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老师表扬了我(汇总10篇)

时间:2023-09-28 作者:飞雪2023年老师表扬了我(汇总10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老师表扬了我篇一

教学目标:

1.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美味,可以用它的名字为习作命题。

2.写的时候,要从色、香、味、形几个方面有重点的介绍这一美味,突出其特色。

3.适当地介绍这一美味的做法,增加习作的感染力。

4.交代清楚自己喜欢这一美味的原因,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写的时候,要从色、香、味、形几个方面有重点的介绍这一美味,突出其特色。

教学难点:交代清楚自己喜欢这一美味的原因,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二、学例文,掌握方法。

习作要点:

赏美食(色香俱全)

做美味(动作准确)

尝美味(写出情趣)

补充:美食传说、趣文

三、创设情景,介绍美味

1.介绍自己喜欢的美味。

2.小组讨论

(1)代表发言      (2)集体评议

三、现场采访,表达感受

你听后有什么感受?

四、集体习作。

第二课时

一、交流习作,指导修改

1.指名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2.小结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修改。

二、佳作欣赏。

课前思考:

文章是精神的产物,它是生命在活动中的自由表达。习作教学就是要引导孩子们抒发自由精神与真诚心灵,学会自由、真实地表达他们生命的感受与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告诉我们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课标提出的要求呢?我们知道,生活是生命生存与发展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它是生命感受与体验的源头也是习作的源头。所以我们的习作教学要紧紧地与生活相结合,这样才能使习作真正做到生命与生命之间表达与沟通,才能真正显现生命的本色。本次习作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那么就可以按照与主题相关的字、词、句、段、篇的训练层次逐层递进,尤其是对作文中应具有的观察、表达、修改、审美的能力进行训练。

课前思考:

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本次习作训练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好处多多。综合实践活动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作前素材的搜集和占有、情感的体验和积蓄上,而且也为学生的习作训练创设了一个真实的情境,提供了一个训练的平台。在习作活动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采访、介绍,品尝出生活中的情趣,感受到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

授后小记:

赞可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而这些气氛必须靠老师来营造,情绪必须靠老师来唤起。怎样唤起呢?离不开作为基础的生活。老师必须用火热的生活去煽情,就是用自己有深刻体验的生活素材,通过对它们的描摹与渲染,抛砖引玉,打开孩子们的思路,唤醒他们对自己相关生活的回忆,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这种强烈的表达欲望会促使学生对自己生活的理解,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内驱力,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奋,使他们把生活与表达方式联系在一起,产生很强的创造力,从而更好地表达真情。教学习作“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美味”,我一上课就深情地介绍小时母亲怎样油炸嫩豆腐情景。介绍那香喷喷滚烫烫的花生油里豆腐干怎样在里面翻滚冒泡发出炸响,绘声绘色介绍刚炸出的嫩豆腐干怎样色、香、味、形俱全,然后怎样把它放进酱醋里吱吱作响,香气四溢滋味诱人,最后怎样迫不及待地把它丢进嘴里,那香、脆、嫩、烫、鲜、酸的味道怎样妙不可言……说得学生口水真流。这样由于物质的条件反射唤起了生活的回忆,活生生的生活强烈地冲击了学生的心灵。于是趁机话锋一转,你们喜欢什么样的小吃?说给大家听听。顿时龙虾,番茄蛋汤,羊肉串,刀削面,米粉,米线纷纷出笼,课堂上马上热气腾腾、香气四溢,各种美味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孩子们表达情绪空前高涨。我就根据情况马上要求学生当一当小老板来“卖一卖”自己喜欢的美味吧——自己介绍,看谁把大家吸引过去。这样学生的表达欲望就更加强烈了,纷纷充满激情兜售起自己喜欢的小吃,结果一个个介绍得精彩极了,表达了自己对美味的喜欢,对生活的热爱。真情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习作指导老师要用精彩的生活去点燃学生的热情,要有目的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体验感受生活,去寻找生活的焦点,从而产生美好的情感,产生歌颂美的欲望,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课前思考: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指出了习作是一种表达,“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又说明了习作是一种情感活动的过程。作者会有“如量倾吐的快感。”读者会有“情感心通的妙趣。”

当然,学生习作材料来源之一是直接的观察和体验,本次习作是介绍自己喜欢的一中美食,要求写出美食的色香味行,和自己品味美食后的感受。

作为老师,在指导学生习作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在观察中有所发现,方才悟出意义,触动情感,产生习作的欲望。同时要注意叙述的顺序,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课后反思:

“选择你喜欢的一种美味,向大家介绍一下,再写下来。写的时候要注意它的色、香、味、形。”这是本次习作教学设计的重要资源以及基本要求。本次习作训练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把作文过程还原为儿童的生活过程,激发了实际需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走向“学习写作的共同体”。在学习共同体中,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资源,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教师作为学习共同体中的“首席”,自然应着力于唤醒激励、促进分享、引导自我教育。学习共同体需要一定的环境支撑与保障,学生在民主氛围中相互合作各司其职,更为重要的是要具有良好的自我效能感,能够把做出来的写出来,把写出来的做出来,并能得到别人的肯定或关注。最后指导学生通过修改,突出美食的特点,提高学生自改习作能力。

课后反思:

本次习作是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美味。真的感慨编者的良苦用心。是啊,习作要来源于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讲。对于学生来说,习作虽然贴近他们生活,但是如何写,同样离不开老师的指导。

习作过程中,着重根据练习3上面介绍的老舍和叶圣陶老先生修改作文的方法,让学生读、念,根据自己品尝美味的色香味形和自我感受,来修改,学生颇有进步。

授后小记:

这篇作文的习作例文很好,作者的思路清晰、用词精准,利于学生模仿。每一节都有一个中心:“赏美食”扣住“看相好”,“做美食”扣住“做法简单”中的动作,“尝美食”的“有意思”,学生有章可寻,特别对于写作有困难的学生很有帮助。

老师表扬了我篇二

近期,我参加了一门关于习作课题的课程,并从中获得了很多收获。在这堂课中,我们探讨了各种习作课题并进行了写作实践。通过这些体验,我对习作课题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在这门课程中学到的五个方面的体会。

首先,习作课题是写作的灵魂和起点。在我参加这门课之前,我总是按部就班地书写文章,缺乏一个明确的课题或主题。然而,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了解到一个好的课题是启发写作灵感的关键。一个恰当的课题可以帮助我们有一个清晰的写作方向,同时也能够吸引读者的兴趣。举例来说,以前我写的文章可能仅仅是描述一个事件或者一个观点,但现在我会选择一个有深度的课题并以此为中心进行写作。

其次,习作课题能够帮助我们思考和研究更深入的内容。在习作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从多个角度思考一个课题,并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这让我对所写的内容有更多的观点和细节。举个例子,当我选择一个环境问题作为习作课题时,我会研究相关的科学数据、政府政策以及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反应。这种研究不仅让我的文章更富有可信度,同时也展现了我对所写内容的深入了解。

第三,习作课题能够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一个习作课题,并在写作过程中运用创造性的技巧。这些技巧包括使用比喻、设想、问题导向等方法,让我们的写作更加生动有趣。例如,我曾写过一篇关于天气变化的文章。通过使用类比天气变化和人生变迁之间的关系,我让文字更富有情感,读者也更容易产生共鸣。

第四,习作课题对于写作的组织和结构至关重要。在这门习作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为文章创建一个清晰的结构,并将主题和支持点有机地组织起来。以前,我常常在写作时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将想法和观点串联起来。但现在,我会在写作之前花更多的时间规划文章的结构,这有助于让我的文章更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

最后,习作课题教会了我如何更好地与读者进行交流。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根据读者的背景、兴趣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课题和写作方式。通过了解读者的期待,我们能够更加精准地传达我们想要表达的信息。另外,我们还学会了如何运用故事、例子和引用等方法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和理解。这有助于让我们的文章更具亲和力和说服力。

总而言之,通过这门习作课程,我不仅学会了如何选择恰当的习作课题,还学会了如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如何发挥创造力,如何组织文章结构,以及如何与读者交流。这些经验对于我的写作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我相信,只要我将这些体会融入到我的写作实践中,我的文章将会越来越有影响力和价值。

老师表扬了我篇三

近年来,教育部陆续出台了新的教育改革政策,其中包括对习作教学的新要求和新标准,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新课标习作教学。作为一位学生,我深感新课标习作对我们学习习作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新课标习作,我不仅学到了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而且体会到了习作的乐趣和表达自我的自由,下面我将从课标明确的教学目标、尊重学生个性、创新的写作方法、对困难的充分帮助以及实践改变生活的意义五个方面来进行叙述。

首先,新课标习作的教学目标明确。新课标习作要求学生不仅在表达中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和美感,更要注重表达的真实性和个性化。通过多种写作任务和实践,新课标习作能够让学生在平时的写作过程中体验到不同的表达需求,并对写作技巧有更全面的掌握。这样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习作的内容和形式,从而提高整体的写作水平。

其次,新课标习作注重尊重学生个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表达风格,新课标习作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特色。教师在习作教学中通常会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指导,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写作的个性化。这种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新课标习作提出了创新的写作方法。新课标习作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样性的思考问题,并要求学生运用不同的文体和修辞手法来进行写作。这种创新的写作方法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融入更多元化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习作教学,学生可以体验到写作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更好地理解文字的力量和表达的重要性。

第四,新课标习作在对困难的帮助上更加充分。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详细的点评和评价,指出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指导。同时,教师还会布置一些写作训练作业,让学生对错误进行反思和改正。这种对困难的充分帮助能够激发学生改进写作的动力,帮助他们逐步克服写作中的难题,提高写作水平。

最后,新课标习作的实践改变了我的生活。通过学习新课标习作,我发现写作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功课,而是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写作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也能够帮助我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在写作的过程中,我能够思考问题、归纳信息,并通过文字的表达来传递我的观点和感受。这种实践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更加自信和坚持,同时也提高了我的文学素养和创造力。

总之,新课标习作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好处。通过学习新课标习作,我不仅提高了写作能力,而且体会到了习作的乐趣和表达自我的自由。新课标习作教学目标明确,尊重学生个性,提出创新的写作方法,对困难给予充分帮助,并使习作的实践改变了我的生活。我相信,在新课标习作的指导下,我们的习作水平将会不断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也会越来越强大。

老师表扬了我篇四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加速,写作能力已经成为了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我在参加习作课程的过程中有了很多收获与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习作课题的心得体会,包括课题选择的重要性、写作技巧的运用以及写作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法。

第二段:课题选择的重要性

习作课题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写作的成果与质量。在课上,我们被给予了很多不同的习作课题,包括讲述个人经历、文化交流、风景描写等等。每个课题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难度。因此,在做出选择时,我们需要考虑个人的兴趣与擅长,并且要避免选择过于“普遍”或者过于“特殊”的主题。当主题太普遍时,容易陷入平庸和缺乏新意;而当主题太特殊时,很可能会限制我们的写作能力和素材的收集。一个合适的习作课题应该既能够激发我们的思考,又能够提供足够的素材和创作空间。

第三段:写作技巧的运用

在习作的过程中,写作技巧被证明是非常有用的。其中之一就是提炼主题,确保在文章中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在写作之初,我们要明确文章的目的和主旨,并围绕这个中心思想进行“收缩式写作”,即筛选和提炼相关的素材,删减无关的内容,确保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此外,写作过程中合理的组织结构也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采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还是因果顺序,一个清晰的组织结构都能使文章更易于理解和接受。最后,写作技巧中的修辞手法也是不可忽视的。通过运用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并且引起读者共鸣。

第四段:写作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法

尽管习作课程有很多种种方法和技巧,但在写作过程中仍然会遇到一些挑战。其中之一就是缺乏灵感。有时候,我们难以找到适合的题材和故事,或者在写作过程中遇到了难题。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应对措施,例如寻找灵感的来源,如阅读、观察、交流等;另外,与他人一起讨论和分享写作经验也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另一个常见的挑战是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有时候,我们难以找到合适的词汇和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进行词汇和语法的积累和巩固,并通过多读、多写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

通过参加习作课程,我对写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收获了很多实践经验。选择合适的课题是习作的关键,它能够激发我们的思考和创作潜力。而写作技巧的应用则是提高写作质量的重要手段。在习作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但只要我们勇敢面对并采取适当的解决方法,总能够克服困难,取得进步。未来,我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并且积极参与更多的写作活动,以实现我的写作目标。

总结起来,习作课题的心得体会包括了课题选择的重要性、写作技巧的运用以及写作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法。通过深入思考和实践,我们能够不断改进和提高写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在写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老师表扬了我篇五

训练内容:根据老师的意见,修改这篇文章,先自己改,然后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修改的情况,听听老师的意见,再作一次补充修改,最后誊写在作文簿上。

作文题目:《妈妈又回到了身边》

教学目标:

一、能通过阅读老师的批语,体会老师的修改意图,明确作文怎样才能做到言之有序,内容具体。

二、能通过阅读《妈妈又回到了身边》,联想妈妈对“我”的爱,并以真实、感人的事例插入到文中。

三、能参照老师修改意见,掌握修改作文的步骤和方法,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四、能激发习作兴趣,鼓励学生自由地说,生动地写。

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前准备:教师:认真阅读习作六,了解文章中需要修改的地方,掌握修改的方法,准备《妈妈又回到了身边》的投影。

学生:写几则能表现妈妈关心“我”的生活小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1、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谁给大家说一说自己妈妈的“好”?

2、学生自由说话。

3、有一位同学在采访盖惠玲同学后,写了《妈妈又回到了身边》一文,我们这节课就是帮助她修改修改。

二、自读感悟,查找缺点

1、出示投影《妈妈又回到了身边》的内容,学生初读感悟,找出这篇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2、讨论:学生自由发言。

3、打开课文,结合教师批语再读课文,比较自己及同学们的汇报和老师批语的异同。进一步体会修改的具体要求。

4、学生参加小组讨论。

5、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作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板书。

(1)、适当地写一写外貌。

(2)、适时地补上织毛衣、买录音机两件事。

(3)、具体地写出喂药时安慰的话。

(4)简练的地议论、总结。

6、教师根据板书小结,同时引导学生从“贾岛的推敲”、“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到“白居易请保姆给诗提意见”认识到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一定要改掉拿到作文只看等第,不看批语的坏习惯。

三、联系生活,灵活修改

1、这篇作文应该怎样修改,才合适呢?你认为还应解决哪些问题?

生1:“我认为修改前应该弄清这篇文章要表现的重点是什么,然后紧紧抓住重点修改。”生2:“我们没有亲身经历盖惠玲妈妈为她织毛衣、买录音机的事,也没有听见盖惠玲妈妈在喂药时安慰她的话,该怎么写?”

生3:“内容补充在何处最适宜,是不是都要具体描写?”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可用笔在文中作适当的批注。

3、学生以同桌、小组为单位作多种形式的讨论。

4、学生自由发言,参加交流。

生1:“重点应为文章题目中的‘又’,文章应该重点写出盖惠玲对待妈妈的感情变化,以及后妈如何和亲妈一样的爱她。”

生2:修改时,我们可以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嫁接上去,如的确没有织毛衣、买录音机的事,应该改用其它事例,如同学们在刚才介绍的有关妈妈关心“我们”的生活小事都行。这样的作文才富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读者。

生3:“我认为不需要每件事都具体写,我们应该抓住自己感受最深处重点写,其它的可以一笔带过,这样才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5、教师小结点拨。

6、学生根据讨论的方法独立修改。

四、讨论交流,再次修改

1、学生参加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2、各组派代表参加班级交流,师生共同赏析。

生1:“‘病死’一词用的不恰当,它不能表现盖慧玲同学对妈妈的爱,以及她失去母亲的痛苦,我把它改为‘病逝’。”

教师引导:“说的很好,同学们还有其它的改法吗?”

生2:“我改为妈妈就被可恶的病魔夺走了生命。”

生3:“我改为妈妈因病与世长辞。”

生4:“我改为妈妈带着对慧玲的牵挂去了另一个世界。”

生5:“对于新妈妈的外貌我是这样该的:新妈妈三十多岁,中等个子,深邃的眼睛闪出智慧的光芒,浓浓的眉毛上,一头乌黑油亮的长发,嘴边还时常挂着微笑。”

生6:“第二小节我是这样改的:新妈妈刚来的一个月当中,她总是躲着她不理,什么事都与她对着干。可新妈妈并不介意,仍以一颗慈爱的心给予她一点一滴的关爱与呵护。不经意间,盖惠玲发现原来破破烂烂的家变得井井有条,家中的生活条件也略微有了好转。一天,天公不作美,刚刚还晴空万里,这会儿雨又肆无忌惮地下起来了。可把惠玲急坏了,因为她没有带雨具,爸爸一天到晚忙里忙外,哪有时间给她送雨衣?新妈妈会来送吗?不可能!同学们都走了,只剩下她一个。惠玲卷起裤管,正准备冲向雨帘,一个憔悴的妇女正打着伞,站在那东张西望,脸上一副焦急的神情,雨水已打湿了她半个身子。惠玲使劲地揉了揉眼睛,怎么也不敢相信那站在雨中的是她的新妈妈。‘惠玲,’新妈妈叫着她跑过来,‘快回家吧,做了你最爱吃的红烧鱼。’惠玲发现妈妈的头发上还沾着几根麦草,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愧疚,真想喊一声‘妈妈’,可总是……”

生7:“第三小节我是这样改的:一天,盖惠玲生病了,身上,地上吐得全都是秽物,味道难闻极了。新妈妈先将她的衣服换了,然后又清扫地上的脏物,晚上,专门为她做面汤,亲自给她喂药:‘来,把药喝了,慢点,当心烫着,苦吗……’望着新妈妈微笑的眼睛,倾听新妈妈亲切的话语,惠玲心里不禁一阵酸痛,“妈妈”,这发自肺腑的声音和着那决堤的泪水流进了妈妈的心坎……”

生8:“第四小节我是这样改的:她是不幸中的幸运儿,心中的那根弦终于被拨动了,她重新唤起了对母爱的渴望,再也没有恨,也没有痛,有的只是甜蜜!”

生9:“第四小节我是这样改的:真情再一次唤起了盖惠玲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母爱的强烈呼唤,“妈妈”又回到了她的身边……”

十一岁时,家里出现了一个陌生的女人,成了盖惠玲的新妈妈。她的出现再次撞伤了盖惠玲幼年丧母的伤疤。新妈妈的关怀和笑容只不过是一种怜悯,一种奢侈,一场刚开始的噩梦。盖惠玲仇视她,恨她夺走了妈妈的地位。新妈妈第一次见面递给她一只苹果时,盖惠玲甩手把它打落在地上,从此,盖惠玲开始躲避着新妈妈。”

生11:“我是这写开头的:‘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盖惠玲同学九岁那年,妈妈就被可恶的病魔夺走了生命,母女从此阴阳相隔,她失去了人间最宝贵的母爱,原有的幸福、快乐都被孤独与无助的泪水代替。转眼两年过去了,就在那个丰收的季节里,又有一个陌生的女人闯入了她与父亲的二人生活中。”

3、教师小结,评价。

4、学生再次检查修改,最后誊写。

五、推荐发表,展示风采

1、小组推荐佳作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赏析。

2、教师对出现的共性问题再作指导,学生再次修改。

3、教师推荐优秀作文至各报刊、杂志发表。

教学设计评析:

本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开放性。1、开放了教学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问题的发现、改法的感悟到修改、评价的过程,都留下了学生的足迹,教师不作灌输,只是作相应的点拨。2、开放了学习的方式,采用合作式学习。学习过程中,学生自由地组合,在小组中讨论,碰撞思维,产生新的火花,明显优于个人的探索。3、开放修改的内容,使文章更有真情实感。由于盖惠玲不是我们生活中的人,学生对她的事情一无所知,自然难以修改。让学生写自己的事,再嫁接到盖惠玲同学身上,同时,若自己没有经历过织毛衣、买录音机这两件事,可以换成其它事,不必拘泥于文章的要求。这样,既给了学生广阔的施展空间,又符合学生习作中写真事、吐真情的要求。学生无需胡编乱造,融入自己的真情后修改出来的文章自然更有灵性。

本课的设计也体现了层次性。首先,课前让学生写几件妈妈关心“我”的生活小事,既唤起了学生爱妈妈、赞妈妈的情感,也为习作修改积累了素材,使学生在情感上、素材上都有了充分的准备;其次,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明确了修改的内容;接着是重点讨论如何修改,使学生认识到可用写“我”的事嫁接到修改中,意识到应有详有略地描绘等,解决了学生修改的重点与难点;然后再让学生一气呵成,独立改写;最后引导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认识修改的方法,再次作补充修改、誊写。这样的教学,不仅学生从中掌握到修改作文的步骤和方法,而且培养了学生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附:学生习作

亲情+关怀+呵护=母爱

————————妈妈又回到了身边

董盼

十一岁时,家里出现了一个陌生的女人,成了盖惠玲的新妈妈。她的出现再次撞伤了盖惠玲幼年丧母的伤疤。新妈妈的关怀和笑容只不过是一种怜悯,一种奢侈,一场刚开始的噩梦。盖惠玲仇视她,恨她夺走了妈妈的地位。新妈妈第一次见面递给她一只苹果时,盖惠玲甩手把它打落在地上,从此,盖惠玲开始躲避着新妈妈。

每逢星期天,新妈妈都会做好多好吃的给盖惠玲,那扑鼻的菜香,甜甜的饭香,弥漫着整个屋子,赶走了原有的潮湿与冷清。家里也收拾的干干净净,盖惠玲放学回来时竟认为是“妈妈”回家了。瞧那一桌丰盛的佳肴,舒心的感觉,跟当初妈妈在家时简直一个模样,盖惠玲忍不住偷吃了几口菜:“呀,原汁原味的!”妈妈真的回来了吗?她的心里无助的喊着:“妈妈!妈妈!”

盖惠玲每次深情的呼唤,可唤来的总是新妈妈的爱抚与宽慰。每当新妈妈到集市上去,经常会给盖惠玲买回漂亮的衣服,但盖惠玲总是置之不理,她身上穿的还是那件妈妈为她亲手做的粉红色外衣,那是她的心肝宝贝。

新妈妈不但心细,而且手巧。整个家在新妈妈的管理下井井有条。盖惠玲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可是,要叫一声“妈妈”,实在太难了。新妈妈任劳任怨,她把所有的精力和关爱都给了盖惠玲。那是一段没有血缘却似有血缘的亲情,那是世上仅有的关怀与日日夜夜的呵护,那更是一位充满爱的好妈妈。

一天,盖惠玲居然生了一场大病,昏迷不醒,是传染性极高的流行性感冒。新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她,不时在她耳边呼唤着她的名字,握着盖惠玲的小手,亲吻着,含着泪的眼里期盼着一个健康的盖惠玲,活蹦乱跳地在她面前撒娇。每一次喂药,新妈妈都要说:“快点好起来呀!惠玲,我可以为你做好吃的,陪你玩,帮你找回心中的好母亲呀……”。当盖惠玲睁开第一眼就看见了新妈妈,看着她红通通的眼睛,疲惫不堪的脸上仍露出慈祥的笑容,“真像妈妈的笑!”盖惠玲情不自禁地喊出:“妈妈,你的笑容真漂亮!”

老师表扬了我篇六

教学要求:

能读懂例文,指导例文的内容和层次结构,体会作者的心情。

借助习作要点提示,通过欣赏优秀日记,明确日记在选择材料方面的要求。

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日记。

教学重点、难点:

选择生活中一件使自己动情的事。

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复习旧知,导入  新课

还记得日记的格式吗?

日记的内容包括哪些?

是不是生活中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记下来?

小节日记的格式、内容和选材要求。

阅读例文、感知写法

怎样写好这篇日记呢?

这则日记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检查阅读思考情况。

讨论、交流。

分组讨论,明确写法

组织欣赏,指导选材

1, 写什么事?

2, 表达什么样的心情?

3, 按什么顺序写?

学生习作,巡回指导。

老师表扬了我篇七

近年来,教育改革在中国大地上如火如荼地推进着。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标习作不仅在教材选取、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革新,更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上做出了巨大的改变。通过多种方式的写作训练,我深刻感受到新课标习作对学生的影响和重要性。

首先,新课标习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往的习作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容易导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忽视基本写作技巧。然而,新课标习作教学对写作技巧进行了系统的引导和训练,从而让学生在写作时更加得心应手。通过学习新的写作技巧,我发现写作的难度明显降低了,我能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文章的逻辑和结构也更加清晰。

其次,新课标习作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过去,写作习作训练更注重对学生的灵感启发和创造力培养,但往往忽略了学生的表达能力。然而,新课标习作通过大量的写作训练,旨在让学生在写作时更加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通过这样的训练,我逐渐找到了自己写作的风格,能够更好地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提高了我在写作时的自信心。

第三,新课标习作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传统的习作教学更多地注重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和理解,但缺少了对学生批判思维的训练。然而,在新课标习作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侧重争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思考的能力。通过多次批判性写作的训练,我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问题,不被主观情感所左右。

第四,新课标习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过去的习作教学主要是独立进行,学生之间缺少交流和合作的机会。然而,新课标习作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进行互相交流,帮助和打破传统的书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与同学的合作写作,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观点和意见,并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和协作,这对我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新课标习作对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新课标习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表达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通过新课标习作的学习,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还帮助我发展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我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相信,在新课标习作的指导下,我能够在写作这条路上走得更加远。

老师表扬了我篇八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

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

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各地自己感兴趣的民风民俗,或者调查本地

的风俗习惯。

2.教师准备有关的图片。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口语交际)

一、回顾课文,激发兴趣

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说一说从《北京的春节》《藏

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和田的维吾尔》中,了解到了哪些民

风民俗。

2.民风民俗,是与民族文化有关的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文化现象

,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展示图片,向同学们介绍某种

民风民俗。

二、畅所欲言,感受各地民风民俗

1.小组内交流

(1)交流内容:对课外阅读、调查、上网查找、亲身经历等所了

解的民俗进行交流。(如,节日习俗:元宵节、端午节、乞巧节、

中秋节、重阳节、冬至、春节等;民族舞蹈、服饰、饮食、民居;

民间工艺品等。)

(2)交流要求:认真倾听别人介绍了的民风民俗有什么特点,是

怎样介绍的;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介绍的同学要耐心回答;推选代

表,介绍本组最有特色的民风民俗,商议怎样介绍才能给全班同学

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要做到善于组织和利用手中的材料,说得

详略得当,生动有趣,条理清晰等。)

2.各组推选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三、召开民风民俗发布会

1.各组推选代表参加民风民俗发布会,确定发言顺序。

2.明确发布会有关要求:

(1)发言人要讲清楚某种民风民俗的特点。

(2)讲完后回答同学们的提问。

(3)对某种民风民俗感兴趣并有所了解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补

充。

3.评选最佳发言人:共同讨论哪位发言人介绍的民风民俗给人留

下的印象最深刻。

口齿清晰,态度大方,解答耐心细致;条理清楚,民风民俗特点

突出,运用本组所学的一些表达方法。

4.引导大家总结:我国有56个民族,疆域广阔,民风民俗特色鲜

明而又丰富多彩。吃穿住行,礼仪、姓氏、节日、工艺品,处处有

历史文化的积淀。建议同学们课下浏览“国家文化网--民风民俗

”和“央视国际网--国家地理-民风民俗”,去领略更多的民族

风情。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激发习作兴趣

同学们,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了解到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

。有的让我们感到新奇,有的让我们感到有趣,还有的让我们赞叹

。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定写自己所想要介绍的民风民俗。可以是

课外阅读时知道,也可以是通过调查访问了解的,还可以是在别的

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或者是在口语交际课中听到的。

二、确定思路,回顾写法

1.你最想介绍的哪种民风民俗?

引导学生回忆口语交际课上听到的和自己在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明

确自己要写的内容。

2.回忆本组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3.回忆口语交际课中评为“最佳发言人”的同学采取了哪些方法

来介绍民风民俗的。

4.说说你能借鉴的一些写法。

三、指导学生习作

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评改作文

1.自读,认真修改。

2.小组内听读,结合口语交际课上介绍过的,说说在作文上有什

么进步,并提出修改建议。

二、全班评议

1.各组推荐或同学自荐交流欣赏优秀习作。

2.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是否突出民俗特点,是否清楚具体等,来进

行表达上的评议。并提出修改建议。根据大家提出的建议,对习作

进行修改完善。

三、形成作品集

1.请小组同学或自己的好朋友为自己的习作写一写评语。

2.将全班学生的习作装订成集,编成一本民俗作品集,共同商议

起个醒目的题目。

老师表扬了我篇九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学生们要进行更多的习作训练,不再只注重基础的语法和词汇练习,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作为一名初中生,我深深感受到了这一改变带来的好处。在这一过程中,我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经验,并且逐渐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总结一下关于新课标习作的心得体会。

首先,新课标习作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传统的习作训练主要注重语法和词汇的纠错,而新课标习作则要求学生能够自如地进行一些创作者的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通过写作,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转化为言语,让别人了解我们的想法和感受。这对于培养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其次,新课标习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新课标的习作训练中,我们需要进行大量的写作练习,如应用文、议论文、记叙文等,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不同类型文章的写作特点,而且提高了我们的写作能力。通过反复的练习,我们逐渐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写作技巧,写出内容丰富、结构清晰、语言得当、思路连贯的文章。

另外,新课标习作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所写内容进行分析、归纳、概括,这就要求我们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通过写作,我们培养了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也促使我们进行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写作不仅是一种语言能力的展示,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梳理和展示。

此外,新课标习作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涉及到各种各样的话题,比如社会问题、文化差异、历史事件等等。 这些话题需要我们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才能写出有深度的文章。通过写作,我们了解了更多的文化知识,提高了自己的人文素养,使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社会和世界。

最后,新课标习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随着习作要求的提高,我们不仅要求文章内容的丰富和思路的连贯,还要求文章的语言表达要美观,让人愉悦。这要求我们具备一定的审美意识,善于运用修辞技巧和表达方法,使文章具有一定的艺术感。通过写作,我们锻炼了对美的感知能力,提高了我们的审美水平。

总之,新课标习作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好处,不仅提高了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培养了我们的写作能力、思维能力、文化素养和审美意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时刻铭记新课标习作的要求,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老师表扬了我篇十

《习作7》教学设计之一

佚名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着重指导学生自编童话故事。《找“饿”》是一篇例文,是小作者用自己的动物玩具编写的童话故事。习作后的两个问题是让大家对例文进行讲座,实际上也是对编写童话故事提出了两点要求。然后教材对这次习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即依照例文,发挥想像力,也拿自己的玩具来编一个童话故事。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找“饿”》,了解其主要内容和自编童话故事的一般要求。

2、能按习作要求,用自己喜爱的玩具,发挥想像力,编一个童话故事,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交流感受:

同学们都喜欢读童话故事。你们读过哪些童话故事呢?们知道吗,有不少童话故事,都是人们凭借一些具体事物想象出来的。安徒生和格林的童话中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今天这节课,我们也来过把瘾,编一编童话故事。

二、范文引路:

1、请学生轻声读例文《找“饿”》并思考:

(1) 这个童话故事叫什么名字?

(2) 这个童话故事主要讲了谁的故事?

(3) 这个童话故事的主要情节是什么?

2、要求再读例文,想一想:这个童话故事是根据哪些玩具编出来的?

3、小朋友,同样是两只熊玩具,作者是怎样想象出故事中的角色的呢?

4、请选择最喜欢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玩具做你故事的主人公。注意了,你的主人公可都是人哦!他们会说话,会思考,有表情,能动作,有喜怒哀乐。

5、编故事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6、板书: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

三、摆弄玩具,自编童话

1、活动:现在,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在课桌上摆好了,做你故事的主人公。

2、这几位主人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学生讲个故事给自己听听。

3、老师发现有些小朋友讲得特别认真,故事说得特别具体,讲给你的同桌听,互相提提意见!

四、分组交流,推选最佳

1、分小组,把学生准备的故事说给小组同学听听,让大家也来分享分享。

2、推选出编得最好的童话。

五、指名编讲,动笔.写作

1、下面请每小组推选出来的同学上台来讲讲你编写的童话故事。

2、请学生认真倾听以后集体评价、修改。

3、拿起你的笔,将你精彩的故事写下来吧!

第二课时

继续作文。

第三课时

誊.写作文。

第四课时

点评作文。

教学后记:

《习作7》教学设计之一

《习作7》教学设计之一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