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糕的传说简写 桂花村的传说散文(大全5篇)

时间:2023-09-25 作者:MJ笔神桂花糕的传说简写 桂花村的传说散文(大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桂花糕的传说简写篇一

周日早上,应朋友相邀去金马村。

车子驶出新区后一直往北开,遇到一个小镇左拐。镇上人很多,小贩们正忙着把东西卸在街道上。同车的朋友说,这就是关庄,今天可能是逢会,平时没有这么多人。车子缓缓走过集镇没有多远,便进了山区。坡陡弯急,我开始紧张起来,好在路面不是很平坦,车无法跑快,这倒让我的心有了安稳。

高速公路沿着半山腰伸向远方,这就是“荷宝”高速,山东菏泽到陕西宝鸡。司机说。

车大概又行驶了十几分钟,我便被一个高大的牌坊所吸引。牌坊为青石结构,走近方看出牌坊为近些年所建造,与村子里乡民的房子相比,牌坊的宏伟之势远远超越了民房。牌坊的上方中央,刻着“金马”两个行书大字,黄漆描底,离很远就能看到,愈发显得“金马”的金灿。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的地方——金马村。

我们在村委会门前下车,村上的书记已经在门前候着我们了。早上出门时的天空还不错,虽然不是很晴朗,但从云彩的缝隙中可以看见蓝天。没想到山里的天空竟阴得这般重,看上去随时都有下雨的可能。

金马村位于铜川市耀州区关庄镇西北部的高山槐山脚下,距关庄镇政府所在地17.5公里,全村总地形为“三梁三沟六面坡”,说出了村子的地理环境。山高谷深林密,交通不便,完全制约了这些村民的生活。“三梁三沟六面坡”这一描述,可以让人们想到村里这几十户村民过去所居住的条件。兔子不拉屎的穷乡僻壤,令这几十户村民分散居住在沟沟坎坎里;原始古老的.土窑洞,孕育了一代代子孙,在这大山里繁衍生息。雨季来临,他们几乎整月呆在大山里。好在如今有了村村通的水泥路,才使得他们整体搬迁在山梁上居住。虽然整体居住在这里,仔细观察,倒让人们看出很多无法理解的东西。整个村子只有一条街道,北高南低,村民的房子很规整地建在街道两边,属于新农村建设的规范模式。房子建设的质量不是很高,这可能与村民们当初的收入有关。山高不怕,就怕没水吃。问了村上人,方知道他们饮用的都是自来水,这让人听了很是高兴。看到村上有很多年轻人,为何不出去打工呢?我把这个问题告诉了村支书。支书听罢,笑着说:“自打退耕还林,种了花椒和核桃后,基本上没有人外出打工了,自己家的活还忙不过来呢。在家好好闹腾一年,也挣不少钱,比打工强多了。这些年,全村人均收入超过一万二,谁还愿意出去打工呢!”说到这,他叹了口气,用手指了一下半山腰的高速公路,“这条高速公路,虽然离我们很近,却不能给我们山里人带来一点好处。全封闭,没有出口……现如今,最令大人头疼的就是孩子的上学问题。村与村相距很远,不可能每个村子都有学校。娃们大了好说,可以住校,娃小就是个问题了……”

他说的这些我能理解,这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差别所在。“你们村子的名字莫非里面有故事?”我问。

“当然有了,不过只是传说,哈哈……”原本没有喜悦的脸上,听见我这样问他,竟笑了。

宋朝的时候,杨八姐骑马路过这里,走到山梁上时发现战马脖子下的威武铃丢了,急忙派手下人寻找。威武铃虽然找到了,但无法取出,铃铛掉在山体裂开的一个缝隙中,无奈只好舍去。后来山体裂开的缝隙自然合拢,将铃铛埋在地下。过了很多年,这里的田间地头竟生长出一种很独特的石头,形状酷似生姜,于是当地人把这种石头称作料姜石。只要随便捡起一个大一点的料姜石拿在手中左右摇动,里面就会有核在晃动,并有声响传出。于是,当地流传说是杨八姐丢失金玲所变。前些年,从省城来了很多人,满世界地寻找这种会发出声响的料姜石。找到后把里面的核取出来研碎,配制其它药,可治疗癌症。是真是假无法考证,现如今,在金马村周边的沟沟坎坎上,很难找到料姜石了,更别说找到那些摇动起来会发出声响的料姜石了。杨八姐丢失了铃铛,与金马没有多大关系,这也许是当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期盼,用金马命名自己的村落,使得后人有一个幸福安康的家园。

满山遍野的花椒和核桃树,预示了一切,也预示了金马村人的生活。

看着阴沉沉的天空,只好告别金马村。走出村子不远,雨就开始下了。在回去的途中,顺便去了柳公权墓地,在雨中拜祭了这位影响了中国千年之久的书法之人。柳公权初学王羲之笔法,以后遍阅其他书法,学习颜真卿,又溶汇自己新意,使他的字避免了横细竖粗的态势,而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后世学书者不少以柳字为楷模。柳公权道: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这句话不仅用在习字上,也可以用在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上。

雨中拜祭柳公,只有我们几人,没有别人的打扰。松柏环绕的墓园在雨中愈发宁静,自然增添了几分肃穆和虔诚,任凭雨水打湿头发和脸颊。

山区的路在这细雨霏霏的早春时节很难走,只好告别柳公。

桂花糕的传说简写篇二

桂花最出名的要数它的香气了,以前谁家院子里不种上两颗桂花树呢!它的花语也是超级好的哦!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桂花的花语

桂花花语:永伴佳人、你身上的香味与桂花一样宜人

和你在一起,仿佛是上天的注定,你身上的味道,深深吸引着我。宛若金秋的桂花,我忍不住停下了寻找的脚步,因为,在那一瞬间,我意识到,我要找的人已经出现了,是的,那个人除了你还能有谁?一束桂花,永伴佳人!

桂花的传说

古时候两英山下,住着一个卖山葡萄酒的寡妇,她为人豪爽善良,酿出的酒,味醇甘美,人们尊敬她,称她仙酒娘子。

一年冬天,天寒地冻。清晨,仙酒娘子刚开大门,忽见门外躺着一个骨瘦如柴、衣不遮体的汉子,看样子是个乞丐。酒仙娘子摸摸那人的鼻口,还有点气息,就把他背回家里,先灌热汤,又喂了半杯酒,那汉子慢慢苏醒过来,激动地说,“谢谢娘子救命之恩。我是个瘫痪人,出去不是冻死,也得饿死,你行行好,再收留我几天吧。”仙酒娘子为难了,常言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像这样的汉子住在家里,别人会说闲话的。可是再想想,总不能看着他活活冻死,饿死啊!终于点头答应,留他暂住。

果不出所料,关干仙酒娘子的闲话很快传开,大家对她疏远了,到酒店来买酒的一天比一天少了。但仙酒娘子忍着痛苦,尽心尽力照顾那汉子。后来,人家都不来买酒,她实在无法维持,那汉子也就不辞而别不知所往。

仙酒娘子放心不下,到处去找,在山坡遇一白发老人,挑着一担干柴,吃力地走着。仙酒娘子正想去帮忙,那老人突然跌倒,干柴散落满地,老人闭着双眼,嘴唇颤动,微弱地喊着:“水、水、……”荒山坡上哪来水呢?仙酒娘子咬破中指,顿时,鲜血直流,她把手指伸到老人嘴边,老人忽然不见了。

一阵清风,天上飞来一个黄布袋,袋中贮满许许多多小黄纸包,另有一张黄纸条,上面写着:月宫赐桂子,奖赏善人家。福高桂树碧,寿高满树花。采花酿桂酒,先送爹和妈。吴刚助善者,降灾奸诈滑。仙酒娘子这才明白,原这瘫汉子和担柴老人,都是吴刚变的。

这事一传开,远近都来索桂子。善良的人把桂子种下,很快长出桂树,开出桂花,满院香甜,无限荣光。心术不正的人,种下的桂子就是不生根发芽,使他感到难堪,从此洗心向善。

大家都很感激仙酒娘子,是她的善行,感动了月宫里管理桂树的吴刚大仙,才把桂子酒传向人间,从此人间才有了桂花与桂花酒。

桂花的果实入药有化痰、生律、暖胃、平肝的功效。枝叶及根煎汁敷患处,可活筋骨止疼痛,治风湿麻木等症。

桂花的功效主治

桂花,别名又叫做银桂、九里香等等,一般在9~10月份开花的时候采摘花朵阴干后即可作为药用,中医认为其性温、味辛,有化痰、散瘀的功效,临床上可用于牙痛、口臭、肠风血痢等疾病的治疗。

《本草汇言》当中记载:

散冷气,消瘀血,止肠风血痢。凡患阴寒冷气,瘕疝奔豚,腹内一切冷病,蒸热布裹熨之。

桂花的注意事项

1.桂花性温,偏热性体质的人群应慎用桂花,以免引起内火加重。

2.桂花泡茶饮用时,用量不宜过多,一般一次的用量在5到20左右为宜。

桂花的功效与作用

桂花的果实以及根都可以作为药用。桂花是属于温性的植物,煎汤、泡茶或浸酒内服,有温中散寒、暖胃止痛、化痰散淤的作用。

桂花也有护肤的效果,有美白作用,帮助女性清除体内的毒素,有利于防止口臭的问题,对于牙痛方面的问题,食用桂花也是能够缓解的。

桂花崇高美好,吉祥,收获,吸入你的气息。在合适的时期,适量食用桂花吧。

桂花糕的传说简写篇三

我的家乡叫桂村,先前叫做桂花村。说起家乡的由来,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呢。

小时候,听上辈子的老人讲,我们村子的西边有一条小河,小河边有一个大水塘,水塘里长满了荷花,荷花丛中住着一位叫嫦娥的女神。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嫦娥女神带上采摘的荷花飞上了天空,把片片荷花撒满了村里的大街小巷。第二天清早,人们发现那些荷花竟变成了一棵棵桂树。每年八月,清香四溢的桂花开遍整个村子。从此后,家乡人以桂花酿酒,以桂花养蜂,日子过得十分甜美,我们的村子也被人们叫做桂花村了。

谁曾想到,不知过了多少年月,那些被嫦娥女神采摘的荷花竟是河神侍奉王母娘娘的贡品。嫦娥女神为此触犯了天条,被王母娘娘打入了月宫,就连在小河边经常与嫦娥女神一起玩耍的那只小金蟾也没逃脱王母娘娘的魔爪。自此,嫦娥女神只能在月宫中与那只小金蟾孤独相伴。

后来,听说嫦娥女神因思念自己在人间亲手栽种的`桂树,流了不少的眼泪。一时间,那泪水化作蒙蒙细雨笼罩了整个村子。桂树们知道了嫦娥女神的不幸遭遇,顿时化作仙女飞上天庭,寻王母娘娘评理。可是,王母娘娘却施展法术,把她们一个个也打入了月宫,陪伴嫦娥,不得返回人间。嫦娥女神恨透了王母,从此,她举起了斧头,对准桂树砍啊,砍啊!可是,那桂树被砍了又长,嫦娥女神为使桂树重返人间的夙愿始终未能实现。

从那时起,我们村里就再也寻不到一棵桂树了。

传说归传说,是真是假已无法考究。不过,村里人为了纪念嫦娥女神,我们的村名叫做桂花村,后来叫做桂村却沿用至今。

我想起了小时候奶奶教给我唱的一首童谣:

月奶奶,黄巴巴,

八月十五到俺家。

俺家有个大西瓜,

够你吃,够你拿。

拿到月宫桂树下,

树下有个大蛤蟆,

呱,呱,咬几下,

月亮奶奶笑哈哈。

优美动听的童谣,寄托着一代又一代家乡人对嫦娥女神的美好思念!

几年前,富裕起来的家乡人民从外地购得了千余株桂花树,绿化了改造一新的桂村大街。

现如今,家乡的桂花树已是枝繁叶茂,亭亭如盖了。不久,桂村将会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桂花村。人们的日子将会比八月的桂花还要香甜,比桂花酿的美酒还要醉人!

桂花糕的传说简写篇四

十月的最后的一个双休日,秋高气爽,阳光灿烂。我们游览了艺术大师丰子恺故居石门缘缘堂,接着就来到了江南运河第一湾——石门湾。寻访桂花浓郁香飘来的源头,就在石门湾南岸找到了全国最美乡村——桂花村。

石门镇同星村因遍植金桂而闻名为桂花村,这个桂树繁茂、芳香四溢的地方令人神往。我见到路旁“桂花酒家”,一个桂树围绕的小池塘边上错落着几幢白墙黑瓦的小房子,一派古色古香的田园风光。沿途种着及膝高的冬青,灰白色的水泥公路笔直铺向远方,三四层高的居民小洋房零散地矗立路旁。这一切都铺陈在宽阔翠绿的田野间,要是有一个镜头从田野里拍摄,那必是一副“天地一沙鸥”的景观,不过基调却是明朗欢快的。

穿过一座修缮一新的大牌坊,我们看到了同样白墙黑瓦、复古而又现代的二层小洋房,这即是村委会的所在。这地方自然是美的,环境清幽,地方洁净。村委会门前是一个有水有树有曲径的小公园,青草翠绿的一角上有健身娱乐设施,三只道具梅花鹿置在山坡上……我不禁脱口而出:“社会主义新农村!”

桂林中,村里的种桂大户介绍说:桂花村历史上就以栽种桂花树而闻名,现有大小桂花树上万棵,市级文物保护的百年以上的古桂花十多棵,最古老“桂花王”已逾一百七十岁、树高十一米、胸围一百七十五厘米;五十年以上桂花树十五棵,二十年以上桂花树三十六棵。在桂花开放的季节,桂花村万树飘香,距景区数里外也可闻到桂花之香。这一独特的景观吸引了大量渴望回归自然、向往田园生活的人们。

我们置身于桂花林中,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没有世事的纷争,只有满眼金灿灿的碎花、满鼻清新的芬芳,花不醉人人自醉,醉卧花丛不失为人生一大快事。这里四季常青,碧水环绕,是浙北有名的农村生态名胜之地,素有“小桂林”之称。

言归正传,村民介绍说,桂花呢,分为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四种。金桂花朵金黄,气味较浓,叶片较厚。在桂花村,见得最多的就是金桂了。因为它们,整个桂花村那叫一个香啊。做成的`桂花糖年糕味道是非常好的。在桂花村里,很多桂花糖年糕是用糯米做的,配上桂花,口感很好,又令你唇齿留香。路边的小摊一般是2.5元一块,我买了十块,吃不完,带回家让家人品尝,奇怪的是桂花糕放上两天还是那个软,就是不沾手,吃起来还是那么香。

桂花村不仅具有丰富的天然旅游资源,而且还有与之相关的优美的传说故事。传说当年乾隆下江南时,恰值中秋,正是桂花吐艳之际,龙船一过石门湾,一股幽香扑面而来,船越往南开,香味越浓,乾隆急命停船靠岸,循香而来,在桂花树下大饮桂花酒,久久不肯回去,后来命人在石门建立码头和营盘,每次南巡必到桂花村一游。

财风兜,除古桂区外,是桂花村又一重要景观。传说当年乾隆的龙船在这儿停过,这里是个风水宝地,湾湾的河水无论你站在哪个方位看,都像一只大元宝,传说当年临村钟状元,进京赶考,托高人指点,在此淋浴更衣,捎带一瓶湾中水,到京城磨墨作文,果然不出所料,高中状元,后来本地便形成了外出经商、出门赶考到这里洗衣的风俗。

东晋陶渊明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追求这一种安静,闲适的生活,就像我们呆在桂花村一样,安逸、自然。来桂花村赏桂花了,感觉经历了一次极大的精神享受,品尝桂花糕和桂花茶让人回味不已。我认为桂花村应该是平原原生态和最美丽的乡村的典型。

桂花糕的传说简写篇五

农历的八月正是桂花开放的季节,

怀念八月“桂花村”

以前呀!我们的小区就像一个桂花村,桂花的香味到哪里都能闻到,我们的身体也被桂花香所包围,走路、跑步的`身后的风中都带有着些许桂花的香气。

但是今年我们的小区就不像以前那样了,只有贴着一棵桂花树才可以闻到一点点花香。

现在我们的小区就像一碗无味的白米饭。我想告诉一下那些乱折乱采桂花、破坏环境的人们,不要再伤害植物了,桂花虽然好闻又好看,但你们也不能这样乱摘乱折呀!还有大家不要在破坏环境了,如果你们真的很喜欢桂花就应该让它们自由生长,这样大家也可以去欣赏着美丽、清香的桂花呀!

我现在在真的好想那八月的“桂花村”呀!真的好想。

六(2)班罗家闸小学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