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大全(18篇)

时间:2023-11-28 作者:文轩

综合实践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下面是一些经典的综合实践案例分析,希望能够引发大家的思考和讨论。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大全(18篇)篇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初步了解什么是综合实践课程,明白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2、进行采访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学会合作学习基本方法,通过小课题活动的实践感受综合实践活动,喜爱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流程预设:

一、导入。

以谈话激起学生对综合实践这门课的探究欲望。(旨在让学生初步感受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将接触的有趣的新课程)。

二、提出活动主题。

1、对于综合实践活动,你们想了解些什么?想研究性什么呢?

学生交流探究,并借鉴参考主题。

2、讨论准备工作,集体讨论后填写。

三、开展活动。

1、组织采访。

(1)明确采访对象。

(2)讨论采访主题。

(3)进行采访记录。

(4)撰写采访收获。

2、欢乐网上行驶。

3、实话实说。

(1)明确主题。

(2)开展讨论。

(3)教师进行汇总。

(4)教师指导学生作好记录。

四、活动总结。

1、展示汇报。

采访情况汇总;相关图文汇总。

(4)我的金点子。

(5)我的建议。

2、学生撰写收获。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大全(18篇)篇二

紧紧围绕提高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及提高效果开展工作,针对问题开展教研,加强调研指导,加强问题研讨,加强成果交流,促进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进工作得到均衡发展,力争使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再上一个新台阶。全面推进我校课程改革健康、持续、稳定、深入地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全面落实课程计划。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齐、开足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确保开课率。

2、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领导小组,高度重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组织、领导,从实际出发,制定可行的课程实施方案、具体的活动计划及课程评价方案,确保课程实施。

3、认真落实师资队伍。学校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指导教师的培训工作,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专兼职教师指导队伍,确保指导教师队伍落实。

三、工作要点。

1、组建教研队伍。学校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教研组,学校选定寇兴兰、牛均美引领其他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试验研究工作。

2、搞好研讨工作。学校综合实践教研组每月要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重点问题和共性的热点难点问题举办专题研讨会。

3、配合好调研指导工作。积极配合教管办对我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情况(课程执行情况、指导教师配备、培训情况、计划目标制定情况、过程管理情况、资源开发及主体活动方案制定等)的专项调研。

4、搞好成果评比。积极配合上级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优质课、说课、优秀论文、优秀活动案例等成果评比工作。

5、搞好网上教研。要求教师积极参与网上教研工作,及时宣传报道综合实践活动课实验研究情况,介绍好经验、好做法,参与主题研讨,交流优秀成果。

6、搞好评优树先工作。为了表彰先进,激励后进,树立榜样。学校将积极组织教师参与上级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优秀指导教师的评比工作,并将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工作措施。

1、召开相关教师工作动员会,明确工作任务,确立工作目标。

2、组织学习上级下发的学习材料,重新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

3、召开区域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观摩研讨活动推动。

4、评比促动。

(1)积极组织有关教师参加全区全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讲评及说课比赛。

(2)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市区级综合实践活动课先进学校、优秀指导教师的评比活动。

5、观摩学习推动。

组织有关骨干教师到岞山等地观摩学习,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

五、活动安排。

1、确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配备并确定人员安排。

2、将课程主要负责人和各年级牵头教师的名单上报业务办。

4、安排教师参加观摩学习。

5、组建校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研组。

6、确定第一个活动主题,搞好实施。(周期:9月1日——9月30日)。

7、确定第二个活动主题,搞好实施。(周期:10月10日——11月10日)。

8、参加教管办举办的区域性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研讨会十一月份:

9、继续搞好第三个活动主题的实施,并搞好总结。(周期:11月14日——11月16日)。

10、组织教师撰写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典型案例.十二月份:

11、继续搞好第四个活动主题的实施,并搞好总结。(周期:11月19日——201x年1月6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大全(18篇)篇三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打破教育与生活的隔离,孩子们在学校当中在与其他场合当中一样,需要享受一种完整的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教改也好,课改也好,第一项任务就是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把学习的过程变成生活的过程,加强学校教育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它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三年级小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非常有限,所以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在体验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体验为主,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更多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试。

考虑到三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我们的综合实践课设定了三大主题: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希望通过这三大主题激发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1.我们要在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观察力,使学生学会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观察,全面的观察。

要求学生会看、会听、会嗅、会尝和会触摸,并且会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觉,综合起来进行思考。

2.在三年级深入的观察活动中,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较),要求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

在深入地观察以后,要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无疑对他们素质的提高十分有利。

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每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都互相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学生会由本学科生成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提炼加工使之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教师都要在教学中培养自己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素材的意识,使学科教学深入、彻底,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具有广泛性。

2、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大舞台。但是很多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熟视无睹,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平淡无奇的。这是因为他们对身边的小事往往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认识身边的小事,不仅会理解小事的教育意义,而且会提高思维的品质和研究习惯。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使命。

3、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

现在的学生不再是只会读书的机器了,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的焦点问题。对一些公众现象,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渴望被大人们认同,希望得到和大人们一样的成就。我们把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校园,指导他们采用具有个性化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从而获得自己独创性的理解。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所在。如通过对自然界观察、参观、调查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珍爱生命,让学生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中获得美的体验。

4、与传统节日相结合。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泱泱大国,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是学生学习的极佳资源,为了让学生记住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结合传统的节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由中秋节、重阳节引申开来的以敬老爱老为主题系列活动。

5、与学校工作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课程,虽然没有固定的教材,但并不是没有目标。而这些目标和要求往往也是学校德育工作要达到的。因此,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与学校德育、少先队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起来,互相借鉴、互相渗透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如可结合国旗下的讲话内容、红领巾广播栏目,开展行为习惯系列、文明道德系列、时事热点系列、自主管理系列等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大全(18篇)篇四

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你知道具体的计划要怎么制定吗?下面是本站小编带来关于20xx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的生活为核心,以观察、访问、探索、调查、试验等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引导他们学习简单的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能力和必要的生活技能。

二、课程目标:

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社会考察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验证的方法。

5、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主要工作任务:

1、构建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补充与拓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

2、在校内和社区开辟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

3、提供综合实践活动备选主题及活动范围,每个班选择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注意活动过程中资料的积累,期末整理好资料上交。

四、具体要求:

五、研究内容:

(一)、活动主题:甘甜的自来水。

(二)、活动主题:安全自护我能行。

通过以上活动拟达到:

1、引导学生学会与老师、同学共同生活、热爱集体。

2、具有主动探索身边环境的兴趣,并努力的想出办法去研究。(通过活动使他们获得生活的知识以及得到他人理解、友谊的技能)。

3、结合“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教育学生学会有责任感的生活。(诚实待人、对待自己的错误、失败、挫折的办法、策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独立、自理的生活。

一、学情分析。

本年段学生共264人,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以本地区的自然、历史、人文为研究背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实验为基础,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科有效整合和教师文化沟通,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更新教师与学生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形成区域办学特色而不懈努力。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设计。

1?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体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的教学应有利于学生自主活动的开展和深化。

2?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创设十分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享有充分的心理安全,在时间的安排、主题的确定、方法的运用和成果的表达方面有相当大的灵活性,为学习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广泛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3?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有丰富材料和真实的情景,主张学生在“做中学”。学生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这些新经验与原有的概念和技能相互作用,最终形成可应用的个性化理论、模型和技能。

4?综合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从学生身边的事物或问题出发,形成跨越诸多学习领域的活动,以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问题能力的形成。通过亲身的实践,使学生了解和关心社会,了解和探索自然的奥秘并形成综合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以问题向学生质疑,学生通过操作来找出答案,小组合作汇报的形式汇报寻找问题的答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师加以纠正和示范,学生练习巩固。

四、内容安排。

本学期主要以“海西平潭”为大主题,主要安排如下:。

2月期初对平潭资料搜集。

学生主要通过网络搜集文字资料,通过采访父母,亲朋等,了解平潭过去发生的故事,

3月平潭的历史。

学生主要通过网络搜集文字资料,通过采访父母,亲朋等,了解平潭过去发生的故事,通过现场拍摄照片,民间搜集旧照片,网络搜集图片等方式完成对平潭历史的研究。

4月研究平潭现状及未来。

学生主要通过走访附近的相关单位,实际考察了解,询问自己的亲朋好友,了解平潭的现状,通过网络了解更多知识,对现状进行剖析,对未来提出大胆的猜想。

5月开展图片资料展。

将研究资料,图片等进行展览使周围同学都能对平潭有更深刻的了解。

6月期末汇总。

学生对资料进行补充和完善,分类整理。

2

页,当前第。

1

1

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大全(18篇)篇五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为了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培养学生要有时空观念,明确课程目标和实施策略,对于实现新一轮课改有着重要的意义。曾经有位教育专家说过,“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成功,不能说课改获得成功;没有亲自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就不能完整的理解课改的理念。”于是,为了更好的深入新课程,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在慢慢的起步,力争在探索中发展,在实践中结出果实。

1、要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2、恰当的处理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深层性目标、深层性主题的关系。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首先认识到新目标、新课题的必然性,并充分肯定其产生的价值。应该特别强调在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产生的生成性目标和生成性主题的核心地位。

3、课时的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4、任何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要整合。

5、以融合的方式来制定三大知识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要求。根据地方与学校的课程资源,以总和主题或总和项目的形式将三大领域的教育融合在一起,达到总和理想状态。

1、亲身经历、深入探究。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主要形式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去做,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获得对于实际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感受是学生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也使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发展的基础。在实施过程中,让学生亲自参与科学探究的活动,体验科学活动的艰辛与愉悦,让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去感知各种人和事,获得丰富的人生经历和体验。

实施要点:

(1)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世界,自主去选择,把学科知识加以融合并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回归于生活、回归儿童、回归自然,使学生顺利的投入到各种实践活动中去。

(2)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走出课堂,置身于广阔的大自然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亲身经历和实际操作与活动等获得丰富的体验。

(3)在活动方式中尽量采取参观、访问、调查、实验、采访、上网、设计操作获得信息,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方式。

2、自主发展、提供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重视学生的观点和行为,鼓励学生自主选择、独立创造。根据自己兴趣爱好确定活动内容及方式,让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学习,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

实施要点:

(1)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建立一种真诚平等、信任的相互关系,为学生主动发展提供一种宽松的环境和心理氛围。

(2)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要适当安排学习材料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澄清自己想要学什么,想要做什么;而不是规定他们学什么,做什么。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和活动方式,能够发现自己所学内容的用途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3)学生在具体活动情境中,随着问题的解决和引发的兴趣而产生一些新的目标和新的课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去研究,肯定其研究价值。鼓励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获得新的感受,达到持续的自我教育的目的。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发展,科技研究领域才有所突破,研究成果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4)学生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教师给予适当帮助,但不能急于求成、包办代替,应导航指路,教给方法,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去解决问题,依靠自己的力量,越过障碍,知道自身的价值和自身的意义,从而更愿意深入、更持久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5)教师在活动中不能“授人以鱼”,而是要“教人以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重要的是应传授“养鱼技术”,使之终身受益无穷。

3、探索发现、拓展提升。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索与发现,在探索研究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围绕某一主题或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来展开。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给出现成的答案,而是为学生的探究发现提供机会和帮助,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调查,解决实际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简便方法和技巧。

实施要点:

(1)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考察、社会调查以及实验,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诱发探究动力。

(2)使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多种渠道在开放性的情境中自觉收集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协助学生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注重启发思路,提供线索,不能把学生的探究引入一个已有的结论。

(4)对学生的探究发现进行评价时,注重探究学习过程,不能完全看结果,结果可能是多种答案。注重知识、技能的综合应用和各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的掌握,不能只看掌握知识量多少。注重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的体验和感悟,不能只看别人传授知识掌握多少。注重探究过程和方式的独立性、创造性、开放性,不能只看固定程序的再现和重复。注重探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4、交往合作、融于社会。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把教学过程视为一种交往、合作的过程。是师生在社会中进行多边的、多向的、多方面的人际交往和互相作用的过程。强调把学习活动和社会结合起来,把学术的目的和社会的目的、个人的目的和群体的目的协调起来,这种交往不限于课堂,而是要走进社会进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交流。这种交流也不限于师生、生生交往。一项研究课题、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考察与调查需要多人合作,多组配合,多方面人员的参与才能完成。这种交往合作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智力的发展,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利于学生人格健全,正确评价认识自己,懂得尊重理解他人,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自主合作探究,形成民主素养和团队精神。

实施要点:

(1)由于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生成性的特点,要求教师与社会各方面人员,为学生提供多种的条件和机会,融洽合作形成合力。

(2)注重帮助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随机调整。

(3)当学生以合作小组的形式开展活动时,引导学生制订小组共同目标,拟定活动方案,做到分工合作,不同的学生在活动中分担不同角色及承担相应的责任。收集资料,组织小组成果交流汇报,让学生共享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归因。

三四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科学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的综合、整体认识能力,以人文精神与科学态度从社会生活的现实与未来中发现、提出问题,抓住主题的本质,判断问题的价值,使学生逐步形成善于质疑、善于探究,用于实践、勤于求知、积极向上的精神。

五年级着重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分析、综合信息,具有初步设计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构建知识模型,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辨力与批判性反思,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学会科学的思维和条件的方法,为学生研究问题思维模式上的创新意识打下一定的基础,为学生研究的发展方向奠定初步的基础。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整合程度很高的新课程,制度政策是综合实践活动走向“规范化”、“常态化”的根本,也是必备的条件。要使综合实践活动该课程象语文、数学等课程一样成为“常态课”,我们深知,光靠领导和教师的热情、责任感是不行的必须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1.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组织设施和考核机构,明确了各自的分工与职责,制定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和学期的活动计划。

2.课时的保证,确保每周每班的信息课、劳技课、研究性学习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另外每班还设有一节科技活动课作为机动调配。

3.制定评价制度,建立了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中学综合活动课程老师考评、教学过程的评价等制度。每学期学校举办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

1.学生利用双休日在校外开展活动的时候,要让父母知道,最好有家长陪同,保证安全。

2.课程表上安排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要充分利用,让学生进行活动情况的交流,方案的调整,教师进行指导、点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大全(18篇)篇六

一、组织机构。

1、成立区“综合实践活动”中心研究组:由校长、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组成,由校教导主任刘丽军同志任组长,由教研组长刘旭平同志任副组长。

2、各学校成立校“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由教导处、教科处有关人员、任课教师组成,由校长任组长。

3、建议成立校级“导师团”:由学校教师、家长代表、社区代表、外聘人才等人员组成。

二、课时安排。

1、根据《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全县20xx学年小学3―6年级开设,每周平均2课时。

2、每周2课时可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弹性安排。

三、实施过程安排。

1、准备阶段:20xx年9月1日――9月15日。

2、实施阶段:20xx年9月15日――12月31日。

(2)进行实施阶段的校本教研:原则上两周一次,以沙龙式研讨为主;

(3)组织区级现场观摩教学和研讨活动;

(4)参加大市范围内的教学交流活动(光盘)(12月份)。

3、总结阶段:20xx年1月。

(1)各学校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专题总结;

(2)推荐参加大市范围的评先活动。

四、工作措施。

(2)学习形式:学习与研讨相结合、自主与合作相结合;重体会、重感悟、重反思。

2、积极探索,多方开发和活用课程资源。

(1)通过系统性的讲座、组织参观、校际研讨等形式有效开发和活用校内人才资源。

(2)面向社会、家长宣传学校的教育目标,尝试建立家长人才资源档案库,有效开发地域、人才资源。

(3)有效开发和利用社区和社会的物质资源:自然体验活动的设施设备,如绿地、花草、江河湖海等;社会体验活动的设施设备,如博物馆、福利院等。以此弥补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

3、大胆实践,尝试在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1)课程目标:围绕知识、态度、能力三个基本维度研究;

(2)课程内容:围绕三条线索: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进行选择与组织,实现三者的均衡与整合。

(3)课程实施:重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大领域的融合研究;重视课题发现――课题探究――成果发表的单元活动流程研究。

(4)课程评价:结合“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方式,进一步探索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价的有机结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大全(18篇)篇七

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竞争实质就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而国民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劳动者真正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表现。而我国原有的基础教育体制明显存在部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脱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脱离了社会实际。这样的教学往往以学校、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校要通过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来克服以往课程中脱离学生自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和善于实践的能力。同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养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实施的主要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探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1、实施原则。

式和其他课程有交叉,但价值取向和功能是相对独立的。我们在实施中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关注兴趣。基于学习者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有别于学科课程的一个基本标志。充分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建立一个更接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创新课程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确立自身存在合理性的必然选择。

(2)回归生活。学校课程建设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课程设计向真实生活情景转化,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综合实践活动必须最大限度地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当今学习理论表明,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中和有背景中,即与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发生密却联系时,才是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客观上决定了这类课程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必须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这是综合实践活动选择课程内容时必须坚持的一条最基本的准则。

问题的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最根本特点。需要指出的是,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营造实践情景,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4)着眼创新。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它不受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着眼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要以培养今天的学生适应明天的社会生活为己任,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主动实际的过程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具备初步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大全(18篇)篇八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研究,面向全体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现实,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追求的新型课程教学范式,它适合我国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又呼应世界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了空间。

目前在我国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课程价值取向已由知识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上,强调学生多样化的发展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的密切联系,强调加强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基于以上认识,再纵观我校学生的发展现状,我们发现学生对社会缺乏认识,对家乡缺少了解,对处理问题缺少责任感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本着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这一理念及创建一流中学的信念,本学期将积极投入到校本课程的开发、探索与实践中去,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努力打破学校的封闭性,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加强与现实社会的沟通和联系,让学生及时了解时代的最新信息,紧跟科技迅速发展的步伐;使他们在情感态度、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学会学习等方面得到较大较快的发展,增强他们的探索与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1、通过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使学生关注自然、体验生活、走向社会,促进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家乡,进而爱社会、爱祖国等方面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发展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思维能力,转变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育观、课程观的更新,改善我校课程结构,结合本地资源,完善和丰富校本课程。

2、建立实践第一的观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我们要大胆放手地让学生参与各项实践活动,要指导学生自主选择探究课题,各年级可让学生畅谈自己最常做的事与自己最想做的事,由学生的问题和兴趣入手,自主开展研究、引导学生进行考察、访问、宣传、调查、收集材料等活动,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生成研究的课题,寻找研究的方法,自主进行总结,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感受探究的乐趣。从而增长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的各种素质得到提高。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在新课改的教育平台上,它有着更大的创新空间。全体老师要树立教育创新的观念,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的办学目标以及学校的特色建设等设计方案、科学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实现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领域的整合。

2、分层次学习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做好教师培训;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理解综合实践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

3、召开课题中心组成员会议,确定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

6、每月坚持开展一次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交流和成果汇报观摩活动;

7、采集研究有关数据,积累资料,

8、总结、交流,编印案例、活动设计集,档案袋,典型个案追踪集等。并争取拿出高质量论文向有关教育刊物投稿。

1、健全组织领导,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校长室负责对课程的开展进行统一的协调;教务处负责培训、鉴定教师的工作、课程的组织与落实,负责课题组各成员、学校相关的各部门、各子课题组的协调工作和课题研究的资料积累和课题档案管理工作。现代信息技术组负责信息技术教育,为课题研究提供技术保障,完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辅助管理软件的设计、编写。

(1)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2)专业指导小组。

组长。

成员(农科站农业技术员)、xx(农科站淡水养殖技术员)、xx(工业管理中心工程师)。

2、组建课题研究中心小组。以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小组为主体,小组设立组长各一名(各年级组长)负责召集本年级各班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协商确定课程的具体实施详案。各班主任负责整体协调、管理本班各小组的活动,指导学生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点拨、督促,提供条件。

3、课题研究组员:各年级全体老师。

本课程坚持以”活动促发展”为指导思想,要求其教学评价也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1、学生评价。

(1)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j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记录,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3)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

2、教师评价。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4)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大全(18篇)篇九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设立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年的实践中,我区各小学以活动为载体,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现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案:

1、成立区“综合实践活动”中心研究组:由校长、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组成,由校教导主任刘丽军同志任组长,由教研组长刘旭平同志任副组长。

2、各学校成立校“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由教导处、教科处有关人员、任课教师组成,由校长任组长。

3、建议成立校级“导师团”:由学校教师、家长代表、社区代表、外聘人才等人员组成。

1、根据《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全县20xx学年小学3—6年级开设,每周平均2课时。

2、每周2课时可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弹性安排。

1、准备阶段:20xx年9月1日——9月15日。

(3)各学校交流课程实施方案(9月15日);

2、实施阶段:20xx年9月15日——12月31日。

(1)各学校按照课表,认真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2)进行实施阶段的校本教研:原则上两周一次,以沙龙式研讨为主;

(3)组织区级现场观摩教学和研讨活动;

(4)参加大市范围内的教学交流活动(光盘)(12月份)。

3、总结阶段:20xx年1月。

(1)各学校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专题总结;

(2)推荐参加大市范围的评先活动。

1、认真学习,全面把握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

(2)学习形式:学习与研讨相结合、自主与合作相结合;重体会、重感悟、重反思。

2、积极探索,多方开发和活用课程资源。

(1)通过系统性的讲座、组织参观、校际研讨等形式有效开发和活用校内人才资源。

(2)面向社会、家长宣传学校的教育目标,尝试建立家长人才资源档案库,有效开发地域、人才资源。

(3)有效开发和利用社区和社会的物质资源:自然体验活动的设施设备,如绿地、花草、江河湖海等;社会体验活动的设施设备,如博物馆、福利院等。以此弥补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

3、大胆实践,尝试在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1)课程目标:围绕知识、态度、能力三个基本维度研究;

(2)课程内容:围绕三条线索: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进行选择与组织,实现三者的均衡与整合。

(3)课程实施:重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大领域的融合研究;重视课题发现——课题探究——成果发表的单元活动流程研究。

(4)课程评价:结合“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方式,进一步探索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价的有机结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大全(18篇)篇十

以家长会为契机,让家长真切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让家长积极地投入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当中来,增进家长与学校的感情,为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营造良好的家校合作氛围,特召开全校学生家长会。

一、活动时间:

201x年4月20日(星期四)下午14:10。

二、活动地点:

各班教室。

三、通知家长。

各班主任在本周三以通知单通知家长开会时间、地点及主要议题,以便于家长安排好他们的工作家庭生活,并尽可能的让学生的监护人来参加,对有事不能来参加家长会的人应提前做到心中有数,并通过协商另约家长见面时间。

四、开会准备。

开家长会之前应布置好教室,给家长以干净、整洁、明快之感,提前通知课任老师做好开会准备;安排学生做引领员,引领家长找到自己孩子的座位。

五、开家长会的要求:。

1、班主任宣讲本次家长会的内容,让家长做到心中有数。

2、班主任汇报前期工作内容及工作成绩。

3、班主任讲解有关学生安全的常识及要求。

4、班主任汇报纪律、学习及完成作业情况及常规管理状况。

5、请各课任老师谈近期学生的学习情况,向家长汇报并作以指导,以谋求合作。

6、班主任对前一阶段学生的表现做以具体讲说,多点名表扬,尽可能的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问题讲现象,并提出指导意见及合作方法。对解决有难度的问题可拿出来与家长共同研讨。

7、指出下一阶段工作重点,明确工作内容。

8、个别沟通。

六、对老师的要求:。

1、家长会要提前入手,准备充分。

2、各教师认真准备好家长会发言稿。内容要详实、客观、公正。

3、教师着装要得体,大方。

4、语言要准确、生动、凝练,切忌罗嗦。要多说能鼓舞人心的语言,让家长教育孩子有信心。

5、态度要亲切、真诚,具有亲和力,并能体现出教师的职业素养。

6、班级布置和教室、清洁区卫生:班主任。

七、上交材料:

家长签到表、活动记录表、教师发言稿。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大全(18篇)篇十一

三年级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学期围绕“美化校园”主题,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校园绿化。使学生在亲身参与实践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的经验;理解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整体关系,培养对自然的关怀和对社会和自我的责任感;形成主动发现问题,独立于周围生活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学以致用,培养合作、分享、主动等良好的人格品质。

(一)课程的特点。

1、通过“校园绿化”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在情感、能力、认知上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校内外设置绿化实践基地,鼓励学生从事各种调查活动,实现校内外紧密融合,强调语文、数学、自然、艺术、劳动的渗透与融合。

运用调查、研究、观察、积累等多种方法和形式,重视知识、经验、技能的综合运用。

2、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调研报告、实际种植、规划设计等实践活动中获得亲身体验和直接体验,培养实践意识,形成综合实践能力;基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开发课程资源,让学生开展有计划、有效果的实践活动。

3、让每一位学生参与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感受生活,在各种主题活动中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内容。

本学期“校园绿化”的综合实践分为三个方面:。

1、专题研究:本学期开展了两次专题研究活动,学生通过观察和调查实践,在老师的帮助下确定了自己感兴趣的校园绿化研究课题。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资料进行文献研究,去花圃进行实地考察和行动研究,小组合作。

2、操作实践:。

春天来了,调查适合野外种植的花木,买花种在学校、户外、花坛,定期养护。

2、学生们相互配合,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为绿地设计花园,选择一两套较好的花园设计图纸,根据图纸现场种植花园。

3、植树节前后组织一次植树活动。

4、在合作小组或班级之间开展盆花种植比赛。

5、对市场上的热销花木进行调查,对热销花木的名称、原因、养护方法进行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

(三)课程实施。

1、课时:。

周二安排在周四下午的第一和第二节课。

2、类别类型:。

(1)方案设计型——学生在学习简单的园艺知识和艺术图案知识后,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花坛设计和校园绿化总体规划设计,尊重学生自主选择、自主设计、民主交流。

(2)知识普及——鼓励学生上网,从图书馆学习相关知识。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介绍自己的经验,并关注学生自主建构和应用知识普及的意义。

(3)实践活动型——组织参观,实操种植花草,开展园林养护等活动。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体验、体验、感悟和探究。

(4)研讨班——举办校园绿化专题研讨班,引导鼓励学生自主提问,在自主或合作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充分民主的讨论。

(5)成果——交流——不仅是物化成果的交流,也是失败过程中成功经验教训的交流。就学生的发展而言,成功过程的经验和失败过程的教训是比综合实践活动后的物化成果更重要的“成果”。

(6)论文答辩式——要鼓励学生组成“专家组”,对学生撰写的专题研究论文进行提问和答辩,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思维能力和自信心是让学生体验“防御”过程的最终目的。

3、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心研究组,校长为实验研究组组长。

三年级班主任和综合实践老师,自然、劳动、音乐、美术、科技、体育为项目组成员。

4、课程评价:。

本课程的评价包括三个部分:学生、教师和课程本身的评价。

重点是评价学生的发展水平和水平。评价标准应为“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校园绿化”综合实践中的各项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即以学生现有的发展基础为评价标准,突出学习过程的意识、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能力、思维和方法。

评价方法有很多种,应用评价方法的前提是观察。通过观察,记录和描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采用“档案袋评价”和“咨询讨论评价”等方法。教师在使用这些方法时,要注意用文字说明学生的活动是令人满意的还是需要改进的。每个学生建立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让学生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与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体验和进步的喜悦。文件封面中收集的数据如下:。

(1)学生成绩:标本、校园绿化规划设计图纸、调查报告、专题研究等。

(2)获奖证书:。

(3)各种评价: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让学生重新学习不满意的其他评价,直到得到满意的其他评价。教师评价应由学校管理和学生评价两部分组成。

实施实验研究。

1、一月,九月。

老师有一节关于花坛设计的课。

做好组织工作。

学生花坛设计图。

学生们种植盆栽花卉。

确定一个研究主题。

优秀园林设计图的评价。

开展花卉种植比赛。

教师帮助学生确定题目。

在学生中开展教师评价。

设计研究计划,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学习。

写一份研究报告。

室内种植和定期养护。

在学生中开展教师评价。

4、四月,十二月。

植物知识测验。

花卉市场热销花木调查(热销花木名称、热销原因及养护方法)。

在老师的指导下重新确立一个研究课题。

做好两个活动的组织工作。

在学生中开展教师评价。

5、五月,一月。

在导师指导下,设计研究方案,开展综合性实践研究活动,撰写研究报告。

整理材料袋,做好总结。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大全(18篇)篇十二

中心小学为了加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采取“点班带动,面上推广”的工作策略,采取措施稳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进程。

学校建立以国明政校长为组长,张文渻为副组长,7位教师为成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科研课题组。国明政校长负责全面工作,张文渻为业务指导,其余几位教师为主研教师。

1、在校教师均有承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责任和义务。学校安排各班班主任为任课教师,,同时还积极利用当地的社会资源,聘请社会人员兼职。注重教师的培训与培养,不断调整教师的知识结构,建设一专多能型的教师队伍。

2、对教师们进行规范性,灵活性培训。规范性培训,就是把老师送到市级进行专题培训,充实理论,丰富内涵。灵活性培训,第一就是校内培训老师,蔺国明老师先后组织老师们学习综合实践课程标准,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点,明白了这门课程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同时学习其他地区综合实践活动经验,弄清了具体的操作方法。第二,就是让教师走出去,多走走,多看看,见多识广,学习为我所用的东西。

按照《纲要》要求,小学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一般每周为3课时,同时开发利用周末、节假日等课外时间,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在具体课时分配上,研究性学习每学期组织1-2个研究课题或项目;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每学期2-3次活动,每学年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少于10天;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可按集中或分散的方式,统筹安排课时。

学校以寿光市教研室开发的小学3-5年级(6年级正在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作为指导性教材,各班班主任充分借助这一有利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好、实施好本班的综合实践活动。

1、在校内开展。注重开发优势教学资源,学校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各具特长的教职员工以及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校园设施、场地和设备等。

2、在校外开展。一是发挥校外实践基地的作用。二是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开展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不象其它学科,它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向自然环境,向学生的生活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这就需要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拍照、摄像、购买资料、奖励师生等,都需要经费开支,尽管我们学校财力有限,但是,学校也拨出相应的资金投入,确保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我校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过程中,有许多地方做得不很理想。大家都知道,综合实践活动应该让学生自己去组合,自己去活动,但我们的教师也出现过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情况,另外,在管理上我们也感到困惑:参加综合实践的老师工作量很大,至今我校没有找到合理计算方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大全(18篇)篇十三

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们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的有关要求,对学生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拟以“生存教育”为主题,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提高生存能力和综合素质为重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生存意识,掌握一定的生存技巧。在实施过程中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提倡“自主”,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课程改革。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懂得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1、构建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补充与拓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

2、在校内和社区开辟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

3、提供若干综合实践活动备选主题,每个班各选择一个进行研究,注意活动过程中资料的积累,期末整理好资料上交。

5、数学科教师作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全程指导各班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语文教师要积极配合数学教师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6、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开发校本资源、社区资源结合起来,办出学校特色。

本学期开始,我校将紧紧围绕“生存教育”为主题开展活动,各年级任课教师根据学校计划,明确本学期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和基本思路,进而认真制订好“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开展活动。

课后反思1。

我在设计课程中没有将课想得那么复杂。而是创设一种全新的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学习情境,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观察、体验与思考,从发现中提出问题,然后积极主动地去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对教师来说课最好不用“上课”或“教”这样的字眼,而是用“做”“实施”或“开展”更合适。因为综合实践课不是“上出来”的,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在这个空间里,我让学生尽情地观赏一切,分析一切,这一切原本对他们来说,确实是陌生的,但正因为陌生,恰恰给了他们以新奇的感觉,学生透过疑云看本质,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活动,开展广泛的交流,并对获得的种种信息和现象进行充分的,毫无拘束的争辩,在争论中认识,在争辩中深化。这对于我们也提出了一个严厉的挑战,因为通过活动可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探究性,学生带着问题来研究,带着准备来探索,一切也都是新的,这样一来,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可得到提高,也有利于拓展文化结构和自身素质。在活动中,一些学习并不是很好的学生,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激情和能力,让人欣喜而欣慰。他们那种敏锐的洞察力,那种高超的探究能力,那种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都充分展示出了,活动给了他们欣然求知的乐趣,活动教会了他们做人的道理。

本学期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实施中,我将它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交流阶段。对于我设计的这些主题,一节课完成是不现实的,为此我一周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让学生有足够时间、空间,深度参与实践过程,获得丰富体验。

在准备阶段,在学生对身边的社会、自然现象有了初步观察的基础上,在教室里讨论,由我来指导学生提出问题,确定主题,做出活动方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孩子将模糊的问题有效合理地表述出来,并帮助与指导学生准备工具与材料。

在实施阶段,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去经历与体验。因为学生的能力有限,还有安全问题,活动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我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一些指导,对一些必要的专题讲解和方法的介绍,并对学生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观察,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对学生做出恰当的评价。

课后反思2。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自在的组织活动小组,确定好自己研究的主题及内容,确定研究的目标体系。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我精心设计过程,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学习过程进行严格的调控。在综合实践中,研究方式的选择,学习小组的组成,活动过程中的计划、活动成果的构想,都完全在学生自己手上。

四年级学生“小”,而综合实践活动课却是个“大”课。这个问题曾经一直困扰着我。一学期的实验表明,以前的理解太狭隘了。综合实践课无所谓大小,关键是要找到适合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路子,意识是培养出来的,能力是锻炼出来的,要对自己的学生有信心!

综合实践活动不能“教”,但综合实践活动课却离不开必要的“教”。这后一个“教”就是指导。尤其是课程启动才短短几年,学生处于一种不知所然的状况,一上来就放由学生所谓“自主选题”,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经过实践的摸索,我指定了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离不开教师的具体指导,制订计划,学会合作,均需要教师的点拨,甚至是训练。要“放”就必须先“扶”,否则学生无所适从。但老是“扶”而不敢“放”,学生永远学不会自己走路。我一开始就布置他们写方案,由于有生活中的基础,很快方案就出来了。但是在方案的实施阶段,一开始担心他们第一次在校外自己活动,安全问题是我比较担心的,还有一点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还是不够的。但是实践下来,现在的小学生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应在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要有新的师生观、新的教学观。而以前自己以教学主宰者自居惯了却浑然不觉,依赖讲授法多了却秉性难移。课程实验刚开始,我还是不知不觉地老用讲授法,介绍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和作用,结果两节课下来,学生就兴趣全无了。这时,我才发觉:不对劲!活动课不能这么上!活动活动,必须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发展,在活动中受益,在活动中体验成长,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旧的单一的讲授法必须淡去,必须采用新的“活动教育法”来“活动育人”。

教师只是个召集人。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决不是一个教师就能全部包下的。综合实践课是集体课!怎么不叫学生去请其他指导老师呢?后来的实践证明,只有教师间的集体协作才能高质量地教好综合实践活动课。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探索过程,是一种实践过程,也是一种开放性思维过程,在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是不重结果,而重过程,只要我们的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成长起来了,这就是我的成功。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大全(18篇)篇十四

一、加强理论学习。

学习综合实践课程和劳动教学理论知识、先进的教育思想、他人的实践经验,加强自身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二、与其它学科整合开展各项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技术。

1、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形成自觉保护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亲历劳动过程,在劳动中增长技能,学会劳动。

4、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习,学会自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5、积极参与技术实践,掌握基本的技术知识与技能。

6、结合语文、数学、科学学科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为目的,注重劳动技术教育与相关学科的整合。

7、了解劳动世界,理解劳动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原则。

1、注重基础。

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培训。

2、体现综合。

劳动技术的课堂学习要与课外活动、常规指导、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等途径相沟通相结合,以实现其教育目标。如学校生活中的值日活动、环境整理,可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

3、讲究科学。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在方式和内容上应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和年龄阶段特征。

4、注重实效。

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教育的实际效果出发,选取内容,确定方式,安排实施计划。在实现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形成本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传统和特色。

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际。

1、学校图书室。

一是学校的图书室发挥好现有图书的功能,提高图书的流通率;二是开放阅览室,供学生博览群书和查找资料。

2、信息技术。

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教会学生围绕主题在网上搜寻资料。

3、绿色学校的创建。

结合学校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做好综合实践活动。

4、红色教育。

结合学校的红色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家乡的教育。

5、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6、家校配合,共造劳动环境。

(1)创设校园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2)创设班级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3)创设家庭劳动环境。

五、主要工作安排。

二、三月份:

1、拟定适应综合劳动学科特点的学期教研计划。

4、结合植树节进行植树活动。

四、五月份:

3、从农村实际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4、结合学校红色教育开展活动,组织调查三岔红色史。

5、组织小学生开展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活动。

2、收集、整理本学期工作资料。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大全(18篇)篇十五

一、活动背景:

我们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土壤,因为土壤能够给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水和各种无机盐,并起到固定植物的作用。但是土壤资源有限,而且土壤易受环境污染。以蔬菜为例,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土壤、地下水中含有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越来越多,在这样的土地上种植的蔬菜也含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这样,我们吃的蔬菜就不那么香了,它们对人体也有害了。最近,一种绿色无公害蔬菜出现了。它不含有害的农药,营养丰富,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如果它是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直接供给植物水分和无机营养,并以水或其他基质作为植物生长发育的基质,那么我们就可以不用土壤来栽培植物了,这种方法就称为无土栽培。这种栽培方法一点也不神秘,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在自己的家里动手种植这种无公害的蔬菜。

无土栽培具有栽植方便、节约肥水、提高效率、种植工序简单、无污染、产量高、产品品质优良等诸多优点,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前景广阔。也许未来在太空中,人们可以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粮食和蔬菜,为星际旅行提供食品。

二、活动准备:

1、给学生讲解种子发芽和植物正常生长的条件。

2、材料准备:中心统一配备。

3、查阅有关无土栽培的资料,听老师讲解,并做好记录。.

三、活动过程:

(一)查阅:

1.植物生长需要哪些营养元素。

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营养元素,其中有16种是必须元素,包括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9种大量元素和硼、锌、锰、铁、钼、铜、氯7种微量元素。植物营养液是人工配制的无机盐溶液,应含有植物生长发育的全部必需元素,且各种营养存在状态、数量、比例及ph值都要适合植物的吸收和生长要求。不同植物所需营养液配方不同。

2.无土栽培有哪些方法。

基质是指用于固定植物并容纳营养液和空气的材料。根据基质不同,可将无土栽培分为水培法、雾培法、固形基质栽培法等。固形基质通常选用蛭石、珍珠岩、细沙、砾石、陶粒等。固形基质栽培是一种常用且简单易行的方法,可根据植物特点将一种或几种基质混合,也可单独使用。能够盛装营养液和基质的各种花盆、玻璃器皿都可使用,但也应根据家中环境和植物特点选择大小合适且美观的容器。选好容器后将植物根洗净植入基质中,加入营养液,选择合适的光照和温度,这样栽培的植物才能正常生长。

(二)设计:

根据无土栽培知识,设计一个具体的无土栽培的方案:

(三)体验:

按照说明书及老师讲解要求,回家自行动手种植,注意深度,浇水量和营养肥料的使用。

(四)活动时间安排。

1、4月初,学生自由结合,成立“无土栽培小组”。

2、5月初,在种植过程中查阅更多的有关无土栽培知识并对活动情况进行记录。

3、7月初,种植3个月后,将自己栽培的成果和观察记录带回学校,与其他同学比较种植情况,交流体会,回家后对种植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分析。

四、可供活动评估的结果:(如总结报告、图像资料、获奖名次等)。

a:学生种植日记。

b:活动开展过程和活动成果的照片。

c:师生参加活动体验感悟。

五、实施规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大全(18篇)篇十六

科技实践主要关注的是科技的经济价值,这导致科技系统与生态系统存在着结构性矛盾。下面是有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实施方案,欢迎参阅。

一、目的意义:

为加强中学生社会实践和劳动实践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扎实有效的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资源优势,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根据初中劳动技术课的要求,决定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教育时间培训。

二、组织领导:

带队领导:张建国王树林。

带队教师:徐小峰魏雪梅颜峰宋芳李向飞张晓红时佃强崔云德郭丛丛贾丽。

三、带队须知:

1.每位教师提高认识,加强工作责任心。各班主任组织学生按时到实践基地报道,并协助基地管理人员安置好学生。

2.带队教师负责学生上课以外的全日制管理,督促学生按时打扫教室内、外卫生及宿舍卫生,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确保不出现人为安全事故。

3.上课前协助任课教师组织学生按时进入实践基地,协助基地教师组织学生。按要求对任课教师进行评议。

4.带领学生认真学习基地有关材料(学生入校工作指南,学习活动指南、生活指南、一天生活学习流程、宿舍物品使用管理规定、宿舍安全守则及其评价标准、离校须知等)。

5.做好与基地管理人员的协调工作,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基地管理人员协商处理。

四、学生须知:

规章制度。

体现良好的明集中学学生的精神风貌。

2.严谨携带管制刀具,随身听及录音机、手机、mp3等。认真学习并遵守安排内容,努力达到学习效果。

3.每天统一穿校服,早操统一穿运动鞋。

4.进入实践基地后学生的活动范围只限制在基地内,如果学生因特殊情况,必须外出的,必须有班主任批准并陪同。

5.不准在校园内追逐打闹,打架斗殴,不准攀折花木。

6.按时按要求打扫好室内外及宿舍卫生并保持好,不准乱丢垃圾。

7.不准串班级,不准外出就餐,严禁吃零食。

8.晨练时,一班为单位在指定地点提前5分钟集合,要做到集合迅速、队伍整齐、

口号。

9.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上课认真听讲,不准违章操作机器、仪器、更不准顶撞辅导教师。

10.严格执行实践基地的一切规章制度。

11.学生不准带零花钱。

五、跟车教师及司机职责。

1.第一批九辆车八点半准时集合出发,第二批发车时间大约9点半。

返程顺序同去时。往返途中按照编号顺序前进,不得超车。

行车路线:邹魏路-上口-原肖台路-肖镇-向东至礼叁职业中专。

2.跟车老师清点人数后,组织学生上车下车,不落下学生。

3.组织学生上下车时必须要有秩序依次上车,要排队等候,不要拥挤,不得让学生抢座。上下车均应等车停稳以后。

4.一路上对学生安全负责,禁止喧哗,胡闹,禁止将头、手、胳膊伸出车窗外等。

5.到礼叁职业中专下车时,按顺序下车,下车后原地站队集合待命,不准到处走动。

六、明集中学实践基地课堂要求:

1.预备铃响,在指定位置按顺序整队集合,背诵基地誓言。

2.上课铃响前,班主任带领本班学生到功能室前等待上课。

3.上课铃响后物品检查员负责检查功能室器材是否完备,各组长检查上报。

4.实践活动,自觉遵守基地管理规则,积极参与,用于实践,注意安全。

5.具体做到:1)不在课堂上大声喧哗,交头接耳。2)不迟到、早退、旷课。3)不乱串功能室。4)不丢失损坏基地的公共设施、设备。5)不违章操作机器、仪器。

6.爱护基地设施和器材,使用完毕及时归还,不死自留用,带走。

7.带队老师及时不定期的巡视学生的课堂表现,发现情况及时协商处理。维护明集中学形象和尊重基地老师的劳动成果。

一、活动目标:

以“迎世博,让绿色生活方式走进徐汇千万学子家庭”活动为契机,结合我校“科技建筑模型”特色,开展“绿色建筑,和谐家园”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实践能力,培养自主探索,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活动阶段安排:

1、20xx年3月活动启动。

2、20xx年3月——11月活动实施;。

3、20xx年11月底。

活动总结。

三、活动内容和形式:

一、结合课堂教学,发挥基础学科的先导作用,在各年级选择重点渗透的学科开展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拓展课,综合科学、地理、语文、生物、物理、政治等等,将人口与环境、环境的污染与保护、节约资源等环保知识融入教学内容中。

二、开展主题系列活动:

活动一:让绿色走进校园(3月)。

1、组织全校师生开展绿化角评比活动,美化学习、办公环境。

2、进行绿色环保专题黑板报评比。

3、举行节水、节电、护绿等环保标志设计与展示,增强师生们的节水、节电环保意识。

4、开展“与节约文明同行,建设节约型社会——xx年上海市大中学生科普征文”活动。通过活动形成浪费资源可耻,节约资源光荣的理念,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做出我们的一份贡献。(4月、八年级)。

5、开展绿色环保为主题的课题研究,组织绿色生活方式大讨论、编制家庭绿色生活手册等活动,将绿色环保的理念融入实际生活中。(5月、七年级)。

活动二:以“身边的绿色建筑”为课题开展调查研究、制作模型活动。

1、开展“绿色建筑的故事”活动,通过寻访市区相关建筑,了解建筑风格,收集有关图片,查找其历史文化内涵,进行课题研究,写出。

调查报告。

或制作电脑小报。(7、8月、3——8年级)。

2、组织学生参观“上海市建筑博物馆”,了解绿色生态居住环境的设计理念和建筑结构,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对现代绿色建筑的感性认识,拓展绿色环保创新思路。(10月)。

3、举行“畅想绿色家园”科学幻想绘画活动,通过科幻画的创作,用艺术形象反映建筑与未来能源、建筑材料利用的发展。(10月、2——5年级)。

4、举行“畅想绿色家园”环保创意制作活动,组织学生利用废旧物品,设计并制做未来绿色家园的建筑模型,让“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的理念渗透在建筑设计中,并撰写设计的理念。(10——11月、6年级)。

一、活动背景:

我们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土壤,因为土壤能够给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水和各种无机盐,并起到固定植物的作用。但是土壤资源有限,而且土壤易受环境污染。以蔬菜为例,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土壤、地下水中含有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越来越多,在这样的土地上种植的蔬菜也含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这样,我们吃的蔬菜就不那么香了,它们对人体也有害了。最近,一种绿色无公害蔬菜出现了。它不含有害的农药,营养丰富,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如果它是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直接供给植物水分和无机营养,并以水或其他基质作为植物生长发育的基质,那么我们就可以不用土壤来栽培植物了,这种方法就称为无土栽培。这种栽培方法一点也不神秘,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在自己的家里动手种植这种无公害的蔬菜。

无土栽培具有栽植方便、节约肥水、提高效率、种植工序简单、无污染、产量高、产品品质优良等诸多优点,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前景广阔。也许未来在太空中,人们可以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粮食和蔬菜,为星际旅行提供食品。

二、活动准备:

1、给学生讲解种子发芽和植物正常生长的条件。

2、材料准备:中心统一配备。

3、查阅有关无土栽培的资料,听老师讲解,并做好记录。.

三、活动过程:

(一)查阅:

1.植物生长需要哪些营养元素。

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营养元素,其中有16种是必须元素,包括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9种大量元素和硼、锌、锰、铁、钼、铜、氯7种微量元素。植物营养液是人工配制的无机盐溶液,应含有植物生长发育的全部必需元素,且各种营养存在状态、数量、比例及ph值都要适合植物的吸收和生长要求。不同植物所需营养液配方不同。

2.无土栽培有哪些方法。

基质是指用于固定植物并容纳营养液和空气的材料。根据基质不同,可将无土栽培分为水培法、雾培法、固形基质栽培法等。固形基质通常选用蛭石、珍珠岩、细沙、砾石、陶粒等。固形基质栽培是一种常用且简单易行的方法,可根据植物特点将一种或几种基质混合,也可单独使用。能够盛装营养液和基质的各种花盆、玻璃器皿都可使用,但也应根据家中环境和植物特点选择大小合适且美观的容器。选好容器后将植物根洗净植入基质中,加入营养液,选择合适的光照和温度,这样栽培的植物才能正常生长。

(二)设计:

根据无土栽培知识,设计一个具体的无土栽培的方案:

(三)体验:

按照。

说明书。

及老师讲解要求,回家自行动手种植,注意深度,浇水量和营养肥料的使用。

(四)活动时间安排。

1、4月初,学生自由结合,成立“无土栽培小组”。

2、5月初,在种植过程中查阅更多的有关无土栽培知识并对活动情况进行记录。

3、7月初,种植3个月后,将自己栽培的成果和观察记录带回学校,与其他同学比较种植情况,交流体会,回家后对种植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分析。

四、可供活动评估的结果:(如总结报告、图像资料、获奖名次等)。

a:学生种植日记。

b:活动开展过程和活动成果的照片。

c:师生参加活动体验感悟。

五、实施规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大全(18篇)篇十七

随着课改工作的深入,使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重要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其崭新的、指向性极强的面目,出现在我们面前。此项新课程,是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必修课程,包括“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旨在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关注社会生活和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创新与实践能力。

1、区安排:我区采取统一与自主相结合的原则,其中“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教育”统一安排,每周一课时;“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三至六年级共140课时,这给了学校极大的自主权。

2、学校自主安排:为更好的.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落到实处,真正体现其综合型、实践性、校本性的特点,我校决定从本学期尝试打破每周固定课时的传统安排,充分利用我校地区优势,及现有教育教学资源,准备将综合实践课课程的实施,与epd教育(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项目相结合,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在三至五年级,每学期开展6次综合实践活动,可涉及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社会、自然(科学)、音乐、美术等学科相融合,开展主题性综合实践活动,使之能真正为开发师生内在潜力服务。

我校因环境建设绩效突出,连续五年被评为通州区全面育人特色学校、北京市绿色学校等,于20xx年被批准为通州区epd教育项目成员校。项现在正值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简称desd)之际,其总体目标就是将可持续发展的内在价值观,全方位渗透到学习之中,促进公民的行为转变,以实现面向所有人的更加可持续发展、公正的社会。教育是提升与树立可持续发展潜在价值观与行为方式的最好途径。epd教育项目涵盖面很广,综合性极强,这与综合实践课程的设置具有相通之处,二者结合,可谓相辅相成,为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再者,只有全学科均衡实施,师生全员参与,深入开展主题性教育实践活动,才能够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深植入师生脑海,才能逐步提高教师的epd教育意识,继而使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创新与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可持续发展教育涉及四个关键领域——社会、环境、经济和文化。它以尊重人为核心,尊重所有人,尊重未来一代人,尊重地球生态系统,尊重文化多样性。我校决定以关注环境为研究与实践的切入点,多学科参与,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性实践活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大全(18篇)篇十八

我校要通过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来克服以往课程中脱离学生自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和善于实践的能力。同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养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探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1、实施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以往几种课程的随意叠加,它的内容和形式和其他课程有交叉,但价值取向和功能是相对独立的。我们在实施中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关注兴趣。基于学习者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有别于学科课程的一个基本标志。充分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建立一个更接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创新课程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确立自身存在合理性的必然选择。

(2)回归生活。学校课程建设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课程设计向真实生活情景转化,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综合实践活动必须最大限度地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当今学习理论表明,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中和有背景中,即与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发生密却联系时,才是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客观上决定了这类课程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必须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这是综合实践活动选择课程内容时必须坚持的一条最基本的准则。

问题的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最根本特点。需要指出的是,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营造实践情景,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2、实施途径。

(1)信息技术教育。

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即获娶传递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素质。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组织引导学生接触大自然,参加实际,使书本知识在运用的过程中成为活知识,使实践能力和创造性得到培养。

(3)劳动与技术教育。

增加科技含量,赋予劳动教育更多发明创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给学生让出创造的空间。将发明创造赋予动手实践的过程,使劳动技术变得富有生命力。

3、实施步骤。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成败的关键。这。

不是几个担任该课程教师的事,而是全体教师的事。通过学习和研究,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学习观,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

(2)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立是一种新生事物,必须动员全员参与,全社会参与和支持。以协调和组织顺利开展各项活动,必须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学校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与协作小组,制定具体工作计划,落实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组长:黄学明。

副组长:刘仕梅。

成员:蓝鲸魏玉英唐伏刚李长福刘亚敏冯江。

(3)选好主题,落实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合作开发和实施的。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选题既要体现学校特色(文学)和社区实际情况(城乡结合部),又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我校的具体活动主题如下:

一二年级:我是好孩子。

三四年级:走进蒲草,美化校园。

五六年级:辨别广告真伪,谨防上当。

(4)加强联系,取得支持。

综合实践活动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要探究建立社区、家长有多效参与实践活动的新机制,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应以主体性、过程性、形成性和发展性评价为主,它应根据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取得的成果和表现状况,对其优点、学习态度和进步情况进行多样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鉴赏。以形成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手段多样,评价方式灵活,注重学习过程,注重情感表现,注重实际环节的开放性。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四年级滑雪(热门17篇)

    优秀作文应该具备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运用得体的词汇和句式来展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欣赏和学习。春节时我和小姨、姨姥一起去

    传统与现代大全(17篇)

    作文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展现一个人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小编精选了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大家一起来欣赏和学习吧。一、道德化的乡土社会。怀着无限的

    孤独的修行(实用23篇)

    优秀作文的句式要多样化,令人眼前一亮,让人意犹未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示和鼓励,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写

    让我高兴的一件事初中(汇总20篇)

    作文是一种表达思想和交流的方式,通过写作可以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思想碰撞和交流。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今天是我的生日,

    大学入党积极分子自传(优秀19篇)

    入党积极分子要注重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争做党员的楷模。以下是入党积极分子在思想上的坚定和政治立场的坚守,令人敬佩。敬爱的党组织:本人__男,汉族,1___年2月

    爱颜色小学(专业22篇)

    优秀作文不仅需要语言流畅,还要有独特的观点和深刻的思考。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段,它们的行文流畅,观点独到,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如果风有颜色,那该多好啊!我希望

    小学生棕熊的愿望(模板18篇)

    优秀作文不仅仅是写出一篇漂亮的文章,更重要的是传递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借助以下优秀作文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写作的要领。时光就像一条永不停息的小河,匆匆

    学校防治结核病宣传活动总结(优质22篇)

    活动总结是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总结和反思的过程,能够帮助我们不断提高活动质量。以下是一些成功活动的总结和反思,希望能对大家今后的活动策划和执行有所启示。

    述职述廉报告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情况范文(19篇)

    引用统计数据,展示廉洁报告在反腐败工作中的积极成效。我们为大家搜集整理了一些精选的述廉报告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党政主要负责

    年终总结会发言稿(汇总20篇)

    年终总结是一个机会,通过总结和反思,我们可以汲取经验,改进不足,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小编为大家找到了一些优秀的年终总结范文,供大家借鉴和学习。各位领导,各位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