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教案及反思(通用19篇)

时间:2023-11-14 作者:笔砚2023年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教案及反思(通用19篇)

四年级教案应该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四年级体育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这里我们为您提供了一些经典的范本和示例。

2023年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教案及反思(通用19篇)篇一

认识并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连贯地复述“我”开学第一课的情景。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感悟作者对教师的难忘之情。

揭题:下面,我们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

自学生字词。

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自由读读。试给课文分段。

交流分段情况。概括段意。

读一读。

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说一说。

收集有关爱师尊师的名人故事与名人名言。

师恩难忘

我 田老师

描红,学古诗 编故事,讲 故事

爱好文学 培养兴趣

2023年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教案及反思(通用19篇)篇二

一、预习课文要求。

1、自读课文,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了解课文大意,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坐上标记,试着寻找答案。

二、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根据你预习的情况说说课题的意思。

3、引导学生思考:让作者难以忘记的老师是谁?什么事让他难忘?

三、了解课文大意。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2、全班交流,弄清课文主要写了“我”的启蒙老师田老师用讲故事的方法教“我们”学习古典诗词,给“我”巨大影响的事。

四、指导认真阅读,深入理解课文。

1、分小组讨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2、小组汇报本组学习情况。

3、全班交流在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

4、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重点理解词语:

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嘎然而止、引人入胜、年近古稀、恭恭敬敬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成语造句。

5、引导学生重点理解课文第七段。

质疑:田老师的故事讲得怎样?从“我”的表现中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生朗读第七段,找出相应词语理解交流(入迷、恍如、发呆、惊醒)。

请生分别扮演田老师讲故事,“我”听故事,再现场景,体会当时作者的心情。

6、过渡:田老师编故事讲课对“我”以后有什么影响?

7、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第九段。(简介“刘绍棠”,帮助学生理解)

五、鼓励学生选一首学过的古诗编个故事。

2023年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教案及反思(通用19篇)篇三

1、了解人物神态描写的基本知识。

2、掌握神态描写的方法,把细节写生动,把内容写具体。

3、通过习作交流,培养自主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掌握神态描写的方法,把细节写生动,把内容写具体。

多媒体课件。

一、看一看,谈一谈"笑"的图片。

1、课件出示笑的动态图片,谈谈感受,引出课题——笑。

2、笑是脸部表情,脸部表情除了笑,还有怒、哀、惊讶、害怕等。对这些脸部表情变化的描写都叫做——神态描写(板书)读课题。

二、比一比、说一说"笑"的词语。

1、笑一笑,十年少,笑是我们在生活中最经常出现的表情,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中也有许多的词语来形容笑的。下面男女分组比赛说说"笑"的词语,不能重复。

3、齐读"笑"词。

三、演一演、评一评"笑"的脸庞。

游戏:笑脸模仿秀。选几个同学上台模仿笑脸。

1、出示光头强"喜笑颜开"的图片。

同学们,你们给表演者一些建议,怎么模仿才像?

2、学生模仿,其他同学点评。

3、出示"开怀大笑、笑不露齿、回眸一笑"笑脸图让同学来模仿,其他同学点评交流,师随机指导说具体,说生动。

4、同桌相对模仿"憨豆先生"的笑脸,互相纠正模仿不到位的地方。

四、写一写、改一改"笑"的片段。

(一)、课堂练笔:

你看,他(她)笑了:。(具体写出一个人脸上的表情变化)。

(课件出示九张笑脸图,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老师:今天的小练笔,可以写刚才我们看过的笑的图片,也可以写同学们表演的'笑的样子,还可以写在你生活中曾经给你留下印象深刻的笑容。可以写小孩的笑,可以写老人的笑,可以写男人的笑,也可以写女人的笑。

(二)、生写,师巡视,挑选习作进行评议。

1、点评优秀片段,提炼总结"直接放大法":五官+动词。

2、出示范文:

光头强嘴巴张得大大的,笑得都合不拢了。他的嘴角向上扬,那嘴型就像一个大大的金元宝。圆溜溜的眼珠子笑得都快要掉出来了,一定是又接到了一笔赚钱的好生意,那眼珠子看见的都是钞票。两片黑黑的眉毛往上翘,就像一只扇动翅膀的大鸟想要飞离他的额头。

提炼总结"展开想象法":比喻+夸张。

3、共同修改一篇描写不具体不生动的习作片段。

4、学生自主修改。

5、修改后再展示。

五、理一理,谈一谈"笑"的课堂。

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积累了很多笑的词语。

(2)、学会了描写笑,同样也可以用这些方法进行其他的神态描写。

(3)、度过了快乐的一节课。笑一笑十年少。希望大家每天都要笑,笑对生活,笑对人生。

2、回去后,把今天的课堂记录下来,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板书:神态描写——笑。

直接放大法:五官+动词。

展开想象法:比喻+夸张。

附学生片段描写:

你看,她笑了,她轻轻地回眸,如碧波般清澈的眼神,洋溢着淡淡的温馨。她的眉毛弯的弧度恰到好处,嘴巴轻轻一抿,是那般的妩媚。脸上的两个小酒窝,笑意都装不下了。耳朵被两旁柔顺的头发轻轻地挡住,或许这就是天使的微笑,让人赶走所有的阴霾。(刘烨欣)。

你看,他笑了。额头上的皱纹都挤在了一起,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眼眶边的肉都往里聚,好像挤在一起开会似的。鼻翼两边鼓了出来,像是两个小皮球在跳动。鼻子边的笑纹组成了一个大圆圈,把鼻子都包起来了。耳朵笑得上下抖动,像在为快乐而舞蹈着。(赵曲巧)。

你看,她笑了。那瘦小布满茧的手拿着手机,脸上乐开了花。可能是他的儿子带来了喜讯。她的眉毛舒展成了"八"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鼻翼一鼓一鼓的,大大的嘴巴笑得怎么也合不拢了。没了牙,倒感觉笑得更开心了,耳朵和满头的银发似乎也在一颤一颤的跟着笑呢。(陈高枫)。

你看,他笑了。他笑得如此灿烂,嘴巴往上翘,小小的舌头吐了出来。下巴上的肉一层一层的,就像是折叠好的被子一样。他的鼻翼舒展开来,就像是一个"八"字。眼睛睁得溜圆儿,眼珠子仿佛就要蹦出来的一样。两个小酒窝也随着他的笑声在打着旋儿。(王福梅)。

你看,他笑了。眉毛就像用素描画上去的线条,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我真怀疑,他还能看得见吗?他鼻子旁的小沟随着他的笑声越来越深,似乎能把一切的东西都给装进去。鼻子微微上翘。嘴角也往上翘。这一笑,似乎要把脸上的器官都挤在一起去了。

2023年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教案及反思(通用19篇)篇四

教材分析:

1、认识并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连贯地复述“我”开学第一课的情景。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感悟作者对教师的难忘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2、揭题:下面,我们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词。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理清文章条理。

1、自由读读。试给课文分段。

2、交流分段情况。概括段意。

四、略读第一段。

1、读一读。

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说一说。

五、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爱师尊师的名人故事与名人名言。

板书设计:

师恩难忘。

我田老师。

描红,学古诗编故事,讲故事。

爱好文学培养兴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3年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教案及反思(通用19篇)篇五

1、弄懂每个词语和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和意境,从而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背诵、默写、翻译、改写这首古诗。

理解体会诗句的意思和诗中的意境。

投影片、录音机、配乐朗读磁带。

一课时。

1、了解作者(同学们知道这首诗是哪个朝代、哪位诗人的作品?)。

板书:唐代:白居易。

2、简介作者:(白居易是我国唐代最著名的三大诗人之一,他和李白、杜甫一样写下了许多千古名句流传至今,《暮江吟》是他的诗词中最浅显易懂的一首)。

3、释题:暮江吟的“吟”是什么意思?(歌颂、赞美)。

歌颂赞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景色?

“暮”是指一天的什么时候?(傍晚)。

赞美了傍晚什么地方的景色?(江上景色)。

指名说:歌颂傍晚江上的景色。

要求:1、基本会背;2、注意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那些景物?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时间:傍望—夜晚(深秋)。

地点:江边。

景物:太阳、江水、露珠、月亮。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1、问:一道残阳指的是什么时候的太阳?“铺”是什么意思?太阳照在什么地方?

指名翻译: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江面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色?)。

“瑟”是什么意思?(碧绿色)。

译:江水一半呈碧绿色,一半呈红色。

2、小结:通过学习前两句诗,我们知道了前两句诗主要写傍晚时分,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是什么样的景色,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欣赏和想象当时那美丽的意境。

师述:夕阳渐渐地落下去,晚霞映红了天空,夕阳的余辉洒在了宽阔的江面上,忽然间,江水似乎分成两半,这一半是碧绿碧绿的,那一半是鲜红鲜红的,微风轻轻地拂过江面,江水泛起了粼粼波纹,像一颗颗闪光的宝石,又像空中闪烁的繁星。啊!多么迷人的傍晚景色。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景色美不美?这样的景色会让诗人怎样?用一个词语形容:“陶醉,恋恋不舍,流连忘返”。

2023年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教案及反思(通用19篇)篇六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井底之蛙的“渺小”。

2.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书写写字表里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3.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

懂得“井底之蛙”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指)——井底之蛙(读课题),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这个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抽生说谁和谁做了什么)——青蛙和鳖在说自己的快乐,青蛙最后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则寓言故事。

1、学习第一段(朗读)

(1)找句子

生活在浅井中的小青蛙对现在的生活是相当满意的,因为它认为自己住的地方是世界上最舒适的,于是它就对来自东海的鳖——夸耀(板书),它在夸耀什么呢?是的,“生活在这里真快活!”你觉得该怎么读这句话?——夸耀,自满读。

“这里”指的是——井里,再来读一读“我生活在井里真快活!”生活在井里还能这么自信地说快活呀,默读课文的第一段,边读边勾画,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了青蛙的真快活?(生读勾,师巡视,动笔勾画、批注,“真不错,很多孩子都会自己勾画重点语句了,并且还把重点词语都做了标注,这样就更清楚啦!”)

“高兴时……”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多舒适呀,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可以随心所欲地玩呢?——尽情,什么是“尽情”,读出你的感受,这样体会一下“我生活在这里真快活,高兴时……”

“疲倦了……”可以在井壁窟窿里面安然休息,从这个句子你感到了什么?——青蛙的满足与陶醉(我看到你还加入了自己的神态了呢,不错)。

“跳进井水中……”哪儿写到在井水中的快活——绵软舒适,在稀泥里可以有绵软舒适的感觉,像踩在了棉花上一样。

“而且,我独占一口井……”独占一口水井,那简直是井中之王呀,你能感受到此时的小青蛙是怎样的心情呢?——骄傲,知足感跃然纸上。谁来试试做一只骄傲的小青蛙,读的真好。

2、学习第三段

小青蛙的快乐真是离不开这口小小的水井啊!它认为生活在井里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事了!但后来这只消青蛙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觉得自己非常——渺小,从夸耀到觉得自己非常渺小,这是为什么呢?(抽生说)

3、二段(想象,语言训练)

(1)因为遇到了一只鳖,一只来自——东海的鳖(板书“东海之鳖”)对青蛙讲述了自己生活在东海的大快乐。

(2)说说你对大海的认识

(2)古文与课文对照学习

同学们对大海的感受是这样,东海之鳖是这样说的(出示课件)

a师配乐范读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鳖说的原话,听老师读你们注意把握停顿和节奏

b生读

听老师读了一遍之后想必你们也想自己来揣摩古文的韵味,注意读出节奏。

c对照课文学习

这段话与课文中哪段话意思相同——第二段,请你先读一读古文,再快快用笔画下来文中哪些句子是想对应的,谁来读读。(抽生读)

(3)理解段落大意

a.说说对大海的认识

听了东海之鳖的话,你对大海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抽生说)。

b.理解

青蛙住在一个又小又窄的井里,而鳖生活在东海之中体会到的是东海的——辽阔,用千里之遥不足以说明海面的辽阔,青蛙把一座浅井当做自己全部的世界,它很快活,鳖却能在东海中因为千仞之高都无法形容海的深找到自己的家园。

夏禹时代,连年的洪水,庄稼房屋被淹没,民不聊生,大禹也因治水有功被推为国君,而海面——(生接读)商汤时代,连年的干旱,大地干涸,颗粒无收,而海面——(生接读)大海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不因为水增多减少而或进或退,难道海水真的没变化吗?——不是,因为海太大了所以看不出来,这恰好和青蛙住的地方井“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c.读一读

谁能把海的辽阔,海的深和海的大美美地读出来?其他人自己感受(抽生读)读的真不错,我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海的那种宽广和舒适。

d.说话

一望无垠的大海,能给你带来怎样的快乐呢?(出示课件“我生活在这里也真快活”)现在你就是这只来自东海的鳖,你带大家一起去美丽的大海遨游吧。

(观看大海录像)

现在,我就是站在你面前的小青蛙,请你给我介绍一下大海里有意思的东西吧,以“我生活在这里也真快活”开头说一句话,注意,要把每句话说完整、说具体。(你的生活可真丰富。你体验的东西可真有趣。生活在大海里的快乐真是太多啦,说也说不完。)

是啊,听到这么多有意思的东西之后,我都想要亲自去体验一下生活在大海中的快乐了。

d.第三段

同学们,听了鳖的话,小青蛙一下子就觉得自己非常渺小了,想一想,浅井有大海的辽阔吗?——没有,有大海的深吗?——没有,有大海的辽阔吗?——没有,所以它能体会到生活在东海里的快活吗?——不能,当听到鳖说这么多关于大海的事情之后,鳖呆住了——瞠目结舌,什么意思——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谁来用表情表示一下鳖现在的样子。做的怎么样,真棒,掌声送给他。

听了鳖的话,再看看自己住在又狭窄又浅又小的井里面,如果此时你是小青蛙,你心里会怎么想呢?(两种预想:我只看得到眼前的快乐,安于现状,目光短浅、孤陋寡闻;我喜欢现在的生活,知足常乐嘛)现在的小青蛙会思考了,我们也知道小青蛙以后会看到自己的快乐的。

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你最想把它送给哪些人呢?——孤陋寡闻、目光短浅、夜郎自大、安于现状的人。眼光放远一点,不能鼠目寸光,这样我们见识到的东西就会更少了。

寓言要告诉大家一个深刻的道理,之后井底之蛙就成了人人皆知的一个成语,你还知道哪些带寓言故事的成语呢?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守株待兔、掩耳盗铃、杯弓蛇影、画龙点睛、指鹿为马、刻舟求剑、夜郎自大)

课下把这些有趣的成语故事找来读一读,

对《井底之蛙》的解读和精心备了教案后,我上了两次第二课时,上完之后总体感觉是并没有预期的效果好,优缺点主要是以下几点:

1、由于经验的缺失,导致课堂缺乏随机应变的活跃;

2、过渡语生硬,缺少语文味

3、语言罗嗦,不精练;

5、学会等待,了解孩子的学习需求,了解学情的情况下再展开教学设计;

1、课件设计精美,花了较多的功夫做课前准备;

2、教学设计精巧,对寓意的把握比较到位。

上课之后,感觉自己在精心准备过后的课结果竟是这样,也很失望。在教学预想方面确实还很欠缺,随机处理一些课堂上突发的情况的机智也很缺失。虽然自己任教的是思品,但终究有一天要踏上语文这条路,在兼任思品老师的同时,我更多地应该是关注自己的教学方面,所以,在上了课之后,我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不仅仅是对于这一次汇报课,以后的教学日,我都会在师父的带领下每个星期一次“1+1”,每一次下来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尝试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使课堂变得更加活跃生动,这些都是当务之急。

记得在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时,看到有这么一位老师说的用的是一辈子准备的一节课,而对于每节课,他都把它当做是公开课来上。如果自己也能以这样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也许我会成长的更快。

而且由于有了“1+1”活动,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明确了自己在教学上到底还有哪些不足,并且还能解决自己平时教学中遇到的困惑。这样成长的时候因为有哦一个团队以及各位老师的经验,走在教育这条大道上也能更顺利、平稳。

2023年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教案及反思(通用19篇)篇七

学会本课的生字。

理解本课的重点词语。

学会写摘录笔记。

为什么要拜孔子呢?

好,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孔子与学生》

请学生提问,老师将问题整理归类。

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起来朗读一下这篇课文。

评论一下,引出生字的学习

孔子和学生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2023年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教案及反思(通用19篇)篇八

1、认识本课生字,正确认读生词,正确书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继续练习通过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课文欣赏《拾穗》|了解19世纪农民的生活和劳动,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提升审美能力。

3、理解:“弥散、埋头苦干、搜寻、描绘、联想、欣赏、逼真、切身”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在深入阅读、与同学交流后,对嗦摘录的重点词句进行补充。

2023年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教案及反思(通用19篇)篇九

《我们的手》是北师大版第八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以"手"为主题来组合单元。手是劳动的工具,是创造的凭借,也是传递情感的介质。《我们的手》一课则是从友爱的角度选编的课文。全诗共四个小节,作者采用比喻的手法,借“手”这一意象,把手分别比做电线,桥,船,小鸟等.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幸福,友好,真诚,快乐等人性中美好的情感传递给热爱生活的人们.各小节的结构相同,读起来琅琅上口,有音韵美和绘画美.诗的内容浅显。但意境深远,是一首文质兼美的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识记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以“是”为比喻词的比喻句,并能仿写。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个性化识字,鼓励交流学习经验,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2)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文章的内容。

(3)学习做批注笔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体会文中对“手”的比喻,从而感知“手”也能传递人们美好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相信你们都拥有一双不平凡的手,你们都用手做了些什么呢?”(绘画,跳舞,弹琴……)。

“看来同学们有的拥有灵巧的手,有的拥有能干的手,有的拥有智慧的手。不过我们的手还有神通广大的本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的手》。”(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我们的手是怎样的?我们的手有什么神奇的功能?……)。

“好,同学们真爱动脑筋,相信你们学了课文会有更大的发现。”

(在导入课文学习中,我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巧设疑问,“用手做些什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来激发学生想像探究的欲望)。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由于学生的识字量是有差距的,识字能力也存在差别。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同学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且注意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用自己认为最有效的方法进行自学生字,与同学合作学习、交流学习经验。)。

2、请同学们再发出声认真自由读课文,并在书上做简单的批注。

(第八册的阅读目标中提出:学生要学会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能够做简单的批注。所以在阅读中,我常引导学生做简单的批注。它的方法可以是提出不懂的问题,可以是注明理解的含义,还可以是勾画感触最深的句子……)。

3、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新词。

(2)抽读诗歌。

(识字过程中应本着“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识字与阅读紧密结合,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学词,学句才会激起学生的识字兴趣,收到好的效果,)。

(3)同学间交流批注情况后汇报,师小结并板书。

电线。

我们的手是船。

小鸟。

(在此环节中,不仅要板书学生理解的内容,还要小结学生不理解的问题,以便后文的教学)。

三、细读理解。

1、(由板书导入)齐读黑板的板书。

思:句中的“是”字能换成什么字,使句子的意思不变?(像)由此看来这四句也是比喻句。(出示课后的金钥匙)。

师:谁也来模仿说一句带“是”的比喻句。

(此时,让学生造几个类似的句子,能加强对带“是”比喻句的理解和运用。如:“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师:书中是怎样描写这些比喻句的?(师引读板书的内容,生接读相应课文。)。

2、(由学生不理解的内容引入)学习诗歌。

(1)学习第一节。

师:为什么说我们的手是电线?

个别同学读第一节的内容,其他同学思考后,小组讨论汇报。(学生的理解只要言之有理,思想健康即可。)。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引导感情朗读)。

(2)学习第二、三、四节。

指名读。思:为什么把我们的手比喻成“桥”、“船”、“小鸟”?

学生发表个性化见解,并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师适当地指导朗读。)。

(“顺着学情,因势利导”是我的教学特色。本课中,我让学生在思考讨论后,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感悟。)。

四、品读感悟。

1、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我们的手是电线、桥、船、小鸟,那么我们的“手”神通广大的本领到底是什么?(传递美好的感情)。

(此问题,先让学生充分讨论后,再采取多种朗读方试,如:赛读、表演读以体会文章的内涵。)。

2、师生接读。

3、分组对读。

4、引导学生背诵。

师:“同学们,伸出你们不平凡的双手,看看象什么?”(枫叶、海星、如来佛的五指山……)。

师:“我们还可以用手来表示什么不同的含义呢?”(再见、抱歉、ok等)。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相信你们也能模仿课文写一节诗。”(生仿写,再选择优秀的句子补充板书。)。

(学生能够读懂课文,也就有了仿写的基础,但还必须有仿写的内容,即有东西可写。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毕竟生活是创做的源泉。让学生在这些个人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以及自然生活中观察、分析、体悟,学会用鲜活的语言表达自己独特的生活感受,使之“仿”、“创”结合,写出新意。尝到“用我眼看世界,用我手写我心”的甜头和乐趣。此时,教师再挑选精美的句子填入板书的括号内,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这样的练习既是对课文理解的延伸,又是对学生情感的熏陶,也是对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总结回顾。

同学们真不愧是小诗人。只要人们心手相连,就会使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愿我们能将人们美好的感情传递下去。

六、布置作业。

1、写好生字新词。

2、手还会是什么?仿照课文写几节诗。

3、摘录描写“手”的词语或句子。

(“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的不同,进行不同层次的训练。)。

[评点]。

此篇课文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细节都渗透着一个理念: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手”这一传递美好情感的本领,在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品读后,通过观察、练笔感悟出来。实现了语言文字与人文情怀的同构共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3年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教案及反思(通用19篇)篇十

2、指名朗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1、自由朗读第二段。

2、说说第二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3、少先队员到什么地方去植树?引导学生想象省略号后所省略的内容。

用一个词语概括这些地方——“到处”

4、感情地朗读第二小节。

5、细读3-6小节,思考:植树有什么好处?

6、讨论、交流并板书:

绿色工厂。

绿色宝库。

增添新绿。

绿色希望。

7、进一步理解词句,并指导朗读。

a、结合光和作用让学生理解“绿色工厂”,指导读好“给我们送来清新的空气,让每个人都幸福健康。”

指导读好第四小节。

c、联系上下文,理解“亿万棵树连起来,就染绿了祖国的版图”一句,说说什么是“绿色的希望”

想象祖国处处是“参天的大树”的景象,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5、6节。

d、练习背诵。

三、学习第三段。

同学们,植树的好处多不多?(多)植树的意义如此重大,让我们动员所有的朋友一起去植树吧!

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节。

齐读第7段。

四、背诵指导。

1.放课文录音三遍,学生边听边小声跟读。

2.指导朗读技巧。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五、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

2、分组背诵课文。

3、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植树还有哪些好处?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选择学校的一种树木,查阅资料,按名称、外形特征和作用三个方面向同学们作介绍。

六、板书设计:

1走,我们去植树。

绿色工厂——健康、幸福。

增添新绿——染绿版图。

绿色希望——沙退鸟舞。

绿色宝库——建设“四化”

2023年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教案及反思(通用19篇)篇十一

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故事内容,体会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3.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德育目标:学生从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真诚地为人和做事的道德风范。

教学重点:学习叙事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根据阅读提示,默读课文,边读边动笔做记号,画出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并在书上作简单的批注,读后根据自己的批注进行交流。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万年牢》。

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万年牢是什么意思?万年牢指的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2.检查字词:多音字:把、闷、削。

词语:走街串巷、掉皮损伤、晾晒、竹签、耽误、甩糖风、掺假、赚钱。

(能认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义)。

3.课文三处写了万年牢,分别指什么?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第一处的万年牢指的是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a.为什么叫万年牢?

b.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

(读第二小节,体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料;读第三、四小节,体会父亲在制作糖葫芦中对蘸糖、甩糖风等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c.小结: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不衰。

2.第二处的万年牢指什么?

“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a.什么叫正道?(凭着良心做买卖)。

b.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抓住“不满意、看不下去、不听、嫌、辞去工作”体会父亲做生意认真实在)。

3.第三处的万年牢又指的是什么呢?

“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

4.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

启发学生懂得:产品质量好才赢得顾客,做事讲认真、讲实在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四.深入体验。

你是怎么理解父亲的做人的道理的?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明。

交流“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

2023年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教案及反思(通用19篇)篇十二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自主学习,认识月球,了解月球,讨论月球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师、学生准备:有关月亮的图文资料、图片、神话传说、古诗词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2.师:今天,我们就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去探求它的一些秘密。

3.问:你对月球了解多少?

对于月球,你还想了解什么?(小组讨论,写在纸条上)。

4.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板书:之谜)。

二、初读。

1.自读课文,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读完标出自然段。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件出示:课后讨论题)。

三、分段指导,朗读感悟。(1——2)。

2.指名读。(课件出示:圆月图片)朗读,评价。

3.理解:遐想。

4.师:是啊,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登上了月球,实现了梦想。

(课件出示:宇航员登月图片)他们在月球上看到了什么?

5.生自读第二自然段。画出说明月球景象的句子。

6.指名说说月球的景象。(课件:句子)(竞赛朗读)。

7.(课件出示:宇航员下梯图)想象当时的场面,指名说。

8.师:你们知道最先踏上月球的人是谁吗?介绍。

四、寻找未解之谜。

1.生默读课文。标示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的难解之谜。

2.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如,月球是从哪儿来的?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等等。

3.指导朗读(课件)。

五、填补空白处。

1.师:不知大家发现了没有,这里有个标点符号的占位比较特殊,是怎么回事呀?

2.老师把有关月球方面的知识告诉大家吧!(课件介绍:十大未解之谜)。

3.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上节课搜集的资料和小练笔,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猜想。

六、拓展延伸。

1.我们通过课前查找资料来了解月球,是远远不够的,对神秘的月球,人们还将继续探索下去。作为一名小学生,你认为我们现在应该做些什么呢?(课件)。

2.请同学们放飞想象的翅膀,说一说:假如你现在已经长大,来到了月球上,你发现月球有什么变化?你准备去做些什么?(课件)。

七、小结:同学们说得真棒!既有想象来到月球上看到的各种奇怪的东西的,也有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的,更有寄托自己的理想的,老师衷心地希望同学们的幻想在不久后的将来能够得以实现!

2023年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教案及反思(通用19篇)篇十三

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录音《植树歌》,在音乐声中,老师谈话引入:同学们,这首歌好听吗?这是一首有关植树的歌曲,名叫《植树歌》。春天已经来临了,在这和煦的春光中,你们想去植树吗?那我们就一起行动吧!(板书课题:《走,我们去植树》)。

1、初读课文。

2、选自己喜欢的方式(或朗读、或轻读、或默读)自由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

(1)自读课文两遍。

(2)画出生字词,结合生字表读准字音。

(3)标出自然段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生字。

(2)出示小黑板,读一读词语。

(3)读好句子。

出示投影片(第四节的第二句,第五节的第一句)。

指名读句子,相机指导“参”的读音。

4、报名或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读音。

组织互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5、引导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几小节写植树的好处?其余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2)、引导交流汇报。

6、小结:

(1)、1-2节讲少先队员怀着愉快的心情在荒滩、沟渠等处栽下了一棵棵青翠的小树。

(2)、3-5节讲植树的好处。

(3)6节表明少先队员植树的决心。

(4)、总结后根据提示讨论分段,说段意。

第2课时。

一〉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第1节。(课件出示第1小节的内容)。

2、合作探究,联系理解。

(1)诗歌写的什么季节的事?如何体现的?

相机理解“和煦”

(2)人物的心情怎样?从哪儿看出来?

(3)探究三、四句。

出示句子:“亲爱的少先队员们,走,我们一起去植树!”

一读体会语气(招呼出发)。

二读体会心情(兴奋、愉快、朝气蓬勃)。

三读联系课题。

这一句跟题目有什么关系,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点明题意,开启下文)。

二〉、学习第二节。

1、自由朗读第二节(出示第二小节内容)。

2、合作讨论。

(1)红领巾指什么?

(2)他们在哪些地方植树?

(3)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

(4)少先队员植树时的心情怎样?

(5)“金色童年”是什么意思?“一棵棵青翠的小树”是哪儿来的?这两句有什么内在联系。

3、师感情朗读第二小节。

三〉、学习第二段(3-5节)。

1、默读3-5节,思考:植树有什么好处?

2、分别用四个字概括这三个小节所写的植树的好处。

回答后板书绿色工厂。

增添新绿。

绿色希望。

3、讨论“绿色工厂”

(1)为什么把树林比成绿色工厂?

(2)出示课件关于树叶和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同时将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制成养料,供树木吸收生长的小知识。

(3)树木为什么能给人健康幸福(净化空气,减少污染)。

4、讨论“增添新绿”

(1)“染绿”怎么解释?

(2)“版图”指什么?

(3)联系上下文,理解“亿万棵树连起来,就染绿了祖国的版图”一句。

5、讨论“绿色希望”

(1)说说绿色希望指什么?

(2)这“希望”里包含了什么内容?

(3)“叫”和“让”体现了什么?

6、指导感情朗读3-5节。

自读、指名读、齐读。

四〉学习第六节。

1、齐声朗读第六节,把握诗意。

2、讨论:“绿色宝库”指什么?

3、为什么说森林是“绿色宝库”?

4、联系实际说说除了“盖房、架桥、造船、铺路”外,树木还有什么作用?

5、这一节与第一节有什么联系,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023年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教案及反思(通用19篇)篇十四

去严店送教已经是第六次上《记一次体验活动》的习作课了,一直酝酿着写点什么,看到给我帮助的各位战友对这节课评价那么高,终于能下笔了。

抽到课题时也是一头雾水,自己不善表现,怕在课堂组织活动。“体验”活动安排在课外还是课内?为此纠结了两天,要知道,时间宝贵!打电话请教大家,都说应该在课堂现场组织体验活动。记得是周四下午抽的课题,周日的晚上,独自趴在电脑前对着屏幕发呆,体验什么呢?借班上课,课前几天有一次与学生见面的机会,无法让学生准备什么,也很难准备道具现场发给学生。我想了一个不要丝毫准备的体验活动——画方圆,即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体验一心二用的难度。最终体验活动被确定为“独臂穿衣”,主要考虑“独臂穿衣”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比画方圆的活动气氛要浓,可供学生观察表达的.内容也就更多;另外这个活动更有情感教育意义,可以引导学生生活中关爱残疾人。

课的内容基本备好后,在校内找了一个班试教。很意外,没有想象中的效果,恰恰相反,孩子们都不大理我,尽管设计了这么有趣的活动。课后,我觉得是他们没看清楚活动中的场景,于是拿相机拍了许多孩子们独臂穿衣的图片,准备插到课件中用。可是,第二次的试教依然很失败,而且用的是我们工作室头儿的班。终于确信这是教学设计有问题。我们的头儿快人快语,指挥若定,建议我的教学更放开,不要给学生设置那么多条条框框。果然是集体的智慧足,再试一次效果好了。第二天,在南国花园小学,我用四(2)班上了这节参赛课,县教育局朱红梅老师是现场评委,结束以后,她给了我极大肯定,终于可以放下了。

5月份,学校要求我把课拿出来给大家看看,于是用另一个班再上一次,效果却差强人意。那天刘校长去听了,结束后和我聊了一节课,经专家一点拨,我才豁然开朗。他的视点与我们都不同,工作室的同仁帮我改教案,大家的想法是怎么改得出彩;刘校长评课,是评我教学生什么了。他告诉我要教学生表达,因为我们的孩子不会说话,不会写话;不会说精彩的话,不会写精彩的话。当学生说不出来或说得不准确时,老师要及时引导,老师的课堂应变能力要强,要会用耳朵听,听完就能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就能想出对策。

2023年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教案及反思(通用19篇)篇十五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抓住重点词语,通过运用比较、词语搭配感受文中描写的小山村不同方面的美丽景色,使学生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解与想象能力,从而使学生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使学生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感受小山村的美丽,从而使学生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

2、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7小山村)请大家齐读课题。

(一)复习生字词语。

1.课文中的字词朋友你还记得吗?

(1)生生做抽读字词游戏。

(2)师生抽读字词。指导结满“结”的读音和轻声,关注学困生。

2.师:通过我们上节课对小山村的认识,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山村?

(美丽)的小山村。

二、新授课文。

(一)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小作者带着咱们游览了小山村的什么地方了吗?

板书:山坡上。

山脚下。

村前。

过渡:你们一定没看够吧?让我们跟着小作者再次走进他的家乡---那个美丽的小山村。打开书,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想:你最想喜欢哪里的景色?为什么?(开始)。

2、生自读,思考。

(二)品读,处理重点段落:(2、3、4自然段)。

谁说说你最喜欢的是哪里呢?

1、山坡上的美景(第2自然段)。

(1)你为什么要来这里呢?谁还喜欢这里?(指名)。

(2)先读读这个自然段,然后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山坡上有哪些美景呢?)。

树上结满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

树上结满红的苹果、黄的梨。

师:这两句话那句话最好?

师:你能用你的朗读让人们感受到它们的颜色吗?(出示山坡上……)。

练习指名。

师:(指名后)从你的朗读中我可没听出来是“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

谁能再读一读吗?

师:你除了发现漂亮的颜色之外,你还发现什么了?(多)。

师: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一片、结满)请你再读一读这段话。

今年苹果和梨又大丰收了。(师:能把这种丰收的美读出来吗?快试一试)。

师:此时此刻,我们就站在这一大片果树林中,身边都是苹果树、梨树,一阵风吹过,深呼吸,你闻到了什么?你最想做些什么呀?(想摘)(想咬一口)。

(师:那苹果和梨的味道多香甜呀!)。

师:你们高兴吗?能把这种高兴快乐的感受读出来吗?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读……。

发散练习:

师:孩子们,请你们想象一下:这片山坡上除了有美丽的果树林,你可能还会看到什么呢?

(点击课件,出示“山坡上。”)先想一想,然后请你把句子补充完整。

总结:我不得不对小作者说这真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

2、山脚下的美景(第3自然段)。

什么样的房子?(一排排的房子)。

一排排什么样的房子?(一排排的新房子)。

或:什么样的房子?(新房子)。

什么样的新房子?(一排排的新房子)。

同学们你们看的跟他看的有相同之处吗?你们能试着再读读吗?

(2)图片对比理解(新旧村庄和学校)。

师:孩子们,以前的小山村可不是这样的(语调低沉)。

点击课件,你们看到了什么?(同学们坐在简陋的教室中使用着破旧的桌椅)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高兴不起来,觉得他们太可怜了)。

(高兴)现在,人们的生活逐渐富裕起来了,小山村有了新面貌,小朋友们也可以像我们一样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了。听……他们学的多认真呀!

(3)体验喜悦之情,带着感受读书。

师:请同学们想想:你现在是什么心情啊?(高兴、开心)。

想一想,他会用怎样的语气和表情向我们介绍这里的村庄和学校呢?先练一练行吗?

谁能用你的朗读来介绍这里的新面貌?

自读、指名2人(1.高兴2.自豪)。

师:有了新村庄、新学校这里的人们生活多幸福哇!我们看到的就是新村庄新面貌的美。

3、村前的美景(第4自然段)。

(1)还有哪些同学看到村前的美丽?你在这里又看到了什么?

(2)指名读,评读。

(3)老师范读,请同学闭眼想象一下: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4)原来小作者想让绿绿的河水、白白的小鸭告诉我们这里是什么的美?(自然环境的美)。

(5)这自然环境的美是怎么得来的呀?

-----那里的人们都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告诉或学生说)。

(6)让我们像小鸭子一样同桌之间自由自在的读这一自然段,比一比谁读得好,开始!(不指名)。

4、升华感情:(处理最后一自然段)。

总结板书:

师:刚才我们在小山村看了那么多照片,有这么多的收获,我们都在哪里看到什么了?{手势}我们从山坡上、看到近一些的山脚下又到更近的村前的美景,小作者由远处写到了我们的(眼前),我们看到的不光有满眼的绿色,还有红色的。。黄色的。。灰色。。。就像什么(图画---点击出现整图)他那么地喜爱他的家乡,都把家乡写得像画一样美了,他是怎么说的?(啊!……)。

师:连我们也被吸引了,让我们也来夸夸他的家乡夸夸这个小山村吧!

(再读“啊!……”)。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孩子们,你住在这么美的小山村,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很高兴、开心)。

师:小山村多美呀!勤劳的人们一定会把小山村建设得更美。让我们充满感情地把整篇课文读一遍。

(三)学习生字:图。

多美的图画呀!就让我们把这幅美丽的图画留在心里吧!让我们先来看一看上节课学习的图画的“图”字。有些同学写的就不是很漂亮。请你看看田字格的范字,说一说每一笔的位置,在认真的写一个。

1)学生认真看,指名说。

2)自己写。

3)评议。

(四)请你读一读《语文读本》中第46页《山村大变样》一文。

三、作业:

1、把《小山村》读或背给家长听,让你的爸爸、妈妈也了解小山村的美丽。

2、把你认为漂亮的地方画下来,介绍给同学们。

四、板书设计:

山坡上。

果树林。

17、小山村。

山脚下。

村庄学校。

村前。

小河鸭。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3年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教案及反思(通用19篇)篇十六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认读“绚”“纤”等生字和课文中“琴弦”、“裹着”、“草如茵”、“掬一捧”、“应和”、“袅袅炊烟”等词语。并能理解课文中“绚丽”、“催促”、“草如茵”、“纤细”、“应和”、“竖琴”、“沉醉”、“柳如眉”等词语。

2、能够正确书写生字词。

3、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赤子之情。

教学难点:

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能找出课文中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的句段,并能体会作者使用这些修辞方法的用意,感受本文“文字优美、意境清新”的特点。结合平时学生作文中词语贫乏、句式老套的毛病,鼓励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学习模仿造句、写话。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熟读成诵的习惯,既能使学生积累优美词句,又能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提高语言表达的语流、语感能力。

教具准备:

乡村生活、生产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昨天,老师带你们看了一次春潮,现在耳边好象还响着轰隆隆的春潮声。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三月的桃花水边,到那里,我们又会有怎样的奇遇呢?

(板书课题:三月桃花水)。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读不准的字词。

2、指名分节朗读,教师相机订正错误的读音。

3、结合学生的质疑学习生字:(辨析字音、字形)。

绚弦纤和(多音字)袅茵掬裹(衷)淌(躺)犁(梨)瓣(辩)。

4、学生两人一组,齐读课文,互相检查是否读准字音。

5、教师提问:这篇课文描写的三月桃花水,给你们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三月桃花水是美丽、迷人、令人陶醉的)。

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和情感来读课文?(用欢喜的心情、轻快的朗读方式)。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画出课文中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6、学生质疑。(对于学生提出的、较容易的字词问题,如果有其他学生能够解决的,就应该多让学生用自己的表达方式、理解方式解决,因为这是学生的初步自学过程,不要要求尽善尽美。对于比较难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继续学习。)。

三、再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比一比谁读得流畅而有感情。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这一段文字里有几句话?是什么句式?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在课文中找出和这两句话对应的段落。(两句话,是疑问句,分别对应3、4自然段和5、6自然段)。

3、教师引导:

“是什么声音”dd三月桃花水的水声(把“流水声”比喻成“小铃铛”的声音,清脆悦耳。)。

“是什么光芒”dd三月桃花水的水面(把“明镜”般的水面比喻成“丝绸”,明亮耀眼。)。

四、布置作业:

1、感情朗读课文。2、抄写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选择自己理解了的词语造句)。

第二课时。

一、检查朗读情况:

1、让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或自己认为能读得最好的段落。

2、提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你为什么觉得这段比较好读?

二、学习课文:

1、齐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当你读这一段时,你眼前会出现怎样的景象?

2、课件展示。

3、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点拨:

“呵,河流醒来了!”dd一个语气词“呵”,表现了作者乍见春水的兴奋之情;一个“醒”把被束缚一个冬天的河水重获新生的喜悦写活。(拟人方法)。

流动的水在舞动朝霞,水中的浪花、旋涡,在作者笔下成了“樱花”“酒窝”(比喻)。

4、分男、女生读描写“水声”、“水面”的段落。

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为什么是明镜?它照出了什么美景?

6、教师提问:

课文的第3d6自然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找出来,读一读,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把“桃花水”比喻成“竖琴”“明镜”,把“波纹”比喻成“琴弦”,第4自然段运用了排比、拟人方法,把“柳枝”比喻成“长发”,把衣着艳丽的“姑娘”比喻成“花瓣”)。

7、学生自由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联系上文,思考:为什么三月桃花水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因为桃花水与农村生产息息相关,所以比金子还贵,因为它纯净透明,所以比银子还亮。)。

(三月桃花水让所有见过它的人深深地陶醉,掬一捧,品一口,就好像美妙无比的桃花水流进我们的心里,让我们永远铭记。结尾表达了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深情赞美和无比热爱。)。

8、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思考:读《三月桃花水》和读《春潮》时,你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三、拓展:

1、反复朗读课文中优美句段,模仿句段,写一写四季之一的自然景观,或写一写春天游园的见闻(也可安排在课后进行)。

四、布置作业:

2023年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教案及反思(通用19篇)篇十七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崩斫饪挝哪谌荩感受小豌豆给小姑娘带来的力量。

3蹦苷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豌豆给小姑娘带来的力量。

师:课前查阅资料,了解安徒生,收集安徒生的童话故事。生字、词语卡片。

生:课前查阅资料,了解安徒生,收集安徒生的童话故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蓖学们,你们见过豌豆吗?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2钡ぢ笞骷野餐缴以豌豆为题写了一篇童话故事,想读读吗?请齐读课文题目。

3倍亮丝挝奶饽浚你想知道些什么?(这是一颗什么样的小豌豆?这颗小豌豆有什么作用?)。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弊杂汕嵘读课文,勾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新词。

2认读生字、新词。师生正音。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字形,并在全班交流记字的好方法。

4狈侄渭觳檠生的朗读情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5倍亮丝挝模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6毖生再读课文,勾画出自己不理解的.生词,以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弊灾餮习1~7段。

(1)自由读1~5段,看看这颗小豌豆的心愿是什么,与其他几颗豌豆有何不同。注意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读出五颗豌豆不同的理想。

(2)小豌豆长大后安了一个家,它在哪儿安的家?用勾出有关的句子。

(3)读一读句子,说一说这个家怎么样。

(4)自由读第7段,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这个小姑娘快要死了。勾出有关的词句。(瘦瘦的、黄黄的、躺了一年、连……也……一点力气也没有。)。

(5)多可怜的小姑娘啊!咱们再有感情地读读这一段。(启发学生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同情、体谅、关心、爱。)。

2焙献餮习8~14段。

(1)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这一部分内容,边读边用不同的符号勾画出描写小豌豆生长变化的语句和小豌豆生长变化带给小姑娘的变化的语句。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3)讨论:小姑娘为什么会站起来?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4)你喜欢小豌豆吗?喜欢小姑娘吗?为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可采取小组赛读、男女赛读、分角色读等形式练习读。

四、拓展延伸。

安徒生爷爷写的童话故事可有趣了,你还读过他写的哪些童话故事?其中深受同学们喜欢的还有《海的女儿》、《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等,课外去读读吧!

2023年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教案及反思(通用19篇)篇十八

在音乐声中,老师谈话引入:同学们,春天已经来临了,在这和煦的春光中,你们想去植树吗?(想)。

那我们就一起行动吧!(板书课题:《走,我们大家植树去》)。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思路。

1、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课文录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和印象深刻的地方,作上记号。

3、交流、讨论。学生质疑并解决,重点问题可以存疑。

a、和煦是什么意思?

b、音符:表示音调高低的符号。

c、版图:户籍和地图,引申为国家的疆域。

d、植树有什么好处?

e、为什么说一棵树就是一座绿色工厂,片片树叶都是快乐的音符?

4、再读课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a、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b、纠正学生的读音。

c、自由练读课文。

三、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一、(1)讲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的活动。

二、(2-6)讲植树的重要。

三、(7)表明少先队员植树的决心。

四、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这一小节你读懂了什么?

3、理解“和煦”

4、“迈开轻快的脚步”说明了什么?(说明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去参加植树的情景。)。

5、指导朗读,要读出轻快、有力的语气,读出少先队员的蓬勃朝气。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预习下一段。

2023年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教案及反思(通用19篇)篇十九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遭、侵、鲁、寂、悬、莫、赢”7个生字,会正确书写“欧、侵、顽、凶、隐、绵、丧、蜘、蛛、功、稍”11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布鲁斯心理变化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读书,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含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想象人物心理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懂得正视生活中的失败和挫折,不向逆境屈服。

策略与方法:以自由朗读为主,理清故事条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抓重点语句,想象人物心理活动。以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为主,在勾画、朗读、感悟、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结合生活经验,谈自身感受。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科学家人物故事,英雄人物故事,搜集有关挫折与失败的格言警句。

教师准备:搜集有关科学家人物故事,英雄人物故事,搜集有关挫折与失败的格言警句。

教学时间:一课时。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先板书“尝试”,指名学生读。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尝试的理解。

2、师: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学生的问题可能有:谁尝试,为什么尝试,尝试什么,成功了没有。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首先我们要把文章读通顺。

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等。

2、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

“鲁”字的声调为三声,不要误读为二声。

“侵”字为一声,不要误读为三读。

3、理解文中词语。

如:“欧洲”、“苏格兰”、“布鲁塞”、“蜘蛛”等词语可以由老师做一下介绍。

如:“顽强”、“寡不敌众”、“寂静”、“灰心丧气”、“疲倦”、“悲观”、“不甘心”、“鼓舞”等词语可以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因为这些词语都与文章重点紧密相关。

4、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三、深入探究。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根据课题提出的问题。

(1)学生读文逐项汇报。这个过程也就是引导学生理清文章顺序,概括主要内容的过程。

(2)注意学生汇报布鲁塞为什么要尝试时,当学生答到因为看到蜘蛛织网受到了启发时,要进一步让学生想象布鲁塞看到蜘蛛织网时会想些什么?可以引导学生在自由的读课文的过程中,勾画出文中描写人物心理变化的语句,反复朗读,用心体会人物当时的所感所想,并和伙伴们交流自己的感受。

2、结合生活经验,谈自身感受。

师:大部分人在一生中都不会一帆风顺,难免会遭受挫折和不幸。但是成功者和失败者非常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失败者总是把挫折当成失败,成功者则是从不言败,从来不会丧失战斗的勇气!在你的生活中曾经遇到过挫折和失败吗?自己是如何面对失败的,你的身边有成功的例子吗?向大家说一说。

3、师:是呀,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历失败哪会有成功,老师相信大家学完文章一定有很大的收获。跟你的好朋友说一说吧!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2、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凶”,注意笔顺,先写中间。

“侵”,注意不要多写一竖。

“丧”,注意不要多写一撇。

“稍”,要注意和“梢”的区别。

3、学生独立书写。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准备一个喜欢的名人故事,讲讲他的成功与失败。在自己的小本本上写一件曾失败过的记忆犹新的事情,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并写出自己当时内心真实感受。然后就那件事谈谈你今天的所感所想。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中通快递承包协议(汇总16篇)

    承包是一种合作方式,可以将风险分散到承包商或供应商,减轻委托方的负担。如果你正在考虑承包经营,在以下资料中你可以找到一些相关的建议和指导。发包方:(简称甲方)。

    2023年担保合同的双方(汇总23篇)

    担保需要严格的法律和合同约束,以确保各方权益的平衡和保护。以下是一些担保相关法规和政策的解读,为大家提供参考。担保方: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年联通销售员工年终总结(专业21篇)

    年终总结是个人和组织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帮助我们在未来更好地规划和实现目标。接下来是一些关于年终总结的范文,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要点。

    最新仓库库管员工作总结(热门17篇)

    每个月的工作总结都是对自己工作成果的一次盘点,通过总结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进而提升个人能力和职业发展。下面是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帮助您更

    2023年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计划表大全(20篇)

    教学计划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和依据,也是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下面是一些精心设计的教学计划模板,供教师参考和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本学期一年级使用了新课程标准

    2023年生物七年级教学计划(精选16篇)

    教学计划的编写需要综合考虑教材内容、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好的教学计划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以下是一些教学计划范文,希望对大家编写教学计划有所帮助。一、学生现有学习情

    2023年酒店员工的年终总结大全(19篇)

    年终总结不仅是对自己工作态度的检验,也是对自身成长的一种评估和检视。年终总结是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重要一环,以下是一些优秀的年终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

    2023年总经理述职报告理由(精选17篇)

    述职报告是在一段时间内对个人工作表现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大家不妨从以下这些范文中找到一些适合自己的写作思路和技巧。今天对我们集团来说是个盛大的日子,

    2023年工程建筑承包合同封面大全(14篇)

    承包合同是项目管理的基础,它定义了工作的目标和交付成果,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在此分享一些承包合同的实例和范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合同导语】为大家

    最新事业单位个人年度工作总结报告范文(17篇)

    一个月的工作总结是一次对自己职业发展的检阅和思考,也是对未来工作的规划和展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一些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一、思想上,严于律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