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初中语文写作实践教案(精选6篇)

时间:2023-09-28 作者:JQ文豪2023年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初中语文写作实践教案(精选6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篇一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宁县铁王初级中学

实验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我校困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两大因素:其一,受语文界重课内、轻课外,重知识理解、轻阅读感悟这种大气候的影响,多数学生家庭读书环境差,缺少读书必需的物质条件。其二,学生作文水平不高,“老师一命题,学生扯头皮”现在的学生最怕的可能并不是高难度的试题,而是看起来容易,提起笔来却叫苦连天的作文吧!就现状来看学生能够写出一篇字迹工整,语句通顺,基本符合题意的文章,在阅卷场上就已经很能够打动阅卷老师的法眼了。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1、新课程理念之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2、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理论。

三、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对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2、结集编印学生优秀作文集《雏鹰》,教师经验总结、论文集能够获得市级以上的奖励。

3、全体语文组教师能够得到专业引领、在语文教学上能够得到更快速的成长。

4、我校学生作文水平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课题领导小组

行政主持:陆鹏程

专家指导:李建荣(陇东学院副教授)组长:周立锋

组员:郭 龙 刘富海 豆海斌 郑会霞 冯永奇 王刚宁

五、具体分工:

陆鹏程:负责课题管理,专业引领及工作协调。

周立锋:负责课题前测、后测工作;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及课题研究结题报告;《雏鹰》的组织;档案管理。

郭 龙:撰写本小组阶段小结,协助开展全校性作文比赛活动;

刘富海:主持一至三年级各项具体实验工作,撰写本小组阶段小结,协助资料整理;

各备课组长:具体负责本年级读书活动的策划、组织与资料整理工作。

其它实验教师:负责完成课题组下达的各项任务及所任教班级的实验工作,与组长一起完成结题报告的写作。

六、课题研究的原则

1、课外与课内相结合的原则。

2、独立写用与平台交流相结合的原则。

3、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1、观察调查法

通过调查和问卷,对家长、学生相关研究领域进行了解,摸清现实状况,观察课外阅读的实际动态,做出详细记录,根据这些发展变化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获得初步结论,指导计划,并加以实施。

2、行动研究法

即在动态的变化中,不断验证指导效果,及时调整指导内容和方法,以求得更好的指导效果。

3、比较法。学生作文水平前后的比较。

4、评比激励法。对积极参与写作,取得良好成效及明显进步的同学、班级,给予适度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刺激,树立典型,激励其他学生多写作。

八、课题研究对象 全校学生、老师

九、课题研究步骤及预期成果 主要计划及预期成果如下:

(一)、准备阶段(2011年4月——2011年7月)

1、了解学生课外阅读写作的状况。(前测)

2、学习相关理论,制定实施方案。

3、申报课题,制定符合实际的年级组实施方案。

4、聘请专家李建荣老师专业指导、开题可行性论证。

5、开办我校作文集《雏鹰》。

6、撰写本学期研究工作小结

(二)研究阶段(一)(2011年9月——2012年1月)

1、学校建立《我行我秀》校园网上作文展。

2、努力办好作文集《雏鹰》争取上一个档次。

3、组织全校学生假期写成果展评活动。

4、借助网络开展“每周美文”评比活动。

5、邀请专家指导课题研究工作。

6、班级周记活动检查。

7、向各大杂志推荐学生优秀习作。

8、撰写本学期研究工作小结。

研究阶段(二)(2012年1月——2012年7月)

1、表彰读书活动优秀作品、各类积极分子。

2、制定新学期研究工作实施方案。

3、邀请专家指导研究课题工作。

4、争取能够采用这种模式在我校上一节县级公开课。

5、优秀家长经验介绍。

6、撰写本学期研究工作小结。

(三)结题研究阶段(2012年8月——结题)

1、实验后测工作准备;

2、整理课题研究各类材料。

3、撰写经验总结、论文及阶段性总结报告。

4、结集编印学生优秀习作集。

5、进行后测。

6、形成校本教材。

7、申请结题。

8、进行后续性研究。

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篇二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

2、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但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作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槐乡的孩子》(板书课题)。

初读细读,感知理解

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每个成员在小组里朗读一遍课文,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评选选手。

各组选派代表分节朗读课文。

3、师生出示图片,结合课文插图介绍槐树、槐花。

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和果实可以制黄色染料。花、果实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药。

4、讨论:

a、槐树什么时候开花?那花苞什么样的?文中又称槐花为什么?

b、槐米有什么用处?

c、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

读读相关的课文。

5、八月份,天很热,这炎热的天气大家都经历过,谁能描述一下这种情景。

6、虽然天气炎热,勤劳的槐乡孩子绝不会错过槐树开花的时节,他们是怎么去割槐花的?他们男孩女孩互相分工,协同配合,干得可欢了。练习分角色朗读第二段。根据教室里座位安排,大组间开展比赛。第二句总写槐树的部分每组一起读;第3句写男孩的,男同学读;第4句写女孩的。,女同学读;第5句写满载而归的,每组一起读。

各组练习后比赛。赛后师生共同评价。

欣赏评价,深化感悟:

1、你喜欢课文中哪些句子。用笔画出来,练习一下多读几遍,然后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朗读,并且说说自己朗读的句子写什么内容,自己为什么喜欢。

2、通过课文的诵读,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小结:快乐不只来自于休闲、享乐,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没有劳动就不能享受,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

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篇三

  2、使学生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未来发展方向。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2、使学生掌握了解一座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刻文化底蕴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篇四

  讲述:(大屏幕显示北京市交通图)北京市的对外交通十分便利。北京是全国的铁路枢纽。有京沪、京九、京哈—京广、京包—包兰等密集的铁路网;北京市还是中国的航空港之一,有多条国际航线通向世界各地;北京的公路密度也是全国的,有多条高速公路连接(全国各地);北京虽地处内陆,但东距大海只有150千米。

  综上所述,我们就可以分析概况出北京市位置的优越性。

  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讲述:北京位置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优越。北京地处中纬度暖温带,地处内陆但距海不远,这样的位置使北京有适合城市发展的冷热、干湿都适中的气候优势。

  2、战略位置优越。北京的地形地势决定了北京市战争年代易守难攻,和平年代适宜经济发展、城市建设。

  3、经济区位优越。北京西部背靠我国黄土高原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南邻粮、棉、油等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北抵我国的牧区内蒙古牧区,这些区域为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承转:正是由于北京的地理位置优越,所以北京自古就是我国的战略重镇,金、元、明、清先后在此建都,新中国成立后,又一次定都北京。

  提问:作为一国之都,北京最重要的职能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讲述:(板书)四、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

  活动:请大家阅读课文和图6、2、6、4,看看从哪几个方面可以说明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中国的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的行政机关——国务院以及党中央等在北京。

  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北京有北大、清华、人大、中科院等数百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还有众多的体育场馆,各类博物馆,众多文艺团体等。

  北京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有许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外国新闻驻京记者站等国际交往机构,各种国际会议也在此频繁召开。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北京的位置、地形、气候等地理环境特征,知道北京位置优越,掌握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已经成为中华儿女最向往的地方。

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篇五

  2.指挥作战的有两个人――曹刿和鲁庄公,他们在战场上分别有怎样的表现呢?

  3.曹刿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曹刿的解释可分哪几层意思?

  (两层。指导学生先找出文中的原句,读一读、译一译,再理解。)

  明确:不攻击的原因――时机未到,攻击的缘故――“彼竭我盈”;

  不追击的原因――“惧有伏焉“,追击的缘故――“辙乱旗靡”。

  表现曹刿考虑周全、行动谨慎。

  教师总结:曹刿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实力变化作出正确的判断。

  教师总结:文章的第二、三小节,作者同样是紧扣“论”字,战场上的简洁果断的话语和战后令人恍然大悟的解释,不得不让我们佩服曹刿的卓越才能。

  (四)品读课文,赏析人物形象,鉴赏写作特点

  1.讨论归纳曹刿和鲁庄公的形象特点。(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要求从不同角度全面分析,至少说出三句来。)

  2.《曹刿论战》的详略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学生思考讨论后归纳)

  《曹刿论战》一文紧扣“论战”,叙述了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材料安排详略得宜,生动耐读。

  (1)第一段略去曹刿求见的详情细节,对曹刿与庄公的论战作了详写。

  (2)第二段不作战争场面的一般描写,只概述了作战的过程。

  (3)、第三段是论战的重点,详写曹刿论“何以胜”。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深入的学习了《曹刿论战》这一名篇,了解了处于弱势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认识了深明大义,才能出众,知己知彼深谋远虑的曹刿这一人物形象,让我们深深体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迈和责任感。课后你们还可以去阅读更多的惊心动魄的古代战争故事,去感受更多熠熠生辉的人物形象。

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篇六

  1、宠是无法腾飞的龙。

  爸爸妈妈你们知道吗?宠字的结构是一个宝盖头把龙护住了,宝盖头代表父母过分的呵护限制,这样龙永远也无法腾飞。现在,你们在生活上对我万般照顾,像那个宝盖头一样把我紧紧护住了,不让我自己去体验和实践,我这条小龙都变成一条无能无奈的小虫虫了,怎么能腾飞呢?请放开你们温暖的手,让我在万里晴空自由翱翔吧!

  2、花盆中的小苗长不成顶天立地的大树。

  俗话说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花盆太小,鸟笼太窄,虽然养花人和养鸟人精心照顾,但是,限制了小苗和鸟儿的自由成长,不能成材。要想成材,就必须经历风雨,经历挫折和磨练。小孩子更是如此,父母过分溺爱,就如同把他养在花盆和鸟笼里,永远不能够扎深根,不能历练搏击风雨的翅膀。爸爸妈妈,请给我一个广阔就的天地,让我自由成长。

  在实际人际交往中,我们在必要的条件下,可以委婉表达自己的看法,但提意见一定要真诚,过于作秀也是行不通的,要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

  课堂小结:邹忌讽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取决于他既敢于进谏,又善于进谏,讲究进谏的艺术性。但是,你想过吗?如果他碰到的是商纣王和楚怀王,结果会怎么样?他的譬喻再妙,辞令再巧,也是白费口舌,枉费心机。因此,纳谏成功还需要什么?君主要明智,要善于采纳建议。希望,我们每一个让都能虚怀若谷,听取别人的建议,不断完善自我!一个人,永远不能停止成长!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