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快乐教学探析论文(模板18篇)

时间:2023-11-13 作者:文锋实用快乐教学探析论文(模板18篇)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文体的特点和规律,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实用快乐教学探析论文(模板18篇)篇一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影响,主题教学开始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运用主题教学,不仅将零散的教学活动实现了结合,而且在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上形成了完善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小学教学中,语文是最为基础的教学内容之一,因此,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对此,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从而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小学教学中,语文主题教学是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出发点,并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传统文化等方面为主题,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确定明确的主题。

就目前的小学语文主题教学来说,在对主题的设计上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成为进行教学活动的基础。如果没有教学主题的引导,那么就会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没有方向,甚至还会造成学习内容之间的关联性不足。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先与学生进行沟通,找出学生在生活与精神方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选择好主题,这样才能保证主题教学具有针对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先对语文教材中的主题进行确定与选择。语文教材是经过众多学者与专家的研究所产生的,所以在主题教学实践中也体现出了教学目标。教师要先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明确作者的表达意图,这样才能提炼这一文章的主题。在确定完主题以后,教师就要对与之相关或是相近的文章进行收集,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性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资源,从而学习好这一知识。此外,在组织学生学习这一内容以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这样也就实现了对资源的吸收与获取,并可以在不同的文章中明确知识,从而使学生掌握好这一内容。

二、做好主题的切入工作。

教师确定教学中的主题以后,就需要做好时间的分配工作,而这也就成为教学中的开始阶段。因此,在实际中,教师需要采用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进入到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好相关知识,从而让学生学习好主题知识。在进行导入的过程中,教师要先分析好主题的类型,这样才能选择最适宜的导入方法,如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演示图画或是动画,甚至是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都可以将学生引入情境中。对于每一篇文章来说,其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元素,所以,教师在开展主题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从生活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学习的内容,从而快速地进入情境中。教师在成功将学生引入情境以后,就要做好主题的切入工作,这样也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相应的启发与感染,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学生在学习《颐和园》等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主题设计为“世界遗产分享”,同时在向学生讲解的过程中,组织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还实现了知识的共享。

三、感悟好主题。

对主题进行感悟是语文主题教学方式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且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根据主题的脉络充实学习的情节,同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素养。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选择比较典型的文章进行讲解,并让学生对其进行细细品读,以此感悟作者的写作思想。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引导,以此帮助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氛围中。

四、实现对主题的升华。

进行扩展实践是做好语文主题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真正走出教室,进行更好的实践。如,学生在学习完《桂林山水》一文以后,教师就可以设计“走进自然”的主题,并以此带领学生进行语文主题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深入到自然中,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自然的印象,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所学习的内容,这样也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主题教学可以保证教学内容更加活跃,同时也可以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性,这样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蓓,林华.强化教师“公民教育意识”,探索课堂教学全面转型:小学语文“单元式主题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j].四川教育,(9):15-16.

[2]严军贤.4月25日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在线交流有感[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89.

实用快乐教学探析论文(模板18篇)篇二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有关语文教师实践论文,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

多年来,我针对小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少,认识能力低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探究活动,寓教于乐,以学生乐学为出发点,改革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实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

一、导入新课中创设情景,增强课堂吸引力。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是保持旺盛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在讲述“从众心理”的时候,教者一进教室就边走边看教室的屋顶,学生们相继安静下来,也跟着看屋顶,大约一分钟后。有学生说:“没什么啊,在看什么呢?”这时候,教师说:“本来就没什么啊,你们干吗要一起看啊?”学生们七嘴八舌,有的学生说:“老师在看,大家都在看,我也跟着看了。”教师听到这句话,迅速抓住它的话尾:“哦,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学生顿时茅塞顿开,齐声回答“从众心理”,由此就很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导入时运用情境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从而使他们对新课充满期待,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新课教学中引用情境,化平淡为生动。

有人形容思品课“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师生互动差。运用情境教学就可以改变这种情况。

第一,问题创设情境。问题情境创设是指通过创设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情境(如歌曲、诗词、故事、漫画、图片、文字案例、影视片段等)产生图文并茂或有动有静的效果,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问题,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对家庭、对爱的体会也不同。这个视频深刻地剖析了家和爱。学生们都为这个视频感动了,更深一层地感受到了父爱、母爱和家的重要。在音乐“烛光里的妈妈”伴随下,感情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当时,我只轻轻地说了一句话:同学们,好好学习,对父母好点,老师我也要常回家看看。音乐的力量胜过千言万语,运用恰当的情景教学好过教师的唠叨,我想这不仅是目前思品课的需要,也是未来思品课的需要。内化,才是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

第二,主题活动创设情境。主题活动情境模式,是指通过角色扮演小品、游戏、演讲赛、辩论会、参观、访问、自编生活剧、模拟法庭、社会调查等形式,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剧情,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教学方法。

1.运用小品。在讲述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二框学会尊重别人的时候,根据教材安排设置了四组小品。a.新来的同学;b.一道数学题;c.小白的书包;d.一根冰棍。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编自导自己排练,可以根据剧情增加相关内容。由于是学生自己亲自组织的,印象自然就非常深刻。小品表演结束,学生们已经知道该怎样去尊重别人了。复杂知识也就能化繁为简,掌握起来就容易多了。

2.运用辩论赛。法律知识无疑是初中思品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又远远高于学生生活,学生理解起来自然就困难多了。“法律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是8年级教材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了使这一笔生出花来,笔者就安排了辩论会这一活动情境。辩论会之前要求学生做足功课,辩论会中正反方都拼足了劲,个个滔滔不绝。通过这一活动,师生都受益良多,师生关系更上一层楼。

三、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是人脑在已有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改造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它是构成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反映现实的一种特殊思维活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语文综合素质,都有重要意义。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心。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良好契机和直接途径。因为,想象需要提供着直接凭借。同时,想象作为一种能力,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形成和提高。叶圣陶先生认为,所谓能力不是一会就能够从无到有的。任何能力的形成,一要得其道,二要经常训练,训练到成了习惯,才算有了这种能力。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可采用下面几种方法:

1、以小见大,培养学生的扩展想象能力扩展想象就是让学生依据语言材料中提供的已有表象或依据,对某些重点词句所表现的意境作横向的扩充,或对某些重点词句所反映的意象作纵向开掘,从而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体会。如教《在艰苦的岁月里》一课中的有段:“你看他长得多结实啊!他一定跟着八路军跑过很多路,打过很多仗。他准是个勇敢的小八路。”从课文看,他的勇敢主要表现在“跑过很多路”、“打过很多仗”两个方面。这里仅用十个字组成的两个短语表现小八路的勇敢,似乎显得空洞、抽象。要想让学生对小八路的勇敢表现有深刻的认识,可让学生先看图,再读课文,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在电视或课外读物中看到的小八路情形,想象小八路跑路、打仗的具体情景,从而加深学生对小八路的认识,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求同存异,培养学生的对比想象能力客观事物因其环境等各种因素的不同,同一种事物,往往会有不同的表现或特征。语言文字训练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去认识事物的特点及其规律,需要进行对比想象。如在教学《司马光》一课时,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语言文字知识,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品质。

3、合乎情理,培养学生的假设想象能力假设想象就是根据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想象未曾经历的情境或没有出现的结果等。这种想象比较顺应小学生的好奇心理,也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人的创造性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取决于假设想象的。读了《海底世界》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已描述的情景,进一步假想海底的其他景观,这又能激发学生的热爱海洋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树立从小认真学习,长大向海洋探宝的远大志向。

四、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创新意识小学教材本身蕴涵着丰富的创造因素。

在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特点,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氛围、契机和空间,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意识地向学生寻找问题的角度和提出问题的方法,促使学生创新学习。首先,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知识的“来龙”“去脉”或在知识的“怎么样”“为什么”以及在知识的“脉络”“体系上”去寻找,发现问题。其次,要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我还注重学生观察力的培养,因为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有新的发现。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特别是学生的创造性想象。

学生通过思考而得到新的认识,就包含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在教学的各环节中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使学生能积极独立思考问题,主动探求知识,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对于学生好问、敢疑的精神多加鼓励。

实用快乐教学探析论文(模板18篇)篇三

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小学作文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也是语文教育的重点与难点。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的工作还做得不够充分。为了促进作文课程教学的发展,可以主张将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环境结合。在生活的情景中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能够提高小学生对作文写作的积极性,从而可以写出富有真情个性的作文来。依据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小学作文教学在生活情境下的实践进行了探索研究。

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部分,能够很好地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组织技能,学生还可以通过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由于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缺乏生活的情境,导致小学作文教学成果不是很乐观。所以,为了让小学生对写作充满热情,语文老师要将作文课堂教学延伸到生活情境中,把作文教学变得生活化可以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小学作文教学的前提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目前,在小学作文的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大部分的作文内容都是空话,文章显得苍白无力,毫无意义可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老师的教学方法模式化,学生没有独立的思想观念,只是跟着老师的教学思路走,自然语文作文的教学效果都不明显。新教学标准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改革,要求自主命题,裁减命题作文的写作量,给学生在作文写作中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老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在生活中多多实践并对新奇事物的想法给予鼓励和意见,提高学生探索实践的积极性,慢慢的学生就会发现作文课是一个丰富而有趣的课堂。

二、创设生活情境,在作文教学中引入生活趣味。

为了促进作文教学更好地发展,老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并将生活趣味导入其中。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和乐于玩耍,因此游戏历来是小学生喜爱的活动,所以语文老师就能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创造一个游戏的情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可以利用游戏情境的设置去达成教学的要求,并且还能让学生劳逸结合。教师设置的游戏情境要切合学生的生活现状,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生活化并且提升教学的效果。比如,根据学生喜欢玩的跳绳游戏,老师就可以对此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共同投入跳绳游戏并制定规则,学生就可以依据游戏写一篇规则方面的作文,这样不仅可以丰富作文教学的内容,还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三、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

为了提高学生对于作文的写作水平,素材的积累是前提,要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就要坚持对材料的积累。读书可以让小学生对外界的事物有一定的认知,通过阅读让学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老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多读书的良好习惯,在阅读中汲取写作素材也是可行的。在作文课程教学中,一些学生存在词语匮乏和命题老套方面的问题。在这种现象中,老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收集写作中需要的素材。老师要鼓励学生多参与户外活动并且把自己的切身体会表达出来,可以以日记的方式进行记录,最后把自己写的素材积累并珍藏,可以为以后的作文提供很好的写作材料。

四、语文作文教学中小学生写作方式的研究。

1.引导学生自主创作。

在语文作文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作文的教学效果,老师应该培养小学生自主创作的习惯,这样可以让学生将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在课堂上,语文老师要通过生活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再现生活,这样可以让作文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只有和生活相互结合,才能使教学的效果更加突出。由于在小学阶段,学生都很活泼好动,而作文教学在生活情境下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老师要对小学生的自主创作重视起来,在生活情境的再现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身的切实体会通过写作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能够逐渐提高。

2.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老师在调查研究中要对学生的爱好进行深入的了解,根据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小学生一般对自己亲自参与实践的活动印象深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内容就会非常丰富、条理和清晰。反之,只是依靠小学生自己的幻想写出来的文章就会空洞乏味,无法满足老师的教学要求。在生活中,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发掘源泉,尽量积累更多的作文写作材料,进而保证学生在写作文时能有资料可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与生活的结合,让学生在作文写作中能有更多的素材可以利用。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进行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时,为了提升小学生的作文写作技能和教学的质量,小学语文老师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中进行作文的教学是必要的,老师还要引导小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验写作的乐趣,这样学生的作文写作才能有真情实感,从而提高学生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马丽娜.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教学策略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薛飞.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设计最优化研究[d].苏州大学,.

[3]曹风云.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4(23).

实用快乐教学探析论文(模板18篇)篇四

“快乐语文”的说法由来已久,时至今日,繁重沉闷的语文课堂使不少学生“谈之色变”。如何使学生在语文中感受快乐?掩卷沉思之余,我决定将快乐语文的理念带进语文课堂。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明确了三个问题,那就是:1.你快乐吗?2.学生快乐吗?3.怎样使学生快乐?进课堂前先要问问自己这三个问题。

看起来,这三个问题提得有些单调、空洞,我却深有体会。我曾经多次因学生背不过课文、默不出词语、写不好作文而懊恼而生气,并将这种恶劣的情绪带进教室,迁怒于学生,学生表面上唯唯诺诺、毕恭毕敬,实际上却是极为反感的。特别是五、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颠峰期,反抗意识尤为强烈,他们在心里抵触你,对你敬而远之,你说的他们可以不信、不听,甚至会处处提防着你。如此恶性循环,后果可想而知,这使我想起历史上邵公用“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规劝历王的故事。教师的这种情绪,会像毒菌一样蔓延给学生,这不正是箍在学生思维上的紧箍咒吗?我时常提醒自己:走进教室,要始终快乐。

首先,给学生减负,将语文融于生活。

其次,在课堂上学,到生活中用。

时至冬天,我准备了一份有关描摹雪的文章,孕育了一冬的雪从傍晚飘到了天明,本来想束之高阁的问题,不料天公作美(现在我们这个地方的孩子与雪结缘的机会极少)。雪仍在飘飞的第一堂课,我把那篇《第一场雪》呈现在学生面前,无需多费心思创设情境,窗外洁白无垠的天地,任教室内的学生思绪飞扬、热情高涨,教学效果不言而喻,没有学生因为课后问题而怨声载道。

后来看学生写的日记,真是五花八门,载着他们的奇思妙想,够你享受一冬的冰雪玉洁。

大自然的恩赐,洗练了学生的情操,快乐祥和的氛围始终弥漫在教室里,“文章从生活中来,又回到了生活中”的内蕴,让学生有了切肤的体会。我想,这场雪,这堂课(也许不仅仅是一堂课),将会融入他们的记忆。第三,从“一滴水”开始,到畅游语文海洋。

我们常用“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典故,教育学生做事要从小事一点一滴做起,学习语文亦如此。语文不只是一本薄薄的课本,语文是一幅绚烂多姿的画卷;语文是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的语言”;语文是色彩缤纷的童话世界;语文是千姿百态的“桥之美”;语文是超然物外的“童趣”;语文是那一篇篇文质兼美、风格多样的文章;语文是对成语故事的介绍,是对电视广告的评析;语文是绘声绘色的演讲,是声情并茂的朗诵;语文是小报的设计,是文集的编写……为了让学生将“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的古训根植于生活,我把学生带进了语文那灿烂夺目的百花园,体验语文那沁人心脾的美与快乐。

1.每课一诗词。

即课前3―5分钟的时间,学生自选一首好诗美词,背过了,写一写,串讲一遍大意,师生共同完成,偶有涟漪,全当一堂课的前奏,或急或缓,学生乐此不疲。

2.每日一记。

内容不限,像道听途说,有感而发,记录下来;趣事乐事,记录下来;学习心得,记录下来;烦恼忧虑,记录下来。凡此种种,不限量不定性,使之养成动手的习惯,在动手的过程中动动脑,想想如何写好一句话也行,学生大笑,觉得很轻松。

3.每周一成语。

4.每周一竞比。

这样使学生积累的知识自觉地形成了一个体系。每月来一次知识擂台赛,各种知识齐盘端上,学生自然胸有成竹、热情高涨。他们喜欢这种检验,对前段知识查漏补缺,把失误修正,把成绩存放。这样的擂台赛如同学生的加油站,学生前进的动力更足了,良好的知识体系如同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有了生活中的积累,才会有课堂上的灵感迸发;因为平时知识的酝酿,学生心中方能底气十足,带着平和的心态走进语文课堂,他们撷取的是一生的欢乐。

实用快乐教学探析论文(模板18篇)篇五

摘要:新课改的实施为小学语文的教学带来了新鲜的元素,课堂中的主体变成了学生,教师则是要作为一名引导者,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了课堂的学习中,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就成为了语文教师目前关注探讨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从设计课堂导入、营造课堂氛围、创新教学形式这三个方面来简单谈谈我的看法,以期为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小学语文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基础,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不仅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也是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新时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语文知识的教育教学,还要注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在目前的课程改革的教学形势下,深化教学改革的本质,创新教学的方法与形式已然成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但是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往往不能遵循新课标下的教学宗旨,导致课堂教学的效率难以得到实质性的保证。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简单谈谈我的教学实践。

一、设计导入,构建有效教学的基础。

我们都知道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在新课标的教学背景下,教师要精心地设日课堂的导人环节,为构建出高效的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生是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那么教师就可以通过设计导人的环节与内容来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其在求知欲的驱使下进行高效的学习,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课文《两个铁球同时落地》时,我就先在课堂上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两个重量不同的铁球同时从同一个高度落下的话,你们觉得是重的那个先落地,还是轻的那个先落地?”大部分学生都异口同声地喊道:“重的!”也有些同学说是轻的那个先落地。在这样的问题设计下,学生都充分地发散思维,有效地活跃了课堂的氛围。然后我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的实验来验证这个结论,学生便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纸团,并按照题设的要求进行了实验,最终学生发现两个纸团竟然是同时落地的,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都感觉不可思议,在这样充满疑问与好奇的状态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学生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从而为有效教学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营造氛围,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本途径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依靠的是自己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将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起来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供有利的条件,另外,教师还要积极地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情境,让学生可以在恰当的学一270一10月习情境中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深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课文《荷花》时,我就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些荷花的图片,学生亲眼看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他们都十分兴奋,面对着这样的美景,学生的心情也变得十分舒畅,于是在愉悦而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我引导着学生进行了课文的学习。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也都融人了自己的情感,他们对荷花的喜爱之情也越见浓厚,使得学生对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有了更深的理解与体会,真正地提高了语文教学的实效性。由此可见,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的教学时,可以从创设学习情境与营造学习氛围出发,让学生在良好的情感促使下进行自主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课堂的高效教学。

三、创新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成不变的教学形式是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新课标的教学背景下,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创新,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找到新型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让学生在新颖而有效的教学环境中进行高效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寓教于乐是师生都喜爱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轻松而愉快的活动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发散,他们的综合能力也会有所提升,从而更有助于学生全面的发展。例如,在教学课文《小木偶的故事》时,我就让学生先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分角色朗读,在学生读熟了这篇课文后,我再让学生以课本剧表演的形式展示小组的学习成果,学生都十分积极地参与表演,并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加上了自己的创造,使得表演的效果十分显著。不仅参与表演的小组认识到了小木偶的可怜、可爱,连其他小组的同学都被这惟妙惟肖、生动有趣的表演感动,使得学生对于小木偶的遭遇有了深人的理解与认识,还有的小组在表演时没有局限于课文的内容,而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拓展,将小木偶遇到老木匠的情境也表演了出来,丰富了学生的创造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四、总结。

总之,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改革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形式与方法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的内容与形式,还要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其设计相应的教学任务,并在课堂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以期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构建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l[]杨宝举.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34)。

2[]谷开发.试论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j].现代阅读(教育版).(03)。

实用快乐教学探析论文(模板18篇)篇六

摘要:小学教育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不仅要重视教学质量,更要重视学生的个性与智慧发展。而教学实践智慧发展方法的提出,有利于改善传统小学教学的不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智慧,促进其个性发展。因此,在介绍教学实践智慧发展的基础上,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并就此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促进语文教学朝着智慧化方向发展。

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大多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语文教学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等内容,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与智慧的培养。因此,在教育改革下,小学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智慧发展活动,提高语文教学的素养与教学质量,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智慧发展。

一、教学实践智慧发展的基本阐述。

1.教学实践智慧发展的基本概念当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教学实践制度的完善。一般来讲,教学实践智慧指的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把握课堂的教学情境,善于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使学生融入情景当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管理。其中,要最大化地发挥教学实践智慧的效用,需要教师、学生与具体的课堂情境等多种因素共同配合。

2.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智慧的独特之处一方面,语文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语言学科,在人的交往沟通上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另一方面,语文有着极大的魅力,蕴含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包含着人性的真善美,人文性就是它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实践智慧应用是不同于其他学科,具有自己独特之处。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智慧的实践,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素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学会积累,学会反思,最终又应用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并不断地发展循环。这对语文教师来说,需要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提高实践、智慧、情感、知识等多方面的素养,并在这些素养共同结合的作用下,不断地自我反思与思考,进而利用教学情境,提升语文教学成果。

1.缺乏灵活性,照本宣科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从表面上来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往深层次说,语文教学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但是,就目前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还处于表层,过度重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照本宣科,抑制了学生想象力与个性发展。例如,在小学一年级学习《弯弯的月亮》这篇课文的时候,课本的原文是“弯弯的月亮小小的船”这句话,按照原文的解读是弯弯的月亮像一艘小小的船。但当有的学生觉得弯弯的月亮像镰刀,教师就觉得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应该严格按照书本上的知识来认识。可见,教师过度地照本宣科,缺乏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压抑学生的天性与想象力。

2.教学空洞,缺乏震撼力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引导学生融入课文情境,深刻感受文章故事,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感受课文的震撼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是过于单一,导致教学空洞,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

1.积累经验,提升实践能力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智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积累,在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例如,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难免会遇到一些课堂突发事项,如窗外突然电闪雷鸣,狂风大作;走廊有人讲话,学生心不在焉等。这时,教师要想处理好这些事项,就需要通过自身的认知与智慧,发挥智慧教学的作用,将学生的注意力重新转换到课堂上,化不利因素为积极因素,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2.做好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对教师来说,每一堂课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充满不确定因素,因此,教师也无法保证每一次课堂教学都能获得最好的成效。但是,教师可以通过不断地反思发现自身的不足,及时改进,拓展自己的知识范围,提高自身素养,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教学智慧,进而获得最大化的教学成果。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日记、教学随笔、教学后记等几种形式进行反思,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在小学语文的教学改革下,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都要有所改变与创新,要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从而提升教学实践智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田汝宝.谈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的提高[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4).

[2]王秀兰.谈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扮演的角色[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

[3]任旭东.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三种意识[j].中小学教师培训,(1).

实用快乐教学探析论文(模板18篇)篇七

体育活动中的比赛活动有它积极的一面,能激发学生积极!奋发向上!刻苦锻炼!积极参与的热情”为学生创建一些快乐机会,但是,体育比赛也有其显而易见的弱点“如果在竞赛中得胜了就皆大欢喜,而失败的那些同学感受到的是苦涩与沮丧,没有快乐的喜悦,比赛中,影响取胜的常常是体育基础较差学生”这些学生因影响一方取胜而受到同学们的埋怨,实质上他们的心里也不好受“长期以来这些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感也受到了伤害”快乐体育教学中,也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让学生作者简介:文兵,杨芬,铜仁学院体育系“独立自主”自己确定目标,独自观察!分析“这样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学生系统学习体育的知识和技能”快乐体育强调,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涉及到认知!情感,课堂中,师生之间相互信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与学生之间友好交往,形成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鼓励的课堂学习气氛“体验到人际交往之中和谐与温暖”

有利于纠正过去的只强调体质的倾向;还一方面是实施快乐体育的过程就是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过程“利于学生的主力地位的确立,学校体育教学理论提出:体育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当然,实际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会演变为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为中心“剥夺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阻碍了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快乐体育强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快乐体育强调让学生通过运动体验运动的快乐感,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惯,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选择多样的体育教学内容,促使体育教学内容从统一性!规定性向多样性,灵活性!转变“有利于体育课堂上双向胜发展,一堂成功的快乐体育课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密切配合,长期以来,教则以灌输为多,学生不知何为学”只好被动地依瓢画葫芦“扼杀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多种多样的需求”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无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在长期进行快乐体育教改的实验中,充分体会到,更新了单一的传授知识的教学法,提倡从情感人手,在发展自身体能的同时进行知识和情感并重的人格化教育和培养“改变了教师灌输!学生机械学习的教学方法,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从前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学的场面,让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习”强调将肉体上的苦转化为情感上的乐“在意志上,培养不怕困难,积极克服困难意志”主张勤学反对怠学,也有利于更好的学习文化成绩“总之,快乐体育教学法是教育不断发展的产物,也是时代进化的结晶”如此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们的体育技能,还能增强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又能让学生在运动中体会到快乐的体育教育新模式“。

因此,我们充分理解快乐体育的涵义,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不间断的丰富教学内容,把体育教学的目标融人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去,激发学生自主的积极锻炼的兴趣”提高学生终身锻炼的态度!能力和意识“让我们为快乐体育的实施铺展道路,为快乐体育教学备好设施和场地,保证快乐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让祖国的栋梁之才如雨后春笋"。

实用快乐教学探析论文(模板18篇)篇八

摘要:小学语文以基础语言知识教学为主,特别是识字、写字。而识字、写字作为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如何更好的在教育课程标准下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改变观念,尽可能使学生参与其中,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统的教育方式下老师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效果往往事倍功半。教育课程标准下强调改变死记硬背、机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去探讨、感悟,敢于去质疑,表达自己才是目前教学的主体。

1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现在的语文教材中大多都有给学生留下可以自由想象、发挥的空间,老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适度的引导学生去探索未知,借助课堂教学去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去天马行空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无疑会使语文课堂教学成果事半功倍。

1.1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课程作为一个语言类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不仅是作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素养的基础。而语文素养的形成与语文教学是分不开的,所以语文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素养为宗旨,不仅要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质疑精神,不迷信权威;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认认真真、有板有眼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语文教学需要围绕这些展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2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扬我们的民族文化:语文作为人类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要充分发挥语文课堂对历史文化的传播作用,使学生从小对自我民族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同时又要使语文学习具有开放、多元的文化精神,不固守自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体会到历史的韵味,也能感受到现代的丰富多彩;体会古诗词人的语言和情感的表达方式;体会民族精神的深刻隽永。语文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浩瀚历史中的一滴水珠,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从这一滴水珠中感悟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传承优秀的文化历史,让中国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源远流长。

2改革教学模式,建立现代的教学理念。

2.1正确认识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标准》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角度界定了语文课的性质。以往人们对小学语文学科的认识多有偏颇,强调其工具性,却很少把语言文字看作是学生能够从中感悟,获得做人道理的工具。而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要求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再仅仅只是机械的默读与抄写,而是要让学生去体味去感悟课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和道理。人类的文化以文字为载体,不论是真善美还是假丑恶都要用文字来表达,情在读中悟,理在读中悟,去语言文字中去感悟体会,这才是正确认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2重视语文的环境熏陶作用:古有孟母三迁只为寻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由此可见环境对人的熏陶与潜移默化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老师还是以知识的传授和解题的技能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潜能的开发,常言曰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也,说的就是汉语的语言特点。语文课程中丰富的人文素养与内涵对学生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影响是非常久远的,每一个学生对语文文章的内容的感悟也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环境熏陶作用,同时也应理解和包容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去学习表达。学生在阅读作者的文章时会根据作者描述的场景和情感来调动自身的情感,同时借助想象,引起与作者的共鸣,向作者靠近。

2.3引导主动积极性,加强合作精神。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主动的去学习,去参与。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听、说、读、写、疑的时间,让学生大胆的提出质疑,引导他们主动的去分析、解决问题,不迷信权威,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尽可能的有所发现,有所创新。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来,不断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在疑问中大家一起探讨,不仅在无形中拉近了师生距离,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身也会变得自信,敢于去表达他自己的见解。同时课堂氛围也是轻松愉悦的,学生自身也愿意去探究、讨论、寻找答案,同学之间的协作能力也从中不断增强。

2.4不以成绩好坏来评价学生:“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珍品”。尽管有很多人在表达这样的理念,但是大环境下仍以分数为标杆。在大部分人看来,只有考试取得好成绩,孩子才会有一条康明大道。这种以成绩论英雄的评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那些成绩不那么好的学生的积极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知识探索的欲望。所以在评价一个学生时不应只是以成绩好坏基准,我们可以进行学习知识的测验,但还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课程的参与度、积极性等方面来进行评价,也可以进行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自身评价、老师与家长互相评价等不同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评价。事实证明,多样的评价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发挥和挖掘学生的潜力。

3总结。

教学工作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工作,时代在发展,教学工作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进行调整、创新。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和问题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社会、家长对老师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需要不断的提高语文素养,要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紧张感,及时的根据新情况不断的对自己的教训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与创新,让语文走进生活,走进学生,尽职尽责的完成工作,让学生能够愉快、自主的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育科研》,黄全明,陈宝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陈玉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n].软件.教学.2013.3.。

[4]做一个创新型语文教师[n],王新洪.教育教学论坛,2010.3.。

[5]教育研究方法,袁振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实用快乐教学探析论文(模板18篇)篇九

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技术相结合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一种发展趋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将图片、语言、声音、视频等融入到教学情境的设置中,可以更加形象逼真的展现教学情境。同时,教师要更加注重自身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渗透在心理和思想教育等各个方面。因此教师要彰显自己的人格魅力,传递给学生更多的积极影响。用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来激活学习者的思维能力。比如:在小学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恐龙》这篇课文中,我们就可以用到多媒体技术,其中里边有一段话: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梁龙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走起路来,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尾巴上还有四支利剑一样的尾刺。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一只长在鼻子上方,另外两只长在眼睛上方,每只角都有一米长。在这段话中,因为我们没有见过恐龙,所以当听到的时候,就会对恐龙特别感兴趣。所以我们就可以用到多媒体,在网上查阅这几类恐龙的照片还有它们的声音,并制成视频,这样为学生们潜移默化的营造一种课堂情境,让同学们印象更加深刻,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观下,学生处于劣势群体,几乎没有任何发言权,如果有,那也只是为了附和教师的意见,以及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的非本我的回答。所以教师不应成为束缚学生思想的牢笼,学生的思想应该得到解放。教师应该积极的开展第二课堂,将生活与课堂教学相互联系。通过创设情境、对话,和学生们达成共识。学生的学习过程绝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中听老师讲述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把课本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和感受这个过程。在课堂教学之外,设置语文学习兴趣小组,让学生们自由发挥,各抒己见。定期组织学生作文竞赛,演讲比赛等等。比如:我们学到的《美丽的南沙群岛》这篇课文其中有一段: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远望水天相连,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碧波浩渺的南沙海域,连浪涛都是美的,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这一段话主要以抒情为主,还有一些叠词,如“一团团”、“一簇簇”等。在朗读的时候特别容易在脑海中产生一种场景,从而深情的朗读出来。所以这一段话就特别适合同学们进行朗读比赛。在语文兴趣小组中,我们可以讨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对课堂听不懂的问题可以同学之间相互讲解,各抒己见。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们的互相合作,互相聆听的能力。第二课堂的开展,能够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种形式也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能够促使他们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们在课堂中把自己当作主角,或许只有这样同学们才会更愿意去学。

三、语言艺术融入课堂情境。

课堂情境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来创设,影响课堂情境的因素也不是单一的。图片、音乐、视频以及现代多媒体技术都可以通过合理的运用,来实现教学课堂情境的营造。此外,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还不够,这时就需要教师发挥语言的魅力。比如在对《荷花》这篇课文进行讲解的时候,里面有一段话: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这段话中出现了很多动词,描写的十分生动。所以,作为教师给同学们朗读课文的时候,就应该有感情的去朗读,将作者描写的美景,通过语言的艺术表现出来,让学生们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言变化,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体会文中描绘的具体内容。也可以把这种思想灌输给同学们,教会学生在自己朗读文章时,也把自己的语文艺术加进去。霍姆林斯基曾经对语文教育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解释,他认为教育不仅是语言和书,而是活生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基于他的观点,语文就其本质而言,是与人的生命体紧密相连的。因此语文的教育不应该是死板的,语文课堂也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小学语文应该注重情境教学,合理的情境教学形式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同时也能体现出我们的教学方式更趋人性化,从而帮助学生得到身心全面发展。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并愉快的进行教学。教师应该熟悉情境教育的教学模式,熟练而恰当地运用各种情境创设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改变原有的知识传授体系,为课程实践参与者赋权,让课程的意义得以被分享。

实用快乐教学探析论文(模板18篇)篇十

新课标第一部分课程的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下有这样一段话:“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同志也告诫教育工作者说:“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加他们的社会经验,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新课程标准》。

二、语文实践活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恩格斯说过“从事实践活动是能力发展的基本途径”。语文实践活动提供的舞台要比语文课堂空间广阔的多,失败的经验与成功的经验,尝试的机会和探索的机会要丰富的多。它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1、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无论是采取个人活动还是小组活动的形式,在活动中每个人都必须承担一定的任务,为了履行责任,必须要依靠自己的头脑和身体,自主地思考和行动。例如我校学生在学习完《花的话》后进行的语文实践活动“与鲜花零距离对话”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查找鲜花的种类、地域特征、季节特征、鲜花的培育知识、统计各种数据、设计表格、记录花期、向全班宣讲等,小组成员全体参与了实践活动。

2、人际交往能力。

活动以小组或集体的形式进行,人际交往的机会要比课堂上充分,即使是个人活动,也需要学生不断同他人进行交流,这些交往是多方面的又是多层次的,学生在其中可以学习如何与他人进行思想交流,例如接受别人意见、坚持自己观点、吸收他人思想中合理成分以修正自己的思想,学习与人合作;如请人帮助、给人帮助、相互帮助与共同合作等,如学生在“与鲜花零距离对话”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采访学校领导和咨询生物教师,探讨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就是“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的最好锻炼。

3、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一个人在把自己的思想用语言表达出来之前,还没有把它潜在的学习变为可同自己或别人交流的思维活动。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向全班同学宣讲自己的或本组的学习成果,就使自己的思维活动得到发展,并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

4、领导与被领导的能力。

每个学生都可以获得作为领导的经历和体验,可以获得被领导的经历和体验。这种体验和经历的相互补充,将会使学生受益匪浅,使其能力都得到提高。班中有班长、组长、班委等干部,他们是班级的领导。但是当他们在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中,他们就有可能成为被领导者,去执行某一学习任务,完成某一学习环节。组织领导是一种能力,同样被领导也是一种合作能力的体现。

[4]。

5、搜集和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

语文实践活动是新课程中的一个高频词,它更开放更多元,学生进行语文实践几乎没有或很少现成的资料,所需数据、道理、事例,都要靠学生自己去寻找、查阅、选择、摘录、分析,然后进行整合。这种能力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极为有利。例如学生学完《月亮上的足迹》进行“探索月球的奥秘”的语文实践活动时,他们所需的数据、事例都要靠学生自己去寻找、查阅、选择、摘录、分析,然后整合完成自己小组的学习报告。

三、语文实践活动对教师的要求。

1、语文实践活动是一个经常探索的过程。

语文实践活动的题目是开放性的,在教材上和课程标准中目前还没有现成的模式与评价标准。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任务的完成、学习成果的展示,都要靠学生自己的努力才能达到。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顾问、指导者,而不是操作者。学生可能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断的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探索是在课堂上很少见的。教师不要事先准备出答案或模式,导致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我们教师更应该关注“过程与方法”这个维度。

2、语文实践活动是一个反复尝试的过程。

与课堂教学不同的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有一个共同的课本作参照,学起来很少走弯路,很容易达到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而语文实践活动却不同,科学真理、正确结论要靠学生自己去获得,因此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为进行反复的尝试。语文实践活动不仅允许学生走弯路,允许犯错误,而且必定要走弯路,必定要犯错误,学生只有经过一次次的失败才能得到成功。

3、语文实践活动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语文实践活动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包括提出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途径、完成任务的方法、都不要设置框框,学生可以充分自主、充分自由的开动脑筋,大胆想象,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但是它同人类的一般实践活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它仍然不是以客观世界的改变为目的,最终目标在于学生的发展,就如学生对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的调查,不可能解决中国的人口问题,对学校绿化、美化的设计,也并非承担学校的绿化任务,这种语文实践活动主要是一种体验性的活动。

4、保证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经历完整的实践过程。

不要是个别、零散的片断,要让学生经历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全部过程,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能从容地进行实践,比如一个活动可以分准备、实施、综合、结题等几个阶段进行,也只有这样,实践与认识之间的多次转换才能真正成为可能,学生才能拥有自己独特的体验,真正形成自己的观点、产生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看法。

1、体验学习。

“体验学习”是一种基于学习者自身的活动体验,获得感性认识的学习过程。“体验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学校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体验学习”的特点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1).体验是对某些具体事物或情境的体验。

2).体验不是仅仅停留在活动的.过程中,它必须伴随着某种活动结果。

3).在体验的背后,往往有某种模仿榜样,从某种意义上说,“体验学习活动”是社会生活中各种活动的模拟活动,它不限于在教室中进行,而更多地是在教室以外的空间进行。

4).体验学习的种类多种多样,体验大体可以分为直接(实际)体验和模拟体验两类。

5).体验学习的重要价值不在于通过学会某种操作方式,获得某种技能,而在于每一个人在活动中获得的对于现实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为行为的原动力。

[4]。

2、探索学习。

探索学习是一种狭义的体验学习,一般主要指学科领域内的探索性活动。这种学习重要的不是学习和记忆科学的结论,而是探讨和把握获得科学结果的方法和过程,因此:

1).探索学习是从抽象的科学结论和知识的接受转向通过具体的探讨,获得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而不是以获得或证实某个结果为目的的。

2).探索学习的本质在于探索,而不是某个固定过程、方式的重复和再现。探索即伴随着失败,因此探索学习也是体验失败的学习。最终结果的有无,正确与否,不是评价活动是否成功的依据。

3).探索学习包括发现问题、设立假说、收集资料、处理信息。活动主要是在教室外进行;这样的活动对于学生的探索能力、研究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对于养成科学的研究习惯,形成热爱和尊重科学的态度,是非常宝贵的机会。

3、解决问题学习。

解决问题学习使学生直接面临实际问题,以学习和研究某个问题为中心的活动方式。对社会问题的研究和学习主要可应用这一方法。

1).解决问题学习,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寻求解决或解释某个具体的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综合地、关联地、切合实际地分析和思考问题,掌握一般方法,形成关心社会的态度和参加社会活动的行为方式。例如学生对垃圾与我们的生活环境的调查活动就是如此。

2).解决问题学习不是按照某种固有的体系、顺序、接受和记忆知识的学习,而是针对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或事实,通过提出问题、采用查找资料、访问调查、自行探讨解决和解释问题的方式和途径进行的活动。

3).解决问题学习的基础是每个人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个人的生活经历及体验的多样性即构成了对于问题分析的角度和所寻求的解决方式的不同。

4).解决问题学习是从社会事物和问题出发的学习,中心是人的行为和人际关系,以小组协同、合作学习为主的组织方式构成了实际的社会技能的学习。

5).在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学习中,如:垃圾与环境保护、地方文化与语文、广告中的错别字等,伦理的、道德的、对社会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判断必然贯彻始终。对社会某个地区人们具有突出意义的自然和社会问题,或者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面临的重大问题,都采用专题调查的形式,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获得直接经验,可以极大的扩大学生的知识量。而且,大量的亲身感受,对于学生态度的养成具有突出的作用。

4、综合性学习。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语文学科与学生生活,语文学科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性的发展。

1).综合性学习过程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过程,它把传统的语文四种能力杂糅在一起交错进行的,在这种综合性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符合语文教育规律。

2).综合性学习力求贯彻“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教育理念。

3).综合性学习要体现开放性原则,注重内容的延伸与学科之间的渗透、沟通。

4).综合性学习在内容的安排上有较大的伸缩余地。

语文实践活动的成果是完成报告、论文、演讲……为形式的作品。尽管完成这些任务所涉及的事物和所需要的知识绝大多数是在人类历史上已知知识经验的范畴之内,但是却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获得,他们要直接与活动对象接触、打交道,要自己寻找、发现结论,要自己动手去设计、创作……通向最终结果的道路要靠自己一步步地走过,在这样的过程中丰富知识、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提高智慧。学生的活动是内外部活动相互交*的,学生心理内部活动的情感、意志、兴趣、想象、创造等成分是经常参与的。这样的学习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所以将评价、总结学生实践活动的标准局限在“作品”上,就完全背离了语文实践活动的特征和目的。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所体验、感受、经历、收获的一切,应该是我们所关注的。但是,成果也是重要的一种评价内容。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人或一个小组的成果是较差的,或者是失败的,但过程对他们却是成功的,锻炼了能力、积累了经验、增长了见识,因而教师要认真对学生加以观察。也可能有的个人或小组的成果非常精彩,但他们的收获未必最大。所以教师要注意:

[4]。

1).教师有责任发现失败的原因,特别是在结果与收获不一致时,要帮助学生总结收获。例如学生在进行“探索月球的奥秘”语文实践活动中,就有可能失败,这时教师就要帮助学生了解失败的原因。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使知识得到巩固。

2).活动的目的是学生各方面的锻炼,主要收获是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的提高与发展。直接具体的成果固然重要,但教师在总结时一定要突出这种思想。

3).通过评价落实对于过程的重视。

语文实践活动的评价不仅是最终成果的评价,也要对学生语文实践活动全过程进行评价,在语文实践活动总结性评价时,要包括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情况的互评,并将此作为评定的依据。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个人总结。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对于语文实践活动的成果,不存在绝对化的规格和标准,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原则,由此学生搜集资料的渠道、解决问题的假设、完成任务的方法、具体方案的设计、报告体例、作品的风格特色都有相当大的变通余地。也就是说,学生与众不同的思考、最终作品的独特风格、解决问题的奇特方式、设计方案的大胆创新等等,应该给予高分。

“生活处处有语文”,利用语文实践这一契机,使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然后将语文运用回生活中去,这也就达到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最根本目标。因此,语文实践活动对语文教师提出挑战,呼唤综合型教师、创新型教师,即自觉更新知识结构,逐步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对课程的整合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这样,教师和学生就可以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一起“享受语文,快乐语文”,一起成长。

实用快乐教学探析论文(模板18篇)篇十一

摘要:语文是小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也是主要课程。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就成为目前语文教师密切关注的焦点。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与教育背景下,教师要与时俱进,提出新的教学策略与教学形式,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与实践,谈谈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为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提供参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素质教育的发展,强化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能力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都懒于动脑思考,久而久之,他们养成惰性思维,这不利于思维与能力的发展。镜子越擦越亮,脑筋越用越灵。要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教师就要做好引导工作,引导学生逐步分析思考问题,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信心,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语文学习中,进而实现高效学习。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以生为本”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基本教育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使每个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是教育教学的基本追求。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较小,生活阅历不足,生活经验较少,他们做事基本上是凭着自己的喜好。因此,要实现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教师就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性格特点出发,巧妙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好胜心理,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在教学课文《夜莺的歌声》时,我就这样引入教学:我们知道,在大自然中有一种鸟叫夜莺,同学们了解夜莺吗?通过提问方式引入教学,让学生积极讨论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而热烈的课堂环境中更好地学习。接下来我便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让他们将这个故事讲述出来,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既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与概括的能力,又检验了学生的阅读成果,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阅读情况。然后我让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有的学生喜欢夜莺说游击队是蘑菇的那一段,体现了夜莺的聪明机智;还有的学生说喜欢夜莺把敌人比喻成野兽的那一段,既体现了夜莺的机智勇敢,更表达了夜莺对敌人的仇恨,机智勇敢又镇定的夜莺使得敌人消除了疑虑。不同学生有不同看法,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在思考中不断进步,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二、创造学生展示的平台。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与长处,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愿意与教师沟通交流,表达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从而让教师真正了解学生,知道学生所需;教师还要充分鼓励学生,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的鼓励会极大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语文课堂上,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巧妙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参与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现自我,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课本剧表演是语文教学中强化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在教学《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在经过对课文内容深入的挖掘与分析后,学生将课文中的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出来,有的学生还在课本的基础上加上了自己的想象,使得表演场景更加逼真,更加有趣,课堂氛围轻松而活跃。在学生表演之后,我积极表扬那些表现出彩的学生,鼓励那些表现不是很好的学生,并让他们继续努力,增强学生信心。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课堂,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亲身的实践参与中,学生对人物的形象、性格特点也能有更深入的理解与认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语文教材中的内容虽然丰富多彩,但是学生仅仅学习语文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真正促进学生能力提高,教师还要结合教学内容不断进行课外拓展与延伸,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学生不仅会对课文内容充满学习与探究兴趣,而且能有效地拓宽学生视野,开阔学生眼界。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既可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又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用最普遍的就是多媒体,发挥其集声音、视频、图片等功能于一体的优势,使其在语文教学中具有独特地位与作用。多媒体辅助小学语文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时,为了让学生对这篇课文中的人物特点有更清晰而全面的认知,我为学生讲述了空城计、赤壁之战的故事,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这些片段,学生听到这些故事、看到这些视频后,都十分震撼、吃惊。然后我让学生自主学习这篇课文,他们都主动积极地阅读课文,并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都积极回答问题,并主动提出自己的见解,课堂教学进行得十分顺利。

四、结语。

新的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语文教学效果,还要注重小学生的能力发展。要真正实现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形式与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创建展示的平台,丰富教学内容,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欲望,进而发展学生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实用快乐教学探析论文(模板18篇)篇十二

摘要:

企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社会实体,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发展对相关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工商管理专业是企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学科,同时也是是高职院校专业体系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期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教育要做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才能够适应市场发展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

同时,做好工商管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是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本身发展的要求。

基于此,本文对工商管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以期为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企业要想在经济社会活动中获得更好地发展,更好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就必须对自身的管理活动和管理水平进行优化和提升,这就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在工商管理专业中开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学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理论知识进行科学的传授教育,而且还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要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创新,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对学生的理论、实践能力进行有效培养,提高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1工商管理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意义。

工商管理专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工商管理专业理论知识体系构成比较复杂,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实际操作能力比较弱。

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结合,能够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且能够通过实践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从整体上优化工商管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1.2有效提升学生问题分析解决的能力。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过程中如果对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进行培养,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学生能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结合自身的理论知识专业架构,探究问题解决的方法和途径。

就在学生实践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

传统的工商管理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开展的,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受到严重的制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不高,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

一个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亲身实践我的相关的实践经验,在实践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将更加活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凸显,这在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4有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不同的学生在性格、兴趣和思维发展特点方面都是不同的,因此过去“一个问题对应一个答案”的教学思维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

开展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从自身的知识能力储备、自身的认知能力等方面出发,对问题形成自身的看法,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而且还能够促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有利于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发展。

1.5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高职院校工商管理教学最主要的是要对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进行培养,学校的教学活动与岗位实践活动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在岗位工作中,学生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而且还要与同事之间进行紧密的合作,在这种情况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教学活动开展能够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行培养,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奠定良好的能力基础。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理论教学实践效果并不理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无法进行有效的融合,也无法对学生进行全面科学的培养。

具体地说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理论教学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专业教学仍然比较偏重理论,实践教学的力度不够,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仍然是引入一些企业案例对西方管理理论进行分析,这些理论教学方法比较适合西方国家经济体制下的工商管理活动,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联系不够密切,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轨,工商管理教学的效果并不高。

实用快乐教学探析论文(模板18篇)篇十三

摘要:农村高中由于其固有的局限性,课程改革滞后于城市,农村高中如何成功实施教学成为农村教育当务之急。本文就如何在农村高中地理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探究性作了一些实践与探讨。

一、在备课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树立充分体现学生主体的理念,及时更新教学理念,选择与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案。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探究性地位。针对不同类型的课堂内容要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如相对现实性的内容就直接将地理画面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直观接触地理;而一些相对理论化的内容,则需要教师引导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来体现学生的主体探究性。只有在备课中努力去体现学生的主体探究性,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探究性。

二、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探究性。

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探究性包括众多方面,比如课堂中师生所占时间的比例分配、学生的独立参与程度等等。

1、通过学生自身动手动脑实践发挥学生的主体探究性。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的过程,课堂教学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为方向,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解放学生的眼、口、手、脑,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实践空间。空洞抽象的讲解使人枯燥乏味、失去兴趣,而成功的实践活动将使人终身难忘。

2、通过讨论交流体现学生的主体探究性。

当学生对一个问题认识模糊时,当阐明一个问题需要多角度、多层次时,可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共同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结论。

这样,学生通过激烈发言,深入思考探讨,彼此交流合作,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深刻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探究性作用。

3、通过分组讨论、彼此合作体现学生的主体探究性。

合作是学习的组织形式,学生在地理课堂上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合作。让学生在发表自己意见的同时也养成倾听他人意见的良好习惯,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启迪、相互帮助,以解决信息中的各种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当学生的主体探究性发挥出来以后,分组合作学习更成为一种需要,要通过课堂的互动,让不同的思维在合作中碰撞,让他们发现问题,激励他们去探索创新。

4、通过竞争充分体现探究性。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可引进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竞争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处理好人际关系。这种方式较为费时,一般在上课前几天布置下去,或者采用将某一节内容分成若干板块,分别由若干小组负责,这样可以节省时间,而且更具有可操作性。有时采用较多的是将整节内容而不是分成板块,直接交由学生相互讨论,提问时可以指定某一小组回答。老师在课前发一些与本节内容相关的辅助材料就可以采用这种上课方式。这样的课堂完全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性。

5、通过老师引导学生自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探究性。

老师在课堂上的主要职责是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学生能读懂的老师就不用加以解释,交由学生自己去想一些方法掌握,这些方法可以在学生之间推广。学生能发现的老师不要点明,更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信任学生,调动学生,促进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创新。这样的方式适用于一些抽象内容的章节与一些阅读课。抽象的章节要更注重老师的引导,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已经有了一定的水平,在课题中要尽量发挥学生的抽象思维,老师可以用一些形象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找例子理解,老师加以辨别。

三、学生学习评价中体现学生主体的探究性地位。

良好的学习评价体系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与旺盛的学习激情。中学教育的学生评价体系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摒弃单一的考试评价体系,采用综合立体评价体系,以激励为主。课堂教学后的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进行延长性评价,或者是对学生的课外作业与课外学习的评价。这时可采用成长记录的形式开展全方位的评价,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探究性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至关重要,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态度。当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时,教学效果往往起到事半功倍、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可以将老师从课堂中解放出来。当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用快乐教学探析论文(模板18篇)篇十四

通过学习语文,我们可以了解一些古代的诗词文化,可以用优美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我们可以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来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我们可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来表达自己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我们可以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来形容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通过学习语文,我们可以不再愚昧无知,而是崇尚真理、热爱科学;通过学习语文,我们可以不再肤浅狭隘,而是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学习语文,我们可以不再是非不分,而是英明睿智。所以,我们应当积极学习语文,用知识来充实自己。在小学阶段,教师应当让学生正确地认识语文并体会到语文独特的魅力,重点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和习惯。

语文是一门生动有趣的学科,但是语文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常常令课堂教学十分枯燥乏味,丢失语文蕴含的情趣,进而大大地打压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通常只根据自己的思想讲授语文知识,没有考虑学生的想法,而且没有提供给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以致于小学生在课堂上左顾右盼,不能集中精力进行学习。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以传授学生各种字词、诗词的理解记忆等为主,重课内阅读,轻课外阅读及知识拓展,而没有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和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以致于学生虽然得到了比较高的语文成绩,可很难利用流利的语言进行交流。再次,语文教师通常钟爱于用课本讲解知识,没有考虑利用其他教学方法来使课堂活泼生动、多姿多彩。作文是语文综合水平的体现,而写作教学常常局限于课内进行,闭门造车。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急需得到改进和完善,教学途径得以拓展。

1.结合文章背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中存在一些比较难理解的文章或者诗词。对此,教师应当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在讲解“七步诗”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作者的经历:曹植处于三国时期,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要想迫害曹植,以曹植未能及时吊唁先父此大不孝为由,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作一首诗,做不到就杀头。通过学习文章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与作者情感共鸣,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增强学习语文的动力。

2.利用分角色对话,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十分重要。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对话。通过对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朗读能力、流利的说话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笑谈“碰壁”时,可以挑选三个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我”“伯父”和旁白,然后让他们朗读课本。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文章的含义。同时,教师应当对学生的朗读进行合理的点评,对学生应当多加鼓励,使其逐渐形成流利的口语能力和抑扬顿挫的语调。

3.利用多媒体,丰富语文课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一些课文语言十分优美。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与文章有关的录音,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独特的意境。例如,教师在讲解《怒吼吧,黄河时,可以为学生播放诗人光未然和作曲家冼星海满怀革命激情创作《黄河大合唱》,让学生真真切切体验“……时而低回婉转,无比哀伤,如同暴风雨中折翅的小鸟;……时而气势雄壮,苍凉悲壮,如同那浊浪排空的怒吼中的黄河……”。这样,就为学生学生了创设激情四溢的学习情景,使得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趣味横生。语文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美轮美奂的图片和活泼生动的视频来进行教学,让学生的感情逐渐丰富、审美能力逐渐得到提高。

作文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建立在感知、情感、经验之上。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可以离开课堂。比如,写景作文教学可以是室外写生,首先领着学生观察校园在自己心中最美的一角,然后赞一赞,最后把美景和感受写出来。在教学读后感的写作时,可以组织学生到图书阅览室,看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或一个故事,并把自己读到的精彩的喜欢的与大家分享,并将所思所感所悟记下来便是读后感。这样的情境作文,能让作品不仅有血有肉,更是富有个性灵魂。

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教学方法和途径的改进措施。经过教学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十分有效。小学生逐渐认识到了语文的重要性,并体会到了语文独特的魅力;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理解能力也逐渐得到了提高,感情也得到了丰富;小学语文课堂由以往教师独舞的局面变得活泼热闹了,学生的审美、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但是,小学语文教学之路还漫长而修远,需要广大教师上下求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

实用快乐教学探析论文(模板18篇)篇十五

教师是课堂教学这台戏的总策划、总导演兼男一号或女一号,而学生则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旁观者”,旁观者未必清,这种模式极大地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成为主旋律的今天,这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为了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理论修养,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动脑能力,笔者从新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和基本要求出发,针对“情境教学法”的概念、特点、类型、情境创设的原则及其对教师的要求等几个方面做尝试性的初步探讨。

关键词:情境创设;激发兴趣;自主探究。

新课程理念首先要求教师本身就要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从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转变为“主导者”,让学生由教学活动的“旁观者”转变为“表演者”,积极投身到教学活动当中去,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呢?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情境教学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下面本人针对教学情境的创设就自己的理解做几点浅谈:

1情境教学法的概念。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

2情景教学法的特点。

2.1形真情真。

要求形象具有真切感,神韵相似,以鲜明的形象,强化学生感知教学内容的亲切感。

2.2情切。

即情真意切,情感参与认知活动,充分调动主动性。

情境教学是以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为手段,连同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的内容以及课堂气氛成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儿童的心理,从而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整个学习活动,达到儿童整体和谐发展的目的。

2.3意远。

意境广远,形成想象契机,有效地发展想象力。

情境教学讲究“情绪”和“意象”。

情境,总是作为一个整体,展现在儿童的眼前,造成“直接的印象”,激起学生的情绪,又成为一种“需要的推动”,成为学生想象的契机。

教师可凭借学生的想象活动,把教学内容与所展示的、所想象的生活情境联系起来,从而为学生拓宽了广远的意境,把学生带到教学内容中的情境中。

情境教学所展现的广远意境激起学生的想象,而学生的想象又丰富了内容。

2.4理蕴。

理寓其中,即蕴涵理念,抽象的理念伴随着形象,有效地提高认识力。

情境教学的“理寓其中”,就是从教材中心出发,由教材内容决定情境教学的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个或一组围绕教材中心展现的具体情境。

情境教学“理蕴”的特点,决定了儿童获得的理念,是伴随着形象与情感的,是有血有肉的。

这不仅是感性的、对事物现象的认识,而且是对事物本质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

3创设情境的几种类型。

3.1通过课堂实验创设情境。

地理实验教学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地理实验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高效率、高质量地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第二,实验教学强调演示和参与,能够有力地改变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分析研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得出结论。

3.2利用新闻热点创设情境。

现代学生已不满足过去的“两耳不闻窗事,一心读圣贤书”,他们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爱国情操,关心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小事。

所以,利用新闻热点创设情境,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3利用地理学发展史创设情境。

新课标强调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和培养,要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和端正的学习态度。

4有效的教学情境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

4.1取材于生活。

我们知道生活是直观的,它可以看到感受到,甚至可以触摸到。

新课程理念注重从学生的体验出发,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情境,亲身感受,最终做到认识并掌握知识。

因此,创设教学情境,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多姿多彩的生活环境中,不乏创设教学情境的资源。

4.2问题情境的取材要有针对性。

创设问题情境时,必须具有针对性,要通过创设的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要能将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到教学内容上,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的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时喜欢将课件弄得花里花哨,画面繁杂多变,想借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殊不知这时学生的思维意识并没有被吸引到学科问题上,反而被这些华丽的画面分散了。

4.3创设的情境内含问题要难易适度。

教师创设的情景问题要存在一定难度,过于简单,学生不经过思考就能直接得到答案,这样的问题不具备激趣导学的效果。

但问题不是越难越好,情境内含的问题太难,超出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样的情境创设就失去了意义,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还有违初衷的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

5在教学中熟练地创设情境,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5.1教师要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互动的过程,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中学生处于身体、知识、思想都在成长发展的阶段,他们有着极其敏感和强烈的自尊心。

人民教师工作的可敬之处,就在于通过细心、耐心的培植和浇灌,为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只有对学生倾注于广博的爱心,才能缩短师生间的感情距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5.2教师要能充分熟练的驾驭教材。

教学内容是教师创设情境,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实效性的主要客观依据。

在教学中,使用哪一类型的情境创设,情境问题的难易程度如何把握,都要紧扣教材特点和教学内容。

否则,创设出来的教学情境就会脱离教学实际,不能充分、全面的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目标。

因此,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烂熟于胸,深刻领会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才能有针对性的创出有效的教学情境。

5.3教师教学要有趣味性。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意捕捉学生的兴趣所在,努力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寓趣味于知识传授之中这样才能使学生轻松愉快的完成学习任务。

我们看到一些优秀的教师上课,总是不满足于安静的教学秩序,总是想方设法在学生心里激起兴趣的波澜。

在他们的课堂上,学生投入学习时,就像是跳进奔流的江河,畅游在兴趣的漩涡上。

一潭死水的课堂永远没有感染力,永远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用心创设地理情境,让地理教学在情境中开展,不仅可以改变知识的传输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自发进行的快乐之事,有利于培养其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多采用情境教学法的却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快乐教学探析论文(模板18篇)篇十六

摘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新课标高中地理培养目标之一是使同学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同学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那么,在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实行创新教育呢?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关键词:新课程创新教育高中地理。

新课程标准以同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同学的发展为本,提高同学的创新能力,而培养同学的创新思维则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因此,同学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创设良好的地理校园文化,培养同学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一个人创新的灵魂和动力,它主要包括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对新异事物的敏感性,对真知的执着追求,对发现、发明、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同学个性的发展离不开他生活的环境,个性是在与他的生活的环境相互刺激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个性是创新人才的标志之一,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强调培养同学的个性才能,个性的发展也是人的发展的基本内容,个性化使同学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独特的好奇心,强烈的进取、开拓、创造精神。创设开放式多媒体地理园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大特色。地理园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引入声光电与地理模型相结合,创造综合的育人效果。它使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从室内走向室外,开辟了一片全新的地理多媒体教学天地。它以新颖的结构设计和深层次的内在寓意潜移默化,渗入同学心中,促进了同学良好的创新思维品质的形成。创设开放式多媒体地理园,可以为同学提供广阔的个性发展空间,为培养同学的创新精神提供良好的`平台。

二、营造和谐、民主的地理课堂氛围,激发同学创造性思维品性。

创新是人类独有的潜能。教育工作者更要善于发现蕴藏在同学身上的潜在的创造性品质。对于中同学,只有在课堂上,教师强化其创新意识,帮助其树立一种推崇创新、追求创新的观念,才能使同学形成一种时时处处创新的意识。通过持续的训练和强化,同学逐渐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其创新热情才能被点燃,创新潜能才能被挖掘。同样,创新品质的培养,也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训练和强化,形成同学高层次的需求和远大的志向、坚定的信念、强烈的自信心、坚韧不拔的毅力、献身科学的内在动力和坚强意志、敢冒险、敢怀疑、敢挑战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日积月累,同学的创新品质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要培养具有鲜明个性的创新人才,就要为个性的发展创设出宽松、和谐的环境,而同学培养个性的主要渠道在课堂教学。

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每个同学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同学在立体的学习方式中发展智能,把同学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以同学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课堂设计和教学策略、教学过程都是为同学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充分发挥而选择。同时使同学在课堂教学中能与教师一起选择、设计和完成多种教学内容,这就创设了一种新型的开放式的课堂结构,使同学做到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在课堂中充分展示每位同学的个性。师生关系是影响同学成长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与创新能力的培育息息相关的问题。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人格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且还是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同学成绩的判定者,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不要说同学的创新能力不可能得到发展,甚至连正常的人格也难以得到健康发展。同学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育需要给同学创造更多机会体验主动学习的过程,和谐、民主的地理课堂可以帮助同学形成主动探究意识和能力。新型的师生关系倡导能者为师,提倡教师与同学在不同时段内互为引导者,即时扮演、随时更替,这也正符合了青少年好强、好胜、好奇的心理特征。为了扮演引导者角色,促使同学放开胆量、开动思维,追求事实、质疑真理、挑战权威,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目标。

三、实施“爱的模式”进行地理课堂教学,发展同学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是创新的本质力所在,它主要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创造想象力,创造性地计划、组织和实施某种活动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它能帮助同学形成主动探究意识和能力。对同学进行创新思维培养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只有在课堂上,在教师经常性的引导和训练中,同学才能作为个体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并从多方面去思考、探索某种前所未知前所未有的新的东西,达到创新思维的新颖性和创新性的统一;才能通过有效的发散思维,重新集合信息,聚合出最优结论,并从多种联系、多种角度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机结合;才能根据事物的新形象,产生创新性想象,并立足于现实,实事求是,使创新思维的成果现实化。人人都具有创造潜能,诚如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所说的“人人是创造之人”。创设良好的地理校园文化,营造和谐、民主的地理课堂氛围,实施“爱的模式”进行地理课堂教学,这是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

四、积极开展体现创新教育的实践教学,使同学形成创新技能。

地理知识、地理事物、地理现象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地理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开展实践教学,是培养同学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非常重要的手段。所以,我们可以用以下的方法开展实践教学:1.模拟实践。如在课堂上利用教具、仪器进行演示,或用多媒体再现地理过程和地理现象。2.联系实际。一些同学们熟悉的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就可直接用于课堂教学,让同学们分析成因和道理就可以了。如昼夜长短为什么会有规律地变化,回归线附近为何多沙漠,炎热的夏季午后多雷阵雨的原因等。3.开展调查。通过接触社会和大自然去认识和发现问题。

总之,要培养同学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我们就要积极探索地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使同学在学习地理知识过程中,发现问题、认知问题、解决问题,使更多的同学能够成为各个领域中具有开拓精神,推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人才。

实用快乐教学探析论文(模板18篇)篇十七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pbl教学模式被广泛运用于地理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地理知识的欲望,还能引导学生科学地探究地理知识,增强学生地理综合素养。本文结合教学实例,重点探究了pbl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创新运用,以期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pbl即problembasedlearning,它以问题为基础,更能有效培养学生观察、探究问题的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选择恰当的地理问题,引导学生科学参与地理探究过程,使学生体会地理学习的乐趣,从而提升地理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

pbl教学模式能突出问题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特别是灌输式教学模式,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空间与时间,引导学生参与地理知识的探究过程,从而提升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模式时,教师可创设教学情境,创新教学方式,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创设具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探索地理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时,教师可提前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想去旅行的地方,制作出学生感兴趣的ppt课件或者微视频。筆者以“西双版纳”的教学为例。首先,笔者为学生播放了西双版纳迷人的自然风光的视频,时间约3分钟,在视频中展示了西双版纳的小浣熊、大象等具有特色的动物,并提出问题:“这段视频中一共有几种地理要素?其中‘水’在各个要素中是如何转换的?”其次,笔者给学生5分钟的讨论时间,要求学生独立思考,通过主动搜集资料、反复观看视频等方式,深入探究这个问题,使得学生准确掌握生物、土壤、大气、水、岩石等地理要素,让学生明白“一方水土一方情”的道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利用恰当的语言营造更具吸引力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pbl教学模式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能力。

根据相关教学数据可知,学生的自学能力仍然有待提升。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受到了限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科学发挥引导作用,合理运用pbl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境,带领学生探究地理知识,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探究意识。

如在教学“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时,教师可设置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第一,基础性问题。如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三种技术的优势与运用范围是什么?第二,提高性问题。如三种技术的联系是什么?第三,优秀性问题。如在gps汽车导航中,信息在汽车、卫星和服务中心之间是怎样传递的?教师应要求学生共同讨论,查阅资料,引导学生了解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之间的关系,梳理好地理知识结构。此外,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特别关注每位学生的参与情况。当学生遇到专业问题时,教师可以朋友的身份参与讨论,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从而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能力,强化其自学效果,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地理知识。

三、合理运用合作项目,树立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为充分发挥pbl教学模式的作用,教师应合理运用小组合作方式,使学生在共同探究过程中树立良好的团结协作意识,增强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如在教学“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林为例”时,首先,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地理知识掌握情况,把学生分成人数均匀的学习小组,并要求学生自主选择一名组长,由组长与组员讨论确定“区域森林保护”的项目,并根据组员的优势,明确小组探究的任务;其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借助互联网,了解区域森林资源的分布与使用情况,并利用图表等方式,梳理收集好的数据,探究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教师选择恰当的时间,汇总学生的资料,并选择一名学生进行汇报。在汇报过程中,教师可给予其他小组提问的机会,以集思广益,帮助学生梳理地理知识结构。同时,教师应及时评价学生的探究情况,从而实现知识共享,达到既定探究目标。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项目时,教师应全面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教学目标等因素,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不断创新探究项目,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到合作探究过程中。

四、理论联系实践,梳理学生的地理知识结构。

高中地理是一门以自然为基础的学科,其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所以在运用pbl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梳理学生的地理知识结构,帮助学生自主运用地理知识。如在教学“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之前,教师可要求学生观察周围的社会现象,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如“某个工厂的选址是否合理?”“某条河流应当如何治理?”等,将理论知识合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可持续发展理论,从而提升地理教学质量。

五、结语。

综上所述,pbl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基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模式,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创设可参与的地理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此外,教师还应借助恰当的合作项目,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在实践中提升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建立独特的地理知识结构,促使学生体会到地理学习的乐趣,从而提升地理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翟云霞.在“劣构问题”中找寻地理思维——高中地理pbl式课堂教学应用初探[j].中小学教学研究,20xx,(11).

[2]江红.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在《空运地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xx,(4).

实用快乐教学探析论文(模板18篇)篇十八

情感是推动教学开展最直接、最有效、最明显的内在促进因素。对于高中地理教学这一难度较大的工作而言,让学生保持强烈的情感可以使教学工作事半功倍,从而有利于教学各个环节的有序开展。我在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视教学研究,既研究教材教法也研究教学对象,学生的一举一动能够尽在我的有效掌控之中,教学工作也始终紧贴学生身心特点,有利于增强学生强烈的情感。在教学工作中应重点抓住三个方面:首先,注重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对不同基础与能力的学生而言,只有设置量身定制的教学目标,才能使学生缓解畏难情绪,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之中。可以通过分层设置教学目标的路径,让学生找准定位、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有效投入到地理学习的活动之中。

其次,在地理教学中要始终坚持以正面评价为主,对学生思维的拓展、回答问题角度的新颖、作业完成的高质量,以及检测考评中取得的进步都予以表扬激励。这样的正面评价可以让每一位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获得更加明显的积极情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活动的快乐,乐于参加学习,主动开展学习。最后,在地理教学中还应该注重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通过外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情感。营造良好氛围,既包括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包括和谐的学生关系。在师生关系上,既注重自身态度的和蔼、语气的亲切,又要积极关心、帮助学生,指导学生学习技巧、弥补薄弱环节;在学生关系上倡导团结友爱、互助共进的氛围,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始终相互帮助,让班级形成良好的集体学习氛围。

许多教师认为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兴趣不高、参与度不深,导致课堂效率较低。实际上,教师如果对自身的教学工作进行认真反思,就可以发现一些端倪,如果教师的教学工作信息量少得出奇,教材中有多少,教学中就运用多少,这种机械的固守教材的理念,会直接导致地理教学工作受到严重限制,整个教学不能够展示地理学科丰富多彩的魅力,使教学工作走进死胡同。所以在教学中应始终将教学信息的丰富完善作为有力抓手。例如,我在《全球气候变化》一课教学中,除了对教材中的信息进行阐述之外,还通过视频手段向学生演示了全球气候变暖之后带来的各种影响,并借用了目前社会上热议的《穹顶之下》纪录片,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具体表现及影响。这样补充完善的信息有效增强了地理教学课堂的生动性和吸引力,让学生愿意主动学习。

由此可以看出,丰富的教学信息对提高地理教学成效具有帮助,教师应该充分重视教学信息的完善。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就应进行充分的研究,要从各种与地理知识相关的报刊中搜集信息,从互联网中下载所需的内容。无论是数据文本资料还是相关的视频资料,都可以通过多渠道的搜集来完成。在教学课件的制作中,教师一定要重视自主创新,可以运用成品的课件,但是决不可完全依赖于成品课件,要善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结合地理教学工作实际需要,将自己认为恰当的、科学的、生动的、有趣的信息融合进来,制作多媒体课件在地理教学中进行演示,可以取得更加丰富的效果。

高中生在学习活动中具有强烈的参与愿望,教师要重视这一思想趋势,要能够在教学中与时俱进设计出贴近高中生地理学习要求、符合地理学科特点、有利于提高教学成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地理课堂学习中有平台、有载体、有空间,既能够相互探讨研究,又可以集中集体智慧,将灌输的模式转变为探究的模式,使地理教学工作能够向着更加自主和素质化的方向发展。这对学生而言,也是提升自身素质的一次良好契机。在教学工作中要充分重视师生互动的促进效果,首先对学生的学习载体进行全面优化,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教师讲解、学生接受,而是通过设置合作小组的方式,让学生形成学习的集体,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衡编排,为接下来的地理教学探究奠定组织基础。其次,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充分引导,将教学重点、难点体现在思考题的设计上。以《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为例,我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出具有思维引领效果的'提纲,要求学生分析交通运输的布局变化具有哪些方面的影响,造成这些影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扬长优势避免消极影响,怎样科学进行交通运输布局的调整和规划等。这样的思考题既紧密结合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又体现了对学生思维的引领效果。

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我还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具体实例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让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理解分析,从而达到巩固的效果。最后,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不再简单评价,而是继续引导他们学会自我完善纠正、总结和提炼。对每一个小组的研究成果,教师发挥点拨作用,给予他们展示的平台,让学生相互辩论研究,进一步总结完善学习成果,这也是增强高中地理教学中师生互动效应的重要手段。无论学生处于什么样的基础与能力,教师都应当在课堂教学环节为他们量身定制相应的角色、相应的位置,提供相应的载体与线索,让他们在地理学习中踊跃发言、积极思考。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点掌握的效果,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地理学习的思维能力,对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地理来自于自然,来自于社会,来自于生活,是研究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地球周边环境的一门重要学科。地理教学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又要强化与自然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地理教学应当是活灵活现的地理教学,而不应是脱离实际、死气沉沉的知识灌输。高中地理教学要始终结合社会生活因素,这一点应当为广大地理教师所熟知重视,并有效运用到教学工作之中。首先,我在教学设计时认真分析教材与生活的联系,寻找二者之间的结合点,在教学设计中融入大量的生活信息,使教学工作更加切合学生的理解实际。

其次,我还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生活感知的理解效果,在教学引导过程中进行有效兼顾。例如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课教学中,我除了结合教材进行讲解之外,还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通过回忆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列举我们身边一些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的现象,并带领他们走出课校园,实地去观察一些河流的污染现状,对这些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改进的措施。这样将高中地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感知紧密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理解效果。最后,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寻找与生活的切入点,鼓励学生在课后通过上网搜集资料,了解我们身边的地理环境,了解我们所生活的各种状况,以及开展一些社会实践调查等。这些环节将地理教学与社会生活因素紧密结合起来,体现了对地理教学中能力培养的要求,有利于学生提高理解感悟能力。

知识、能力与情感构成了高中地理教学目标的三要素。有些教师过于重视知识点的教学,将地理课堂演变成地理知识的记忆;也有的教师在近年来不断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改革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有部分教师对情感教育重视不足,认为其属于软条件。实际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代青年的环境保护意识应当得到有效增强,环境保护要从娃娃抓起,只有从小开始,从学生阶段开始强化对学生的地理责任意识教育,才能够将这样的思想牢牢根植于学生脑海和内心,并伴随他们一生的行为习惯。我在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视对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例如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学中,我带领学生认真分析了哪些灾害是由于人们的不当行为而造成的或是进一步加剧的,对破坏植被导致的水土流失引发洪涝灾害、人为破坏自然环境引发的沙尘暴等现象进行分析,对这些环境问题与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联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因人类不恰当的改造自然而引发的环境问题具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还引导学生思考怎样与自然和谐共处,怎样科学开发自然资源对人类产生良性回馈,将环境保护意识牢牢扎根于学生内心。学生在学习这一章内容之后纷纷表示,原来我们生活中许多灾害是可以避免的,环境保护责任意识明显增强。

地理教学重点在课堂,但绝非局限于课堂。每一位高中地理教师要始终牢记立体化教学原则,既要抓好课堂也不能忽略课外各种资源的整合,要将地理教学置身于广泛的空间进行拓展延伸,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成长。我在教学中始终牢记这一原则,将课外拓展活动作为地理教学的有益补充,使其一脉相承。例如在《人口的迁移》教学过程中,我在课外对学生布置了一系列的拓展任务,如了解你身边有没有迁移的人口及迁移原因;调查这些迁移人口的性别、年龄、来源地;调查迁移人口的学历水平、主要从事的职业及收入情况等,这样的拓展性学习任务,对学生而言是一项全新的任务,既要求学生将地理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技巧运用于实践调查与研究之中,同时也要求学生与自己身边的社会信息有机接触,培养了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别是设计调查问卷、将收集的信息整理归纳,总结反馈这些环节,对学生能力拓展性作用更为明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广大教师要充分重视课堂空间的拓展,经过一系列的拓展活动,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有效巩固,让学生增强学以致用的能力。实践证明,课外拓展活动对提高学生地理知识掌握效果、增强其地理综合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广大教师要紧密结合教学改革要求,让教学工作更加生动形象,更加丰富多彩,从而有效推动高中地理教学成效提升。

相关范文推荐

    最优船舶代理合同纠纷(案例19篇)

    代理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谈判技巧,以便与不同的利益相关方进行交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代理操作手册,希望能够对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代理技巧提供帮助。

    最优销售思维总结(案例17篇)

    销售工作总结是对销售活动、产品推广和营销方案的总结和改进。销售工作总结范文中的经验总结和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在工作中更好地把握销售机会。焦添甜。谈到学习思维拓展训练

    最新交通疏导申请书(通用14篇)

    更多申请书是我们与学校、公司或组织之间建立联系和沟通的重要桥梁,通过它我们可以传递出真实、有力和有意义的信息。更多申请书是为了申请学校、工作、奖学金或其他机会而

    最优参观老航校心得(通用19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某个经历或学习中所获得的思考和感悟的总结,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改进自己的行为方式,我觉得写一份心得体会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是一些写心得

    最优推拿室心得体会及收获(案例18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深入思考自己的行动和思维方式,从而找到改进和提升的方向。请看以下几篇精心挑选的心得体会样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启示和鼓舞。一、引言(15

    优质观看榜样讲党课心得(通用22篇)

    党课是党员学习党的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途径之一。以下是一些党课学习资料和参考书目,希望对大家的学习和教学有所帮助。今天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纪念日

    热门诗歌的体会(汇总13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如果你正苦于写心得体会,不妨看看以下这些例子,或许能给你一些灵感。诗歌是一种美妙的艺术形式,它以

    实用学校swot心得体会和感想(汇总22篇)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成长经历的记录和回顾,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参考他人的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对特定主题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专业泡面的心得(模板17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思考和行动的回顾,对于未来的成长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小编搜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启示和灵感。

    专业培训方案的实施(模板19篇)

    培训方案可以帮助员工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提高工作效率。下面是一些成功的组织实施的培训方案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在教师继续教育教材《新课程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