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汇总19篇)

时间:2023-11-11 作者:FS文字使者村级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汇总19篇)

情况汇报还可以帮助领导了解员工和团队的工作压力和需求,及时提供支持和资源。范文中的案例和数据可以加深我们对某一情况的理解和认知。

村级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汇总19篇)篇一

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村级组织“有钱办事”,是充分发挥村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民生、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作用,全面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的重要保证。近年来,通化县委立足实际,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为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一、基本情况。

通化县幅员面积372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5万亩,森林覆盖率76.8%,现已发现矿藏36种,探明储量的28种。下辖15个乡镇和1个经济开发区,159个行政村,917个村民小组。20,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平均实现20.3万元。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难度,受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其中,突出表现在村干部身上,以往村干部在发展集体经济上存在“三不”思想,严重阻碍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一是不想发展。存在“小富即安”、“小富则满”的心理,认为村集体有转移支付,虽然紧点儿,但还够用,没有必要劳心费力地发展集体经济,得过且过。二是不敢发展。怕搞不好担责任,畏难思想严重。特别是一些有过失败经历的老村支部书记,“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畏首畏尾。更是怕村民埋怨、组织上不满意,最终出力不讨好,丢了“乌纱帽”。三是不会发展。有的村干部热情很高,但经营管理经验不足,创新意识不强,找不到发展集体经济的门路渠道,对发展村集体经济一筹莫展,有心无力。针对这些问题,县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利用县乡党校分期分批加强对村干部进行市场经济、经营管理、农业产业化调整、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的培训,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竞争意识。同时,采取外出考察学习的形式,组织村干部到福建、四川、山东、黑龙江等先进地区考察学习,进一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增强了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信心和决心。在“三项工程”实施后,县委还分批组织村干部到县内医药企业、农产品加工厂、规模化养殖场等地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挂职锻炼,提高村干部经营管理能力。并专门召开了关于如何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动员会议,提出了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路,使村干部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达成了“不发展集体经济不行”的共识。

(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探索发展集体经济新路子。

近年来,县委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实现形式,创新发展思路,拓展发展渠道,促进了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呈发展。

1、依托资源优势,拓宽发展集体经济主渠道。从全县目前情况来看,发展集体经济的手段主要是依托资源优势,因此,县委本着“科学、合理、有序”开发利用的原则,积极鼓励各村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集体经济。采取“公开标底、自主定价、现场揭标”等办法,对村集体所有的林地、荒地、荒滩等资源进行有偿转让、承包、租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村级集体收入。东来乡鹿圈村以山林作价入股的方式与通化兴星实业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鹿胜原生态生产基地,并与企业签订了合同,村集体前每年收入23.6万元,后40年每年收入35.4万元。果松镇东胜村利用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引进了圣水源漂流旅游开发项目,每年村级集体增收15万余元。

2、盘活闲置资产,开辟发展集体经济新财源。近年来,由于村部建设标准提高,农村学校合并和一些村企的倒闭等原因,在农村出现了一些旧村部、校舍、厂房等闲置资产。县委根据实际,建立健全村级集体闲置资产有偿使用制度,鼓励各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盘活集体闲置资产,增加集体收入。开发区河鲜村、大都岭村分别利用闲置的河鲜小学、大都岭中学校址,引进通化水泥制品厂和通化博琳建材有限责任公司,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二密镇干沟村把村里闲置场地进行对外租用,建起通化木材加工贸易园区,村里每年得到租金近5万元。

3、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发展集体经济新增长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们对生活需求的日益提高,使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逐渐成为农村集体经济增收的另一有效途径。县委积极指导各村党组织依托棚膜经济园区和山村优美的自然环境,着力发展特色产业、特色乡村游等农村二、三产业,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大泉源乡新设村新建了200栋食用菌日光蓄热式温棚,发展食用菌种植,引进浙江商人成立了肆益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村企签订订购协议,公司每收购1公斤食用菌,村里提取0.1元,每年村集体可收入60余万元。东来乡河北村积极采取投资入股的形式发展特色乡村游,投资60万元入股乐舟漂流公司开发漂流项目,每年村集体收入15万元。

4、优惠政策扶持,激活发展集体经济新动力。为搞活搞好村级集体经济,县委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激发发展新动力。制定了税收返成政策,要求各乡镇对村里引进的企业要按照企业缴纳税收30%—50%的比例,返成给村集体,增加收入。二密镇马当村引进入驻企业10余户,镇政府按照企业税收50%的比例返成,仅此一项,村集体年增收25余万元。果松镇七道沟村和复兴村,积极招商引资上项目,东财烧结、铝锰钛合金铸件、阜新金矿等企业相继落户,不仅可以租赁部分土地、林地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而且两村的年税收返成都在20万元左右。同时,县委还制定激励政策,对发展集体经济贡献较大的村干部,村党组织可按集体经营性收益中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进一步激发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热情。去年以来,全县共有60多名村干部得到不同程度的奖励。

(三)强化保障,加强管理,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县委在探索发展村集体经济新路子的基础上,积极优化保障机制,集聚各方力量,为发展集体经济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同时,加大日常管理力度,确保了村级集体收入合理有效使用。

1、选优配强村干部。村级班子战斗力不强,项目再好、扶持再多,也不能很好的为群众办实事。因此,县委结合“三项工程”和新农村建设要求,把是否有开拓创新能力和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能力,作为选拔任用村干部,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的重要标准,大胆启用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懂经营、会管理的能人,提高村级班子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今年,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全县共选拔能人村干部433人,为进一步抓好村级集体经济提供了人才保证。

2、“牵手”“联建”谋发展。县委积极开展了“牵手行动”和“村企联建”工作,为村集体经济增收创造条件。全县66个部门与村党组织结成帮扶对子,根据各村经济发展特点,帮助理清发展思路,选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向和项目。通过项目、资金扶持等形式,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县经济局根据二密镇干沟村靠近通梅干线的优势,帮助村里研究确定了发展农家乐等观光旅游项目。县农业局为大泉源乡大泉源村购置了农机设备,村里为村民种收提供低尝服务。

村级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汇总19篇)篇二

高官寨镇关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我镇以实现“村级增收、农民致富、基层稳定”为目标,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高官寨镇辖52个行政村,5.4万人,耕地面积12万亩。在52个行政村中,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5万元的村不足1/3,20余个经济薄弱村,15个经济空壳村。村级收入基本靠集体土地承包,但集体土地少、承包期长、寅吃卯粮,村级发展集体事业举步维艰,无钱办事成为阻碍农村持续健康发展的拦路虎。

今年以来,我镇确定了“政策引导,分类推进,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逐步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

一是政策引导,注入活力。我镇于年初出台了《关于鼓励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和《招商引资奖励办法》两个文件,将发展村集体经济纳入年度考核体系。为体现党委政府的发展决心,镇财政每年设立50万元专项资金,鼓励村集体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土地流转等方式,引进工、农、商项目,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明确奖励办法,制定优惠政策,以提高村两委成员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二是分类推进,增强活力。通过对各村反复摸底和深入调研,我镇实行因村制宜、分类发展的模式:官庄、罗家等农业特色村,继续大力发展优势农业,实现农产品的高效化生产、品牌化运作、规模化经营。辛庄、马庄等工业基础较好的村,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办厂、建立工业园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黄、石杨等地理位置优越、闲散地较多的村,利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盘活空闲土地增加集体收入。魏化林、柏家等物流交通便利的村,利用供销社服务平台,在服务中实现农民得实惠、村集体见收益的共赢。

三是以点带面,壮大实力。为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发展先进村的带动作用和示范作用,镇党委政府多次组织交流座谈会和项目现场观摩,邀请先进村做经验介绍和技术指导,为各村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和协作发展创造良好氛围和环境。在示范带动下,各村发展集体经济氛围日渐浓厚。借助官庄甜瓜基地、北孟棉花基地等一批农业特色品牌基地的品牌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全镇甜瓜种植面积达到25000亩,棉花种植面积15000亩,芦笋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并由村集体组织成立了一批合作社,在合作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借助魏化林社区服务中心项目展现的良好态势和前景,各村更加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充分发挥供销社经营渠道和本村特色农产品两个优势,积极建立服务三农经营体系,逐步迈出了服务创收的路子。

一是与供销社合作的三农服务创收体系初见成效。我镇是农业大镇,耕地面积12万亩,农民对农资和农机服务的需求量大,而购买渠道分散。村两委自身担负着为农服务的职责,却无资源和能力服务。市供销社一方面具有质优价廉的农业服务产品,另一方面具备国有单位的诚信和公益性。基于此,我镇借助市供销社的“公办”金字招牌和优质农业服务平台,以各村集体为实施主体,通过在耕、种、收管理等方面,给农民提供服务,实现农民得实惠、村级得收益、基层组织提高凝聚力的多赢。3月7日,我镇与市供销社签订了共建农村生产流通体系战略合作协议,3月29日,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高官寨分会挂牌成立,确定了先期建设的五个合作试点村。作为其中之一的魏化林村,投资50万元建成的集办公、经营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内,农资年销售收入可达92万元,日用品年销售收入可达40万元,通过利润分成,每年村集体可收入8万元。下步,该村将把村内1500亩耕地交付合作社经营。村民每年在获得土地补偿外,还可到供销社打工赚钱。柏家村通过流转土地,将实现500亩有机韭菜的规模经营,村集体在与供销社合作建立的社区服务中心内,将专门设立由集体管理的韭菜专营店,对产品进行统一包装、销售,从而促进村民和村集体收入。

二是以土地流转发展集体经济效果凸显。东安村通过流转。

土地100亩引进金农夫示范园,每年村集体可收益11万元;徐寨村通过流转450亩土地,拟招商建农业生态园,每年仅土地收益一项收入可达10余万元;新黄村通过新型社区建设,可节约耕地190亩,土地复耕承租后,常年收入可达15万元以上。

三是以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效果显著。官庄村通过成立甜瓜专业合作社,发展甜瓜种植和甜瓜市场管理,今年仅甜瓜市场一项收入就为村集体增收达25万元;罗家村成立奶牛专业合作社,为奶农提供统一防疫、统一售奶,免除群众后顾之忧,每年村集体可创收约5万元。除此之外,我镇付家、胡家岸等村也纷纷成立合作社,在为民服务的同时,实现村集体创收。

总结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收获与经验,我们深深体会到:

一、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有思路、有信心、有人干。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关键要靠支部书记,支部书记必须想干,有能力干,有决心干,只要有人干,就能走出路子。

二、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有政策、有重点、有激励。对推广性好、适用性强的经营模式,应该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对发展愿望强烈、思路切实可行、班子战斗力强的经济薄弱村,应重点给予关注和倾斜,同时对实现村级创收做出突出贡献的应予以奖励,以形成引导和推广。

村级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汇总19篇)篇三

(一)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基本情况。乡地处华蓥山中段,位于区东部,距离城区16公里。川陕公路、襄渝铁路纵贯全乡。本乡东接达州市大竹县,南与区龙滩乡相邻;西与区观阁镇、广兴镇接壤,北靠渠县。全乡面积46.2平方公里,人口13575人。20xx年全乡13个行政村目前仅村、村两个村存在集体经济收入,共计25500元,平均每村1961元。有收入的村3个,占总村数的23%;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村2个,收入在5000元至10000元的村0个,收入1000元至5000的村1个。

(二)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全乡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单一,主要靠资源承包、从企业收取公路维修费取得集体经济收入。

村:出租10亩塘堰一口,租期5年,每年取得村集体经济收入2000元。

村:出租闲置空地900亩,租期5年,每年取得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3500元。

村:收取煤矿村村级公路损坏维护费用10000元。

(三)村级集体资产现状。截止20xx年,全乡各村集体资产总额约为5万元,主要为村级活动室、远程教育设备、电脑、电视等固定资产,货币资产因维修办公室、办公经费开支、垫支保险费用等基本用完。

(四)村级集体债务状况。全乡13个行政村目前有2个村负债,总计负债36000元。村因垫付社长工资负债21000元;村集体资金2000元因日常办公经费开支目前已没有剩余;村集体资金10000元因维修公路目前没有剩余;村集体资金13500元因业主搞开发占用农民土地,已全部拨付群众,此外,因维修村级公路滑坡负债15000元。

(一)集体收入开支入不敷出。全乡13个行政村除极个别村有集体经济收入外,绝大部分村都没有集体收入,全靠上级拨款维持日常开支,部分村只能依靠上级财政投入办公经费维持日常运转,无力兴办公益事业,也无力增加村民福利,更无力发展创收实体,全乡收不抵支的村占绝大多数。

(二)主要收入增量不足。土地收益成为村集体的主要收入。20xx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靠土地取得的收入为15500元,占全乡集体经济收入的60.8%,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长乏力。

(三)收入来源途径单一。村级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村办企业破产,集体资源开发力度小是目前全乡各村存在的普遍状况。仅有的集体经济收入也只是靠出租土地资源的方式取得,收入来源单一且集体收入低。

多年来,集体经济始终处于低落状态,主要是受思想观念、创业意识和生产资源的影响,使集体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严重地阻碍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和积累。

一是村级领导班子素质不高,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不合理。有的长期处于软弱涣散状态,有的村干部一提及发展,往往过分强调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等客观条件,不能立足已有的土地、资源等优势求发展,很好地带领群众发展集体经济。

二是集体资金积累来源渠道单一,相当一部分村集体积累为负数,集体全部收入几乎仅来源于少数的机动地。除利用土地资源为集体增收外,没有其他更好的增收渠道。

三是资源没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闲置、浪费现象严重。如、五星、内槽、等村地处华蓥山区,林地资源异常丰富,村干部未能充分把握资源优势引领群众致富。

四是非生产性支出过大,财务管理不严。部分村干部乱支滥用,管理上有漏洞,导致集体积累流失的现象较为严重。个别村集体账目混乱,常年未向群众公开账目,在工作中甚至存在挪用集体资金支付党报党刊的情况。

五是产业带动无助集体经济发展。部分村除传统的种养殖业外,大力发展了特色产业,如五星村万亩油牡丹种植、村千亩茶叶基地、内槽村百头山羊养殖,发展势头良好,为业主和群众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集体经济从中受益甚微,甚至没有受益。有的村虽然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如村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但没有规范化运作,没有形成集约化经营,村集体也没有参与其中,更没有任何受益。

村级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汇总19篇)篇四

村庄集体经济是集体成员通过合作和联盟,利用其所有资源要素实现共同发展的经济形式。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农村的重要体现。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推动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繁荣农村先进文化、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从源头上减轻农民负担,解决税费改革后村级收入减少的客观需要,2019年8月14日,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由分管领导带队,抽排业务骨干对全县2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就村集体经济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及调研,现将检查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我县有2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农户1.1万户,农业人口5万人,农村劳动力3.3万人,耕地面积11.55万亩,其中集体耕地面积1.5万亩,草地面积62.5万亩,林地面积86.9万亩,目前成立专业合作社133个,截止2017年底,全县农村集体资产共计43891.09万元(其中流动资产7554.8万元,长期资产合计419.66万元,固定资产35916.6万元)。负债合计5972.82万元;(其中流动负债为465.31万元,长期负债为5507.5万元,目前所有者权益集体经济37918.27万元),经营性资产合计842.67万元,非经营性资产合计43048.42万元。

多年来,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受保守思想的束缚,开放程度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仅仅依赖农牧业、就农牧业抓农牧业的思想严重阻碍了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直接影响到村级自身“造血”功能,使各项垫付资金,还有很多正常或不正常的支出没有资金来源,尽而使集体经济逐渐走向低谷、走向薄弱。

一是受思想观念的束缚,导致集体经济缺乏发展后劲。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有很大的原因是思想观念在作梗,思想观念上的落后是当前制约和阻碍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最大障碍。部分干部及群众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观念和思维方式陈旧、保守,信息不灵,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认识,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束缚,没有形成很好的产业链条,只是就资源消耗资源,而没有很好的去开发资源,封建落后思想和小农意识观念导致了实践上的盲目被动,无法推动和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和发展。

二是受人为因素影响,导致集体经济包袱沉重。当前,部分干部,受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对集体经济管理和积累意识淡薄,存在重生产轻管理、重农户轻集体的不良倾向,弱化了村级集体经济的组织功能,承担的公共职能无法实现,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1、澄清底子,明确发展思路。底子清,思路才能明。为此,我们认真开展好摸底调查、清产核资、财务审计等,全面澄清了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底子,为指导基层抓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清晰的工作思路。一是深入调查了解。去年对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摸底,全面了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分析掌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形成了翔实的调研报告。二是狠抓清产核资。采取账实核对、实地勘查、内查外调、合同清理等措施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清查摸底、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并对所有权有争议的资产进行了认真界定,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三是严格财务审计。自去年7月份开始,结合“雁过拔毛”专项整治,认真梳理村(居)存在的帐实不符、账帐不符以及账外账、挪用公款等问题,全面掌握了村级组织“三资”情况。

2、政策引导,注入活力。2017年州财政给予奖励资金120万元,鼓励村集体经济发展,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土地流转等方式,引进项目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3、采取“飞地”经济模式,壮大集体经济。打破现有的行政区域界限,以村为单位投入产业发展资金,将贫困村纳入产业园区,实现不同村组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共有、共同发展目标,打造集体经济稳定增收的产业基地。

多年来,集体经济始终处于低落状态,主要是受思想观念、创业意识、和生产资源的影响,使集体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严重的阻碍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和积累,主要体现在:

一是村领导班子素质不高,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不合理,有的长期处于软弱涣散状态,有的村干部一提及发展,往往过分强调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等客观条件,不能立足已有的土地、资源等优势求发展,很好的带领群众发展集体经济。

二是集体积累来源渠道单一,相当一部分村集体积累为负数,集体全部收入几乎仅来源于少数的机动地。

三是资源没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闲置、浪费现象严重。

四是村里报账不及时,账务处理不规范,存在科目用错,账表不符现象;债权债务长期挂账不清理,存在虚有债权债务;大多数固定资产没有建账,没有明细;资源性资产集体管理不善等。

一、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有思路、有信心、有人干。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关键要靠支部书记,支部书记必须想干,有能力干,有决心干,只要有人干就能走出路子。

二、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有政策、有重点、有激励。对推广性好、适用性强的经营模式,应该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对发展愿望强烈、思路切实可行、班子战斗力强的经济薄弱村,应重点给予关注和倾斜,同时对实现村级创收做出突出贡献的应予以奖励,以形成引导和推广。

三、加强经济管理,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为增强集体经济强化监督机制。要继续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的财务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防止集体资产流失,节约各项经费支出,减轻集体经济负担,实现集体经济的资产积累。一是内部管理制度要再落实。如财务收支的预决算制度、支出审批制度、合同管理制度、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一事一议制度等其他各项制度,必须要落到实处,坚决避免走过场、走形式,要按照规定严格执行,提高资金利用的透明度,防止集体资产、资金、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流失和浪费。二是村务公开要再透明。目前,我县村务公开率已经达到100%,但村务公开的质量还不高,我们要加大公开的真实性,增强公开的透明度。要提高村民对村务公开的认识,实施有效监督;组织、民政、农经等部门要经常深入基层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核实。

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推动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繁荣农村先进文化、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从源头上减轻农民负担,解决税费改革后村级收入减少的客观需要,2019年8月14日,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由分管领导带队,抽排业务骨干对全县2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就村集体经济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及调研,现将检查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我县有2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农户1.1万户,农业人口5万人,农村劳动力3.3万人,耕地面积11.55万亩,其中集体耕地面积1.5万亩,草地面积62.5万亩,林地面积86.9万亩,目前成立专业合作社133个,截止2017年底,全县农村集体资产共计43891.09万元(其中流动资产7554.8万元,长期资产合计419.66万元,固定资产35916.6万元)。负债合计5972.82万元;(其中流动负债为465.31万元,长期负债为5507.5万元,目前所有者权益集体经济37918.27万元),经营性资产合计842.67万元,非经营性资产合计43048.42万元。

多年来,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受保守思想的束缚,开放程度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仅仅依赖农牧业、就农牧业抓农牧业的思想严重阻碍了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直接影响到村级自身“造血”功能,使各项垫付资金,还有很多正常或不正常的支出没有资金来源,尽而使集体经济逐渐走向低谷、走向薄弱。

一是受思想观念的束缚,导致集体经济缺乏发展后劲。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有很大的原因是思想观念在作梗,思想观念上的落后是当前制约和阻碍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最大障碍。部分干部及群众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观念和思维方式陈旧、保守,信息不灵,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认识,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束缚,没有形成很好的产业链条,只是就资源消耗资源,而没有很好的去开发资源,封建落后思想和小农意识观念导致了实践上的盲目被动,无法推动和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和发展。

二是受人为因素影响,导致集体经济包袱沉重。当前,部分干部,受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对集体经济管理和积累意识淡薄,存在重生产轻管理、重农户轻集体的不良倾向,弱化了村级集体经济的组织功能,承担的公共职能无法实现,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1、澄清底子,明确发展思路。底子清,思路才能明。为此,我们认真开展好摸底调查、清产核资、财务审计等,全面澄清了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底子,为指导基层抓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清晰的工作思路。一是深入调查了解。去年对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摸底,全面了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分析掌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形成了翔实的调研报告。二是狠抓清产核资。采取账实核对、实地勘查、内查外调、合同清理等措施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清查摸底、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并对所有权有争议的资产进行了认真界定,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三是严格财务审计。自去年7月份开始,结合“雁过拔毛”专项整治,认真梳理村(居)存在的帐实不符、账帐不符以及账外账、挪用公款等问题,全面掌握了村级组织“三资”情况。

2、政策引导,注入活力。2017年州财政给予奖励资金120万元,鼓励村集体经济发展,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土地流转等方式,引进项目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3、采取“飞地”经济模式,壮大集体经济。打破现有的行政区域界限,以村为单位投入产业发展资金,将贫困村纳入产业园区,实现不同村组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共有、共同发展目标,打造集体经济稳定增收的产业基地。

多年来,集体经济始终处于低落状态,主要是受思想观念、创业意识、和生产资源的影响,使集体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严重的阻碍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和积累,主要体现在:

一是村领导班子素质不高,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不合理,有的长期处于软弱涣散状态,有的村干部一提及发展,往往过分强调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等客观条件,不能立足已有的土地、资源等优势求发展,很好的带领群众发展集体经济。

二是集体积累来源渠道单一,相当一部分村集体积累为负数,集体全部收入几乎仅来源于少数的机动地。

三是资源没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闲置、浪费现象严重。

四是村里报账不及时,账务处理不规范,存在科目用错,账表不符现象;债权债务长期挂账不清理,存在虚有债权债务;大多数固定资产没有建账,没有明细;资源性资产集体管理不善等。

一、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有思路、有信心、有人干。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关键要靠支部书记,支部书记必须想干,有能力干,有决心干,只要有人干就能走出路子。

二、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有政策、有重点、有激励。对推广性好、适用性强的经营模式,应该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对发展愿望强烈、思路切实可行、班子战斗力强的经济薄弱村,应重点给予关注和倾斜,同时对实现村级创收做出突出贡献的应予以奖励,以形成引导和推广。

三、加强经济管理,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为增强集体经济强化监督机制。要继续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的财务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防止集体资产流失,节约各项经费支出,减轻集体经济负担,实现集体经济的资产积累。一是内部管理制度要再落实。如财务收支的预决算制度、支出审批制度、合同管理制度、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一事一议制度等其他各项制度,必须要落到实处,坚决避免走过场、走形式,要按照规定严格执行,提高资金利用的透明度,防止集体资产、资金、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流失和浪费。二是村务公开要再透明。目前,我县村务公开率已经达到100%,但村务公开的质量还不高,我们要加大公开的真实性,增强公开的透明度。要提高村民对村务公开的认识,实施有效监督;组织、民政、农经等部门要经常深入基层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核实。

****村位于****镇西北部,海拔500-850米,属典型的山地气候,距镇政府所在地18公里,全村幅员面积8.7平方公里。人口:*人,下设*个村民小组。现有建卡贫困户29户,90人;低保户35户,48人;特困供养46人;残疾人54人。

2020年村级集体经济主营收入预计达到约145万元(6月底),其中劳务公司承接人行便道工程104万元,****果专业合作实现收入40.9万元,实现利润约10.28万元,其中劳务公司约10万元,专业合作0.28万元。

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村工作中心任务来抓,每年召集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及村支两班子成员,集思广益,讨论商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工作计划,研究具体工作措施,保证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方向、有目标、有举措。建立发展村集体经济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实行书记主要抓、班子成员包干抓、各村民小组长协助抓的“三抓”工作法,采取“书记+村干部+公益岗位”的分组模式,年初交任务,年底看成效,在全村形成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村级集体经济的良好格局。初步建立规范管理村级集体经济的长效机制,及时全面公开村级集体资产和集体经济收支使用情况,自觉接受村监会和全体村民的监督,有效提高了集体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强化领导、强化措施、强化管理,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年年有收入、年年有发展。

********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是全区集体经济组织先行先试的村之一,其性质为村集体体独资。****是一个纯农业村,共有耕地5000多亩,由于城镇化的推进,部份良田熟土荒芜无人耕种,加之土地流转各项鼓励政策的出台,为****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土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集体经济组织按300元/亩的价格从农户流转土地250余亩,2020年集体经济发展高山优质水稻130亩、油菜170亩、高粱120亩。利用种植的油菜、大米、高粱,今年创建了扶贫车间一个,已获区人社和区农委批准,目前正在抓紧生产。

****建卡贫困户29户,共90人,为了明确利益分配方案。

(一)千秋集体经济组织分配方案即采用“1+2+3+4”分配方式:

“1”对流转出土地的农户。

“2”对建卡贫困户给予总利润20%的补助,均摊到建卡贫困户人头进行发放,此项实行动态管理对已稳定脱贫的农户不再参与分配。

“3”对壮大集体经济组织人员(即村支两委5人,公益岗位3人,本土人才1人共计9人)给予总利润30%的补助劳务补偿费,但实行最高限额,即大集体经济组织人员最高不超过5万元。

“4”作为壮大集体经济的储备金,属全体村民所有。

(二)****集体经济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

区农委为每户贫困户投资1000元入股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与每户贫困户签订利益分配合同,每年分配利润150元,连续分配4年。今年预计在10月左右进行利润分配。

各位领导,同志们:

欢迎大家莅临xx镇检查指导工作!今年以来,xx镇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紧扣全年目标任务,聚焦发展薄弱环节,找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发力点”,抓住破解集体经济发展难题的“切入点”,多措并举发展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截至10月底全镇17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累计收入5万元以下个村3个、5-10万元4个、10-50万元10个,总收入307.62万元,占任务的68.36%。预计到2020年底,全面消除经营性收入低于5万元的薄弱村,完成区下达的目标任务;年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村达70.59%以上,超过区下达目标任务的15.59个百分点;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强村比重总体达到23.53%,超过区下达目标任务的14.53个百分点。

一是奖惩并举,定好考核“指挥棒”。出台xx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考核年度奖惩办法,细化发展路径,明确奖惩举措。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全面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将盘活集体资产增收、结合乡村振兴增收、兴建经济实体增收、争取重点项目增收、积极招商引资增收、推动农旅融合增收等六种类型的增收渠道计入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奖励范畴;将各级各部门给予各类扶持资金、社会各界给予的捐赠资金和因涉矿给予的各种赔偿、补偿、补贴等资金(集体土地流转费和青苗费可以计入奖金)以及其他不是通过自力更生增强自我“造血”功能的资金不作为增收奖励范畴。奖的动心,增收部分最高10%用于奖励村两委成员,同时对于“消薄村”和新增50万元以上村另外奖励0.5万元至2万元。罚的惊心,最高全额扣罚村两委成员绩效工资,同时扣罚其主要负责人6个月的工资,并扣除原获得奖补资金。干的舒心,进一步畅通干事创业渠道。

为弥补村集体现无经济收入问题,村三委干部根据村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对策。首先决定对牛砦小区1号院三层闲置社区用房公开对外招租,以来增加村内经济收入,于今年8月中旬经公开招标现已对外出租,从而每年增加村经济收入近52万元,进一步提升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推动村内工作向前开展。接着,为了配合村域内郑锅二期工程的开展,目前涉及的牛砦四组正积极开展迁坟工作,现已完成87座坟墓的迁移工作,剩余29座坟墓将于月底前积极完成,为郑锅二期工程的进展提供了保障,同时可口可乐项目前期工作也有序开展。

下一步就关注最高的小区配套商业房建设事宜,村两委干部积极作为,并在办事处的指导下积极与高新实业、中建七局进行协商、磋商,找出制约小区配套商业房建设的困难和因素,积极上下协调,努力推进商业房这一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增加村民收人的工程尽早开工建设。同时也希望上级政府高度重视,尽快落实,从而提升牛砦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生活质量。下一步还将就牛砦小区二号院三、四号楼下挑空闲置建筑进行公开招标出租,抓好每一点点的收入。

我们要牢固树立对标意识、看齐意识和竞赛意识,确保责任同压实、工作同推进、落实同频率,以更加抓铁有痕的意志,更加雷厉风行的实际行动,向群众展示出务实重干的精神状态和作风形象,将全年工作目标落到实处,并切实壮大我村集体体经济,并增加村民收入。

村级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汇总19篇)篇五

牛砦村位于高新区沟赵办事处西部,辖区总面积4.2平方公里,村辖有6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共有3856人,拆迁改造征地后现余耕地约600亩。牛砦村克服种种困难在高新区、办事处党工委、政府的支持下于2018年2月10日完成了村民回迁分房工作,现近800户村民已入住新居。虽然村民已居住高楼,现已回迁接近三年,但小区配套商业房迟迟未建,大大影响了村民以及村集体的收入,从而制约了我村的发展。以前村集体收入仅仅依靠政府征地村级提成,现村域土地已基本征收完毕,现村集体几乎没有收入。也大大影响了村内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为弥补村集体现无经济收入问题,村三委干部根据村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对策。首先决定对牛砦小区1号院三层闲置社区用房公开对外招租,以来增加村内经济收入,于今年8月中旬经公开招标现已对外出租,从而每年增加村经济收入近52万元,进一步提升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推动村内工作向前开展。接着,为了配合村域内郑锅二期工程的开展,目前涉及的牛砦四组正积极开展迁坟工作,现已完成87座坟墓的迁移工作,剩余29座坟墓将于月底前积极完成,为郑锅二期工程的进展提供了保障,同时可口可乐项目前期工作也有序开展。

下一步就关注最高的小区配套商业房建设事宜,村两委干部积极作为,并在办事处的指导下积极与高新实业、中建七局进行协商、磋商,找出制约小区配套商业房建设的困难和因素,积极上下协调,努力推进商业房这一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增加村民收人的工程尽早开工建设。同时也希望上级政府高度重视,尽快落实,从而提升牛砦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生活质量。下一步还将就牛砦小区二号院三、四号楼下挑空闲置建筑进行公开招标出租,抓好每一点点的收入。

我们要牢固树立对标意识、看齐意识和竞赛意识,确保责任同压实、工作同推进、落实同频率,以更加抓铁有痕的意志,更加雷厉风行的实际行动,向群众展示出务实重干的精神状态和作风形象,将全年工作目标落到实处,并切实壮大我村集体体经济,并增加村民收入。

村级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汇总19篇)篇六

各位领导,同志们:

欢迎大家莅临xx镇检查指导工作!今年以来,xx镇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紧扣全年目标任务,聚焦发展薄弱环节,找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发力点”,抓住破解集体经济发展难题的“切入点”,多措并举发展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截至10月底全镇17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累计收入5万元以下个村3个、5-10万元4个、10-50万元10个,总收入307.62万元,占任务的68.36%。预计到2020年底,全面消除经营性收入低于5万元的薄弱村,完成区下达的目标任务;年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村达70.59%以上,超过区下达目标任务的15.59个百分点;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强村比重总体达到23.53%,超过区下达目标任务的14.53个百分点。

一是奖惩并举,定好考核“指挥棒”。出台xx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考核年度奖惩办法,细化发展路径,明确奖惩举措。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全面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将盘活集体资产增收、结合乡村振兴增收、兴建经济实体增收、争取重点项目增收、积极招商引资增收、推动农旅融合增收等六种类型的增收渠道计入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奖励范畴;将各级各部门给予各类扶持资金、社会各界给予的捐赠资金和因涉矿给予的各种赔偿、补偿、补贴等资金(集体土地流转费和青苗费可以计入奖金)以及其他不是通过自力更生增强自我“造血”功能的资金不作为增收奖励范畴。奖的动心,增收部分最高10%用于奖励村两委成员,同时对于“消薄村”和新增50万元以上村另外奖励0.5万元至2万元。罚的惊心,最高全额扣罚村两委成员绩效工资,同时扣罚其主要负责人6个月的工资,并扣除原获得奖补资金。干的舒心,进一步畅通干事创业渠道。

村级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汇总19篇)篇七

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村工作中心任务来抓,每年召集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及村支两班子成员,集思广益,讨论商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工作计划,研究具体工作措施,保证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方向、有目标、有举措。建立发展村集体经济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实行书记主要抓、班子成员包干抓、各村民小组长协助抓的“三抓”工作法,采取“书记+村干部+公益岗位”的分组模式,年初交任务,年底看成效,在全村形成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村级集体经济的良好格局。初步建立规范管理村级集体经济的长效机制,及时全面公开村级集体资产和集体经济收支使用情况,自觉接受村监会和全体村民的监督,有效提高了集体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强化领导、强化措施、强化管理,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年年有收入、年年有发展。

********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是全区集体经济组织先行先试的村之一,其性质为村集体体独资。****是一个纯农业村,共有耕地5000多亩,由于城镇化的推进,部份良田熟土荒芜无人耕种,加之土地流转各项鼓励政策的出台,为****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土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集体经济组织按300元/亩的价格从农户流转土地250余亩,2020年集体经济发展高山优质水稻130亩、油菜170亩、高粱120亩。利用种植的油菜、大米、高粱,今年创建了扶贫车间一个,已获区人社和区农委批准,目前正在抓紧生产。

****建卡贫困户29户,共90人,为了明确利益分配方案。

(一)千秋集体经济组织分配方案即采用“1+2+3+4”分配方式:

“1”对流转出土地的农户。

“2”对建卡贫困户给予总利润20%的补助,均摊到建卡贫困户人头进行发放,此项实行动态管理对已稳定脱贫的农户不再参与分配。

“3”对壮大集体经济组织人员(即村支两委5人,公益岗位3人,本土人才1人共计9人)给予总利润30%的补助劳务补偿费,但实行最高限额,即大集体经济组织人员最高不超过5万元。

“4”作为壮大集体经济的储备金,属全体村民所有。

(二)****集体经济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

区农委为每户贫困户投资1000元入股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与每户贫困户签订利益分配合同,每年分配利润150元,连续分配4年。今年预计在10月左右进行利润分配。

村级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汇总19篇)篇八

1.村级集体经济资产情况。乡村级集体经济总资产2050万元,主要为村民自筹、财政投入和社会资本,主要包含:集体林地1.2619.08万亩、土地706.2亩、农业种植机械设备4套,流动性资产约302万元。

2.九环沿线的3个村主要以旅游观光产业为主,村民建立合作社与社会资本合作发展,采用股份制管理模式,年底合作社和公司按比例分红,高半山的2个村主要以蔬菜种植产业为主,党员干部带动村民建立合作社,统一购买和销售。

3.5个村均为合作社代村民管理集体资产。

4.经验启示。

起,各村积极落实松潘县委县政府建设国际旅游胜地战略部署,党支部带领党员干部群众,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文化优势,积极争取项目资源,纷纷成立专业合作社,作为产业发展的实施载体,采用“支部+农户+公司”模式,规范旅游市场,降低经营风险,拓宽就业渠道,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探索出了一条群众自筹一点、政府补贴一点、企业投资一点的“三个一点”现代农村产业发展道路。

坚持党支部带动引领。

近年来,各村党支部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重,以党的组织建设理念抓合作社管理和人才建设,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和管理能力提升,为以党建促发展找到了契合点,为深化党的先进性建设搭建了平台,村支部的创新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实现了管理有序。

坚持党员干部带头示范。

群众看干部,干部看党员,党员看组织,越是在发展集中的`地方越是需要有一支强有力的党员干部队伍。党员干部大力支持合作社发展,发动群众积极响应、踊跃参加,在建设过程中坚决服从组织领导,在半农半牧的基础上建立了旅游服务产业主导,实现了干部有为。

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战略。

依靠产业支撑,突出基础先行,为重构产业发展秩序,围绕一系列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做好推进服务工作,带领全村群众坚定推进幸福美丽家园巩固提升工程、大骨节病试点成果巩固提升项目、民族团结进步中药材种植项目、安全饮水项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等一系列重点工程项目,实现了基础先行。

坚持强化村民综合素质能力。

为走好乡村生态旅游这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严格规范村民议事规则和各项管理制度,所有重大事项均召开班子会议或村民大会一致通过决定。合作社还通过带动部分贫困户参与旅游经营,解决闲散劳动力就业,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石。注重通过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村民素质,巩固发展成果,多次组织外地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厨艺、家政、礼仪培训,按照“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接待、统一收入、统一宣传、统一培训”的管理模式,提升川盘整体形象。注重维护团结稳定局面,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努力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全村和谐稳定,近年来从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刑事案件及涉稳事件,实现了社会和谐。

近年来,各村各项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但与经济发展需要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受气候影响,高原地区各项基础建设使用寿命有限,后期管理维护往往难以跟上,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使用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在当前全国安全生产总体形势下,对乡村旅游服务业的规范和监管存在一定真空,受发展规模影响,各村难以开展民族传统食品和酒类的文化体验等经营活动。

进一步加快道路、饮水、排污、用电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涉旅产品质量监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扩大旅游品牌宣传,推动农村产业健康发展。

村级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汇总19篇)篇九

xx县地处桂中腹地,属柳州市辖县,紧邻柳州市区,全县辖13个乡镇,面积2504平方公里,总人口53.13万。近年来,我们立足于本县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在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的同时,按照工业强县的发展思路,紧紧依托大柳州工业经济的带动作用,积极调整工业布局、扩大工业经济规模,大力发展以为柳州市工业配套为主的配套经济,壮大了工业经济实力,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2003年,全县实现国民生产总值33.98亿元,比2000年的24亿元增长了41.58%;工业总产值完成37.5亿元,比2000年的17.2亿元增长了118%;财政收入实现3.2亿元,比2000年的1.37亿元增长了133.58%;一、二、三产业的比例由上年的31.22:31.31:37.47调整为28.9:36.7:34.1,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大幅度增加,初步实现了由农业县向工业县过渡的历史性转变。

一、审时度势,明确发展思路。

县域配套经济的发展思路,是县委、县政府在近年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并最终确定下来的。二十一世纪以前,我县的县域经济主要依靠农业生产,七十、八十年代,我们先后兴办了糖厂、县制药厂、县水泥厂、县砖厂、县农机厂、县食品厂、县轻工机械厂和县塑料制品厂等一批企业,但是在市场经济的滚滚浪潮中,这些规模小无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大都已先后被淘汰。到80年代中后期,糖业税收曾一度支撑了全县财政的半壁江山,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一的“糖财政”使县财政收入陷入停滞不前的局面。面对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面对全区较发达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明显地感到,我们已经落后了,因此,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新的突破,促进全县综合实力迈上新的台阶,成了我们县委、县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根据自治区作出的“富民兴桂新跨越”重大战略决策,围绕柳州市委提出的“工业立柳、强市富民”总体发展思路,抓住我国三大汽车集团把柳州作为其南方重要生产基地的历史机遇,结合我县县情,在认真调查研究内外部环境并充分分析自身优劣势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配套经济的工作思路,作出了“调整结构,科技兴农,招商引资,工业强县”的战略决策。在大力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的同时,调整工业发展思路,甘当配角,主动接受柳州市工业经济的辐射,积极调整工业发展布局,借力发展工业经济,推进工业化进程。特别是把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作为我县工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加强政策引导,构建发展平台,大力招商引资,抓好协调服务,使汽配业逐步成长为我县工业经济的主导产业。通过积极为柳州市大型企业提供配套、加工和服务,促进了我县的工业企业在规模、效益、管理以及技术等方面的水平得到整体提升,对我县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入、加速城镇化建设、带动我交通运输业和饮食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3年,我县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54元,其中相当部分来自于配套经济,以汽车零部件企业为主的工业企业为消化城乡劳动力提供了4.5万个就业岗位,如柳州市卓丰内燃机有限公司70%的操作工人都来自当地农村。全县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已达到了8家,工业增加值实现11.20亿元,比上年增长8.2%,工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62%,拉动gdp增长7.45%。

二、优化投资环境,吸引企业落户。

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吸引和留住投资者的关键,是经济发展壮大的基础和保障。我们坚持狠抓投资软硬环境建设,努力营造发展经济的良好环境。一是按照“突出县城、带动全县”的总体思路,加强小城镇建设和管理,重新调整县城行政区划,把三个工业小区和建都、基隆开发区以及进德镇5个村委的行政管理职能划归县城拉堡镇,使县城区域面积由5.1平方公里扩大至45.78平方公里,人口由3.62万人增至7.25万人,进一步增强了县城的聚集效应和接受市区工业辐射的能力。二是制定工业企业发展优惠政策。在土地使用、信贷、税收征管、市场准入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如:凡到我县投资发展汽配产业或现有汽配企业的扩改建工程,都给予土地出让金减免50%的优惠;工业企业在报建工程时,给予免除缴纳小城镇建设配套费的优惠。三是建立行政审批办证大厅,推行“一站式”服务,简化审批程序,规定审批时限,提高办证效率。四是抓好工业小区建设,构筑发展平台。为了创造各种良好硬件环境,构筑企业到我县落户发展的平台,快速增加我县工业经济总量,我县狠抓工业小区建设,结合xx县实际,按照顺势渐进、梯级开发的模式,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规划一块,开发一块,生效一块,为我县配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载体。从1992年开始,我们先后创办了第一、第二、第三工业小区和基隆、建都两个综合开发区,在与柳州市区接壤的穿山镇规划建设高标准高起点的穿山工业小区。通过加强工业小区建设,不断完善工业小区的各项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工业小区的聚集效应得到了充分发挥,为吸引外地企业到我县落户和柳州市工业向我县扩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我们以工业小区为依托,先后成功引进了柳州绰丰内燃机有限公司、柳州市乘龙专用车有限公司、柳州柳新汽车冲压件有限公司、柳州方盛锻造有限公司、柳州天海电器有限公司、柳州金鸿汽车配件厂、柳州市汽车座椅有限公司、柳州市柳江联丰实业有限公司等一批规模大、效益好、档次高的骨干企业,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县工业小区共引进工业企业709家,去年完成固定资产投入3.72亿元,从业人员9290人。2003年,工业小区的工业产值达到了20.21亿元,在全县的年工业产值中占53.97%,上缴税金1.23亿元。

三、狠抓招商引资,壮大配套经济。

经济发展首先要解决大量的资金问题,靠国家投资太难,靠原始积累太慢,靠外资最好,这是我们近年来发展配套经济的深切体会。我们坚持以扶持政策为先导,以工业小区为主战场,以项目为载体,以企业为主体,把吸引外资作为发展配套经济的重点工作,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是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持之以恒的开展引资活动,千方百计保证县外资金“低门槛进入、低成本发展、高效益回报”。二是专门成立了招商引资办公室,组织专职人员负责对外招商引资,对到我县落户的企业进行跟踪服务。三是制定了《县四家班子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制度》和《领导干部招商引资责任制制度》,把招商引资项目任务分解落实到县四家班子领导和乡镇科级领导,并建立奖惩制度,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对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四是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鼓励外商及国内优秀民营企业到我县投资办企业;组织集体企业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小巨人”型汽车零配件企业,形成规模化经营。如1992年由县汽配总厂与柳州汽车厂、台商三方合资组建了柳州柳新汽车冲压件有限公司,该公司陆续注入资金3亿多元,现年产值已达到3亿多元,成为我县第一纳税大户。2001年我们又引进港商整体兼并多年亏损的穿山汽车配件厂,组建柳州绰丰内燃机有限公司,该公司陆续投入资金218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和产能扩建,使企业很快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三年利润达7000万元,现年产值达到了5亿元,成为我县产值第一大户。2003年,全县共引进投资项目25个,协议投资22.97亿元,现在全县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已达到8家,起到了作为龙头企业的强力推动作用。

四、抓好协调服务,加强资源共亨,促进汽配业快速健康发展。

汽配工业是我县配套经济的最主要亮点,为促进汽配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我们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服务功能,加强对行业的协调和指导。一是成立了“柳江县汽车配件行业协会”,向会员企业宣传汽车产业政策,提供市场变化预测,提出发展建议,搭建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亨平台,协调会员企业之间、会员企业与整车厂之间的关系。二是主动出击,做好服务。我们积极与汽车整车厂加强沟通,为汽车配件企业牵线搭桥,积极协助企业开拓一级配套市场,稳固二、三级配套市场,引导会员企业间实现互相配套,争取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以柳新冲压件公司、绰丰有限公司、乘龙专用车有限公司、汽车弹簧厂、汽车配件总厂等为主导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我们的积极协调和引导,在技术和市场上得到了柳州五菱、柳汽、柳特等大型整车厂的大力支持,进入其核心配套体系,成为整车厂的紧密型战略伙伴。在柳州三大整车厂的强力拉动下,我县汽车零配件行业产销效益呈现高速发展趋势。三是加强与区内外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联系与沟通,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推进企业创新体制的建立。四是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的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开发新产品,跟上整车厂产品升级换代的步伐,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据统计,目前我县工业企业累计完成技改资金投入3.5亿元,为我县汽车配件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3年,全县汽车零部件会员企业已发展到48家,其中,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有23家,亿元以上的有3家。全县汽车配件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4.39亿元,同比增长36.11%,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8.42%,增加值4.74亿元,同比增长45.24%,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42.28%,利税2.84元,同比增长71.3%,占全县工业利税总额的71.18%。形成了以发动机、大型覆盖件、弹簧、传动轴、锻压件、线束等为主的近千种产品的汽车零配件产业群,不仅为柳州市整车厂提供配套,同时成功进入北汽福田、海南马自达、云南红塔等厂家的配套体系。

近年来,我们的县域经济取得了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逐步从一个农业大县走向工业强县,是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充分发挥本区域的优势,并不断通过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对经济管理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取得的。但是,这些成绩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比较大的差距。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辩证地看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按照自治区“工业兴桂”和柳州市“再造一个工业柳州”的战略思路,紧紧抓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逐步形成和每年召开南博会的历史机遇,主动接纳柳州市乃至沿海地区、国际范围的产业转移;继续落实我县“调整结构,科技兴农,招商引资,工业强县”的发展思路,脚踏实地,因地制宜,立足于我县区位优势,不断完善招商引资机制和项目带动战略,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用工业化的思维谋划县域经济的发展,加快全县的工业化进程,打造与柳州市工业对接配套的工业体系,逐步把我县发展成为大柳州经济圈制造业的重要生产基地,带动全县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根据柳州市工业的发展特点和我县的实际,当前,我们要下大力气重点抓好四个行业:一是继续把汽车零部件产业作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二是提升、巩固制糖业;三是以花红药业落户我县和柳江制药厂成功改制为新起点,发展壮大制药业;四是引导和扶持县内四家水泥厂整合资源,发展建材业。在抓好四个重点行业的同时,依托制糖业、制药业,并通过组建或引进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与此相配套,要重点建好四个工业带:以推进穿山小康示范镇建设为契机,逐步建好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科技含量较高的穿山高新技术工业带,以中小型制造业为主的都龙工业带、以建材及汽车配件为主的进德工业带和以化工为主的河表工业带。

村级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汇总19篇)篇十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用到汇报的地方越来越多,汇报时通常会多讲一些重点工作的内容,非重点的内容简单介绍即可,那么,汇报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循环经济发展情况汇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xxxx区地处xxxx西部,是五城区之一,辖区总面积162平方公里,总人口12万人,下辖10个办事处,是一个以工业为主、综合发展的新兴城区。

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20xx年,我们本着“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加快全市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合理布局城市功能”的原则,规划建设了焦作西部产业集聚区,总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现代化工和汽车零部件两大主导产业。截止目前,已入驻企业116家,上市企业4家,实施项目178个,总投资405亿元,初步形成了佰利联产业园、氟化学产业园、光伏产业园、风神轮胎产业园、食品工业园和高新技术创业园六大产业园区。20xx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5.14亿元,实现税收5.54亿元。

近年来,我们立足xxxx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以创建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为目标,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围绕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基本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园区为平台的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初步形成了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园区大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单位gdp能耗由20xx年的2.798吨标准煤/万元降低到现在1.614吨标准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20xx年的241立方米/万元降低到现在的154立方米/万元;同时,企业工业废弃物则以8.5%的比率逐年下降,万元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下降18%以上,目前,集聚区工业废弃物处处理率达到95%以上。随着集聚区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的全面建成,集聚区污水处理率达100%。

(一)科学论证抓规划。发展循环经济,规划是龙头。我们按照“三规合一”和“四集一转”的要求,编制了西部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并围绕发展循环经济,先后两次对总体规划进行了调整完善,率先通过了省里的安评和环评,形成了产业成链、企业集群、物质循环、集约发展的空间发展布局。20xx年,我们又针对辖区化工产业突出的实际情况,多次邀请中国石油和化工规划设计研究院,对集聚区内化工产业链条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规划设计,依托佰利联公司、多氟多公司、焦煤集团等化工企业,以发展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涂料产业和基础化工产业为重点,初步形成了《现代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规划》。计划到“十二五”末,西部产业集聚区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基本实现产业生态化、发展绿色化的发展目标。

(二)突出重点抓循环。围绕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循环发展,实施“循环改造”和“链条延伸”,引入新工艺,谋划新项目,建立新链接,基本形成了“氟、钛、锆、硅、锂”五大化工元素循环产业链。一是抓技术改造,推广清洁生产。引导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实施工艺改造,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拿佰利联公司为例,主产品钛白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七水硫酸亚铁,经工艺转化,重新用于提炼钛白粉;产生的.废水经净化处理转化为中水,实现循环使用;产生的废气(热)经过梯级利用技术,为自身发展和周边企业提供热源;产生的黄泥废料用于制取钛石膏,生产石膏砖。二是抓外引内联,打造循环链条。按照“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循环链接”原则,实行产业链招商、补链招商,引进建设产业链延伸关键项目,促进了企业间、产业间的首尾相连、环环相扣。围绕佰利联公司主打产品钛白粉,我们引进了江苏三木集团和河南汉莎,实施了表层材料工业园和高性能环保涂料等项目,形成了从基础化工产品到高科技终端产品的链式发展。围绕焦煤集团开元化工,我们引进合晶科技,实施了离子膜烧碱、多晶硅等项目,形成了“离子膜烧碱-三氯氢硅-多晶硅、单晶硅”光伏产业互补共进的循环链条。三是抓产业互动,促进循环链接。结合产业发展特点,依托氟、钛、锆、锂、硅等五大产业延伸,规划建设了产品相互应用、互为原料的六大产业园。如氟化学产业园区利用光伏产业园区的产品单晶硅、多晶硅生产太阳能切片,最终形成太阳能电池、节能灯具等产品;佰利联产业园区与光伏产业园区、氟化学产业园区间共享氯气等化工原料……按照集聚区规划,通过政府搭建的资源共享平台,强化园区联系,推动产业向精深化、规模化发展,促进产业链和产业园区间形成横向耦合的产业循环。

(三)健全政策抓配套。推进循环经济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政策作为支撑和保障。我们着重从产业、财税、土地、服务等方面,研究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在产业政策方面,对照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关政策,列出了产业发展明细目录,对鼓励类项目优先发展,对限制类项目不予支持,对禁止类项目一律不予引进、不予审批、不准建设。在财税政策方面,对符合循环经济要求、国家鼓励的项目,由财税部门对照有关规定制定细则,给予奖惩。在土地政策方面,对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的基础设施项目,按照政策规定优先保证土地供应,该减免的费用一律减免。在服务政策方面,对循环经济建设的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分别由一名区级领导牵头全程服务,要求有关部门跟踪服务,努力打造绿色通道,促进循环经济项目的实施。

(四)严格管理抓执法。严格落实国家产业政策,限期淘汰国家明令禁止的设备和工艺,支持发展清洁生产工艺和高新技术产业;深入开展环保飓风专项行动,关停取缔了30余家“五小”企业,对排放不达标的企业进行了停产治理,为循环经济发展拓展了发展空间。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遵守环保法律法规,依法行政,积极支持和督促有关部门严格执法、秉公执法。人大、政协始终把环境保护作为监督重点,组织代表、委员开展经常性的执法检查、视察活动,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全面推行了环保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行政执法公开制和行政责任追究制,规范执法行为,使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正确行使权力、自觉履行义务,确保环保法律法规得到全面实施,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我们在循环经济中,感觉到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发展循环经济还需进一步完善,建议缩短项目审批时限,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为循环经济发展开通绿色通道;二是发展循环经济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建议在科技创新、技术改造、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等方面出台扶持政策,为循环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三是发展循环经济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评估,建议设置具有可操作性、能反映循环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考核评估体系。

今后,我们将以这次调研为契机,学习周边地区先进经验,抢抓中原经济区和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机遇,按照绿色发展要求,强化政策导向,坚持项目带动、创新驱动,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巩固提升循环链条,着力提升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村级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汇总19篇)篇十一

近年来,xx区始终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大力实施“环境立区”战略,着力打造“投资到xx、事事都好办”的环境品牌,努力使xx成为客商投资的洼地、服务的高地、发展的福地。先后荣获“省投资环境优化奖”、“xx省优秀金融生态区”称号。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环境代表一个地区形象,是促进经济发展重要推动力,是一个地方加快发展的最大品牌。我们坚持“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理念,推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区主要领导担任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领导小组的组长、副组长,定期召开常委会和全区性专题会议予以研究部署,成立行政效能办公室专门负责协调开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在《xx日报》、xx新闻、xx政府网等新闻媒体开辟专栏广泛宣传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具体举措,努力营造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同时,实行服务企业、项目建设“一线”工作制、区级领导干部联系和服务企业责任制和“三个一”工作机制。每位区级领导都联系有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每个职能部门都分包有具体的建设项目和企业,实现“个个肩上有担子、人人身上有压力”。如在解决佰仕达公司院内“通讯信号弱,网速缓慢”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中,区里联系该企业区级领导亲自带领工信局、移动、电力等单位负责人赶赴现场,及时为他们安装了小型信号增大器和光纤接入分配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工作中,我们把服务对象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一是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精简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进行再清理,共清理审批事项80余项,精简审批事项98项。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项目建设单位相对集中的工业集聚区,累计投入资金11亿元,建设了经三路、雪莲路、纬二路、纬五路等10条道路,建成了变电站、雨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和14栋标准化厂房,铺设了供热管道和供水供气管网,使项目入驻的基本条件日趋完备。

三是积极开展专项服务活动。以开展“企业服务年”、“项目服务年”、“为企业送服务”活动为契机,全力服务企业发展,千方百计帮助企业破解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仅今年以来,共组织各职能部门累计为企业提供各类服务1200人次,帮助多氟多、佰利联、东方海纳、维纳陶瓷等企业争取转型升级资金约1700万元,协调金融机构为辖区企业融资14.73亿元,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50余个。如获悉鑫诚、淼雨、科力达、中州胶带等企业因流资困难影响生产时,积极协调农信社及时提供总计达3400余万元贷款用于生产经营,有力支持企业发展壮大。

四是探索建立优化环境的长效机制。在服务企业、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创新建立“企业服务面对面、解决问题联席会”工作机制,严格实行服务企业、项目建设:定人、定措施、定时限、定奖惩的“四定”工作模式,即服务企业、项目建设要有专人负责,对出现的问题要有专门方案措施,实行限时办结和奖优惩劣机制,对发展快、牵涉问题比较多的.重点企业和建设项目,区主要领导进行“面对面”服务,直接到企业、项目建设单位现场解决问题,如多氟多公司上市前夕,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带领分管工作人员现场办公,及时与市金融办协调,安排区工信局、区商务局、xxxxxx国税分局等单位为公司提供各种上市服务工作,对存在的厂区电线杆影响生产厂房建设问题,多次与郑州铁路局、供电公司协调,在规定时间为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困难,确保公司正常生产经营。

五是建立企地和谐发展促进会。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环境立区”工作向基层延伸,组织涉企部门、办事处、企业、村建立“企地和谐发展促进会”,为群众、企业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反映心声的场所,为建立和谐企地关系提供了一个协调利益、化解矛盾的舞台。工作中,区委、区政府指导其充分发挥政策法规宣传员作用、企地关系预警员作用、解决矛盾协调员作用和沟通政府、企业、群众的联络员作用,聘请环境监督员,深入企业、深入群众,广泛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区委、区政府制定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等各项政策,及时了解和反映企业、群众的意见建议,积极主动地排查并有效化解各种矛盾纠纷,使之成为预警的窗口、沟通的平台、协调的载体、联络的纽带。仅20xx年,就为企业、项目建设单位解决实际问题68个,排除矛盾隐患10起,有效促进了企地共生、共建、共赢和谐谋发展氛围的形成。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难在落实,重在落实。我们主要采取三项措施,确保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各项举措落到实处。一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围绕各窗口部门和单位履行职责、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情况,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巡查暗访活动,对巡查暗访过程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逐一进行整改。深入基层走访企业和工商业户,收集反映环境方面的问题意见建议。就反映出的问题,采取现场办公、下发督办单等形式,进行跟踪督察督办。推进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加强行政审批工作监督管理,在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银行开户等方面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开通方便、快捷的“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代理服务和“保姆式”服务。推行党务、政务公开,对区直机关、各有关部门需要公开的基本内容及项目及时进行整理,及时进行公开。二是强化服务群众民主评议。建立民主评议行风、企业和商户评议管理部门、服务对象评议服务部门等制度,把评判权直接交给服务对象,并将评议结果与干部实绩考核和使用相挂钩,每年都要对全区各个部门及二级机构、基层站所进行评议,连续两年排名靠后的部门领导予以免职,是垂直部门的建议调离。通过发扬群众监督和群众评议方式,有力确保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各项举措落到实处,有效地增强了各级干部廉洁高效服务经济发展意识。三是建立行政执法举报投诉、监督约束、责任追究等制度。设立环境投诉热线,方便群众、企业、项目建设单位举报投诉,在全区15家重点企业建立环境监测点,环境立区办公室定期对环境监测点进行走访,对发现违规、违纪单位和人员坚持铁心肠、铁手腕、铁纪律的“三铁”原则查处,对发现的案件做到有报必查、有查必果、有错必究,实行对违纪人员先处理后办手续,直查直处,速查速结,逐步形成谁破坏xxxxxx环境,损害xxxxxx形象,就拿谁帽子,端谁饭碗的高压态势。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围绕企业发展新需求,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方法,不断增强为企业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企业发展、项目建设增添更大的助力,努力构建经济充满活力、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城乡一体的和谐新xxxxxx,为xxxxxx市建设更具活力新型城市、走在中原经济区前列作出更大的贡献。

村级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汇总19篇)篇十二

根据省、市、区选派和驻村扶贫工作要求,在充分走访调研基础上,结合鲍兴村实际情况,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走访调研情况。

为尽快了解掌握鲍兴村基本情况,从驻村工作第1天起,在村书记和主任的陪同下,开始赴各村民组进行实地调研。11月7-11日,先后赴14个村民组,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调研了鲍兴沙塘、淠河堤、文俊鱼塘、司圩排灌渠等地,查看了与相邻北三十铺村、高潮村、小圩村等边界情况。通过实地调研,与村两委、部分党员代表、村民组长谈心谈话,初步了解了村情村貌、发展基础、存在问题及民意期盼等,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了思路。11月13日-19日,在书记、主任和相关村民组长陪同下,对村部分五保、低保、贫困户进行登门拜访,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收入来源、家庭困难、贫困原因、脱贫想法等,为制定干部包户计划提供基础。近两月来,村两委共召开工作碰头会4次、部分村民组长座谈会2次,听取意见和建议,为谋划下一步发展提供依据和思路。

二、鲍兴村基本情况。

鲍兴村属xx区木厂镇,辖14个村民组,总人口655户2640人,以农业人口为主。村域面积4000亩,地势东高西低,属江淮分水岭,淠河流域。

1.交通区位情况。鲍兴村位于木厂镇西南端,老淠河沿岸,南与北三十铺村相连,西与xx区新安镇隔河相望,西北与淠东乡小圩村、木厂镇高潮村接壤,东连六寿路,距沪汉蓉高速六安北下道口仅5公里。

2.农业生产情况。全村现有耕地1690亩,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为主,种植水稻、小麦1590亩,粮食产量87.8万公斤。现有大棚蔬菜10余亩。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养殖场9家,合计年出栏生猪余头;白鹅养殖户2家,年出栏3000余只。

3.农民收入情况。20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7800元/人左右,主要以外出务工收入为主,其次为农业种植及畜禽养殖。全村70%以上的家庭都有外出务工人员,每年外出务工人员1000多人,主要流向江苏、浙江等地,主要从事建筑业等。

4.组织建设情况。村党支部组成人员5人,村委成员3人,其中2人交叉任职。村支部下设5个党小组共51名党员(其中预备党员1名)。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基础设施薄弱。鲍兴村地势东高西低,岗、湾、畈皆有,是木厂镇易旱易涝人多地少的贫困村。交通方面,通组路多为机耕路,村内尚未形成循环路。全村境内跨村道路3条,其中仅有一条水泥路面(鲍兴路)2.6公里,贯穿全村东西方向,是连接六寿路和淠东乡的重要交通要道,目前路面损坏严重,急需修缮拓宽;兴卫路贯穿木厂镇西部五个村,南接北三十铺村、北至高潮村,目前临近两村均为水泥路,仅鲍兴境内为2.4公里土路,属断头路;淠河路北连鲍兴路、南至淠河堤城北方向,目前是砂石路面。水利方面,支渠大多未硬化疏水不畅且跑冒滴漏,灌溉系数偏低。司圩排灌渠全长1.6公里,是村内司圩、马台、河口、鲍台4个村民组重要排灌主渠道,总排灌面积700余亩,属人工挖掘土渠,杂草、泥土等堵塞严重,渠道不畅,极易形成内涝,严重影响周边农作物生产。

2.村庄布局分散。全村拥有平房250余户,楼房400余户,分布比较散乱,部分村民组散户较多,部分地段仅2-3户居住,公共事业难以均衡发展。环境整治投入不足,局部区域还存在存在脏、乱、差现象,中岗主渠沿线亟待清理。

3.贫困现象普遍。由于自然条件约束,农业生产易涝易旱,产量低收入少,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除外出务工收入外,农产品的经济收入人均不足2000元。目前全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4户286人,其中五保户3户、低保户39户。集体经济发展不足,作为城郊村,目前尚未形成集体经济经营组织,集体经济发展不足,年收入仅1500元。

另外,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短期内可能影响村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村南部受区规划调整影响。鲍兴路以南拟纳入区经济开发区新规,兴卫南路及翁大庄等部分村组道路短期内无法实施。二是鲍兴沙塘对村环境影响较大。主要体现在拉沙车从村内行驶,约300车次/天,严重毁坏路面,且灰尘大、噪声大、不安全。

四、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以“加强组织、发展经济、富裕农民、维护稳定”为原则,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作为首要任务,以农民增收为最终目标,立足现有资源和优势,积极推动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大做强集体经济,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奋斗目标。

村东部沿兴卫路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大力发展规模化生产和养殖;村西部沿淠河堤积极发展生态旅游观光休闲农业;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加强村庄建设和环境治理。力争通过3年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稳步增加,全村粮食增产到90万公斤以上,养殖业收入达50万元以上;村级经济重大突破,年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实现贫困村脱贫;村民收入节节攀升,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全村就业人员占到劳动力总数80%以上,人均收入年增长15%以上,到增加到1.2万元,户均收入达3万元以上,在木厂镇达到中上游水平,全村60%贫困户实现脱贫;生活环境逐步改善,小康住宅率达到9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自来水入户率100%、电话拥有率均达到100%,全面实行合作医疗,适龄青少年全面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三)基本原则。

——坚持发展经济、改善环境原则。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通过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逐步改善村庄软硬环境。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民意原则。突出农民在规划建设、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等方面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农民积极性,不搞大包大揽;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话语权,广泛征求农民意见,尊重农民意愿,反映农民要求,保护农民利益。

——坚持量力而行、定向帮扶原则。针对村民的经济水平、劳动力水平、文化技能水平等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制定帮扶措施。

——坚持培育农民、提高素质原则。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五、主要任务。

(一)加快现代农业培育,推进生产快速发展,着力实施集体经济振兴工程。

1.加强高标准农田基地建设。加强兴卫路沿线村民组产粮区的路、渠、当家塘等综合治理配套,引导种粮大户调整产业结构,在陈郢、中岗、纪糖纺、鲍台等村民组建设粮食丰产区800亩,积极培育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蔬菜基地建设,依靠科技,支持、鼓励村民积极发展大棚蔬菜和特色农产品种植,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综合经济效益,到20建设无公害大棚蔬菜200亩。在现有种植无公害蔬菜基础上,积极发展精细、高档蔬菜种植和花卉种植,实现无公害种植。

2.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组建生猪养殖等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完善造血功能,在沟西、沟东等村民组规划建设现代标准化生猪养殖场。利用现有养猪、养鸡养殖,采取“集中管理,分户养殖”的模式发展养猪、鸡,实现养殖户创收,促进农民养殖业发展,力争全村年出栏生猪5000头,年养产蛋鸡5000只。

3.积极发展水塘农业。沿老淠河边,在淠河路、司圩路以东,在马台、河口、司圩等村民组兴挖水塘2-3口,建设100亩规模水产养殖及生态休闲园,新建垂约中心、水塘农业,大力发展养鱼、养鸭、水生蔬菜等立体养殖,积极建设城郊农业观光休闲基地。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支持村民开展交通运输、土特产业经销、农家店等商贸活动。

4.强化农业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城郊区位优势,加强与周边职业技能学校合作办学,建立长期劳务培训与实训机制。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提高村民综合素质和转移就业技能,逐步建立就业服务网络,加强输入地和输出地的联系和协调,为村民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和就业服务,千方百计增加村民收入,改善生活条件,实现生活宽裕。每年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剩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不少于2次,到年底,70%以上的适龄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实用农业技术或职业技能。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生产条件,着力实施基础配套提升工程。

1.加快改善交通基础设施。积极争取一事一议、以工代赈、扶贫开发等民生项目资金,加快村内道路建设,完善公路网络体系,改善村民出行条件。拓宽改造全村重要出口六寿路至鲍兴村新村部至鲍兴集道路2.6公里。加强跨村道路建设,新建兴卫路2公里、淠河路1.5公里,确保“断头路”全部完成路面硬化。积极推进加快村组道路改造,引伸村村通水泥路延伸至村民组,新建沟西路4公里,贯通陈郢、沟西、沟东、纪糖纺、司圩、河口等村民组,形成村内村组道路“大循环”。

2.抓好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加大农田水利投入力度,加强排灌渠整治硬化,重点在司圩、夏台、沟西、根楼等村民组修建水泥主排渠5-6公里,整治组内支渠10余条,兴挖当家塘5-7口。

3.积极实施沼气工程。加大农村废弃特利用力度,积极实施农村沼气工程,在沟西、沟东、纪糖纺等村民组生猪养殖大户新建规模与之相应的沼气设施,解决养殖污染和能源利用问题。选择有条件的村民组,建设5-6座较大规模的沼气池。

(三)加强和谐村庄创建,促进乡风文明提升,着力实施乡村文明示范工程。

1.大力发展农村基层文化。适度拓展村部规模,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科技培训室、老年活动中心等,提高便民服务水平。筹备建立村级文艺宣传队,积极吸取思想进步活跃的青年群体和有文艺特长的中老年群体加入文艺队。

2.强化村容村貌整治。对中岗主渠进行清淤加固;加强村内主要道路配套设施建设,新建太阳能路灯、绿化等;建设垃圾集中收集场所5-6处。

3.加强社会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栏,在村口、村部、文化广场建设3处《村规民约》等宣传牌,沿街建2个读报栏,提高便民服务水平。依托现有村卫生室,完善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强化人畜共患疾病防治。加强鲍兴小学建设,提升硬件设施水平,强化安全教育宣传。认真落实社会救济、五保户养老和优抚安置等社会保障政策。

4.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充分利用“一村一警”政策机遇,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加强治安防范体系建设,各村民组组建治安联防队、巡逻队,加强防范措施,维护农村治安状况。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编写村民读得懂、有兴趣的法院审判案例,通过张贴、发放案例材料、组织观看法治视频等方式,努力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和法律观念。

(四)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推进科学民主管理,着力实施基层组织夯实工程。

1.加强村党支部执政能力建设。坚持把党支部的领导、农民群众当家作主和依法治村有机结合起来,对村级重大事务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推进民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加强村两委班子和村级党组织建设,把加强党组织与制度建设、阳光村务、扶贫开发、社会管理、发展经济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

2.加强党组织建设。坚持“三会一课”学习制度,不定期组织党员集中学习讨论,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政治觉悟。按照优化党员年龄结构和学识结构的原则,积极稳妥发展党员,新吸收3-4名优秀同志加入党组织,为村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积极培养致富能手,着力培养后备干部,改善党员结构,为提高农村基层党支部的执政能力提供可靠保障。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和培训,深化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双培双带”等农村党建载体建设。

3.加强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规范村务公开的形式和内容等,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健全民主制度,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健全党员议事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等制度,落实村级重要事务决策“四议两公开”的做法,保障村民参政议政权,健全和完善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制度。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鲍兴村经济社会发展三年规划落实领导小组,组长由村第一书记担任,村支部书记任副组长,村两委其他干部为成员,按照职责分工,形成合力,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完成。

2.加强资金争取。加大政策资金争取力度,积极向发改、扶贫、财政、交通、水利、住建等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加强项目论证,落实建设条件,强化监督管理,促进项目资金科学、安全、高效使用。

3.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多渠道、多形式,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与创业热情,集中全村之力发展经济。大力培养和树立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涌现出的致富能手、先进模范人物,通过表彰奖励和上能人榜、功臣榜,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4.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规范管理,将任务细化、分解到组、责任到人,实行业绩奖惩挂钩的工作机制,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落到实处。

村级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汇总19篇)篇十三

近年来,我们按照中央、省、市工作部署和要求,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抓发展毫不动摇,坚持抓稳定毫不放松,坚持抓执政能力建设毫不松劲,按照“开放兴工,以特取胜,扬优成势,小中求大”的总要求,从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加强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全县经济保持了平稳协调快速增长,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五”计划的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xx经济社会发展的奋力一跳。实现国内生产总值xx亿元,增长xx%;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xx亿元,增长xx%;财政收入xx万元,增长xx%;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x亿元,增长xxx%;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净增475元;全年新增就业岗位2658个;支付养老保险金549万元,增长5.1%。今年我县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

1-5月份,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3.8亿元,同比增长17.6%;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1231.6万元;完成工业增加值7029.8万元,同比增长60.1%;全县实际引进内资29041万元,同比增长25.93%,引进外资360万美元,港币1000万元,同比增长47%;外贸出口61万美元,同比增长25%;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324万元,同比增长13.5%;全县工业用电1284万度,同比增长38.4%;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1496万元,同比增长64.1%;财政收入3984.5万元,同比增长26.8%;共投入6500多万元用于兴安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现开工投产企业30家,实现工业增加值8602万元,产品销售收入25597万元,实现税金803万元。为全面完成今年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其主要措施是:

一、坚持把扩大投入作为加快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

1、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和抓手,我们紧紧扭住招商引资这个扩大投入的“牛鼻子”,坚定不移地实施大开放主战略,确保全年引进内资5.5亿元,引进外资1250万美元。一是完善招商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招商引资考核体系,不断拓宽考核范围,创新考核方法,在重视考核实际固定资产投入的同时,更加注重考核项目对xx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二是创新招商方式。实现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全民招商向全民安商转变,广泛采取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网上招商、委托招商、企业招商等方式,使招商引资向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转变,降低招商成本,提高招商效率。三是注重招商质量。放下架子去招商,提高门槛引项目,招商引资要“三讲三看”:即讲质量,看引进项目的履约率、实际进资数;讲效益,看引进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讲回报,看引进项目能为当地解决多少就业岗位,产生多少税收。四是优化投资环境。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制、县级领导挂钩招商引资企业联系制、首问责任制,严厉打击破坏投资环境的人和事,使客商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

2、壮大发展民营经济。积极鼓励民营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以参股、收购、租赁等各种形式,搞好兼并、联合,重点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旅游、教育两大产业的发展和国企改制,实现低成本、高速度扩张,走集约化经营、现代化管理、规模化发展、品牌化壮大之路。力争全县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实现税收均较上年增长25%以上,新增民营企业53家,纳税100万元以上的企业新增10家。

3、科学规划布局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利用xx高速公路挂线等区域产业发展布局,加快320国道、横铅公路的特色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建设进程;依托我县红色旅游资源和自然风光资源,积极策应xx大旅游战略,加快对xx革命旧址群和xx山生态旅游度假村开发建设步伐。

二、坚持把推进工业化作为全县经济工作的核心来抓。

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化核心战略,把园区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要载体来抓,不断提高产业聚集效益,逐步提高特色园区水平。

1、做强做特工业园区。一是加强园区科学规划。不断完善园区规划,留足发展空间;编制规划尽可能体现产业特色,避免重复布局。二是千方百计解决用地紧张的矛盾。进一步盘活存量,激活增量,增加用地容量,逐步完善用地审批制度,采取由建设、国土、园区、招商等单位参与的联合审批方式,把土地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三是加快园区建设进程。进一步完善园区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后续工程,同时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聚集”的原则,全面启动园区二期工程建设,力争全年新增入园规模企业20家。四是提高园区土地利用率。把有限的土地指标用足用好,根据项目的技术含量、规模大小、带动作用、资金到位速度、集约用地水平排出用地顺序。五是做好入园企业跟踪服务工作。切实帮助解决入园企业亟需解决的实际困难,围绕园区企业用地需求,加强对农民工开展技能培训,解决好企业的招工难问题。

2、培植壮大县域经济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劳动力、土地、水电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找准产业定位,力争支柱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工业经济的比重达到60%以上。加大扶优扶强力度,即建材业重点扶持县xx窑水泥厂50万吨技改工程项目,促其上规模、上档次、出效益;食品医药业重点扶持赣绿葛业和富达果胶、xx制药公司提升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规模,并在原料供应上进一步做好协调服务工作;金属加工业重点帮助锁业、铜材加工业做强做大,在劳动力供应和外部环境上尽全力支持;服装加工业重点抓好无极制衣有限公司的规模生产;有色金属矿业重点协助县钽铌矿完成技术改造,力争达到国家中型矿山标准,促进xx完成万元技改投入,提升生产加工能力;纺织器材业重点帮助长河公司全面完成迁建园区工作。

三、坚持把提升农村发展能力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来抓。

我们在认真宣传和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支农扶农政策的同时,一是继续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舞龙头、建基地、联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思路,带动农民发展x、猪、菜、油茶、果业等五大特色优势产业,初步形成标准化种植、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重点改造xx高产示范基地2500亩;生猪饲养量新增10%,达到34万头;以xx食品、富达果胶龙头企业为依托,新增外向型蔬菜基地5000亩,建立日本天草、美国甜橙等果胶原料基地5000亩。

二是继续促进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发展劳务经济。切实把劳务输出作为一项重要的“富民工程”抓紧抓实抓好,把资金、技术、人才引进来,把富余劳动力输出去。提高劳务输出竞争力和组织化程度,全面实施农村劳动力“阳光培训”工程,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信息、传导功能,促进劳动力有序输出;进一步完善在外务工集中地成立办事处机构的机制,支持外出务工能人返乡创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三是继续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增强发展后劲和内在活力。

坚定不移地落实支农扶农政策,用足用好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政策,整合项目资金,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正式启动总投资3000万元的黄源水库除险加固一期工程和10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以及着手实施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努力抓好乡村公路建设,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提升农村综合发展能力。

四是继续抓好移民扶贫搬迁安置工作。我们严格按照赣府发〔〕9号文件要求,制定了《xx县2004-深山区、库区移民扶贫搬迁安置规定》和《xx县深山区、库区移民扶贫搬迁安置工作实施方案》,今年主要解决葛源、青板等乡镇地处深山区、库区缺乏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群众实际困难,计划投入525万元,完成1500人的`移民搬迁目标,并用5年左右时间完成全县5797人的移民搬迁总任务。

四、坚持把推进城镇化作为提升xx形象的目标来抓。

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推进城镇化,对优化招商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加快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是加快新城区开发建设。把新城区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抓紧完善基础设施,重点实施好广电、移动公司、医院、汽车站等单位的迁建工程,启动新城区周边的房地产项目,坚持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力争建成我县一流的示范住宅小区。二是搞好老城区包装改造。盘活存量资产,拓宽多元化投资渠道,完成教育局、电影院、新华书店等办公大楼的置换改造;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全面启动城区解放路改造和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加大绿化、亮化、美化资金投入,继续实施城区里弄小巷路面硬化和路灯亮化工程。三是搞活城市土地经营。做好城市规划修编工作,及时将新城区和工业园区纳入修编体系,使城市管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进一步放开规划设计、建筑市场,提高规划设计和建筑水平,提升城市品位;坚持适度从紧原则投放土地,减缓土地出让节奏,更好地发挥土地的聚财与杠杆作用。四是加强城市管理。以“五城同创”为契机,加大市容市貌环境整治力度,规划建设社会停车场,逐步完善垃圾中转站等环卫设施建设,搞好住宅小区、商业小区物业管理,大力推进社区文明建设。五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项目为总抓手,着力实施重点项目工程建设,快速提升xx对外新形象。抓紧投资400万元的320国道县城段改造工程,完成总投资1000万元的铁路立交桥扩孔,全面完成岑葛公路28公里的路面硬化、冷铺公路一期5.9公里硬化和二期路基工程,完成总投资720万元的葛新公路硬化;加快乡镇小城镇建设,完成30公里乡村公路硬化;全面完成城网改造二期工程,提高城网供电能力。

五、坚持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打造和谐平安xx的根本来抓。

1、进一步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坚持“就业优先”发展战略,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不断拓宽就业领域,进一步落实好小额贷款、税费减免、岗位和就业补贴等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政策,大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强化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体系和劳动力市场,进一步完善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长效机制。

2、进一步解决好城乡部分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制度和城镇特困群众低保机制,加大保障力度,继续实施库区、深山区贫困群众移民搬迁工程,配套开展致富帮扶服务,确保搬迁移民稳得住、能致富。

3、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始终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安全稳定,继续抓好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各项措施的落实,着力抓好生产、交通、防火等三大领域的安全工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六、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精心抓好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今年元月以来,我县先进性教育活动按照中央、省、市委的部署和要求,在市委联系领导和市委驻xx督导组的精心指导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坚持科学安排、统筹兼顾,真正做到抓好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推进各项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用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的实效推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坚持把“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这一要求贯穿于活动始终,结合实际,提出了“弘扬xx精神,争当崛起先锋”为主题的学习实践活动,充分挖掘利用xx红色资源优势,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并认真实施开展了“十个一”系列活动。县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专门下发了文件,出台了相关的实施方案;召开座谈会,开门纳谏,主动向乡镇、县直单位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各阶层人士征求推动xx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召开了县委常委会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进行党性分析和评议,坚持边学、边议、边改,切实加强了党性锻炼;召开了全县领导干部会议,通报了县委常委会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情况,并对整改提高阶段工作进行部署;开展了“植红军树,做红军传人”,“重走红军路、重温入党誓词,党员和群众心连心篝火晚会”,“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再现当年军民鱼水情”等系列活动。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学,达到了学习与效果的统一,全县党员参学率达100%;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主要针对“观念不新、思路不清、作风不实、基层不强、环境不优”等六个方面,查摆问题337件,已整改问题165件,正在整改问题172件,有力地促进了先进性教育活动向纵深推进。

村级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汇总19篇)篇十四

半年来,管委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和市园区办的关心支持下,把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作为富民强县的第一推动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省级工业园”为总体目标,以园区建设为龙头,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优化环境为保障,加大产业聚集,努力探索一条具有隆回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取得了良好的成效,1-6月份各项指标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20858万元,同比增长173%;完成工业增加值38731万元,同比增长195%;固定资产投资24070万元(其中:园区基础设施投资3000万元,入园企业投资21070万元);新招商引进入园项目10个(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亿元以上的3个,达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个),续建项目3家,新增开工企业3家,新增投产企业4家,跟踪洽谈的项目6个,完成招商引资签约金额内资72649万元、外资3000万美金;上交税金3257万元,同比增长121%,是年初目标任务4000万元的81%。

回顾起来,上半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土地开发,加快园区扩容提质。

一是积极盘活现有土地资源,对现有存量的500余亩土地进行招商和出让,加大土地流转速度,上半年完成土地出让420亩;二是加大对凯迪电力生物质能发电土地的报批,确保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三是加大征地工作力度。去年城东南主园区的第三期征地工作因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一时难以解决,使征地工作一度陷入僵局,今年3月,我们抓住新的征地政策的出台,土地价格调整的有利时机,及时充实园区重点项目建设协调指挥部工作班子,重新启动第三期征地工作,通过挨家挨户进行思想发动,及时宣传新的征地政策,四月底城东南主园区的第三期征地已完成585亩征地协议的签订,目前正在筹措资金将征地款支付到户。

(二)抓招商引资,努力突破招商困境。

我们按照“上争下促、外引内联”、“招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方针,健全招商引资责任机制、激励机制、协调机制,大力改善招商环境、创新招商模式。一是锲而不舍跟踪落实龙头企业、重点项目。为落实湘丰纸业二期投资5亿元的年产15万吨的白卡纸项目,县里成立专门工作班子,集中处理项目的洽谈、立项等前期工作;为争取兴昂鞋业落户园区,从开始洽谈,投资方被我们的真诚所感动,愿来我县园区投资,碰巧遇上国际金融危机,投资方投资放缓,但我们从未放弃,一直派专人跟踪不放,今年初,金融危机刚刚缓解,洽谈工作就重新启动,县四大家主要领导亲自考察招商,最终于今年5月18日成功签约;江苏雨润食品的成功落户也是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捕捉招商信息,县四大家主要领导亲自前往江苏考察洽谈,亲自部署招商事宜;投资5亿元的凯迪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县里成立专门工作组,组织实施5万亩能源能基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去省城汇报,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支持,并于今年元月18日获得省发改委的立项目批复。

二是多措并举拓宽招商渠道。面对严峻的招商局面,我们通过召开各地老乡会,组织招商小分队对我县工业园进行广泛的推介和大力的宣传,采取上门招商、乡情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招商形式进行全面招商,今年1-5月份园区共接待客商20余起,通过多措并举,央企、外企、上市公司、500强等实力雄厚、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大企业入驻我县工业园区,在我县的招商引资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是构筑招商平台,承接产业转移。利用兴昂鞋业的带动效应,以标准化厂房为平台,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近年来,沿海地区产业向内陆及二、三线城市梯度转移,我们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立足我县的土地、劳动力、水电等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资源,认真落实《xx县人民政府关于引导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到县工业经济开发区创业的实施意见》(隆政发[]3号),大力推进标准化厂建设,以此为平台,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建设电子、电玩、箱包、服装、鞋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基地、再就业基地。标准化厂房招租,在去年入驻四家企业的基础上,今年又成功引进恒德亿佳灯饰、凯宥鞋业、常辉(香港)电子、美而丽内衣配件等公司。

(三)抓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树新形象。

今年来,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升级,培育发展新的产业支柱”的思路,积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园区产业集群发展步伐,为了使企业早建设、早投产、早获利,园区管委会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一是园区干部挂点联系,靠前服务。为提高企业入园手续办理效率,党政一把手负总责,所有干部负责联系企业,切实加大服务工作力度。二是加强项目建设调度,协调有力。园区项目实行建成投产倒计时制,对所有项目实行十天一讲评,一月一调度,适时组织召开调度会,帮助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特别是今年新签约的雨润食品、兴昂鞋业等重大项目,做到一个项目,一套班子,明确任务和责任、规定进度和时间,切实加大凯迪电力项目场地平整力度,为其尽快开工建设创造条件;加大城南第三期征地土地补偿款的支付和土地报批工作,使雨润食品尽快履约。三是设立重点项目指挥部,全程护航。从桃洪镇、国土、公安、司法等单位抽调精干人员和原单位工作脱钩,专门处理园区建设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并设立公安局驻工业园警务处,负责调处周边群工矛盾,确保园区投资环境和建设速度。由于措施得力,和诚医药化工完成建设投资3000万元,一期工程已竣工,赤血盐生产线已于5月底投资,二期工程建bcim、dhd生产线,在建设当中;群丰化工已完成投资2800万元,主体车间、原料仓库,水处理房等已完工,设备正在安装、清洗和调试,预计6月底开始试生产;三得力物流主体车间已全部完工。四是成立“支帮促”工作组,贴心服务。工作组及时了解项目建设情况,调查存在的突出问题,协调各有关部门,拿出解决方案,确保项目进展顺畅。万源生物是年初新入园的生物提取的高科技项目,三个月全部完成招商合同的签订、项目的立项、报批、环评及土地招拍挂程序等前期工作,四月底如期开工建设;针对第一期标准化厂房建设情况,结合招租老板反馈的信息,我们组织相关人员带领第二期标准化厂房投资老板到外地考察学习,确定厂房建设方案,短短四个月时间完成从厂房方案定型,规划设计,现主体工程二层已封顶。所有续建和新开工建设工程进展顺利。

(四)抓队伍建设,打造高效廉政团队。

今年来管委会根据省、市、县关于开展“破解难题促转变、服务民生促和谐”作风建设主题活动,围绕“讲政治、讲大局、讲团结、讲形象、讲绩效、讲廉洁”为主题,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一是研究出台了园区管委会廉政建设制度、公务接待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财务制度、工程管理制度等一等系列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强化了内部管理;二是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主攻点,紧紧围绕工作人员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整治“冷”、“软”“懒”、“散”、“贪”、“奢”、“乱”、“推”、“赌”、“梗”,打造廉政高效团队。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回首往昔峥嵘岁月,我们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些许成绩。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还很多。主要是:

(一)征地难,土地储备有限。

到目前止,园区存量土地仅100余亩,可提供给投资商选择的储备用地少,大的项目进不来,严重影响到园区的招商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去年10月份以来,随着国家新的土地政策的调整,征地补偿标准提高,导致前后标准不一致,被征地农民攀比思想严重,同时强烈要求落实国务院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有关政策,增加了征地工作的难度。去年以来,因被征地农民期望值提高,同时出现老百姓上访现象,新的征地工作开展难度骤增。

(二)招工难,企业用工紧张。

一是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园区用人单位大多是要使用有专业特长的人员,有一技之长的民工习惯到沿海地区打工,外出农民工没有及时得到本地就业信息,没能及时返乡就业。二是我县缺少相应培养专门技术特长人员的优惠激励机制,入园企业和政府部门之间就如何对口培养专业技术人员,没有出台相应政策。三是桃塘公路园区段路幅窄,路面烂,下雨一身泥,天晴一身灰,严重影响园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同时也给园区员工上下班带来不便。四是园区尚未建设专门的员工生活区,生活不便,加上子女入城就学难等诸多方面因素影响到园区的招工,导致企业用工紧张。

(三)成本高,建设资金压力大。

随着国土政策的调整,征地成本增加了1万元/亩,批地成本增加了2.6万元/亩,工程方面的材料费、人工工时费同时也在增加,每年财政投入和园区土地出让收入合计在4000万元左右,不足500亩地的开发费用。以这个开发速度,园区资金压力很大,要想加快发展,只有取得银信部门支持,弥补资金的不足,但园区要负担银行利息,又增加了开发成本,目前园区每年利息在260万元左右,建设成本高,资金压力大。

三、下半年的工作计划。

(一)加大土地储备力度,完善园区功能配套。

一要集中财力,全面完成城东南工业园第三期征地585亩土地款的支付,启动兴昂鞋业生活区的土地征地工作,加大凯迪生物发电项目的土地报批工作,为凯迪项目、雨润食品、兴昂鞋业的开工建设创造条件。二要集中精力,完成城东南的土地平整、道路硬化、绿化、灯化工程,使园区出形象;完成城东南第三期范围内详细规划设计,拉通主道路干线,完成大部分的土地平整工作。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园区产业聚集。

一要发挥比较优势,精准定位产业。城东南主园区以建材、轻工制造、新能源、生物制药为主,以“产业拓城、产业兴城”,推进新型城市化;城南食品工业园以金银花、百合、“三辣”等绿色富硒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着力打造湘中南最大的食品工业区。二要转变招商模式,突出重点抓“两头”。在招商战略上,一头抓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龙头项目、重点项目的引进;一头抓投资少、见效快、地方资源优势明显的小项目的聚集。三要调整招商政策,增强政策吸引力。要认真考察调研,结合新的政策和形势,出台新的文件,促进园区招商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加大产业扶植力度,增强园区发展活力。

一是强化优质服务。要勇于承诺。相关职能部门应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13号、[2006]9号文件的规定要求对入园企业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办结时间等做出书面承诺,交县优化环境办审核并向社会公开。要真正全程代办。凡是进入园区的企业,其公司注册、立项审批、规定设计、环境评估、土地出让手续等由园区全程代办,做到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真正做到“企业只管建设,手续交给园区”。要敢于问责。根据企业投诉并经优化经济环境办核实的破坏经济环境行为,一律追究单位一把手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同时对各部门单位实行问责制。二是协调银企对接。争取银信部门对企业的扶植力度,帮助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市场开拓、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三是优化园区环境。对强揽运输、强揽工程、强阻征地的地霸行为要进行专项治理,形成高压态势。

(四)加大创建省级工业园工作力度,促进园区快速发展。

一是严格准入,按照省级工业园的要求建设园区。对入园企业的投资规模,投资强度,规划设计、环境保护等按照省级工业园的要求严格把关。二是加快园区扩容提质,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的要求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加大土地储备力度、招商引资力度,实现园区从量到质的飞跃。三是加大申报工作力度,对照省级工业园的要求,组织领导力量,细化工作指标,明确工作责任,加大省级工业园申报力度,争取享受省级工业园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我县工业园区跨越式发展。

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和市园区办的关心支持下,在各级部门的通力配合下,我县开发区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发达地区和省级工业园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将戒骄戒躁,继续戮力同心、务实拼搏、追求卓越,创造园区建设的新辉煌!

是我镇调结构、保增长、促发展、惠民生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和带领全镇干部群众,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全镇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人民幸福指数日益攀升。

一、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20,高平镇全年财政收入227万元,超任务完成39万元,同比增长23%,其中地税部门任务xx0万元,实际完成175万元;国税部门任务48万元,实际完成52万元。全年固定资产新开工项目26家,完成投资2.9个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5080万元,增长30%;限额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销售额达1069万,比去年同期增长45%;农民人均收入元,同比增长19%;新增个体户30家,规模以下企业5家。

二、“三农”工作成效明显。

一是发展特色农业,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形成“一村一品”“多村一品”格局。近年通过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我镇产业模式从“一重多轻”转变为“药菜畜林稻”五业并举,特色农业逐步发展,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大石村的千亩优质柑桔基地,是xx市唯一一家被省农业厅评定的示范点;积极响应xx县“北药南扩”战略,以毛坪、东塘、堂下桥等村为龙头的金银花种植基地总面积达到5000多亩,是除小沙江老区外种植面积最多的乡镇,得到县委钟书记xx县特色产业办的高度评价;继续巩固茄子基地建设,新鲜、茶山、象山、小坳等茄子基地种植总面积高达万亩,经济效益惠及千家万户,茄农人均年收入增长1500元。三大产业逐步形构成高平农业产业化的支柱产业。

二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1、加大水库除险加固的投入力度。投资400余万元完成小i型水库―茅坪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灌溉面积将达到1000多亩,保障了周边用地的灌溉需求。杨才冲水库、黄信水库的除险加固也开始启动,完工后将发挥积极作用。大规模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和农村桥涵路道配套改造步伐,共投入资金xx5万余元,完成水毁修复工程166余处,解决了全镇农业生产、农业增效的用水瓶颈。2、加大农网改造力度。我镇将16个村的农网改造纳入十二五规划,目前已完成3个,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是全县农网改造完成数量最多的乡镇。3、扎实做好惠农减负工作。通过明确责任、定期督查等方式,以国土、电力、公安、民政和财政为重点,从预防警示入手,规范涉农资金的发放,抓好惠农减负工作,无一起违反惠农减负政策的事件。4、狠抓畜牧工作。采用班子成员包片、干部包村,加大执法力度,扎实开展动物防疫工作,今年未发生一起动物疫情事件。

三是粮食生产得到巩固和发展,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我镇今年共落实粮播面积6.24万亩,粮食总产量2.72万吨;全年完成早稻种植面积1.1万亩;在培兴、新鲜村建立500亩双季稻示范点1个;推广优质稻种植面积3.29万亩,超级稻种植面积1.82万亩;扶持50亩以上种粮大户30户;建立了石脚、小坳村超级稻千亩高产种植示范片1个;建立了大石、三星村油菜成片高科种植示范点1个,面积为500亩;建立了以象山村、窝山村、新鲜村、茶山村为主的绿色茄子无公害生产基地3个,种植面积5000亩;建立了上坪村金银花生产基地一个,种植面积亩,建立了白地村百合高产栽培示范点1个。

三、工业发展迎难而上。

高平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兴工强镇”工作,动员和带领全镇力量齐抓工业,服务工业,大办工业,营造工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做好招商“四优文章”,克取区位劣势等诸多不利因素,取得较大成绩。一是优选项目,建立项目库。通过组织工作小组认真调研,结合高平实际,编制环城路和高平边贸家私建材市场项目书,构建对外招商的平台。二是优化投资服务。通过加大惩处力度,实行“一站式”服务,简化办事环节等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得到投资客商的好评。三是优化投资环境,加大对黑恶势力的打击力度,净化投资环境。今年共打击黑势力2起。

四、城镇面貌日新月异。

在镇城区安装电子眼进行全方位监控,规范城区管理,启动了新一轮城建规划并已报县人民政府,编制新一轮用地和城建开发项目书。我镇通过财政投入、社会筹资等方式筹集20余万元,在镇机关院内及镇城区主要路口安装电子眼,加强城区社会治安管理。通过有效监控,今年治安发案率比去年同比下降75%,群众反响良好,今年我镇的民调满意率居全县前列。

以创卫为契机,加大卫生整治力度。开展了以乱停乱放、乱摆摊设点等为工作重点的交通环境专项整治运动,共划定车辆临时停靠车位15个,拆除占道摊棚5个,拆除违规户外广告牌32块,取得了车辆停靠有序、镇容整齐美观的良好效果。新增垃圾池11个,安装垃圾桶25个。完善城区规划,制定中长期规划,拓展城区范围,成为全县首个完成村规划的乡镇。

五、社会事业蒸蒸日上。

文教卫事业欣欣向荣。20我镇投入32万元,新建了文化站大楼,已正式投入使用,极大满足了干群的文化需求。人口计生工作扎实推进。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重点,扎实推进以“村为主”,严格落实“四术”措施,加强计生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积极稳妥地处理好“5.8”舆情事件,圆满完成了上级布置的计生生育其他工作任务。农村养老保险广泛覆盖。我镇高度重视农村养老保险缴交工作,多次召开农村养老保险专题培训会议,积极采取多种宣传方法,做到“宣传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广泛发动农民群众缴交农村养老保险,争取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国家的惠民利民政策。截至年12月,我镇实际参保人数已达到30115人,完成任务数的85%。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按照“稳定压倒一切”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社会治安集中整治、扫黑除恶等重点工作,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加强内控管理。积极探索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路子,以便民服务为目标,构建“重大民情两小时服务圈”,成立了“重大民情快捷服务中心”,有效、快速地处理了8起突发事件,此举得到了县委钟书记、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明海的`高度评价,拟在全县推广,省委宣传部也将此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经验进行推介。积极开展了社情民意大走访活动,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群众工作再创佳绩。我镇通过成立群众工作站,广大干部以群众工作站为平台,纷纷深入基层,努力为群众兴办实事,排忧解难,据统计,今年来,全镇干部通过群众工作站,为群众兴办实事203起,成功调解矛盾纠纷82起。不定期对各碎石场、鞭炮销售点、加油站等场所进行安全检查,消除了安全隐患。民生事业进一步改善。累计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113.57万元,改造农村危房127户,发放补助金101.6万元。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0%。

六、基层组织建设稳定推进。

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新工作方式,我镇的党员公开承诺书在调阅检查中得到市委组织部的公开表扬。开展城乡联建活动,城乡党支部共建结对,通过城乡带动,发挥资源优势互补,推动基层组织建设的发展。今年9月举办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培训人员28人,吸收了24名优秀农民、工人和知识分子加入了党的组织。

年我镇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广大镇村干部的辛勤劳动,得益于广大群众的鼎力支持,但离组织的要求、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方式,重点做好农业产业化、工业招商、城建提质扩容等工作,以更加饱满的态度和勤勉的作风,扎实工作,再创佳绩。

二、2018年工作思路。

今年,镇党委、政府将紧紧围绕“转作风、保稳定、求发展、树形象”的总体目标,因地制宜求特色,依托优势谋发展,不断创新发展理念,突出人口与计划生育、综治稳定、城建城管、城建开发、增收节支等工作重点,以创先争优为抓手,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使全镇经济长足发展,农民收入平稳增长。

2018年工作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全面贯彻落实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线,以和谐平安为保证,以优良服务为目标,全面促面高平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全镇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我们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机遇,求发展,经济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是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按照市场需求,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形成“多村一品”的格局,实现农业增效。继续发展特色农业,建好茶山、新鲜茄子基地;建好象山等村的油菜基地;积极推广双季稻种植;响应xx县“北药南扩”战略,创建茅坪、上坪两个金银花基地。大力发展畜牧业,认真落实对养猪专业户的各项补贴,重点扶持养殖专业大户,切实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完善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机制。切实搞好退耕还林,巩固提高退耕还林成果,认真落实补助资金和实施工程建设。

二是以招商引资为着力点,突出发展项目经济。坚定不移地推进“兴工强镇”战略,确保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100万元。要以项目建设为主线,进一步做好、做强、做优箱包皮具、竹制品、矿泉水三大支柱产业,以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要突出高平传统工业。加大对箱包、皮具、竹制产品的招商力度,利用已有资源优势,做好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文章,打造皮具工业特色乡镇,完成招商引资1500万元。做好项目推介,利用高平老乡会、网络媒体等途径,把包装好的项目进行重点推介。突出优化投资环境,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优惠政策,提高服务质量,打造洼地效应。及时协调矛盾纠纷,从严打击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各类行为。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制,实行跟踪服务,确保项目建设早出效益,拉动经济发展。

三是以增收节支为手段,进一步推进财政工作。要认清我镇财政财源枯竭、收支矛盾突出的严峻形势,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夯实财源基础,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政改革,狠抓增收节支,千方百计完成今年的财税任务,为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20xx年上半年农业办公室在镇党委、政府及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通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为要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农业工作。

1、加强合作社工作建设:完善大佛等六个果业合作社,统一组织补贴发放桃袋450万袋、黄版15万张、性诱剂30000个、安装太阳能杀虫灯575盏。统一购买有机肥1380吨;完成龙泉山10万亩出口安全特色伏季水果提升建设项目,其中田间便道100公里,爆破900亩,稻草覆盖1100亩,果园种草300亩,包装、储存及配套管理用房400平方米,水肥一体化水蜜桃基地220亩,高接换种1046亩等。

2、科技培训。完成实用技术培训xx00人次、职业经理人培训15人次、培养科技示范户20户。

3、防疫工作。完成狂犬病普免工作,免疫犬只2380只;动物重大疫病防制工作:春季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防疫工作、免疫生猪2343头,免疫禽类11108羽,补免犬只435只。

4、秸秆综合利用及禁烧工作。通过宣传教育、利用标语流动广播宣传及日常巡查相结合。重点是加强对联合村、花果村、美满村、大佛村的巡视督查。

5、龙泉山生态湖建设及桃源村7、8、9组生态移民建设项目。

6、农业综合开发前期准备工作。

7、花果村产村相融农业精品示范园拟建设前期准备工作。

二、林业工作。

1、完成义务植树3.2万株,

2、实施天然林管护面积40280亩,

3、实施桃源村景观绿化三处,植树608株,实施红花村道路绿化3000米,植树3500株。

4、加强宣传工作,共新增警示牌300个,

5、落实龙泉山生态植被恢复工程新造林管护面积1889.28亩,

7、组织开展了森林病虫害防治虫情调查工作,为预防无烟森林火灾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三、水利工作。

1、编制完善了山泉镇20xx年防汛预案,落实防汛责任,加强汛前、汛期排查及整改落实,确保安全渡汛。

2、加强水环境长效管理机制的落实,完成了联合村污水处理站的建设,日处理能力100m3,可解决西江河上游农家乐污水排放。

3、饮水安全工作进一步完善。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对联合、花果、红花部分管网进行改造,新建调节池3个。完成山泉自来水厂改扩建规划,计划于下半年实施。

村级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汇总19篇)篇十五

现辖9镇3乡,国土面积6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万亩,人口60万人,是全省人口密度最大、国土面积最小的县市。

近几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一主三化”的发展路子,县域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全县完成生产总值52.96亿元,比上年增长11;财政收入25493万元,增长12.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4662万元,增长9.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2亿元,增长15.8;农民人均纯收入3955元,增长9.4。

(一)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20,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93家,比上年增加16家;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3.25亿元,增长19.1。二产业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8.5,比上年提高5.6个百分点。一是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完成了县开发区“七通一平”工程。开发区共吸纳项目30个,合同投资23.5亿元;竣工投产项目18个,完成投资16.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3.8亿元。开发区企业发展到18家,就业人数5025人。年,完成工业增加值3.6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7.7,比上年增长16;税收8757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34,增长46。二是做大做强支柱产业。紧紧围绕优势产业新上项目,延伸产业链条,盐化工、塑料包装等产业呈现聚集发展态势。投资1.6亿元的技改、投资1.8亿元的盐化技改、投资1.1亿元的新型包装材料等项目相继竣工投产,集团、集团、等骨干企业逐步发展壮大。2006年,集团销售收入、上交税金分别比增长90和93,特集团分别增长64和55,盐化厂分别增长33和64。盐化工、塑料包装两个产业提供税收占到了全县工业税收的80以上。三是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三年来,全县共实施投资过千万元的工业项目47个,完成投资21.2亿元。2006年,全县引进资金8.5亿元,其中直接利用外资1691万美元,增长11.3。四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全县国有集体企业转民率达9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达到95。2006年,全县非国有工业完成增加值9.7亿元,增长21.5。五是实施技术创新和品牌战略。2006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05亿元,增长19.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达23。“”牌食盐成为中国名牌产品,“”入选“中华老字号”。

(二)新农村建设起步良好。一是发展特色农业。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板块基地建设。全县形成了粮食、蔬菜、畜禽三大优势主导产业,建成30万亩优质粮基地、15万亩优质蔬菜基地和20个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成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和全省养禽示范县,被列入全省优势农产品板块建设带。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围绕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初步构筑起粮食、畜禽、蔬菜等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链。全县规模龙头企业达35家,年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省、市级龙头企业9家,无公害绿色食品标识产品达35个。三是发展劳务经济。全县外出务工人员达15.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4.9,年创劳务收入16亿元。四是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在40个试点村实施了“六大工程”(通路工程、通水工程、通沼气工程、通信息工程、村庄清洁工程、房屋修缮工程);实现了“六有目标”(有发展蓝图、有村庄规划、有特色产业、有活动场所、有管理制度、有“五好”班子)。

(三)融入武汉城市圈取得进展。一是建立融入机制。成立了融入武汉城市圈领导小组,定期组织企业和部门与武汉有关单位开展互访。主动开展与武汉地区的交流合作,我县与汉阳区缔结为友好县区。二是推进产业对接。加大对武汉的招商力度,承接武汉产业转移和辐射。目前,落户我县的武汉企业达16家,共计投资2.6亿元。推进产业协作配套。??集团投资新建了??至汉江慈惠墩码头的输卤管线,年可为武汉葛化集团等长江沿线化工企业输送精卤400万方。集团与武汉??公司、集团与??集团等合作项目正在实施之中。三是拓展农产品市场。每年向武汉市场提供“??”牌蔬菜40万吨。从今年起,与武汉??签订了20万头的商品猪供应合同。四是积极开展技术合作。40多家企业与武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集团与湖北??联合创建了博士后产业基地。

础设施建设。近三年来,累计投资5.7亿元,加强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乡村公路“村村通”,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70以上。

二、今年元至5月全县经济运行情况及特点。

今年以来,全县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元至5月,全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73亿元,占年计划的42.3,同比增长26.7;财政收入12120万元,占年计划的41.8,同比增长24.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126万元,占年计划的42.6,同比增长16.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5亿元,占年计划的28.1,同比增长35.6;出口创汇213万美元,占年计划的34.9,同比增长66.6。今年我县经济运行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势头良好。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坚持不懈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积极开展活动招商,组团参加了“香港湖北周”活动,在香港签约项目3个,合同投资额4000万美元。狠抓“回乡经济”,引进了塑业、化工等一批“回归项目”。切实推进招商引资向“选商选资”转变,项目质量明显提高。元至5月,全县共引进资金42亿元,占年计划的43。全县共有建设项目90个,其中工业项目53个,占58;投资额过千万元的项目50个,占55。

二是乡镇工业小区发展步伐加快。为了打造新的工业发展平台,我县大力推进乡镇工业小区建设。按照县乡共建、属地管理的原则,重点建设轻工、机械、食品等6个特色工业小区,引导产业聚集发展。今年,已有等投资过5000万元的项目落户乡镇工业小区。目前,??国道沿线工业小区落户企业已达到50多家。

三是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来势较好。2006年,我县成为全省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先进单位。今年,我县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又呈现来势猛、后劲足、效果好的良好态势。上半年,等9家企业有望成长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半年,还将有等10多家企业跨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列。

四是财税收入质量明显提高。工商税收较快增长。元至5月累计完成工商税收86425万元,同比增长313;工商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713,较上年同期提高38个百分点。重点骨干企业支撑作用突出。集团、集团、3家企业分别实现税收2205万元、1336万元、440万元,同比增长1768、3402和1045。

五是融入武汉城市圈取得新进展。以与武汉??区缔结友好县区为契机,积极推进与武汉城市在产业、项目、产品、市场、科技等方面的对接。今年上半年,先后从武汉引进项目8个,投资额1.33亿元;7个项目达成投资意向,计划投资额达147亿元。其中,投资的制药、武汉投资的环保油墨、武汉与湖北共同投资的洗衣粉生产线等5个项目正加紧建设,武汉公司投资的食品调味加工等3个项目已经签约,即将开工建设。

六是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在试点村建设方面,以项目带动为抓手,不断提高示范村整体水平。对各类涉农资金,按照“渠道不变、项目不改、捆绑投入、各记其功”的原则进行整合,力争今年争取项目资金1亿元以上。在发展特色农业板块方面,着力抓好30万亩优质粮、15万亩名优蔬菜、20个畜禽养殖小区和5万亩特色水产品养殖等优质板块基地建设,不断提升产业发展优势。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从本月初开始,在县城和各乡镇全面实施“清洁家园”工程,从解决脏、乱、差入手,不断改善城乡卫生环境。

虽然--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结构不优、总量偏小、市场主体不多、发展速度不快等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改进和解决。

三、下一步思路和举措。

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又好又快发展主题,加速新型工业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和融入武汉城市圈进程,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三个重点抓招商:其一,突出“重点对象”抓招商,紧盯大企业、大集团、大品牌,力争在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取得突破;其二,突出“重点地区”抓招商,着力抓好对“长三角”、“珠三角”和武汉地区的.招商;其三,突出“重点产业”抓招商,紧紧围绕盐化、包装、食品等优势产业,努力引进产业链项目。着力提高招商质量,注重项目投资规模、产业关联度、发展潜力,把提供税收、就业岗位和环保、能耗等指标作为重要评价标准,坚决杜绝引进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项目。二是着力提高开发区发展效益。加大开发区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规模大、效益好的项目。搞好在建项目的跟踪服务,促进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三是大力发展“回归经济”。充分发挥云梦在外成功人士多的优势,广泛动员云梦籍在外企业家、工商大户回乡创业。四是加快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云梦有3家税收过千万的骨干企业,还有90多家规模企业,但这90多家中小企业块头明显偏小。我们将大力引导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搞技改、上项目,不断做大做强。

(二)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一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加强优质稻、优质蔬菜等优势农产品板块建设,发展提升一批畜禽养殖小区。着力培育龙头企业,打造粮食、蔬菜、畜禽、棉花生产加工产业链。突出利用岩盐和蔬菜资源优势,逐步建成全省最大的“盐食品”加工基地。积极推进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做大做强无公害绿色食品品牌。二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劳动力输出服务网络,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三是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以实施“六改五通”工程为重点,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三)以创新城镇发展机制为重点,加快城镇化进程。一是创新城镇发展机制。鼓励外资、民资参与城市经营性公益设施建设,建立城市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严格规范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挂牌招标拍卖制度。二是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步伐。围绕争创全国卫生城的目标,努力把--建成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新型产业支撑的水乡城市。以工业园区开发、文化旅游开发、住宅新区开发为重点,强力推进东城区建设。三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大力实施“六镇一体”发展战略,加快推动中心城区周边10公里以内的六镇(乡)建设规划、产业布局、项目建设与中心城区的对接。

(四)以产业对接为重点,加快融入武汉城市圈进程。一是推进产业对接。积极承接武汉产业转移,进一步推动我县新型包装材料、盐化工原料、汽车零配件等产业与武汉相关产业对接。二是扩大农产品供应。瞄准武汉农副产品大市场,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大力开拓武汉农产品市场,主攻粮食、蔬菜、畜禽、水产对武汉的销售。三是输送人力资源。针对武汉劳动力市场用工需求,调整和优化职业培训方向,提高劳动力就业技能。四是推动科技合作。广泛开展校企对接、企企对接,吸引武汉科技成果到--转化应用。

(五)以优化发展环境为重点,加快改革开放进程。一是优化发环境。抓紧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积极争取建设用地指标,努力缓解建设用地的瓶颈制约矛盾。运作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好职业技能培训,保证新建企业能够招足技术工人。加强软环境整治,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二是推进体制创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企业改革、财政金融改革和农村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三是提高开放水平。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培育和发展外向型企业。

今年以来,全县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元至5月,全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73亿元,占年计划的42.3,同比增长26.7;财政收入12120万元,占年计划的41.8,同比增长24.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126万元,占年计划的42.6,同比增长16.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5亿元,占年计划的28.1,同比增长35.6;出口创汇213万美元,占年计划的34.9,同比增长66.6。今年我县经济运行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势头良好。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坚持不懈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积极开展活动招商,组团参加了“香港湖北周”活动,在香港签约项目3个,合同投资额4000万美元。狠抓“回乡经济”,引进了塑业、化工等一批“回归项目”。切实推进招商引资向“选商选资”转变,项目质量明显提高。元至5月,全县共引进资金42亿元,占年计划的43。全县共有建设项目90个,其中工业项目53个,占58;投资额过千万元的项目50个,占55。

二是乡镇工业小区发展步伐加快。为了打造新的工业发展平台,我县大力推进乡镇工业小区建设。按照县乡共建、属地管理的原则,重点建设轻工、机械、食品等6个特色工业小区,引导产业聚集发展。今年,已有等投资过5000万元的项目落户乡镇工业小区。目前,??国道沿线工业小区落户企业已达到50多家。

三是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来势较好。2006年,我县成为全省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先进单位。今年,我县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又呈现来势猛、后劲足、效果好的良好态势。上半年,等9家企业有望成长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半年,还将有等10多家企业跨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列。

四是财税收入质量明显提高。工商税收较快增长。元至5月累计完成工商税收86425万元,同比增长313;工商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713,较上年同期提高38个百分点。重点骨干企业支撑作用突出。集团、集团、3家企业分别实现税收2205万元、1336万元、440万元,同比增长1768、3402和1045。

五是融入武汉城市圈取得新进展。以与武汉??区缔结友好县区为契机,积极推进与武汉城市在产业、项目、产品、市场、科技等方面的对接。今年上半年,先后从武汉引进项目8个,投资额1.33亿元;7个项目达成投资意向,计划投资额达147亿元。其中,投资的制药、武汉投资的环保油墨、武汉与湖北共同投资的洗衣粉生产线等5个项目正加紧建设,武汉公司投资的食品调味加工等3个项目已经签约,即将开工建设。

六是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在试点村建设方面,以项目带动为抓手,不断提高示范村整体水平。对各类涉农资金,按照“渠道不变、项目不改、捆绑投入、各记其功”的原则进行整合,力争今年争取项目资金1亿元以上。在发展特色农业板块方面,着力抓好30万亩优质粮、15万亩名优蔬菜、20个畜禽养殖小区和5万亩特色水产品养殖等优质板块基地建设,不断提升产业发展优势。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从本月初开始,在县城和各乡镇全面实施“清洁家园”工程,从解决脏、乱、差入手,不断改善城乡卫生环境。

虽然--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结构不优、总量偏小、市场主体不多、发展速度不快等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改进和解决。

三、下一步思路和举措。

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又好又快发展主题,加速新型工业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和融入武汉城市圈进程,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三个重点抓招商:其一,突出“重点对象”抓招商,紧盯大企业、大集团、大品牌,力争在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取得突破;其二,突出“重点地区”抓招商,着力抓好对“长三角”、“珠三角”和武汉地区的招商;其三,突出“重点产业”抓招商,紧紧围绕盐化、包装、食品等优势产业,努力引进产业链项目。着力提高招商质量,注重项目投资规模、产业关联度、发展潜力,把提供税收、就业岗位和环保、能耗等指标作为重要评价标准,坚决杜绝引进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项目。二是着力提高开发区发展效益。加大开发区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规模大、效益好的项目。搞好在建项目的跟踪服务,促进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三是大力发展“回归经济”。充分发挥云梦在外成功人士多的优势,广泛动员云梦籍在外企业家、工商大户回乡创业。四是加快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云梦有3家税收过千万的骨干企业,还有90多家规模企业,但这90多家中小企业块头明显偏小。我们将大力引导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搞技改、上项目,不断做大做强。

(二)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一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加强优质稻、优质蔬菜等优势农产品板块建设,发展提升一批畜禽养殖小区。着力培育龙头企业,打造粮食、蔬菜、畜禽、棉花生产加工产业链。突出利用岩盐和蔬菜资源优势,逐步建成全省最大的“盐食品”加工基地。积极推进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做大做强无公害绿色食品品牌。二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劳动力输出服务网络,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三是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以实施“六改五通”工程为重点,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三)以创新城镇发展机制为重点,加快城镇化进程。一是创新城镇发展机制。鼓励外资、民资参与城市经营性公益设施建设,建立城市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严格规范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挂牌招标拍卖制度。二是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步伐。围绕争创全国卫生城的目标,努力把--建成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新型产业支撑的水乡城市。以工业园区开发、文化旅游开发、住宅新区开发为重点,强力推进东城区建设。三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大力实施“六镇一体”发展战略,加快推动中心城区周边10公里以内的六镇(乡)建设规划、产业布局、项目建设与中心城区的对接。

(四)以产业对接为重点,加快融入武汉城市圈进程。一是推进产业对接。积极承接武汉产业转移,进一步推动我县新型包装材料、盐化工原料、汽车零配件等产业与武汉相关产业对接。二是扩大农产品供应。瞄准武汉农副产品大市场,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大力开拓武汉农产品市场,主攻粮食、蔬菜、畜禽、水产对武汉的销售。三是输送人力资源。针对武汉劳动力市场用工需求,调整和优化职业培训方向,提高劳动力就业技能。四是推动科技合作。广泛开展校企对接、企企对接,吸引武汉科技成果到--转化应用。

(五)以优化发展环境为重点,加快改革开放进程。一是优化发环境。抓紧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积极争取建设用地指标,努力缓解建设用地的瓶颈制约矛盾。运作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好职业技能培训,保证新建企业能够招足技术工人。加强软环境整治,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二是推进体制创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企业改革、财政金融改革和农村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三是提高开放水平。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培育和发展外向型企业。

村级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汇总19篇)篇十六

今年以来,在、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认真贯彻上级各项决策部署,抢抓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和省级经济区开发建设历史机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招商引资为主线,着力抓好工业经济总量扩张和结构优化并级,全镇工业经济持续稳步增长。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元至六月份,全镇完成工业产值1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实现工业增加值4.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2%;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5亿元,占县下达我镇全年任务16亿元的41%。

二、工业项目进展情况

1、新开工项目2个。分别是投资3.4亿元的安徽骐骥生物能源项目和投资2亿元的中阳管业项目。两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均已完成,主体工程即将动工建设。

2、上年接转项目13个。分别是:投资3亿元的君诚环保塑业、投资3亿元的现代粮食物流中心库二期工程、投资5000万元的誉林汽车部件、投资3000万元的雅玛特电子、投资3000万元的弘昌灯具、投资3000万元的顺康服饰二期工程、投资2000万元的园林机械、投资2000万元的美尔佳二期工程、投资1000万元的辰金机电、投资1000万元的光法羽绒、投资1000万元的和诚制衣、投资1000万元的华森木叶办公楼、投资1000万元的达韵包装、。

3、已签约项目2个。分别是投资3亿元的铝合金项目和投资2亿元的玻璃幕墙项目。

三、下阶段工作措施

1、加快各类项目建设进度。认真做好对入园企业的跟踪服务,重点是帮助君诚环保塑业、弘昌灯具、雅玛特电子等项目早日建成投产;督促骐骥生物能源、中阳管业、铝合金、玻璃幕墙等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同时做好对其它项目的帮助和协调。

2、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开发区基础设施投入,年内完成4.1km水泥路的建设、亮化和绿化;争取自来水厂及管网扩建项目尽快全面竣工,日处理5000吨的污水处理厂项目尽快动工建设。

3、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跟踪力度。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着眼瞄准长三角、珠三角相关产业向中部转移,充分发挥与省会合肥地缘相连、人脉相通、产业互补、经济互溶的优势,摆正位置,甘当配角,为其先进制造业拾遗补缺,搞好配套;明确专人积极跟踪意向性项目,确保跟踪项目尽快落户。

xx镇人民政府

二o一二年七月二日

2012年是宏观经济形势比较复杂的一年,国外欧债和美债危机的不确定性给外贸带来了较大困难,国内经济发展也面临诸多要素的制约。2012年又是xx作为省级小城市试点三年行动计划的攻坚之年。为了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保持工业经济平稳发展,xx镇在经济工作中挖掘潜力、激发活力、加大动力,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预测及运行特点分析 今年1—5月,全镇实现工企业总产值 亿元,完成年计划的3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 亿元,完成年计划的36%,限额以上工业投资完成 亿元,完成年计划的20%。预计到6月止,全镇可实现工企业总产值 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 亿元,限额以上工业投资完成 亿元,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48%、44%、24%。

从1—5月的工业经济形势看,我镇工业经济总体运行平衡,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运行特点:

1、全镇经济形势基本平稳。xx工业以纺织印染行业为主导,受宏观经济影响纺丝、加弹等行业冲击较大,从而间接影响下游的纺织印染行业。全镇1—5月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达到 亿元,完成区计划的36%,比去年同期增长9%。

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但整体完成比例略低于全镇平均水平。

3、企业投资情况低迷。今年1—5月,限额以上工业投资

2.7亿元,完成年计划的20%,且比去年同期下降18%。由于受宏观经济影响,企业普遍存在着观望等待情绪。

4、出口形势较为乐观。在出口形势低迷的情况下,全镇1—5月,完成出口 亿元,为去年同期的108%。 等企业出口势头强劲。尤其是 公司,1—5月实现出口-交货值6422万元,同比增长365%。公司在今年5月初与 集团公司(宁波)合作的全球首个粉末涂料快速打样服务中心正式成立。 由全新的集装箱改造而成,可为客户提供当天送样,当天交样的及时服务,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既节约时间又提高工作效率,在 是个创举,在全球也史无前例。初步估计,该打样中心可涵盖 家具市场近60%的经济活动,涉及产值在9亿美元左右。

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运行动态、发展趋势及市场销售、订单和劳动用工情况分析

1、纺丝、加弹行业生产低迷。从1—5月企业用电量分析,该行业用电量与去年同期有所下降,销售产值也比去年同期有所下滑。

2、纺织行业保持稳定。全镇纺织行业工业销售产值比去年同期略有上升。

3、印染行业略有下滑。一季度以来,我镇印染行业高歌猛进,生产形势喜人,但5月份以来,生产用电量比去年同期均有所下降,印染业务量比前期略有下滑,估计下半年形势也较为复杂。

2

4、机械行业稳中有进。今年以来,我镇机械行业形势保持稳定。目前国内风电行业有所复苏,以佳力风能、力源水电为代表的.机械行业发展形势较为稳定,产能有所提升。

5、劳动力成本所有上升。据调查,全镇今年劳动力成本比去年同期增长20%,尤其是纺织刺绣行业,企业都通过改善职工住宿、就餐环境的方式来留住职工。

xx企业家队伍低调务实,专心致志做实体,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稳健。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至今没有一家因经营不慎而破产倒闭的企业,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1、生产成本上升。由于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融资成本的上升,导致企业生产经营负担加重。再加上宏观经济形势趋紧,销售价格下滑,企业普遍感受压力重重,对发展前景担忧,生产经营形势低迷。

2、工业投资氛不浓。今年我镇 (含去年结转)投资 万元以上工业项目,真正启动的只有7只,且只有1只项目属于今年新建项目,投资量也较小。不少企业由于现有企业生产形势低迷,对新投项目缺乏信心,加上目前的融资环境仍然不宽松(虽贷款指标有所放大,但银行都以控制风险为首要目标,不会贸然放贷),对后续投资都存在着等待、观望情绪。

3、下半年工业经济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纺丝、加弹的不

景气必然会影响后道的纺织、印染等行业,企业生产经营或许将进一步萎缩,投资会继续保持谨慎态度。

四、今年以来在创新创强、项目建设、节能降耗、经济增长等方面有何亮点、特点

在品牌建设方面今年我镇中企实业公司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项目建设由于受宏观环境制约,目前进展不快。节能降耗既是社会对企业生产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发展所必须关注和解决的突出问题,我镇高能耗企业均能按照区要求认真做好能耗管理工作。在经济增长方面, 将成为我镇经济发展的亮点,近期风电行业已走出低谷,1—5月,实现产值1亿元,订单情况较为充裕,发展前景和形势喜人。 生产的无缝针织内衣,被国外沃尔玛公司指定认购产品,目前产品供不应求。1—5月,实现产值1.2亿元,出口-交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86%。

下半年我镇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经信局的大力支持关心下,进一步加强经济预警监测,关注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深入企业送服务、送信息,通过召开政、银、企座谈会、邀请有关学者授课等形式,进一步提振企业家对发展和投资的信心,增强全镇后续发展的动力。

xx镇经济发展和劳动保障局

二o一二年六月二十六日

村级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汇总19篇)篇十七

在学习和工作中,需要汇报的场景越来越多,汇报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陈述,如果有ppt的话则更加正式,话说回来,你知道怎么写汇报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园区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汇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各位领导: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xxx园区坚持“工业园区化、园区山地化、山地城镇化、城镇生态化”,以工业转型升级为抓手,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全力以赴抓招引、强基础、优服务,着力提升园区投资环境,园区工业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升、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正逐步发展成为寻甸县域经济发展的集中区、财政收入的主产区和招商引资项目的承载区。

(一)经济总量稳步提升。在国际、国内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园区紧紧围绕市、县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强化措施,积极应对,园区工业经济保持稳步提升。“十三五”期间,预计可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31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3亿元、工业增加值71亿元,完成税收收入7.85亿元,争取国家和省级资金3亿元,园区经济总量稳步提升。

(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投入,创新投资开发模式,累计投入资金5亿元,完成羊街片区a线、食品加工园区1—4号路、金所片区1号路延长线、6号路、7号路、土金线等道路建设和配套绿化亮化工程,实施金所片区1号路大修工程项目,完成羊街食品园区、天生桥片区供水主管安装,三个片区建成变电站3座、架设输电线路40余千米。羊街片区污水处理项目、金所片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有序推进,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针对目前园区发展存在的困难问题,下步工作中,园区管委会将采取以下工作措施及建议,攻坚克难、苦干实干,进一步加快园区开发建设,确保园区发展取得实效。

(一)切实提高服务能力。全力做好园区工业项目的推进工作,推进在谈签约项目尽快签约,针对企业入园需求,园区及县直相关部门要全面推行“一企一策”“代办”“帮办”等制度,切实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积极做好企业服务管理工作,落实县级领导、县直部门定期到园区服务项目推进制度,切实解决土地、规划、建设、环保等问题。加强县直部门与园区的沟通协调,采用联合执法监督检查、提前告知、预警提示等机制,规范涉园项目执法检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二)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继续做好“财园助企贷”工作,为技术有优势、产品有市场、发展潜力较大、社会诚信良好的企业,搭建更好的融资平台。多渠道开展融资贷款和争取上级资金,服务好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为园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培植新的税源。

(三)不断夯实园区基础。着力推进金所、羊街和倘甸片区融合发展,完善园区生产生活性服务配套设施,推进园区城镇化。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进入园区的企业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按时建成,努力为投资者创造基础设施完备、服务功能完善的投资环境。

(四)发挥平台公司作用。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平台公司投融资主体作用,拓展平台公司融资渠道,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创造性、开拓性地推动融资工作,为园区开发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五)坚定高质量发展道路。按照省、市、县工业园区优化提升工作要求,围绕家具生产基地和食品加工基地建设目标,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加快倘甸片区工业大麻基地打造,推动园区电商产业项目建设,助力园区以及县城农产品的线上销售。

(六)优化审批协调联动机制。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和做法,对项目审批备案、规划建设、水保环评等环节进行流程再造,减少中间环节,细化审批清单,对重点项目审批及建设推进实行节点监控,全面提升项目合法性审批效率,促进项目建设。

村级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汇总19篇)篇十八

深入探讨认真分析研究新形势下,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中宁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这是一项重要课题。对此,我们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十一五”时期中宁工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十一五”时期,中宁工业发展速度逐年加快,尤其是20xx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工业发展意识,审时度势,大力实施“兴工强县”战略,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发展方式转变,深化企业全面改革,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工业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全县工业经济整体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五年来,全县新上、技改、扩建工业项目80个,其中建成投产的项目66个。20xx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68.8亿元,比20xx年增长41.8%;实现工业增加值21.4亿元,比20xx年增长21.2%;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63.2亿元,比20xx年增长41.8%;实现工业增加值20.1亿元,比20xx年增长21.8%;20xx年1—6月份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3.8亿元,同比增长46.5%;实现工业增加值9亿元,同比增长30.1%(按可比价计算);实现销售收入29.05亿元,同比增长63%;工业品产销率为97%,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实现税金11588万元,同比增长18%;实现利润25090万元,同比增长2.1倍。预计到20xx年底,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84元,比20xx年增长22.1%,是的3.7倍;实现工业增加值26亿元,比20xx年增长21.5%,是20的3.9倍;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8亿元,比20xx年增长23.4%,是年的4.3倍;实现工业增加值24亿元,比20xx年增长19.4%,是2005年的4.28倍。

(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重点实施和培育发展壮大了隆基硅公司4800吨单晶硅、瀛海天祥公司100万吨水泥熟料、兴尔泰公司2×31500kva电石炉、12万吨硫酸、天元公司7.2万吨金属锰、华夏特钢公司40万吨硫酸、30万吨镍铁、宁夏红、早康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使全县工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新材料、电力、农产品加工、建材、化工、冶金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宁夏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天元锰业有限公司、瀛海天祥公司、嘉盛公司等企业跻身于重点龙头企业行列,增强了对全县经济的支撑作用。预计到20xx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34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11家、过5亿元的企业3家、过10亿元的`企业2家。

(三)工业结构更趋优化。顺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重点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优化了工业结构,使全县工业结构由单一逐步走向多元化。以早康、恒兴、赢嘉、杞芽、兴宁公司为代表的一批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不仅为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而且引领了工业结构调整的趋向;积极引导县内电解铝、电石、金属锰、铁合金等高耗能企业,采取节能、降耗等技术改造,使企业由传统工艺向现代工艺转变;以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单晶硅项目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落户中宁,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增强了工业经济发展后劲;淘汰关停了污染严重、耗能高、工艺落后的8家小炼铁、7家小造纸企业和4条立窑生产线、两条电解金属锰生产线;产品结构也由单一的煤炭、电解铝、铁合金、水泥、枸杞干果等向碳化硅、金属锰、金属镁、单晶硅、枸杞果酒、枸杞茶、枸杞多糖、果汁等多样化方向发展。

(四)主导产业特色明显。全县工业已初步形成了六大主导产业群:一是以宁夏红、早康、恒兴、杞芽、杞乡生物、兴宁公司为龙头,形成了枸杞果酒、枸杞原汁、枸杞豆奶粉、枸杞芽茶为主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群;二是以赛马公司、瀛海集团为龙头,形成了水泥生产、建材预制为主的建筑建材产业群;三是以兴尔泰、新世纪为龙头,形成了合成氨、硫酸钾、电石、枸杞专用肥为主的化工产业群;四是以秦毅集团、天元公司为龙头,形成了集电解铝、铁合金、金属镁、金属锰为主的冶金产业群;五是以中宁电厂、天能天昊公司为龙头,形成了煤炭开采、发电精洗煤、碳化硅为主的能源产业群;六是以隆基硅公司为龙头,形成了以单晶硅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群。

(五)非公企业发展迅速。20xx年在全县3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到30家,占96.8%;完成工业总产值56.6亿元,比上年增长52.9%;完成增加值18亿元,比上年增长72%;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总产值、增加值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的89.5%和89%;非公有制企业总产值、增加值占全县gdp的106%和33.7%.非公企业已成为中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和扩大就业、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20xx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68亿元,来自非公企业的各项税收1.55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27.3%。20xx年1-6月份,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0917万元,来自非公企业的各项税收达11588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28.3%。预计到20xx年底,全县非公企业税收收入在全县财政收入的比重可达到32%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对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57%;全县非公企业从业人员达2.7万人。非公企业的快速发展,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快速发展。预计20xx年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可达34家,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到33家,占97.06%。

(六)园区建设进展顺利。科学规划了“一园四区”,将石空区定位为新材料循环经济示范区,瀛海区定位为建材区,宁新区定位为高新及物流区,红梧区定位为特色农产品加工区。加快园区水、电、路、土地平整等基础设施建设,共平整土地3万余亩,新修园区道路61.2公里,修建蓄水池5座,铺设上水管道42公里,栽植防风林带和道路绿化树木7万株,新建330kv、220kv、110kv变电所5座,园区功能进一步完善。4800吨单晶硅、100万吨彩钢、70万吨铝镁合金等重大项目落户园区。20xx年,工业园区入驻企业90家,完成工业总产值65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94.2%;预计到20xx年底,全县工业园区入驻企业可达92家,完成工业总产值80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95%;企业增加值24亿元,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92.3%。工业园区已成为产业集聚的承载区和工业发展的基地。

(七)节能减排成效明显。20xx年全县地区综合能源消耗总量为197.8万吨标准煤,增长6.5%;全县单位gdp综合能耗为4.66吨标准煤,比20xx年的5.14吨标准煤下降9.33%;规模以上企业综合能源消耗总量148.9万吨标准煤,比20xx年增加1.5万吨标准煤,增长1%;每万元增加能耗为7.38吨标准煤,下降24.2%。20xx年单位gdp综合能耗比2005年的5.592吨标准煤下降16.67%,完成“十一五”期间节能降耗下降20%目标任务的83.5%。预计20xx年全县单位gdp综合能耗为4.4177吨标准煤,比2005年下降21%。狠抓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淘汰落后产能。20xx年,化学富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削减2811吨和2334吨,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预计20xx年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更加明显。

二、当前中宁工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工业结构不尽合理。从工业结构整体看,重工业比重大,轻工业比重小,重工业发展速度快,轻工业发展滞后,传统高载能企业多,高新科技企业少;劳动密集型企业多,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少;从产品结构看,产品结构单一,偏重于能源、基础性材料,初级原料加工企业多,深加工企业少,工业产品精深加工的少、附加值低;从资产结构看,工业企业优良资产少,资产变现难度大,致使企业无力进行技术改造,从而增大了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的难度,导致企业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低。

(二)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一是高新技术企业少,企业技术水平低,缺乏竞争力。优质名牌产品少、市场竞争力弱、科技含量低,自主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弱,品牌意识不强;二是传统产业比例大,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资源深度开发利用不够,加工转化能力还不强,附加值不高,与市场经济下的激烈竞争极不适应;三是工业企业总量还不大,牵动性强、带动力大的龙头企业少。工业企业数量不多、规模还不大、经济总量偏小,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不多。

(三)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一些企业仍然处在家族式或家长式管理阶段,血缘、地缘、人缘管理代替了科学管理,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状况不透明,企业缺乏成本核算,给金融部门信用评估、发放贷款制造了障碍;一些企业还没有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企业经营管理落后,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手段还没有得到充分运用;相当一部分企业法人处于粗放管理状态,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尚未建立,企业人才匮乏。

(四)中小企业融资依然困难。工业企业基本上是依靠资源建立起来的,长期以来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资金支持,缺乏自身滚动发展能力。由于国家政策性银行股份制改革,银行抵押方式单一、且抵押物打折率过低、手续过于繁琐、担保体系不健全、企业信誉低下等因素影响,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十分突出,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财政扶持能力弱。个体、私营企业谋求向民间融资,缺乏中介组织,且利息远高于国家贷款利率,使企业难以承受。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融资难问题,是当前影响和制约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

村级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汇总19篇)篇十九

近年来,我县坚持以“工业强县”发展战略,立足地方资源和产业特色,强化创新驱动,突出项目引建,打造工业园区产业聚集平台,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工业经济发展发展加速、后劲增强,成为县域经济的主要支撑,成绩喜人。20xx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3.2亿元,同比增长26.5%,增幅排在全市第2位;比20xx年增长2.1倍,年均增长30.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5.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翻番。

一、坚持抓园区、搭平台,增强聚集发展能力。坚持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发展工业经济新的增长极来抓,加大力度推进惠东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和环大亚经济区惠东区发展。其中作为全省8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区之一的惠东产业转移工业园区,至目前,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0.18亿元,累计签订入园合同项目98宗,涉及总投资201.95亿元,其中投产项目43宗,投资额82.3亿元。今年上半年,园区新增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8.8亿元;3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1.6亿元,同比增长31.8%;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6亿元,同比增长42.4%。环大亚湾惠东区域包含我县沿海以及白花共8镇,重点发展清洁能源、海洋生物、海洋保护等产业。目前,区内的白花长塘工业园区、中航谟岭工业园区,铁涌小屯工业园以及铁涌、黄埠、吉隆鞋业为主的女鞋生产基地等产业聚集园区建设扎实推进,成为我县域经济重要增长极。20xx年,8镇累计完成固定资投资138.7亿元,占全县比重62.1%。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8亿元,增长10.4%,占全县比重46.0%。

二、坚持抓引资、建项目,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始终牢固树立“抓项目、抓发展”的意识,突出抓好项目引进和建设工作,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一是全方位开展招商选资。实施“走出去”战略,先后广州、深圳、杭州等地举办多场招商选资推介会,组织参加广东-澳洲经贸合作交流会等,做到既招商,又交流;发挥与大亚湾联建机制,实施县区联动招商;组织招商队伍,开展有针性招商;发挥商会、产业资源等优势,开展产业链招商;联动外出乡贤、企业家以及世界500强、国企等,开展定向招商等方式,全方位抓好招商选资,20xx年,全县外引内联项目共104宗,合同投资总额236.49亿元。其中,内联项目92宗,合同利用资金234.93亿元,履约率83.70%;外资签约项目12宗,签约总额1.56亿元。20xx年在谈重点项目共8宗,预计投资额943.06亿元人民币。二是着力抓好生产性项目建设。通过建立和完善全县内资项目库和工业项目库,建立重点项目建设联席会议,落实县领导挂点推进签约项目落户建设,集中力量推进项目建设。突出抓好工业投资,20xx年以来在建、续建、新建的大型工业项目有飞泰科数字装备、鹏程彩印、洋林电子科技、华源轩家具生产基地等86宗,累计完成投资额为51.2亿元;铭源健体自行车、美万家家具、雨辰鞋厂、飞步鞋业等一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

三、坚持抓产业、调结构,增强工业发展实力。针对惠东工业“短板”问题,出台了《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实施意见》,组织实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三年攻坚行动,着重加强清洁能源、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农业深加工等“主导产业”培育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实力进一步提升。清洁能源产业已具规模,平海电厂20xx年产值达50多亿元,国电风电项目、国储石油项目加快建设,广控风电年内进入试运行阶段,惠州核电、华能lng等项目启动建设,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京兰新源能汽车、斯堪维亚智能机器、深科达气动设备等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项目和派瑞特塑业、永明兴塑料包装、惠东县电子感光油墨等新材料项目,以及飞科泰科技、彩讯液晶电视等电子信息产业项目落户建设,有效地优化工业产业结构,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20xx年,全县先进制造业增加值22.1亿元,同比增长41.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24.3亿元,同比增长92.9%。制鞋、制衣等民营传统产业优化升级。20xx年,全县制鞋、制衣等民营经济增加值257.5亿元,占全县经济总量比重58.5%。特别制鞋产业,今年上半年鞋产量达4.7亿双,产值达138亿元。农业深加工业产业进一步提升,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67家,其中列入国家级3家,省级以上12家,市级29家,东进农牧公司成为我县首家挂牌上市企业。20xx年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5.6亿元,同比增长20.4%。

四、坚持抓创新、促升级,增强企业发展潜力。一是实施名企、名家、名品培育战略。在名企培育方面,组织实施了“个十百亿元企业成长计划”,建立亿元、十亿元、百元亿元产值企业成长梯队,进行重点培育;开展了小升规、个转企攻坚行动,助力企业成长发展。至20xx年,全县规上企业数增至247家,比20xx年增加73家;亿元企业数发展有54家,是20xx年的2倍;合计产值394.6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比重80.3%。20xx年,拟新上小升规、个转企企业120家和130家。在名家培育方面,通过强化人才引进和对接、邀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支持鼓励企业主参加mba等教育培训、组织企业外出学习考察等,不断增强企业主素质,培育了一批优秀企业家。在名品培育方面,建立创品牌奖励制度,组织名质产品参加国内外不同类型展销会,加强与阿里巴巴、东京等电商平台合作对接,引导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创建“淘品牌”等,提升“惠东智制”知名度。至目前,全县发展有中国驰名商标3件,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共19个,市级品牌55个。二是实施科技创新,提升企业创新驱动新优势。组织召开全县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会议,加快推进院士工作站、研发中心等建设。至目前,全县组建有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5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8个,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3个,市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7个,省级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4个,有效地增强了产品研发水平。20xx年全县产品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发明专利申请量分别为1508、559、69件,分别增长27%、19%、25%。20xx年以来,三年累计申请专利3514项、获授权1028项。三是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促进两化融合发展。发挥财政杠杆作用,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组织实施了一批技术改造项目,带动了工业投资增长。同时,积极实施“互联网+”战略,加快推进“机器换人”技术,推广使用工业机器人,深入推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扩大“两化”融合水平。20xx年,全县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1.8亿元,同比增长24.2%。今年以来,重点抓好惠州市特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海龙模具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等57家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带动企业扩产增效投入近20亿元;抓好澳达树熊、铂科磁材等企业“两化”融合贯标企业试点工作;并以格讯科技项目运营为突破口,引进一批智能制造服务项目,推动一批传统工业企业与信息技术企业交流对接,有效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形成智能制造服务发展新业态。

五、坚持抓环境、优服务,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我县十分重视发展环境创建工作,在组织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和文明县城、卫生县城创建的同时,坚持把领导精力、资源配置、基础设施、招商服务等方面向工业经济发展集中,全力营造良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一是组织开展企业服务活动,每月6月份定为企业集中服务月活动,实行领导挂钩联系骨干企业活动,现场协调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尽最大努力减轻企业负担。二是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提升行政服务中心功能,深化网上办事大厅服务,简化审批项目和流程,实行行政网上联审联批、信息共享,真正实现“一站式”办事、“一口价”标准、“一窗口”收费和“一条龙”服务,促进行政审批提速增效。三是强化政策支撑。先后出台“惠东45条”、“四上企业奖励制度”、品牌创建奖励制度、技术改造实施意见以及在项目用地、招商引资、融资服务、人才引进和服务资源要素保障等系列政策措施,以最大限度发挥财政支持杠杆作用,助力企业发展。四是强化保障机制,健全政府部门组织推进工业发展工作网络体系,建立健全部门统筹协调职能机制、工业经济联席会议制度、责任分工制度、信息通报制度、督查巡查制度、考核评估制度等“六大机制”,夯实政府服务保障基础。

当前,我县工业经济已进入增速换档、结构调整、动力转换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孕育新机遇。我们将坚持围绕“构建大平台、发展大产业、培育大企业”的思路,突出抓好园区设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成长,扎实推进互联网+、技术改造、转型升级等工作,加快推进环大亚湾新区、产业转移工业园区、惠州核电工业园区“三大发展平台”,加快清洁能源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鞋制衣传等传统产业以及特色农业产品深加工业等“六大产业”发展,致力打造“惠东智制”新品牌。

相关范文推荐

    展会现场促销活动方案(汇总17篇)

    活动方案的制定包括活动的目标确定、活动形式选择、时间地点安排等方面的考虑。活动方案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设计的活动实施计划,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

    薪酬工作计划和想法范文(14篇)

    工作计划范文不仅仅是记录工作安排,更是对自己的工作节奏和进展进行自省和反思的过程,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通过阅读以下工作计划范文,你可以学到一些高效工作的

    工程施工服务承诺书(精选20篇)

    服务月活动让公益成为一种时尚,鼓励更多的人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在服务月中取得巨大成就和影响力的事例和故事。

    车间员工激励方案范文(18篇)

    计划书不仅仅是一种书面形式,更是对我们自己的规划和思考的体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对大家的计划书编写有所帮助。股权激励作为对管理

    陈述报告高二(专业17篇)

    通过撰写报告,我们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传达给上级,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如果你正在写一份报告,不妨看看以下这些范文,或许能为你的报告提供一些新的角度和思路。

    物业公司副总经理的工作总结(热门20篇)

    月工作总结是在每个月结束时对工作表现进行总结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在这个月的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一些优秀的月工

    下水道维修合同(通用20篇)

    合同协议的内容应明确具体,避免产生歧义或争议,以免引发纠纷或法律纠纷。下面是一些合同协议的精选范文,可以帮助大家写出更具有规范性和专业性的协议。甲方:***服务

    装配车间工作心得(优质15篇)

    通过写工作心得,我们可以总结出一套有效的工作方法,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下面是一些关于工作心得的案例分析,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思考。随着装配车间实习的结束,三

    新任厂长工作计划范文(21篇)

    一个好的工作计划需要考虑到工作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合理安排各项任务的时间和顺序。下面是一些经典的工作计划范文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二、组织建立车间的正常生产秩

    辅导员工作总结和自我评价大全(20篇)

    月工作总结是一个反思和提升的过程,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提高工作效率。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其中的经验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