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真分数和假分数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大全12篇)

时间:2024-09-23 作者:LZ文人

教学资源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工具、教材和资料,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小编整理了一些小学教案的优秀范例,希望能给教师们提供借鉴和启示。

真分数和假分数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篇一

教学难点:

为突显人物特点而进行的外貌描写。

教学过程:

一、聊天启眸,激发兴趣:

师:初次课堂,咱们问声好吧,同学们真好!

生:老师--真好!

(听课老师笑)

师:同学们真精神!都下午第三节课了,还这样精神饱满,了不起!老师送你们一个笑话。(笑话略)

生:哈哈大笑。

师:同学们真会笑!每个人的笑容都不一样,每一张笑脸都外貌描写

教学内容:

写一个人,通过人物外貌的描写,表现他(她)某一方面的特点。写完以后互相评一评,改一改,让人物特点更加突出。(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训练点之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抓住人物特征来进行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特点,学习写人的方法。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修改作文的习惯,引导学生在修改中提升习作水平。

教学重点:

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表现人物特点。

像一朵美丽的花儿。同学们看看老师的笑脸有什么特征?

生:老师的眼睛里充满了笑意。

师: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心里快乐,从眼睛里是能够看见的,你的观察真仔细!看看老师还有什么特征?(老师从上到下打一手势)

生:老师身材苗条,犹如十八岁的少女。

(听课老师笑)

师:孩子,你真会说话,我打心眼里乐啊!能说说老师的衣着特点吗?

生:老师穿着黑色的马靴,黑色的裙子,黑色的毛衣--

师:(打断学生的说话补充)简直就是一只黑色的乌鸦飞进了咱们的教室。

生:不是。

师:那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老师上身还穿着一件橙黄色的小马夹?

生:不是小马夹,是小西装。

师:哦,这件橙黄色的小西装一穿,老师就像--

生:就像一团火。

生:就像一团燃烧的火!

师:同学们真会想象,希望我的热情能够燃烧你。好了,孩子们,现在用一个词来说说老师留给你的第一印象。

生:幽默。

生:大方。

生:快乐。

生:友好。

……

师:同学们真厉害!不仅有着良好的观察力,敏锐的思维,肚子里还有那么多有趣的词儿。真是不简单!其实,刚才大家所说的就是对老师--“人物外貌的描写”(板书)。

生齐读课题。

师:回想一下刚才你都抓住了老师的哪些方面的特征?(板书:长相、衣着、身材……)“人物外貌描写”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抓特征”。抓住这些特征加以生动的描写就可以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这是咱们三、四年级时就学会的,我们五年级应该达到怎样的要求呢?咱们先来欣赏一个片段描写。

二、欣赏片段,探讨方法:

师:读经典片段描写:

生:孙悟空

师:从孙悟空的外貌描写,你读出了什么?

生:从他的穿着,我读出了他的霸气。

师:“威武霸气”是孙悟空哪方面的特点呢?

生:是孙悟空性格的特点。

生:从“一对火眼金睛炯炯有神,扑闪扑闪的,能看穿一切妖魔鬼怪的伪装,显露着铲除一切妖魔的决心。”这个句子里对他眼睛的描写,看出他有“铲除一切妖魔的决心”。

师:他的这个决心,这份勇敢,这种大无畏应该属于人物的什么特点?

生:精神品质。

生:思想品质。

生:孙悟空的精神。

师:这个“精神”和上面讲的“品质”一样吗?

生:(摇头,说不出来)

生:他显出一副威武霸气的样子。他能看穿一切妖魔鬼怪的伪装,显露着铲除一切妖魔的决心。他浑身透露出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

师:他还是咱们的齐天大圣吗?

生:不是,是一个神仙。

生:是一个英雄。

师:反正不是咱孙大圣了,抓住特征进行人物外貌描写,才能突出这个人物的特点。这就是咱们五年级“描写人物外貌”要达到的要求。

生齐读:抓住特征进行人物外貌描写,是为了突出人物的特点。

三、典型引路,指导观察:

师:是的抓住特征进行人物外貌描写,就是为了突出人物的特点。要求不难的,欸,黯淡了刀光剑影,也不能黯淡了咱们的眼神,仔细观察就行了。

一名女生给大家唱了一首歌。(担心冷场,班主任帮我安排的卧底)

生:我看到了,她在唱歌的时候,眼睛扑闪扑闪的。

师:从她扑闪的眼睛里你看到了她是个怎样的同学?

生:我觉得她是个快乐的人。

师: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连起来说说。

生:她在唱歌的时候,眼睛扑闪扑闪的,她的大眼睛里显露着她是一个快乐的女孩子。

师:还有呢?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她的皮肤有点黑,但她唱歌的时候,脸上始终带着微笑,嘴角还有点上翘,我看出她很自信。

生:她的脑门很大。

生:她平时特别爱看书。

生:她看书时非常专心,眼睛一眨不眨。

生:她读书时很投入,聚精会神。

生:她读书时,专心致志,有时同学喊她,她都听不到,仿佛那个时候,他的耳朵是关闭的。

师:同学们观察真仔细。抓住她的大脑门推断出她的聪明,抓住她的亮眼睛写出了她的快乐,抓住了她聚精会神的阅读突出了她热爱学习……这就达到了“抓住特征进行人物外貌描写,突出人物的特点。”的训练要求。

看看这位同学还不一定是给你印象最深的人呢,通过观察,你都有那么多的发现,那要是你最亲最敬的人,你一定会把他写的更形象,下面就让我们来“小试”咱们的“牛刀”。

四、趣味作文,自由表达:

要求:选择给你留下印象深刻的人,对他(她)进行“外貌描写”的片段训练,注意要突出人物的特点。

生齐读要求

师:(指导)你想写谁?

生:我想写我妈妈。

师:你想写你妈妈的什么特点?

生:写我妈妈的勤劳。

师:写你妈妈的勤劳可以抓住她的什么的特点来写?

生:(打结,我摇了摇他的手)抓住妈妈手的特点来写。

(这样指导3个学生后,让学生自由选材进行片段练习。学生习作过程,老师巡视指导,发现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提醒:千人一面的纠正,加上想象用一些修辞的好处,用词的准确,特征是否抓住了,是否有特点等。)

五、评赏片段,提升能力

生1:……柳叶般的眉毛,细细的,一对眼睛里的黑眼珠亮闪闪的……

师:听出什么没有?

生:柳叶都很细的,再写“细细的”,有点重复。

生:“一对眼睛里的黑眼珠亮闪闪的”这个好像很多人都有这个特点,不是曹老师一个人才有的。

师:我听明白了,也就是说,这不是我的特征,对吧?那怎样改,就有了我的特点了呢?

生有难度。

师:(师指了指自己的眼睛)看看我的白眼球上有什么?

生:有血丝。

师:从这几根血丝,你想到了什么?

生:您是一个辛勤的老师。

生:为了上好这节课,你可能昨夜一宿都没睡好。

师:把这些加进去,不就有点像我了吗?

生1:……老师的流海,和我的差不多长,不过她的流海左边短右边长……

生:不对,是右边短,左边长。

生:活泼

生:开朗

……

生2:(读自己的习作,我这次要求他全部读完。)

师:同学们认真听,猜猜他写的是谁?

生:(一连猜了四个,都不对,第五个猜对了)

师:你是怎么猜对的呢?

生:她的眉毛是粗粗的,平平的。

师:也就是说她抓住了这位同学的眉毛的特点。

生:她的嘴巴大大的,嘴角上翘,一笑还有两酒窝。她抓住了xx的嘴巴特点。

……

师:猜出来,是因为这位同学抓住了xx同学的特点来写的。那你为什么猜错了呢?(叫起刚才猜错的一个)

生:(抓抓头)xx同学只是有点黑,不是很黑。

师:这就叫“真实”。她要是写出“xx同学有点黑”再加上其它的特点,你也就会猜出来的。看来,文章的“真实性”对于我们准确的表达真情实感非常重要。在真实和想象的基础上,我们会把人物的特点鲜明突出。

六、总结作用,课外延伸:

师:如果你们再能够习得大作家的高招,你们一定会把人物形象刻画的惟妙惟肖。

生:(读)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托尔斯泰,他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彼得大帝》,他说:“他在未写《彼得大帝》之前,就已经连彼得坎肩上的汗痕都看出来了。”

生:(读)我国的一位鼎鼎有名的大文豪,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鲁迅先生,创作了著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成功地塑造了阿q的形象。他说:“是因为阿q的影象,在我心目中似乎确已有了好几年。”

师:从他们的话里,你读懂了什么?

生:要抓住人物特征,需要仔细观察。

生:人物形象是先在心中有,然后才能写到纸上。

师:从作家的写作经历,不难看出,他们之所以能够塑造出这样经久不衰的人物形象,是因为,他们在动笔之前人物就已经活在他们心中了(胸有成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观察,积累素材,抓住特征描写来突出人物特点。人物外貌描写不仅可以用在写人的记叙文里,还可以用在写事、写景等记叙文里,细致的人物描写,能够体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课后就请同学们把你刚才描写的人物外貌片段放入一件事中,或置于一处景中,让你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吧。

[外貌描写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

真分数和假分数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知道带分数是假分数,是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2、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3、使学生经历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分数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教学难点:理解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转化思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谁还能举几个假分数的例子?(根据学生的回答有意识的板书成两类,同时选择1、2个分数让学生说说意义及其组成。)

二、探索建构。

(一)探索假分数化成整数的方法。

1、师问:你能把这些假分数化成整数吗?试着把你的想法与同桌交流一下。

2、学生汇报方法。(法一: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法二:根据假分数的意义。)根据学生的回答师适当板书思考过程,如果学生对于第二种方法想不到,教师应适当提醒或作简单说明,以便于进一步加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4、口答:将16/8、21/7、42/6转化成整数。

5、观察思考:这些能化成整数的假分数有什么特点?

6、师:你能不能也出几个能化成整数的假分数考考别人?

7、师问:谁能概括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把这些假分数化成整数的?

(二)探索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

1、师问:刚才举的假分数的例子中,还有这部分假分数能不能化成整数呢?为什么?那它们该化成怎样的数呢?(小黑板出示带分数的概念。)

2、师:这个概念看得懂吗?我们可以通过举例来说明。比如4/3可以写成1这个整数和1/3这个真分数合成的数,像这样的数就叫带分数,这个带分数读作一又三分之一。(师板书带分数的写法及读法,并组织学生齐读两遍。)

出示题目:读出下面带分数,并说说它的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

621

4、师小结:这两个数表示的是同一个点,说明它们的实质是一样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罢了,可以这样说,带分数实际上只是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的另一种形式。

5、师问:你们想不想把其他的假分数也写成带分数的形式?就请动手试一试把11/4这个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学生尝试着把一个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师巡视了解情况。)

6、交流方法。(共有三种方法。小黑板相机出示书上的两种解题思路,同时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进行板书。如果学生没有全部回答出三种思路,教师无需强求硬塞)

7、练习:让生继续试着把剩下来的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8、师问:谁来概括一下,刚才是怎样把假分数转化成带分数的?

(归纳得出方法:分子除以分母,除得的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带分数的分子,而分母不变。)

9、概括总结:观察前、后两组转化假分数的方法,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揭题:假分数转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九2。让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为什么用这个假分数表示。

2、练习九4。出示题目。问:这里把多长看作单位“1”?指导填5/3、1。其余让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3、练习九5。

出示题目:1=()/11=()/21=()/31=()/4

2=()/12=()/22=()/32=()/4

3=()/13=()/23=()/33=()/4

第一组指导学生完成,第二、三组让学生独立完成。

观察:这里几组等式都是把什么数转化成什么数?方法是怎样的?

(板书:整数——假分数)

4、完成练习九6。

四、课作:练习九1、3;每日一题。

课后反思:

在备课之初,我就将这堂课的难点确定为

理解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转化成带分数的算理。书上介绍了三种转化的方法,一种是画图理解、一种是推算理解、还有一种就是通过计算。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计算(即通过一种方法的模仿)这一种方法学生掌握的效果最好,还有两种方法只有少数学生能想到,并且可能还是处在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程度,也就是心理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但并不能叙述的很清楚。但如果只讲计算这种方法,而另两种方法不讲,对于学生而言可能就是纯碎的机械模仿,这就违背了教学原则,显然是不可行的。为此,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试着把11/4转化成假分数,其间我通过巡视发现不少中上等学生已经通过计算将11/4转化成了假分数,接着我让这部分学生回答他们的转化方法,当学生们存在疑惑时,我适时将另两种思路在黑板上展示,这两种思路其实就是计算的算理说明,在学生们看过、想过后再来理解转化后的带分数每一部分的意思,在这样一种情况下难度就被分解了,学生既掌握了方法又理解了算理。

另外在这一堂课上,还有许多细节的处理不完善、不够到位,这些都是我以后在课堂教学中须努力改进的地方。

五年级数学《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真分数和假分数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整数减带分数和被减数的分数部分小于减数年的分数的带分数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材分析:教材通过例3、例4介绍带分数减法中被减数是整数和被减数的分数部分小于减数的分数部分的计算方法。在其前安排了准备题,是为这两个例分散难点,作好必要的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把整数或带分数化成假分数,说一说像怎么想的?p132准备题

二、尝试探索建立模型

1.教学例3

a、出示例3,看一看分数部分够不够减?怎么办?

b、分组讨论

c、反馈讲评

d、看书p132

2.试一试:先看一看分数部分够不够减,不够减怎么办?

3.教学例4

a、出示例4

b、看一看分母相同吗?怎么办?

c、再看一看分数部分够减了吗?不够减又怎么办呢?

4.试一试

5.小结带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1.基本练习p133、1--4

2.说一说带分数减法有几种类型?要注意什么?

3.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觉得和前面的内容比较又有什么不同?

真分数和假分数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篇四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难点:

1.学习重点: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2.学习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学习过程:

一、导学

1.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2.张挂学习挂图。板书:观。讲解字形、字义。

3.解释课题:坐井观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

4.提出问题: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在井里看到的天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听我读课文。

二、范读课文或放录音

1.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想上面的两个问题。

2.要求学生听准生字的读音。

三、指导学生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一遍课文。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用序号把这一课的几个自然段标出来。

2.指名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四、展交生字、词

1.出示注音卡片:观沿答百别弄际抬信

2.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3.用生字练习组词。

五、课堂练习

1).指导书写生字。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井()观()沿()百()

开()现()没()白()

3).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利。

我会填

坐()观()()熟蒂()()有()短

徒()无()()苗()长()长()短

想一想组一组

卜:补补丁()()

力:()()()()

又:()()()()

羊:()()()()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难点:

1.学习重点: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2.学习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学习过程:

一、导学

1.张挂学习挂图,读题。

2.上一课,我们初步读了《坐井观天》这篇课文。今天,我们来细读、理解。

二、讲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对照挂图,让学生说明青蛙和小鸟各自所处的位置。板书:井沿。讲解生字。井沿:井沿,就是井口的边沿。沿,读第二声,不要读成第四声。

2.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1)青蛙向小鸟提出了什么问题?(你从哪儿来呀?)

(2)小鸟是怎么回答青蛙的?(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

(3)“一百多里”在这里说明了什么?(一百多里是一段很长的路程,在这里说明小鸟飞了很远,天很大)

(4)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3.讲读第四、五自然段。

(1)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2)“说大话”是什么意思?(大话是指夸张的话)

(4)小鸟是怎么回答青蛙的?(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板书:无边无际

(5)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用来形容什么?(无边无际没有边际的意思。在这里用来形容天非常大)

(6)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第四、五自然段,注意“哪”的读音和语气(“哪”作语气词,读轻声,不读第三声)

(7)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起来了?(为了天有多大的问题争论起来)

4.讲读第六、七自然段。

(1)青蛙为什么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因为青蛙天天坐在井里,抬头看见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2)指导朗读“我不会弄错的。”(自信、肯定、自以为是的语气)

(3)小鸟为什么笑了?(小鸟笑青蛙眼光太狭窄,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小片天,还自以为是,不承认自己的看法有错误)

(4)小鸟为什么叫青蛙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呢?(因为青蛙跳出井口以后,眼界就会变得开阔,就会看到无边无际的天空,就不会再坚持自己原来的错误看法了)

(5)指导朗读“你是弄错了。”(其中的“是”字,表示了肯定的、勿容置疑的语气)

5.小结: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它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然就会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坐井观天,就是指青蛙坐在井里看天,把天看得只有井口那么大。以后,人们就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目光狭小、见识短浅,而又自以为是的人。

三、课堂练习

1.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填空:

青蛙坐在()看天,看到的天不过()那么大。小鸟站在()看天,看到的天()。

3.把课后的字写在田字格里。

[坐井观天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

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真分数和假分数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篇五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真分数、假分数的认识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教学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本节课分为四个环节:

一、从生活情境中导入,认识带分数;

二、探索新知,学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化法;

三、实践应用,能灵活应用化法解决问题;

四、巩固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图形结合,让学生认识带分数的意义,会读写带分数,进而能在数轴上找到带分数相对应的点,把带分数和1比大小,从而能发现,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方式,它们之间是可以互化的'。整节课环环相扣,条理清楚,但是在教学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时没有图形结合,直接用分子除以分母,学生们能按照步骤依葫芦画瓢,但是个别学生不能真正理解它的方法,在做作业时出现了格式上的错误,需加强规范及辅导。

真分数和假分数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篇六

教材分析:这两个例题是教学带分数连加、连减的方法。例5是带分数连加,与带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相同,几个加数可以一次通分,最后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是假分数的要公成带分数。例6是带分数的连减。当被减数的分数部分不够减时,从被减数的整数部分使拿出1化成假分数,和原来的分数部分合进来还不够减时,就要从整数部分拿出2化成假分数,和原来的分数部分合起来再减。可以一次通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把整数或带分数转化成假分数。p136准备题,让学生说一说怎么

二、尝试探索建立模型

1.教学例5

a、出示例5

b、看一看它们的分母相同吗?怎么办?

c、对计算的结果有什么要求?

d、看书p136

e、说一说带分数连加的计算方法。

f、试一试p136

2.教学例6

a、出示例6

b、看一看它们的分母相同吗?怎么办?

c、通分后再看看,分数部分够减了吗?不够减又要怎么办?

e、在刚才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f、小结

g、试一试

3、小结带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1.计算练习p137、1--3

2.说一说你在计算过程中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3.小结:带分数连减时要注意什么?如何才能做得又对又快?

第二课时(练习)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131页练习二十五的第4、5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重点难点

进一步归纳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四教具准备

投影及多媒体课件。

五练习过程

(一)完成教材第130灾练习二十五的第4题。

学生根据统计表,画出折线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二)导成教材第131负练习二十五的第5题。

小组进行讨论,两组数据分别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表示更合适?为什么?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交流,老师提问: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作用有什么不同?

小结:条形统计图不较容易比较各种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很快比较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下面是王强收集的2005年春节期间龙潭湖庙会和厂甸庙会游览的统计图。

2005年2-15日龙潭湖庙会和厂甸庙会游览人数统计图

……厂甸庙会

……龙潭湖庙会

根据上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l)游览两个庙会的人数分别在哪一天到达峰值,然后开始下降?

(2)哪个庙会的游览人数上升得快,下降得也快?

(3)假如明年要游览庙会,你认为哪天比较好?

(4)从统计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通过学习知道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容易看出两个数据的变化情况,并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第六单元实力评价

一口算。

1.2×3=0.36×10=2.4÷8=

0.4÷0.8=0.25÷0.5=3×2.3=

4.72-0.72=1.5×4=8.56×0=

2÷0.2=1.2+3.5=5.6÷5.6=

时的有1人。根据以上数据,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

小东的同学一周上网情况统计表

人数

上网时间/时

1.这10名同学一周上网时间的平均数在()小时到()小时之间。

2.算出这10名同学一周上网时间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三小北对15户居民一周用塑料袋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制成了下表。

15户居民一周用塑料袋情况统计表

户数111354

每户用塑料袋只数12131415l617

1.计算出15户居民一周用塑料袋只数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四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

某市运动会各区获奖牌情况统计表

五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希望小学要统计五年级各班同学为社会做好事的件数,应选用()比较好。

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

2.()最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

3.表示一年里12个月的气温变化情况,选用()比较好。

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

六先在下面折线统计图的括号里填入适当的数,然后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

某超市2005年电视销售情况统计图

1.普通电视平均每个季度销售()台。

2.液晶电视平均每个季度销售()台。

3.()季度两种电视销售差距最大,是()台。

4.根据你获得的信息,预测明年两种电视的销售情况。

七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

万福商场

东方商场

……万福商场……东方商场

真分数和假分数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篇七

众数

统计复式折线统计图

综合应用

【教学要求】

1.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3.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教学建议】

1.注意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对比和衔接。

教学本单元时,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与所学知识的对比,体会统计量的含义及统计图的特征和适用范围。如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时,可先用单式折线统计图分别表示两组数据,让学生体会单式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增减变化,但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时就不方便了,由此引出复式折线统计图。从而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加深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2.注重对统计量意义的理解,避免简单的统计量的计算。教学中应避免单纯从计算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统计知识,应当注重对统计量意义的理解。如众数,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众数,会求众数,更要注意结合具体数据理解众数的作用和特点。

3.注重对学生开展统计活动的过程性评价。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是学习统计知识的首要目标。这就要求老师应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从事简单的统计活动,如调查同学们的视力情况、所穿鞋子的号码、喜爱的电视节目等。老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投人到各种活动中,留给他们足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从事统计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应起到引领、指导的作用。

【课时安排】

1、众数.............................1课时

2、复式折线统计图.......................1课时

1.众数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众数

教材第122、123页的内容及第124、125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3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的兴趣。

三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2.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

四教具准备

投影。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在统计中,我们已学习过哪些统计量?(学生回忆)指出:前面,我们已经对平均数、中位数等一些统计量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继续研究统计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实施

1.出示教材第122页的例1。

提问:你认为参赛队员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进行汇报。

学生会出现以下几种结论:

(l)算出平均数是1.475,认为身高接近1.475m的比较合适。

(2)算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485,身高接近1.485m比较合适。

(3)身高是1.52m的人最多,所以身高是1.52m左右比较合适。

2.老师指出:上面这组数据中,1.52出现的次数最多,是这组数的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3.提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学生比较,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交流。

老师总结并指出: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可以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它们描述的角度和范围有所不同,在具体问题中,究竟采用哪种统计量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及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来确定。

4.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23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并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自己的建议。

5.完成教材第124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2、3题。

学生独立计算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集体交流。

(三)思维训练

小军对居民楼中8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进行了抽样调查,情况如下表。

住户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8号

数量/个l529l62o22161816

(1)计算出8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数量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可以使用计算器)

(2)根据他们使用塑料袋数量的情况,对楼中居民(共72户)一个月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作出预测。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众数

教材第125页练习二十四的第5、6题。

二教学目标

1.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2.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的兴趣。

三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2.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

四教具准备

投影。

五练习过程

(一)完成教材第125页练习二十四的第4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指出:五(1)班参赛选手的成绩有两个众数,88和87,意味着在这次竞赛中得88分和87分的人同样多。而五(2)班没有众数,则表示这次竞赛中没有集中的分数。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二)完成教材第125页练习二十四的第5题。

8.完成教材第125页练习二十四的第6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先在课前调查本班学生所穿鞋子号码,然后填在统计表中,再进行分析。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小明对本班15名同学拥有课外书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拥有2本的有1人,拥有3本的有2人,拥有4本的有4人,拥有5本的有3人,拥有6本的有5人。根据以上调查的情况,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

小明的同学拥有课外书的情况统计表

年9月人数

人数

平均每人拥有本数

(1)估算一下,这15名同学平均拥有课外读物大约有几本?你估算的理由是什么?

(2)估算出这15名同学拥有课外读物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小力对本单元10户居民订报刊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没订任何报刊的有2户,订1份的有3户,订2份的有4户,订3份的有1户。根据以上调查情况,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

本单元居民订报刊情况统计表2006年5月

户数

每户订报刊份数

(1)想一想,平均每户订报份数是在1?2之间吗?为什么?

(2)计算出这10户居民订报刊份数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众数这一统计量,并且通过练习理解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个统计量的联系与区别,根据我们分析数据的不同需要,可以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量。

2.复式折线统计图

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材第126、127页的内容及第129一131页练习二十五的第1-3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重点难点

归纳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四教具准备

投影及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投影出示第9-14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获金牌情况的统计表。

学生回忆并回答,师生达成共识,可以利用折线统计图把数据表示出来。

提问: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可以很容易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师生共同完成两个国家所获金牌的折线统计图,然后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

(二)教学实施

1.老师提问:怎样做才能更方便地比较两国获得金牌数量的变化情况呢?

学生思考,并说出可以把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并成一个。老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并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统计图。

2.提问:观察、比较单式折线统计图与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点?

学生试总结出: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比较容易地比较出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在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画出图例。

3.引导学牛回答教材第126页例2中的问颗,从而讲一步认识到从{两条折线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中国获得金牌的数量呈上升趋势,韩团则趋于平稳。

4.指导学牛异成教材第129负练习二十五的第l题。i学生看图回答问题,得出7一15岁的男生、女生平均身高都随着翎龄的增加而增高,但13岁之后女生的身高增长趋于平稳,增长速度比男生慢。

5.完成教材第129、130灾练习二十五的第2、3题。,学生看图回答问题,全班交流。

(三)思维训练

下面是年1月22日到28日北京市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指数的统计数据。

2006年’月…{{111…查阅2006年同期北京市空气中可吸人颗粒物的指数,填入表中,然后利用下面的材料制成折线统计图,并和同学们进行交流。

22日23日24日25日26日27日28日

1月11917414395115173163

1月

查阅20同其北京市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指数,填入表中,然后利用下面的材料制成折线统计图,并和同学们进行交流。

第二课时(练习)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131页练习二十五的第4、5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重点难点

进一步归纳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四教具准备

投影及多媒体课件。

五练习过程

(一)完成教材第130灾练习二十五的第4题。

学生根据统计表,画出折线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二)导成教材第131负练习二十五的第5题。

小组进行讨论,两组数据分别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表示更合适?为什么?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交流,老师提问: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作用有什么不同?

小结:条形统计图不较容易比较各种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很快比较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下面是王强收集的2005年春节期间龙潭湖庙会和厂甸庙会游览的统计图。

2005年2-15日龙潭湖庙会和厂甸庙会游览人数统计图

……厂甸庙会

……龙潭湖庙会

根据上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l)游览两个庙会的人数分别在哪一天到达峰值,然后开始下降?

(2)哪个庙会的游览人数上升得快,下降得也快?

(3)假如明年要游览庙会,你认为哪天比较好?

(4)从统计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通过学习知道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容易看出两个数据的变化情况,并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第六单元实力评价

一口算。

1.2×3=0.36×10=2.4÷8=

0.4÷0.8=0.25÷0.5=3×2.3=

4.72-0.72=1.5×4=8.56×0=

2÷0.2=1.2+3.5=5.6÷5.6=

时的有1人。根据以上数据,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

小东的同学一周上网情况统计表

人数

上网时间/时

1.这10名同学一周上网时间的平均数在()小时到()小时之间。

2.算出这10名同学一周上网时间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三小北对15户居民一周用塑料袋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制成了下表。

15户居民一周用塑料袋情况统计表

户数111354

每户用塑料袋只数12131415l617

1.计算出15户居民一周用塑料袋只数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四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

某市运动会各区获奖牌情况统计表

五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希望小学要统计五年级各班同学为社会做好事的件数,应选用()比较好。

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

2.()最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

3.表示一年里12个月的气温变化情况,选用()比较好。

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

六先在下面折线统计图的括号里填入适当的数,然后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

某超市2005年电视销售情况统计图

1.普通电视平均每个季度销售()台。

2.液晶电视平均每个季度销售()台。

3.()季度两种电视销售差距最大,是()台。

4.根据你获得的信息,预测明年两种电视的销售情况。

七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年年年2005年

万福商场

东方商场

……万福商场……东方商场

真分数和假分数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篇八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朗读中感受洪水的危急、肆虐。在品读课文中感受老汉的“如山”形象。

教学重点:在品读课文中感受老汉的如山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桥”的象征意义。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设计:

一、引入:孩子们,请静下心来,静静地看老师写,板书《桥》。读读课题。

师:有一个小村庄,曾有过一座窄窄的木桥,它陪着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这样平静地过了许多年。可是有一天黎明,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这一切都改变了。这究竟是一场什么灾难呢?孩子们,你们都预习了课文,能告诉我吗?(山洪暴发了。)

二、教学新课:

(一)、朗读课文,感受洪水的危急

生读课文后汇报。

课件出示句子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2)、男生读读这个句子,想想:山洪像什么?山洪像怎样的野马?山洪像一匹受惊的野马吗?(三个问题层层递进,让学生能真实地感受到山洪的可怕)。

师:这样一群受惊的野马,它们桀骜不驯,力大无穷。读读这句话,想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场面?(让学生想象,感受万马奔腾、浩荡而来的场面,从而感受洪水的可怕。)

(3)、齐读这个句子,理解“势不可当”的意思。

师:这句话让我们感受到了山洪的可怕,还有哪些句子也写出了山洪的可怕?

生汇报。

课件出示句子2: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1)、师:一米高有多高?大家比一比,估计在你身体的哪个部位?(生纷纷用手在自已的身上比划后得出结论。)

(2)、师:“跳舞”这个词多美!但在这里,我们的感受是怎样的呢?(可怕,恐怖),因为洪水跳得是“死亡之舞”啊!

(3)、指名读这个句子,相机指导朗读。将“一米高”和“跳舞”这两个词略重读。

师: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也能让我们感受到洪水的可怕?

生汇报。

课件出示句子3: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生齐读这个句子,师:读着这个句子,你仿佛听到了什么?谁在笑?在怎样的笑?(得意、猖狂、)

课件出示这三个句子,自由读读这三个句子,想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应该怎样读?可以讨论。(洪水越来越近,情况越来越危急。在朗读时语气要由轻到重,语速要由慢到快。)学生汇报后,指导朗读。

(二)、品读课文,感受老汉的“如山”形象

师: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谁出现了?(老汉)。

师:这是一位怎样的老汉?孩子们,快速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描写老汉的句子,把你的感受批在旁边。可以写一个词语,也可以是一个短句。

生汇报。

课件出示句子a: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群,他像一座山。

(1)、咱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你读出了什么?(镇静、从容)

(2)、从哪些词语中可以感受到老汉的从容、镇静?(不说话、盯着)

(3)、创设情境朗读:

a:师:倾盆大雨中,面对你拥我挤的人群,生接读:老汉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群,他像一座山。

b:师:山洪咆哮,死神一步步逼近,面对疯了似的人群,生接读:老汉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群,他像一座山。

c:师:窄窄的木桥,跌跌撞撞蜂拥而来的人群,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生接读:老汉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群,他像一座山。

师:此时此刻,我想你们一定明白了这样一位清瘦的老汉为什么像一座山,他是一座什么山?(人们的靠山)

生汇报。

课件出示句子b: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1)、咱们一起读读这句话,然后我请你们来说说你读出了什么?生汇报。

(2)、孩子们,看看这句话,短短十几个字用了三个感叹号!老汉的声音虽然是沙哑的,但却是铿锵有力的!想想,我们在读这句话时应该怎样读?(指导学生读时语速可稍慢一点,语气要有力!)

生汇报。

课件出示句子c: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1)、孩子们,咱们来猜一猜,老汉为什么要单单把小伙子揪出来呢?

生汇报:a:因为他是老汉的儿子。师:你从哪儿知道的?孩子,你可真会读书,你真正读懂了这篇课文。

b:小伙子是个共产党员。师:对,小伙子是个共产党员,他可能排在了什么地方?

(2)、师:小伙子不光是老汉的儿子,他更是一位共产党员。所以老汉把他揪了出来,让他排到了后面!就这样,村子里的其它人都安全地撤离了,只剩下了老汉和小伙子。此时此刻,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老汉?(大公无私、顾全大局、不徇私情……)

生汇报:狠心的父亲。

生汇报:不称职的父亲。

……

生汇报,师相机指导。

师:是啊,当村子里的其他人都安全了,只有老汉和儿子时,他就是一位普通的、平凡的父亲。他和我们每个人的父亲都一样,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儿子。他比谁都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活下来。这就是“父爱如山”。

过渡:村民安全地撤离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也在洪水中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三)、感受“桥”的深刻含义

(1)、音乐响起,孩子配乐读最后几段。

生讨论后汇报。

(2)、这篇课文以《桥》为题,你认为“桥”仅仅是指那座窄窄的小木桥吗?

小结:是啊,桥不仅仅是那座小木桥,它更是老汉用自己的生命为村民搭建的生命桥、希望桥。

三、板书设计:

老汉

村民桥小伙子

[《桥》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

真分数和假分数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篇九

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把整数或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把整数或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教学重点:熟练地进行整数或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教学难点:能进行知识运用,培养实践能力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准备迁移

1,用分数的意义说明下列分数,以及每个分数的分母,分子和分数单位。[课件1]

3/42/21/65/57/78/23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课件2]

2个1/3是()/()6个1/6是()/()

8个1/8是()/()l4个1/2是()/()

18个1/5是()分之()17个1/4是()/()

二,探究新知,激发思维

1,教学p103。例5:把1化成分母分别是2,3,4,5,…的分数。

提问:a,说说图意是什么你有没有反对的意见

板书:1=2/2=3/3=4/4=5/5=……

b,其它整数能不能化成分母是任意非0自然数的假分数呢

2,教学p103。例6:把2和5分别化成分母是3的假分数。

(1)同桌相互说说怎样把2和5化成分母是4的分数。

(2)集体说说怎样把一个整数化成指定分母的.分数

(3)小结:把整数(0除外)化成假分数,用指定的分母(0除外)作分母,用分母和整数(0除外)的乘积作分子。

※把1,2,5化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

3,教学p104。例7:把2化成分母是5的假分数。

(1)提问:a,谁能说说假分数是怎样化成带分数的

b,那么,由此及彼,怎样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呢

(2)板书:2=5×2+4/5=14/5

(3)小结: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原来的分母作分母,把分母和整数的乘积再加上原来的分子作分子。

※p104。做一做1,2

三,总结反馈,巩固提高

1,总结: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2,p105。1,3

四,家作

p105。2

真分数和假分数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篇十

p103。例51=2/2=3/3=4/4=5/5=……把整数(0除外)化成假分数,用指定的分母(0除外)作分母,用分母和整数(0除外)的乘积作分子。

p103。例6把2和5分别化成分母是3的假分数。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原来的分母作分母,把分母和整数的乘积再加上原来的分子作分子。

真分数和假分数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篇十一

本课是在学生知道怎样把分母是整十、整百、整千的分数转化为小数,理解了分数和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应该说学生有这些知识的铺垫,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还是比较容易的。

在教学中我结合两个例题的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学生说的都不错,通过观察例10的三个分数,学生基本上都能得出一位小数的分母是10、两位小数的分母是100、三位小数的分母是1000,分子就看小数的小数部分是多少的结论。因为学生说的都很好,所以我进行了适当的拓展,让学生试着尝试把带分数转化为小数。学生完成的也不错,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后,再用分子除以分母。我在这里采用的方法是引导学生观察化后的小数与带分数进行比较,结果很多学生发现它们的.整数部分是相同的,然后我在启发他们思考:带分数化成小数还可以怎么化?学生很自然得出整数部分不变的结论。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也感觉到,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学会利用旧知自主学习新知识,充分发挥知识的正迁移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主要体现了两个方面,一是联系分数的意义来比较,二是把分数化成小数再比大小。从学生的反馈情况看说明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理解的还是比较到位的,有了之前分数同除法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把分数化成小数,学生也已理解并掌握。对照比较,不难发现,把分数化成小数后再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比较方便,而且简单,易被学生接受。

这一点可以从之后的试一试中也能体现,只是除不尽的要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注意约等号的使用。因为除不尽的往往都是循环小数,也有学生说保留三位小数,不一定要除到第四位。我很欣赏学生们有这样的想法,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书本,不盲目地服从,多给他们一点时间和空间,有时也会有意想不到的喜悦。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真分数和假分数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篇十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8~99页,分数混合运算相关复习。

教学提示:

本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回顾整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的系统过程,提高归纳、整理知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通过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整理与复习,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和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生通过“自主合作、交流探索、迁移类推”的方法推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发展数学思维的能力等良好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计算练习向学生渗透运算的逻辑性,相互影响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发展数学思维,创造性地进行学习。

教学重点: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含中括号小括号混合运算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本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复习了比和按比例分配的相关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分数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

引出课题――分数的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从总体上复习分数混合运算这一板块的内容。

教师:有关分数混合运算,我们学过哪些主要的知识?

先让学生独立回忆,然后小组交流,最后抽学生汇报,教师随学生的汇报板书,逐步完成下面的知识内容。

教师:下面我们就按照上面梳理的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复习。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复习,使学生的头脑中对本版块的知识有一个清晰地脉络。】

2.复习分数混合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师: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学生如果说出:分数四则混合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教师追问:能具体说一说混合运算的顺序吗?

引导学生说出具体的运算顺序,教师作如下的板书。

(1)没有括号,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没有括号,有乘除也有加减的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

(3)有括号的算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教师出示“分数混合运算”第1题。

教师: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教师随学生的发言板书(略)

教师出示这样一个算式:4/5-2/3+3/4×1/2。

要求学生在这个算式上面添括号,使运算顺序符合下面的要求

(1)先算加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

(2)先算减法,再算加法,最后算乘法。

(3)先算加法,再算减法,最后算乘法。

学生完成后,抽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教师:计算分数混合运算时要注意什么?

抽学生汇报后教师小结:进行分数混合运算时,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要正确判断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二是要按照分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每一步计算;三是要按照混合运算的书写格式进行书写。

教师:请同学们计算出上面两道题的结果。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个别指导,并抽学生到黑板上计算;计算结束后,集体评讲。

3.复习分数混合运算的简便计算

出示:5/7×11/13+5/7÷13/2

教师:这道题按运算顺序,应该怎样算?

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后,教师追问:如果按这样的运算顺序算,会遇到什么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按运算顺序算非常麻烦)

教师:仔细观察这道题有什么特点?想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怎样简算?

学生讨论,重点讨论出题中的特点:两道乘法(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中间有一个加号,并且有一个相同的乘数5/7,这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可以用乘法分配律来简算。

教师:请同学们用简便方法计算这道题。

学生算完后,抽学生汇报,重点说一说自己怎样简算的过程。

教师:在分数混合运算中,随了可以用乘法分配律来简算,还经常用到哪些运算律?

引导学生说出在分数混合运算中经常用到的运算律。

教师:通过上面的复习,你有什么感想?

指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想是:计算分数混合运算时不要盲目的进行计算,而要看这道题是否符合简算的特点,能进行简算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4.解决生活中的分数应用问题

教师:下面我们复习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投影出示教材第99页分数混合运算第7题。

教师:从图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随学生的回答,教师帮助学生整理题中的信息,突出条件中的一些重点词。

条件问题

,西藏自治区月人均养老金2700元,位居全国之首。

重庆市月人均养老金比西藏自治区低1/3。

宁夏回族自治区月人均养老金相当于重庆市的119/120。

青海省月人均养老金比重庆市高5/36。

教师: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

重庆市月人均养老金是多少?

宁夏回族自治区月人均养老金是多少?

青海省月人均养老金是多少?……

教师:你们会解答这几个问题吗?

三、巩固应用

处理教材第102页练习二十四第7题。

先让学生从问题中收集有用的信息。

让学生提出说学问题并说一说解题思路,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解法。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各自的解法。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和疑惑。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小学生感恩评语(汇总9篇)

    青春是热爱和热情的季节,我们应该积极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业中。如何度过一段充实而有意义的青春期?青春是一个宝贵的礼物,我们应该用心去品味。青春是一个需要积极探索和

    农村信用社面试一般会问问题 农村信用社面试自我介绍(汇总8篇)

    导游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游客对景点的认知和接受度,因此导游在撰写导游词时应该努力做到准确且生动有趣。导游词应注重引导游客亲身体验,通过互动和参与让游客更好地融入到

    2023年文案辞职报告(大全8篇)

    朋友,是心灵的避风港。分享了一些旅行中的小贴士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助您度过一个愉快和安全的旅行。文案辞职报告篇一尊敬的领导:您好!经过一段时间的慎重考虑,我决定

    伤感分手的话(模板10篇)

    企业标语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表达方式之一。在确定最终的企业标语前,可以向团队成员、合作伙伴或顾问寻求意见和建议。"感恩回馈,共享发展!"伤感分手的话篇一1、我們说

    2023年孩子十二岁生日寄语 十二岁生日致辞稿(优质16篇)

    在特定场合,我们常常需要用答谢词来感谢那些对我们提供帮助和支持的人。编写一篇精彩的答谢词需要我们充分考虑表达感激之情的方式和用词。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

    2023年很想你很想你心情说说句子 很想你的心情说说(优质8篇)

    决议通常是在一定的背景和条件下产生的,用于解决现实问题或制定未来计划。决议的制定应该考虑到个人的目标和价值观,具有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以下是一些关于决议制定的专

    读钓鱼的启示有感(实用18篇)

    一个好的标语应该简洁明了、有创意,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和思考。制作标语时,要考虑到目标受众的年龄、性别、兴趣等因素,以确保传递信息的准确性。参考下列标语范文,或许

    2023年心中的年味的情感散文(精选8篇)

    标语通过短小精悍的表达方式,能够迅速传递主题和目标。在创作标语时,要考虑目标受众的特点和需求,以便更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2023年公司半年总结会发言稿 公司半年总结会总经理发言稿(通用7篇)

    在教师总结中,我们可以回顾过去的教学经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自身的教学方法。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教师总结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写作提供一些帮助。公司半年总结会发

    理想演讲稿(大全10篇)

    励志可以帮助人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进而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下面是一些就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礼仪和规范,希望大家能够遵守。理想演讲稿篇一太阳和人类之间的距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