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后生存现状的调查报告(优秀13篇)

时间:2023-12-27 作者:笔舞

调查报告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准确、客观和有用的信息,以促进社会发展和问题解决。请大家注意,以下调查报告仅为参考,实际调查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和实施。

九零后生存现状的调查报告(优秀13篇)篇一

农村教师身心健康有隐忧。

长期以来,受历史发展、自然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教育的条件十分艰苦。近年来,国家在农村教育投入上实行了倾斜政策,农村教育在办学硬件设施上已经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硬件的确“硬”起来了,但农村教育的内涵发展尚未得到根本的改观。特别是在西部偏远地区,地方财力不足,“以县为主”的教育经费不能得到完全匹配,更有甚者,以挤压教师编制数量来减少地方财政对教育经费的投入的现象也并不鲜见。因此,农村教师的工资普遍偏低,几乎没有体检、看不起大病。

同时,由于农村教师工资低,年轻教师面临着买房、婚嫁等诸多具体问题,年轻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都不愿意到农村教书,这也造成了农村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成为了农村教育的无奈现状。

西部农村教师的生存状况究竟怎么样?对此,我们进行了调查。

此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和走访座谈的方法,将s省21个地级市(州)分为四层,根据每层地级市(州)的数量,随机抽取1—2个地市作为样本,抽取了6个地级市,每个地市选取2个县,每个县随机抽取2所农村学校,共计24所。共向教师发放问卷1163份,回收有效问卷1051份。

结果与分析。

(一)工资待遇偏低,区域差异较大。

本次调查显示,95%的农村教师月平均工资在3000元以下,近75%的在2500元以下,近一半的在—2500元之间,甚至还有27.7%的教师月均工资在元及以下。在访谈中,教师表示近5年自己的工资有小幅度变化,但接近90%的农村教师仍对自己的总体收入不满意或很不满意。有教师戏称:“现在的教师还不如建筑工地上的临时工,临时工的工资每天都在120元以上。”

在12个抽样县内部进行比较:很多偏远地区甚至没有一位农村教师月平均工资在3000元以上。由此可见不同区域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既与当地绩效工资政策有关,也与当地经济生活水平和地缘情况有关。总的来看,经济较发达地区、平原地方的农村教师绩效工资更高,其收入水平更高,而丘陵、山区地方的农村教师收入水平更低,绩效工资标准也更低。

关于地方政府兑现法定教师待遇的情况,有76.1%的农村教师认为所在地方“完全兑现或基本兑现”了国家法定的教师待遇,但仍有15.7%的教师认为所在地方“基本没有兑现”国家法定的教师待遇,8.2%的农村教师表示“不清楚”。这说明,对于国家法定的教师待遇一方面应加强宣传,另一方面还应督促落实。

(二)家庭负担较重,身心健康堪忧。

调查显示,72.6%的农村教师表示家庭中上有老、下有小;3.3%的教师离异独自赡养老人抚养孩子。结合s省农村教师工资收入不高的情况,可以看出s省大部分农村教师经济压力较大,生活水平不高。

进一步考察农村教师住房情况,18.1%的农村教师人均住房面积为在19平方米以下(包括10—19平米及10平米以下),18.3%的农村教师无住房。同时,相对于偏远地区的农村教师,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虽然教师收入水平要比其他地区农村教师高,但由于城市周边的房价较高,无住房的教师人数反而比其他地区要高。

进一步访谈发现,虽然大部分农村教师有房居住,但大部分房子是20世纪90年代修建的福利房,房子户型、结构等均不够科学;比如,d县农村教师住房大多数是过去的小青瓦老房子改造、加固的,多数住房阴暗、潮湿,家居环境很差。还有一部分住房,则是近几年政府为农村教师修建的周转房,它们的面积严格控制在每户40平方米左右。此外,相对于城市学校的住房补贴政策,农村教师既与“房改房”无缘,又无住房补贴,甚至被排除在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政策规定之外。

在座谈中,不少农村学校的领导对教师们的身心健康表示了担忧。因为农村学校公用经费有限,除支付水、电等保障正常运转的费用外,学校还要支付教师们的“三险一金”,学校已无财力组织教师定期体检,及早发现身体病患,并及时给予干预和治疗。职业病的隐蔽性和长期性,不仅对农村教师的身心状况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不可低估的影响,而且对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造成了影响。一位校长反映了这样的现实:学校现有教职工45人,其中年龄在50岁以上的有29人,这些同志中长期生病的4人,隔三差五因病请假的在10人左右,其他教师中也有很多都得过咽喉病、颈椎病等职业病,致使学校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相对于身体健康状况,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则更是长期受到忽视,且农村教师的心理问题更具隐蔽性、普遍性。一位片区教办负责人反映:他所在辖区有13个农村学校,教职工687人。3月片区组织教师进行了心理健康专项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0%的被调查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

(三)业余生活单一,人际关系较好。

本次调查显示,54.1%的农村教师在业余时间是做家务、带孩子;43.9%的教师是备课改作业,43%的教师是休息娱乐,34%的教师是自学进修。可以看出,大部分农村教师的业余生活相对单一,要么就是帮助家人做家务,要么就是上班工作的延续,比如备课改作业等。即使是休息娱乐,也仅仅是看看电视、聊聊天,娱乐方式相对单调。显然农村教师的业余生活方式,与农村教师的生活环境紧密相关。农村学校所在地区常常没有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等设施,无法为农村教师提供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方式。看书、上网、进行身体锻炼之类的活动很少。

在农村教师的人际关系方面,被问及“您认为所在学校教师的关系如何?”时,有80.1%的教师认为教师间的关系很好或较好,有19.0%的教师认为教师间关系一般,仅有0.6%的教师认为教师间关系不太好。这说明绝大多数教师间保持了良好的同事关系。在与学生关系方面,座谈中不少教师对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感到满意,均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当谈到自己曾经教过的最出色学生时,很多教师都表现出自豪感和荣誉感。在与学生家长关系方面,很多接受访谈的教师都表示,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好”或“较好”。

(四)喜欢教师职业,社会地位较高。

在问及“您喜欢教师职业吗?”,有60.7%的教师“非常喜欢”或“比较喜欢”教师职业,有29.9%的教师对教师职业的喜欢程度为“一般”,仅有9.1%的教师“不太喜欢”或“很不喜欢”教师职业。由此可见,尽管面临着工作和生活上的双重压力,绝大多数农村教师是喜欢教师职业和教学工作的,仅有一小部分教师对现在的职业和工作持否定态度。访谈中不少教师坦言:喜欢教师职业还是因为目前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教师的社会地位在逐步提高,同时,教师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比较稳定,工作的风险较小。

在回答“您能得到学生家长的认可和尊重吗?”,有97.3%的教师认为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完全能”或“基本能”得到学生家长的认可和尊重。而“在学校外的群众之间发生争执时,他们会找您评理或解决问题吗?”超过半数(55.3%)的教师选择了“经常会”或“偶尔会”请他们评理或解决问题。这一方面说明绝大多数教师在周围群众间建立起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教师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对自己在当地的社会地位较为满意,也印证了这点。

对策与建议。

完善农村教师工薪制度,提升农村教师收入水平。

一是核定省级统筹农村教师基本工薪标准。以省级财政统筹为基准,制定全省统一的农村教师任教津贴额度发放标准,健全发放保障机制。农村艰苦边远地区教师津补贴政策要突出重点、加大额度。二是财政单列支出农村教师津补贴。在绩效工资总量之外,由财政单列农村教师的津贴补贴支出。三是大幅度增加农村教师岗位津贴。增加农村教师任教津贴,可将农村教师任教津贴提高到工薪总额的'25%左右。发放依据应考虑距离和职称两个维度。按任教学校至县城距离远近和任教教师职称高低依次递增设定,然后依7:3比例加权核定。距离权重为70%,体现农村教师任教学校的地域差异;职称权重为30%,体现农村任教人员间的差异。发放对象以非县镇所在地在职教师为主,覆盖退休教师,但额度有所不同。对退休教师按其在农村任教教龄、、30年计算,分别享受额度的15%、30%、50%。四是增加农村教师交通补贴。

健全农村教师住房保障,改善农村教师生活环境。

要鼓励发展多元化的农村教师住房供给体系。一是主要由政府建设具有宿舍(公寓)性质的教师住校周转房和公寓房,教师工作调动随即搬离。二是结合当地城镇建设规划,在县城或交通便捷的重点镇集中建设教师住宅区。

设立农村中小学教师安居工程专项资金,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公积金制度和住房补贴。在政府财力允许的情况下,补发被拖欠的公积金,并适度提高公积金补贴标准。

随着学校布局调整和新教学楼的兴建,可将一些腾出来的教室改建成住房;拍卖撤并学校的全部资产,所得资金全部用于合并学校的发展包括住房改善。

中央已经安排基建投资,支持建设农村艰苦边远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s省也把符合条件的农村教师住房纳入了当地住房保障范围统筹予以解决。但在实际调研中我们发现,农村教师的住房和配套生活条件并不乐观,水、电、气、网络等存在缺失现象。因此,国家要加大周转宿舍的专项经费统筹力度,省级财政还要进一步加大统筹农村教师住房补助的力度,创新实施农村教师住房保障机制,并将农村教师周转宿舍的维护和更新纳入统筹保障范围,不断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实施教师健康行动计划,增强农村教师身心健康。

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心理干预机制。组织专业机构和人员,建立中小学教师心理干预网络,形成中小学教师心理干预机制,提高教师应对工作压力、生活压力以及其它压力的能力。同时,要丰富教师文化生活,营造愉悦和谐的教育环境。学校除了是工作场所外,也是教师们重要的生活场所,学校有必要根据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加强人文关怀,丰富教师在校内的工作、学习与休闲活动,使学校成为教师工作的乐园、生活的家园,让学校成为教师向往的地方。

关注老年教师的健康,让教师解除后顾之忧。重视中青年教师的诉求,让教育的未来充满希望。从问卷和访谈中我们发现:对目前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较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教师基本上是40岁以下的。办好教育很大程度上依赖的中坚力量正是这批中青年教师。他们无论是教育理念、知识结构、业务能力,还是身心状态均处于人生的黄金时代,也是对教育贡献最大的时期。如果能让他们感到“满意”,他们将会迸发出更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那我们的教育就是有希望的教育。

九零后生存现状的调查报告(优秀13篇)篇二

大年初一去拜年让我看到非常揪心的一幕,我的邻居奶奶独自一人在家连上厕所都非常的困难,我的妈妈帮了她。这时我才想起她的子女都在外地打工没有回家过年,老人患有轻微的偏瘫,行动很不方便。这时一个流行很久的词语进入我的脑海“空巢老人”,作为农村的空巢老人,他们没有退休工资,没有保姆,没有好的居住场所,甚至一些空巢老人还带着一些留守儿童一起生活。想到这些我产生了调查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的一个想法。

二、调查过程和研究方法。

(一)调查过程:

我们确定了这一调查问题之后,首先上网搜索了空巢老人的相关材料,然后精心设计了调查问卷,并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有效的调查。具体步骤:

1、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当前社会空巢老人的现状。

2、对学校周边几个村的村委领导干部、村民、空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了解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二)调查方法:

1、个别访谈法。向村委有关干部、部分村民了解空巢老人的生存情况。

三、调查结果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农村空巢老人日常生活单调,生活拮据,生活环境恶劣,特别是一些年龄大的和无儿女的老人居住在以前烘烤烟叶的土坯房中,生活相当困难,家里没有像样的摆设,吃饭和穿衣都很困难。面对着这一社会现实,空巢老人们需要社会很大的关注,需要周围好心邻居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国家要予以重视以及儿女们要尽到孝心,去关心照顾这些老人。

(一)农村空巢老人安全问题急需要关注。

大多数老人不能跟子女生活在一起,而且老人们一般都对子女报喜不报忧,很多子女并不知道自己父母日常生活中的不易,于是安全问题就需要更加的关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就医观念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劳累了一辈子的农村老人身体出现了各种疾病,但是大多数老人对此不加以注意,不能及时就医,而是秉着能忍则忍的态度,等到忍不下去时才去医院,而这时病情多半加重或恶化,增加治疗的难度。防火安全问题:由于老人的受自身行动能力的限制,而且空巢老人家庭的特殊性,特别是在冬天农村采用煤炭取暖和用电热毯之类的电器,如果一旦发生火灾等现象很难得到及时的救助,他们已经成为火灾中受害最大的群体。在调查中发现近年来好几个空巢老人因为电热毯失火或煤气中毒而离开。人身安全问题:摔跤在空巢老人家庭的发生率极高,有些老人行动不方便,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经常会不小心跌倒或扭伤。据调查,近年来,好多老人的离开都是因为仅仅一次不小心的跌倒而没有得到及时的救助。财产安全问题:空巢老人越来越受到不法之徒的注意,老年人思想防范意识差,辨别能力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且,老年人防御能力低,遇到威胁只能妥协,因此,他们经常被骗取钱财。在调查中发现仅仅去年冬天在同一个村中就出现了好好几起空巢老人被不法分子用假币欺骗上当的经历。

大多数子女认为只要给老人提供物质就可以了,但是老人们更需要儿女的理解和沟通,经常的打电话不如面对面的'交流。面对着经济负担、农活及家务负担、以及对照顾教育孙辈的任务,大多数老人觉得很累,但是他们又不善于表达和儿女沟通,常常导致老人精神压力大,伴有焦虑、烦躁感,没有安全幸福、舒适满足感,幸福指数偏低。在所调查的村庄中,有好多老人因为不能很好的处理与儿孙之间的关系选择了一些极端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心里,给儿女和自己都造成了一些不可弥补的遗憾。

虽然我们现在还是孩子,也能理解父母为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将来在外打拼,但是有一天我们也会变老,所以我们呼吁我们的爸爸妈妈们换位思考,为我们的爷爷奶奶们提供一个好的晚年生活。因此,通过以上的调查分析,我们认为,要有效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至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尊老爱老的氛围。

政府部门、学校等教育机构合力组织一些活动,如表演一些改编自身边切实案例的小品,让子女们切实看到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让他们能拿出一部分时间和金钱去关怀自己的父母;组织一些空巢老人面向大家讲讲自己的心里愿望,让大家听听老人们的心声,让老人们也能放松放松自己;大力向人们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让人们都深入认识到关爱老人的重要性,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我们自己。

2、以镇为单位建立养老社区,改善低收入老人的生活。

政府部门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志愿服务组织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健全的志愿服务,做好空巢老人的统计注册工作,保证每个老人都能享受到社会关爱。具体镇政府可以出面争取一些企业单位或组织人进行爱心捐款,对于哪些有经济条件和没有经济条件身体又不好、无儿女的孤寡老人,政府可以提供一个好的场所让他们生活,建立养老社区,购置一些娱乐健身设施以及报纸杂志等刊物,免费向老人开放,完善硬件配套设施,丰富老人的日常生活,促进社会和谐;这样既可以让空巢老人受到好的照顾,同时又解决外出打工人员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工作学习,挣钱回来建设家乡。

3、依靠各村庄自身的力量,大面积提升空巢老人的生活水平。

每个村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建立空巢老人生活档案,定期进行家访,设立老人活动区,建立志愿者服务机构。因为在农村大家农活都很忙,可以采取一定的鼓励政策,如评选尊老爱幼先进个人或是与每年度评选文明户相挂钩,鼓励空巢老人的邻居或亲戚们不时的去关心一下他们。同时可以以村为单位定期开展空巢老人安全教育活动,既可以让老人更好的保护自己,又可以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

“空巢老人”现象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一种社会问题,它更是我们每个人都要会经历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国家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老年人的数量持续增多,使得这一问题日益凸显。另一方面,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作为小学生的我们,更是要从自身做起、从孝敬自己的父母和爷爷奶奶开始将尊老爱老这一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九零后生存现状的调查报告(优秀13篇)篇三

调查报告就是根据调查研究的成果写出来的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书面报告,它通常反映重大事件,新生事物,突出的典型,重要的经验和严重的问题。以下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文章是由文书帮精心整理欢迎阅读。

3月中旬,为了仔细了解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生活和生存状况,该镇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和驻镇政协委员对全镇37个村、3个社区居委会进行调研,对彭王、长王两村进行重点调查,以寻求改善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生活保障的良策。

农村空巢老人家庭还普遍面临看病就医、农业生产投入、人情往来等经济压力,同时子女外出务工还导致不少老人接替子女承担农业生产、人情往来等责任,加重了经济负担。

但70岁以上高龄空巢老人缺乏生活照料,他们在吃饭、穿衣、入厕、上床、洗澡、走动等方面遇到重重困难,尤其是两位老人同时得病,或一位老人独居更为困难。

精神慰藉是空巢老人渴求的重要内容,尤其是来自家庭成员的上门探视、打电话问安等形式,他们渴求的探视频率要求在一周或一月一次。他们渴求向配偶、子女或亲友倾诉烦恼。

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打工,其中大部分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这种状况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燥、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通过对该镇秦家学区走访调查发现: 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或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和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

据调查,有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19%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觉得自己受岐视,9%有过被遗弃的感觉。

监护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习,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了侵害的对象。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女孩受到性侵害又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帮助,极易造成严重后果。

九零后生存现状的调查报告(优秀13篇)篇四

当今社会,环卫职工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一方面,他们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许多贡献,另一方面,他们却不能在城市享受到与贡献对等的权利和尊敬,此种现状令人忧虑。近期,**街道对工作在**路、**路等8条道路的32名环卫职工生存现状做了问卷调查,整个调查情况如下:

1、年龄情况

从受调查的32名环卫工人当中,男、女人数所占百分比为69%和31%;从年龄结构来看,40-49岁之间年龄段所占百分比19%,50-59岁之间占66%;从临时工受教育文化程度来看,基本都是小学、初中以下文化程度。

2、人员来源

整个调查显示,**街道环卫职工工来源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失地农民;二是身体原因不能从事其他工作;三是退休人员。

3、工作时间、福利待遇

我街道环卫一线职工的平均工作时间一般为一天8-10个小时,都签订了用工合同,每年都参加安全培训工作,工资福利等每月在2000元以上。

通过这项调研显示,如今环卫工人面临着一系列的具体困难:

1、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为了清扫路面,环卫工人每天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而频繁往来的车辆就成了威胁环卫工人人身安全的第一杀手。近些年来,**街道新建道路、拓宽改造的道路不断增多,路况越来越好,然而,开车上路的“新手”也是越来越多,闯红灯、超速驾车、酒后驾车、疲劳驾驶等现象存在。加上一些环卫工人年龄大、反应慢等原因,随时可能出现因为躲闪不及而导致的惨剧。

2、存在不尊重环卫工人的现象。随手扔垃圾、开车途中产生的.抛物等等,都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难度和危险性。

3、整体文化素质不高。由于街道环卫行业从目前来看,纯粹是一种简单、重复的密集型体力劳动,导致了环卫一线队伍呈老龄化、文化程度低、“用人荒”状况。

环卫工人是净化、美化、亮化城市的主力军,为了解决他们的福利待遇和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以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我们建议:

1、要建立健全帮扶救助机制。环卫工人工作性质特殊,要以政策和法律保障,使环卫工人从屈辱、劳累、被歧视和误解的境遇中解脱出来,切实保障他们的利益和权益。大力宣传环卫工人他们为城市和社会所做的贡献,客观反映环卫工人的现实状况,让社会公众了解环卫工人,在社会生活中尊重环卫工人、平等对待环卫工人。

2、要建立健全设施配套机制。确保城市配套设施的建设有序合理,降低环卫作业人员的作业强度,并结合实际,适当加大对清扫机械的购买投入,增加保洁区域机械清扫覆盖面,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保障环卫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为环卫长远发展着想。

九零后生存现状的调查报告(优秀13篇)篇五

五是以社会参与为支持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通过全社会的文化建设、媒体宣传引导等,构建留守儿童的精神支柱;发动社会各界和志愿者提供实质性的关爱和帮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留守儿童关爱资源的不足,解决留守儿童的实际困难。

四六级(课程)证、计算机证、普通话证……似乎有越来越多的证书类考试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那么,现在的大学生参加的证书考试真的很多吗?而他们为什么要参加证书考试,考到证书的意义又何在呢?据此,小e进行了一项关于大学生考证的调查,截至3月20日,共收集了3872份问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考证族”们的生存现状吧!

一、92%的网友参加过证书类考试。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大批富余劳动力纷纷走出家门,走入城市,成为打工一族,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也是一个弱势群体――留守儿童。为了了解留守儿童暑期生活状况,近日,剑阁调查队在汉阳镇中心村和武连镇计划村对40名留守儿童进行了走访调查。

92%的网友参加过证书类考试。毫无疑问,作为大学生,证书类考试是大多数人都要面对的。

二、72%的网友考证件数在1~4张。

利用各种渠道,及时向政府或有关政策部门提出政策建议,为单亲特困母亲争取更有利的生存环境及福利资源。

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虽然面临学生活中的重重困难,对现在生活的满意度最低,但他们没有放弃对自己和生活的信心,仍旧表现得积极向上,他们中有94.4%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超半数网友拥有的证件数在4张及4张以下。这应该是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单从数量上看,也许考证还不至于给大学生们太大的压力。

三、38%的网友考证是为了择业就业。

为了就业和择业成为近四成网友考证的理由。另有近两成的网友希望借此学相关的专业技能。据此,小e可以推测大学生们考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今后的工作和生活。

四、40%的网友认为考证影响了学。

近四成网友认为考证影响了学。相应的,几乎同样规模的网友认为考证没有影响。从难度上来看,考证在网友之间的影响差异是比较大的。

五、面对考证失败,38%的网友会选择坚持。

超半数的网友面对考证失败依然会坚持考证。相反地,只有不到一成的`网友会暂时或永久地放弃考证。可见考证对很多大学生来说是不得不迈过的一道门槛。

六、32%的网友考证花费不超过500元。

网友为了获取证书所使用的花费差异相当大。有些网友花费不到500元;而另一些则在元以上。这也许是由证件种类和获取难度的不同所决定的。

七、58%的网友每天考证准备时间在两小时以内。

网友每天为了考证所花费的时间和所花费金钱的调查产生的结果很相似,在不同的时间档都分布了一定的人群。

八、36%的网友考完证后依然对该技能不熟悉。

略有遗憾地是,通过证书考试对近四成的网友来说并不意味着能够熟悉该技能。只有三成的网友掌握或是精通了该技能,其余网友对其的熟悉程度停留在了解甚至是不太了解。

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外出务工的父母及留守儿童的代理监护人员,应尽量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暖、关爱的学和生活环境,促使“留守孩子”健康成长。外出务工的父母也应加强与子女的联系和沟通,尽可能做到多关心孩子。还要加强与代理监护人、学校的联系。外出的父母要经常回家或打电话与孩子沟通,交流感情,和学校沟通掌握孩子的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速度呈急剧上升的趋势,从而导致流动人口子女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从目前状况来看,其中能够跟随父母前往城市接受教育的孩子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是留在家中。这些留在家中的孩子为“留守子女”。虽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给我们国家带来了经济的持续发展,但是这种发展的背后却是以下一代的成长为代价,由于种种原因,这支规模庞大的“留守子女”队伍在教育上逐渐出现了很多问题。本调查报告以高邮市甘垛镇横泾带程村为对象开展调查。

九、41%的网友认为考证有助于他们学或工作。

约两成的网友认为考证并没能有助于他们今后的学或工作。约四成的网友持相反观点。其余的网友认为考证对他们生活的影响程度介于两者之间。

关注城市农民工生活现状,保障其合法权益,使他们能在城市和城市居民一样安居乐业,更好地为岳麓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是政协委员十分关注的问题。为了解目前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现况,政协西湖联络处组织政协委员于8~9月,分组对西湖街道部分农民工的生活现况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采取了举行座谈会、家庭走访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共召开农民工座谈会4场次,走访农民工家庭89户,发放调查问卷78份。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从本次调查可以令人欣慰地看出,大学生网友们在对待证书考试方面越来越理性和冷静。小e希望,在大学生们对待考证时,一方面,都应在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和清晰的职业规划之后,再作出决定;另一方面,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不仅仅是靠考试就能证明的,踏踏实实地提升实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九零后生存现状的调查报告(优秀13篇)篇六

据人社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城市流动人口达2.67亿人,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独守空巢,绝大部分老人留守原居住地,极少数老人跟随子女进城生活。空巢老人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越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打工子女外出挣钱与陪在父母身边成了一个深思之待解决的问题。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分别选取以大化瑶族自治县都阳镇都阳村留守老人作为本次调查的个案。

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是采取走访及入户典型调查的方法,调查涉及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生活需求、医疗及社保及“老有所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等。在入户典型调查中,从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医疗保障、养老现状和精神文化生活四个方面采用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入户典型访问了20户老人。

二、基本情况。

大化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西北的红水河中游。全县幅员面积27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2万公顷,全县总人口45.87万人,瑶族占21.95%,全县辖13乡3镇。都阳镇位于大化瑶族自治县中部,距县城50公里,地处丘陵。镇人民政府驻地在都阳村都阳街。东接七百弄乡,北连北景乡,西邻岩滩镇、江南乡,南接百马乡、古河乡。20全镇总面积189平方千米,总人口24244人。辖都阳、尚武、武城、中武、加城、满江、双福等7个村。都阳镇耕地面积883公顷,其中水田443公顷,旱地440公顷,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加工主要有木材加工。

空巢老人(这里说的老年人指的是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全县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共57670人,其中留守老人达40369人,占全县60周岁老年人的70%,其中男性人数为17244人,女性人数为23125人。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情况,其中文盲的占老年总人数的61.7%,受到小学教育的占33%,受到初中教育的占4.6%,受到高中教育的仅占不到0.7%;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日常生活能自理且能从事较轻农活的老年人占老人总人数的78%,半丧失劳动能力的占老人总人数得15%,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占老人总人数得7%;经济来源情况,靠子女供养的占81.9%,自己供养的占9.7%,社会扶助的占8.1%。

(一)大部门留守老人仍需要体力劳动。

子女外出务工使家庭经济条件得以改善,但由于他们的相对收入也不高,且他们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家庭,还要供子女上学,所以大部分老人还要靠自身劳动来维持平时生计。据调查,大部分的留守老人还从事体力劳动,仍然要承担农业生产的'重担。一方面,从事农业生产可以增加家庭经济来源,基本解决柴米油盐的日常开支,减轻子女的负担。另外一方面,绝大多数老人不想给自己的田地丢荒,所以坚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许多重农活要雇人,成本比较高,老人们只进行日常的田间管理。

(二)家庭氛围缺失、精神慰藉单调。

随着大量子女外出务工,家庭养老功能就被弱化,老年人需要亲情的慰藉和生活照料。据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各种身体器官的衰弱,老人在某些方面趋于孩童化,更需要子女的照顾。因此子女在老年人心目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由于子女常年在外,除了春节或清明节能回来几天外,基本上不能回家与老人团聚,有的甚至好几年没有回家,老人们难免有孤寂之感。通过对空巢老人的调查的分析,有80%以上的外出务工子女经常给父母打电话,电话成了老人与子女的交流沟通的主要方式和精神慰藉,有时甚至连这些基本的精神慰藉都没有。尤其是老人生病时,需要子女陪同上医院治疗时,子女不在身边,只有靠老两口互相扶持,更显得孤独无助。而如果老人丧偶,日子就过得更加艰难。

(三)留守老人的医疗卫生状况仍不容乐观。

留守老人最担心的就是生病,生病几乎可以导致一切困难:经济拮据,缺少照料,心理负担加重等等。目前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整体较差,很多老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患慢性病的比例较高。农村老人也基本不进行体检,只有觉得不舒服的时候才去看病。如今,有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制度,极大改善了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基层实施环节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由于合作医疗按比例报销和封顶制度的制约,使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患大病的老年人的实质帮助非常有限。由于经济收入不高,有病不医的情况不在少数,由于支出习惯和现实经济能力的考虑,“小病抗、大病挨”仍是多数老人的选择。他们在生病时往往就这么拖着,只有少部分会去看医生。有一些子女因为工作忙或是路途远而没有回来,只是打来电话询问。农村偏远山区曾发生老人病死在家而无人知晓的悲剧。

四、解决留守老人问题的建议。

(一)政策方面。

政府在制定政策是应该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统筹城乡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政策,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待遇,敦促各企事业单位必须按时按量发放外来务工人员的工资,保证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只有这样,农民工才更有能力去赡养老人,尽量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二)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建立健全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农村社会救助和农村社会福利投入,保证保障性收入分配到位。把符合条件的农村留守老人纳入低保范围,从经济上保证留守老年人达到基本生活水平。政府制定政策定期向社会大众宣传尊老爱老,例如:每年评选出尊老爱老模范家庭,给予该家庭经济上帮助,给予该家庭子女就业就学上的优先选择权利等等。

九零后生存现状的调查报告(优秀13篇)篇七

这个世界正在打量90后。

随着第一批90后的大学生涌入大学校门,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舆论和聚光灯的关注。他们堕落颓废,幼稚无知?还是个性张扬,“初生牛犊不怕虎”?各种说法层出不穷,让作为90后的我们无法认清自己的在社会中的位置。因此我们做这个调查,以便更清楚的了解90后的生存现状。

一、调查方式:

随机抽样调查,以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

二、调查对象:

90后在校大学生,主要是我校南校区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100个同学。

三、回收情况:

一共发放了100张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8份,回收率为98%。其中88份为90后所填写,10份为80后所填写。目的是为了将两种不同的群体区别开,再分别看他们对同一种问题的看法是否相同,由此可以发现90后与以往80后的区别。

四、初步小结:

90后并不像外界看来那么不可理喻,行为古怪。他们家庭观念很强,大部分与家人都有着较好的沟通;有着广泛的交友圈;兴趣爱好广泛,是非与利害关系明确;看问题看法个性独特,不容易受人左右;易于接受各种新生事物让他们始终紧跟时代脚步;独生子女的身份会具有自私和任性的特征。社会上良莠不齐的信息冲击让他们对于理想,信念,道德等原则问题并没有十分强烈的分辨。

五、具体分析结果:

我们将从具体每道题的提问来分析我们的调查结果。

我们所调查的80后与90后的对于问题的反馈差别不大。主要由于这部分人处于80,90的过渡时期,具有与90后的相同的想法和性格特征。与我们预计的调查结果基本相符。

1、觉得现在每天的生活。

a、忙倒是挺忙的,就是不知道在忙什么。

b、挺充实的,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

c、没有计划,但也挺充实的,走一步说一步。

d、完全没有方向,觉得没意思。

分析:这道题出的目的是了解90后生活的心态。有1/3的同学选择了c答案,说明很多同学没有定努力奋斗的目标,而是盲目的跟随着生活的节奏走。分析原因,老师家长给的从小的目标就一个,考上大学。而现在考上大学了,没有家长给的进一步的要求和压力,很多同学一下便没有了目标,更由于从小习惯了父母包办一切,没有自己寻找奋斗目标的意识。这道题可以联系到调查问卷的第8题谈理想的问题:

家长老师在我们上幼儿园时就开始谈理想,你现在认为理想。

a、我有理想,不过没有家长老师说的那么崇高,很普通。

b、理想很崇高,不过在现实面前就显得很苍白。

c、跟家长老师说一套,自己做一套,皆大欢喜。

d、从来没有想过理想,只看眼前的路。

e、有理想,正逐步实现。

分析:这道题是多选题,有1/3的同学选择了a答案。原因是大部分90后受社会风气影响较重,都比较现实,对比较理想化的东西不感兴趣。值得注意的是,c选项的人是最少的,可以说明,90后并不排斥家长老师们的说教。b,d,e选项分别有24%,16%,14%的比率选择。

3、现在多久与家人联系一次。

a、每天一次。

b、2-3天一次。

c、一周一次。

d、开学到现在还没联系过。

4、与家人联系时的话题。

a、关于生活。

b、关于学习。

c、什么都聊啦,好朋友一样的。

d、跟他们没什么说的,有代沟。

分析:这两个问题加在一起反映了90后的家庭观,与我们预想的比较一致。一周联系一次占了2/3,还没与家人联系过的人数比我们预想中要少,可以说90后在家庭上面并不像外界评价的那么不关心父母。而是始终与父母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心中始终想着家人。

a、媒体炒作,无聊。

b、很怒很无语。

c、又不是说我,管我啥事。

d、都没听说过。

分析:这个问题涉及到了比较敏感的话题,这也是我们调查小组最想了解的问题。选a的同学比较多,占40%,其次多的是b选项,但只有24%,说明这种评价并未引起大多数90后的重视,甚至还有10个左右的人说没有听说过。90后对社会的关注程度与他们比较自我的个性有很大关系,家长老师的逼迫式学习也是造成他们对社会事物不重视的主要原因。

6、你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

a、从主观上无法接受,客观上也不会发生。

b、情到浓时,无法控制,发生也就发生了。

c、可以接受,还未发生。

d、保持沉默,我是出来打酱油的。

分析:这道题的问法比较90后,“情到浓时”“打酱油”,都是90后的新词汇。有42%的人选择了可以接受,ab选项的百分比相同,都是24%。说明90后对性的观念比较开放。这一点与他们从小接受外来西方的文化有很大关系。不过这种开放把握不好很容易出现像上题所说的社会问题。

7、你现在学习的专业。

a、是我喜欢的。

b、对我将来找工作有用。

c、没有考虑过。

d、只是爸妈让我去学的。

e、大家都去学,我也去学。

分析:对于专业的选择,约1/3的同学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一半左右的同学是为了找工作的便利才学的,很少部分是只遵照父母的意愿或是盲目跟风选定的专业。

中国人比任何时代都更加看重孩子和教育,家长奔波在择校、陪读、交费的泥淖中无法抽身,学生也在应试、择校、出国的负担下苦熬。

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样本中只有少部分是遵照父母意愿或是盲目跟风选定的专业,说明90后受社会影响很大的同时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主见。

9、如果说“90后的成长是有问题的”,你觉得是。

a、家庭教育的问题。

b、学校教育的问题。

c、社会道德底线滑坡的问题。

d、外来文化侵蚀,拜金主义的产物。

e、我觉得没有问题。

分析:有接近半数的同学认为是cd选项的影响,选择ab选项的人只有1/3。可见社会上抨击的沸沸扬扬的教育在90后看来没有产生很多的共鸣。这一点是研究小组没有考虑到的。

10、你认为能够对你产生影响的人。

a、与自己比较亲近,曾经给自己帮助或者喜欢的人。

b、世界伟人。

c、崇拜的偶像。

d、80后,90后的新新人类。

分析:有80%以上的人都选择了a选项。世界伟人和偶像对于年轻人的思想行为统治被身边亲近的人所打破,认为是80后90后新新人类的人只有3个,说明90后受同龄人出格行为影响并不大。

小结:通过这次调查,我们更多的方面了解了同龄人,了解了90后这个群体不像社会上媒体炒作的那么边缘化,也不像平时生活中看到的那样头脑简单。

这次的调查问卷在内容和形式方面还显得很单薄和幼稚,但我们认为口语化的选项使我们问卷与以往的问卷的最大不同之处。在调查过程中我们研究讨论,分头行动,锻炼了团结合作的能力。

九零后生存现状的调查报告(优秀13篇)篇八

农民工是有农村户口,有承包土地,但离开户籍所在地,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员,是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农民工是城市面积的拓展者和社会价值的创造者。同时,农民工问题是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政治、经济、社会体制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性产物,是与农民工现象相伴生并不断凸显的社会问题。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他们的就业和生活环境相对传统农民工有了很大改善,对工作和生活有更高的、不同的要求;但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就业结构下,他们面临一些基本社会问题。

工仍以初高中文化程度为主、职业技能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但是,相对传统农民工,他们的文化和职业教育水平已有较大提高。

进城农民工的年龄从20岁到60岁不等,40岁以上的占55%,20—40岁者占到了45%。进城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以高中和初中为主体占95%。婚姻状况已结婚的占调查比例的75%。关于外出就业的目的,选择“出来挣钱”的,占80%,选择“刚毕业,出来锻炼自己”的人占15%。

以下是我在工地上打工时拍的一组照片:

工人们吃饭的地方简陋:

工人们吃的是典型的大锅饭,十几号工人凑在一起吃饭,每天每顿都是两菜一汤,而且菜的样式也是非常单一的,几乎每天都一样。工人席地而卧:。

午休的时间只有一个多小时,对于劳累了一早上的工人们来说,根本不够休息,于是他们吃完饭后直接在工地上小憩一会儿。建筑工人连夜赶班的情景:。

工地上临时加班,已经很晚了,开着灯,工人们要时不时得注意安全,虽然劳累了一整天,晚上还加班,但是,每小时五十元的加班费,还是值得他们高兴的。烈日下汗流浃背的工人:。

不管天气多么的炎热,他们为了生计,不得不持续的干着。工人仍旧在忙着施工,他们的脸被晒成了黑红黑红的颜色。工人们娱乐项目单一:

农民工平时的娱乐休闲方式主要集中在打牌或打麻将、凑在一起聊天的占总比例的30%,而女性农民工作则以逛街和读书看报、看电视为主,这些说明农民工作在娱乐休闲这一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而且农民工在情感方面很缺乏。工人们的居住条件差:

民工的居住条件比较艰苦,租房、住在集体宿舍、工作地点或临时搭建的工棚,生活质量也随之下降。

4、解决方法。

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普遍趋势,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关于农民工工资拖欠、农民工工伤赔偿、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等负面报道,所以,要改变农民工的生存环境,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公平对待农民工。把长期在城市就业、生活和居住的农民工及其家庭对住房、教育、医疗、安全、娱乐等的需求,纳入城市整体规划建设统筹考虑,保证他们享受流入地的基本公共服务。让农民工与城市人享受一样的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待遇。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多提供及时、准确的务工信息,多提供务工岗位,减少农民工外出务工的盲目性,使他们外出时较容易地找到活干,并开办一些技能辅导班,让农民工接受培训,拓宽其就业门路。

在农民工的精神生活方面,可以尝试性的在工地上、民工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图书馆;可以举办一些与农民工相关的活动;也可以举办一些心理健康的讲座,切实关心农民工的心理健康,给予农民工更多的人文关怀。

农民工是一个群体,加强对农民工的管理固然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加强正确舆论导向,营造全社会都关爱农民工(外来劳动者)的良好的社会氛围。要通过媒体,经常性地正面报道农民工为城市、为社会、为我国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引导社会对农民工的正确认识。

三、总结。

四、感言。

九零后生存现状的调查报告(优秀13篇)篇九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可以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力量。“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是加快发展、加速转型的攻坚时期,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对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有基础。

(一)基本情况。

1.经济信息化快速发展。

第一,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深入推进。

农业信息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覆盖全省2000个乡镇、5万个行政村和40个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信息网整合了12个涉农部门,建立了农经、农情、农价三级共建共享数据库,设立服务栏目近万个,数据总量达3760gb,连续五年荣获“中国农业网站百强”称号。研制开发了40多个农业专家系统,推广面积达2000多万亩,增收节支10多亿元。“12316”三农热线、“千万农民短信服务工程”等服务平台,提供了快捷、方便的咨询服务。藁城市“三电一厅”模式在全国得到推广。**和**被列为国家农村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市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农村信息化示范单位”。8个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和8名信息员被国家五部委评为全国先进。

第二,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加速融合。

据不完全调查,大中型制造企业70%实现了生产过程关键环节自动化控制,90%建设了管理信息系统,62%采用了数字化研发设计系统,85%建立了企业门户网站,48%应用了不同程度的电子商务。**钢铁、**三友、**水泥、**天威等33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钢铁、装备制造和石油化工的部分骨干企业开展了信息化综合集成应用,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丝网、**管道管件等一批产业集聚区建设了以信息化为支撑的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促进了中小企业和产业的聚集发展。建立了省市两级污染源监控中心,实现了对全省752家企业、1176个排污口的联网自动监控,建设了覆盖40多万家污染源企业的基础数据库,有效抑制了企业的偷排和超标排放。唐钢等13家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中心被列为国家示范项目。2009年**暨曹妃甸被国家工信部批准为首批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

第三,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稳步发展。

培育了**国大、**晨砻等30家电子商务以及**集团、**港等10家现代物流示范试点企业,网上购物人数迅速增加,形成了以网上订货和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依托商务部新农村商务网,从**年开始,每年举办三次“新农村农副产品网上购销会”,累计成交额达47亿元。中华标准件网、中国耐材之窗网、中国枣网、中国辣椒网等一批特色经济网站迅速崛起,辐射和带动了县域特色经济发展。**被国家确定为首个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县,并已通过国家专家验收,丝网机械设备数字化率达30%,企业网站拥有率达92%,经常使用电子商务的企业占70%,网上贸易额占比超50%。

2.电子政务建设成效明显。

全省电子政务框架初步形成。实施了“112工程”,构建了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和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重点推进了12个跨部门应用系统。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为26个部门提供了纵向业务专网服务,支撑网上审批、财政网上支付等多个跨部门应用。人口与人力资源、法人、基础地理等五大基础数据库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依托全省统一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实现了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等部门间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共享,促进了财税增收。网上审批与电子监察系统提前两年完成了“**”提出的60%行政许可实现网上办理的目标任务。省级49个部门473项行政许可事项中,除25项因涉密外,其余448项全部实现网上审批与电子监察,走在了全国前列。省直部门核心业务已不同程度地实现信息化,上报省政府的文件已全部实现网上传输。全省政府门户网站体系已基本形成,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有效载体,有力地促进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网民使用政府网站的比例达到25.5%,通过政府网站查询政务信息的比例达到74.1%。**市和**市政府门户网站位列全国30强。我省被国家列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试点省份,探索形成了“**省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信息化应用建设与管理模式”,属国内首创。

3.社会信息化惠及百姓。

社会信息化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远程教育网覆盖了全省所有中小学校,初步形成了集教育。

教学。

科学普及服务“三农”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综合教育服务平台,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社保信息系统开通了12333电话咨询服务热线,全省企业养老保险监测数据库入库率达97.3%,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统投入运行;**市“五险合一”服务模式实现了基金统一征缴和支付,在全国得以推广;**承德********被评为“全国金保工程示范城市”。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实现了新农合管理妇幼卫生监测社区卫生服务等功能,提高了卫生系统行政管理效率及公共服务与应急处置能力,实现了重大疫情的网络直报。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形成了专业艺术群众文化文物博物民间艺术等大文化信息资源框架体系,每年可提供万册以上电子图书200小时视频资源,信息总量达27tb,位居全国前列;建设了全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服务范围覆盖全省5万个行政村。实施了城市和社区信息化试点示范,11个设区市建设了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等市探索了社区综合管理服务模式,提高了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社区服务水平。**城乡一体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城乡服务等值化。**光彩集团“全国联网家庭服务信息支撑平台”被国家民政部命名为全国独家国家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范围已覆盖56个城市。****先后启动建设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并成为“全国数字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被评为“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

4.信息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信息网络实现跨越式发展。通信方面,**年底全省光缆总长度达45.6万公里,是2005年末的2.33倍;局用和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分别为961.4万门和8080万户;电话用户数为5604.9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数达4353.5万户,是**年末的2.44倍;电话普及率达79.7%,较**年上升29.5%。广电方面,全面推进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和双向网改造,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370万户,双向网覆盖用户接近300万户;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覆盖11个设区市城区,用户达50万户;完成了全省20户以上自然村的“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覆盖25万户农村家庭。互联网方面,**年底全省互联网出省带宽达到1335g,网民数达到2197万人,网民普及率达到31.2%;互联网宽带用户达667万户,居全国第5位;全省行政村通宽带比率达95.1%。广电网、通信网、互联网融合加快,**电视台实现了7套节目的低码流网上直播和部分栏目的网上点播,网站日访问量超过100万次。**电台网站实现了9个频道的在线直播,阳光热线实现了网上视频直播和点播。信息网络已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5.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建立了省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电子政务数字认证中心、信息安全通报中心和应急支援中心等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制定了《**省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试行)》,ca证书在国税、地税、质监等部门得到广泛推广。对811个党政群机关门户网站实施定期监测,完成了55个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测评。开展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体系试点。省市两级建立了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协调体系,省市县三级1074个重要信息系统实现了信息安全事件网上直报,对965个单位开展了信息安全专项检查,保障了全国重大活动期间我省网络信息安全。多次在全国性会议上介绍我省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经验和做法。

6.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增长。

5、4.0。

2、和6.24倍。产业链逐步完善,形成了太阳能光伏、通信与卫星导航、平板显示、半导体照明、应用电子五大产业链,产业聚集效应凸显,形成了“四基地”、“八园区”和环京津发展的格局。

7.信息化环境日益优化。

信息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在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正确领导下,建立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重大事项协商沟通机制。开展了电子政务和企业信息化基础调研,建立了省级信息化专项资金项目绩效和设区市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定期进行评估和发布,初步形成了信息化建设的评价机制。调整充实了省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充分发挥我省信息化领域各类协会作用,形成信息化宏观研究和辅助决策机制。倡导建立了京津冀信息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促进了与京津地区的沟通交流和区域合作。

信息化立法、政策和标准制订工作取得新进展。《**省信息化条例》已进入立法调研阶段。制定了《**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关于加强全省“**”期间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我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省电子商务“**”规划》、《**省信息安全发展战略》、《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意见》、《关于加强信息化工程招投标工作的意见》等十多项政策性文件,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标准,组织开展了信息资源基础编码、电子文件存档等方面的标准制定工作,完善了信息化标准体系,建立了**省信息共享标准管理系统,对省级信息化标准工作进行了探索。

信息化宣传和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一年一度的**国际信息产业周已成为环渤海地区独具特色、规模较大的信息产业行业盛会;充分利用新闻发布会、省内外新闻媒体、**“5.18”经贸洽谈会,对我省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建设成果集中进行发布和展览宣传;多次举办信息化发展形势、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报告会或高峰论坛,全省信息化意识得到普遍提高。在20所高校开设或增设了26个计算机相关专业,举办了两届**省高校网络技能大赛,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在省委党校建立了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培训基地,开设了信息化知识培训课程;与中欧信息社会项目办公室联合举办了“中欧信息社会-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培训会;组织开展了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培训;成功举办了信息化与电子政务高级研修班、厅局级干部信息资源规划培训、网络与信息安全知识高级研修班等多次专题培训,信息化人才队伍的专业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实际问题:

一是两化融合深度不够。信息化的高投入与应用系统建设低效益的矛盾突出,业务技术两张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标准建设滞后,信息化的效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

二是信息化工作的体制机制不健全。信息化建设中各自为政、多头管理、自成体系等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机构改革对信息化工作的组织推进力度有所削弱,市县机构改革的时间梯度差,制约了全省信息化工作的整体推进。

三是信息化建设缺乏法律和政策支持。**省信息化条例受立法资源限制,立法进程相对缓慢。企业信息化缺乏政策支持,投融资机制不健全。电子政务建设缺乏必要的政策约束,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困难。

四是全社会信息化投入不足,不少政府部门和企业领导对信息化作用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没有将其放在战略层面去认识和推动,信息化建设资金持续投入力度不够。市县两级政府尚未设立信息化专项资金,省级信息化专项资金额度占财政可支配收入比例逐年减少。

五是人才队伍对信息化建设的支撑能力不足。软件企业水平偏低,人才供需矛盾突出,特别是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奇缺;党政机关和企业首席信息官(cio)制度尚未建立,国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能力较低。

二、面临形势。

(一)信息化成为后危机时代的共同选择。

“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将进入中长期结构调整阶段,各国都把信息化作为助推经济发展、建立国家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2009年,欧盟出台了《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英国推出了《数字不列颠计划》,日本发布了智能日本(i-japan2015)计划,韩国发布“it韩国未来战略”,新加坡全面实施《智慧国2015计划》,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了5个方面复苏经济计划(绿色能源中的智能电网和智能建筑、以电子健康档案为中心的现代医疗保健体系、21世纪教室试验室、下一代宽带网等),世界各国力求通过推动更高层次的信息化应用,带动和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不断催生以信息化为支撑的新兴业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拉动消费,促进就业,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全球信息化正在向高端化发展。

近年来,宽带和移动宽带、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地球、泛在计算等新概念、新思想、新技术层出不穷,信息通信技术及其应用正在酝酿更新的、更大的突破,信息化正在向以泛在化、可视化、智能化为特征的高端化迈进。信息网络已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最关键的基础设施,世界各国都把发展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作为战略性投资的重要领域,不断加快宽带化、移动化进程,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研究表明,网络平均带宽每增长10%可以拉动gdp增长1.21%,世界各国都将宽带目标定为100mbps。物联网与电信网、互联网交融发展,正在使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随时随地沟通和对物理世界的实时便捷管理成为现实,极大地改变着生产方式、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人类生活。为进一步巩固经济社会发展命脉,保障现代产业体系发展,从电网到运输网,战略基础设施智能化转型已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显著特征。云计算、云存储、云服务、先进制造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和应用,正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并通过融合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制造发展,延伸产业价值链,催生一批新兴业态,加速了现代产业体系结构调整和重构。

(三)经济社会发展对信息化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十二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型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科技创新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平衡、社会矛盾凸显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信息化具有极强的渗透、倍增和创新作用,是实现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和必然选择。**届*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信息化工作进行了全面论述和部署,明确要求“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为支撑“十二五”期间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科技进步和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重大任务,信息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和发展机遇,必将进入“深化应用、全面推进”的重要时期。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的趋势已不可逆转。“十二五”期间,打造首都经济圈、推进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加快**沿海地区发展三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为我省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和竞争优势,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圈、一带、一区、一批”战略任务,迫切需要通过推进信息化建设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节能减排、完善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支撑。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抓住新机遇、增创新优势,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

九零后生存现状的调查报告(优秀13篇)篇十

10月,面向全国20——28岁,以90后为主的都市青年群体发起了《90后居住现状调查》,借以收集,了解,分析当下在都市中打拼的青年人对于居住空间的诉求和困惑。

随着时间推移,曾经懵懂年少的90后逐渐走出校园,拥有自己的“社会角色”,而新的楼市调查中,90后已经成为继80后之后的又一波住房生力军。这些在都市中打拼的年轻人们,他们目前的居住现状如何?在已经被打上个性化标签的90后的生活中,他们对于居住空间的诉求点在哪里,困惑点又有哪些?此次调研获得了广大网友的鼎力支持,一周时间收到了超过8000份真实的调查数据,在庞大的数据背后,我们能够窥见当下都市中青年一族最真实的居住现状。

关注人群:参与本次调研的人群年龄层次在20岁——28岁之间,参与调研的女性较多,占到了62.1%,在参与调研的人群之中,有房一族只占总参与人数的24.9%。

居住面积,蜗居状态的孤独感。

关键词:蜗居,群租,独居。

在参与本次调研的网友之中,有42.6%的人群居住面积不足20平米,这其中大部分处于与朋友合租或住在群租房的状态里,24.9%的人群已经买房但是每月需要承担高额的房贷,只有不足5%是与家人或伴侣同住。只有15.5%的人群表示对自己的居住环境满意,大部分90后对于目前的.居住环境不太满意。

追求生活品质,向往有调性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生活品质,租房也要好好住。

在参与本次调研的人群中,几乎所有人都有着自己的一套生活品质衡量标准,注重生活品质几乎已经成为了90后群体的共性。他们愿意花空闲时间看电影,下厨,烘焙,健身,插花,整理家居空间,宅在家的时间并不会全部用在睡觉发呆追剧等事情上。在参与调研的人群中,38.4%的人群的家居生活状态不算理想,他们希望改变,并且已经在付诸行动,23.1%的人群在工作的重压下,心有余而力不足,面对不尽如人意的居住空间表示无力改变。

消费结构,性价比与使用感之间的博弈。

关键词:月光族,可支配收入。

在参与本次调研的人群当中,有良好的储蓄和理财习惯的90后只有13.9%,大部分的90后还没有养成理财习惯,月光是他们常有的状态。在月光的消费理念当中不难看出,对于90后来说,消费结构并没有很清晰的规划,还处在比较懵逼的状态当中。除开租房、房贷和生活的日常开销,他们的可支配收入不高,能够均摊到居住空间改善上的收入更是少之又少,所以90后们在选择家居用品的时候,性价比和使用感会成为他们不得不两者兼顾的因素。

诉求强烈,选择困难。

关键词:不满意,换什么。

在本次的调研中,我们发现90后对于居住空间改善的诉求极其强烈,其中大多数集中在租房党和还贷党之中。因为房租和房贷瓜分了90后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使得他们在居住空间内用品的选择余地非常有限,导致大多数90后面对自己的居住环境很不满意。装修风格、居住空间太小、家具家电质量、家居品外观设计这几个方面,不满意的比例都达到了百分之50以上,对于他们来说急需改善的空间中占比例最大的是客厅,卧室,厨房三大空间。而在本次调研的人群中,有超过50%的人都认为沙发,衣柜,床急需更换。

自我意识强烈,偏爱设计。

关键词:外貌协会,颜值。

都说现在的社会是看脸的社会,这句话用在90后的身上在合适不过。面对居住空间的一系列问题,参与本次调研的90后们在这些问题上答案出人意料的一致,在90后的世界,不管是居住环境的选择,还是家居用品的挑选一切都是颜值先行。有88.4%的人群表示,在选购家居产品时最看重的就是外观和设计感,一款好看,特别的产品往往比好用更能吸引90后。

一线城市的房价又涨了,直逼10万一平的房价除了疯狂找不到别的形容词,赚钱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跟着房价一起在飙涨的,还有在都市中的生活成本。70后逐步走上新中产之路,80后刚刚摆脱刚需的困境,90后这群正在居住的水平线上苦苦挣扎的年轻人,他们的居住现状不甚乐观,却是当下都市青年人生存现状的最好缩影。

独生子女在大城市打拼的孤独感,普遍的蜗居状态,与付出不成比例的收入情况,与收入不成比例的消费需求,对于居住环境选择的局限性和居住空间的不理想,这些都是90后们不得不面对的残酷事实。但是,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90后从来没有放弃,甚至以此作为家居生活的终极目标,他们在设计在外观在性价比的选择上有着自己的一套法则,对于居住这个宏观的命题也有着90后的个性化和强烈的自我意识。

不将就糟糕的居住环境,不放弃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在持续的奋斗中战胜孤独,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再委屈,不等待,现在就换种更好的生活,换,就现在。

九零后生存现状的调查报告(优秀13篇)篇十一

(一)基本情况。截至20xx年底,西藏自治区医药生产企业24家,其中:藏药生产企业17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6家,医用制氧生产企业1家。年主营业务收入20xx万以上的医药制造业12家(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西藏甘露藏药股份有限公司、西藏藏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藏金珠雅砻藏药有限责任公司、西藏藏草宜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西藏月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西藏雄巴拉曲神水藏药有限公司、西藏金哈达药业有限公司、西藏藏诺药业有限公司、西藏聂拉木神猴藏药有限责任公司、西藏诺迪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剂型有丸剂、散剂、胶囊剂、颗粒剂、涂膜剂、贴膏剂等8种。

(二)运行情况。全区医药工业总产值由20xx年的不足亿元增加到20xx年亿元、20xx年产值亿元(其中规上企业产值亿元、规下企业亿元),年均增速为%;20xx年全区医药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中成药2600吨,同比增长13%,20xx年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27%;中成药2927吨,同比增长12%。20xx年工业总产值过亿元的医药企业有4家(奇正藏药亿元、甘露藏药亿元、藏草宜生亿元、藏药集团亿元),单品销售突破亿元的有5种(奇正公司消痛贴膏、白脉软膏、青鹏软膏,藏药集团十味龙胆花颗粒及诺迪康公司诺迪康胶囊)。20xx年1-3月,全区医药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18%,中成药产量532吨,同比下降%。

(三)技术创新。“十三五”期间,全区医药制造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研

发认证工作,累计投入研发资金超过1亿元,共开展科研项目研究43项,取得专利13项、创新成果11项。截至目前,全区医药企业共获得国家药品批准文号311个,其中藏药品种159种。22个藏药品牌产品获得自治区著名商标,2个获国家驰名商标。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药品2个(奇正公司消痛贴膏、诺迪康胶囊),《国家医保目录》的藏药品种达到50个。

(四)产品质量。“十三五”期间,区内企业加快推进质量标准体系建设,23家医药企业全部通过国家新版gmp认证。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123种藏药材通过德国ceres(有机食品认证)质量认证,58种藏药材获得美国、欧洲“通行证”,并通过加拿大gmp认证复检。

(五)智能制造。自治区积极推进藏药产业智能制造,我厅积极支持奇正藏药集团申报医药智能制造项目。目前,奇正藏药集团申报的`“基于自主核心智能装备的藏药外用制剂智能工厂建设”项目已经通过专家评审,项目总投资万元,争取到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资金450万元。

(六)供应保障。全区医药行业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大对大宗常用藏药材和名贵濒危野生藏药材的繁育、栽培、种植、推广力度,截至目前,共扶持藏药材生产种植项目11个,下达扶持资金1410万元,种植藏木香、螃蟹甲、独一味、灵芝、桃儿七、枸杞等药材品种10余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藏药材的生产供应。

(五)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检验检测资源缺乏,全区仅有西藏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一家自治区级药品检验检测机构,检验类别多,检验周期长,为全区医药企业提供检验检测服务能力较弱。药材交易体系建设滞后,企业收购药材多为从散户直接收购,购买药材渠道分散,未形成统一的药材交易市场。

(一)加强种植基地建设,保障原材料供应。全面开展藏药材资源普查,有针对性地开展藏药材种植繁育保护工作,统筹建立藏药材种苗繁育基地,扶持引导开展藏药材人工繁育技术研究,构建藏药材种植和保护开发体系。

(二)加强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围绕藏医药领域重点方向、关键技术,加快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中试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集中支持藏医药健康产业基础性、前沿性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加快突破藏药生物医药领域核心技术。

(三)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企业集聚发展。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着力培育重点骨干藏药企业和特色优势藏药企业,鼓励区内医药生产企业通过联合、兼并、控股等多种形式整合上下游资源,打造大型医药集团,做强特色优势藏药企业,打造知名藏药品牌。

(四)加强质量监管,健全服务体系。严格执行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标准和控制方法,推广质量控制、自动化和在线监测等技术在藏药生产中的应用,完善从原料到成品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加快推进藏药区域性标准建设。

九零后生存现状的调查报告(优秀13篇)篇十二

今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将对20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极大影响。据统计,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00万,这些高校学子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

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可能给大学生就业造成的影响,很难预测,但这不能成为大学生就业服务机构难以提供更充分、更客观信息的理由。在危机影响下,众多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一个关键问题,是看教育部门能不能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有了充分的就业信息服务,才能有效缓解学生们的焦虑。

当前就业面临怎样的形势?

“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对今年大学生就业究竟有多大影响?”这个问题,是时下校园里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最关心的,在企业的招聘宣讲会上、与座谈交流中,他们总会问及。

可是,一遍遍追问,大学生们却难得到答案。

当前校园招聘形势京汉沪穗各地不一。

在北京,据报道,虽然主管部门的“校园招聘禁令”要到11月20日才解除,但按照惯例,多数大企业都会在“解禁”前进校搞“宣讲”活动。记者从部分高校了解到,企业的入校宣传已提前进入高峰期,眼下一些名校每周有多达40场的宣讲会。因为经济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学生们的求职热点向工作较稳定的国企和科研部门转移。一位大学生这样分析就业形势,“美国经济不好,很多留学生会选择回国就业,而国内企业又减少招聘名额,所以今年我们的就业会格外困难。”

在武汉,据报道,11月9日,20xx年湖北毕业研究生双向选择大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这是武汉市今年面向高校应届毕业生的首场大型招聘会。3万多名应届生进场“找饭碗”,由于岗位数较去年明显减少,多数学生主动调低了就业预期。据主办方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有350多家单位提供了3万多个岗位,而去年的同一主题招聘会,共有450家企业提供岗位5万多个。今年的招聘单位数与岗位数之所以“缩水”,主要是因为一批企业因经济前景不明朗而选择观望,金融、地产、外贸类企业以及位于珠三角、长三角的加工制造类企业的招聘则明显减少。

在上海,据报道,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了解到,进入这些高校开宣讲会的企业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并未减少。11月25日前,在上海交大开的宣讲会将有202场,而去年同期是172场。同济大学已预约的招聘会也有200多场,在综合招聘会之外,学校还计划增开师资专场和卫生行业专场。东华大学毕业生进入机械、计算机、通信等企业的较多,目前看来这些企业都保持着招聘热情。

就业形势比预想中要好一点。广东一所大学的领导说,学校还没有具体监测到经济金融危机对今年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哪些?

对于大学生就业而言,最关键的影响因素还是“结构性的”。这些因素包括短期供给超量、区域选择偏好、就业能力不足等方面,其中解决就业能力不足问题将是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根本所在。

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需求素质最看重的前5个指标是: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强、可塑性高;沟通协调能力;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专家表示,工作态度、敬业精神、职业道德、人际关系处理等非认知技能的缺乏是中国大学生就业最大的障碍。

在时间结构上,大学毕业生供给超量增长在短期内超出了需求的增长,劳动力市场还需要时间逐步调整。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快速增长,特别是经济结构的升级速度加快,带动了对高人力资本存量的高校毕业生的强劲需求,从而促动了高等教育迅速发展。我国从业人口中具有各类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仅占5%,而工业发达国家则为25%-30%,因此,加快提升国民素质的需要也极大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问题是,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寻找工作。劳动力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逐步消化大学毕业生在短期内的超量供给。

但是,必须说明的是,不能仅仅以大学生暂时的就业困难就去否定高等教育政策,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严格地说,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为更多的青年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仅促进了教育公平,改进了个人职业发展潜力,还从整体上促进了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提升。

在区域结构上,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偏好差异与政府政策激励上的错位导致实际有效需求不足。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与城乡间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求,而且在较长的时期内,地区性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都将难以改变,从而对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市场需求是一个不利因素。

虽然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计划而产生大量需求,但由于欠发达地区所能支付的价格(工资收入、发展机会、流动性等)不足以补偿大学生的人力资本投资,因此,按照劳动力市场机制,无法实现供求结合。在我国,由于人才流动的单向性特点导致的流动成本过高进一步恶化了欠发达地区的有效需求不足。尽管国家也采取了“西部志愿者计划”等政策措施,但是无论从需求量扩大还是人力资本补偿来说,都难以有效改变这种状况。

结果要么是直接人为地降低了用人单位的有效需求,要么是“促进”灵活就业,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成本与风险。

在能力结构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不是基于职业路径的需要进行建构与培养,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用人单位的劳动力需求行为基于“职位分析下的任职资格模型”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价格机制选用合适的`人才。例如,ibm中国区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有:第一个方面是服务意识,能不能从客户的角度去出发,去想问题;第二个方面是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个方面是沟通的能力;第四个方面是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职业操守和商业道德。

然而,大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任职资格模型”。对个人而言,就业能力取决于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等资产,他们使用和配置这些资产的方式与向用人单位展示这些资产的方式以及他们寻找工作的特定环境(个人环境与劳动力市场环境)。由于大学生是作为一个“产品”在一个高等教育系统中被制造出来的,因此就业能力不足主要是与大学联系在一起的。这既与传统上相对集中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有关,也与高校本身的教育能力不足相联系。

长期以来,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持续的扩招可能进一步稀释了大学既有的教育资源。此外,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专业能力,但是缺乏“市场能力”——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等等。

大学生就业的前景如何?

据介绍,在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年人比例为70%。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以每年300万至400万的规模进入就业市场。根据各级学校招生人数的统计预测,20xx年以后,高中以上学历的劳动力开始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到20xx年,大学层次毕业生数量将达到峰值,约758万人,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

九零后生存现状的调查报告(优秀13篇)篇十三

长期以来,受历史发展、自然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教育的条件十分艰苦。近年来,国家在农村教育投入上实行了倾斜政策,农村教育在办学硬件设施上已经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硬件的确“硬”起来了,但农村教育的内涵发展尚未得到根本的改观。特别是在西部偏远地区,地方财力不足,“以县为主”的教育经费不能得到完全匹配,更有甚者,以挤压教师编制数量来减少地方财政对教育经费的投入的现象也并不鲜见。因此,农村教师的工资普遍偏低,几乎没有体检、看不起大病。

同时,由于农村教师工资低,年轻教师面临着买房、婚嫁等诸多具体问题,年轻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都不愿意到农村教书,这也造成了农村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成为了农村教育的无奈现状。

西部农村教师的生存状况究竟怎么样?对此,我们进行了调查。

此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和走访座谈的方法,将s省21个地级市(州)分为四层,根据每层地级市(州)的数量,随机抽取1—2个地市作为样本,抽取了6个地级市,每个地市选取2个县,每个县随机抽取2所农村学校,共计24所。共向教师发放问卷1163份,回收有效问卷1051份。

结果与分析。

(一)工资待遇偏低,区域差异较大。

本次调查显示,95%的农村教师月平均工资在3000元以下,近75%的在2500元以下,近一半的在—2500元之间,甚至还有27.7%的教师月均工资在元及以下。在访谈中,教师表示近5年自己的工资有小幅度变化,但接近90%的农村教师仍对自己的总体收入不满意或很不满意。有教师戏称:“现在的教师还不如建筑工地上的临时工,临时工的工资每天都在120元以上。”

在12个抽样县内部进行比较:很多偏远地区甚至没有一位农村教师月平均工资在3000元以上。由此可见不同区域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既与当地绩效工资政策有关,也与当地经济生活水平和地缘情况有关。总的来看,经济较发达地区、平原地方的农村教师绩效工资更高,其收入水平更高,而丘陵、山区地方的农村教师收入水平更低,绩效工资标准也更低。

关于地方政府兑现法定教师待遇的情况,有76.1%的农村教师认为所在地方“完全兑现或基本兑现”了国家法定的教师待遇,但仍有15.7%的教师认为所在地方“基本没有兑现”国家法定的教师待遇,8.2%的农村教师表示“不清楚”。这说明,对于国家法定的教师待遇一方面应加强宣传,另一方面还应督促落实。

(二)家庭负担较重,身心健康堪忧。

调查显示,72.6%的农村教师表示家庭中上有老、下有小;3.3%的教师离异独自赡养老人抚养孩子。结合s省农村教师工资收入不高的情况,可以看出s省大部分农村教师经济压力较大,生活水平不高。

进一步考察农村教师住房情况,18.1%的农村教师人均住房面积为在19平方米以下(包括10—19平米及10平米以下),18.3%的农村教师无住房。同时,相对于偏远地区的农村教师,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虽然教师收入水平要比其他地区农村教师高,但由于城市周边的房价较高,无住房的教师人数反而比其他地区要高。

进一步访谈发现,虽然大部分农村教师有房居住,但大部分房子是20世纪90年代修建的福利房,房子户型、结构等均不够科学;比如,d县农村教师住房大多数是过去的小青瓦老房子改造、加固的,多数住房阴暗、潮湿,家居环境很差。还有一部分住房,则是近几年政府为农村教师修建的周转房,它们的面积严格控制在每户40平方米左右。此外,相对于城市学校的住房补贴政策,农村教师既与“房改房”无缘,又无住房补贴,甚至被排除在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政策规定之外。

在座谈中,不少农村学校的领导对教师们的身心健康表示了担忧。因为农村学校公用经费有限,除支付水、电等保障正常运转的费用外,学校还要支付教师们的“三险一金”,学校已无财力组织教师定期体检,及早发现身体病患,并及时给予干预和治疗。职业病的隐蔽性和长期性,不仅对农村教师的身心状况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不可低估的影响,而且对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造成了影响。一位校长反映了这样的现实:学校现有教职工45人,其中年龄在50岁以上的有29人,这些同志中长期生病的4人,隔三差五因病请假的在10人左右,其他教师中也有很多都得过咽喉病、颈椎病等职业病,致使学校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相对于身体健康状况,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则更是长期受到忽视,且农村教师的心理问题更具隐蔽性、普遍性。一位片区教办负责人反映:他所在辖区有13个农村学校,教职工687人。3月片区组织教师进行了心理健康专项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0%的被调查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

(三)业余生活单一,人际关系较好。

本次调查显示,54.1%的农村教师在业余时间是做家务、带孩子;43.9%的教师是备课改作业,43%的教师是休息娱乐,34%的教师是自学进修。可以看出,大部分农村教师的业余生活相对单一,要么就是帮助家人做家务,要么就是上班工作的延续,比如备课改作业等。即使是休息娱乐,也仅仅是看看电视、聊聊天,娱乐方式相对单调。显然农村教师的业余生活方式,与农村教师的生活环境紧密相关。农村学校所在地区常常没有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等设施,无法为农村教师提供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方式。看书、上网、进行身体锻炼之类的活动很少。

在农村教师的人际关系方面,被问及“您认为所在学校教师的关系如何?”时,有80.1%的教师认为教师间的关系很好或较好,有19.0%的教师认为教师间关系一般,仅有0.6%的教师认为教师间关系不太好。这说明绝大多数教师间保持了良好的同事关系。在与学生关系方面,座谈中不少教师对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感到满意,均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当谈到自己曾经教过的`最出色学生时,很多教师都表现出自豪感和荣誉感。在与学生家长关系方面,很多接受访谈的教师都表示,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好”或“较好”。

(四)喜欢教师职业,社会地位较高。

在问及“您喜欢教师职业吗?”,有60.7%的教师“非常喜欢”或“比较喜欢”教师职业,有29.9%的教师对教师职业的喜欢程度为“一般”,仅有9.1%的教师“不太喜欢”或“很不喜欢”教师职业。由此可见,尽管面临着工作和生活上的双重压力,绝大多数农村教师是喜欢教师职业和教学工作的,仅有一小部分教师对现在的职业和工作持否定态度。访谈中不少教师坦言:喜欢教师职业还是因为目前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教师的社会地位在逐步提高,同时,教师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比较稳定,工作的风险较小。

在回答“您能得到学生家长的认可和尊重吗?”,有97.3%的教师认为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完全能”或“基本能”得到学生家长的认可和尊重。而“在学校外的群众之间发生争执时,他们会找您评理或解决问题吗?”超过半数(55.3%)的教师选择了“经常会”或“偶尔会”请他们评理或解决问题。这一方面说明绝大多数教师在周围群众间建立起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教师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对自己在当地的社会地位较为满意,也印证了这点。

对策与建议。

完善农村教师工薪制度,提升农村教师收入水平。

一是核定省级统筹农村教师基本工薪标准。以省级财政统筹为基准,制定全省统一的农村教师任教津贴额度发放标准,健全发放保障机制。农村艰苦边远地区教师津补贴政策要突出重点、加大额度。二是财政单列支出农村教师津补贴。在绩效工资总量之外,由财政单列农村教师的津贴补贴支出。三是大幅度增加农村教师岗位津贴。增加农村教师任教津贴,可将农村教师任教津贴提高到工薪总额的25%左右。发放依据应考虑距离和职称两个维度。按任教学校至县城距离远近和任教教师职称高低依次递增设定,然后依7:3比例加权核定。距离权重为70%,体现农村教师任教学校的地域差异;职称权重为30%,体现农村任教人员间的差异。发放对象以非县镇所在地在职教师为主,覆盖退休教师,但额度有所不同。对退休教师按其在农村任教教龄、、30年计算,分别享受额度的15%、30%、50%。四是增加农村教师交通补贴。

健全农村教师住房保障,改善农村教师生活环境。

要鼓励发展多元化的农村教师住房供给体系。一是主要由政府建设具有宿舍(公寓)性质的教师住校周转房和公寓房,教师工作调动随即搬离。二是结合当地城镇建设规划,在县城或交通便捷的重点镇集中建设教师住宅区。

设立农村中小学教师安居工程专项资金,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公积金制度和住房补贴。在政府财力允许的情况下,补发被拖欠的公积金,并适度提高公积金补贴标准。

随着学校布局调整和新教学楼的兴建,可将一些腾出来的教室改建成住房;拍卖撤并学校的全部资产,所得资金全部用于合并学校的发展包括住房改善。

中央已经安排基建投资,支持建设农村艰苦边远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s省也把符合条件的农村教师住房纳入了当地住房保障范围统筹予以解决。但在实际调研中我们发现,农村教师的住房和配套生活条件并不乐观,水、电、气、网络等存在缺失现象。因此,国家要加大周转宿舍的专项经费统筹力度,省级财政还要进一步加大统筹农村教师住房补助的力度,创新实施农村教师住房保障机制,并将农村教师周转宿舍的维护和更新纳入统筹保障范围,不断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实施教师健康行动计划,增强农村教师身心健康。

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心理干预机制。组织专业机构和人员,建立中小学教师心理干预网络,形成中小学教师心理干预机制,提高教师应对工作压力、生活压力以及其它压力的能力。同时,要丰富教师文化生活,营造愉悦和谐的教育环境。学校除了是工作场所外,也是教师们重要的生活场所,学校有必要根据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加强人文关怀,丰富教师在校内的工作、学习与休闲活动,使学校成为教师工作的乐园、生活的家园,让学校成为教师向往的地方。

关注老年教师的健康,让教师解除后顾之忧。重视中青年教师的诉求,让教育的未来充满希望。从问卷和访谈中我们发现:对目前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较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教师基本上是40岁以下的。办好教育很大程度上依赖的中坚力量正是这批中青年教师。他们无论是教育理念、知识结构、业务能力,还是身心状态均处于人生的黄金时代,也是对教育贡献最大的时期。如果能让他们感到“满意”,他们将会迸发出更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那我们的教育就是有希望的教育。

知识拓展:

主要类型。

某一地区、某一单位、某一企业,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过程中,或在日常的思想政治、经济建设、科学教育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了把他们的具体做法和成功奥秘反映出来,可以对他们进行专题的调查,然后写出调查报告,这种类型就是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例如,北京太阳谷经济信息中心就是长期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跟工作通讯中那些以反映工作成绩为主的类型有些近似。区别在于调查报告重在调查,特别注重对调查过程和调查所得数据的叙述和列举。

跟上种类型相反,这是针对某一存在问题展开调查,以揭示这一问题的种种现象和深层原因为主要目的的调查报告。它的主要功能是揭露和批判,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这是针对社会现实中某种新近产生或新近有了长足发展的事物而写的调查报告。

在现实社会中,新生事物总是不断涌现的。反映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的文体功能,就是全面的报道某一新生事物的背景、情况和特点,分析它的性质和意义,指出它的发展规律和前景。

这是针对一些社会情况所写的调查报告。这里所说的社会情况,主要是指社会风气、百姓意愿、婚恋、赡养、衣食住行等群众生活各方面的基本情况。

这类调查报告虽不直接反映政治、经济等重大问题,但百姓生活也是跟政治、经济密切相关的。另外,这也是群众最为关心的一些问题。因此,各种新闻媒体都十分重视这一领域的报道,《中国青年报》、《文汇报》等都曾开辟过公众调查专版。类似《北京人出游记——北京居民京、津、沪地区旅游消费调查》、《中国夫妻过得怎样》等,都属于这种类型的调查报告。

相关范文推荐

    校园安全宣传活动策划方案(优质20篇)

    策划方案的成功还需要有适当的资源支持和团队协作,以及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下面是一些策划方案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和教训,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一、活动主题:校

    写各行业出租车司机(汇总18篇)

    优秀作文是我们对于细节描述和描写形象的生动性,以及行文逻辑和线索连接的合理性。逆流而上:跌倒了无所谓,重要的是能够带着笑容站起来,继续逆流而上。今天我怀着十分感

    机械公司实习总结范文(16篇)

    总结范文可以作为一种参考和示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总结的要领。以下是一些值得阅读的总结范文,它们能够启发我们思考和提升写作水平。通过这次6周的工厂的实习,

    讲解员爱国演讲稿(优质20篇)

    爱国是爱民族,关爱家乡,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国家的深深情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爱国主题的优秀作品,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尊敬的教师们,亲爱的同

    我最熟悉的人范例(实用14篇)

    优秀作文是作者经过反复推敲和修改后的结果,它需要经过精心的打磨才能够达到完美的程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它们有些温情、有些感人、有些思考,值得我

    学生会礼仪部的工作计划(优秀17篇)

    学生会工作计划的核心是明确学生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并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和时间安排。学生会工作计划范文八: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形成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

    理想点亮人生励志大全(22篇)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怕,只要励志努力,就一定能够克服它们。接下来是一些努力奋斗者的人生总结,希望能让大家珍惜时间,不懈努力。满足眼前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又憧憬未

    幼儿园教师职称评定的述职报告大全(21篇)

    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作记录和交流方式,述职报告的撰写能够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述职报告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初中毕业的发言稿(汇总19篇)

    发言稿的撰写是一个提升自己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的过程,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改进,我们可以写出更出色的发言稿。掌握一些发言稿的写作技巧,可以帮您在公开场合更好地展现自己

    闽教版五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热门16篇)

    教学计划的制定需要考虑到教学的连贯性和循序渐进性,使学生能够逐步扩展知识结构和能力。以下是一些具有创新性和实践价值的教学计划案例,供教师参考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