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工作创新实施方案(优质20篇)

时间:2023-11-11 作者:薇儿工会工作创新实施方案(优质20篇)

制定一个合理的工作方案可以让我们更有序地进行工作,避免不必要的混乱和错误。基于这些范文,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和改进,制定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案。

工会工作创新实施方案(优质20篇)篇一

为深入推进平安建设, 促进全乡 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按照市综治委的通知, 加强社会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要求, 结合我乡实际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紧紧围绕“跨越发展、 富民强乡 ” 的总体要求, 着力解决影响我乡 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 根本性、基础性问题, 构建“党委领导、 政府负责、 社会协同、 公众参与” 的社会建设和管理新格局, 为我乡 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创造平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服务管理体系为目标, 以解决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社会服务管理的薄弱环节、 突出问题和工作盲区为突破口,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 以加强统筹协调、 健全政策制度、 动员各界参与、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为着力点,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重点围绕加强综治工作中心的建设、 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探索并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努力实现社会服务管理全覆盖, 初步形成具有时代特征、 我乡 特色的社会管理创新 新格局。

进一步规范我乡 综治工作中心建设, 确立以乡 为单位,各村综治服务站为成员, 确保综治工作中心成为矛盾纠纷联调、 社会治安联防、 突出问题联治、 重点工作联动、 基层平安联创、 服务管理联抓的大平台, 让“小中心发挥大作用”。

以“小事不出村, 大事不出乡 , 矛盾不上交, 就地化解” 为工作重点, 总结提升基层综治工作经验, 不断完善基层综治工作新机制, 建立一套科学、 规范、 操作性较强的“村综治工作站” 管理工作制度, 大胆实践探索, 不断总结完善,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管好、 用活村组现有资源, 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 从源头上控制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苗头, 切实维护好农村社会稳定; 加强农村法制宣传,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 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开放和和谐社会的成果。

以村两委干部带头, 广泛动员党员、 团员、 民兵等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巩固壮大群防群治工作队伍, 大力加强 群防群治组织建设, 筑牢维护稳定的根基。

广泛深入地开展普法工作, 探索开展“以案说法” 进村宣传队、 在乡 和村推行“十分钟法制课堂” 、 发动和组织民间文艺队编排法制文艺节目演出、 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学习等法制宣传的新途径、 新形式和新举措, 进一步扩大法制宣传的覆盖面, 强化宣传效果, 提升全民法制意识和法律素质。

(20xx 年 7 月 11 日—7 月 21 日) , 制定方案,组织动员, 成立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 召开加强社会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动员大会, 落实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责任。

(20xx 年 7 月 21 日—9 月 21 日) , 落实保障,试点探索。

解决有人干事、 有钱办事、 有手段管事、 有场地做事的问题, 配齐配强综治工作中心和村综治工作站人员,加强治安巡逻队伍的业务素质训练。

各村建立流动人口协管队伍, 建立完善村警务室, 探索进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20xx年 9 月 21 日—11 月 21 日) , 攻坚克难,积极推进。

针对加强社会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创新 社会管理工作方法。

(20xx 年 11 月 21 日—12 月 30 日) , 巩固完善, 形成机制。

认真分析研究新形势下加强社会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规律特点, 认真总结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工作经验,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巩固社会创新管理工作成果。

乡 成立社会管理创新综合工作领导小组, 由副书记晋新民同志为组长, 副乡 长王志杰同志、 武装部部长陈鸿涛同志为副组长, 乡 党政办公室主任张留军、 派出所所长蒲军凯、 法庭庭长张太恒、 信访办主任孟海鹏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乡 社事办, 由乡 社事办主任张国中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由欧阳宏杰、 程庆周同志具体办公。

全乡 各部门要按照市综治委的部署, 结合部门职能和工作实际, 认真查找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 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 突出工作重点, 明确责任, 采取有力措施, 确保取得成效。

要按照“党委、 政府统一领导, 政法综治维稳组织协调、 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 全社会整体联动, 广大群众积极参与” 的具体要求抓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

全乡 各级各部门要增强大局观念, 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搞好沟通协调, 既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又 相互支持、 主动配合, 坚决杜绝推诿扯皮、 敷衍塞责, 群策群力完成好所承担的任务。

乡 党委、 乡 人民政府把社会管理创新纳入年终目标管理综合考核。

乡 党政综合办和乡纪委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作为跟踪检查、 目标督办的重点内容, 强化督查落实, 强力推动工作部署, 真正落到实处、 取得实效。

同时, 把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情况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的重要依据, 对工作扎实、 成效显著的, 予以表彰奖励; 对措施不力、 工作落后, 或者弄虚作假的, 按照有关规定严肃问责。

xx 乡 人民政府

20xx年 7 月 25 日

矿属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矿五届三次职代会精神,加快推进矿井改革创新工作,全面建设创新高效品牌矿山,按照矿党政统一要求,决定在全矿范围内深入开展改革创新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成立活动领导组

组 长:矿 长、党委书记

副组长:全体矿领导

成 员:全矿各单位负责人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调研室,负责推动全矿各单位改革创新工作顺利实施。

组织相关部门对全矿各部门改革创新工作开展月度动态抽查、考核,组织召开季度改革推进会,并对会议任务进行督办,确保矿井改革创新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二、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建设“创新高效”品牌矿山发展目标,坚持“1.2.5”改革创新工作机制,突出“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两条主线,聚焦安全管理、掘进提效、创新提质、节能环保、作风建设五项重点,加快形成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全方位覆盖的改革创新氛围,引领广大干部职工打破惯性思维、提升创新能力,破解发展难题,为矿井安全高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工作机制

“1·2·5”改革创新工作机制:

1:矿领导围绕每个系统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制定改革创新课题;

5:基层区队全面开展“五小成果”(小革新、小设计、小改造、小发明、小建议)实施活动。

二、具体措施:

(一)制定改革创新课题

1、矿领导:

(1)每季度参加全矿的改革创新推进会,对本季度改革创新工作进行研讨。

(2)围绕每个系统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制定一项改革创新课题,数量不限;在每季度改革创新推进会上总结课题完成情况,提出下季度课题推进计划,重点提出本阶段课题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

(3)对其分管领导提出问题进行研讨并协调解决。

(4)每月26日前由相关负责人就改革创新课题推进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并汇总至调研室。

2、各业务部室、职能部室:

(1)每季度围绕本系统当前重点工作制定一项改革创新课题,数量不限,可对本单位当前自主开展的所有改革创新工作进行汇总。

(2)全面总结本月各项工作开展情况(附表1),重点总结每月改革创新课题完成情况和申报下月改革创新计划(附表2)。

月度总结要具体,措施清晰,尽量有数据支撑。

(3)每月定期组织本部门人员及系统内区队开展一次改革创新研讨会,研讨解决改革创新课题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并研讨解决,提出新的创新点,持续完善本系统改革创新工作。

(4)业务部室将分管区队上报的改革创新“五小成果”进行汇总并建立台账,每月总结成效,对项目创新性较好、对工作有重要推动作用的“五小成果”进行筛选提炼,可作为本部门改革创新项目进行推进。

3、总工办:总工办作为全矿科技创新牵头部门,要明确各单位科技创新任务目标,建立有效创新机制和激励机制,最大程度调动全矿科技创新积极性,对所有申报项目推进情况定期督办落实。

4、各基层区队:

各单位要围绕改革创新主题,调动职工搞好改革创新工作的积极性,动员广大职工发挥所长,围绕改革创新主题开展“五小成果”实施活动,促进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每月在业务部室改革创新会上汇报本单位“五小成果”开展情况,由业务部室进行统一汇总提炼。

(二)具体组织落实

1、明确各级责任。

(1)全体矿领导主要负责全矿各系统改革创新工作的安排、协调和推进工作。

(2)调研室作为改革创新工作办公室,负责改革创新工作的组织、协调、汇总、督办、考核。

(3)各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是全矿改革创新工作主要实施主体,负责对全矿各系统改革创新项目的整体把控,项目选择要着眼于当前生产过程中各大系统的改造、优化以及效率的提升,不仅局限于小改小革、增收节支等工作。

各单位党政正职是此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不仅要做好改革创新项目的选题,同时要认真学习领会文件要求,分解目标任务,对改革创新项目进行落实和推进。

要充分激励本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改革创新激励机制,发挥青年技术人员专业特长,实现老中青三结合,带好队伍,用好人才,全力提升本单位改革创新工作成效。

各单位要指定专人负责改革创新项目的推进、申报和联系工作,于6月底将人员联系方式报送至调研室。

每月26日前,各部门将工作小结(附表1)、改革创新计划成果表(附表2)以及矿领导改革创新课题推进情况报送至调研室(办公楼302室,联系电话:3698637)。

2、考核激励办法。

(1)定期督促检查。

每月对各业务、职能部门改革创新工作进行督察。

对未召开改革创新研讨会,没有会议记录、会议纪要以及未建立“五小成果”台账的部门进行通报考核,与单位绩效考核分挂钩(考核标准见附件3),并对单位正职罚款300元。

根据“五小成果”台账汇总情况对未按要求上报“五小成果”的基层区队进行通报考核,与单位绩效考核分挂钩(考核标准见附件3),并对单位正职罚款200元。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从严要求、按期落实,坚决防止和杜绝搞形式、走过场,对组织不力、效果不好的单位,由分管矿领导对单位正职进行约谈。

此项工作由调研室牵头,人劳科、纪委、监察科等有关部门配合落实。

(2)做好月度总结。

调研室每月负责制定下发一期改革创新简报,对各部门上报改革创新课题进行汇总,对未按时上交总结、改革计划成果表的单位进行通报考核,与单位绩效考核挂钩(考核标准见附件3),并对其单位正职罚款300元。

此项工作由调研室负责,人劳科配合落实。

对月度改革创新成效明显,总结较好部门或单位,受到主要领导肯定与认可,可给予单位绩效考核1-5分加分奖励。

(3)强化任务督办。

针对季度改革创新推进会会议纪要分解任务,调研室每月对各单位任务执行情况进行督办考核,完成情况与单位绩效考核挂钩(考核标准见附件3)。

此项工作由调研室负责,人劳科等有关部门配合落实。

xx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xx年6月20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发展校园,全面提升我校综合办学水平,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强化队伍建设,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根据高教发(20xx)2号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黄

副组长:

成员:

二、工作目标:

通过今年的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制度的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教师培训的创新、后勤管理的创新等工作的创新,使我校教育管理有新思路,教学质量有新提高,养成教育有新发展,两支队伍建设有新突破,追上各级各类先进学校,真正实现“发展学生,成就教师,提升学校”,使我校成为一所人民满意的学校。

三、创新内容措施:

1、创新管理理念。

学校管理理念是学校发展的关键,为此我校新一届领导班子结合学校现状将创新管理理念:坚持“质量立校,管理强校,声誉扬校,做大做强”的办学思路;坚持“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学生观,努力实践“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洋思经验,坚持“制度管理和情感管理”的有机结合。

学校自本学年起创新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特别是教学奖励制度、班主任管理制度、安全奖励考核制度、安全有奖举报制度、外宣工作奖励制度等的创新。

以各种德育活动为载体,坚持“抓养成,塑品行,为学生奠定成功人生”的创新以养成教育为中心的德育工作,积极协调招生工作,使今年的招生工作有序开展,保证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2、创新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优化育人环境,营造学校文化氛围的重要举措。

学校将通过开展全校教职工大讨论献言献策,以确定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让花草树木说话、让墙壁说话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做到净化、绿化、美化、规范化、教育化。

真正做到以正确舆论论引导人,正确氛围感染人。

使学校面貌发生历史性转变,给各级各界领导来宾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学生在和谐向上文明的氛围中感悟、感受、体味,真正实现校园的精细雅致。

3、创新两支队伍建设。

针对我校师资队伍的现状,创新培训方式,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除继续坚持实践推广洋思经验,使教师学会洋思教学理念、课堂模式外,学校将争取承办县级以上教研活动3次,让老师们在本校就能参加县级以上培训;学校计划将全校教师带到柳胡中学、罗场中学等学校进行全天听课学习1—2次;联系聘请县内外知名教师、教育专家到校为教师进行专题培训。

新购置有关著名教育教学专家的教育教学相关资料组织教师学习,积极开展年轻教师的培养帮扶工作,促进年轻教师迅速成长;积极培养中层后备干部,通过压胆子、扶苗子等途径促进他们成长。

4、创新对外宣传工作。

学校要实现声誉扬校,宣传工作特别需要创新。

学校加强网站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宣传学校。

加强通讯员培养,切实搞好通讯报道工作,争取《高县报》、《宜宾日报》、《宜宾晚报》等报对我校各项活动均有报道。

5、创新资源配置。

积极配合教育局关于初中布局的调整的大局,加大对学生宿舍楼工程建设的监管力度,使工程早完工,早竣工,早投入使用。

早日将过去用于男生寝室的老教室恢复为教室,用于秋期的七年级招生。

并积极争取早日将现在的女生寝室撤除(该房于xx年鉴定为c级危房,观察使用),新建标准化女生寝室、多媒体教室、新建校门。

力争早日在现在教学楼后面征地新建200米环行跑道,使学校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生均占地面积达标。

打紧开支购置一体化印刷机,更换一个年级的桌凳,购置校园广场音响。

工会工作创新实施方案(优质20篇)篇二

为深入推进平安建设,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按照市综治委的通知,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要求,结合我乡实际提出如下工作方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跨越发展、富民强乡”的总体要求,着力解决影响我乡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建设和管理新格局,为我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创造平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服务管理体系为目标,以解决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社会服务管理的薄弱环节、突出问题和工作盲区为突破口,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加强统筹协调、健全政策制度、动员各界参与、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为着力点,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围绕加强综治工作中心的建设、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探索并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努力实现社会服务管理全覆盖,初步形成具有时代特征、我乡特色的社会管理创新新格局。

进一步规范我乡综治工作中心建设,确立以乡为单位,各村综治服务站为成员,确保综治工作中心成为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突出问题联治、重点工作联动、基层平安联创、服务管理联抓的大平台,让“小中心发挥大作用”。

以“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为工作重点,总结提升基层综治工作经验,不断完善基层综治工作新机制,建立一套科学、规范、操作性较强的“村综治工作站”管理工作制度,大胆实践探索,不断总结完善,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管好、用活村组现有资源,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从源头上控制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苗头,切实维护好农村社会稳定;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开放和和谐社会的成果。

以村两委干部带头,广泛动员党员、团员、民兵等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巩固壮大群防群治工作队伍,大力加强群防群治组织建设,筑牢维护稳定的根基。

广泛深入地开展普法工作,探索开展“以案说法”进村宣传队、在乡和村推行“十分钟法制课堂”、发动和组织民间文艺队编排法制文艺节目演出、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学习等法制宣传的新途径、新形式和新举措,进一步扩大法制宣传的覆盖面,强化宣传效果,提升全民法制意识和法律素质。

(20xx年7月11日—7月21日),制定方案,组织动员,成立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动员大会,落实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责任。

(20xx年7月21日—9月21日),落实保障,试点探索。

解决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手段管事、有场地做事的问题,配齐配强综治工作中心和村综治工作站人员,加强治安巡逻队伍的业务素质训练。

各村建立流动人口协管队伍,建立完善村警务室,探索进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20xx年9月21日—11月21日),攻坚克难,积极推进。

针对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方法。

(20xx年11月21日—12月30日),巩固完善,形成机制。

认真分析研究新形势下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规律特点,认真总结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工作经验,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巩固社会创新管理工作成果。

乡成立社会管理创新综合工作领导小组,由副书记晋新民同志为组长,副乡长王志杰同志、武装部部长陈鸿涛同志为副组长,乡党政办公室主任张留军、派出所所长蒲军凯、法庭庭长张太恒、信访办主任孟海鹏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乡社事办,由乡社事办主任张国中同志任办公室主任,由欧阳宏杰、程庆周同志具体办公。

全乡各部门要按照市综治委的部署,结合部门职能和工作实际,认真查找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突出工作重点,明确责任,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取得成效。

要按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政法综治维稳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整体联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具体要求抓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

全乡各级各部门要增强大局观念,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搞好沟通协调,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相互支持、主动配合,坚决杜绝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群策群力完成好所承担的任务。

乡党委、乡人民政府把社会管理创新纳入年终目标管理综合考核。

乡党政综合办和乡纪委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作为跟踪检查、目标督办的重点内容,强化督查落实,强力推动工作部署,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同时,把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情况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的重要依据,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予以表彰奖励;对措施不力、工作落后,或者弄虚作假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问责。

xx乡人民政府。

20xx年7月25日。

工会工作创新实施方案(优质20篇)篇三

为贯彻落实关于水安全保障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根据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部署,重点围绕节水、供水、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等方面科技创新,科技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海洋局等部门联合组织实施国家水安全创新工程。为有序、高效开展国家水安全创新工程,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程目标。

构建符合水安全战略的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服务环境,统筹节水、供水、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科技发展顶层设计与部署,研发、示范、推广一批先进技术,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和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形成一批以需求为导向的技术方案、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和创新品牌,促进科技与经济、管理、金融、就业等深度融合,更好地发挥科技对水安全保障的支撑引领作用。

二、主要措施。

(一)加快水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创新。

护技术、水生态保护和修复技术、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城镇污水处理和水环境治理技术等方面科研攻关,强化集成与综合示范,优化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方案,培育和发展环保产业,支撑我国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进一步加强地下水污染修复、河口海湾水环境治理、近岸海域水环境治理、有毒有害污染物控制等技术的研发与示范,推动相关技术产品产业化。

(二)加快水资源开发利用科技创新。

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略,抓紧实施“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科技重点专项,研发和示范一批综合节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综合调度、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先进技术,加强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重要区域集成应用,支撑海绵城市建设,提高水资源供给能力与利用效率,为区域水资源安全供给提供系统技术方案。支持废水深度治理和废水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新技术开发,推进新一代水处理技术示范应用。

(三)促进海水淡化科技成果转化。

高盐废水脱盐等先进技术。对于成熟适用科技成果,优先纳入《海水淡化先进技术汇编》,加大海水淡化技术标准制修订和贯彻实施力度,支撑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结合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工程建设和改造,在西北、东部沿海等苦咸水地区,大力推广膜处理等技术。

(四)建设国家水安全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优化水安全领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布局,充分发挥海水淡化技术、水环境监测装备、节水降耗水处理装备、再生水利用与风险控制、膜生物反应器(mbr)、节能减排标准化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用,发挥好水安全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用,推进产学研联合攻关。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建立一批具有创新优势、产业优势、服务优势、品牌优势的国家水安全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优化技术、人才、资本、管理等创新要素配置,促进科学研究、科技产业、科技服务、科技金融等深度融合,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促进水安全产业创新发展。

(五)实施水安全创新品牌行。

业、创新产品。首批评选10家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和节水城市创新试点,30家水安全创新企业、30个水安全创新团队,100项水安全创新产品。在水安全相关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中,支持开展水安全创新品牌典型示范,鼓励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国家节水型城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等开展水安全创新品牌推广。支持水安全创新产品进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

(六)提升水安全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

成立国家水安全创新行动专家委员会,邀请战略、技术、管理、企业、政策等方面专家参加,为任务落实和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继续推进国家环保科技创新与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完善平台功能分类,服务环保产业创新发展。重点发挥互联网优势,优化国家科技计划环保科技成果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提升科技成果线上线下展示、电子商务、科技咨询、中介服务、管理服务等服务能力。推进环保装备标准化工厂建设,完善环保产业技术标准体系。研究符合国际规则的支持政策,鼓励采用首购、订购等非招标采购方式,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支持,促进水安全创新产品的研发和规模化应用。持续支持召开“中国环保技术及产业发展推进会”,推进环保科技创新政策和措施落实,交流推广环保创新创业典型经验。研究水安全技术转化和交易的统计指标和方法,提升水安全科技创新监测评估能力。

研究水安全领域从事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应用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等不同活动人员分类考评制度,人尽其才。在利用财政资金设立的水安全领域科研院所和高校中,推动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转让收益合理分配,提高科研负责人、骨干技术人员等重要贡献人员的奖励比例。对于水安全领域相关科技重点专项,明确项目承担单位科技成果转化责任,并作为立项和验收的重要内容和依据。

(七)扶持水安全领域创新创业。

研究把握环保产业创新发展的新技术、新需求、新业态,深入拓展环保产业发展新空间,培育环保产业发展新动力。把支持环保创新创业作为《环境领域“十三五”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原则要求,在相关重大科技项目、科技重点专项中给予支持。结合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市场需求,大力扶持环境问题诊断与技术咨询服务等企业发展,支持“环境医院”、“环境绩效合同”等商业模式创新,集中问题诊断、技术方案、工艺设计、产品设备、工程建设、投融资服务等优势,为环境治理提供整体技术解决方案和全过程服务。完善创新创业环境与配套条件,鼓励相关领域众创、众筹、众包、众扶,鼓励人才跨界流动,促进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为推进相关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保障。

励优秀项目在环保科技产业基地与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孵化。鼓励各地科技主管部门推荐项目参加环保产业创新创业大赛,参与大赛或分赛事活动组织工作,为优秀项目提供创业基地、扶持政策等配套条件。

(八)促进环保科技金融融合。

研究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充分发挥金融资本杠杆作用。围绕国家水安全战略目标,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先行投入产业化目标明确的重大科研任务,探索支持水安全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投入模式,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鼓励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等参与,鼓励成立专业扶持基金,加强与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国家电子企业发展基金的对接,引导社会资本发起设立环保产业创业投资子基金,充分发挥银行信贷、多层次资本市场、科技保险、企业债券、融资租赁等金融资源重要作用,为水安全领域创新型企业提供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充分利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研发投入加计扣除、仪器设备加速折旧等税收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九)推进水安全国际科技合作。

把水安全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内容,加强水安全技术合作研究、人员交流。支持国际先进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或国际先进技术转移中心建设,鼓励水安全先进技术“走出去”和“引进来”,提升我国环保技术装备国际市场竞争力。

深入实施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能源与水”科技合作、中美环境保护科技合作备忘录、中德清洁水行动计划、中新水处理产业合作、中以水资源高效利用、中欧水资源交流平台等双边、多边国际科技合作。实施气候变化与全球环境履约科技行动,深入研究全球变化对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等影响,提出适应性措施与相关建议。认真履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湿地公约等国际环境公约。

三、组织机制(一)多方联动、合力推进。科技部联合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海洋局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建立协调机制,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协调相关资源倾斜支持,统筹各项任务落实,监督检查实施绩效。充分发挥地方作用,鼓励各地方依据本方案和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实施方案。

(二)多元投入、全民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基地和人才专项等科技计划根据定位给予优先支持,鼓励企业、社会资本等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树立创新和绿色发展理念,调动全社会参与积极性,提高全民节约用水、保护环境意识。举办环保产业科技成果会展,加强创新产品和文化宣传。

(三)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整合资源,发挥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骨干环保企业、环保产业科技园区、水安全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作用,加强社会化服务和培训,推进工程实施。

工会工作创新实施方案(优质20篇)篇四

矿属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矿五届三次职代会精神,加快推进矿井改革创新工作,全面建设创新高效品牌矿山,按照矿党政统一要求,决定在全矿范围内深入开展改革创新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成立活动领导组。

组长:矿长、党委书记。

副组长:全体矿领导。

成员:全矿各单位负责人。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调研室,负责推动全矿各单位改革创新工作顺利实施。

组织相关部门对全矿各部门改革创新工作开展月度动态抽查、考核,组织召开季度改革推进会,并对会议任务进行督办,确保矿井改革创新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二、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建设“创新高效”品牌矿山发展目标,坚持“1.2.5”改革创新工作机制,突出“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两条主线,聚焦安全管理、掘进提效、创新提质、节能环保、作风建设五项重点,加快形成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全方位覆盖的改革创新氛围,引领广大干部职工打破惯性思维、提升创新能力,破解发展难题,为矿井安全高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工作机制。

“1·2·5”改革创新工作机制:

1:矿领导围绕每个系统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制定改革创新课题;。

5:基层区队全面开展“五小成果”(小革新、小设计、小改造、小发明、小建议)实施活动。

二、具体措施:

(一)制定改革创新课题。

1、矿领导:

(1)每季度参加全矿的改革创新推进会,对本季度改革创新工作进行研讨。

(2)围绕每个系统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制定一项改革创新课题,数量不限;在每季度改革创新推进会上总结课题完成情况,提出下季度课题推进计划,重点提出本阶段课题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

(3)对其分管领导提出问题进行研讨并协调解决。

(4)每月26日前由相关负责人就改革创新课题推进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并汇总至调研室。

2、各业务部室、职能部室:

(1)每季度围绕本系统当前重点工作制定一项改革创新课题,数量不限,可对本单位当前自主开展的所有改革创新工作进行汇总。

(2)全面总结本月各项工作开展情况(附表1),重点总结每月改革创新课题完成情况和申报下月改革创新计划(附表2)。

月度总结要具体,措施清晰,尽量有数据支撑。

(3)每月定期组织本部门人员及系统内区队开展一次改革创新研讨会,研讨解决改革创新课题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并研讨解决,提出新的创新点,持续完善本系统改革创新工作。

(4)业务部室将分管区队上报的改革创新“五小成果”进行汇总并建立台账,每月总结成效,对项目创新性较好、对工作有重要推动作用的“五小成果”进行筛选提炼,可作为本部门改革创新项目进行推进。

3、总工办:总工办作为全矿科技创新牵头部门,要明确各单位科技创新任务目标,建立有效创新机制和激励机制,最大程度调动全矿科技创新积极性,对所有申报项目推进情况定期督办落实。

4、各基层区队:

各单位要围绕改革创新主题,调动职工搞好改革创新工作的积极性,动员广大职工发挥所长,围绕改革创新主题开展“五小成果”实施活动,促进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每月在业务部室改革创新会上汇报本单位“五小成果”开展情况,由业务部室进行统一汇总提炼。

(二)具体组织落实。

1、明确各级责任。

(1)全体矿领导主要负责全矿各系统改革创新工作的安排、协调和推进工作。

(2)调研室作为改革创新工作办公室,负责改革创新工作的组织、协调、汇总、督办、考核。

(3)各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是全矿改革创新工作主要实施主体,负责对全矿各系统改革创新项目的整体把控,项目选择要着眼于当前生产过程中各大系统的改造、优化以及效率的提升,不仅局限于小改小革、增收节支等工作。

各单位党政正职是此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不仅要做好改革创新项目的选题,同时要认真学习领会文件要求,分解目标任务,对改革创新项目进行落实和推进。

要充分激励本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改革创新激励机制,发挥青年技术人员专业特长,实现老中青三结合,带好队伍,用好人才,全力提升本单位改革创新工作成效。

各单位要指定专人负责改革创新项目的推进、申报和联系工作,于6月底将人员联系方式报送至调研室。

每月26日前,各部门将工作小结(附表1)、改革创新计划成果表(附表2)以及矿领导改革创新课题推进情况报送至调研室(办公楼302室,联系电话:3698637)。

2、考核激励办法。

(1)定期督促检查。

每月对各业务、职能部门改革创新工作进行督察。

对未召开改革创新研讨会,没有会议记录、会议纪要以及未建立“五小成果”台账的.部门进行通报考核,与单位绩效考核分挂钩(考核标准见附件3),并对单位正职罚款300元。

根据“五小成果”台账汇总情况对未按要求上报“五小成果”的基层区队进行通报考核,与单位绩效考核分挂钩(考核标准见附件3),并对单位正职罚款200元。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从严要求、按期落实,坚决防止和杜绝搞形式、走过场,对组织不力、效果不好的单位,由分管矿领导对单位正职进行约谈。

此项工作由调研室牵头,人劳科、纪委、监察科等有关部门配合落实。

(2)做好月度总结。

调研室每月负责制定下发一期改革创新简报,对各部门上报改革创新课题进行汇总,对未按时上交总结、改革计划成果表的单位进行通报考核,与单位绩效考核挂钩(考核标准见附件3),并对其单位正职罚款300元。

此项工作由调研室负责,人劳科配合落实。

对月度改革创新成效明显,总结较好部门或单位,受到主要领导肯定与认可,可给予单位绩效考核1-5分加分奖励。

(3)强化任务督办。

针对季度改革创新推进会会议纪要分解任务,调研室每月对各单位任务执行情况进行督办考核,完成情况与单位绩效考核挂钩(考核标准见附件3)。

此项工作由调研室负责,人劳科等有关部门配合落实。

xx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xx年6月20日。

工会工作创新实施方案(优质20篇)篇五

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进一步提高学校科学创新活动水平,为我校青少年学生提供经常性、便捷的校内科普活动场所,加强对青少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晋江市“项目落实年”活动实施方案》有关精神,决定在我校开展“科学创新实验室”创建活动。

学校科学创新实验室将以推动学校科技教育的发展,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建立具有相关活动设备、器材和工具,以本校学生为主要对象参与实验和实践活动为主要活动形式,争取面向学校周边青少年辐射,以开展科普教育和科普活动,同时也将做为学校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有效阵地,为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区发挥应有的功能。

为了更好的开展学校科技活动,丰富学校科协的活动内容,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学校拟创建科学创新实验室,充分利用已定场所及师资,只要再配备相关探究式课程资源及系列器材装备,就能更好提供培养的青少年学生观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科学活动场所。初步拟定从三个方面进行加强建设。

1、创建机器人工作室,开展电脑机器人教学活动。

前几年由于科技馆统一进行培训辅导,学校在机器人方面也曾获得多个省级奖项,但近年来,多个兄弟学校的电脑机器人工作室陆续建立,电脑机器人的培训工作大多分摊到学校,但由于学校的.电脑机器人活动由于没有工作室,电脑机器人活动明显落伍。

需要配置:电脑机器人十套,台式电脑4台,手提电脑两台,桌椅二十套,电源。预计经费:10万。

2、创建一间科技创新实验室,拓展学生科技活动空间。

科技创新实验室是目前学校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的延伸和补充,科技创新实验室是目前针对中小学学生在各个学科中学到的科学知识中,有些有趣的科学现象,有科学探究价值的知识配套的些科技互动仪器,和可操作的实验仪器,具体分为力学系列、光学系列、声学系列、热学系列、生命科学系列、电磁学系列、机器人系列、天文地理系列、能量转换系列(近百种实验)是课堂知识的延伸,更是学生课余时间的好去处。在实验室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

需要配置:

一、基础设备部分实验室装修,讲台、实验桌椅;

二、科技互动仪器(一套)

三、桌面型实验仪器(一套)。预计经费:10万。

3、加大科技活动投入,普及学生科技活动参与面。

科技活动一直以来是一项比较“烧钱”的活动项目,很多项目的活动器材,价格年年高涨,而且好多项目的器材属于消耗品,用完不可重复使用,或者每年比赛项目在更新,年年要购买新的装备,少则几十、几百,多则上千、甚至上万,这些都成为学校更为广泛、持续的开展学校科技活动的普及特别是电子制作科学创新活动的瓶颈。

需要配置:对学校的科技活动给予持续的支持。

科学创新实验室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有益补充和扩展,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促进素质教育发展的有效载体。科学创新实验室创建后学校将从几个方面进行开展活动。

1、科学创新实验室长期坚持实验室对学生开放,让实验室成为学生课余时间盼望的去处,让学生周末走出网吧、游戏机室,远离网络聊天游戏,走进实验室。开放时间:周一—周五,中午和下午学后一小时,周六周日上午8:30—11:30。

2、机器人工作室,每周由教师辅导3个课时,培训优秀选手参加晋江市和福建省电脑机器人比赛,每次比赛完成后,作品将结合学校的校园科技文体节和校运会两个时间段向全校师生展示;平时仅对机器人社团成员开放,开放时间:周一—周五,中午和下午学后一小时,周六周日上午8:30—11:30。

3、配合晋江市的电子制作比赛和创新大赛开展培训和指导工作,积极参与晋江的各种科技比赛活动。

4、每年结合科技文体节设计、开展的学生喜闻乐见系列科技活动,如水火箭,火星撞地球,纸质桥等等,丰富学校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参与活动,体验知识的无穷魅力。

学生科学思想和科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以科学创新实验室的创设活动为契机,扩展学校科技教育工作,着力于培养青少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素质教育发展,为培养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工会工作创新实施方案(优质20篇)篇六

为切实提高我校班主任队伍的思想境界,加强班主任的专业素养,提升班主任专业理论和育人能力;为将我校各级部打造成为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培训基地,促进我校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经我校行政会研究决定成立班主任工作室,决定以“专业引领、研讨交流、实践探索、共同发展”为宗旨,通过开展研讨交流、成果验证、展示研讨、二次实践、级部现场会等多种形式提升我校班主任工作水平,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本着“整体构建,点上提升,研究中成长,实践中升华,点上积累,面上推广”的原则,在普遍培训的基础上进行个别辅导,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专项研究,力争短时间提升我校班主任队伍工作状态,使他们成为业务过硬,管理能力突出的教育尖兵。

1.理论引领,观念更新:借助班主任工作室这个平台,通过专家引领和理论学习,提高班主任的师德修养,提升青年班主任的教育理论水平与育人能力。

2.校本培训,互助共享:通过二次研修,将班主任工作室的成果在全体班主任中推广,通过校本实践推选优秀班主任,进行实践成果汇报,通过汇报促进互相交流。

3.以老带新,共同成长:通过班主任qq群交流每周心得,现场会观摩优秀成果、汇报会提升研修内容、小组讨论交流彼此思想等多种形式实现以老带新、共同成长的目的。

4.形成模式,完善体系:通过工作室对三年活动的反馈、评价、总结、整理、研讨,形成一套比较科学合理且切合学校教育实际的研究模式和比较完善的德育工作体系,然后通过其它级部以及本级部的再次实践不断完善。

1.整体构建:画出班主任工作室框架图及工作标准和流程。

2.一条主线:温馨教室的创建原则、内容及策略。

3.点上落实:养成教育标准化探究、主题活动课程化探究、队伍建设专业化探究、家长培训系列化探究等。

4.两个模式:班主任培训的模式及德育工作策略模式。

“班主任工作室”由两部分人员组成:一是导师,为各级部市级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优秀班主任,主持工作室的全面工作,是工作室的主持人和责任人;二是5到7名左右研修人员。

(1)参加班主任工作室人员需具备以下条件:

(二)年龄在45岁以下的现任班主任或具有6年以上班主任工作经验,有一定班级管理特色。

(三)本人有继续提升或发展的愿望。

(四)工作室成员原则上为校级以上骨干班主任、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德育及心理健康有发展潜力的'年轻优秀班主任。

3.工作年限。

主持人和研修人员聘期为两年,届满后根据实际情况,可续聘。

1.每月围绕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主题讨论并提出解决办法。

2.依据学校班主任工作室讨论的内容,级部班主任工作室和班级组进行二次研修,再次补充完善。

3.各班根据二次研修研修方案进行实践。

4.各班总结实践经验,进行汇总,然后进行集中讨论,提出改进建议,完善方案。

5.按照二次完善的方案进行二次实践,之后将经验得失再次汇总,再次提出整改意见,完善方案,循环往复,直到满意,然后及时评价总结,建立资源库。

围绕班主任工作室工作框架图,采取集中学习、小组讨论、校本研修、实践提升、汇报展示,会场观摩、qq群发表论文,论文点评、提出困惑,分享智慧、集思广益、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等方式进行。

1.每次活动要求德育干部、工作室成员必须参加;每个级部参加完学校的活动之后,必须组织二次研修,之后将研修成果在实践中应用,并指定好专人在下次研修中汇报实践成果。

2.每位成员要每周一在qq群(达拉特旗第一中学班主任工作室2250632016)轮流上传一篇典型的教育案例,并针对典型案例在qq群上传反思或感悟。

3.每位成员每学期要完成有价值的反思或论文一篇。

4.主持班会(或主题活动)研究课2节,其中校级主题班会课1节/学期。

5.完成1本以上教育理论书籍阅读。

每月一次研修活动。

各班主任工作室每学年进行一次培养成果的展示汇报,展示汇报的形式可以是成员班级的主题活动展示,也可以是班主任工作科研成果或个案分析展示。

工会工作创新实施方案(优质20篇)篇七

根据《林区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活动实施方案》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江xx“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重要思想,遵循现代林业经营思想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依靠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推行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改革开放,为板业的跨越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总体要求以企业为主体,以增强企业的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把产品创名牌、服务创一流、岗位创能手、企业创效益作为主攻方向。

在目标上,要以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在领域上,要与企业的产品、质量、工艺、经营、流通、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紧密结合;在内容上,要突出创新,注重生产经营中实用技术的开发和转化;在形式上,要以职工欢迎、企业需要、效果明显为标准,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开展富有时代气息的经济技术活动。

三、参加活动的范围和主要内容范围:在全公司员工队伍中开展“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活动。

主要内容:(一)引导教育广大员工转变观念,树立经济技术创新意识。

充分认识知识是资本,人才是财富,科技是生命的观念;充分认识竞争的焦点就是高技术、高素质的人才竞争。

培养职工的市场竞争意识,为实现板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员工科学技术素质,促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职工群众是经济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实施这一工程必须立足于提高职工的科学技术素质,引导教育职工钻研本职业务,提高岗位技能,改善知识结构,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技能,使他们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知识型劳动者。

(三)各单位要坚持岗位练兵同推广新工艺、新技术相结合,技术比赛同技术攻关相结合,技术培训同推广先进操作方法相结合,充分发挥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解决技术难题,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骨干作用。

(四)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在员工中广泛开展“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学一门新技术,创一项新成果,改革一项新工艺,刷新一项新纪录”活动,使技术创新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

(五)围绕企业改革和发展目标,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

组织职工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创造发明等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

(六)开展“安康杯”安全生产无事故及安全生产岗位标兵竞赛活动。

以“消除隐患、确定安全、保障稳定、促进发展”为目标。

切实把“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考察、群众监督”的安全管理体制和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

四、组织领导“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

为加强对这一活动的领导,公司成立了员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活动领导小组。

同时要求各单位要相应成立领导机构,负责组织本单位活动的开展。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公司工会生产部,负责活动的日常工作。

五、组织实施各单位在生产实践中,根据生产需要,若需对生产工艺、设备进行创新(改造),应遵循以下程序:1、本单位创新领导小组应先对该创新(改造)项目技术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反复论证,并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起草《技术创新(改造)项目建议书》。

《技术创新(改造)项目建议书》应包括:技术改造的背景、必要性、和意义;技术改造工艺技术方案;技术改造内容;经济效益分析;需增材料及设备;实施进度;技术力量状况,技术改造分工等。

2、《技术创新(改造)项目建议书》需报请公司技术鉴定论证委员会审批,技术鉴定论证委员会应对该项目技术方案、技术内容、需增材料及设备、验收标准、经济效益分析等,进行充分论证,并签属意见。

3、由公司经济技术创新工程领导小组暨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审核委员会根据技术鉴定论证委员会的签属意见,对该项目的《技术创新(改造)项目建议书》进行全面最终审核签属意见,并备案。

4、如创新(改造)项目资金投入需十万元以上的,应报请公司重大项目投入审查委员会审批,该委员会应对此项目的资金投入、回收期、回报章进行审查并签属意见。

5、在技术创新(改造)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质量监督监测委员会应对该项目的实施、进度质量进行监督,确保改造后达到预期效果。

6、技术创新(改造)完成后,应由技术鉴定论证委员会按项目验收标准对其进行技术鉴定审核,同意后方可投入使用权有。

7、技术创新(改造)项目投入使用后六个月,由技术鉴定论证委员会和重大项目投入审查委员会对该项目追踪考核鉴定,确定其科学性及产生的经济效益。

公司经济创新工程领导小组暨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审核委员会以此为依据,进行经济技术创新工和的评比、奖励。

六、申报条件1、经济技术创新先进单位(含部室、车间、班组)申报条件:(1)建立单位领导机构,有具体的创新目标和工作计划,加强决策管理、财务管理、销售管理、质量管理、现场管理和基础工作;(2)在本行业新增产值中,技术进步所占比重和新产品产值率有明显提高;(3)经济效益好,全面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并超额完成指标。

(4)有计划地组织本单位员工参加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并有总结评比、表彰奖励。

(5)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国家法令和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员工的思想觉悟和技术业务能力。

(6)安全生产无重大责任事故;(7)实行民主管理和财务公开,引导员工立足本职,学、赶先进,争创一流,争作贡献。

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8)其它条件2、创新标兵或岗位能手申报条件:(1)发明一次以上国家专利;(2)实现一项同行业技术创新或产品创新;(3)改进一项同行业先进操作(工作)法;(4)提出并由所在单位采纳实施一项以上优秀合理化建议(具有较大经济或社会效益);(5)应用一次同行业新技术、新工艺;(6)创一项同行业新纪录;(7)自治区以上同工种、同业务技术比赛中前五名获得者,林区同工种、同业务技术比赛中前三名获得者,公司同工种、同业务技术比赛中第一名获得者;(8)其它条件。

3、重大经济技术创新成果申报条件: 各单位员工、攻关小组独立完成或与有关单位和人员合作完成的经济技术创新成果,属下列之一者,均可参加重大效益(或社会效益)创新成果评选。

同时,经“创新工程”领导小组研究,可推荐上报林区以上进行参评。

(1)具有新颖性、实用性,并在公司或林管局同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的发明创造项目;(2)解决公司生产经营中科研难题的技术成果;(3)成功引进和消化推广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并取得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技术成果;(4)开发新产品、创造新品牌、树立新形象,开辟和占领市场取得明显经济和社会效果的技术项目;(5)改造、改进技术设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年创节约价值万元以上的技术项目;(6)其它条件。

七、评比考核、表彰奖励(一)评比考核 建立公司活动成果申报制度,并纳入林区活动成果申报制度范围内,即:各单位的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对本单位成果确认后,向公司“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申报,经“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确定后,将其中重大经济效益年创效益万元以上(含万元)的创新成果随时向林区职工“创新工程”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申报。

同时由公司“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和技术人员对被采纳的合理化建议及经济技术创新所增加的经济效益进行定期界定,并严格按照公开、公正、严肃、严格的原则进行审核,并以此作为评比奖励的重要依据。

进行评比和考核要以经济技术成果和数据为依据,不搞照顾和平衡。

(二)表彰奖励表彰奖励采用荣誉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办法。

以企业增效益、职工增收入、国家增财富,为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活动的最终目的。

因此,对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创新成果按公司《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活动奖励办法》进行奖励。

八、活动的具体要求:(一)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活动,是团结和组织公司员工投身西部大开发,推进公司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

要求各单位必须做到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实施。

(二)各单位要加强调查研究,搞好分类指导。

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抓好典型。

及时发现和总结推广好经验和做法,研究解决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将有关情况上报公司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

工会工作创新实施方案(优质20篇)篇八

20xx-7-22。

为全面贯彻党的xx大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xx]9号),大力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是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管理,集成相关科技计划(专项)资源,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系统工程。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大举措,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任务。

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特别是全国科技大会以来,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氛围日益浓厚,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战略思想深入人心,企业的创新动力和活力显著增强。各地方、各部门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取得了重要进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但是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产学研结合松散、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持续稳定的合作不够,创新资源分散重复、布局失衡,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缺乏全面有效的支撑服务等,导致科技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迫切需要采取系统措施集中加以解决。

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促进科学技术更加主动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紧紧依靠科学技术和自主创新,以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为主线,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实施技术创新工程要坚持“企业主体、政府引导;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部门联合、上下联动”的原则。

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的总体目标是:形成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幅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降低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的技术对外依存度,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实现科技与经济更加紧密结合。

二、主要任务。

针对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从以下方面入手,着力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有效的支撑服务,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一)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和发展。

统筹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和发展。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重点围绕十大产业振兴和战略性产业发展,形成工作布局。

引导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促进产学研各方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在战略层面建立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立足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开展联合攻关,制定技术标准,共享知识产权,整合资源建立技术平台,联合培养人才,实现创新成果产业化;指导和鼓励地方结合当地实际,构建支撑本地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鼓励行业协会发挥组织协调、沟通联络、咨询服务等作用,推动本行业联盟的构建。

引导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健康发展。通过科技计划委托联盟组织实施国家和地方的重大技术创新项目;积极探索支持联盟发展的各种有效措施和方式;推动联盟建立和完善技术成果扩散机制,向中小企业辐射和转移先进技术,带动中小企业产品和技术创新;依托联盟探索国家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政策。

(二)建设和完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明确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要求,突出资源整合和服务功能;按照“面向产业、需求导向;创新机制、盘活存量;政府引导、多方参与;明确权益、协同发展”的原则,构建面向重点产业振兴和战略性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大型骨干企业以及科技中介机构等,采取部门和地方联动的方式,通过整合资源提升能力,形成一批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充分发挥转制院所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中的作用。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加速技术成果的工程化,加强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攻关,加强研发能力建设和行业基础性工作。

提高平台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建立健全人员保障与激励政策措施,明确岗位职责,完善绩效评价,加强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规划纲要》实施的要求,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加强分工协作,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分类指导,突出对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引导。

引导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引导企业加强创新发展的系统谋划;引导和鼓励创新型企业承担国家和地方科技计划项目;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创新型企业建设国家和地方的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等;支持创新型企业引进海内外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支持企业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

引导企业建立健全技术创新内在机制。完善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创新型企业评价命名,发挥评价对全社会企业创新的导向作用;加强创新型企业动态管理,形成激励企业持续创新的长效机制;通过科技奖励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发挥创新型企业的示范作用。

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管理。通过培训、示范等多种方式在企业中推广应用创新方法;推动企业实施自主品牌战略、知识产权战略,塑造国际知名品牌;通过建立创新型企业信息网,促进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发挥广大职工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群众基础,组织职工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发明创造等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加强职工技术交流与协作,促进职工技术成果转化。

(四)面向企业开放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科技资源。

引导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科技文献等公共科技资源进一步面向企业开放。

推动高等学校、应用开发类科研院所向企业转移技术成果,促进人才向企业流动。鼓励社会公益类科研院所为企业提供检测、测试、标准等服务。

加大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分析检测中心等向企业开放的力度。将开放工作纳入单位年度工作计划,开放情况作为其运行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

(五)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推动高等学校和有条件的科研院所根据企业对技术创新人才的需求调整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适应企业发展的各类高级技能人才。鼓励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鼓励企业选派技术人才到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接受继续教育、参加研究工作,或兼职教学。

引导高等学校学生参与企业创新实践。发挥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作用,吸引博士毕业生到企业从事技术创新工作。鼓励高等学校和企业联合建立研究生工作站,吸引研究生到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实践。引导博士后和研究生工作站在产学研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鼓励企业和高等学校联合建立大学生实训基地。

协助企业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以实施“千人计划”为重点,采取特殊措施,引导和支持企业吸引海外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

提高职工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赛、师徒帮教、技术培训等活动。把增强职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与提高职工技能水平结合起来,建设一支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高素质职工队伍。

(六)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

发挥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的作用,引导和支持大企业与国外企业开展联合研发,引进关键技术、知识产权和关键零部件,开展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鼓励企业与国外科研机构、企业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形成一批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

发挥驻外科技、教育等机构的作用,引导企业“走出去”,开展合作研发,建立海外研发基地和产业化基地,及时掌握前沿技术发展的态势,把握国际市场动向,通过科技援外等方式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技术,扩大高新技术及产品的出口。

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充分利用国外企业和研发机构的技术、人才、品牌等资源,加强自主品牌建设。

三、保障措施。

(一)创新科技计划组织方式。

国家科技计划调整和优化立项机制。建立和完善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的立项机制;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需求的征集渠道,应用开发类项目的指南编制、课题遴选、立项论证充分发挥企业作用。加强各类计划之间的联动和有效衔接。

改进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实施方式。应用开发类项目应有企业参加、产学研联合实施,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加强项目的系统集成;对符合条件的创新基地、人才团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持续安排项目支持。

建立支持科技计划成果转化应用的资金渠道和机制,发挥已有科技计划成果支撑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

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开展重大产业技术创新活动。支持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强化面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服务功能。发挥科技计划对创新型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和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引导作用。

(二)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

调整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等相关计划(专项)的投入结构,形成持续稳定的经费支持渠道,保障技术创新工程重点任务的实施。

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支持方式。综合运用无偿资助(含后补助)、贷款贴息、风险投资、偿还性资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全社会资源支持企业技术创新。

(三)建立健全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评价、考核与激励机制。

完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内部分类考核。对从事教学、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的不同工作进行分类评价,使上述各类人员具有同等地位。科技人员承担企业委托的研究项目与承担政府科技计划项目,在业绩考核中同等对待。

支持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建立技术转移的激励机制。应用开发类研究以成果的转化应用作为评价标准。有条件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建立专门技术转移机构;对技术转移获得的收益,明确对科技成果完成人和为成果转化做出贡献人员的奖励措施。

完善国有企业考核体系和分配激励机制。发挥业绩考核引导作用,在对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中,进一步完善对技术创新能力的考核指标体系,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推动企业集团将技术创新能力指标纳入内部各层级企业的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研究企业骨干技术人员中长期分配激励机制与政策,调动发挥骨干技术人员积极性。

(四)落实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政策。

抓好政策落实。加快开展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工作,加强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落实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所得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创业投资企业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税收优惠等重点政策。

不断完善政策。开展政策落实情况评估,及时掌握新的政策需求,促进政策研究制定,完善促进产学研结合、技术转移等政策措施。

(五)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

建立科技金融合作机制。加强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的结合,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杠杆和增信作用,引导和鼓励金融产品创新,支持企业技术创新。

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信贷支持。通过贷款贴息等手段鼓励和引导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支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支持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鼓励和支持企业改制上市,扩大未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范围,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业板上市。

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和科技保险试点,推动担保机构开展科技担保业务,拓宽企业技术创新融资渠道。

大力发展科技创业投资。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力度,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地方政府以及其他民间资金参与科技创业投资。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工程实施。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国家开发银行等部门组成的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协调指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决定技术创新工程实施的重大事项,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和地方创新资源,督促检查技术创新工程的实施情况。

协调指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落实协调指导小组的议定事项,做好推动技术创新工程实施的具体工作,加强联络协调,组织调查研究,促进信息沟通,指导地方工作。

(二)加强部门协同,完善分工负责机制。各相关部门根据总体方案,结合部门职能,分解工作任务,发挥各自优势,制定具体方案,落实相应责任;部门间加强协调配合,针对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三)发挥地方作用,结合实际开拓创新。各地方要结合当地实际,突出地域特色,在总体方案的指导下,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方案,集成相关资源,加大投入,完善保障措施;各级科技、财政、教育、国资监管、工会、开发银行等部门要加强分工协作,与有关部门协调合作,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落实各项重点任务,扎实推进技术创新工程的实施。

工会工作创新实施方案(优质20篇)篇九

2015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学校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根据国家教育部、省委、省政府和省委高校工委关于大力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相关文件精神,以及“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关于开展‘学习贯彻十八大争创发展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中医专党〔2015〕2号)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本实施方案。

以邓xx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力推进“人才强国”战略,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核心,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构筑“创新创业教育、素质教育、专业教育”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开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通过实施一系列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培育创业意识、树立创业信心、掌握创业技能、提高创业管理水平,促进学校积极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每周举行一次创新创业沙龙活动。在学校创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每周举办一次大学生创新创业沙龙活动,印制创业知识宣传简报,邀请有创业经历的毕业学生回校传授创业经验,学校网站开设创业专栏,将各类创业信息和政策及时公布。通过各类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服务同学,奉献社会的精神。

(二)搭建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项目孵化和指导服务平台。为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创新能力,在“创新择优、兴趣驱动、注重过程”的原则下,鼓励成绩优良有创业潜质的学生或学生团队,在老师的辅导帮助下开展创业项目的策划,经学生自主申报,大学生创业中心论证、学校考核,选择那些目标明确,具有自主性和创新性的优秀项目,给予资金和场地方面的支持。学校内开辟了创新创业基地,设办公区、商铺区、会议室、洽谈区、文印通讯区等办公场所,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良好的发挥空间。

(三)抓好大学生创业体验项目的试运行。结合学校实际,经学校研究决定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学校目前开展了四项大学生自主创业项目,分别为:荆半夏读书吧、“博学”教育培训中心 、“酷奇”车行、百草药种植园。学校将以上述试运行项目为契机,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在学校全面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为在校大学生每年提供20万元的无息贷款,扶持、培育3--5个创新创业项目正常运转。

(四)探索开设《创业基础》等课程。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探索创造出新的创新创业素质模型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规范化。多途径的搭建开放式实践课程,大力推进多元支持的延伸课程建设,从而激发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他们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创业教育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综合素质,引导大学生养成自主、自信、勤奋、坚毅、果敢、诚信等品格,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学科之一,学校成立“大学生创业中心”,设立大学生创业办公室,由专人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积极制定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计划。选择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老师作为教学工作“导师”,引导其他教师改变思想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明确创业教师培训要求,使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师培养的过程中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施方案从2015年1月开始实施,至2015年12月底结束,具体分为审核宣传、推进实施、半年度总结提升、再推进实施、年度总结提升五个步骤。

(一)审核宣传(1月至3月中旬)。审核学生创业策划案,确定学生创业项目,上报创业明细。印制第一期创业知识简报,组织举办学生创业体验项目论证会,研究部署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实施方案。

(二)推进实施(3月中旬至6月底)。根据学校上半年沙龙活动具体安排(详情见附件),认真落实每周工作计划,合理组织学生参加活动。

(三)半年度总结提升(7月至8月)。认真总结上半年活动开展的情况和经验做法,再制定下半年的具体安排。

(四)再推进实施(9月至11月底)。根据学校下半年沙龙活动具体安排(待制定),认真落实每周工作计划,合理组织学生参加活动。

(五)年度总结提升(12月)。认真总结全年度活动开展的情况和经验做法,形成务实管用、简便易行的制度成果,探索增强内生动力、推动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组织机构

在学校已有的“创业协会”基础上,成立学校“大学生创业中心”。学校“大学生创业中心”是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的分俱乐部。为保证活动计划的顺利实施,学校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和经费保障。

“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如下:

组长:熊xx

副组长:杨xx

成员:刘xx

大学生创业中心负责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教育和业务指导,相关职能部门分工协作,负责各项目的`日常管理。

(二)组织分工

学校创业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活动项目的整体规划和宏观指导,审定各类创业项目,招就办根据创业项目确定具体资助和金额的划拨,协调日常管理工作。

所有创新创业项目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应全程跟踪指导,将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上报给学校招就办,再由相关业务部门处理。

为确保我市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顺利有序的开展,根据《中共绵竹市委、绵竹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决定》和《中共绵竹市委办公室、绵竹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绵竹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方案的通知》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局实际,经研究,制定此实施方案。

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维护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稳定”的总体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体要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矛盾纠纷化解作为主线,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理念、政策体系、体制机制和方法手段,全面提升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水平,为我市实现重返县域经济“十强”行列,争创全国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当全省科学发展排头兵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通过加强组织和行政效能建设,推进机制创新,夯实基层基础,激发工作活力,构建矛盾预防控制体系,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社会服务管理突出问题,围绕创新社会服务模式,完善社会矛盾预防和化解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服务力度,以维护社会稳定为主线,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加大宣传力度,把握舆论导向。

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专栏简报、“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等媒体和手段,集中宣传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宣传本单位“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新举措、初步成效和先进典型,为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责任领导:

负责科室:法宣科牵头,各科、室、站、大队配合

完成时限:xx年——2012年

(二)加强环保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强化队伍建设。

为加强我市环保队伍建设,提高环保系统干部职工和环保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做好依法行政,强化环境监管,提高现场执法能力,防止污染事故发生。根据省、德阳市的安排布署,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各类法制培训。

责任领导:

负责科室:法宣科牵头,组织人员参加。

完成时限:xx年(或根据省、市安排)

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开展道德模范和“三户”的评选活动,在全局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发动职工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加强对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不断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

责任领导:

负责科室:办公室牵头,全体干部职工参与。

完成时限:每年

建立健全稳定风险评估制度,落实风险评估责任制,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发生。

1、加强污染源现场环境监管。落实日常监管监察职能,开展对工业企业、 工业集中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城镇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农村面源污染等现场监察工作;加强污染源在线监控现场端监管;加强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督查和验收工作。

2、强化环境执法检查。继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为重点,继续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着重抓好涉重金属行业的监管力度和污染减排重点企业的监管力度。

3、继续完善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加强对企业《突发性环境污染应急预案》的检查和实施,落实应急物资的准备并要求企业进行应急演练,提高预警能力。

4、切实做好信访和维稳工作。高度重视群众环境污染投诉办理工作,依法、及时、就地解决各类环境信访问题,加强“12369环境举报热线”的维护管理,确保24小时畅通。成立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制,落实专人进行信访接待工作,对群众的热线举报,要规范用语,认真听取,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和回复。有针对性地深入排查容易产生不稳定的环境矛盾和问题,主动提前介入化解,加强对存在的环境不稳定因素进行跟踪督办,密切关注,维护我市社会稳定。

责任领导:

负责科室:环境监察执法大队

完成时限:每年

(四)加强行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环保队伍。

深入开展环保系统行风整顿,切实规范监察执法行为,严格落实环保部“六不准”制度和环境监察“五项承诺”,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廉洁意识,形成人人讲效能、处处抓效能、事事高效能的风清气正的环保行风,确保廉洁执法。

责任领导:林迎春

负责科室:各科、室、站、大队

完成时限:每年

(一)动员布署阶段:xx年5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拟定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全局动员大会,全面布署,层层动员。

(二)重点实施阶段:xx年6月至xx年12月,具体实施我局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推进社会创新工作取得阶段性成绩。

(三)全面延伸阶段:2012年1月至2012年9月,继续全面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体现工作特色,展示工作亮点,确保工作完成。

(四)总结提高阶段。2012年10至2012年12月,全面总结我局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接受全市检查验收。

工会工作创新实施方案(优质20篇)篇十

创新工作室实施方案,创新是提高竞争力的首要前提,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创新工作室实施方案,欢迎阅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发挥劳动模范、高技能人才和广大职工在建设创新型企业、创新型城市,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主力军作用,按照全国总工会、省总工会“在开展劳动竞赛的企业普遍建立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推进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创建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滨州经济社会建设和《滨州市总工会2011—2015年劳动竞赛规划》目标任务,以劳动模范挂帅、高技能人才为带头人,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为方向,激发广大职工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调动广大职工钻研技术、提高技能、善于创新的积极性,把广大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二)目标任务

“十二五”期间,培育命名10-20家市级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打造1-3个在全国、全省立得住、叫得响、影响大的创新工作室品牌。创新工作室实现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发展,推出一批优秀职工创新个人、优秀职工创新团队和优秀职工创新成果。

(三)创建原则

1.坚持示范引领,整体提升。充分发挥劳模、高技能人才等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创建创新工作室,以点带面,努力把技术创新人才个体优势发展为群体优势,推动职工技术创新水平的全面提升。

2.坚持求真务实,注重质量。服务中心工作,强化“创新、协作、服务”意识,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不贪多求全,注重创新工作质量。坚持开展劳动竞赛、技术比武、合理化建议、qc小组等活动,将创新工作室建设融入日常工作,常抓不懈,注重实效。

3.坚持标准统一,形式多样。按照省总工会和相关行业系统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要求,结合滨州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活动。

二、基本条件和主要任务

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是以具备较高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创新能力的劳动模范或具有高级以上职业技能资格等级的职工为带头人,以生产一线技能人才为主体,积极进行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和协作交流,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创新团队。

(一)基本条件:

3.设施齐全:配备必要的专业资料、器材工具、电脑网络、实验仪器等设施设备;

5.职工参与:积极组织一线职工参与,培养技术骨干,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6.经费保障:所在单位要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

7.制度完善。活动开展、学习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奖励激励、内部管理等制度完善规范。所在单位每年要对工作室活动开展、作用发挥情况进行综合书面评估。

8.成效明显:每年至少有1项创新课题或攻关项目;每两年至少有1-2项创新成果获得相关认定,并取得一定效益。

(二)主要任务:

1.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负责创新工作室成员的培养指导,带头深化“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积极开展技能竞赛、“五小”和师带徒等活动,发挥创新工作室在职工技术创新工作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2.做好创新基础工作。负责建立健全创新工作室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根据本单位实际需要,开展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技术培训、技术交流、成果推广转化等活动。

3.完善创新项目流程。负责创新工作室年度创新项目的立项申报,承接自主立项及本单位、上级下达或横向协作的创新项目,组织工作室成员开展课题研究和攻关,配合工会和创新项目专业管理部门做好项目评估、验收、总结、成果启用及管理服务等工作。

4.提升创新能力。把创新工作室打造成为推动全员创新、持续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阵地。围绕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优质服务等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发明创造、管理创新。

三、市级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的申报条件、申报程序和考核管理

为推动创新工作室建设,市总工会将命名挂牌市级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

(一)申报条件

4.相关创新成果已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在提高职工职业技能和技术创新能力、培养技术骨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二)申报程序

自2014年起,滨州市总工会每年命名一批滨州市“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市级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由各县区总工会,滨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北海经济开发区工会,市直各产业工会(局工委)每年8月向市总工会生产保护部申报。

(三)考核管理

1. 市总工会成立考核组,对申报市级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对象进行考核,并视申报数量和考核情况确定命名挂牌数量。市总工会对市级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实行动态管理,获得命名挂牌后连续3年未取得市级及以上技术创新成果的将予以摘牌。

2.创新工作室日常工作活动经费由所在单位承担。

3.所在单位每年对工作室活动开展、作用发挥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各县区总工会,滨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北海经济开发区,市直各产业工会(局工委)每三年对已命名的滨州市“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进行一次考核,并于该年8月底前将考核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市总工会。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各级工会要将创新工作室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激励劳模、专业技术带头人等人才为企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引领更多职工成为适应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形成党政支持、工会组织、劳模(高技能人才)挂帅、职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注重结合,相互促进。要把创新工作室建设与班组建设、创建“工人先锋号”、职工技术创新竞赛等活动结合起来,规范好现有的技能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相关工作,做到资源整合、互利共享。

(三)有序推进,务求实效。增强创新工作室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对创新工作室的考核、验收、评比、表彰等管理和激励工作,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尊重和保护创新工作室的智力成果。

(四)总结宣传,推广经验。要把创新工作室打造成为新时期劳模工作和职工创新工作的重要品牌,大力宣传创新工作室的先进经验。注重发现亮点、培育典型,充分发挥创新工作室的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品牌效应,推进创新工作室建设健康发展。

“科学创新实验室”的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进一步提高学校科学创新活动水平,为我校青少年学生提供经常性、便捷的校内科普活动场所,加强对青少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晋江市“项目落实年”活动实施方案》有关精神,决定在我校开展 “科学创新实验室”创建活动。

二、主要目标

学校科学创新实验室将以推动学校科技教育的发展,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建立具有相关活动设备、器材和工具,以本校学生为主要对象参与实验和实践活动为主要活动形式,争取面向学校周边青少年辐射,以开展科普教育和科普活动,同时也将做为学校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有效阵地,为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区发挥应有的功能。

三、创建设想

为了更好的开展学校科技活动,丰富学校科协的活动内容,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学校拟创建科学创新实验室,充分利用已定场所及师资,只要再配备相关探究式课程资源及系列器材装备,就能更好提供培养的青少年学生观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科学活动场所。初步拟定从三个方面进行加强建设。

1、创建机器人工作室,开展电脑机器人教学活动。

前几年由于科技馆统一进行培训辅导,学校在机器人方面也曾获得多个省级奖项,但近年来,多个兄弟学校的电脑机器人工作室陆续建立,电脑机器人的培训工作大多分摊到学校,但由于学校的电脑机器人活动由于没有工作室,电脑机器人活动明显落伍。

需要配置:电脑机器人十套,台式电脑4台,手提电脑两台,桌椅二十套,电源。预计经费:10万。

2、创建一间科技创新实验室,拓展学生科技活动空间。

科技创新实验室是目前学校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的延伸和补充,科技创新实验室是目前针对中小学学生在各个学科中学到的科学知识中,有些有趣的科学现象,有科学探究价值的知识配套的些科技互动仪器,和可操作的实验仪器,具体分为力学系列、光学系列、声学系列、热学系列、生命科学系列、电磁学系列、机器人系列、天文地理系列、能量转换系列(近百种实验)是课堂知识的延伸,更是学生课余时间的好去处。在实验室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

需要配置:一、基础设备部分实验室装修,讲台、实验桌椅;二、科技互动仪器(一套)三、桌面型实验仪器(一套)。预计经费:10万。

3、加大科技活动投入,普及学生科技活动参与面。

科技活动一直以来是一项比较“烧钱”的活动项目,很多项目的活动器材,价格年年高涨,而且好多项目的器材属于消耗品,用完不可重复使用,或者每年比赛项目在更新,年年要购买新的装备,少则几十、几百,多则上千、甚至上万,这些都成为学校更为广泛、持续的开展学校科技活动的普及特别是电子制作科学创新活动的瓶颈。

需要配置:对学校的科技活动给予持续的支持。

四、具体活动

科学创新实验室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有益补充和扩展,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促进素质教育发展的有效载体。科学创新实验室创建后学校将从几个方面进行开展活动。

1、科学创新实验室长期坚持实验室对学生开放,让实验室成为学生课余时间盼望的去处,让学生周末走出网吧、游戏机室,远离网络聊天游戏,走进实验室。开放时间:周一—周五,中午和下午学后一小时,周六周日上午8:30—11:30。

2、机器人工作室,每周由教师辅导3个课时,培训优秀选手参加晋江市和福建省电脑机器人比赛,每次比赛完成后,作品将结合学校的校园科技文体节和校运会两个时间段向全校师生展示;平时仅对机器人社团成员开放,开放时间:周一—周五,中午和下午学后一小时,周六周日上午8:30—11:30。

3、配合晋江市的电子制作比赛和创新大赛开展培训和指导工作,积极参与晋江的各种科技比赛活动。

4、每年结合科技文体节设计、开展的学生喜闻乐见系列科技活动,如水火箭,火星撞地球,纸质桥等等,丰富学校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参与活动,体验知识的无穷魅力。

学生科学思想和科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以科学创新实验室的创设活动为契机,扩展学校科技教育工作,着力于培养青少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素质教育发展,为培养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xx公司关于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的方案

草案

一.指导思想

开展创建“xx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总结推广工作室的成功经验,带动xx公司广大职工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高新技术,培养职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创优能力,依靠技术创新,攻克难关、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促进科学技术的转化,引导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性地工作,实现个人与公司的共同发展。

二. 总体目标

3.做好工作室先进经验推广和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工作,每年至少上报1-2项可用于推广的创新成果,包括专利、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获得省市级及以上级别的技术创新成果(含质量控制、合理化建议等)、科技进步奖、典型经验等。

三. 组织机构

1.建立以公司工会为主导的“xx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2.职工创新工作室的人员构成:

工作室设负责人一名。

(2)负责进行工作室日常工作的安排、布置、协调和活动的记录归档等工作。

点、难点问题开展技术改造、流程再造、管理创新的团队。

四. 工作职责

“xx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是针对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工作重点、难点,为公司培养综合素质人才而组织起来的。工作室工作职责如下:

2.注重创新成果的转化、推广应用与申报工作,发挥创新成果的经济效益;

3.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培养技术创新人才;

4.规范团队管理,建立日常管理档案。

五.工作实施流程

(一)创新攻关的具体实施流程

1.选择课题 “课题不求大但求实,推进不求快但求严,全员参与力求带动,落实精细力求效能, 成果转换力求实际”

1)课题的来源有两种:(1)由负责人组织工作室全体成

员开会启发、动员本工作室的成员积极参加讨论,课题可以由负责人选定,也可由工作室成员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创新点,主动申请。(2)各部门的负责人,是岗位创新的第一责任人,部门员工只要提出创意,部门负责人经初步认定后,可向技术中心提出申请,邀请创新工作室技术人员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讨论研究。

2)课题要在所涉及的主题中选择;

3)每季度工作室至少有一个课题,可多个课题并行;

2.确立课题

2)预估实现课题的过程,若需要其他部门派人参加,可向技术中心提出申请,由技术中心组织相关技术部门,组建技术攻关联合小组,共同开展工作。

3.确定课题负责人

1)一课题一负责人,可根据需要设立分组长,一般组长总数不超过2人;

2)课题负责人完成课题相关技术、知识的培训工作;

3)当工作室只有一个课题时,一般由工作室负责人担任课题负责人。

4.课题立项申请

1)课题负责人组织课题成员讨论并制定课题开展计划、进程安排、要达成的目标、所需资金等,并填写课题立项申请表,提交技术中心评审立项。

2)工作室负责人就可行性、可能的推广效益、预算的合理性等对课题立项申请进行初步评审,在课题立项申请表上填写评审意见并签字后上报到技术中心,技术中心组织公司相关技术专家对立项可行性作进一步审核。

3)通过立项审核后,课题负责人带领团队开展创新工作。

5.活动登记

课题负责人每月登记课题进展情况,工作室负责人需建立项目的日常档案,记录每个项目开展过程中学习、培训、成果转化推广等内容,将每季度创新项目纳入档案管理。每年年初提交工作计划,年底完成工作总结。

(二)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和评审工作具体实施流程

1.每各项目结束,由课题负责人整理项目创新成果,并将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2.课题负责人负责撰写科技成果项目申报表,并附创新成果的实物、样品照片、图纸(复印件)或采纳部门对其经济效益的评价证明等以上形式之一,整理汇总,定期将申报表、汇总表纸质文件、电子版报至技术中心。

3.技术中心负责组织评审专家及时对科技创新成果予进行评定。特别优秀的项目成果,应优先推荐参加上级科技成果的评选,并做好专利申请工作。

4.经评定的科技项目成果,工作室需整理创新成果材料,提交办公室,通过 “科技创新成果展”等平台,发布工作室技术创新成果,加速实现成果共享、落地转化。

5.按照工作计划,工作室负责人要确保每年至少完成2项创新成果,包括专利、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获得省市级及以上级别的经济技术创新成果(含质量控制、合理化建议等)、科技进步奖、典型经验等,并能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

(三)日常培训工作的具体实施流程

1.工作室负责人每季度为工作室全体队员开展一次相关技术培训,每年进行一次考试(或者根据当年工作安排,参与公司的“技术比武”考试),并将培训记录、考试结果交由技术中心存档保存。

2.每个课题组内的培训,课题负责人可根据情况,自行安排培训次数和时间。但不能和季度的全体培训相冲突。

3.定期邀请高校或其他兄弟单位的技术专家来公司进行

培训。

(四)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流程

1.制定工作室的日常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并制作标牌,悬挂于工作室办公地点。确保工作室标志明显、场所固定、设施齐全、组建团队、制度完善、经费到账、台账详实。

2.倡导全员参与创新活动,建立便捷的课题申报流程。公司员工只需找出岗位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意,其它工作如确立课题、填立项申请表、评定等一系列工作,均可上报到工作室技术人员处,由其负责完成。

3.工作室负责人在工作中,要注重工作室创新文化建设,营造工作室的创新氛围,建设一个“素质高、技术精、创新意识强”的团队。在工作前阶段,根据团队特点,提出工作室的创新文化精神、理念、目标,经上级部门审核批准,可制作挂牌,放置于工作室办公地点。

4.办公室做好工作室技术成果的经验分享、典型案例宣传工作,增大创新工作室在公司、集团、社会上的影响力。

六.考核管理与激励机制

(一)创新成果评审办法

由主管领导担任组长,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组成10人以上(含10人)的认定小组,依据评审标准,在项目完成后一个月内进行现场评审;如果课题没有评定成功,必须给员工一个合理的解释,反馈给员工,如有异议,申报人可以提出复议,在评定过程中,确保评定的公平、公正性。

工作室公开发布的创新成果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不良行为或严重违反本管理办法且造成不良影响的,管理部门将立即予以摘牌取消,追回全部支持经费,并予以通报。

(二)激励机制

为鼓励公司全员参与创新活动,营造公司创新文化氛围,特制订以下激励办法:

1.凡经评定成功的创新课题,都以原创人的名字命名,

制作命名创新牌板,悬挂在今后创新成果的使用现场。若课题由多人讨论得出,可根据贡献程度的大小,确定主要原创人和辅助原创人,并以主要创始人的名字命名,辅助创始人可在标牌上注明。

2.公司将根据项目创新成果完成情况,开展创新成果推广会,把当阶段认定的创新成果的应用推广,作为下阶段各单位的重点工作,下发通知专题安排。在应用推广验收时,着重检查项目的推广应用情况,并严格考核,奖罚兑现。确保创新项目能及时地全面推广。

3.每年召开一次表彰大会,评出创新员工、创新能手、创新明星、创新状元,并向集团申报相关荣誉,让创新人员受到尊重、增强自信。

xx公司工会

二〇一五年四月七日
 

创新工作室设计方案

劳模创新工作室制度

创新工作室管理制度

工会工作创新实施方案(优质20篇)篇十一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xx〕8号)的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通知》(教基一〔20xx〕12号)以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沪教委德[20xx]17号文)的要求,促进我校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发展,提高班主任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助推学校和谐发展、持续推进江松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经学校研究决定成立“第四期上海市江松一中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以下简称“工作室”)。具体方案如下:

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按照“提升班主任专业水平,促进班主任队伍专业发展”的工作思路和“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要求,搭建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平台,构筑我校班主任队伍的人才高地,激励班主任进一步坚定职业理想和信念,增强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班主任的育人水平。

(一)选拔一批工作室主持人,围绕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形成高质量的研究式的'培训孵化机制。

(二)选拔具有高度事业心和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班主任成为工作室重点培养的学员。在青年班主任自愿报名的基础上,由主持人最后确定,一般每个工作室带教2—5人。

(三)为工作室配备市、区级层面德育专家顾问团,帮助工作室确立研究课题,开展业务指导、专家咨询、专题讲座、经验总结等工作。

设计和制定培养方案和工作计划,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积极探索班主任工作规律,参与开发班主任培训课程及资源,承担校级班主任培训任务,加强示范与辐射。

充分利用班主任工作室的平台带动一批班主任,通过引领示范促进其业务成长,通过实践探索形成良好培育途径,通过总结经验分享实践成果。

1.课题研究: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室”须完成至少一个应用性实践研究课题,构建研训一体化平台。

2.主题班会:主持人积极承担各级各类主题班会展示,每学年至少开设一节主题班会展示,并组织学员听评课活动等。

3.专题讲座:主持人积极承担各级各类专题讲座示范,每学年至少开设一次围绕新形势下班主任工作的热点和难点等问题的主题讲座。

4.成果汇报:主持人与工作室成员在任期结束前进行工作室成果汇报,时间一般在任期结束前2个月内进行。

(一)主持人标准

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具有崇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敬业爱生,为人师表,模范履行班主任职责。提升品德修养,成为践行社会公德、遵守职业道德、弘扬家庭美德的楷模,具有良好的社会示范。

2.具有较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较深厚的人文素养,掌握班主任工作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建班育人的过程中既能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又能善于管理,主动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形成工作特色,并取得显著成效。

3.在班主任工作领域里有广泛的知名度和较强的社会影响力,能及时掌握教育教学和班主任专业领域前沿的改革和发展动态,注重自我提升和自我发展。

4.具有较强的开拓进取、创新实践能力。根据我校学生成长的新情况、新特点,加强科学研究与调查研究,创新工作方法,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形成鲜明的工作风格。

5.具有较强的团队建设能力,能带领团队勇于探索,具有较强的组织活动及沟通交流的能力。聚焦现实问题,服务基层实践,指导和培育中青年骨干班主任,充分发挥引领、辐射和孵化作用。

(二)主持人选拔条件

1.具备6年及以上班主任工作资历,一般要求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班主任工作成绩突出者可适当放宽要求)。

2.曾获得区级及以上优秀班主任、德育工作者荣誉或所带班级曾经获得区级及以上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

3.有带教青年教师的经历,带教对象有较为显著的工作实绩。

4.近3年来,主持或参与校级及以上教科研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

5.任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期间须担任班主任工作(履职期间如因身体等特殊原因不能继续担任班主任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三)主持人推荐程序与要求

1.自愿申报。符合条件的均可申报,申报表见附件。申报截止日期20xx年11月12日放学前(周一)。纸制申报材料一式二份交至学生发展中心。

2.学生发展中心审核。学生发展中心根据标准和条件于11月13日前完成对申报人的资格审查,确定候选人名单。

3.专家面试。11月14日学校将组织相关人员对候选人进行面试,并确定入选名单,经校务委员会审核后进行公示。

(四)主持人的待遇和考核

1.主持人一经受聘,任期一般三年,每月奖励500元(参照20xx年校级骨干教师奖励方案),骨干教师奖励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2.主持人在主持工作室期间,可优先获得相关专业培训、考察等机会。

3.主持人考核每年进行一次(考核细则另订),考核优秀者给予一次性奖励2000元。

20xx年11月——20xx年6月

工会工作创新实施方案(优质20篇)篇十二

创新人才是科技进步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学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创新工程是培养人才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你想知道创新工作实施方案是什么样的吗?接下来就一起分享豆花问答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创新工作实施方案吧!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09]9号),大力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是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管理,集成相关科技计划(专项)资源,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系统工程。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大举措,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任务。

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特别是全国科技大会以来,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氛围日益浓厚,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战略思想深入人心,企业的创新动力和活力显著增强。各地方、各部门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取得了重要进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但是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产学研结合松散、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持续稳定的合作不够,创新资源分散重复、布局失衡,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缺乏全面有效的支撑服务等,导致科技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迫切需要采取系统措施集中加以解决。

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促进科学技术更加主动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紧紧依靠科学技术和自主创新,以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为主线,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实施技术创新工程要坚持“企业主体、政府引导;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部门联合、上下联动”的原则。

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的总体目标是:形成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幅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降低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的技术对外依存度,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实现科技与经济更加紧密结合。

二、主要任务。

针对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从以下方面入手,着力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有效的支撑服务,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一)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和发展。

统筹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和发展。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重点围绕十大产业振兴和战略性产业发展,形成工作布局。

引导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促进产学研各方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在战略层面建立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立足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开展联合攻关,制定技术标准,共享知识产权,整合资源建立技术平台,联合培养人才,实现创新成果产业化;指导和鼓励地方结合当地实际,构建支撑本地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鼓励行业协会发挥组织协调、沟通联络、咨询服务等作用,推动本行业联盟的构建。

引导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健康发展。通过科技计划委托联盟组织实施国家和地方的重大技术创新项目;积极探索支持联盟发展的各种有效措施和方式;推动联盟建立和完善技术成果扩散机制,向中小企业辐射和转移先进技术,带动中小企业产品和技术创新;依托联盟探索国家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政策。

(二)建设和完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明确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要求,突出资源整合和服务功能;按照“面向产业、需求导向;创新机制、盘活存量;政府引导、多方参与;明确权益、协同发展”的原则,构建面向重点产业振兴和战略性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大型骨干企业以及科技中介机构等,采取部门和地方联动的方式,通过整合资源提升能力,形成一批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充分发挥转制院所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中的作用。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加速技术成果的工程化,加强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攻关,加强研发能力建设和行业基础性工作。

提高平台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建立健全人员保障与激励政策措施,明确岗位职责,完善绩效评价,加强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规划纲要》实施的要求,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加强分工协作,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分类指导,突出对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引导。

引导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引导企业加强创新发展的系统谋划;引导和鼓励创新型企业承担国家和地方科技计划项目;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创新型企业建设国家和地方的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等;支持创新型企业引进海内外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支持企业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

引导企业建立健全技术创新内在机制。完善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创新型企业评价命名,发挥评价对全社会企业创新的导向作用;加强创新型企业动态管理,形成激励企业持续创新的长效机制;通过科技奖励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发挥创新型企业的示范作用。

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管理。通过培训、示范等多种方式在企业中推广应用创新方法;推动企业实施自主品牌战略、知识产权战略,塑造国际知名品牌;通过建立创新型企业信息网,促进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发挥广大职工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群众基础,组织职工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发明创造等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加强职工技术交流与协作,促进职工技术成果转化。

(四)面向企业开放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科技资源。

引导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科技文献等公共科技资源进一步面向企业开放。

推动高等学校、应用开发类科研院所向企业转移技术成果,促进人才向企业流动。鼓励社会公益类科研院所为企业提供检测、测试、标准等服务。

加大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分析检测中心等向企业开放的力度。将开放工作纳入单位年度工作计划,开放情况作为其运行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

(五)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推动高等学校和有条件的科研院所根据企业对技术创新人才的需求调整。

教学。

计划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适应企业发展的各类高级技能人才。鼓励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鼓励企业选派技术人才到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接受继续教育、参加研究工作,或兼职教学。

引导高等学校学生参与企业创新实践。发挥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作用,吸引博士毕业生到企业从事技术创新工作。鼓励高等学校和企业联合建立研究生工作站,吸引研究生到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实践。引导博士后和研究生工作站在产学研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鼓励企业和高等学校联合建立大学生实训基地。

协助企业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以实施“__”为重点,采取特殊措施,引导和支持企业吸引海外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

提高职工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赛、师徒帮教、技术培训等活动。把增强职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与提高职工技能水平结合起来,建设一支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高素质职工队伍。

(六)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

发挥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的作用,引导和支持大企业与国外企业开展联合研发,引进关键技术、知识产权和关键零部件,开展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鼓励企业与国外科研机构、企业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形成一批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

发挥驻外科技、教育等机构的作用,引导企业“走出去”,开展合作研发,建立海外研发基地和产业化基地,及时掌握前沿技术发展的态势,把握国际市场动向,通过科技援外等方式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技术,扩大高新技术及产品的出口。

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充分利用国外企业和研发机构的技术、人才、品牌等资源,加强自主品牌建设。

三、

保障措施。

(一)创新科技计划组织方式。

国家科技计划调整和优化立项机制。建立和完善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的立项机制;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需求的征集渠道,应用开发类项目的指南编制、课题遴选、立项论证充分发挥企业作用。加强各类计划之间的联动和有效衔接。

改进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实施方式。应用开发类项目应有企业参加、产学研联合实施,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加强项目的系统集成;对符合条件的创新基地、人才团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持续安排项目支持。

建立支持科技计划成果转化应用的资金渠道和机制,发挥已有科技计划成果支撑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

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开展重大产业技术创新活动。支持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强化面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服务功能。发挥科技计划对创新型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和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引导作用。

(二)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

调整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等相关计划(专项)的投入结构,形成持续稳定的经费支持渠道,保障技术创新工程重点任务的实施。

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支持方式。综合运用无偿资助(含后补助)、贷款贴息、风险投资、偿还性资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全社会资源支持企业技术创新。

(三)建立健全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评价、考核与激励机制。

完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内部分类考核。对从事教学、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的不同工作进行分类评价,使上述各类人员具有同等地位。科技人员承担企业委托的研究项目与承担政府科技计划项目,在业绩考核中同等对待。

支持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建立技术转移的激励机制。应用开发类研究以成果的转化应用作为评价标准。有条件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建立专门技术转移机构;对技术转移获得的收益,明确对科技成果完成人和为成果转化做出贡献人员的奖励措施。

完善国有企业考核体系和分配激励机制。发挥业绩考核引导作用,在对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中,进一步完善对技术创新能力的考核指标体系,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推动企业集团将技术创新能力指标纳入内部各层级企业的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研究企业骨干技术人员中长期分配激励机制与政策,调动发挥骨干技术人员积极性。

(四)落实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政策。

抓好政策落实。加快开展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工作,加强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落实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所得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创业投资企业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税收优惠等重点政策。

不断完善政策。开展政策落实情况评估,及时掌握新的政策需求,促进政策研究制定,完善促进产学研结合、技术转移等政策措施。

(五)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

建立科技金融合作机制。加强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的结合,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杠杆和增信作用,引导和鼓励金融产品创新,支持企业技术创新。

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信贷支持。通过贷款贴息等手段鼓励和引导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支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支持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鼓励和支持企业改制上市,扩大未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范围,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业板上市。

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和科技保险试点,推动担保机构开展科技担保业务,拓宽企业技术创新融资渠道。

大力发展科技创业投资。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力度,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地方政府以及其他民间资金参与科技创业投资。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工程实施。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国家开发银行等部门组成的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协调指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决定技术创新工程实施的重大事项,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和地方创新资源,督促检查技术创新工程的实施情况。

协调指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落实协调指导小组的议定事项,做好推动技术创新工程实施的具体工作,加强联络协调,组织调查研究,促进信息沟通,指导地方工作。

(二)加强部门协同,完善分工负责机制。各相关部门根据总体方案,结合部门职能,分解工作任务,发挥各自优势,制定具体方案,落实相应责任;部门间加强协调配合,针对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三)发挥地方作用,结合实际开拓创新。各地方要结合当地实际,突出地域特色,在总体方案的指导下,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方案,集成相关资源,加大投入,完善保障措施;各级科技、财政、教育、国资监管、工会、开发银行等部门要加强分工协作,与有关部门协调合作,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落实各项重点任务,扎实推进技术创新工程的实施。

为贯彻落实关于水安全保障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根据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部署,重点围绕节水、供水、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等方面科技创新,科技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海洋局等部门联合组织实施国家水安全创新工程。为有序、高效开展国家水安全创新工程,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程目标。

构建符合水安全战略的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服务环境,统筹节水、供水、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科技发展顶层设计与部署,研发、示范、推广一批先进技术,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和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形成一批以需求为导向的技术方案、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和创新品牌,促进科技与经济、管理、金融、就业等深度融合,更好地发挥科技对水安全保障的支撑引领作用。

二、主要措施。

(一)加快水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创新。

护技术、水生态保护和修复技术、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城镇污水处理和水环境治理技术等方面科研攻关,强化集成与综合示范,优化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方案,培育和发展环保产业,支撑我国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进一步加强地下水污染修复、河口海湾水环境治理、近岸海域水环境治理、有毒有害污染物控制等技术的研发与示范,推动相关技术产品产业化。

(二)加快水资源开发利用科技创新。

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略,抓紧实施“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科技重点专项,研发和示范一批综合节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综合调度、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先进技术,加强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重要区域集成应用,支撑海绵城市建设,提高水资源供给能力与利用效率,为区域水资源安全供给提供系统技术方案。支持废水深度治理和废水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新技术开发,推进新一代水处理技术示范应用。

(三)促进海水淡化科技成果转化。

针对沿海地区、岛屿、大型海上移动平台等用水需求,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创新海水淡化产业商业模式,促进海水淡化技术、工程、服务、资本、政策等集成创新,示范推广一批膜法海水淡化、热法海水淡化、风电海水淡化、核电海水淡化、浓海水梯级利用、高盐废水脱盐等先进技术。对于成熟适用科技成果,优先纳入《海水淡化先进技术汇编》,加大海水淡化技术标准制修订和贯彻实施力度,支撑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结合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工程建设和改造,在西北、东部沿海等苦咸水地区,大力推广膜处理等技术。

(四)建设国家水安全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优化水安全领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布局,充分发挥海水淡化技术、水环境监测装备、节水降耗水处理装备、再生水利用与风险控制、膜生物反应器(mbr)、节能减排标准化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用,发挥好水安全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用,推进产学研联合攻关。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建立一批具有创新优势、产业优势、服务优势、品牌优势的国家水安全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优化技术、人才、资本、管理等创新要素配置,促进科学研究、科技产业、科技服务、科技金融等深度融合,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促进水安全产业创新发展。

(五)实施水安全创新品牌行。

业、创新产品。首批评选10家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和节水城市创新试点,30家水安全创新企业、30个水安全创新团队,100项水安全创新产品。在水安全相关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中,支持开展水安全创新品牌典型示范,鼓励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国家节水型城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等开展水安全创新品牌推广。支持水安全创新产品进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

(六)提升水安全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

成立国家水安全创新行动专家委员会,邀请战略、技术、管理、企业、政策等方面专家参加,为任务落实和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继续推进国家环保科技创新与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完善平台功能分类,服务环保产业创新发展。重点发挥互联网优势,优化国家科技计划环保科技成果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提升科技成果线上线下展示、电子商务、科技咨询、中介服务、管理服务等服务能力。推进环保装备标准化工厂建设,完善环保产业技术标准体系。研究符合国际规则的支持政策,鼓励采用首购、订购等非招标采购方式,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支持,促进水安全创新产品的研发和规模化应用。持续支持召开“中国环保技术及产业发展推进会”,推进环保科技创新政策和措施落实,交流推广环保创新创业典型经验。研究水安全技术转化和交易的统计指标和方法,提升水安全科技创新监测评估能力。

研究水安全领域从事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应用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等不同活动人员分类考评制度,人尽其才。在利用财政资金设立的水安全领域科研院所和高校中,推动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转让收益合理分配,提高科研负责人、骨干技术人员等重要贡献人员的奖励比例。对于水安全领域相关科技重点专项,明确项目承担单位科技成果转化责任,并作为立项和验收的重要内容和依据。

(七)扶持水安全领域创新创业。

研究把握环保产业创新发展的新技术、新需求、新业态,深入拓展环保产业发展新空间,培育环保产业发展新动力。把支持环保创新创业作为《环境领域“十三五”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原则要求,在相关重大科技项目、科技重点专项中给予支持。结合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市场需求,大力扶持环境问题诊断与技术咨询服务等企业发展,支持“环境医院”、“环境绩效合同”等商业模式创新,集中问题诊断、技术方案、工艺设计、产品设备、工程建设、投融资服务等优势,为环境治理提供整体技术解决方案和全过程服务。完善创新创业环境与配套条件,鼓励相关领域众创、众筹、众包、众扶,鼓励人才跨界流动,促进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为推进相关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保障。

励优秀项目在环保科技产业基地与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孵化。鼓励各地科技主管部门推荐项目参加环保产业创新创业大赛,参与大赛或分赛事活动组织工作,为优秀项目提供创业基地、扶持政策等配套条件。

(八)促进环保科技金融融合研究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充分发挥金融资本杠杆作用。围绕国家水安全战略目标,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先行投入产业化目标明确的重大科研任务,探索支持水安全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投入模式,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鼓励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等参与,鼓励成立专业扶持基金,加强与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国家电子企业发展基金的对接,引导社会资本发起设立环保产业创业投资子基金,充分发挥银行信贷、多层次资本市场、科技保险、企业债券、融资租赁等金融资源重要作用,为水安全领域创新型企业提供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充分利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研发投入加计扣除、仪器设备加速折旧等税收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九)推进水安全国际科技合作。

把水安全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内容,加强水安全技术合作研究、人员交流。支持国际先进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或国际先进技术转移中心建设,鼓励水安全先进技术“走出去”和“引进来”,提升我国环保技术装备国际市场竞争力。

深入实施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能源与水”科技合作、中美环境保护科技合作备忘录、中德清洁水行动计划、中新水处理产业合作、中以水资源高效利用、中欧水资源交流平台等双边、多边国际科技合作。实施气候变化与全球环境履约科技行动,深入研究全球变化对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等影响,提出适应性措施与相关建议。认真履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湿地公约等国际环境公约。

三、组织机制(一)多方联动、合力推进。科技部联合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海洋局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建立协调机制,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协调相关资源倾斜支持,统筹各项任务落实,监督检查实施绩效。充分发挥地方作用,鼓励各地方依据本方案和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实施方案。

(二)多元投入、全民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基地和人才专项等科技计划根据定位给予优先支持,鼓励企业、社会资本等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树立创新和绿色发展理念,调动全社会参与积极性,提高全民节约用水、保护环境意识。举办环保产业科技成果会展,加强创新产品和文化宣传。

(三)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整合资源,发挥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骨干环保企业、环保产业科技园区、水安全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作用,加强社会化服务和培训,推进工程实施。

为贯彻落实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推进国家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文化部于2009年起实施国家文化创新工程。经过两年的推进,国家文化创新工程已建立起理论研究、项目培育、人才培养、评优奖励、示范推广五位一体的工作格局。为进一步规范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的管理,保证国家文化创新工程的顺利实施,在原《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思路。

以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为指导,通过对文化创新活动的系统组织和支持引导,在文化领域推选出一批具有现实意义、富有创新精神、符合时代要求的文化项目纳入国家文化创新工程,打造符合政府目标和公众需求的文化服务精品,加以重点扶持与推广,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整合资源。从文化发展的大局出发,加。

强政府的引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效调动各类文化创新主体间的紧密联系和有机互动,激发文化的创新活力。

2、顶层设计、系统策划。立足于文化发展的现实需求,加强对项目的系统筹划,强调项目的整体设计和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各创新要素间的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实现文化创新工程“培育有目的、促进有成果、推广有效果”的系统工程目标。

3、注重培育、加强示范。按照从小到大,由大到强,以点带面的思路,注重项目培育,加强优秀项目的推广示范,稳步推进国家文化创新工作的开展,将理论研究、项目培育、工作试点、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等工作有机结合,推动国家文化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

4、依靠基层,支持共建。鼓励区域文化创新,支持部地项目共建,有效发挥地方政府在政策配套,项目管理和成果推广中的重要作用,调动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的建设。

三、项目组织管理。

1、按照项目实施内容的不同,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分为培育类项目和示范类项目。

(1)培育类项目。

实现“由小到大”的文化创新培育工程。面向文化领域,对生产创作、传播流通和服务管理过程中具有理论观念、体制机制、形式内容、方法手段等创新前景和实施基础的项目进行遴选,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扶持和引导,提高项目的创新能力,促进项目做大做强。

(2)示范类项目。

实现“以点带面”的文化创新推广工程。遴选已具显著创新成果的项目,对其创新理念、思路、方法、手段等进行提炼。

总结。

搭建平台向相关领域推广示范使文化创新的成果真正起到引领、示范的社会效益力求使全社会享有文化创新成果。

2、按照项目承担主体的不同,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分为一般项目和重点项目。重点项目由文化部文化科技司与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共同参与实施,一般为地、市(区)级(含县级市)人民政府。

3、项目组织管理由申报、评审、实施、验收、后续管理等五个环节组成。

四、申报。

(一)申报程序。

文化科技司批准;文化部各直属单位、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文化部共建高等院校可直接向文化部文化科技司申报。

2、重点项目的申报程序:由地、市(区)级(含县级市)文化管理部门组织,经当地人民政府同意,报经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审核汇总后,报送文化部文化科技司批准。

(二)申报条件。

1、具有创新基础和创新前景:项目具有前期基础,相关工作至少已开展六个月。有明显的创新前景,有明确的创新思路、手段和可行性目标,有相应的技术力量和人员队伍,有满足项目运行所需的场所、设施及设备,可提供相应的项目配套资金。

2、具有实践意义和成长空间:关注本领域内的重大问题,着力解决文化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具有进一步提升的创新空间,通过创新实践,形成相关政策建议和具体解决方案,并能反哺实践。

3、具有显著效益和推广价值: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能够在本领域内产生重大影响。项目的创新理念、思路、方法等具有示范性和借鉴意义,能够代表本领域创新水平,进而培育出更多更广的创新成果。

见的重大创新成果;。

重点项目为部地共建项目,需涉及文化发展和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对当地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成熟的基础条件和广阔的培育前景。

五、评审。

(一)专家评审:按照评审要求,每年聘请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择优确定当年度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及项目承担单位。

(二)可行性预研:通过评审的项目,由专项提供一定比例的预研经费,组织团队、实地察看,开展项目预研暨可行性研究。可行性论证指标包括:现有基础(包括相关科技基础),项目实施方案与创新思路的可行性,课题设置和研究队伍合理性,组织管理有效性,经费及保障条件与措施的可靠性,创新链的完善性等。

(三)确定项目并签订合同:通过可行性论证的项目,由文化部、项目承担单位、项目申报部门三方签订项目实施合同。重点项目由文化部、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项目申报部门三方签订合同,共同对项目进行支持和管理。

六、实施。

(一)实施周期: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的实施期一般为二年。

(二)年度报告制度: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实行年度报告制度。项目承担单位须在每年1月中旬向文化部文化科技司提交《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年度执行报告》。

(三)专家指导制度:按照合同约定的专家组成名单和指导机制,由项目承担单位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专家研讨会,汇报项目进度,解决存在问题,完善创新思路。

(四)中期检查制度:由文化部组织,在项目实施期内至少组织一次项目检查。

七、验收。

(一)验收程序:

1、申请并提交验收报告:在合同约定完成后的3个月内,由项目承担单位提交验收报告及相关验收材料,经报申报部门审核并签署意见后,向文化部文化科技司提出验收申请。

2、确定验收形式并组织验收:在项目承担单位提交验收申请的3个月内,由文化部文化科技司根据项目情况确定验收形式,组织专家进行验收。

3、公布验收结果:

验收合格后,发放验收合格证书,向社会公布验收结果;验收不合格的,根据专家建议限期整改,一年内向文化科技司申请二次验收;如仍未通过验收,文化部文化科技司有权停拨经费,取消其三年内承担文化部文化科技司项目的资格。

(二)验收形式:

验收分为实地考核验收方式和会议集中验收方式。

1、实地考核验收方式。由文化部文化科技司组织不少于5人的验收专家组,赴项目实施地,检查审核项目验收报告,查看项目创新成果,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安排现场会或研讨会,总结推广创新成果。

2、会议集中验收方式。由文化部文化科技司组织不少于5人的验收专家组,召开验收会议,组织项目负责人到会参加答辩,由验收专家组成员讨论并形成验收意见。

(三)验收标准:

按照合同约定的项目考核目标进行验收。

八、后续管理。

定期对已验收合格的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回访,了解项目情况,系统组织宣传报道,持续推广创新成果。

九、工作机制。

(一)组织机制。

1、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由文化部文化科技司负责实施,工作办公室设在文化部文化科技司科技处。主要职责包括组织申报评审,指导项目实施,组织验收考核,开展项目管理人员创新培训,推动项目承担单位合作与交流,研究总结、宣传推广创新成果等。

2、国家文化创新工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协助管理。主要职责包括组织本区域内项目的申报受理、指导实施、监督检查、验收考核、宣传推广等。

(二)重点项目(部地共建项目)工作机制。

1、文化部文化科技司职权:

1)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在政策、资金上予以倾斜、扶持;。

2)充分发挥文化科教部门的人才、理论、科技优势对项目进行指导;。

4)搭建宣传推广平台,总结交流当地文化创新工作经验。

2、地方人民政府职权:

1)按照合同约定,在政策、资金、软硬件设施方面对。

项目予以重点关注和扶持;。

2)纳入当地文化重点工作,加强项目指导与协调;3)加强创新思路研究与总结,积极推进项目创新成果的宣传与交流,推广与示范。

(三)专家指导机制。

为统筹指导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推动文化创新链的建立,聘请全国文化行业内的领导、专家、学者,成立“国家文化创新工作专家组”。其主要职责是:

3、根据文化部文化科技司的工作安排,对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实施工作进行实地指导;。

4、参与国家文化创新工程中的蓝皮书编撰、论坛、创新奖评选、人员培训等工作。

有大家的手笔啊!

工会工作创新实施方案(优质20篇)篇十三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根据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部署,重点围绕节水、供水、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等方面科技创新,科技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海洋局等部门联合组织实施国家水安全创新工程。

为有序、高效开展国家水安全创新工程,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 工程目标

构建符合水安全战略的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服务环境,统筹节水、供水、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科技发展顶层设计与部署,研发、示范、推广一批先进技术,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和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形成一批以需求为导向的技术方案、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和创新品牌,促进科技与经济、管理、金融、就业等深度融合,更好地发挥科技对水安全保障的支撑引领作用。

二、 主要措施

(一)加快水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创新。

结合《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相关目标与科技需求,深入实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选择重点流域、中心区域,深入推进水环境监测预警技术、流域水环境治理技术、湖泊与湿地保护技术、水生态保护和修复技术、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城镇污水处理和水环境治理技术等方面科研攻关,强化集成与综合示范,优化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方案,培育和发展环保产业,支撑我国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进一步加强地下水污染修复、河口海湾水环境治理、近岸海域水环境治理、有毒有害污染物控制等技术的研发与示范,推动相关技术产品产业化。

(二)加快水资源开发利用科技创新。

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略,抓紧实施“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科技重点专项,研发和示范一批综合节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综合调度、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先进技术,加强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重要区域集成应用,支撑海绵城市建设,提高水资源供给能力与利用效率,为区域水资源安全供给提供系统技术方案。

支持废水深度治理和废水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新技术开发,推进新一代水处理技术示范应用。

(三)促进海水淡化科技成果转化。

针对沿海地区、岛屿、大型海上移动平台等用水需求,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创新海水淡化产业商业模式,促进海水淡化技术、工程、服务、资本、政策等集成创新,示范推广一批膜法海水淡化、热法海水淡化、风电海水淡化、核电海水淡化、浓海水梯级利用、高盐废水脱盐等先进技术。

对于成熟适用科技成果,优先纳入《海水淡化先进技术汇编》,加大海水淡化技术标准制修订和贯彻实施力度,支撑海水淡化产业发展。

结合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工程建设和改造,在西北、东部沿海等苦咸水地区,大力推广膜处理等技术。

(四)建设国家水安全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优化水安全领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布局,充分发挥海水淡化技术、水环境监测装备、节水降耗水处理装备、再生水利用与风险控制、膜生物反应器(mbr)、节能减排标准化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用,发挥好水安全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用,推进产学研联合攻关。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建立一批具有创新优势、产业优势、服务优势、品牌优势的国家水安全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优化技术、人才、资本、管理等创新要素配置,促进科学研究、科技产业、科技服务、科技金融等深度融合,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促进水安全产业创新发展。

(五)实施水安全创新品牌行。

建立和完善水安全技术评价方法和标准体系,定期开展水安全技术评估和筛选工作,编制《节水治污水生态修复先进适用技术指导目录》等,促进先进适用技术转化应用。

实施水安全创新品牌活动,推出一批在水安全创新发展中有突出贡献的地区、科研团队、科技型企业、创新产品。

首批评选10家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和节水城市创新试点,30家水安全创新企业、30个水安全创新团队,100项水安全创新产品。

在水安全相关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中,支持开展水安全创新品牌典型示范,鼓励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国家节水型城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等开展水安全创新品牌推广。

支持水安全创新产品进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

(六)提升水安全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

成立国家水安全创新行动专家委员会,邀请战略、技术、管理、企业、政策等方面专家参加,为任务落实和决策提供咨询服务。

继续推进国家环保科技创新与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完善平台功能分类,服务环保产业创新发展。

重点发挥互联网优势,优化国家科技计划环保科技成果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提升科技成果线上线下展示、电子商务、科技咨询、中介服务、管理服务等服务能力。

推进环保装备标准化工厂建设,完善环保产业技术标准体系。

研究符合国际规则的支持政策,鼓励采用首购、订购等非招标采购方式,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支持,促进水安全创新产品的研发和规模化应用。

持续支持召开“中国环保技术及产业发展推进会”,推进环保科技创新政策和措施落实,交流推广环保创新创业典型经验。

研究水安全技术转化和交易的统计指标和方法,提升水安全科技创新监测评估能力。

研究水安全领域从事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应用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等不同活动人员分类考评制度,人尽其才。

在利用财政资金设立的水安全领域科研院所和高校中,推动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转让收益合理分配,提高科研负责人、骨干技术人员等重要贡献人员的奖励比例。

对于水安全领域相关科技重点专项,明确项目承担单位科技成果转化责任,并作为立项和验收的重要内容和依据。

(七)扶持水安全领域创新创业。

研究把握环保产业创新发展的新技术、新需求、新业态,深入拓展环保产业发展新空间,培育环保产业发展新动力。

把支持环保创新创业作为《环境领域“十三五”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原则要求,在相关重大科技项目、科技重点专项中给予支持。

结合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市场需求,大力扶持环境问题诊断与技术咨询服务等企业发展,支持“环境医院”、“环境绩效合同”等商业模式创新,集中问题诊断、技术方案、工艺设计、产品设备、工程建设、投融资服务等优势,为环境治理提供整体技术解决方案和全过程服务。

完善创新创业环境与配套条件,鼓励相关领域众创、众筹、众包、众扶,鼓励人才跨界流动,促进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为推进相关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保障。

持续开展“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环保技术创新创业大赛”,逐步完善社会化组织机制,扶持科研人员创业、小微企业成长等,鼓励优秀项目在环保科技产业基地与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孵化。

鼓励各地科技主管部门推荐项目参加环保产业创新创业大赛,参与大赛或分赛事活动组织工作,为优秀项目提供创业基地、扶持政策等配套条件。

(八)促进环保科技金融融合。

研究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充分发挥金融资本杠杆作用。

围绕国家水安全战略目标,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先行投入产业化目标明确的重大科研任务,探索支持水安全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投入模式,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鼓励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等参与,鼓励成立专业扶持基金,加强与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国家电子企业发展基金的对接,引导社会资本发起设立环保产业创业投资子基金,充分发挥银行信贷、多层次资本市场、科技保险、企业债券、融资租赁等金融资源重要作用,为水安全领域创新型企业提供良好的投融资环境。

充分利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研发投入加计扣除、仪器设备加速折旧等税收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九)推进水安全国际科技合作。

把水安全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内容,加强水安全技术合作研究、人员交流。

支持国际先进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或国际先进技术转移中心建设,鼓励水安全先进技术“走出去”和“引进来”,提升我国环保技术装备国际市场竞争力。

深入实施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能源与水”科技合作、中美环境保护科技合作备忘录、中德清洁水行动计划、中新水处理产业合作、中以水资源高效利用、中欧水资源交流平台等双边、多边国际科技合作。

实施气候变化与全球环境履约科技行动,深入研究全球变化对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等影响,提出适应性措施与相关建议。

认真履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湿地公约等国际环境公约。

三、 组织机制

(一)多方联动、合力推进。

科技部联合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海洋局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建立协调机制,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协调相关资源倾斜支持,统筹各项任务落实,监督检查实施绩效。

充分发挥地方作用,鼓励各地方依据本方案和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实施方案。

(二)多元投入、全民参与。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基地和人才专项等科技计划根据定位给予优先支持,鼓励企业、社会资本等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树立创新和绿色发展理念,调动全社会参与积极性,提高全民节约用水、保护环境意识。

举办环保产业科技成果会展,加强创新产品和文化宣传。

(三)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整合资源,发挥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骨干环保企业、环保产业科技园区、水安全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作用,加强社会化服务和培训,推进工程实施。

工会工作创新实施方案(优质20篇)篇十四

为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区域化,经镇党委研究决定,现制定xx镇基层党建“书记创新工程”实施方案:

一、项目名称。

探索非公企业党建“三会制”。

全面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区域化,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为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三、项目实施的目标。

加强工作统筹,整合区域资源,通过努力,实现党组织负责人列席企业决策层会议、发挥党组织在企业决策中的参谋作用;党员代表参加企业经营管理层会议、发挥党员在促进发展中的示范带头作用;业主定期召开党员员工说事会、发挥党组织在依法经营中的监督作用。

四、项目实施的内容及措施。

中的参与作用,发挥党组织在企业决策中的参谋作用。严格考核制度,要求班子成员向党委上报联系工作述职报告,年终按照考评细则实施奖惩兑现。

(二)建立三方联席会议制度,发挥党员在促进发展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建立健全企业、村支部、非公企业三方联席季度会议制度。在企业中为党员职工统一配发党员标识牌,开展“亮身份、树形象、争先进”活动,强化共产党员骨干带头和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组织和党员及时了解其他职工群众思想动态,搭建职工和管理层有效沟通销量,维护职工和企业双方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企业内部“优化环境、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示范带头作用。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党组织要与企业、村支部、非公企业三方定期沟通协调,对党建工作中的一些大型活动年初通过项目化运作的形式加以固定,并划分为多个子项目,明确时间节点,加以推进。通过三方联席会议,把企业和群众的急难愁问题,逐一进行梳理,形成项目,逐项进行分析整改。项目化运作按“项目运作、主次有别、合理分工”的原则,以一方为主牵头运作,多方协同配合参与,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和有效性。

考核打分,并将考评结果运用到“七一”表彰、年终评先中。在围绕服务企业发展、围绕完成企业急难险重任务、围绕促进和谐企业建设、围绕塑造企业文化组织区域党建活动,深入开展“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建设活动,学理论、学业务、学技能等学习教育活动,争创“五个好”党组织、争当“五个先锋”党员等创先争优活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等主题实践活动,以及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

(四)建立非公企业党员分类管理制度。对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实行分类管理,增强管理的有效性。扎实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非公有制企业,原则上单独建立党组织。对没有党员的企业,先建立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等群团组织,积极培养、发展、输送党员,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对于组织关系仍在村支部的党员,学习记录、民主评议、年终考评等结果运用以原单位为主,可多方兼顾,不重复运用。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筹备阶段(4月—5月)。完成区域化党建工作前期摸底、调研及宣传动员,形成区域化党建工作良好的社会基础和社会氛围。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6月—10月)。相关企业形成具体实施方案,推行“组织联设、队伍联管、活动联办、制度联建、保障联筹”工作模式,基本形成区域化党建工作体系。

第三阶段:巩固阶段(年10月以后)。探索、完善区域化党建相关工作制度,形成深入推进的工作措施。

工会工作创新实施方案(优质20篇)篇十五

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从而鼓励全体职工积极参与生产工艺、设备以及安全、环保设施等的技术改造,改变不适应的生产工艺和运行不良的设备,进而更好地为生产服务,特制定本办法:。

1、合理化建议的提出,要本着“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延长设备运行寿命”,“为生产服务,为工艺服务”的基本原则。

2、凡是提出合理化建议者,经设备科确认可行后,因故暂时不能实施,但确实有改造价值的,根据价值大小给予20~200元奖励。

3、凡是所提建议被采纳,并得到实施改造,确实有价值的小型项目,根据价值大小给予100~500元奖励。

4、对于重大改造项目,经研究后切实可行,实施后创造效益在20万元以上的给于300~1000元奖励,或申报总公司,申请“爱安泰树新风”活动奖励。

5、凡是所提建议对安全、环保等其它方面有重大改善的,经相关处室或厂部相关领导确认后给予30~200元奖励,贡献突出的给予重奖。

6、各车间每月月底将技术改造意见或相关材料以书面形式由车间主任签字确认后上报设备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工会工作创新实施方案(优质20篇)篇十六

一.指导思想。

开展创建“xx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总结推广工作室的成功经验,带动xx公司广大职工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高新技术,培养职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创优能力,依靠技术创新,攻克难关、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促进科学技术的转化,引导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性地工作,实现个人与公司的共同发展。

二.总体目标。

3.做好工作室先进经验推广和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工作,每年至少上报1-2项可用于推广的创新成果,包括专利、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获得省市级及以上级别的技术创新成果(含质量控制、合理化建议等)、科技进步奖、典型经验等。

三.组织机构。

1.建立以公司工会为主导的“xx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职工创新工作室的人员构成:

工作室设负责人一名。

(2)负责进行工作室日常工作的安排、布置、协调和活动的记录归档等工作。

点、难点问题开展技术改造、流程再造、管理创新的团队。

四.工作职责。

“xx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是针对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工作重点、难点,为公司培养综合素质人才而组织起来的。工作室工作职责如下:

2.注重创新成果的转化、推广应用与申报工作,发挥创新成果的经济效益;。

3.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培养技术创新人才;。

4.规范团队管理,建立日常管理档案。

五.工作实施流程。

1.选择课题“课题不求大但求实,推进不求快但求严,全员参与力求带动,落实精细力求效能,成果转换力求实际”

1)课题的来源有两种:(1)由负责人组织工作室全体成。

员开会启发、动员本工作室的成员积极参加讨论,课题可以由负责人选定,也可由工作室成员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创新点,主动申请。(2)各部门的负责人,是岗位创新的第一责任人,部门员工只要提出创意,部门负责人经初步认定后,可向技术中心提出申请,邀请创新工作室技术人员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讨论研究。

2)课题要在所涉及的主题中选择;。

3)每季度工作室至少有一个课题,可多个课题并行;。

2.确立课题。

2)预估实现课题的过程,若需要其他部门派人参加,可向技术中心提出申请,由技术中心组织相关技术部门,组建技术攻关联合小组,共同开展工作。

3.确定课题负责人。

1)一课题一负责人,可根据需要设立分组长,一般组长总数不超过2人;。

2)课题负责人完成课题相关技术、知识的培训工作;。

3)当工作室只有一个课题时,一般由工作室负责人担任课题负责人。

4.课题立项申请。

1)课题负责人组织课题成员讨论并制定课题开展计划、进程安排、要达成的目标、所需资金等,并填写课题立项申请表,提交技术中心评审立项。

2)工作室负责人就可行性、可能的推广效益、预算的合理性等对课题立项申请进行初步评审,在课题立项申请表上填写评审意见并签字后上报到技术中心,技术中心组织公司相关技术专家对立项可行性作进一步审核。

3)通过立项审核后,课题负责人带领团队开展创新工作。

5.活动登记。

课题负责人每月登记课题进展情况,工作室负责人需建立项目的日常档案,记录每个项目开展过程中学习、培训、成果转化推广等内容,将每季度创新项目纳入档案管理。每年年初提交工作计划,年底完成工作总结。

(二)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和评审工作具体实施流程。

1.每各项目结束,由课题负责人整理项目创新成果,并将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2.课题负责人负责撰写科技成果项目申报表,并附创新成果的实物、样品照片、图纸(复印件)或采纳部门对其经济效益的评价证明等以上形式之一,整理汇总,定期将申报表、汇总表纸质文件、电子版报至技术中心。

3.技术中心负责组织评审专家及时对科技创新成果予进行评定。特别优秀的项目成果,应优先推荐参加上级科技成果的评选,并做好专利申请工作。

4.经评定的科技项目成果,工作室需整理创新成果材料,提交办公室,通过“科技创新成果展”等平台,发布工作室技术创新成果,加速实现成果共享、落地转化。

5.按照工作计划,工作室负责人要确保每年至少完成2项创新成果,包括专利、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获得省市级及以上级别的经济技术创新成果(含质量控制、合理化建议等)、科技进步奖、典型经验等,并能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

(三)日常培训工作的具体实施流程。

1.工作室负责人每季度为工作室全体队员开展一次相关技术培训,每年进行一次考试(或者根据当年工作安排,参与公司的“技术比武”考试),并将培训记录、考试结果交由技术中心存档保存。

2.每个课题组内的培训,课题负责人可根据情况,自行安排培训次数和时间。但不能和季度的全体培训相冲突。

3.定期邀请高校或其他兄弟单位的技术专家来公司进行。

培训。

(四)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流程。

1.制定工作室的日常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并制作标牌,悬挂于工作室办公地点。确保工作室标志明显、场所固定、设施齐全、组建团队、制度完善、经费到账、台账详实。

2.倡导全员参与创新活动,建立便捷的课题申报流程。公司员工只需找出岗位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意,其它工作如确立课题、填立项申请表、评定等一系列工作,均可上报到工作室技术人员处,由其负责完成。

3.工作室负责人在工作中,要注重工作室创新文化建设,营造工作室的创新氛围,建设一个“素质高、技术精、创新意识强”的团队。在工作前阶段,根据团队特点,提出工作室的创新文化精神、理念、目标,经上级部门审核批准,可制作挂牌,放置于工作室办公地点。

4.办公室做好工作室技术成果的经验分享、典型案例宣传工作,增大创新工作室在公司、集团、社会上的影响力。

六.考核管理与激励机制。

由主管领导担任组长,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组成10人以上(含10人)的认定小组,依据评审标准,在项目完成后一个月内进行现场评审;如果课题没有评定成功,必须给员工一个合理的解释,反馈给员工,如有异议,申报人可以提出复议,在评定过程中,确保评定的公平、公正性。

工作室公开发布的创新成果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不良行为或严重违反本管理办法且造成不良影响的,管理部门将立即予以摘牌取消,追回全部支持经费,并予以通报。

(二)激励机制。

为鼓励公司全员参与创新活动,营造公司创新文化氛围,特制订以下激励办法:

1.凡经评定成功的创新课题,都以原创人的名字命名,

制作命名创新牌板,悬挂在今后创新成果的使用现场。若课题由多人讨论得出,可根据贡献程度的大小,确定主要原创人和辅助原创人,并以主要创始人的名字命名,辅助创始人可在标牌上注明。

2.公司将根据项目创新成果完成情况,开展创新成果推广会,把当阶段认定的创新成果的应用推广,作为下阶段各单位的重点工作,下发通知专题安排。在应用推广验收时,着重检查项目的推广应用情况,并严格考核,奖罚兑现。确保创新项目能及时地全面推广。

3.每年召开一次表彰大会,评出创新员工、创新能手、创新明星、创新状元,并向集团申报相关荣誉,让创新人员受到尊重、增强自信。

xx公司工会。

二〇一五年四月七日。

更多相关阅读。

劳模创新工作室制度。

工会工作创新实施方案(优质20篇)篇十七

为贯彻落实《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m政府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豫发〔2016〕19号)(以下简称《意见》)精神,进一步推进价格改革,加快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全面领会价格机制改革的总体要求

(一)充分认识价格机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市场决定价格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

多年来,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中央和省的统一部署,我市价格改革持续推进、不断深化,放开了绝大多数竞争性商品和服务价格,激发了市场活力,促进了稳增长调结构,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价格环境。

当前,我市正处于蓄势崛起、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价格改革,充分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可以更好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我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深刻领会价格机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意见》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习xx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坚持市场决定、放管结合、改革创新、稳慎推进,全面深化价格改革,完善重点领域价格形成机制,健全政府定价制度,下放区域性价格管理权限,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和反垄断执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价格环境。

(三)牢牢把握价格机制改革的主要目标。

《意见》指出,到2017年,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基本放开,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

到2020年,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基本完善,科学、规范、透明的价格监管制度和反垄断执法体系基本建立,价格调控机制基本健全,价格公共服务机制趋于完善。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牢牢把握政府定价范围、价格监管制度和反垄断执法体系、价格调控机制、价格公共服务机制的内涵,确保圆满完成价格改革目标任务。

二、深入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重点领域价格改革

(一)推进农产品价格改革。

落实国家关于农产品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的政策精神,围绕实施粮食核心生产区战略规划,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重点,深化涉农价格和收费形成机制改革,对不同品种实行差别化的支持政策。

认真落实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政策。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

(二)推进电力价格改革。

落实中央和省统一部署,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总体思路,有序放开上网电价和公益性以外的销售电价,分步实现发售电价由市场形成。

推动大用户直购电工作,落实峰谷分时电价政策,配合省2017年实施输配电价改革工作,激励电网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支持企业提质增效。

落实以用电负荷特性为主的销售电价分类政策,保持居民、农业、重要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等用电价格相对稳定。

(三)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

积极推进非居民用气市场化改革,鼓励直供用户与供气单位协商定价,择机全面放开非居民用气销售价格。

科学、合理制定我市天然气居民用气价格,完善居民阶梯价格政策。

(四)推进供水价格改革。

逐步建立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合理配置水资源和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的水价形成机制。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科学核定多水源供水综合水价,利用价格杠杆引导用户优先使用地表水、合理利用地下水,鼓励开发利用再生水。

逐步理顺水利工程供水价格,鼓励终端用户与工程供水单位协商定价。

积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分级、分类、分档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促进我市农业节约用水。

(五)推进供热价格改革。

理顺煤炭、热力价格关系,完善煤热价格联动机制,合理确定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相结合的两部制热价。

实行集中供热的县(市)要加快推进供热按用热量计量收费。

鼓励具备条件的用户与供热单位协商定价。

具备热计量收费条件的新建建筑及完成热计量改造的既有建筑,全部实行供热计量收费。

(六)推进交通运输价格改革。

综合考虑城市发展、企业合理成本、财政补贴补偿和社会承受能力等因素,完善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客运价格体系,科学制定城市公共交通票价和农村道路客运票价政策。

放开社会资本全额投资新建停车设施收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停车设施,由投资者按照双方协议确定收费标准;对纳入政府定价范围的停车设施,2017年年底前进一步完善停车收费政策,根据区位、设施条件等推行差别化停车收费。

(七)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标,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通过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取消药品加成政策,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

同步强化价格、医保等相关政策衔接,确保医疗机构发展可持续、医保基金可承受、群众负担不增加。

积极稳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坚持调放结合,政策联动,多方参与,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到2020年基本理顺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和医疗服务项目的比价关系。

逐步减少按项目定价的医疗服务项目数量,积极探索按病种、按服务单元定价。

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实行政府指导价,市场竞争比较充分、个性化需求比较强的医疗服务项目实行市场调节价。

纳入医保基金支付的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医疗服务项目,由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谈判合理确定支付标准。

落实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市场调节价政策,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需求。

充分发挥行业监管、医保控费和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医药价格合理形成。

进一步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发挥医保控费作用,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

(八)推进教育收费改革。

对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免收学杂费,公办幼儿园保育费、住宿费,公办高中(含中职)、高等学校学费、住宿费作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

率先对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

放开营利性民办学校学历教育收费标准,取消民办学校非学历教育收费标准备案事项,逐步放开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学历教育收费标准。

(九)推进旅游、养老和中介服务等价格改革。

清晰界定政府、企业和用户的权利义务,建立健全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财政投入与价格调整相协调机制,促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保证行业可持续发展,满足多元化需求。

一是改革旅游景区价格管理方式。

按照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原则,分类推进旅游景区门票及相关服务价格改革。

二是对养老机构服务价格实行分类管理。

民办养老机构由经营者自主定价;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服务机构依法对“三无”老人免费;对其他特殊困难老人提供养老服务,其床位费、护理费实行政府定价管理,其他养老服务价格由经营者自主定价;以公建民营方式运行的养老机构,服务价格由运营方依据委托协议等合理确定。

三是全面推进中介服务价格改革。

对市场发育成熟、竞争充分的中介服务事项,一律实行市场调节价。

全面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审批部门能够通过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解决以及申请人可按要求自行完成的事项,一律不得设定中介服务并收费。

审批部门在审批过程中委托开展的技术性服务活动,服务费用一律由审批部门支付并纳入部门预算。

实行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管理,目录清单之外的收费全部放开。

严禁借助行政权力垄断经营、强制服务、强行收费。

(十)推进行政事业性收费改革。

按照省定行政事业性收费改革的要求,落实取消、停征、免征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等政策。

实行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管理。

建立完善收费单位情况和其收支状况年度报告制度。

三、健全完善公正透明的政府定价制度

(一)深化价格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进一步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

市级管理的价格,凡中央和省明确放开的,我市一律放开;凡属于区域性或属地管理更加方便有效的.授权县(市)人m政府管理。

通过价格简政放权,加快供给侧创新驱动,激发市场活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促进稳增长调结构。

(二)推进政府定价项目清单化。

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和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

政府定价项目,一律纳入政府定价目录管理。

目录内的定价项目要逐项明确定价内容和定价部门,确保目录之外无定价权,政府定价纳入权力和责任清单。

根据《河南省定价目录》授权的定价事项和具体适用范围,建立本级政府定价项目清单。

(三)完善政府定价程序。

对纳入政府定价目录的项目,分类制定具体管理办法和定价机制。

创新政府定价方式方法,从直接制定具体价格,逐步向建机制、定规则转变,更多运用标杆价格和价格联动机制,增加价格弹性,使政府定价更加贴近市场。

认真履行风险评估、成本监审、价格听证、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和价格公示等政府定价工作制度。

推行价格政策跟踪调查和评估制度,对涉及重要民生和公共利益、社会广泛关注的价格政策按程序定期进行公开评估。

(四)加强成本监审和成本信息公开。

坚持成本监审原则,将成本监审作为政府制定和调整价格的重要程序。

健全和完善成本监审体系,逐步制定分行业定价成本监审办法。

创新成本监审工作方式,形成上下联动、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的格局,探索借助第三方力量参与成本监审工作。

逐步建立健全成本信息公开制度,按规定实行成本监审的,经营者按照政府定价机构的规定公开经营成本,政府定价机构在制定和调整价格前,公开定价成本监审结论。

四、全面落实促进转型升级和节能环保的价格政策

(一)落实促进结构调整的差别化价格政策。

根据产业发展实际和结构调整需要,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认真执行国家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政策,引导高耗能、高污染、产能过剩行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完善非居民用水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

(二)落实反映环境损害成本和治污成本的环保价格政策。

继续落实脱硫、脱硝、除尘环保电价政策和超低排放机组电价补偿政策。

继续执行超定额取用水实行累进加价制度。

调整排污费征收标准,实行差别化排污收费政策。

对污水处理资源化利用实行鼓励性价格政策,鼓励工业、洗车、市政环卫、城市绿化和环境用水等使用再生水。

积极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完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价格体系,引导企业主动治污减排。

探索开展用能权(用煤权)、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完善涉及水土保持、矿山、森林植被保护等资源环境收费基金或有偿使用收费政策。

(三)落实促进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的价格政策。

认真落实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电价和电价补贴政策,支持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

争取国家光伏、储能等新型示范项目试点电价及其他相关价格政策支持。

落实对风、光、储一体化发电项目的电价扶持政策。

(四)落实支持服务业发展的价格政策。

全面落实鼓励类服务业用水、电、气、热与工业同价政策,医养结合机构用水、电、气、热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政策。

落实对小微企业、养老和医疗服务业、保障性住房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等减免收费的政策,加大对小微企业、服务业和就业创业的支持力度。

(五)落实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的价格政策。

全面清理整顿涉企收费,坚决落实国家、省明令取消及免征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取缔违反政策擅自设立、自定标准的收费项目;严禁擅自将已取消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继续收取,或通过第三方变相强制收取;严肃查处分解收费、重复收费、扩大范围收费、增加收费频次等行为,以及通过电子政务平台违规收取经营服务性收费等行为。

严厉打击乱收费行为,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检查工作,重点解决企业反映强烈的在贷款过程中强制收费,只收费不服务、少服务,将收费作为行政审批、行政许可前置条件等乱收费问题。

(六)落实推进公共服务领域建设的价格政策。

贯彻落实省关于利用价格杠杆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运营的指导意见,促进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市政工程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的特许经营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

按照公共利益最大化和社会投资者取得合理收益相统一的原则,根据不同行业盈利水平和经营特点,完善价格调整补偿机制。

积极推进公共服务领域价格改革,加快理顺公共服务价格。

加强投资成本和服务成本时效性监测,依据项目运行、成本变化和绩效评价情况,健全公共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建立价格与补贴、投资的协同机制,对通过调整价格经营收入仍不能达到社会资本合理收益的特许经营项目,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财政性资金,对运营单位进行合理补偿。

对准经营性或非经营性项目,要推进政府购买,确保社会资本的合理收益。

(七)完善提高居民节约意识的阶梯价格政策。

对满足居民基本需求的,实行较低价格,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对超出基本需求的,适当提高价格,通过价格政策引导居民合理节约使用资源。

继续完善居民用气、用水阶梯价格制度,各县(市)要尽快建立居民阶梯水价制度。

新增供气城镇要同步建立居民用气阶梯价格制度。

五、建立健全科学规范透明的市场价格监管体系

(一)建立完善市场价格行为规则。

对涉及面广、影响重大,或者市场竞争不充分、交易双方地位不对等、信息不对称的领域,在价格放开的同时,建立完善市场价格行为规则,规范经营者价格行为,防止市场失灵。

完善明码标价制度,积极推进明码实价,提高商品和服务明码标价的覆盖面、准确度和有效性,促进诚信经营。

进一步完善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切实增强价格收费政策的透明度,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二)加强对市场价格行为的监管。

建立健全机构权威、法律完备、机制完善、执行有力的市场价格监管工作体系,有效预防、及时制止和依法查处各类价格违法行为,特别是依法查处价格欺诈、牟取暴利、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不正当价格行为。

加强对重点行业竞争行为的监管,配合省以上价格主管部门严肃查处价格垄断违法行为。

建立常态化、网格化市场价格监管机制。

建立市场价格巡查制度,加强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重要节假日等敏感时期的价格监管,坚持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相结合。

建立完善预警防范、应急处置、协作联动等市场价格监管机制。

(三)完善价格社会监督体系。

加强12358价格ju报信息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和发挥全国四级联动联网的价格ju报信息管理平台的作用,畅通群众维权举报渠道,提高价格举报受理、查处、反馈水平和效率。

推进价格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经营者诚信档案,开展价格诚信单位创建活动,设立价格失信“黑名单”,对构成价格违法行为的失信者予以联合惩戒,促进经营者价格自律,引导市场主体诚实守信、合理定价。

六、建立完善提升价格调控和服务水平的体制机制

(一)建立完善提高价格总水平综合调控机制。

一是建立有效应对价格异常波动的处理机制。

建立健全市场价格调控联席会议工作机制,落实各相关部门价格总水平调控预期目标责任制,完善应对价格异常波动处理机制,实施分级预警响应制度,及时有效应对价格异常波动。

二是突出完善农产品保供稳价机制。

稳步提升粮食及“菜篮子”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积极开展蔬菜价格政策性保险试点,将政府调控与商业保险有机结合,稳定市场价格。

落实好化肥、蔬菜和生猪生产流通过程中的各项价格优惠政策,强化“绿色通道”等政策的执行和督查,切实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

落实和完善生猪价格调控预案,稳定生猪市场价格。

建立商业储备制度,健全完善粮、油、肉、菜等重要商品政府储备制度,保障市场供应。

完善我市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建设、管理和补贴等政策制度,充分发挥其稳价惠民的作用。

三是加强各项政策的协调配合。

加强商品住房价格、租金价格及流通市场的监管。

完善并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加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调查统计工作,完善民生价格信息公布制度。

合理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政策合力,努力把价格总水平和重要商品价格稳定在合理区间。

四是完善价格调节基金制度。

停止征收价格调节基金后,所需相关工作经费由市、县两级财政预算安排。

(二)加强价格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价格监测机构,完善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由监测点直接上报的实时价格监测系统,提升价格监测预警能力。

密切跟踪经济形势和市场价格动态,敏感时期、重点时段实行应急价格监测。

加强价格数据分析和运用,坚持周、月和季度价格形势分析制度,增强价格监测预警反应灵敏度和价格调控的预见性和针对性。

以洛阳物价信息网为载体,大力推进价格信息化建设,构建覆盖全市的价格信息发布平台,为增强价格调控监管服务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三)强化价格公共服务。

贯彻落实国家价格认定规定,提升价格认定公共服务水平。

依法开展涉案、涉纪检监察、涉税等财物价格认定工作,为司法、纪检监察和政府行政工作提供公共服务。

积极做好重大项目建设、征地拆迁补偿、重大突发事件中的价格纠纷调解和价格认定工作,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积极开展“价比三家”活动,规范商家价格行为,引导经营者合理定价,为消费者提供价格服务。

探索“互联网+价格服务”新模式,借助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逐步建立价格大数据平台。

加强农产品成本调查,完善成本调查网络,通过农产品成本和信息服务,引导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消费。

七、建立完善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组织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协调。

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形成改革合力,细化工作措施,加大推进力度。

价格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建立部门会商机制,加强沟通协调,密切协同配合,及时协调解决价格改革的重大问题,加强工作督导,保障改革顺利推进。

(二)强化能力建设。

在减少政府定价事项的同时,注重做好价格监测预警、成本调查监审、价格认定、价格调控、市场价格监管和反垄断执法等工作,同步加强队伍建设,健全县(市)价格工作机构,加强工作力量,夯实工作基础。

加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价格改革问题的研究,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及时指导和推广各项试点经验,完善价格改革政策措施的跟踪评估机制,增强价格改革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三)兜住民生底线。

着力完善保基本的价格改革机制,在推进居民阶梯式价格改革中,区分基本和非基本需求,对群众基本需求保持价格基本稳定,避免改革成本由普通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来承担,保障改革顺利推进。

着力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努力保障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

着力完善价格维权、财物价格认定和价格争议调处等机制,更好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四)做好舆论引导。

坚持宣传引导与改革措施同研究、同部署、同实施,创新宣传方式方法,加强新闻发布,准确阐述价格政策,及时引导舆论,回应社会关切,防范价格异动。

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广泛凝聚改革共识,为深化价格改革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确保我市价格改革顺利进行。

工会工作创新实施方案(优质20篇)篇十八

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进一步提高学校科学创新活动水平,为我校青少年学生提供经常性、便捷的校内科普活动场所,加强对青少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晋江市“项目落实年”活动实施方案》有关精神,决定在我校开展“科学创新实验室”创建活动。

二、主要目标。

学校科学创新实验室将以推动学校科技教育的发展,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建立具有相关活动设备、器材和工具,以本校学生为主要对象参与实验和实践活动为主要活动形式,争取面向学校周边青少年辐射,以开展科普教育和科普活动,同时也将做为学校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有效阵地,为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区发挥应有的功能。

三、创建设想。

为了更好的开展学校科技活动,丰富学校科协的活动内容,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学校拟创建科学创新实验室,充分利用已定场所及师资,只要再配备相关探究式课程资源及系列器材装备,就能更好提供培养的青少年学生观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科学活动场所。初步拟定从三个方面进行加强建设。

1、创建机器人工作室,开展电脑机器人教学活动。

前几年由于科技馆统一进行培训辅导,学校在机器人方面也曾获得多个省级奖项,但近年来,多个兄弟学校的电脑机器人工作室陆续建立,电脑机器人的培训工作大多分摊到学校,但由于学校的电脑机器人活动由于没有工作室,电脑机器人活动明显落伍。

需要配置:电脑机器人十套,台式电脑4台,手提电脑两台,桌椅二十套,电源。预计经费:10万。

2、创建一间科技创新实验室,拓展学生科技活动空间。

科技创新实验室是目前学校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的延伸和补充,科技创新实验室是目前针对中小学学生在各个学科中学到的科学知识中,有些有趣的'科学现象,有科学探究价值的知识配套的些科技互动仪器,和可操作的实验仪器,具体分为力学系列、光学系列、声学系列、热学系列、生命科学系列、电磁学系列、机器人系列、天文地理系列、能量转换系列(近百种实验)是课堂知识的延伸,更是学生课余时间的好去处。在实验室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

需要配置:一、基础设备部分实验室装修,讲台、实验桌椅;二、科技互动仪器(一套)三、桌面型实验仪器(一套)。预计经费:10万。

3、加大科技活动投入,普及学生科技活动参与面。

科技活动一直以来是一项比较“烧钱”的活动项目,很多项目的活动器材,价格年年高涨,而且好多项目的器材属于消耗品,用完不可重复使用,或者每年比赛项目在更新,年年要购买新的装备,少则几十、几百,多则上千、甚至上万,这些都成为学校更为广泛、持续的开展学校科技活动的普及特别是电子制作科学创新活动的瓶颈。

需要配置:对学校的科技活动给予持续的支持。

四、具体活动。

科学创新实验室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有益补充和扩展,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促进素质教育发展的有效载体。科学创新实验室创建后学校将从几个方面进行开展活动。

1、科学创新实验室长期坚持实验室对学生开放,让实验室成为学生课余时间盼望的去处,让学生周末走出网吧、游戏机室,远离网络聊天游戏,走进实验室。开放时间:周一—周五,中午和下午学后一小时,周六周日上午8:30—11:30。

2、机器人工作室,每周由教师辅导3个课时,培训优秀选手参加晋江市和福建省电脑机器人比赛,每次比赛完成后,作品将结合学校的校园科技文体节和校运会两个时间段向全校师生展示;平时仅对机器人社团成员开放,开放时间:周一—周五,中午和下午学后一小时,周六周日上午8:30—11:30。

3、配合晋江市的电子制作比赛和创新大赛开展培训和指导工作,积极参与晋江的各种科技比赛活动。

4、每年结合科技文体节设计、开展的学生喜闻乐见系列科技活动,如水火箭,火星撞地球,纸质桥等等,丰富学校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参与活动,体验知识的无穷魅力。

学生科学思想和科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以科学创新实验室的创设活动为契机,扩展学校科技教育工作,着力于培养青少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素质教育发展,为培养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工会工作创新实施方案(优质20篇)篇十九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xx〕9号)精神,加快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顺应网络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大战略,倾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积极探索西部欠发达地区依靠创新驱动、实现跨越发展的新模式,现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精神,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题,以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和建设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为契机,以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为目标,以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为主线,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构建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为载体,充分考虑我省资本、人才等区域特点,因地制宜,有效整合资源,集成落实政策,完善服务模式,优化体制机制,培养创新人才,厚植创新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形成我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二)发展目标。

到20xx年,形成一批有效满足大众创新创业需求、具有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的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全省孵化器数量达到50家以上,探索利用互联网建立虚拟孵化器。

孵化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并从中成长出能够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骨干企业。

培育一批创业投资机构和天使投资人,进一步拓展投融资渠道。

健全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完善配套服务体系,产生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甘肃特色的众创空间。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构建众创空间。

总结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充分利用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高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科技大市场、文化创意园、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和高校、科研院所等有利条件,构建一批综合性创业服务平台。

充分发挥行业领军企业的主力军作用,鼓励企业建立专业化孵化器和平台,大中型企业带动产业链上的小微企业,实现产业集聚和抱团发展。

各地要紧密结合区域资源禀赋、特色支柱产业和园区功能布局,重点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文化传媒等领域,建立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产业链孵化链条。

鼓励创业投资机构、社会组织等形成多元化的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模式,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

发挥政策集成和协同效应,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数量扩张和质量提升并举,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工信委、省人社厅、省文化厅、省商务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政府国资委、各市州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

(二)营造更宽松的创新创业政策环境。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制定和规范更为宽松的行业准入政策,改革产业准入制度,制定和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对未纳入负面清单管理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

全面落实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发挥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助推作用,培育壮大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提高信贷支持创新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针对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机构集中办公等特点,简化住所登记手续,采取一站式窗口、网上申报、多证联办等措施为创业企业工商注册提供便利。

对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机构的房租、宽带接入费用和用于创业服务的公共软件、开发工具给予适当财政补贴,鼓励众创空间为创业者提供免费高带宽互联网接入服务。

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政府采购支持创新产品和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

整合汇集各部门制定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和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建立健全由科技部门牵头的劳动协调机制,为企业提供系统的政策服务和辅导。

(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委、省文化厅、省商务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 政府金融办、省工商局、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知识产权局、各市州政府)

(三)鼓励全社会参与创新创业。

鼓励社会机构和个人积极投身创新创业,重点调动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创业积极性。

加快下放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要求,尽快将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不涉及国防、国家安全、国家利益、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全部下放给符合条件的项目承担单位。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所得收入全部留归单位,纳入单位预算,实行统一管理,处置收入不上缴国库。

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完善职务发明制度,在利用财政资金设立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中,将职务发明成果转让收益在重要贡献人员、所属单位之间合理分配,对用于奖励科研负责人、骨干技术人员等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收益比例,可以从现行不低于20%提高到不低于50%。

加大科研人员股权激励力度,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科技成果入股比例不设上线。

财政资助的科研创新发展类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应结合一线科研人员实际贡献,公开公正安排绩效支出,充分体现科研人员的创新价值。

推进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鼓励高校开设创新创业类教育课程,逐步普及创业实训,建立大学生创业全程跟踪指导制度,制定创业服务公共财政购买实施办法,建立健全公共财政购买创业服务机制,建立健全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加强大学生创业培训,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所、公共服务和资金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

鼓励有技能和经营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创办家庭农场,创办涉农龙头企业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鼓励科技特派员围绕我省产业发展进行创业服务,研究制定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服务财政购买办法。

进一步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大开展全省职工岗位技能提升行动力度,实施全省职工技能素质建设工程,积极创办劳模(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开展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评选表彰活动,为包括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民工在内的广大职工提供转岗就业培训、自主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工信委、 政府国资委、省总工会、各市州政府)

(四)加强财政资金引导和税收优惠。

各级财税部门要严格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各类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创新资金扶持方式,更多运用阶段参股、风险补助和投资保障等方式,引导创业投资机构投资于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用好甘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技术创新驱动基金,带动社会资本投入,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内高新技术产业早中期、初创期创新型企业发展。

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探索建立科技创新券制度,通过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支持创业活动。

建立和增加财政支持科技担保的奖励和补偿资金,支持科技担保业的发展。

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市场化风险补偿机制,简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流程。

发挥好技术创新驱动基金作用,吸引省内外投资机构共同发起成立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培育发展天使投资群体,设立专项资金,支持职工技术创新活动,推动大众创新。

全面落实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孵化器创新发展。

(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信委、省人社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

(五)完善创业投融资机制。

发挥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助推作用,培育壮大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提高信贷支持创新的灵活性和便利性,形成各类金融工具协同支持创新创业的良好局面。

推动省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机构实施投贷联动,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股权、债权相结合的融资服务。

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为创新型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建立创业投融资平台,开展互联网股权众筹融资试点,增强众筹对大众创新创业的服务能力。

规范和发展服务小微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促进科技初创企业融资,完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退出和流转机制。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服务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专业部门或分支机构。

结合科技型企业轻资产、高技术含量的特点,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和融资担保服务。

加快科技保险业的发展,推进专利保险试点。

发挥政府投资机构的作用,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投资引导,并通过市场机制,撬动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创业投资。

继续加强甘肃省股权交易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区域股权交易中心在股权融资、股份转让和产品创新等方面的功能。

(责任单位: 政府金融办、银监会甘肃监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信委、省财政厅、省人社厅、保监会甘肃监管局)

(六)积极发展电子商务。

放宽电子商务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

按规定将网络从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险,给予同等就业创业扶持。

建立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引导创业投资基金加大对电子商务初创企业的支持,放开外商投资电子商务业务外方持股比例限制。

加强网络、快递物流等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为创业者提供免费的项目展示平台。

推动电子商务与贸易流通、工业生产、金融服务等相关领域联动发展,创新和拓展面向“三农”的服务,推进网络购物、网络化制造和经营管理、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成长,建设促进居民消费的电子商务平台,支持实体店与电商、线上与线下协同发展。

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和舞台,提升网上销售产品的质量和品质,完善网上交易投诉和维权机制,打击网络盗窃、诈骗等违法行为,保护知识产权和网络交易安全。

引导全省连锁超市等传统企业积极应用电子商务升级发展模式,鼓励商贸企业发展网络零售,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创新应用,支持全省专业市场借助电子商务扩展交易渠道、升级交易模式,支持小微网商和个人创业者借助专业市场完整的产业链优势,依托第三方平台开展网络分销与零售业务。

加强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和示范园区建设,在电子商务发展成熟的地区率先建立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实训基地,依托有条件的高校和职业院校,成立我省电子商务学院。

(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省工信委、省人社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文化厅、省工商局、省教育厅)

(七)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公共服务体系。

综合运用政府购买服务、无偿资助、业务奖励等方式,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机构建设。

充分发挥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公益性服务机构的作用,聚集服务资源优势,组建科技服务业联盟,完善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创业孵化、知识产权服务、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等机构的专业化、市场化改革,壮大技术交易市场。

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优质服务,支持服务机构为初创企业提供法律、知识产权、创业导师、财务、咨询、检验检测认证和技术转移等服务,促进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开放共享。

着力发挥传统孵化器在基础设施方面和新型创业服务机构在专业服务方面的互补优势,促进传统孵化器与新型创业服务机构的深层合作,为初创企业提供全流程服务。

鼓励孵化器建设公共实验室和研发平台,为入孵企业提供技术研发、产品或工艺设计服务,共享数据、软件、装备、设施等资源。

与专业机构合作建立检验检测服务平台,提供检验、检测、认证等方面服务。

联合本行业领军企业建立中试车间和厂房,提供技术集成、中试开发、小规模产品试制等方面服务。

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各领域的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机构,提供成果转化、技术交易等方面服务。

积极探索o2o服务模式,建立科技创业服务平台,把互联网基因注入科技服务业,实现创业大赛服务、科技创业咨询服务、中小企业信息服务、项目申报服务、技术交易服务、科技金融服务和创业培训服务。

加快发展会计、审计、保险等各类专业服务机构。

完善专利审查快速通道,对小微企业亟需获得授权的核心专利申请予以优先审查。

优化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布局,构建开放共享互动的创新网络,建立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有效开放的机制。

(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委、省教育厅、 政府国资委、省商务厅、省人社厅、省质监局、省知识产权局)

(八)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积极倡导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树立崇尚创新、创业致富的价值导向,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将奇思妙想、创新创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创业活动。

鼓励孵化器精心营造以“服务创业、服务创意、服务创新”为主题的孵化生态文化环境,积极搭建各类对话交流平台,开展创意设计大赛、创业咖啡训练营、技术项目对接会、创业辅导培训、专题论坛讲座等各类活动。

广泛宣传创新创业的先进人物和优秀团队,激发全社会关心支持创新创业的热情,营造人人支持创业、人人参与创新的舆论环境和良好氛围。

加强各类媒体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报道一批创新创业先进事迹,树立一批创新创业典型人物,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创新培养、用好和吸引人才机制。

丰富创新创业活动,鼓励社会力量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组织开展各类公益活动,组织开展甘肃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提升大学生参与创业的积极性,继续办好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甘肃赛区活动,积极支持参与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为投资机构与创新创业者提供对接平台。

(责任单位:省文化厅、新闻出版广电局、省人社厅、省科技厅、省工信委、团省委、各市州政府)

(九)加快建立创业孵化人才队伍。

全面落实国家和我省各类人才激励扶持政策,大力引进相关技术领域的留学人才、领军人才和其他专业性技术人才在孵化器集聚发展。

鼓励和支持孵化器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全方位、多领域广泛开展技术合作和成果转化交流,为入孵企业和创业人才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和研发平台支持。

建立健全创业辅导制度,培养一批创业培训师资,鼓励拥有丰富经验和创业资源的企业家、天使投资人和专家学者担任创业导师或组成辅导团队。

将创业实训、创业孵化、创业辅导紧密结合,加强孵化器管理服务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孵化器管理水平和创业孵化成功率。

围绕全省经济建设重大需求,面向全球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到甘肃从事创新研究和创业。

(责任单位:省人社厅、省科技厅、省工信委、省教育厅、团省委)

(十)以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为重点区域,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主线,营造创新环境和政策空间,不断引聚各类创新要素,激发各个创新主体和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构建起有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

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各类科技人员在实验区内创新创业,科研院所可自主处置科技成果的合作转让、对外投资和实施许可等事项,科技成果转化所获收益可按不少于90%的比例用于对成果完成人员和成果转化突出贡献人员进行奖励。

紧紧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机遇,加强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建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技术转移中心,加强人才引进和交流,吸引国内外、省内外企业积极参与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发展和建设。

加强同国内相关机构的合作交流,建立张江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技术转移中心、北京大学等技术转移基地等,在项目实施、资源共享、人才交流等方面建立健全区域科技合作机制,扩大对外开放,强化引资引智,承接产业转移。

制定“创业在家乡”计划,着力培养本地创业人才支持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鼓励职工“创新在岗位”,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责任单位:兰州市政府、白银市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工信委、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国土资源厅、 政府国资委、省地税局、省国税局、 政府金融办)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工作,加强协调推进,积极研究完善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认真做好大众创新创业政策落实情况调研、发展情况统计等工作,及时报告有关进展情况,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组织落实。

(二)加强示范引导。

最大限度地盘活利用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型试点城市、文化创意园、兰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兰州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兰州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创新创业资源,激励高校、院所开放科研仪器设备和科技服务,发挥创新创业资源的集聚效应和创新创业活动的规模优势。

鼓励各地积极探索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新机制、新政策,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服务平台,让所有创业者都能“用其智、得其利、创其富”。

(三)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大众创新创业的宏观引导、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营造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

凡是市场机制有效的领域,政府要顺势而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创新创业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坚持让市场选择大众创新创业的方向和路径,让价格机制和供需关系来调节大众创新创业的规模和形式,避免直接干预创新创业活动。

要着力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和制度体系,保障创新创业者合法权益和竞争秩序,不断夯实创新创业基础设施,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

对初创企业的扶持方式要从选拔式、分配式支持向普惠式、引领式转变,发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的杠杆作用,用政府对创新创业的“小投入”吸引来社会资本的“大投入”,形成市场化的创新资源配置格局和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秩序。

“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实施方案

20xx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学校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

根据国家教育部、省委、 政府和省委高校工委关于大力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相关文件精神,以及“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关于开展‘学习贯彻十八大争创发展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中医专党〔20xx〕2号)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xx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力推进“人才强国”战略,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核心,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构筑“创新创业教育、素质教育、专业教育”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开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一系列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培育创业意识、树立创业信心、掌握创业技能、提高创业管理水平,促进学校积极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主要形式

(一)每周举行一次创新创业沙龙活动。

在学校创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每周举办一次大学生创新创业沙龙活动,印制创业知识宣传简报,邀请有创业经历的毕业学生回校传授创业经验,学校网站开设创业专栏,将各类创业信息和政策及时公布。

通过各类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服务同学,奉献社会的精神。

(二)搭建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项目孵化和指导服务平台。

为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创新能力,在“创新择优、兴趣驱动、注重过程”的原则下,鼓励成绩优良有创业潜质的学生或学生团队,在老师的辅导帮助下开展创业项目的策划,经学生自主申报,大学生创业中心论证、学校考核,选择那些目标明确,具有自主性和创新性的优秀项目,给予资金和场地方面的支持。

学校内开辟了创新创业基地,设办公区、商铺区、会议室、洽谈区、文印通讯区等办公场所,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良好的发挥空间。

(三)抓好大学生创业体验项目的试运行。

结合学校实际,经学校研究决定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学校目前开展了四项大学生自主创业项目,分别为:荆半夏读书吧、“博学”教育培训中心 、“酷奇”车行、百草药种植园。

学校将以上述试运行项目为契机,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通过在学校全面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为在校大学生每年提供20万元的无息贷款,扶持、培育3--5个创新创业项目正常运转。

(四)探索开设《创业基础》等课程。

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探索创造出新的创新创业素质模型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规范化。

多途径的搭建开放式实践课程,大力推进多元支持的延伸课程建设,从而激发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他们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创业教育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综合素质,引导大学生养成自主、自信、勤奋、坚毅、果敢、诚信等品格,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学科之一,学校成立“大学生创业中心”,设立大学生创业办公室,由专人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积极制定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计划。

选择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老师作为教学工作“导师”,引导其他教师改变思想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明确创业教师培训要求,使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师培养的过程中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活动步骤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施方案从20xx年1月开始实施,至20xx年12月底结束,具体分为审核宣传、推进实施、半年度总结提升、再推进实施、年度总结提升五个步骤。

(一)审核宣传(1月至3月中旬)。

审核学生创业策划案,确定学生创业项目,上报创业明细。

印制第一期创业知识简报,组织举办学生创业体验项目论证会,研究部署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实施方案。

(二)推进实施(3月中旬至6月底)。

根据学校上半年沙龙活动具体安排(详情见附件),认真落实每周工作计划,合理组织学生参加活动。

(三)半年度总结提升(7月至8月)。

认真总结上半年活动开展的情况和经验做法,再制定下半年的具体安排。

(四)再推进实施(9月至11月底)。

根据学校下半年沙龙活动具体安排(待制定),认真落实每周工作计划,合理组织学生参加活动。

(五)年度总结提升(12月)。

认真总结全年度活动开展的情况和经验做法,形成务实管用、简便易行的制度成果,探索增强内生动力、推动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五、组织与分工

(一)组织机构

在学校已有的“创业协会”基础上,成立学校“大学生创业中心”。

学校“大学生创业中心”是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的分俱乐部。

为保证活动计划的顺利实施,学校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和经费保障。

“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如下:

组 长:熊xx

副组长:杨xx

成 员:刘xx

大学生创业中心负责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教育和业务指导,相关职能部门分工协作,负责各项目的日常管理。

(二)组织分工

学校创业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活动项目的整体规划和宏观指导,审定各类创业项目,招就办根据创业项目确定具体资助和金额的划拨,协调日常管理工作。

所有创新创业项目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应全程跟踪指导,将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上报给学校招就办,再由相关业务部门处理。

20xx年4月27日

工会工作创新实施方案(优质20篇)篇二十

根据《林区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活动实施方案》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重要思想,遵循现代林业经营思想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依靠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推行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改革开放,本网网为板业的跨越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总体要求。

以企业为主体,以增强企业的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把产品创名牌、服务创一流、岗位创能手、企业创效益作为主攻方向。在目标上,要以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在领域上,要与企业的产品、质量、工艺、经营、流通、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紧密结合;在内容上,要突出创新,注重生产经营中实用技术的开发和转化;在形式上,要以职工欢迎、企业需要、效果明显为标准,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开展富有时代气息的经济技术活动。

三、参加活动的范围和主要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审计学实训心得(汇总19篇)

    审计是对组织、机构或个人的财务、经营状况以及其他相关事项进行全面核查和评估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果你正在撰写审计报告,可以参考以下范例,在结构和内容上做出合理的安排

    健身俱乐部工作总结(通用19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个月工作的回顾和评估,也是为了更好地规划未来工作的关键一步。如果你还在为写月工作总结而纠结,不妨参考以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总结范文。

    小学生网络安全倡议书(模板12篇)

    范文范本是对不同题材和类型的作品进行整理和分类,它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这些范文范本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启发作用。亲爱的爷爷、奶奶、叔

    城管个人述职述廉报告(热门22篇)

    领导干部撰写述廉报告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通过总结自身工作中的廉政问题,不仅可以提高自身廉政意识,还能够起到警示他人、倡导廉政的作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述廉

    生活部部长演讲稿分钟(优质18篇)

    演讲稿范文是演讲者在特定场合下,通过书面形式来表达自己观点、阐释问题、传递信息的一种写作材料。在参考范文时,要注意保持独立思考,不要过度模仿,要保持自己的风格和

    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心得标题(优秀16篇)

    社会实践是一种检验自己所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实践的过程和成果,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财务部安全工作计划(优秀20篇)

    安全工作计划的目标是通过降低事故风险,保护员工的身心健康。大家可以参考以下的安全工作计划范文,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一、树立正确服务思想:根据织金县教

    年终总结会议主持词结束语大全(22篇)

    年终总结是一个反思和思考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我管理和领导能力。接下来是一些优秀年终总结的示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和指导。

    七夕节自助餐厅活动方案(实用17篇)

    活动方案的制定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下面是一些实用的活动方案范文,希望对大家在实际操作中有所帮助。提升太子酒吧的市场知名度。20xx年10月30

    学校支部副书记工作总结(优秀21篇)

    月工作总结是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对工作表现进行回顾和总结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在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个月的工作做好准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