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教案及设计说明(汇总19篇)

时间:2023-11-07 作者:文轩出塞教案及设计说明(汇总19篇)

教学工作计划应当灵活调整,及时适应学生的学习进度和个性化教育需求。如果你对编写教学工作计划感到迷茫,不妨来看看以下几篇教学工作计划的案例,或许能够给你一些启发。

出塞教案及设计说明(汇总19篇)篇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像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教师激情: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胸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读诗,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浪漫多彩;读诗,能够把我们带入古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现在,让我们到古代多事的边塞去看看吧!

2、课件播放:古代战争场景。

学生在观看录像后自由谈感受。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之后,谈谈对题目的理解。

二、创设情景,初步感知诗意。

1、下面请大家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学生自由读诗)。

2、检查读书情况。

根据学生朗读情况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把诗句读正确、读流利。

三、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1、学生自由读诗,边读边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

2、教师进行学法指导:大家借助工具书、课文的注释、课前收集的资料,尝试着理解一下诗句的意思。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就请你和小组等同学交流一下。

3、汇报交流:

4、指导感情朗读。

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采用学生自己练读、指名朗读、同学评议、小组赛读、教师范读等不同的形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这一过程中教师适时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创设情景,激发感情,指导朗读。

四、诵读涵咏,感情升华。

2、学生展开想象,发表看法。

3、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读出诗的韵味。

五、适当拓展,引申探究。

2、学生自学古诗,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自学成果。

1、师:网上有一位朋友读了现代诗人席慕蓉的《出塞曲》,感受很深,用歌声唱出了自己内心的`感受,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番。

2、演示课件,结束授课。

本节课教学设计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思想。尊重学生差异,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强调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

教学时既尊重文本,又不拘泥于文本,找到文本学习与生活世界的结合点,积极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使学习内容生活化,课堂学习生活化,从而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和创新欲望,力求使课堂教学达到“三性两化”――自主性、互动性、创造性,动态化、生活化。

这样设计把学生看作有个性的认识主体、看作实践的主体、自我发展的主体,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独立钻研、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本课采用的是以“精心创设学习情境,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让学生能够学得有趣、有效。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非常注重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现简单举例如下:

1、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创新兴趣生动、精彩的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使之在较短的时间内思维活跃起来。因此,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学习的情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

2、加强教学评价,让创新更具理性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应当有意识的建立发展性的评价观,这个评价应当是多元的。教学中,教师给与学生的评价将打破教师主观评价的形式,以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相结合,每个学生都参与评价,既评价别人,也评价自己,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实现评价过程的多为互动性。同时教师还要善于把课堂上一闪即逝的创新火花,作出良好的评价,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实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出塞教案及设计说明(汇总19篇)篇二

《合欢树》是史铁生怀念母爱的一篇散文。文章用平淡的语调,按时间顺序分别叙述了作者十岁那年由自己作文获奖引发的一件事情、二十岁母亲为他治病和鼓励他写小说的事情以及三十岁以后对母亲的那种压抑在心里、让自己又悲痛又愧疚的思念。以下是百分网小编搜索整理的关于《合欢树》教案及设计说明,供参考借鉴,希望对各位老师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1、品味作品平淡文字背后饱含的深情。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涵义,并领会作者对母爱与生命的感悟。

1、品读文段,学会欣赏作者内敛又充满张力的文字,真切感受到作者含蓄又深沉的情感。

2、结合对文章的理解,表达自己对母爱与生命的感悟。

说明:教学目标与重点最终这样确定,是源于我对网上一些教学设计不够满意以及对有些设计者的解读重心始终心存怀疑。有些设计秉持的“怀念”、“歌颂”说固然不错但我以为失之宽泛,有隔靴搔痒之感;有的力主“愧疚”、“懊悔”说,也无可厚非,但我又觉得似乎失之单薄,难免有挂一漏万之憾。在慎重考虑了多种意见、结合了作者本人相关作品中的若干提示后,我这样概括《合欢树》:文章通过对往事的追忆,还原再现了母亲的苦难与坚忍以及她对儿子“毫不张扬”的爱;作者在独自咀嚼命运多年之后,借“合欢树”这一由实入虚的意象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与歉疚,更在岁月流转中获得了对母亲、母爱乃至生命的深刻理解。

品读、交流、探讨、迁移

同学们下午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读《合欢树》这篇散文。它的作者史铁生,是现仍在世的中国作家中我最崇敬的一位。我觉得要真正读懂他的作品,一定得先读懂他这个人,所以我们至少得先了解一下他的基本经历。请大家看一份简单的年表——注意一下他生平的几个关键时期:毕业于清华附中,想来是个优秀的学生;18岁插队落户,在恶劣的生活条件下得了重病贻误治疗导致双腿瘫痪,回北京后好不容易在街道工厂找到份专门安排给残疾人的工作,预读过课文的同学应该还记得他干的是什么活。28岁那年凭写作撞开了一条新的人生之路。除了年表上提到的两个奖外,还有一个在我看来分量很重的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该奖将年度杰出成就奖颁给了史铁生,授奖词中有这么一句:

“……他(史铁生)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

让我们来看一张很有代表性的照片:轮椅上,一个衣着朴素的中年男子,看上去生活得清苦却又坦然、神情超脱却又“不改其乐”。

说明:导语的作用在于强化学生的阅读期待。作文语文教师,我的阅读经验与学生相比毕竟要丰富一些,所以在导语中流露出我对作者的崇敬与信任可能有助于学生带着类似的情绪进入良好的阅读状态。其实课前准备过程中我就印发了史铁生的生平介绍、代表作品片段以及他人的评论,也是旨在加深学生对作者的关注度、了解度、信任度,为顺利进入文本作好铺垫。

先请一组同学分别朗读1-5节,大家一边听,一边尝试完成下面的表格——

所在
段落
人生
节点
“我” 母亲的反应 “我”的反应 母亲的状态
1 十岁 作文比赛得第一 急着说她自己 扫兴/装作不注意 年轻/聪明/最好看/爱美
2,3 二十岁 双腿残废 为我治病
鼓励我写作
抱了希望
一心只想写小说/不在乎自己这条命 不年轻,有了白发
 
4 三十岁 第一篇小说发表 \ \ 已不在人世
4   另一篇小说获奖 \ 心烦,躲出去
迷迷糊糊听到回答,得到一点安慰
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同学们的朗读水平能到达什么程度,你们的理解就能达到什么程度。

表格上清楚地标明了作者年龄的变化。那么,随之发生变化的还有哪些?请谈谈你的发现与理解。

母亲反应的变化、母亲的变化、我的反应的变化等学生都有精彩的发言。

教师注意点拨:母亲的“苦”——“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是加倍的”,她操劳一生,却没来得及分享儿子的半点快乐与骄傲,49岁就病逝了。

点出“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悔。

再请另一组同学分别朗读6-10节,一边听,一边尝试完成另一表格:

所在
段落
人生
节点
合欢树 母亲的反应 “我”的反应 母亲的状态
 
 
 
8
二十岁 被认为是“含羞草”,其实是合欢树 为我找工作,在路边挖了棵“含羞草” \ \
  第二年没发芽 叹息,舍不得扔 \ \
  第三年长叶茂盛 高兴,常去侍弄 \ \
  第四年移栽窗前 念叨何时开花 \ \
  第五年搬家被遗忘 \ 悲痛,忘了小树 过世
7 三十岁 开花 \ 心里一阵抖 已不在人世
10   年年开花,长到房高 \ 后悔没自己摇车去看看 已过世多年

将这一表格与前一表格进行比较,谈谈你的发现、理解与感悟。

合欢树的成长与作者的成长多么相似: 大部分学生都能发现

我的反应: “抖”

“一阵抖”是由“合欢树”触发的,前文迷迷糊糊听到的回答不过是自我安慰,只能让作者“得到一点安慰”——强调“一点”,其实还是不能释怀,没能真正得获得安慰,所以他仍然不愿回家,在街上瞎逛,直到想起邻居曾提起“合欢树”开花了,一下子情感似乎找到了出口。

年年月月我都到这园子里来,年年月月我都要想,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这是作者一点点领悟母亲的爱的过程——谁言寸草心,“识”得三春晖。

说明:这两个表格借鉴、修改自我校语文组李琳老师的设计,它们很好地解决了我原先课堂上缺乏教师引导以致学生交流易于散漫无序的问题。学生的课堂回答是在课前无任何引导的情况下自行准备而在开课时根据我给出的线索即兴完成的。其实,我对课堂的教学设计、活动组织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学生课前交来的各种各样的感想基础上一点点成形的。

课前预习阶段不少同学都反映最欣赏文章的结尾,这倒和老师不谋而合了,我也极为推崇这两段。正好留给我来朗读,我不再有同学们甜美的嗓音、青春的激情,但我有着对某一生命阶段的直接体验,因此对这篇文章的领悟或许会比同学们更深一些。老师朗读11、12两节,在作者独自静思默想中,对合欢树、对母亲、对命运的感怀交织在一起。

我想先请同学交流一下各自的看法——

段落序号 原文 学生理解 教师点拨
第11节 “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 沉浸在对母亲的回忆中,独自咀嚼悲伤,品尝回忆中的母亲的一点一滴的爱。 心情在悲伤与安慰中交替。在哀恸与丧亡的阴霾之下,人最接近真实的自我。
第12节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羡慕那个孩子,能看着那棵树
 
孩子不知道,强调的是作者的刻骨铭心
爱的传递
 “生命”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说明:很多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写下的读后感、片段心得体会中提到了这个结尾,他们的阅读反应与我很接近,这让我觉得可以把这段作为重点供大家一起探讨。

文章的最后一段让我们由史铁生个人的特殊遭际跳脱出来,看到了人类生命的普遍性:板书:

母亲 妈妈

合欢树 “合欢”的隐喻与启示

“我” 孩子

“合欢”——是巧合也好,是冥冥中的安排也好,这个词都会引人浮想与沉思。正是这课树,承载了多方情感与多方期待,凝聚了不只作者一人的回忆,触发的也不仅是作者内心不忍碰触的隐痛,在它身上作者的情感得到了释放、追思得到了寄托。且因它本身亦是生命的昭示,作者反而可以在它的身上得到某种启示。

由那个孩子想到普天下尚未长大,但有一天终会长大的孩子;由那个孩子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继而想到普天下所有爱着自己孩子的妈妈。请注意作者用了“妈妈”一词。

“当我见到桔梗花砰然绽放,令我想起你在年轻的日子,大太阳下,持着一把伞。”

“求你来领我出去,妈,我在森林中迷路了! ”

“在我小时候,曾骂:‘你去死吧!’。现在,我多想把那小孩杀掉。”

“在电话中说真有点不好意思,所以我偷偷写个字条:‘对不起,妈’。”

“妈,我今天在巴士站见到一个女人很象你,我帮她提袋子了。”

“妈,你快乐吗?满足吗?——你猝然去世后四年,我才有力气问你这问题。”

“你一定很奇怪,我是从来不跟你写信的。彩子她有孕了,妈。”

一篇长文,一则短笺,不论是作家,还是普通人,都有着同样的情感内容,相似的人生体验,你会发现其实史铁生想要表达的东西既是个性的独特的也是共性的普遍的。

这些短柬用的都是第二人称,史铁生从未以第二人称的形式写过母亲,或许这种形式的话他只会深藏心底,绝不肯也没必要向他人透露,包括读者。

如果你是史铁生,你会用第二人称给母亲写一则怎样的短柬呢?

也可以选择另一项写作实践:带着从《合欢树》一文中得到的启示,给你自己的妈妈写一则短柬,把不敢、不忍、不好意思向母亲说的话写下来。

最后我提一个希望,希望大家能收藏这篇文章,不管今天在这课堂之上,你理解了多少或者说理解到什么程度,这都没有关系,只要你还记得这篇文章。十年、二十年后,请再次读一读它,相信一定会有更新、更深刻的领悟。想请大家同时记住的还有这样一句话:

岁月流逝,无可挽回,但母爱永存,生命不息。

说明:虽然拓展阅读材料有逸出文本之外的嫌疑,但个人实在难以割舍,因为觉得这些短笺所表现出的情感特质、对母爱与生命的理解,甚至是语言风格、激起的阅读体验都与《合欢树》一文有着诸多异曲同工之处。

所有的公开课多半都难以避免表演的成分,我对自己在学生面前与镜头面前不能保持一贯的率性自如而感到羞愧,并因深恐未能真正理解《合欢树》辱没了史铁生及他的爱与思而感到忐忑。最后的结束语既是我对学生的真诚希望,也不妨看成是我对自己的课堂设计可能存在的缺漏而做的补救。

出塞教案及设计说明(汇总19篇)篇三

1、本节课是古诗教学,创设意象、营造意境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课开始就注意诗意氛围的营造,通过声情并茂的读,激发学生对诗的感觉、回味,将学生带入诗的王国,为下一环节的用诗诠释诗奠定了基础。本诗意境雄浑苍凉,如何让学生感悟并走进诗歌的苍凉意境呢?我在教学中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解读感悟诗歌的前两句,利用品读字词,想象画面,音乐激情等方法,当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所包蕴的巨大历史悲怆、无限深沉叹息的时候,“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呼喊才那么震撼人心,诗歌的苍凉意境学生也就得到了初步领略。

2、读悟结合,体味诗情。以前两句诗的教学为例,我引导学生从征人和亲人两个方面感悟,力求做到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如引导学生从征人角度感悟时,在学生初读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后,我引导学生感悟:征人在边关的生活可能是怎样的?假如你是征人,面对这样的生活,你会作何感叹、作何感想?有些学生悲伤忧郁,思量回家,而更多的学生想到的是‘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壮志。教师随机引导:孩子们,仗要打赢,我们更希望我们的战士能平安回来,这是谁的心声?从而引出亲人的思念和深情呼唤,使全诗内涵更深,更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使后两句的学习水到渠成。

3、以诗解诗,促进感悟。《出塞》的前两句写得高度凝练,没有涉及征人具体的生活事件,这对学生理解征人的困苦生活有较大困难。为了突破难点,本课教学做了大胆尝试,课前搜集关于明月关塞诗歌,以及表现壮志豪情的诗句,通过这些诗歌的理解实现对前两句诗的理解,学生在品悟诗句及想像画面和人物内心世界时的表现十分出色,使课堂呈现浓郁的诗的氛围,很好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教学古诗,不能限于对古诗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诗句意思的疏通,更应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对古诗的思想感情加以理解感悟。《出塞》的教学,我力求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加以解读,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课前安排的搜集军旅诗,以及对李广生平的了解,王昌龄做这首诗的时代背景都有全面详细的了解,而这些资料很好的起到了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作用。

出塞教案及设计说明(汇总19篇)篇四

《出塞》这首诗所描写的历史背景与学生现实生活距离遥远,如何感其境,悟诗意,激其情是我备课重点。

一、了解背景,与诗人对话。

课件出示王昌龄简介,并让学生了解创作年代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诗人所处时代正值盛唐,对外战争取胜,故边塞诗人的作品多激昂上进。同时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这样导入使学生穿越时空,感受冷月照边关的画面,与作者感同身受,自然入情入境。

二、走进文本,感悟诗意。

在这四句诗中,最难懂的是前两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我引导学生去勾画“秦时明月汉时关”这一画面,明白朝代的顺序。在读中体味景物虽然没变,而朝代却已更迭,悟出战争一直没有休止。在教学第二句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字眼,以读促悟,强调“长征”从家乡到边关路途遥远,猜想“人未还”的缘由,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感受连年的征战给人带来痛苦与无奈之情。学生情感的大门被推开,畅所欲言,把诗人的情感和诗句融为一体,突破了难点。

三、拓展积累边塞诗。

学习本节课后,我又相继出示卢纶《塞下曲》,王之涣《出塞》这两首诗,让学生分小组学习研究诗所表达的意思,采用本课学习诗的方法学习。既有拓展又巩固本届学习诗的方法,学生学习兴趣较浓,参与较广,较好地完成了本节教学任务。

出塞教案及设计说明(汇总19篇)篇五

1、着眼大——古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古诗,不能限于对古诗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诗句意思的疏通,更应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对古诗的思想感情加以理解感悟。《出塞》的教学,我力求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加以解读,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如,我从前段时间学习的边塞诗《塞下曲》入手,引出边塞诗的兴起,边塞诗人以及他们的代表作,从而让学生归纳出边塞诗歌的主要内容,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也扩展了知识面。

2、意境深——本节课教学,从“秦时明月汉时关”中“秦、汉”入手,让学生充分感受时间的久远,创设明月这个意象,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再联系“万里”这个表示空间的词语,让学生在这种空旷苍凉的背景下理解“人未还”当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所包蕴的巨大历史悲怆、无限深沉叹息的时候,“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呼喊才那么震撼人心,诗歌的苍凉意境学生也就得到了初步领略。

3、情感浓——以前两句诗的教学为例,我引导学生从征人和亲人两个方面感悟,力求做到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如引导学生从征人角度感悟时,在学生初读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后,我引导学生感悟:征人在边关的生活可能是怎样的?假如你是征人,面对这样的生活,你会作何感叹、作何感想?在学生悟到征人们一个朴素的愿望是“回家”后,教师引读——是啊,千百年来的千百万征人的盼回家啊,可是结果如何呢?学生回答“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个过程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这样的例子还有:你是白发苍苍的老父母,你在盼什么?可是结果如何——读——从秦汉到大唐,一千多年盼儿归啊——柔弱无助的妻子在盼什么?可是结果如何——从中原到塞北,关山万里盼夫归啊——注重抓住情感的共鸣点。

4、延伸远——《出塞》的前两句写得高度凝练,没有涉及征人具体的生活事件,这对学生理解征人的困苦生活有较大困难。为了突破难点,本课教学做了大胆尝试,补充了王昌龄的一首同题诗和另外一首边塞诗《从军行》,通过对补充诗歌的理解实现对前两句诗的理解,也增加了课堂容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为小学生进入中学语文学习做了一定的铺垫。

遗憾:

1、我本来想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加入边塞诗艺术特点的赏析,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完成。

2、整个课堂上学生不活跃,不爱发言,和平时的热闹成了鲜明的对比,导致教学气氛不热烈。

3、自己对教学的思路掌握得不好,导致教学秩序混乱。

总之,这堂课不成功,以后一定多备课,多学习!

出塞教案及设计说明(汇总19篇)篇六

教学目标:

1、读通、读懂诗句,理解诗意。

2、进入诗境、体会诗情、诵读达情。

3、挖掘内涵、拓展训练(想象、思维、表达)。

4、体味意蕴、感受经典、领悟写法。

教学重点:

1、感受诗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味意蕴、感受经典诗句。

教学过程:

一、巧设悬念,激趣入课,为创设情境作铺垫。融洽师生关系。

二、综合运用几种方式创设生活情境,让师生共同进入情境。

1、在情境中暗送诗句中的有关信息,让学生无意识储存。

如:“不值”、“应”、“怜”、“小扣”。

2、在情境中明白诗句中的有关信息。

如:“游园”、“柴扉”、“苍苔”、“屐齿”。

3、在情境中师生共同生成有利于理解诗句的3个问题并得到思维、想象、表达的综合训练。

a、怎么开门?

b、主人为何不开门?

c、看见一枝红杏出墙来心情怎么样?

三、带着师生共同生成的问题及无意识储存的信息和明白的相关信息形成问题情景,直面诗句,理解诗句。

1、读通诗句。

2、结合三个问题情境,读懂诗句,并重点指导。

“应”、“怜”、“小扣”。

3、初步感悟作者“由一枝红杏出墙”联想到姹紫嫣红的“满园春色”的独到写法和独特心情。

四、诵读达情。

1、扣词达情、悟意,重点指导“小扣”、“久不开”、“关不住”。

2、创设与生活对接的生活情景,指导、激起学生达情悟意。

前两句达“扫兴”之情。后两句达“欣喜”之情。整首诗达“喜爱”之情。

五、直面经典诗句,重点感悟经典诗句的内涵及意蕴。

主要采用创设情景的方式让学生感悟经典诗句,具体形式可采用师送生——师送校——师送班——生送生——生送师等送诗句环节。

六、拓展训练。

1、学生改诗:根据学生在情境中生成的最后一个问题,改动诗句表达胸意。

2、读诗(可用对比读的方式读)。

3、思维、想象、表达的整合训练。

“哇!开门了,真是春色满园呀……”(预设,视情况调整) 。

《游园不值》语言朴实无华,但这看似平淡的语言却饱含着作者对春天的无比喜爱之情。一枝出墙红杏,带给普通人的可能是见不到万紫千红春象的遗憾和失落,给诗人的却是“满园春色”的欣喜。这种由一枝红杏联想到春色满园的内在诗句魅力,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对五年级学生来说,读通、读懂此诗不成问题,可对诗的内涵的把握,却缺少一定深度的感悟。因此,本诗的教学重点应定位在如何感悟经典诗句的意蕴、体会诗文的情感层面上。

根据以上目标,教学本诗时主要采用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生活情景,间接接触文本,在情境中引导学生捕捉诗文中外在的语言信息,生成有利于挖掘诗文内涵,突破重、难点的问题,为直接进入文本“蓄势”。达到“蓄势待发”的效果和“不为而为之”的教学艺术境界。

二、形成问题情境,带着问题直接进入文本,学生会自觉不自觉地将在“生活情境”中储存并作用于大脑的信息,帮助自己与文本进行对话式地阅读,这样会产生一种“积极、主动式”的阅读期待,激发兴趣,提高效果。

三、让在学生充分理解诗的语言后,采用先理解后诵读,边理解边诵读,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层层上升递进的诵读,多次进行。达到当堂熟读成诵的积累运用效果。

四、在学生对整首诗初悟的情况下,直面经典,重点感悟经典诗句,以求对诗句内涵的挖掘来丰富诗歌的内在品质,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鉴赏水平。主要采用“情景暗示”的方法让学生去感悟诗的内涵,运用不同形式反复进行,以达到对诗句感悟的深度。

五、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初步领悟写法,培养“我手写我心”的写作品质及写诗兴趣。培养学生想像、思维、表达的综合能力,进一步强化对诗文的理解。

总之,此课设计自始至终运用多种简单易行的方式,创设各种不同情境进行教学,力图体现“情境中有情境”、“朴素、实在”的特点。运用“课堂暗示”、“不为而为之”的课堂教学艺术,力求使学生能在享受快乐中主动、积极学诗。突出诗歌教学悟情、悟意、诵读达情的特点。

出塞教案及设计说明(汇总19篇)篇七

《出塞》一诗出现在湘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一册的第二单元。因为在大课间朗诵过这首诗,所以孩子们对它都很“熟”。虽然如此,要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其诗意、品味其作为“唐人绝句压卷之作”的妙处,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到了这么几点:

首先,本诗描写的历史年代背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遥远。感其境,才能激其情。因此本节课中,我注重通过幻灯片展示、音乐渲染、语言描述等方式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诗歌,继而“情动辞发”与诗人对话,与文本对话。比如,在感受边塞的印象时,教师播放“冷月照边关”的凄凉画面,再加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把学生带入到征人痛苦、无奈的情感世界,令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融情想象的基础上,配以教师的入情解说,激情诵读,诗句在学生的头脑中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悲壮的情景,学生自然入情入境,读出了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学生的语言大门被情感推开了,他们畅所欲言,和诗人的情感、诗句的情感融为一体,既加深了对诗歌感情的领悟,又培养了表达能力。

本诗意境雄浑苍凉,发千古感慨,如何让学生感悟并走进诗歌的呢?我在教学中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解读感悟诗歌的前两句。教师引导学生去勾画“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诗的精妙之处。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体味出描写的景物虽然普通,但包蕴的情感却不简单——时间漫长,战争无休无止。再如,教学第二句诗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字眼感悟,力求做到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如在学生研读诗句后,我引导学生谈感悟:学生有的体会到强调“长征”,从家乡到边关路途遥遥;有的体会到要突出“人”,将士们都没有回来;有的则体会到要突出“未还”,因为这是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悲剧。教师再指导朗读这两句诗,这样,学生对这两句诗的体会就更深入了一个层次。

其次,采用以诗解诗的方式,促进感悟。教学古诗,不能限于对古诗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诗句意思的疏通,更应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对古诗的思想感情加以理解感悟。《出塞》这首诗高度凝练,再加上学生年纪小,这方面的历史知识、文学积淀缺乏,学生理解征人的困苦生活、边塞的艰苦荒凉以及战争的惨烈有较大困难。为了突破难点,我力求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解读,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本课教学我做了大胆尝试,补充多首相关主题的诗助读,通过对补充诗歌的理解实现对这首诗的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本诗之前,教师出示了四首“战争”主题系列诗歌(均已在此前的晨诵中朗读、背诵):《国殇》、《诗经*秦风*无衣》、《汉乐府*战城南》、《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学生通过这几首诗的补充学习增加对战争残酷性的了解,认识战争的艰苦以及惨烈,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所包蕴的巨大历史悲怆、无限深沉叹息。再如,为了帮学生体会到诗人心中的渴望,将士们心中的期盼,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心愿,补充了唐朝诗人卢伦的《塞下曲》,认识到只有像李广那样的飞将军镇守边关,胡乱才会平息,边塞才会安定。这样,“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呼喊才那么震撼人心,对诗歌的苍凉意境学生也就有了初步的领略。

同时,对“互文”和“用典”这一知识难点的处理比较巧妙,运用举例的方式,让学生感悟中国古诗文中这两种特殊的写作技巧。

出塞教案及设计说明(汇总19篇)篇八

1、感其境,激其情。

本诗描写的历史年代背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遥远。感其境,才能激其情。因此本节课中,我注重通过课件展示、音乐渲染、语言描述等方式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诗歌,继而“情动辞发”与诗人对话,与文本对话。比如,在感受边塞的印象时,我出示一些描写边塞环境的诗句,再加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把学生带入到征人痛苦、无奈的情感世界,令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2、读悟结合,体味诗情。

有些遗憾的是,本节课虽然注意了朗读的指导,但在引导学生拓展想象和口语表达方面不够深入。同时,教学环节上不够简洁,引入的资料、补充的诗歌比较多,以致于“走马观花”。

出塞教案及设计说明(汇总19篇)篇九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到如今多少战士万里出征不见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注释。

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其中,有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其中每次匈奴重点进攻的汉地天子几乎都是派遣李广为太守,所以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

不教:不叫,不让。教,让。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越过。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也还没有回来。要是攻袭龙城的大将军卫青和飞将军李广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军队翻过阴山。

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指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只一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景物描写只是用来刻划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汉关秦月,无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色彩。把复杂的内容熔铸在四行诗里,深沉含蓄,耐人寻味。。

讲解。

本诗被人们称为:“唐朝七绝之首”。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塞当作求取功名的一种出路。一些大都有边塞生活经历的知识分子,他们的诗歌以描写边塞生活为主要内容,这就形成了所谓“边塞诗派”。王昌龄是这个流派中的重要成员。

诗从写景入手。“秦时明月汉时关”,皓月当空,照耀着万里边疆的关塞,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加以修饰,使意境更加高远,把我们引到了遥远的古代,更引人深思:秦汉以来边防战争连续不断,一直持续至今,真是拖得太久了!这是从时间上描写边塞的悠久。

面对这样的景象,边人触景生情,自然联想起秦汉以来无数献身边疆、至死未归的人们。“万里长征人未还”,又从空间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这里的“人”,既是指已经战死的士卒,也指还在戍守不能回归的士卒。“人未还”,一是说明边防不巩固,二是对士卒表示同情。这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是因,后者是果。这是从秦到汉乃至于唐代,都没有解决的大问题,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第三、四两句就是诗人的回答。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直接抒发了边防士卒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只要有卫青李广那样的名将,敌人的马队就不会度过阴山。这两句写得意在言外。意思就是说:由于朝廷用人不当,使将帅不得其人,才造成了烽火长燃、征人不还的局面。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景物描写只是用来刻画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汉关秦月,无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色彩。把复杂的内容熔铸在四行诗里,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首诗意境雄浑,格调昂扬,语言凝炼明快。

创作背景。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王昌龄所处盛唐,所以在其边塞诗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但是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出塞教案及设计说明(汇总19篇)篇十

在教学本诗时,因为看了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非常感动,也非常想上出那样富有诗意的语文课,因此在备这一课的时候为自己设计了一个思路?――以古诗教学串讲古诗,拓展学生的古诗积累。

我先以解释“塞”入手,解释诗题,营造意境,接着让学生整体通读,了解字意,然后分步解读诗句,品悟诗情,再让学生整体诵读,感悟诗韵,最后拓展延伸,积累同类诗。在各个环节中我都进行诗句的串讲,如在让学生了解边塞诗的特点,我出示了王昌龄的《从军行》及王之涣的《凉州词》,再如在让学生体会为什么士兵会怀念李广将军时,我以高适《燕歌行》中的描写进行对比,让学生更能体会,激发对李广将军的敬佩及思念,最后的拓展延伸更是让学生有了一个更好的积累同类诗的平台。

从整节课来看,对于诗前两行的配乐引读是本节的一个亮点,通过教师语言的引导“看,士兵那白发苍苍的父母,相互搀扶着来到村口,遥望着边关,老泪纵横地喊:――瞧士兵那无依无靠的孩子,看到得到父亲百般疼爱的同伴,忍不住:――”及配乐,学生反复地读,深深地体会到了士兵远征不得归,思念家乡、亲人的痛苦。对于设计的思路也得到了老师的认可,老师们认为这样的设计可以拓展诗歌教学的`深度及广度。

当然也有不足的地方,如对于前两行诗的挖掘还不够深,学生对于战争的时间长还不够理解,因此在感情的升华上还不够。再者,讲得比较急,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比较少,学生的理解不够透彻。在今后还要再加强学习,多磨课,才能出好课。

出塞教案及设计说明(汇总19篇)篇十一

李老师的这份《出塞》教学设计体现出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所有必需的环节都明确地写出,而且前后一致,因此这是一个整体的解决问题,而不是各个要素地简单的堆砌。

(1)教学目标阐述。

李老师所确定的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不仅反映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而且体现了不同学习者之间的差异;目标的阐述清晰,具体,不空洞,不仅符合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而且便于教学中进行形成性。

(2)学习者特征分析。

李老师对于学习者特征的分析是这样的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较强。学生具有一定的古诗词素养。这是从认知特征,起点水平和情感态度准备情况进行分析,明确地列出学习者的特征。

(3)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在《出塞》教学设计中体现了多种教学策略的综合运用,创设情境法和拓展阅读法优化组合;这种教学策略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能够成功实现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和策略一致,符合学习者的特征,教学活动做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有效完成教学目标;恰当使用信息技术;活动要求表述清楚。

(4)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李老师在《出塞》教学设计中充分发挥了课件媒体的优势,信息技术的运用有效;促进了课堂的教和学。

(5)教学过程设计。

李老师在《出塞》教学设计中教学思路清晰(有主线,内容系统,逻辑性强),结构合理;注重新旧知之间的联系,重视新知识的运用;教学时间分配合理,重点突出,突破难点;有层次性,能够体现学生的发展过程。

(6)教学设计。

李老师《出塞》的教学设计中有明确的内容和标准;有合理的朗读练习,读的内容,次数,方式合理,有层次性,既能落实双基要求,又注重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提高;注重形成性,了工具;针对不同的结果及时的反馈,而且以正向反馈为主。

(7)和帮助。

李老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和困难有所估计,并提出可行的帮助和支持;有完整的有课后;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学习的主题。

李老师的《出塞》教学设计具备有良好的可实施性:

(1)时间因素。李老师在运用此的教学时,所需时间安排十分合理,包括教师的教学时间,学生的学习时间安排得当。

(2)环境因素:李老师设计的这份教学设计对教学环境和技术的要求不高,可复制性较强,操作方便。

(3)教师因素:《出塞》这份简单可实施,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特点及其预备技能;

(4)学生因素:李老师针对学生的情况,对学生的预备知识,技能以及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要求比较合理。

李老师的这份《出塞》这份教学设计,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法上有创新,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体现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的有效应用。

1,创设情境,强化感受。

《出塞》一诗描写的历史年代背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遥远,学生在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方面困难不小。感其境,才能激其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为学生创设情境,鼓励有创意地表达。本节课中,李老师注重通过录象播放,音乐渲染,语言描述等方式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诗歌,继而情动辞发与诗人对话,与文本对话。比如,在感受边塞的印象时,教师播放冷月照边关的凄凉画面,再加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完全把学生带入到征人痛苦,无奈的情感世界,令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融情想象的基础上,配以教师的入情解说,激情诵读,诗句在学生的头脑中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悲壮的情景,学生自然入情入境,读出了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学生的语言大门被情感推开了,他们畅所欲言,和诗人的情感,诗句的情感融为一体,既加深了对诗歌感情的领悟,又培养了表达能力。

2,以诗解诗,促进感悟。

教学古诗,不能限于对古诗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诗句意思的疏通,更应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对古诗的感情加以理解感悟。《出塞》这首诗高度凝练,再加上学生年纪小,这方面的历史知识,文学积淀缺乏,学生理解征人的困苦生活,边塞的艰苦荒凉以及战争的惨烈有较大困难。为了突破难点,李老师力求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解读,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本课教学李老师做了大胆尝试,补充多首相关主题的诗助读,通过对补充诗歌的理解实现对这首诗的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了解边塞的教学环节中,教师相机出示了四首反映边塞军旅生活的诗歌——高适的《塞下曲》,杜甫的《后出塞》,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从军行》。学生通过这几首诗的补充学习增加对边塞古战场的了解,认识它的荒凉寂寥,战争的艰苦以及惨烈,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所包蕴的巨大历史悲怆,无限深沉叹息。再如,为了帮学生体会到诗人心中的渴望,将士们心中的期盼,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心愿,补充了唐朝诗人卢伦的《塞下曲》,认识到只有像李广那样的飞将军镇守边关,胡乱才会平息,边塞才会安定。这样,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呼喊才那么震撼人心,对诗歌的苍凉意境学生也就有了初步的领略。

3,读悟结合,体味诗情。

本诗意境雄浑苍凉,发千古感慨,如何让学生感悟并走进诗歌的呢。

李老师在教学中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解读感悟诗歌的前两句。教师引导学生去勾画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诗的精妙之处。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体味出描写的景物虽然普通,但包蕴的情感却不简单——时间漫长,战争无休无止。再如,教学第二句诗时,李老师引导学生抓住字眼感悟,力求做到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如在学生研读诗句后,李老师引导学生谈感悟:学生有的体会到强调长征,从家乡到边关路途遥遥;有的体会到要突出人,将士们都没有回来;有的则体会到要突出未还,因为这是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悲剧。教师再指导朗读这两句诗,这样,学生对这两句诗的体会就更深入了一个层次。

但本课的教学也有亟须改进的地方。例如本节课虽然注意了朗读的指导,但学生只做到语气语调语速上的模仿,内心内的情感并没有与诗人达到共鸣。此外,在具体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单调,贫乏,这些都是今后教学中应该检讨改正的。

出塞教案及设计说明(汇总19篇)篇十二

《出塞》是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课文,这首诗属于汉朝乐府诗题,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安宁的爱国主义情感,是一首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佳作。王昌龄著有《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小学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根据教学大纲对六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和高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的现状,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结合注释及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2、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彰显出的博大人性美。

3、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唐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古诗教学的主旨是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品味语言的韵律美,在吟诵想象中感悟诗歌的意境美。教诗的最好方法便是诵读、想象、因此,我把“指导学生有层次地读诗、通过想象,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作为教学重点。

这首诗虽幅短小,但意境深远,第一、二句的时间,空间跨度极大,而且采用了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法。“秦时明月汉时关”应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边关”,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理解这一点有一定难度,因此我把正确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作为教学难点。

(1)想象法:美好的意境,总给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古诗教学也是这样,古诗教学最忌一句一句地翻译诗意,因此,理解诗意的最好方法便是激发学生的想象。本节课,我一共安排了五次想象,帮助学生更本质、更内源、更切身地感知诗歌的意境。

(2)以诗解诗法:为了使课堂更充实,提高40分钟课堂效率,我以《出塞》为例。这为生打开了边塞诗的大门,借其它也塞诗的名句丰富了学生的语感,知识与情感,并为理解本诗做了很好的铺垫与引申。这种借鉴对比也是一种理解诗意的捷径。

一堂精彩、成功的语文课也离不开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作用,我选择了精美的古诗配画,再配以如泣如诉的琵琶曲,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联想。在有着诗情、画意、音韵的课堂中,学生的心智受到了启迪,情感受到了熏陶。

第一环节:想象解题,营造意境。

新课标明确指出,古诗教学要求学生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出塞”这个题目本身就含有丰富的意象,课一开始,我便在学生理解“塞”的意思之后,引导学生用一个词,一句话,一句古诗描述自己想象的画面,从而感知边塞环境恶劣,战事的频繁。

第二环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古诗讲究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作为小学教材中的必读课文,更以其优美的节律与独特的意境著称,是小学生阅读、赏析的典范。因此,我教这首诗的第一步骤,便是引领学生读准字音,做到字正腔圆,教给学生简单的平仄规律,在老师的范读、老师做手势学生读、学生读、这样有层次的读中,指导学生把古诗的节奏读出来,先声夺人。

第三环节:读中想象,读出情感。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古诗教学已由一字一句地教诗意转变为通过看注释,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读,大体把握诗意。古诗教学最忌一句一句地讲解诗意,可不讲诗意,怎样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与情感?在解与不解之间,我找到了一个更好的途径——想象。

在本节课,我一共安排了不同类型的五次想象:读诗后谈脑海中的印象是一种再造想象;紧扣“人未还”谈想到的情景是一种联想想象;听音乐写亲人的话是一种创造想象。此外,在结尾的拓展读诗中,我还引导学生读古诗谈听到的声音,这是一种声音想象,引导学生站在战士的角度揣度他们的心理活动,那便是一种角色想象了。这里的种种想象,既是对诗的整体性和生命性的一种小心翼翼的呵护,又是对诗的一种具有个性化的深入解读。

第四环节:拓展读诗,读懂诗人。

一首古诗便是作者生命中的一面镜子,透过诗,我们是可以,也应该去了解诗人丰富的生命体验与情想世界的。如果还有他的其他作品作以比较,补充,便会对诗人有更全面的认识。因此,我选择了王昌龄的《出塞》(二)作为这堂课的补充与延伸。通过对诗歌场景的想象,对我们情感世界的想象,折射映衬出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感。这样既与教学内容形成互补,又紧扣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可谓一举两得。

第五环节:回到现实,激励阅读。

课的结尾,请学生思考自己对战争的看法,将课延伸到现实中,延展到课外,体现了语文课的开放性,现实性。最后,为学生准备了边塞诗的资料,为课外阅读提供了范本,把激发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落到实处。

出塞。

人未。

同情征人,渴望和平,热爱祖国。

这样的板书既体现了诗在时间,空间上的广度,又体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为学生理解诗歌意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出塞教案及设计说明(汇总19篇)篇十三

《出塞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组边塞诗。全诗意境雄浑,格调昂扬,语言凝炼明快。全诗如下:

【作品原文】。

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其二。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注释】。

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其中,有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其中每次匈奴重点进攻的汉地天子几乎都是派遣李广为太守,所以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

不教:不叫,不让。教,让。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越过。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也还没有回来。要是攻袭龙城的大将军卫青和飞将军李广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军队翻过阴山。

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中国北方的屏障。

骝马:黑鬣黑尾巴的红马,骏马的一种。新:刚刚。

沙场:指战场。

【译文】。

其一。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其二。

将军刚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剩下凄凉的月色。

城头上的战鼓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的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创作背景】。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组诗的第二首,《全唐诗》同时也录入李白诗作下,作《从军行》或《军行》。但《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没有《军行》一首。历来对此诗真实作者存有不同意见。

【赏析】。

其一。

诗从写景入手。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七个字,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诗人只用大笔勾勒,不作细致描绘,却恰好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尤为奇妙的是,诗人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三字加以修饰,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这是诗人对长期的边塞战争作了深刻思考而产生的“神来之笔”。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景物描写只是用来刻划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汉关秦月,无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色彩。把复杂的内容熔铸在四行诗里,深沉含蓄,耐人寻味。

其二。

诗人描写胜利,不在于字面,而在于构成一种气氛。把战士的飒爽英姿,激昂振奋的风貌写了出来。这首诗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刚刚结束时的情景。枣红马刚刚装上用白玉装饰的马鞍,战士就骑着它出发了。战斗结束的时候天已经很晚,战场上只留下寒冷的月光。城头上催战的鼓声仍在旷野上回荡,刀鞘里的钢刀血迹还没有干。诗人寥寥数笔,就把将士们的英雄气概,胜利者的骄傲神态,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出塞教案及设计说明(汇总19篇)篇十四

1.结合课后注释及及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诗的大意。

2.诵读古诗,读悟结合,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悟诗歌博大的人性美。

3.课内外结合,激发对诗歌的兴趣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大体把握诗歌含义,想象诗境,体会诗人情感。

在赏析中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古诗文化,激发学习古诗兴趣,培养自学古诗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课件资料。

自读自悟为主,点播为辅。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教师激情: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歌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闪耀在文学的王冠上。“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读诗,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浪漫多彩;读诗,能够把我们带入古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现在,我们就随着诗人王昌龄的笔迹到古代多事的边塞去看看吧!

2、导入《出塞》,板书课题,解题,了解“塞”的意思。

简介作者:王昌龄(698——757),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进士,授汜水尉。之后又先后担任过校书郎、江宁令、龙标尉等职,后世称为王江宁或王龙标。他的诗激昂慷慨,深挚凝练,表现军队生活的边塞诗尤其感人。他特别擅长五言古诗和七言绝句,其中以七言绝句成就为最高。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出塞》、《从军行》是著名的代表作。今存诗近180首。

过渡语:熟读古诗,初步读懂古诗,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而要深深地把古诗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很重要。

二、自学古诗,了解诗意。

现在谁能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学生谈说诗的意思,个别字意指导。

教师小结:我们是怎么初步读懂古诗的?

学习古诗的方法:借助课文的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把想象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然后通过朗读,进上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力求在朗读中表达出这种感情。

出塞教案及设计说明(汇总19篇)篇十五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了解古诗大意。

3、引导学生读悟结合,想象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诗大意,体味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资料卡片。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提示课题。

1、师导语: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又学习了不少古诗,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两首边塞诗吗?(《碛中作(唐·岑参)》、《凉州词(唐·王翰)》)来我们一起背诵一下吧。

2、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边塞诗,大家有兴趣吗?

4、板书课题。(指导“塞”的读音,理解其意)齐读课题。(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常有的题目)。

5、简介作者。(课件出示)。

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出示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

1、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诗的节奏。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联系诗意,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诗文,老师准备了自学提示,谁愿意来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文。

3、检查初读情况:

3)听古诗录音。咱们再来听听这首诗的录音吧。读得怎么样?咱们也像这样试着读读。齐读。

3)小结:其实,读诗不在于语调的高低,也不在于摇头晃脑,在于把诗的节奏和韵味读出来,待会儿我们理解了这首诗,读出的韵味会更足。

三、细读古诗,入境悟情。

(一)品读第一、二行(课件出示)。

1)请大家自由读这二行,边读边理解这两行诗的意思。

2)出示画面。谁来说说这画面描绘了什么?(在一轮明月的照耀下,四周是荒凉的原野,远处有一座雄关,)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边塞)。

3)“秦时”和“汉时”分别指什么?

4)明月依旧,边关如故,只是这延续的战争,从未停止过,以至万里长征人未还。

5)从“万里”一词中你体会到什么?这里的“人”指的是谁?“人未还”是什么意思?他们为什么不回家?(板书:人未还)(他们还在戍守边关,还在打战,不能回家;他们已经战死沙场,回不去。边关的战事接连不断,不能回家。)。

师:他们想回家吗?(想)。

6)补充资料。这些将士们多么想回家啊,可是他们真的能平安地回家吗。我们来看资料。(课件出示)。

读了这份资料,我们看一个“未”字包含着多少辛酸与失望啊!读到这里我们的心情变得更加——(沉重、悲凉、凄凉)。

7)指名读。读出你的感受。

8)齐读。真是百般滋味在心头啊!让我们怀着这样复杂的心情一起齐读——(一二行)。

8)此时,假如你是那些将士中的一员,你会想些什么?

9)是啊,当那些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将士们,渴望回家的时候,在同一轮明月下,远在故乡的亲人同样也会思念他们。“人未还却心相系”,让我们感觉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天伦之乐不能享,儿子孝道不能尽,明明有家不能回。都是这该死的战争啊!同学们,读到这里,你们的心情仅仅是悲哀吗?从这里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板书:痛恨、同情)。

12)带着这种感受再来齐读这句。

(二)品读第三、四行(课件出示)。

1)请大家自由读,结合注释理解这两行诗的意思。

2)出示李广将军的简介。

3)理解“但”

4)了解了这些,再来读读这句诗,谁来说说这两行诗写了什么?(板书:飞将在)。

5)是啊,要是汉朝的李将军在,胡人——(不敢度阴山)阴山也就安定了,那么边关也就会——(安宁了),边关安宁了,将士们也就不用万里征战了,他们——(就能回家乡),和家人团聚,那么国家——(也会更太平)。

6)诗人写这首诗要表达什么良好的愿望呢?(期盼有良将,期盼和平)(板书:期盼)。

7)期盼有良将,难道朝廷真的没有像李广将军这样的良将吗?(有)为什么他们不到前线杀敌呢?(有的不愿当将领,有的则是不被朝廷重用)。

8)唐朝前期曾经有过辉煌与繁荣的时期,人们也过着安定的生活。可是到了唐玄宗时期,皇帝昏庸无能,朝廷无能,将领们醉生梦死。诗人高适在《燕歌行》中就写出这样的诗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课件出示)诗人写这两行其实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对朝廷用人的不当,将帅无能的不满。(板书:不满)。

9)指名读。谁能来读出作者的这种感情?

评读,再指名读。听录音。再读。

这不止是诗人的希望,也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将士们的希望,他们希望——。

这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将士们亲人的希望,他们希望——。

(三)小结,并尝试练笔。

1)通过刚才的学习(师点板书),我们明白了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既有对戍守边关战士的同情,对战争的痛恨,也有对和平生活的期盼以及对朝廷用人不当的不满。

2)假如你是士兵、是父母、是妻子、是儿女……你想说些什么,请写出来。(课件出示)。

四、赏读古诗,背诵古诗。

1)是啊,你们说的这些都表达了将士们的亲人渴望早日结束战争,渴望亲人早日团聚,然而战争结束了吗?(没有)但历史却留下了王昌龄的出塞,一个有着浓浓爱国情怀的诗人渴望和平,关爱所有生命的愿望,再读读这首诗,试着背下来。

2)学生试背。

3)指名背、齐背(配乐)。

五、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1)出示介绍李广的诗。刚才的学习中我们结识了飞将军,唐代的诗人卢纶也专门写了一首诗来赞颂飞将军的,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习。

2)我们今天虽然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诗人王昌龄的出塞却反映了中国人渴望和平,关爱所有生命的美好愿望,让我们远离硝烟,远离战争,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也希望我们的国家兵强将广!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教案及设计说明(汇总19篇)篇十六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小学古诗《出塞》教学设计(带反思)。

1、结合课后注解及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2、诵读古诗,读悟结合,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彰显出的博大人性美。

3、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唐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读《静夜思》,抓住明月的意象,请学生结合自身感受,谈谈想家的感觉。

1、导入《出塞》,板书课题,解题,了解塞的意思,汇报朗读。

2、简介当时的历史背景。

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据此而常常入侵中原。

3、看到边塞,你想到什么?

大漠、烽烟、长城、黄沙(自然环境艰苦)。

4、现在谁能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学生谈、齐读。教师小结:我们是怎么初步读懂古诗的?小结初步读懂古诗的方法。(板书:边关)。

1、自由读诗,注读,初步理解诗意。

2、诗中有一个词,高度概括了当时,边塞戍边的事,你能找到这个词吗?(万里长征)。

3、为什么征人戍边叫万里长征呢?(边塞远;时间长)。

4、你还从哪里看出时间长?(人未还)。

5、出边塞戍边的征人,为什么不见回家呢?

(小组讨论)战事频繁终老边塞。

战死沙场。

6、自古来,是多少时间呢?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事频繁,征人死伤无数:

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

7、指导读这两句诗。

这是叙事,告诉我们征人不能回家的事实,该怎样读呢?(凝重)。

从这句诗中,你还读到了什么?(同情征人)该怎样读呢?(同情)。

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征人战骨埋荒外白骨乱蓬蒿。

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

指导读。

8、面对着这样的征人的生活,你想说什么?

对征人:

对战争:

9、所以诗人这样写到: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指导读出自豪与勇敢。

没有战争(渴望战争平息,征人回家)。

如果有像李广这样的将军,匈奴就不敢度过阴山,侵我边疆,这样征人就能早日回家,这是诗人的渴望,这是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指导读出渴望和平的憧憬。

整体读全诗。然而,战争停止了吗?是啊,没有,但历史却留下了王昌龄的《出塞》,一个良知者渴望和平、关爱所有生命的最强音。屏幕出示《出塞》全诗,学生齐诵全诗。

教师印发诗歌《和平颂》,课后自学,朗诵。

出塞。

边关家对英雄的渴望。

征人父母妻子孩子对和平的向往。

《出塞》一课的教学,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1、古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古诗,不能限于对古诗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诗句意思的疏通,更应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对古诗的思想感情加以理解感悟。《出塞》的教学,我力求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解读,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

2、创设意象、营造意境。诗歌是一门艺术,对于诗歌的意象的创设和意境的营造,本节课做了一些尝试。如本课的导入,借《静夜思》导入,抓住睹月思乡中的明月,联系《出塞》中的明月,在本节课创设出明月意象,古人是望明月而思亲人啊,那么征人望着那从秦到汉一直高悬的明月,心中当作何感想?再如,本诗意境雄浑苍凉,发千古感慨,如何让学生感悟并走进诗歌的呢?我在教学中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解读感悟诗歌的前两句,当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所包蕴的巨大历史悲怆、无限深沉叹息的时候,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呼喊才那么震撼人心,对诗歌的苍凉意境学生也就有了初步的领略。

3、读悟结合,体味诗情。以前两句诗的教学为例,我引导学生从征人和亲人两个方面感悟,力求做到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如引导学生从征人角度感悟时,在学生初读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后,我引导学生感悟:征人在边关的生活可能是怎样的?在学生悟到征人们一个朴素愿望回家后,教师再引读这两句诗,这样,学生对这两句诗的体会就更深入了一个层次。

4、以诗解诗,促进感悟。《出塞》的前两句写得高度凝练,没有涉及征人具体的生活事件,这对学生理解征人的困苦生活有较大困难。为了突破难点,本课教学做了大胆尝试,补充诗助读,通过对补充诗歌的理解实现对前两句诗的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5、注重抓住情感的共鸣点。古诗所表现的生活离学生的生活太远,学生较难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为了帮助理解诗歌,《出塞》教学中,我抓住人人思家这一情感的共通之处,从李白思乡到自己思乡的感觉,进而理解有家不能回无家可归永远永远不能回家的感觉,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

但本课的教学,教学环节不够简洁,有拖沓感。例如第一句诗的教学,教学环节过于繁杂,课堂教学的效率体现不足。此外,在具体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单调、贫乏,这些都是今后教学中应该检讨改正的。

出塞教案及设计说明(汇总19篇)篇十七

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

注解:

1、但使:只要。

2、龙城: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

3、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而言,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

4、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

译文: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

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

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赏析: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出塞教案及设计说明(汇总19篇)篇十八

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第二首诗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刚刚结束时的情景,寥寥数笔,生动地描绘了将士们的英雄气概,胜利者的骄傲神态。全诗意境雄浑,格调昂扬,语言凝炼明快。全诗如下: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只剩下凄凉的月色。

城头上的战鼓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的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注释】。

1.但使:只要。

2.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其中,有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其中每次匈奴重点进攻的汉地天子几乎都是派遣李广为太守,所以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

3.不教:不叫,不让。教,让。

4.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5.度:越过。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也还没有回来。要是攻袭龙城的大将军卫青和飞将军李广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军队翻过阴山。

6.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中国北方的屏障。

7.骝马:黑鬣黑尾巴的红马,骏马的一种。新:刚刚。

8.沙场:指战场。

9.震:响。

【作者简介】。

王昌龄(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汉族,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王昌龄的籍贯,有太原、京兆两说。《旧唐书》本传云王昌龄为京兆(即唐西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为他在《别李浦之京》诗中说:“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唐代许多山西诗人因为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游洛阳、长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他们为京城人。《河岳英灵集》为唐人殷璠所编著的唐人诗集,载王昌龄为太原人,《唐才子传》也认为王昌龄为太原人。

【作品欣赏】。

这首诗描写了一惊心动魄的战斗刚刚结束的情景。枣红马刚刚装上白玉装饰的马鞍,战士就骑着它出发了。战斗结束的时候天已经很晚,战场上只留下寒冷的月光。城头上催战的鼓声仍在旷野上回荡,刀鞘里的钢刀血迹未干。诗人用寥寥数笔,就把将士们的英武气概,胜利者的神态生动地描绘出来。

骅骝骏马,是再好不过的马了,还要给它配上再美不过的白玉鞍桥,可以想见这马上骑手的威风。这英武的骑士是手持“金刀”(即金错刀)奋战沙场的。这骑士披一身月色,顶凛冽寒风,鏖战而归。但他全副精神仍沉浸在烟尘滚滚的沙场,那咚咚的进击鼓声还响彻耳畔。这风度轩昂、勇武不凡、充满自信的骑士,就是诗人心目中唐军将官的形象,也是诗人矢志抗敌、无时无刻不意欲拼搏战场的心灵写照。“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这实在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从耿耿赤心发出的雄壮的`呐喊,也分明寄寓着诗人的殷切希望。

这首诗抒写自信、进取、开拓为特征的传统尚武精神,风格刚健、清新。诗人描写战争的胜利,不在于字面,而在于构成一种气氛。诗歌选取战斗生活的一个片段,以“骝马”“沙场”“铁鼓”“金刀”等战争意象串成一系列战斗生活的画面,战斗的激烈与战场的肃杀尽在其中。诗头“新跨”一词将战士风风火火、迎接战斗的激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而诗尾以“血未干”这样一幅看似血腥的场景描写战士的内心——热血并未因为战斗的结束而冷却。这种激烈肃杀的气氛,生动地表现出战士的飒爽英姿和激昂振奋的风貌。作者在这首诗中抓住战斗刚刚结束的场面加以描写,塑造了一个英姿飒爽、勇猛善战的将军形象,热情地歌颂了将士们为国杀敌立功的勇敢精神。

诗人描写胜利,不在于字面,而在于构成一种气氛。把战士的飒爽英姿,激昂振奋的风貌写了出来。

出塞教案及设计说明(汇总19篇)篇十九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依旧是秦汉时的明月和边关,

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

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1.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2.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3.但使:只要。

4.龙城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诗《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相关范文推荐

    体育专业教育实习总结范文(18篇)

    总结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为未来的学习规划提供参考。以下总结范文涵盖了学习、工作、生活等多个方面,适合不同人群的阅读。教育实习总结经过两个月的实习,我得到了很

    小学老教师述职报告总结(专业14篇)

    透过述职报告,我可以向上级汇报自己的工作情况,同时也可以与同事们分享我的心得和经验。接下来是一些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述职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一、因师资不足,

    房地产企业工作总结汇报(优秀19篇)

    月工作总结是一个重要的自我管理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调整和安排工作。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月工作总结,他们的写作风格和思考角度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新的启发和思考。

    做试管请假条(实用14篇)

    范文范本能够帮助我们培养审美和品味,提高写作的艺术性和观赏性。2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优秀的范样作品,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尊敬的院领导:本人在药房工作,

    浙江省二手房买卖合同范文(21篇)

    买卖的成交量和价格波动是市场的重要指标,也可以反映经济的活力。以下是一些买卖中常见的纠纷类型和解决方法,供大家参考和借鉴。(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

    二手房买卖合同(热门15篇)

    买卖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现在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成功买卖的秘诀和交易技巧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

    旅游安全合同协议书(优秀20篇)

    合同协议在贸易往来中起到了明确双方权益、明确交易内容的作用。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优秀的合同协议样本,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能够提高大家的合同协议写作水平。

    监理单位个人工作计划(优质14篇)

    单位应该重视员工的培训和能力提升,使每个人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潜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的一些单位总结示例,各个单位都有其独特之处,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工作总结署名格式(优秀19篇)

    通过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对工作目标和计划进行评估,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制定更合理的目标和计划。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工作总结案例,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血站检验科年终总结大全(21篇)

    年终总结是在一年的工作生活中对自己的成长和进步进行总结的重要机会。以下是一些经过精心筛选的年终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技巧。今天学徒第二天,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