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讲话(实用18篇)

时间:2023-12-09 作者:QJ墨客

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不断地适应和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以确保企业的竞争优势。请大家注意,以下是一份经过精心编写的人力资源总结范文,非常值得参考。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讲话(实用18篇)篇一

会议对2021年度全县“民生工程”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组织实施先进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先进单位、“民生工程”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我代表局党组,向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同志对人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了总结和部署,县纪委监委第四派驻纪检组组长×××对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了要求,都讲得很全面,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2021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极为不易的一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人社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全县人社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人社工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过去的一年,我们全力以赴做好就业创业工作。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暨人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省、市人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2年工作,安排部署今年各项任务。刚才,××同志宣读了×××常务副县长对全县人社工作的批示,肯定了过去一年我县的人社工作,并对2022年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按照曾常务的要求,抓好贯彻落实。会议对2021年度全县“民生工程”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组织实施先进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先进单位、“民生工程”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我代表局党组,向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同志对人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了总结和部署,县纪委监委第四派驻纪检组组长×××对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了要求,都讲得很全面,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方面我们全力以赴保就业。积极拓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渠道,全力服务重点群体就业。持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提前超额完成2021年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目标任务。大力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落实帮扶政策,成功创建了一个省级创业孵化基地和一个市级创业孵化基地。精心搭建了线上线下用工平台,线上开展了“网上招聘会”和“网络招工月”等活动,线下组织好了每月的招聘会和春风行动、金秋招聘月、送岗下乡等现场招聘活动。另一方面我们尽心竭力保市场主体。援企稳岗政策,稳岗返还、技能提升等各项奖补资金均落实到位。建立了24小时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实时掌握并及时推送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力就业需求,全力服务企业用工。积极引进江西民益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并组织宁夏、河南等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在我县开展上门劳务合作,组织安保泰、缘生药业、杰浩等企业参加省、市在深圳、南昌等地举办的引才系列交流活动,解决企业急需紧缺技工难题。2021年,园区招工形势好于往年。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零就业家庭继续保持动态清零,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人,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人,创业培训××××人,失业保险参保××××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亿元,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二)过去的一年,我们全心全意做好社会保障服务。

全县社会保险累计参保××万人次,收缴保费×××亿元,发放各项养老保险待遇×××亿元,资金滚存结余×××亿元,其中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为省级统筹,工伤保险基金为市级统筹。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以工业园企业为重点,开展了走访、宣传活动,今年全县新增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社保卡新增发行××××张,总发行量已达×××万张。持续实施助保贷款扩围行动,全年办理助保贷款×批××人次,发放金额×××万元。严格落实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补贴政策,共有××××名被征地农民缴交了当年的养老保险费。进一步扩大工伤保险统筹覆盖面,全年认定工伤×××起,为×××人次支付工伤保险待遇×××万元。全面落实了降费减负、阶段性减免社会保险费和政府代缴政策。准确稳妥发放退休人员职业年金。完成了工伤保险内部控制专项检查,建立了社保基金监管长效机制,加大了违规领取养老金追缴力度,保障了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稳定运行。全力推进社保业务网上办,继续推进“江西人社”手机app认证。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梳理社保服务事项和经办流程,积极推行告知承诺制,大力精简各类办事证明材料,实现群众办事“一次办”,业务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三)过去的一年,我们努力扩大全县人才队伍。

持续加大基层工作人员招聘力度,2021年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人,“三定向”培养计划××人,“×”招募××人,教育、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人,高层次人才引进××人。我们还通过走进高校招聘人才、“走出去”引进人才等新方式,促成多名应届毕业生、沿海高精尖人才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积极推荐人才项目,全年申报正高级资格×人、高级资格××人、中级资格××人,认定初级资格××人,聘任专业技术职务×××人。推荐×××、××等四人申报省政府特殊津贴,其中×××被批准享受2021年省政府特殊津贴。毛小菊手工茶制作技能大师工作室获批2021年度宜春市技能大师工作室。进一步规范津贴补贴和各项奖金福利发放,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进一步完善人才服务管理,做好了全县各级各类公办学校、教育行政部门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核定工作。

(四)过去的一年,我们妥善处理劳动关系。

积极开展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农民工实名制监管、各项专项执法检查等工作,收取企业缴纳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万元,退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万元,保证金累计结余××××万元。全年累计接待群众咨询举报投诉××起,涉及人员×××人次,为劳动者落实工资待遇×××万元。受理调处欠薪信访×××起,为×××名职工解决被拖欠工资×××万元。加大仲裁调解力度,推行案前调解机制,提升办案效率,充分发挥调解在劳动人事争议案件中的作用,今年以来,收到劳动仲裁申请××起,立案受理××起,调解结案×起,裁决结案×起,时效内结案率100%,共计为××名劳动者维护各项待遇××万元。

(五)过去的一年,我们尽心助力全县疫情防控大局。

面临去年8月份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全系统上下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服从上级统一部署,认真履职,积极落实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措施,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清湖小区”、“公路段宿舍”、“二中廉租房”“人社局职工宿舍区”卡点值守任务,开展了清湖小区住户排查,重点人员体温监测等工作。及时印发有关劳动用工、重点企业用工调度、双职工家庭子女陪护、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就业创业、企业复工复产稳就业等多个政策文件,持续做好企业与求职者对接招聘,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积极落实上级政策,为企业拨付“减、降、免、缓、补、返”等各项优惠政策补贴××××万元。及时调整工作措施,推进人社业务网上办,确保了人社业务经办安全、有序开展。

(六)过去的一年,我们狠抓就业扶贫出实效。

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围绕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通过“六个一批”的举措(扶贫产业项目承接一批、扶贫车间园区企业吸纳一批、协助外出复工返岗一批、扶持自主创业一批、引进中介机构推介一批、政府兜底×一批),帮助全县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创业。全县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人,已实现就业××××人,就业率为×××%。

过去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全县人社干部职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主动适应新常态,团结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在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综合考评中,我县取得了第一名的骄人成绩,县社保局获得了“全市社会保险工作先进单位”,省人社厅还给我县发来感谢信,对我县就业创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在全县高质量发展考核中,我局再次有望进入先进行列。这些瞩目的成绩,离不开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和上级人社部门的精心指导,离不开各乡镇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配合,离不开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实干担当和辛勤汗水。借此机会,我代表县人社局向关心、支持、配合人社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乡镇基层服务平台建设有待加强;

全县高技能人才总量偏少,技能人才引进的力度不大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加以改进和解决。

二、2022年工作任务。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重要一年,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和省、市、县党代会精神,以及省、市人社工作会议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以“稳就业、保民生”为重点,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整体推进人事人才、劳动关系、营商环境、公共服务和疫情防控等工作,深化行风建设,强化信息化支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坚持把稳就业作为第一位的工作和头等大事,落实和完善就业优先政策,持续筑牢稳的基础、守住保的底线。确保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扎实推进市政府民生实事“高质量充分就业示范乡镇(街道)、村(社区)创建”项目实施。持续推进重点群体就业,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青年见习计划和“×”招募计划,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畅通农民工就业渠道,加强跨区域劳务协作,强化跟踪对接服务,积极引导农民工有序外出就业、就地就近就业和返乡入乡创业。全面落实援企稳岗政策,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健全完善公益性岗位管理体系,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吸纳更多返乡农民工就业。持续开展就业援助活动,通过组织专场招聘会、发放失业保险金和失业补助金、社保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开展职业培训等举措,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一次性创业补贴的实施力度。加强职业培训基础能力建设,支持各类企业和技工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推进康养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积极做好就业重点群体职业培训,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持续发挥好创业孵化基地孵化效应。深化基层平台建设,为劳动者提供职业指导、创业指导、就业培训、信息咨询等服务,推动线下实体网点服务与线上互联网服务深度融合,实现就业服务“八统一”和“一网通办”,提升服务水平。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提升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健全社会保险制度体系,按要求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落实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制度,做好实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改革的对接准备工作。规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和待遇平稳衔接政策,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平稳运行。继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建立全民参保登记动态清零机制,聚焦贫困人口、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和园区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扩面工作,提高园区企业职工的参保率,保持企业用工稳定,鼓励和引导未参保人员早参保、长缴费,并列入2022年乡镇民生工程考核项目。推动中小企业、私营企业和农民工等参加失业保险。继续落实助保贷款工作,扩大助保对象年龄和适用范围。进一步规范基金收支管理,开展基金精算分析,建立基金绩效考核激励约束机制,按要求设立社保基金收入、支出两个专户,加强社保基金监管。长年开展对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进行资格认证,加大违规领取养老金追缴力度。继续推进社会保险业务在江西人社一体化综合信息系统、“赣服通”、“江西人社”app等平台上的运用,实现单位经办事项网上办、个人业务“掌上办”,切实提高社保业务办理水平和办事效率。

(三)围绕人才强县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积极申报并切实做好事业单位人员招聘工作。研究出台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畅通人才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流动渠道。积极做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职务聘任和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考核认定工作。做好全县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继续教育工作。积极开展省政府特殊津贴、百千万人才工程推荐、省市技能大师工作室、江西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宜春工匠”、“赣鄱工匠”和江西省“能工巧匠”等各种人才项目申报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企业行业为主体,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四)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做好人事管理工作坚持规范程序、分类指导、分级管理,探索符合不同行业、专业和岗位类型特点的竞聘、考核办法。加大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力度,落实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工作,调整事业单位岗位结构比例。积极做好事业单位改革的岗位设置调整、社保转移接续、涉改人员待遇保障等工作。

(五)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进实施“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推动落实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组织动员企业积极参加第二届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单位评选表彰。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全面落实劳动合同制度和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充分发挥劳动监察投诉热线作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积极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全力做好治欠保支工作,做好农民工工资实名制监管,扎实开展根治欠薪工作。深化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建设,规范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欠薪“黑名单”管理。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大农民工工资支付、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劳动用工等重点领域的监察执法力度,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享受同工同酬的权利。积极做好工伤认定工作,及时进行调查核实。继续把握“重调解、慎裁决”办案原则,认真贯彻实施劳动仲裁法律法规,持续推广运用“智慧仲裁”办案系统,继续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加大劳动人事争议调处力度,充分发挥仲裁在劳动人事争议案件中的调解作用。

(六)提高工作效率,全力做好各项综合基础性工作。健全就业扶贫政策与乡村振兴衔接长效机制,精心谋划并实施好乡村振兴发展举措,持续做好组织劳务输出、扶贫车间吸纳就业等工作,统筹用好公益性岗位,精准实施就业援助。持续提升人社业务经办能力,推进“一次不跑”“打包快跑”和“一链办”等服务新模式,全面开展线上线下人社政务服务“好差评”,积极开展岗位技能练兵和业务培训,不断提升人社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持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广应用一体化综合信息系统,大力推进“一窗受理”综合窗口,积极做好第三代社会保障卡发放和电子社保卡签发工作,广泛推广“一卡通”应用。

三、做好2022年人社工作有关要求。

我们要紧紧围绕2022年工作目标,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持续改进作风、强化工作措施,全力以赴做好人社领域各项工作。一要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夯实人社事业行稳致远的基础。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站稳正确的政治立场,增强政治自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精心组织开展好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系列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坚守初心使命,积极担当作为。并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全面提高机关党建工作质量。二要不断提升干事创业本领。要保持本领恐慌的紧迫感和危机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高“七种能力”和增强“八种本领”的要求,持续学习、系统学习,不断掌握新知识、开拓新视野,切实增强把握大局、运用政策、分析研究、统筹谋划、改革创新等方面的能力,使思想和行动跟紧党中央要求、跟紧时代潮流、跟紧事业发展需要。三要驰而不息改进工作作风。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驰而不息整治“怕慢假庸散”作风顽疾,要牢固树立强烈的争先创优意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抓执行抓落实,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能打硬仗、作风优良的人社干部队伍,不断推动靖安人社工作高质量发展。四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扛起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落实“一岗双责”,将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加大对就业资金、社保基金、人事考试等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坚决纠正和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严厉惩处群众身边的腐败行为。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章制度,在防范化解人社领域重大风险挑战上持续用力,强化廉政防控举措,加强警示教育,全系统干部要把好用权“方向盘”,系好廉洁“安全带”,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全面落实市委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治的要求,努力打造政治清明、党风清淳、干部清正的清廉人社。

同志们,梦想在前,使命催征,我们要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念、振奋精神,持续推进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再创辉煌,以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谢谢大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讲话(实用18篇)篇二

(一)做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是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需要。为加快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跻身全市区县20强,区委、区政府确立了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12345”总体思路和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各类人才队伍,关键在于营造一个有利于发展的社会环境。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狠抓城乡就业工作、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积极维护和谐有序的劳动关系,不断加强人才开发,努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老百姓的迫切愿望和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人才数量不足,结构不优,建设、规划、教育、卫生等领域专门人才缺乏;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产业发展不充分,就业容量有限,城乡就业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体制机制不完善,就业公共服务设施薄弱,就业服务水平不高。做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让各类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让各种创新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人人享有社会保障,将为我区提速发展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提供强劲动力。

(二)做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个领域不协调、不平衡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劳动关系也越来越复杂,特别是《劳动合同法》出台之后,企业经营者与劳动者之间的矛盾和纠纷更加复杂化、经常化,也更加尖锐化。目前,我区劳动关系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主要反映在劳动合同签订和履行的质量不高;拖欠、克扣职工工资,特别是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呈复杂化趋势。在这个背景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责任重大,必须依法维权,统筹协调,有效推动劳动关系双方保持和谐状态,积极推进相互依存、和谐共处新型劳动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三)做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是着力改善民生的需要。就业是民生之基,保障是民生之本,解决民生问题,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关键是建立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此,我们必须尽快建立以社会保险为基础,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为重点的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要全面深入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开发就业岗位,拓展就业渠道,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就业需求,实现劳动者充分就业,从根本上改善民生。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今年是政府机构改革的第一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任务繁重,涉及稳定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劳动者权益、深化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清退公务员养老保险金等工作,各级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将此项民生工程拿在手上亲自抓、负总责,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与其它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时要根据机构改革工作要求,理顺工作关系,加强统筹,整合力量,配好人员,结合实际建好基层工作平台,把城乡就业、劳务经济、居民养老、合作医疗等具体工作规范在一个机构,进一步明确分管领导,落实专职工作人员,确保人力社保工作不脱节。区人力社保部门要深入一线,加强调研,靠前指导,强化检查,狠抓落实,做到工作有人做、责任有人担、政策能落实、措施有保障。

(二)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合力攻坚。做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协作配合。区人力社保部门要充分发挥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不断强化协同推动工作落实的运作机制。要进一步对城乡就业、劳务经济、医疗保险、人力社保网络等工作进行深入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搞好分析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创新工作方法,真正用好用活政策,让群众享受更充分的实惠;地税部门要继续加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和生育保险的扩面征缴力度,力争在参保人数和基金征缴上有更大的突破;金融部门要研究措施,降低门槛,精简程序,延伸服务,加大小额担保贷款的发放,加强新一轮就业扶持政策的落实;公安部门要做好人口户籍管理工作,组织抓好户籍人口清理,准确提供人员信息资料;国土部门要严格执行政府征地拆迁有关政策规定,对征地农民,坚持先保后征,即征即保的工作机制;民政部门要继续做好城镇“三无”人员、农村“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城镇居民中的“低保”对象、重度(一、二级)残疾人参加合作医疗的资金补助;各工会组织要积极引导和鼓励职工关心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共谋发展;各企业要自觉遵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守法经营,自觉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三)转变工作作风,提供优质服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关系到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各街道、镇乡和人力社保部门要切实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积极开展“优质服务窗口”创建活动,努力为群众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要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针对当前的突出问题,及时提出更具针对性、有效性的政策措施,扎扎实实落实到位。

(四)加强督查检查,严格目标考核。刚才,各街道镇乡和相关部门、单位与区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大家要认真抓好落实;区委督导巡查办、区政府督查室要会同人力社保局加强对城乡就业、劳务经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保险工作的督查,按季度通报情况,表彰先进,鞭策后进,推进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区委、区政府将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纳入对各街道、镇乡的年度考核内容,严格考核奖惩,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将给予表彰奖励,对没有完成工作任务的单位要予以通报批评,并严肃追究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讲话(实用18篇)篇三

同志们:

  市政府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市委二届十一次全会、市上“两会”和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安排部署今年和“十二五”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就业和社会保障是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是围绕尊重人的劳动、发挥人的潜力、保障人的权益、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核心来开展的,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十一五”期间,全市人社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改革发展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扩大就业成效明显,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劳动关系保持和谐局面,人事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十二五”是我市抢抓机遇、夯实基础、做大产业、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面临难得的机遇。首先,中、省在稳定就业形势、保障民生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投入了大量资金,先后提高了城乡低保、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保障水平,实施了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扩大了群众受益面。在中央制定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我省也确定今后五年财政增收部分主要用于民生,今年将新增财力的80%用于民生工程。其次,市委、市政府对人力资源开发、社会保障工作十分重视。“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民生投入96亿元,新增城镇就业6.9万人,企业职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项保险参保人数达54万多人次,23.3万城镇居民参加了城镇医疗保险,4.2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229万农民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十二五”时期我市将进一步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化,将为稳定和扩大就业拓展空间;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将为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创造条件;更加重视和保障民生,今年计划民生投入40亿元,将使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市人民;实施人才中长期规划,计划五年使全市人才总量达到15万人,将使人才匮乏的状况有效缓解。这些都将为做好“十二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nextpage]。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正处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农业化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一是在劳动力供需矛盾以及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的情况下,对推动就业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性矛盾仍比较突出,每年新增大中专毕业生、初高中毕业后不再继续升学的学生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退伍人员等,都会使需要就业的总量持续稳定增加,就业任务将更加艰巨繁重;当前“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反映出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必须深入把握就业总量和就业结构变化趋势,不断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二是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新形势,对建立全市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就业方式、收入分配形式多元化,进城农民、个体工商户、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等需要保障的人群日益增多,目前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全统一,城乡险种之间还存在工作缺乏统筹、管理缺乏协调等问题。逐步缩小相关群体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待遇差距,对社会保障管理及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对加大高级技能型人才和高尖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出了新要求。目前全市有专业技术人才4.55万人、技能人才7400人,但高层次人才缺乏,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仅有1人、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7人。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高层次人才队伍,为全市跨越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四是建设服务型、责任型、法制型、效能型政府,对公务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切实增强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建立公务员科学的流动、激励、考核、评价机制,合理优化配置人力资源,是人社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五是利益诉求的多元化、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的新形势,对着力解决新形势下劳动关系领域出现的突出问题,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正确把握形势,切实增强做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勇于创新,努力提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水平。

[nextpage]。

  “民生为本、人才优先”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主线。要坚持以就业、社会保障、人才工作和农民进城为重点,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新发展。

  一要全力抓好就业创业工作。温家宝总理指出,“保障民生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保障就业”。我市现阶段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每年仅初、高中毕业生不能继续深造需要培训就业的就达2.1万余人,每年还有近40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及1500多名退伍军人需要就业,再加上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等,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因此,必须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一要立足于在发展中拓展就业空间。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认真落实推动民营经济和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三产服务业,扩大就业容量,实现经济与就业的同步增长。二要统筹做好各类群体的就业工作。以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伍军人、就业困难人员为重点,对大中专毕业生通过招考村官、公务员、教师,以及扩大“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就业见习制度、鼓励中小企业吸纳、支持国有企业和科研单位接收、开发公共服务岗位、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等多渠道促进就业;对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零就业”家庭,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逐一登记,动态管理,开展专项援助活动,坚持政府购买岗位的形式进行托底安置。三要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健全完善促进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树立创业典型,强化示范效应,形成创业的社会氛围。全面落实中、省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扩大贷款规模,解决创业者融资难的问题。四要加大创业和技能培训力度。适应不同层次需要,结合劳务输出,整合技能就业工程、“阳光工程”、“雨露计划”、“人人技能工程”等培训资源,抓好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要调整思路,围绕促进就近就业,针对市域内工业园区、重点企业需求,有目的地开展定向、委托、订单培训,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nextpage]。

  二要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增强社会保障的公平性、适应流动性和可持续性。一要下大力气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按照“应保尽保”的要求,在工作推进上以进城农民和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等为重点,扩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以城镇居民、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大学生为重点,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使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6%和97%以上;以非公有制经济和事业单位为重点,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以高风险行业和农民工为重点,扩大工伤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在抓好宁陕、石泉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的同时,积极争取汉滨、汉阴、旬阳、紫阳列入全国或省上试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试点工作。二要努力提高保障水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医疗保险在优化保险政策,提高待遇水平上下功夫,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工伤保险要完善制度,优化待遇,提高基金支撑能力和保障能力;失业保险要围绕帮助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在保证正常支付失业保险待遇的前提下,继续扩大失业保险基金使用范围,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作用。同时,要围绕养老保险跨区域的转移接续、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衔接和异地就医、农民进城落户后的保险接续等问题,在完善制度、方便群众上下功夫,健全管理服务体系。

  三要扎实做好人事人才工作。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现在的人才是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要树立新的人才观,高学历不一定是人才,人才不等于高学历,人才存在于群众之中,要破除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唯身份的旧人才观,把所有具有一定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新性工作和创造性劳动,为经济社会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者都作为人才来看待。按照“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突出抓好人才资源开发和优化配置。首先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各级各部门都要创造环境,创新机制,坚持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并重,既利用多种渠道积极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又重视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其次,要加强不同层次的人才队伍建设。既培养形成支持发展的专家队伍、科技领军队伍、经营管理队伍、高技能人才队伍,又突出抓好专业技术人才、企业技工、乡土人才队伍建设,使我市具有拔尖创新人才、一大批专门人才和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要建立和充实我市人才库,对退伍军人中的专业技术人才进行普查,重视乡土人才的培养开发,充分利用职业学校、农广校、农技推广中心等,加强以实用技术为主的技术培训,在广泛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按照专业特长,建立乡土人才数据库,促进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化发展。第三,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人社部门要从人才的高端引进、培养开发、评价发现、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方面创新工作机制,使人才工作更具活力;加强各级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信息平台建设,推进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同时,要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完善公务员考录、考核、奖励、培训等相关制度;继续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岗位设置管理,加大聘用制推行力度;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坚持以重能力、重业绩为导向,进一步规范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和职务聘任工作,建立科学规范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

[nextpage]。

  四要加大力度推进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去年市上部署后,各县区积极行动,整体工作进展势头良好。但工作进展不够平衡,特别是少数同志在思想上还有疑虑、还有畏难情绪。要围绕今年实现农民进城落户8万人的目标,切实加大工作力度。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推进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是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的一件大事,是一次重要的历史机遇。今后5年我市将转移35万农民进城,可以争取到省上用于培训及公共设施建设的资金补助8.7亿元,而且为满足农民进城后在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方面的需求,省上还会有一系列项目扶持和资金投入;同时,推进农民进城将极大地促进投资和消费。去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469元,农民人均消费支出3536元,城镇人均消费比农村高出近7000元。如果35万农村居民转为城市居民,每人增加7000元的消费,每年可增加24亿多元的消费。从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来看,2010年投资平均为消费的3.2倍,35万农民进城每年还可以拉动投资76个亿。农民进城落户还有利于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因此,绝不能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简单的任务,必须作为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二要尽快完善政策机制。特别是工作滞后的县区,要围绕农民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尽快完善和出台农民进城的户籍、就业、社保、住房以及土地退出、资金筹措等配套政策措施。三要突出重点人群。把已在城镇有一定工作生活基础的农村居民作为重点,如在城区的务工经商者、农村籍大中专学生、新增退役的农村籍义务兵以及历年已用地未转非人员等,要加强政策宣传,只要符合条件,农民自愿,都要积极办理进城落户手续。要坚持抓点示范,3月底前“一体两翼”县区报两个点、其他县上报一个点作为示范点,明确领导和部门包抓,发挥示范效应。四要创新工作思路。各县区、各部门要围绕农民进城最关心的土地、住房、就业、教育、社保等问题,结合撤乡并镇、陕南移民搬迁、易地扶贫搬迁等工作,在城镇规划、产业布局、公共服务、重点镇建设、保障性住房以及城乡土地增减挂钩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实践。6月底市上将召开现场观摩会、座谈会,来总结经验,寻找差距。市、县区“进城办”要加强组织协调、督促落实,抽调的人员要继续保持稳定,推进工作顺利开展。

  五要努力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要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推进实施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提高企业和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加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共同研究解决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重视保护农民工权益,切实做好农民工维权工作;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提高并落实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快捷的人事劳动争议仲裁“绿色”通道,及时处置、调解各类劳动争议;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建立完善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维护社会稳定。

[nextpage]。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要把握发展大局,突出工作重点,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所担负的重要职责。

  首先,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真正做到思想上重视、组织上落实、工作上到位,特别是对一些重大措施和重要任务要抓在手上。各县区要根据机构改革要求,理顺关系,加强统筹,整合力量,结合实际建好基层工作平台。各职能部门要加强支持和配合,共同做好政策制定、资金投入、征收社会保险费、落实就业政策、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工作。

  其次,要切实加强人社系统自身建设。一要加强学习,勇于创新。加强各级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干部职工理论学习。人社工作牵涉的领域多、涉及的问题有时非常敏感,群众也非常关注,人社系统的干部职工特别要注重学习政策法规,熟练掌握就业、社会保障、劳动维权等方面的政策,做政策的宣传员、矛盾的化解员,带头严格执行政策,提高依法办事水平;要根据新的“三定”要求,适应新的体制,创新工作思路,创造性开展工作,围绕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工作和农民进城等重点,努力破解难题,抓出实效,创出特色。二要转变作风,树立形象。增强服务意识,优化工作流程,精简审批事项,提高工作效率。在服务体系建设上,城镇重点要健全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农村、社区重点要延伸服务触角,拓展服务领域;在服务方式上,要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和现代化服务方式,尽量减少内部工作环节。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干部管理,严肃人事纪律,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始终坚持依法行政。对考试录用、军转安置、职称评定等热点工作,要坚持公开公正、竞争择优,严格执行程序政策,树立人社系统良好形象。三要真抓实干,狠抓落实。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树立全局观念,认真履行职责,在服务中心工作、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上下功夫。要整合资源,加强基层公共服务体系、人力资源市场和信息网络系统建设。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新局面。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讲话(实用18篇)篇四

同志们:

刚才,区人社局党组对2020年度各类先进进行了表彰,×个单位作了表态发言,派驻纪检组就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进行了安排,×同志全面总结了2021年人社工作,安排了×年重点工作任务,讲得很具体、很到位,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2021年人社工作,讲几点意见: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是新中国成立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区人社系统主动作为,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统筹抓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全力以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积极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特别是疫情期间各项稳就业倾斜政策,切实减轻了企业运营负担,稳住了市场主体,新增城镇就业×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万人。二是精准施策,扶贫工作成效明显。全面完成行业扶贫,无论是就业扶贫,还是社保扶贫,人多量大,牵扯面广,情况复杂,镇街的同志和人社干部克服重重困难,扎实细致做好各项工作,经受住了国考、省考检验。三是兜牢底线,社会保障稳定器作用有效发挥。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养老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中人”的职业年金虚账做实正常发放,各种经办服务方式更加便利便民。四是系统治理,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治欠保支工作成效显著,开设了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专户,集中力量协调处置了×等欠薪案件,受到了市治欠办的认可。五是优化服务,人事管理取得积极成效。人事管理更加规范,围绕中心招人引人管人,有效解决了乱借乱用现象。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区人社干部努力拼搏的结果,倾注了大家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对全区人社干部的辛勤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

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全区就业总量还不大、就业存量并未减少,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网络投诉欠薪案件多发高发,部门联合处置欠薪案件的意识还不强;基层干部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与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这些问题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筹划,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强项再提升,扭住短板求突破,把目标放到全市、乃至全省的坐标中去定位,推进人社工作向“全区一流、全市领先、全省有位”的目标迈进,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精神,努力实现今年各项工作高点起步、圆满开局。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区人社系统干部要深刻理解人社工作面临的新阶段,深刻领会人社工作面临的新特征,深刻把握人社工作面临的新要求,以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更加稳定的收入更为可靠的保障支撑高品质生活,以更加快捷更为便利的人社服务推进高效能治理,切实把每一桩、每一件涉及群众的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要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五方面的工作:

(一)就业优先,奋力促进就业创业。习近平总书记就稳就业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把就业工作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必须抓紧抓实抓好。这就要求我们人社部门要切实发挥稳就业专班的牵头抓总作用,围绕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面落实“就业优先”的工作要求,积极搭建供需平台,进一步构建更加成熟定型的就业政策体系,实现就业服务信息化。要大力开展“扩渠道、提技能、促创业”行动,促进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

(二)民生为本,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结合区情实际,我们要着力深化社保改革,统筹做好待遇发放、参保扩面等工作。要不断优化和提升服务水平,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特点,提供更加贴心暖心的社会保障服务,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三)根治欠薪,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根治欠薪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事关社会稳定,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要充分发挥区治欠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的作用,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深入实施根治欠薪行动,以贯彻实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为抓手,抓长抓细,久久为功,不断健全欠薪零容忍的制度体系,监管有效的工作格局、惩处有力的执法机制,竭尽全力打赢根治欠薪攻坚战。

(四)科技支撑,创新引才育才用才。坚持高端引领和技能支撑,做好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等工作,促进我区人才体制机制增活力、队伍建设有成效。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确保“招得来”、“稳得住”。同时,整合利用现有的职业教育资源,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着力培养一批高技能人才。

(五)推陈出新,规范人事管理制度。要深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职称制度改革,拓宽事业干部晋升渠道,用好用活“三项机制”,有效激发事业干部干事激情。同时要加强人事考试机制和队伍建设,推进考场考点和信息化建设,严厉打击各类涉考违法犯罪行为,确保安全考试,为评才选才提供更可靠、更高效的服务。

三、攻坚克难,锐意担当,努力开创人社工作新局面。

做好人社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作为主管部门,人社部门要在思维方式、工作方法、服务效能等方面全面提升全系统工作水平,切实推动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实,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一是融入全局要有新的切入点。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要主动融入全局、服务全局,必须找准切入点。当前,要紧紧围绕陈仓崛起的宏伟目标,充分把握区委提出的“一五六八”发展战略,创新理念,创新机制,围绕中心,紧贴中心,谋划、定位和提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提高服务全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破解难题要有新的着力点。“求职难”“招工难”,目前仍然是人社部门必须面对、着力破解的两大难题。我们不但要解决好适龄人员的就业问题,还要加大招才引智工作力度,不断优化工作环境,注重提升就业质量。围绕这两大难题,要深入研究,积极探索,着力深化扩展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升人力资源素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有效途径,确保各类人才引得来、用得上、留得住,着力在破解难题的过程中推动事业发展,为全区发展大局作出新贡献。

三是为民服务要有新的闪光点。人社工作直接面向基层、面对老百姓,既是服务的窗口,又是政府的形象。要结合当前正在进行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做到心里始终装着百姓,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始终胸怀党的事业,关心群众冷暖,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

同志们,人社工作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大家要充分认识做好人社工作的重大意义,深入贯彻党的--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聚焦区委提出的“一五六八”发展战略,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以更加良好的工作状态、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时期人社工作中,为促进陈仓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讲话(实用18篇)篇五

同志们:

刚才,x局长作了非常全面的工作报告,x局长、x局长分别作了补充,对今年的工作任务作了具体安排,我非常赞成,大家要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近年来,国家促就业、保民生的力度不断加大,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着保障政策、工作机制更趋完善的良好机遇。近几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改善保障民生作为促进发展的重要取向,明确预算安排保障民生兜底,且将进一步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强调要统筹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优先保障民生投入,切实保住基本,兜住底线,扎实做好就业托底工作,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积极扶持就业新业态,拓展就业新空间,托底帮扶就业困难人员。省和市级也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双创”,优化就业结构,加强就业援助,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确保充分就业。特别是针对当前疫情影响,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稳就业政策措施。今年,全区将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并推进失业保险基金省级统筹、出台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筹办法,这是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促进社会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这些都为我们加快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提供了强大支撑。

过去的一年,县人社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县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履职尽责,主动作为,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一是就业创业工作实现新进展。全年征集就业岗位×个,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农牧民转移就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低于全市调控指标。特别是就业扶贫工作得到拓展,×个就业扶贫车间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人;重点扶持发展的“慧温河”旅游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元左右。二是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成效。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加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分别覆盖×人、×人、×人和×人。“智慧社保”服务能力得到提升,退休人员手机生存认证率达到不断提升,城乡养老保险待遇人员线上系统发放实现全覆盖。延续落实“退一补一”政策,黑城子示范区、五一种畜场、阿尔善图牧场×人顺利办理退休手续、领取到养老待遇。三是人事人才工作展现新成果。“人才强县”工程深入推进,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得到加强,聘任×至×年间取得资格的×名专业技术人员及×名技术工人,年兑现职称工资×万元,一并破解了×年制定的职称待遇“土政策”;抓住全市人才引进的政策时机,争取到引进人才×人;创新行政事业单位人员聘用机制,招录了公益性岗位和参照事业编管理合同制工作人员各×名,在解决部分临时工收入不稳定问题的同时,推动部分大学毕业生实现稳定就业。在市内率先完成了×名下岗退役军人和×名“三类人员”就业安置工作,此项工作被列为全市“久拖未决”问题化解工作典型经验。四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迈出新步伐。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专项检查,扎实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网格化、网络化)管理,受理登记并办结举报投诉案件×起,为×名劳动者追回拖欠工资×万元。

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全县人社系统及有关部门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在此,我代表县委、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收官,对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特别是在当前战“疫”的特殊时期,人社工作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还存在不少差距和突出问题。就业创业方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就业任务更加艰巨繁重,特别是受疫情影响,不可避免对企业用工和劳动力市场带来很大冲击影响。当前,我县“招工难”与“就业难”问题并存,“人岗不匹配”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稳定性比较脆弱,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压力增大。同时,还存在着就业服务手段和方式落后、公共就业服务项目较少、服务水平和质量不高等问题。社会保障方面,受经济增速放缓、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保待遇刚性支出和享受待遇群体加大等因素影响,社保扩面征缴空间收缩,基金平衡安全运行压力加大。近三年,我县养老保险赡养比逐年下降,从×年×:×下降至×年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逐年扩大,×年资金缺口达到×万元,“保发放”任务日益艰巨。国营农牧场养老保险历史欠费较大,累计欠缴养老保险费×亿元。人事人才方面,×年我县通过事业单位人才引进工作,储备了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专业人才,充实了县直单位和镇人才队伍,取得了预期效果。但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政策环境不够优越、高精尖人才严重匮乏。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机制还不健全,部分干部职工的能力素质、工作作风还有待提高,同时,受体制、编制等影响,队伍“老化”问题突出,“进人”渠道不畅,干部队伍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劳动关系协调方面,当前,我县劳动关系领域用工不规范、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不注重劳动安全保护等问题依然存在,治欠工作任务繁重,信访维稳压力增大。特别是治欠保支工作镇场属地监管责任、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如,宝绍岱希望家庭牧场劳务纠纷信访问题历经两年未能得到妥善解决,我县因此在全市会议上被通报,并多次被市人社局督办,反映出我县治欠保支工作属地责任的缺失,大家总认为治欠保支是人社部门的工作,与我无关,但各镇场作为第一级政府,各有关部门部门主管一个行业,必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主动担负起并履行好这项关乎民生的职责)。同时,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疫情防控形势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领域风险有可能向劳动关系领域传递,影响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此外,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公平就业、社会保障、人事考试、考录招聘等工作,社会高度关注,引发舆论事件的风险较多。

诸如此类问题,要求我们必须立足县情社情实际,直面困难挑战,针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开创事业改革创新发展新局面。

(一)扎实抓好就业创业工作,确保稳住就业“基本盘”。围绕“一落实五聚焦”,切实打好就业创业“合力战”。一是强化就业政策落地见效。省人社厅把今年确定为就业政策落地见效年,计划实施政策落实、服务落地专项行动。我们要进一步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加快构建就业优先政策体系,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并结合我县实际,细化具体措施,发挥政策的最大效应。当前,全县就业补助资金滞留×万元,创业担保贷款逾期×万元,严重制约了就业政策的有效实施。今年要把用足用活各项就业资金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发挥好就业补助资金扶持就业创业的倍增效应。二是聚焦扩大就业容量。全力做好就业岗位开发、岗位推送对接等服务,推动建立重点企业重大项目促进就业联动机制、民营小微企业吸纳就业激励机制。立足全县经济发展,重点围绕上都电厂等国有企业、大数据等新兴产业、“牛鸡柳肥”等现代畜牧业以及家政服务业、文化旅游业,加大岗位征集力度,年内计划征集就业岗位×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三是聚焦双创提档升级。在推进“两基地三园区”提档升级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级创业园标准夯实返乡创业示范点功能,同时打造大学生创业孵化园、返乡创业示范园、退役军人创业区等,推动形成“基地+园区”创业创新示范区。充分发挥×生态牧场、×等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谋划开展创业成果交流会、商会专家讲座等活动,辐射带动创业创新。着力打造创业就业先进典型,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入股“慧温河”旅游专业合作社,增加教学拓展、沙滩摩托、老年康养等项目,将合作社打造成为我县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探索打造县域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采取政府推动、部门牵头、企业运作的模式,将我县分散、低端、竞争力弱的小微甚至是作坊式的优质特产进行整合包装、宣传、运营。在此基础上,落实好创业贷款扶持政策,年内计划发放×万元。四是聚焦提升就业能力。充分发挥好公共实训基地作用,培育建设开放式办学技能培训机构,大力推广“订单、订岗、定向”培训模式,依托我县资源优势特点,着重打造农畜产品、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加工制作行业及家政、物业等服务行业的培训品牌,并推选出一批“蓝县工匠”。五是聚焦重点群体就业。继续做好就业扶贫工作,进一步巩固就业扶贫车间、组织劳务输出、返乡创业带动就业及公益性岗位四类就业扶贫渠道,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力带动农村牧区转移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贫困人口等重点人群创业就业。目前,县人才资源中心在册登记的高校毕业生仍有×余人未实现就业,我们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继续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和基层成长计划,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攻坚行动,在斯赫腾创业孵化园新增孵化企业×户,并谋划打造青年创业街,通过落实租金减免、创业贷款和创业补贴、以奖代补资金等政策,鼓励和支持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群体自主创业。针对我县即将开展的“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扎实做好企业员工分流就业工作。六是聚焦疫情防控期间就业保障服务。继续实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护航行动”,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秩序稳定,同时运用好市级下放的审批权限,把好补贴申领审核关。要加强就业失业形势监测预警,密切跟踪就业形势变化,特色是要关注疫情防控期间返乡农牧民工务工情况,加强劳务供需对接,对有创业意愿的给予创业扶持,确有困难的落实就业援助帮扶政策。

(二)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织密织牢民生安全网。着重强化服务意识,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实现社会保障服务“全、保、强”。一是全覆盖。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充分发挥以社保部门牵头,税务、财政、公安、民政、发改、工信等部门配合的信息共享、联动配合机制,广泛开展扩面行动,以进城务工农牧民、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为重点,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结合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调查摸底符合参保条件的法定人员情况,同时进一步创新社保政策宣传方式,广泛运用新媒体平台,以“举例子”的方式进行政策解读,使社保政策更加“通俗易懂”,推进社会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二是保基本。按照省、市级统一部署,扎实开展缴费核定、保费收缴等工作,算好、算清、算明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收支账,做好区级统筹准备工作,落实政府基金缺口分担机制,分散和化解基金支付风险。针对国有农牧场改革、退伍军人社会保险接续,一如既往地开展好核定工作。三是强服务。有序推进“数字社保”,运用信息化平台强化政策宣传和便民咨询服务,做好“智慧人社、掌上社保”服务平台运行维护,推进社会保险费线上征缴稳定运行。扎实落实好疫情防控期间社会保险费“免、减、缓”三项政策措施,同时要强化精细管理,摸清底数、算清账目,建立、“免、减、缓”基础信息台账。着力解决社保遗留问题,综合施策化解矛盾风险,认真落实国有农牧场“退一补一”政策,确保到龄退休人员按时享受养老待遇,保障社会稳定。

(三)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以重点人才培养为抓手,做好各类人员选聘及考核管理工作。一是建立人才培养支撑。进一步摸清全县×支重点队伍人才底册(创新创业型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牧区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人才、党政人才),落实国家、省、锡市重点人才培养工程,组织开展各类人才培训,提高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实施×支队伍人才培养工程。重点围绕法律、卫生等急紧缺人才队伍及清洁能源、文化旅游等行业非公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制定人才培养政策。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基层人才需求,引导鼓励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探索开发社会人才岗位,充实社区工作力量。全力做好机构改革人员转隶、人才匹配等各项基础性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公安辅警人员、融媒体中心参照事业单位管理合同制工作人员招考及参改事业单位司勤人员安置工作。二是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及编外人员管理。规范和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管理工作,以“聘”为突破口,鼓励行业部门、用人单位发挥用人主导权,建立能上能下的聘任机制,力争做到按岗管理、择优竞聘。探索试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实行总量控制、比例单列,不占全县专业技术高级结构比例。落实好鼓励和支持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疫情防控一线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等政策,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工资网上审批工作,年内建成工资管理系统。进一步规范编外人员管理,严格定期考核、合同签订等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出台《参照事业单位管理合同制工作人员管理办法》《机关事业单位临时聘用人员管理办法》。

(四)加大劳动关系维权力度,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劳动关系的新变化,以治理拖欠农牧民工工资为重点,探索建立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提升劳动关系治理能力,加大劳动保障维权力度,全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要坚决打赢治欠保支攻坚战。认真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坚持依法依规推进源头治理,落实政府、部门、企业责任,确保国家治欠保支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要分析研判治欠保支工作形势,巩固“两金三制”制度落实成果,持续加强日常调度、统计核查、实地督导、工作通报、绩效考核和效能问责。依托全市现代化劳动保障监察调度监控管理平台,加大案件查办力度,畅通举报投诉渠道,使用好案件受理、查办、反馈信息系统,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要全面落实欠薪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切实发挥“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作用,扎实开展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a、b、c三级评价工作,并做好整改升级。结合综合执法机构改革,有效整合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量,形成科学有效的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理相结合的监察管理调度机制。二要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深入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推进集体协商工作,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推动劳务派遣单位经营规范化,依法实施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行申请许可承诺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三要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进一步提高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持续推进调解仲裁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推进“互联网+调解仲裁”,全面提升调解仲裁处理能力,完善便捷高效的处理机制。切实加强仲裁实体化和信息化建设工作,落实数字仲裁庭和智能仲裁院建设任务。完善便捷高效的争议处理机制,做好“调、裁、审”衔接工作,全县调解仲裁结案率达到×%以上、调解率达到×%以上、终局裁决率达到×%,线上办案率达到×%。切实加强仲裁业务区域合作和队伍建设,积极开展业务练兵活动,提升与其他县县市区合作和自身仲裁工作水平。开展仲裁员业务培训并颁发仲裁员资格证书,实行全员持证上岗,不断提高仲裁员队伍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全面推进镇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四要加强矛盾风险分析研判。发挥和谐劳动中心综合协调作用,健全矛盾风险调处领导机制,建立“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到位”的工作模式。采取“双随机一公开”办法进行常态化摸底排查,对制度执行不规范、执法监管不严格、责任履行不到位的地区、部门和用人单位,严肃问效追责。要全面梳理人社系统矛盾风险隐患,加大日常巡查、专项检查、矛盾排查力度,实行台账式管理,妥善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

一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是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各地各部门要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动能、组织动能转化为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强大势能,以党建统筹工作全局,持之以恒抓好党的建设。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运用好“学习强国”平台,加大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引导教育党员干部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自觉地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切实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四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狠抓中央八项规定和省配套规定的落实,持之以恒推进正风肃纪和“四风”问题专项整治,切实把党的纪律规矩刻在脑中记在心上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要推进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建设,坚决惩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树立人社队伍廉洁自律风清气正的良好形象。

二要提升干部队伍能力素质。队伍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效能直接关系到工作的成效,要从落实从严治党、转变工作作风和提高整体工作水平入手,把队伍建设工作抓好抓实,提高干部队伍适应新要求、新标准、新任务的能力。要落实培训常态,不断强化业务培训和知识更新工作,着力建设一支讲政治、守规矩、敢担当、重法治、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干部队伍。

三要提升高效服务水平。要不断提高人社工作科学化服务水平,实现服务内容的有效性、服务方式的人性化、服务对象的精准化。要运用好微信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强化政策解读与宣传,为单位和个人提供就业培训、信息查询、社保登记缴费、人事人才和劳动保障等管理服务,着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要建立完善人社数据库,有序推进“数字人社”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为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同志们,做好新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各地各部门一定要齐心协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推动我县人社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讲话(实用18篇)篇六

本网站由信息公开、新闻中心、便民服务、网上办事、互动评议五个板块组成,网站具有信息公开、网上办事受理、服务信息查询、在线互动咨询、开展网上评议等功能。

二、受理范围。

1、本网站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反映的情况、提出的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求。

根据《信访条例》的有关规定,对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信息公开等法定途径解决的投诉请求,请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

重大举报、复查复核类来信,请用书面形式邮寄至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信访办公室。

2、对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经济纠纷,请您按有关法律的规定,通过司法程序解决。

3、信访人可根据注册信息查询相关问题的处理情况,特殊情况例外。

三、操作流程。

1、注册。信访人首次信访前,请按系统提示注册。

2、登录。信访人在首页登录用户名、密码、验证码后即可进入局长信箱受理页面。

3、提交。信访人登录后,即可提交信访事项,必须选择所提交的局长,并填写相关内容。

4、查询。信访人提交信访事项后,可以根据所注册的用户名及密码等信息,查询信访事项的办理进程及答复意见。

四、注意事项。

1、为了提高办理质量和效率,每个邮件集中反映一个问题,如需反映多个问题,请分别提交。

2、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法律和规定,不得发表含有侮辱、猥亵、色情、人身攻击及反动内容的言论。

3、为便于有关部门反馈处理情况,征求意见,请您如实填写姓名和联系方式,本网站将会对信访人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依法保护信访人的权利。

五、提示。

请妥善保管用户名和密码,否则无法查询信件回复,密码丢失请使用忘记密码功能查询。

感谢您的配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讲话(实用18篇)篇七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经市政府同意召开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和市“两会”精神,回顾总结我市20xx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安排部署20xx年工作任务。根据会议安排,我讲三点意见。

一、真抓实干,开拓创新,20xx年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20xx年,是我市实施“壮腰工程”的关键之年,我们人社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紧扣“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重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促成省厅和市政府签署了着力实施“壮腰工程”共同推进荆州振兴工作备忘录,目前,已落实项目资金2.44亿元,扶持政策4个;承办了64所高校服务湖北推动“壮腰工程”20xx年荆州校企对接会,其中36所高校与68家企业共签订了89个合作项目;7月,我市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创业先进城市”、我局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争取省厅政策支持,实质性推进理顺改制事业单位从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向企业养老保险转移工作;切实加强人才载体建设,荆州开发区被批准为建设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试点单位;成立招商引资专班驻点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165亿元,圆满完成任务;争取中省各类资金27.05亿元,比20xx年增加7.02亿元,增幅达到35%,为历年增幅之最。

一年来,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表现在六个“实现”。

(一)全力营造创建氛围,就业创业工作实现新突破。一是积极拓展创业促就业成果。去年来,我们积极开展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争创及创建合格后的完善工作,进一步强化了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创新培训方法与培训模式,为学员提供个性化辅导。加强了创业基地、孵化基地建设,目前,全市创业园区和创业基地已增加到106个。通过积极的工作,帮助6079人实现创业,并带动2.43万人就业,开展就业创业培训3.86万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080笔3.51亿元。二是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就业。统筹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和就业困难人员三类重点群体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82322人,完成年计划的118%;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8140人,完成年计划的122%。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2%,低于省政府控制目标0.48个百分点。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60484人就近就地就业和跨地区转移就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发放稳岗补贴888.5万元。积极争取各类资金近500万元,加强了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三是积极探索建立失业保险运行新机制。加强了失业保险保扩面促征收工作。积极落实了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人员参加医疗保险政策。认真落实了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工作,补贴机制覆盖率达到100%。

(二)全力推进扩面征缴,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全覆盖。一是认真落实完善社会保险各项政策。做好了20xx年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企业养老保险经过8次待遇调整后,全市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平月均达到1420元。出台了《荆州市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规程(暂行)》,进一步规范了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出台了《关于理顺荆州城区部分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单位和人员养老保险关系的实施细则》,切实理顺了参保转企改制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关系,各项转保工作稳步推进。出台了《荆州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规定》,调整完善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医保市级统筹工作取得新进展,医疗、工伤和生育三大保险市级统筹运行平稳。二是积极开展社会保险扩面征缴。20xx年,全市人社部门组织专班,分片包干,责任到人,扎实开展扩面工作,针对商贸流通等重点领域,开展了多次集中扩面征缴活动。全市“五险”新增扩面16.49万人次,参保总人数达到392.17万人次,完成全年任务的103%;基金征缴443293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41%。三是强力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在稳步推进前三批4个试点地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同时,全面启动了其他5个地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7月1日起,全市各地均启动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全市应参保人数259.45万人,已参保登记254.62万人,综合参保率达到98%,征收基金34572万元,基础养老金发放率100%,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省目标任务。

(三)全力搭建服务平台,人才队伍建设实现快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出台了《荆州市贯彻落实湖北省“金蓝领”开发工程的实施意见》,与市经信委合作签定了实施“紫领人才培养计划”备忘录,各项培养工作有序进行。制定了人才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实施办法。全年新增专业技术人员10430人,完成年计划的110%,新增高技能人才10184人,完成年计划的120%。切实做好了各类专家服务工作,成功推荐1名专家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候选人、4名专家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积极搭建平台,服务企业发展,新申报推荐湖北省博士后产业基地2家,积极争取省厅支持,对我市骨干企业进行了特殊评审,评审高级职称17人,中级职称630人。制定出台了《荆州市市直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紧缺专业人才和特殊岗位人才的实施意见》,简化了引进程序。着眼完善人才评价建设,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努力打造阳光评审制度。从申报控制、评审资格的认定、评审方式的改进、评委的组建等方面进行了制度完善。

(四)全力推行规范管理,人事制度改革实现新跨越。一是公务员选拔和竞争激励机制基本形成。进一步规范了公务员面试、审查、录用工作,率先在全省实行考生、面试考官双抽签制度,实行四级联考以来,全市未出现违纪违规事件,20xx年共组织招录公务员(含参公人员)396人。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能力席位标准建设和全员绩效考核工作,在全市全面推行机关公务员能力席位标准建设和网上“日记载”、“月小结”、“季考核”和定性评鉴的办法。二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入新阶段。全面完成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行评聘分开、按岗聘用。严格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20xx年在全市范围内首次实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笔试市级统考,共组织招录工作人员322人,定向招聘和特殊岗位选聘506人。三是稳步推进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经过充分调查摸底,正式出台了《荆州市市直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各县市区的实施方案全部审核批复,完成了全市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入轨的目标。

(五)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劳动关系构建实现新发展。一是加大劳动关系协调和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坚持“寓服务于执法之中”的理念,积极完善了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做好了劳动关系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深入开展了“春暖行动”等专项行动。扎实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共为4520名农民工清欠工资2565.42万元,清欠率达到100%。二是加快推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加强劳动仲裁实体化和队伍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具有独立实体的仲裁院9个,各类调解组织4756个。充分发挥劳动仲裁调解作用,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741件,结案率达到95%。三是信访维稳工作有序有力。深入开展信访工作规范化建设,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今年累计接待各类来访群众7500余人次,直接办理各类信访案件71件,没有出现越级上访和群体性事件。扎实落实军转干部政策待遇,完成了计划分配军转干部46名的安置任务,认真开展“五包”责任管理,企业军转干部维稳解困工作保持总体稳定。

(六)全力强化自身建设,系统服务效能实现大提升。以“喜迎,争创新业绩”为主线,认真学习党的“”精神,推行全员绩效考核,强化治庸问责,加强窗口建设,较好地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积极转变干部选拔方式,在系统形成了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加强依法行政,积极推进业务经办流程管理,实行阳光经办。市直及各县市区基本完成“金保工程”一期建设项目任务,建立了符合部、省统一标准的市级数据中心。

过去一年,是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较快,改革较大,突破较多,成效显著的一年,所有成绩的取得都来自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正确决策和坚强领导,来自于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齐心协力和通力合作,来自于全系统干部职工的顽强拼搏和无私奉献。在此,我代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向所以关心、支持、参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不足。主要是:就业“两难”矛盾依然凸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急需在加大改革进程和力度的前提下进一步理顺关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其他社会保险制度的有效衔接尚需从制度上完善;基层平台建设需要适应社会事业的发展,建立长久的运行机制;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需加大推进力度;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年度考核机制不够健全,考核结果运用力度不大,工资福利正常增长空间过窄;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任务繁重等等。

二、明确目标,把握重点,全力做好今年各项工作。

党的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市两会确定了全面实施“壮腰工程”,着力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奋力打造湖北经济增长“第四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的目标,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指明了今后五年人社工作的发展方向,明确了20xx年工作任务。我市20xx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学习贯彻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全力完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工作指标,为“壮腰工程”深入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一)立足就业质量提升,深入推进就业创业工作。今年就业工作的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开展城乡劳动者就业创业培训2万人,扶持5000人创业,带动就业2万人,新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6600万元,全面实施“回归创业、素质就业、新市民”三大就业工程。一要深化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要充分利用“全国创业先进城市”这一金字招牌,发挥政策优势,进一步巩固拓展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以培训提高创业能力为着力点,加强服务指导,激励各类群体创业。要加强创业示范园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确保每个县市区抓好1-2个创业园区,带动就业3000人以上。要建立和使用好创业担保基金,落实好各项创业扶持政策,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力度。二要做好就业政策落实工作。要落实好新一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省政府就业培训工作实施意见,确保专项资金使用监管到位,培训促就业取得实效。要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抓好创业服务场地、公共实训基地、基层平台升级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就业创业服务场所提档升级,有效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三要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工作,做好实名制跟踪服务,提高公益性招聘会质量。统筹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的就业工作。四要做好服务企业用工工作。要深入企业搞好用工对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后续服务,切实满足我市经济快速发展产生的用工需求。五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坚持就业导向的培训模式,加强就业培训定点机构监管,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岗前培训,引导各地将培训工作重点逐步向创业培训转变,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和定岗培训,强化培训过程管理,着力提高培训质量。六要做好公共就业服务基础工作。积极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强化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积极争取支持,加大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社区网格员作用,建立企业和劳动者供需信息渠道,做好就业服务援助工作。加快推进失业动态、就业信息监测管理,完善失业保险预警机制。

(二)立足保障层次提升,全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一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险相关制度。继续推进理顺改制事业单位从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向企业养老保险转移工作,积极探索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新途径。加快推进职工大病医疗保险实施办法。统筹推进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调整。强化定点医疗服务协议管理,完善退出机制。继续完善调整医保结算办法,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二要认真落实各项政策。着力做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认真落实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严格办理程序。规范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管理,履行社会保险个人权益告知义务。贯彻落实即将出台的湖北省《工伤保险实施办法》和《职工生育保险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配套政策。三要强化扩面征缴工作。坚持依法扩面征缴,加强政策宣传和激励机制建设,以非公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重点,不断探索扩面征缴长效机制,确保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76.71万人次,社会保险费征收37.09亿元。要巩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成果,切实做好征收和发放工作,确保发放率达100%,适龄人员参保缴费率达92%。四要强化基金监管。加强社保基金收支及运行情况分析,强化预算执行管理。探索利用基金监管信息化工作平台,实现实时监督,提升监管效率。落实基金要情报告制度,做好被挤占挪用基金的清理回收工作。积极探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征收的新方法,减少征收环节,提高效率,确保基金安全。五要提高经办水平。推进社保经办服务大厅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经办流程,推行阳光经办。积极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工作示范点建设。

(三)立足服务企业发展,扎实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一要搭建人才发展平台。切实加强荆州开发区作为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试点单位的建设。继续做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选选拔、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与博士后产业基地建设、省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立、“湖北省自主创新岗位”设立等方面的工作。加快实施“金蓝领”工程,深入推进“紫领”人才培养计划,积极争取申报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高技能人才工作站,完善和实施“首席技师”计划。加强技校招生工作,强化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教学管理。鼓励建立用人单位、社会中介组织、大中专院校联系合作的机制,促进项目开发和人才培养。二要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强化服务水平,转变服务方式,拓宽工作视野,建立招才引智的有效通道。完善高层次人才、特殊人才、紧缺人才引进办法。积极为全市重点项目、重点产业聚才引智,有针对性地加强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选拔和引进。突出企业主体作用,紧紧围绕贴近经济发展的一线招才引智,合理引导,强化措施,把企业作为主体推到招才引智的一线。三要加快职称制度和人才评价改革步伐。畅通企业人才职称评审渠道,继续做好特殊评审工作。规范评委会管理,做好高级评委库更新和中级评委会清理备案工作。加强职称诚信建设和职称考试监督管理,组织实施好20xx年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探索建立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实行人才的培养、使用、激励与业绩、待遇相衔接。规范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维护职业资格证书的公信力。

(四)立足科学规范管理,继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一要完善公务员管理制度。继续组织实施好公务员“四级联考”和遴选工作。完善面试组织工作,加强面试考官队伍建设,改进完善公务员录用体检、考察工作。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平时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深入推进公务员能力席位标准建设,深化能力席位标准应用。加强和规范公务员“四类”培训,强化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认真落实今年将出台的《湖北省公务员履职问责暂行办法》。做好政府表彰奖励工作。二要继续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开招聘办法。提高事业单位岗位管理规范化水平,扎实开展岗位管理第二轮竞聘工作。三要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做好公务员第三步规范津补贴的准备工作。加大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力度,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激励机制,使事业单位之间收入分配均衡发展,在职人员、退休人员的收入相协调。四要做好军转干部安置和维稳工作。健全政策、计划、程序、结果“四公开”的安置工作机制,确保按时按要求完成20xx年度军转干部安置任务。加强自主择业干部教育培训和就业创业扶持,落实好各项政策待遇。认真落实好企业军转干部各项待遇,加大关爱力度,力保企业军转干部总体稳定。

(五)立足长效机制建设,稳步推进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一要加强对企业用工和规范化管理的协调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意见》,出台具体实施办法。完善三方工作机制,及时研究劳动关系方面的重大问题,及时介入和协调处置涉及劳动关系的突发事件。严格遵守最低工资标准,落实企业工资指导线,稳步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范围,提高集体协商质量。建立健全职工名册登记和劳动用工备案制度,以微小企业为重点,不断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和社会保险覆盖面。二要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效能建设。继续推进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实现年底前市、县两级100%仲裁院建设目标。加大案件调处力度,确保结案率保持在93%以上。加大调解组织建设力度,形成具有人民调解组织、企业调解组织、区域性调解组织相互配合的大调解机制。三要进一步提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水平。强力推动执法维权综合治理机制,落实劳动保障监察中心城区协查联动机制,做好投诉举报受理和案件查处工作,确保结案率达到96%。全面推行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进一步做好各项专项执法和日常办案工作,依法加大对恶意欠薪、欠薪逃匿行为的打击力度。四要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工作。完善农民工进入城市就业相关管理制度,联合有关部门做好农民工城镇就业、落户、随迁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相关工作。积极培育推动家庭服务业发展。

(六)立足事业长远发展,扎实推进基层基础建设。一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时完成清理规范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工作,推进权力公开和网上办事,精简办事程序,完善办事流程,打造优良的政务环境。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严格执行“一案一考评”制度,开展依法行政考评。适时召开以“依法行政”为主题的工作务虚会,提升全系统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二要加快信息化建设。切实加强市级数据库建设,确保9月份完成数据集中。不断完善和规范统一应用软件,全面支持各项业务应用。加强社会保障卡管理,推进加载金融功能社会保障卡的发行。不断加强12333电话咨询服务系统和门户网站建设,加大系统信息化整合力度,强化信息系统安全建设。三要抓好基础服务平台建设。联合有关部门出台加强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意见,切实推进乡镇、街道服务平台建设,各地要抓好落实。

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切实增强做好人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党的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党的新要求,党中央提出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任务,全市人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牢记市委市政府赋予的使命,牢记人民群众寄予的重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服务水平,自加压力,狠抓落实,努力做到四个“强化”。

(一)要强化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工作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立场。人社部门作为最基本的民生部门、最重要的资源部门,工作涉及全部的人、人的全部,我们要按照中央、省委、市委提出的新要求,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基本民生权益。我们必须顺应群众的新期盼,守住底线,保证基本需求,重点关注农民工、城镇“零就业”家庭等弱势群体,努力构建共创共享的民生工作体制,要用改革最大红利让人民受益。

(二)要强化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要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诚聆听来自基层的声音,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认真解决实际问题,化解突出矛盾。对群众的诉求、单位的要求、基层的请求,不找借口,不打折扣,尽职尽责,尽力尽能,做到有求必应、应之必办、办之必果、果必满意。坚决反对形式主义、表面文章,不搞虚假政绩,不搞形象工程,做到不扰民、不损民。严格执行“三短一简”规定,提高行政服务效能。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制度,认真落实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强化财务管理,主动接受监督,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真正树立勤政为民、求真务实、清正清廉的部门形象。

(三)要强化公平公正、干事创业的工作氛围。有为才有位。人社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系统的每一名干部职工,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现有的工作岗位,认真履责,做到视责如山、守责如城、履责如冰。我们要在系统内加强席位能力建设,加强干部教育和交流,进一步加强创先争优和治庸问责,加大干部公开选拔力度,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尽力做到每个人能适应岗位需要、胜任岗位职责,在系统形成要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工作氛围。

要强化勇于担当、精干高效的工作精神。干事创业,首先要有责任心,要勇于担责,直面矛盾不回避,应对挑战不畏惧,着力解决改革发展中的深层次、根本性问题。敢于创新,大胆突破条条框框、惯性思维和体制束缚,善于利用改革的办法、市场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对看准的事情,要敢于拍板决策;对认定的目标,要一往无前推进;对作出的决策,要雷厉风行落实,全力把既定的发展思路贯彻好、工作措施落实好、目标任务完成好。

同志们,目标已经确定,号角已经吹响。做好今年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振奋精神,凝心聚力,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实现新的跨越发展,为加快荆州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讲话(实用18篇)篇八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经市政府同意召开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和市“两会”精神,回顾总结我市20**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安排部署20**年工作任务。根据会议安排,我讲三点意见。

一、真抓实干,开拓创新,20**年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20**年,是我市实施“壮腰工程”的关键之年,我们人社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紧扣“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重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促成省厅和市政府签署了着力实施“壮腰工程”共同推进荆州振兴工作备忘录,目前,已落实项目资金2.44亿元,扶持政策4个;承办了64所高校服务湖北推动“壮腰工程”20**年荆州校企对接会,其中36所高校与68家企业共签订了89个合作项目;7月,我市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创业先进城市”、我局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争取省厅政策支持,实质性推进理顺改制事业单位从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向企业养老保险转移工作;切实加强人才载体建设,荆州开发区被批准为建设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试点单位;成立招商引资专班驻点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165亿元,圆满完成任务;争取中省各类资金27.05亿元,比年增加7.02亿元,增幅达到35%,为历年增幅之最。

一年来,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表现在六个“实现”。

(一)全力营造创建氛围,就业创业工作实现新突破。一是积极拓展创业促就业成果。去年来,我们积极开展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争创及创建合格后的完善工作,进一步强化了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创新培训方法与培训模式,为学员提供个性化辅导。加强了创业基地、孵化基地建设,目前,全市创业园区和创业基地已增加到106个。通过积极的工作,帮助6079人实现创业,并带动2.43万人就业,开展就业创业培训3.86万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080笔3.51亿元。二是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就业。统筹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和就业困难人员三类重点群体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82322人,完成年计划的118%;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8140人,完成年计划的122%。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2%,低于省政府控制目标0.48个百分点。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60484人就近就地就业和跨地区转移就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发放稳岗补贴888.5万元。积极争取各类资金近500万元,加强了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三是积极探索建立失业保险运行新机制。加强了失业保险保扩面促征收工作。积极落实了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人员参加医疗保险政策。认真落实了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工作,补贴机制覆盖率达到100%。

(二)全力推进扩面征缴,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全覆盖。一是认真落实完善社会保险各项政策。做好了20**年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企业养老保险经过8次待遇调整后,全市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平月均达到1420元。出台了《荆州市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规程(暂行)》,进一步规范了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出台了《关于理顺荆州城区部分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单位和人员养老保险关系的实施细则》,切实理顺了参保转企改制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关系,各项转保工作稳步推进。出台了《荆州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规定》,调整完善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医保市级统筹工作取得新进展,医疗、工伤和生育三大保险市级统筹运行平稳。二是积极开展社会保险扩面征缴。20**年,全市人社部门组织专班,分片包干,责任到人,扎实开展扩面工作,针对商贸流通等重点领域,开展了多次集中扩面征缴活动。全市“五险”新增扩面16.49万人次,参保总人数达到392.17万人次,完成全年任务的103%;基金征缴443293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41%。三是强力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在稳步推进前三批4个试点地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同时,全面启动了其他5个地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7月1日起,全市各地均启动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全市应参保人数259.45万人,已参保登记254.62万人,综合参保率达到98%,征收基金34572万元,基础养老金发放率100%,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省目标任务。

(三)全力搭建服务平台,人才队伍建设实现快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出台了《荆州市贯彻落实湖北省“金蓝领”开发工程的实施意见》,与市经信委合作签定了实施“紫领人才培养计划”备忘录,各项培养工作有序进行。制定了人才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实施办法。全年新增专业技术人员10430人,完成年计划的110%,新增高技能人才10184人,完成年计划的120%。切实做好了各类专家服务工作,成功推荐1名专家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候选人、4名专家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积极搭建平台,服务企业发展,新申报推荐湖北省博士后产业基地2家,积极争取省厅支持,对我市骨干企业进行了特殊评审,评审高级职称17人,中级职称630人。制定出台了《荆州市市直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紧缺专业人才和特殊岗位人才的实施意见》,简化了引进程序。着眼完善人才评价建设,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努力打造阳光评审制度。从申报控制、评审资格的认定、评审方式的改进、评委的组建等方面进行了制度完善。

(四)全力推行规范管理,人事制度改革实现新跨越。一是公务员选拔和竞争激励机制基本形成。进一步规范了公务员面试、审查、录用工作,率先在全省实行考生、面试考官双抽签制度,实行四级联考以来,全市未出现违纪违规事件,20**年共组织招录公务员(含参公人员)396人。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能力席位标准建设和全员绩效考核工作,在全市全面推行机关公务员能力席位标准建设和网上“日记载”、“月小结”、“季考核”和定性评鉴的办法。二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入新阶段。全面完成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行评聘分开、按岗聘用。严格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20**年在全市范围内首次实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笔试市级统考,共组织招录工作人员322人,定向招聘和特殊岗位选聘506人。三是稳步推进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经过充分调查摸底,正式出台了《荆州市市直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各县市区的实施方案全部审核批复,完成了全市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入轨的目标。

(五)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劳动关系构建实现新发展。一是加大劳动关系协调和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坚持“寓服务于执法之中”的理念,积极完善了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做好了劳动关系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深入开展了“春暖行动”等专项行动。扎实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共为4520名农民工清欠工资2565.42万元,清欠率达到100%。二是加快推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加强劳动仲裁实体化和队伍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具有独立实体的仲裁院9个,各类调解组织4756个。充分发挥劳动仲裁调解作用,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741件,结案率达到95%。三是信访维稳工作有序有力。深入开展信访工作规范化建设,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今年累计接待各类来访群众7500余人次,直接办理各类信访案件71件,没有出现越级上访和群体性事件。扎实落实军转干部政策待遇,完成了计划分配军转干部46名的安置任务,认真开展“五包”责任管理,企业军转干部维稳解困工作保持总体稳定。

(六)全力强化自身建设,系统服务效能实现大提升。以“喜迎,争创新业绩”为主线,认真学习党的“”精神,推行全员绩效考核,强化治庸问责,加强窗口建设,较好地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积极转变干部选拔方式,在系统形成了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加强依法行政,积极推进业务经办流程管理,实行阳光经办。市直及各县市区基本完成“金保工程”一期建设项目任务,建立了符合部、省统一标准的市级数据中心。

过去一年,是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较快,改革较大,突破较多,成效显著的一年,所有成绩的取得都来自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正确决策和坚强领导,来自于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齐心协力和通力合作,来自于全系统干部职工的顽强拼搏和无私奉献。在此,我代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向所以关心、支持、参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不足。主要是:就业“两难”矛盾依然凸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急需在加大改革进程和力度的前提下进一步理顺关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其他社会保险制度的有效衔接尚需从制度上完善;基层平台建设需要适应社会事业的发展,建立长久的运行机制;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需加大推进力度;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年度考核机制不够健全,考核结果运用力度不大,工资福利正常增长空间过窄;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任务繁重等等。

二、明确目标,把握重点,全力做好今年各项工作。

党的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市两会确定了全面实施“壮腰工程”,着力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奋力打造湖北经济增长“第四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的目标,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指明了今后五年人社工作的发展方向,明确了20**年工作任务。我市20**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学习贯彻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全力完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工作指标,为“壮腰工程”深入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一)立足就业质量提升,深入推进就业创业工作。今年就业工作的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开展城乡劳动者就业创业培训2万人,扶持5000人创业,带动就业2万人,新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6600万元,全面实施“回归创业、素质就业、新市民”三大就业工程。一要深化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要充分利用“全国创业先进城市”这一金字招牌,发挥政策优势,进一步巩固拓展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以培训提高创业能力为着力点,加强服务指导,激励各类群体创业。要加强创业示范园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确保每个县市区抓好1-2个创业园区,带动就业3000人以上。要建立和使用好创业担保基金,落实好各项创业扶持政策,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力度。二要做好就业政策落实工作。要落实好新一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省政府就业培训工作实施意见,确保专项资金使用监管到位,培训促就业取得实效。要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抓好创业服务场地、公共实训基地、基层平台升级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就业创业服务场所提档升级,有效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三要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工作,做好实名制跟踪服务,提高公益性招聘会质量。统筹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的就业工作。四要做好服务企业用工工作。要深入企业搞好用工对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后续服务,切实满足我市经济快速发展产生的用工需求。五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坚持就业导向的培训模式,加强就业培训定点机构监管,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岗前培训,引导各地将培训工作重点逐步向创业培训转变,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和定岗培训,强化培训过程管理,着力提高培训质量。六要做好公共就业服务基础工作。积极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强化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积极争取支持,加大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社区网格员作用,建立企业和劳动者供需信息渠道,做好就业服务援助工作。加快推进失业动态、就业信息监测管理,完善失业保险预警机制。

(二)立足保障层次提升,全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一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险相关制度。继续推进理顺改制事业单位从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向企业养老保险转移工作,积极探索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新途径。加快推进职工大病医疗保险实施办法。统筹推进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调整。强化定点医疗服务协议管理,完善退出机制。继续完善调整医保结算办法,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二要认真落实各项政策。着力做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认真落实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严格办理程序。规范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管理,履行社会保险个人权益告知义务。贯彻落实即将出台的湖北省《工伤保险实施办法》和《职工生育保险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配套政策。三要强化扩面征缴工作。坚持依法扩面征缴,加强政策宣传和激励机制建设,以非公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重点,不断探索扩面征缴长效机制,确保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76.71万人次,社会保险费征收37.09亿元。要巩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成果,切实做好征收和发放工作,确保发放率达100%,适龄人员参保缴费率达92%。四要强化基金监管。加强社保基金收支及运行情况分析,强化预算执行管理。探索利用基金监管信息化工作平台,实现实时监督,提升监管效率。落实基金要情报告制度,做好被挤占挪用基金的清理回收工作。积极探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征收的新方法,减少征收环节,提高效率,确保基金安全。五要提高经办水平。推进社保经办服务大厅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经办流程,推行阳光经办。积极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工作示范点建设。

(三)立足服务企业发展,扎实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一要搭建人才发展平台。切实加强荆州开发区作为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试点单位的建设。继续做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选选拔、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与博士后产业基地建设、省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立、“湖北省自主创新岗位”设立等方面的工作。加快实施“金蓝领”工程,深入推进“紫领”人才培养计划,积极争取申报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高技能人才工作站,完善和实施“首席技师”计划。加强技校招生工作,强化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教学管理。鼓励建立用人单位、社会中介组织、大中专院校联系合作的机制,促进项目开发和人才培养。二要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强化服务水平,转变服务方式,拓宽工作视野,建立招才引智的有效通道。完善高层次人才、特殊人才、紧缺人才引进办法。积极为全市重点项目、重点产业聚才引智,有针对性地加强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选拔和引进。突出企业主体作用,紧紧围绕贴近经济发展的一线招才引智,合理引导,强化措施,把企业作为主体推到招才引智的一线。三要加快职称制度和人才评价改革步伐。畅通企业人才职称评审渠道,继续做好特殊评审工作。规范评委会管理,做好高级评委库更新和中级评委会清理备案工作。加强职称诚信建设和职称考试监督管理,组织实施好20**年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探索建立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实行人才的培养、使用、激励与业绩、待遇相衔接。规范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维护职业资格证书的公信力。

(四)立足科学规范管理,继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一要完善公务员管理制度。继续组织实施好公务员“四级联考”和遴选工作。完善面试组织工作,加强面试考官队伍建设,改进完善公务员录用体检、考察工作。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平时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深入推进公务员能力席位标准建设,深化能力席位标准应用。加强和规范公务员“四类”培训,强化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认真落实今年将出台的《湖北省公务员履职问责暂行办法》。做好政府表彰奖励工作。二要继续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开招聘办法。提高事业单位岗位管理规范化水平,扎实开展岗位管理第二轮竞聘工作。三要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做好公务员第三步规范津补贴的准备工作。加大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力度,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激励机制,使事业单位之间收入分配均衡发展,在职人员、退休人员的收入相协调。四要做好军转干部安置和维稳工作。健全政策、计划、程序、结果“四公开”的安置工作机制,确保按时按要求完成20**年度军转干部安置任务。加强自主择业干部教育培训和就业创业扶持,落实好各项政策待遇。认真落实好企业军转干部各项待遇,加大关爱力度,力保企业军转干部总体稳定。

(五)立足长效机制建设,稳步推进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一要加强对企业用工和规范化管理的协调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意见》,出台具体实施办法。完善三方工作机制,及时研究劳动关系方面的重大问题,及时介入和协调处置涉及劳动关系的突发事件。严格遵守最低工资标准,落实企业工资指导线,稳步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范围,提高集体协商质量。建立健全职工名册登记和劳动用工备案制度,以微小企业为重点,不断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和社会保险覆盖面。二要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效能建设。继续推进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实现年底前市、县两级100%仲裁院建设目标。加大案件调处力度,确保结案率保持在93%以上。加大调解组织建设力度,形成具有人民调解组织、企业调解组织、区域性调解组织相互配合的大调解机制。三要进一步提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水平。强力推动执法维权综合治理机制,落实劳动保障监察中心城区协查联动机制,做好投诉举报受理和案件查处工作,确保结案率达到96%。全面推行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进一步做好各项专项执法和日常办案工作,依法加大对恶意欠薪、欠薪逃匿行为的打击力度。四要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工作。完善农民工进入城市就业相关管理制度,联合有关部门做好农民工城镇就业、落户、随迁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相关工作。积极培育推动家庭服务业发展。

(六)立足事业长远发展,扎实推进基层基础建设。一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时完成清理规范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工作,推进权力公开和网上办事,精简办事程序,完善办事流程,打造优良的政务环境。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严格执行“一案一考评”制度,开展依法行政考评。适时召开以“依法行政”为主题的工作务虚会,提升全系统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二要加快信息化建设。切实加强市级数据库建设,确保9月份完成数据集中。不断完善和规范统一应用软件,全面支持各项业务应用。加强社会保障卡管理,推进加载金融功能社会保障卡的发行。不断加强12333电话咨询服务系统和门户网站建设,加大系统信息化整合力度,强化信息系统安全建设。三要抓好基础服务平台建设。联合有关部门出台加强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意见,切实推进乡镇、街道服务平台建设,各地要抓好落实。

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切实增强做好人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党的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党的新要求,党中央提出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任务,全市人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牢记市委市政府赋予的使命,牢记人民群众寄予的重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服务水平,自加压力,狠抓落实,努力做到四个“强化”。

(一)要强化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工作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立场。人社部门作为最基本的民生部门、最重要的资源部门,工作涉及全部的人、人的全部,我们要按照中央、省委、市委提出的新要求,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基本民生权益。我们必须顺应群众的新期盼,守住底线,保证基本需求,重点关注农民工、城镇“零就业”家庭等弱势群体,努力构建共创共享的民生工作体制,要用改革最大红利让人民受益。

(二)要强化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要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诚聆听来自基层的声音,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认真解决实际问题,化解突出矛盾。对群众的诉求、单位的要求、基层的请求,不找借口,不打折扣,尽职尽责,尽力尽能,做到有求必应、应之必办、办之必果、果必满意。坚决反对形式主义、表面文章,不搞虚假政绩,不搞形象工程,做到不扰民、不损民。严格执行“三短一简”规定,提高行政服务效能。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制度,认真落实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强化财务管理,主动接受监督,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真正树立勤政为民、求真务实、清正清廉的部门形象。

(三)要强化公平公正、干事创业的工作氛围。有为才有位。人社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系统的每一名干部职工,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现有的工作岗位,认真履责,做到视责如山、守责如城、履责如冰。我们要在系统内加强席位能力建设,加强干部教育和交流,进一步加强创先争优和治庸问责,加大干部公开选拔力度,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尽力做到每个人能适应岗位需要、胜任岗位职责,在系统形成要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工作氛围。

要强化勇于担当、精干高效的工作精神。干事创业,首先要有责任心,要勇于担责,直面矛盾不回避,应对挑战不畏惧,着力解决改革发展中的深层次、根本性问题。敢于创新,大胆突破条条框框、惯性思维和体制束缚,善于利用改革的办法、市场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对看准的事情,要敢于拍板决策;对认定的目标,要一往无前推进;对作出的决策,要雷厉风行落实,全力把既定的发展思路贯彻好、工作措施落实好、目标任务完成好。

同志们,目标已经确定,号角已经吹响。做好今年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振奋精神,凝心聚力,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实现新的跨越发展,为加快荆州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讲话(实用18篇)篇九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会议,其主要任务是回顾20xx年人社工作,部署20xx年人社工作。刚才,窦先科同志总结回顾了20xx年人社工作,部署了20xx年人社工作。县社保局田光强、县就业局丁晓松同志分别就社保、就业工作作了安排,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就如何抓好全县人社工作,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主动适应新常态,切实增强做好人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xx年,全县人社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不仅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而且有的工作实现了新突破。但是,全国经济发展目前已经进入新常态,突出特征就是经济增速放缓、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困难和挑战。一是就业创业方面。随着我县适龄劳动力减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增加,就业总量矛盾相对有所缓解,但企业招工难、技能人才短缺、高校毕业生供求不匹配、农民市民化等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怎样解决好这些问题?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二是社会保险方面。随着经济增速放缓,社会保险扩面征收空间缩小,人口老龄化加剧,待遇刚性支出加大,保障群体增加,社保基金征缴和支付压力逐年增大。如何合理把握社会保险的筹资与待遇标准,兼顾不同群体和不同层次的社会保险需求,需要我们超前谋划、科学规划和有效应对。三是人事人才方面。随着我县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加快推进,经济发展向高层次转换,这就需要高层次的创新方式来驱动发展,要创新就需要人才、需要技术。如何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切实把人才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把我县建设成为人才集聚之地,实现优秀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任务。四是劳动关系方面。随着劳动力供求格局的变化,劳动者就业的选择性增大,话语权增强,权益诉求及其表达方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特别是新成长起来的农民工,更加注重劳动条件的改善和职业发展,待遇保障的期望值更高,融入城市平等享受公共服务的愿望更强烈。同时,在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要素成本上升的过程中,部分企业出现开工不足、产能释放不够等经营困难,劳动关系不稳定性有所增加。农民工工资拖欠现象明显,一些行业主管部门履职不力,监管不到位,联动机制不完善,处理不当就会引发矛盾激化。如何顺应劳动关系的新变化、信访维稳的新形势,要积极预防、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维护好社会和谐稳定,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新考验。

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尤其是人社部门要紧紧围绕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准确把握新常态下人社工作的新变化、新挑战和新要求,切实增强做好人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稳中求进”总要求,积极适应新常态下人社工作的新规律,全面深化改革,大胆开展工作,努力推动全县人社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积极作为,确保完成全年任务目标。

20xx年,全县人社工作要紧扣各项目标,攻坚克难,确保全面完成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统筹推进就业创业工作。一是深入推进“雁归工程”的实施。各乡镇(街道)和部门要严格按照职责分工,积极协调配合,加强统筹调度,强化督促检查,为返乡人员创业就业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县人社局要切实加强与县工业和商务局联系,制定好20xx年度“百千万人才”岗位目录,适时发布岗位需求信息。同时,还要强化与经开区对接,开展好我县雁归工程孵化园建设工作,全面推进“雁归工程”的实施。二是以高校毕业生就业为重点,统筹解决各类重点人群的就业问题,稳步推进城镇新增就业。三是提升劳动者就业技能。县人社局要根据全县就业岗位和用工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劳动者的就业技能和就业竞争能力,实现高质量就业。四是积极引导和扶持劳动者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认真落实“雁归工程”、小额担保贷款贴息、“3个15万元”、“5个100工程”等创业扶持优惠政策,加快推进雁归人员创业园和雁归人员孵化园建设,进一步改善创业环境,全面推进全民创业,万众创新。同时要大力引导和扶持雁归人员、高校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失地农民、搬迁移民等各类人员自主创业。此外,县人社局还要牵头做好就业资金自查和惠民资金监督工作。

(二)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监测要求,以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为重点,提高社会保险覆盖率,联合社保经办机构和劳动监察执法力量,着力推进民办非公企业职工、城镇居民、个体劳动者、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二是扎实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尽快把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纳入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确保改革平稳过渡。三是加大社保基金监督力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经办机构内控制度,加大社保稽核力度,不断完善监管方式,加强社保基金监督软件应用,全面推进社保基金非现场监督,实现社保基金收支实时监管、核查,并认真分析预警数据,出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基金安全。

(三)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一是规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新增人员招录(聘)工作。认真落实公务员凡进必考和事业单位新增人员公开招聘制度,全面落实“2个80%”政策,做好乡镇(街道)基层公务员补充和机关公务员遴选及事业单位新增人员招聘工作。二是规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调配政策规定,认真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配工作,促进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合理流动,稳定边远乡镇干部队伍。加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和人员聘用管理,妥善做好公车改革司勤人员安置工作。严格按照德委〔20xx〕3号文件要求,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工作。三是认真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福利政策。根据国家、省、市统一部署,扎实抓好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工资向基层倾斜相关政策,认真做好晋升级别工资、工资档次、薪级工资审核和工资统发等日常工作。

(四)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是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加强劳动监察日常巡查、书面审查和举报投诉专查,深入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依法用工、遵守社会保险法规和打击非法用工等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大力查处违法用工行为。畅通群众举报投诉渠道,群众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达95%以上。严格执行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和应急周转金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长效机制,推进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加强劳动用工动态监控,着力推进劳动监察“两网化”建设,实现中心城镇劳动监察“两网化”管理覆盖率达95%以上。二是做好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认真落实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大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提高。

劳动合同。

集体合同签订率,其中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4%以上,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85%以上。加强劳务派遣监督管理,依法实施劳务派遣行政许可。推进企业劳动用工诚信体系建设,有效预防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发生。三是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推进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制规范化建设,不断充实仲裁工作队伍,规范仲裁程序,提高庭审质量,提升办案效率和水平,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90%以上。加强劳动人事争议法律援助,加快推进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四是做好农民工工作。加强农民工就业创业服务和社会保障劳动维权工作,促进农民市民化。加强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改善农民工服务环境。开展家政从业人员培训,加快推进家庭服务业发展。五是认真抓好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一拖四”及全覆盖建设工作。大力推进“一拖四”项目建设,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各有关乡镇(街道)和部门要相互配合,加快推进我县全覆盖项目建设,推动基层公共服务规范化标准化进程。要完善工作制度,规范服务流程,提升基层平台服务水平。

三、强化措施,努力开创人社工作新局面。

人社工作涉及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抓好新常态下人社工作,需要各乡镇(街道)、各部门齐心协力,共同推进。

(一)加强协调配合。人社工作是一项庞大繁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大家通力协作。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有大局意识,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积极为人社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氛围。

(二)确保责任落实。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制,确保领导到位、责任明确、措施落实。特别是县人社部门要把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作为重点工作,认真抓好落实。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目标。

责任书。

明确的内容,认真细化任务,切实抓好落实,确保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三)切实改进作风。人社工作是民生工作,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各单位特别是人社部门要强化执行力,加强作风建设,切实提高整体素质,不断增强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要准确把握人社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主动适应新常态,通过制度创新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四)严格督促检查。新常态下,全面深化人社制度改革,扎实推进人社工作发展,需要我们坚持法治思维,用法治来强化对人社工作的督促检查,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确保做到依法决策、依法改革、依法办事,对人社工作推进情况要进行专项督促检查,并纳入全年目标绩效考核,以确保今年各项任务全面完成。

同志们,要圆满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需要各部门大力支持、密切配合,也需要各乡镇(街道)高度重视、真抓实干,更需要人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履职尽责、辛勤工作。因此,请大家务必高度重视,紧密团结起来,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齐心协力,努力开创我县人社工作新局面!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县性的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20xx年人事人才、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安排部署20xx年全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县委、县政府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县委、副县长田大甲同志还将就做好今年全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讲重要意见,我们要认真学习,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克难奋进,开拓创新,20xx年全县人事人才、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20xx年,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大局,突出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两大重点,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强公务员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统筹城乡就业稳中有升。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xx年底全县失业返乡人员达8000多人,统筹城乡就业工作面临严峻考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委书记马尚云同志、县长吕学锋同志两次主持召开就业创业代表座谈会,并亲自为指导中心揭牌。县委、副县长田大甲同志多次深入部门,听取情况汇报,指导各项工作。县劳动保障部门认真落实国务院、省、市关于保就业的各项政策,联系县情,大胆实践,先后成立了“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咨询指导中心”和“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咨询指导中心”,聘请了7名创业咨询指导专家,为全民创业就业提供指导和服务,全年共接受咨询和指导5000多人次。同时,加大就业再就业政策争取力度,全年共筹集再就业资金1400万元,向上争取增加小额担保贷款基金200万元,将小额担保贷款的范围扩大到城乡所有创业者,对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实行税费减免,全年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01人1527万元,减免各种税费112万元。出台了“五缓四减”等援企稳岗一系列措施,降低了困难企业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费率,为企业减负40.9万元。以《三峡日报》“劳动保障专版”、长阳电视台和中国长阳网等媒体为平台,先后推出20多名创业先进典型,向宜昌市“激情三峡·创业宜昌”组委会推介了14名创业典型参与评选表彰,其中1人获“创业明星”称号,8人获“创业带头人”称号。11月23日,县委、县政府召开返乡创业先进典型暨全民创业动员大会,对全县十佳创业示范企业、十佳创业明星、十佳创业明星提名奖及胡安平等80名返乡创业先进个人予以通报表彰,并对全民创业进行了动员和部署。20xx年,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共举行专场劳务交流洽谈会16场,大型广场招聘会2场,在都镇湾、大堰等乡镇开展送岗下乡活动2次,全年累计进场单位168家,参加应聘人员达120xx多人。截至去年年底,全县城镇新增就业4036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682人,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550人,累计转移12.5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7%,低于年初提出的4.5%目标和宜昌市平均水平,全县就业局势在稳定中保持增长。

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社保扩面征缴取得突破。各类社会保险扩面新增9308人次,完成目标的145.4%;社会保险费征收总额达13443万元,较上年增长34%。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先后出台了城镇困难群体参加养老保险政策,完善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细则、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严重慢性病门诊治疗管理办法,调整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待遇,出台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伤医疗费实施办法,扩大了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了社会保障水平。建立了促进城区被征地农民创业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制度,有效化解了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矛盾。加大社会保险参保执法力度。对全县535家参保单位全面开展书面稽核,涉及职工8万多人次,对全县21家重点用人单位开展了实地稽核。在“反欺诈冒领养老金专项治理活动月”和“遗属享受生活困难补助费专项稽核”等活动中,共查处冒领案件3起,涉及金额2.8万元。与卫生部门联合开展职业病健康检查工作,首次实行身份图像与指纹识别管理,为3000名矿工建立健康检查电子信息档案,为规避恶意参保行为起到了遏制作用。顺利完成20xx年企业离退休人员调资工作,5400多名离退休人员月平增资121元。全年共为6940名离退休人员支付养老金8522万元,支付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待遇3664万元。

三是人事制度改革稳慎推进。坚持“先入轨,后完善,制度优先,问题从简”的原则,结合实际制定了全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全县纳入岗位设置的事业单位共有228个,人员编制数6405个,实有正式工作人员5570人。完成了全县事业单位5635名工作人员20xx年度考核审核工作,其中被审定优秀等次787人。强化事业单位合同聘用管理,全县事业单位续签聘用合同258人,聘用合同签订率达到99%。加强事业单位进出口管理,在全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考检查中,我县公开招考的规范操作程序和实施办法受到市局充分肯定并在全市得到推广。分类推进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会同县教育、财政等部门平稳地推行了全县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兑现了2109名工作人员的基础性绩效工资以及1752名退休人员生活补贴。认真落实各项工资福利待遇以及年休假政策,坚持到龄即退,按时办理退休手续134人,提高了全县59名机关事业单位离休人员生活待遇,完成了1122人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的审批。

四是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引进事业单位高层次急需专业技术人才43名(其中硕研5名)、储备二本一以上优秀大学毕业生10名。为教育、卫生系统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才48名。充分发挥职称制度改革激励导向作用,共开展特殊评审32人,评审初级职称140人,审核推荐晋升中、高级职称136人,申报推荐享受省政府津贴专业人才3人。大力开发社会紧缺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全县农村实用人才达到1204人,县级以上农村乡土拔尖人才达到98名,市管优秀专家3名,省管专家后备人才培养对象2名,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各1名。依托“项目+基地+专业技术人员”人才创业模式,与长江大学、三峡大学联合办学,定向培养农业、林学等专业人才48人。打造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品牌,积极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年”活动,建立了本地生源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备案登记制,与高校学生建立就业信息联系1500余人。加强与省内外人才市场的合作、同外地企业和县内企事业的联系,共举办各类人才供需见面会和专场人才招聘会26场次,近800人达成就业意向。选聘“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46名、大学生“村官”11名。建立2个市级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230余人,免费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菜单式”人事代理服务630余人。

五是公务员管理不断加强。配合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培训干部330人次。完成全县1626名公务员上一年度考核工作,并按相关规定落实了优秀公务员的奖励政策,报请县政府对近三年连续被评为优秀等次的36人记三等功,对20xx年被评为优秀等次的221人给予嘉奖。同时,完成了全县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的登记工作,全县共23家事业单位列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范围。制订了全县公务员队伍补充计划,配合省、市完成了20xx年度全县42名公务员招录工作。

六是维权维稳工作成效显著。加强《劳动合同法》的宣传培训。组织全县工会干部、企业法人代表、劳资干部、企业职工举办专题培训班20场次,涉及42个单位1500余人。扎实做好劳动用工登记备案,新办理登记备案手续825人,备案率达到100%。在全县140家用人单位建立了企业职工名册,涉及职工5400人。继续推行工资保障金制度,办理工资支付保障金审批手续22家,收取保障金15万元。开展劳动保障执法专项检查,检查用人单位211家,涉及务工人员4369人。对39家矿山企业社会保险参保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下达整改指令书56份。受理劳动争议案126件,涉及职工129人,结案126件。完成劳动保障年检368户,涉及劳动者17532人。受理劳动保障违法案件17件,处理群发事件9起,涉及劳动者789人,追讨支付工资580万元。受理工伤认定案件293起,结案287起。完成劳动能力鉴定65人次。

20xx年,面对艰巨任务、复杂局面和重重矛盾,我们牢记使命,不负重托,较好地履行了部门职责,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也是全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向关心支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各级领导、各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辛勤工作的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

20xx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党中央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这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机构改革工作和职能的拓展又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工作提出更多挑战。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刚刚组建,机构改革、职能融合任务很重。新的部门组建后,将肩负着统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统筹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管理、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统筹机关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和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职责。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领域更宽,服务对象更多,社会责任更大。此外,今年还将实施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转移接续,启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深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等,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十分艰巨。

20xx年,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坚持把“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作为工作主线,以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为重点,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强公务员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稳慎做好工资收入分配工作,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统筹做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工作,加强部门自身建设,努力开创全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一)加大就业创业政策完善和落实力度,努力扩大就业、促进创业。

要千方百计稳定就业、扩大就业和促进创业,20xx年,全县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4500人以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00人以上,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00人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500人以上,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

一是全面落实各项就业政策。国家要求,应对危机、扩大和稳定就业的政策延续执行至今年底。要结合县情,抢抓机遇,进一步充实政策内容,简化审核程序,扩大实施范围,大力扶持各类企业发展,稳定企业就业岗位,扩大企业吸纳能力。要加大就业专项资金争取力度,进一步规范就业专项资金使用,重点落实好“五项补贴”、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等政策,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防失业、保生活和促就业的作用,继续落实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不断完善和改进后续措施。

二是统筹做好各类群体就业。重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村劳动力等各类群体就业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服务、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和服务农民工“春风行动”等系列服务活动。不断完善落实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政策。要及时掌握农村劳动力基本动态,深入开展“四送”活动,在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输出的同时,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进一步落实好农民工培训补贴和职介补贴政策,鼓励各类企业更多吸纳农村劳动力。开展失业动态监测试点,有效应对就业局势变化。

三是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成立全民创业指导中心,对城乡创业者开展全方位帮扶。认真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去年出台的24号文件精神,细化各项扶持创业政策操作办法。加大小额贷款发放力度,进一步优化贷款程序,扩大反担保范围,力争全年新增贷款1500万元以上。加强创业培训,全年组织创业培训200人以上。做好创业项目采集、推荐工作,充分发挥清江市场创业孵化基地作用,做好创业服务工作。力争全年新增创业500人以上,带动20xx人以上成功就业。

四是扎实开展各类群体就业培训。进一步改造县就业培训中心条件,以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培养企业急需的就业人才为出发点,把就业培训作为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要措施,不断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计划在20xx年组织城乡劳动者技能培训4750人以上,组织职业技能鉴定发证2500人以上。

五是不断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要以机构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市场信息网络、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信息收集、整理和发布制度。深入开展服务重点企业和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活动,为求职者求职就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提供信息支持。做好人力资源代理和派遣服务工作,进一步拓展代理服务内容,提高派遣服务水平。

(二)健全完善社会保险政策,加速全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一是大力推进扩面征缴工作。完善扩面征缴协调联动机制,加强部门间信息交流。健全完善申报、稽核制度,提高审核准确率,进一步提高扩面征收工作质量。做好特殊群体的参保缴费工作。积极推进城镇居民医保参保工作,年内覆盖率达到95%以上。继续实施“平安计划”(二期),推进建筑、采矿等高危行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20xx年保险新增扩面8000人以上,年底五险参保人数累计达到13.22万人次以上,确保全年征收社保费1.3亿元。

二是不断完善各项社会保障政策。要贯彻落实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转移接续办法,切实把这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村干部养老保险办法,继续研究和解决特殊群体的养老保险问题。加强对企业年金工作的研究,指导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医保制度,进一步提高职工医保、居民医保住院报销比例。要确保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全县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

三是大力提升社保经办服务能力。推进经办机构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建设,优化经办流程,推进窗口式集中服务和流程化审批管理。加强社保服务大厅、窗口建设,并将服务平台向街道、社区、乡镇延伸。

四是确保各项社保待遇落实。抓好各项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工作,建立全覆盖的待遇享受人员信息数据库。确保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等相关待遇调整、落实到位。确保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与结算。

五是切实加强社保基金监管。健全完善各社保经办机构内部控制制度,从制度和源头上防范基金管理风险。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配合审计等部门开展好审计工作,及时发现、整改存在的问题。按照《国务院关于试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意见》要求,编制20xx年社保基金预算。完善查处和防范虚报冒领社保待遇制度,加大虚报冒领社保待遇查处力度。

六是做好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准备工作。今年,全省将启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工作,要认真学习贯彻好省级统筹文件精神,正确把握政策,落实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工作各项规定,加强领导,抓好业务培训、编制预算、宣传引导、基金征缴等各项工作,确保省级统筹顺利实施。

(三)切实加强公务员管理,不断推进公务员能力建设。

一是加强公务员制度建设。深化公务员法及配套政策法规的贯彻实施。进一步宣传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公务员录用、调任、考核、任免、奖惩等制度,加强对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不断规范公务员管理。同时,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政策,积极稳妥地解决机关和参公管理事业单位改革中的遗留问题,确保社会稳定。

二是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全面贯彻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坚持考试录用制度,严把公务员队伍“入口关”,结合全县公务员队伍年龄结构、学历层次等实际情况,组织相关部门认真拟定20xx年招录计划,做好新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从基层优秀村官、“三支一扶”等工农和基层一线选拔基层公务员工作。同时,做好调任、录用公务员日常登记等管理工作,完善全县公务员管理数据库。

三是强化公务员素质建设。推进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进一步巩固“能力建设年”活动成果,增强“能力席位”意识,探索建立平时考核制度,加强考核结果使用力度,完善考核问责等激励约束措施。按照全县公务员培训学时学分管理办法,配合相关部门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按照职位、职责、职能等不同岗位要求,建立健全公务员分级分类培训体系。充分借助优势培训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务员通用能力培训。努力探索网络培训,丰富“菜单式”培训内容,开拓更加宽泛的学习选择空间,努力提升全县公务员队伍能力水平。

(四)紧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大力推进招才引智工作。紧密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结合县域经济、基础事业以及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发展,加大力度实施“人才强县”战略,配合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和高层次人才引进激励政策。科学制定人才年度需求计划,扎实做好急需人才的引进储备和“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的选拔培养管理工作。坚持人才、项目、技术引进相结合,大力引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和智力。

二是充分发挥人才现实效应。以“双服务”工程为抓手,围绕我县支柱产业、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发挥学科带头人、专家队伍带动作用,配合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基层服务活动。围绕我县农业特色产业和新型工业发展,深化以高山蔬菜基地为代表的“项目+基地+专业技术人员”的人才创业模式,引导和鼓励各类人才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主动为工农业生产一线服务,将人才转化为生产力。研究建立专业技术人员学科带头人选拔培养管理办法,做好各学科专业技术人才推荐选拔工作。

三是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加快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继续抓好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培训,指导各主管部门搞好专业科目培训,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备案审批制度,进一步提升现有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能力。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探索建立“政企互动”、“校企联动”共同培养人才的新模式,着力培养企业急需的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围绕全县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共同做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继续开展农村实用人才、乡土拔尖人才选拔培养和职称评审服务,努力为农村人才发挥作用提供良好的创业平台。

2

页,当前第。

1

1

2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讲话(实用18篇)篇十

2021年,市中区人社局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扣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牢牢把握“以党建为统领,形成以党建强业务、以业务促党建的工作格局”这一主线,聚焦“六稳”“六保”工作任务,不断深化“温暖人社”建设,围绕基本“工作框架”构建我们人社的“四梁八柱”,统筹推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服务、人事管理、劳动关系五大业务板块,严密防范规模失业、清欠保支、基金运行、人事考试四个风险点,守住农民工工资清欠和窗口服务两个底线,抓重点带全盘,抓服务增效能,各项工作有序平稳高效推进,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下面是星星阅读网小编为您推荐市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打算。

一、强化使命担当,持续推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就业形势保持稳定。积极落实就业优先政策,鼓励多渠道就业,努力稳定就业岗位,全区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城镇新增就业27159人,完成全年任务166.6%。一是狠抓政策落地,编印人社政策汇编,局领导干部按街道分片包挂开展走访企业宣传人社政策活动,多举措推动各项稳就业政策及时精准落地,全年发放失业保险金、临时物价补贴、稳岗补贴、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培训补贴、见习补贴、个体工商户一次性创业补贴及小微企业一次性创业补贴、一次性岗位开发补贴共计2.34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258万元,开发大学生公共服务性岗位50个,开发青年见习岗位40多个,城镇登记失业率3%以内。二是狠抓就业招聘,依托区人力资源市场、数字化就业云平台、高校招聘会等渠道持续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60余场次,提供就业岗位2.2万个,达成就业意向6000余人。三是狠抓大学生就业,向78家企业征集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1214个,全力推行就业服务“秒办”“简办”、全程网办,助力企业接收高校毕业生2737人。

(二)社保兜底扎实推进。一是扎实推进扩面征缴,精准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开展“政策找人”专项行动,全力推行业务网上办、就近办。二是深化机关事业单位社保制度改革,落实做细机关社保征缴工作,完成职业年金虚转实。三是强化基金规范管理制度,利用现场监督、交叉互查、网络监督等举措规范基金监管。四是实施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不断提升工伤预防意识和能力。全年新增居民参保3635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累计参保105071人、完成任务107.22%,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个人账户已落实3.94亿元、落实率100%,征缴居民保险费、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费、职业年金等共计7.87亿元,发放养老金、丧葬补助金、工伤保险待遇等共计7.22亿元,收到工伤认定申请600余起、下达工伤认定书580余份。

(三)人才引育成效明显。一是开展招才引智,分三批次组织山东银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驻区企业参加“才聚泉城”名校行引才活动,提供需求岗位187个,招聘1328人。二是落实人才政策,完成驻区183家企事业单位新引进的1228名高层次人才生活和租房补贴审核、42名top200海外高校留学回国人员留学费用补贴审核、582名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审核,发放各类人才项目补贴2740.4万元;及时为符合落户条件96名人才办理落户手续,完成泉城“5150”高层次创新类人才和“泉城学者”申报、驻区高精尖紧缺人才需求申报、市中区重点产业领军人才的2021年度申报审核及2019年度入选人员中期评估考核、人才公寓申报审核。三是推进专技队伍建设,完成998名专业技术人员初级职称考核认定、5419名专业技术人员初级职称证书信息梳理、11项职业资格考试的1.3万余名考生报名核查。四是加强高技能人才项目推荐,助力济南阳光大姐有限责任公司成功申报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五是做好人事代理,为2500余名已落实就业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和代理人员办理档案转出手续,接收市中户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档案1900余份。

(四)人事管理高效实施。一是强化人事管理,完成政府口事业单位科级及以下人员年度考核,配合对区政府口部分单位科级及以下事业人员职务调整,整理、收集事业人员档案材料7000余份,审核档案800余卷。二是高效实施公开招聘,圆满完成区属事业单位初级综合类岗位公开招聘、教育系统直属事业单位招聘等考试任务,涉及考生4.3万人次。三是做好工资待遇核定,办理工资类业务4000余人次,为180余名退休人员办理退休手续,为200余名遗属提高生活困难补助标准,及时完成精神文明奖、应休未休假报酬审核。四是妥善做好机床一厂技工学校人员分流安置,经过档案审核、笔试、公开选岗等程序,及时将18人安置到15个街道所属事业单位。五是完成专业技术人员评审,配合区教体局组织中小学教师系列中级职称评审,共评审通过483人;实施事业单位工勤人员技术等级考核评定。

(五)劳动关系总体和谐。一是实施“市中无欠薪”工程,按照市里“随发随清,预防为主”的要求,全面推进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标准化建设,对全区在建工程项目展开全面排查,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线索580余件,涉及3600余人,解决拖欠工资4900余万元;全力受理群众举报、投诉案件,做到有案必查、有查必果,为劳动者追发工资和补缴社保170余万元。二是妥善处置劳动人事争议,完善裁审衔接工作机制,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899件,同比去年增长55.9%,涉案金额1470余万元,结案率99%(连续四年保持90%以上),调解率81%,为当事人直接挽回经济损失1080万余元。三是规范劳动关系协调,指导企业依法与劳动者订立、变更劳动合同,加大劳动用工法律政策宣传,劳动合同备案已基本实现全程网办,对辖区内150家经营劳务派遣单位开展监督检查,实施辖区企业薪酬调查、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安全检查及复学复课检查。

(六)东西协作落地见效。一是举办专场招聘会,选派辖区7家企业赴对口帮扶甘肃临夏市开展专场招聘会,为临夏市农村劳动力来济转移就业提供就业岗位。二是加强线上招聘服务,发挥数字化就业云平台作用,共享市中区、临夏市两地招求信息,为济南市企业和临夏市求职者提供精准就业对接服务。三是助力来济就业,积极走访对接企业,选择工资待遇相对较高,劳动技能要求相对较低、工作生活环境较好的岗位,助力33名(任务为20名)临夏市脱贫人员来济就业,完成任务的165%。四是组织就业创业培训,设置符合市场需求,适合临夏市农村劳动力特点的培训课程,组织临夏市脱贫人口培训200人(任务为200人),完成任务的100%。自帮扶协作工作启动以来,已助力临夏市脱贫人口就地就近就业450人(任务为90人),完成任务的500%;完成社会捐助25万元。

(七)政风行风持续建设。一是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提升服务质量,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克服办公场地等条件限制,综合服务窗口增设到3个,对服务窗口进行优化调整,选派业务骨干入驻窗口,优化接件办件流程,配齐相应设备,实施“一窗受理”综合柜员制,实现“跨省通办”“全省通办”,牵头的营商环境劳动力市场监管指标在全市营商环境考核中获得满分100分、区县中排名并列第一。二是积极回应民生诉求,及时妥善办理12345市民热线34944件,民生连线12件,各类信访事项60余件,全部做到及时妥善办理,在全区热线办理月考核中连续排名并列第一。

二、2022年工作打算。

2022年,市中区人社局将紧扣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目标,按照区委“七个强化”指示要求,贯彻落实市局部署要求,聚焦“六稳”“六保”工作任务,发扬先锋精神,主动担当,狠抓落实,全力以赴推动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服务、人事管理、劳动关系等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一)狠抓就业创业稳促并举。全面持续落实就业优先政策,鼓励多渠道就业,实施人社“363”工作计划(即“三个清单”:企业需求清单、市场供给能力清单、解决问题清单;“六个一批”:市场就业一批、培训一批、实习实训一批、劳务外包一批、调剂一批、东西劳务协作一批;建立“三个工作机制”:人力资源市场机制、人力资源技能培训机制、服务与维权机制),破解用工荒就业难;实施就业促进、创业引领计划,加大对初创实体扶持力度,加强困难就业群体援助,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实施“三支一扶”、青年见习计划,落实“大学生追梦济南”“大学生‘未来之星’成长计划”;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造就出千千万万个能工巧匠、行家里手。

(二)完善社会保障兜底体系。持续推进养老保险参保扩面工作,扎实做好农民工、被征地农民等群体的保险保障,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完善落实失业保险制度,规范失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实施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持续提升工伤预防意识和能力。

(三)强化人事人才创新服务。开展形式多样的引才活动,畅通绿色通道;加快推进企业高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积极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深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及职称制度改革,推进人事考试“五化”建设;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坚持组织开展人社业务练兵比武活动,采取集中培训、邀请专家授课、实施模拟演练等学习形式,不断提升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水平。

(四)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实施“市中无欠薪”工程,常态化开展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专项治理,推进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标准化建设,用好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强化日常监察执法,保持打击恶意欠薪的高压态势;妥善处置劳动人事争议,完善裁审衔接工作机制,指导企业依法与劳动者订立、变更劳动合同。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讲话(实用18篇)篇十一

推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博士后聚青创新创业促进政策。下面是星星阅读网小编为您推荐2022年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要点。

2022年,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家、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部署要求,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的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推进就业创业,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强化人才引育创新,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人社业务区域一体化发展,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深化队伍作风建设,兜牢民生底线,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积极构建大就业格局。

(一)完善政策体系。实施新一轮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确保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以上。增强扶持就业政策精准性,聚焦重点产业领域、重大民生项目,分类施策,动态调整。完善灵活就业服务保障措施,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

(二)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全市就业工作考核办法,将区(市)和市直有关单位纳入就业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全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运行机制,建立向市委、市政府定期报告制度。探索建立“行业聚力”工作模式,发挥成员单位促进行业就业的职能优势。探索实施“品牌引领”行动计划,支持区(市)打造具有区域特点的就业工作品牌。评选表扬一批就业先进单位和个人。

(三)创新工作举措。实施“高校毕业生见习实习扩围计划”“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计划”“青雁归巢计划”,提高驻青高校大学生留青率、外地高校大学生来青率和x生源大学生回青率,组织见习实习2万人以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率98%以上。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完成3.7万个以上岗位创设任务。着力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有就业意愿的脱贫人口帮扶率100%。鼓励社会机构吸纳困难群体就业,探索建立“海利尔模式”乡村困难人员就业试点和“维普养老模式”乡村大龄人员就业试点。实施家庭服务业“领跑者”行动。推进东西部劳务协作。

(四)提升服务质效。实施公共就业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完善就业服务专员和重点企业用工常态化服务机制。鼓励支持社会机构依法有序开展市场化就业服务,推动形成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相融合的全体系服务格局。综合评估各类就业服务平台绩效,建立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服务群体更加广泛、服务质量更加高效的全市统一的就业服务平台。

(五)强化风险管理。健全失业风险监测预警和应对处置机制,建立区域内劳动用工余缺调剂机制,对全市重点群体、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就业失业和劳动用工实施动态监控。完善防范和应对规模性裁员工作预案、失业人员帮扶预案和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实施城镇调查失业率制度,精准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二、推进创业城市建设,放大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

(六)高标准打造x创业总部。发挥创业城市建设议事协调机制和创业城市“4+1”工作运行机制作用,加强工作制度协同、政策落实协同、赛事活动协同、工作平台协同。线下打造创业培训、创业实践、咨询指导、跟踪帮扶、项目落地等一站式服务平台,线上开发创业城市云平台、小程序,搭建“创业一件事”“创业一个场景”服务平台。开通创业服务热线,创建创业者联盟,组建创业导师队伍,为创业者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争创全国创业型示范城市。

(七)高效能落实创业扶持政策。优化调整一次性创业补贴、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实施新一轮创业培训政策,全年政策性扶持创业3万人。联合商业保险公司探索实施“创业保”项目。深入开展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扶持3000名以上大学生创业。强化对行业创业者的精准扶持力度。

(八)高频次举办创业创新活动。积极争取承办2022年“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举办“赢在中国·创在x”创业创新大赛、中日韩青年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联合部门打造线上“了不起的创业者”和线下“创业第一课”等品牌,选树一批“x市创业明星”“x市大学生创业之星”“创业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开展创业训练、创业沙龙、投融资对接等活动。

(九)高水平建设创业孵化载体。建设一批高质量创业孵化示范基地,通过引入第三方专业运营机构,提升孵化绩效。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园区)人社服务专员制度,打造“众创、孵化、加速、园区”一体化孵化体系。建设“创业地图”,满足不同创业者、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的个性化需求。

三、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织密兜牢民生底线。

(十)推进社会保险全民覆盖。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以农民工、新业态从业人员、个体及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为重点,开展精准参保扩面专项行动,企业社会保险参保缴费人数净增8万人以上。推进工伤保险专项扩面,深化完善工程建设领域按项目参保机制,实现重点行业企业工伤保险应保尽保。

(十一)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健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制度体系。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省级统收统支制度,有序清理规范养老保险待遇项目。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推动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平稳落实遗属待遇暂行办法、病残津贴暂行办法和灵活就业人员待遇领取办法。督导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支持企业年金发展联盟开展工作,提高年金覆盖面。探索养老保险第三支柱,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实施。

(十二)完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实施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探索工伤保险商业保障模式,建立补充工伤保险制度。开展工伤1至4级职工伤养结合试点,探索建立工伤职工长期医疗护理制度。推进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修订完善工伤保险医疗管理和费用结算办法。

(十三)优化社保经办服务。做好工伤、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工作。做好编外人员及民办非营利学校、未启动改革的部队单位等特殊群体的分类管理。稳步做好第三代社保卡发行服务,探索推进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

四、优化人才体制机制,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

(十四)健全升级人才工作体系。建立党组定期研究人才工作、人才工作协调运行、区(市)人社局长人才工作专题述职等制度。加强和完善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联动配合机制。探索设立hr事务所和hr事务共享中心。建设人才引进数据库和人才存量数据库。编发《x市人才工作典型案例》。

(十五)开展招才引智创新攻坚。引进集聚人才25万人以上。鼓励社会力量引进高层次人才及团队。探索建立人才园区绩效评估机制。高质量举办“招才引智名校行”“百所高校千名博士x行”等引才活动,打造“项目+人才”活动升级版。建立与重点高校常态化联系机制,招才引智工作站总量达到20家以上。深入实施千名专家“进重点企业、进企业研发机构、进见习实习基地”行动。实施乡村人才返乡入乡促进行动,研究制定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激励办法。

(十六)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转型发展。加快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上市培育、领军扶持、重点引进,做大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规模。实施市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计划,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发展布局,积极争创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组织开展人力资源机构领军人才挂职培养,促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跨界融合发展。出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评选一批贡献突出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十七)优化人才服务供给。制定加强人才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全面总结推广“一站式、市场化、无感化、定制化、国际化”服务模式。优化人才服务“一件事”联办平台。建立重点项目人才服务专员定期驻点服务机制,对服务内容实行清单式动态管理。提升高层次人才服务标准化建设,编制高层次人才服务内容、政策、流程清单。组建x市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盟,制订人才服务外包办法,建立高层次人才专业化服务顾问团队。升级高层次人才电子服务绿卡,推行高层次人才“一号、一卡、一码”,探索市场化人才服务应用场景和人才社保服务应用“一卡通办”。丰富青年人才服务供给,建立青年人才网格化服务矩阵。

(十八)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强化重点群体就业技能培训和企业职工技能培训,全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5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万人。完善企业新型学徒制、金蓝领培训政策,推进企业职工培训与自主评价衔接。拓展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加快推进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规范完善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工作。探索建立技能人才评价联盟,优化监督管理体系,提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质量。发挥大师工作室和技能工作站作用,探索实施政府引导的高技能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市场化模式。稳步实施技工教育扩容行动,技工院校落实招生计划1万人,推动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加快推进特级技师评聘试点工作。做好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备战及参赛工作,配合省人社厅举办“山东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

(十九)推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博士后聚青创新创业促进政策。建设博士后创新创业平台,扩容x博士后平台协作联盟。举办中国·山东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大赛。升级x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打造青年科技人才集聚高地。创建品牌专家服务基地和特色专家服务平台。开展年度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推荐选拔工作,调整提高院士等高层次人才津贴待遇。围绕建设工业互联网专家协作联盟等特色专家集聚平台,探索打造新型领域专家智库。拓展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职业群体职称评审工作。加快教育、卫生等领域职称改革。进一步推动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发挥x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平台作用,全年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20万人次。

五、深化人事管理改革,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二十)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树立破“四唯”重“实绩”选才用才导向,制定事业单位人员越级晋升、缩短年限和特聘岗位实施办法,完善专业技术二、三级岗位评聘制度。完善事业单位统一公开招聘、主管部门自主招聘、紧缺急需专业人才招聘和高层次人才特聘等多元化多层次招聘体系,实施面向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公开遴选。落实国家事业单位职务等级晋升改革任务,稳慎实施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鼓励事业单位科研技术人员到企业、乡村兼职和离岗创业。创新事业单位人员培训机制,组织事业单位高级研修班。建立专业技术二、三级岗位专家休养制度。创新事业单位联系点制度,加强先进经验做法推广。落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加强事业单位人员计划管理。

(二十一)推进事业单位工资福利改革。探索建立体现行业特点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管理制度。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政策。推动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薪酬激励政策落实。完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配套政策。落实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规范落实事业单位工资津贴补贴政策。创建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电子档案信息平台。

(二十二)健全规范表彰奖惩制度。做好年度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申报实施等工作,清理规范违规开展评比达标表彰及创建示范活动。优化人才激励褒奖制度,大力选树先进典型,推进功勋荣誉表彰奖励获得者待遇落实。开展事业单位人员定期奖励,研究出台规范事业单位人员及时奖励规定。优化x市表彰奖惩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二十三)推进人事考试创新发展。加强考试安全保障,加大反作弊技术运用。实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报名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强化事前告知和全程监管。规范考务电子档案建设。启动“人机对话”考试标准化考场规范制定和考点认证,出台《巡考保密工作考核管理办法》。加强人才测评能力建设,开展区域多元化命题合作。

六、提升劳动关系治理能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二十四)加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深入推进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强化和谐企业联合激励,建立劳动关系和谐评价管理机制。规范和引导电子劳动合同发展。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推动落实工时、休息休假制度。加强对企业劳动用工的指导和服务,推动集体协商工作开展。加强劳动关系形势分析研判和舆情监测,强化重点领域劳动关系风险防范。加强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分配监督指导,推进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落实企业工资指导线规定和最低工资标准,完善企业薪酬调查信息发布制度,加强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导。

(二十五)提升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完善“市—区(市)—街道(镇)—社区(村)”四级联动劳动人事争议预防调解组织,拓展组建企业劳动争议预防调解联盟,打造“重点企业、重点园区、重点楼宇”预防调解平台。探索建立企业内部职工申诉和协商回应制度,完善企业预防协商机制。开展金牌调解组织创建活动。深化“互联网+预防”“互联网+调解”“智慧仲裁”平台建设。优化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机制,规范仲裁办案指导,加强裁审衔接。开展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处理质效提升行动,推广要素式办案,案件结案率达到93%、调解率达到62%。

(二十六)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修订《x市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并调整权责清单。开展“根治欠薪攻坚年”专项行动,研发“根治欠薪一件事”信息系统,推进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落实,加大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力度,重拳打击欠薪行为。健全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按期结案率达到98%以上。深入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和书面审查,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应急方案,妥善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

七、深化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人社工作创新突破。

(二十七)加强人力资源国际交流合作。实施x市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计划,打造自贸区留学人员科创岛、高新区留学人员创业谷等高端留学人员平台,完善留学回国人员引进集聚体系。发挥x市境外招才引智工作站、境外商协会等机构作用,深化与澳门科技大学战略合作关系,加大海外人才招引和交流互动。积极争办金砖国家劳工就业部长会议、“一带一路”人社国际合作研讨会,争取举办上合组织国家暨“一带一路”国家在华留学生x专场招聘活动。围绕自贸区人才需求,依托中德智能制造技师学院,引进国际化产教融合型企业资源,探索推行技能人才国际化认证体系建设,打造多元化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新模式,探索在技能大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家在华留学生走近x活动,实施“万名海归精英聚青行动”,邀请在华留学生到“两区”对接或实习。

(二十八)加快胶东经济圈人社一体化发展。落实联盟“十四五”规划,以“项目制+清单制+责任制”方式,推进胶东五市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人才服务协作、社保待遇领取资格互认、社保卡“一卡通”、人事考试等合作事项落实落地。争取国家、省支持的试点或高规格会议、论坛、合作项目等高端平台落地胶东经济圈。聚焦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努力将中国海洋人才市场(山东)打造成为区域性聚才中心、留才中心、赋能中心和合作机制完善、配置效率高效的新平台。

八、为市场主体和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助力改善营商环境。

(二十九)推进实施“十四五”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强化规划实施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加强规划配套监测评估和重大项目管理。抓好“三年行动计划”各项目标任务责任分解和有序推进。编制实施年度人社事业发展计划,建立定期调度通报制度。推进完成协同创新各项示范任务,全力做好评估验收。科学编制各类资金预算,提高资金配置和保障水平。

(三十)深入推进法治人社建设。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深化放管服改革,动态调整权责清单和事项清单,强化“互联网+监管”平台运用。加强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市场主体参与规范性文件制定执行机制。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打造人社政策法规“云课堂”在线宣讲品牌。做好政策通平台政策发布工作。扎实抓好安全稳定和信访维稳工作,加强舆情监控处置和安全应急管理。加强12333热线建设,话务接通率达到95%以上。

(三十一)促进人社要素市场化配置。开展人社领域市场化配置理论研究、顶层设计和调研培训。实施市场配置分类改革行动,重点推出市场化程度高的新型要素融合项目。探索建立市场主体、商协会深度参与研究、提供决策建议和承接市场化配置项目的协同融合机制。完善市场化配置创新项目立项、督导、考核、推广闭环推进模式。

(三十二)推进人社工作数字化建设。制定人社数字化转型升级三年行动方案,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信息化。升级改造市公共服务平台,整合“智慧人才”和公共就业大数据监控平台,深化政务、政企、政银协同,提升数据治理和服务能力。健全智慧社保应用平台,创建“个人e参保”新模式,打造社保乡村通服务平台。建立“x视联社保”平台,远程视频为参保单位办理补缴材料审核、参保登记等业务。创建补缴审核辅助系统。完善工伤保险智能一体化服务平台,继续做好大数据辅助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试点工作,建立工伤康复动态评估系统。持续优化“无感知免打扰”大数据认证体系,积极参加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大数据认证通过率达到94.8%以上。编制《社保标准化服务手册》。提升公共服务体系智能化,推进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信息共享和协同联动,推广“政策找人”“免申即享”。持续深化构建人社“一件事”服务模式。

(三十三)强化基金资金风险管控。开展社保基金和专项资金管理问题专项整治,健全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基金资金风险防控体系,推动各项业务经办风险防控规程和办法落地落实。加强基金资金风险防控行政监管制度建设。深化人社基金资金大数据监管平台建设,提升非现场监管效能。加强基金资金管理使用现场监督检查。做好企业年金合同备案后监管工作。健全市、区(市)两级社保稽查联动机制。优化完善6a资金拨付平台,推进数字人民币待遇支付试点。强化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特殊工种提前退休风险防控。

(三十四)加强改革创新和调研宣传。完善改革创新和调查研究考核推进机制,建立改革创新案例、改革创新建议、优秀调研成果专报制度。建立人社新闻发布制度,开展“人社好新闻”评选活动,组织政策宣传解读和短视频大赛,定期通报区(市)人社宣传情况。紧扣人社中心工作,加大正面宣传、主题宣传力度。继续开展政务新媒体提质增效行动,集中资源做大做强人社系统政务新媒体。加强人力资源发展智库平台建设。

九、强化党建引领,保障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十五)突出抓好政治建设。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理论武装,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推进“清廉人社”建设,强化监督执纪,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三十六)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进一步调整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培训,实施干部专项培养工程。加强系统新入职干部基层窗口实训和多岗位锻炼。加强对干部的考核、监督、管理,探索构建干部综合评价机制。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巩固事业单位改革成果。做好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

(三十七)持续深化系统作风建设。深入开展“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活动,加强人社系统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贯彻“严真细实快”工作要求。常态化组织“人社干部走流程”,开展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选树宣传人社服务标兵,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创新帮办代办服务机制,开展“基层平台服务开放日”,建立窗口吹哨、处(科)室报到制度。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健全“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办好民生实事项目。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讲话(实用18篇)篇十二

同志们:

根据市政府领导分工,今年我开始分管人社系统的工作。虽说是刚刚接手,但对人社系统的工作作风、工作成绩和突出贡献早已耳闻目睹。今天这次会议也是本届政府组成以来召开的首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家、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和市委十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市委经济工作会暨市政府全会精神,安排部署今年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刚才,黄玮同志作了一个非常好的工作报告,对去年的全市人社工作进行了系统全面总结,对今年的工作作了具体安排,希望各县区、全市人社系统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要充分肯定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的成绩。20xx年,全市人社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市委市政府关心的重点、工作推进中的难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突破口,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多项工作超额完成省下目标任务,推动了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一是坚持民生为本,就业工作成效显著。通过采取搭建对接平台、创新活动载体、开展技能培训、用活就业政策等有力措施,全市新增城镇就业8.11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万人,发放小额贷款10.25亿元,有效缓解了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各类待业群体的就业、创业难题,全市就业局势持续稳定。二是扎实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坚强有力。20xx年,全市实现全年征缴各项社保基金31.08亿元,支付待遇52.38亿元。及时调整待遇,为全市18.5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人均每月增加养老金177.85元,月人均养老金达到1752.18元。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标准分别提高到6万元和5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住院支付比例提高到85%。三是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全年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5108人,职业技能鉴定3.6万人,企业在职职工培训3.2万人,劳动预备制培训7600人,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3.6万人次;15项引智项目列入国家、省引智项目计划,全年引进外国专家30人次。稳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事业单位人员队伍活力不断增强。稳步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企事业工资收入分配秩序更加规范。四是强化执法检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扎实深入。通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执法检查、开通农民工劳动争议案件仲裁“绿色通道”等工作,有效打击了劳动用工违法行为,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责令用人单位补签劳动合同7669人,追发9399名劳动者工资待遇6088万元,督促各类用人单位为5995名职工缴纳社会保险413万元。过去一年面临复杂的形势和繁重的任务,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取得这样的成绩,十分不容易。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并通过你们向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二要清醒认识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的形势复杂多变,承担的任务艰巨繁重。一是招工难与就业难现象并存,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近两年,我市的就业形势和全国一样,在继续面对劳动力供大于求总量矛盾的同时,又迎来了不断加剧的结构性矛盾。尽管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基本处于平衡点,但供求不对接不匹配的问题却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招工难,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反映找工作难。二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保险收不抵支,收支缺口更大,确保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难度增加。以企业养老保险为例,20xx年尽管征缴额达到16.7亿元新高,但距离支付额38.7亿元仍有22亿元的空缺。所以说扩面征缴工作、清欠工作还需再进一步加大力度。三是人才选拔、培养、激励机制还不够科学有效,工资收入分配、人事制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够强,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短缺。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并逐步加以解决。

三要准确把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的机遇。当前,我市已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我们虽然面临发展不足的矛盾,但更重要的是要看到政策叠加的大好机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将进入新的发展机遇期,为做好今后工作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一是中央全面推进改革的机遇。推动人社工作上新台阶,根本动力是改革创新。党的xx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十二部分用了3条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改革,明确提出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新目标、新任务、新举措和新要求,也为破解人社工作的历史难题提供了强大动力和难得机遇。二是全省新兴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机遇。省委、省政府对开封发展寄予厚望,省委九届六次全会提出,开封要向河南省新兴副中心城市迈进,为开封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推进新兴副中心城市建设,必然促进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人才集聚,对全市人社部门来说,这既是一种机遇和动力,又是一种压力和挑战,更是一种光荣和责任。三是开封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当前我市已进入风生水起的黄金发展期。去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用电量、新增贷款等6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居全省第1位,这在改革开放以来开封的发展史上还属首次。今年,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好中求快”的发展目标和“学习发达城市,加快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更加注重开发开放,更加注重转型升级,更加注重创新创业,更加注重民计民生,更加注重安全安定,努力推动开封快速崛起的战略方针,为人社事业的跨越发展,特别是在加快引进优秀人才、促进创业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拓展了更大空间,增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四是人社系统良好精神状态的机遇。近年来,各级人社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和市里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各项工作不仅取得骄人的成绩,有些工作还走在了全国前列。人社系统广大职工不仅付出了智慧和辛劳,积累了经验,磨炼了意志,也为我们在新的历史阶段,推动人社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xx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是完成“”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面对复杂的经济社会形势,党的xx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深化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改革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吹响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集结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作为重要的民生工作,与发展和改革紧密相连,促进发展、推动改革、改善民生的任务越来越繁重。我们人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积极融入、站位全局、抢抓机遇、主动作为。20xx年,要着力抓好以下五大工程:

一要着力抓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要适应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建设经济文化强市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提升我市人力资源新优势。一是要抓好人社部门牵头作用的发挥。要总结几年来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的经验,继续坚持六路并进,完善政府主导、人社牵头、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积极探索通过定期会商、定期通报、联合督导、强化考核等方式,进一步发挥好牵头作用。二是要抓好校企合作。要在全市职业院校大力推行“订单培养”“联合共建”“工学交替”等多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使企业成为学生实习就业的基地,院校成为企业用人的“蓄水池”。三是要抓好培训效能提升。要突出培训重点,创新培养途径,强化技能鉴定,提升培训效能。

二要着力抓好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完善工程。一是要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要健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理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机构财政供给体制和工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促进就业和配置人力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政企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公共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分离改革步伐,推进人力资源市场整合改革。二是要强力推进就业和创业促进计划。要多渠道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岗位,继续组织开展各类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服务活动。大力开展创业培训,积极创建示范性公共创业服务平台,设立创业服务大厅,为创业者提供“一站式”“一条龙”创业服务。三是要不断提升就业能力。充分发挥就业培训调解劳动力供求“蓄水池”作用,把高校毕业生、城镇困难人员、失地农民、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化解过剩产能出现的下岗失业人员以及企业在岗职工等各类就业群体组织起来,大力开展适合市场需要的各类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减轻就业市场压力。

三要着力抓好社会保障服务提升工程。目前虽说我市已实现城镇职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但征缴覆盖人群仍需加大扩面,收支缺口日渐拉大,仍需加大各级财政支持力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服务水平。

四要着力抓好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工程。要坚持促进企业发展和维护职工权益相统一,进一步健全完善劳动关系工作体系,引导劳动关系朝着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推进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深化企业事业工资制度改革,加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五要着力抓好人才强市战略推进工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靠人来推动,激烈的区域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不管是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还是能源、资本等等,只有与人力资源相结合才能有效发挥作用。“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打造河南省新兴副中心城市,关键在做、根本靠人。当前,开封正处于发展的转型期,面对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和复合型人才相当短缺等现状,努力把我市打造成省内人力资源强市,助推开封崛起的任务十分艰巨。要深刻领会中央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构建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机制”的要求,把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以高层次人才和支柱产业、骨干企业急需人才为重点,坚持培养、引进、使用并举的方针,努力增加数量,全面提高质量,合理调整结构,为全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做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为主管部门,人社部门承担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要在思维方式、工作方法、体制机制等方面以改革创新促转型攻坚,全面提升全系统工作水平,推动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实,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一是融入全局要有新的切入点。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我们主动融入全局、服务全局,必须找准切入点。当前,要紧紧围绕建设“河南省新兴副中心城市和经济文化强市”的宏伟目标,充分把握“四个开封”有力抓手,创新理念,创新机制,围绕中心,紧贴中心,谋划、定位和提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提高服务全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破解难题要有新的着力点。“求职难”、“招工难”,目前仍然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必须面对、着力破解的两大难题。我们不但要解决好适龄人员的就业问题,还要加大招才引智工作力度,不断优化工作环境,注重提升就业质量。围绕这两大难题,要深入研究,积极探索,着力深化扩展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升人力资源素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有效途径,确保各类人才引得来、用得上、留得住,着力在破解难题的过程中推动事业发展,为全市发展大局作出新贡献。三是推进改革要有新的突破点。改革是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今年是改革年。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积极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各项改革。要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公务员制度,强化公务员岗位绩效考核,稳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快职称制度改革,深化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军转安置制度,努力推动各项改革迈出新步伐。四是为民服务要有新的闪光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直接面向基层、面对老百姓,既是服务的窗口,又是政府的形象。全市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结合当前正在进行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到心里始终装着百姓,进一步转变领导方式,改进工作作风。要强化责任意识,真正做到责随职走、心随责走,始终胸怀党的事业,关心群众冷暖,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要创新服务方式,推进信息化建设,打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优质服务品牌。要延伸公共服务,向乡村、社区拓展,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

同志们,做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把握机遇,持续求进,务实发展,努力开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新局面,为早日实现开封崛起、把开封建成河南省新兴副中心城市和经济文化强市而努力奋斗!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讲话(实用18篇)篇十三

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内政发〔x〕x号)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内政发〔x〕x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落实好出台的《x市行署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办法》(兴署发〔x〕x号)和《x市促进就业创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试行)》(兴署发〔x〕x号),加大政策贯彻落实力度、扩大政策覆盖范围、完善政策体系,把政策落实到基层和市场主体,培育各类就业创业载体,支持企业吸纳就业,扶持劳动者就业创业。

(二)抓培训,加强就业工作供给侧改革。

去年以来,国家、自治区连续出台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实施意见》(内政发〔x〕x号)等x个具可操作性的技能培训政策系列文件,对就业技能培训工作提出许多改革性意见。我市将结合当前劳务用工市场需求,采取政校企合作的方式,全面转变职业技能培训方向,由以往培训保安、月嫂、保洁等低端技能向智能制造等高层次的技能、技师方向提升,培养与企业衔接的技能型人才,推进高质量精准就业,实现政校企共建、共享、共赢。

(三)抓合作,实现高技能高质量就业。

上半年,我们与广东、江苏和北京等地签订了高技能人才培训、人才交流、劳务对接协议和合作意向,下一步各级就业部门要狠抓落实,按照合作的内容,分解任务、排出时间表,列出具体落实人,争取早日把这些合作内容落地,促进高质量就业。

(四)抓创贷,支持创业带动就业。

我市出台了《金融支持就业创业政策措施》,三年时间(x年-x年)在全市发放创业贷款x亿元,为“持续发展、减少失业、稳定就业”保驾护航。目前,推荐金融支持创业贷款x亿元,发放贷款x万元。今后要继续加大推荐和发放进度。继续落实好国家的x万创业贷款,力争通过实质性措施为企业提供金融、财政支持,增强企业活力。

为确保金融支持创业就业贷款的快速发放,担保金未落实到位的旗县,下一步尽快协调落实,助推金融贷款尽快发放。各部门要加强宣传政策,创新和改进发放流程,与银行多协调沟通,与担保公司做好业务对接,解决发放中的堵点问题。

(五)抓园区,填补x市智慧型创业园区空白。

启动x职业技术学院老校区,建设x市首家智慧型创业园区项目。打造“智能制造创业孵化基地、科技创新园区、文化创意园区、设计研发园区、创意孵化器、创新工厂、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输出”等多元素组成的“大园区+小区划”共存模式园区,填补我市智慧型园区的空白。

(六)抓服务,做好就业创业公共服务。

为了实现“信息多跑路,百姓少跑腿”,保证全市就业社保工作信息畅通,在全市范围内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就业社保驿站,依托基层劳动保障所、社区、村部等机构开展“党建、就业、培训、公岗、社保、志愿”等六大服务业务,开展“党建融合就业社保”的特色服务。实现“门前办、就近办、方便办”。

(七)抓重点,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工作。

面对全新的就业优先战略,我们要突出做好大学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和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精准施策,持续开展“春风行动”等多形式招聘会,实施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和劳务输出计划,加强实名制管理服务工作。同时对失业及再就业人员,也实行实名制服务管理,及时兑现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待遇。多方面采取措施,想全想细想万一,做深做实做到位。

(八)抓主体,减轻企业负担增加企业活力。

企业有活力,就业就有保障。落实好国家的“援企稳岗”政策,我们要在“降、返、补”这三个字上抓落实。“降”就是降低社保费率,把企业缴费比例降至x%。“返”就是对不裁员、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加大失业保险费返还的力度和幅度。可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x%。“补”就是对于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的企业给予社保补贴和贷款贴息。简化申报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快速办理返补到位。

(九)抓宣传,提高就业政策知晓率。

就业优先政策宣传,若仅限于在系统内,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方面,影响有限,作用有限,很难开创全面发力的局面。要借助社会力量,全面宣传就业政策和措施,提高全民知晓率。通过全市就业系统“阳光就业”宣传板块,及时发布用工信息、就业创业政策、就业工作动态,为全市就业工作实现“掌上就业、智慧就业、阳光就业”助力提速。

(十)抓队伍,提升窗口便民服务质效。

人社队伍素质及形象是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触角”,是密切联系群众、服务保障民生的“纽带”,是维持劳动关系和谐和整理反馈舆情的“桥梁”。人是服务的主体,队伍是服务的灵魂,平台是服务的载体,建设优质高效的基层窗口经办平台,必须要有一支专业的就业服务队伍。以“行风比武强技能,人社服务树新风”活动为契机,切实把窗口业务技能练兵比武作为持续推进系统行风建设、树立就业服务良好形象的重要载体,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认识行风比武活动与就业工作之间密切的联系,助推就业队伍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

同志们!就业局势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不仅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了民生,也对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成绩来之不易。就业工作承担着满足和适应社会需求、推动社会和谐发展、让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责任和担当,我们坚持把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继续发挥就业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持续保持改革红利的释放,让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勤劳和奋斗,实现自己的梦想,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为x献礼!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讲话(实用18篇)篇十四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xxx法治思想,全面推进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健全完善”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机制,以”法治人社月学越清,普法维权月讲越明”为主题,进一步扩大人社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文件的知晓度和社会覆盖面,制订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2年度法治人社宣传教育工作方案。下面是星星阅读网小编为您推荐2022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方案。

一、法治宣传教育内容。

深入学习宣传xxx法治思想,突出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深入宣传党章和党内法规,重点学习宣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行政规范性文件。一方面从增强自身内功入手,全方位提高全局领导干部职工的工作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采取送法入企、法律援助困难群众、柔性执法等实际举措,展示人社队伍良好形象,积极推进法治人社建设,增强干部职工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运用法治思维化解矛盾纠纷,全面营造尊法学法用法守法的社会氛围。

二、法治宣传教育对象。

全局领导干部及全体工作人员,人社部门执法(管理、服务)对象,社会公众等。

三、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任务。

(一)开展领导干部职工学法活动。落实党组(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党支部党课学习等制度,组织开展”人社领导干部职工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政策每月学”活动,提升领导干部职工法治素养。

(二)开展领导干部职工旁听庭审活动。结合局职能,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网络旁听法院庭审直播活动,组织集中观看网络庭审直播,或在直播结束后于年内适时组织观看录播视频,以推动领导干部职工每年旁听案件庭审不少于一次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落实国家机关普法责任制。全面实行持证上岗、亮证执法,组织一线执法人员申领广东省人民政府行政执法证并参加法制学习培训,促进人社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宣传和教育活动形成常态化。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把法律法规政策条文变成引导。在行政许可、行政检查、工伤认定、社会保险待遇经办、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行政争议案件处理、信访事项处理等日常工作和执法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况向当事人释法说理,让人民群众在办理人社政务服务事项过程中学习法律法规政策知识,树立法治意识,彰显人社温度。

(四)积极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围绕中心工作,针对重点人群,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一月一主题”活动,深入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政策进机关、进单位、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以法治宣传教育方式规范公民行为习惯养成。

(五)利用媒体全方位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加强网络法治宣传工作,发挥以局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微信公众号为龙头,宣传人社法律法规政策;发挥报刊、广播、网络等大众传媒的独特优势,加大对法治人社宣传教育力度,创新传统媒体普法的方式方法。印制实用性强的宣传单张、小册子等宣传物品,标印各种经办流程、经办须知和查询电话等信息,免费向群众发放,在局大厅播放法治宣传教育标语。

(六)开展主题法治宣传活动。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12.4”国家宪法日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和2022年xx市法治宣传”一月一主题”活动。

(七)深入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做好局政府信息公开平台部门文件栏目维护完善,及时公布市级人社社保政务服务事项标准信息。大力宣传和贯彻执行《就业促进法》,加快建设覆盖全市村居人社用工招聘公告栏。在全市xxx个行政村建设xx人社企业招聘信息公告栏,促进就业,使招聘岗位信息直达基层、农村,切实打通线下招聘最后一公里,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增强就业的稳定性和提高就业质量。

四、工作要求。

(一)各科室(单位)是法治宣传教育责任主体,要高度重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优势,认真落实”人社系统领导干部职工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政策每月学”活动工作清单、局法治宣传教育”一月一主题"活动工作安排和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业务工作全过程,做到法治宣传教育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

(二)请各科室(单位)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后,及时向新闻媒体报送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宣传稿,并于每月22日前将活动情况数据统计和相关活动图片、活动方案、活动情况说明(500字以上)、新闻媒体报道等图文材料报至行政审批科(政策法规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讲话(实用18篇)篇十五

结合局职能,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网络旁听法院庭审直播活动,组织集中观看网络庭审直播,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方案范例,希望大家喜欢。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进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健全完善”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机制,以”法治人社月学越清,普法维权月讲越明”为主题,进一步扩大人社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文件的知晓度和社会覆盖面,制订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2年度法治人社宣传教育工作方案。

一、法治宣传教育内容。

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突出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深入宣传党章和党内法规,重点学习宣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行政规范性文件。一方面从增强自身内功入手,全方位提高全局领导干部职工的工作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采取送法入企、法律援助困难群众、柔性执法等实际举措,展示人社队伍良好形象,积极推进法治人社建设,增强干部职工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运用法治思维化解矛盾纠纷,全面营造尊法学法用法守法的社会氛围。

二、法治宣传教育对象。

全局领导干部及全体工作人员,人社部门执法(管理、服务)对象,社会公众等。

三、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任务。

(一)开展领导干部职工学法活动。

落实党组(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党支部党课学习等制度,组织开展”人社领导干部职工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政策每月学”活动,提升领导干部职工法治素养。

(二)开展领导干部职工旁听庭审活动。

结合局职能,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网络旁听法院庭审直播活动,组织集中观看网络庭审直播,或在直播结束后于年内适时组织观看录播视频,以推动领导干部职工每年旁听案件庭审不少于一次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落实国家机关普法责任制。

全面实行持证上岗、亮证执法,组织一线执法人员申领广东省人民政府行政执法证并参加法制学习培训,促进人社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宣传和教育活动形成常态化。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把法律法规政策条文变成引导。在行政许可、行政检查、工伤认定、社会保险待遇经办、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行政争议案件处理、信访事项处理等日常工作和执法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况向当事人释法说理,让人民群众在办理人社政务服务事项过程中学习法律法规政策知识,树立法治意识,彰显人社温度。

(四)积极开展”法律六进”活动。

围绕中心工作,针对重点人群,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一月一主题”活动,深入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政策进机关、进单位、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以法治宣传教育方式规范公民行为习惯养成。

(五)利用媒体全方位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加强网络法治宣传工作,发挥以局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微信公众号为龙头,宣传人社法律法规政策;发挥报刊、广播、网络等大众传媒的独特优势,加大对法治人社宣传教育力度,创新传统媒体普法的方式方法。印制实用性强的宣传单张、小册子等宣传物品,标印各种经办流程、经办须知和查询电话等信息,免费向群众发放,在局大厅播放法治宣传教育标语。

(六)开展主题法治宣传活动。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12.4”国家宪法日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和2022年xx市法治宣传”一月一主题”活动。

(七)深入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做好局政府信息公开平台部门文件栏目维护完善,及时公布市级人社社保政务服务事项标准信息。大力宣传和贯彻执行《就业促进法》,加快建设覆盖全市村居人社用工招聘公告栏。在全市xxx个行政村建设xx人社企业招聘信息公告栏,促进就业,使招聘岗位信息直达基层、农村,切实打通线下招聘最后一公里,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增强就业的稳定性和提高就业质量。

四、工作要求。

(一)各科室(单位)是法治宣传教育责任主体,要高度重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优势,认真落实”人社系统领导干部职工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政策每月学”活动工作清单、局法治宣传教育”一月一主题"活动工作安排和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业务工作全过程,做到法治宣传教育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

(二)请各科室(单位)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后,及时向新闻媒体报送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宣传稿,并于每月22日前将活动情况数据统计和相关活动图片、活动方案、活动情况说明(500字以上)、新闻媒体报道等图文材料报至行政审批科(政策法规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讲话(实用18篇)篇十六

(单位)是法治宣传教育责任主体,要高度重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下面是星星阅读网小编为您推荐2022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xxx法治思想,全面推进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健全完善”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机制,以”法治人社月学越清,普法维权月讲越明”为主题,进一步扩大人社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文件的知晓度和社会覆盖面,制订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2年度法治人社宣传教育工作方案。

一、法治宣传教育内容。

深入学习宣传xxx法治思想,突出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深入宣传党章和党内法规,重点学习宣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行政规范性文件。一方面从增强自身内功入手,全方位提高全局领导干部职工的工作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采取送法入企、法律援助困难群众、柔性执法等实际举措,展示人社队伍良好形象,积极推进法治人社建设,增强干部职工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运用法治思维化解矛盾纠纷,全面营造尊法学法用法守法的社会氛围。

二、法治宣传教育对象。

全局领导干部及全体工作人员,人社部门执法(管理、服务)对象,社会公众等。

三、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任务。

(一)开展领导干部职工学法活动。落实党组(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党支部党课学习等制度,组织开展”人社领导干部职工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政策每月学”活动,提升领导干部职工法治素养。

(二)开展领导干部职工旁听庭审活动。结合局职能,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网络旁听法院庭审直播活动,组织集中观看网络庭审直播,或在直播结束后于年内适时组织观看录播视频,以推动领导干部职工每年旁听案件庭审不少于一次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落实国家机关普法责任制。全面实行持证上岗、亮证执法,组织一线执法人员申领广东省人民政府行政执法证并参加法制学习培训,促进人社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宣传和教育活动形成常态化。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把法律法规政策条文变成引导。在行政许可、行政检查、工伤认定、社会保险待遇经办、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行政争议案件处理、信访事项处理等日常工作和执法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况向当事人释法说理,让人民群众在办理人社政务服务事项过程中学习法律法规政策知识,树立法治意识,彰显人社温度。

(四)积极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围绕中心工作,针对重点人群,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一月一主题”活动,深入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政策进机关、进单位、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以法治宣传教育方式规范公民行为习惯养成。

(五)利用媒体全方位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加强网络法治宣传工作,发挥以局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微信公众号为龙头,宣传人社法律法规政策;发挥报刊、广播、网络等大众传媒的独特优势,加大对法治人社宣传教育力度,创新传统媒体普法的方式方法。印制实用性强的宣传单张、小册子等宣传物品,标印各种经办流程、经办须知和查询电话等信息,免费向群众发放,在局大厅播放法治宣传教育标语。

(六)开展主题法治宣传活动。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12.4”国家宪法日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和2022年xx市法治宣传”一月一主题”活动。

(七)深入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做好局政府信息公开平台部门文件栏目维护完善,及时公布市级人社社保政务服务事项标准信息。大力宣传和贯彻执行《就业促进法》,加快建设覆盖全市村居人社用工招聘公告栏。在全市xxx个行政村建设xx人社企业招聘信息公告栏,促进就业,使招聘岗位信息直达基层、农村,切实打通线下招聘最后一公里,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增强就业的稳定性和提高就业质量。

四、工作要求。

(一)各科室(单位)是法治宣传教育责任主体,要高度重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优势,认真落实”人社系统领导干部职工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政策每月学”活动工作清单、局法治宣传教育”一月一主题"活动工作安排和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业务工作全过程,做到法治宣传教育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

(二)请各科室(单位)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后,及时向新闻媒体报送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宣传稿,并于每月22日前将活动情况数据统计和相关活动图片、活动方案、活动情况说明(500字以上)、新闻媒体报道等图文材料报至行政审批科(政策法规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讲话(实用18篇)篇十七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财富之源,是增收之基。就业稳则人心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x市就业工作要通过找准“一个基础和多元市场”,做好“三篇文章”,用好“四种方法”,把握“五个原则”,做大“六个链条”,实施“七个转变”,确保完成就业目标任务,保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保证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一)找准“一个基础和多元市场”的平衡点稳定就业。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x-x年)》,x年至x年,持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提高培训针对性实效性,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到x年底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达到x%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x%以上。就业是民生之本,培训是就业之基,市场需求是培训和就业的平衡点。以多元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是实现稳定就业的基础。瞄准多元市场、多层次需求、多工种培训,实现高质量就业。

(二)以“三篇文章”为切入点促进就业。

1.做好“人”的文章。

李克强总理x月x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使用x亿元失业保险基金结余,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三年培训x万人次劳动者。就业优先不仅是就业的规模和数量,更是提升就业的水平和质量。技能型人才始终是市场短缺的,应该进一步健全技术工人评价选拔制度,突破年龄、学历、资历、身份等限制,促进优秀技术工人脱颖而出。通过企业建设、技能大赛、院校培训等多种途径,加强技术工人队伍建设,做大做优人力资源。在倡导和培养“工匠精神”,表彰“大国工匠”形势下,加快推动工人技术资格等级以及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产业工人整体技能水平,实现高技能,高收入就业。

2.做好“网”的文章。

通过互联互通,创造新业态、创造新岗位,实现就业岗位的增长,已成为就业市场的重要方面,通过政企市联合,建立原材料供应、产品体验加市、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输出等“全域网”和“网产业”。优化传统供应链,将x绿色有机食品从田间直接配送到消费者餐桌。成立x市全产业链创业孵化基地和红城x跨境电商集采中心,通过分拣、配送、结算、网络、支付等新业态的创造,做大就业市场,通过x市和全国乃至国外的产业链延长,达到增加就业的目的,实现“网上创业,网上就业”。

3.做好“贷”的文章。

国务院制定了促进就业创业金融政策,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员,可申请最高不超过x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小微企业可申请最高不超过x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今年,我市要完成x万小额担保贷款发放任务,支持就业创业工作。同时,我市又出台了《金融支持就业创业政策措施》,计划三年时间(x年-x年)在全市发放创业贷款x亿元,为“持续发展、减少失业、稳定就业”保驾护航。我们要落实好以上政策,做好“贷”文章。

(三)以“四种方法”为支撑点保障就业。

1.政府主导,企业点菜。

企业是用人主体,最了解用人需求,也最清楚需要什么人、培训什么技能。政府要做好调查研究、尊重市场、主动服务,指导培训机构紧跟市场需求变化,完善专业工种设置,通过产教融合、政校企联合,深化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培养更多符合实际需要的技能人才。企业需要什么人,学校就培训什么人,输送什么人。政府统筹好企业、学校、人力资源三者关系,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为劳动力就业供给人力资源,畅通渠道,提供政策制度保障。

2.校企合作,精准就业。

近年来,从全国看,民营企业提供了x%的城镇就业岗位,吸纳了x%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新增就业x%在民营企业。但企业招工难,劳动者就业难同时存在。这种结构性矛盾的解决需要培训更有针对性,更要按需而培,把企业办成学校,把教室办成车间,提高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办学融入度,可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今年我市本着“宽进入、严把关、重培养、树品牌”的原则,通过政校企合作,引进优势技师学院x家,新认定民办职业培训机构x家,依托自治区x个培训工种、x市自主开发x个工种,广泛推进“校际合作、校企合作、政校企合作”,以岗定培,以需定量,通过培训合作的深入,实现精准就业。

3.成长计划、权益保障。

输出转移劳动力的权益保障一直是个大问题,诸多权益中,广大务工者对个人成长更为关切,因为成长是最有价值的。要形成“就业成长创业”的人才成长计划和良性互动交流模式,对x市的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今天输出去的可能是普通农民技工,明天回来的就是高技能人才,要有“腾笼换鸟”的勇气和“筑巢引凤”的自信,努力实现“凤凰涅槃”助力乡村振兴。同时,为确保劳动者权益,要设立务工者投诉热线,建立我市外出务工者权益保障制度和机制,畅通劳动者维权渠道。强化劳动者的权益意识,提高劳动者的自我维权能力,从根本上解决权益保障问题。如工资报酬、成长环境、养老保障等,要通过契约形式固定下来,并提供政策、法律援助。

4.贴近服务,在线管理。

成立x市劳务输出协会,设立人力资源工作服务站,覆盖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开展在线实名管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反馈意见等工作。整合全市各旗县市x家劳务派遣公司和人力资源公司、x家定点培训机构、x名重点劳务经纪人队伍,发挥社会力量推动劳动力转移输出组织化程度和信息化管理水平。通过成立x市就业创业协会、运输业协会、快递业协会、肉产业协会、种植业协会等组织,整合全市行业资源,把粗放分散就业状态提升为有组织的规范就业,提高组织化程度。发挥市场和社会力量,提高就业线上管理水平,畅通用工与就业之间信息渠道,提高就业管理的即时性、高效性、可见性、安全性。

(四)以“五个原则”为落脚点引领就业。

1.把就业做成产业。

只有把就业创业工作培育成一项产业,才能发挥市场这只手的作用,通过社会参与,学校、企业等市场主体共同努力,才能把就业工作做好,做充分。通过与产业、实业连接才能保证就业价值。通过做强做好就业服务业,才能把就业工作做实、做强,做成产业。就业做成产业,才能确保就业工作有生命力。

2.以产业带动就业。

做好就业工作,必须以产业的发展和结构优化升级来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就业依靠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只有更好发挥产业发展在带动就业工作中的作用,才能扩大就业渠道,实现稳定就业。有高质量的产业发展,才会有高质量的就业。

3.促创业融合实业。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就业的新战场,实践证明,创业创新项目与存量的结合互动、交流、融合,导入、引进实业,在实业基础上创新,才更有生命力,实现叠加效果。实业的价值可以为创新提供载体和能源,也可以为创业提供渠道、平台、空间。要通过金融支持、培训支持、技术支持、风险防控,营造专业创业、专心创新、安心孵化的良好环境,让创业创新在存量上找增量,在高点上找高效。

4.要培训对接就业。

培训工作的方向取决于就业过程中的需求,要实现“招生就是招工、培训保障就业”的精准对接,增强“精准培训,精准就业”意识。要用“效率评价”来促进就业率的提升。做到靶向培训、精准就业。

5.抓强化就业服务。

推进就业服务中介、民办培训机构、民营企业等社会力量在服务就业过程中的工作力度和强度。培育壮大就业服务市场。本着“普遍培养,宽进严管、扶优扶强”的原则,做大做强就业服务市场主体和机构,为政府购买服务和市场需求提供第三方保障。

(五)以“六个链条”为发力点扩大就业。

1.做优人才链。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人力资源中的优质核心部分。把劳动力变成人才,这是一个培养产出的过程。在人才培育过程中,也需要艰苦的工作。在就业转移工作中,我们要建立政校企联合机制,实现市场整合,促进人才流动。要从源头上关注师资引进和培训需求的精准对接,也要从源头解决人力资源转移与就业地区、就业岗位的精准对接。通过引进多个技师学院及多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教学培训资源,在我市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加快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实现技能人才有保障的产出,建设人才资源培养输出基地,做大人才链。

2.做精培训链。

打造“引入大师、订单就业、精准创业”的培训链条,实现终身培训。通过属地办学,推动“厂房即教室,老师即师傅,招生即招工,入学即上岗”的教工一体化理念,开展以动脑动手为重点的“强技术、重本领”精准技工、技师培训,突出培训的技能性,做大培训规模,实施“三年三万人培训计划”。

3.做大物流链。

物流链就是就业链,如我市快递行业就提供了就业岗位x个。通过开拓市外市场,打通供需渠道,建立供应链,带动我市物流链的壮大,实现链条上就业。物流链上叠加多工种,如原料生产、工业加工、彩印包装、集采分拣、速递货运、服务统计等。在“北品南下”或“南品北销”的物流链条上实现就业的增长,将“物流链”打造成“就业链”。

4.做强信息链。

万物互联的xg时代马上就要来临,中国就要进入万物互联时代。要有互联网思维,用信息化支撑就业工作,用信息化手段创造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互联网创造了很多新业态岗位。也是我们打造各种产业链、供应链的强大技术支撑和就业载体。年内将建设全球集采中心网和覆盖全市的社保驿站网,完善就业服务产业支撑体系。提高信息手段的融入性和业态效率。

5.做长产业链。

产业是就业的基础,做长做实产业链是实现就业的根本之举。以市场倒逼调整产业建设,做强产业带动就业。无论项目建设、基地开发、生产加工,还是文旅创意、形象设计都在“一、二、三次产业”的业态上。做粗做长产业链条是稳就业的根本之途。增加新的就业离不开产业,做大做优产业也是就业工作的题中之义。高质量发展和新业态的创新,是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希望所在,也必将成为就业工作的重点。

6.做惠资金链。

通过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建立网上信用机制,是供给经济活动的血液和关键要素。通过线上采购、线上交易的现代化和资金供给保障,为各项经济活动、产业发展、就业安排提供强大支撑,打造全流程金融服务,建设诚信银企,实现“金融惠就业,就业助金融”的银企互惠、双向支撑的目标。

(六)以“七个转变”为出发点引导就业。

做好就业工作必须要转变思维、转变思路。今后,我市就业工作要实现“七个转变”,即“变单纯统计为全流程操作;变分散外出为政校企组织;变盲目流动为培训定向定岗;变低端劳务为高层次技工;变短期临时为稳定工作成长;变管理缺位粗放为在线调度维权;变就近就地转移为主为劳务输出与返乡创业相结合”。把市场需求和培训有机结合,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就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讲话(实用18篇)篇十八

健全失业风险监测预警和应对处置机制,建立区域内劳动用工余缺调剂机制,对全市重点群体、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就业失业和劳动用工实施动态监控。下面是星星阅读网小编为您推荐2022年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要点范文。

2022年,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家、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部署要求,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的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推进就业创业,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强化人才引育创新,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人社业务区域一体化发展,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深化队伍作风建设,兜牢民生底线,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积极构建大就业格局。

(一)完善政策体系。实施新一轮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确保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以上。增强扶持就业政策精准性,聚焦重点产业领域、重大民生项目,分类施策,动态调整。完善灵活就业服务保障措施,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

(二)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全市就业工作考核办法,将区(市)和市直有关单位纳入就业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全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运行机制,建立向市委、市政府定期报告制度。探索建立“行业聚力”工作模式,发挥成员单位促进行业就业的职能优势。探索实施“品牌引领”行动计划,支持区(市)打造具有区域特点的就业工作品牌。评选表扬一批就业先进单位和个人。

(三)创新工作举措。实施“高校毕业生见习实习扩围计划”“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计划”“青雁归巢计划”,提高驻青高校大学生留青率、外地高校大学生来青率和x生源大学生回青率,组织见习实习2万人以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率98%以上。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完成3.7万个以上岗位创设任务。着力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有就业意愿的脱贫人口帮扶率100%。鼓励社会机构吸纳困难群体就业,探索建立“海利尔模式”乡村困难人员就业试点和“维普养老模式”乡村大龄人员就业试点。实施家庭服务业“领跑者”行动。推进东西部劳务协作。

(四)提升服务质效。实施公共就业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完善就业服务专员和重点企业用工常态化服务机制。鼓励支持社会机构依法有序开展市场化就业服务,推动形成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相融合的全体系服务格局。综合评估各类就业服务平台绩效,建立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服务群体更加广泛、服务质量更加高效的全市统一的就业服务平台。

(五)强化风险管理。健全失业风险监测预警和应对处置机制,建立区域内劳动用工余缺调剂机制,对全市重点群体、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就业失业和劳动用工实施动态监控。完善防范和应对规模性裁员工作预案、失业人员帮扶预案和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实施城镇调查失业率制度,精准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二、推进创业城市建设,放大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

(六)高标准打造x创业总部。发挥创业城市建设议事协调机制和创业城市“4+1”工作运行机制作用,加强工作制度协同、政策落实协同、赛事活动协同、工作平台协同。线下打造创业培训、创业实践、咨询指导、跟踪帮扶、项目落地等一站式服务平台,线上开发创业城市云平台、小程序,搭建“创业一件事”“创业一个场景”服务平台。开通创业服务热线,创建创业者联盟,组建创业导师队伍,为创业者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争创全国创业型示范城市。

(七)高效能落实创业扶持政策。优化调整一次性创业补贴、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实施新一轮创业培训政策,全年政策性扶持创业3万人。联合商业保险公司探索实施“创业保”项目。深入开展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扶持3000名以上大学生创业。强化对行业创业者的精准扶持力度。

(八)高频次举办创业创新活动。积极争取承办2022年“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举办“赢在中国·创在x”创业创新大赛、中日韩青年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联合部门打造线上“了不起的创业者”和线下“创业第一课”等品牌,选树一批“x市创业明星”“x市大学生创业之星”“创业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开展创业训练、创业沙龙、投融资对接等活动。

(九)高水平建设创业孵化载体。建设一批高质量创业孵化示范基地,通过引入第三方专业运营机构,提升孵化绩效。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园区)人社服务专员制度,打造“众创、孵化、加速、园区”一体化孵化体系。建设“创业地图”,满足不同创业者、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的个性化需求。

三、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织密兜牢民生底线。

(十)推进社会保险全民覆盖。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以农民工、新业态从业人员、个体及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为重点,开展精准参保扩面专项行动,企业社会保险参保缴费人数净增8万人以上。推进工伤保险专项扩面,深化完善工程建设领域按项目参保机制,实现重点行业企业工伤保险应保尽保。

(十一)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健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制度体系。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省级统收统支制度,有序清理规范养老保险待遇项目。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推动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平稳落实遗属待遇暂行办法、病残津贴暂行办法和灵活就业人员待遇领取办法。督导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支持企业年金发展联盟开展工作,提高年金覆盖面。探索养老保险第三支柱,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实施。

(十二)完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实施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探索工伤保险商业保障模式,建立补充工伤保险制度。开展工伤1至4级职工伤养结合试点,探索建立工伤职工长期医疗护理制度。推进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修订完善工伤保险医疗管理和费用结算办法。

(十三)优化社保经办服务。做好工伤、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工作。做好编外人员及民办非营利学校、未启动改革的部队单位等特殊群体的分类管理。稳步做好第三代社保卡发行服务,探索推进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

四、优化人才体制机制,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

(十四)健全升级人才工作体系。建立党组定期研究人才工作、人才工作协调运行、区(市)人社局长人才工作专题述职等制度。加强和完善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联动配合机制。探索设立hr事务所和hr事务共享中心。建设人才引进数据库和人才存量数据库。编发《x市人才工作典型案例》。

(十五)开展招才引智创新攻坚。引进集聚人才25万人以上。鼓励社会力量引进高层次人才及团队。探索建立人才园区绩效评估机制。高质量举办“招才引智名校行”“百所高校千名博士x行”等引才活动,打造“项目+人才”活动升级版。建立与重点高校常态化联系机制,招才引智工作站总量达到20家以上。深入实施千名专家“进重点企业、进企业研发机构、进见习实习基地”行动。实施乡村人才返乡入乡促进行动,研究制定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激励办法。

(十六)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转型发展。加快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上市培育、领军扶持、重点引进,做大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规模。实施市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计划,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发展布局,积极争创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组织开展人力资源机构领军人才挂职培养,促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跨界融合发展。出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评选一批贡献突出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十七)优化人才服务供给。制定加强人才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全面总结推广“一站式、市场化、无感化、定制化、国际化”服务模式。优化人才服务“一件事”联办平台。建立重点项目人才服务专员定期驻点服务机制,对服务内容实行清单式动态管理。提升高层次人才服务标准化建设,编制高层次人才服务内容、政策、流程清单。组建x市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盟,制订人才服务外包办法,建立高层次人才专业化服务顾问团队。升级高层次人才电子服务绿卡,推行高层次人才“一号、一卡、一码”,探索市场化人才服务应用场景和人才社保服务应用“一卡通办”。丰富青年人才服务供给,建立青年人才网格化服务矩阵。

(十八)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强化重点群体就业技能培训和企业职工技能培训,全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5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万人。完善企业新型学徒制、金蓝领培训政策,推进企业职工培训与自主评价衔接。拓展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加快推进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规范完善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工作。探索建立技能人才评价联盟,优化监督管理体系,提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质量。发挥大师工作室和技能工作站作用,探索实施政府引导的高技能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市场化模式。稳步实施技工教育扩容行动,技工院校落实招生计划1万人,推动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加快推进特级技师评聘试点工作。做好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备战及参赛工作,配合省人社厅举办“山东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

(十九)推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博士后聚青创新创业促进政策。建设博士后创新创业平台,扩容x博士后平台协作联盟。举办中国·山东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大赛。升级x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打造青年科技人才集聚高地。创建品牌专家服务基地和特色专家服务平台。开展年度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推荐选拔工作,调整提高院士等高层次人才津贴待遇。围绕建设工业互联网专家协作联盟等特色专家集聚平台,探索打造新型领域专家智库。拓展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职业群体职称评审工作。加快教育、卫生等领域职称改革。进一步推动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发挥x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平台作用,全年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20万人次。

五、深化人事管理改革,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二十)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树立破“四唯”重“实绩”选才用才导向,制定事业单位人员越级晋升、缩短年限和特聘岗位实施办法,完善专业技术二、三级岗位评聘制度。完善事业单位统一公开招聘、主管部门自主招聘、紧缺急需专业人才招聘和高层次人才特聘等多元化多层次招聘体系,实施面向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公开遴选。落实国家事业单位职务等级晋升改革任务,稳慎实施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鼓励事业单位科研技术人员到企业、乡村兼职和离岗创业。创新事业单位人员培训机制,组织事业单位高级研修班。建立专业技术二、三级岗位专家休养制度。创新事业单位联系点制度,加强先进经验做法推广。落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加强事业单位人员计划管理。

(二十一)推进事业单位工资福利改革。探索建立体现行业特点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管理制度。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政策。推动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薪酬激励政策落实。完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配套政策。落实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规范落实事业单位工资津贴补贴政策。创建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电子档案信息平台。

(二十二)健全规范表彰奖惩制度。做好年度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申报实施等工作,清理规范违规开展评比达标表彰及创建示范活动。优化人才激励褒奖制度,大力选树先进典型,推进功勋荣誉表彰奖励获得者待遇落实。开展事业单位人员定期奖励,研究出台规范事业单位人员及时奖励规定。优化x市表彰奖惩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二十三)推进人事考试创新发展。加强考试安全保障,加大反作弊技术运用。实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报名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强化事前告知和全程监管。规范考务电子档案建设。启动“人机对话”考试标准化考场规范制定和考点认证,出台《巡考保密工作考核管理办法》。加强人才测评能力建设,开展区域多元化命题合作。

六、提升劳动关系治理能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二十四)加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深入推进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强化和谐企业联合激励,建立劳动关系和谐评价管理机制。规范和引导电子劳动合同发展。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推动落实工时、休息休假制度。加强对企业劳动用工的指导和服务,推动集体协商工作开展。加强劳动关系形势分析研判和舆情监测,强化重点领域劳动关系风险防范。加强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分配监督指导,推进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落实企业工资指导线规定和最低工资标准,完善企业薪酬调查信息发布制度,加强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导。

(二十五)提升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完善“市—区(市)—街道(镇)—社区(村)”四级联动劳动人事争议预防调解组织,拓展组建企业劳动争议预防调解联盟,打造“重点企业、重点园区、重点楼宇”预防调解平台。探索建立企业内部职工申诉和协商回应制度,完善企业预防协商机制。开展金牌调解组织创建活动。深化“互联网+预防”“互联网+调解”“智慧仲裁”平台建设。优化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机制,规范仲裁办案指导,加强裁审衔接。开展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处理质效提升行动,推广要素式办案,案件结案率达到93%、调解率达到62%。

(二十六)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修订《x市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并调整权责清单。开展“根治欠薪攻坚年”专项行动,研发“根治欠薪一件事”信息系统,推进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落实,加大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力度,重拳打击欠薪行为。健全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按期结案率达到98%以上。深入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和书面审查,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应急方案,妥善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

七、深化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人社工作创新突破。

(二十七)加强人力资源国际交流合作。实施x市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计划,打造自贸区留学人员科创岛、高新区留学人员创业谷等高端留学人员平台,完善留学回国人员引进集聚体系。发挥x市境外招才引智工作站、境外商协会等机构作用,深化与澳门科技大学战略合作关系,加大海外人才招引和交流互动。积极争办金砖国家劳工就业部长会议、“一带一路”人社国际合作研讨会,争取举办上合组织国家暨“一带一路”国家在华留学生x专场招聘活动。围绕自贸区人才需求,依托中德智能制造技师学院,引进国际化产教融合型企业资源,探索推行技能人才国际化认证体系建设,打造多元化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新模式,探索在技能大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家在华留学生走近x活动,实施“万名海归精英聚青行动”,邀请在华留学生到“两区”对接或实习。

(二十八)加快胶东经济圈人社一体化发展。落实联盟“十四五”规划,以“项目制+清单制+责任制”方式,推进胶东五市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人才服务协作、社保待遇领取资格互认、社保卡“一卡通”、人事考试等合作事项落实落地。争取国家、省支持的试点或高规格会议、论坛、合作项目等高端平台落地胶东经济圈。聚焦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努力将中国海洋人才市场(山东)打造成为区域性聚才中心、留才中心、赋能中心和合作机制完善、配置效率高效的新平台。

八、为市场主体和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助力改善营商环境。

(二十九)推进实施“十四五”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强化规划实施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加强规划配套监测评估和重大项目管理。抓好“三年行动计划”各项目标任务责任分解和有序推进。编制实施年度人社事业发展计划,建立定期调度通报制度。推进完成协同创新各项示范任务,全力做好评估验收。科学编制各类资金预算,提高资金配置和保障水平。

(三十)深入推进法治人社建设。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深化放管服改革,动态调整权责清单和事项清单,强化“互联网+监管”平台运用。加强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市场主体参与规范性文件制定执行机制。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打造人社政策法规“云课堂”在线宣讲品牌。做好政策通平台政策发布工作。扎实抓好安全稳定和信访维稳工作,加强舆情监控处置和安全应急管理。加强12333热线建设,话务接通率达到95%以上。

(三十一)促进人社要素市场化配置。开展人社领域市场化配置理论研究、顶层设计和调研培训。实施市场配置分类改革行动,重点推出市场化程度高的新型要素融合项目。探索建立市场主体、商协会深度参与研究、提供决策建议和承接市场化配置项目的协同融合机制。完善市场化配置创新项目立项、督导、考核、推广闭环推进模式。

(三十二)推进人社工作数字化建设。制定人社数字化转型升级三年行动方案,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信息化。升级改造市公共服务平台,整合“智慧人才”和公共就业大数据监控平台,深化政务、政企、政银协同,提升数据治理和服务能力。健全智慧社保应用平台,创建“个人e参保”新模式,打造社保乡村通服务平台。建立“x视联社保”平台,远程视频为参保单位办理补缴材料审核、参保登记等业务。创建补缴审核辅助系统。完善工伤保险智能一体化服务平台,继续做好大数据辅助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试点工作,建立工伤康复动态评估系统。持续优化“无感知免打扰”大数据认证体系,积极参加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大数据认证通过率达到94.8%以上。编制《社保标准化服务手册》。提升公共服务体系智能化,推进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信息共享和协同联动,推广“政策找人”“免申即享”。持续深化构建人社“一件事”服务模式。

(三十三)强化基金资金风险管控。开展社保基金和专项资金管理问题专项整治,健全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基金资金风险防控体系,推动各项业务经办风险防控规程和办法落地落实。加强基金资金风险防控行政监管制度建设。深化人社基金资金大数据监管平台建设,提升非现场监管效能。加强基金资金管理使用现场监督检查。做好企业年金合同备案后监管工作。健全市、区(市)两级社保稽查联动机制。优化完善6a资金拨付平台,推进数字人民币待遇支付试点。强化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特殊工种提前退休风险防控。

(三十四)加强改革创新和调研宣传。完善改革创新和调查研究考核推进机制,建立改革创新案例、改革创新建议、优秀调研成果专报制度。建立人社新闻发布制度,开展“人社好新闻”评选活动,组织政策宣传解读和短视频大赛,定期通报区(市)人社宣传情况。紧扣人社中心工作,加大正面宣传、主题宣传力度。继续开展政务新媒体提质增效行动,集中资源做大做强人社系统政务新媒体。加强人力资源发展智库平台建设。

九、强化党建引领,保障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十五)突出抓好政治建设。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理论武装,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推进“清廉人社”建设,强化监督执纪,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三十六)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进一步调整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培训,实施干部专项培养工程。加强系统新入职干部基层窗口实训和多岗位锻炼。加强对干部的考核、监督、管理,探索构建干部综合评价机制。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巩固事业单位改革成果。做好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

(三十七)持续深化系统作风建设。深入开展“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活动,加强人社系统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贯彻“严真细实快”工作要求。常态化组织“人社干部走流程”,开展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选树宣传人社服务标兵,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创新帮办代办服务机制,开展“基层平台服务开放日”,建立窗口吹哨、处(科)室报到制度。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健全“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办好民生实事项目。

相关范文推荐

    初心不改学党史建党百年党课讲稿(汇总16篇)

    党课是一种重要的组织学习方式,可以促进党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强团结和凝聚力。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党课授课经验,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2021年是中国共产

    谈美书简感悟心得(通用22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以下是一些学者们的心得体会,他们在不同领域的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见解。

    餐饮行业的工作总结报告(优秀21篇)

    每个月都做一次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问题和弊端,及时调整工作策略和方法。该篇月工作总结范文通过承认自身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方案,让人看到了作者的进一步成长

    招商引资工作总结及工作安排(实用18篇)

    月工作总结是一个自我激励和激励他人的机会,通过总结,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通过阅读这些月工作总结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其他人的工作方法和思考方式,更

    学习英雄模范事迹心得感悟(通用22篇)

    写学习心得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进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学生在学习中的体会和心得,有的关注方法,有的重视思维,

    家乡的老屋老屋(优秀16篇)

    优秀作文通过独特的人物形象、生动的场景描写等手法,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里,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能力有所提升。现在,奶奶住在乡下

    贷款工作总结(优质12篇)

    每个月的工作总结是我们评估自己工作表现的机会,也是规划未来工作方向的重要参考。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些月工作总结范文,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和灵感。

    幼儿园小班美工室年度活动工作总结(通用22篇)

    幼儿园工作总结是对一段时间内的幼儿园工作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时间飞逝,转眼

    初二政治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模板15篇)

    教学工作总结是对教师一段时间内的教学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的一种书面表达方式,它能够帮助教师深入思考自己的教学效果和教育方式,为今后的教育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指导。

    国庆节团队活动策划方案(通用14篇)

    策划方案的核心是明确目标和确定实施步骤,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实现预期效果。您将看到一些精彩纷呈的策划方案总结,希望能够为您的工作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