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鸟的天堂教案设计(专业17篇)

时间:2023-11-14 作者:灵魂曲小学语文鸟的天堂教案设计(专业17篇)

教案的编写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目标来制定教学活动。利用范文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找出教案编写中的不足和提升的空间。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教案设计(专业17篇)篇一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地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留恋、目不暇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联想的表达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个人的阅读感受。

体会“鸟的天堂”的美和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

自制课件。

二课时。

1、知道著名作家巴金吗?你对他有什么了解?

巴金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南国的风物含有一种迷人的力量,在我的眼里,一切都显出一种梦境般的美丽。”这节课,我们就在巴金先生的引领下,一起走进我们南国的一个梦境般的地方——鸟的天堂。(板书课题)。

2、配乐讲述传说。

于清晨薄雾中,万千灵鸟鸣声呼唤,凌空翱翔,野趣盎然,形成南国一个奇观,这就是——齐读课题。

3、揭题,读题。

3、学习生字词。

(1)正音;

(2)理解“应接不暇”;

(3)指导书写“巢”和“暇”。“巢”上部分是三个“﹤”,要写的匀称,这是鸟的一家三口,下面是个扁“日”是鸟的窝,建在这树木上,所以“巢”就是鸟的——家。“暇”是日字旁。

4、理清层次。

5、质疑。

1、初步感受榕树的美。

(让我们随着巴金先生,伴着夕阳的余晖,走近这株神奇的树,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地听。)师配乐朗读课文1——9自然段。

学生听后谈感受,总结榕树的特点。(你仿佛看到一棵怎样的树?)(大绿茂盛生机勃勃)让学生写到黑板上。

当作者看到这株大榕树的时候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板书: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是作者第一次来到鸟的天堂最直接最真切的感受。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学生齐读。

3、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出来的?

(1)随机出示:“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指名谈体会,突出“一株”,指名读,自由读。

(2)为什么不可计数?这跟它的生长特点有关。找相关句子读一读。

(3)指导读,体会榕树的大。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教案设计(专业17篇)篇二

1.学习本课的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魄。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雄伟的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课时

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做到精讲多练,把课堂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积极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方法。本课教学设计我是本着以读为主,以练为辅的教学理念进行构思。四年级的学习过程是逐渐从中年级过度到高年级的过程,学生的思维发展迅速,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采用了以读贯穿全文,边学边练的学习方式有效地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识记深度,通过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知识点,在课堂上攻破难点。设计本课时,我还着重考虑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通过分析学习本课的知识点,提高读文赏词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从而更好地完成新课标理念下的三维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1.学习本课的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培养观察能力。

1.学生谈谈对长城的认识。

2.学生自由补充。

3.老师给以肯定。

4.板书课题,齐读。

1.第1自然段:远看长城蜿蜒盘旋,如同长龙。(第一幅图)

2.第2自然段:近看长城高大坚固。(第二幅图)

3.第3自然段:由长城联想到古代伟大的劳动人民。

4.第4自然段: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语。

2.学习会认的字。

3.学习会写的字。

4.学生书写。(重点点拨:隔、砖、旋等字)

1.出示第一幅图:说说这幅图是从什么地方观察长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么?

2.出示第二幅图:

(1)这幅图与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2)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3.对照课文,读课文。

(1)小声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课文。

(2)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老师画出图画,让学生指出相应的地方。

垛子:指城墙顶部外侧建筑的两米多高的齿形墙。

瞭望口:指齿形墙凹下来的部分。

射口:指齿形墙上用来射箭的洞。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魄。

2.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1、板题: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长城》一课。

2、欣赏图片:学习课文前,我们先来欣赏长城的景观。(ppt)

3、谈感受:欣赏了图片,你有什么感想呢?

4、激趣:长城——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儿女的骄傲。你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评价一下长城吗?(学生说)

(一)齐读句子

1.读(ppt: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质疑:从哪儿可以看出长城的气魄雄伟呢?

1.自由读1.2自然段,思考问题:从哪儿可以看出长城的气魄雄伟呢?

2.交流汇报:

(1)长——(ppt)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长城)比作(长龙)。

(ppt图)理解“蜿蜒盘旋”:随山势而走向

——一万三千里:这里运用了(数字说明),山海关在河北省,是长城的起点,嘉峪关在甘肃省,是长城的终点。

(ppt)长城经过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北京、河北等省市,全长一万三千多里。

(2)(ppt第一自然段)齐读:你能读出这样磅礴的气势吗?

(3)过渡:远看长城如长龙,那么,近看长城,又有什么特点呢?

(4)高大坚固

——建筑材料:巨大的条石、城砖筑成

——宽: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高大:两米多高的垛子

——坚固:城台(屯兵和传递信息)、垛子、瞭望口、射口

3.小结:学习了1.2自然段,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自由发言)

4.齐读:把这种雄伟的气势读出来。

1.过渡: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作者浮想联翩,谁来读读第3自然段(指名读)

2.作者想到了什么?(劳动人民)

3.(ppt)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建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1)此句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2)找出句子中的动词:站、踏、扶——说明作者已经身临其境到了长城。

(3)站在长城上,想起了(劳动人民),此时此刻,作者内心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4)小结:对啊,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震撼了,民族自豪感与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步一步地抬上陡峭的山岭)

(2)这可是两三千斤重的巨大条石呀,劳动人民是那么的艰辛呀。

(3)请读句子:(ppt)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4)思考、交流:(ppt)

*“多少”表示(无数)。

*劳动人民为了修建长城付出了(血汗和智慧)。

*“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之长)。

*“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很不容易)。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5)小结:在如此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却能修建出这气魄雄伟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长城,你想对劳动人民说什么呢?(自由发言)

(6)让我们闹喊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再读读这句话。(齐读)

1.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自由发言)

2.请大家一起读这句话。

(ppt)——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气魄雄伟的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与智慧的结晶,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呀。

1.搜集一些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进行交流。

2.搜集我国的文化遗产资料,了解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丰富自己的知识。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教案设计(专业17篇)篇三

教学目的:

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阅读课文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目标积极收集有关资料并运用资料的习惯和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及审美情趣。

4、能背诵指定的段落。

教学重点:

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阅读课文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目标积极收集有关资料并运用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难点:

将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地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将课文重点部分的文字信息形象化,音效化,促进学生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阅读课文,并形成自己的见解。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件,展示河面变窄了。(6分钟)。

(注:引导学生比较“树叶真绿得可爱”与“树叶绿得真可爱”的异同,从而认识作者用词之准;引导学生深研“我说许多株榕树”的错因。)。

二、出示课件,展示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样子。(6分钟)。

1、同学们仔细观察大榕树枝干不可计数的状态,再读读课文,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部分的文字描写。

(注:提示学生注意到这段文字的精练,和之所以精练的原因。)。

2、指名朗读第七自然段,自我评价。

三、出示课件,展示大榕树树冠近景。(8分钟)。

1、同学们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说说你最欣赏作者哪些句子,为什么?

2、根据你对大榕树树冠的的观察,你认为对这样的景象还可以作怎样拓展性描述?请说一说。请大家评一评。

3、齐读。指名朗读第八自然段。自我评价、学生评价,指名再读。齐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4、读了这一段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出示课件,展示作者二次到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10分钟)。

1、分组学习:你认为哪些句子对景物描写最精彩?并结合画面谈一谈为什么?各学习小组交流见解。

2、指名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自我评价,说说我这样说的理由。

五、出示课件,对比展示作者第一次和第二次看到的景象,为学生导游解说提供虚拟场景。(10分钟)。

1、组内练习: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结合收集的资料,集体为导游创作解说词。

2、小组派代表上台导游。

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初睹榕树比肩观察说出你的见解。

比肩表达。

枝干无数相互应和。

相互启发。

叶绿耀眼对照欣赏。

拓展表达。

鸟语鸟影对比细品。

交流看法。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教案设计(专业17篇)篇四

1、知识目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榕树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原因。

2、情感目标: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思想感情。

3、技能目标:能从网上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制成电子幻灯片。

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感受,并要求积累运用语言。

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对于六年级学生,光从字面上很难体会到“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帮助他们从网上搜集资料,结合图片或录像,展开丰富的想象。

网络、录像、录音带、电子幻灯、图片。

2、录音带、图片。

导入:请同学们先听一段乐曲,听后说一说你有什么感觉?

(1)欣赏《百鸟朝凤》乐曲。

(2)说一说,听后你们有什么感受?(鸟很多,鸟的天堂——板书)。

1、多么令人向往的鸟的乐园啊!如果大家读了巴金先生的文章《鸟的天堂》一定会有更多体会的。

(1)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发挥学生想象)。

这个鸟的天堂是哪儿,你知道吗?(一棵大榕树)。

(2)介绍资料:这棵大榕树在哪儿?结合你课前查找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播放“大榕树”图片,教师加以文字简介)。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和巴金爷爷一起去广东新会县大马河上一个被人们称做“鸟的天堂”的地方去看一看,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自读课文)。

3、生读后交流,再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快速阅读课文,体会一下榕树给你什么感受?鸟又给你什么感受?(榕树——大、茂盛;鸟——多、欢快)。

1、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部分,结合图片,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体会后放声有感情地诵读。

2、汇报交流:

a.指名读句,其他同学听一听:他哪儿读得好?为什么?

b.重点指导体会两个“真”字。

(二)茂盛。

(1)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不留一点缝隙:说明树叶多)。

重点体会“堆”,请同学们演示一下,说明叶多而密。

(2)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多媒体出示“大榕树”,重点体会“颤动”)。

(三)体会作者情感。

1、鸟多。(借助多媒体,学生边欣赏鸟的天堂的图片,边朗读有关句子,把群鸟纷飞的壮观景象读出来)。

(1)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两个“到处”说明鸟很多)。

(2)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体会“应接不暇”,说明鸟太多)。

2、鸟欢快。

(1)“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扑翅膀。”(有的……有的……有的……)说明鸟的姿态很多。

(2)“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想象一下树上还有哪些鸟,什么姿态的鸟?——学生发散思维)。

1、播放录像《鸟的天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学做小导游:试不看书,看图向大家介绍。

3、学生媒体制作:在教师指导下,四人小组合作,根据查得的图片、文字资料,制作一张“鸟的天堂”的幻灯片,力求图文、动静并茂,以便向家人、朋友介绍。

4、教师总结:大榕树被大自然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鸟的天堂,作为人类也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根据学生查找得到的图片、资料,在教师的辅导下完成电子幻灯制作,要求“动静”结合。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教案设计(专业17篇)篇五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领悟任教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1、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写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

2、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能说出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句子卡片投影段落。

上节课,我们和作者一起,远远地望见了这株大榕树。现在,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

1、多媒体播放“大榕树”片段,师配乐诵读课文第七、八自然段。

2、欣赏着榕树,你想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默读课文有关段落,交流。(生默读课文)。

(1)榕树美(大、茂盛),你是怎样感受到的?我们自由朗读描写榕树的段落,体会体会。有喜欢的句子就勾出来多读几遍,写上批注。有不太理解的地方就在旁边作上记号。(生朗读、体会、勾画)。

(2)谁来交流?

学生交流。(大、茂盛)。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提出疑问:课文中说“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我不明白“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谁来谈谈自己的理解?)。

3、看来我们每个人对这句话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也许是风吹,也许是鸟动,也许是阳光的照耀,也许是新发的嫩芽,或许是那绿叶本身就蕴育着无限的生机,才让作者产生了如此奇妙的感觉。让我们用自己的感受再读读这句话,开始!(生自读体会。)。

4、谁想来读?(生再次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6、伴随优美的音乐,让我们再来欣赏欣赏这独木成林的美景吧!我们一起读7、8自然段。

7、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这两个自然段写得真美。让我们把榕树的美久久地留在记忆里,好吗?那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过渡:刚才,我们和作者一起,在太阳落山的时候来欣赏了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但有一丝遗憾,鸟的天堂没有一只鸟。第二天清晨,当阳光照耀在水面上,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的时候,我们再一次来到了这里。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师拍手),一只大鸟飞了起来!(随着师的.叙述多媒体播放一声鸟鸣,飞出一只大鸟)。

1、我们继续拍掌!(多媒体播放群鸟纷飞的情景,师配着画面解说:树上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令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

2、那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再次欣赏那热闹的场面吧!放声地,自由地读读课文。

3、谁来说读后的感受。学生交流。师小结:听你们这么一说,看来,这里的确是鸟的乐园,鸟的天堂。你们看,小画眉来了!(出示句子)望着这热闹欢腾的场面,小画眉也唱起了赞歌,它在说些什么?(表达自己的感受)。

4、这么美的树,这么欢的鸟,作者在离去时感到留恋,发出了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和作者一起,欣赏了鸟的天堂。树与鸟,鸟与水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多么生动活泼的画卷呀!这里不仅有树的奇美,有鸟的欢乐之美,更有人与自然、与动物的和谐之美,所以这里才是真正的天堂。让我们共同努力,去创造更多的人间天堂。

(1)抄写自己喜欢的句段。

(2)请有兴趣的同学做一名小导游,向别人介绍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还可以练习写一篇解说词。(出示“三国城”的导游解说词简要讨论怎样写)。

(3)如果你生活在鸟的天堂,为使鸟的天堂更美丽,你会怎样做?试将你的做法写下来。

(带为选做题。)。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教案设计(专业17篇)篇六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众鸟纷飞的景象。

2.学习作者描写事物静态与动态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4、感受文中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导入:请同学们先听一首歌曲,听后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播放腾格尔的《天堂》第一段。环境优美舒适。想不想知道人类的朋友的天堂是什么样的?)。

2.这节课,我们就和巴金爷爷一起去广东新会县天马河上一个被人们称作“鸟的天堂”的地方去看一看,去感受一下那里美好的景象。3.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快速阅读课文,并思考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在什么时候?看到的景象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两次,第一次在黄昏鸟栖息了,因此看到的是大榕树的奇特美丽,第二次是在早晨是鸟最活跃的时候,因此看到的是天堂里的居民----鸟热闹活动的景象。)。

二、深入阅读、重点感悟。体会榕树的奇特美和群鸟纷飞时的壮观景象。

(一)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部分,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体会后放出声音有感情地朗读出来。用朗读的形式加以汇报。

(二)汇报交流。

大榕树:

1.大。

学生甲: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1)汇报读,其他同学听读:哪儿读得好?为什么?你听出了什么?从哪儿听出来的?(从不可计数体会出枝干数目很多,说明树很大。)。

(2)重点体会“真”字。

两个“真”有什么不同呢?听老师读,体会一下。

出示投影。

学生体会出:第一个“真”意思是本来的,实际的。第二个“真”指的是确确实实。应读出惊叹的语气。

学生乙: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3)重点体会“又”字。指树根很多。

出示图片:谁来指一指哪些是气根?(体会根上生枝,枝上又生根,独木成林的景观。)。

学生丙: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

(4)体会“卧”字。(树占地面积大。)。

(5)这株大榕树占地面积有多大呢?(一万多平方米。)。

(6)我们教室的面积约30多平方米,大家计算一下:合几个教室?(结合具体情况请学生作答。)。

(7)经过换算,你有什么感受?(简直太大了。)。

2.茂盛。指名读句,谈体会。

学生甲: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不留一点缝隙,说明什么?树叶多。)。

(1)重点体会“推”。请同学们演示,说明叶多而密。

学生乙:好像把它的-------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树叶绿得发亮,给人的感受——翠色欲滴,从绿色中感受到有一种生命力在涌动,赞美榕树充满活力,生长旺盛,充满作者的喜爱之情。)。

(2)重点体会“颤动”。(颤动指在微风吹动下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3)同学演示,体现微微地动态。

(从中我们体会到榕树的生命力非常茂盛。)。

学生丙:从对大榕树特点的描述中,我们看出作者不禁在内心深处发出感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4)看录像:榕树的大与茂盛。多媒体播放。

(5)同学们再读这部分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大榕树的?(远——近,静态描写)。

(6)请学生反复朗读这部分内容,突出重点词句,体会榕树的特点,在读中表达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受。

1.学生汇报这里写了鸟热闹活动的场面。鸟儿多。

2、师:从哪些重点语句中能体会出这里的鸟多?

学生甲: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

两个“到处”说明鸟很多。

学生乙: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

我们体会了“应接不暇”。应接不暇的意思就是说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起来。在课文里是说鸟太多了,眼睛看不过来了。

学生丙: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有的……有的……有的,说明鸟的姿态很多,种类也很多。

除了鸟多你还能体会出什么?(鸟欢乐的景象)。

学生丁: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我们从中体会到鸟儿很欢快,快乐地叫着。

3.播放课件录相:“群鸟纷飞”的场面。使学生形象地感受这部分的动态美的描写。

4.教师借机指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那么,请大家想象一下,树上还有什么姿态的鸟呢?(学生发散想象。)。

学生齐读(投影出示)。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6、再读课文这一部分,体会热闹欢快的场面。

三、重点探究,升华主题。

(天堂——人们想象中美好、舒适、快乐的生活环境:鸟的天堂——那株大榕树是鸟儿生活的乐园。文中共出现了六次“鸟的天堂”四次加引号的是作者饮用别人的话,指天马河上的那颗大榕树,而课文题目和最后一句中不加引号的指的是真真正正鸟的天堂。鸟儿在这里生活得自由、幸福。)。

2、什么原因使这棵大榕树成为了“鸟的天堂“呢?

(榕树的枝繁叶茂为鸟类提供了生存空间、食物、水分:当地的居民爱鸟、护鸟,追求自然和谐美好,让小鸟无忧无虑的生活。)。

四、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出示思考题:

1、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本文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描写了高大茂盛的大榕树和群鸟欢快活动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可有多种答案,畅所欲言。如:大榕树被大自然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了鸟的天堂。作为人类也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五、布置作业:

1.本文语言优美,找出你喜欢的词语、句子、或段落读读、背背并抄写下来。

2、写一段导游词来介绍这里的景象。

附: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第一次:(黄昏)树:大茂盛奇特美丽留恋。

第二次:(早晨)鸟:多欢快壮观美好}赞美。

(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教案设计(专业17篇)篇七

1、学会3个生字,能正确理解“做巢、树梢、应接不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加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教案设计(专业17篇)篇八

知识与技能:用感情去体味文字,从文字中获得情感的升华。

过程与方法:体会言之有序的叙事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学习斑羚沉着冷静、勇于牺牲的精神。

本文故事情节不难理解,故此以“情”贯穿全文,故事导入

,创设一种吸引学生的氛围。最后讨论主题及感受,升华感情。中间环节熟悉赏析课文,步步深入,为后文的陈情作铺垫。先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复述或概括课文内容,然后启发引导学生讨论探究品读课文,再质疑问难,让学生畅所欲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体现课堂的民主和平等,发挥其主体地位。

教学策略:情境式

启发引导式

讨论探究式

也有出乎意料的壮举让人震撼。今天,我们同样要聆听一个悲壮感人的斑羚的故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动人的故事。(板书课题及作者)

简介斑羚:它是羚羊的一种,因为喉部有一块白斑,所以叫斑羚,它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非常珍贵。斑羚生性温顺.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1、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谁能将课文大意复述一遍

(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师:2、试着用一句话概述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从不同的角度)

生:本文讲述了一个斑羚飞渡的故事。

生:本文讲述了斑羚在危亡时刻,老斑羚牺牲自己保全年轻斑羚的故事。

生:本文讲述了斑羚为了种群的延续,牺牲一半保全另一半的故事。

生:本文讲述了斑羚遇险后绝处逃生的故事。

1、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概括的很好,说明大家读懂了文章。这个故事中一定有很多地方让你感动,请你充满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说一说你为什么而感动。同学们先自己思考,然后小组进行讨论,最后由一名同学发言。

生1:最让我感动的句子是:“镰刀头羊本来站在年轻斑羚那拨里,眼光在两拨斑羚间转了几个来回,悲怆地轻咩了一声,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老年斑羚那一拨去了。”

这句话令我感动的是镰刀头羊本来应该在年轻那拨,但是为了整个种族的生存自己却了去了即将死亡的老年斑羚那一拨去了,我佩服它自我牺牲的献身精神。

师:说得真好。指生评价这个学生的阅读。

生2: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是:“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因为这句话说的是当斑羚群遇到危险时,老斑羚为了下一代的生存机会而心甘情愿选择死亡,它们的这种精神真让人感动。

师:这种精神也震撼了老师的心。

生3:最让我感动的句子是:“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有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到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我读完这段话让我很感动,老斑羚在面对死亡时,是那么地勇敢,坚强,他为了挽救下一代的这种精神让我十分感动。

师:你的话也感动了老师。

生4:最让我感动的句子是:“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就像踏在一块跳板上,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身体奇迹般的再度升高。而老斑羚就像燃料也输送完了的火箭残壳,自动脱离宇宙飞船,不,比火箭残壳更悲惨,在半大斑羚的猛力踢蹬下,像只突然断翅膀的鸟笔直堕落下去。”

我们可以看出,正是有了老斑羚这块“垫脚石”,半大斑羚才得以重获新生。这真是一个奇迹,也从心里让人感动。

师:很好。

生5:最让我感动的话是:“我没想到,老斑羚会那么从容地走向死亡。”我感动于老斑羚对死亡的毫不恐惧。

师:面对死亡,任何人与动物都会感到恐惧,老斑羚的精神真让感到不可思议。

生6:最让我感动的句子是:“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这段写得很悲壮,彩虹象征了斑羚那种自我牺牲精神的纯洁高尚。

2、师:说的真好,我也被这篇文章深深的打动了。老斑羚们在面临绝境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心甘情愿地为年轻一代作出牺牲,是它们用可歌可泣的悲壮行为,铸就了种群生命的辉煌。谁能饱含感情的读一下斑羚飞渡的精彩情节?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斑羚飞渡的画面。

刚才我们从文字上赏析了斑羚们的精神美,下面再从图片上赏析一下:当你听到“扑通”的落水声和“咩”的一声时做何感想,或者你想对这一老一少的斑羚说点什么?(各抒己见)

你说得真好。文中猎人们早已为他们亲眼目睹的悲壮景象所震惊,作为读者的我们的心灵也为之震颤,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感动是恒久的,带给我们的感悟是丰富的.

对此你有什么感悟,请你谈一谈对本文主旨的理解。

生:本文通过记叙了斑羚陷入绝境自救的全过程,赞颂了老斑羚了为下一代而心甘情愿牺牲的精神。

师:(板书)为一代甘愿牺牲的精神。

生:我认为本文的主旨是我们应保护动物,动物与人类是相互依存的,我们不应该迫害他们,否则它们会慢慢灭亡,人类也会慢慢灭亡。

师:人,在这个故事中扮演一个不光彩的角色。

(板书)保护动物

生:本文表现了老斑羚的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集体主义精神,同时也告诉人们应该与动物们成为朋友,给它们自由和生的权力。

师:(板书)集体主义精神

生:通过老斑羚“心甘情愿为下一代建起一座生存的桥梁”,我感到它们具有可贵的整体主义精神。

师:说得好。

生:镰刀头羊能在那个生死关头想出这么一个绝妙的主意,文章赞颂了斑羚的机智和智慧。

师:你的角度很新颖。(板书)智慧。

我设计的这几个点拨题,只是抛砖引玉而已,下面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文,找出你不理解的地方,小组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一会儿我们共同探讨。

师:(演示课件)这一群可爱的斑羚在蔚蓝的天空下在碧绿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无忧无虑地飞奔是多么惬意,多么快乐、多么幸福的事啊!可是它们却飞来横祸,在伤心崖边,在生与死的抉择中,上演了凄美、壮烈的一幕。

鼓励学生朗读。先进行朗读指导,然后指生评价,最后学生进行语言赏析。

师:现在请把你对本文的深刻感悟凝聚为一句话,也许你的这句话将会成为名言。

生:世界上最伟大

的就是长辈对下一代的深沉的爱。

生:我们要懂得珍惜亲情,回报关爱。

生:人们啊,请你们不要再伤害动物,不要让这一幕悲剧重演。

生:斑羚的团结协作精神值得人类学习。

生:生命固然可贵,但为了下一代牺牲的精神的价值更高。

同学们的发言很有哲理味,让我们用这位同学的话结束这节课吧。“人们啊,请你们不要再伤害动物,不要让这一幕悲剧重演。因为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教案设计(专业17篇)篇九

“自由读课文,看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作者从那几方面来写鸟的特点?边读边画。”

2、汇报自学情况。

3、观看录像,感受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4、指导学生描写众鸟纷飞的情景。

5、要是你看到这众鸟纷飞的情景,你想说一句什么话?

6、出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7、齐读句子。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教案设计(专业17篇)篇十

1.认识本课7个生字。

2.反复诵读课文,想象瀑布动人心魄的场面,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3.了解黄河的胸怀、精神和气概,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而壶口瀑布又是万里黄河最壮观的景象。黄河在这里以雷霆万钧之势,奔腾而来,咆哮而去。你们想不想了解那动人心魄的壮观场面。那我们就随着文中的作者到壶口去看一看吧!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书交流。

(l)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2)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讨论、交流。

谈读书感受: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你的感受是通过课文中的哪些词句得到的?请再读读课文。

根据学情随机反馈

l.通过研读,感受壶口瀑布那惊天动地的磅礴气势。

(1)结合有关语句谈理解,讲感受。

(2)点击教学软件,通过电视屏幕放映壶口瀑布奔腾咆哮的壮观景象,使学生目睹那惊心动魄的壮观场面,耳闻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3)指导感情朗读,边读边想象那惊心动魄的场面。

2.通过研读,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1)理解六、七自然段中的重点语句。

(2)教师介绍材料,帮助学生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感情。

在1938年9月,正当抗日战争极其艰苦、中华民族面临危亡的时候,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壶口,他的心骤然被奔泻的瀑布所征服,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就在这里,他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回到延安,冼星海为这首诗谱了曲,杰出的《黄河大合唱》就此诞生了。这首表现了强烈的民族精神的组歌,曾响彻大河上下,它不断地鼓舞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尊严而浴血奋斗。

(3)播放歌曲《黄河大合唱》,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教师引导:“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这雄壮的歌声唱出了黄河的风采,更唱出了中华民族战无不胜,奋发图强的英雄气概。

(5)说说课文为什么不以“壶口瀑布”为题,而以“黄河魂”为题?

(6)有感情地朗读六、七自然段。

l.教师:黄河水和黄河精神哺育了中华民族。黄河精神以其巨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带领中华民族像长流不息的滔滔黄河,奔向美好的未来。

2.学了本课,你有何感受,写下来,就是一篇读后感。

1.展示交流你所收集到的有关黄河的资料。

2.积累本课的四字词语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教案设计(专业17篇)篇十一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感受夕阳西下时的瑰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读背课文。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小黑板。

主要板书布置:

2.夕阳真美

作业设计:

课内:誊写字词、说话、组词。

课外:读、背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齐读。

二.指导看图,解释题意

出示投影

1. 图上的太阳是什么样儿,什么颜色的?它正朝哪里走?

2. 太阳周围的云有哪些颜色?

3. 太阳下面的山是什么样儿,什么颜色?

由学生按以上顺序观察画面,认真组织语言,说说自身的感受。

5. 小结图意。

6. 学习课题里的生字。

四.初读指导

1. 自学生字词。

2. 检查自学情况。

a. 指名读词语。

b. 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c. 齐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3. 各自轻声读课文。

4. 分段指名读。

5. 理清脉络,说说每段的意思。

6. 谁来把5个自然段分成三局部。把意思概括一下。

五.精读训练

1. 指名读第一段。

2. “日落”是什么意思?

3. 这一段里的“黄昏”和“日落”两个词的意思有什么关系。

4. 为什么说“爷爷和奶奶带着我去看日落”,而不说“我带着爷爷和奶奶去看日落”?

5. 小结。

6. 安排作业:读抄词语。

第二课时

一. 听写词语。

二.继续精读课文

第二段

1. 指名读。

2. 这一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西斜“是什么意思?“刺眼”是什么意思?

3. 第二句话说了什么?

4. 第三句话写的是什么?请学生上台来画“连绵起伏的西山”?理解“余辉”的意思?老师在黑板上画出来。看着黑板上的简笔画,让学生说说自身的感受。相机理解“壮丽”。

5. 小结。齐读。

第三段

1. 指名读。

2. 这一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

去掉“慢慢”,体会意思有什么不同。

3. 第二句说了什么?为什么后面用了省略号?这里的“……脸”说的是什么?“身边的云”是什么意思?靠近太阳的云染成了黄色、红色、紫色,这景象美不美?这样的美景是谁造成的?有感情地朗读。

4. 小结。齐读。

第四段

1. 默读。

2. “太阳的脸变得更红了”说明了什么?

4. 小结。齐读。

齐读二、三、四段。

第五段

1. 指名读。

2. 爷爷脸上的“红光”是哪里来的?爷爷说的话说明了他的什么心情?感情读。

3. 有感情地齐读。

三.总结

这篇课文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的美景。你们读了有什么感受?

四.练习感情朗读。

第三课时

一. 检查练习朗读情况。

指名三人感情读,教师相机指导

二.指导背诵

1. 教师范读,学生掩书认真听。

2. 教师指着板书内容,逐段引背,学生分段试背。

3. 学生看板书内容,练习全文背诵。

4. 指名试背。

5. 同桌交互背。

6. 齐背。

三.写字指导

四.作业。

1. 誊写生字。

2. 组词:

皮( ) 主( ) 夕( )

披()往()多()

3. 在括号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

()的天空()的云朵

()的太阳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教案设计(专业17篇)篇十二

自主识字,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加强积累。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

2、积累词语、句子并巩固生字,提高朗读能力。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我的发现。

1、老师知道同学们善于观察、善于发现,读一读这些生字,看你能发现什么?(出示偏旁和部件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笔写出来的生字卡片:饿、饼、饮、饺)。

2、说一说:这些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发给各小组生字卡片:猴、猫、狗、狮、猪、狼。

(1)读一读。

(2)把字剪开,分成偏旁和部件两部分。

(3)把这些字的偏旁归在一起,说说发现了什么。

二、自主识字,我会认。

1、自己学习生字:饼、饮、饺、猪、狼(师巡回指导)。

2、小组内交流汇报学习情况,互助学习。

三、开动脑筋,我会填。

1、出示汉字“今”,学生回忆:在学过的字里,哪个字里有“今”?(念)。

2、说一说:这个字的偏旁。(心)。

3、想一想:给“相”加上偏旁,可以变成什么字?

4、试一试:小组内每个学生给此题中的一个汉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

5、比一比,新发现:这几个字可以同时加“心”,变成另外的几个汉字。

四、课堂小结:填上一个字,就能变出很多字,真是太有取了!

第二课时。

一、读读记记,积累句子。

1、读一读:自由朗读读句子。

2、说一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3、背一背:自己背过后,背给同桌听。

4、集一集:小组内展开交流,背诵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认为有道理的话,比比看谁搜集的多、背诵的的多。

二、我会写,积累反义词。

1、读一读:反义词“冷---热”

2、说一说:这两个字字义上的关系,并说出与其它五个字意思相反的字。

3、学生在田字格里书写(提醒注意间架结构)。

三、我会读,我喜欢读。

1、激趣入题:同学们喜欢还记得上学期学过一篇课文〈雨点儿〉吗?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略)看来同学们真的是喜欢雨点儿。今天小雨点儿又跑来了,想再认识他吗?先把短文读正确。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读,互相评价、正音。

3、汇报: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4、有感情地练读: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5、指名有感情朗读,读后评议。(被的同学可以向读者提问:哪句话你为什么要用……语气读?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不同的语气来读,师相机范读。)。

6、配乐朗读,感情升华。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教案设计(专业17篇)篇十三

1、通过学习引导孩子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母爱”。

2、培养孩子“平中见奇”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素材的能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全文、背诵全文。

4、会认生字9个,会写生字10个。

5、尝试用《妈妈的爱》的格式写一段。

2、后两节,妈妈的爱体现在对“我”思想成长的关怀和帮助上,可以让学生自己说说,妈妈教导你时,你有什么想法?是怎样做的?怎么做?不要唱高调,避免这种爱变得枯燥乏味。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爸爸妈妈的教育方法有时不够适当的做法。关于这一点可以组织一次学生和妈妈谈心的活动,或者把孩子的讨论录音、写下来的话交给家长,组织家长讨论。

4、对于个别失去妈妈缺少母爱的同学,老要特别给以关注,与他们单独交谈,谈阅读的体会,让孩子体会老师的爱和文中妈妈的爱是一样的。

一、比一比,再组词。

清校伞切。

睛较平地。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夜晚一扇子一衣服。

一雨伞一往事一批评。

三、学着课文的样子,再编一小节。相信你能行。

字词卡、录音带、课件。

一、创设情景,再现母爱。

1、播放录音《妈妈的骄傲》。

2、你能夸夸自己的妈妈吗?

说到自己的妈妈,老师看得出你们都很自豪,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赞颂妈妈的.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让我们来一起听一听。

二、初读课文,感受母爱。

2、师配乐读课文。

3、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4、指名读课文,随机评价。

三、自主合作,愉快识字。

1、生字娃娃想知道你们用什么办法认识它们的?

学生说说自己识字的方法,师适当点播,补充。

2、游戏识字。

(1)老师说一个字,学生找到字卡就举起来。

(2)分组练习找生字娃娃。

四、感情朗读,体味母爱。

1、同学们自己推选出自己最喜欢的5名同学开火车读课文。

2、自由读文与小组内读文相结合。

(1)选择你最喜欢的一节诗歌来读,通过这一小节,你明白了什么?

(2)小组内读文,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

3、汇报学习情况。

谁愿意读读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诗歌?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小节?

(1)当学生汇报到第一小节时,引导学生抓住“妈妈正给我扇扇子,汗水却湿透了她的衣裳”体会妈妈不顾劳累,忍着酷暑为“我”扇扇子的爱,明白为什么“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然后指导学生带着妈妈的爱去读读这节诗歌。

(2)当学生汇报到第二小节时,引导学生从“一把伞遮在我的头顶,雨水却打在妈妈身上。”体会妈妈无私的爱,即使雨水打在身上也全然不顾。

(3)当学生汇报到第三小节时,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妈妈“摸着我很烫很烫的额头”时那着急的心情,从而理解为什么“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然后有感情地朗读,再次体会妈妈伟大的爱。

(4)当学生汇报到第四小节时,引导学生结合实际,体会妈妈“责备的目光”也是爱。

(5)学生汇报到第五小节时,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谈谈、理解为什么“妈妈的爱是亲切的教诲”?然后感情朗读。

4、配乐通读全文。

五、联系生活,赞美母爱。

1、学生从生活中举例说说妈妈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

2、引导学生把夸妈妈的话,整理成小诗的样子说出来。

3、小组内互相讨论、帮助,老师及时指导,然后指名叫几位同学说说。

4、把自己说的小诗写下来,然后小组内评评。

5、把小诗读给爸爸妈妈听,也可以请他们指导。

六、指导书写,巩固识字。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教案设计(专业17篇)篇十四

《鸟的天堂》这是一篇许多学生都很感兴趣的课文!今年,它早早地出现在四年级教材中。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带起整篇课文的学习。

首先,在课文的整体感知阶段,要求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作者和他朋友几次去了鸟的天堂?每次看到什么不同的景象?为什么?学生通过默读,通过思考,通过讨论和交流,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以上的问题。当以上的问题解决后,文章的结构和脉络基本上就已经清晰了。另外,在整体感知过程中,我还穿插对意义段的教学,由于学生是通过自主思考和讨论得出以上问题的答案,所以,在尝试提问学生关于分意义段的问题的时候,学生都能够正确地回答。

第二,在突破课文重点和难点的过程中,我也采取了提出主要问题,层层深入的方法。根据课后练习,提出问题:我有一些问题想提出来和大家讨论。如,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呢?先让同学们讨论“鸟的天堂”和鸟的天堂的区别,再引出“鸟的天堂”(大榕树)之所以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从课文里面找出能体现大榕树的特征的相关语句,并通过感情朗读、讲解等方式,发现和感悟大榕树的特点;另外,在“鸟的天堂”里生活的小鸟有什么特点呢?我也通过让学生自主发现,自由发表意见,自由说出理由来想象鸟儿在“鸟的天堂”里生活的快乐和自由。

最后,让学生说感想,说说他们对“鸟的天堂”的感想,提出问题:如果你有机会去“鸟的天堂”旅行,你会怎么做?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回答,再次感受“鸟的天堂”的美。

总的说来,这篇课文的教学上,我能够改变以往经常发生的“牵着走”的情况,能够尝试放手让学生自主发现,因为自己发现的东西才是自己的,内化的,而从课后提问和课后习题的反馈情况来看,这种方法是十分有用的,学生真正学到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不是被硬塞进去的。不过,由于这篇课文的教学过于注重这种模式,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感情朗读,以及对某些重点句子的体会。对于文章作为游记的写作顺序也未能清晰的交待。看来,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需要兼顾其他必须的教学程序,否则就会因此失彼,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是属于课堂调控方面的能力,也是需要加强的地方。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教案设计(专业17篇)篇十五

教学内容:复韵母aieiui与声母的拼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ieiui三个复韵母和它们的四声及与声母的拼读。

2.过程与方法:练习复韵母ieiui拼音,正确、熟练地读准每个音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学习汉语拼音能帮助识字和阅读,学习普通话,学好汉语拼音。

教学重点:能准确拼读声母与ai、ei、ui组成的.音节。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读准每个音节。

教学准备:字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1.开火车读aieiui。

2.通过老师给学生打电话的形式,复习什么是复韵母。

3.听读练习:听老师读儿歌,找出这几个老朋友。学生边听边一起找出带调韵母,师巩固。

一对小姐弟,姐姐高来弟弟矮。弟弟要砍树,姐姐急忙制止他:“哎!哎!哎!别砍,别砍!爱护小树,人人有责!”天气渐渐转凉了,姐姐围围巾,既温暖又好看。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内容。

1.出示:蓝猫和淘气:他们准备到拼音王国旅游,遇上智慧姐姐,玩起了闯关游戏。

2.第一关:拼音娃娃bph与复韵母ai的拼读、、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教案设计(专业17篇)篇十六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其中的8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中感悟叠词的表达效果,会说类似的叠词,并积累叠词。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森林的作用,教育孩子保护自然、保护环境,并努力为绿化祖国作出贡献。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森林的作用。

2课时

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森林是各种动物的家,初步了解森林的作用。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森林的作用。

挂图、生字词卡片。

1.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一课呀?

2.学生齐读。

3.你们知道,小树、小草、帮了山爷爷什么忙吗?

4.许许多多的小树围在一起,就成了森林。森林是什么样的呢?小朋友们看。(出示挂图)

5.小朋友们你们在森林里都看到了什么?

6.小朋友们,你们想对森林说什么呢?

7.指导读课题。

1.教师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找生字。

2.反馈找生字的情况。

3.认读生字。

4.朗读课文。

5.学生自由读,把课文读通顺,并找找文中哪儿描写的是森林,哪儿描写的是大家向森林问好。

1.文中哪几自然段写的是森林呢?

2.学生反馈,教师出示句子。

一棵树,两棵树,好多好多树。手挽手,肩并肩,一片绿色的海洋

3.指名读,其他学生评议。

4.引导学生做动作,理解手挽手,肩并肩。

5.出示挂图再次感知森林的样子。

6.这句话中海洋指的是什么呢?

7.指导朗读。

8.谁向森林问好了?

9.反馈他们各说了什么?

10.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自由读它们说的话组长可以安排角色朗读。

11.反馈的情况。

1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了森林有什么作用。

13.集体反馈。

1.自由大声地读课文。

2.指名认读生字并组词。

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9.森林,你好

小动物的家

森林 挡风沙

储雨水

教后感

1.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中感情叠词的表达效果,会说类似的叠词,并积累词语。

4.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孩子保护自然、保护环境,并努力为绿化祖国作出贡献。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森林的作用。

生字卡片,人类破坏造成的自然灾害图。

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有谁向森林问好了吗?

2.它们都说了什么呢?

3.教师小结森林的作用,然后导入新课:小朋友们,森林帮我们这么多忙,可是,却还是有人向可爱的森林伸出了可怕的手。(出示图片)

1.让学生自由地说说自己的观后感想。

2.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森林呢?我们不能做什么?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的小结,教育孩子保护森林、保护环境、植树造林。

1.出示读一读,说一说练习。

2.学生自由大声读。

3.指名读。

4.学生讨论、区别,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5练习说:好______好______的______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2.开火车认读。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让学生自己说说在书写这些字的时候,该注意什么。

5.学生写字,教师个别辅导。

6.作业展示,集体评议。

7.互相批阅生字,一起修正,争取写得更好。

抄写生字。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教案设计(专业17篇)篇十七

1.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两种识字方法,认识“评、访、记”等七个生字。

2.正确读词语,初步理解感受春天的美景。

3.正确读写句子。

4.熟练地读背短文,了解短文的意思。

5.唱一唱,说一说,画一画美丽的春天,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感情。

掌握两种识字方法,认识七个生字,正确读词语,读句子,会看拼音写句子。

2课时

1.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或资料。

2.学唱有关春天的歌曲。

3.春景图课件。

1.学生自由读,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2.同桌互听互读,互相鼓励说出自己的发现。

3.指名读,说出上面三行和下面两行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学生边说,教师边出示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两种字,在学生自主归纳的前提下,引导其发现两种识字方法。)

4.小组赛读。

5.出示含有“评”、“访”、“记”等七个生字的词语和句子,在读词句的过程中识记生字。

1.开火车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对又好。

2.出示春景图课件,感知词语大意,可以鼓励学生选词语说句子。

1.自由拼读,读后工整书写。

2.以小组为单位评出优秀者在班内展览。

3.全班齐读书写的句子。

1.自由读文,不认识的字请教同桌。

2.指名读,说说短文写了什么?

3.教师出示花园、果园图,引导学生边看图边背诵。

4.自由练背。

5.小组赛背。

搜集有关春天的古诗、优美句段,读一读,背一背。

教师播放有关春天的歌曲,学生自由跟唱,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进入口语交际。

1.一年之际在于春,古今中外的人都赞美春天,你知道哪些词是描写春天的吗?(学生说几个词,教师板书。)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词语和句子,请大家快速记几个,一会儿说话时用上一些。(学生看大屏幕,边读边记。)

2.教师出示春景图课件,学生仔细观察、倾听,然后同桌互说自己的所见所闻。

3.除了刚才看到的和听到的以外,在春天里,你还发现了哪些变化?四人一组,交流自己看到的春天,收集的图片或画的图画,说后派代表在全班展示、交流。

1.学生动手贴、画春景图(可以课前布置学生画春天,以便课上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口语交际。),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可自主选择合作伙伴,选贴画材料,合作完成一幅美丽的春景图,也可以独立做画,画出美丽的春天。

2.小组交流自己的作品,介绍作品内容。评一评谁画得好,讲得好,派代表在全班展示。

相关范文推荐

    学生迟到犯错检讨书(热门19篇)

    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中,写一份检讨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表现并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检讨书范文,值得我们一起学习和探讨。尊敬的老师:星期三的迟

    班级团支部述职报告大全(23篇)

    述职报告是与领导和同事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请大家参考以下述职报告范文,以便更好地撰写自己的述职报告。20_年5月,北站街道成立了第一届

    餐饮店铺装修合同(通用14篇)

    装修合同是装修过程中最重要的法律文件之一,它规定了双方的权益与义务。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装修合同案例,大家可以借鉴参考。

    学生会年度工作总结格式(精选16篇)

    学生会工作让我们学会了坚持和不怕困难,只有克服困难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接下来,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学生会工作总结的具体内容吧。作为法商学生会的一份子,我现将个人工作

    学校社团活动方案大全(15篇)

    社团活动是大学生课余时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下是一些成功的社团活动总结实例,或许对你起到一些启发。为了进一步推进学校社团

    月份安全事故心得体会(专业16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成长和进步,增加自信心,激发积极向上的心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在现代社会,工

    幼儿园公开课主持词开场白台词大全(19篇)

    作为主持人,我诚挚地欢迎各位到场,让我们一起度过一个充满激情和回忆的时刻。在这里,我将向大家展示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参考。男:各位朋友!女:各位来宾

    清华校长讲话全文(精选13篇)

    演讲稿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内容的质量,还取决于演讲者的表达方式和语言技巧。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演讲稿的片段,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考。

    仪器设备验收报告(热门17篇)

    报告范文是一种对某个事件、问题或研究结果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的书面材料。随后是一些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启迪。“我们两年前入学时,连

    财务部领导述职报告(优质20篇)

    在编写述职报告时,应该突出工作的创新点和亮点,以显示个人价值和能力。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述职报告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参考。随着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