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质19篇)

时间:2023-11-09 作者:梦幻泡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质19篇)

教学计划的编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以及教材的内容和特点。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独特的教学计划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的教学工作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质19篇)篇一

教学要求:

1、解决“打折”等实际问题,沟通各类百分数问题的联系。

2、体验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在交流、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树立依法纳税和科学理财的意识。

3、感受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对周围环境中与百分数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会解决有关打折、成数、税率及利率方面的问题。

教学难点:利息的计算。

课时安排:

1、折扣……………………1课时。

2、成数……………………1课时。

3、税率……………………1课时。

4、利率……………………1课时。

5、学会购物………………1课时。

1折扣。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折扣(课本第8页例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商品打折销售的情境中理解“折扣”的意义。

2.学生在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这种问题的基础上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养成独立思考、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折扣”的意义。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理解“折扣”的意义。

师:利用课件或挂图出示商场店庆、商品打折的情境。

问:“打折”是什么意思?八五折、九折表示什么?

生:结合实际了解到的信息进行思考和交流,再阅读课本进行对照分析。

小结:商店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折扣销售,通称“打折”。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问:七五折表示什么?五折表示什么?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1、出示例1。

2、让学生独立解答。

3、集体汇报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并且两个问题加以比较。

板书:(1)180×85%=153(元)。

(2)160×(1-90%)=16(元)。

师生共同总结解题方法。

三、实践应用及作业。

1、第8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各折扣表示的意思。

2、第13页第1、2、3。

四、课堂总结。

学生谈谈学习本课有什么新的收获。

板书设计:

2成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成数(课本第9页例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经历认识“成数”,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

2、对“成数”问题有好奇心,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成数”的意义。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报纸上写道:“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二成”,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商业上与百分数有关的术语是“折扣”,而农业上与百分数有关的术语就是“成数”。

二、探究体验。

1、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例如一成就是十分之一,改写成百分数就是10%。

2、让学生尝试把二成及三成五改写成百分数。

3、让学生说说除了农业上使用成数,还有哪些行业是使用了成数的知识。

4、教学例2。

(1)出示例题,让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2)学生尝试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巡堂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理解“节电二成五”就是比去年节省了百分之二十五的意思。从而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解法列出算式和解答。

350×(1-25%)=262.5(万千瓦时)。

或者引导学生列出:

三、实践应用及作业。

1、第9页做一做。

2、第13页第4、5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板书设计:

3税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税率(课本第10页例3)。

教学目标:

1、理解纳税的含义和纳税的重大意义。

2、能计算一些有关纳税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依法纳税意识。

教学重点:能进行一些有关纳税问题的计算。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学生汇报自学情况,介绍有关纳税的知识。

纳税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以便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水平,保卫国家安全。因此,根据国家规定应该纳税的集体或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1993年我国进行了税制改革,将纳税主要分为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缴纳的税款叫应纳税额。根据纳税种类的不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有说不同。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如销售额、营业额、应纳税所得额等)的比率叫做税率。

二、探索计算纳税的方法。

教学例3。

结合例3,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营业额、什么是税率、什么是营业税、什么是应纳税额。在弄清以上这些相关概念之后,学生尝试解答例3。

2、在学生独立审题解答的基础上订正。

30×5%=1.5(万元)。

三、堂上练习及作业。

a)第10页做一做。

b)第14页第6、7、8题。

四、课堂小结:

税率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

4利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利率(课本第11页例4)。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调查实践中了解储蓄的意义、种类,理解什么是本金、利息。

2、能正确计算利息。

教学重点:利息的计算。

教学难点:利息的计算。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了解储蓄的意义和种类。

1、储蓄的意义。

师:快要到年底了,许多同学的爸爸妈妈的单位里。

会在年底的时候给员工发放奖金,你的爸爸妈妈拿到这笔钱以后是怎么处理的呢?

2、储蓄的种类。(学生汇报课前调查)。

二、自学课本,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

1、自学课本中的例子,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然后四人小组互相举例,检查对“本金”、“利息”、“利率”的理解。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率:;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

2、师: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先让学生谈谈你所知道的储蓄有哪几种,并举例说明,然后教师作适当的补充。有时会有所调整,而且,根据存款是定期还是活期,定期时间的长短,利息也是不一样的。

3、利息计算。

(1)利息计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2)例4:王奶奶要存5000元请你帮助王奶奶算一算存两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钱?(整存整取两年的利率是3.75%)。

在弄清以上这些相关概念之后,学生尝试解答例题。

在学生独立审题解答的基础上订正。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质19篇)篇二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好,这一节课又是我们的数学课,数学,顾名思义,“学习数”,当然,“学习数”并不是我们数学的全部,但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数。请同学们告诉老师,我们都学过了哪些数啊?(单数,双数,小数,整数,质数,数,自然然,等等……)。

师:对,我们已经学过了这么多数,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研究分数的意义。

二、学习新课。

(一)分数的产生。

1、再现旧知识。

生:平均分,从中间切开。

师:哦,同学们都说,从中间分开,平均分。老师知道了。这样分。(操作课件分饼)。

师:嗯,这个方法真不错,那你能用学过的分数表示每们小朋友分得的份数吗?

生:12 (师演示操作。)。

师:你能说说这个12 它表示什?

生:表示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个小朋友分得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饼的12 。

对,在进行分物,测量或者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2、你还能说出哪些像这样的分数。你能分别指出它们的名称吗?

生:12 ,24 ,57 ……。

1、认识单位“1”。

(1)动手操作:

同学们,我们已经熟悉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现在请你们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四分之一,看谁做得又快又好。(折一折,或画一画)。

(2)展示学生成果。

(3)出示课件,在每一幅图上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交流,汇报,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说出每个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4)概括总结:

师:刚才同学们在表示四分之一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甲:都是把物体平均分成四份,表示其中的一份。

学生乙:有的是把一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有的是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四分,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四分之一。

师:对,一个实物好理解,但是有的是由几个单个的物体组成的,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个整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5)像这样的整体,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一筐鸡蛋,一堆煤,一个年级的人数,一些桃子,一个年级的人数………………)。

师:也就是说,单位“1”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它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少,可以很多也可以很少。

(6)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强调平均分)。

2、学习分数单位:

(1)出示课件:师引导学生填一填。

(2)说说,这些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就是分数的分数单位。

(4)分数单位的特点。

a、都是几分之一。为什么:分数单位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就是分数单位。

b、分数是由分数单位组成的,因为不同分母的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的份数不一样,所以不同分母的分数有不同的分数单位。

三、课堂作业设计。

四、总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呀?你学会了吗?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质19篇)篇三

真分数与假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

最大公因数与约分。

最小公倍数与通分。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4.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5.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三、编排特点。

1.多侧面地展现了分数的来源。

现实需要和数学需要。

2.把因数、倍数的有关知识与分数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教学。

3.关注数学的抽象过程,从现实问题情境引出数学问题,得出数学知识。

4.部分内容作了适当的精简处理或编排调整。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原来安排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之后,现在挪后。

(2)分数大小比较,不单列一段,而是与通分结合在一起学习。

(3)删去了原来第2节中把整数或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内容。

四、具体编排。

1.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产生。

通过测量与分物,引入分数,使学生感悟分数是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

分数的意义。

(1)单位“1”既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体现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同一个分数可以表示不同的具体量,体现了分数的抽象性。

(2)分数单位的概念。

分数与除法。

(1)体现了分数的数学来源: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常用分数来表示。可从数系的扩展角度来认识分数的产生。

(2)分数与除法的统一点:对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

(3)为后面的假分数以及把假分数改写成整数、带分数作准备。

例1。

把除法的意义和分数的意义进行统一:把1个物体平均分成3份,用除法的意义列出除法算式1÷3,根据分数的意义得到每份是。

例2。

(1)把许多物体(3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的意义列出除法算式3÷4,根据分数的意义得到每份是,在这儿,可以用两种方式来理解:a、把1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样的3份是。b、把3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

(2)通过图示得到分数结果,方法多样:一、用操作或图示法。二、推理:1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块,3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3个块,是块。

分数与除法关系的总结。

根据例1和例2总结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在这儿,可以把分数的意义进一步扩展,它既可以表示作为结果的一个数,也可以表示一种运算过程。

(1)可以解决整数除法中商不是整数的情况。

(2)分数与除法可以互逆,可看作同一种运算。

(3)因为除数不能为0,所以分母不能为0。

2.真分数与假分数。

以前学生只接触过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现在介绍分子和分母相等或分子大于分母的分数,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分数。

例1。

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写出分数,并重点观察分数中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并借助直观把它们和1比较,再介绍真分数的概念。

例2。

让学生重点观察分数中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并把它们和1的大小比较,给出假分数的概念。需指出这里的单位“1”是一个圆而不是所有圆的总体。

例3。

(1)从生活语言“一个半”引出带分数的写法及读法。

(2)让学生仿照着写出其他的分数。

例4。

(1)要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是因为要培养学生对于分数的数感。

(2)化的时候有不同的方式。

a.根据分数的意义:4个就是1。

b.利用直观图。

c.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可引导学生总结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一般方法。

3.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约分、通分的基础。

例1(分数基本性质的推导)。

(1)通过直观图观察得出三个分数相等。

(2)从两个方向观察三组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

(3)通过自主举例,从具体到一般,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4)由于分数与除法的内在一致性,引导学生用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来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例2(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

把分数化成分母不同(分母扩大、分母缩小两种情况),但大小相同的另一分数。

4.约分。

与九义教材相比,把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移至此,更体现了求公因数的必要性。

最大公因数。

例1(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1)利用实际情境(用正方形铺满长方形且必须是整块数)引出求公因数的必要性。

(2)借助操作进一步理解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既是长方形长的因数,又是宽的因数,从实际问题转入数学问题。

(3)用集合的形式表示出因数、公因数,与第二单元相响应。

例2(最大公因数的求法)。

(1)前面没有正式教学分解质因数,因此这儿不教学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只在“你知道吗”中进行介绍。

(2)多种方法。

a.分别列出两个数的所有因数,再找公因数。

b.从较小的数的最大因数开始找,看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

也可引导学生想出不同的方法,如:从较大的数的最大因数开始找,然后和上面的b方法进行比较,看哪种更合适。

(3)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之间的关系:所有的公因数都是最大公因数的因数。

做一做。

让学生接触两类特殊数的最大公因数:两数存在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两数互质。

约分。

例3(最简分数的概念)。

(1)通过实际情境引出两个分数(根据不同的素材引出:具体的米数、分成四段)。

(2)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说明两个分数相等,为后面的约分设下铺垫。再给出最简分数的概念。

例4(约分)。

(1)原理: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数改写成相等的最简分数。

(2)方法多样:可以逐步约分,也可直接用最大公因数约。

(3)给出约分的简便写法。

5.通分(编排方式与约分相似)。

与九义教材相比,把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移至此,更体现了求公倍数的必要性。

最小公倍数。

例1(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1)利用实际情境(用长方形铺满正方形且必须是整块数)引出求公倍数的必要性。

(2)借助操作进一步理解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既是长方形长的倍数,又是宽的倍数,从实际问题转入数学问题。

(3)用集合的形式表示出倍数、公倍数,与第二单元相响应。

例2(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1)前面没有正式教学分解质因数,因此这儿不教学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只在“你知道吗”中进行介绍。

(2)多种方法。

a.分别列出两个数的倍数,再找公倍数。

b.从较大的数的最小倍数开始找,看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也可引导学生想出不同的方法,如:从较小的数的最小因数开始找,然后和上面的b方法进行比较,看哪种更合适。

(3)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之间的关系:所有的公倍数都是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做一做。

让学生接触两类特殊数的最小公倍数:两数存在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两数互质。

通分。

例3(分数大小的比较)。

(1)通过实际情境引出两个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比较。

(2)和的比较方法多样(三年级上册已经有了一定基础)。

a.根据分数的意义。

b.根据分数单位的多少。

(3)让学生通过一些特例,自行总结分母相同或分子相同的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三年级上册有了分子都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方法)。

(2)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说明两个分数相等,为后面的约分设下铺垫。再给出最简分数的概念。

例4(通分)。

(1)从实际情境引入,出现分子、分母均不相同的情况,比较大小时产生认知冲突。

(2)原理: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两个分数改写成分母相等的分数。

(3)通分时,可以把分母都化成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也可以不是最小公倍数。

(4)作为比较大小的方法,还可以把两个分数改写成分子相同的分数。

(5)区别通分与约分:约分是对一个分数的运算,通分是对两个分数的运算。

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例1(小数化分数)。

(1)用小数和分数两种不同的方式表示同一个除法运算的结果,建立起两者的联系。

(2)利用小数的意义给出小数化分数的一般方法。一位小数由教材给出范例,两、三位小数由自己类推。

例2(分数化小数)。

(1)创设六个数比较大小的数学情境。

(2)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多样;。

a.分母是10、100……的,利用小数的意义来化。

b.分母不是10、100……的,可以化成分母是10、100……的,也可以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来化。

整理和复习。

分数的概念。

分数的分类。

分数的基本性质及其运用。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五、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用好直观手段。

2.及时抽象,在适当的抽象水平上,建构数学概念的意义。

3.揭示知识与方法的内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质19篇)篇四

1、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通过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分数就在我们身边,运用分数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单位“1”和概括分数的意义。

教学工具。

ppt。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师:三年级上学期我们已初步学习了分数,谁能说出几个分数哪?

生:

师:谁能说出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生说师板书。

师总结引入新课:从以上看来同学们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关于分数的知识还有很多,这节课我们一起进一步研究分数。

二、探究新知。

(一)分数的产生。

1、出示米尺:同学们这是什么?(生:米尺)知道干什么用的吗?(生:测量用的)好我们一起测量我们的黑板(或人的身高),老师量时要认真观察,看会遇到什么问题,想一想应如何解决?(生:最后测量时不够一米了)。

3、教师小结:生活中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要想准确表示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这样分数就产生了。(出示并板书:分数的产生)。

t:小结:我们通过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等都可以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一份。

3、教师总结:课件出示图,像这样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像这样的一个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这个1在数学上通常叫做单位“1”。

板书: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齐读)。

谁能说说自然数1与单位“1”有什么不同吗?

生:………。

我们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分,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分,所以分数的意义是: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分,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就叫分数,齐读一遍。

(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同学们看看看生活中的单位“1”。出示图)。

四、巩固训练大闯关(看谁反应快、回答得对):

(出示练习题见课件)。

1、填空:

2、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练习十一1、2、3题。

五、总结:通过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质19篇)篇五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2、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词语铺垫导入,揭示新课。

1、词语铺垫。

丑陋渺小鸿毛卑微唾弃灭亡。

美丽伟大泰山崇高爱戴永生。

2、本单元我们已学过关于鲁迅的哪些文章?你了解到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生简单汇报。

3、揭示课题,板书,齐读。(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纪念鲁迅的文章,著名诗人臧克家于1949年写的经典诗篇《有的人》)。

二、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指三名学生朗读,检查学生是否读通顺、正确。

2、根据朗读表现,简单评价。及时指导字音,呵在诗中读啊的音。呵平时读---笑呵呵,还可以读-----呵斥,呵在这应该读第---四声。试着读好这一句。

四、对比品读,理解内容,体验情感。

1、可是诗歌的魅力不仅仅表现在它有明显的节奏,更表现在它独特的写法上。请同学们默读这首诗,看看你能发现什么?(生默读体会)。

2、生汇报发现:对比的写法,读出相应诗句。再读读,还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每小节中还有对比,2、3、4小结对比的是有的人对人民的不同态度;5、6、7小结对比的是有的人的不同结果;其实这两部分内容之间又是一一对照的。)。

3、根据学生汇报的适时出示插图和文字,图文对照,男女生对比朗读。

4、通过对比,我们发现这“有的人”指的就是哪两类人?引读第一小节,这两类人你能用两个词语概括一下吗?(虽生犹死,虽死犹生);对这两类人,你认为作者的态度一样吗?生汇报出几种态度:批判,赞扬,热爱。你对这两类人的态度呢?充分激发学生情感。

对待不同的人,势必会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表情和不同的语气。请同学们两两对读,一人一句,让我从你们的表情中看看谁最能读出臧克家的心声。

5、师生对读,烘托诗情。

小结:同学们读得真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我们更--爱戴、敬仰、怀念…….损害人民利益的人我们更--痛恨,蔑视,憎恶。。。。。。

五、研读品悟,升华情感。

1.看课文题目,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齐读),有一个奇特的现象,你发现了吗?诗中却没有提到鲁迅的名字。诗人该不会忘了吧?你一定能从文中找到鲁迅的影子。学生读诗找诗句。

2、汇报读诗句。结合所学课文简单谈谈你的理解。

4、让我们把深深的敬仰献给那些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的人。齐读描写鲁迅的诗句。

六、课堂小结,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打算做个怎一个什么样的人?

3、总结:读两句诗,把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用到学习,工作生活中。做一个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

2、模仿本诗的格式写作两节小诗,写作的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类人。

3、根据本单元小课题研究情况,办一期手抄报:“走近鲁迅”。

20《有的人》。

虽死犹生骑人民恨。

对比。

虽生犹死俯人民爱。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质19篇)篇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明确单位“1”的概念。

2、通过归纳,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单位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分一分,涂一涂等活动,明确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单位“1”的含义。

2、通过不同的独立操作活动和小组内的交流,理解分数的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探究分数的意义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的能力。

2、感受分数与生活的密切练习,理解生活中的分数表示的含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单位“1”概念的建立。

2、根据平均分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三年级时我们认识过分数,今天我们进一步研究分数。(板书:分数的意义)。

二、自主概括,理解意义。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几幅图,请大家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说出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先写出来,再同桌交流一下。

1、我们来汇报一下所填写的分数。

2、说说这些分数各表示什么?

(学生说)。

板书: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表示这样的3份,就是3/4。

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8份,涂色部分表示这样的5份,就是5/8。

把1米平均分成5份,涂色部分表示这样的3份,就是3/5。

把6个圆平均分成3份,涂色部分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1/3。

3、图上这四个分数分别是把什么平均分得到的?(一个饼、一个长方形、1米、6个圆平均分得到的。)。

说明:一个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6个圆就是一个整体。

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看屏幕,自己读一读。

问:单位“1”可以是什么?

4、那么,刚才这几幅图中我们分别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

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

5、揭示概念。

从这些例子中看,怎样的数叫做分数?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吗?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自己写一个分数,说说表示的意义。

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6、试一试:

说出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这个分数里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三、闯关练习,深化认识。

1、练一练:

出示:练一练,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并说说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说出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这个分数里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怎样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未涂色部分?

2、涂一涂:

练习六第2题。

在图中涂色表示2/3。

3、说一说:

练习六的第3题。

说出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4、找一找:

练习六第4题。

在直线上画出表示下面各分数的点。

5、议一议:

练习六第5题。

有12枝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

每支铅笔是铅笔总数的几分之几?

每人分得的铅笔数是总数的几分之几?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刚才我们一起又一次认识了分数,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分数无处不在。

比如说,我们班级有多少名同学?男同学,女同学,第一组,第二组各有多少人?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想到哪些分数?同学们课后去说一说吧!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不仅重视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能十分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和学习方法的渗透,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的展示,让学生通过回忆想象、学习交流、动手实践等数学学习活动来发现知识,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努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了自主探索学习的步骤,学生通过自主选择研究内容、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和相互质疑等学习活动,获得了快乐数学知识,学生的能动性和潜在能力得到了激发。体现在两大特点;一是大胆放手,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两种学习方式,重视直观教学,通过观察、判断、交流、动手操作抽象出分数的意义。二是做到了学生能自主探索的知识,教师决不替代。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质19篇)篇七

一、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新课程要求下,数学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形式,而是应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学生在观察、操作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本节课我在学生对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我探究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学生观察、操作、口头表达等能力得以培养,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开发与增强。

二、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在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许多物体看作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四年级已经认识了分数,对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已经了解,并且知道分数是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进行平均分。在以往有关分数的教学中,感觉同学们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不是很清楚。学生也觉得分数这个东西很抽象,存在理解的误区。学生对于分数的感知很少,好多就是靠背下来的,没有亲身体会过分数的真正含义。由于分数与“除法”、“比”都有着直接的联系,意义不理解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

四、设计思路: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智慧的生成需要一个理想的“融炉”,而这个融炉就是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具有挑战新问题情境的结合体。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五、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理解单位“1”及分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经历分数形成的过程,探索分数的意义,充分感知体验分数概念中的各要素,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现在天气越来越热了,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出示西瓜图)现在要把这个西瓜合理的分给每一个同学,应该怎样做?(平均分)每位同学得到多少?()。

对于这个分数你有哪些认识?(关于这个分数,我已经知道了)。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质19篇)篇八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第十册(第23页)。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百分数源于分数,又有别于一般分数,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而本节课从实例出发,创设生活情境,把学生带入生活中学习百分数。

三、学情分析。

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了整数、小数、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特别是分数的意义和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同本课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课前可以让学生广泛的搜集整理百分数的信息,课上再说说这些百分数的意义,既可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又有利于学生感受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其次,教学时还要注意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放手让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类推、辨别,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和分析辨别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在用百分数表达和交流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发展数感。

五、教学要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六、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标有百分数的实物(商标、说明书、合格证、报刊信息……)。

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七、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百分数产生的必要。

1、情境出示:

同学们,为了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学校准备组织一场投篮比赛,规定每班派一名选手参赛,不过五(1)班有三名同学报名,他们投篮的水平都不错,这是他们平时练习的情况:

队员投中的个数。

1号队员22。

2号队员17。

3号队员43。

(1)同学们,如果你是五(1)班的班长,你会推荐第几号同学参赛?为什么?

(2)学生谈自己的想法:可能会有如下几种回答:

会推荐3号队员参赛,因为他投中的个数最多。

我觉得光比较投中个数不够公平,还需要看他们共投了多少个。

2、师小结后,继续出示:

队员投篮的个数投中的个数。

1号队员2522。

2号队员20xx。

3号队员5043。

(1)有了投篮总数,现在你准备推荐谁呢?(学生思考过后,会想到:直接算出投中个数是投篮总数的几分之几,再去比较。)。

(2)那谁来说说怎么算?(生交流,师板书:22÷25=17÷20=43÷50=,然后再通分===)。

(3)是呀,得出后仍不便于比较,进一步通分为分母是100的分数就便于比较了。现在谁能说说这三个分数所表示的意思呢?(学生回答出三个分数的意义)。

3、小结,引出百分数。

(1)我们一起来看这三个分数,这三个分数比较特别,分母都是100,都表示某一个同学投中个数与投篮总数的一种关系,这些特殊的数数学上通常不把它们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写成88%。(板书:88%)读作:百分之八十八,也就是在原来分子的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一起再看一遍。(板书:85%)。你会了吗?拿出手指来,我们写写看。画个圈,画条斜线,再画个圈。(众生高举一手在空中书写)这就是百分数的写法。会不会写?像这一类的数就是百分数。(板书课题:百分数)。

(2)谁能说说这三个百分数所表示的意思。(学生分别说出这3个百分数的意思)。

(3)现在你能确定几号队员投篮水平高些了吗?借助这三个百分数,很好地解决了选择哪个学生参加投篮比赛的问题了,看来百分数是我们日常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设置一个个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更深入地进行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角——百分数,这样的引入,使学生不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同时在教学伊始就将百分数的读写法呈现给学生,也为后面的学习交流提供了方便。

(二)联系生活,感悟意义。

1、从具体实例中,理解百分数意义。

同学们,课前老师也布置大家收集标有百分数的标签、合格证等,都带来了吗?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交流,互相说说你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这些百分数又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展开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3、全班交流。下面想请几位同学带着你的收集到前面来展示给大家看一下。

4、补充练习。

(1)老师这儿还有几个百分数,一起来看,(课件出示课本中的情境图)从中能看到百分数吗?它们又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通过学生自主交流收集到的各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使学生感悟百分数的意义,同时体验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又出示了几个百分数,看似随意,实则是别有用心,这几个百分数不只是与学生收集的百分数的简单重复,而正好是学生所收集的空白所在,它们的出示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趋完善。

(三)分析比较,深化认识。

1、回顾整理。

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这么多百分数,那现在让我们一起再来回顾一下,我们刚才在交流这些百分数的意义时,全都采用了怎样的说法呀?(引导学生交流出:谁是谁的百分之几。)。

2、归纳小结。

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就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板书: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3、观察分析。

同学们,到目前为止,关于百分数的有关知识咱们也了解得很多了,但不知大家有没有疑问,百分数和分数一样吗?百分数有哪些特别之处呢?下面让我们仍以四人为小组,去研究研究,看看百分数有什么特别之处。

4、学生谈发现,师引导整理。

(1)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不同。(百分数的分母只有是100,而分数的'分母是可以变动的;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而百分数只能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小学教学设计网)。

(2)写法不一样。

(3)读法不一样。

(4)百分号前面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5)百分号前面的数可以小于100,可以等于100,也可以大于100。(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意义不同、写法不同、读法不同、百分数的前面可以是小数……)。

5、实例中体会不同。

设计意图: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往往把百分数仅仅“形象化”地理解为分母是100的分数,教材中又没有涉及百分数与分数区别这一内容,因而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并设计练习,让学生结合实际去辨析、去感知二者的不同之处,帮助学生拨开心中迷雾,认识“庐山”真面目。

(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要求:喜欢读哪个就读哪个,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生读,并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

设计意图:在这一个练习中,不是一味地让学生机械地读,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有选择地读。学生在回答哪些百分数比较特别,以及这些百分数的分子为什么千姿百态时,其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通过问题包装、形式变化,枯燥的百分数的知识放射出迷人的色彩。每个学生都乐意读出自己感到特别的百分数,都乐意读出自己的思考,表述自己的发现,进入积极的求知状态,成为学习的主人。

设计意图:这个练习要求学生用含有百分数的句子,来说明已经写的百分号的个数,对于刚学习百分数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思维难度。但是通过这个练习,形成思维的阶梯,不仅让学生练习了写百分号,更重要的是将学生所学的知识用到了实践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为后续知识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3、读出下面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1)屏幕出示:“我国的耕地面积约占世界的7%,我国人口约占世界的22%。”

(2)学生谈自己的理解与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不仅巩固了百分数的读法,而且从这两句话中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用仅占世界7%的土地却能够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从中足以看出我国的强大。让学生感到身为中国人而骄傲、自豪。(?感觉从珍惜土地的角度出发更好一些,强大?有点勉强)。

(五)总结提升,体现价值。

同学们,短短一节课很快就要结束了,想在一节课时间里真正弄清百分数的所有知识那是不现实的,今天只是一个开始,希望大家以此为起点,不断去研究更多有关百分数的知识,好吗?最后老师还想给大家留个调查作业。这几年,我们烟台的变化可太大了,这一点咱们是有目共睹,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展开专题研究,向家长、亲戚了解了解,或者到报纸上、网络上去查找查找,收集收集有关我们烟台近几年各方面发展变化情况的百分数,相信当我们把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全班交流时,你一定会被我们烟台的变化之大以及变化之快所折服!

设计意图:现实中丰富鲜活的素材,使学生从“单纯从书本中学数学”变为“密切联系生活做数学”。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及价值,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激发学生对数学探索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八、板书设计。

百88%、85%、9。3%、100%、110。7%,……。

分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数和分数区别:意义不同、读法不同、写法不同、百分数的前面可以是小数……。

九、创新特色。

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追求的是思维对话与碰撞。为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本节课:

(一)0把数学引向生活,引向学生身边实际。

《新课标》强调了“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要学有用的数学”,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情趣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本节课中,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发动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百分数,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初步感知百分数;然后让学生合作讨论,自主探索发现,自我感悟并初步得出百分数的意义,学生学得既轻松、快乐,又扎实、灵活。

(二)把数学学习活动建立在认知的冲突处,思维的提升处。

1、把数学学习活动建立在认知的冲突处。

本节课伊始,围绕推荐几号学生参加篮球比赛,引发学生思考。在否定了学生知识结构中已有的各种比较方案后,无形中“逼迫”学生思考思考、创造出更趋完美的比较方案,百分数也就在这样特定的背景下应运而出了。

2、把数学活动建立在思维的提升处。

在学生自主交流收集的百分数,对百分数的意义有了初步的感悟之后,引导学生深入的探讨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与联系,通过辨析与感知,使学生准确的把握住了百分数的本质,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

十、评析。

本节课较好地的解决了数学与生活,数学学习过程与思维过程和谐统一的问题。

(一)现实情境与数学问题的产生和谐统一。

数学的魅力在现实,数学学习的魅力在现实问题。教学中,我们找到学生经历过、体验过的本真现实,也就找到了吸引学生的魅力。本节课,执教者追索到篮球比赛派谁上场这一现实。在学生的经历中,派谁上场就是一个简单的、指令性行为,其实不然,在教师巧妙设计的悬念和设问中,抖露出一系列学生熟视无睹的内在的学向和发人深省的数学问题,数学价值、数学学习的价值昭然若揭,学生在派谁上场的研究中,获得的体验是真实的、具体的,思维必然由感而发。

(二)问题解决与事实解读和谐统一。

数学学习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的数学问题发生碰撞,通过思维对话,寻求问题解决策略。本节课,执教者通过该派谁上场的确定过程,让学生算出答案——每人投中个数占投篮总数的几分之几。结果是表示三个人投中率的分母不同,不容易比较。此时,事实说明和呼唤新的表示方法,使大家容易比较的方法,至此,百分数在“呼唤”中闪亮登场,这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的。在百分数意义的解读过程中,执教者又再次运用已有的事实。

(1)从投篮比赛结果生成的的百分数中去解释每个百分数的意思。

(2)从日常生活中所见所用的百分数各自表示的具体含义去解读。

这样把百分数的学习纳入到一个个具体的事实研讨与解读过程中,既让学生体会百分数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又为学生认识、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提供了足够的支持。

(三)知识的学习与有效建构和谐统一。

数学知识是延续的,数学学习与探究的空间永无止境。在数学知识中,探求其联系性,在数学学习中,把握知识的生成与联系,这是组织建立和谐的知识结构,形成良好的的认知结构的重要途径。本节课,为使学生形成结构,执教者组织学生去解析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异同,这是建构的得力举措。

(四)教书和育人和谐统一。

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指向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解读本节课的设计,执教者既重视了通过百分数的引入与学习,使学生在经历百分数的产生过程,百分数意义的认知过程,获得了应有的体验和感悟,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更重要的是,执教者对教材、教学处理的人性化、教育化。从课的引入开始,教师就把教学活动设计成教给学生做人做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练习设计中,又透露出种种人文关怀:“你喜欢读哪个就读哪个,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我国的耕地面积约占世界的7%,我国人口约占世界的22%”,谈谈自己的体会。这些正是时代赋予教育者的责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质19篇)篇九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和其它数学知识一样是由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际中产生的。

2.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

3.培养学生形象思维,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讲清单位“1”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糖果、花生、香蕉若干,

学具袋(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纸片,小棒20根)。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今天由我和大家一起上数学课。同学们愿意吗?我先给同学们做一个自我介绍。就让我们通过这节课都把自己最棒的一面展现给大家吧!有信心吗?上课!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

出示:花生若干个(每位同学两个)老师想让同学们一起分享,我这一共有60颗花生平均分给每一位同学,每位同学可以分几颗?(表扬学生)接着问:老师这里还有糖30块(每人一个)也想平均分给每个同学,每位同学可以分到几块?(继续表扬)。

拿出一把香蕉(每人合半根)接着问:我这里有15根香蕉,也想平均分给每一个同学,每人分多少根?(学生可能说半根,也可能说0.5根,)教师都给予肯定。其实它还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板书1/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的意义》从而引出课题板书。

二、教师引导,合作交流。

1、分数的产生同学们知道吗?早在古时候就已经有了分数,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分数的产生!

(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观察说说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做什么?

学生回答:他们在测量石头的长度。

教师解说:他们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来测量石头的长度,每两个结之间的一段表示一个单位长度。发现这块石头长3段多一点。于是在旁边记录人提出疑问:剩下的不足一段怎么记?(引出分数的概念)。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活中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出示另一个情景图,让学生填空)。

教师小结: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1)你能举例说明1/4的含义吗?

出示课件:(书上61页小精灵的问题)。

让学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举例说出四分之一的含义。

(突出关键词:平均分),教师板书。

出示图片:香蕉和面包(学生说出含义)。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把一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也可以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

(2)小组交流举例(利用学具)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的分数的含义。

教师可以这样示范:把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就是()。

小组汇报。

教师小结:(出示课件)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三、巩固训练,深化提高。

1、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练习十一1、2、3题。

集体订正。

2、课件出示做一做,小组合作完成。教师总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例如,2/3的分数单位是1/3.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质19篇)篇十

标知识。

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百分数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百分数;了解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不同点;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

过程。

方法收集、整理有关百分数的信息,通过讨论交流,体验百分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

态度。

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结合相关信息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让学生充分体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教具。

(课件)。

准备课件学生准备:彩笔、搜集有关百分数的材料。

教师准备:智慧树(智慧果)、课件、方格纸。

教学流程。

节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春天是植树的季节,植树节是哪一天吗?对!植树节那天,我们双语实验学校开展了植树活动,(随机展示图片)一个多月过去了,在同学们的精心呵护下,小树苗的成活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这是四、五、六三个年级的植树情况统计表。

1、初读信息,形成认知矛盾。

出示表格:

(前一部分)。

年级成活棵数植树总棵数成活棵数占植树总棵数的几分之几。

四年级8108/10。

五年级212521/25。

六年级172017/20。

观察表格,你认为哪个年级的学生植树情况好些呢?为什么?

(出示植树总棵数)现在呢?哪个年级的学生植树情况好。

师:哦,老师明白了,原来你们在比较未成活的棵数,未成活的棵数少的植树情况就好。

师:这样比较可以吗?(引导学生质疑、冲突)还有没有别的建议?

有的学生提出用减法比较不合适。

师:你以为用什么方法比较才合适呢?

学生讨论得出比较成活棵数和植树总棵数的比。

(2)看成活棵数占植树总棵数的几分之几。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设置一个个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进而更深入地进行思考,同时,在学生回答问题时,鼓励学生用不同方法比较,在对比、讨论中进行优化。)。

二、尝试探究,解决问题:

1、自学课本,解决问题。

生自学课本。汇报交流:

2、举例验证,解决问题。

a:师:老师去超市买了这两种饮料回来,让你选,你喜欢喝哪种?为什么?

品牌价格(元)果汁含量。

鲜橙多3.0010%。

农夫果园3.5030%。

出示: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用百分数的意义解释果汁含量。

教师出示两件毛衫的图片。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由,能用百分数的意义合理的解释。

同位互选一个百分数说出它所表示的意义。

3、联系实际,教学百分数的写法,解决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教师出示三杯水的图片。

师:老师这儿有三杯蜜水,你能从图中看出哪杯蜜水甜吗?

学生回答,说名自己猜测的理由。

师:(出示1、2、3号杯,第一杯蜜13克,蜜水25克;第二杯蜜27克,蜜水50克;第三杯蜜11克,蜜水20克)现在我给大家提供一组数据,请你们四人小组研究研究,把你们比较的过程写下来。

四人小组自主探究,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汇报1:第一杯蜜水中有水12克,第二杯蜜水中有水23克,第三杯蜜水中有水9克,水越少,蜜水就越甜。因为9﹤12﹤23,所以第三杯甜。

汇报2:只要比一比蜜占蜜水的几分之几就可以了,也就是比较一下13/25、27/50、11/20这三个分数的大小就可以了。13/25=52/100、27/50=54/100、11/20=55/100,所以第三杯水最甜。

师:大家同意哪一种方法呢?(大部分同意第二种方法,但解释不清第一种方法的症结)。

明确:解决这类问题时不能只求出差,而要求蜜占蜜水的几分之几。师:有时候只求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时还不能直接进行比较,需要把它们通分,再比较。既然它们都变成分母是100的分数了,那我们先来看看这些分母是100得分数表示什么。

学生明确,54/100就表示蜜占蜜水的百分之五十四。

同位互相说一说,另外两个分母是一百的分数的含义。

学生汇报,百分数应用广泛,便于比较。

师:那么百分数与分数之间有什么异同呢?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明确: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也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它后面不能带单位的。

四、回顾质疑,巩固新知:。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回答。

师:我们这节课解决了这么多问题,同学们想一想能不能用一个百分数形容我们这节课解决问题的情况。

学生思考回答。

师: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名人名言,与大家共勉。

(课件出示)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质19篇)篇十一

知识与技能: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读法、写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讨论、辨析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深刻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生敢于提问、善于质疑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一)情景导入。

提问:天气越来越冷,老师想去买一套保暖内衣,在商场里选了这样两套衣服。在看了合格证以后发现这样一些信息,请你来帮老师选一选,买哪一套比较好?(出示课件)。

明确:100%棉表示这件衣服是全棉的,65.5%棉表示这件衣服含有65.5%的棉。

(二)新课教学。

1、提问: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上面这样的数?举例说一说。老师这里也收集了几个这样的数。

总结:像刚才这样的数,都叫做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其中的“%”叫做百分号。

提问:所有的百分数都可以这样表示吗?这个百分数表示什么?

明确:已经复制的文件容量占所要复制的文件容量的14/100。

提问:那么没有复制的文件容量占所要复制的文件容量的多少?(86%)表示什么?

提问:你能用这样的形式表示收集到的百分数吗?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讨论)。

总结: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3、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课件出示题目:下面哪几个分数可以用百分数来表示?哪几个不能?说说为什么。

学生讨论75%、50%各表示什么意义。

总结:分数既能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表示具体量。百分数只能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不能表示具体量。

(三)巩固练习。

练习:猜盐水的`浓度。

(四)小结作业。

学习这节课之后,你有什么收获?谁能和大家分享分享?

(五)教学反思。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质19篇)篇十二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

2.知道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可以用单位“1”表示。

3.引导学生学会抽象概括,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2.理解单位“1”。

3.突破一个整体的教学。

正方形纸片。

一、创设情境。

1.测量。

师生合作测量黑板的长是多少米?观察用米尺量了几次后还剩下一段,不够一米,还能否用整数表示?(不能)。

2.计算。

教师让学生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人分得饼的个数怎样来表示?它结果不能用整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分数。

3.讲述。

在人们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类在进行测量、分物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就需要用一种新的数——分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新的数—分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的意义”。

二、教学实施。

1、出示课件。

说说每个图下面的分数是:

(1)把什么看做一个整体?

(2)平均分成了几份?

(3)表示这样的几份?

2、小组共同合作交流。

1.出示4个苹果,6只熊猫能否平均分成若干份,要平均分,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2.结合小组汇报出示课件,展示结果。

3、概括总结。

老师:刚才同学们在表示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甲:都是把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

学生乙:我发现有的是把1个图形平均分,有的是把4个苹果、6只熊猫平均分,还有的是把1米平均分。

老师:一个图形比较好理解,我们把它称为一个物体,那么4根香蕉8个面包是由许多单个物体组成的,我们称作一些物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3)举例。

老师:对于这个整体,你还能想出其他的例子吗?

学生:这个整体还可以是一个苹果、一盒粉笔、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全校学生数、全中国人口、全世界人口等。

3、(1)概括意义。

学生试说,教师板书。

板书: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强调必须是平均分。

4、巩固练习。

课本62页做一做,填在书上,学生汇报。

5.学习分数单位。

(1)提出问题:“我们学过的整数和小数,它们都有计数单位,分数有没有计数单位呢?”让学生自学课本,找出分数单位的定义,并能举出例子。

(2)说一说课本62页做一做各分数的分数单位,它们分别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分数单位与哪个数有关?

让学生观察分数单位,从中发现“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三、巩固练习。

出示课件。

四、总结。

1、想一想,这堂课上你学到了什么?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质19篇)篇十三

1、学生初步认识百分数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会读、写百分数。

2、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感受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吗,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生求知欲,并适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难点】。

突破方法:借助方格图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难点: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与分数、比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突破方法: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明白百分数与分数的不同意义。

【教学准备】:

小黑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探究需求。

谈话导入:咋们班的学生穿的衣服有各种各样的颜色,红的多还是绿的多?

提问:根据出示的表格,你认为红的多还是绿的多?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二、自主探究,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1.学生独立计算红的和绿的的比率。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完成统计表。

指名说说16/。

25、3/5分别表示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几分之几。

2.引入百分数。

提问: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你能比较出哪种颜色的比率高一些吗?

学生自主坦率比较的方法。组织交流时,让学生说清楚比较的过程和结果。

指出: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通常把这些分数用分母是100的分数来表示。

指名口答改写的结果,教师适时填表。

小结: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时候,通常把结果用分母是100的分数来表示。

提问:64/100表示什么?(红的占全班的几分之几)。

第二个谁来说?

这两个数的共同特点?

谈话:有了这些分母是100的分数,比较大小就很容易了。

指出: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

3.介绍百分数的读、写方法。

(2)读出下面的百分数。5%68%0.37%246.5%。

(3)写出下面的百分数。百分之四十百分之十九百分之一百零二点五。

三、基础练习。

1.指导完成“试一试”,加深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指导完成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要求说说思考过程。

2.举例说明,如:某次考试及格人数占全班人数的96%,也可以说及格率是96%,还可以说及格的百分比是96%。

四、巩固应用。

1.完成练习第6题。

2.完成“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要求说说思考过程。

五、综合应用。

1.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1)所有的百分数分母都相同,所以它便于比较。()。

(2)分母是100的分数都是百分数。()。

(3)一堆煤重97%吨。()。

(4)5%的分数单位是1%,它有5个分数单位。()。

(5)民生小学的女生人数占48%,兴光小学的女生人数占45%,民生小学女生人数一定比兴光小学的多。()。

2.选择合适的百分数填在括号里。

110%100%8.49%。

(1)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人数大约占人口总数的()。

(2)李师傅某天生产了110个零件,经过检验全部合格,合格率是()。

(3)小明家十月份的用电量比九月份增加了,相当于九月份的()。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些什么收获?

四、课外延伸。

你能用百分数表示下面的成语吗?

十拿九稳百里挑一一箭双雕半信半疑。

教师:同学们,今天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名人名,与大家共勉:

天才等于99%的汗水加1%的灵感。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质19篇)篇十四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第十册(第23页)。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百分数源于分数,又有别于一般分数,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而本节课从实例出发,创设生活情境,把学生带入生活中学习百分数。

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了整数、小数、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特别是分数的意义和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同本课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课前可以让学生广泛的搜集整理百分数的信息,课上再说说这些百分数的意义,既可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又有利于学生感受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其次,教学时还要注意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放手让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类推、辨别,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和分析辨别的能力。

1、结合现实情境,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在用百分数表达和交流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发展数感。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学生:搜集标有百分数的实物(商标、说明书、合格证、报刊信息……)。

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1、情境出示:

同学们,为了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学校准备组织一场投篮比赛,规定每班派一名选手参赛,不过五(1)班有三名同学报名,他们投篮的水平都不错,这是他们平时练习的情况:

队员投中的个数。

1号队员22。

2号队员17。

3号队员43。

(1)同学们,如果你是五(1)班的班长,你会推荐第几号同学参赛?为什么?

(2)学生谈自己的想法:可能会有如下几种回答:

会推荐3号队员参赛,因为他投中的个数最多。

我觉得光比较投中个数不够公平,还需要看他们共投了多少个。

2、师小结后,继续出示:

队员投篮的个数投中的个数。

1号队员2522。

2号队员20xx。

3号队员5043。

(1)有了投篮总数,现在你准备推荐谁呢?(学生思考过后,会想到:直接算出投中个数是投篮总数的几分之几,再去比较。)。

(2)那谁来说说怎么算?(生交流,师板书:22÷25=17÷20=43÷50=,然后再通分===)。

(3)是呀,得出后仍不便于比较,进一步通分为分母是100的分数就便于比较了。现在谁能说说这三个分数所表示的意思呢?(学生回答出三个分数的意义)。

3、小结,引出百分数。

(1)我们一起来看这三个分数,这三个分数比较特别,分母都是100,都表示某一个同学投中个数与投篮总数的一种关系,这些特殊的数数学上通常不把它们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写成88%。(板书:88%)读作:百分之八十八,也就是在原来分子的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一起再看一遍。(板书:85%)。你会了吗?拿出手指来,我们写写看。画个圈,画条斜线,再画个圈。(众生高举一手在空中书写)这就是百分数的写法。会不会写?像这一类的数就是百分数。(板书课题:百分数)。

(2)谁能说说这三个百分数所表示的意思。(学生分别说出这3个百分数的意思)。

(3)现在你能确定几号队员投篮水平高些了吗?借助这三个百分数,很好地解决了选择哪个学生参加投篮比赛的问题了,看来百分数是我们日常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设置一个个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更深入地进行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角——百分数,这样的引入,使学生不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同时在教学伊始就将百分数的读写法呈现给学生,也为后面的学习交流提供了方便。

1、从具体实例中,理解百分数意义。

同学们,课前老师也布置大家收集标有百分数的标签、合格证等,都带来了吗?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交流,互相说说你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这些百分数又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展开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3、全班交流。下面想请几位同学带着你的收集到前面来展示给大家看一下。

4、补充练习。

(1)老师这儿还有几个百分数,一起来看,(课件出示课本中的情境图)从中能看到百分数吗?它们又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通过学生自主交流收集到的各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使学生感悟百分数的意义,同时体验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又出示了几个百分数,看似随意,实则是别有用心,这几个百分数不只是与学生收集的百分数的简单重复,而正好是学生所收集的空白所在,它们的出示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趋完善。

1、回顾整理。

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这么多百分数,那现在让我们一起再来回顾一下,我们刚才在交流这些百分数的意义时,全都采用了怎样的说法呀?(引导学生交流出:谁是谁的百分之几。)。

2、归纳小结。

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就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板书: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3、观察分析。

同学们,到目前为止,关于百分数的有关知识咱们也了解得很多了,但不知大家有没有疑问,百分数和分数一样吗?百分数有哪些特别之处呢?下面让我们仍以四人为小组,去研究研究,看看百分数有什么特别之处。

4、学生谈发现,师引导整理。

(1)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不同。(百分数的分母只有是100,而分数的分母是可以变动的;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而百分数只能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小学教学设计网)。

(2)写法不一样。

(3)读法不一样。

(4)百分号前面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5)百分号前面的数可以小于100,可以等于100,也可以大于100。(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意义不同、写法不同、读法不同、百分数的前面可以是小数……)。

5、实例中体会不同。

设计意图: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往往把百分数仅仅“形象化”地理解为分母是100的分数,教材中又没有涉及百分数与分数区别这一内容,因而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并设计练习,让学生结合实际去辨析、去感知二者的不同之处,帮助学生拨开心中迷雾,认识“庐山”真面目。

(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要求:喜欢读哪个就读哪个,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生读,并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

设计意图:在这一个练习中,不是一味地让学生机械地读,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有选择地读。学生在回答哪些百分数比较特别,以及这些百分数的分子为什么千姿百态时,其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通过问题包装、形式变化,枯燥的百分数的知识放射出迷人的色彩。每个学生都乐意读出自己感到特别的百分数,都乐意读出自己的思考,表述自己的发现,进入积极的求知状态,成为学习的主人。

设计意图:这个练习要求学生用含有百分数的句子,来说明已经写的百分号的个数,对于刚学习百分数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思维难度。但是通过这个练习,形成思维的阶梯,不仅让学生练习了写百分号,更重要的是将学生所学的知识用到了实践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为后续知识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3、读出下面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1)屏幕出示:“我国的耕地面积约占世界的7%,我国人口约占世界的22%。”

(2)学生谈自己的理解与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不仅巩固了百分数的读法,而且从这两句话中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用仅占世界7%的土地却能够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从中足以看出我国的强大。让学生感到身为中国人而骄傲、自豪。(?感觉从珍惜土地的角度出发更好一些,强大?有点勉强)。

同学们,短短一节课很快就要结束了,想在一节课时间里真正弄清百分数的所有知识那是不现实的,今天只是一个开始,希望大家以此为起点,不断去研究更多有关百分数的知识,好吗?最后老师还想给大家留个调查作业。这几年,我们烟台的变化可太大了,这一点咱们是有目共睹,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展开专题研究,向家长、亲戚了解了解,或者到报纸上、网络上去查找查找,收集收集有关我们烟台近几年各方面发展变化情况的百分数,相信当我们把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全班交流时,你一定会被我们烟台的变化之大以及变化之快所折服!

设计意图:现实中丰富鲜活的素材,使学生从“单纯从书本中学数学”变为“密切联系生活做数学”。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及价值,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激发学生对数学探索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百88%、85%、9。3%、100%、110。7%,……。

分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数和分数区别:意义不同、读法不同、写法不同、百分数的前面可以是小数……。

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追求的是思维对话与碰撞。为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本节课:

《新课标》强调了“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要学有用的数学”,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情趣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本节课中,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发动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百分数,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初步感知百分数;然后让学生合作讨论,自主探索发现,自我感悟并初步得出百分数的意义,学生学得既轻松、快乐,又扎实、灵活。

1、把数学学习活动建立在认知的冲突处。

本节课伊始,围绕推荐几号学生参加篮球比赛,引发学生思考。在否定了学生知识结构中已有的各种比较方案后,无形中“逼迫”学生思考思考、创造出更趋完美的比较方案,百分数也就在这样特定的背景下应运而出了。

2、把数学活动建立在思维的提升处。

在学生自主交流收集的百分数,对百分数的意义有了初步的感悟之后,引导学生深入的探讨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与联系,通过辨析与感知,使学生准确的把握住了百分数的本质,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

本节课较好地的解决了数学与生活,数学学习过程与思维过程和谐统一的问题。

数学的魅力在现实,数学学习的魅力在现实问题。教学中,我们找到学生经历过、体验过的本真现实,也就找到了吸引学生的魅力。本节课,执教者追索到篮球比赛派谁上场这一现实。在学生的经历中,派谁上场就是一个简单的、指令性行为,其实不然,在教师巧妙设计的悬念和设问中,抖露出一系列学生熟视无睹的内在的学向和发人深省的数学问题,数学价值、数学学习的价值昭然若揭,学生在派谁上场的研究中,获得的体验是真实的、具体的,思维必然由感而发。

数学学习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的数学问题发生碰撞,通过思维对话,寻求问题解决策略。本节课,执教者通过该派谁上场的确定过程,让学生算出答案——每人投中个数占投篮总数的几分之几。结果是表示三个人投中率的分母不同,不容易比较。此时,事实说明和呼唤新的表示方法,使大家容易比较的方法,至此,百分数在“呼唤”中闪亮登场,这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的。在百分数意义的解读过程中,执教者又再次运用已有的事实。

(1)从投篮比赛结果生成的的百分数中去解释每个百分数的意思。

(2)从日常生活中所见所用的百分数各自表示的具体含义去解读。

这样把百分数的学习纳入到一个个具体的事实研讨与解读过程中,既让学生体会百分数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又为学生认识、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提供了足够的支持。

数学知识是延续的,数学学习与探究的空间永无止境。在数学知识中,探求其联系性,在数学学习中,把握知识的生成与联系,这是组织建立和谐的知识结构,形成良好的的认知结构的重要途径。本节课,为使学生形成结构,执教者组织学生去解析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异同,这是建构的得力举措。

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指向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解读本节课的设计,执教者既重视了通过百分数的引入与学习,使学生在经历百分数的产生过程,百分数意义的认知过程,获得了应有的体验和感悟,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更重要的是,执教者对教材、教学处理的人性化、教育化。从课的引入开始,教师就把教学活动设计成教给学生做人做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练习设计中,又透露出种种人文关怀:“你喜欢读哪个就读哪个,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我国的耕地面积约占世界的7%,我国人口约占世界的22%”,谈谈自己的体会。这些正是时代赋予教育者的责任。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质19篇)篇十五

1.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和其它数学知识一样是由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际中产生的。

2.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及分子、分母的含义。

3.培养学生形象思维,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4.使学生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观念的启蒙教育。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讲清单位“1”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难点。

电脑软件一套。

每人一张正方形纸片、每组一个信封里面装有一张圆形、长方形纸片,4个苹果图片,6个玩具熊猫图片。

课前组织教学。

今天我们和许多小动物一起去参加小猴的生日聚会高兴吗?你们看小猴准备了许多好吃的、好玩的东西(电脑显示画面)请同学们观察一下都有什么?它还想测测同学们的智力利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帮它分一分、算一算能做到吗?(上课)。

板书:分数。

1.把小猴准备的一部分礼物装在信封里,倒出来看一看都有什么?下面小猴要利用这些东西测测同学们的智力,看哪一个小组表现的好?听要求小组同学研究想办法表示出每种东西的。小组研究汇报。

2.根据刚才分的过程,把这些物体归两类,为什么这样分?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一个物体、一个整体(解释整体的含义)。

说明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

上面我们分的这些物体就可以用一句话表示出来谁能说出来?(把单位“1”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

3.请同学们看屏幕,仔细观察回答问题。

(1)把一块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

(2)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其余的3份是它的()。

(3)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其余的是它的()。

(4)同时显示以上3幅图,让同学们认真观察它们的分法和表示每一部分的分数有什么异同?小组讨论汇报。

4.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苹果和熊猫图片,平均分看有几种分法,其中的一份用什么数表示,小组讨论汇报,电脑显示平均分的苹果和熊猫图画,让学生按照第一幅图的说法说一说其余的几幅图的意思。

5.电脑同时显示一块饼、一张正方形纸、一条线段、四个苹果、六只熊猫图,提问:刚才我们分了这些物体都是把谁看作单位“1”?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做单位“1”?电脑显示单位“1”的含义。

6.根据刚才所学的知识小组讨论到底什么样的数叫做分数呢?引导学生总结分数的意义,电脑显示分数的意义。

7.根据分数的意义指名说出刚才写的这些分数表示的意义。

8.教学分子、分母的含义:电脑显示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指名回答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写几个分数让学生说出分子、分母所表示的含义。

9.做一做电脑显示。

三、课堂练习:

1.让同学们闯三关,电脑显示三关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一个物体。

一个计量单位单位“1”2/34/155/11。

一个整体。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质19篇)篇十六

教学资料: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60—62页)。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了解分数的产生,会用分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

2、透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探究等学习活动,归纳、整理并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明确分数单位。

3、透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学生获得成功、愉悦的情感体验,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分数,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弄懂单位“1”。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具准备:三个装有不一样数量小棒的盒子。

学具准备:每人准备四张彩纸剪成的圆或规则的四边形、剪刀、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回顾旧知,引入新课(2分钟)。

出示:1/32/57/10。

师:老师黑板出示了三个分数,记得在三年时我们初步认识了分数。此刻让我们一齐把这三个分数读出来。(生齐读)。

师:同学们,除了会读,还记得哪些分数的知识?

(生汇报)。

师:同学们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关于分数的知识还有很多,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

二、交流预习,明确任务(3分钟)。

师:老师明白我们班同学都爱学数学,因为数学里埋藏着好多奥秘,数学是一个藏金的宝藏。不明白你们在昨日的预习中挖出了什么宝贝?先让我们来交流一下预习状况。或说出你收获了哪些知识,或提出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学生汇报,教师适当提炼板书)。

师:大家真的用心预习了,找出了本课的知识点。下方就让我们来深入地学习。

三、新授:自主学习、探究新知(20分钟)。

1.联系实际,了解分数的产生、发展。

(学生观察,交流)。

师:同学们看到了,生活中处处有分数。然而,我们这天使用的分数它却走过一段及其漫长的旅程。让我们具体了解一下。

出示图1:世界上最早的分数是在3000多年前古埃及出现的。我们看,明白这表示的是哪个分数吗?(生答)对,1/4,人们借助圆来表示分子是1的分数。

出示图2:你认为这个分数是多少?(3/5)这是我国多年前,用算筹来表示的分数。这是有考证的。1975年底在湖北云梦县秦代墓葬中出土了大批竹简,上方就记录了一些这样的分数,表现得整齐划一,这批竹简最早的是公元前359年的,最晚的是秦始皇统一十二年的,算到这天大约2360年。

出示图3:这是之后印度用数字表示的分数。这个分数是什么?(3/4)。

出示图4:到公元12世纪,距此刻大约800多年,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线。这种分数就延续至今。这个分数也是?(生答:3/4。师板书)。

2。感知3/4,理解分数意义。

师:此刻我们就来看3/4。老师让大家准备一个学具,剪一个我们所学的平面图形,大家把它拿出来。你能找出你手中图形的3/4吗?自我动手试一试。

(1)学生独立尝试剪。

(2)学生汇报剪的方法。(强调:平均分谁是谁的3/4。)。

(3)归纳分数的意义。师:大家都是这样剪的吗?举起来互相看一看。如果要表示3/5、3/6怎样办呢?(生回答)这就告诉我们分数是表示什么的?(生齐答,师板书: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4)阅读教材61页,画出分数的概念,读一读。

3。合作探究,理解单位“1”

师:同学们,看到书中的概念,你们对老师整理的概念有异议吗?

(师生交流,提出“一些物体”也是一个整体的问题。)。

师:一些物体能看成一个整体吗?让我们拿出小组内准备的三张饼,这次小组合作,要剪出三张饼的3/4,该怎样办呢?让我们一齐探究剪的方法。

(1)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2)全班汇报剪的方法,师演示剪的过程。

(3)明确单位“1”:我们把三张饼当成一个整体来分,也能够把一些物体当成一个整体来分,这一个整体能够用自然数“1”来表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单位“1”。

(4)说一说你想把什么作为单位“1”来分一分?(生举例)。

(5)完善分数的概念。

(师板书:把“一个物体”换成“单位1”)。

4。弄清分数单位。

(老师出示线段图:一条线段平均分成7分。)。

(2)学生再与文本对话,画出概念,同桌互相说说分数单位的意义。

(3)说出3/4的分数单位是多少?课前复习的几个分数的单位分别是多少?

四、练习:深化理解,回归生活(12分钟)。

1。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4题,然后全班交流。

2.游戏:

师:同学们,喜欢游戏吧?也喜欢挑战吧?下方让我们在游戏中理解挑战,看看同学们对分数的意义是否有更深入的理解。

(拿出三个盒子,第一个盒子里装5根小棒,第二个盒子里装10根小棒,第三个盒子里装15根小棒。老师抽出小棒,学生猜分数或盒子中小棒的数量。)。

3。共同完成练习十一第7、6题。

师:分数很搞笑吧?分数在我身边比比皆是,看64页的第7题带给给我们的信息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分数。一齐开看。

(生默读信息,举手交流)。

师: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分数?把你搜集的分数和同学们说说。(可留为实践作业,进一步体会分数的意义。)。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高(0。5分钟)。

练习十一的5、8、9题。

六、全课总结,感受收获。(2。5分钟)。

这节课,我们一齐学习了分数的意义,你在本节课学习中都有哪些收获?

(生汇报)。

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得都很棒,收获也很多,表扬自我一下吧。

假设一只手的五根手指一样长,

请你拿出一只手手指的五分之一来评价一下自我的表现。(第一,最棒)。

请你拿出一只手手指的五分之二来庆祝一下自我的收获。(成功,耶)。

请你拿出一只手手指的五分之三来表示你是否同意下课。(ok,ol)。

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单位“1”:一个整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

1/4分数单位。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质19篇)篇十七

理解单位1,归纳出分数的意义。

理解并掌握单位1及其分数的意义。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手段及学法指导: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并能在网络环境下做出自我检测和评价。为实现上述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将本节数学课设计成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这个环境中,通过提供宽松的教学环境,相关的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交互功能,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去完成学习任务。对于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的辅导与帮助,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一个有思想、会思考的探究者。

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又快到了,你们高兴吗?每到这一天,我们学校都会组织野营拉练活动。

(播放情境动画: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大山中走去)

师:同学们在大自然中尽情地唱,尽情地跳。到了中午,大家席地而坐,一起用餐,别提多高兴了。可是有一个低年级的小同学在吃午餐时却遇到了一个问题。

(出示课件:一张饼,4个人分)

师:从这里不难看出,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会得到一些不能用整数表示的结果,比如分东西、测量或计算等,这时就需要用一种新的数分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分数。这节课我们就共同研究分数的意义。

说明: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学中,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的思想。

1.回顾旧知

2.小试身手

问:你们得到分数了吗?谁愿意说说是怎样得到的?

(指名选择不同物品,采用不同分法,得到不同分数的学生进行汇报)

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力求实现学习自主性。把学习资源交给学生,让他们按自己的想法去操作,分得的结果必然各异,得到的分数自然也各不相同。让学生从动手操作中,亲身体会分数的产生,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归纳,从而为独立归纳分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3.尝试归纳

问: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分数?

师:让我们看看最科学的说法。(出示分数的意义)

4.理解单位1

问:同学们想一想,单位1可以指什么?

师:同学们说的都对,大到宇宙空间,小到微尘沙粒,我们想用分数的思想去研究谁,就可以把谁看作单位1。

说明:按照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展开新知的探索,并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归纳等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意识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这里新知的探索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平台上,并给他们一个自主、自由的探索空间,去主动构建知识的体系。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及思维特点,在探索中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感受知识产生的过程,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网络环境,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及合作意识。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建构,师生共同合作,共同探究,实现由不知到知,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认识,充分体现学生活动的主体性和自主性。

5.即时训练

问:你能找出这两则报道中的单位1吗?

(出示蛋糕的画面)

问:同学们,看到这个画面你想到了什么?

再仔细观察,你还发现了什么?(上面有12支蜡烛、8朵玫瑰花)

(动态演示:把蛋糕平均分成四份)

从这个画面中,你发现了哪些有关分数的知识?

(学生可以分别把一整块蛋糕、12支蜡烛、8朵花看作单位1进行阐述,并从上得到相应的分数)

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这里,观察的角度不同,单位1也不同,通过观察和思考,使学生明确,虽然每一份都可以用1/4表示,但由于我们确定的单位1不同,这个分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也不同。

师:同学们现在又学会了很多关于分数的知识,请点击进入到自我挑战的内容。比比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挑战练习。

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进入不同类型的练习,同时在学习活动中,充分信任学生,使学生能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活动,通过课件的反馈功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最后通过知识点的统计结果可让学生自我检测学习效果。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师:同学们战况如何啊?完成所有挑战练习,而且全都正确的举一下手。

问:谁能说说,这些人还可以用哪一个数来表示?为什么?

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巧妙地让学生把刚刚学到的分数知识适时恰当地运用于课堂当中,不但及时地检测了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情况,考察了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而且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了分数离我们的生活其实非常近。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组更难的挑战思维的练习,你们愿意尝试吗?(出示开放题)

说明:练习设计,层次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本节课的练习,分为自我挑战练习和开放拓展练习。这样的设计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而且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今天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有用的数学,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

师:现在老师要进行一项小调查。请同学们进入到参与调查的界面,发表一下你对这节课的评价。

你认为这样的学习方式有趣吗?是觉得很有趣?还可以?还是没意思?根据你自己的意愿,选择一项提交上来。

(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去自由选择提交)

师:我们来查看一下结果。从这个结果中,你能看出什么?你能提出哪些关于分数的问题?

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表达自己学习情感的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对本节课的学习方式和效果进行评价,而且在统计结果中还可让学生根据相关信息提出分数问题,对理解分数的意义又一次进行了提升。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和体验,请把你的想法签写到留言板上吧!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质19篇)篇十八

1、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等体验中理解单位”1”,感受什么是分数,进而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单位”1”的建立。

学具袋(圆形纸片1张、长方形纸片1张、一分米棉线1根、水蜜桃图片5个、火柴棒12根、同一样式的纽扣8个)。

一、单位“1”的意义。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数字1。

师:这是几?表示什么?能具体说说可以表示1个什么吗?

学生回答(1个苹果、一张白纸、一根绳子、一群羊、一个学校的全体学生……)。

师:对于数字1如此丰富的意义,老师可以给它加上引号,起名叫作单位“1”。

师:取出学具袋,倒出其中的学具,分一分、说一说,哪些能用单位“1”表示?

师:我们可以把单位“1”怎么分?

师:以前我们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数,研究“分数的意义”。(教师板书课题)。

师:用以前所学的分数的知识,分你手中的单位“1”,你能得到哪些分数?

学生操作,组内交流,各组推荐汇报。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对不准确的地方要加以修正,尤其要强调“平均分”,尽量做到不要重复别人的发言内容。

二、研究分数单位。

师:你们想研究别的分数吗?

教师出示1%。

师:这是分数吗?你会读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师:请大家拿出12根火柴棒,分一分、说一说,看看可以有多少种不同方法来表示1%?

学生操作,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2→6根、1/3→4根、1/4→3根、1/6→2根、1/12→1根。

师:你又发现了什么?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知识!

教师出示%。

师:猜猜看,老师想让你干什么?

教师出示要求:

分一分(选择合适的学具表示这个分数)。

画一画(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这个分数)。

折一折、涂一涂(选择合适的学具,用折叠、涂色的方法表示这个分数)。

说一说(组内互相说说这个分数)。

学生动手操作、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各组推荐学生汇报……。

学生回答……。

师:让我们看看数学书上专家是怎样说的?

学生看书、圈划、摘读,组内交流。

师: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已经知道同学们会读分数了,想写吗?

师:会写的请到黑板上在任意位置任意写一个你喜欢的分数,比一比,看谁写的规范好看。(学生一拥而上,在黑板的上上下下写下大大小小、各不相同的分数。)。

学生汇报……。

【评:生成性的课堂评价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强烈地拨动着思维之弦。】。

师:下面请同学们练习写分数,比一比谁写得规范好看?任务是8个。

学生在写分数的过程中教师突然叫停。

师:对于分数的意义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提问。

学生质疑,学生解答,教师补充。

师:关于分数的知识你掌握的情况如何,你能用今天学习的分数的知识说一说吗?

(如果学生说出类似5/5这样的分数)。

师:这是一个特殊的分数,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继续研究。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质19篇)篇十九

“分数的意义”是新教材小学数学课本第十册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单位“1”,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经历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分数的意义已经在五年级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概念。同时,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并能通过已往学过的.知识,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发现和解决一些问题。

这节概念课,在设计上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思路独特新颖,教学时,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折一折、分一分,引导学生学会抽象概括,知道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可以用单位“1”表示。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同样是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

教学重点:(1)分数的意义(2)“单位1”的理解。

教学难点:(1)单位”1”的建立及理解。(2)分数“单位”的理解。

相关范文推荐

    三方房屋转让协议(实用14篇)

    转让是一种将某种权益或财产从一方转移到另一方的行为。在阅读以下范文时,您可以思考如何将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应用到您的转让事务中。甲方(卖方):身份证号:乙方(买方

    教师研修述职报告(精选19篇)

    写述职报告可以帮助我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的工作成效和不足,从而为将来的工作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改进方向。5.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写述职报告时要注意的问题和技巧

    高中语文老师个人工作计划(热门19篇)

    工作计划书是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团队成员明确职责和协作方式,提高团队效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经典工作计划书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能

    书记自我鉴定(通用18篇)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种文体的特点和写作风格,提高我们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各类总结范本,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写出优秀的总结。

    版劳务合同书(通用16篇)

    劳务合作是一种灵活就业形式,可以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就业需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优秀的劳务总结范文,从中学习和借鉴一些好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吧

    迎新年初中(优秀12篇)

    新年代表着季节的轮回和时间的流转,使人们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宝贵。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优秀的新年总结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灵感和参考。牛儿慢慢地走了,老

    乐曲长江之歌教学反思总结(优秀18篇)

    教学反思使我能够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评估,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教学反思的案例,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思路

    运动会加油稿二百五十字(通用21篇)

    运动会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运动技能的重要途径,它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大家一起来看看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运动会总结范文,相信会有所收获。1.五一到,乘快

    一分钟课前演讲小故事(优质16篇)

    一分钟,是我们凝聚思维的时间,它能够孕育出无限的创造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分钟总结范文,供大家阅读和思考,有助于提升我们的写作水平。有缺陷的人总比健全的人

    早教工作计划及目标(通用21篇)

    工作计划书是我们在工作中的重要参考文件,它给予我们了很大的支持和指导。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分享一些优秀的工作计划书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