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的导游词(模板21篇)

时间:2023-11-08 作者:雨中梧杭州西湖的导游词(模板21篇)

在旅游过程中,导游词起到了引导游客、增加游览体验的作用。接下来,导游将为大家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旅行体验,让我们拭目以待。

杭州西湖的导游词(模板21篇)篇一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我叫xxx,大家可以叫我x导。欢迎大家来到"人间天堂"——西湖。我们即将开启西湖之游,我们要去游览孤山、断桥和三潭映月。祝大家旅游愉快!请大家不要乱丢果皮垃圾,乱涂乱画。

西湖这么美,当然有许多奇妙的传说。相传多年前,天上有玉龙和金凤,它们在银河旁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玉石,它们一起啄了许多年,玉石就变成一块光芒四射的宝珠,这颗宝珠的光芒射到哪儿,哪儿的树木就常青,花朵就盛开。后来消息传到天宫,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将来把宝珠抢走。玉龙和金凤赶去索珠,遇到王母娘娘拒绝,于是就争抢起来。王母娘娘被打倒,两手一松,玉石就掉落人间,变成了金莹的西湖,而玉龙和金凤就变成了凤皇山和玉皇山,守护西湖。

杭州西湖的导游词(模板21篇)篇二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叫xxx,你们可以叫我x导。今天我带大家去举世闻名的杭州西湖游玩。

来杭州之前,您一定听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名言吧!其实,把杭州比喻成人间天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西湖。千百年来,西湖风景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她的丰姿倩影,令人一见钟情。就连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离开杭州时还念念不忘西湖,“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诗人说他之所以舍不得离开杭州,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杭州有一个美丽迷人的西湖。“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啊!

下面就随我一起从岳庙码头乘船去游览西湖。在船未启动之前,我先来介绍一下西湖的概况: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三面环山,东面濒临市区,南北长约3.2公里,东西宽约2.8公里,绕湖一周近15公里。面积约5.68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岛屿为6.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55米,最深处在2.8米左右,最浅处不足1米,蓄水量在850万到870万立方米之间。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外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和小南湖5个部分。

西湖处处有胜景,历史上除有“钱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南屏晚钟、双峰插云、雷峰夕照、三潭印月、橹浪闻茑。如以每个字来点的内涵,它们是:春夏秋冬花,晚云夕月柳。点出了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明晦晨昏,西湖胜景时时皆有,处处都在的特色。

1985年又评出了“新西湖十景”。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平方公里的园林风景区内,颁着主要风景名胜有40多处,重点文物古迹有30多处。概括起来西湖风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园、七洞、八墓、九溪、十景为胜。1982年11月8日,国务院将西湖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之一。1985年,在“中国十大风景名胜”评选中,西湖被评为第三。

西湖这么美,当然孕育着许多奇妙动人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天上有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起琢磨了很多年,白玉就变成一颗光芒四射的明珠,这颗宝珠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后天消息传到天宫,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将前来把珠抢走。玉龙和金凤赶去索珠,遭到王母拒绝,于是就你争我夺,王母被掀翻在地,两手一松,明珠就掉落到人间,变成了晶莹清澈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降落,变成了玉龙山(即玉皇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在西湖之滨。

刚才有的朋友问西湖的水为什么这样清澈纯净?这就从西湖的成因讲起:西湖在12000年以前还是与钱塘江相通的浅海湾,耸峙在西湖南北的吴山和宝石山,是环抱这个海湾的两个岬角。后来由于潮水的冲击导致泥沙淤塞,把海湾和钱塘江分隔开来,到了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4年)西湖的湖形已基本固定,西湖真正固定下来是在隋朝(581-618年),地质学上把这种由浅海湾演变而成的湖泊叫泻湖。此后西湖承受山泉活水的冲刷,再经历过历代由白居易、苏东坡、杨孟瑛、阮元等发动的五次大规模的人工疏浚治理,终于从一个自然湖泊成为风光秀丽的半封闭的浅水风景湖泊。

历史上西湖有很多名称。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时称为武林水、金牛湖、明圣湖;唐朝(618年-907年)时称石函湖、钱塘湖。此外还有高士湖、贤者湖、上湖、龙川、钱源等称呼。到了北宋(960-1127年),苏东坡做杭州地方官时,写了一首赞美西湖的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别出心裁的把西湖比作我国古代美女西施,于是,西湖又多了个“西子湖”的雅称。

西湖作为著名的风景地,许多中外名人对这情有独钟。毛泽东一生中共40次来杭州,最长的一次整整住了7个月之久,他把杭州当作“第二个家”。毛泽东常常称赞西湖秀美,但他生前从未正式发表过描写西湖的诗词。中国伟人喜欢西湖,国际友人对西湖更是流连忘返。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两次来杭州,他赞叹地说:“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而杭州是这个国家的心脏,我还要再来。”尼克松还把家乡加利福尼亚州出产的红杉树送给了杭州。

我们船已缓缓启动了。我先把整个游湖的行程简单的介绍一下:环湖一周的景点有一山和二堤。一山指的孤山,孤山景区的名胜古迹多达30多处,沿湖们所能欣赏到的有西泠桥、秋瑾墓、西泠印社、楼外楼、中山公园等。孤山之后是白堤,起自平湖秋月,终于断桥残雪,桥后还有著名的宝石流霞等景观。欣赏完沿湖景色,我们再去湖中三岛,游船最后将在苏堤靠岸。

现在船正在自西向东行驶,各位到的是孤山一带的景色。孤山西接西泠桥,东连白堤,海拔35米,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孤山景色唐宋年间就已闻名,南宋理宗曾在此兴建规模宏大的西太乙宫,把大半座孤山划为御花园。清朝康熙皇帝又在此建造行宫,雍正皇帝改行宫为圣因寺,与当时的灵隐寺、净慈寺、照庆寺并称“西湖四大丛林"。

或许有的朋友要问:孤山既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为什么要取名“孤山”呢?这是因为历史上此山风景特别优美,一直被称为孤家寡人皇帝所占有,所以被为孤山。从地质学上讲,孤山是由火山喷出的流纹岩组成的,整个鸟是和陆地连在一起的,所以“孤山不孤,断桥不断,长桥不长”被称为西湖三绝。

大家再看前方那座环洞石拱桥,地处孤山西面,名叫西泠桥。它和断桥、长桥并称为西湖古代的三大情桥。过了西泠桥,孤山后麓的绿树丛中有尊汉白玉塑像,只见这位女英雄左手叉腰,右手按剑,目光炯炯,昂首注视前方,似在探求着革命的真理。

她是谁呢?她就是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为推翻清王朝,争取民族独立而壮烈牺牲的“鉴湖女侠”秋瑾。这尊塑像高2.7米,墓座高2米,正面碑石上该有孙中山手书“巾帼英雄”4个大字。秋瑾烈士的塑像,给了我们一种启示:西湖的闻名,不仅仅是占了山水之胜,它更因众多的历史人物而倍增光彩。在西湖风景区内,被誉为“湖上三杰”的岳飞、于谦、张苍水,还有与秋瑾一起为振兴中华而献身的近代发主革命者徐锡麟、陶成章等,都安葬了西子湖畔。

我们的船继续徐徐往东行驶,各位看到前面的一道粉墙,院内便是著名的西泠印社。印社右侧,这幢中西合璧的建筑,就是百年老店楼外楼。楼外楼创建于1848年,店名取自南宋诗人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名句。楼外楼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曾经接待过许多中外名人。楼外楼的当家名菜数西湖醋鱼了,它是选用西湖中在规定范围内养殖的草鱼,先在清水中饿一二天,除去泥土味,然后烹制而成的。成菜后的西湖醋鱼,色泽红亮,肉味鲜嫩,酸甜可口,略带蟹味,是杭州最有代表性的风味名菜。

现在船已驶向中山公园,孤山的正门就在这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孤山既是一座风景名山,又是一座文化名山。孤山的地位在西湖景区中之所以这么重要,是因为它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景区内有著名的“西湖天下景,”还纪念北宋隐逸诗人林和靖的放鹤亭。这些景点等上岸后我们起前往参观。

中山公园旁,我们看到的这一组建筑是新近修建落成的“浙江省博物馆”。进而面陈列着上至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下到近现代的文物展品1700余件。博物馆后面的古建筑是清代的皇家藏书楼文澜阁,它是我国为珍藏《四库全书》而修建的七大书阁之一。

请看前面那座突出湖面的水泥平台的重檐亭子已展现我们眼前,这座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的建筑,名叫平湖秋月。它是白堤的起点,也是杭州的三大赏月胜地之一。历史上杭州人中秋赏月有三大去处:湖中首推三岛之一的三潭印月,山上应是凤凰山坡的月岩景点,至于岸边,就数这月白风清、水天共碧的平湖秋月了!

现在各位看到前面这条“间株杨柳间株桃”的游览长堤就是白堤。当我们的船驶到这里,西湖最秀丽的风光就呈现在大家面前了。瞧!堤上两边各有一行杨柳、碧桃,特别是在奏,柳线泛绿、桃树嫣红,一片桃红柳绿的景色,游人到此,仿佛如临仙境。白堤原名“白沙堤”,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以风光旖旎而著称。

它虽与白居主持修筑的白堤不在一个方位,但杭州人民为缅怀这位对杭州作出杰出贡献的“老市长”,仍把它命名为白堤。它与苏东坡主持建造的苏堤犹如湖中的两条锦带,绚丽多姿,交相辉映。大家再看,白堤中间的这座桥叫锦带桥,以前是座木桥,名中“涵碧桥”,如今更名为石拱桥。在白堤的尽头,到了断桥,全长1公里的白堤就由此而“断”了。

断桥的名字最早取于唐代,宋代称宝祜桥,元代又叫段家知,以前是座苔藓斑斑的古老石桥。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桥虽然是座很普通的石拱桥,但它的名字和《白蛇传》故事联系在一起,因而成了西湖中最出名的一座桥。

讲到这里,我看到有的朋友已经在仔细观察,或许你们马上会问:这座桥根本没有断,为什么要取名“断桥”呢?这个问题就让我来解答吧。断桥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由于断桥所处的位置背城面山,处于北里湖和外湖的分水点,视野开阔,是冬天观赏西湖雪景最好的地方。每当瑞雪初晴,桥的阳面已经冰消雪化,而桥的阴面却还是白雪皑皑,远远望去,桥身似断非断,“断桥残雪”就因此得名。还有,断桥又是白堤的终点,从平湖秋月而来的白堤到此中断。讲到这里,或许大家已经明白,原来是“堤断桥不断”。

大家再看断桥后面那座山叫宝石山,海拔78米。这座山的岩石和西湖群山不同,主要由火成岩中的流纹和凝灰岩构成,其中有一种名叫碧玉的“宝石”,嵌在紫灰石中,在阳光照射下,分外耀眼,这就是宝石山得名的由来。山上那座秀丽挺拔,高高耸立的塔,名中保俶塔。保俶塔初建为九级舍利塔,现在的是1933年重建的。

它是用成的实心建筑,塔身呈八棱型,高45.3米,上下匀称,线条柔和优美,在湖上诸塔中,保俶塔的造型最为俏丽,体态最为窈窕。历史上与保俶塔相对应的还有一座雷峰塔,在西湖风景布局中,同位于一条中轴线上,一南一北,隔湖相望,一个敦厚典雅,一个纤细俊俏。在雷峰塔未倒塌前,西湖上曾呈现出“南北相对峙,一湖映双塔”的对景,所以民间有“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的说法,道出了当年雷峰塔和保俶塔的不同风姿。

各位朋友:西湖沿岸的景观就介绍到这里,接着我们去观赏湖中三岛。

首先我们来看西湖中最大岛“三潭印月”,也叫小瀛州。这是一个“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湖上花园。全面积7万平方米,其中水面占60%。全岛呈“田”字形,东西连柳堤,南北建曲桥,曲桥两侧,种植着大片红、白各色的睡莲。此外,历史上三潭钱月还以种植西湖莼菜而著名。

下面请随我上岛游览,三潭印月这座小岛,初建军于明代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是用疏浚的湖泥堆积而成的。它的精华就在于岛南面的三座石塔。请看:三塔鼎立在湖上,塔高2米,塔身球形,排列着5个小圆孔,塔顶呈葫芦形,造型优美。每逢月夜,特别是到了中秋佳节,皓月当空,人们在塔内点上蜡烛,沿口蒙上薄纸,烛光外透,这时“塔影、云影、月影”溶成一片,“烛光、月光、湖光”交相辉映,在光的折射中,三塔的灯光透过15个圆孔投影在水面上,共有30个月亮,加早天上的一个水中的1个,湖面可以倒映出32个小月亮,呈现“天上月一轮,湖中影成三”的绮丽景色,真是“一湖金水欲溶秋”,有说不尽的诗情画意。

接着我们再来看湖中那座飞檐翘角的亭,名叫湖心亭。它是西湖中最大的一座亭。也是在西湖三岛中最早营建的一座岛,初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距念已有440年有历史的。“湖心平眺”是钱塘十景之一。站在湖心亭处眺望西湖,水光山色,尽收眼底,西湖风光,一览无余。

湖心亭西北的那个小岛,称为阮公墩。是西湖三岛吧最小的一个,面积仅5561平方米。它是在清朝嘉庆年间(1800年),浙江巡抚阮元用疏浚西湖后的淤泥堆积而成的。阮墩垂钓已成为杭州市民假日休闲的好去处,阮墩夜游则是为各地旅游者隆重推出的西湖夏季的一个特色旅游项目。

游完湖中三岛,我们的船已驶向即将停靠在方向----苏堤。大家请看:前面这条自南而弱横贯西湖,全长2.8公里的湖中长堤就是苏堤。堤上共有6座石拱桥,分别是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堤岸种植桃柳、芙蓉,形成“西湖景致六条桥,一枝杨柳一枝桃”的景色。说到苏堤,人们自然会想起北宋诗人苏东坡,苏东坡曾二次担任杭州的地方官,他组织20万民工疏浚西湖,然后利用湖泥葑草,筑成了这条从南屏山下直通栖霞岭麓的长堤,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取名“苏堤”。现在堤的南端修建了“苏东坡纪念馆”供人们参观,缅怀苏东坡的功绩。

各位朋友:人们常常把杭州西湖和瑞士日内瓦的莱蒙湖比喻为世界上东西方辉映的两颗名珠,正是因为有了西湖,才使意大利的马可波罗把杭州经喻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西湖做为著名景点,接待过世界各国的元首不计其数。因此,西湖不仅是杭州的明珠,更是东方的明珠,世界的明珠。

“忆江南,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这是白居易为颂扬西湖给后人留下的回味无穷的千古绝唱。各位朋友,当我们即将结束西湖之行时您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呢?但愿后会有期,我们再次相聚,满觉陇埯赏桂子,钱塘江上看潮头,让西湖的山山水水永远留住您美好的回忆。

杭州西湖的导游词(模板21篇)篇三

杭州西湖导游词怎么写?在去西湖之前,怎么可以没有导游词?请看下面的杭州西湖导游词范文吧!

毛泽东一生中共40次来杭州,最长的一次整整住了7个月之久,他把杭州当作“第二个家”。

毛泽东常常称赞西湖秀美,但他生前从未正式发表过描写西湖的诗词。

中国伟人喜欢西湖,国际友人对西湖更是流连忘返。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两次来杭州,他赞叹地说:“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而杭州是这个国家的心脏,我还要再来。”尼克松还把家乡加利福尼亚州出产的红杉树送给了杭州。

我们船已缓缓启动了。

我先把整个游湖的行程简单的介绍一下:环湖一周的景点有一山和二堤。

一山指的孤山,孤山景区的名胜古迹多达 30多处,沿湖们所能欣赏到的有西泠桥、秋瑾墓、西泠印社、楼外楼、中山公园等。

孤山之后是白堤,起自平湖秋月,终于断桥残雪,桥后还有著名的宝石流霞等景观。

欣赏完沿湖景色,我们再去湖中三岛,游船最后将在苏堤靠岸。

现在船正在自西向东行驶,各位到的是孤山一带的景色。

孤山西接西泠桥,东连白堤,海拔35米,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

孤山景色唐宋年间就已闻名,南宋理宗曾在此兴建规模宏大的西太乙宫,把大半座孤山划为御花园。

清朝康熙皇帝又在此建造行宫,雍正皇帝改行宫为圣因寺,与当时的灵隐寺、净慈寺、照庆寺并称“西湖四大丛林""。

或许有的朋友要问:孤山既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为什么要取名“孤山”呢?这是因为历史上此山风景特别优美,一直被称为孤家寡人皇帝所占有,所以被为孤山。

从地质学上讲,孤山是由火山喷出的流纹岩组成的,整个鸟是和陆地连在一起的,所以“孤山不孤,断桥不断,长桥不长”被称为西湖三绝。

大家再看前方那座环洞石拱桥,地处孤山西面,名叫西泠桥。

它和断桥、长桥并称为西湖古代的三大情桥。

过了西泠桥,孤山后麓的绿树丛中有尊汉白玉塑像,只见这位女英雄左手叉腰,右手按剑,目光炯炯,昂首注视前方,似在探求着革命的真理。

她是谁呢?她就是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为推翻清王朝,争取民族独立而壮烈牺牲的“鉴湖女侠”秋瑾。

这尊塑像高2.7米,墓座高2米,正面碑石上该有孙中山手书“巾帼英雄”4个大字。

秋瑾烈士的塑像,给了我们一种启示:西湖的闻名,不仅仅是占了山水之胜,它更因众多的历史人物而倍增光彩。

在西湖风景区内,被誉为“湖上三杰”的岳飞、于谦、张苍水,还有与秋瑾一起为振兴中华而献身的近代发主革命者徐锡麟、陶成章等,都安葬了西子湖畔。

我们的船继续徐徐往东行驶,各位看到前面的一道粉墙,院内便是著名的西泠印社。

印社右侧,这幢中西合璧的建筑,就是百年老店楼外楼。

楼外楼创建于1848年,店名取自南宋诗人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名句。

楼外楼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曾经接待过许多中外名人。

楼外楼的当家名菜数西湖醋鱼了,它是选用西湖中在规定范围内养殖的草鱼,先在清水中饿一二天,除去泥土味,然后烹制而成的。

成菜后的西湖醋鱼,色泽红亮,肉味鲜嫩,酸甜可口,略带蟹味,是杭州最有代表性的风味名菜。

现在船已驶向中山公园,孤山的正门就在这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孤山既是一座风景名山,又是一座文化名山。

孤山的.地位在西湖景区中之所以这么重要,是因为它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景区内有著名的“西湖天下景,”还纪念北宋隐逸诗人林和靖的放鹤亭。

这些景点等上岸后我们起前往参观。

中山公园旁,我们看到的这一组建筑是新近修建落成的“浙江省博物馆”。

进而面陈列着上至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下到近现代的文物展品1700余件。

博物馆后面的古建筑是清代的皇家藏书楼文澜阁,它是我国为珍藏《四库全书》而修建的七大书阁之一。

请看前面那座突出湖面的水泥平台的重檐亭子已展现我们眼前,这座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的建筑,名叫平湖秋月。

它是白堤的起点,也是杭州的三大赏月胜地之一。

历史上杭州人中秋赏月有三大去处:湖中首推三岛之一的三潭印月,山上应是凤凰山坡的月岩景点,至于岸边,就数这月白风清、水天共碧的平湖秋月了!

各位游客,您来过美丽的西湖吗?您畅游过西湖的瑰丽风景吗?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畅游并领略一下西湖动人的景色吧!

看,前面的不远处就是传说中的“断桥”,传说中的许仙和白娘子就是在这座断桥上定下终身的哟!大家从这座桥上往前望去,可以看见雷峰塔。

据说这是法海关压白娘子的地方。

最后还是由村民将雷峰塔的砖拿走,才使白娘子逃脱法海的魔爪。

我们的下一站,是林彪武装起义的地方。

它有两个名字,一个是704,建成时间是1970年4月份。

另一个名字是579,和武装起义是谐音。

人们一般都叫它704。

大家现在可以进去看看他们的工程。

当然,这个所谓的起义是失败的。

现在,我们站在一座山脚下。

山上有一口井。

据说是乾隆皇帝来到这座山上后,非常疲惫,就用这里的井水洗脸洗脚后,顿觉神清气爽,对这井水念念不忘。

从此后,这个井水就多了份神秘色彩。

据说用这井水洗手后会财源滚滚、喜事多多、好事连连。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一试,保证您以后的日子能越过越火!不过,水可不能随意擦掉哟,最好让它自然风干。

否则,您的财运也会随之擦掉哟!

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请大家随意看看走走哦!除了您的欢声、笑语还有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呀!

谢谢您到西湖来,西湖永远欢迎您!

大家好,我姓芦,大家可以叫我芦导。

我将带领大家游览杭州西湖,请不要乱丢垃圾,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祝大家旅途愉快!

相信许多游客都听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

事实上,把杭州比喻成人间天堂,和西湖有着很大的关系。

杭州西湖山水秀丽,让许多诗人流连忘返。

白居易的“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就大大证明了这一点。

请大家跟紧队伍,准备好亲眼目睹杭州西湖的风采吧!

杭州西湖位于杭州市中心,宋代始称西湖。

西湖南北长3.2公里,东西宽约2.8公里,面积约5.68平方公里。

这里最有特色的就是“西湖十景”。

其中平湖秋月位于白堤西端,淡雅朴素。

登楼眺望秋月,在恬静中感受西湖的浩淼,洗涤烦燥的心境,使人倍感景在城中立,水在景中摇,人在画中游。

不管站在哪个角度,看到的都是一幅素雅的水墨江南画卷,平湖望秋月更是楼可望、岸可望、水可望。

南宋孙锐诗有“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舟”之句;明代洪瞻祖也在诗中写道:“秋舸人登绝浪皱,仙山楼阁镜中尘”等都是赞美平湖秋色的美景。

平湖秋月以湖称映出周围的山水、树木,演得格外静谧。

好像一副美妙的画。

让我们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偶尔一条船划过,我们不由得抱怨道:“船把我们的画划破啦!”

西湖是一首诗、一幅画、一位楚楚动人的少女。

“忆江南,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白居易的这首诗是赞美西湖的千古绝唱。

各位游客,愉快的西湖一日游已经结束了,感谢大家对我的配合。

大家玩得开心吗?希望西湖的山山水水永远留在您美好的回忆中。

杭州西湖的导游词(模板21篇)篇四

各位旅客:

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美丽西湖之行的导游:方子方(写自己的名字哦!)。让我们随着船徐徐开动,开始游览美丽的西湖吧!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部。西湖水面面积为4.37平方公里,湖岸周长15公里,水平均深2.27米,最深处在5米左右。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柳浪闻莺,柳浪闻莺是南山风景线上离市区最近的一个公园,也是西湖旧十景之一。柳树是公园主景。请看两旁,这里汇集了500株春柳,这些垂柳,以景遇意,两旁的柳树,各种各样,非常好看,公园南面杆弯枝斜的那种,在微风吹拂下,左摇右摆的,就像是贵妃醉酒,称为"醉柳"

现在,我们来到了传说中白娘子与许仙相会的断桥。断桥,今位于白堤东端。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它名气最大。大家往下看,下面就是波光粼粼的湖面,湖面被阳光照射着,像许多金子撒在湖面上,很漂亮!大家注意,不要乱丢垃圾,现在可以在这里拍照、休息。

好了,今天就游览到这里,最后祝大家:旅途愉快,再见!

"hi!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美丽西湖之行的导游:石涵晓。让我们随着船的徐徐开动,开始游览与瑞士莱蒙湖并称为当世东西辉映明珠的杭州西湖。"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三潭印月','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它风景秀丽、景色清幽,尤'三潭印明月'的景观而享誉中外。岛上陆地形如一个特大的'田'字,呈现出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奇异地形。传说'三潭印月'是一只大香炉的三只脚,而这只大香炉则倒扣着一条黑鱼精,香炉的三只脚伸出水面就成了'三潭印月'。每当中秋之夜,我们的工作人员会乘船到达三个石塔,并在每个塔中心点上一支蜡烛,再在洞口蒙一层薄纸,圆形的洞放出了蜡烛的光芒,远看像月亮一样。而且每个石塔有五个洞,而三个石塔总共可映印出十五个月和影,加上天上一个,倒影一个,最后一个嘛,就是我们的心中月。十八个月亮这一奇异景致,只有在月朗天青的中秋之夜才能观赏得到。"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传说白娘子与许仙相会的断桥,'断桥残雪'是西湖上著名的景色,它以冬雪时远观桥面,若隐若现于湖面而称著。现在的断桥,是1921年重建的拱形独孔环洞石桥,你们知道它有多长吗?"13米?""10米?""9米?""恭喜这位游客,你答对了,它长8.8米,宽8.6米,这孔的长度就有6.1米。地处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见。一旦下雪,便会营造出与别的地方迥然不同的雪湖胜况。每当雪后初晴,来断桥上往西,往北眺望,孤山葛岭一带如铺琼砌玉,晶莹朗澈,有一种冷艳之美。现在大家可以在这儿拍照留念,不要攀爬栏杆,十分钟以后在这集合。"

"好了,今天早上的观光到此结束,请各位游客回旅馆休息,今天下午3点再次开始我们的美丽西湖之行,再见。"

大家好,我姓林,大家可以叫我雨薇。我将带领大家游览杭州西湖,请不要乱丢垃圾,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祝大家旅途愉快!

在来西湖之前,相信许多游客都听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事实上,把杭州比喻成人间天堂,和西湖有着很大的关系。杭州西湖山水秀丽,让许多诗人流连忘返。白居易的"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就大大证明了这一点。请大家跟紧队伍,准备好亲眼目睹杭州西湖的风采吧!

杭州西湖位于杭州市中心,宋代始称西湖。西湖南北长3.2公里,东西宽约2.8公里,面积约5.68平方公里。这里最有特色的就是"西湖十景"。其中平湖秋月位于白堤西端,淡雅朴素。登楼眺望秋月,在恬静中感受西湖的浩淼,洗涤烦燥的心境,使人倍感景在城中立,水在景中摇,人在画中游。不管站在哪个角度,看到的都是一幅素雅的水墨江南画卷,平湖望秋月更是楼可望、岸可望、水可望。南宋孙锐诗有"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舟"之句;明代洪瞻祖也在诗中写道:"秋舸人登绝浪皱,仙山楼阁镜中尘"等都是赞美平湖秋色的美景。平湖秋月以湖称映出周围的山水、树木,演得格外静谧。好像一副美妙的画。让我们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偶尔一条船划过,我们不由得抱怨道:"船把我们的画划破啦!"

西湖是一首诗、一幅画、一位楚楚动人的少女。"忆江南,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白居易的这首诗是赞美西湖的千古绝唱。各位游客,愉快的西湖一日游已经结束了,感谢大家对我的配合。大家玩得开心吗?希望西湖的山山水水永远留在您美好的回忆中。

杭州西湖旅游导游词

杭州西湖断桥导游词

杭州西湖导游词650字

有关杭州的导游词

杭州断桥残雪导游词

西湖断桥残雪导游词

西湖导游词作文大全

杭州西湖的导游词(模板21篇)篇五

各位游客:

大家好,西湖以其一山二堤三岛十景而闻名于世,而在西湖十景,雷峰夕照是唯一损毁又恢复的景点,现在我们所来到的便是刚对外开放不久的雷峰塔景区。

雷峰塔景区是于2000年冬奠基,2002年秋竣工,于2002年11月20日开始对外开放,目前还属于试运营阶段。整个景区的造价达1.5亿元人民币,新塔的下半部是遗址保护层,通高9.85米,塔身五层,高61.9米,建筑面积达三千三百多平方米,塔身采用钢结构框架,外墙包铜,全塔共用铜280吨。

各位可能还记得在两年前,也就是2001年3月11日,央电视台和浙江电视台曾连袂直播了发掘雷峰塔遗址的过程,当时在雷峰塔的地宫还发掘出很多文物,其最珍贵的就是供奉佛祖释迦牟尼发髻舍利子的阿玉王塔。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塔就是在老塔的遗址之上,这样的建筑形式很好的保护了原塔的遗址,而这种建筑格式在目前尚属首创。现在就请家跟随我走上电梯一同到塔里去看一番究竟。

好,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所来到的是雷峰塔的遗址保护层,在我们面前用玻璃罩罩着的便是老雷峰塔的遗址。

雷峰塔初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原本为吴越国王钱淑为奉藏佛螺髻发舍利子以祈祷国泰民安所建,原名叫皇妃塔,塔为砖木结构。雷峰塔的知名度之高,与国民间广泛流传的神话传说《白蛇传》密切相关,故事白蛇的化身白素贞因追求人间真情而被法海和尚囚禁于雷峰塔下,雷峰塔因而声明远播。历史上的雷峰塔曾两次遭遇火,第一次是在北宋宣和年间,因方腊起义,一把火把外面的木结构塔身加以焚毁。到了南宋年间,曾重修雷峰塔,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就是在那个时候流传的。

雷峰塔第二次遭受火烧是在明朝的嘉靖年间,当时倭寇侵犯杭州,雷峰塔再次把火焚,仅剩塔身屹立于西湖之滨。这种情形一直厨到清末民初,雷峰塔终因不堪重负而倒塌了。关于雷峰塔倒塌的原因,历史上也很有争论,一般来讲有两种说法,前两年在清理雷峰塔遗址的时候,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塔砖一侧有一个洞,在洞里有佛经。

而在过去,老百姓们以讹传讹将经砖传成金砖,纷纷将塔砖拿回家,从而导致塔的倒塌。此说法之一。说法之二,由于江南自古就是鱼米之乡,而杭州又是丝茶之府,历史上的杭州就盛产丝绸,而每年蚕宝宝吐丝结茧之时由于多种原因,往往有量的蚕茧死亡,过去的人迷信,误以为蚕茧了邪,而雷峰塔是镇妖的(白蛇),以为将雷峰塔的砖放在家里,就可以抵挡妖邪的侵蚀,你家养蚕拿一块,他家求财拿一块,久而久之,塔身特别是塔基由于老百姓的破坏,加上当权者的漠不关心,雷峰塔终于在1924年9月25日下午1点40分轰然倒塌。

透过玻璃罩,我们可以看到塔的遗址,在正前方有台阶可以上去的就是塔的正南门,老塔共有八个门,分别对应八个方向,而我们现在游览的新塔,塔门也是和老塔相对应的。旁边有木台阶的是前两年发掘雷峰塔地宫时,专家学者们走的。

杭州西湖的导游词(模板21篇)篇六

朋友们:下面就随我一起从岳庙码头乘船去游览西湖。

在船未启动之前,我先来介绍一下西湖的概况: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三面环山,东面濒临市区,南北长约3.2公里,东西宽约2.8公里,绕湖一周近15公里。

面积约5.68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岛屿为6.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55米,最深处在2.8米左右,最浅处不足1米,蓄水量在850万到870万立方米之间。

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外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和小南湖5个部分。

西湖处处有胜景,历史上除有“钱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妈: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南屏晚钟、双峰插云、雷峰夕照、三潭印月、橹浪闻茑。

如以每个字来点的内涵,它们是:春夏秋冬花,晚云夕月柳。

点出了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明晦晨昏,西湖胜景时时皆有,处处都在的特色。

1985年又评出了“新西湖十景”。

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平方公里的园林风景区内,颁着主要风景名胜有40多处,重点文物古迹有30多处。

概括起来西湖风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园、七洞、八墓、九溪、十景为胜。

1982年11月8日,国务院将西湖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之一。

1985年,在“中国十大风景名胜”评选中,西湖被评为第三。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来到这个闻名中外的杭州西湖。

现在,我们的大巴车行驶在南山路上,第一站是柳浪闻莺。

为什么要叫她柳浪闻莺呢?等到了景点,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你瞧,这里是柳浪闻莺,换两边种满了杨柳,一阵风吹过,那些杨柳像一位位舞蹈家翩翩起舞,非常美丽。

你们听,“叽叽喳喳”的声音,是小鸟欢乐的乐曲,他们就像柳姑娘的乐师,为杨柳伴奏。

如果你想放松一下,只要在这湖岸边走一走,一定会陶醉其中。

现在让我们继续往南走,来到的是长桥公园。

它虽名为长桥,实际上它的桥并不长。

长桥公园里的小桥流水分外幽静。

如果你想远离城市的喧闹,听着鸟儿的叫声,闻着桂花的香味,十分惬意。

现在让我们休息一下,大家可以拍拍照片,但是千万不可以掉对哦!

我们现在离开了长桥,继续向前进,来到了著名的花港观鱼。

现在正是金秋时节,也是菊花开放的时候,走进公园,大家可以尽情观赏,可是千万不要踩坏了花草。

花港观鱼不光只有花儿美,鱼儿更美,还可以去那边买一些与饲料喂喂这些可爱的鱼。

现在大家自由活动,下午三点准时在大门口集合,请大家注意安全!

很高兴大家都能准时回到这里集合,我们今天的游览已经结束,西湖的美景多得数不过去,欢迎你们再来游玩。

最后,祝大家旅途愉快,再见!

大家好,我姓林,大家可以叫我雨薇。

我将带领大家游览杭州西湖,请不要乱丢垃圾,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祝大家旅途愉快!

在来西湖之前,相信许多游客都听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

事实上,把杭州比喻成人间天堂,和西湖有着很大的关系。

杭州西湖山水秀丽,让许多诗人流连忘返。

白居易的“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就大大证明了这一点。

请大家跟紧队伍,准备好亲眼目睹杭州西湖的风采吧!

杭州西湖位于杭州市中心,宋代始称西湖。

西湖南北长3.2公里,东西宽约2.8公里,面积约5.68平方公里。

这里最有特色的就是“西湖十景”。

其中平湖秋月位于白堤西端,淡雅朴素。

登楼眺望秋月,在恬静中感受西湖的浩淼,洗涤烦燥的`心境,使人倍感景在城中立,水在景中摇,人在画中游。

不管站在哪个角度,看到的都是一幅素雅的水墨江南画卷,平湖望秋月更是楼可望、岸可望、水可望。

南宋孙锐诗有“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舟”之句;明代洪瞻祖也在诗中写道:“秋舸人登绝浪皱,仙山楼阁镜中尘”等都是赞美平湖秋色的美景。

平湖秋月以湖称映出周围的山水、树木,演得格外静谧。

好像一副美妙的画。

让我们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偶尔一条船划过,我们不由得抱怨道:“船把我们的画划破啦!”

西湖是一首诗、一幅画、一位楚楚动人的少女。

“忆江南,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白居易的这首诗是赞美西湖的千古绝唱。

各位游客,愉快的西湖一日游已经结束了,感谢大家对我的配合。

大家玩得开心吗?希望西湖的山山水水永远留在您美好的回忆中。

杭州西湖的导游词(模板21篇)篇七

作为一个无名无私的导游,我经常写一个好的导游词。导游词的主要特点是口语,但也具有知识、文学、礼仪等特点。那么,什么是一个优秀的导游词呢?以下是小边整理的阿育王寺导游词,欢迎分享。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导游。我姓陈。你可以叫我小陈。今天,我要带你去杭州西湖十景中的玉皇飞云。

位于西湖南部的玉皇飞云,位于西湖与钱塘江之间,海拔239米。五代时,吴越王钱氏迎明州,就是今天的宁波,阿育王寺佛舍利在这里供奉,从此被称为“育王山”。明代创造福星观,祭祀玉皇大帝,位于玉皇山顶,原名玉皇宫,后改建为庭院,育王山更名为玉皇山。山上有天池、白玉蟾井等古迹,山药有八仙聚会——紫来洞。每当风起云涌时,站在山顶突兀的云阁上,衬托出蓝天白云,四周雄伟雄伟。但是,当你听到习习的声音时,云会扑面而来,飞过,你会突然觉得湖山辽阔,江天辽阔。有诗云“钱王功业后世阴,阿育佛法扬善心。飞龙洞中升气紫,玉皇山顶揽飞云。”

慈云岭造像、五代石刻、紫来洞、七星列宿(七星缸)是玉皇山的主要景点、八卦田、日月井、天一池等。

我们先去慈云岭造像。慈云岭造像位于杭州玉皇山慈云岭南坡石壁之间。五代后晋天赋七年,吴越王钱弘创建资贤寺时雕刻。这座寺庙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但石壁造像却保存完好,有两个大小的壁龛。主龛位于东向西,横长,宽10米,高5.8米。神龛里有7尊雕像,弥陀居中,左边是观世音菩萨,右边是大势菩萨,合称“弥陀三尊”。坐北朝南,高2.6米,宽2.3米。藏王菩萨坐像正中雕刻,光头大耳,容貌端正。供养人两侧,龛楣浮雕“六道轮回”。

接下来我们去杭州碑林,它汇集了许多从五代到清代的名家手迹石刻。五代石刻星象图和贯休画十六罗汉刻是特别珍贵的。五代画家、诗人贯休画的十六罗汉雕石,共16方,每方刻罗汉雕像,胡貌梵相,庞眉大眼,丰满隆鼻,形象奇特。五代石刻星象出土于吴越国王钱元堂墓,是世界上最早的时刻星象图,是研究中国天文史的珍贵文物。我们继续前进,这是紫来洞,原名飞龙洞。这个紫来洞是清代福星观道长紫东在玉皇山顶人工开辟的。它的特点是洞里有洞,深邃幽奇,湿润凉爽,是夏天的圣地。斜壁上写着“紫气东来”四个大字,巧妙地嵌入了“紫来”二字,起洞叫紫来洞。

大家跟着我往前走。这是七星缸。你知道它为什么叫七星缸吗?事实上,这是因为“七星缸”的起源与缸体山雕刻的八卦图所包含的深刻文化内涵有关。传说旧杭州火灾频繁,祖先信形家的话说玉皇山的山势和龙一样,于是在玉皇山紫来洞东北角铸造了七个气缸,镇住“火龙”,消除火灾。一般来说,传统的.八卦有两种排列方法,一种是伏羲八卦是先天八卦,另一种是文王八卦是后天八卦。然而,七星缸上的八卦不同于传统和唯一的两种排列方法,令人困惑。

好吧,让我们留给天才们来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继续欣赏风景。看到前面一片片田地吗?那就是八卦田,是南宋开辟的“籍田”,八卦形,九宫八格,总面积约90亩。从这里往下看,我们可以看到八卦田整齐的八角,把田分成八个丘。八丘田种植八种不同的庄稼。一年四季,八种庄稼呈现出八种不同的颜色。八丘田中,有一个圆形的土墩,那就是半阴半阳的太极图。再往前走一点就是日月井,再在玉皇山山间,它的水清澈甘甜,能容纳太阳和月亮,故称“日月井”。

最后映入眼帘的是天一池。天一池又大又深。里面有一些金鱼。有一座悬崖突出池壁。中间有一个洞。站在上面,你可以看到你脚下的池水。它安静而遥远。近代作家余达夫在《玉皇山》游记中写道:“爬上去,西北可以看到西湖的烟雾和云影;西南是枝江,叶叶风帆...;向东望海门,一点异峰,两派潮路,气象更加雄伟。”

好了,今天的旅行到此结束。你想要更多吗?我们期待着下次见面。我相信我们都是命中注定的。欢迎下次再来。谢谢你的辛勤工作。

杭州西湖的导游词(模板21篇)篇八

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就由我带领大家一起去游览美不胜收的西湖。我们乘着船去,请大家注意安全,不要趴在栏杆上。

首先,我先给大家讲一个关于西湖的传说。相传,天上的玉龙和金凤找到了一块璀璨夺目的明珠,这颗明珠照到哪里,哪里就四季长春。这话传到了玉母娘娘的'耳里,玉母娘娘便派人去抢回来,玉龙和金凤不肯。在争抢中,玉母娘娘一不小心手松了,明珠就落入人间,变成了波光粼粼的西湖。西湖还有一个雅号——“西子湖”。

西湖平均水深1.5米左右,最深处有2.8米左右;面积为4.37平方公里,湖岸周长15公里。夏季,西湖水面上会开出美丽的荷花,我想真应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们坐上船去看看吧!船慢慢靠近西湖最大的岛——小瀛洲了。这座岛的特点是岛中有湖,湖中有岛。著名的三潭印月就在小瀛洲的南端,待会我们将前往那里,大家赶紧和小瀛洲拍照留念吧!

现在我们到了三潭印月了。大家看到的这三座石塔很有趣,中心是空的。球面体上排列这五个等距离圆洞。每当皓月当空的时候,在塔中点燃蜡烛,湖面就会倒映出三十多个月亮,是不是很美呢?船快靠岸了,大家带好随身物品,依次下船。下船后还可以去周边景点游玩。记住,两点半的时候在这儿集合。

杭州西湖的导游词(模板21篇)篇九

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南屏晚钟、双峰插云、雷峰夕照、三潭印月、柳浪闻莺。暨“春夏秋冬花,晚云夕月柳。”

苏堤春晓俗称苏公堤,为西湖十景之首。是一条贯穿西湖南北风景区的林荫大堤,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堤宽平均36米。宋朝苏轼任杭州知府时,疏浚西湖,取湖泥葑草堆筑而成。沿堤栽植杨柳、碧桃等观赏树木以及大批花草,还建有六座单孔石拱桥,堤上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桥,古朴美观。苏东坡曾有诗云:“我来钱塘拓湖绿,大堤士女争昌丰。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堤旁遍种花木,有垂柳、碧桃、海棠、芙蓉、紫藤等四十多个品种。漫步在堤上,新柳如烟,春风骀荡,好鸟和鸣,意境动人,故称之为“苏堤春晓”。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它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的。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它命名为苏堤。长堤卧波,连接了南山、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塘十景,足见它自古就深受人们喜爱。苏堤望山桥南面的御碑亭里立有康熙题写的“苏堤春晓”碑刻。苏堤长达二千余米,两旁遍植桃柳,四季景色各异,每逢阳春三月,柳树成烟,掩映湖面,风趣横生。有诗为证:树烟花雾绕堤沙,楼阁朦胧一半遮。苏堤由南而北有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和跨虹桥。杭州人将这六座桥俗称为“六吊桥”,民间有“西湖景致六吊桥,一株杨柳一株桃”的歌谣。解放后六桥重新加固并拓宽,桥栏杆全部采用青田雕刻民族形式图案,保持古桥原有风貌。

寒冬一过,苏堤犹如一位翩翩而来的报春使者,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无限柔情。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勾魂销魂。

苏堤长堤延伸,六桥起伏,为游人提供了可以悠闲漫步而又观瞻多变的游赏线路。走在堤、桥上,湖山胜景如画图般展开,万种风情,任人领略。苏堤上的六座拱桥,自南向北依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和跨虹。桥头所见,各领风骚:映波桥与花港公园又相邻,垂杨带跨雨,烟波摇漾;锁澜桥近看小瀛洲,远望保叔塔,近实远虚;望山桥上西望,丁家山岚翠可挹,双峰插云巍然入目;压堤桥约居苏堤南北的黄金分割位,旧时又是湖船东来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苏堤春晓”景碑亭就在桥南;东浦桥有理由怀疑是“束浦桥的讹传,这里是湖上观日出佳点之一;跨虹桥看雨后长空彩虹飞架,湖山沐晖,如入仙境。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下面我将带大家游览代表西湖夏景的曲院风荷。曲院风荷,以夏日观荷为主题,承苏堤春晓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曲院”原是南宋朝廷开设的酿酒作坊,位于今灵隐路洪春桥附近,濒临当时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养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处飘逸,令人不饮亦醉,被称之为“曲院荷风”。南宋诗人王洧有诗赞道:“避暑人归自冷泉,埠头云锦晚凉天。爱渠香阵随人远,行过高桥方买船。”后来曲院逐渐衰芜。到了清康熙帝品题西湖十景后,改“曲院荷风”为“曲院风荷”,并在苏堤跨虹桥畔建曲院风荷景碑亭。当时遗留下来的,只不过是一处小小庭院,院前湖面小小荷花一片而已。如今的曲院风荷是一九八三年以来逐步建成的大型公园,全园分为岳湖,竹素园、风荷,曲院和滨湖密林五大景区。公园周围有岳飞庙,郭庄,杭州植物园等,组合成西湖北线常年游人密集的游览热线。

几多名品,数首赞歌,西湖如西子,淡妆又浓抹;荷花比佳人,意境亦如是啊,你看宋人杨万里的一张大图,“红白莲花共半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

我们现在所到的地方就是西湖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了。杭州人中秋赏月有三大去处:一是湖中三岛之一的三潭印月,是在湖中赏月;二是历史上南宋皇城遗址凤凰山坡的月岩景点,是在山上赏月;至于在西湖岸边,首推这月白风清、水天一碧的平湖秋月了。平湖秋月景区东临白堤西端,南濒外西湖。其实,作为西湖十景之一,南宋时平湖秋月并无固定景址,而是指秋夜于湖中泛舟尽揽秋风明月的情景。这可以从当时以及元,明两朝文人赋咏此景的诗词多从泛舟夜湖,舟中赏月的角度抒写看出,如南宋孙锐诗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舟”之句;明洪瞻祖在诗中写道:“秋舸人登绝浪皱,仙山楼阁镜中尘。”留传千古的明万历年间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画中,《平湖秋月》一图也仍以游客在湖船中举头望月为画面主体。

现在的平湖秋月景址,虽在唐代时就建有望湖亭,但实际上是康熙三十八年以后才确定下来的。当时将这里原有的龙王堂为御书楼,楼前铺建跳出湖面的石平台,台周围以栏杆,旁构水轩,悬挂康熙御题“平湖秋月”匾额,后人又建景碑亭于其左。新中国成立以后,经重新规划和逐年翻建,扩建,新建,这里形成了一片狭长的沿湖园林,遍植四季花木,点缀假山叠石,亭台楼阁错落其间,更加宜赏月,宜品茗,宜休闲。

明代著名文学家袁宏道曾说过“西湖最盛,为春为月”。西湖秋月之夜,自古公认为良辰美景,充满了诗情画意。月光下的西湖,山溶水意,一派清绝,有多少人为之陶醉?平湖秋月三面临水,平台宽广,视野开阔,秋夜在此纵目高眺远望,但见皓月当空,湖天一碧,金风送爽,水月相溶,不知今夕何夕,真是“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啊。其实美景又何止秋季,何止月夜,清骆成骧撰有一副楹联:“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道出了平湖秋月平日赏景的绝妙之处啊!

白堤尽头的这座单孔石拱桥就是著名的断桥了。这座桥看起来虽然很普通,但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她的名气却是最大的。在《白蛇传》中,白蛇娘子与许仙在此雨中相逢,借伞定情;又在此邂逅重逢,言归于好。越剧《白蛇传》中白娘子唱道:“西湖山水还依旧……看到断桥桥未断,我寸肠断,一片深情付东流!”历来催人泪下。因这段人与妖之间的奇情奇事,断桥名望冠于西湖且蜚声天下,享湖上第一情人桥之誉。断桥之名得于唐朝,早在唐朝,断桥就已建成,时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诗中就有“断桥”一词。宋代称保佑桥,元代称段家桥。现在大家所看到的断桥,是1941年改建,50年代又经修饰的。

“断桥残雪”其名由来,众说纷纭,一说孤山之路到此而断,故名;一说段家桥简称段桥,谐音为断桥;一说古石桥上建有亭,冬日雪霁,桥阳面冰雪消融,桥阴面仍然玉砌银铺,从葛岭远眺,桥与堤断之感,得名“断桥残雪”;也有人说,南宋王朝偏安一隅,多情的画家取残山剩水之意,于是拟出了桥名和景名,后一种说法似乎更可取。明末的张岱却别立一说,他在《西湖梦寻》写道:白堤上沿堤植桃柳,“树皆合抱,行其下者,枝叶扶苏,漏下月光,碎如残雪。”他认为“断桥残雪”,事实上是说月影。

“断桥残雪”景致确实美不胜收,然而在断桥上观西湖雪景,更是销魂。每当雪后初晴,伫立桥头西眺北望,孤山、葛岭一带,楼台铺琼砌玉,湖山晶莹朗澈,些许冷艳,些许凄清,胜却喧哗热闹、绿浓红盛多多,名列西湖十景当之无愧。难怪古人常说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了。

当然,断桥观景,不止冬日雪残时分,明末画家李流芳曾说:“往时至湖上,从断桥一望,魂销欲死,还谓所知。湖之潋滟熹微,大约如晨光之着树,明月之入庐。盖山水映发,他处即有澄波巨浸,不及也!”由此可知,断桥观景,可得湖山之神髓,岂独残雪!

各位游客,这就是杭州著名的花港观鱼公园。它位于西湖的西南角,前接柳丝葱茏的苏堤,北靠层峦叠翠的西山,碧波粼粼的小南湖和西里湖,像两面镶着翡翠框架的镜子分嵌左右,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为一处以花、港、鱼为主要特色的大型自然山水式园林,是观鱼、赏花的好地方。据记载,从前在西山大麦岭后的花家山,有一条小溪流经此处流入西湖,叫做花港。水因山名,地以水名。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带称为花港了。而“花港观鱼”名称,源于宋朝。当时,有个内侍官叫卢允升的,在这花港侧畔建了一座富丽堂皇的花园别墅,称为“卢园”。园内栽种奇花异木,叠石为山,凿地为池,引花港水于其中,畜养异色鱼数十种,于是游人萃集,雅士题咏,颇及一时之盛,堪称胜观。南宋宁宗时,宫廷画院画师祝穆、马远等创立西湖十景名目时,就把卢园观鱼也列为西湖十景的一景,题为“花港观鱼”。从此,这偏于西湖一隅的私家花园,就闻名遐迩了,成为西湖著名的游览胜地。清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皇帝玄烨驾临西湖,照例题书花港观鱼景目,用石建碑于鱼池畔。后来乾隆下江南游西湖时,又有诗作题刻于碑阴,诗中有句云:“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

旧时的花港观鱼只有一池、一碑、三亩地。今天的花港观鱼公园占地20多万平方米,分为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等景区,是杭州人休闲度假的理想去处,也是外地游客的必到之处。自2003年年公园免费开放之后,更是游人如织。我们现在所在的红鱼池,是全园的主景,池中放养着数万尾金鳞红鲤,池岸曲折自然,池中堆土成岛,池上驾设曲桥,大家可以在桥上投入食饵或鼓掌相呼,然后倚桥栏俯看,可见数千尾金鳞红鱼结队往来戏水。微风过处,沿池岸的花木落英缤纷,飘浮于水面,好一幅“花著鱼身鱼嘬花”的动人画图,无人不起羡鱼之情。在这里纵情鱼趣,真是鱼跃人欢,其乐融融。

花港观鱼位于西湖西南角,东接苏堤,南北分别毗邻小南湖和西里湖,为西湖十景之一。据记载,花家山麓有一小溪,流经此处注入西湖。因沿溪多栽花木,常有落英飘落溪中,故名“花港”。南宋内侍卢允升曾在此建宅卜居,莳花养鱼,构筑园林,渐成规模。花港观鱼的史称,源出南宋宫廷画师马远所作西湖山水画的画题。清代,康熙南巡至杭时,曾手书花港观鱼景名,并在赏鱼池畔立碑建亭,自此,该景更是声名远播。

全园分为鱼池古迹、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丛林区、芍药圃等七个景区。以鱼和花景观为最,池内蓄养数千条红鲫鱼,或潜或跳,游人投饵,群鱼争食,有声有色,赏心悦目;从池边曲径走去,便是花的世界,仅牡丹有四百多株名贵品种,有“酒醉杨妃”、“娇容三变”等,千姿百态,绚丽多姿,别有情趣。这里一年四季鲜花繁茂,锦鳞戏水,港汊通幽,芳草如茵,是一座集观赏、游憩、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公园。

“卢园”是南宋内侍卢允升的私人花园,因其处有清溪自花家山流下,故名“花港”,花港观鱼,与苏堤前接,西山在北为其护屏,还有碧波粼粼的小南湖和西里湖,像两面镶着翡翠框架的镜子分嵌左右,全园分为鱼池古迹、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丛林区、芍药圃等七个景区。公园中部的南端是最吸引人的地方-红鱼池。池中满蓄金鳞红鲤,池畔花木扶疏。游人投饵,群鱼争食,有声有色,赏心悦目。现公园的主景区为牡丹园,用牡丹、湖石等组成,小径迂回,布置紧凑有致。仲春时节,站在耸峙高处的牡丹亭向下俯视,但见大大小小的花坛间红夹绿,那灿若云锦的牡丹花千姿百态,斗奇竞妍,令人流连忘返。不久将再辟芍药圃,与牡丹亭相媲美。各位团友,我们现在来到了花港东大门。门前这座小拱桥,名叫“定香桥”。过了小桥,大家看到公园门口挂着一块“花港观鱼”横匾。

请大家随我一同进公园参观。我们先去看一下右边的碑亭。各位请看,“花港观鱼”四个字是康熙皇帝的手笔,各位细心的团友或许已经发现“鱼”字的写法跟通常的不一样,是的,鱼字少了一点,为什么呢?原来康熙是信奉佛教的,佛孝最讲究的是普渡众生,因此他在题字的时候,想到鱼字下面是四个点,而“火”字在古汉字中也可写成四个点,所以康熙故意在写鱼时少写了一点,表示鱼是在水中畅游,而不是火中烧烤。

参观完碑亭,大家随我再往左边走,现在我们来到这座幽静的竹院,院内这幢画楼,原名小万柳堂,因后来罢售给上海商人蒋苏盦,谷称“蒋庄”右边的一亭一池,就是当年康熙题景处,也就是原来花港观鱼的旧址。

穿过竹院,绕过雪松,前面是一片大草坪。草坪周围种填了高大挺拔的雪松和浓密常绿的广玉兰林带,使之同周围的景区分开,隔离噪声。

草坪一角的假山叠石上建有一阁,就是藏山阁。

花港观鱼在景区的布局上,根据自然地形,不是采用主轴线的导游方式,而是采用不规则的景区组合,将游客引向主景区。它的整个布局是由牡丹园、红鱼池和松林湾后面的花港三个部分组成。

穿过大草坪,现在大家来到的是红鱼池,花港观鱼所指的“观鱼”胜景就在这里。这池中有5000多条红鲫鱼。

走完了红鱼池的九曲桥,大家看到前面一处竹制的长廊,称为“濠上乐”,名字取自庄濠水垂钓怡然自乐的意境。大家可在这里停留观赏。

再往前就是牡丹园。牡丹园位于整个公园的中心,占地1万平方米。大家请年,建于牡丹园中央那个古朴重檐的八角亭,就是牡丹亭。在牡丹亭的四周,可以看到各种名贵牡丹400多株,多数是安徽省宁国县的“玉楼春”品种,花呈粉红色。从整体上来看,牡丹园好比是一个大盆景。

从牡丹园下来,山回路转,前面就是密林区和花港,从位置上来讲,它们都位于公园的西部。密林区得用原来的土丘,种植常绿阔叶的丛林,并结合地形,修建林间小道,环境宁静,宜于休息。花港乃是得用原有零星水稻田和水塘疏挖而成,大部分是人工挖掘的,它是沟通小南湖和西里湖的游览河道,把整个花港观鱼公园环抱在水中央。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走到了花港西大门,前面这条路叫做西山路,所以花港公园一度也被称为“西山公园”。整个花港观鱼的导游介绍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各位。

各位游客,大家是否有听到一阵悠扬的钟声,这就是西湖十景之一的南屏晚钟了。南屏晚钟,因南屏山下净慈寺的钟声而得名。南屏山绵延横亘于西湖南岸,山高不过百米,山体延伸却长达千余米。山上林木苍翠,秀石玲珑,且多空穴。晴好日,满山岚翠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秀色可餐,遇雨雾天,云烟遮遮掩掩,山峦好象翩然起舞,飘渺空灵,若即若离。每当山下净慈寺等寺庙里梵钟鸣响,钟声回荡,随风远飘大半个杭城,余音缭绕,经久不息,尤其在暮色苍茫时,那阵阵晚钟特别动人心魂,故有“南屏晚钟”景致。是西湖十景中最早成名、最具魅力的胜境。北宋末赫赫有名的画家张择端曾经画过《南屏晚钟图》。尽管此图远不如他的《清明上河图》那么蜚声画坛,但却被记载于明人《天水冰山录》中。净慈寺是后周显得元年(九五四),吴越国主钱弘俶(chu)为供养南山佛教开山祖师永明禅师而建的,原名慧日永明禅院,南宋时才改名为“净慈禅寺”,与灵隐寺、昭庆寺、圣因寺并称“西湖四大丛林”。净慈寺初建时就设钟楼一座。明代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嫌旧钟太小,重铸了一口重达10吨的巨钟。

南屏晚钟的情韵,悠然成型,钟声飞向西湖上空,直达西湖彼岸,回音迭起,尤其是在天气晴好时,交响混合,经久不息。北宋以后,净慈寺与兴教寺一兴一衰,岁月既久,南屏晚钟的盛誉和胜况专属于净慈寺名下,净慈寺钟楼历经毁建,大钟也废而复铸,不断演绎着兴衰盛败。现在的青铜大梵钟是在1986年12月由杭州制氧机厂铸造的,重10余吨,高3米,钟上铸有赵朴初等人书写的《妙法莲华经》文,计6.8万余字。近年来,每到除夕之夜,杭州市各界人士和外宾、侨胞、游客聚集在净慈寺钟楼内外,举行新年撞钟除旧迎新活动。当第一百零八声钟声响,正好是新年伊始之时。这一象征着祥和、欢乐、安定、团结的活动,为古老的南屏晚钟注入了新的涵义和魅力。

下面我将带大家去游览西湖十景之一的双峰插云。双峰即南高峰、北高峰,两峰遥相对峙,绵延相距十余里,是古时候西湖群山中喧盛一时的佛教名山,山顶都建有佛寺、佛塔。每当山雨欲来之时,群山云雾迷漫,双峰的塔尖若隐若现插入云端,自西湖舟中远观,但见:云海浩茫茫,峰尖隐隐现。故名“两峰插云”,南宋时列为西湖十景之一。清代以来,两峰佛塔被毁,“插云”景观名存实亡。到了清康熙帝品题名胜时,改两峰插云为双峰插云以足西湖十景全数,并建景碑亭于洪春桥,景观内涵迁演成登高眺望湖山大观。站在亭前沿正南和正西方向远眺,可以望见南北高峰,其实南高峰海拔仅254米,北高峰海拔314米,只因湖西近处群山低缓才得“高峰”之名。

两峰的自然风光异常优美,晴雨晨昏不同,尤其在雨后或阴翳多云天气,彩云、白云或浓或淡,忽缠忽遮,是云是山,一片朦胧。如一幅壮观的水墨淋漓而浓淡有致的山水画卷展现在面前。《西湖志》描述道:“每逢春秋佳日,凭栏四望,俨如天门双阙,祥云随风卷舒,日光遥映,常观五色,引人入胜。”清晨,缕缕薄雾从山下冉冉升起,遥望双峰,恰似一对面蒙轻纱、身披蝉翼的少女,娇怯含羞,好像有意使你看不清,猜不透,表现出一种飘逸的美;在春雨霏霏或秋雨绵绵时节,山间云雾蒸腾,势如潮涌,云浓似山,山淡似云,使你云山难分,它又表现出一种雄奇的美;雨后初晴,云铺山腰,茫茫一片,翠黛的双峰若沉若浮,时隐时现,彷佛浩瀚大海中的两个仙岛,它又显示出一种神秘的美。诡异多姿的双峰云景,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说到雷峰夕照啊,大家一定想起鼎鼎大名的雷峰塔了吧。很多人认识雷峰塔是因为白娘子的故事。但是事实上,雷峰塔并不像神话故事中所说的那样,是法海为镇压白娘子所造,他是公元977年吴越国王为庆贺王妃得子而建,并奉藏佛发,以祈求国泰民安。初名“黄妃塔”,由于塔地处城市西郊,老百姓又称其为西关塔,后人因塔在名为雷峰的小山上,改称“雷峰塔”。

雷峰塔有太多的苦难经历了。北宋末,塔遭雷击,南宋初修复为五级浮屠。南宋以后,雷峰塔木构檐廊屡毁屡修,当时画家陈清波等绘有《雷峰夕照》图,塔下又有御园以芳园。斜阳落照,塔起金轮,湖上黄昏暮景中无有堪与之相匹者,西湖十景中自然少不了它的一席之地。岂料,明嘉靖年间,倭寇海盗侵入杭州,怀疑雷峰塔中藏有伏兵,竟放火吞噬了木构檐廊,仅剩砖体塔身,有人题诗叹为“雷峰残塔紫烟中,潦倒斜曛似醉翁”只剩塔芯的雷峰塔,仍然凌空兀立,以残缺美的特殊风姿又耸峙了四百余年。明末杭州名士闻启祥曾将他与湖对岸的保俶塔合在一起加以评说:“湖上两浮屠,雷峰如老衲,宝俶如美人。”此说一出世人称是。清雍正年间成书的《西湖志》这样赞美雷峰夕照一景:“孤塔岿然独存,砖皆赤色,藤萝牵引,苍翠可爱,日光西照,亭台金碧,与山光倒映,如金镜初开,火珠将附。虽赤城栖霞不过是也。”因为民间谣传,雷峰塔砖有辟祸镇邪的“神力”,故而盗挖者屡禁不绝,本来摇摇欲坠的雷峰塔就这样被他们挖着挖着在1924年9月25日下午轰然倒塌了。当时鲁迅先生曾写过《论雷峰塔倒掉》和《再论雷峰塔倒掉》,在他的文章里,把雷峰塔比做封建势力的象征。所以在几年前,关于是否重建雷峰塔一直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话题。最后,杭州市政府以市民投票的方式决定了重建雷峰塔,使得雷峰夕照再现人间!

现在我们又可以自豪地说:“雷峰如老衲,宝俶如美人,一湖映双塔,三堤凌碧波”了。

古时候,人们常把想象中的海上仙山琼岛统称为“蓬莱三岛”分别称做瀛洲、蓬莱、方丈。后来在中国古典园林营建中也恪守“一池三山”的模式,隐寓“蓬莱三岛”。西湖也不例外,现在我们就来游览被称为小瀛洲的三潭印月岛。全岛连水面在内面积约七公顷,从空中俯瞰,岛上陆地形如一个特大的“田”字,呈现出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水景称胜的特色,在西湖十景中独具一格,为我国江南水上园林的经典之作。此外,历史上三潭印月还以种植西湖莼菜而著名。

三潭印月并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人工堆积而成的。早在吴越的时候,这里就建造过水心保宁寺。明万历年间,钱塘县令聂心汤取湖中葑泥在岛周围筑堤坝,形成初步的格局。到了清雍正年间,当时的浙江总督李卫对此苦心经营,堤岛之间,南北贯以曲桥,东西连以土堤,并建亭桥楼阁,植奇花异草,形成了西湖十八景之一的鱼沼秋蓉。清光绪年间退休将领彭玉麟在此营造别墅,小瀛洲初具风貌。

柳浪闻莺公园,地处西湖东南隅湖岸,占地约二十一公顷。她的前身是南宋御花园聚景园,其范围南起杭州旧城清波门外,北至涌金门下,东倚城垣,西临西湖水面,而且还包括了接近湖岸的若干洲渚如柳洲,水心寺基(小瀛洲前身)等。

宋末元初,聚景园成为“散景园”,其南侧地带,被随蒙元铁骑南下而迁居杭州的回民择为墓地;元代回族巨商阿老丁,在杭州兴建清真寺,死后葬此,这里又俗称回回坟。其中段之地,荒芜淤塞成为一片七零八落的沼泽水塘,其北部地段原有的灵芝寺,显应观等显赫堂皇的寺庙,也随园景一起难逃厄运。到明代中叶,当年蔚然大观的柳浪闻莺胜景,只剩下柳浪桥,华光亭两处破旧陈迹。清初,更是一派凄凉景象,紫珊老人(钱塘诗人徐逢吉)《少年游》词的上半阙专写地盛况不再的情景;“蛇蟠眢井,狐窜破冢,辇路已全荒。燕子飞来,桃花不语,阅过几沧桑。”到一九四九年,柳浪闻莺仅存景名碑,石碑坊,石亭子和沙朴老树各一,表忠观(钱王祠)旧屋一区以及祠前方塘两口。附近居民干脆称那里为坟山窠。

今日柳浪闻莺,经过近四十多年不断的开发和建设,由当年帝王享受的御花园,演变为普通老百姓的大乐园。她仍以青翠柳色和婉啭莺鸣作为公园景观基调,在沿湖长达千米的堤岸上和园路主干道路沿途载种垂柳及狮柳,醉柳,浣沙柳等特色柳树。每到阳春三月,绿柳笼烟时节,万树柳丝迎风飘舞,宛若翠浪翻空,碧波汹涌。这里的柳型各具特色:柳丝飘动似贵妃醉酒,称“醉柳”;枝叶繁茂如狮头,称“狮柳”;远眺象少女浣纱,称“浣纱柳”等。故此地有柳洲之名。其间黄莺飞舞,竞相啼鸣,故有“柳浪闻莺”之称。在园中部主景区辟闻莺馆,又在距闻莺馆不远处置巨型网笼“百鸟天堂”,营造烟花三月,柳丝飘舞,莺声清丽的氛围。闻莺馆东面,以草坪和密林带为主形成友谊园景区,引种了一批日本樱花,草坪北侧铺石砌台,矗立着“中日不再战”纪念碑。闻莺馆西侧,是柳浪闻莺重建时填平水荡沼泽而营造的大草坪,草色遥连西湖碧波青山,大草坪北侧,是迁建来此的康熙御题柳浪闻莺景亭碑;南侧种植了一片高大的乔木树林,与草坪,柳岸及湖光山色构成富于层面,角度变化的生动图景。园南隅有句山樵舍,是清代文人陈兆仑旧居。

公园北部早先的钱王祠,改建成江南私家园林风格,布局的庭院景区,沿用“聚景园”旧称命名。园内亭台楼榭,假山泉池,小桥流水,矮墙漏窗,奇花异草,各据其位,合为胜景,全园曲径通幽,别有天地。

公园东南辟为群众游园文娱活动场所,建起了露天舞台,成为杭州市民和八方游客晨间锻炼,假日休闲和节日庆典的好去处。每到夏秋季节,这里又是消暑纳凉“夜花园”,歌舞,戏曲,电影和内容多样,形式丰富,不定期举办的各种各样的花展,灯会民俗风情表演等,吸引着人们。

杭州西湖的导游词(模板21篇)篇十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很荣幸今天能带大家一起来游西湖。

在来西湖之前,相信许多游客都听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事实上,把杭州比喻成人间天堂,和西湖有着很大的关系。杭州西湖山水秀丽,让许多诗人流连忘返。白居易的"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就大大证明了这一点。请大家跟紧队伍,准备好亲眼目睹杭州西湖的风采吧!

杭州西湖位于杭州市中心,宋代始称西湖。西湖南北长3。2公里,东西宽约2。8公里,面积约5。68平方公里。这里最有特色的就是"西湖十景"。其中平湖秋月位于白堤西端,淡雅朴素。登楼眺望秋月,在恬静中感受西湖的浩淼,洗涤烦燥的心境,使人倍感景在城中立,水在景中摇,人在画中游。不管站在哪个角度,看到的都是一幅素雅的水墨江南画卷,平湖望秋月更是楼可望、岸可望、水可望。南宋孙锐诗有"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舟"之句;明代洪瞻祖也在诗中写道:"秋舸人登绝浪皱,仙山楼阁镜中尘"等都是赞美平湖秋色的美景。平湖秋月以湖称映出周围的山水、树木,演得格外静谧。好像一副美妙的画。让我们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偶尔一条船划过,我们不由得抱怨道:"船把我们的画划破啦!"

西湖是一首诗、一幅画、一位楚楚动人的少女。"忆江南,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白居易的这首诗是赞美西湖的千古绝唱。

游客们,我们这次西湖之旅马上就要结束了,希望大家下次再来!

杭州西湖的导游词(模板21篇)篇十一

各位游客朋友们:

各位朋友,我们中国是拥有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历史悠久,有很深的文化底蕴,茶是中国的“国粹”之一。它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数千年的茶文化酝酿了众多的产茶基地和茶树的品种,我国主要的茶叶有很多的类别,主要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紧压茶等。

各位朋友,我们今天就到杭州了,这里是西湖龙井的娘家,所以在这里我就着重和各位探讨一下绿茶吧!绿茶是属于不发酵茶,其中最有名的有:杭州西湖龙井、苏州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等。而西湖龙井是排在十大绿茶之首的。西湖之泉,以虎跑为最,两山之茶,以龙井为佳。龙井茶配虎跑水,这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杭州的西湖双绝,好茶配好水,为美丽的西湖增添了更多的光彩,宋代诗人苏东坡曾有:“俗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的诗句。西湖龙井就产在杭州西湖的群山之中,历史悠久。

西湖龙井茶集中产地是狮山、梅家坞、翁家山、云栖、虎跑、灵隐等。这里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山川秀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尤其春茶季节,细雨蒙蒙,这里土壤深厚,大多为沙质壤土,正与优良品质的龙井茶生于沙壤土相吻合。龙井茶区的茶树芽叶嫩而细小,富含氨基酸与多种维生素。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优良品种,为龙进茶优良品质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先天条件。其中,特别是梅家坞的绝好自然条件,当年使得我们敬爱的周几次来到此处品茶,为龙井茶做了做好的广告!

龙井茶的采制技术相当考究。龙井茶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早,二是嫩,三是勤。历来龙井茶采摘以早为贵,茶家常说:“早采三天是个宝,晚采三天变成草”。高级龙井茶向来就强调要早采。到龙井茶采摘季节,绿色的茶山上几乎天天可以见到三五成群的采茶姑娘,用熟练的双手像鸡啄米似地采摘着细嫩的龙井茶。在二十四节气中,第一句是“春雨惊春清谷天”,那么我们采茶通常以清明前采制的龙井茶品质最佳,称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品质尚好,称雨前茶。另外龙井茶的采摘十分强调细嫩和完整,只采一个嫩芽的称“莲心”,这个基本上是在惊蛰时采摘,称为头春茶;采一芽一叶,叶似旗,芽似枪,称为“旗枪”;这种基本上是在春分时节采摘,称为二春茶;采一芽二叶初展的,叶形卷如雀舌,称“雀舌”。基本上是在清明节前几天采摘,称为三春茶;如果到谷雨后采摘的茶叶,它的叶片很大,形不美,味不醇,色不绿,所以家里一般会客都要谷雨时节采摘的茶叶,如果是高档客人那一般是清明节前的茶叶了,那么我们所讲的头春茶是属于特级龙井了,通常制造一公斤特级龙进茶,需要采摘七至八万个细嫩芽叶,其采摘标准是完整的一芽一叶,这种基本上龙井茶的极品,我们普通百姓是喝不到的,这种茶是每年都要上交到中央的,而在古代都是上贡给皇宫里的,所以龙井茶也称为贡茶。

高级的龙井茶全凭一双手在一口光滑的特制铁锅中,不断变换手法炒制而成。炒制好的龙进茶极易受潮变质,必须及时用纸包好,所以龙井茶又叫手工茶。

这里简单的说了一上茶叶的产地、品种和采摘的时节,下面再和各位探讨一下茶叶的冲泡。

茶叶的冲泡也很讲究,水质能直接影响到茶汤的品质,我个人认为,水质对茶汤的滋味非常重要,色香倒是其次的。泡茶一般来说,以泉水为佳,井水为次,而雨水和雪水,以当今环境污染严重,恐怕没人敢喝了。我们自己泡茶多用矿泉水,我比较喜欢用农夫山泉,因为“农夫山泉有点甜”啊!泡茶的水温也是很讲究的,如果水温过高,易烫熟茶叶,茶汤变黄,味道就不正宗了;水温过低呢茶叶的味道泡不出来;一般高级的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龙井,一般要以80度左右的水为宜。茶叶越嫩,水温越低;如果是低档的绿茶要用100度的沸水冲泡。

另外,品茶需要的是心,大家在喝茶的时候要用心去品,不然,只能叫喝茶,不叫品茶,《红楼梦》里面林黛玉就把贾宝玉喝茶方法叫“牛饮”,要静心品才能品出真正的茶味。

还有就是茶具,象龙井这种好茶,最好使用紫砂茶具,因为紫砂既透气,又能吸收茶叶的营养和香气,称为保健壶。

下面,我们就进梅家坞去品尝一下著名的龙井茶吧!

杭州西湖的导游词(模板21篇)篇十二

hello!我是导游陈禹安,大家可以叫我小陈。欢迎参观我国十大名胜古迹——杭州西湖。杭州西湖三面环山,景区由一山(孤山),两堤(苏提、白堤),三岛(阮公墩、湖心亭、小瀛洲),五湖(外西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和南湖),十景(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雷峰西照、南屏晚钟、花港观鱼、苏堤春晓、双峰插云)构成。这么多景点一天肯定游不完,不如我向大家推荐一个吧,比如断桥残雪,哈哈!不用我说大家一定知道这是白娘子和许仙相遇的地方,在湖边野餐一定很好!但记住可不要乱扔垃圾哟!在野餐的同时,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古时候,天河两岸各住着一位仙子,东边的叫玉龙,西边的叫金凤。他们十分要好,天天在一起玩耍。

一天早晨,他们起了个早。玉龙钻进河里,金凤飞向天空,游呀,飞呀,不知不觉来到一个仙岛上。

"玉龙,玉龙!"金凤忽然叫起来,"你看这块石头多漂亮呀!"果真是块光亮夺目的石头!玉龙高兴地说:"金凤,我们发现仙石了,要是能把它磨成一颗圆珠子,我肯定它会变得更加光彩照人。那时,它也许会成为天地间最宝贵的宝物。"

于是,玉龙、金凤立即把仙石打磨成一颗滚圆的珠子。他们又找来天河里的水,把它洗得更亮,使它变成了天地间最美的东西。

这件事被贪心的王母娘娘知道了。她派一个心腹,在一天夜里偷走了那颗宝珠,并把它锁进深宫。一天,王母娘娘做寿。席间,她把宝物拿出来给众仙开眼界,众仙无不称奇。玉龙、金凤这天没有参加宴会。

但是,正在仙岛上对坐垂泪的他们,忽然发现天空中有一道亮光直射过来。他们觉得那道光与宝珠放出的光芒像极了。于是,他们顺着光芒来到仙宫,发现宝珠竟然在王母娘娘手中。他们气极了,冲上去要抢宝珠。王母娘娘哪肯放手,拼命去护。这一来,宝珠竟骨碌碌掉向了人间。玉龙、金凤急忙去追,可惜晚了,宝珠已触地,霎时间,它变成了晶莹碧透的湖水——西湖。玉龙、金凤舍不得离开它,就变成了西子湖畔两座山峰——玉龙山、凤凰山,日夜守护着嵌在神州大地上的明珠——西湖。大家现在应该知道西湖为什么这么美了吧,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天大家有幸来到人间天堂,请大家尽情地游玩吧!祝大家笑口常开,笑死活该!好了不开玩笑了。

祝大家旅途愉快!

各位亲爱的游客大家好!我是丁导游。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浏览世界自然遗产之一的西湖。

现在我们坐车来到了西湖的断桥。传说《白蛇传》中的许仙与白娘子相遇的时候就是在这座桥上呢!断桥一端连着北山路,一端连着白堤。有些人会问:断桥又没断,为何叫断桥呢?因为,这和西湖十景之一的"断桥残雪"有关了。冬天下完大雪,桥上一片雪白。因为桥的一面朝阳,所以那一面的雪很快就融化了。这时,远看去就像桥断了一样。

现在我们走完了断桥就来到了著名的白堤。有人知道这条堤为何称白堤吗?告诉你们吧,因为当时白居易在杭州做官时,为了防止西湖被湖里的泥沙真满,所以就用淤泥修筑成了这条白堤。白堤位于西湖的中央,是个很好的观景点。游客们请抬头看下前方宝俶塔,像宝剑一样矗立在宝俶山上,多像一位守卫着西湖的战士。白堤上最美的是植物,瞧!两旁一株桃花一株柳,使人们感觉留连忘返啊!现在往我的左手边看去,西湖的湖面绿得像一块碧玉,静得像一面镜子。游船和画舫在湖面上静静地滑过。更远处,锦带桥洞圆圆的,真可谓是著名对联中写的:锦带桥,桥洞圆,圆如镜,镜照万国九洲。西湖的与众不同,还在于它四面环山,山上层林尽染,给人画一样的美感。

本次西湖之旅即将结束,我真有点依依不舍,要是你们下次再来,我一定再当你们的导游。

各位旅客:

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美丽西湖之行的导游:方子方(写自己的名字哦!)。让我们随着船徐徐开动,开始游览美丽的西湖吧!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部。西湖水面面积为4。37平方公里,湖岸周长15公里,水平均深2。27米,最深处在5米左右。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柳浪闻莺,柳浪闻莺是南山风景线上离市区最近的一个公园,也是西湖旧十景之一。柳树是公园主景。请看两旁,这里汇集了500株春柳,这些垂柳,以景遇意,两旁的柳树,各种各样,非常好看,公园南面杆弯枝斜的那种,在微风吹拂下,左摇右摆的,就像是贵妃醉酒,称为"醉柳"

现在,我们来到了传说中白娘子与许仙相会的断桥。断桥,今位于白堤东端。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它名气最大。大家往下看,下面就是波光粼粼的湖面,湖面被阳光照射着,像许多金子撒在湖面上,很漂亮!大家注意,不要乱丢垃圾,现在可以在这里拍照、休息。

好了,今天就游览到这里,最后祝大家:旅途愉快,再见!

杭州西湖的导游词(模板21篇)篇十三

游客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杭州的著名景点——西湖。很高兴能成为大家的导游,我叫xxx,大家叫我小俞好了。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以西湖闻名中外,那你们知道这个湖为什么叫西湖吗?西湖位于杭州之西,因此而得名。那西湖是怎么形成的呢?很久之前,西湖曾是大海的一部分,后来因地壳运动,泥沙沉积,西湖就成为了内陆湖。后因吴越国君钱镠、唐朝白居易、北宋苏轼、明朝杨孟瑛等人不断疏浚流水带来的淤泥、葑草,才形成了现在的西湖。西湖东西宽约2.8千米,南北长约3.2千米,面积约6.39平方千米,绕湖一周近15千米。湖水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座人工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20xx年6月24日,杭州西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现在我们来到的这座桥叫断桥,许仙与白娘子就是在这里相遇的。这断桥一端连着北山路,另一端接通白堤。“断桥残雪”是西湖十景之一。每当冬天下过雪后,桥的阳面因太阳光照冰雪消融,而阳光没照到阴面仍有残雪。从阳面望去,雪残桥断,所以有了断桥的称呼。而桥的阴面却还是白雪皑皑,故从阴面望去,“断桥不断”。

再往前走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孤山,这座小岛面积20公顷,山最高处38米,是西湖最大的岛屿。虽然它叫孤山,但实际恰恰相反,现在的孤山非常热闹:南麓有文澜阁、浙江博物馆和中山公园,山顶西部有西泠印社,西麓有秋瑾墓,东北坡有放鹤亭等。其中放鹤亭是为纪念宋代隐居诗人林和靖而建,他有“梅妻鹤子”之传说。亭外广植梅花,为湖上赏梅胜地。

现在你们可以在西湖周边自由活动。想要逛景点,你们可以往孤山上走或者再往前走,周围有岳庙。这边的公园、博物馆都是免费游玩参观的`哦。你们想要找点吃的,这里有楼外楼、香格里拉饭店、kfc,还有其他的小吃,按照你们的爱好选择。请你们千万要注意安全,切勿在湖边玩耍打闹,切勿破坏公物,不要乱丢垃圾。让我们做个文明的旅游者哦!如果你们不认识路,可以手机导航,可以询问志愿者,也可以问路边休闲的大爷大妈,他们都很热情的哦!

最后祝大家玩得愉快!如对我本次导游工作满意的话,请点五星好评哦。

杭州西湖的导游词(模板21篇)篇十四

各位游客们:

大家好呀!

我叫xxx,大家可以叫我xx导,很高兴成为你们的导游。今天,我们来到了世界遗产地——杭州西湖。

相传在很久以前,天上有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把玉变成了神玉,要什么有什么。有一天,王母娘娘夺走了白玉,他俩赶去索要,王母娘娘不肯给,把白玉一松手,掉落人间,变成了美丽的西湖。

俗语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其实把杭州比喻成人间天堂是因为有了西湖,今天,我们就将走进西湖。

西湖的美,西湖的丽,是因为西湖很静、很绿。边上还有一座断桥和许多的树木呢!请大家跟紧我哟!

看呀,西湖在阳光下闪闪烁烁,像一块碧玉,被葱郁的树丛掩映着,是不是很美呢!

断桥是其中最出名的桥哦!每当瑞雪初晴时,桥的阳面已经冰消雪化,而桥的阴面还是白雪皑皑呢!

现在可以自由活动了,祝大家玩得愉快!

杭州西湖的导游词(模板21篇)篇十五

各位朋友,我们今天就到杭州了,这里是西湖龙井的娘家,所以在这里我就着重和各位探讨一下绿茶吧!绿茶是属于不发酵茶,其中最有名的有:杭州西湖龙井、苏州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等。而西湖龙井是排在十大绿茶之首的。西湖之泉,以虎跑为最,两山之茶,以龙井为佳。龙井茶配虎跑水,这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杭州的西湖双绝,好茶配好水,为美丽的西湖增添了更多的光彩,宋代诗人苏东坡曾有:“俗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的诗句。西湖龙井就产在杭州西湖的群山之中,历史悠久。

龙井茶的采制技术相当考究。龙井茶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早,二是嫩,三是勤。历来龙井茶采摘以早为贵,茶家常说:“早采三天是个宝,晚采三天变成草”。高级龙井茶向来就强调要早采。到龙井茶采摘季节,绿色的茶山上几乎天天可以见到三五成群的采茶姑娘,用熟练的双手像鸡啄米似地采摘着细嫩的龙井茶。在二十四节气中,第一句是“春雨惊春清谷天”,那么我们采茶通常以清明前采制的龙井茶品质最佳,称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品质尚好,称雨前茶。另外龙井茶的采摘十分强调细嫩和完整,只采一个嫩芽的称“莲心”,这个基本上是在惊蛰时采摘,称为头春茶;采一芽一叶,叶似旗,芽似枪,称为“旗枪”;这种基本上是在春分时节采摘,称为二春茶;采一芽二叶初展的,叶形卷如雀舌,称“雀舌”。基本上是在清明节前几天采摘,称为三春茶;如果到谷雨后采摘的茶叶,它的叶片很大,形不美,味不醇,色不绿,所以家里一般会客都要谷雨时节采摘的茶叶,如果是高档客人那一般是清明节前的茶叶了,那么我们所讲的头春茶是属于特级龙井了,通常制造一公斤特级龙进茶,需要采摘七至八万个细嫩芽叶,其采摘标准是完整的一芽一叶,这种基本上龙井茶的极品,我们普通百姓是喝不到的,这种茶是每年都要上交到中央的,而在古代都是上贡给皇宫里的,所以龙井茶也称为贡茶。

高级的龙井茶全凭一双手在一口光滑的特制铁锅中,不断变换手法炒制而成。炒制好的龙进茶极易受潮变质,必须及时用纸包好,所以龙井茶又叫手工茶。

这里简单的说了一上茶叶的产地、品种和采摘的时节,下面再和各位探讨一下茶叶的冲泡。

茶叶的冲泡也很讲究,水质能直接影响到茶汤的品质,我个人认为,水质对茶汤的滋味非常重要,色香倒是其次的。泡茶一般来说,以泉水为佳,井水为次,而雨水和雪水,以当今环境污染严重,恐怕没人敢喝了。我们自己泡茶多用矿泉水,我比较喜欢用农夫山泉,因为“农夫山泉有点甜”啊!泡茶的水温也是很讲究的,如果水温过高,易烫熟茶叶,茶汤变黄,味道就不正宗了;水温过低呢茶叶的味道泡不出来;一般高级的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龙井,一般要以80度左右的水为宜。茶叶越嫩,水温越低;如果是低档的绿茶要用100度的沸水冲泡。

另外,品茶需要的是心,大家在喝茶的时候要用心去品,不然,只能叫喝茶,不叫品茶,《红楼梦》里面林黛玉就把贾宝玉喝茶方法叫“牛饮”,要静心品才能品出真正的茶味。

还有就是茶具,象龙井这种好茶,最好使用紫砂茶具,因为紫砂既透气,又能吸收茶叶的营养和香气,称为保健壶。

下面,我们就进梅家坞去品尝一下著名的龙井茶吧!

杭州西湖的导游词(模板21篇)篇十六

大家好!亲爱的游客们,今天我们即将游览的地方是——西湖。

杭州西湖是我国十大名胜之一,面积5。6平方公里。西湖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的就是西湖的美景,把西湖的美比喻成西施。

杭州西湖的湖水绿的像一块碧玉,静的像一面镜子。西湖里的鱼活泼机灵,欢蹦乱跳。西湖旁边的景色更美:葱绿的松树上一只只小松鼠在欢蹦乱跳,互相嬉戏,很是热闹。大雁从人们的头顶上飞过,为西湖增添了春意……而且西湖还有十景。

说起西湖的来历,有着许多优美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个吧: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一起琢磨了许多年,白玉就变成了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宝珠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但是后来这颗宝珠被王母两辆发现了,王母就派出天兵天将把宝珠抢走,玉龙和金凤赶忙去索珠,王母娘娘当然不肯,于是他们之间就发生了争抢,王母的手一松,明珠就降落到人间,变成了波光粼粼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下凡,变成玉龙山(即玉皇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着西湖。(宝珠)

游客们!观光完西湖,杭州西湖之旅到此结束,祝大家玩的愉快,希望您能把游览西湖的美景、快乐带回去和家人一起分享。

杭州西湖的导游词(模板21篇)篇十七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就由我带领大家一起去游览美不胜收的西湖。我们乘着船去,请大家注意安全,不要趴在栏杆上。

首先,我先给大家讲一个关于西湖的传说。相传,天上的玉龙和金凤找到了一块璀璨夺目的明珠,这颗明珠照到哪里,哪里就四季长春。这话传到了玉母娘娘的耳里,玉母娘娘便派人去抢回来,玉龙和金凤不肯。在争抢中,玉母娘娘一不小心手松了,明珠就落入人间,变成了波光粼粼的西湖。西湖还有一个雅号——“西子湖”。

西湖平均水深1.5米左右,最深处有2.8米左右;面积为4.37平方公里,湖岸周长15公里。夏季,西湖水面上会开出美丽的'荷花,我想真应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们坐上船去看看吧!

西湖是一首诗,一副天然的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今天的游览结束了,希望你们下次再来!谢谢!

杭州西湖的导游词(模板21篇)篇十八

杭州西湖导游词范文怎么写?西湖是中外的杭州西湖,下面就来看看杭州西湖导游词哦!

hi,你们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我姓曾,大家可以叫我小曾。

今天我们一起来游览杭州西湖,但在游览之前我要提醒大家不要乱扔果皮纸屑、保护世界遗产,做个文明的游客。

也祝大家玩得开心!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西湖的大门。

大家知道如今的杭州市是个时尚繁华的地方,而西湖就体现了杭州的绝世容颜。

我们先去看看雷峰塔,就站在这个角度看吧。

那个耸立在半山腰的八角形宝塔就是雷峰塔。

这座塔是古时候吴王为庆祝宠妃黄氏得子而建的。

在这里还有一个千古传说哩!话说啊宋朝的杭州苏州等地有一只千年蛇妖——白素贞。

她为了报答书生许仙的前世之恩,化为人形,后来遇到青蛇精小青,两人结伴。

之后白素贞施法让自己与许仙巧遇,两人结婚,幸福美满。

在这个时候,有一个法师叫法海,他告诉了许仙白素贞的真实身份,并告诉他证实的方法。

许仙半信半疑,就按照法海的方法做了。

结果白素贞不得不现出原形,却将许仙吓昏。

为了救活许仙,白素贞上天庭盗仙草灵芝。

之后,法海又将许仙骗至金山寺软禁。

白素贞、小青一起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寺,却因此伤了生灵。

生下孩子后,因触犯天条,被法海镇压于雷峰塔下。

最后,白素贞儿子长大得中状元,将母亲救出,全家团圆。

这个故事将西湖谱成了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好,听完了雷峰塔的千古传奇,我们去看看断桥吧!大家跟上队伍,不要乱扔垃圾。

断桥的名字有人说因为孤山之路到此而断,有人说在段家桥之间称断桥。

我面前这座桥位于西湖白堤东端,是西湖十景之一。

断桥最著名的地方要属雪景:当大雪后 ,红日初照,远处观桥晶莹如玉带,给人生机勃勃的感觉,是赏雪佳地。

所以我建议大家可以冬天的时候来杭州西湖观赏这幅美丽的图画。

最后,我们一起去看看三潭印月吧。

它是西湖三岛中的一个景点。

先由我来介绍一下三潭印月岛吧。

这个岛屿岛阴凝秀,园林精雅,名列西湖十景其中,许多游客在中秋佳节以空中赏月、水中赏月、塔中赏月寄予对亲人的思念。

今天,我们来到三潭印月大家可能认为这里没有什么闪光的地方,其实它的闪光点“深藏不露”。

大家跟我过这三个亭子往右走,看!这堵有四个桃花漏窗的矮墙就是三潭印月——竹径通幽。

它的中间有一个月门将墙外景色遮隔起来,但遮而不断,隔而不绝。

透过漏窗墙外千竿翠竹,自有画意。

看到这美丽的景色大家有没有感觉步入佳境了呢?因此月门之上有题“竹径通幽”。

今天,我们只游了三个景点,以后有机会大家还可以去看看三潭印月中的“我心相印亭”“九石狮”等等景点。

希望今天我的介绍给你们留下来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就在这解散,盼望着我们有缘再相见,再见!

朋友们:下面就随我一起从岳庙码头乘船去游览西湖。

在船未启动之前,我先来介绍一下西湖的概况: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三面环山,东面濒临市区,南北长约3.2公里,东西宽约2.8公里,绕湖一周近15公里。

面积约5.68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岛屿为6.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55米,最深处在2.8米左右,最浅处不足1米,蓄水量在850万到870万立方米之间。

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外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和小南湖5个部分。

西湖处处有胜景,历史上除有“钱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妈: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南屏晚钟、双峰插云、雷峰夕照、三潭印月、橹浪闻茑。

如以每个字来点的内涵,它们是:春夏秋冬花,晚云夕月柳。

点出了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明晦晨昏,西湖胜景时时皆有,处处都在的特色。

1985年又评出了“新西湖十景”。

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平方公里的园林风景区内,颁着主要风景名胜有40多处,重点文物古迹有30多处。

概括起来西湖风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园、七洞、八墓、九溪、十景为胜。

1982年11月8日,国务院将西湖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之一。

1985年,在“中国十大风景名胜”评选中,西湖被评为第三。

西湖这么美,当然孕育着许多奇妙动人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天上有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起琢磨了很多年,白玉就变成一颗光芒四射的明珠,这颗宝珠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

后天消息传到天宫,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将前来把珠抢走。

玉龙和金凤赶去索珠,遭到王母拒绝,于是就你争我夺,王母被掀翻在地,两手一松,明珠就掉落到人间,变成了晶莹清澈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降落,变成了玉龙山(即玉皇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在西湖之滨。

刚才有的朋友问西湖的水为什么这样清澈纯净?这就从西湖的成因讲起:西湖在12000年以前还是与钱塘江相通的浅海湾,耸峙在西湖南北的吴山和宝石山,是环抱这个海湾的两个岬角。

后来由于潮水的冲击导致泥沙淤塞,把海湾和钱塘江分隔开来,到了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4年)西湖的湖形已基本固定,西湖真正固定下来是在隋朝(581-618年),地质学上把这种由浅海湾演变而成的湖泊叫泻湖。

此后西湖承受山泉活水的冲刷,再经历过历代由白居易、苏东坡、杨孟瑛、阮元等发动的五次大规模的人工疏浚治理,终于从一个自然湖泊成为风光秀丽的半封闭的浅水风景湖泊。

历史上西湖有很多名称。

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时称为武林水、金牛湖、明圣湖;唐朝(618年- 907年)时称石函湖、钱塘湖。

此外还有高士湖、贤者湖、上湖、龙川、钱源等称呼。

”诗人别出心裁的把西湖比作我国古代美女西施,于是,西湖又多了个“西子湖”的雅称。

西湖作为著名的风景地,许多中外名人对这情有独钟。

毛泽东一生中共40次来杭州,最长的一次整整住了7个月之久,他把杭州当作“第二个家”。

毛泽东常常称赞西湖秀美,但他生前从未正式发表过描写西湖的诗词。

中国伟人喜欢西湖,国际友人对西湖更是流连忘返。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两次来杭州,他赞叹地说:“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而杭州是这个国家的心脏,我还要再来。

”尼克松还把家乡加利福尼亚州出产的红杉树送给了杭州。

我们船已缓缓启动了。

我先把整个游湖的行程简单的介绍一下:环湖一周的景点有一山和二堤。

一山指的孤山,孤山景区的名胜古迹多达 30多处,沿湖们所能欣赏到的有西泠桥、秋瑾墓、西泠印社、楼外楼、中山公园等。

孤山之后是白堤,起自平湖秋月,终于断桥残雪,桥后还有著名的宝石流霞等景观。

欣赏完沿湖景色,我们再去湖中三岛,游船最后将在苏堤靠岸。

现在船正在自西向东行驶,各位到的是孤山一带的景色。

孤山西接西泠桥,东连白堤,海拔35米,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

孤山景色唐宋年间就已闻名,南宋理宗曾在此兴建规模宏大的西太乙宫,把大半座孤山划为御花园。

清朝康熙皇帝又在此建造行宫,雍正皇帝改行宫为圣因寺,与当时的灵隐寺、净慈寺、照庆寺并称“西湖四大丛林""。

或许有的朋友要问:孤山既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为什么要取名“孤山”呢?这是因为历史上此山风景特别优美,一直被称为孤家寡人皇帝所占有,所以被为孤山。

从地质学上讲,孤山是由火山喷出的流纹岩组成的,整个鸟是和陆地连在一起的,所以“孤山不孤,断桥不断,长桥不长”被称为西湖三绝。

大家再看前方那座环洞石拱桥,地处孤山西面,名叫西泠桥。

它和断桥、长桥并称为西湖古代的三大情桥。

过了西泠桥,孤山后麓的绿树丛中有尊汉白玉塑像,只见这位女英雄左手叉腰,右手按剑,目光炯炯,昂首注视前方,似在探求着革命的真理。

她是谁呢?她就是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为推翻清王朝,争取民族独立而壮烈牺牲的“鉴湖女侠”秋瑾。

这尊塑像高2.7米,墓座高2米,正面碑石上该有孙中山手书“巾帼英雄”4个大字。

秋瑾烈士的塑像,给了我们一种启示:西湖的闻名,不仅仅是占了山水之胜,它更因众多的历史人物而倍增光彩。

在西湖风景区内,被誉为“湖上三杰”的岳飞、于谦、张苍水,还有与秋瑾一起为振兴中华而献身的近代发主革命者徐锡麟、陶成章等,都安葬了西子湖畔。

我们的船继续徐徐往东行驶,各位看到前面的'一道粉墙,院内便是著名的西泠印社。

印社右侧,这幢中西合璧的建筑,就是百年老店楼外楼。

楼外楼创建于1848年,店名取自南宋诗人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名句。

楼外楼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曾经接待过许多中外名人。

楼外楼的当家名菜数西湖醋鱼了,它是选用西湖中在规定范围内养殖的草鱼,先在清水中饿一二天,除去泥土味,然后烹制而成的。

成菜后的西湖醋鱼,色泽红亮,肉味鲜嫩,酸甜可口,略带蟹味,是杭州最有代表性的风味名菜。

现在船已驶向中山公园,孤山的正门就在这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孤山既是一座风景名山,又是一座文化名山。

孤山的地位在西湖景区中之所以这么重要,是因为它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景区内有著名的“西湖天下景,”还纪念北宋隐逸诗人林和靖的放鹤亭。

这些景点等上岸后我们起前往参观。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来到这个闻名中外的杭州西湖。

现在,我们的大巴车行驶在南山路上,第一站是柳浪闻莺。

为什么要叫她柳浪闻莺呢?等到了景点,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你瞧,这里是柳浪闻莺,换两边种满了杨柳,一阵风吹过,那些杨柳像一位位舞蹈家翩翩起舞,非常美丽。

你们听,“叽叽喳喳”的声音,是小鸟欢乐的乐曲,他们就像柳姑娘的乐师,为杨柳伴奏。

如果你想放松一下,只要在这湖岸边走一走,一定会陶醉其中。

现在让我们继续往南走,来到的是长桥公园。

它虽名为长桥,实际上它的桥并不长。

长桥公园里的小桥流水分外幽静。

如果你想远离城市的喧闹,听着鸟儿的叫声,闻着桂花的香味,十分惬意。

现在让我们休息一下,大家可以拍拍照片,但是千万不可以掉对哦!

我们现在离开了长桥,继续向前进,来到了著名的花港观鱼。

现在正是金秋时节,也是菊花开放的时候,走进公园,大家可以尽情观赏,可是千万不要踩坏了花草。

花港观鱼不光只有花儿美,鱼儿更美,还可以去那边买一些与饲料喂喂这些可爱的鱼。

现在大家自由活动,下午三点准时在大门口集合,请大家注意安全!

很高兴大家都能准时回到这里集合,我们今天的游览已经结束,西湖的美景多得数不过去,欢迎你们再来游玩。

最后,祝大家旅途愉快,再见!

来杭州之前,您一定听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名言吧!其实,把杭州比喻成人间天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西湖。

千百年来,西湖风景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她的丰姿倩影,令人一见钟情。

就连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离开杭州时还念念不忘西湖,“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诗人说他之所以舍不得离开杭州,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杭州有一个美丽迷人的西湖。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啊!

杭州西湖的导游词(模板21篇)篇十九

各位旅客: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就由我带领大家一起去游览美不胜收的西湖。我们乘着船去,请大家注意安全,不要趴在栏杆上。

首先,我先给大家讲一个关于西湖的传说。相传,天上的玉龙和金凤找到了一块璀璨夺目的明珠,这颗明珠照到哪里,哪里就四季长春。这话传到了玉母娘娘的耳里,玉母娘娘便派人去抢回来,玉龙和金凤不肯。在争抢中,玉母娘娘一不小心手松了,明珠就落入人间,变成了波光粼粼的西湖。西湖还有一个雅号——“西子湖”。

西湖平均水深1.5米左右,最深处有2.8米左右;面积为4.37平方公里,湖岸周长15公里。夏季,西湖水面上会开出美丽的荷花,我想真应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们坐上船去看看吧!

船慢慢靠近西湖最大的岛——小瀛洲了。这座岛的特点是岛中有湖,湖中有岛。著名的三潭印月就在小瀛洲的南端,待会我们将前往那里,大家赶紧和小瀛洲拍照留念吧!

船快靠岸了,大家带好随身物品,依次下船。下船后还可以去周边景点游玩。记住,两点半的时候在这儿集合。

杭州西湖的导游词(模板21篇)篇二十

各位亲爱的游客:

大家好!

我是丁导游。很快乐能和大家一起阅读世界自然遗产之一的西湖。

如今我们坐车来到了西湖的断桥。传说白蛇传中的许仙与白娘子相遇的时候就是在这座桥上呢!断桥一端连着北山路,一端连着白堤。有些人会问:断桥又没断,为何叫断桥呢?因为,这和西湖十景之一的“断桥残雪〞有关了。冬天下完大雪,桥上一片雪白。因为桥的一面朝阳,所以那一面的雪很快就融化了。这时,远看去就像桥断了一样。

如今我们走完了断桥就来到了著名的白堤。有人知道这条堤为何称白堤吗?告诉你们吧,因为当时白居易在杭州做官时,为了防止西湖被湖里的泥沙真满,所以就用淤泥修筑成了这条白堤。白堤位于西湖的'中央,是个很好的观景点。游客们请抬头看下前方宝俶塔,像宝剑一样矗立在宝俶山上,多像一位守卫着西湖的战士。白堤上最美的是植物,瞧!两旁一株桃花一株柳,使人们感觉留连忘返啊!如今往我的左手边看去,西湖的湖面绿得像一块碧玉,静得像一面镜子。游船和画舫在湖面上静静地滑过。更远处,锦带桥洞圆圆的,真可谓是著名对联中写的:锦带桥,桥洞圆,圆如镜,镜照万国九洲。西湖的与众不同,还在于它四面环山,山上层林尽染,给人画一样的美感。

本次西湖之旅即将完毕,我真有点依依不舍,要是你们下次再来,我一定再当你们的导游。

杭州西湖的导游词(模板21篇)篇二十一

杭州西湖导游词怎么写?西湖这么美,下面就是为大家整理的杭州西湖导游词范文哦!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潘,你们可以叫我潘导。

西湖有十景,分别是: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南屏晚钟、花港观鱼、断桥残雪、雷峰夕照、曲院风荷。

这是我们今天参观的主要内容。

大家看,那就是雷峰夕照,它是因为夕阳照到雷峰塔上,映出倒影而形成的。

这儿还有一个叫《白蛇传》的传说呢!传说白娘子被法海镇在雷锋塔下。

那儿是断桥残雪,其实,它并不是断桥,是因为依稀可辨的石桥身似隐似现,而涵洞中的白雪奕奕生光,与灰褐色的桥面形成反差,远眺像断了一样,故称断桥。

现在大家自己参观,两小时后集合。

今天的旅程就结束了,希望大家再来西湖,谢谢。

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能在这次旅途中为大家服务。

我是“文书帮”金奥成,今天由我来带领大家走进杭州三日游的第一站——西湖。

看,西湖四周青山秀水,平似镜的湖面上映衬着幽雅的柳树,多么一派迷人的景色。

西湖,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等景观组成,我就来讲讲断桥残雪吧!它可是西湖十景之一哦!在古代,人们把断桥称为宝佑桥、断家桥,断桥残雪,位于西湖的`西南角,冬季雪后,阳面桥身上的冰已经融化,阴面的冰似银丝,从桥的侧面挂了下来,远眺时,人们眼中的断桥似断非断,让人一时摸不着脑袋。

关于断桥,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在中国人民家喻户晓的《白蛇传》中,白仙子和许仙相遇的地方,就是在断桥。

下面,请大家自由活动,可以拍拍照留个影,但不要在桥上乱涂乱画,15分钟后还在这里集合。

西湖这么美,当然孕育着许多奇妙动人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天上有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起琢磨了很多年,白玉就变成一颗光芒四射的明珠,这颗宝珠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

后天消息传到天宫,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将前来把珠抢走。

玉龙和金凤赶去索珠,遭到王母拒绝,于是就你争我夺,王母被掀翻在地,两手一松,明珠就掉落到人间,变成了晶莹清澈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降落,变成了玉龙山(即玉皇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在西湖之滨。

西湖作为著名的风景地,许多中外名人对这情有独钟。

毛泽东一生中共40次来杭州,最长的一次整整住了7个月之久,他把杭州当作“第二个家”。毛泽东常常称赞西湖秀美,但他生前从未正式发表过描写西湖的诗词。中国伟人喜欢西湖,国际友人对西湖更是流连忘返。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两次来杭州,他赞叹地说:“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而杭州是这个国家的心脏,我还要再来。”尼克松还把家乡加利福尼亚州出产的红杉树送给了杭州。

我们船已缓缓启动了。

我先把整个游湖的行程简单的介绍一下:环湖一周的景点有一山和二堤。

一山指的孤山,孤山景区的名胜古迹多达30多处,沿湖们所能欣赏到的有西泠桥、秋瑾墓、西泠印社、楼外楼、中山公园等。

孤山之后是白堤,起自平湖秋月,终于断桥残雪,桥后还有著名的宝石流霞等景观。

欣赏完沿湖景色,我们再去湖中三岛,游船最后将在苏堤靠岸。

相关范文推荐

    秋分的心得体会报告(通用15篇)

    总结心得体会是一种展示自己成长和进步的方式,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和动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激发你们的创作灵

    补助学金申请书(模板20篇)

    助学金申请书的写作可以使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规划,从而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价值和发展潜力。以下是一些高质量的助学金申请书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地震教育工作计划(优秀15篇)

    地震是因为地壳内部释放的能量引起的地面震动,常常造成房屋倒塌、道路破坏等现象。以下是一些建筑物抗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供大家了解和参考。当时我正在宿舍楼的学习室(

    机械制造论文总结(通用22篇)

    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各种文体的特点,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希望通过阅读这些范文范本,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机械制造技术是一种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用于

    四年级第四单元我和谁过一天(优质22篇)

    优秀作文不仅仅是语句流畅、结构合理,还要展现作者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深刻的洞察力。在下面的范文中,可以看到作者们不同的见解和思考方式,展现了优秀作文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如何当好班主任发言稿(通用17篇)

    发言稿是为了更好地传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提前准备好的文字材料。发言稿的范文是演讲者在演讲历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实践成果。1、既然我们担任了班主任工作,处理班级存

    幼师企业心得体会(实用18篇)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思维的深入剖析,是一种思考和分析自身经验的方式。推荐大家阅读这些心得体会范文,可以拓宽自己的思维和视野。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社区管理工作计划(精选18篇)

    社区工作计划的执行过程中,要及时对工作进展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各项工作按照计划进行。以下是一些成功的社区工作计划范例,大家可以借鉴其中的经验和做法。

    美术老师教学心得体会一句话(专业14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思考和行动的回顾,对于未来的成长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写作的探讨和分享,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见解。本学期,主要结

    开展安保心得体会总结(通用24篇)

    心得体会是对过去所学所做的一种总结和回顾,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并不断成长。下面是一些值得一读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帮助。安保工作是一项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