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亲爱的安德烈摘抄及感悟(通用8篇)

时间:2023-10-12 作者:笔砚最新亲爱的安德烈摘抄及感悟(通用8篇)

编辑可以帮助作者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以及与读者产生深层次的沟通。提高编辑的审美能力和判断力,可以帮助编辑更好地提供改进意见。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精彩的编辑作品,看看它们是如何进行修改和改进的。

亲爱的安德烈摘抄及感悟篇一

安德烈,我相信道德有两种,一种是消极的,一种是积极的。

那天和菲利普到九龙吃饭,在街角突然听见菲利普说,“快看!”他指的是这样一个镜头:前景是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妇人弯身在一个大垃圾桶里找东西,她的整个上半身埋在垃圾桶里;刚好一辆rolls royce开过来,成为背景。菲利普来不及取出相机,豪华车就开走了,老妇人抬起头来,她有一只眼是瞎的。

我写文章,希望人们认识到这是一个不合理的社会结构。我演讲,鼓励年轻人把追求公平正义作为改造社会的首要任务。我在自己的生活里拒绝奢华,崇尚简单,以便于“对得起”那千千万万被迫处于贫穷的人,但是我不会加入什么扶贫机构,或者为此而去竞选市长或总统,因为,我的“道德承受”也有一定的限度。我也很懦弱,很自私。

亲爱的安德烈摘抄及感悟篇二

所以主要还不是物质匮乏的问题;一个欧洲青年和一个台湾青年,当时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前者的个人思维和后者的集体思维。脱离集体是一件可怕的、令人不安的事情。更何况,我们被教导,读书求学固然是为了国家的强盛,“玩”,也同样是在达成一个集体的意志。

我考虑过的,安德烈,但是我决定不那么做。

譬如你说,你特别看重你和朋友同侪相厮守相消磨的时光。我不反对。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其实可能愈走愈孤独。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使在群众的怀抱中,你都可能觉得寂寞无比。

“少年清狂”,安德烈,是可以的。

亲爱的安德烈摘抄及感悟篇三

安德烈问母亲,“我真的不知道将来做什么,mm,你十八岁的时候知道什么?”

于是龙开始诉说着她的十八岁知道些什么,又不知道些什么。那时候的她住在一个海边的渔村,贫穷落后的乡下。不知道什么叫高速公路,不知道什么叫下水道,没有进过音乐厅或美术馆,不知道什么叫环境污染,不知道什么生态破坏,愈是贫穷落后的国家,城乡差距愈大。十八岁那年,阿波罗登月;美国和越南军队侵入柬埔寨;德国的勃兰特总理上台,到华沙屈膝而跪,请求历史的原谅。“而这些,我都很模糊。因为,那一年,我考大学,读书就是一切。”

“你也许觉得,我是在描述一个暗淡压抑的社会,一个愚昧无知的乡村,一段浪费的青春,但是,不那么简单,安德烈。”“那个 “愚昧无知”的乡村对于我,是剥夺还是给予?安德烈,十八岁离开了渔村,三十年之后我才忽然明白了一件事,明白了我和这个渔村的关系。”(.)

o;后现代化”、被复杂或操弄到真假不辨、是非难分的地步时,我会想到渔村里的人:在后台把婴儿搂在怀里偷偷喂奶的歌仔戏花旦、把女儿卖到“菜店”的阿婆、隔壁那死在海上不见尸骨的渔民、老是多给一块糖的杂货店老板、骑车出去为孩子借学费而被火车撞死的乡下警察、每天黄昏到海滩上去看一眼大陆的老兵、笑得特别开畅却又哭得特别伤心的阿美族女人……这些人,以最原始最真实的面貌存在我心理,使我清醒,彷佛是锚,牢牢定住我的价值。”

“是的,安德烈,那‘愚昧无知’的渔村,确实没有给我知识,但是给了我一种能力,悲悯的能力,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后面对权力的傲慢、欲望的伪装和种种时代的虚假时,虽然艰难却仍旧得以穿透,看见文明的核心关怀所在。”

亲爱的安德烈摘抄及感悟篇四

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思想需要经验的积累,灵感需要孤独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观照。

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换句话说,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须应付的惊涛骇浪。

人生中一个决定牵动另一个决定,一个偶然注定另一个偶然,因此偶然从来不是偶然,一条路势必走向下一条路,回不了头。

至于人们的“期待”,那是一种你自己必须学会去“抵御”的东西,因为那个东西是最容易把你绑死的圈套。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亲爱的安德烈摘抄及感悟篇五

1.“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

——《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龙应台

2.“那‘愚昧无知’的渔村,确实没有给我知识,但是给了我一种能力,悲悯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后面对权力的傲慢、欲望的嚣张和种种时代的虚假时,仍旧得以穿透,看见文明的核心关怀所在。”

——《十八岁那一年》龙应台

点评:去爱去悲悯去同情,去善待他人。

3.“我们这一代人,因为受过‘国家’太多的欺骗,心里有太多的不信任,太多的不屑,太多的不赞成,对于所谓国家,对于所谓代表国家的人。”

——《为谁加油》龙应台

点评:批判意识与独立思考的能力,是一个公民的优秀素质。

4.“我举得不懂得‘玩’,确实是一种缺点。”

——《对玫瑰花的反抗》龙应台

点评:“玩”,其实是生活的艺术。我们大了,不会“玩”了,也逐渐变得没有那么快乐。

5.“我写文章,希望人们认识到这是一个不合理的社会结构。我演讲,鼓励年轻人把追求公平正义作为改造社会的首要任务。”

“欧陆国家为什么社会福利占了gdp的45%,而美国却只有30%?这和他们对贫穷的价值认知有关。60%的欧洲人认为贫穷时环境所迫的,却只有29%的美国人这样看。只有24%的欧洲人同意贫穷时个人懒惰所造成的,却又60%的美国人认同这种观点。比较多的人认为贫穷时咎有应得,或者比较多的人认为贫穷时社会责任,就决定了这个群体的制度。

——《两种道德》龙应台

点评:如果,我们对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持有批判性,那么,也许我们会对弱者多一分同情与关怀,人与人之间,也许也会多一丝温情。

6.“我们自己心里的痛苦不会因为这个世界有更大或者更‘值得’的痛苦而变得微不足道;它对别人也许微不足道,对我们自己,每一次痛苦都是绝对的,真实的,很重大,很痛。”

“人生像条大河,可能风景清丽,更可能惊涛骇浪。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换句话说,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须应付的惊涛骇浪。”

——《阳光照亮你的路》龙应台

点评:“你”自己的感觉才是“你”应该追求的方向,不要让他人的眼光和口水决定你的人生。

7.“不要无条件地相信理想主义者,除非他们已经经过了权力的测试。一个有了权力而不腐化的理想主义者,才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

“浪漫情怀从来就不是冷酷现实的对手,往往只是蒙上了一层轻雾的假的美丽和朦胧。”

——《向左走,向右走》龙应台

8.“我享受的事情,譬如说,在徒步区的街头咖啡座和好朋友坐下来,喝一杯意大利咖啡,在一个暖暖的秋天午后,感觉风轻轻吹过房子与房子之间的窄巷。美好的并非只是那个地点,而是笼罩着那个地点的整个情调和氛围,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的沉淀。”

——《在一个没有咖啡馆的城市里》安德烈

点评:所以,我们不会“玩”,也难以领略生活的快乐和艺术。

9.“大学只管知识的灌输,但是不管人格的培养和思想的建立”。

——《缺席的大学生》安德烈

10.“香港人的公民素养和法治精神在民主实践中,一定是最好的,但是,在没有民主而你要争取民主的时候,尤其是面对一个巨大的、难以撼动的权力结构,这种英国下午茶式的‘教养’和专制苦难式的‘无可奈何’,有多大用处?”

“大学成为一个技术人员的训练所,只求成绩而与人文关怀、社会责任切割的现象,不是香港才有。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都是的。”

——《下午茶式的教养》龙应台

11.“贫穷使得我缺少对于物质的敏感和赏玩能力,但是却加深了我对于弱者的理解与同情。威权统治也许减低了我的个人创造力,但是却磨细了我对权力本质的认识而使我对于自由的信仰更加坚定,可能也使我更加勇敢,因为我知道失去自由意味着什么。”

——《孩子,你喝哪瓶奶?》龙应台

12.“你最同情什么?

无法表达自己的人。

因为我觉得,人生最核心的‘目的’——如果我们敢用这种字眼的话,其实就是自我的表达。”

——《二十一岁的世界观》安德烈

点评:你活出了自己么?

当你的工作在你的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我怕你变成画长颈鹿的提摩,不是因为他没钱每名,而是因为他找不到意义。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如果我们不是在跟别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为自己找心灵安适之所在,那么连‘平庸’这个词都不太有意义了。‘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

——《给河马刷牙》龙应台

14.“‘失败启蒙’给我的教训,不是打入‘成功者’的行列,而是,你要去挑战、质疑‘成功者’的定义。”

——《两只老虎跑得慢、跑得慢》龙应台

15.“可是,我很少看见有什么认真的讨论时冲着‘公民权’来谈的。问题的核心反而好像没人在乎:政府应不应该有这样的权利去规范公共空间的使用?政府有没有权利这样高姿态地区‘指导’人民的生活方式?在一个多元开放的社会里,不吸烟的‘大多数’有没有权利这样去压制生活习惯不同的吸烟‘少数’?”

——《政府的手可以伸多长?》安德烈

16.“有怎样的人民,就有怎样的政府”。(龙应台)

“有以道理干涉别人生活的人民,就有以道理干涉人民生活的政府,小众永远首当其冲。”

——某读者

17.“我尊敬那些在群众鼓噪中仍旧维持独立思考的人,我尊敬那些愿意跟别人分享最后一根蜡烛的人,我尊敬那些在鼓励谎言的时代里仍然选择诚实过日子的人,我尊敬那些有了权力却仍旧能跪下来亲吻平民的脚趾头的人……”

——《人生诘问》龙应台

18.“我评断一个人的品格,不看他如何对待比他地位高的人,我看他如何对待比他地位低的人。”

亲爱的安德烈摘抄及感悟篇六

: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而真正的伴侣并不是这样的,而是可以同甘苦、共患难,这样的感情才是值得珍惜的。

3、人生中一个决定牵动另一个决定,一个偶然注定另一个偶然,因此偶然从来不是偶然,一条路势必走向下一条路,回不了头。

亲爱的安德烈摘抄及感悟篇七

:生活在农村里的孩子,因为物质相对贫乏,与生活也就更近,生活自然也就更加丰富了,在乡土社会里,更加有悲悯之心,接触的事物也更加有人情味。

6、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给你意义;第二,给你时间。你的工作是你觉得有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你就比较可能是快乐的。

亲爱的安德烈摘抄及感悟篇八

:人生轨迹是很难把控的,我们每一个决定都牵动了另一个决定,因此偶然发生的事情,也需要引起我们的警觉,因为它可能改变我们的计划。

4、如果你年轻却不激进,那么你就是个没心的人;如果你老了却不保守,你就是个没脑的人。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