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与矿物教学目标(大全5篇)

时间:2023-09-24 作者:梦幻泡岩石与矿物教学目标(大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岩石与矿物教学目标篇一

课程分析:

本课是《岩石与矿物》单元的第一课。通过运用多种方法认识一些常见的岩石,能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岩石进行分类,初步了解岩石的形成,建立岩石的概念;并且初步学会记录和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由此达到《标准》中学生意识到岩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愿意保护岩石等目标。在本课学习前,学生对岩石已有一定了解:他们知道在哪儿可以找到岩石,在家观察过放在水里的岩石,有的从课外科普书籍上了解了许多关于岩石的知识,这些都成为本课学习的基础。在本课的学习中,一方面学生将分享他们对岩石已有的知识;另一方面,还将以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进一步观察岩石,并把自己的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生活,我们需要做的是教学准备和对教学内容的调整:

一是淡化科学知识目标,而着重让学生参与观察岩石和给岩石分类等活动;

四是为学生准备“有结构”的材料,主要有常见的岩石标本(假如学校没有,可以课外组织学生采集当地的常见岩石,并指导他们把采集来的岩石洗净、敲开,露出新断面,做成岩石标本)、放大镜、锤子、水、稀盐酸等材料及有关多媒体课件。

这些材料将为学生的认识过程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以期望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多方位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

1、用多种方法仔细观察岩石;

2、用简单的语言或图画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3、能按不同的分类标准给岩石分类。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岩石的分布,建立岩石的概念;

2、能认识花岗岩、大理岩、砂岩等常见的岩石;

3、知道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生成过程;

4、知道化石和煤层的形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

2、从欣赏自然界中的石头美景获得美的体验,从而热爱大自然;

3、从了解岩石的生成,意识到万物是在不断变化的,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教学过程设计:

一、以多媒体激趣,诱发学生对岩石的原有认识

1、播放课件,欣赏大自然中由岩石组成的美景。

2、谈话:你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岩石?

3、学生发言。

4、谈话: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有些岩石裸露在空气中,更多的岩石被水或泥沙、土壤覆盖。那么,你对岩石了解多少呢?把你对岩石的了解写在活动记录上。

5、学生填写活动记录。

6、组织交流学生关于岩石的已有知识。

【评析】自然界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在此教师不失时机地运用媒体,把学生带到广阔的大自然让学生产生美好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喜爱祖国河山,热爱家乡的感情。并借此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为本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辨别岩石,建立岩石的初步概念

1、谈话:大家对岩石了解这么多,那么哪些是岩石,哪些不是岩石你能分得清吗?

2、师生共同举办“岩石收藏展览会”。

3、学生当“小小岩石鉴定家”,找出哪些是岩石并简单说出理由。

【评析】师生共同举办“岩石收藏展览会”,使丰富的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此时让他们当“小小岩石鉴定家”,既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又增长了见识,进一步认识岩石的特征,同时也发展了学生课外采集收藏的兴趣,可谓一石三鸟。

三、观察岩石,能说出常见岩石的名称和特征

1、谈话:现在同学们可以借助工具用多种方法仔细观察岩石标本,并把你的观察结果写在活动记录上,比一比谁的发现多。

【说明】在此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提供的一些观察工具,并着重讲解稀盐酸的使用方法,科学课上强调大胆探索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相当重要的。

2、学生有序地领取所需材料并对岩石进行仔细观察,填写活动记录,教师巡回指导、帮助。

3、交流汇报观察结果。

四、给岩石分类,初步认识岩石的生成方式

1、谈话:现在你能把岩石分一下类吗?你能想出几种办法?

2、给岩石分类,把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记录下来。

3、交流岩石的分类方法。

4、谈话:你们想知道地质学家是按什么来给岩石分类的吗?

5、观看多媒体课件。(介绍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过程以及化石、煤层的形成)

6、谈话:现在你能像地质学家那样把你桌上的岩石标本分类吗?

7、学生尝试再次分类。

【评析】让学生先自己给岩石分类,再与同学交流,了解其他同学的分类方法。在此基础上让他们了解地质学家给岩石分类的方法和理由,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发现的价值,知道他们离科学家并不遥远,他们就是小科学家。

五、课外延伸

1、识别自己采集的岩石,制成岩石标本。

2、编写一份岩石广泛用途的手抄报。

教学片断赏析

交流对岩石已有认识的教学片断

师:现在交流一下,你对岩石已经了解了什么?

生:岩石都很漂亮,有的岩石上还有各种美丽的花纹,里面还有十二生肖呢!

生:岩石有各种颜色,还有的岩石是透明的。

生:有的石头拿在手里不透明,放进水里才透明。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有的石头很值钱,像我爸爸上次买了一块鸡血石花了八百多元呢!

生:像钻石、水晶也是岩石,它们的价格就更贵了。

生:石头可以用来造房子、铺路,还可以用来雕塑、刻图章。

生:古代人们用石头做成兵器,还用两块石头一擦,就会有火。

师:你知道得真多!

生:用石头还可以烧饭。

生:我还知道石头有大理石、雨花石、花岗岩、音乐石……。

师:音乐石?老师都不知道,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生:这种石头在非洲,敲击它会发出很多种声音,所以叫音乐石。

生:我知道在美国有一种会走动的石头,科学家发现它下面有走动的痕迹,据考证,是自然形成的。

生:我还知道在我国河南有一种麦饭石。有人做过实验,把放在水里能使小鱼的生命延长。

师:你知道的真多,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在《我们爱科学》上看到的。

师:真是个善于学习的好学生!

生:我还知道,一些动物死后经过很长的时间,会变成化石。

师:你看到过化石吗?

生:我没有亲眼看到过,但我看到过图片,知道有恐龙化石、猿人化石、蜻蜓化石、三叶虫化石等,科学家通过化石能知道很多地球上以前的事情。

师:看来你对化石颇有研究,我真希望你也能成为科学家,通过化石来破解地球留给我们的一些难题!

生:我还知道,科学家发现一种石头,里面有地球上没有的元素,因此称它为“天外来客”。

生:你讲的是不是叫陨石?

生:对。

生:我知道,石头在大自然中,经过不断地热胀冷缩,会裂开,最后变成沙子。

师:真了不起,你怎么会知道这种变化的?

生:我在电视上看到的。

生:我知道科学家一般用刀刻、用指甲划等方法了解岩石的硬度;用盐酸滴在岩石上的方法了解岩石的耐腐蚀性。

师:在以后我们对岩石的研究中,也争取向科学家学习,好吗?

【片断评析】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带着经验来到课堂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应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奥苏伯尔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学生在与同伴兴奋地交流中不断地获取大量信息,教师在此时应该创造和谐的氛围,不断地鼓励,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在倾听中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从而及时捕捉课堂生成信息调整教学,使教学少一点呆板,多几分灵气。

教学手记

科学教学应是一个开放的教学过程。这开放性在这节课上首先体现时间的开放性,科学课堂不应以一堂课的铃声为起点和终点。鉴于以往课前组织每位学生采集岩石活动的效果较差,这次改为岩石的收藏活动则要容易实施得多。学生大多都带来了一定数量的岩石,当然还有些非岩石,这使得课上别开生面“岩石收藏展览会”以及“岩石鉴定活动”得以顺利实施。其次还体现在科学学习的空间的开放上,在科学学习中教师不应把学生束缚在课堂内,“我们不能把所有孩子带到整个世界中去,但我们可以把整个世界搬进教室。”我们让学生用语言把以往对岩石的认识带进课堂,让学生把各种场合搜集的石头带进课堂,用多媒体把大千世界的美石、奇石及岩石的形成带进课堂……学生通过丰富的感性材料亲近自然、欣赏自然,从而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岩石与矿物教学目标篇二

科学课的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磨练科学能力,陶冶科学精神的过程,是在教学情境下科学过程与认知过程的统一。

根据现代自然教学改革的方向,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事实,整理事实,研究事实,得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结论。这很重要,让学生自行获取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使他们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一课是一节以认识岩石为主的部分探究型的实验课,本课主要通过学生课前自己收集大量岩石资料及岩石,找出岩石的特性,最后达到会认识一般常见的岩石,了解一般岩石标本的制作方法,即从四部分进行教学:创设情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应用外延,来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

首先用录像带引入并质疑,即

(1)你认识哪些岩石?它们有什么特点?

(2)你还知道关于岩石的哪些知识?

紧接着上学生对自己带来的岩石进行研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来分析岩石的特性,认识它们的名称,了解一般岩石标本的制作过程。最后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发散外延,岩石有何作用,有何价值,除了生活上用到的,建筑上用到的,让学生明白还有科学价值(认识地壳运动变化)。最后让学生知道"水滴石穿"的道理,及从中明白了什么?整节课围绕认识岩石开展活动,培养了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去发现获取知识的能力。

岩石与矿物教学目标篇三

核心提示:教学目标:1.认识“叔、趴、煤”等11个生字。会写“册、化”等六个生字,及“化石、岩石”等词。2.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阅读,理解勘探队员为什么把岩石称作“书”。

教学目标:

1.认识“叔、趴、煤”等11个生字。会写“册、化”等六个生字,及“化石、岩石”等词。

2.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阅读,理解勘探队员为什么把岩石称作“书”。

3.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的奥秘。

4.会填写学过的量词。

教学重点:

1.认识“叔、趴、煤”等11个生字。会写“册、化”等六个生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理解勘探队员为什么把岩石称作“书”。

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老师)一些有关的资料(学生)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叔、趴、煤”等11个生字。

2.会写“册、化”等六个生字,及“化石、岩石”等词。

3、能把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会填写学过的量词。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设疑激趣

1、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指导书写“岩”

2、学生交流有关岩石书的资料。

二、自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再把生字从课文中找出来,连成词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课文,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情况:以各种方式认读生字。

4.再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几个人物,他们都是什么人,各叫什么?

5、指导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三、指导学生学习、书写生字

1.小黑板出示生字,指导学生认清字形。

2.仔细观察各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你是如何记住这个字的。

3.师范写,生练习描红。

4.师生互评。

四、作业

1.生字写一行,组两个词。

2.回家与家长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指导完成课后第三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阅读,理解勘探队员为什么把岩石称作“书”。

2、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的奥秘。

3、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读读议议

1.默读课文,思考“岩石书”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叫它“书”?

个别朗读1-5自然段,说说勘探队员叔叔为什么说“岩石就是书”。

2.出示: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指导读出语气叔叔的语气。

3.个别朗读6-7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4.指导读8-9自然段,理解岩石书上“写着什么”?

5.指导阅读10-11自然段,理解我们的祖国多么富饶。

积累词语从文中摘抄几个自己喜欢的词语填写在“词语花篮”中。

6.读最后的自然段,联系全文启发学生对地质科学的兴趣。

三、指导朗读

1.小组分角色朗读。

2.师生互读。

3.师生互评。

附板书设计:

树叶、贝壳、鱼化石

7岩石书大自然很久很久以前

(探索大自然)

祖国多么富饶

[《岩石书》教学设计(s版三年级下册)]

岩石与矿物教学目标篇四

一、说教材

(一)教材体系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与《岩石和矿物》、《认识矿物的性质》、《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共同组成“岩石与矿物”单元,本单元属于“地球与宇宙”部分的内容,是小学科学教材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地球运动和地表变化”作好铺垫。

(二)教学内容

本课教材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覆盖在地球表面通过图片导入,提出问题“对于岩石,你了解多少”?为后面学习岩石的特征,岩石的种类建立联系,作好铺垫;第二部分:引导学生仔细研究各种岩石,多角度了解岩石的特征,并对岩石进行分类;第三部分:初步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过程。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岩石可以说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岩石是一种大家经常能见到的东西,说陌生是因为这些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于学生来学,还处于表面的认知状态,只是一些零碎、杂乱、单一的片断,对于岩石的特性,还没有形成比较清晰、科学的认识。

(四)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1、会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常见的岩石,并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岩石的一些特性;

2、能够用相关的分类标准(如颜色、形状、软硬等)对岩石分类;

3、能查阅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的有关资料;

4、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实验等探索性活动。

科学知识

1、知道常见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等方面的不同和遇酸反应中的不同特征;

2、认识岩石有三种类型: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初步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欣赏自然界岩石的美丽,产生喜爱祖国山水的美好情感;

2、意识到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课前搜集各种岩石教师准备:

1、分组观察用岩石村本

2、工具:放大镜、小刀、锤子、滴管、稀盐酸

《认识几种常见岩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岩石与矿物教学目标篇五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知课文大意。

2、能正确认读会认字,识记8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3、培养学生自主识记生字的兴趣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认读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并能互相交流。

教法:引导,点拨,让识字富有情趣。

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识记生字。

教具准备:ppt课件,田字格。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美丽的图画,我们一起来欣赏。

2、(课件展示岩石书)学生欣赏。欣赏了这些图画,你有什么感受?你知道他们的作者是谁吗?(大自然)

这些是大自然在岩石上画的画,他会告诉我们很多大自然的秘密,我们称他为--岩石书。

3、板书课题。

仔细看老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举起小手书空。

4、读课题。

5、学习“岩”字。

(1)你知道岩石在什么地方吗?(2)仔细观察这个“岩”字,你有什么发现?

(这个“岩”字是会意字,山石就是“岩”石。小学教学设计网wwsj.cn)

6、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在田字格中板书“岩”字)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1、先自由读文,遇到生字要仔细拼音,多读几遍。思考: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文。

3、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生自由回答)

三、齐读课文,识记生字:

这些生字你们认识吗?认识哪个,就大声读出来吧。(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

2、多种形式检查会认字的认读情况。

3、(课件展示)填一填:这些字中,

左右结构的字有()

上下结构的字有()

独体字有()

4、理解“富饶”。

三、三读课文,多种方法识记会写字:

1、指名分段读课文。有几个生字宝宝要和同学们做最亲密的朋友,他们是谁呢?(课件出示会写字)

2、指名认读,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样子吗?(小组合作学习,分析字形,积累词语。)

3、集体学习:赶快把你们的记字好窍门和大家分享一下吧。(生汇报)

(1)出示竹简图,想象“册”的造字过程,知道“册”是象形字,指导识记“册”字。(组词,指导书写。)

(2)运用多种形式,趣味识记:(加一加,减一减,猜字谜,编故事或顺口溜,比较,联系生活……)

区分座--坐

练习用“好像”、“变化”、“但是”说话。

哪些字容易写错?你来给大家提个醒。

4、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四、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册”、“像”、“层”这几个字的书写。

1、找关键笔画。“册”关键笔画是横,中间要写一样宽,横在横中线上。

2、“像”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瘦得像麻杆,右边胖得像大象,生书空笔顺。

3、“层”的帽子要扁一些,小一些,“云”的第二横要长一些。

六、生在生字本上写字,每个字写两个。(师巡视)

七、评议,总结。

板书设计(田字格中书写“岩”、“册”、“像”、“层”字)(略)

[《岩石书》教学设计(s版三年级下册)]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