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于反思的名言(汇总5篇)

时间:2023-09-29 作者:BW笔侠勤于反思的名言(汇总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勤于反思的名言篇一

2. 伤害是别人带来的,开心是自己寻找的,想哭就哭,哭完了接着笑,没有人能把谁的幸福没收。

3. 伤心了难过了,一个人静静,不要在任何人面前掉眼泪,我不能原谅我的懦弱。

4. 天上的繁星数得清,自己脸上的煤*却看不见。——马来西亚

6. 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

7. 自重、自觉、自制,此三者可以引至生命的崇高境域。——丁尼生

8. 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0. 懒惰,象生锈一样,比*劳理能消耗

11.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蔡元培

12. 昼之所为,夜必思之。

14. 教育是国家的主要防御力量。——伯克

15. 因习而知,因悟而知,因过而知,因疑而知,皆人道之知也。

17. 我知道我的脾气不好,如果你不能忍,你就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为什么别人可以。

18. 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陶行知

19. 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杜兰特

20. 运气,灵感,机会,只会降临在表里如一的去努力的人身上。

21. 当面怕你的人,背后一定恨你。

22. 不要追求外表,它会骗人;不要追求财富,它会消失;追求一个让你微笑开颜的人吧!因为微笑会让你灰暗的一天豁然开朗、阳光明媚!

24. 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会生长,秋天就不能收割,冬天就不能品尝。

26. 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27. 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28. 在每个人身上,时刻有二种要求,一种向往上帝,一种向往撒旦。——波德莱尔

29. 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詹·马修斯

30. 恍惚间,伸手去握,是满掌的真实温暖。是否太过情绪化,瞬间,又掉进自我反省的泥沼里。

31. 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德国

32. 每天努力一点点和每天颓废一点点的区别!

33. 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35. 成大事者,争百年,不争一息。

36. 贫农特别吃没有文化的亏,特别需要受教育。——列宁

37. 人类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是信念,只有信念才能影响信念。——乌申斯基

38. 在岁月中跋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看淡心境才会秀丽,看开心情才会明媚。累时歇一歇,随清风漫舞,烦时静一静,与花草凝眸,急时缓一缓,和自己微笑。

39. 濯清泉以自洁。——韩愈

40. 事事难上难,举足常虞失坠。件件想一想,浑身都是过差。

41. 故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2. 不要消极接受别人的拒绝,而要积极面对。你的要求却落空时,把这种拒绝当作一个问题:"自己能不能更多一点创意呢?"不要听见不字就打退堂鼓。应该让这种拒绝激励你更大的创造力。

44. 自我反省,让我们更加清晰认识自己。

45. 不要停顿,因为别人会超过你;不要返顾,以免摔倒。

46. 我们走过了很多弯路,企业的创业者和经营者对此都要深刻地反思。

48. 被人揭下*是一种失败,自己揭下*是一种胜利。——雨果

49. 如果你指挥不了自己,也就指挥不了别人。

50. 当我对你包括别人不好时你可以反省我。可当我对别人都好唯独对你不好时,你该反省你自己了。

51. 事情出了问题,我不会急着去责怪别人,而是先反省反省自己,如果真是我的错,就再好好想想怎么推卸给别人。

52. 我们要知道在犯了一次错误时,要学会教训,反省自己,不要再犯。不要又要再用别的代价承担你的又一次同样的错误。

55. 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

56. 懂得自责等于你还有救,自责是自我反省的一个过程。可自责和反省都不是目的,目的是找出自己不足加以改正。

57. 别折腾了,你总说逃是为了寻找世界,其实世界比你逃得更快。

58. 要让我写自己的历史,我就写我的错误。——*

59. 善于与人沟通,适度采纳别人意见。

60. 倘若不是你今日随口一说,我忙的都快忘了反省自己,别光顾着活。

61. 要让我写自己的历史,我就写我的错误。

62. 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63. 青年人的教育是国家的基石。——xxx

64. 不要害怕改变,尽管你可能会因此失去一些好的东西,但你也可能会得到一些更好的东西。

65. 只一自反,天下没有不可了之事。——申居郧

66. 责任是从现在开始就要承担的,父母不再年轻,能回报的时候及时回报,不要总觉得时间还很多,岁月不等人。

67. 何以“上达”?曰“下学”。何以“远到”?曰“近思”。

69. 莫笑别人背驼,自己把腰挺直。——苏联

71. 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

72. 如果你指挥不了自己,也就指挥不了别人。——美国

73. 每个人从呱呱落地那天起,就注定了要

勤于反思的名言篇二

1. 人不能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那样一个人就不能进步。

2. 不要停顿,因为别人会超过你;不要返顾,以免摔倒。

3. 每一个决心献身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4.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书摘

5. 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陶行知

6. 只有自己深深痛过,才能体会别人的痛,于是难得自我反省。——席绢

7. 我应该反省自己了。我似乎成了这样的人,生无可念,不孝与无情。

8. 身体是自己的,健康是自己的,难受也是自己的,所以不要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9. 在否定一个人之前先反省自己这是我后知后觉的觉醒。

10. 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日本

11. 当一个人一心一意做好事情的时候,他最终是必然会成功的。

14.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6. 在每个人身上,时刻有二种要求,一种向往上帝,一种向往撒旦。

17.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8. 闭门思过谢来客。

19. 善于鼓舞学生,是教育中最宝贵的经验。——(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20.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

23. 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

26. 人生就是如此,所有的相识,都是真情纯真的;所有的离去,都是默默无声的。烦了,轻轻地把头扭开,累了,慢慢地把手松开。

27. 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28. 反躬自省是通向美德和上帝的途径。

29. 想做的事情没做完自己还是在反省。

30. 人类通过不断的反省,从而克服好斗的本性。

33. 勤奋是智慧的双胞胎,懒惰是愚蠢的亲兄弟。

35. 学会自我反省,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

36. 改变你的心态也就改变了你看世界的角度,而当你改变看问题的角度时,即使遇到世界上最倒霉、最不幸的事,也不会成为世界上最倒霉、最不幸的人。

38. 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赫尔巴特

40. 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

42. 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

43. 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44. 如果有天我们湮没在人潮之中,庸碌一生,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努力要活得丰盛。

45. 我们在长大中丢失了许多真诚的成分,在成熟中失去了心灵的纯真。

46. 自我反省,从自身找原因,不要总是挑剔别人的错误。

47. 成功的起始点乃自我分析,成功的秘诀则是自我反省。

48. 自我反省,长的太漂亮是不是我的错,天生的没办法,不该让众女人妒忌。

49. 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朱熹

50. 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苏霍姆林斯基

52. 时时自知,培养自省的习惯:你的人生你做主,反省自己,超越自我。

53. 人缘在很多时候,并不是一种资源,而是一种依靠,一种无形的力量。朋友是你的后盾,在你困难的时候能给你最及时的帮助,因此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特别是朋友之间关系的时候,千万不能待人苛刻,更不能使小心眼,贪其中小便宜,睚眦必报之人最终会得到惩罚。

54. 真诚地希望老师能继续关心和支持我,并却对我的问题酌情处理。

57. 天赋的力量大于教育的力量。——伏尔泰

58. 人生需要,常常自我反省;为的是让自己,不断蜕变,不断进步。

59. 喜欢一个人是一种感觉,不喜欢一个人却是事实。事实容易解释,感觉

61. 每个人都知道鞋子挤脚的地方。——

62. 自我反省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境界,它能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一个人。

勤于反思的名言篇三

寒假期间读了《语文反思性教学策略》这本书,下面来谈谈自己的一点收获。

这本书共有五章,下面我就围绕第三章:语文反思性教学中反思课堂讨论来谈谈。

我们都知道,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读书思考、讨论答问是教学过程中学生活动的最主要环节。这其中,读书思考环节是学生个体与文本之间的单向对话过程,讨论答问则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对话过程。讨论答问融学生的听、说、读、思和教师的点拨、示范、评价于一体,是一个开放式、综合性的教学环节。一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真正得到尊重,看一看学生在讨论答问这一环节中的表现,便可以知道。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讨论答问这一多向对话环节普遍得到了师生的重视,成为当今课堂教学中的主旋律。

一、所有的问题都这样一次讨论完毕合适吗?

我们都清楚这样一个事实:第一次讨论答问时,学生思考的时间短,思考问题的角度比较单一,很容易受思维定势的局限,通常比较肤浅。还有有些老师或因教学内容安排太密,受教学时间所限,或因自己对该问题没有作深入思索,往往在讨论时留给学生的时间很短。这样,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1、对问题的讨论不深不透,学生的理解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2、可能错失了对学生进行一次语言文字和思维训练的好时机,不利于学生形成能力。

3、可能导致学生浅尝辄止的读书思考的坏习惯,学习变得浮躁,不利于班级养成踏实的学风。

二、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二次讨论答问。

当学生第一次讨论答问还没有理解清楚时,我们可以尝试第二次讨论。这样做有以下几个好处:

1、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长此以往的训练,学生的思维深刻性必能得到较好的培养,易使学生养成凡是爱思考的好习惯。

2、可以将学生拉出思维定势的圈圈,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广阔性,教会学生“横看成岭侧成峰”地思考回答问题,由“山重水复疑无路”走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

3、可以避免思考问题时钻牛角尖,只重局部,忽略整体。

4、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相同的问题,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思考角度,不同的知识积累、生活积累,不同的心境,对问题的看法各不相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教学中的二次讨论答问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全新理念的阅读教学平台。二次讨论答问是在第一次讨论答问的基础之上,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在给不同学生提供了足够的再读再悟的时间后,必将产生智慧的碰撞,那些富有个性的独特见解也常在此刻应运而生。往往这时,课堂中最容易出现争先恐后、各抒己见的讨论高潮。

三、在二次讨论时,要精选问题,还要注意教师的点评。

a)精选问题

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进行二次讨论的。一些简单的问题,采用此法,浪费时间;一些太难、太深的问题,大大超出学生的认识理解水平,也完全没有进行二次讨论答问的饿意义。一般情况下,那些语言、思维容量较大,又处在学生语言、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问题答案不惟一,具有较强思辨性一类的问题,才具有进行二次讨论答问的价值。也只有这一类问题,在二次讨论答问中才能掀起思维的高潮。

b)教师点评

在二次讨论答问之时,教师一定要营造出一个益于学生发表各自独立见解的民主氛围,要善于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讨论交流的积极性,让整个讨论答问过程在一种轻松、和谐、愉悦的心境中进行,学生没有任何心理压力。教师的点评要适时、适度、点评要像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促使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讨论或深入持续,或全面综述。教师的点评要做到言不烦,有时甚至只是露出的微笑、竖起的大拇指这样的体态语言点评,就足以将讨论答问推向高潮。

这本书还向我们介绍了很多有关反思性教学的知识,相信这对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有一定的帮助。

勤于反思的名言篇四

课堂教学中的“反思性教学”有效运用,还要求教师勤于调整反思,即观察、反思新的教学方法或补助措施的实际效果。可以说,调整反思是尝试改进的延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研究原有的问题是否已经较好解决,如果已解决,教师则应针对尝试改进的成功方法,主动寻求进一步强化的方式和手段,以巩固自己已经形成的好的教学行为,防止原有问题再次出现。如发现又出现新的问题,谨慎地追问新问题的实质,针对新问题再次尝试另外的教学方法或其它改进措施。例如,在学习“铁及其化合物”一节中,我们往往发现学生缺乏知识迁移的能力,对铁在不同强弱氧化剂作用下的氧化产物,能较好掌握,但一碰到铁与稀硝酸、锌与氯化铁溶液等反应,涉及到因量的关系而引起产物不同现象,往往考虑问题就不周全了。意识到这个问题,再进行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铁的变价特点,掌握fe0价、+2价、+3价的相互联系和转化规律,0价fe的还原性,+3价fe的氧化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反应等。由此引导学生掌握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反应规律,这样就可以强化学生的认识。

实践表明,“反思性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首先要求教师对教学有自觉的意识,在不断尝试“反思性教学”过程中培养自己对教学活动的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由于个体的自我意识和教学活动丰富且复杂,教师的反思能力受其知识、观念、动机、情绪、情感等个人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对教师反思能力也有明显的影响。因此,教师的反思能力也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和多样化的表现。此外,教师反思能力结构中的自我监控能力与教学监控能力是相互影响、彼此促进的,以教学监控能力的培养为切入口,可以进而提高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以及对教学过程进行修正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同时养成对学生的敏感性。这样,教师的监控能力不断得以提高,面对教学过程中各种问题都可以应付自如。

化学教学中要求我们反思的层面是很多的,我们应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加强对教学情节的回顾、反思和分析,总结教学得失,改进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教学实践更趋合理。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创新。

勤于反思的名言篇五

由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所著的《反思性教学》是一本指引教师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的书,是一本关心教育事业、关爱教师发展的书,是一本与广大教师一同探讨教师职业发展与成长历程的书。熊川武教授说:“反思乃个体成熟之标志。”教师,要走向成熟,就应学会反思。只有学会反思,才能成为有能耐的教师;只有学会反思,才能走向成熟。该书很好的避免了空洞的说教,从各个实用的角度给了我们一线教师很多启发,书中关于各种教育细节的描写、问题解决的阐述、个案的叙述,都给我们提供了开放式的探讨机会,书中的各个章节和案例都促使我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教学实际出发来思考教师应遵守的职业规范,切身处地的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思量,在教师职业的道路上扮演引路人。

我发现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包括我们的'学生,包括我们教师自己,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其实自身都有较全面的认识,但是真正会去反思还比较少。但反思却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反思可以使我们扬长避短,不断修正错误,不断创新。美国学者波斯纳曾提出过这样一个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具有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他善于从经验反思中汲取收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变。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经常思考类似:“我的教学有效吗?”“我是如何实现教学的高效益的”、“我怎样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的问题,可以让教学永远处于不断改进的动态变化之中,处于一种合理科学的理智状态之中,处于一种低耗高效的有效教学之中。

我想:教学过程中凡是能引起你的注意,甚至引起你一些模糊的猜想的每一个事实,都可以成为我们教学日记的素材。通过积累事实,我们会从具体事物中看出一些共性的东西,那长久躲闪着你的真理实质,会突然在你面前打开,这对于培养和训练教师反思教学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成为一个教育家,能够写出那样大量的、出色的教育著述,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十分注重收集自己的教育经验,仅教育日记就坚持写了三十多年。

在担任了几年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后,我发现信息技术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好好反思。我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反思。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