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家庭孝道活动调查篇 农民家庭现金收入情况的调查报告(大全5篇)

时间:2023-09-25 作者:ZS文王2023年家庭孝道活动调查篇 农民家庭现金收入情况的调查报告(大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家庭孝道活动调查篇篇一

孩子会或多或少受影响。绝大多数孩子能听取父母的劝告,并能改正。能乐于帮助困难同学,孩子的竞争意识强的占50%左右,40.2%的孩子一般。当孩子遇到挫折、打击时,只有少数孩子表现出消极情绪。

第四:家长教育孩子的观念、方式或态度一般。只有50%的家长不认为孩子考分愈高,将来就愈有出息的观点。有43.6%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全身心投入学习,什么家务都不让孩子做。当孩子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有46.2%的家长会代替孩子去想办法,45.3%的家长只指点方向,让孩子自己去摸索。看来,怎样引导家长教育孩子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第五:家庭文化底蕴薄弱,家庭学习氛围不浓,家庭的结构比较复杂,三代,父母双全的“主干家庭”占32.5%;三代,父母一辈有两个或以上家庭的“联合家庭”有14个,占12%;其他家庭8个,占6.8%。这样的家庭结构,给教育孩子也带来了不利。家长的学历偏低,学历在初中毕业甚至小学以下的占了近50%左右,本科的仅占2.5%,大专的占10.7%。家长大都从事农业劳动和亦商亦农的工作。家长的学习状况令人担忧。家庭属于知识学习类的仅占17.1%;绝大部分家长在劳作之后,喜欢串门聊天,这种家庭文化氛围很难使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尽管有部分家长能注意引导孩子学习,但注重文化学习,对孩子品行方面的教育还比较薄弱,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是不利。

第六:家庭经济状况较差,从调查数据看,人均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占了50%左右,绝大部分家庭只是解决了温饱问题,这样的经济状况势必减少投入孩子的智力发展。这阻碍了孩子的发展。同时,家长自身的学习方面的经济投入也会减少,家长的学习也会滞后。

降低。孩子的教育效应出现了波浪状,尤其是诸如寒暑假等长时间的假期,此类效应更容易产生。

教育体制改革正在深入发展。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横向联合起来,拓宽蕴藏于社会各个方面的教育资源,才能更快更好地培养跨世纪一代新人。

关于农村家庭收入情况的调查报告三

调查方式:询问周围邻居,在镇中心发放调查问卷。

调查过程:首先,我在家中通过父母了解了自己家里的收入情况,然后,通过走访周边,询问邻居,得到了一些数据,最后在镇中心发放调查问卷以及让人填好回收。

调查结果:我家有五口人,爸妈的学历均是初中,我和妹妹大学在读,弟弟高中在读,家里主要靠父亲和母亲在外打工,年收入十万左右,人均两万。父亲和母亲从事的职业都是比较辛苦但收入不高的。走访结果:邻居a:家里有6口人,两个老人两个小孩还有两个壮年劳动力,除一人大学学历外,其余人的学历均不超过初中,年收入6万左右,人均一万,主要靠男主人开拖拉机以及种田所得。邻居b:家中四口人,除一人学历本科学历外,其余均是初中及以下学历。男女主人一起在外打工,进的工厂,男的做模具,女的做纺织。家中无人种田。年收入十万左右,人均2.5万。邻居c:家中四口人,全部初中及以下学历,但男主人是包工头,女主人做鞋子,儿子在证券公司做事,女儿是一名售货员。四个人都工作,年收入25万左右,人均5万。邻居d:家中三口人,一人本科,两人高中。家中经营一个鞋店,年收入20万左右,两人工作。人均6.7万。

高。家中有人在政府机关任职的家庭收入更高,家中有做生意的收入更高,家中有承包农田的收入更高,家中有外出承包工程的收入更高。主要人群是从事农业或者外出打工人员,或者一部分打工,一部分在家种田这样的混合家庭。人均收入2万左右。

调查分析: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发现制约农村居民提高其家庭收入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受教育程度: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的家庭收入明显高于受教育程度低的家庭。尤其是家中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已经从事工作的家庭更加高。整体来看,基本上成正比的关系。

2.儿童和老人问题:很多家庭,之所以没有外出打工而在家务农,主要是因为他们有老人和孩子的牵绊,这个问题在那些有几个小孩和老人的家庭体现的更为明显。家中老人和小孩需要照顾不能独立生活。带着孩子出去打工,孩子的教育也是个问题。带着老人出去,一怕水土不服,二又要承担更多的房租。而在家务农收入却很低,这严重制约了他们提高收入。劳动力禁锢在农村,这是一个很大的原因。农民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报告。

进一步增产难以实现,没有增产没有价格提高,农民怎么会增收。而且散家散户的经营方式难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质量参差不齐,怎么对外统一销售?增产了也卖不出去。

4.政府政策问题:人们普遍反映,尤其是那些经营着小生意的商户。遇到要扩张或者资金紧张,急需钱的时候,融资贷款特别地困难。当他们有困难的时候,政府在政策上提供的优惠很少。这导致很多人无法经营下去,或者无法扩大生产。而在另一方面,等到他们挣钱了,政府的手又伸的很长,管这管那,这里违规,那里违法。动不动就是罚款。他们没有办法囤积资金来自己面对困难。这严重打击了农民创业的积极性,而其实一个人创业,可以带动很人就业,显然,政策需要给予农民更多优惠,鼓励创业。

5.腐败问题:在农村,山高皇帝远,一些小小的村官便为所欲为了,官帽,成了他们牟利的工具,其实很多人说国家这些年对农民挺照顾的,有扶贫资金,抗旱资金,水利建设资金。这都是帮农民增收的好方法,可是一些贪官把这些资金据为己有,中饱私囊。低保变成了官员家属的零用钱,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对农民增收起了很大的副作用。

6.职业培训问题:这个问题我深有体会,在农村,人们对于大学生和职专生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去读职专的往往是成绩不好的学生,又不想出去打工,或者是因为太小。另外也是因为一些县办的职专的质量实在太差了,农民不相信。但大家也都反映说没有一技之长,在外打工找不到好点的工作,只能干力气活。

而我国,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严重缺乏技术人才。本来很多农村人能通过好的培训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的,但却没有。毫无疑问,职业培训问题也亟需解决。

7.农民的身体素质问题:在以往,我们的印象是,只要是农村的,身体肯定棒。但通过这次调查,我发现好多贫困家庭之所以贫困是因为家长壮年劳动力已经死了或者不能从事体力劳动了。没有了他们的收入,不贫困都不正常。这主要是因为在农村,酗酒抽烟嚼槟郎的男人特别的多。而且我们湖南人吃的口味又比较重,他们饭后又总是坐着赌博。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就出现了,轻则需要养病,不能工作,重则瘫痪或者死亡。身体素质问题不知不觉中也成了制约农民增收的大问题。

8.交通设施问题:这是个老问题,不过说实话,以我所见,依我所闻,农村今日的交通与往日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大宗货物的运出就很难,我们那里有一个石膏矿,由于交通不便,产量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而当地有很多农民在此矿工作,此矿的发展与他们收入的增加息息相关。在农村,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我们的客运做的已经很不错了,但农民把农产品或者矿产品卖出去需要很大一笔运输费用。如果路再修的到位点,这笔钱就可以省了。农民自然增收了。

建议:

较好。现在农村开始盛行读书无用论,这则是我们大学生以及学校本身应该思考的问题。农民是很实在的,要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投资教育,那就要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让他们看到受教育带来的好处。

2.职业培训问题: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看低职专,政府要加大职专的宣传力度。现在的蓝翔以及新东方厨师培训学校就很不错。国家要大力支持职专的发展,毕竟,农村能走大学这条路的人不多。更多的人如果想要一份好的工作,参加职业培训是个正确的选择。

3.政策扶持及腐败问题:首先,无商不活,而且农村的私营业主往往也是农村的收入较高的群体,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小微企业在贷款方面尤其要给予优惠。让农村创业的人越来越多,也就让更多的人富了起来,同时也带动了农村的就业。另外对他们不要过多的干涉,只要在法律和道德范围内的事,都不应该去管。至于腐败,在的带领下,要强力整治农村普遍的腐败,要不遗余力,还农村一个好的政治生态。

4.留守儿童和老人问题:要想让农民没有后顾之忧,放心进城务工,第一要解决农民工小孩在城市的教育问题。第二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开设福利院。只有把老人和孩子的问题安置好。农民放心进城打工,收入必然比在家务农要高很多。最后要让农民的收入得到保障,屡屡发生的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让农民不愿进城,不想忙活一年,什么也没拿到。

家庭孝道活动调查篇篇二

为更好地了解当前农民收入和消费情况,安乡县农业部门在安昌、黄山头、安裕、安德、焦圻五个乡镇分别按好、中、差的标准,共选择了100户农民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该县人均年收入增长率、户均年收入增长率均为7.3%,农资成本、教育费、医疗费、总支出增长率在6.0%~6.7%之间,均低于人均年收入增长率,且户均年纯收入增长率为9.0%。

一、调查结果

1.人均年收入、户均年收入、户均年纯收入稳步增长。人均年收入至分别为3332元、3563元、3960元、4078元、4358元、4799元,每年增长率分别为6.9%、11.1%、3.0%、6.9%、10.1%,平均增长率为7.3%。户均年收入年均增长率为7.3%,户均年纯收入年均增长率为9.0%。

2.户均农资成本逐年增加。20至20分别为元、2097元、()2240元、2512元、2457元、2828元,年均增长率为6.7%。

3.户均教育费用逐年增加。年至年分别为2415元、2576元、2536元、2738元、2521元、3314元,年均增长率为6.2%。

4.户均医疗费用先涨后落。2002年至2007年分别为762元、705元、836元、1005元、1340元、1049元,2007年跌幅很大,这与实行了农村合作医疗后,农民看病的费用降低了有很大的关系。

5.涨幅最快的是电话费开支。2002年至2007年户均电话费分别为436元、501元、602元、707元、780元、872元,年均增长率16.7%。

6.户均总开支平稳增长。2002年至2007年户均总开支分别为6664元、6880元、7156元、7937元、8074元、9063元,每年增长率分别为3.2%、4.0%、10.9%、1.7%、12.2%,年均增长率为6.0%。

二、反映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群众普遍认为当前国家政策好了,不光免了农业税,还增加了各项补贴,包括良种补贴(水稻、棉花)、粮食直补、农机具补贴、燃油税补贴等等,尤其是实行了农村合作医疗、九年义务教育费用减免等,更是使他们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温暖,也使他们的生活有了明显的好转。

目前农民普遍反映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农田基本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希望国家能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做到农田旱能灌,涝能排,达到旱涝保收,解除他们种田的后顾之忧。

家庭孝道活动调查篇篇三

兹证明我公司(___________________)员工________在我司工作____年,任职_______部门______经理(职位),每月总收入_______.00元,为税后(或税前)薪金。

盖章:

日期:______年___月___日

家庭孝道活动调查篇篇四

《中国住房消费发展报告(—2015)》、《中国城市家庭住房消费调查报告(2015)》24日在南开大学发布。报告指出,“一线城市的城镇居民中有超过80%认为所在城市房价非常高或者较高”,“几乎4/5的城市家庭认为当前购房时机并不合适”。

报告基于对我国城市家庭住房消费全面系统的入户调查数据研究而成,样本覆盖全国32个城市,共收集2056个家庭户样本、5201个家庭成员样本,并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

对于取消限购,“55.08%的城市居民认为其购房行为不会受到影响”“54.14%的城市居民认为限贷政策不会影响其购房行为”。报告认为,“在住房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取消住房限购、限贷政策对城镇居民住房需求弹性影响有限,但会对居民住房行为结构产生影响。”报告显示,在城镇居民最希望房贷松绑类型分析中,“降低贷款利率是城镇居民最希望松绑的类型,有39.17%的城镇居民认为利率偏高,希望能够降低贷款率;22.32%的城镇居民希望能够下调二套首付比例。”报告反馈也与今年我国出台相应房地产政策及央行屡次降息相呼应。

报告同时发布的“住房价格风险指数”对全国70个城市近五年的`住房价格风险进行了评估,根据指数显示:,住房价格风险排名前10的城市依次为深圳、北京、上海、牡丹江、广州、南宁、昆明、襄阳、锦州、合肥。

在未来家庭住房消费选择中,报告指出,“一线城市的城镇居民中有超过80%还是认为所在城市房价非常高或者较高”,在对于当前住房市场的评价中,“几乎4/5的城市家庭认为当前购房时机并不合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周京奎教授为该项研究主要牵头人,其博士生、硕士生为核心成员;同时,项目邀请包括南开大学数量经济研究所、天津工业大学、山东大学、湘潭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教师加入。

周京奎表示,希望该项研究在政府制定住房发展政策,企业制定发展规划,解决住房民生问题方面提供数据支持和政策咨询。同时,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建设的发展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中国住房问题研究由市场层面转向消费层面的条件下,希望调查结果能够填补我国城市家庭住房消费领域的空白。

家庭孝道活动调查篇篇五

12月17日,《中国城市家庭住房消费调查报告》在南开大学发布。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六成的家庭认为所在城市房价非常高或者较高。同时发布的“中国住房价格风险指数”显示,上半年,70个大中城市的住房价格风险几乎为近6年最大,风险逐步向二三线城市扩散;厦门和合肥超越“北上广深”,排在价格风险最高城市的前两位。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是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定位,既要抑制房地产泡沫,又要防止出现大起大落。

由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周京奎主要牵头调研的《中国城市家庭住房消费调查报告(2016)》,基于对我国城市家庭住房消费全面系统的入户调查数据,样本覆盖全国32个城市,包括家庭户样本2635个、家庭成员样本6651个,与20相比,家庭户样本增加了28.16%,家庭成员样本增加了27.88%。内容包括“住房及基本消费支出”“住房消费偏好与交易信息”“未来家庭住房消费选择”“住房调控政策影响”“住房消费景气调查”等。

中国住房价格风险指数对全国70个城市近5年的住房价格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20上半年住房价格风险最大的十个城市为厦门、合肥、深圳、上海、北京、广州、惠州、韶关、无锡、福州。

2016年上半年,70个大中城市的住房价格风险几乎为近6年最大,这使得在2016年国庆前后,北京、天津、深圳、广州、上海等5个一线、准一线城市启动了更为严格的限购、限贷等调控政策;2016年住房价格风险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结构变动,由一线、准一线城市逐步向二线、三线城市扩散,尤其是无锡、郑州、厦门、惠州等城市。

在住房价格评价方面,一线、准一线城市的房价会继续坚挺,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去库存压力较大,房价会面临加大的下行压力。

报告特别对房地产税收、限购限贷、房贷政策等近年住房消费中出现的新情况进行调研。结果显示,“超过五成的城市居民认为现行的房地产税收政策调整不会对其购房行为产生影响,东部地区城市家庭对房产税调整较中西更为敏感”。

中国住房价格风险指数

报告发布了中国住房价格风险指数。该指数对全国70个城市近五年的住房价格风险进行了评估,根据指数显示:2016年前3季度,住房价格风险最大的.十个城市分别为无锡、北京、郑州、上海、合肥、厦门、青岛、深圳、惠州、石家庄;2016年上半年住房价格风险最大的十个城市分别为厦门、合肥、深圳、上海、北京、广州、惠州、韶关、无锡、福州。该指数还进一步反映出:年上半年及全年深圳的住房价格风险均为最大,经过2016年的一系列调整,深圳的住房价格风险整体有所下降,但其二手住房仍存在较大风险;2016年上半年,70个大中城市的住房价格风险几乎为近6年最大,这使得在2016年国庆前后,北京、天津、深圳、广州、上海等5个一线、准一线城市启动了更为严格的限购、限贷等调控政策;2016年住房价格风险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结构变动,由一线、准一线城市逐步向二线、三线城市扩散,尤其是无锡、郑州、厦门、惠州等城市。

天津家庭改善性住房需求较高

“天津家庭改善性住房需求较高,且住房市场对调控的敏感程度较高。”根据该研究成果,周京奎指出,天津被调查家庭未来一两年卖房原因为改善住房条件的比例是除深圳以外最高的,而未来一两年购房意愿为非常不可能或较不可能的比例是除了深圳外最低的。这些可以部分解释2016年1-9月间天津房地产市场的火爆。但在调控政策出台后,新建商品房交易价格环比增速由9月份的4.2%下降到10月份的1.3%,二手房交易价格环比增速由9月份的4.1%下降到10月份的1.2%,如果考虑到天津的调控强度较低,反应出来的住房市场对于调控的敏感程度依然是较高的。

未来家庭住房消费选择

在未来家庭住房消费选择中,报告指出,“超过六成的家庭认为所在城市房价非常高或者较高,一线、准一线城市家庭中有接近80%认为所在城市房价非常高或者较高,而认为房价低的占比较低,而东部地区和京津冀地区均约有七成的家庭认为房价非常高或较高”。

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户主理想住房消费面积不存在城市类型或者区域差异,而年轻的家庭户主理想住房消费面积要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户主。相对于其他收入类型家庭,低收入家庭户主有更大比例认为所在城市房价非常高或较高,其理想住房消费面积相对较小,该类型家庭未来一两年买房更多是为了改善住房条件,而高收入家庭户主相对更多是为了投资。

在住房价格评价方面,一线、准一线城市的房价会继续坚挺,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去库存压力较大,房价会面临加大的下行压力。

住房新政的调研

报告特别对房地产税收、限购限贷、房贷政策等近年住房消费中出现的新情况进行调研。调查报告显示,“超过五成的城市居民认为现行的房地产税收政策调整不会对其购房行为产生影响,东部地区城市家庭对房产税调整较中西更为敏感”。取消限购、限贷政策对家庭购房行为没有影响的比例为61.46%,提前购买的比例为18.15%。2016年国庆前后,部分城市重新实施了住房限购限贷政策,回访数据显示,48.34%的被调查家庭认为重新实施住房限购、限贷政策将影响其购房行为。报告认为,住房调控政策的不稳定将对城市家庭住房消费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尤其在限制性政策持续调整阶段,该限制性政策对城市家庭住房消费的负向影响更大也更持久。同时也表明,限购、限贷政策对于抑制住房过度消费有显著效果。

周京奎表示,应积极探索利用房产税取代调控政策可能性,明确不同城市房地产调控目标和政策选择,保障调控政策的稳定和持续性,调控应当以“保福利、稳市场、促增长”为目标,防止住房价格大起大落。

与会人员对该成果进行点评,希望研究团队能够长期坚持这一项目,做好调研指标和人员培训,完善数据库,保持前沿性、科学性、实用性,繁荣学术,服务社会。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