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华约语文赏析(实用8篇)

时间:2023-10-12 作者:MJ笔神2023年华约语文赏析(实用8篇)

民族团结是一个国家民族关系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如何加强各级政府对民族事务的管理,推动民族团结工作?下面是一些有关民族团结的名人名言,希望能够为我们指引方向。

华约语文赏析篇一

你是明白的,尘秽纷起,诸欲蜂扰,洁身净志是不合时宜的,而将内心的忧愤化为精神的火焰,尤为不合时宜。有高于一世之思想,却无高于一世之命运,这就是你的悲哀。一个真性情的人活在一个最冷酷的现实中,一个最洁净的人落在一个最肮脏的泥塘里,一个最遵循内心真实的人应对的是种种的虚伪和狡诈。你无法对他们宽容,哪怕是丁点儿的虚与委蛇,你谨持自我梦想的绝对纯洁。

赏析:屈原是十分悲哀的,因为他生存在了一个不属于他的朝代,但从来没有人对他怜悯,有的只是憧憬和敬重,只因他出淤泥而不染,执着地背离满是污浊黑暗的俗世,逆风而行,为了他的梦想,义无反顾。这是他留给那个昏暗世间的唯一的一份清醒。

华约语文赏析篇二

一、抓关键字词

一首诗歌中,往往就是几个字或某一个字最具有表现力。

如: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锁”在本诗中意为“笼罩”,生动的表现了月夜庭院的清幽景色,以及作为一个亡国之君的凄凉、忧伤之情。

答题格式:某字,意思,生动具体的表现了什么在某一方面的什么特点。

二、抓表现手法

古诗词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托物言志、借史抒怀、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借事喻理、化静为动、以动衬静、虚实相生、想象、联想、对比、象征等。

如: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诗人运用以动衬静的写法,表现了禅院的幽深寂静。

答题格式:手法,表现了……,抒发了……

三、抓诗人情感

“诗言志”。诗歌总是作者有感而发,有表达怀才不遇的苦闷(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有通过描写边塞雄浑奇异风光来表达为国建功、忧国思家的.矛盾心理(如范仲淹的《渔家傲》)等等。

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运用对比,揭示了在封建社会里,无论朝代的兴衰,受苦受难的总是百姓这一社会现实,表现了作者对百姓悲惨命运的深刻同情。

答题格式:诗句理解,通过……,表现了……,表达了……

华约语文赏析篇三

歌,本是古代歌曲的一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遗迹】

华清池位于西安东约30公里的临潼骊山脚下北麓,是中国著名的温泉胜地,历史记载,这里的温泉大约发现在30前的西周时代。唐代建有富丽堂皇的“华清宫”,“华清池”由此得名。

据记载,唐玄宗从开元二年(7)到天宝十四年(755年)的41年时间里,先后来此达36次之多。飞霜殿原是唐玄宗(685一762)和杨贵妃的卧室。白居易《长恨歌》就写道:“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格律】

歌的特点是不讲究格律,任由诗人创作兴致所至。抒发感情,句数多少不限,可以说是句式整齐的“自由体”诗。

【原文】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采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译文】汉家的皇上看重倾城倾国貌,立志找一位绝代佳人。可惜当国多少年哪,一直没处寻。杨家有位刚长成的姑娘,养在深闺里没人见过她容颜。天生丽质无法埋没,终于被选到皇上身边。她回头嫣然一笑,百般娇媚同时显现出来。六宫的粉白黛绿啊,立刻全都褪掉了色彩。正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她肌肤如凝结的油脂。侍女扶出浴,正娇懒无力,初承恩就在这一时。花一般容貌云一样鬓发,金步摇在头上颤。美好的'春宵,春宵太短!太阳多高天于才睁眼,从此再不早早上朝去和那些大臣见面。追陪欢乐,伺候宴席,她总在皇帝身旁转。春天随从春游,夜晚也是她独占。后宫美人儿三千人,对三千人的宠爱都集中在她一身。深宫的夜晚,她妆饰好了去伺候圣君。玉楼中宴会,春天和她一起醉倒了人。姐姐弟兄都封了大邦,好羡人呀,一家门户尽生光。叫天下做父母的心肠,觉得生男儿还不如生个女郎。

【原文】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翅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至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译文】总算有一天,天旋地转圣驾得回京城,又走到这里——叫人徘徊不忍离去。马嵬坡下泥土中间找不着了,美人当年白白死去的那块地。君臣互相看看,眼泪洒衣襟,向东望,信马由缰回京城。回来看看宫苑园林,太液池芙蓉未央宫翠柳依旧媚人。那芙蓉花多像她的脸,那柳叶多像她的眉,见花见柳怎叫人不落泪。怎不感触啊,在这春风吹开桃李花的日子,在这秋用打梧桐落叶的时辰!太上皇住南内与西宫,秋草长闲庭,不扫它满阶落叶红。当年椒房间监青眉已老,梨园弟子头上白发初生。晚上萤虫飞过宫殿,太上皇悄然忆想。夜里挑残了孤灯睡不着,只听宫中钟鼓迟迟敲响。夜这么长,看看天上银河还在发光。天快亮,还不亮!霜这么重,房上鸳鸯瓦这么冷,翠被冰凉,有谁同拥?你死去了,我还活着,此别悠悠已经隔了年,从不见你的灵魂进入我的梦。

【原文】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扇,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译文】京城有位修炼过的临邛道士,能以精诚把亡魂招致。可感动的是上皇辗转怀念的深情,使方士殷勤地去把她寻觅。他御气排云像一道电光飞行,上了九天,又下入黄泉,可是都没见到她的踪影。忽然听说海上有座仙山,那山在虚无缥缈中间。仙山楼阁玲珑似朵朵彩云,有许多美妙的仙子。其中有位叫太真,雪样肌肤花样容貌,听来好像是要找的人。方士到了仙宫,叩西厢的门,报捎息的是仙人小玉和董双成。她听说汉家天于派来了使臣,不由惊断了仙家九华帐里的梦。推开枕穿上衣下得床来,银屏与珠帘都依次打开。只见她头上云髻半偏,刚刚睡醒,花冠还没整好便走下堂来。风吹着她的仙衣飘飘旋举,还像当年她的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一双眼泪落下来,好似春天一枝梨花带着雨。她含情凝自感谢君王:自从生离死别难见面,音信两茫茫。昭阳殿里的恩爱从此断绝,蓬莱宫里的日月这么漫长!往下看人间,只看见云雾看不见长安,只能将旧物表表我的深情,把金钗钿盒两样东西带还。金钗留一股,钿盒留一扇,我们一家分一半。只要我们的心像金和钿一样坚牢,虽然远隔天上与人间,总还能相见!临走叮咛还有一句话儿紧要,这句誓言只有他和我知道。七月七日长生殿,半夜里没人我们两个话悄悄:在天上我们但愿永做比翼鸟,在地上我们但愿水做连理枝条。天长地久也有一天会终结,这恨啊,长久不断,永不会有消除的那一朝。

【评析】

这首诗是作者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

诗的主题是“长恨”。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起第一部分,叙述安史之乱前,玄宗如何好色、求色,终于得到了杨氏。而杨氏由于得宠,鸡犬升天。并反复渲染玄宗之纵欲,沉于酒色,不理朝政,因而酿成了“渔阳鼙鼓动地来”的安史之乱。这是悲剧的基础,也是“长恨”的内因。“六军不发无奈何”起为第二部分,具体描述了安史之乱起后,玄宗的仓皇出逃西蜀,引起了“六军”驻马要求除去祸国殃民的贵妃“宛转娥眉马前死”是悲剧的形成。这是故事的关键情节。杨氏归阴后,造成玄宗寂寞悲伤和缠绵悱恻的相思。诗以酸恻动人的语调,描绘了玄宗这一“长恨”的心情,揪人心痛,催人泪下。

“临邛道士鸿都客”起为第三部分,写玄宗借道士帮助于虚无缥渺的蓬莱仙山中寻到了杨氏的踪影。在仙景中再现了杨氏“带雨梨花”的姿容,并以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表示愿作“比翼鸟”、“连理枝”,进一步渲染了“长恨”的主题。结局又以“天和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深化了主题,加重了“长恨”的分量。

全诗写情缠绵悱恻,书恨杳杳无穷。文字哀艳动人,声调悠扬宛转,千古名篇,常读常新。

令人丁毅、方超在《(长恨歌)评价管窥》一文中认为,此诗是白居易借对历史人物的咏叹,寄托自己的心情之作。文章说,诗人年轻时与出身普通人家的姑娘湘灵相爱,但由于门第观念和风尚阻碍,没能正式结婚。分手时,诗人写了“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彼此甘心无后期”的沉痛诗句。文章指出,《长恨歌》作于作者婚前几个月,诗人为失去与湘灵相会之可能而痛苦。为此,丁、方二人认为,《长恨歌》并不是对历史的记录与评价。“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正是诗人借前代帝妃的悲剧,抒发自己的痛苦与深情。

华约语文赏析篇四

去年暑假,我由着那股好奇和冲动,向外公要来了几盆花草,也就尝试着养起花来……

我读过老舍的《养花》,也看过其它有关养花的名篇佳作,我没有去考虑养花与锻炼身体的关系,也没有去思考养花与陶冶情操的问题,我仅仅是由着一股兴趣,一种对花的喜爱而养花的。我只是希望看到花草绽放热烈、满盆盛开的景象,爸爸妈妈又哪里知道我的心思啊!

一晃十来天过去了,一天清早,我照例爬起来给花草浇水,突然,我发现其中的一盆月季在花枝的一侧冒出了一个小小的.花苞,那花苞红红的、绒绒的,好像一颗玲珑的红宝石。多么令人欣喜啊,月季就要开放了!我恨不得马上见到她开花,便一天到晚围在月季的旁边,一天过去了,花苞好像还是那个样子,一点都没有体会到我的那种急切的心情。爸爸妈妈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开花需要有个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得有耐心,才一天时间,花苞哪能这么快就开放呢?现在,月季就要开放了,就更要耐心细致地照顾它啊!”

爸爸妈妈说得一点也没错,就在我看到花苞的第三天早上,我看到花苞慢慢地绽放开来了。虽然还是很小,但那种娇嫩、那种妩媚、那种鲜艳,那种充满生命活力的芬芳,多么让人兴奋啊!

一次养花的尝试,让我尝到了劳动的幸福和成功的自豪。

华约语文赏析篇五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象》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虽“小有言”,其辩明也。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象》曰:“不克讼”,归逋窜也。自下讼上,患至掇也。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従王事,无成。

《象》曰:食旧德,従上吉也。

九四,不克讼,复既命渝。安贞吉。

《象》曰: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

九五:讼,元吉。

《象》曰:“讼,元吉”以中正也。

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

《象》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华约语文赏析篇六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垂钓归来,却懒得把缆绳系上,任渔船随风飘荡;而此时残月已经西沉,正好安然入睡。即使夜里起风,小船被风吹走,大不了也只是停搁在芦花滩畔,浅水岸边罢了。

1、有人说“不系船”是全诗关键,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因为“不系船”三字领起后面三句(2分):第二句上承该句点名船停在江村,时已深夜月亮落下人也已经疲倦,该睡觉了,因此连船也懒得系(1分)。但不系船能安然入睡吗?三四两句给与了明确的回答(1分)。(共2个得分点:作用2分,具体分析言之成理2分。

2、诗中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情调?请坐概括分析。(4分)

这首诗表现的是渔翁隐逸生活的恬淡、闲适、自在的生活情调。

渔翁的深入检出,自食其力,闲适散淡:环境宁静优美,江月相应,芦花摇曳:不系船体现了人物和环境之间和谐而有生趣的关系。

华约语文赏析篇七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用不到去歌唱当年皇帝妃子的悲欢离合;在人间也有银河,使得千千万万人家夫妻离散。像石壕村那样的夫妻诀别数也数不清,老百姓的泪水比长生殿上洒的那点泪水多得多了。

(注:长生殿,又名集灵台,是唐玄宗祭祀天神的宫殿。)

1、作者在《随园诗话》中说此诗是“借古人往事,抒自己之怀抱”。这首诗借了哪些“古人往事”?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本诗借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悲欢离合的故事和《石壕吏》中的老夫妇因官差抓人当兵而被迫别离的故事。

作者在后两句诗中强调广大百姓的苦难远非帝妃的悲剧可比,从而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疾苦的同情(意对即可)

2、这首诗最主要的表达技巧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用了用典和对比(映衬)的表达技巧,将《长恨歌》所描写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与《石壕吏》所表现的普通百姓遭受徭役离乱而家破人亡的苦难作了尖锐的对比。从而表现了作者对百姓疾苦的同情。(意对即可)

华约语文赏析篇八

结果,满腹经纶被车轮马蹄捣碎,脆亮的吆喝填满了疏朗的胸襟。唯有在那里,文采华章才从朝报奏摺中抽出,重新凝入心灵,并蔚成方圆、它们突然变得清醒,浑然构成张力,生气勃勃,与殿阙对峙,与史官争辩,为普天的皇土留下一脉异音。世代文人,由此而增添一成傲气,三分自信。华复礼貌,才不至全然黯暗。朝廷万万未曾想到,正是发配南荒的御批,点化了民族的精灵。

赏析:曾有多少满腹才华的骚人墨客、尽忠之士被朝廷贬到偏远贫瘠地,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但文人就是文人,他们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傲气和骨子里铭刻的国士之风穿越厚重的历史,不论多少世纪都会被人所敬仰。正是那星星点点散在宁静之地的文人,点亮了历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