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端午节活动名称 端午篇心得体会(汇总9篇)

时间:2023-10-03 作者:笔砚养老院端午节活动名称 端午篇心得体会(汇总9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养老院端午节活动名称篇一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为龙舟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迎接这个节日的到来,展开一系列的庆祝活动。而对我而言,每次过完这个节日,都会让我深有感悟和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端午节的心得体会。

首先,端午节让我认识到了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端午节作为其中之一,以龙舟竞渡、吃粽子、挂艾草等传统习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参与这些传统活动,我不仅更加了解了这些习俗的由来和意义,也更加深入地认识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样的了解让我更加自豪和热爱自己的国家。

其次,端午节也是一个重要的家庭团聚时间。在这个现代社会,人们忙于工作和生活,很少有时间与家人团聚。但端午节不同,它成为了家人之间相聚的最佳时机。在这一天,我和我的家人一起制作粽子、挂艾草,一起看龙舟赛事,享用美味佳肴。这样的团聚使我感受到家人之间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性。我意识到,家人的陪伴是一种无价之宝,我们应该珍惜。

第三,端午节给了我锻炼身体的机会。龙舟竞渡是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它需要团队合作和顽强的意志力。我曾经参加过一次龙舟竞渡比赛,那时候我真正感受到了团队力量的重要性。只有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才能取得成功。这样的经历不仅锻炼了我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力,也让我学会了团队合作和相互信任的重要性。

第四,端午节让我体味到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许多传统文化渐渐被人们所忽视。但端午节的传承和庆祝活动,让我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以往的文化传统,也提醒我们传统文化的美好和重要性。为了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并传递给下一代。

最后,端午节激发了我对祖国的热爱和民族精神的感悟。端午节源自于中国古代历史和传说,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通过庆祝这个节日,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敢精神。这些值得我们引以为傲的传统美德,应该作为我们前进的动力和坚持的信念。端午节让我更加热爱祖国,更加自信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养老院端午节活动名称篇二

段一:引入端午粽节的背景和意义(200字)

端午粽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也是中国的重要民俗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会制作粽子,举行各种庆祝活动。端午节起源于古代中国,最初是用来纪念古代的诗人屈原的。屈原是中国古代的爱国诗人,他为了抗议国家的腐败,投江自尽。为了避免鱼虾螃蟹吃掉屈原的遗体,人们就投放了许多粽子进江河。后来,为了纪念屈原,人们就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并且开始制作粽子。

段二:粽子的制作过程和分类(200字)

制作粽子有很多种方法和口味,不同地区的粽子有不同的特色。首先,我们需要准备糯米和各种馅料,如肉类、豆沙、红枣、蛋黄等。然后,把糯米浸泡一段时间,使其变得柔软。接下来,将糯米用竹叶或者草席包裹起来,制作成三角形或者长方形的形状,然后将馅料放入其中。最后,将粽子以线或者竹篾绑紧,放入沸水中煮熟。

根据不同的馅料和包裹方式,粽子可以分为很多种类。有蜜枣粽、豆沙粽、肉粽、咸粽和蛋黄肉粽等。每一种粽子都有独特的口感和风味,适合不同人群的喜好。

段三:品尝端午粽的体会和感受(300字)

每年到了端午节,我都会迫不及待地品尝各种口味的粽子。那香甜糯软的感觉,总能让我回味无穷。每当我咬上一口豆沙粽,甜蜜的馅料在口中融化,与糯米的软糯相融合,仿佛带给我一种温暖的满足感。而尝试咸粽的时候,咸香的肉类和糯米的搭配,给我带来了一种鲜美的口感。

除了味道的享受,我还对制作粽子的过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我小时候,我曾经和家人一起制作粽子,从起糯米到包馅料,再到煮熟,这个过程充满了亲情和欢笑。而现在,即使我不亲自制作粽子,但我也会去市场上选购一些喜欢的口味,然后和家人一起笑谈人生,品尝着粽子带来的美味和温暖。

段四:端午粽在文化传承中的意义(300字)

端午粽节不仅仅是一个吃粽子的节日,更是一个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节日。自古以来,人们就将吃粽子与纪念屈原和祭祀祖先联系在一起。人们在端午节期间会举行龙舟赛、高抛小球等各种活动,以及纳凉、解毒、扫旧迎新等习俗。这些活动和习俗都凝聚着人们对家庭、传统和历史的情感。

通过端午节,人们不仅可以品尝美味的粽子,更可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无论是制作粽子的传统工艺,还是粽子所包含的丰富文化内涵,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正是由于端午粽子的存在,才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段五:总结端午粽的质朴和情感(200字)

端午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质朴的口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深地吸引着人们。无论是制作粽子的过程,还是品尝粽子的滋味,都能唤起人们对亲情、友情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回忆。希望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能够品尝到美味的粽子,并且通过粽子的味道,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力量。

养老院端午节活动名称篇三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也是中国人民的重要节日之一。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包粽子、赛龙舟、挂菖蒲、饮雄黄酒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粽子是最具代表性的食物之一。每逢端午节,我都会和家人一起包粽子,每一次都让我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新的心得。

第一段:粽子的起源和意义

粽子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美食之一。相传,粽子起源于战国时期的中国。当时,古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因忠义不被尊重而投江自尽,为了不让鱼虾啃食屈原的尸体,人们将糯米包在竹叶中,再用绳子系紧,扔进江中,以饭自食。因此粽子也被称为“屈原粽”。屈原粽的包法至今未变,象征着对屈原的缅怀和纪念。

第二段:包粽子的技巧和过程

包粽子是一种古老而有趣的手工制作过程。首先,准备好粽子的原料,包括糯米、粽叶、岑枝、猪肉等。其次,将粽叶浸泡在水中,使其变软。然后将糯米和剁碎的猪肉一起食用油、盐、酱油等腌制,使其入味。接下来,将粽叶摊开,放入适量的糯米和猪肉,用手包起来。最后,用细绳子系好,放入锅中煮熟。经过一个耐心和细致的过程,一颗美味可口的粽子就完成了。

第三段:包粽子的乐趣和美食享受

包粽子不仅仅是为了食物,更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气息,体验到人与自然的亲密联系。此外,包粽子也是一项有趣的动手工艺活动,可以增进亲子关系,增加家庭的互动和乐趣。而最令人期待的是,当粽子煮好后,享受美食的时刻到来。一口咬下,糯米的香甜,肉馅的鲜嫩,在口中融化,给人一种独特的享受。

第四段:粽子的品种和口味

虽然粽子的制作原料基本相同,但由于地域、风味的不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粽子品种。有北方的咸粽子,用糯米、红枣、豆沙等为原料,口味咸中带甜;有南方的甜粽子,用糯米、冰糖、沙参、桃仁等为原料,口味甜中带香;还有咸甜口味相间的粽子,如粽子中夹杂着咸蛋黄和糯米,酸甜可口。每个品种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让人驻足品味。

第五段:粽子的放大和共享

粽子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个文化符号,一种传统节日特有的风景。人们在端午节的时候经常会包粽子,还会将粽子赠送给亲朋好友作为礼物。通过共同制作、共同品尝,人们可以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和欢乐,增进彼此的友谊和感情。同时,粽子也成为了中国的一种文化名片,通过传播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品尝到中国的美食文化。

总结:

端午粽心得体会,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了粽子这一中国传统美食的魅力。通过包粽子,我不仅品尝到了美味,也领悟到了传统文化和情感的重要性。端午节,是我与家人共同包粽子的时刻,也是我与朋友分享粽子的时刻。愿每个人都能在端午节的时候,包一颗粽子,品味一份传统文化,倍感快乐和幸福。

养老院端午节活动名称篇四

《和端午》原文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和端午》的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宋代诗人、词人。字文潜,号柯山,楚州淮阴(今江苏清江)人。熙宁(宋神宗年号公元1068—1077年)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宋哲宗年号,公元1094—10)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后被指为元祐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苏门四学士”之一。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仅传六首,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

养老院端午节活动名称篇五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一年中最具特色和独特味道的节日之一。每逢端午节,人们都会购买粽子来品尝,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让这一传统食品成为了人们亲近自然和寻找家乡味道的象征。在我多年的端午节度过中,我积累了许多关于端午粽的心得体会。

首先,制作端午粽需要精心的准备和专业的技巧。粽子是由糯米和不同的馅料包裹在竹叶或芦苇叶中,然后通过细细捆扎而成。糯米要事先泡发,馅料要选择高品质的材料,例如糯米与豆沙、蜜枣、肉或其他口味的混合。泡发后的细细竹叶或芦苇叶要经过适当的煮沸和洗涤,以确保其质量和卫生。制作粽子需要一定的手工技巧,细致的目光和灵活的双手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尽管制作粽子需要耐心和技巧,但是品尝一颗美味的端午粽会带来巨大的满足感。粽子蒸煮后,糯米变得柔软糯滑,香气四溢。一口咬下去,糯米的口感和馅料的浓香混合在一起,令人回味无穷。端午粽的馅料选择非常丰富,有甜有咸,有肉类有素食,每种口味都有着独特的诱人之处。无论是喜欢咸味的肉粽,还是喜欢甜味的豆沙粽,都能在端午节找到心仪的口味。

再次,除了口味的满足,粽子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端午节是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而粽子作为这个节日的代表食品,也有着特殊的意义。据说,人们为了避免屈原的尸体被鱼虾损坏,将食物打包成粽子投入江中,以此来招鱼虾以保护他的尸体。此后,每年的端午节,人们便将粽子扔入江中,藉此来保佑平安、驱逐灾厄。这种独特的传统令端午粽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端午粽也是亲人团聚和分享情感的象征。在端午节期间,无论是家人还是朋友,大家都会相约在一起品尝粽子。咀嚼着糯米和馅料,大家一起分享着快乐和温暖,感受着家的味道和亲情的力量。每一颗粽子都承载着亲情和友情,将人们的心紧紧连结在一起。吃粽子成为了人们心灵的寄托,让人在这个喜庆的节日里感到幸福和满足。

综上所述,端午粽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心灵的寄托。从制作到品尝,从传统到现代,每一次与粽子的相遇都是一种美好的体验。在这个端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欣赏和品味这种传统食品,感受其中的精髓和魅力。无论是制作粽子还是享用粽子,每个人都能收获到属于自己的端午粽心得体会。

养老院端午节活动名称篇六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之一,也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一方面祭祀屈原,一方面迎接这个美好的节日。在每个人心中,端午节都有一种独特的味道,就像每年的春节一样,充满了浓浓的家国情怀和传统文化的熏陶。作为一位年轻人,我深感端午节的回忆和感慨,下面就让我来分享一下我的喜迎端午心得体会。

首先,在我预习端午节各种活动的时候,我发现端午节的起源和传承是多么重要,使得我更加懂得了传统文化的珍贵。据说,端午节是为了祭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为赶走外来的侵略者,为燃烧国家的固有尊严,为国家的复兴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后人为了怀念他的伟大事迹,于是每年五月初五举行屈原祭祀活动。

其次,在端午节期间,我特别留意到人们传统的饮食习惯。粽子作为端午节的特色食品,是人们的最爱。而且每一家人都会自制粽子,亲手将黄糯米裹入咸甜肉松,再用新鲜的粽叶包裹,悉心煮制而成。其实,除了粽子,端午节也是饮食节日。相传屈原的爱国热潮蔓延开来之后,人们用棕叶、艾叶等熬制成的汤水,以此来防止瘟疫的肆虐。于是到了今天,不仅仅是粽子,艾叶茶、五香豆腐、龙船糕等也成了端午节不可缺少的饮食。

再次,端午节期间,我参与了龙舟活动,感受到了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据说,龙舟运动起源于楚国,是中国古代的演义之一,也与屈原的事迹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和一些同学报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龙舟比赛。我还记得当我踏上龙舟的那一刻,我能够感受到队友们的团结,这份团结正是我们完成比赛的动力来源。在比赛过程中,舵手的指挥、队员的齐奋发力,使得我们始终能够保持很好的节奏,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通过这次活动,我更加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体会到了集体力量的伟大。

最后,在端午节之后,我更加重视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我发现,传统文化虽然经历了几千年的岁月,但它依然能够在现代生活中焕发出新的活力。比如,很多企业在端午节期间都会推出相应的文化产品,让端午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庙会和习俗,而更加具有时代的特色。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源远流长的,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我们应当始终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让它成为我们精神的寄托和内心的力量。

总之,喜迎端午节的过程中,我既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通过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传承,品尝传统的美食,参与龙舟比赛,以及思考如何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我的喜迎端午的心得体会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升华。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能够更好地将这些体会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为传承中华文化尽一份力量。

养老院端午节活动名称篇七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山东农村老家过端午,印象有四:

二是插艾蒿。天不亮就赶到远处的山野,去采苗高叶壮的艾蒿,回来后就插在门框上,据说可避邪。实际上是,家中有人得个疮疖什么的疾病,就把那干过后的艾叶采下来,揉成一个个圆锥型的小团,用香点着,让艾烟来熏患部,在中医学上叫“灸”。再就是多割一些晒干,拧成“烟绳”,夏天用来熏蚊子,因为那时多数人家没有蚊帐。没有象四川人在端午节扎艾狗挂在门上,是为了让张献忠识别是穷人家,起义军不杀。

三是扎五丝。就是把五彩或七彩的丝线拧成一股细绳,捆在手脖、脚脖上,据说可以辟邪保平安。刚扎上的时候,色彩很鲜艳。时间一长,被水湿了,掉了颜色,加上身上的灰沾上,就不新鲜了。五丝不能随意剪掉,必须等到下雨,剪掉后扔到水里,据说可以变成彩色的小蛇。

四是戴香囊。老家叫香布袋、荷包。男孩戴大锄刃,女孩戴心型的荷包。里面装的香蓬子都是自己到野地里刨回来晒干的。那时一种长在沙地里的草,根部象个黑色的枣核,用手掰开,里面是白色的,硬硬的,很香。这时的小伙子大姑娘在一起,往往瞄着荷包互相扯来抢去嬉闹调情。家乡的习惯是,戴着香囊,不能去瓜地,说一去就把瓜给轰了,光开花不结瓜。

1、吃粽子

全国人民都有一个共同的.习俗,就是要在端午节吃粽子,这个习俗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古代粽子又叫角黍、筒粽。角黍是因粽子的形状有棱有角,内包有糯米而得名;筒粽是因最初的粽子用竹筒贮米烧煮而成。

魏晋时期,周处所撰的《风土记》中记载:“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南朝吴均的《续齐谐记》中,也记载了屈原投江自杀后,楚国人民哀悼他,便在每年端午以竹筒贮米投于水中祭吊的事。

2、煮鸡蛋

在胶东地区,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一样不可。女娲得知此事后,便去找瘟神说:“今后凡是我的嫡亲孩儿,决不准许你伤害。”

瘟神知道女娲法力无边,不敢和她作对,就问:“不知娘娘下界有几个嫡亲孩儿?” 女娲一笑说:“我的孩儿很多,这样吧,我在每年端午这天,命我的嫡亲孩儿在衣襟前挂上一只蛋袋,凡是挂有蛋袋的孩儿,都不准许你胡来。”这年端午,瘟神又下界,只见孩子们胸前都挂着一个小网袋,里面装有煮熟的咸蛋。瘟神以为都是女娲的孩子,所以就不敢动手害人了。这样,端午吃蛋的习俗逐渐流传开来。

3、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双桨同时划的动作,可以使身体的双侧都得到很好的锻炼。“划船运动中的后拉、前推、摇桨等动作,对上半身的肌肉是非常好的锻炼,提高了肌肉质量,以及协同工作能力。”

4、沐兰汤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广东,则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5、带葫芦

端午节带葫芦是历来的风俗,小孩、成人佩带葫芦,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佩带传统文化寓意“福禄”的葫芦,可以化戾气为平和,增强福缘气场。 葫芦的枝“蔓”与万谐音,每个成熟的葫芦里葫芦籽众多,汉族就联想到“子孙万代,繁茂吉祥”;葫芦谐音“护禄”“福禄”,加之其本身形态各异,造型优美,无须人工雕琢就会给人以喜气。

《关于端午节端午节习俗》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养老院端午节活动名称篇八

早晨,天气阴沉沉的.几日来,家里发生了点事情,我一直也没有走出阴影,时时想起来坐着发呆.走到教室门口,一个孩子看见我"嗖"地钻进了教室.小家伙又想干什么我心里暗暗地嘀咕着.

走进教室,来了十几个孩子,都七手八脚放椅子.孩子似乎看出我的变化,都懂事多了.放完椅子,孩子们该值日的值日,该读书的读书.渐渐的,教室的人多了,书声朗朗.那个早晨看见我钻进教室的孩子时时用眼瞟着我,好像在偷偷地观察着我.我装着没看见,时而倾听着悦耳的读书声,时而想着自己的心事微微叹气.

是啊,快过端午节了,应该是让每个人都感受到爱意浓浓的端午节,我吸了一口气,心里充满了希翼.

一年中有许多节日,除春节外,我最喜欢的`节日莫过于端午节。因为端午节蕴含着我国一些民族风俗特色;而且这一天人们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便有了香甜可口的粽子。

端午节这天不但有粽子,还有有趣的赛龙舟,抢鸭子等热闹非凡的节目。 在我的记忆中有过那么一次难忘的回忆: 吃过午饭,叔叔带我去看龙舟比赛。那是我有生以来的第一次。哇,桥上,桃江河边都挤满了人,真可称得上人山人海,选手们早已准备好了,岸边的龙舟五彩缤纷,活像一条条花鳞龙。选手们的衣着与《安塞腰鼓》中那群茂腾腾的后生的衣着相仿,也都是元气淋漓的后生;那舟上的大鼓声音如雷,可与安塞腰鼓比美。 比赛开始了,哨声一响,龙舟如离弦之箭向前划行,各队船员竭尽全力,都想为自己家乡添一份光彩。忽儿这条龙舟在前,忽儿那条龙舟在后,这样一进一退,真是令人眼花缭乱,此时我的心中也产生出一种感叹:太棒了,实在太精彩了,不知今年的冠军花落谁家?哈哈,一阵笑声把我的注意力引向了南方,原来,绿队的龙舟在旋涡中打转,看得令我也不禁笑了起来。这时,鼓声响了起来,震耳欲聋,好像是在给绿队加油,鼓劲,绿队也不甘示弱,终于划出了旋涡,虽然是最后一名,但绿队的精神值得人们赞赏。 赛龙舟已完,抢鸭子节目即将开始。只见几笼鸭子被投入水中,便有几十个青年跳入水中去抢鸭子,也许是太兴奋了吧,有的到手的鸭子也飞了,有的则因抢鸭子用力过猛而摔倒在水里......总之,这个节目是在欢笑中结束的。

在回家的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还沉浸在刚才看龙舟的兴奋之中。

养老院端午节活动名称篇九

《端午日赐衣》原文: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日赐衣》注释:

(1)宫衣,指官服。曾经有谚语说:“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指在端午节的风俗,吃粽子后穿上画了图案的衣裳,可以让这一年都不再怕风霜。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指在端午节这天,自己终于可以做官了,757年五月,杜甫官拜左拾遗,这首诗应该是那时候写的。被恩荣,指得到赏识而觉得荣幸。

(2)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葛,是一种植物,可用来织布,细葛,指用最细最好的葛丝做的布,含风软,指葛布像风那么柔软。香罗,罗是一种有孔的丝织品,香罗指罗的香味;叠雪轻,像雪花叠在一起那么轻。这两句都在形容衣服的材料之好。

(3)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题,指衣服的领子部分,湿,不是说湿润的湿,而是柔软的料子贴在颈上,凉凉的很舒服。当暑,指在天气热的时候,著,指穿着;清,凉爽。全句的意思是衣领部分好像天生就是润的,天气热的时候穿起来一定很凉爽。

(4)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意内,指心里。称长短,指计算了一下衣服的大小。荷圣情,指充满圣上的恩情。全句的意思是,心里计算了一下衣服的大小,竟然刚好,感觉全身都充满了圣上的恩情。

《端午日赐衣》译文:

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

香罗衣是细葛纺成,柔软得风一吹就飘起,洁白的颜色宛如新雪。

来自皇天,雨露滋润,正当酷暑,穿上它清凉无比。

宫衣的长短均合心意,终身一世承载皇上的盛情。

《端午日赐衣》的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杜审言之孙。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生活状况有较深的认识。及安禄山军临长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凤翔,竭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不久出为华州司功参军。旋弃官居秦州,未几,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举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古代诗歌艺术的又一高峰,对后世影响巨大。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相关范文推荐

    工矿购销合同(大全9篇)

    现今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事情需要用到合同,合同协调着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关系。优秀的合同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

    最新高考动员大会发言稿(通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

    最新餐饮放心消费创建方案及措施 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工作方案(大全5篇)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各

    最新果树苗木定购协议书(优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果树苗木定购协议书篇一乙方

    2023年小学教师入党申请书(通用7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

    最新护照换发申请书(精选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

    2023年春节晚会开场白主持稿结束语 春节晚会主持词开场白(大全10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

    工程训练实训内容总结 工程训练实习总结(通用5篇)

    总结是对某种工作实施结果的总鉴定和总结论,是对以往工作实践的一种理性认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总结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

    最新劳动教育校长讲话 劳动节劳动心得体会题目(大全10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

    2023年农村环保心得体会(实用10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