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调查报告(实用14篇)

时间:2023-11-15 作者:飞雪农业调查报告(实用14篇)

调查报告的撰写过程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搜集和整理能力,同时还要有较强的文字表达和沟通能力。调查报告范文中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能够引发我们对相关领域和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农业调查报告(实用14篇)篇一

为了全面掌握我市农业招商引资情况,市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招商办公室组织10名招商联络员,对农业部门“十一五”以来的招商引资工作进行了深入调查,现综合报告如下:

一、农业招商引资成效和主要做法。

“十一五”以来,我市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战略部署,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一岗双责”,加压推进。三年来,全市共引进农业招商项目294个,引进资金36.2亿元,其中引进省外资金15.3亿元,国外资金2.1亿元。招商项目中养殖项目186个,引进资金15.9亿元;种植项目20个,引进资金9.1亿元,农副产品加工项目48个,引进资金9.8亿元。招商引资企业共吸收15000多名农民就业,就业农民年平均增收5000元以上。

1、立足产业抓招商。我市围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注重引进发达地区和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来合作开发。去年以来,利用甜叶菊这一特色产业资源,引进世界500强企业美国glg集团,投资17亿元人民币,在凤阳县小岗村建设农产品深加工科技产业园区,并在明光市建立甜菊糖加工厂,进行甜叶菊深加工,20xx年带动农民增收3亿元,人均增收600元;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可达60亿元人民币,届时,我市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甜叶菊生产、加工基地。20xx年初引进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东方集团(国际)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在全椒县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农产品物流配送及相关产业,推动了我市特色农产品开发,增加了农民收入。

2、瞄准龙头抓招商。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引擎。我市始终把引进大型龙头企业作为农业招商引资的首要目标,专人联系,寻求合作。编制和包装了一批农业招商项目,不仅做到有项目可招,而且还积极参加国家及省农业展览会、经贸洽谈会等活动,捕捉商机,相继引进了河北华龙集团、广东温氏集团、美国glg集团、江苏雨润集团等来我市投资。20xx年得知温氏集团有意向外扩张,滁州市农牧部门及全椒县委、县政府通过拜访温氏高层,诚邀考察商谈,历时5年,最终签订投资协议。温氏集团计划在我市投资9.2亿元,建设肉鸡、生猪养殖基地和食品加工园,总用地8415亩,建设2个种鸡场、2个孵化厂、7个种猪场和1个华东地区最大的原种猪场,发展合作养殖户2500户,年出栏肉鸡3500万只、肉猪50万头,养殖户年均利润可达3-5万元。20xx年初,当了解到雨润集团要投资新建屠宰加工厂后,滁州市委和全椒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多次主动出击与集团高层洽谈,于20xx年3月1日正式签定投资协议。雨润集团将在我市投资2亿元,建年加工3000万只肉鸡屠宰加工中心,项目建成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到9亿元,带动20xx余户合作养殖户进行规模养殖致富。另外,河北华龙集团投资4亿元在我市建今麦郎食品(天长)有限公司,泰国正大集团拟投资20多亿元在我市建立100万头生猪产业化示范项目。这些都是我市农业部门招大商,促发展的典型范例。

3、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我市地处全省东向发展的最前沿,居中靠东,区位优越,左右逢源,成本低廉,是承接长三角农业产业转移的理想地带。20xx年,成功引进的上海宝山奶牛,不仅提升了我市奶牛产业水平,使全市奶牛在一年内实现了过去半个世纪的发展总和;而且,开启了沪皖农业合作的大门,为承接长三角农业产业转移,整合资源,共谋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广东温氏集团、江苏雨润集团的相继入驻,既获得了企业自身的规模扩大,也迅速开创了我市畜禽养殖和加工的新局面。目前,盼盼食品、银鹭八宝粥、美国嘉吉等名企也从企业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纷纷向我市伸出了橄榄枝。

4、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我市坚持内外资并举、多产业并举、大中小项目并举,市里还专门成立了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招商办公室,重点开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招商工作。办公室成立伊始,就创新机制,力求做到部门联动,上下联动,政企联动,增强招商引资的实效性。市农委在招商方法上采取产业主体招商、小分队突击招商、驻点专业招商、代理招商、以商招商、会展招商、网上招商等多种形式,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5、营造招商引资环境。一是强化舆论宣传。在滁州农业信息网及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上开辟专栏,宣传招商引资相关政策和成功典型。二是优化服务环境。着重为招商引资项目做好跟踪服务。如:全椒县政府一次性扶持滁州温氏发展辅助资金288万元;将前4年政府承担土地租金的.1/3,共454万元一次支付给企业;政府免费建设5米宽路面的砂石公路通达公司养殖基地,进场道路列入县“村村通”工程予以实施;免费安装1套1000千伏高压线路到公司总部,并安装1套320千伏高压线路到公司各种猪场和种鸡场、孵化厂所指定地点;还为招商引资企业争取到400多万元的项目资金,促进了企业发展壮大,起到了亲商、安商效果。三是执行政策优惠。我市把农业招商优惠政策汇编成册,让投资者全面了解投资环境。市农委出台代理招商优惠政策,除对引资者给予奖励外,对招商引资企业在政策落实和项目安排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

二、存在问题。

1、思想认识不够高。一是重工轻农情节较重。一些领导认为发展农业对提高财政收入、增加税收无足轻重,没有充分认识到只有解决占全市人口77%的农民问题,才能实现全面小康;二是重养轻种气氛较浓。我市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近2/3,但招商引资的比重却不大。

2、招商进展不平衡。首先是区域之间进展不平衡。全椒、凤阳、天长等县市农业招商力度大、引进企业强、吸纳外资多、产业升级快;其次是产业环节进展不平衡。目前,招商引资入驻企业主要为产前、产中环节的生产企业,加工深、链条长、带动强的产后环节比较薄弱。

3、推进机制不落实。多数地方没有真正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没有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农业跨越式发展的主要抓手,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敷衍塞责,甚至认为招商工作与己无关;同时,业已形成的招商激励和约束机制没有得到全面落实,存在招与不招、招多招少都一样的不正常现象。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1、在项目引进上要有新定位。要充分利用我市的区位、资源、生态优势,加大优质农产品生产、深加工和物流中心、休闲观光等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农业主导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2、在招商重点上要有新领域。要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着力引进“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升产业化程度,降低农业市场风险,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

3、在引进投资上要有新突破。要把引进世界500强、国内500强、民企100强企业作为农业招商引资的首要目标,研究其意向与需求,定期联络感情,同时制定投资发展规划,积极吸引大公司、大集团在滁州设立生产加工基地。

4、在招商载体上要有新平台。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力军作用,把农业园区、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战场,加快土地流转和山林使用权改革,把我市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5、在招商方式上要有新手段。要精心组织和参加各种招商活动,开展产业招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开展网上招商;利用聘请招商代理等方法,开展中介招商;要针对重大项目,开展小分队招商。

6、在项目管理上要有新举措。要按照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建设控制性规划的要求,精心编制项目,加强农业项目库建设;要广交朋友,广揽信息,捕捉商机,做好项目跟踪服务,力争使项目早签约、早落地、早建成、早投产。

农业调查报告(实用14篇)篇二

这是迈入大学校门后的第二个暑假,为了使这个漫长的暑假过得充实,为了对这两年来所学的知识、所培养的能力作一个除期末考试以外的另一个侧面的检验,所以作为一名师范院校的学生的我,在这个暑期中进行了一次家教实践活动。现将该次实践报告的具体情况作如下报告:

实践对象:川师大附属实验学校一名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成绩较差);。

实践过程:

针对上述情况,我为该生制定了一个“夯实基础—逐步提高—超前学习”分三步走的辅导计划:

第一阶段“夯实基础”:

20以内的加减运算我出了几组专题训练让其练习:

例:相同的和:1+4=1+5=1+19=。

2+3=2+4=2+18=。

4+1=3+3=……3+17=。

3+2=4+2=4+16=。

相同的差:(略)。

加减并行:1+2=8+7=。

3-1=……15-7=……。

3-2=15-8=。

……。

通过大概一周(一周五天,每天两小时。下同)的练习后,该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都达到了令人满意的程度。我认为这一阶段的教学没有多少方法和技巧的讲究,关键在于熟练程度,即所谓“熟能生巧”。所以在这两周时间里,我保证每天都有足量的书面习题让其练习,并随时以口算的方式进行考察来加深印象、巩固效果。

而在“拼音”方面,对于“字母的识记”,据我观察,该生属于“场依存型”——借用心理学的一个术语。在课本所列出的声母表、韵母表、整体音节表中,按照顺序让其认读能够基本正确,然而一旦将顺序或单个提取,该生就很容易出现混淆和错误,甚至不能认读。这种情况在识记复韵母时表现得犹为明显。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的方法是:

“逐渐缩小其所依存的‘场’”和“变换依存的‘场’”,我按照“形相近”和“易混淆”的原则对复韵母又作了划分:

在教其在这种方式下反复认读后,又对其进行听写,逐渐开始打乱顺序和单个提取,出现混淆和错误的现象大大的减少了。

上述两者同步进行,耗时看起来长了一些,但我认为“磨刀不误砍柴功”,只有夯实基础,才能将后面的教学顺利的进行下去。

第二阶段为“逐步提高”阶段(耗时约三周):

农业调查报告(实用14篇)篇三

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会议以后,腾冲县委、政府,及时于20xx年10月23日,召开了腾冲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会议,会议全面传达了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会议精神,原县长王彩春作了题为《全面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步伐大力提升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的主题报告。新一界县委、县政府及时安排,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农业投融资体制、产业培植(包括木材精深加工、茶叶、烤烟、晾晒烟、干果、香料、药材、香菇、雪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农业和农村工作政策研究等6个方面分13个专题开展调研后形成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立足于研究解决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具普遍性的问题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今后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并于5月12日与这项工作的责任人签定了目标考核责任书。

一九九八以来,县委、政府切实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我县根据腾冲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依靠科技进步,大力组织实施“种子工程”、“畜禽良种工程”等工程,改善农产品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农民从事二、三产业,提高农民人均资源占有率。五年来,我们克服了自然灾害频繁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协调发展的态势。

一是农村经济总量增加,农业产业结构渐趋合理。20xx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112961万元,比97年增30249万元,增长36.6%;实现农业总产值96473万元;比97年增21685万元,增长37.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07元,比97年增457元,增长39.7%。20xx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中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65.3:14.6:20.1,与97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2.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3.3个百分点。

开发力度;干(水)果总面积达到4.14万亩,比97年增195.7%,新植银杏10万亩,培植了北部地区乌梨、白花木瓜等水果产业,扩大南部地区桔子和晚柑种植面积,积极探索柯子等野生水果栽培技术;香料种植面积达到4.2万亩,比97年增40%,形成了以草果、花椒、八角等为主的香料种植格局;药材、花卉等特色产业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种植面积达到2200亩。

三是畜牧养殖结构进一步优化,培育出一批特色畜禽产品。到20xx年,全县肉类总产量达到3.2万吨,比97年增长67.2%;奶产量71吨,增208.7%,畜牧业产值实现1.42亿元(90不变价),增60%,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3%,比97年提高5个百分点;水产品产量达到2565吨,扩大了稻田养鱼养殖面积。

四是农产品加工业有了新的发展,涌现出一批涉农龙头企业。全县共有粮油加厂(作坊)240多家,具有一定规模上档次的加工专业大户有17户,开发出一批食用油系列产品,如菜籽油、草果油、八角油、花椒油、红花油茶茶油等。古林实业、云腾快餐、太极果脯、清凉山茶业、高黎贡山生态茶厂等龙头企业的带动力逐步增强。以蔬菜为原料的加工企业有了一定规模,如寸师傅干腌菜、绮罗腌腊制品等。

五是科技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有一定改善。20xx年全县优质稻种植面积12.5万亩,其中饵丝专用米3万亩,双低油菜面积16万亩,杂交包谷面积14万亩;建成无公害茶叶2.7万亩。

六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农民增收渠道有新的拓展。通过发展加工业和旅游业,开展境外劳务输出,逐步把农民引导到二、三产业上来,改变了农民就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

从总体上看,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确迈出了新的步伐,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城镇化程度低、农村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农产品流通不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和劳动者素质不高等,仍然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新形势下,腾冲同全国、全省一样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加入世贸组织、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与挑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农业生产目标已从主要追求农产品数量向稳定总量、优化品种质量转变,但“资源型、原料型、趋同性”的状况还未根本改变;生产方式已从小农生产向产业化生产转变,但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生产经营格局还未根本改变;增长方式已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逐步转变,但农业综合素质低、总体效益差的状况还未根本改变;资源开发方式已从掠夺型逐步向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可持续发展转变,但农业基础设施脆弱、生态环境仍不容乐观、人口增长对经济和环境的压力继续增大的状况还未根本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仍然存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滞后的状况还未根本改变。主要表现在:

一是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还不够突出,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还没有大的变化,农业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不大。我县虽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但在调整过程中过于强调粮经结构,种养结构比例的改变,重视面积和数量的扩张,面对提高农业质量,培育品牌,忽视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对一些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优质、珍稀、特色农产品扶持开发不够,形不成规模经济。对农业结构调整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还没有从根本上跳出就农业调农业的小圈子,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仍不合理。

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条件总体水平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比较滞后,特别是信息和技术服务还不能满足广大农民调整结构的需要。我县经过“八五”和“九五”期间的高稳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农田基础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目前仍有50%的农田属中低产田,这部分农田仍处于“靠天吃饭”的现状,特别是坡耕旱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更弱,基本上处于“雨养农业”的状况。另外,我县虽已形成县级以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畜牧技术推广中心牵头,乡镇农科站和畜牧兽医站为载体,科技示范户为触点的农业服务体系,但在服务过程中仍于产中指导为主,对产前的市场预测和产后的流通指导较少,无法提供给农民超前市场信息,农户难于围绕市场需求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三是农村市场发育不全,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滞后,农产品流通渠道仍不顺畅。改革开放以来,我县虽着力建设了一批农村集贸市场,但这些市场布局分散,规模较小,设施简陋,功能落后,无信息服务网络,大部分农产品仍在露天下交易;没有贮藏、冷冻、周转条件,交易完全处于自然成交,同时据调查我县70%左右的农产品无固定的交易场所,均为占道经营或市场外零星交易,已无法适应当前大市场、大流通的需要。

农业调查报告(实用14篇)篇四

根据上级下发的开展第三次农业普查一系列文件精神,我乡狠抓落实,将做好第三次农业普查摆在重要位置,提前谋划部署,遵循“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统筹安排,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有序推进,现将前期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我乡第一时间召开班子专题会议研究贯彻落实,认真分析了农业普查的重要意义,把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纳入重要议程。及时组织全体乡、村干部召开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动员大会,对中里乡当前农业普查工作进行了部署,及时传达上级文件精神,认真领会会议精神,学习文件,切实把握会议精神实质,充分认识到农业普查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了解农业普查主要工作流程,提早熟悉业务环节,提前进入状态,做到心中有数。

为保证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乡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成立了由乡长韦威华任组长,人大主席陆丹丹、乡党委委员副乡长朱长灵任副组长的全乡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乡统计办,朱长灵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23个行政村分别成立了农业普查的工作组,明确职责,落实到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农业普查作为一项大型的社会调查,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做好第三次农业普查,资金保证是前提。对此,我乡根据区农普办统筹安排,普查工作经费及时落实,为按时保质开展普查工作提供了重要资金保障。

我乡设立了固定的办公场所,设在乡统计办。配备了办公桌、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和用品,为普查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必要的工作条件。

农业普查涉及各部门,覆盖面积大,为得到相关部门重视支持,我乡通过以会代训、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标语等宣传方式深入村屯开展农业普查宣传活动,强调农业普查重要性,扩大农业普查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使广大农户了解普查目的和意义,了解如实提供普查信息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提高农业普查宣传动员工作的效果。

我乡积极配合区统计局认真做好本辖区村民小组数、自然村数、农业人口数、农业用地、行政区划等基础数据的摸底工作,为下一阶段搞好普查小区划分和“两员”选定做准备。

下一步工作计划:

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的部署安排,切实做好我乡农业普查的前期各项工作规划落实,按照流程安排,扎扎实实做好有关业务工作,为我乡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业调查报告(实用14篇)篇五

清镇市乌托邦镇天堂村地处乌托邦镇。村委会驻坪寨。距清镇市区37千米,距乌托邦镇政府3千米。东与顺桥接壤,东南与永新毗邻,南与河金相邻,西南接乐安。辖坪寨、岩脚、七里半、下枫香堤、上枫香堤、中寨、竹林寨、青山、大坡脚9个村民组。行政编码:xxxxxx辖区总人口3070人。总人口中,男性1335人,占43%;女性1735人,占57%;14岁以下870人,占28%;15~64岁1890人,占61.5%;65岁以上310人,占10%。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460人,占80%;布依族610人、占20%。20xx年人口出生率9.5‰,人口死亡率7.3‰,人口自然增长率7.3‰。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3千米,南北最大距离4.2千米,总面积11.3平方千米。其中陆地9平方千米,占90%;水域2.3平方千米,占10%。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41人。

今年来,随着中央、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贯彻落实,我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了本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农业生产情况。全村主要是以畜牧、种植产业为主,产业发展比较滞后。20xx年,我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2万元,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1050元,其中:来源于农业方面的收入25万元,在全镇25个村中处于中等水平,是典型的山区农业村。

1、从业人员分布情况。现全村共有3053人,其中:男性1911人,女性1142人,18岁以下人数为464人,18—60岁之间人数为1967人,60岁以上人数为622人,劳动力人口数为1567人。根据20xx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全村1567人劳动力人口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农业人口有20xx人,占劳动力总人口的76%;从事二、三产业的为424人,占劳动力总人口的32%,其中:23人从事交通运输业,5人从事批发与零售业,316人从事其他行业。

2、产业结构情况。农业产业结构中主要以“玉米、油菜”种植为主。以20xx年为例,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210亩(含复种指数),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530亩,总产量63.25万公斤,在粮食作物中以玉米、油菜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是以大豆、生姜为主,以林果业为补充,畜牧业以养猪场和分散喂养猪、牛、羊和鸡为主。

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截止今年12月上旬,建设有镇村公路1条,约15公里,一事一议项目通组公路硬化正在建设中;现有田间道路25条,约10公里,全部道路均为泥巴路;水利设施建设上,坝塘共8个,小水池140个,沼气池80口。

(二)、有关农村政策的落实情况。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全村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全村基本实现组组通公路、通电、通电讯。现坪寨组建有1个科技文化活动室;全村享受农村低保252户1003人,困难户基本上得到救助,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人数1847人,参合率95%;全村有17户农村危房改造户,目前改造工作已全部完工;建有中小学1所,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农村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三免一补”政策已落实到位;农村税费综合改革以及相关惠农政策、措施,也逐步得到落实。

(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村“两委”班子共10人,其中:村党支部委员5人,村民委员会委员5人;全村共有党员31人,其中:男性党员16人,女性党员15人;每年召开党员大会2—3次;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调动村民的参与政务、事务的积极性。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资金投入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村委会到苦山组的镇村公路多年得不到修缮、路面硬化以及多数田间道路过窄、过陡,雨天行走艰难,从而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和物资运输,增加了生产、生活成本;二是水利设施落后,水池、水窖修建数量较少,不能满足村民的农业生产、生活用水;三是村容、村貌等基础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多数组建设杂乱无章,比较凌乱,路面硬化、绿化、美化、净化设施建设不到位,环境卫生条件差,全村的9个小组仅有3个垃圾处理池;四是农村科技、文化和医疗卫生条件差,设备、设施落后。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不足,严重制约我村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2、全村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生产水平不高,劳动力素质低。全村的田地比较零星、分散,多数是梯田和坡地,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基本上还处于“牛耕马驮”的小农经济状态,增加劳动力成本的同时,也制约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我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困难。劳动力素质低,村民还有相当数量的文盲、半文盲,其思想观念还比较落后,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小进则满”心理,农民素质不高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3、农民收入低,产业化水平不高,增收渠道窄。当前,全村仍面临着缺乏新的产业支撑,农业产业结构、农村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农产品价格偏低,农民增收项目不多,农民增收难等诸多困难和问题。20xx年,我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1550元,在乌托邦镇乃至全清镇市村委会中处于中等水平;农业产业化建设起点较低,除烤烟种植具有一定产业化外,蔬菜种植产业化规模还较小,还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生姜、核桃种植才刚刚起步。

4、新农村建设,缺乏科学规划、统一布局。我村在新农村建设上,村“两委”班子存在思路不够清晰,缺乏统一规划、安排和部署。有的组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上还存在认识不到位、措施力度不够、方法不多;在宣传、发动群众方面也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对如何建设、怎样建设本村的新农村思路不清、路子不宽;在工作上存在不主动、不积极,工作方法不多,还存在“等、靠、要”的现象;这些将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整个村委会的新农村建设进程和质量。

5、新农村建设,“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十分突出。近年来,根据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以及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部分村民小组已经进行了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但“重建设、轻管理”成了一大弊病。新建成项目和原有集体资产的日常的管理维护不到位,对这些资产,村组没有制定一套有效的管理维护制度,集体资产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不能保值增值,反而存在严重的减值和流失的隐患,部分村民对建成的设施保护意识薄弱,特别是在村组公房、镇村道路、水池等公共基础设施的管理维护上意识淡薄、方法不到位。

6、村委会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一是全村组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村“两委”班子成员中,小学、初中程度文化还占46%的比重,这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和后劲不强,在带领群众致富的路上力不从心;二是基层组织建设还有待完善、加强。目前,塘坎组和大地组两小组组长一职还空缺,无人担任;三是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一)加大新农村建设和各项涉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涉及“三农”问题的法律法规,宣传党委、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有关决议、决定和重要举措,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发展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充分利用标语、黑板报、村组会议等进行多渠道宣传,在村内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中央“20字方针”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突出新农村建设主体意识,加强班子建设。新农村建设要政府引导,农民为主体,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一个好的班子带领大家向前发展;村党总支与村委会加强团结,紧密沟通、严密组织,要形成一支有号召力,能干实事,乐于奉献的村“两委”班子,明确党组织在农村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建设的主力是农民自己,激发广大群众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积极性是关键。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动员全体村民以集资、投工投劳等方式积极参与各村组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确保新农村建设项目,建一个,成一个,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能过多的增加群众和村组集体负担,搞举债、负债建设,要量力而行,真正把新农村建设抓出成效。

(三)科学规划,分类指导,逐步落实。村级“两委”班子须认真研究,立足本村实际,突出本地特色,提出符合本村实际的新农建设发展规划,统一布局,协调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生态环境,对于新农村建设,要按照规划稳定有序推进。对于实施整村推进项目、镇村道路规划、小学软硬件建设、垃圾处理池建设、村民科技文化室建设等建项目要根据上级党委、政府的部署逐步和安排。

(四)抓好农业科技文化的培训、推广。一方面要继续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作用,加大利用科技文化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要积极推广运用各种集约、高效、节约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的使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如积极推广配方施肥等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农村劳务的开发,全面实施农民工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积极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农民的收入。

(五)要抓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培育,着力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明年,我村将加大产业化进程步伐,形成以“科学种植稳村、科学养殖兴村、特色养殖富村”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在今年推广杂交玉米、烤烟和生姜种植的基础上,明年将大力推广有机高粱的种植和200亩核桃种植;养殖业方面,在稳定商品猪、商品羊出栏数的基础上,加大扶持绿壳蛋鸡养殖户的养殖力度,为我村产业化打下基础,从而可以推动我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要搞好规划,必须保护好耕地。应坚持“围绕增收调整结构”的思路,正确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对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扶持、培育,并发展好现有的优势产业,在做好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要注意确保粮食产量稳定、确保畜禽养殖安全。因为粮食安全直接关系到整个农村的稳定和发展。

(六)推进民主法制进程,完善各种制度。坚持和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规范和完善各项村规民约,增强我村各干部和村民对公共基础设施的保护意识,确保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完整,增强群众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确保我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总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长期性、持久性的过程。新农村建设涉及千家万户,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长期努力,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从解决农民最关注、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实际问题入手,以增加农民收入、发展产业支撑和改善生产环境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积极性,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的积极性。我相信,只要我们村干部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积极理清我村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用3至5年,完全可以使全村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民生活更加宽裕,村容村貌更加整洁,农民的居住和生活环境更加优美,社会更加和谐。

农业调查报告(实用14篇)篇六

信息,它是一种资源,它是一门科学,它是一个产业。在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践中,如果我们抓住了信息化这个关键,就意味着抓住了带动农业现代化的龙头。

一、统计报表工作。

全年的统计报表任务圆满完成。每周二上报晋中市市场与经济信息科的农产品市场行情调查表40多期,每个数据都经过市场实际调查,做到准确、及时。今年蔬菜价格基本平稳,猪肉、羊肉、牛奶价格与往年持平。

二、基点调查工作。

此项工作从3月份开始,每月18日向全市5个乡镇7个村收回报表,统计汇总后连同当前农业生产形势分析25日前以电子表格形式网上传输上报。汇总数据200余个,农情分析报告9份。

xx市3月份农情分析。

进入春季以来,我市农资部门备肥情况:尿素3000吨、碳氨5000吨、磷肥3000吨、复合肥4000吨、硝酸磷肥20xx吨。农药:6吨、农膜:60吨。玉米种子20万公斤。为我市春播春管准备了充足的物资。近日,我市农业局与工商、质检部门共同打击农用物资市场上假冒伪劣农药、种子、化肥等的销售,保护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xx市6月份农情分析。

1、农业生产长势良好。今春以来,连续不断的降雨为我市小麦生长、秋作物播种都带来了很好的墒情,小麦预计比去年增产37。秋作物播种比较适时,苗情好,预计增产30。

2、畜牧业滑坡。进入3月份以来,猪肉价格一直偏低,养殖户由于成本高,赔本养殖,每头猪赔本50-80元。仔猪价格低,但养殖户并不看好养殖,价格恢复需要较长时间。

3、沼气建设继续发展。由于政府的支持,我市新建沼气20xx立方,正筹备开工修建的有200余户。

上半年农村经济收入稳定,但生产支出较往年上涨,农民人均出收入上半年下滑。

xx市8月份农情信息分析。

1、大秋作物预计增产。今年由于风调雨顺,我市玉米、高粱、谷子长势良好,预计增产20。

2、畜牧业恢复性增长。近期随着猪肉市场价格高涨,养殖业又呈恢复性增长趋势。

3、蔬菜面积减少。由于近郊城市建设用地,外出务工人员收入稳增,蔬菜种植面积减少。但是蔬菜价格还比较稳定。

4、沼气发展进长迅速。

xx市9月农情分析。

秋粮丰收。我市秋粮面积26万亩,秋粮播种底墒好,中期生长雨水充足,产量增加。

小麦播种底墒好。今年雨水充足,利于小麦下种,我市丘陵小麦播种基本结束。

我市沼气建设进展迅速,到9月底,全市共建成朝气池900余座。

xx市10月份农情分析。

1、回茬冬小麦播种推迟。今年由于大豆收割较晚,冬小麦播种推迟了半个月。往年大部分在国庆节前后冬小麦播种基本结束,但今年大部分回茬小麦播期推迟到10月15日左右.

2、农民家庭收入情况:由于今年上半年养殖业一直处于低迷,严重影响了养殖户的收入。农民收入主要还是靠打工。总体来说,今年大秋产量提高,玉米价格高,农民的收入还是略有提高。

三、市场信息工作。

(一)健全信息服务网络,加强队伍建设。

目前我市10个乡镇基本达到了“六个一”标准,即有1-2名专职或兼职人员;一台微机;一条上网线;一处信息公务栏;一套服务制度,并注册应用了“一站通”。

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今年重点在农民经纪人、种养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中介组织及村干部中发展。要求每个乡镇首先发展3-5名,全市发展了64名农村信息员队伍,并登记注册。尤其是我市义安镇建立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服务内容不仅涉及到农业技术、信息、农机等信息,而且涉及到房屋租赁、劳动技能培训、职业介绍、空车搭载、广告代理等内容,服务群众,广泛接受信息,全方位服务。

(二)“‘三电合一’万户农民网上行”工程实施情况。

从20xx-20xx年,我市将发展10400户农户通过电脑互联网、电视机顶盒、电话自动语音系统了解信息。目前,我市9万农户,电脑拥有数量为3000台,其中能上网的占80,但大都为拨号上网,而且拥有者大都为龙头企业、村干部、农村网吧、专业户等;电视拥有者7万户,接入闭路占30;电话用户占40。20xx年11月24日我市组织了农资经营户、种养大户、龙头企业、营销大等50余名信息员进行了培训,使他们对农业信息做到“会收集、会分析、会发布”。今年在20xx年发展的3000户上网查询信息的基础上,我站继续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关、宋古、绵山等乡镇进行宣传,大都数农户学会了自主通过电视接受转换器查询农业信息,逐步尝试到了科技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使5000农户了解到可以通过拨打1600110电话查询有关农业知识和法律、医疗等信息。

(三)信息报送情况。

今年我站将我市的农业发展动态、重点工作的进展总结及重大农情等30余条信息及时地发布在晋商农网上,尤其是今年一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沼气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由于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各乡镇倾注了很大的精力和资金投入,我市沼气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截止目前,我市农村户用沼气达1500余个。为了使这项工作在短时间内卓有成效,我站负责编写十天一期的沼气简报,主要宣传全市沼气的建设动态、经验、注意事项和沼气建设的技术管理等情况,共出沼气简报12期,为我市沼气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存在的问题:

1、信息网络支离破碎,农民不能及时得到信息。今年由于客观原因《信息快报》没能及时地送到乡镇、村民一级,原本逐步完善的信息网络未能更加完善,信息服务工作下不到农民手中。

2、信息获取的渠道窄。由于经费,工作能力等原因,信息的获取只能通过网络报刊,不能深入市场,更不能走出去,这样造成信息陈旧、落后、无效。

3、“三电合一”万户农民网上行工程进展缓慢。由于农民资金有限,对信息资源的投资不足,使机顶盒、电脑上网两项工作的推广进展缓慢。

今后打算:

1、继续加大对龙头企业、大户的信息服务工作,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

2、坚持以销促产的原则,重点对我市的优势农产品进行网络及跑市场的方式进行宣传,争取1—2项农产品能打开外面的市场,进一步扩大种植生产面积、规模,逐步把我市农业做强做大。

农业调查报告(实用14篇)篇七

2010年全市设施农业完成种植面积18650亩,其中温室6380亩,拱棚12270亩。新建保鲜库15200立方米、4200吨,贮藏窖10400立方米、2500吨。全市保鲜库储存量达到50000吨,贮藏窖储存量达到48000吨。2010年完成新建温室面积2789亩,2180座温室,15个基地。

设施农业生产情况。2010年设施农业生产面积18650亩,总产44460吨,产值13360万元,纯收入10800万元。其中温室生产6380亩,产值6065万元,纯收入4630万元;有2580亩,平均亩收入达15000元以上,平均纯收入达11500元以上。温室生产主要是番茄育苗和黄瓜、西红柿、叶菜类生产。

1、近几年昌吉市设施农业在自治区、昌吉州、昌吉市党委政府大力发展政策推动下,出台了设施农业资金补贴优惠政策。昌吉市总结上一轮设施农业发展经验,注重发展、巩固、提高的策略,温室建设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标准、统一建造,重点发展有积极性的乡镇村组,注重抓好温室建造质量,完善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温室基地点多,但相对集中,设施农业发展已初具规模。

题,常抓不懈,坚持到底,通过上下联动,齐心努力,出色完成设施农业生产建设任务。

3、温室生产以农户为主体,使当地农民发展设施农业受益。

4、温室生产种类花样繁多,品种齐全。有蔬菜生产、加工番茄育苗、葡萄育苗、花卉生产、食用菌生产、温室养殖等。

5、设施农业生产者积极性高。今年蔬菜价格高,番茄育苗效益好,农民种植温室的积极性在提高。新建温室全部实现“当年建成、当年生产、当年见效”,所有老棚全部投入生产。

6、昌吉市2010年设施农业补助政策制定的好,基地建设规模大,补助高;规模小,补助低,促进了温室基地规模发展。

7、温室建造全市用统一结构标准,设计的新型温室结构建造成本低(比普通温室低10-15%),坚固、实用、性能好,建造过程简单,目前已推广到全州其他县市。

式配套组合,引进了全国先进的彩虹双钢架双膜温室结构进行试验示范。

9、结合“万元棚”活动,政府拿出20万元鼓励技术人员开展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服务工作,每座温室生产经验收达到合同签订指标,奖励技术人员100元。

1、温室建造和生产投入成本高。建造一座50米长温室,投入生产需要36000元,我市农民平均人均收入8000余元,仅靠农民的这种收入水平是无法承担温室建造和生产成本投入能力的,这是制约设施农业温室生产最重要的因素。虽然政府每座温室补助10000元,但相对农民来说投资还是过大。

2、设施生产技术含量高,农民掌握技术需要时间。设施农业生产的种类多,生产技术各不相同,设施内气候条件控制技术复杂,细致,种植大田农民刚进入设施农业生产需要一定的学习过程,设施农业发展的巩固提高尤为重要,而技术力量和技术传授成了新建基地发展的瓶颈。

高,年底核算下来,那两个温室不赔不赚。当地农民进行温室常规蔬菜生产没有雇长工的,每户农民种植温室数量有限。在这种条件下,一个村组超规模发展就会受到阻力。

除此之外,温室还可以经营其它许多短平快低成本或收入高的项目,如加工番茄育苗,时间短、收入高、成本低;花卉生产收益高。经营这些项目除去固定资产分摊、生产投入和人工成本,利润还是可观的,因此今年50%温室经营加工番茄育苗项目,50%新建温室也准备经营加工番茄育苗项目。

4、农民受传统生产影响太深,对发展设施农业认识不足。农民多年经营大田作物,种植的土地面积多,习惯于简单的农事耕作,不愿意经营技术复杂的设施农业生产,对设施农业认识不足,从而影响设施农业的发展。

5、农民经营的土地过多,无力从事设施农业生产。据调查农民人均拥有土地大于4亩地区,设施农业生产和大田生产是兼顾的,由于大田农活的冲突,温室秋延晚生产是放弃的。人均拥有土地过多地区发展设施农业积极性不高。

6、土地调整困难,影响设施农业规模发展。二轮土地承包后,每户农民土地不集中,在规模连片发展设施农业初期,部分农民因各种原因不愿意发展设施农业,调整臵换土地就成了乡镇村组目前最大的困难,土地调整直接影响设施农业规模发展。

月底进行各种蔬菜生产,称之为“春提早”“秋延晚”生产。而温室深冬生产由于气候条件影响,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8、技术力量不足,新技术、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不够,推广经费缺乏。

三、今后的打算。

1、明确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自治州、市党委、人民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专业化、标准化生产为手段,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集中连片,推进设施农业发展上规模、上水平。

2、理清工作思路。

以提高生产效率为中心、增加经济效益为目的,确立本地设施农业生产战略,以科技为先导,坚持传统技术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以发展现代日光温室为主,实现日光温室建造规范化、标准化。根据本地自然气候条件、地理位臵和经济发展状况,因地制宜,节本增效,合理规划设施农业生产区域、生产季节、生产模式和设施结构。设施农业蔬菜生产在平原地区定位于春提早、秋延晚,即保证3月上旬至11月下旬规模性生产。合理布局,增加投入,加快发展以日光节能温室为重点,大中小拱棚相结合的设施建设步伐,扩大设施农业生产规模。

3、坚持基本原则。

(1)政府推动、农民主体原则。坚持政府积极引导,充分发动农民,依靠农民,加快发展。

(2)因地制宜、规模推进原则。依托资源,规划先行,合理布局,集中连片。

(3)市场导向、品牌带动原则。围绕市场,调整结构,创建品牌,提高质量,提升效益。

(4)专业生产、多元联动原则。加大土地流转力度,鼓励农民转入专业化设施生产。引导农民、种植大户、合作组织、大企业和大集团参与设施农业发展。

(5)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原则。不断扩大设施农业建设规模推行设施农业发展补助政策,加大政府补助力度,减少农民发展设施农业投入成本,加快设施农业发展。

昌吉市农业局2010.11.20。

农业调查报告(实用14篇)篇八

观光休闲农业是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经营、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体验“三农”的新型农业经营形态。观光休闲农业作为适应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社会结构调整变化的最佳产业结合点,作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协调发展的有效载体,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城乡统筹、建设现代农业、传承农耕文化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日,市供销社组成调研组,赴**、**、**、**、**等地,就我市观光休闲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调查报告呈报如下:

近年来,随着我市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春节、“五.一”、国庆长假、双休日的实施,工薪阶层全年假日达到三分之一,极大地促进了我市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目前,全市共有各种形式的农家乐230家、大型农业生态观光园5家、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2家,有力地带动了周边农民致富。

我市观光休闲农业呈现出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1、发展势头良好。一是企业数量多。截止目前,全市已有各类观光休闲农业企业237家,直接乡村旅游从业人员1200多人,间接从事乡村旅游人员600多人,关联从业人员近万人。二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的**尚禾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蔡庄村生态旅游家园和**的瑞阳生态农业大观园,这3家观光休闲旅游农业企业投资规模都在500万元以上。三是经济效益好。20xx年,全市观光休闲农业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经营收入达一亿元,已成为我市农村的崭新亮点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2、经营模式多样。全市观光休闲农业不断创新经营方式、拓展经营领域,形成了以**白羊峪村为代表的生态家园旅游模式;以**大黑坨村为代表的农业新村旅游模式;以**东**满族乡为代表的农村文化旅游模式;以**老渔尖村为代表的当代渔村旅游模式;以**沙石峪村为代表的农业景观旅游模式;以**尚禾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高科技农业旅游模式。

3、发展前景广阔。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业。我市地处京、津、**的金三角中心,丰富的山水资源,秀美的田园风光,厚重的文化底蕴,优越的区位条件,形成了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观光休闲农业发展,将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促进观光休闲农业逐步步入了规范、健康的发展轨道。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我市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为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强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发展形势虽然喜人,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规模效应不强。各地观光休闲农业发展基本属于自发行为,缺乏区域统筹规划,布局不尽合理,一些地方重复建设现象比较突出,分布零散,没有形成规模效应。二是建设档次不高。大部分观光休闲农庄设施简陋、项目雷同、活动单一、服务水平较低,还停留在钓鱼、打牌、吃土菜这一层次上,缺乏更有观赏性、体验性的旅游项目。三是扶持力度不够。涉农部门和旅游部门管理不够协调,还未形成部门合力。许多观光休闲农业企业融资困难,无法加大投入,难以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农村水、电、路、停车场等公共设施相对薄弱,也影响观光休闲农庄的接待能力。

抢抓发展机遇,把握发展方向,实现观光休闲农业发展,必须要采用科学有效地措施强力推进,具体来讲,要做到“五个坚持”。

二是坚持突出特色。观光休闲农业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特色,开发观光休闲农业要在特色农业上做文章。因此,要指导和帮助经营者牢固树立“民俗文化就是资源,特色品牌就是客源”的理念,将富有农业特色休闲项目引入农庄企业,打造特色招牌。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建设要充分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等资源,开发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将农业生产、生活、生态进行有机融合,将现代农业、科普教育,以及环保、农事体验于一体。要注重吸引游客参与,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开发个性化的休闲旅游产品,以满足不同类型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三是坚持加大投入。投入不足始终是困扰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要积极探索,逐步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发展机制。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大力鼓励广大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股份合作的方式,参与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要高度重视观光休闲农业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工商企业、旅游企业投资开发观光休闲农业项目,发展观光休闲农业配套产业。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通过转让股权、出让冠名权、拍卖经营权等方式,广泛向社会各界筹集资金,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带动观光休闲农业向集约型、规模化方向发展。

四是坚持提升品牌。要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质量。加强对观光休闲农业质量的控制,制定完善观光休闲农业相关行业标准和运行规则,努力构建完善的服务质量保证体系;要积极培育和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及中介服务组织,不断完善行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机制;要严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关,尤其对于上餐桌的食品,质监和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和企业自身一定要强化监督管理,严把质量关,确保观光休闲农业企业的产品和餐桌上不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五是坚持优化服务。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形成工作合力,要自觉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优质服务。要十分重视观光休闲农业管理和经营人才的培养,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观光休闲农业管理与服务知识、风土人情知识、诚信意识及行业服务规范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农业、旅游、农合联等部门要整合乡村旅游与观光休闲旅游农业发展,明确各自职责,建立紧密型工作机制,共同承担组织推动、工作指导、服务协调、政策研究、标准制定、典型推广等工作。

二〇xx年十月一日。

农业调查报告(实用14篇)篇九

广陈镇位于平湖市的东北部,地处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长三角开放区,地理条件优越,经济发达。1999年政府机构进行精简,新广陈镇由原来的广陈和前港合并成立,合并后面积54.9平方公里,人口4万多。

广陈镇历来是我市的农业大镇,其主要特点是:

一是农业产业比重大。广陈镇拥有从农人员3.95万,耕地5.64万亩。04年广陈镇农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势头,农业总产值达1.48亿元,占整个广陈经济总值的73.2%,同比增长15.3%,增幅高出全市平均的3.1个百分点。

二是新兴产业发展快。广陈镇近年来发展了以桤木、香樟、兰花为主的花卉苗木业,总面积达20xx亩;以番茄、黄瓜、茄子、葡萄、李树为主的蔬菜水果业,常年蔬菜面积3860亩,果树708亩;以养殖南美白对虾、太湖白鱼为主的水产养殖业,面积达4000多亩;此外还有蘑菇面积31万平方尺,红菱1000亩。

三是工业发展相对弱。广陈镇的乡镇工业企业主要经营针织、服装为主,由于起步晚,行业经营分散等原因,除了悦莱春毛衫制衣有限公司、春竹毛衫时装有限公司等少数大规模企业外,其他的规模都普遍小,而且总体数量少,所以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外出比例相对比较高。

四是发展种养业优势明显。在广成镇现有各类种养业规模大户400多户,主要经营蔬菜、水产、水果、畜禽等特色产业。种养业的收入一向是广陈镇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而且收入颇丰。04年广陈镇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918元,而其中光养殖业一项的收入就达到人均近3000元,在整个农业收入中达到了40%以上。

近年来,广陈镇乘借“三农”东风,整合当地资源,大力发展两色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在稳定粮油生产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以花卉苗木、果蔬、双低油菜、水产、畜牧等为特色的区域主导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有悦莱春、高新、民主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占地5000亩;一个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占地1345亩;水产养殖面积4035亩,其中名特优水产养殖面积达到2800亩;规模猪场43个,规模禽场61个;四个无公害稻米、无公害水产、双低油菜、生猪繁殖基地正在申报立项中。总结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金达3800万元。

二是做好“新三资”文章,广泛吸纳国内外资金的多元化投入,积极引导外资及民间工商资本投资建立农业生产基地。几年来,先后引进新三资800多万元,兴办各类农业“新三资”企业,建立各种绿色产业基地近千亩。例如:平湖兰卉园艺有限公司,它座落在广陈高新村,占地63亩,是台商方进才、李正辉于20xx年5月共同投资创建的独资农业企业,常年以种植世界级名花——大花蕙兰为主,主要销往上海、苏州等大中城市。经过几年的发展,大花蕙兰已在广陈“生根开花”,成了平湖花卉产业的一枝独秀。去年大花蕙兰销售了1.5万盆,每盆平均价格150元,销售收入达225万元。

三是鼓励农户联合建基地。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鼓励有条件的农户以资金、土地、技术、市场等为纽带联合建基地,目前镇上的民主蔬菜基地就是其中的一个。民主蔬菜基地是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占地1035亩,常年以种植茄子、黄瓜、丝瓜、番茄等茄果类蔬菜为主,主要销往平湖、嘉兴、上海等农贸市场。规模经营农户200多户,他们凭借着交通便利、技术经验丰富的优势,种植蔬菜取得了良好的收益,如果按照每户3亩蔬菜田计算,每年每户纯收入可达4万元以上。

四是积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发展效益农业的有效载体。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的程度,增强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促进产业化进程,广陈镇分别在20xx年与20xx年组建了“广陈果蔬生产专业合作社”、“广陈食用菌生产专业合作社”、“广陈水产生产专业合作社”、“广陈花卉苗木生产专业合作社”等四个专业化合作社。合作社在承接农业订单,制定种植模式和组织农产品流通等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并在实践中不断规范管理,发挥其服务功能,提高合作经营和组织能力。广陈镇水产专业合作社长期与上海、苏州、杭州等地的农产品市场建立合作关系,年收购订单水产1200多吨。今年上半年,水产合作社又与海宁、嘉善水产公司订立诚信合同,销售南美白对虾180多吨,实现销售收入300万元。

五是争创龙头企业,树立品牌意识,争取市场入场券。要真正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必须要有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广陈镇充分认识到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中的重要性,积极鼓励农业企业扩大规模,做大做强,全力打造龙头企业。位于高新村的上海威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占地面积80亩,总投资达500万元,主要从事肉猪养殖、苗猪培育,是广陈镇最大的规模养猪场。养猪按照高科技要求,在猪场内搭建了小床、隔木门,实行环保式养殖。这家养猪场每年可出售商品猪一万头以上,创利100万元。它不光解决了本村不少散户的就业问题,还带动周边农户养猪致富。今年在镇政府的扶持下,已申报市级龙头企业。市场的竞争就是产品的竞争,产品的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广陈镇围绕优势产业,做足产品包装,打响市场品牌。现有各类农产品注册商标4个,蔬菜有“广新”,水产有“广渔”,水果有“妙农缘”,苗木有“福你家”。

训,受训人员361人。通过为农民传授林业、果树、蔬菜、养殖等方面的知识,大大提高了广大种养户科学种养的水平,有力地促进了特色农业的效益增长。

七是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力度,切实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长效管理。广陈镇农技站协助各村做好具有一定规模的由分散农户组成的基地管理工作,通过示范种植、技术指导、技术培训、良种良法推广来规范基地的生产管理,并建立了完备的田间生产档案。今年年初严格按照无农药残毒放心菜生产基地建设标准要求,引进了省定点食品安全检测系统,定期对基地各类农产品进行检测,确保产品质量。今年上半年共上传72个批次,瓜果蔬菜合格率达到99%以上。

广陈镇的特色化、产业化农业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相对薄弱的环节,主要表现在:

一、特色产业区域比较凌乱分散,给统一运作统一管理带来一定难度,规模效益不凸现。

二、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产业链短缺,流通渠道相对单一。

农业调查报告(实用14篇)篇十

近年来,xx乡镇发展特色农业一直名列全市镇乡的前茅,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首肯。该镇发挥自身优势,创建特色农业,发展蔬菜基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色农业已初具规模。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近几年一直稳定在25000亩左右。今年以来共生产蔬菜15300多吨,其中出口蔬菜8000多吨,供应国内市场蔬菜7300多吨,总产值达1200多万元,为外贸企业提供了广泛的原料,为城乡居民提供了新鲜蔬菜,也使广大菜农增加了收入,从而全镇上下看到了农业希望,于是干部群众搞农业干劲足了,发展规模农业的气氛浓了,抓标准促基地建设的办法多了,镇村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强了,群众自觉接受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明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经济物质基础,该镇在稳定和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做了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该镇现有农业龙头企业5家:盈康公司、xx乡蔬菜公司、洪飞油厂、博洋食品公司、翻身腌渍厂。蔬菜公司是一家主要经营出口蔬菜的营销企业,也是xx乡镇出口蔬菜种植的主要支撑企业,蔬菜面积常年稳定在20000亩左右。年销售各类蔬菜60000多吨,产值8000万元。洪飞油厂是一家总投资800万元的股份制企业,主要从事油菜籽加工。博洋食品公司和翻身腌渍厂都是盐渍为主的股份制企业,主要盐渍黄瓜、蒿菜等,年产量20xx多吨,产值150万元,种植面积1500多亩。南通盈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投资20xx万元。这是一个涵及绿色食品种养殖、速冻保鲜和餐饮娱乐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占地面积550亩,今年技改投入1500万元,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农业龙头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极大地推动和发展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对特种经济专业村的创建和提升起到了极大的带动作用。目前xx乡镇特种经济村有9个,占全市20个特种经济村的45%,总耕地面积为25697亩。xx乡镇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趋势呈现以下方面特点:一是龙头企业单体规模不断壮大,新增和扩建的龙头企业单体规模均在500万元以上;二是龙头企业科技含量有所提升,原有的盐渍和简单包装上升到保鲜速冻脱水领域;三是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增强,仅蔬菜公司就带动5000多农户,种植面积为20000多亩,新增的企业预计又将带动20xx多农户。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千家万户已经成为xx乡镇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渠道。

该镇紧紧围绕“建设一个农业园区,发展一种主导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建设目标,重点在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创新投资机制上作文章。建设农业示范园区,要求每村至少有一个面积为200亩以上的农业园区,今年xx乡镇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建4个高标准的示范园区:即东清河村循环经济示范园、xx乡镇村500亩设施栽培园区、农民休闲乐园、农业机械化示范园。

农业园区建设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突破:一是在园区投入量上要有突破。年初市下达xx乡镇农业园区投入任务2300万元,该镇确保3000万元力争3800万元。二是在园区的科技含量上要有突破。围绕提升园区档次,加大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力度,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三是在机制创新上要有突破。采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兴办园区,加工企业带动园区,乡镇干部领办园区等多种形式,不断创新园区运作机制。

通过农民合作化程度的提高来建立完善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相联结的桥梁和纽带,是农民众多的小舢板建成的联合舰队逐步走向市场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近年来,xx乡镇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有3个:xx乡镇蔬菜协会、东清河村雪菜协会、建丰村扣蟹养殖协会。这些经济合作组织,经过一段时间运作,其作用得到初步显现:一是架起了农民走向市场的桥梁。把分散的家庭经营农户组织起来,共同联合闯市场,避免了分散家庭经营的盲目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二是促进了支柱产业的发展。专业组织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购销服务和技术服务,促进了专业生产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三是加快了新技术的推广。面对广大分散经营农户对技术和服务的需求,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技术培训、现场观摩等形式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四是培育了一批能人。为一些敢想敢闯敢干的农民经济人搭建了展示自身的平台。

该镇的专业经济组织起步较早,在发展农业产业化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还很不规范,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广大农户对专业合作经济作用的重要地位、作用认识不足,因而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户的向心力不够;二是缺乏经费,合作经济组织基本没有经费,没有固定活动场所和工作人员,服务能力差;三是运作机制不规范,没有建立切实有效“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规章制度,因而存在着好则合,不好则散,有利则合,遇风险就散的问题。

针对以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问题,xx乡镇采取的主要对策:一是帮助健全完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经营管理机制。在坚持“民办、民营、民受益”原则下,要求组织形式多元化,经营方式多样化,管理方式民主化,行为方式规范化。通过建立内部管理制约机制,保证在出现经营矛盾时有章可行,有法可依。二是切实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工作的领导。此项工作作为政府重要工作抓,积极引导合作经济组织向健康方面发展。三是制定鼓励扶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优惠政策。如政府安排专项资金作为扶持资金,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其健康发展。

该镇为创建特种经济专业村,切实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1、组织发动优先。广泛抓好宣传发动,形成强烈的创建氛围,在基地落实和品种落实等关键环节,镇村干部组织专门力量,做好一家一户工作,帮助群众转变观念,积极投身创建。

2、基础设施优先。凡是建设特种经济专业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安排,路桥农田水利绿化电力等设施早落实,早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去年投入的8.4公里农路、200多条泯沟横河疏浚,都在农业园区和专业村中。

3、科学技术培训优先。镇政府成立了农技培训领导组,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对特种经济专业村,农技部门优先把品种特性、种植方法、病虫害防治技术等传授给农民,让农民早明白,早落实。

4、统一实行标准化质量管理。xx乡镇根据不同蔬菜各个阶段的不同技术要求,实行统一管理,坚持六个统一,即统一种植模式、统一供应种子、统一配方平衡施肥,统一防病治虫,统一采收标准,统一收购销售,建立科学体系,确保产品质量。

5、制定保护价。实行风险基金制,确保农民收入,通过与企业签订协议和提取风险基金办法,制定保护价措施,增强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稳定农民收入。

从调查情况看,xx乡镇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了很大成效,农民收入有了大幅提高,拓展了农民增收的空间。在调查中,我们也听到、看到了一些制约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创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矛盾和问题:

一、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民增收难。20xx年与1997年相比,该镇农民人均收入增加1276元,年均增加182.28元,平均增长率4.6%。这里指出的是,农民收入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靠打工和非农经营收入而增加的。目前该镇还有30%的农户主要靠农业收入。他们没有非农经营收入。所以,近几年的纯农户的收入几乎没有增加,有的甚至是下降。

二、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土地流失多。农民土地权益受到侵害。近二年来,该镇在建设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沿江公路中征用农民土地共960亩。大约有1000多农民失去土地了,有个别村组人均耕地不足0.4亩。这些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为“务农无地、就业无门、低保无份”三无农民。为此,农村中因土地征用补偿、安置纠纷上访不断,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三、村级债务严重。由于历史原因,村级组织本来负债较多,加至近几年上级大搞农村公益性项目建设,以至造成老债未清,又添新债,村级负债总额居高不下。该镇13个行政村,目前村级债务帐面总72.8万元,未入帐债务额27.2万元,帐外隐性债务128万元,合计债务228万元。沉重债务,影响了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行。

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严重不足,义务教育质量下降,造成农民的文化层次低,认识新技术能力弱,影响农村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农村医疗卫生状况落后,公共卫生体系缺失,农民缺医少药,看不起病的现象非常严重。政府投资补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于报销门槛高,报销比例低,为此,农民因病返贫,无钱看病的现象比较突出。

上述问题严重制约农村工作的开展,为此我们建议:

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到突出位置。重点围绕农民的增收工程为目标,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大力推进项目农业建设,以项目引资金,以项目促调整,以项目创效益,千方百计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二、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绝不能随意收回承包地。加强对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工作的指导。要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明确界定政府土地征用权和征用范围。完善土地征用程度和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改进分配方法,妥善处理失地农民问题,并为他们提供社会保障。

三、兴办公益事业,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教育农村基层领导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稳定推进农村社会公益事业。按照“制止新债,摸清底数,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步化解”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办法,坚决杜绝新债务。

四、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切实保护农民学习,受教育权利,切实保护农民卫生保健权利。政府要下大力气投巨资,解决目前农村中农民子女上学难,看病难的问题,要尽快化解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滞后的矛盾。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是构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农村的和谐,就谈不上整个社会和谐。构造农村和谐社会,各级党组织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只有这样才算把握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农业调查报告(实用14篇)篇十一

如何尽快地更多地将农民从传统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转变生产方式,增加经济收入,改善生活环境,提高内在素质,是我国加快现代化进程的重大课题。近年来,xx市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积极推进“化”农民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实现劳动力转移。“化”农民应立足于“富”农民。只有农民收入增加了,经济地位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城镇化进程。张家港市“化”农民是从兴办工业开始的。在农村兴办工业的过程中,张家港市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注重提高农业的产业化程度。坚持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在耕地适当向种田大户集中、进一步提高机械耕作水平的基础上,实施品牌经营、市场营销和资本运营三大战略,变农产品为工业品,变农民为农业工人,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产量农业向效益农业的转变。全市形成了一批特色龙头企业,打造出一批“中国名牌产品”或“中国著名商标”。龙头企业拉长了农业产业链,带动种植、养殖业快速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

改善人居条件,完善服务体系,优化自然生态。一是优化镇村布局,引导居民适当集中。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实行新建与改造并举的方针,加快建造居民新型住宅区和撤并自然村庄的规划与建设。凡不承包责任田,从事二、三产业的村民,以及在集镇规划区内的村民,逐步引导其住进镇区新建的公寓区。二是加强社区建设,完善服务体系。把城市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逐步推广到农村,集聚服务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每个镇都建有中心社区,每个行政村都建有村级社区,形成了市、镇、村、企业四级社区一体联动的“1890(一拨就灵)社区服务网”。医疗保健、种养殖培训等十大系列、60多个服务项目,基本满足了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三是维护自然生态,美化生活环境。全市每年投入10亿元用于环境设施建设。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80%、60%以上。实施饮用水改造、气化普及、改水改厕等工程,建立起农产品、肉类检测网络,保障城乡居民都能“喝上清洁的水,呼吸新鲜空气,吃上放心食物”。大搞绿化,努力营造良好的绿色居住环境,近两年全市城乡新增绿地超过建县40年来的.总和。

普及教育,增强法制意识,提高道德修养。一是着力发展教育事业。张家港市1996年实现了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和毕业率均达100%,初升高比例多年来都在95%以上,高等教育正在逐步普及。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二是着力增强法制意识。从完善基层民主、健全规章制度、吸引群众参与入手,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制观念和自治能力。依托社区、企业、学校等载体,运用各种形式开展法制教育,并把法制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渗透到社区管理的各项制度中。同时,广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增强群众的民主观念和维权意识。三是着力提高道德修养。常年开展“五爱、四有、三德、三礼”教育。

改变陈规陋习,规范举止行为,丰富文化生活。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一系列创建活动与农家的生活用水、垃圾处理、厕所卫生等生活细节紧密联系起来,通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来促进农民文明行为的养成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通过“人人动手,洁美家园”、“改陋习,树新风”等活动,整治环境,美化家园,并把是否改变陈规陋习、规范文明行为、追求科学生活方式等与家庭的荣誉和经济利益挂钩,实现“人造环境、环境育人”的良性互动。同时,投入数亿元新建和改造了市博物馆、图书馆、大戏院、广电中心、电影广场等文化体育设施,每个镇都建立健全了文化服务中心,大大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化”农民应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农民谋利益。只有时刻把农民利益放在首位,并加以引导,农民才会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促进派、主力军。张家港市坚持从创新城乡管理体制入手,着力解决束缚农村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建立了一系列造福农民、保护农民的制度:实行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投入方式,形成了较为合理的gdp二次分配机制;建立城乡公平税负制度,取消了农业特产税、农业税,农民每年因此减负数千万元;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在全国率先突破了城乡二元的户籍管理制度,建立了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制度,让农民成为可以自由流动的“社会人”;率先在农村实现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五保合一”。

“化”农民离不开中心城市的辐射、引导、接纳和熏陶。经过三次行政区划调整,张家港市形成了较为科学的“一城四片区”市域城镇布局。中心城区规划面积由16。8平方公里扩展到80平方公里,形成了核心商贸区、暨阳湖生态园区、城东物流集散区等七大功能区。城市核心的做大做强,对全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金港、锦丰、塘桥、乐余四大片区的划分,使农村有限的资源趋于集中,片区中心镇通过规划扩张和功能提升,显现出较强的区域带动力。与之相辅相成的“两区两园”的产业布局,更使社会经济空间结构趋向科学合理,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化”农民应坚持城乡统筹、全面进步、科学发展。“化”农民不是单纯的农民进城和人口转移,也不是单纯的城镇规模扩张,它既是一个城乡地域之间各种要素的交融和优化组合的渐进过程,又是一个城乡空间、人口、社会、经济、生态复合演化的结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张家港市努力在加快物质文明建设中富民强市,突出以人为本、富民优先;努力在推进政治文明建设中增强动力,充分调动各级干部和全体市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努力在深化精神文明建设中提升素质,逐步完善以经济为中心、以卫生为基础、以文化为内涵、以育人为根本、以服务人民为宗旨的“五句话”创建思路,推动城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

农业调查报告(实用14篇)篇十二

近年来,我县立足县域资源优势,重点实施生态特色农业“四百一菌”优势产业发展工程(即百万亩用材林、百万亩油料植物、百万亩林下水域经济、百万亩优质果产业,“一菌”即食用菌),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产业规模迅速扩张,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为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县农业产业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以来,我县以发展“三特”农业为重点,大力发展“三特”水果、烤烟、食用菌、中草药等产业,初步形成了“三特”水果、食用菌两大优质特色产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6万亩,粮食总产量6.6万吨。实施超级稻高产示范项目,平均亩产656.5公斤,比面上平均亩产增89.5公斤。特色产业规模迅速扩张,去冬今春种植核桃2.6万亩,全县核桃面积达20万亩;种植毛竹5000亩,种植“三特”水果3万亩,全县**珍珠李面积达8.6万亩。今年种植甘蔗3400亩、蔬菜12.5万亩、烟叶2600亩、蚕桑1.15万亩、食用菌万棒,中草药2.5万亩。科学规范养鱼2.6万亩,养殖示范基地10个,生猪出栏1.53万头、鸡出栏638万羽。

(二)产业经营能力不断增强。围绕特色农业资源开发,培育和引进一批起点高、规模大的龙头企业。目前全县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企业2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达10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按照“立足产业、分批建设、突出重点、强化辅导、整合资源”的原则,加快发展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全面提升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质量、竞争力和带动能力。目前全县农民合作组织达98家,农户覆盖率达23%以上,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在全县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中发挥龙头作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群体达4家以上,家庭农场14家。

(三)特色品牌效应不断提升。“中国油桐之乡”、“中国山鸡之乡”、“中国金花茶之乡”、“中国**珍珠李之乡”等金字招牌越来越亮,“**珍珠李”、“**油桃”、“都隆香米”、“尧山茶”等特优产品的名气越来越响。同时抓好示范区、优势产业带、特色产业带和已认定基地的产品申报工作,不断提升特色品牌效应。目前,共开展“三品一标”基地认证3个,无公害大米认定面积24990亩、无公害杨梅基地认定面积21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认证860亩。正在组织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家,申报绿色食品认证2家。

(四)科技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以来我县实施各级科技项目14个,总投资规模1000多万元,建设**珍珠李产业(核心)示范区,推进**万亩核桃核心示范区建设,力争建成自治区级向阳和市级**、**特色农业示范区,建成县级“高仁龙”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各乡镇创建1个以上乡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带动全县“三特”产业提质增效。提升技术服务水平,加大农业产业技术培训、指导、跟踪服务及帮扶力度,抓好“三特”农业种植管护工作。加强农技队伍建设,每年按专业对乡镇农技人员集中培训15天以上,每年至少有20%的基层农技人员参加系统技术培训1个月以上。加快培育现代新型农民,全县培育种植能手500人,养殖能手50人,农村加工能手200人,农机手150人。深入开展“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培养发展农业科技示范户,每个科技示范户每年带动农户20户以上,目前全县农业科技示范户达到2000户。

(五)农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实施“五小”(小水池、小塘坝、小堰闸、小泵站、小渠道)工程,全年水库除险加固完工4座、新开工建设2座,全县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资金全部落实。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达30万亩,化肥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目前全县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21.3%。县、乡、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面建立,动物防疫开展面达100%。

二、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调研的情况看,虽然近年来我县农业产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现代农业产业化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总体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

(一)特色农业产业化程度还不够高。**特色农业品牌多,但优势特色产业的规模还不大,如**油桃、黑山羊等特色产业规模不大,总量较少,特色农业“有品牌、无规模”的现状仍未根本改变,特色农业没有真正形成产业化。此外,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等,仍是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因素。

(二)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目前全县虽成立注册了7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但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户仍然相对较少,同时有一部分协会是与农户之间没有利益关系的、松散型的自我技术服务性团体。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缺乏资金、技术,特别是缺乏能管理、善经营的人才,导致真正能够完成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为农民提供服务的实体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很少,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尚需进一步探索、健全和完善。

(三)龙头企业带动增收的能力不强。我县龙头企业与外地企业相比,规模和实力都相对较弱,市场开拓能力和带动农户增收能力不强,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较弱。同时龙头企业的科技含量不高,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还较低,只能进行简单的.初加工,精深加工的不多,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产业链短,产品加工深度不够,产品研发能力低,新开发产品少,质量档次不高,加工转化和增值不高,难以真正形成规模,产业竞争力不强。

(四)土地流转集中连片开发难度大。土地集中连片流转,涉及千家万户,矛盾很多,流转困难。一是土地承包时,土地肥瘦不一,要大搭小、好搭差,使大块的土地被分割成条条块块,形成插花地,要流转这类土地,涉及的农户多,且农户的思想认识不一致,有的农户担心土地流转后难还原,不愿进行土地流转,工作难开展。二是受我县山区特点制约,除少数乡镇有成片大面积耕地外,多数都是缓坡耕地,地块面积小,灌溉条件差,机耕条件差,需进行改造,受让方开发成本增加。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应以现代特色农业为目标,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健全完善现代农业组织经营、科技服务支撑、质量安全保障、电商销售等体系建设,确保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一)构建现代农业组织经营体系,提升产业综合效益。加快建立以农民新型合作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的现代农业组织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和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开发生产高精产品、特色产品,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和综合效益。一是大力发展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引导纵向拓展和横向联合,大力推动合作社一体化经营,着力推进发展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资金互助合作等合作组织,着力提高农民合作组织的农户覆盖面、土地覆盖面和产业覆盖面,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立足区域优势和产业基础,规划好一个农产品加工区域,重点培育壮大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经营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群。加快产业集聚,重点发展优质粮油、茶叶、特色蔬菜、畜禽等加工产业,引导企业自主创新,强化质量意识和品牌建设,努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综合利用率和附加值。三是突出农产品品牌效应。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以及名牌农产品为重点,加快“三品一标”品牌认证,形成一批知名度高、质量安全过硬的农产品品牌。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示范推行农业标准化工作,引导和帮助龙头企业加快开展haccp、iso900、iso9001等体系认证和良好农业规范(gap)等质量认证。

(二)构建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提高科技贡献份额。一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广农作物重大有害生物防治、畜禽防疫、节水栽培技术等成熟技术。继续实施**珍珠李产业(核心)示范区项目,**万亩核桃核心示范区建设,无公害大米示范基地建设。在自治区级向阳和市级**、**特色农业示范区,建成县级“高仁龙”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各乡镇创建1个以上乡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带动全县“三特”产业提质增效,切实提升示范区的现代元素。二是加强农技队伍建设。大力改革农技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人员知识更新速度不快,难以适应现代高效农业对农技推广工作需求的现状。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建立起工作高定位、人员高素质、装备高标准的与现代高效农业建设相适应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加强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每年按专业对乡镇农技人员集中培训15天以上,不断提高广大基层农技人员的知识水平。三是培育现代新型农民。着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全面培养农村生产型人才,积极培养农村经营型人才,加快培养技能服务型人才,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科学、会管理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三)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确保“舌尖上的安全”。一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以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现代农业发展为重点,加快配套农业标准的制定,尽快形成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相适应、生产技术规程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相衔接、检测方法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相配套的农业标准体系。围绕我县产业规模较大、组织化程度较高的重点产业和产品,以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种养大户为主体,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创建活动,建设4个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点,努力探索一条符合标准化生产要求、体现**特色、行之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模式。在示范点推行农产品生产档案制度、用药登记制度、休药期制度等,保证农产品质量全过程可追溯。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形成以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为支撑,乡镇、生产基地、市场为补充的四级农检网络体系。加强检测队伍素质建设,定期组织开展培训,提高检测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扎实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构建农产品电商销售体系,互联网助力产品销售。近年来,县农业部门相继建立了县“12316”服务热线、县农业信息网等服务“三农”的信息网络平台,通过整合全县涉农信息资源,形成了以农产品市场销售、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为主要服务功能的农业综合信息网络系统。时下最火热的销售渠道,介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电子商务业态,带动了农产品的销售与消费。初,****珍珠李产业合作社在淘宝、阿里巴巴等网站开通电子商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农产品电子商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在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正在有效地缓解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因此,在今后拓展销售市场的过程中,要努力突破传统农业地域性强、季节性强带来的空间与时间上的制约,认真解决好资源、质量、包装、销售、网络和成本等问题,细分市场,找准定位,突破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瓶颈,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快捷、直接、低成本的营销优势,搭建网络平台,整合市场需求,加快农产品价值的顺利实现与提升。

(五)抓好现代农业“五大工程”,壮大农业综合实力。一是抓好高效特色种植业工程。继续重点实施生态特色农业“四百一菌”优势产业发展工程,做大做强特色种植业。积极实施粮油高产创建工程,大力推进生产基地建设。二是抓好畜牧水产养殖业工程。加快推进六画山鸡、黑山羊、生猪规模化养殖,着力打造特色产业品牌。大力发展六画山鸡生态养殖业,打造产业集群基地。三是抓好林业经济开发工程。大力发展核桃、油桃、油茶等种植;实施生态林业体系工程,做强做大木材加工业。四是抓好新一轮开发扶贫工程。创新开发扶贫思路,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加快发展“八大”扶贫产业,不断提高扶贫对象收入水平。五是抓好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创建工程。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示范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示范区生产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同时稳妥推进土地流转,积极引导示范区内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托管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不断提高示范区规模经营水平。

农业调查报告(实用14篇)篇十三

××县发展有机农业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近年来在实践中探索出“订单信贷+订单农业”的发展模式,对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较好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巩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实现了农业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

该模式以订单为载体,对订单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订单农户。

予以订单信贷支持,被当地农民形象地传颂为:“今天的订单、明天的存单”。

1、订单信贷与双重担保相结合支持订单企业。该县将破解订单企业融资难的路径确定在订单信贷与双重担保结合上。政府成立“订单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注册资金500万元,为订单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当地人民银行推出“订单企业退税账户贷款担保管理办法”,由退税账户对订单企业贷款进行反担保。双重担保支持订单信贷与订单企业对接,既防范了订单信贷风险,又提升了金融机构放贷积极性。当地农业银行针对订单企业农产品收购期集中、瞬时资金需求量大的特点,创新推出“简式快速通道贷款”;农业发展银行将商业性信贷的重点放在订单信贷上,同时增加订单项目的中长期贷款。

2、订单信贷与企业垫付相结合支持订单农户。该县将资金支持订单农户的路径选定在订单信贷与企业垫付结合上。当地农村信用联社根据订单企业的订单计划及实施情况,按信贷规定对企业垫付化肥、农药、种子和收购资金的缺口给予信贷支持,并在结算上进行监督,确保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到农户手中。同时,农村信用联社根据订单农户的需求分别进行信贷投入,包括订单农户农林牧渔项目的大额农贷,订单农户其它生产经营的小额农贷,订单农户套种订单品种的短期农贷等,并创新发放“农村党员创业贷款”和“农村妇女双学双比贷款”,发挥农村党员和农村妇女的创业示范作用。

3、规范管理与风险防范相结合支持订单信贷。信贷安全是“订单信贷+订单农业”模式运行的关键。当地人行在支持政府科学运作这一模式的同时,非常重视信贷创新与规范管理相结合,适时出台了四大管理举措,防范金融风险。一是定位管理。规定订单信贷对订单农业的供、产、销环节进行服务,实行归口经营、适当业务交叉。二是业务管理。规定订单信贷的短期信用和保证贷款方式,订单企业实行资质等级评定,订单农户实行信用等级评定。三是流程管理。订单企业实施授权授信和应抵尽抵方式,aa以上企业可在授信额度内周转使用,订单农户实行大、小额农贷方式,一次放贷利随本清,借新还旧须经报批。四是风险管理。建立和运作订单信贷的评价、监控机制。

4、资信评定与诚信建设相结合支持订单经济。该县将促进订单经济持续发展壮大的路径选择在金融信用环境建设上,当地人行作为金融信用环境建设的重要组织者和参与者,注重资信评定与诚信建设相结合。资信评定主要执行金融机构现行办法,政府出台相关支持政策,不同信用等级企业实行区别优惠待遇,对信用缺失企业实行相应惩诫手段;订单农户实行“文明信用农户”评定,配之以优惠政策。在诚信建设方面,坚持以订单为基础、信贷为纽带、诚信为核心,重点加强企业订单真实性、农户订单履约性、订单信贷安全性、订单农业集约性、订单经济市场性的“五位一体”建设,以确保订单经济的规范运行。

该县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自20xx年全面推广“订单信贷+订单农业”模式以来,土地抛荒少了,有机农业超常发展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

1、订单信贷支持订单农业实现规模扩展。至20xx年底,全县订单贷款余额8750万元,累计发放额32587万元,是当年有机农业产值的1.2倍。在订单信贷的强力支持下,有机农业推广到全县60%的乡镇,土地抛荒率由20xx年山区的6.5%和平原的3%,分别下降到1.5%和0.4%;新增原生态有机产品种植土地17万亩,有机认证耕地23万亩,占全国的4%;通过德国欧格耳公司和欧盟国际生态认证中心认证的产品达34个,其中有机水稻5.1万亩,产量1.7万吨,有机农业产值25966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6.3%。订单农业的规模扩展,使××有机农业成为享誉江南的第一品牌。

近11倍,产值增加1.85倍,订单垫付资金增加7.11倍,实现税利增长3.5倍,解决下岗职工就业达8300人。

方式后,收益达2850元,是传统水稻种植收益的4倍。20xx年,该县大宗订单农产品中,有机水稻40000亩,有机毛豆2300亩,有机木姜1420亩,草莓500亩,帮助全县农民增收20849.4万元,其中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300元以上。20xx年,该县农民人均收入3556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发展有机农业所产业的收入占18%。

4、订单信贷支持订单经济形成长效机制。在订单信贷的支持下,该县订单经济长效机制基本形成。一是建立订单企业的支持机制,出台鼓励政策,外引与内联相结合,确保订单企业对订单农业的引领作用;二是建立订单农业的组织机制,农户自愿组织有机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订单农业的组织形式进行配套;三是建立科技帮扶的服务机制,通过与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实现有机农业生产与科研对接;四是建立有机农业的环保机制,县、乡、村、户四级设立监控体系和队伍,实现从种子、土地到餐桌的全程检测和监控;五是建立订单农业的促进机制,包括有机农田的基本建设、有机生态链的梯度转移和有机农业的新型套种方式。

粮食安全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全局。特别是当前,国际粮价高涨,国内农业生产资料大幅涨价,如何进一步调动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农民发展农业的积极性尤为重要。该县“订单信贷+订单农业”模式发展有机农业,不仅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促进农业快速发展、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有着重要的实践启示。

1、政府强力推进是关键。增加金融服务和信贷投入,改进农业经营方式并提高生产效率,政府强力推进是关键,归纳起来是“三个依靠”,即一是依靠科技帮扶,二是依靠市场机制,三是依靠金融支持。“三个依靠”中金融支持存有制度障碍,是政府强力推进的重点和难点。“订单信贷+订单农业”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了金融手段,化解了制度障碍,使金融支持发挥了促进金融资本与农业资本融合的功能,进而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的集约与规模,确保了农业统筹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2、创新经营体制是重点。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必须有强力的金融支持。“订单信贷+订单农业”的支持模式,对在现行农业生产关系基础上有效实现形式进行成功探索发挥了积极作用,归纳起来是“三个促进”,即一是促进组织建设,二是促进农业服务,三是促进教育培训。该县打造以“订单信贷+订单农业”为核心的金融服务平台,进而建立以金融为纽带、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一体化长效机制,对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具有积极意义。

3、改善金融支持是保证。完善支持农业的金融服务,包括整合现有金融手段、化解金融制度障碍和加大政策和投入支持力度。“订单信贷+订单农业”的支持模式,是对现有的部分金融手段进行整合,归纳起来是“三个抓好”,即一是抓好金融手段创新。该县实践表明,通过整合金融手段,同样可以起到化解现行金融制度障碍的效果;二是抓好金融风险防范。政府熟悉金融知识,尊重金融规律,促进金融创新,着力防范风险,是改善金融服务的关键;三是抓好金融生态建设。现代农业经济日趋成为商品经济、信用经济和法制经济,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金融生态作保证,否则传统农业发展不好,现代农业也发展不了。

4、坚持生态农业是方向。该县坚持“生态立县、有机富民”发展战略,实行生态农业发展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制的做法,对我省抓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至关重要,有必要将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其次,我省境内河流大多汇入鄱阳湖,降低农业污染不可忽视。各地在完成污水处理项目的同时,还可采用“订单信贷+订单农业”的模式,在流域上游的丘陵山区加快推广有机农业,在流域的中下游按比例地逐步推行有机农业,确保流入鄱阳湖的水质达标,从而保护好鄱阳湖区域良好的生态体系。再次,可以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为契机,在全省开展金融支持农业的推广工作,通过整合现有金融手段,化解金融制度障碍,加大政策和投入支持力度,进一步巩固我省农业的基础地位,真正使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这一关系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成为推动科学崛起的战略举措。

农业调查报告(实用14篇)篇十四

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相关乡镇的不懈努力下,我县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是符合“一年打基础,两年塑造形象,三年出成果”要求,优化资源配置,落实有效措施,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然而,思路不清、主营业务不清、融资难、效率低、管理不善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园区发展的瓶颈。因此,创新思维、改变方法、提高效率,对于进一步提高园区的建设和运营水平尤为重要。

一、园区建设概况和工作成效。

(一)基本情况。

我县自然条件差,山高坡陡,平地少,自然资源先天不足,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传统农业经营规模小,农业生产靠天气。此外,农民老龄化,大量中青年劳动力走出农村,转向非农产业,导致大规模弃土现象日益增多。农业发展潜力不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发展后劲不足,已成为历届县委县政府面前的难题。

近年来,县委和县政府成立了“三个产业同步,农业、农村、农民协调,富民第一”思考,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工业示范园区”目标,以农业示范园区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和重大突破,以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为基本要求,以科技进步和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循环发展和绿色生产为路径,以培育市场经营者为核心,以规模、设施、标准化和产业化为标志,因地制宜,在全县范围内完成建设。61122”现代农业示范体系探索“在山上建公园,在山下建社区,把农民变成工人”这样一个发展山区现代农业,统筹城乡的好办法。

目前,6个重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总面积9.15万亩,建成核心区2.33万亩,耕地1.14万亩,林地1.7万亩。天宝和中营作为引领全县发展的两个农业示范园区,取得了初步成效,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陈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被命名为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通过示范和引导,按市级示范园区标准建设了种花苗木、木瓜、茶业等示范园区,已初具规模,有效促进了我县山区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示范园区的带动下,激发了群众投身农业开发建设的积极性。

(2)工作措施和结果。

1.完善园区建设配套机制。一是县成立现代特色农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和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明确职责,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二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总结阶段性工作,安排新的统一攻关任务,重点协调解决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阶段性决策问题。三是每个园区都明确了要重视单位和领导,落实一个县级领导重视,一个部门牵头,一批单位协助落实的措施。

2.构建现代农业示范体系。我们县采用“突出重点,集中投资,突出示范,带动全局”方式,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与城乡发展,统一部署,统筹规划,同步建设。“11135”城市规划体系(创建宜居县、11个重点集镇和35个生态社区)确定了“61122”现代农业示范规划建设体系(即建设6个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扶持壮大10个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建立1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壮大20个以家庭农场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产业示范点,积极培育xx专业农民,形成“示范园区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组织推动,家庭农场支持,专业农民经营”五位一体现代农业示范体系。

3.积极探索园区建设模式。我们县抓住了陕南避灾扶贫移民政策的机遇。生态社区、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产业示范园区”思路是围绕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移民社区,支持龙头企业积极流转土地,在山上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生态循环产业,根据全区规划和天林路景观综合布局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山下移民社区建设和移民集中安置初步形成“在山上建公园,在山下建社区,就地把农民变成工人”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模式以“仓上镇天宝、城关镇中营农业产业示范园区”为基础,在这一模式的探索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4、凑加强援助措施。一是凝聚部门力量,倾斜项目和资金,帮助园区建设水、电、路、网、通等基础设施,全力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建设。近两年来,县政府及各部门扶持了40多个园区项目,投资4000多万元;协调贷款1000多万元。二是从土地流转、金融信贷、招商引资、技术支持等方面给予现代农业园区优惠政策和支持,形成支持企业建设的良好服务管理氛围。三是坚持园区实际建设,做好选人、用人、育人、留人工作,通过技能培训培养一批专业农民;通过引导大型工业企业发展产业,培养了一批农业管理人才;通过园区建设,培养了一批农业管理人才。

5.工农一体化促进园区发展。我县坚持以农业为依托发展工业,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扩张为重点,以订单生产为手段,全力打造涉农品牌产品,推动农业产业增产增收,取得成效。积极引导有实力、有能力的业主投资农业产业,建设现代农业园区;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引导和支持成功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农业产业或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协调和服务功能,村干部带头流转土地,搞规模经营,带动农村发展,形成“工商资本下乡建设,回乡的可以回乡建设,村干部带头建设”发展模式。通过工农一体化,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科技成果转化和农村土地流转,带动和形成一批主导产业集群,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二.我园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1、发展思路不够清晰。我县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园区业主还没有“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以循序渐进的态度,存在长期规划与短期建设衔接不充分、发展思路不清晰、定位不明确、主营业务不明显、规模效益不明显等问题,阻碍了园区的持续高效发展。

2.商业实体很弱。企业是园区的主体,农业基础投入太少,投资效益低,示范带动作用有限,对后续发展能力影响较大。要想在困难山区把示范园区做大做强,单靠园区业主的力量是很难的,必须注意培养新的园区经营者参与园区的建设和运营。

3.融资渠道比较单一。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周期长,成效慢。业主在基础设施建设前期投入了大量资金,后续建设资金普遍不足。而且项目管理条件和资金难以及时到位,银行贷款困难,利率高,需要抵押贷款等具体问题,使得园区建设失去了自主性和科学性,支撑效果不明显。资金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4.公园的功能需要改进。农业示范园区应具有高效、生态、特色、观光的特点。目前,我县的示范园区还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强调农业生产,休闲观光功能没有得到体现。最具影响力的天保农业示范园区虽然注重生态观光功能的提升,但仍处于初期规划建设阶段。

5.品牌营销水平低。园区生产水平不高,产品科技含量低,没有形成有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和园区,市场竞争力不强,影响了园区产品的销售和推广。同时,园区业主在市场评价上也存在偏差。施工前市场调研不充分,市场支持不足,很难打开产品销售的局面。

6.迫切需要加强科技支持。园区经营者文化水平低,技术人才缺乏,产业工人素质低,尚未形成高水平、高效率的园区建设团队,主要是因为高强度的园区建设和生产工作需要中青年劳动力和高端技术人才的支撑,而当地中青年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条件艰苦,难以留住高端技术人才。

7.管理机制需要规范。有“只能进出”“重施工轻管理”这种现象,没有经济效益就起不到示范和推广的作用。一方面是农业主管部门对农业园区建设的行政管理和指导,需要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加强项目管理,解决农民与园区缺乏紧密利益联系等诸多困难和问题。

8.实施激励政策的困难。园区建设项目资金落实滞后,建设主体完成项目需要大量资金,影响后期建设;企业投资园区建设较慢,需要发展其他见效快的产业支持园区建设。政府没有相关支持措施;与公园建设相关的具体优惠政策不明确,不利于提高公园建设的积极性。

三、农业园区的发展路径及建议。

近年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已成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支撑,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可操作载体。为了进一步规范农业园区建设,提高园区管理水平,促进园区在推进农业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经营中发挥主导作用,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园区发展思路。强大的产业支撑是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发展的动力。业主要结合市县确定的农业主导产业,如木瓜、姜黄、畜牧、茶叶、中草药等。,以方便后期项目资金。第一,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复合模式。园区要立足实际,精心布局,突出重点,明确主导产业,主辅结合,积极推进产业融合,形成市场前景好、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产业结构。二是加强产业基地的培育。茶叶、木瓜、中草药等示范园特色明显,产业单一。我们必须努力培育产业基地,提高加工水平,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使园区更大,更强,专业化和精细化。三是提高工业质量水平。在产业发展上,要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机制,努力打造生命力强、市场竞争力强的园区产业结构。四是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系。建立园区与农民的.紧密利益联系,共同推动园区产业发展,从园区出让土地,引进大工业户在园区内建立家庭农场;建立专业合作社,农民入股土地,共同发展产业基地;建立农产品加工厂,让农民在田间劳动,让农民能有效受益。

2.培育新的商业实体。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培育一批能够建设和运营园区的新的商业实体是关键。第一,龙头企业自建园区。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发挥自身资金、技术、信息优势,转让土地,按照“龙头企业产业基地中的农民”实现产、供、销一体化。二是农民合作社率先兴办园区。由村干部或企业家按照“标准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技术型会员、安全型产品”按照“的要求成立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商业模式,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引导成员集中力量发展大型产业,合作社负责组织产品加工和营销。第三,农村社区计划建立公园。抓住陕南扶贫移民搬迁政策机遇,以新农村社区生产要素集聚为基础,以安置移民就业为目的,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围绕新建农村社区规划布局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精心规划、包装、策划建设一批前景好、后劲足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第四,家庭农场经营园区。以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为发展现代农业的载体和平台,加强招商引资,所有愿意在园区发展产业的涉农经营实体都可以利用园区的规模优势从事生产经营。园区业主应特别注意引进具有商业意识的大型工业企业或企业家,在示范园区内建设家庭农场等产业示范点,提升园区产业效率,实现园区高效运营。

3.拓展有效融资渠道。第一,加强项目资金投入。政府整合项目,充分利用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资金,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相关部门全力做好园区项目的包装、申报、争取资金,支持业主建设园区。二是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加大投入,积极吸引国内外资本、民间资本和工商资本投资园区建设,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第三,加强生产要素的资本转化。引导广大农民以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以及承包、入股等形式参与园区建设。第四,加大金融贷款支持力度。要建立金融信贷服务体系,增加银行对园区的信贷供应,解决园区可持续发展的资金短缺。通过采取政策支持、项目支持、信贷支持、财政补贴、招商引资等多种措施,逐步形成多方融资、多轮带动的新格局。

4.努力提升休闲功能。农业示范园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休闲的重要空间载体。将其升级为休闲,是将农业生产、农业生活和生态环境融为一体,建设集科普、生产、销售、加工、观赏、娱乐和度假为一体的综合农业园区,成为休闲农业的新农业形式。旅游功能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升:一是主题提升。结合园区实际情况,建设集观赏、品尝、购物、娱乐为一体的观光农业园,强化示范园区的景观印象和观光功能。二是空间提升。建设和辐射区域建设要统筹考虑。例如,周围的村庄可以考虑扩展休闲活动,如民宿、餐馆和农舍,并沿着道路、河流和山脉扩展休闲和度假景观。三是活动升级。设计各种休闲观光、度假体验、科普教育活动和各种主题文化活动,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和传统节日,设计乡村节日。第四,景观升级。通过造景手法,强化示范园区的观赏效果和景观特色,创造自然与文化相结合的观光空间。

5、特别重视科技服务的支持。第一,建立专业的技术团队。政府组建专家组,围绕园区发展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筛选出一批先进适用的集成、组装、配套技术,提供操作难度低、劳动强度低、生产成本低的技术标准和法规;建立和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结合人才振兴规划,发展公益性岗位,实行指定服务,建设“科技人员到点,良种良法到场,技术要收”基于。第二,积极应用新技术。鼓励园区业主引进和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生态化、机械化、设施化、标准化、废物资源化等先进适用技术,扩大钢架大棚、喷(低)灌、温湿度控制设施和计算机监控等应用,加快设施栽培技术推广,加快农产品仓储和冷链运输发展,提高园区科技含量。同时,通过合作和技术投入,鼓励各类农业科研机构参与园区建设。第三,加强人才培养。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机制,以大型工业企业为重点,以技术示范为主要手段,积极开展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加强地方技术骨干队伍培训。第四,做好市场调研。进一步开展市场需求调查,根据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引进什么样的人才,研发新产品,有针对性地发展园区产业。

6.促进品牌效益的提升。第一,保证产品质量。严格农产品质量监管,对农产品和农业环境进行随机抽样检查,确保生产的农产品质量符合无公害标准,积极帮助园区业主申报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认证。二是培育农业拳头品牌。充分利用我们的县“裸皮木瓜”品牌和“xxxx春燕”茶叶品牌,安康“硒”品牌,着力打造一批拳头品牌产品,加强品牌策划和包装,走“商标注册、包装销售和上市管理”方式。第三,做好营销推广。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将农产品直接配送到超市等终端市场,实现产、供、销一体化。把握特色品牌的动态管理和信息发布,抓住机遇,做好网络宣传和营销。通过有效的营销和推广,增加产品附加值,形成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品牌,通过循环发展形成一批有特色的园区品牌。

7.规范经营管理机制。在园区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运营管理应逐步实现规范化管理。第一,规范土地流转。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在此基础上,释放土地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土地向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区集中,解决现代农业园区的土地利用问题。第二,规范项目管理。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协调相关部门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向业主农业、现代农业示范区、示范点倾斜绑定。第三,规范市场管理。一方面,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管理园区;一方面,要加强市场准入机制,鼓励园区与市场融合,参与市场竞争,规范农产品入市管理。

8.加强激励政策的支持。第一,对于农业园区建设的业主来说,在生产、经营、销售等方面降低了相关税费,降低了成本;也可以对其开发其他商业项目给予相应支持,鼓励其通过其他商业项目获取资金或收益,以此来回馈园区建设。第二,政府制定园区建设激励措施,筹集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奖励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做出贡献的企业、乡镇和大型能人。第三,在土地使用、建设资金筹集、减税和人才引进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以提高业主兴建公园的积极性。

相关范文推荐

    孕妇辞职申请书(汇总18篇)

    辞职申请书是一份表达职员离职意愿和原因的正式书面材料,它可以起到有效沟通的作用。这些辞职申请书范文展示了不同离职原因和表达方式的多样性。尊敬的xx:你好!我已决

    师德师风体罚幼儿心得体会(优质19篇)

    学校要加强对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引导和监管,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以下是一些备受好评的师德师风总结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师德师风建设,不同于法律,它

    消防作战行动安全心得体会(优秀19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经历的一种回顾和反思,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改进自己。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作战是任何组织都会面临的重

    房屋挂户转户协议书版(专业13篇)

    在商业领域,合同协议被广泛应用于交易、合作和投资等方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合同协议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这些范文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大家能够写出一份完善且

    邮件处理心得体会(通用20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成长和发展的梳理和总结,对个人提升有着重要意义。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写作提供一些启示。邮件是现代社交与

    三个聚焦民政局巡察报告范文(17篇)

    通过撰写报告,我们可以深入研究某个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有助于提高我们的专业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学术期刊或组织对报告范文的要求和标准,从而更

    夏目漱石心读后感(汇总14篇)

    读后感是一种对书籍的致敬和赋予意义,通过文字的表达,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传递给他人,引发更多人对书籍的关注和思考。这里有一些读者对传统文化的读后感,它们展

    施工技术员工作总结报告(汇总18篇)

    技术工作总结应该包括对问题的分析、解决方案的提出和效果的评估,全面系统地进行总结。小编精心收集了一些技术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考。

    出差管理制度及出差标准大全(18篇)

    规章制度的完善和落实,需要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和参与,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围。以下是一些规章制度的精粹,值得每个组织和个人认真研究和思考。一、目的:明确出差流程,确定

    车队年终安全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21篇)

    撰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和梳理自己的思路。接下来是一些颇具见地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独特的思考和观点。不少同学会认为,安全只是指身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