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里的人物事迹(汇总7篇)

时间:2023-10-05 作者:书香墨疫情里的人物事迹(汇总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疫情里的人物事迹篇一

__,__镇卫生院的副院长,10年党龄的白衣天使。

从大年三十接到命令,每天24小时连轴转,大歇高速公路出口有她的声音,乡村道路上有她的“温度计”,深夜卫生院的走廊有她的脚步声,当问到她孩子时,她笑着泪花说,孩子交给别人在帮忙看着。

在她发给丈夫的短信中这样写道:“我怕自己身上携带病毒,我们不要见面了,面对困难和危险,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我必要站在第一线,家就交给你啦。"

疫情发展至今,从外地返乡的重点居家观察人员有143名,她逐个进行体检,并作了必要的初步治疗。“一刻不断的电话和高强度的防护培训,现场协调工作,已经让她好几日不眠不夜了。”她的同事这样说,话语中透露出一丝丝的担忧。哪有什么岁月静好,都是有人在为我们的平安幸福默默奉献!x和她的一行医护同事们主动放弃休假、放弃回家过年,勇敢逆行,他们用自己的平凡之躯担起生命之重。

“我的工作岗位在疫情防控第一线。”x说道,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能够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做自己分内的工作,她感到由衷的欣慰。

疫情里的人物事迹篇二

他曾许过一个新年愿望,新的一岁希望能做一个简单的人,看得清世间繁杂却不在心中留下痕迹,保持足够的平常心。他还说,不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希望大家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共勉。他的微信签名是,「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

昨日夜里11点,《人物》记者赶到武汉中心医院后湖院区的住院楼时,李文亮的两位大学同学已经在那里等待了半个小时。他们也是武汉的医生,是受全班同学委托,来这里看他。因为已经过了会客时间,住院楼入口处已经被拦起来,进不去了。

那时刚过零点,院方还在继续着对李文亮的抢救。但有一位楼里的护士,穿得很单薄,独自下到一楼,大哭起来。先是靠着墙,后来又蹲在地上哭。就算是站在十几米外,那哭声都清晰可闻,在深夜安静的医院里回荡。

昨天下午,李文亮从武汉中心医院南京路院区转到后湖院区,据这位同学说,原因是他已经需要用ecmo(体外肺循环)了,但是中心医院南京路院区没有——他们的所有设备全都被调到了金银潭医院。而后湖院区还有一台,能救他的命。但网上也有另一种说法,说这台呼吸机,也是从另一家医院借的。

「我尽管知道他大约已经走了,但是我仍然盼望网上的传言是真的,ecmo能够创造奇迹。」今天凌晨00:43,该医生告诉《人物》。

据财新报道,凌晨2点,抢救还在进行。凌晨3点48分,武汉中心医院官微发出消息:我院眼科医生李文亮,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工作汇总不幸感染,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020年2月7日凌晨2点58分去世。三个小时的心外按压,至少三个小时的ecmo,没有创造奇迹。

同为医生,他们是相信李文亮的。他从业多年,判断不太可能出错。也正是因为李文亮的警示,他们从那时开始做防护,开始囤n95口罩,上班时也开始穿防护服。那时知道的人不多,所以口罩还很好买。正是这一批物资在疫情爆发之初保护了一些医生,也在之后物资短缺之时解他们的燃眉之急。

凌晨1点,李文亮的大学同学还穿梭在四处被锁死的住院楼里,寻找可能还开着的通道。他们希望能上到李文亮父母住院的楼层,至少看一眼他们,知道他们还好不好。但尝试了两个小时,都没有成功。

在寻找出口时,他们会经过一面面挂着武汉中心医院辉煌历史的墙,还有一面墙写着医院的院训:医院以救死扶伤为天职,所有生命的伤害、病痛、凋零每天都在上演,这些带给人们最有价值的启示就是敬畏与爱护。敬畏生命就是要视患如亲,呵护患者生命健康,以人为本,对员工真心实意。

李文亮医生的微博记录下了他鲜活又普通的日常生活。

他很喜欢吃,时常调侃自己「食欲猛于虎」,想到要吃橘子,风雨大作穿着拖鞋跑1000米也要买来吃;看到冰淇淋店各式各样的冰淇淋,会感叹,「靠,诱惑太多」;居酒屋和海底捞都是他的爱,他说自己爱死芥末和生鱼片了。炸鸡也是他的爱,德克士的手枪鸡腿,每次去火车站他都会点,他这样描述那只鸡腿的美味——大大的鸡腿连着胯部,看着就好有满足感,外皮酥脆,肉质软嫩,配上独家的干碟,绝对是腿届极品!这时候再来一杯可乐,感觉人生已经达到了巅峰。

他追剧,喜欢看《庆余年》,也追星,最近比较喜欢肖战,觉得肖战长得帅,唱《绿光》特别好听。车厘子158元一斤,他会调侃自己吃不起,买了几个橘子花了30块,就喊自己「屌丝」,感叹生活艰辛。他还很喜欢转发抽奖微博,抽手机的转发,抽车的转发,抽车厘子也转发,终于有一次,他没做中奖绝缘体,抽中了一盒湿巾,他专门发微博感谢了金主。

做医生很辛苦,他时不时会抱怨一下工作,「累死小爷了」,虽然他时常把「不想干了」挂在嘴边,抱怨连值三天班,「要死」,「讨厌门诊」,盼着下班了去吃锅包肉,可真让他离开,他根本舍不得脱下身上那件白大褂,他内心的想法是,「病人虐我千百遍,我待病人如初恋」。

翻看他的微博,你会觉得他有些可爱,这位眼科医生内心好像还住着一个小男孩,在社交网络上嬉笑怒骂,「尼玛」、「我去」、「靠」都挂在嘴边,他甚至会思考「鸡生蛋的时候会不会很痛苦」,见到一只蝴蝶,也要拍下来发在社交网络,配文:一只蝴蝶。有空的时候,他也喜欢出去走走,看油菜花,打羽毛球,如果路上有人叫他「叔叔」,他会「气疯」,觉得自己「受伤了」,他还很喜欢恶作剧,住酒店退房的时候会把被子叠成里面有人的形状吓唬服务员。

如果要问他最喜欢什么季节,那应该是秋天,他喜欢秋天的早晨,阳光穿过绿叶,在地上投下星星点点的影子。他曾这样形容武汉的秋天——它自有一股不热不冷的温柔,在这个季节里你能体会到最淅沥的细雨和最轻柔的风,当然你更能感受到落叶飘洒一地,踩上去咯吱咯吱响的美与心动。

李文亮医生分享过自己和家人相处的温馨瞬间,天气很好,孩子和妻子就在身边,父母来看望他,离开的时候搭高铁,他会专门拍下他们乘坐的列车留念。

他曾许过一个新年愿望,新的一岁希望能做一个简单的人,看得清世间繁杂却不在心中留下痕迹,保持足够的平常心。他还说,不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希望大家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共勉。他的微信签名是,「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

同一天,他的核酸检测结果出来了,阳性。他说:尘埃落定,终于确诊了,还配了一个狗狗的表情。他在病房里看到许多网友的鼓励,在微博上感谢大家,「谢谢大家的支持,我没有被吊销执照,请大家放心,我一定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出院」。

再之前,工作群里号召医生们报名到防疫一线时,他还说了一句:「我好了也报名」。在网上流传的另一张图里,有人在微信里问他:您病好以后,有什么打算?他说:好了就上一线,疫情还在扩散,不想当逃兵。

疫情里的人物事迹篇三

“师傅,您从哪里来的?请您测一下体温。”2月6日,在武邑范村交通检疫留验站,43岁的武邑县交通局干部杨国军一边为进出的人测量体温、排查过往车辆,一边无数次重复着这句话。

1月30日,随着疫情形势日益严峻,武邑县决定成立106国道武邑范村交通检疫留验站,把好全县的北大门。作为交通部门联络人,杨国军负责范村和汽车站留验站的筹建。建设留验站可不是简单事,留验站由交通、卫生、公安交警等部门人员组成,人员结构复杂,大家彼此又不熟悉,管理起来难度很大。现场几个党员提议,由交通局向县直工委申请,成立了临时党支部,杨国军成了临时党支部书记。

面对既无值班室又无照明的实际情况,杨国军和大家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大家马不停蹄安装减速带、爆闪灯、防撞桶等交通设施,同时协调电力部门接电安灯,搭建值班帐篷,解决值班人员吃住用餐问题,保证了留验站当天筹建,当天启用。

从1月24日到2月4日,他一直没有闲着。除了范村留验站建设,他还负责建设汽车站隔离通道、县城6个留验点的建设。连续多日的紧张劳累,杨国军的身体吃不消了,出现尿血状况,队友们把他送到衡水市人民医院就诊,主治医师建议入院治疗。“任务还没完成,我不能休息!”未遵医嘱,杨国军坚持返回到工作岗位。2月5日晚,身体出现严重不适的他,被同事强行带到县医院住院治疗。

“他就是冲锋在前、坚守岗位的铁把门。”留验站成员、马台卫生院院长明智民说,“我们一起工作的这些天,他的榜样一直感动着我们、鼓舞着我们,现在已经有4名同志先后向留验站临时党支部提出了入党申请。我们要向他学习,直到打赢这场战役。”

疫情里的人物事迹篇四

在重症监护病区,老年患者占比较高,为了让他们尽早康复,医务人员全力施救,用心陪护;而在病房外,消防员们也在竭尽所能守护医院安全。

张倩:坚持到最后一个病人出院

坚持到最后一个病人出院,这是张倩抵达武汉后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一周前,她所在的江苏省人民医院,整建制地接管了武汉市第一医院的重症监护病区,老年医学科的张倩和队友们负责其中61个老年患者。老人们夜间病情变化快,张倩总会提前出发去医院。

这几天,3床的患者周阿姨情况不太稳定,住在同一层楼轻症病区的老伴一直惦记。张倩知道后,就提前拿手机录下一段周阿姨老伴的视频,晚上一接班就带给周阿姨播放,让老两口都能安心。

5床的傅阿姨女儿住进了方舱医院,想起还在酒店隔离的小外孙,傅阿姨就吃不下饭。张倩查房的时候,就嘱托护士给老人换上了甜味营养剂,在询问病情后总是留下来,多陪着老人聊聊天。

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当年张倩备战高考时遭遇非典,医务人员舍身救人的场景感染了她,她报考了医学院。生命至上,努力救更多的人是张倩的初心。

你守护病人我守护医院

医务人员奋战在病房内,消防员们则全力守护着医院的安全。这是火神山医院消防救援站的一次消防演练,这支由7名党员和1名预备党员组成的队伍里,41岁的xx年龄最大,曾参加过8000多次的灭火救援战斗。1月31日下午,他和队员们进驻火神山医院,48小时内完成了消防救援站所有消防器械的调试并投入使用。

火神山医院和普通医院在布局、建筑结构、内部设施上差别很大,和队友们8次深入医院,并利用无人机进行测绘,制作电子沙盘,但要想完全覆盖医院的每个角落,还需要加强培训、群防群控。

消防队还与医院建立了24小时消防直联直报秒级响应机制,每个病区有一位负责人,以便第一时间处置火情。从进驻以来,大家24小时备勤,收集数据5700个,制定应急预案115份,保障了火神山医院的消防安全。目前在湖北,共有208支3560名消防救援人员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应急救援的一线。

疫情里的人物事迹篇五

“你的菜到了,土豆3斤、洋葱3斤、鸡蛋6斤……”

2月19日下午3点,潘世国正在给村民王海军清点代购的生活用品。对账结束后,潘世国交代他,如果再有什么需要就给他打电话,他下次集中去镇上买。说完,潘世国又赶去下一户村民家里送东西。

疫情防控期间,帮村民“跑腿”送生活用品成为潘世国的工作常态。

现年57岁的潘世国是湖北十堰市郧阳区白桑关镇淘沟河村扶贫工作队队长。1月26日,潘世国正在十堰市顾家岗社区的儿子家里过春节,突然收到工作群里发布的紧急通知:“请同志们明天尽快返回驻点扶贫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潘世国没有丝毫犹豫,收拾行装就出发。

“这里离白桑关镇驻点扶贫村有90多公里,外面还下着雪,没有车辆根本不可能去上班。”妻子和儿子都在劝说他。“那就走回去!” 潘世国当时就下定了决心。妻子不放心他一个人走,要求和他同行。

1月27日,潘世国和妻子早早起床吃了饭就出发。夫妻俩一起,走了80多公里路,在第二天深夜1点终于赶到了位于集镇上的家里,此时距离驻村帮扶点还有10多公里。

第二天,经过简单休整,上午11点,潘世国踏上了回村的路,沿途经过了6道登记和测温点。下午1点钟,他终于赶到了淘沟河村,90多公里,他走了22个小时。

如今在淘沟河村,老潘一直在忙碌。除了代购生活用品,他还要摸排村民的发热情况,负责值班,巡回宣传,上门劝导。“现在大家都在一线辛苦奋战,我是党员,关键时候不能撂挑子!”潘世国说。

疫情里的人物事迹篇六

阳春三月,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意浓浓。

“请你停车进行体温检测登记”。

“36.2度,体温正常,请你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回到家里要勤通风,外出别忘戴口罩”。

“请你将口罩戴好,将鼻梁上的硬片捏一下,这样就能起到有效的防护了”。

这是笔者2月29日在三分公司的疫情检查监测点看到的一幕,执勤工作人员正在对过往车辆和行人进行测温检查登记。在检测登记现场,有一个熟悉的身影,一张俊俏的脸庞,修剪齐整的短发更显干练和清爽,口罩虽然遮住了她微笑的容颜,但那双深邃的眼睛,折射出她对这个特殊岗位的热爱和忠诚,与她谈笑间隙,感觉就像初春绽放的花朵一样艳丽妩媚,甜如浸蜜,让人倍感舒适,心旷神怡。她就是_粉末冶金有限责任公司的女工委主任_同志。

人们常说“女人能顶半边天”,在这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她带领女工们始终坚守在第一线,危急关头,敢于挺身而出,同公司党委一班人并肩作战,巾帼不让须眉,发挥了党员干部带头表率,身先士卒的模范作用。舍小家顾大家,与男儿一样勇于前行,不惧风险,用自己柔弱而坚强的双肩,担起了勇战疫情的职责,展示了广大基层女工们疫情面前擎起“半边天”的壮丽风采。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春节期间,县妇女联合会一声召唤,通知让她报到县里统一参加疫情资料上门宣传的队伍中。_二话不说,简单的和在三分公司值班的丈夫王义红通完电话,便亲自驾车,放弃与家人共享团聚幸福时光,准时准点报到县里。毅然投入到疫情防控宣传队伍中,通过广播喇叭、张贴标语,发放疫情防控资料开始走街串巷,进行大张旗鼓、轰轰烈烈的宣传活动。疫情面前没有一丝怨言和不满,积极响应县妇联的号召,履行社会责任,主动带动公司广大女工积极捐款,展现了巾帼担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奉献出了无私的大爱,为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贡献了巾帼力量。她以最坚定的态度,最切实的举措,全力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她的行为受到了县妇联领导的一致表扬。

“我是女工委主任,我是党员,上卡点执勤算我一个”。公司党委刚宣布完毕,_就主动请缨,要求到抗疫执勤第一线。很多人问她:“执勤怕感染吗?执勤累不累?”她只是笑笑说:“不怕,男的能做到的,我们女同志一样也能做到,再说驰援武汉有那么多的医生和护士都去了最前线,他们不怕,我更不怕。”简单朴实的话语,透露出她对工作的认真和坚守,对这个特殊岗位的热爱和忠诚。

在疫情防控期间,她多次深入各分公司组织进行大力宣传,积极引导广大员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使广大员工增强了自我防护意识,少出门、勤洗手、戴口罩、下班后不聚堆、不打麻将,全面落实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疫情防护措施,构筑了严密的疫情防线和厚实的安全防火墙。

在分公司通勤车辆疫情防控检查中,按照公司生产部规定,疫情期间车辆载人不得超过百分之五十,并要求拉开乘车距离,配备两名人员负责上下车辆测温。在检查过程中,细心的_发现通勤车司机为了省事省力,简便快捷,未如实登记乘车员工的体温检测工作,58座的通勤车上,在乘坐的29人中,有11人的体温检测数值全部为35度,引起了先青和一道同行检查的党委会干部王娜的警觉和注意,并将情况及时汇报公司党委会,公司党委会和经理办召开专项会议,对敷衍应付体温检测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

女子本弱,遇“疫”则刚。从县城宣传回到单位后,便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每天第一时间报到执勤检测卡点。吃住在单位,公司中午用餐采取错峰延时就餐制度,每天到了上午11点,总是第一个报到餐厅,等候排队就餐的员工。对在就餐期间规范排队和距离间隔情况进行严格监督,每次都是最后一个打饭,晚上加班加点更是生活中的常态。在大家的眼中她是一位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好主任,领头雁。她热情谦和、待人真诚,有责任心是全公司广大员工对她的标签和评价。

疫情面前,不畏艰难,战斗在防控第一线;不惧危险,逆行在阵地最前沿。不负众望,在她的带领下一个个佩戴着卫生防疫的红袖章,戴着口罩的执勤人员,公司和分公司各个检查检测卡点到处有她们奔波忙碌的靓丽身影,她们是这个初春奋勇逆行一道最美丽的风景线。

没有防护服,没有威严的警服,没有白大褂,只有一张员工们熟悉而亲切的脸庞。她们清楚疫情的风险,但她们仍然选择负重而上,定点值守、严格检测、认真登记,她们是女儿也是母亲、妻子,面对疫情她们的身影显得平凡而高大,俨然变成了“钢铁战士”,冲锋在前,义无反顾,冲锋在疫情防控的突击队里。

疫情抗击第一线,女子撑起半边天。她们只是一个个平凡的女性,但在困难面前,毫无退缩,用点滴星火聚起了熊熊火焰,擎起了一片巾帼红,保护着广大员工的生命健康安全。她们严防死守在疫情的最前沿,践行着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用坚守折射出新时代的奉献精神;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半边天”的实干与担当。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战疫还在继续,感动仍在上演。在疫情面前,正是因为有像和_这样的“半边天”始终坚守在一线岗位,负重前行的共产党员,才能共同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才能守护举国人民幸福安康,万家祥和!她们不忘使命担当,在传递着温暖和力量,神州大地一双双温暖的手挽在一起拧成了一股强劲的动力,一颗颗血脉相连的心汇聚成了力量之源。

风雨相约,俏也争春;万物不辞,静待花开。“疫”路有你,携手同行,终将春暖花开,姹紫嫣红!

疫情里的人物事迹篇七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发生以来,山丹县离退休干部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周德善就是其中的一位。疫情当前,72岁的他不顾自身安危,心里想的依然是人民群众,想着再做点好事实事,做点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

疫情发生后,他主动找到中牧山丹马场丹马社区负责人,要求参加小区的执勤值班工作。他说:“虽然我已经老了,但还可以再做点实事,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在执勤时,他时刻以一名老党员、老干部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协助社区干部认真开展信息登记、体温测量、劝导居民科学防控等工作,热心向社区居民宣传防控知识,工作总结提醒大家及时戴好口罩。

他还主动发挥自身优势作用,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引导工作。在带头遵守疫情防控有关要求的基础上,他教育引导身边亲友科学认识疫情、有效预防疫情,正确辨别不实信息,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同时他用稿纸工工整整撰写了一封《致丹马小区全体住户的一封信》,并复印20余份,张贴在小区内醒目的地方,引导居民提高自我防护意识,遵守疫情防控规定,配合小区防控工作,有效遏制疫情传播。

疫魔无情,人间有爱。周德善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默默参与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老党员、老干部对党的无限忠诚,彰显了一名老干部的为民情怀和责任担当。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