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课程资源感悟(模板17篇)

时间:2023-10-26 作者:JQ文豪2023年课程资源感悟(模板17篇)

范文范本可以激发我们的创作灵感,帮助我们在写作中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这些范文范本不仅在结构和语言上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还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内涵。

2023年课程资源感悟(模板17篇)篇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逐渐转变为以多媒体为基础的线上教学。在线课程资源被视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给教育带来了无限可能。在经历了一学期的网上学习之后,我深刻体会到了课程资源的价值与重要性。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课程资源不仅拓宽了学习渠道,还提供了全新的学习方式。在传统的教室里,教师讲解的内容较为单一,而且有限时间限制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考。而通过课程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选择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进度。以在线视频为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自由观看和反复学习。这种灵活性和自主性让学习变得更加高效和有趣。

其次,课程资源丰富了学习内容,增强了学习的深度。在研究性的学科中,教材通常只能提供一些基础知识和案例分析。而线上课程资源则提供了大量的拓展资料、学术论文和真实案例等,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深层知识。我曾在网上学习过一门艺术史的课程,教师在课堂上配有精美的图片和详细的解析,让我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些丰富的学习资源大大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和知识面。

再次,课程资源促进了学习者的互动和沟通。线上学习平台上的论坛和留言板为学生提供了交流和讨论的平台。在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难题和疑惑,有时候教师无法即时解答。而通过互动和分享,我们可以与同学一起探讨和解决问题。这种合作学习的形式不仅加深了我们对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最后,课程资源提高了学习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按照固定的课时和教学进度来进行的,这使得一些学生可能无法跟上或者觉得时间不足。而线上课程资源则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进度进行学习。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想要学习的课程和学习的时间,这大大提高了学习者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总之,线上课程资源给我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它不仅提供了多样的学习渠道和方式,丰富了学习内容和深度,还促进了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提高了学习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不仅让我保持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还帮助我提高了学习效果和能力。我相信,课程资源将逐渐成为未来教育的主流,带来更多创新和改革。

2023年课程资源感悟(模板17篇)篇二

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来源。

1.课程资源的开发将极大得展现有的狭窄的教育内容,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课程资源的开发还将直接导致教育方法的变革,新的课程资源的入会带动教育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变革。

3.课程资源的丰富特别是新兴课程资源会有利于推动现行的教育模改革,学生的主体性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将有新的发展。

1.历史教材。

2.学校图书馆。

4.历史音像资料。

5.历史遗迹和各类博物馆、纪念馆。

6.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

五、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一般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基本途径:第一,开展社会调查;第二,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第三,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第四,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第五,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

不同的教育情境下,课程资源的状况往往存在相当大的差别:。

1.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

2.城市与农村。

3.同一地区条件好的学校和条件差的学校。

2023年课程资源感悟(模板17篇)篇三

从小学到大学,每个人都经历过各种各样的课程。而这些课程的质量和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资源的选择和使用。课程资源是指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教材、教学辅助工具、网络资源等。在我多年的学习生涯中,我深刻认识到了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并积累了一些关于课程资源的心得体会。

首先,好的课程资源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最需要的是一种积极的学习动力。而好的课程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一些生动的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能够直观地展示抽象的知识点,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在我的英语学习中,老师经常使用英语电影片段和英文歌曲等资源,使得学习过程充满了乐趣,提升了我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好的课程资源能够提高学习效果。学习的目的是获取知识和提升能力,而好的课程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这些目标。好的课程资源应该包括全面准确的教学内容,适合学生年龄和水平的知识点和案例,以及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等。在我的数学学习中,我发现一本思维导图教材对我的学习效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本教材以图表的形式呈现知识点,逻辑清晰,易于理解,辅以大量的例题和习题,帮助我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的基础概念和解题方法。

此外,好的课程资源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现代社会,知识的更新和变化如此之快,学生需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的挑战。而好的课程资源应该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一些互动的课堂教学软件可以通过提问、答疑、辅助演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帮助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最后,好的课程资源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课堂教学是一项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而好的课程资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并提供反馈和评估的依据。例如,一些教学平台可以为教师提供优质的教学案例、教学视频和教学评价工具,帮助他们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课程资源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无法忽视。好的课程资源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学生来说,我们应该学会善于利用好的课程资源,通过积极参与和合理管理,使其成为我们学习的助力。对于教师来说,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课程资源,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只有充分发挥和利用好课程资源的作用,我们才能在学习和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2023年课程资源感悟(模板17篇)篇四

2011.09。

长期以来,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学校教育,在人们重新审视学校的作用时,学校已经面临着仅靠自身力量无法应付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和挑战;制度化容易导致僵化和模式化,对社会变革反应迟缓、保守,因而往往又会成为社会变革和自身变革的障碍和阻力。在这种制度化的模式中培养出来的人也往往是千篇一律,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难以适应社会的变化。随着素质教育的层层推进,教学改革的步步深入,我们越来越感到了教育资源的贫乏——那种洋溢着时代气息、散发生活芬芳、十分鲜活的资源,在常规的教科书中很难找到,需要教者自己去寻找和挖掘。这些问题的出现,迫使学校由过去的封闭状态走向开放,开始寻求来自社会多方面的力量的支持与配合。而在家长队伍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许多的家庭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厚的家庭文化底蕴,和可供学校参观实践的环境等,这对学校来说将是一笔很宝贵的教育财富。

随着现代家庭抚育职能的逐渐增强,家庭的抚育方式必然由粗放型向“集约化”方向发展。优生优育已成为现代家庭普遍接受的观念,并已成为家长们的实际行动。但在教育子女上,部分家长有一种错误的观点,即认为“病要大夫医,孩子要教师教”,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学校。他们只负责从经济上、生活上满足子女的需要。这部分家长一方面缺乏责任意识,另一方面也缺乏教育的自我意识,认为教育就是有意识地去影响孩子,没认识到无意识地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教育行为。家庭教育必须需要学校进行有效地干预与引导,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达成一致,形成合力。

家庭作为儿童教育过程中的特殊力量,是学校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的有效载体,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已经受到了广泛重视。不少学校都在进行家校协同教育,但由于是刚起步的新事物,实践时间较短,许多规律处在探索阶段,特别是家庭教育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学校很少注意挖掘和利用,而常常只停留在请家长开会,倾听老师讲课等浅层次上,造成了家庭教育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因此,对家庭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能充分挖掘家庭教育资源中人的资源和物的资源,为学校服务,为家庭服务,为学生服务,还能通过家校之间的协同,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建立亲密的家校合作伙伴关系,达到全面提高家长的整体素质以及绝大多数家长教子育人的水平,与校方形成合力、共同为孩子营造更健康的成长空间,为孩子打造优质丰厚的人生奠定基础。

家庭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家校合作来挖掘家庭教育中的教育资源,为学校所用,让家长以自身的教育优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各种活动中来,以期达到资源的共享与优势互补,促进家庭教育的提升与儿童的生动活泼地发展。

1、学生为本的原则。

家庭中可以利用的资源很多,而我们不可能全部拿来,需要作出筛选。于是我们重点选择家庭中“能否促进学生充分发展”作为取舍标准,大力发掘那些能够开放学生头脑和手脚、能够激发学生的灵感和创意的素材,让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和参与的兴趣。

2、因地制宜的原则。

从学校实际出发,根据家长的优势及当今城市独生子女的特点,请进来、走出去,采集一些个性化的教育资源,不仅学生欢迎,老师也产生一种亲切感,而且和现成教科书上的带有共性东西形成一种互补。

3、低耗高效的原则。

开发教育资源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而家庭教育资源利用家长和学校这种特殊的关系,投入少而产出多。可谓低耗高效。

(二)、家庭教育资源开发的措施。

(1)组建校级、班级家长委员会。成立家长委员会是促进学校与家长共同管理学校、共同教育孩子的有效办法。选取有代表性的,来自不同工作岗位,不同阶层的家长组成了学校、班级两级委员会。并健全了组织,明确了职责,设会长一名,副会长一名,具体的任务是畅通家校交流的渠道,向家长传达学校的安排,让他们了解学校的教育改革、活动目的;向学校反馈家长的意见,向家长宣传家校合作的益处,建立起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桥梁;协调家校合作活动的开展,家长委员会成立后,学校能更加及时地与家长沟通,学校的困难得到了家长的理解,学校的活动得到了家长的支持。

(2)建立学生教育档案库。家庭教育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同的家庭背景,造就了各种不同性格气质的学生。想要科学地教育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就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特别是家庭教育状况。家访作为一种重要的、可以直接掌握学生家庭教育的手段,为学校所重视。我们要求教师的家访工作必须做到“细、实”二字。必须详尽了解学生家长的经历、学历、性格、工作性质、家庭环境,对子女的教育认识、精力、经验等。同时还注意观察家庭环境、家务的安排、人际关系、经济状况、可供学校利用的家庭教育资源等。然后由教师为每位学生建立详尽的家庭档案。并对每位学生的家庭教育作科学的理性分析,建立个案分析库。通过建立家庭档案及学生个案分析,为今后有针对性的教育奠定了基础。事实证明,效果是明显的。

(3)使用学生德育跟踪卡。为了加强对学生的跟踪管理,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股合力,我们对每位学生都设有德育跟踪卡。德育跟踪卡分成两块,一块是在家的表现,包括家务劳动、孝敬长辈、生活自理、按时作息、作业情况等;一块是在校的表现,包括上课听讲、团结同学、热爱劳动、遵守校规等。每星期反馈一次,周五由班主任填好在校的表现,让孩子带回家,由家长对孩子在家的表现做出评价,也可对学校教育提出建议。实施德育跟踪卡,可让家长对孩子有个正确全面的了解,以便采取合理的教育措施。有的孩子在父母眼中是个“乖孩子”,可在学校自私、懒惰、高傲;而有的孩子因其学习成绩差,家长几乎对其失去了信心,可在学校乐于助人,热爱劳动。实施德育跟踪卡,同样可让教师对学生了解得更全面。有的学生在老师面前表现得非常出色,是学学校的三好生,可在家里爱对长辈发脾气,生活自理能力极差;有的学生在学校简直是个让老师头疼大后进生,可在家里勤劳能干是父母的好帮手。有了跟踪卡,可使我们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发现孩子的“瑕疵”,让德育工作更有效。

与热情非常高,都能从自己家庭的实际出发,就某一方面谈自己的最深感触,成为我校指导家庭教育的一笔宝贵资源。

(三)、家庭教育资源的安排。

1、创建由家长负责的第二课堂。

我们的家长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有不同的专长,对学生作一些专题讲座,并不困难,他们也非常热心,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专门备课,专门制作多媒体,准备挂图、实物,学生都非常喜欢。

2、创设家长之间的交流渠道。

(1)开办家长学校。我们开办家长学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家长素质,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科学的育人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为了使家长学校办得实在,办到家长的心坎上,不流于形式,我们制定了家长学校的章程,并形成由学校领导、班主任、校外辅导员、教育专家形成的讲师团。在办学过程中,参与面广,全面开办家长学校,并提出新生家长百分之百进家长学校学习,强化考勤制度,评比优秀学员,真正达到鼓励先进,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家长学校的形式多样,有聆听专家发言,有专题讲座,有家长经验谈,有学生心声表白,有家长与老师对话„„。根据家长的需要,内容也丰富实在。如《如何辅导孩子开展闲暇活动》、《家庭良好环境的创设》等,家长们听得懂,学得来,用得上。

(2)家长结对互助活动。我们备有家长档案,对家长的需求、兴趣,儿童的年龄以及家庭住址等都有详细记录。一般有教师通过档案为家长结对,也有家长根据自己的需求自己结对的。通过结对活动,大大提高家庭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可以给一些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可以给一些家长提出忠告和帮助,可以让一些家长找到学习的榜样。

(4)利用网页平台。随着电脑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电脑走进了千家万户,互联网也成了许多家庭交流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由于互联网的便利性、快捷性和互动性,通过互联网来进行家校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不失为一种极好的方式。我校于去年制作了学校网站,并在网站中加入了家校合作的网页,把学校的整体情况,家校合作的组织、活动等制作成网页进行介绍,以便家长了解;发表学生的各种“作品”、成果,以便家长掌握自己孩子的成长历程;我们的教师还和家长通过电子邮件交流家教信息,资源共享。也有从家长中收集到的家教心得、经验让家长互相学习,受到启发拓宽家庭教育的学习渠道。

3、开展多样化的亲子活动。

(1)亲子同乐活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有效沟通,优化的亲子关系,是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促使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但现实家庭中,缺乏的是积极健康的亲子沟通。拉近了亲子间的距离,体验到了成长的快乐,其乐融融!

知误会了你的孩子,你会向他道歉吗?你会放弃自己的娱乐陪你的孩子一起学习一起玩吗?个个问题都是那么实在,那么尖锐,有的还真令我们的家长难以回答,但他们都不回避,率真地对待。孩子有了平等交流的机会,也理解了父母们的心;家长有了表达真实感情的机会,也学到了不少的知识。这样的效果也是我们老师组织时没有料到的。

(3)家校日记本。每天由一位学生记录学校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或值得学习、反思的事,或自己最得意的习作,回家由家长写写自己的心声,同学间互相学习、欣赏习作,家长间交流经验。对于教师也受益匪浅,因为那里有家长独到的见解,朴实的想法,真诚的意见,美好的愿望。如有家长给孩子的综合评价中写道:作为家长应允许孩子自由地表现喜怒哀乐,如孩子回家说“今天真倒霉,老师布置那么多作业!”家长千万不要板起脸说:“这点算什么,你真是太懒了!”最好带着理解,关切地询问:“是吗?你大概会多少时间才能写完?你能不能一边洗澡一边想作文的素材。”还有家长写道:“立即行动,丢掉棋牌,离开舞台,去关心、鼓舞、去教育我们的孩子,集中你所有的智慧和热情把今天的事做得尽善尽美,播下一种行动,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将收获一种命运„„”当其他的家长读到这文章时,比我们在家长会上空洞的说理好得多。

(4)走向社会活动。“社区”是一个新的概念,新的名词,但联系着千家万户。近几年来社区的建设日趋完善,社区的服务日趋规范,社区的活动日趋丰富,从一个社区的建设折射出城市的建设,市民的素质。利用家长工作的便利条件,多次组织学生去社区参观、联欢。如参观仙营小区就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洁美丽的小区环境,完备的小区设施,让学生感叹不已:生活在这小区中的居民真幸福!与敬老院的联欢更是精彩,我们的节目活泼可爱,老奶奶们的歌舞也充满了活力。

(5)亲子闲暇活动。由几位家长组织带领的孩子的游览活动,整理好着装,带上照相机,大运河一日游,尽情投入,也是个好主意!我们的孩子完全没了平时的自私娇弱,互帮互助,共同克服难关,每个人的脸上是骄傲的神情,灿烂的笑容。

1、打开学校封闭的大门,使学校教育面向社会,体现学校教育的社会化。

2、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合力,发挥了家庭教育的应有的功能,调动家长积极性,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更进一步落实。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友善的新型家校合作伙伴关系,家长、老师、学生成了共同的朋友,家长参与学校教育,而且兴趣浓厚,态度积极。

3、增强家长的责任感,强化家长对学生的管理,使我校的学生的常规管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工作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学校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学校声誉逐年上升。

4、起到了协调沟通作用。

校家庭信念一致、目的一致、行动一致,志同道合,像两个并肩工作的雕塑家创造更完美的人。

5、有利于总结家庭教育经验,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在当前的新形势下,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影响,以及离婚现象增多。使家庭教育参差不齐,有的父母对子女缺乏家庭教育修养、有的溺爱过深、有的期望过高,其结果不尽人意。家校协同教育开展以来,通过家长学校、家校经验交流,通过活动,家长间相互借鉴,相互影响,使每个层次阶段的家长都有一定的收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对家长教育子女的方法的改进和提高,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2011.09。

2023年课程资源感悟(模板17篇)篇五

自通过暑假新课程培训后,我用业余时间认真研读了《英语课程标准》、《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和《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了深刻的认识。首先,对我触动最大的就是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的本质是引导,而不是讲和练,教育要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育目标由原来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强调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他们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次,我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新的认识。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与传统的截然不同:教师教学要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教学的重点要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我们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科学依据;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中,放在揭示知识如何形成的规律上,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进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既长了知识,又增了才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以探究、研讨为主的综合交流方式,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勇于创新,形成教学特色。同时在新课程改革中,学生由单一的听教师传授知识转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学习了理论后,我们必须将它同实际相结合。教师应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进行改革以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在智力、身体、情感与社会行为等各个方面取得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学习,教师还应当帮助他们发展独立生活能力。因此,我们初中英语教师的责任不只是单纯的语言教学,还应当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方式和英语教学的方式应随不同年级的学生而定。为他们安排的语言学习活动程度一定要合适。按照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分级总体目标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在确定英语课程的目标上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内容标准,我们的英语教学活动应当结合这五个方面展开。

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在初一阶段主要发展学生的听和说的技能。那么,如何发展学生的听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其一,课本所附的录音带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声音与口音。因此,听录音很有好处。其二,教师本身也是听力材料的重要来源。教师在课堂上用英语指导学生开展各项活动,如与动作相结合的听力活动、用图片辅助的听力活动、与培养动手能力相结合的听力活动等,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听力材料,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也为学生提供了在现实生活中听人讲英语的真情实景。

学习英语会话应充分发挥学生善于模仿、不怕重复的特点,反复实践。按课本编排从词汇、短语、短句入手,让学生练习一些问候语、请求用语、课堂用语以及简单问句。这样可以使学生熟悉英语的语音、语调和句子的节奏,培养学生的语感。随着他们语言能力的提高,可以增加自由度较大的会话活动,如讲故事、收集信息、英语晚会等,然后对活动的“成果”进行展出。

初中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语音可以通过听录音、朗读绕口令等活动来练习。新教材初一的词汇量很大,我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词汇上,因为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词汇可以通过图画、实物和动作来帮助,尽可能做到生动直观,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词汇的学习中还可以开展其他的活动,如网状词语图,即围绕一个主题词提出一组相关的词语,教参上每个单元都有这个项目,可直接应用或调整应用,这对帮助学生记单词很有好处,还有猜词、找出不合群的词等。

学生的情感态度是这次课程改革的关注点之一。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是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让他们获得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英语教师的任务就是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我认为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可以从三项具体活动来体现。第一,学唱英语歌曲,可以帮助记单词,提高学习兴趣。第二,玩游戏,培养他们的相互合作精神,正确对待竟争中的成功与失败。第三,课堂内外开展英语实践活动,如画图、着色、制作卡片、会话表演等。鼓励学生大胆用英语进行交流,给他们提供真正运用英语的机会,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动手能力。活动结束后,把学生的成果放在学校或班级展出,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在英语课程实施中,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步骤,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生学习奠定基础。我作为英语教师起的作用就是引导、帮助学生,并且为他们提供条件。新学期开始,帮助他们制定简单的英语学习计划;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如在英语会话、英语实践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分成2人一组或3至4人一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在玩游戏、学唱歌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词典,查询资料,搜集生活或媒体中使用的简单英语;提供学生练习英语的机会,如开展实践活动,表演英语会话,制作信息卡片等。

文化意识的培养也是新课程标准强调的重要方面之一,在以往的教材中很少涉及文化方面的内容。实际上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能让他们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由于我国的改革开放,西方国家的文化也逐步引入国内,世界性的生活、商贸、文娱、体育活动等越来越频繁,这些都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激发他们自主地去学英语,而不是一味地压制他们学习。

总之,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另外必须改革的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求打破传统的单一分数制,采用多元的、多样化的评价机制。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已对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英语会话表演、英语实践运用,信息卡片制作等作了等次记录,再结合期末的成绩考核来评价学生的英语学习,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在英语学科中的全面表现。

主要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英语课程标准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3.《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钟启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2023年课程资源感悟(模板17篇)篇六

一上课,我先让学生伸出自己的一只手(见图1),并思考:每两个手指之间夹1支粉笔,一只手可以夹几支粉笔?通过观察,学生很快得出结论:5个手指可以夹4支粉笔。随后,我又借助其他素材,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物体排成一排时的间隔现象及其规律。

练习过程中,教材安排了这样一道习题:沿圆形池塘的一周共栽了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解决这一问题所用到的规律与学生之前发现的规律并不相同。前面是物体排成一排后的间隔规律,而这里却是物体围成一圈后的间隔规律,是前者的一种变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情急之下,我再次想到了手:我让学生将手指围成一圈(见图2),并再次引导他们思考:每两个手指之间夹1支粉笔,这时可以夹几支粉笔?学生轻松得出“5个手指可以夹5支粉笔”的结论后,我及时引导他们将其与开始得出的结论进行对比:为什么5个手指,开始有4个间隔,现在却有了5个间隔?从而在对比、交流中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了物体围成一圈与排成一排时的间隔规律的不同之处。

反思这一教学片段,我以为,首先,手隐含着间隔现象的规律,但学生却很少从数学的视角去关注过自己的手。将手引入课堂,旨在让学生有意识地从数学角度分析、探寻其中蕴含的规律,为学生探究规律提供了最为熟悉、最为鲜活的素材。可以说,两次引入手这一资源,既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突破了认知难点,同时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了间隔规律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很好地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其次,学生最终会以怎样的形式存储感知到的规律,不同的学生往往有不同的策略:有的学生选择用语言记住间隔现象的规律,有的学生选择用具体的某一个实例记住规律……而手的引入,尤其是手的直观形象性,以及手的灵活、方便与无处不在,无疑将对学生有效存储这一规律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2023年课程资源感悟(模板17篇)篇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学校应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见,学校高度重视校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有利于我们在课程观念和行为层面上的根本性变革,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不可或缺的支撑系统。更重要的是,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角度对校外资源开发进行研究,不仅拓展了课程理论研究的视野,而且有助于解决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问题,这就使校外资源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为此,我们结合学校实际开发校外课程资源,让丰富的社区资源成为小学生校外实践的重要阵地。因此我们有计划地进行实施校外课程资源开发。

一、时间合理安排。

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进行设计、调研、参观、访问、实验、制作、交流与评价等,渗透亲子共成长工程、家长课程学校等内容,促成其相互融合,相互整合,达成其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强调更多的是在活动过程中的各种体验,而不是追求研究的结果。所以,对活动过程的管理显得特别重要。研究主要以研究性学习为重点,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线,以联系现实生活,立足课堂为主渠道,以行动研究法为主,遵循边研究、边实践、边改革的方式,注重思想教育与行为指导相结合法,点面结合法,专家咨询法,个案积累与总结、理论与实践结合法等各种方法的相互协调与促进。分析如下:

1、调查研究法。学生、教师、家长联合参与对校外资源的存在种类、形成、作用、发展、贡献教育功能等内容进行调查,选择可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因素加以开发利用。

2、体验研究法。师生亲自置身于校外资源中去认。

识触摸感受、操作,亲自体验探究、交往和实践。

3、基地研究法。在校外建立资源基地,使其课程资源与学校教育共享。

三、研究的步骤。

准备阶段:2010年9月,研究方案,明确各自研究任务。

实施时间:2010年10月-12月的星期天和假期组织与管理者:各班班主任。

四、活动内容:

1、在教室的带领下到养殖厂参观。

2、到社区打扫卫生。

3、到社区街道等调查错别字。

五、具体活动步骤:

1、向学生、家长阐述开展本项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召开家长会,争取家长的支持与认同;

2、组织实施:组织实施过程中,强调进行安全教育,杜绝安全事故和责任事故的发生,还强调保护花草树木爱护环境。

3、学生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时间到大街小巷调查。

错别字,记录下来并加以纠正。

六、方案的结果落实。

活动总结评比:

1举行参观游览写话展览。

2举行错别字大搜集展览。

对方案实施结果的落实及时收集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收集到的实物、图片、音带等各种资料,以课题组为单位及时归档。低中高段的每个阶段活动及其设计方案都及时上交归档,每个阶段结束还及时进行工作总结,多优胜者给予一定的表扬和物质奖励。对整个综合实践活动中各个重要环节,课题组分别用照片进行记录。

2023年课程资源感悟(模板17篇)篇八

西平中心小学校外课程资源开发计划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结合我校教育辖区的实际,特制定校外资源开发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为指针,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综合课程为突破口,继续扎实地开展校外活动,进一步挖掘校外课程资源,从而使学生在自主选择、自主探索、主动参与的氛围中丰富内涵、开拓视野、提高能力。

1、挖掘社会资源,拓宽育人途径,填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2、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人生经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完善学校、家庭、社区都育人的大德育环境,提高学校教育的实效。

1、文明礼仪教育。由于我校教育辖区内,文明礼仪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确立了长期、持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计划,并把学生在家礼仪、社会礼仪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

2、汉文化名胜古迹游览。结合沛县的“刘氏会馆”、“汉城公园”“泗水亭公园”、“歌风台”、沛公园等名胜旅游景点,挖掘汉文化乡土教材,开展实践教育活动。

3、利用微山湖畔的地理优势,挖掘古运河文化,感受古人的才智和创造力。

4、结合社会的热点新闻,每学期开展1-2次社会公益活动。如,甲型hini的预防宣传和保护环境等活动。

(一)校外活动组织建设。

加强社区学习活动小组组织建设。根据我校教育辖区分布广的特点,在每个年级成立了打破班级界限以“村庄为单位的”活动小组,每个小组4-5名同学,利用周六、周日或节假日进行校外活动。

(二)成立社区社会监督小组。

在成立社区活动小组的基础上,从每个村庄的每个年级的学生家长中,挑选1-2名责任心强,关心学生、热心教育的家长代表,组成我校的社会监督小组,负责对学生在校外时间的表现进行评价和监督。

与学校开展的各种实践活动相结合,把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五、主要工作。

1、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寻找家乡的的几个变化。

2、带领学生到社区企业参观学习。

3、沛公园参观学习活动。

4、甲型hini流感社会宣传。

西平乡中心小学。

2023年课程资源感悟(模板17篇)篇九

设计执教:江苏省金坛市实验小学张春明。

实录评点:江苏省金坛市教研室周怡和。

一、激趣。

师(笑问):同学们,我们先一起做个游戏,好吗?

生(大声齐答):好!

师:游戏的名字叫“我说你做”,猜一猜游戏的要求是什么,会做吗?(会)请大家做好准备。(学生很兴奋,产生跃跃欲试心态。)。

师:“举手”,(有的学生一时慌了手脚,不知所措。)“摸鼻子”,“拎住右耳”,很好,放下。(学生很快放松了身心,神情自然。)。

师:“生气的样子”,“高兴”呢?(完全进入了角色,忘记了这是课堂,有的还站了起来。)。

师:好的。同学们,反应敏捷,神情丰富。喜欢这个游戏吗?(喜欢。生似乎余兴末哀,一双双眼睛期待地望着老师。)。

师:那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我说你做”的游戏。(板书:我说你做。)。

师:谁愿意暂时离开我们?(生抢着去,目的是呆会儿可以表演。)。

(选出王玉婷同学暂时离开教室。)。

二、增趣。

师:那下面我就开始表演了。(生个个拭目以待。)。

(师表演小品,生仔细观察。)(随着老师表演中的一记耳光,听课教师与学生哄堂大笑。)。

师:怎么样?看清楚了吗?还要不要再来一遍?(学生响亮回答:要。听课教师笑。)行,这下你们眼睛可得睁得再大点哦!

(师再表演,生再观察。)(生目不转睛,教室鸦雀无声。)。

师:看清楚了吧?现在谁能把刚才老师的表演说清楚,说具体?

(生先是一愣,似乎在回味。)。

师:那大家还是先自己练习着说说吧。

(生自由练习描述。)。

师:谁来描述?好,其他人请仔细听,看看他什么地方说得特别好,还有什么地方不妥,呆会儿提出你的意见。

(指名表述)。

生:一天,张老师正在专心致志地备课,忽然不知从哪飞来了一只苍蝇,停在了张老师的脸上。张老师用手一拍,没打到,反而打了自己一个巴掌。这时,他火了,就一下子把苍蝇打死了。

(末等老师开口,同学们纷纷举起了手。)。

生:他说得不具体。苍蝇一开始是停在张老师耳边的,并且张老师还用手一挥,说了声:“哪来的苍蝇?去去去!”这点他没说。

生:张老师那一巴掌打得很响,我听得很清楚。(生及听课教师大笑。)所以,他应该说:“张老师狠狠地用力一拍。

生:这时张老师很恼火,因为我看到当时老师眉头紧锁。张老师的表情也应该说。

生:当张老师看到苍蝇被自己打死后,十分高兴,还露出了笑容。这点他刚才也没说到。

……。

(生交流的.气氛异常热烈。)。

三、孕趣。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小作文本,把它写下来。好吗?(生笑答:好!且兴趣盎然。)王玉婷(刚才,离开教室的同学。),难为你了,从选你出去,到现在进来,你一定听到了许多,也想了许多吧?(生点头)那好,你就把这些写下来吧!(生欣然接受。)。

---------------------------。

(生写片断)。

(指名王玉婷同学读心理活动的描写。)(言语间流露出迫切想知道张老师表演的是什么。)。

师:真是惟妙惟肖。我们的所做是不是。

2023年课程资源感悟(模板17篇)篇十

为进一步加快我县县城建设步伐,着力打造“中国福地、福禄之城”,全面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姚安对外开放水平、改善投资环境,推进县委政府“扩城、活商”战略的顺利实施,根据姚安县城总体规划,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我镇顺利完成了一序列的征地工作。20xx年,栋川镇开发办主要推进县教育园区附属工程(北街七组39.77亩)征地和县城南片区开发建设二期(程家桥62.39亩、胡家屯108.38亩)工程的征地工作,目前共完成征地210.54亩。现将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汇报如下:

一、县教育园区附属工程征地工作情况。

(一)基本情况。

县教育园区附属工程依法拟征用长寿村委会朝阳三组、北街七组、西街七组集体土地共107.7亩(其中:朝阳三组42.5亩、北街七组23.2亩、西街七组42亩)。

(二)政策执行情况。

县教育园区附属工程北街七组征地执行的相关政策:一是征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按照《云南省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征地片区综合补偿标准(试行)》的规定,统一年产值为2213元/亩,征地补偿安置补助倍数为30倍,每亩征地补偿和安置补助费为66390元。二是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金按照《楚雄彝族自治州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暂行办法》、《姚安县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实施办法》,由县人民政府按照被征地面积每亩2万元的标准支付养老保障金,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金直接兑现给乙方,由乙方一事一议决定。三是享受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金从征地签订协议下季度起,北街七组凡年满50周岁人员,不论家庭贫困与否,每人每月享受不低于100元的失地农民城镇居民低保金,直到死亡为止;今后凡是年龄达到50周岁的居民,本组在籍符合条件人员,从达到之日的下季度开始,不论家庭贫困悬殊,每人每月同样领取不低于100元的失地农民城镇低保金,且递增人数永远不受名额限制。四是预留产业安置用地标准:按照《姚安县城镇规划区土地征收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执行(北街七组属于基本失地,按照8%执行)。

二、县城南片区开发建设二期工程的征地拆迁工作。

(一)基本情况。

县城南片区开发建设二期工程的征地拆迁依法征用蜻蛉村委会程家桥、胡家屯集体土地共170.77亩(其中:程家桥62.39亩、胡家屯108.38亩)。

(二)政策执行情况。

和安置补助费为66390元。二是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按照《楚雄彝族自治州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暂行办法》执行,由县人民政府按照被征地面积每亩2万元的标准缴入财政专户,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金,用于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基本养老保障问题。三是享受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金,从征地下季度起,胡家屯村民小组凡年满50周岁以上的人员,不论家庭贫困与否,每人每月领取不低于100元的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金,今后凡是年龄达到50周岁的村民,从达到之日的下季度开始,每人每月同样领取不低于100元的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最低生活保障金从领取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金之月起停发。四是留地安置:按照《姚安县城镇规划区土地征收管理办法》第五章第二十九条第五款相关规定执行。

三、存在的遗留问题。

1、前区县教育园区征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留地安置用地必须于20xx年6月30日前交付村民小组管理,并由县人民政府按规划设计规定的统一标高进行地方回填,回填土方费用由县人民政府负责。如不能按期交付安置用地,征地小组有权要在教育园区内(老南金公路沿线)留地安置。二是帮助小组在大冲山桑田中打一口机井,建设一个水塔,架设电路约1500米,费用由县人民政府负责。三是为了解决被征地村民小组生产生活发展问题,由县人民政府多方筹资,建设农贸市场、主街道、主电路、主水管等项目,以上项目需于20xx年6月底开工,教育园区以南主街道于20xx年2月底建设开工,2年内完工,并确保留地安置用房前“三通一平”。四是安置用房按照县政府规划,完成立面改造任务后,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每户补助20xx0元(66户)。

2、东片区征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东片区南永公路以东已征的东街五组、六组198.456亩土地(含东街五组、六组、七组,海埂屯陶一组、陶三组、陶四组留地安置40亩)没有在总规当中,农转用地无法报批。同时与六个小组签征地协议时答复他们的由县政府于20xx年12月30日之前把他们40亩的留地安置报批为建设用地也无法做到,此事如不按征地协议办理,将引发群众大规模的上访,从而影响整个东片区的开发。二是在东片区征地过程中,没有根据《楚雄彝族自治州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暂行办法》(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第13号公告)和《姚安县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实施细则的通知》(姚政通[20xx]3号)的规定执行,原因是在具体执行政策中政府配套缴纳养老保障金金额过大而无法执行,致使每亩2万元的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金没有缴入财政专户储存,而是与土地出让金一起拨付到了被征地的各村(居)民小组,由各村(居)民小组一事一议与土地出让金一起分到了个人。三是征地拆迁工作难度大、压力大,仅靠栋川镇的人员力量是不够的,急需抽调土地、司法、公安、法院、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的人员来参与,做好政策解释及按部门职能做好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工作、被征地农民低保等工作。同时,因征地工作中各部门沟通、工作协作不到位,致使工作中经常出现一些瑕疵,纰漏、从而引发群众上访,影响政府形象。

3、政策执行时变化性、差异性过大。

我县为加快姚安县城建设步伐,着力打造“中国福地、福禄之城”,全面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姚安对外开放水平、改善投资环境,推进县委政府“扩城、活商”战略的顺利实施,从20xx年开始征地以来,先后征顺利完成了县城南片区开发建设一期工程、县教育园区一期建设工程、县污水管网建设工程、烟草公司中心烟叶站建设工程、东片区开发建设的征地拆迁工作,共征地1420.66亩。以及县教育园区附属工程(北街七组39.77亩)征地和县城南片区开发建设二期(程家桥62.39亩、胡家屯108.38亩)工程的征地210.54亩。在整个征地过程中,政策执行的差异性过大,变化性过快,导致有连续征地的村民小组的群众难以接受,致使县教育园区附属工程征地工作推进困难。

4、征地工作经费保障不到位,办公条件差,没有正规的办公地点和必要的办公设备,工作开展及其艰难。

2023年课程资源感悟(模板17篇)篇十一

语文无处不在,语文教学无时不有。从这个角度看,课堂教学便只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可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是我们一线教师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因此,我们的对策是:根据实际大胆调整教材顺序,活用教材;积极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融教学到活动中去;补充教材,扩大阅读量;是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

[关键词]课程资源教材实践活动生活化。

学习《课标》和课改理念近一年了。在这一年中,看过很多,学过很多,收获也很多。从教学理念上来说,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涅磐”的过程。下面我就结合实践谈谈关于在大语文观指导下,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大语文”就是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把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的一种教学思想。也就是语文无处不在,语文教学无时不有。从这个角度看,课堂教学便只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课标》在《实施建议》中单列一章专门谈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北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也设有课程资源部。

可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课标》15页)是我们一线教师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什么是课程资源呢?《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也就是两大块:课内和课外。《课标》列举了教科书以及跟文字有关系的其他20种学习资源,此外还包括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等生活资源。开发课程资源--这是一个从素质教育角度出发的新的教学理论,要求我们不能再教死书,死教书了。

从《课标》的叙述看,课本是理所当然的基本的课程资源。那么如何创造性地利用好这个资源呢?我的做法是:课内外结合,用活教材、准确把握教材。

一、根据实际大胆调整教材顺序,活用教材。

《课标》在《教学建议》一章中指出:“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对这个“创造性”我的理解是灵活,是不能把教材当圣经来教,可以灵活变通。比如在教学《观潮》时,学生如果没有亲眼看过潮水,没有亲身体会过潮水的气势,就不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觉得没意思。于是,我就大胆地调整了教材顺序,把这课挪到八月十五之后上。因为每到八月十五,一些家长就会带孩子们去堤塘看潮水。这次,我要求全体学生都要去观潮,回来讲讲自己的感受。再学《观潮》时,就会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效果非常好。(其他单元的课程根据调整顺序的也很好。)。

二、创造性地理解教材、活用教材。

对教材,我们要吃透编者的意图,唯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主阵地作用;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还要有自己的独创性和见解,唯有这样,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材施教。如《新型玻璃》是四年级的一篇科普常识性课文。课文介绍了“夹丝玻璃”、消除噪音的“吃音玻璃”、“吸热玻璃”等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教学时,如果只让学生知道这些,感觉太枯燥,又没意思,学生积极性不高。于是我就这样做,等学生基本完成了学习新知以后,就微笑着以略带挑战性的幽默语气说:“同学们通过学习,已经了解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假设老师现在是玻璃公司的总经理,今天在这里要招聘几名‘新型玻璃’的业务推销员,你们都想应聘。现在,我这个经理要考核你们,考核题目只有一个,就是向有关单位或家庭推销一种玻璃。谁介绍,推销得最好,谁就能成为本公司的推销员。”这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高潮。经过了几分钟的准备以后,学生纷纷举手要求上讲台参加“应聘考核”。有些学生还出现了许多连珠妙语,妙趣横生地活用了某些广告用语。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融教学到活动中去。

课堂只是小天地,天地乃为大课堂,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绝不仅仅束缚于课堂和教学之中。在“大语文观”的指引下,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种种活动与兴趣,可以使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如我班开展的:以动物、植物、季节、繁荣的市场等为主题的语文活动;与德育活动相联系的“爱国爱校”实践活动;利用假期开展的“我与鹿城同成长”的活动……在讲述、讨论、交流、品评、操作等活动中促进内需,形成学生扎实的语文能力。

《课标》提到:“沟通课堂内外……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实践机会。”在教学第四册“春天”这个单元时,我指导孩子经过大量的观察、实践(先学习了《一粒种子》,学生自己种了种子)、阅读(推荐学生诵读描写春天的诗歌),我还制作了生动的多媒体课件,收集了图片、录像、歌曲。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把自己的经验世界和文本密切联系起来,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轻松愉快的进入情境,甚至模仿课文编出了令人惊喜的诗句呢。后来,我们召开了“春之声”诗歌朗诵会,并邀请了部分家长参加,受到他们的支持和好评。

四、补充教材,扩大阅读量。

叶老早就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交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给他们设立了《采蜜本》,抄好词佳句,优秀篇目。日积月累,学生的阅读量大大增加。比如学了《大海的歌》这篇课文后,学生课外会背诵的关于大海的诗歌有七八首,是课文的四倍。大量的实践非常有利于学生积累语言文字和培养语感。再如学了《南京长江大桥》一课后,我让有条件的同学去参观南京长江大桥,亲身感受大桥的伟岸,并拍下照片。没去的同学可以通过网络、图书馆去搜集有关的文字介绍或图片资料,还可以去搜集古往今来许多世界名桥的图片及资料。如此丰富多彩的资料,极大的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

五、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是教一套语文教材,这是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处处有教材。语文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回归儿童的生活。我们语文课堂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如在第一册拼音教学之后,可以安排一堂语文活动课《拼读我们的周围的一切》,让学生用汉语拼音帮助我们读准我们的周围的人名、事物、环境等学生所熟识的一切。整堂课,学生兴趣都很浓,成功的喜悦洋溢着整个课堂。再如在教学第四册《我是一条小河》时,学生对“倒映”一词,任我怎么解释也显现出茫然的神情。我立马就带他们到河边观察起来。船只、树木倒映在水里都是有颜色的,黄、红、灰等各种颜色都能看得很清楚。对“倒映”一词,我也因此有了更深的理解。这让我不禁深深感叹:生活,乃语文之母也啊!

有时候,我和学生一起看花朵在春雨中微微颤动,背诵这样的诗句:“春,是花的妈妈。红的花,蓝的话,张开小小的嘴巴。春妈妈用雨点喂她……”或是“一根一根、小小的、细细的、像针一样、可不可以、替我缝一件、透明的衣服”。孩子们被大自然和这些美丽的诗句陶醉了,脸上洋溢着的那种幸福的神情是对我这个语文老师最好的鼓励和奖赏。

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版。

2、《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朱慕菊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版。

3、《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张晖编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版。

4、《语文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杨再隋等编著语文出版社2002版。

5、温州热线〉〉课改先锋〉〉课程资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3年课程资源感悟(模板17篇)篇十二

为了交给孩子开启习作大门的钥匙,让孩子们能在作文的世界里尽情漫游,光有信心和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做许多专项的训练。比如,训练孩子学会观察。

其次,引导学生学会听。观察,除了看,还有听,听也是观察。走进田野,我让孩子们听牛羊的叫声,听农民伯伯的欢笑声,听秋风吹过山谷的声音……告诉他们,把听的也写进文章,文章会更加生动。

第三,引导学生学会想。要观察,除了看和听以外,还要学会想。看到田野里留下的稻桩,想象稻田曾经的一片金黄;看到干枯的玉米秆,想象那金灿灿的玉米棒子正望着我们微笑;看到黄叶,想到飞舞的蝴蝶;看到满树的橘子、柿子,想到圆圆的灯笼,想到孩子们可爱的笑脸……让学生明白,把想象写进文章,文章才会变得有血有肉。

最后,训练观察,还要引导孩子们动手摸一摸,用鼻子闻一闻,亲口尝一尝等等。象这样的专项训练有很多,且处处都是训练的基地,需要我们老师去用心挖掘,去细心组织。

2023年课程资源感悟(模板17篇)篇十三

凡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因素都可以称为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分类多种多样,要特别强调的是,中小学的课程资源建设一定要有动态平衡的观点,否则,我们的实践就有可能是非常盲目的。

所谓素材性课程资源,是指学生学习和收获的对象从哪里来,包括各种知识、技能、经验、智慧、感受等因素;所谓条件性课程资源是指那些并不是学生学习和收获的直接对象,但却是学生学习和有所收获的条件,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等因素。

从理论上讲,即使条件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素材性课程资源也是丰富多彩的,缺乏的只是对于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与能力。所以,目前带有共同性的问题是对于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一方面是课程资源特别是条件性课程资源的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却是由于课程资源意识的淡薄而导致大量课程资源特别是素材性资源被埋没,不能及时加工、转化和进入实际的中小学课程,造成许多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一些中小学甚至把教科书当成惟一的课程资源,对课程资源的理解十分狭隘。

从目前我国中小学的一般情况来看,课程资源的总体状况是经济发达的东南部地区比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优越,城市比农村优越,重点中小学比一般中小学优越。但就同一地区和学校而言,课程资源分布失衡的情况也相当普遍。因为人们往往容易把关注的重心过分集中在条件性课程资源的建设上,而恰恰忽略了对于教育质量更具决定意义的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建设,教育现代化的物质外壳与丰富内涵之间严重分离了。

其实,许多不同的材料,如果以条件性课程资源的眼光来看可能存在天壤之别,而如果以素材性课程资源的眼光来看,它们的教育价值则是同质的。有这样一个说法,美国的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时,提上一袋苹果,一人分一个,让学生看、摸、闻,甚至咬上几口,然后开始画苹果。结果,大多数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像西瓜,第二次画出来的像梨,第三、四次画出来的才像苹果;而中国的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时,只带一只粉笔,先对全班学生讲画苹果的注意事项,然后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地示范,学生照着老师的样板画出来。结果,所有的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就像苹果。这个例子并不是一个真实的事件,但却反映出教育观念上的差异,两种做法对于学生发展的意义是大不相同的。比较而言,美国的学生虽然画得费劲且不太像苹果,但画出来的却是“生活中的苹果”、“自己的苹果”,中国的学生虽然画得轻松且很像苹果,但画出来的却是“黑板上的苹果”、“老师的苹果”。其中,如果从课程资源的角度而论,后一种做法的资源意识是比较淡薄的。或许有人会说,中国教师没有条件发给学生苹果。但如果用素材性课程资源的眼光来看,我们的确没有条件发苹果,可我们有大地,有小草,哪怕是荒山、黄土坡、茅草棚,它们的教育价值,它们对于实现课程目标以及发展学生感受和表达美的意义和功能却是同质的。

只有当广大师生的生活世界特别是他们的经验、智慧、理解、感受、问题、困惑、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素材性课程资源能够与学生要获得的书本知识和解题技能等一道进入课程、进入教学过程的时候,教师和学生才会真实地感受到教学过程是他们的人生过程,是他们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才有可能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健全发展,才有可能不断地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才有可能普遍地恢复它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校内课程资源与校外课程资源。

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对于课程实施都有重要价值,但它们在性质上还是有所区别的。就利用的经常性和便捷性来讲,校内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应该占据主要地位,校外课程资源则更多地起到一种辅助和补充作用。

从现实的情况来看,需要建立校内与校外课程资源的转换协调机制。学校在图书馆的藏书结构、服务时间、服务方式和使用效率上,还需要进行调整和不断地加以完善。此外,还要拓展利用各种校外课程资源的途径,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工厂、农村、部队、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还包括广泛的自然资源,同时还要积极开发信息化的课程资源,有效发挥各种公众网络的资源价值。

建立校内外课程资源的转化机制,一方面学校要善于合理发掘和运用社区及其他兄弟学校的课程资源,另一方面校内课程资源也可以向社区和其他学校辐射。各级行政部门有责任加强管理,在政策上建立健全校内外课程资源的相互转换机制,强化各种公共资源间的相互联系与共享。从技术层面来讲,网络技术的发展开始逐渐打破校内与校外课程资源的划分界线,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课程资源特别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和共享成为可能,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相互转化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了。

找准课程资源平衡的突破口。

对于条件性课程资源来说,必须首先保证的是实施课程最基本的时间和空间,比如课时保证和基本的安全而必需的场地、物资和设备。当前,那些为追求一时政绩和表面效应而过分热衷于学校条件性课程资源建设、忽略更为长远的素材性课程资源建设的做法,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与条件性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相比,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创造空间。其中,兼具条件性与素材性课程资源两种性质的人的要素在整个课程资源特别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起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换句话说,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事实上,随着课程教材改革和学校内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教师是教育改革关键性因素的观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许多教师甚至在自身以外的课程资源极其紧缺的情况下,“化腐朽为神奇”,实现了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

因此,在课程资源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位,通过这一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突破来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应该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机会,提高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能力。用于这种发展的资金和专业时间,是教育预算的一个重要部分。

当然,重视专业教师资源并不意味着轻视其他人员的作用。相反,一所学校教师的资源优势能否恰当地形成和有效地发挥作用,与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领导班子的课程资源意识和能力息息相关。除学校行政人员和教学人员外,其他支持人员包括资料管理员、实验室技师或维修人员等,他们也发挥着课程资源的作用。同样,学生的经验、智慧、问题和困惑等一旦进入教学过程,他们也就成为课程的重要建构者,发挥着课程资源的作用。

同时,课程资源的建设必须纳入课程改革计划,必须在政策上保证各种课程资源及其责任主体能够得到落实,能够鼓励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课程资源建设。这也是世界各国课程改革所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

2023年课程资源感悟(模板17篇)篇十四

“十一五”期间,我县提出了“创建西部教育强县,实现县域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确立了以生态创生教育理念为引领、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以优化运用教育资源为重点的发展思路,不断创新课程资源应用机制、评价机制、反馈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推进新课程改革,走出了一条挖掘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内涵发展和均衡发展的路子。促使我县教育现代化呈现出了持续发展的态势。

校本教研是新课程改革的两大支柱之一。“教师人人都是培训者”理念是我县在校本教研机制上的创举,实现了教师校本教研由个体化到群体化的转变,由主体化向一体化的迈进。我们积极倡导教师建立个人网页、博客、参与教研论坛、互动交流qq群等,发挥信息网络优势,实现远程研修,使一批业务骨干脱颖而出。我县特级教师、教研室主任刘军成同志的博客《一个县区教研室主任的手记》,浏览人数近十万人次,对县域课程改革产生了明显的引领效果。

从起,我县实施了以突出新课程资源应用为重点,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核心的“双高双名”教师培养工程。连续多年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了以评教反思活动为中心的大型赛教活动,全县科任教师参任率达到98%。每年5月份,举行全体教师和中小学校长资源整合应用能力为重点的“双高双名”工程同职称全程式赛教,赛教遵循“以训带研、以研促教、注重过程、提高素质”的原则,赛教分“四步走”:“教学设计――课前专题研讨――现场做课――课后反思”。同职称全程式赛教克服了已往赛教重赛轻研、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使赛教活动真正成为教师公开竞技的场所、自我反思的场所、协作提高的场所,达到研训、研修、研习“三位一体”的目的,促进教师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每年11月份,大规模开展中小学教师教学实践与反思大赛和中小学校长教学管理实践与反思大赛活动。加强教学实践反思是深化课改,促进教师自我研修,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手段。为了突出教师研训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践与反思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模块:教学案例评述、现代课堂教学探究、专业知识能力研修、教育教学叙事、教学问题分析与对策等,竞赛采用“全员参与、分级开展、模块命题、现场笔试、集中决赛”的方法进行。全县所有学科教师都参加初赛,之后推选近1000名教师参加县级决赛。开展中小学教师教学实践与反思大赛是我县在教师研训活动的创举,它对于及时解决课改中出现的新问题,创造性的实施新课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几年来,我县形成了以“依托远教、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培训格局,实现了“研训、研修、研习齐创新,校长、教师、学生同成长”的目标。

二、以“有效教学”为目的,大力推进信息化资源进课堂,积极深化课程改革。

课堂是新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新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水平和质量,是课堂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们按照“再造课程、重组知识、依托资源,创新课堂”的基本思路,以构建信息化、主体化、体验化的课堂教学结构为主旨,连续开展了“教育信息化年”、“远程教育应用年”、“资源应用年”主题活动,大力推广“三四四”课堂教学模式,着力于新课程资源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促进了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的升华以及高中阶段新课程改革的健康有序进行。

一是加快信息化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坚持“资源班班通、堂堂用、人人会”原则,按照“四个研究”、“三个重组”、“三个拓展”、“两个及时”的要求,重点关注和研究应用信息资源的日常课。

二是搭建优质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的研训平台。创建集体备课-合作磨课平台、同课异上-课例展示平台、课堂反思-专题论坛平台、专家讲座-名师示教平台、课堂竞赛-成果评选平台。

三、是发挥网络远程协作的优势,加大校本课程建设的力度。县上成立了校本课程建设专业指导小组,对各中学、乡镇教委的校本课程建设及时进行督评、指导和推介,对有倾向性的问题,进行网上合作攻关,实现了资源互补、促进了我县校本课程建设的均衡发展。

三、全面深化“西部农村现代化教育”课题研究,不断提升校本教研品位。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拓展研究视野,优化研究方法,是目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现校本教研向纵深发展的基本策略。在实践中,我们以课题研究作为校本教研的有效形式,以“科研管理现代化,课题研究网络化,让科研亲近教学,让网络服务科研”为主导思想,坚持“问题即课题、过程即研究、解决即成果”的方法,积极开展“课改网上沙龙、课例视频研讨、空中课堂、资源应用设计比赛、优质课录像巡回示教”等活动,形成了“培训、教研、科研、管理”四位一体相结合的现代校本教研格局。

几年来,先后开展了陕西省基础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课题“西部农村县域教育现代化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生态创生模式教育研究”、国家“十一五”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农远工程卫星教学资源的应用及本地化二次开发研究”等课题实验。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创新研究手段,对“研究过程数据的统计分析、难点子课题的发布、阶段性研究成果的评选、推广、交流”实现科学管理,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成果评选推广活动。我们连续多年在全县中小学教师中举行教研成果评选活动,内容包括教学叙事、教学模式、我与学生一同成长、典型课例剖析等。对优秀校本教研成果编辑成册,对其中有典型性的论文、教学叙事、教学杞记等文章,由教研员加以点评,印发全县学科教师,引导教师继续反思提高。这些活动及时巩固升华了校本教研成果,把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

四、创建“三区四级一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实现优质管理资源共享。

我县学校布局分散,师资力量不平衡,为了提高教学管理水准,进一步挖掘优质教育管理资源,实现学段间、区域间管理资源共享,成立了以三所高中为龙头,三所初中为基地校,以高中带动初中,以初中带动乡镇中心校,以乡镇中心校辐射所有村小,以职教中心带动其它职中的“三区四级一网络”连片管理协作机制,形成了学校管理、学区管理、协作区管理、县区管理的“四级联动”管理格局。由龙头校和平台校牵头,定期召开“片区内的校长管理视频例会”,“学校管理问题诊断会”“优质管理资源信息发布”“教学常规落实通报会”。实现了学段之间、校际之间、区域之间的优质管理资源共享。

在联片教研管理中,遵循“问题集中――课例带动――集体研讨――资源共享”的原则,经常性地开展示范课、公开课、研讨课、专题论坛等多种活动,推进校内和校际间的同伴交流与互动,及时研讨大家普遍关心的共性问题,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

为了全面创新资源应用机制,实现信息化资源建设内涵发展,我们根据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卫星教学资源的应用及本地化二次开发研究”的要求,按照“以编写促应用,以应用促提高”的策略,在校长层面开展编写教育管理资源库活动,在教师层面开展全员参与的远教资源学科应用手册编写活动。在具体实施中,按照“县级组织、乡校负责、学科组实施”的办法,学期初县上制定方案,学科下达编写课题任务,各单位、学校按照集中学习、集体讨论、形成思路、分组编写、共同审定-展示交流的程序要求,组织编写,教研室建立远教资源学科应用案例编写网络交流平台,进行引领、指导和交流。学末,开展全县中小学学科资源应用编写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将优秀案例纳入县级资源库,在全县推介共享。目前,我县已编写的`“远教应用手册案例”涉及管理案例和幼教、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学段学科课程案例共1800余节,达到了教育资源建设地方化、主体化和实用化目的,促进了“研修、研训、研习”一体化的校本教研。

六、以新课程评价改革为导向,优化过程,注重发展,创造性开展县域展示性评价。

建立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评价体系是进一步促进课改深化的重要保证,也是解决课程改革实施的瓶颈问题的主要抓手。近年来,我们以县域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为重点,实施了学生“1234展”评价和教师“三级五维”评价改革,积极开展学生、教师形成性评价、实践性评价、展示性评价等评价方式改革,特别是大胆尝试进行了展示性评价改革,将学生学习成果及教师研究成果引入评价过程,改变了单一的综合评价模式,逐步实现了对评价的“全面性”、“整体性”和“导向性”。

全面实施学生“1234展”评价。“1234展”评价是我县在学生评价方面的探索,“1”指的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2”是两种评选,如“学科500强”评选、优秀学习组织,“3”是三种评价方式的结合,“4”指的是四种评价模式,“展”是指展示性评价改革;“1234展”评价重视了评价的发展性,注重过程与综合,关注个体差异,实现了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及评价重心的转移。

创造性实施教师“三级五维”评价改革。“三级五维”教师发展性评价是我县教师评价的核心内容。“三级”是指三个层次的评价主体。“三级”包括“自主评价”、“校级评价”、“县级评价”;“自主评价”是基础性评价,属于初级评价;“校级(乡镇)评价”是诊断性评价,属于二级评价;“县级评价”是展示性评价,属于三级评价。“三级五维”评价是一个动态、开放的评价体系,它淡化了评价的奖惩性、凸显了评价的导向性和发展性,打破了唯“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与需要,建立了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推动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

为了改革教师培养模式,加快学生知识的应用和转化周期,我们又探索出展示评价方式。进一步扩大评价指标体系,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新课程评价理念。近年来我们举办多种形式的“展示评价”活动。

举行了“基础教育学段整体改革”实验成果展示,,我们举行了“1256”教师培养工程教师综合素质县级舞台展示,其用意是回答“学校如何让教师”成长的问题。,为了落实“新世纪学生学习指导意见”我们举行了“学生学科学习成果”展示,其主题是“学习方式与学习质量”。,我们举行了创建教育强县与“1256”工程终结性成果舞台展示。,我们举行了“生态创生模式教育阶段性研究成果”舞台展示。,大规模举行以校本研训促教师专业化成长的“1256”教师培养成果展示活动。展示的内容包括校长校本教研管理专题演讲、教师教学叙事、典型视频案例现场评析、疑点难点问题合作答辩、教研沙龙等。参加展示的有学校管理人员、学科教师、学生。这次活动紧紧围绕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主题,突出了校本教研三步曲,使自我反思、伙伴协作、专家引领等活动内容更加丰富,渠道更加拓展,视野更加开阔,形式更加灵活,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校本教研工作。20,我们举行了生态创生模式教育研究终结性成果舞台展示。―举行了校长和教师信息技术管理和应用成果展示。―,每年都举行科技制作成果广场展示。这些对教育科研成果、学生学习成果、教师培养成果等进行直观评估和总结的创新做法,受到了有关专家的高度评价。

坚持年年展评,方方面面的潜能得到挖掘,县域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探索进一步加深,实践操作体系基本形成。

(1)自己的理论体系――生态创生模式教育体系;(2)自己的队伍培养体系――“1256”到“双高双名”;(3)自己的课程、课堂特色――“三四四”模式;(4)自己的校本教研特色――“三区四级一网络”、“人人都是培训者,人人都是资源建设者”;(5)自己的评价体系――“1234展”;(6)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研修研训研习齐创新、学校教师学生同成长”;(7)自己的课题管理文化――构建生态创生教育特色,全面推进县域教育现代化;(8)自己的教研方向―着眼于未来教育的需要,着手于今天的教研创新。

今年上半年,我们又结合全省开展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成果展评活动,部署安排了我县的新课程改革成果展评活动,从3月份起,举行全县中小学教师校本教研成果团体对抗赛活动,活动遵循“协作研训、以训促教、展示成果”的原则,内容包括:“有效教学年”实施论坛、“教师人人都是培训者”校本协作研训活动展示、“有效课堂教学”团体展示、“有效管理”成果展示等,目前这项活动正在基层如火如荼的进行。下半年,还将举行大型“双高双名”教师培养工程成果展示活动。

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我县教育教学管理品位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素养不断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发展、教育质量不断攀升,教育强县的成果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2023年课程资源感悟(模板17篇)篇十五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提升,资源包课程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我有幸参加了一门资源包课程,不仅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资源包课程的优势和价值。接下来我将从时间灵活、个性发展、自主学习、拓宽视野和适应社会等几个方面来谈一谈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资源包课程给予了学生更多的时间灵活性。与传统的固定课时相比,资源包课程采取一种自主学习的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来安排时间。这种方式不仅减轻了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还使得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发展其他兴趣爱好,更好地拓展自己的综合素质。

其次,资源包课程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只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忽略了个性的培养。而资源包课程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创造力。通过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的方式,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激发潜能,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特点。

第三,资源包课程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的一对多讲授,学生只需要被动地接受和记忆知识。而资源包课程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从问题出发,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去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还能够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资源包课程还能够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在传统的课堂上,学生只能通过教材和教师的讲解来了解知识。而通过资源包课程,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广泛的资源,如图书、互联网、实地考察等,使得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和学习知识。同时,资源包课程还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和交流,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来拓宽视野和增长见识。

最后,资源包课程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考试的结果,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资源包课程通过实践活动和项目学习,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成长为社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资源包课程通过时间灵活、个性发展、自主学习、拓宽视野和适应社会等方面的优势,使得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上能够获得更全面和深入的提升。通过我的亲身体验,我深刻体会到了资源包课程的价值和重要性,相信资源包课程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推广,为更多的学生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和收获。

2023年课程资源感悟(模板17篇)篇十六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育的改革,资源包课程在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系统中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资源包课程是一种集合了丰富教育资源的课程,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水平。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承受着资源包课程的熏陶,深深地感受到了其带给我不同寻常的学习体验和收获。下面,我将分享我对资源包课程的心得体会。

首先,资源包课程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在传统的教育方法中,学生基本上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资源包课程则提供了更多的互动和参与。通过资源包,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模型实验等丰富的教学资源融入到课程中,使学生在感官上和认知上得到更全面的提升。比如,在物理课堂上,教师通过资源包展示了许多有趣的实验视频和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物理应用,这使我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

其次,资源包课程提高了学习效率。资源包不仅提供了更丰富的学习资源,还提供了更灵活的学习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效果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通过视频观看、PPT学习、互动游戏等等。这让我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了学习效率。例如,在数学学习中,我可以通过观看视频掌握知识点,通过互动游戏巩固习题,这样不仅提高了学习效果,还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另外,资源包课程培养了我的自主学习能力。由于资源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我有机会独立地进行学习和探索。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进度,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和难度进行学习。这让我在学习过程中更注重思考和总结,培养了我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在历史课程中,教师提供了资源包,里面包含了大量的古代文献、照片和地图等,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问题,深入地研究历史背景和事件的发展,这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最后,资源包课程增强了我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资源包课程中有许多课程设计需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我和同学们一起解决问题、讨论和交流,互相学习和进步。这培养了我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我的沟通和协作能力。比如,在英语口语课上,我和同学们组成了一个小组,通过资源包中的口语练习和角色扮演,我们可以相互帮助和鼓励,提高了我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资源包课程在过去的一年中给我带来了许多不同寻常的学习体验和收获。它让学习变得更有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我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我相信,在资源包课程的推广和应用下,学生们会拥有更加广阔和丰富的学习空间,实现自我发展和成长。

2023年课程资源感悟(模板17篇)篇十七

(黄菊芳厦门市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

[摘要]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以幼儿生活体验为基点的动态生成开发、围绕主题教育的线性开发、以区域人文资源为线索的发散性开发是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的成功经验。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体育老师的自我介绍(模板17篇)

    自我介绍是向他人介绍自己的身份、背景和特点的一种方式,它有助于建立初步的社交关系。借鉴下面这些自我介绍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展示自己。我很热爱舞蹈事业,不论是

    热门部队滞留申请书格式(汇总16篇)

    更多申请书是用于获取特定机会或资源的正式书面申请,比如学校申请、奖学金申请、工作申请等。它是展示自己能力和价值的重要途径,对于成功获得所需机会至关重要。来看看下

    实用挪用资金心得体会(案例13篇)

    心得体会是在一段时间内对自己的经历、感悟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写作方式。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写作心得体会,这里整理了一些相关的典型范文供参考。在现实生活中,挪

    优秀兼职雇佣合同(汇总15篇)

    合同协议是法律规定的双方约定,对于涉及到权益、责任和义务等方面的事项进行明确和约束的文件材料。在起草合同协议时,可以参考这些范文,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

    专业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大全(14篇)

    一个好的实施方案应该考虑到各种可能的因素和情况,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实施方案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下面是一些成功案例的分享。为了规范程序,统

    2023年高一生物研究报告大全(17篇)

    报告的撰写应该遵循规范的写作步骤,包括提纲、草稿、修改和最终版本。以下是一些关于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报告范文,它们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建议和借鉴。沼气发电项目可行性

    优秀矫正对像心得体会(模板14篇)

    写心得体会是一个梳理思绪的过程,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理清自己的想法。这是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我们可以学到一些写作的技巧和方法。矫正对像是教师

    专业专项整治的认识和体会(案例14篇)

    在生活中,总结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和进步。以下是一些值得一读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第一段:引言(总述财经专项整治的重要性)财

    精选改进工作计划与建议(汇总15篇)

    工作计划书需要经过多轮修改和完善,确保其具备实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如果您需要进一步了解工作计划书的编写方法和技巧,可以参考以下推荐的书籍和资料。年初设立的重点工

    2023年高二班主任工作计划工作重点(通用14篇)

    班主任工作计划要综合考虑班级实际情况,确保各项工作能顺利开展。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优秀的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文,希望对大家起到启发和指导作用。3、热爱家乡,尊敬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