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古代历史心得体会(实用7篇)

时间:2023-10-08 作者:雁落霞2023年中国古代历史心得体会(实用7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国古代历史心得体会篇一

早年经历

西汉景、武年间(时间不详),在黄河龙门的一个小康之家中,司马迁出生了。司马迁的祖父司马喜在汉文帝诏入栗米受爵位以实边卒的政策下,用四千石栗米换取了九等五大夫的爵位,因此全家得以免于徭役。

年幼的司马迁在父亲司马谈的指导下习字读书,十岁时已能阅读诵习古文《尚书》、《左传》、《国语》、《系本》等书。汉武帝建元年间,司马谈到京师长安任太史令一职,而司马迁则留在龙门老家,身体力行,持续着耕读放牧的生涯。

学游天下

稍稍年长之后,司马迁离开了龙门故乡,来到京城长安父亲的身边。此时司马迁已学有小成,司马谈便指示司马迁遍访河山去搜集遗闻古事,网罗放失旧闻[11]。去司马迁在二十岁时开始游历天下,他从京师长安出发东南行,出武关至宛。南下襄樊到江陵。渡江,溯沅水至湘西,然后折向东南到九疑。窥九疑后北上长沙,到旧罗屈原沉渊处凭吊,越洞庭,出长江,顺流东下。登庐山,观禹疏九江,展转到钱塘。上会稽,探禹穴。还吴游观春申君宫室。上姑苏,望五湖。之后,北上渡江,过淮阴,至临淄、曲阜,考察了齐鲁地区文化,观孔子留下的遗风,受困于鄱、薛、彭城,然后沿着秦汉之际风起云涌的历史人物故乡,楚汉相争的战场,经彭城,历沛、丰、砀、睢阳,至梁(今河南开封),回到长安时任太史令的父亲司马谈身边。

回朝为官

因为父亲司马谈的缘故,司马迁回京后得以仕为郎中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驰义侯授命平定西南夷,中郎将郭昌、卫广率八校尉之兵攻破且兰,平南夷。夜郎震恐,自请入朝称臣。汉军又诛邛君,杀笮侯,冉震恐,请臣置吏。随后汉武帝在西南夷设置武都、牂柯、越巂、沈黎、文山五郡。而此时正随汉武帝东行巡幸缑氏的司马迁在继唐蒙、司马相如、公孙弘之后,再次出使西南,被派往巴、蜀以南筹划新郡的建设。随后又抚定了邛、榨、昆明,在第二年回朝向武帝覆命。

父授遗命

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春天,汉武帝东巡渤海返回的路上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作为参与制定封禅礼仪官员的司马谈却因病留滞在周南(今湖北)未能继续前行,更因此而心中愤懑以致病情加重。奉使西征的司马迁在完成任务后立即赶往泰山参加封禅大典,行到洛阳却见到了命垂旦夕的父亲。

弥留之际的司马谈对司马迁说:“我们的祖先是周朝的太史。远在上古虞舜夏禹时就取得过显赫的功名,主管天文工作。后来衰落了,难道要断送在我这裹吗?你继为太史,就可以接续我们祖先的事业了。如今天子继承汉朝千年一统的大业,到泰山封禅,而我不得从行,这是命中注定的啊!我死以后,你一定会做太史;做了太史,你千万不要忘记我要编写的论着啊。况且孝,是从侍奉双亲开始的,中间经过事奉君主,最终能够在社会上立足,扬名于后世,光耀父母,这是孝中最主要的。天下称颂周公,是说他能够歌颂周文王、武王的功德,宣扬周、召的遣风,使人懂得周太王、王季的思想以及公刘的功业,以使始祖后稷受到尊崇。周幽王、厉王以后,王道衰落,礼乐损坏,孔子研究、整理旧有的文献典籍,振兴被废弃了的王道和礼乐。整理《诗》、《书》,著作《春秋》,直到今天,学者们仍以此为法则。从鲁哀公获麟到现在四百多年了,其间由于诸侯兼并混战,史书丢散、记载中断。如今汉朝兴起,海内统一,贤明的君主,忠义的臣子的事迹,我作为太史而不予评论记载,中断了国家的历史文献,对此我感到十分不安,你可要记在心里啊!”司马迁低下头流着泪说:“小子虽然不聪敏,但是一定把父亲编纂历史的计划全部完成,不敢有丝毫的缺漏。”

私淑古今贤

因为在长安任职,又缝“汉之得人,于兹为盛”的汉武盛世,司马迁得以结识汇聚于长安的天下贤能之士。包括贾谊之孙贾嘉,公孙季功(或为公孙弘),樊哙之孙樊他广,平原君朱建之子,冯唐之子冯遂,田叔少子田仁,梁人壶遂,杜陵苏建等。然而,对司马迁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董仲舒与孔安国。

司马迁与上大夫壶遂讨论文学之时曾说过:“我听董生说:‘周朝王道衰败废弛,孔子担任鲁国司寇,诸侯害他,卿大夫阻挠他。孔子知道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政治主张无法实行,便褒贬评定二百四十二年间的是非,作为天下评判是非的标准,贬抑无道的天子,斥责为非的诸侯,声讨乱政的大夫,为使国家政事通达而已’”。而纵观《史记》可知董仲舒之公羊学对司马迁的影响主要为:其一,公羊家颂扬汤武革命,主张以有道伐无道,成为《史记》反暴政的思想基础;其二,公羊家“尊王攘夷”,主张“大一统”的思想,成为《史记》贯串全书的主要观念;其三,公羊家崇让、尚耻之义是《史记》褒贬历史人物的道德标准。

因孔安国为孔子后人,家中有当世失逸的《古文尚书》十余篇,并兼通今古文学。故而司马迁亦尝就《古文尚书》问故于孔安国[38],学习古文经学的故训,以及别择古文资料的古文学,掌握考信历史的方法。而《古文尚书》作为整个古文学的核心,司马迁写上古三代史亦从中作了大量的引用。

司马迁曾在《史记·孔子世家》给给予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高度赞扬。其亦吸收孔子学说和六艺经传的精华,效法孔子精神,继《春秋》作《史记》,完成一代大典。

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汉朝自建立以来已经1了。汉室建立之初,诸事草创,大部分都沿袭了秦朝的制作。历法则采用了较为贴近的《颛顼历》。尽管如此,《颛顼历》对朔、晦的计算亦与实际情况相异。[40]于是时任太史令的司马迁和大中大夫公孙卿以及壶遂等人向汉武帝进言说:“《颛顼历》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情况了,因该重新定制历法。”。而御史大夫儿宽恰好懂得经学,汉武帝便命令儿宽去与众博士商议修改历法等事情[41]。并于同年,命令公孙卿、壶遂、司马迁、侍郎尊、大典星射姓等人讨论定制《汉历》。

遭受腐刑

汉武帝天汉二年(前),武帝想让李陵为出酒泉击匈奴右贤王的贰师将军李广利护送辎重。李陵谢绝,并自请步兵五千涉单于庭以寡击众,武帝赞赏李陵的勇气并答应了他。然而,李陵行至浚稽山时却遭遇匈奴单于之兵,路博德援兵不到,匈奴之兵却越聚越多,粮尽矢绝之后,李陵最终降敌。武帝愤怒,群臣皆声讨李陵的罪过,唯有司马迁说:“李陵侍奉亲人孝敬,与士人有信,一向怀着报国之心。他只领了五千步兵,吸引了匈奴全部的力量,杀敌一万多,虽然战败降敌,其功可以抵过,我看李陵并非真心降敌,他是活下来想找机会回报汉朝的。”然而,随着公孙敖迎李陵未功,谎报李陵为匈奴练兵以期反击汉朝之后,武帝族了李陵家,而司马迁也以“欲沮贰师,为陵游说”被定为诬罔罪名。诬罔之罪为大不敬之罪,按律当斩。

面对大辟之刑,慕义而死,虽名节可保,然书未成,名未立,这一死如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之死无异。想到文王拘于囚室而推演《周易》,仲尼困厄之时著作《春秋》,屈原放逐才赋有《离骚》,左丘失明乃有《国语》,孙膑遭膑脚之刑后修兵法,吕不韦被贬属地才有《吕氏春秋》传世,韩非被囚秦国,作《说难》和《孤愤》,《诗》三百篇,大概都是贤士圣人发泄愤懑而作。

终于,在那个“臧获婢妾犹能引决”的时代,司马迁毅然选择了以腐刑赎身死。至此,司马迁背负着父亲穷尽一生也未能完成的理想,面对极刑而无怯色。在坚忍与屈辱中,完成那个属于太史公的使命。

史记得传

司马迁有一个女儿嫁给杨敞。杨敞在汉昭帝刘弗陵时期,曾官至宰相。杨敞有两个儿子,也就是司马迁的女儿给杨家生的两个儿子,大儿子杨忠,小儿子杨恽。杨恽自幼聪颖好学,他的母亲把自己珍藏着的并且深爱着的《史记》,拿出来给他阅读。杨恽初读此书,便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住了,爱不释手,一字字、一篇篇,非常用心地把它读完。杨恽成年之后,还把它读了好几遍,每读一遍总是热泪盈眶,扼腕叹息。在汉宣帝的时候,杨恽被封为平通侯,这时候他看到当时朝政清明,想到他的外祖父司马迁这部巨著正是重见天日的时候,于是上书汉宣帝,把《史记》献了出来,从此天下人得以共读这部伟大的史著。

中国古代历史心得体会篇二

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春秋时,楚国伍子胥的祖父伍举与蔡水师子朝(文公之子,公子朝)的儿子公孙归生是好朋友。伍举娶与王子牟(即申公),王子牟因犯罪逃亡后,楚人皆言:“王子牟逃亡实为伍举护送之。”于是伍举也因受牵连而逃奔到郑国,然后准备到晋国去。恰在这时,公孙归生也将要去晋国,二人在郑国郊国相遇。他们“班荆(扯草铺地)相与食(坐在上面,一面吃东西),而言复故(一面攀谈返回楚国的事情)。后以“班荆道故”指朋友在途中邂逅相逢共话旧情。

苌弘化碧

出自《庄子外物》苌弘是春秋时周敬王的大臣刘文公所属的大夫。刘氏与晋范氏世代通婚姻,在晋卿内讧中(所指为公元前490年即周敬王三十年,赵氏击败范氏和中行氏),苌弘曾帮助过范氏,晋卿赵鞅为此声讨他,晋君怪怨周敬王,周敬王便把苌弘杀死。苌弘死于蜀(今四川),蜀人感之,以柜盛放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及精诚之至也。当然化碧之说为后人的演义。后来常以“苌弘化碧”来比喻忠贞之人含冤而死;或指为国献身,忠烈精神长存。像明末著名将领袁崇焕就有死后,鲜血化碧一说。

得鱼忘筌

出自〈庄子外物〉:庄子说:“筌(就是一种捕鱼的竹器)所以能捕到鱼,是因为得鱼而忘筌;蹄(捕兔的哭具)都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指语言,言词)所以在意(要表达的意思、事理),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人言哉(就是说深悟其道、专心致意却并不侈于言辞的人,其实难得,故庄子希望能找到这样的人和他交谈)!’”

庄子在这里以“得鱼忘筌”“得兔忘蹄”为比喻,并不从消极的意义上使用,承上启下,目的在于比照说明“得意忘言”的道理。后世用“得鱼忘筌”却改变了原本的本意,一般都是有在消极的意义上,比喻办事情一旦达到了目的,便把赖以达到目的的手段忘掉或抛弃。可见这也是一个后世用意与出处不相符的成语。也不知是怎么传的。

中国古代历史心得体会篇三

汉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有封国制的存在,这是同秦最大的相异之处。早在楚汉战争时间,刘邦为了分化项羽的阵营,壮大自己的力量,曾封韩信、英布等为王,这些人因为非刘姓,故称“异姓”。由于异姓王非刘邦嫡系,又雄踞一方,在封立后数年之中,他们相继被诛除殆尽。与此同时,刘邦又大封他的子弟为王,称为“同性王”,高于列侯。当时封立的“同姓王”共有9国,他们在封国内是国君,权力很大,其政权与中央基本相同,除太傅和丞相由中央任命外,自御史大夫以下的各级官吏,都由诸侯王自己任命。诸侯王还有一定的军权、财权等。史称“郡国并行制”。

中国古代历史心得体会篇四

有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很稀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但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将马找到。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连素以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都仔细寻访,辛苦倍至,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

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只是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

中国古代历史心得体会篇五

产生朝代:西周时期

简介:西周建立后,分封自己的子弟姻亲和异姓贵族,到指定的地点建立起西周的属国,统治当地的部落和人民。这叫做“封建亲戚,以藩屏国”,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分封制。

意义和影响:正面:加强了周王室对四方疆土的控制,明确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使国家朝着统一的方向前进了一步。负面:蕴含着分裂割据的因素,到了春秋时期,终于酿成诸侯割据、列国纷争的局面。

2、宗法制

产生朝代:西周

简介:宗法制指的是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嫡长子的其他兄弟(次子、庶子)为小宗。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如诸侯对于周王为小宗,但在本国为大宗。其目的是为了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意义和影响:宗法制是分封制得以实行的理论基础,保证了嫡长子继承王位;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诸子、诸弟的继承权争端;确保了周天子天下大宗和政治共主的地位。

3、礼乐制

产生朝代:西周

简介:礼乐制是区分社会等级,维护高低贵贱秩序的制度。是西周是维护等级的工具、是宗法制的抓手。

意义:维护政治的安定,保证社会的和谐,有深厚、久远的文化影响。

五礼:吉、区、嘉、宾、军五类。吉礼,祭祀鬼神,祈求福禄之礼,凶礼,丧葬凶荒之礼;宾礼,迎定朝聘之礼;嘉礼,饮宴婚嫁之礼;军礼,兴师动众之礼。

4、三公九卿制

产生朝代:秦朝

简介:秦朝统一全国后,在中枢机构中设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称为三公。丞相是“百官之长”。辅佐皇帝处理全国的事务,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军队,是全国武装部队的首脑,御史大夫掌“监察”,监察“百官”。三公之下设九卿,主要有奉常,掌管宗庙礼仪;郎中令,掌管宫廷警卫;太仆,掌管宫廷车马;卫尉,掌管皇宫保卫;典客,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及外交;廷尉,负责司法;治粟内史,掌管全国财政税收;宗正,掌管皇族亲族内部事务;少府,掌管全国山河湖海税收和手工业制造来供皇室需要。

意义和影响:秦朝设立的三公九卿制度,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有深远的影响。

5、三省六部制

产生朝代: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三省体制;隋唐确立完善了三省六部管理体制。

简介: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从唐朝开始正式设立的中央政权体系,分别为: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别为:吏部,负责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员;户部,负责财政、国库;礼部,负责贡举、祭祀、典礼;兵部,负责军事;刑部,负责司法、审计事务。具体审判另有大理寺负责。重大案件组织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会审。谓三司审。工部:负责工程建设。

发展沿革:在宋代,虽然三省名义始终存在,但是已经混同为一省。同时由于枢密院、三司的设立,宰相的军权、财权被剥夺,三省制度名存实亡。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尚书省时置时废、门下省不复置。明初,朱元璋时期,三省六部制的三省彻底废止,以六部尚书任天下事。清延续明朝的制度。

意义影响: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从而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削弱相权,加强了皇权。

6、行省制

产生朝代:元朝

简介:行省制是13世纪以来中国的主要行政模式,在地方上,元朝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意义和影响:限制了蒙古贵族在封地范围内自行派遣官吏的权力,从政治上保证了国家对地方的控制,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上有了保证,这是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元代特殊机构:宣政院:负责宗教,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澎湖巡检司:负责台湾及澎湖群岛的事宜。

7、内阁制

产生朝代:明朝

意义和影响: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

8、军机处

产生朝代:清朝

简介: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雍正七年(1729),因与准噶尔部作战为了紧急处理西北军务,设军机房,挑选内阁中谨慎可靠的中书办理机密事务。1732年,又改称军机处。乾隆以后,成为定制,并渐渐成为最高中枢机构。

意义和影响:标志着清代君主集权发展到了顶点。

中国古代历史心得体会篇六

鼓是中国常用的打击乐器,属于八音中的“革”类乐器。鼓的出现比较早,从目前发现的出土文物来看,可以确定鼓大约有30的历史。在古代,鼓不仅用于祭祀、乐舞,它还用于打击敌人、驱除猛兽,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用途十分广泛。

鼓之诞生黄帝杀夔以其皮制鼓

鼓是古老的打击乐器,从文献记载看,鼓的产生,首推黄帝取“夔皮”冒鼓的古老传说。相传黄帝征服蚩尤之战中,“黄帝杀夔,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太平御览》卷五八二引《帝王世纪》)。夔,是神话传说中的单足神怪动物,《山海经·大荒东经》描写夔是古时代神话奇兽,生于东海流波山,“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吕氏春秋·古乐篇》也有记载说:“帝颛顼乃令鼉先为乐倡,鼉乃偃寝,以其尾鼓腹,其音英英。”后人认为所谓鼍其实就是巨鳄,它用尾巴敲击自己的肚子,发出好听的音乐,说起来实在有点可爱,可见上古时代人与自然之和谐。而以鳄鱼皮之坚硬,制成鼓后就算不能“声闻五百里”,想必敲击起来也十分响亮。

古代制鼓离不开兽皮与陶土。鼓的产生,正是由于原始先民渔猎生活有了剥皮与制陶的技艺。《礼记·明堂位》记载:“土鼓蒉桴,苇龠,伊耆氏之乐也。”表明在很早的“伊耆氏”之时就已有“土鼓”,即陶器的鼓,它是以陶土为框,两面蒙皮的一种原始打击乐器,也是由日常工具改制演变而成。传说伊耆氏用草编成的鼓槌敲击土鼓,由于鼓有良好的共鸣作用,声音机越雄壮而传声很远,所以很早就被作为军队上助威之用。《吕氏春秋·古乐篇》说,尧命质用麋鹿皮蒙在瓦缶的口上,用来敲击,也是类似的土鼓。

鼓之应用狩猎、祭祀、军事等用途广泛

远古时期,鼓被尊奉为通天的神器,主要是作为祭祀器具。甲骨文中的“鼓”字据说是鼓的正面形象,其上面的“十”,表示鼓上面的装饰;中间的“日”,表示鼓的本身;下面的“山”,表示鼓下面的足。

鼓在殷商时期开始广泛应用,尤其是军旅和宫廷、郊庙祀典的用鼓,已积累了许多不同用途的'鼓型,周代是农耕文化进入高度发展的时期,国家专门建立了管理鼓乐的机构,设置了名为“鼓人”的官职,并制定了一套鼓乐制度,将鼓纳入了儒家的礼制规范。据《周礼·地官》记载:“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声。以节声乐,以和军旅,以正田役。”六鼓,指分(音)鼓、雷鼓、路鼓、灵鼓、晋鼓、皋鼓;四金,指錞、鐲、铙、铎。可见,此时鼓已用作各种用途,如祭祀用的雷鼓、灵鼓、乐队中的晋鼓等。其中分(音)鼓专门用于军事,据《说文》解释,这是一种长八尺,鼓面四尺,两面蒙革的大鼓,此外路鼓等也用于军旅,这些鼓以后发展为各种规格的战鼓,在军事上得到普遍应用。

鼓之巅峰盛唐时代鼓类首次大汇合

从原始的陶鼓、土鼓、皮鼓、铜鼓,一直发展到种类繁多的现代鼓,鼓始终是最为人们喜爱和广泛应用的乐器之一。杜明说,鼓是大俗大雅的乐器,不像钟始终高高在上,“俗可以是民间的欢庆锣鼓,雅可以进入庙堂祭祀和宫廷宴集。”鼓的结构较简单,由鼓皮和鼓身两部分组成。鼓皮是鼓的发音体,通常是用动物的皮革蒙在鼓框上,经过敲击或拍打使之振动而发声的。杜明介绍说,中国鼓的品种非常多,建鼓、应鼓、杖鼓、腰鼓等都属汉唐以前的鼓,到了宋、元、明、清,鼓又有很大的演变与创新,加上留存于今天少数民族中的鼓群,真是不胜枚举。

唐朝对于中国各民族的大统一,在文化方面是非常开放的,各地少数民族鼓类随歌舞乐走向长安,加上中原民间的传统鼓类,形成了中国鼓类的第一次大汇合。清、唐九部乐、十部乐中,只鼓类就占了十五种之多,而且大都是新鼓种。

据记载,唐玄宗时期羯鼓风行一时,其状如漆桶,鼓腔以山桑木制作,下置小牙床承之,击用两杖,故又名两杖鼓。唐南卓《羯鼓录》中称其声焦杀鸣烈,名曰“汉震”。唐玄宗李隆基擅长羯鼓、并作了许多羯鼓曲,据说有《色俱腾》、《耀日光》等九十二支曲目。《太平广记》中曾记载,玄宗之侄汝阳王李琎,“姿容妍美”,精通音律,因而备受玄宗宠爱,“琎尝戴砑绢帽打曲,上自摘红槿花一朵,置于帽上。其二物皆极滑,久之方安。遂奏《舞山香》一曲,而花不坠。”可见其打鼓的功力高超。玄宗观后大喜,赐金器,并夸赞李琎“非人间人,必神仙谪坠也”,称其为神仙下凡。

鼓之地位众乐之指挥内涵深远

鼓是远古音乐的核心。古代乐舞开始先要击鼓,表现周武王伐纣的《大武》乐舞,就是在奏乐之前先击鼓,以此警戒众人而使众人先存敬意,此为“先鼓以警戒”。至今民乐和戏曲中都以鼓为指挥,这可说是自古流传的规范。杜明介绍说,鼓在音乐中标示节拍、统一节奏,使众乐器张驰有度、秩序井然,“鼓在音乐中可以表现欢快、沉重、号召等,起到烘托和色彩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乐器,它的功能是其他乐器不能替代的。”

古往今来,“鼓”的用场宽泛,文化内涵更是深远:图腾崇拜时期以鼓为舞;庙堂祭祀、宫廷庆典都离不开鼓人掌教;更夫以鼓报更,军旅以鼓鼓舞士气;旧官衙大堂悬鼓,击堂鼓可以鸣冤;释、道教僧道道场,铙鼓伴作法事;酒令击鼓传花,戏曲鼓板领奏,农事击鼓插秧,围猎以鼓驱兽。鼓常常被编入成语、戏文和故事: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三国名士祢衡“击鼓骂曹”,成为不容遗忘的历史人物;“张飞击鼓古城会”是兄弟情义相知,“梁红玉擂鼓战金山”则是大展巾帼风范。

鼓之伴奏钟、磬、铃、锣都是伴鼓击乐

人们往往误以为锣或铙钹就是伴乐的传统打击乐器。其实最初伴鼓的击乐并不是锣或铙钹。原始时代的“击石拊石”,即用石头的敲击,可能产生于“鼓”之前,后来在击石拊石的基础上产生了“石磬”,这些都可能是第一代伴鼓击乐,还有“缸”,即陶器,也属第一代伴鼓击乐范围,可统称作原始击乐。

到了夏代,从陶寺龙山文化晚期墓葬中发现了称之为“铃”的铜质铸造器,这种“铃”是否为当时古代伴奏乐,虽不敢确定,起码了解夏代已有铸铜业。进入商代,钟与铙即成了伴鼓的击乐。钟在当时尚无定制,有挂着敲的、放置在木架上敲的,或握在手中敲的。这时的铙,也与现在的不同,其形制与钟相近。《周礼·地官》:“以金铙止鼓”。郑玄注:“铙如铃,无舌、有秉,执而鸣之”。实际是钟的演变,它们可算是第二代伴鼓击乐。春秋晚期,还出现了一种称作“錞于”的伴鼓击乐。《周礼·地官》:“以金錞和鼓”。郑玄注:“錞,錞于也,圆如锥头,大上下小,乐作鸣之,与鼓相和”,它主要作军旅中号令士卒用。军旅中的铜制伴鼓击乐还有“镯”、“钲”、“铎”和“刁斗”。“镯”非手镯,“形如小钟”,“钲”,又名“丁宁”,也形如小钟,可执秉敲击,行军鸣之。“刁斗”,古代军中炊具,铜质、斗形有秉,白天用来烧饭,夜间伴鼓击以循更。“铎”形如铙、钲而有舌,是大铃的一种。这些都可作为第三代伴鼓击乐。

今天的铜锣约出现在西汉初期,种类繁多。而“铙钹”又称铜盘或镲,据称出自我国云南,南北朝时期伴随天竺乐传入中原。杜明说,锣后来也被西洋乐广泛应用,是西洋乐中唯一的中国打击乐器。

中国古代历史心得体会篇七

孟尝君以好结交豪杰为名,历史对他的评价多有分歧。当时之人都认为孟尝君是个正人君子,而后世的王安石认为,孟尝君只不过是“鸡鸣狗盗之雄”。其实,王安石对孟尝君的评价是很中肯的,他手下的食客什么类型都有,既有鸡鸣狗盗之徒,又有高雅之士。这种不论出身、品行就招致而来的行为,遭到了后世人颇多非议,也使得孟尝君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孟尝君是战国时齐国人,他又叫做田文,他的父亲是齐国很富有的贵族,田文其实也是贵族子弟,只不过他是庶出,因此他的社会地位并不高。父亲因为自身实力雄厚的原因,被齐王赶回了封地。于是,孟尝君便跟着父亲在封地广泛地招贤纳士,因此孟尝君身边很快就聚集了一大批人才。在战国时期养士的习惯和风气就是自孟尝君始,这些被养起来的士人,为私人服务的,孟尝君对食客们都很好,“天下之士无不倾之”,久而久之大家都希望投靠到孟尝君门下,当然这对孟尝君是有好处的,他在无形中壮大了自己的势力和威望,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又引起齐王的戒备,而他赡养食客,也并非为了天下,而是为了自己,这一点在后世是遭受了诟骂。

他庞大的智囊团里,什么人都有,鱼龙混杂,有品德高尚的君子,也有偷鸡摸狗的小人。整天与这样一群人打交道,这样造成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发生。孟尝君手下有个叫冯谖的人,狡兔三窟、弹剑而歌,就是发生在他们两个人的身上。起初冯谖并没有引起孟尝君的注意,还不断向孟尝君索取,不断提出各种要求,孟尝君都一一满足了他,并且还善待了冯谖的母亲。后来,冯谖得到机会给孟尝君收租,不仅没有把钱要回来还把那些田契房契都给烧了,孟尝君很生气,结果后来才知道,孟尝君此举完全是为了给他树立威信。

其实,冯谖是个很有远见的人,在三千食客里他比较低调,看起来不是很精明的样子,却懂得工于心计,为人机智。当年焚烧欠债生气的孟尝君,今天终于明白了冯谖的良苦用心。后来,孟尝君被新任君主排挤,被赶出了都城,他的门客大多数都走了,只有冯谖还留在他身边,而当他回到薛邑,也有薛邑的百姓夹道欢迎,孟尝君终于看到了冯谖为自己买的“义”了,冯谖又说狡兔三窟,这已经有一窟了。还差两窟,冯谖请求再为孟尝君设两窟。

在冯谖的游说下,秦、魏等诸侯国都纷纷表示要聘请孟尝君,齐王听说了这件事后,后悔极了,连忙向孟尝君赔罪并恢复了孟尝君的相位。冯谖又让孟尝君去跟齐王说,给自己设立宗庙。这一切就绪后,冯谖便对孟尝君说:“三窟已经就绪,现在你已经可以高枕无忧了。”后来,孟尝君在齐国安然无恙做了几十年的相国,这就是狡兔三窟的故事。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