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认识分数听课反思 小学数学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汇总5篇)

时间:2023-09-25 作者:XY字客2023年认识分数听课反思 小学数学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汇总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认识分数听课反思篇一

教学片断:

生1:(视频展示台上投影“异乡人”商标)我找到的妈妈衣服商标上有“成分:100%棉”。我认为这个“100%”是说明这件衣服是全棉的,不含涤纶等。

生2:(投影“小柴胡冲剂使用说明书”)这上面有“临床验证表明其对病毒性肝炎的有效率达70%,”这个“70%”是说100个有病毒性肝炎的人喝了这种冲剂,有70个人会产生效果。

生3:(投影“消疲灵”滴眼药盒)这个药盒上有“0.012%”,我不知道这个“0.012%”是什么意思,向同学们请教。

生4:可能是指某种药的成分占整个眼药水的0.012%。

生5:课后请教医师。

师:好主意!

生6:(出示“半月谈”杂志22期上《9.11后的全球经济》),这篇文章中说,“墨西哥经济亮红灯,今年增长率为0%,这个“0%”是说今年墨西哥经济没有增长。

生7:我们在电脑上装载一个软件时,显示屏上会不断地显示一串百分数从0%变化到100%。那些百分数是表示已完成的占整个任务的百分之几。

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价值的数学”应是能吸引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数学、即具有趣味性。新数学教材在编排上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在内容上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极大的帮助。教学时,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去感受有趣的数学。

认识分数听课反思篇二

师:刚才你折出手中图形的1/2,拿出你准备好的正方形,你还能折出其它的.分数吗?(1/3 1/4 1/5)

师:折出正方形的1/4,并涂上颜色,涂完说一说怎样得到的.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展示学生作品并让学生说一说.

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不论怎么分都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都是这张纸的1/4.

教师小结:虽然折法不同,形状不同,可都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1/4。

【学生对于1/2认识深刻了,认识几分之一也就迎刃而解了】

3.认识几分之几

师:涂一份是1/4,那图2,3份呢?你还能涂出四分之几的分数.

生:(2/4 3/4 4/4)

师:涂出你喜欢的分数.

学生涂,教师巡视.

展示2/4(用什么分数表示,2/4是什么意思?)

展示3/4(用什么分数表示,为什么?)

展示4/4(表示什么意思?)

(让学生充分的说)

4.介绍分数各部分名称

(1)中间这条短粗的线叫做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

(2)谁来说一说3/4这个分数中,4叫做什么,3叫做什么?2/4?

1.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哪些能用1/2表示。

2、课本p100 、 t1

(学生自主完成,指2名学生说一说写出的分数表示什么意思)

3、课本p100 、 t2

(学生自主完成,1名学生说为什么?)

4、出示课件判断

师:考考你的眼力和判断力

(学生用手势表示对错,说清楚为什么错)

师:通过今天学习分数,你感觉分数怎么样?你想对分数说点什么?

学生发言。教师简要总结。

认识分数听课反思篇三

今天教了三上最后一单元的第一教时,题目是《认识简单的分数》,教后有感!

一大早,我到班上,对学生说,今天第一节课在前三楼多媒体教室上,学生很开心,上课时,我就用了《教师用书》自带的光盘来上课的,效果还不错。

课上揭示分数二分之一时,我是这样上的。

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二份,每人分得其中的一份,这一份就是二份中的一份,二份中的一份,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学生很能理解。

用通俗话的语言让学生明白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这是我上课时的临时发挥,学生在听的时候不时发出笑声,说明学生听的很开心,在开心中学习,掌握地较好。

在分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中,学生也学的很快,这是我没想到的。

批完课堂作业,有一题做的不理想,题目是这样的:“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了每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吗?”学生大多数看是画了四种方法,但实际上有两种方法是重复的,只有十几个人画出了第四种方法,就是把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那一种。还有一个情况,作业最后一题,有不少人“1”写成了“一分之一”,这是我没想到的,可能学生是这样想的:“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一份,取了其中的一份,所以用一分之来表示”可是图上明明写着“1”,学生就是不知道写,我想可能是我过份强调了意义的原故吧。

这是一堂高效的课堂,因为学生上的开心,教师的任务也完成的不错,学生的作业也能及时做完,并上交,我也很开心,大家都开心就好。

认识分数听课反思篇四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分数的认识》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记得一位教授说过:假如说“课程智慧”主要显示为教师的“备课”的智慧,那么,教师的“教学智慧”则主要显示为“上课”的智慧。上课的智慧在课堂上对待生成问题体现在以下三点:

1、宽容的接纳;

2、理智的筛选;

3、巧妙的利用。在今天的课堂上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丰润区在这学期开展了名师仿课活动,我们学校的数学教研组模仿张齐华老师的课例《分数的认识》,准备了一段时间。5月23日,我们学校的8位教师参与了基地教研会,在会上我作为师徒结对的师傅,首先上了这堂课。课前,我们做了知识上充沛的教学预设,原以为没有什么问题,可是上课时我发现我忽略了一个问题:同学的预设。开始,对于“平均分”(二年级的知识)的引入,同学明显的不理解,教师在此多次引导,为后面学习分数铺垫。课中,同学展示自身所折的几分之一的作品,寥寥无几,两个小朋友之后没有举手的小朋友,课堂出现冷场,作为教师我马上拿出课中巡视时发现的问题出示:

1、这张纸有没有平均分?

2、一个圆形纸片和一个长方形纸片都表示了1/4,你发现什么?解决了这一个环节的重点问题,但是同学精彩的汇报却是蜻蜓点水。

两个地方的生成都是我没有预设到的,我在教学反思中想到以下两点:略。

认识分数听课反思篇五

一、找准学生的真实起点,有效组织教学。

在教材的编排中,是第一次编排有关分数的内容,第一次正规的学习分数,但在现实的生活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感知过分数。在这节课的导入部分,我并没有过多的去创设所谓的生活情景,而是直接开门见山,从一句:“你们听说过分数吗?”导入课文,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大概了解学生对分数的认知的情况,从而掌握学生的学习起点,让学生直接进入新知识的学习,更有效地组织学生去探究新知。

二、面向全体,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堂上,教师讲得再好,教学环节设计的再恰当,如果没有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那也只是一厢情愿,没有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实现“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我在学生认识了1/2时,先让学生折一折,让学生全体参与体会,分数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形成的。然后再认识几分之几时,让学生选择例举的分数用图形折出来或者自己把一个图形折一折创造出一个分数,并互相说说创造出来的分数表示什么意思。这些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写一写、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个个动手操作,积极动脑探索,从而初步理解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隐性的心理参与和情感投入也加大了。当然在学生全体参与的同时,我们忽视老师的引导者的身份,在学生反馈的情况和动态生成中我们老师要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予以适当的调整。

三、设计层次性的`练习,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

在练习设计时,先利用看到法国国旗你想到了那些分数,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判断能否直接用分数表示,进一步巩固分数产生的基础是必须平均分。利用色块图,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利用验证1/8,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在猜想以后要验证,并让学生明白,虽然只分成了两份,但平均分后照样可以用分数表示,进一步完善分数的意义,体现极限思想。

我想通过一系列的练习的设计和安排,既可以巩固所学的新知,又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

四、注重完善知识本身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在教学1/2时,从三个问题入手:

(1)涂色部分能用什么分数表示?

(2)所有空白部分能用什么分数表示?

(3)观察这些图形的涂色部分,都由1/2表示,他们所表示的面积都一样大吗?通过这些问题为我们今后学习分率和找对应的量打下伏笔。从而不断地完善数学知识本身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我想课堂是精致的,它的精致来源于数学本身,也来源于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学习。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