚强的领导集体。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新时代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保改革始终沿正确方向不断前进。

肯定改革成绩,不走封闭僵化老路。

科学评价改革历史,有效应对否定改革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必须旗帜鲜明地肯定改革成绩,充分重视改革开放划时代的伟大意义,为全面深化改革、避免封闭僵化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这一历史意义首先体现在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动力。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迎来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如果没有1978年我们党果断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并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牢牢把握改革开放正确方向,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就可能面临严重危机,就可能陷入像苏联、东欧国家那样的亡党亡国境地。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实现平衡充分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在改革开放上决不能有丝毫动摇,改革开放的旗帜必须继续高高举起,改革开放的成绩必须充分肯定,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必须牢牢坚持。全党要坚定改革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

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新时代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它把党和人民从僵化思维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以科学态度对待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伟大飞跃,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提供了实现途径、行动指南、制度保障和价值引领。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生命力,就在于实行了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产生,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不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改革开放过程中既有成绩,也有问题,但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得到解决,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又产生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继续通过改革的办法加以解决。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经过经济社会40年的快速发展,原有社会矛盾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解决,但改革开放越往纵深发展,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后的问题、一般矛盾和深层次矛盾、有待完成的任务和新提出的任务越交织叠加、错综复杂。应当看到,这些矛盾是前进道路上的矛盾,这些问题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既要充分估计全面深化改革所遇到的障碍和阻力,又不能借此否定改革成绩、歪曲改革实质,而要在正确把握问题性质的基础上通过继续深化改革加以解决。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要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无他途。

明确改革方向,不走改旗易帜邪路。

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其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推动改革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那就是不论怎么改革、怎么开放,我们都始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世界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不实行改革开放死路一条,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也是死路一条。一些敌对势力和别有用心的人在那里摇旗呐喊、制造舆论、混淆视听,把改革定义为往西方政治制度的方向改,否则就是不改革。对此,我们要洞若观火,保持政治坚定性,明确政治定位,始终坚持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排除各种干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

党在改革开放时期制定的政策、创立的理论、取得的成绩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对改革开放前艰辛探索的继承和发展,只有正确理解和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不同历史时期的相互关系,才能更加清楚地判定改革性质、明确改革方向。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应当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看待两者关系,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更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两者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共同构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为实现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而不懈探索的完整历程。

改革开放是立足中国实际的内生演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应当从我国国情出发、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有领导有步骤推进改革,不求轰动效应,不做表面文章,始终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和治理模式,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继续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和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但改什么、怎么改,必须牢牢立足中国实际和发展需要,有些不能改的,再过多长时间也是不改,不能把西方的理论、观点生搬硬套在自己身上。我们愿意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但不会照抄照搬任何国家的发展模式。“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如果不顾国情照抄照搬别人的制度模式,就会画虎不成反类犬,不仅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而且还会因水土不服造成严重后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新时代顺利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也是应对和战胜改革道路上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必然要求。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在当代中国,党是领导一切的最高政治力量,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动摇和替代党的领导核心地位。能否有效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永葆党的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是全面深化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决定性因素。要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增强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完善党内制度体系特别是民主集中制,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从而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党能够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中流砥柱,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改革取得成功。

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建党时的初心,也是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初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就是要继续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实现平衡充分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改革开放40年,我国有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13亿多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大幅度提升,用几十年时间完成了其他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但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人均指标在全球排名仍然比较落后,要使全体中国人民都过上美好生活,需要继续将改革推向深入。新时代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既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又要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历史性转变,充分关注人民日益广泛的美好生活需要,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开放,成就举世瞩目。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改革取得的实践和理论成果,能够帮助我们更好面对和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但不能成为我们骄傲自满的理由,更不能成为我们继续前进的包袱。改革开放事业越前进,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解决这些发展面临的难题,不深化改革不行,改革方向错了也不行,必须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更大勇气和智慧将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学设计(精选19篇)篇十五

原理:

(一)人的本质。

(1)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

(2)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资产阶级“人性论”宣扬永恒不变的人性。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易考分析题)。

(1)人民群众是构成人类社会的主体,是社会的大多数。人民群众是构成人类历史活动的主要担当者和体现者。

(2)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而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体现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力量。

(5)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三)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观点,包括:坚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2)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包括: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四)历史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1)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当事者。(来源:考研教育网)。

(2)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领导者。

(3)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它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方法论:

(一)社会发展与以人为本(易考分析题)。

(1)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2)以人为本作为历史观,它强调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观,它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

(二)“以人为本”的`“人”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易考分析题)。

作为价值观,“以人为本”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的中的“人”是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建立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把对客观规律的运用服从于以人为本的目标,充分体现了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

(三)评价历史人物需要采取科学的分析方法。

(1)任何历史人物都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必然带着时代的特征和历史的局限性,所以应该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来源:考研教育网)。

(2)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

(3)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关系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学设计(精选19篇)篇十六

贵州云南三个行政区单元。调研发现,行政区与经济区矛盾呈上升趋势,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行政区与经济区矛盾的激化,造成我国现代化建设付出的成本越来越高。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因行政区域壁垒导致盲目、重复投资和同向低层次竞争,带来大量的资源、资金、技术耗费不断增高。珠江70%的水量来自上游西江,但由于上中下游治理脱节,上游西江至今尚未建成防洪控制性工程,每遇流域性大洪水,均给下游珠三角地区带来严重威胁。据不完全统计,1988-1998年接连发生多场大洪水,广西、广东两省区受洪灾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837亿元,年均损失167亿元。在我国资源、资金均不富裕的今天,“行政区经济”引起的耗费令人痛心。

3、“主观动力”与“客观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先行一步”发展战略使东部沿海地区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最主要力量。2000年我国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六大又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发展和改造”的方针。随着对西部和东北这“两大萧条”区域振兴战略的提出,我国基本完成了“区域极”的战略规划部署。在我国经济版图上,将形成七大战略“区域极”,它们是:

从全球经济版图看,“区域极”使我国对接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得到全方位体现。

长三角是我国最发达的经济区域,也是我国面向亚太地区的主要窗口,其产业协作范围可由韩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扩大到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我国在太平洋东西两岸都有产业合作网络的局面。

大珠三角和南贵昆经济区是我国与东南亚国家交流协作的桥梁区域,可开辟一条从我国本土直接进入国际市场的大通道,加速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形成。南贵昆经济区是我国向东南亚、南亚国家开放的门户地区,南向发展,可建立通向南亚的陆上通道,沿着传统的西南丝绸之路和滇缅公路,与印度公路和铁路相连接,将大大缩短我国西南地区通往印度洋的距离,在一定意义上,使我国成为一个“印度洋国家”。

环渤海经济区与日韩邻近,可构成以中日韩为主体的黄渤海经济协作圈。

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区是我国向中亚国家开放的门户地区。中亚国家地跨亚欧两大洲,辽阔的土地上蕴藏着丰富的资源,特别是紧缺资源。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为今后实现这一地区的贸易自由化创造了前提条件。

东北经济区与蒙古、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等国接壤或邻近,是我国对东北亚地区开放的窗口。东北经济区与东北亚国家经济互补性强,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既可实现东北经济区的新跨越,还可带动一大批关内企业走向东北亚国际市场。

以上分析说明,从经济动力看,“区域极”有利于我国与周边国家或邻近国家形成一个个跨国产业协作系统,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从经济腹地和市场空间看,“区域极”使我国既是一个“大陆国家”(背靠欧亚大陆),又是一个“太平洋国家”、“印度洋国家”,有利于经济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展开。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学设计(精选19篇)篇十七

1、背景:“”后,“两个凡是”方针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召开: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

3、主要内容:会议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4、意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二、拨乱反正的种种罪名,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2、结束: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从农村开始。

2、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方式: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4、发展:此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5、影响:农村生产力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随之,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依据: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方式: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3、影响:通过改革,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1、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影响: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第9课:对外开放。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建立: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作用: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2、格局:中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中共十二大:1982年,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中共十三大:1987年,邓小平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南方谈话: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视察,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改革开放要敢于试验;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些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4、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5、中共十四大: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此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

6、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1、2007年在北京召开,胡锦涛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科学发展观被写进党章。

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012年在北京召开,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第11课: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识点1中国梦宏伟蓝图。

2012年,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当选为国家主席,他阐述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指出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质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知识点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深化改革: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对各项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

依法治国: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知识点3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概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使中国在各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举措: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知识点4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召开: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内容:习近平在会上作了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学设计(精选19篇)篇十八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对外工作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为指导,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牢牢把握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这条主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打造更加完善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有利条件、作出应有贡献。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作贡献,反映和折射出中华文化“达则兼济天下”的胸怀和气度,也是作为世界第一大党的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与担当,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梦想与追求。

梦想和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肯定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

揆诸历史,从汉代到明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在长达十四个世纪以上的时间里一直世界领先。在这一时期影响世界文明进程的重要发明中,相当部分是中华民族的贡献。直到清朝中早期,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仍然很大。但此后清朝统治者夜郎自大,闭关自守,失去了发展的重要机遇,直至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不堪一击。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人民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这使得中华民族为世界为人类作贡献成为可能。1956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邓小平同志也一直强调要对世界对人类作出更大贡献,他在1985年指出,我们有个雄心壮志,从八十年代起,到20世纪末,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小康社会,中国就可以对人类作出更多一点贡献。如果再花五十年时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那么,我们这个国家对人类的贡献就更大一些。我们有信心做好这件事情。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世界和人类作出贡献。在走向富起来的征程中,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举办北京奥运会,取得了一系列让世人瞩目的历史成就。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作贡献,逐渐由梦想和追求变为生动的实践。

责任和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华民族迎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新征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接力棒,继续秉承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作贡献的使命与梦想,顽强拼搏,努力奋斗。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的责任,就是“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2013年12月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意味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味着每一个人都能在为中国梦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梦想,意味着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意味着中华民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真诚意愿。”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我说过,大就要有大的样子。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可谓开诚布公,意味深长。这表明,在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同时,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从来没有忘记为世界作贡献的责任和担当。

方向和目标。

为世界作贡献,需要正确处理其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关系。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印度尼西亚国会演讲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百年夙愿,也是中国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必要条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作贡献,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立场、民族抱负、世界责任。三者相辅相成,互为前提和基础。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更好地为世界作贡献。

为世界作贡献,首先需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邓小平曾指出,我们摆脱了贫困,占人类四分之一人口的国家做到了这件事,就可以给人类作更多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把扶贫开发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真贫、真脱贫,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这为全世界减贫和发展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成功消除绝对贫困树立了榜样,更为到2030年世界消除极端贫困提供了成功经验。这是中国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对不发达的国家提供如何发展自己国家的经验”“对他们的发展提供比较多的帮助”的良好期许,正成为现实。

为世界作贡献,需要一个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没有和平,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没有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的和平。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德国演讲时指出:“中国需要和平,就像人需要空气一样,就像万物生长需要阳光一样。只有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同世界各国一道维护世界和平,中国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才能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中国历史上没有殖民和侵略他国的记录,中国将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正确义利观,有原则、讲情谊、讲道义,多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2014年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正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时愿意支持和帮助亚洲各国人民实现各自的美好梦想,同各方一道努力实现持久和平、共同发展的亚洲梦,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将“一如既往为世界和平安宁作贡献”,“一如既往为世界共同发展作贡献”,“一如既往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作贡献”。三个“一如既往作贡献”,彰显出中国共产党推动世界和平发展所担负的大党责任。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我们要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同世界各国的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更多领域、更高层面上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不依附别人、更不掠夺别人,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

为世界作贡献,需要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方向和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天下太平、共享大同的理想。中国共产党人既讲爱国主义,也具有国际视野和天下情怀。从毛泽东同志的“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天下一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亚信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以及召开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联合国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有关决议,充分体现了广大会员国对这一理念的普遍认同,彰显了中国对全球治理的巨大贡献,这是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的最好注脚。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学设计(精选19篇)篇十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法治领域的体现,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为基础的法治理论,是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出发、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践为基础的法治理论,是全面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历史经验逐步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法治理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发展迎来了新机遇。

在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在要求。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满足这些要求,都直接或间接取决于法治及其涵盖的自由民主、公平正义等的发展状况,这些问题基本上都是广义的法治实践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转化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其中也包括法治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要求我们继续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在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理论依据、本质特征、价值功能、内在要求、中国特色、基本原则、发展方向等重大问题;系统阐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如何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如何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一系列根本问题。当前,随着依法治国实践的深化,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应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理论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价值理论。具体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有关价值、核心概念、基本范畴和重要内容。例如,关于马克思主义国家与法的学说;关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政党观、民主观、法律观、法治观、人权观、平等观、正义观、权力观等;关于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及其中国化;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社会主义法治意识、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社会主义法治价值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制度实践理论。具体阐释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制度、法律规范、法律体系、法治体系、法治程序、法治结构等范畴和内容。例如,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依法行政和行政执法制度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法治原理原则的应用、宪法法律实施、法律制度运行的理论,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法治建设各个实践环节的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相关关系理论。具体阐释法治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外部关系,研究社会主义法治与若干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存在的现象及其规律。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等的关系,都是这方面理论研究的对象。

相关范文推荐

    防震安全教育班会教案(通用18篇)

    为了保障学生在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安全,我们需要制定一份详细的安全教案。这些安全教案范文的编写使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近年来,学生遭遇猥

    学生会年度总结提纲(汇总18篇)

    年度总结是一种反思和总结的过程,通过总结过去的一年,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和管理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小编整理了一些精彩的年度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写作方面的指导和

    下半年德育安全工作计划(通用21篇)

    德育工作计划的调整需要根据实际效果和反馈意见进行及时修订。德育工作计划的范文集锦,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20_年上半年以来,我部门认真贯彻落实集

    发现身边的感动(通用20篇)

    优秀作文要有深度,要有独特的观点,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并且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这些优秀作文范文让人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和作者的才华,不妨一读。渺小的野草是何其羡慕

    部队党员对照检查作风方面范文(15篇)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题材和文体的写作要求,拓展我们的视野。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更多的写作启示和参考。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书记

    端午节前话端午演讲稿(汇总15篇)

    在现代社会中,演讲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场合,如会议、活动、演讲比赛等。如果你正在写演讲稿,不妨参考一下下面这些优秀的范文,或许会给你带来一些新的思路。亲爱的老师、同

    杜富国事迹心得(专业19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知识和智慧的结晶,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和整理。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考。

    以微笑暖人心(汇总16篇)

    优秀作文通过独特的写作技巧和深入的思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是一些常见作文错题及解析,希望能帮助大家避免类似的错误。不要别人看不起,从工作中得到快乐,从道

    农民运动会领导闭幕致辞(优秀18篇)

    运动会是学生们展示自己运动技能和激情的舞台,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闪耀光芒。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总结运动会经验,小编整理了以下一些值得借鉴的案例。尊敬的各位同事、各位教

    四语教研组工作计划大全(18篇)

    教研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的活动,它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教研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