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生态伦理思想汇报(优质5篇)

时间:2023-09-22 作者:翰墨最新生态伦理思想汇报(优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生态伦理思想汇报篇一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从201x年起,广西在全区持续开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以“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为切入点,目标是清洁环境、美化乡村、培育新风、造福群众。随着工作的深入,建立农村长效保洁机制成为“清洁乡村”活动的难题。开展培育乡村新行为、新习惯、新风尚活动愈来愈显得重要,丰富而独特的生态伦理观念在民族地区农村长效保洁机制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拟就其现实价值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广西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

民族文化是民族思想观念和精神性格的载体。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山歌谚语、民间传说、朴素信仰、神话故事、习俗禁忌、村规民约以及日常生产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它们或以文字记载,或以祖传父教口口相传的方式散播于民间,表现出自觉性和朴实性,形成了一定的感召力和约束力,铸就了生命平等、相互依存、平衡协调等生态伦理观念,形成了约定俗成的环保观念和生态习俗。

正是在这种生态伦理的熏陶之下,少数民族群众把本民族固有的生态观念、行为规范和朴素信仰等内化为自我认识,从而获得了对万物平等、和谐共生、互惠共荣等广西少数民族生态伦理观念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外化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调节和制约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维系着生态的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适度开发的发展观

为保护和使用好山林、土地、水源等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和谐,实现永续发展,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带有生态伦理价值取向的村规民约和保持生态平衡的伦理规则。苗族“榔规”就规定了大家应守的规章法度,凡有损害生态行为,均会招致“地方不依,寨子不满”,村寨要按“榔规”严格问责。要求每个村屯成员要自觉爱护山林、土地等集体财产,保护自然资源。在村规民约中,许多都有禁止伐林毁林、滥捕野生动物明文规定,要求尊重自然,适度利用资源,决不能搞掠夺式、破坏性开发,折射出强烈的生态伦理价值观念和生态伦理意识。广西瑶族等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种树还山”植树造林制度,盛行于广西中部的大瑶山、大苗山。以广西金秀地区为例,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从事游耕农业的过山瑶,积累了丰富的培育林木实践经验,而山林的所有权并不归他们拥有,只能租种。

除了每年缴纳部分实物地租外,还被要求为山主在山上种满树木。山主虽然利用和发挥了过山瑶擅长培育林木的优势,却维系了“种树还山”的传统。

(二)普遍约束的习俗观

少数民族大都有对天、地、水、山、树、石或动植物的禁忌和独特习俗,充盈着浓郁的生态伦理气息。即使为了生存不得已开采自然,他们也会怀着深深的愧疚感,从而使民众形成了感恩自然、敬畏自然的意识。譬如,侗族称首次剥棕片为“开棕门”,要求不能站着“开棕门”,必须双膝下跪,虔诚地请求树神的原谅。并且,剥棕片一般要由有经验、熟练的人来做,唯恐棕片割深了、剥多了,会伤害到棕树。

不少山地少数民族在开山种地之前,总要举行祭祀土地神、树神的仪式,目的是为了获得神的原谅。苗族群众在砍树之前,长辈总要先往自己掌心吐口痰,代表着伤害树木是一种过错。同时要对山神土地公发誓砍一种百,以求宽恕。仫佬族人劝告世人不要打鸟、不要放火烧山等习俗。这种万物平等的观念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

(三)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观

广西融安地区的谚语道:“家有千株棕,一世不愁穷”“荒山变林山,不忧吃和穿”[2].广西都安瑶族的《说亲词》唱曰“:双手种下摇钱树,金山银岭靠人造。”[3]890广西贺州的谚语:“种竹种木,世代享福”“家有百棵树,不愁吃穿住”[4]73……侗族民间素有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爱林护林的优良传统,前人栽树、后人享福的朴素观念,许多侗寨营造儿孙林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让孩子们与树木一同成长。

各少数民族对于捕猎活动有严格的规定,禁忌捕杀动物幼仔,也禁忌在野生动物繁殖期狩猎。明确地限定了捕猎的时节和猎捕动物的种类、数量,从不乱捕滥猎。在挖山折耳根、山薯时,也不乱采滥挖,自觉地将连接藤蔓的一小段山薯复埋入土中以期再生。体现了尊重自然、遵循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可持续发展。

(四)万物有灵的认知观

广西少数民族的宗教大都敬畏自然、敬重神灵,认为自然之力是神圣而庄严的,人必须尊崇它。

牛诞节是为了表达对帮助仫佬族人劳作的耕牛的谢意。这种知恩图报意识渗透到人与自然之间,体现了少数民族先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五)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广西金秀瑶族的《满月酒筵彩话》唱道:“愿你家金童,长得像深山楠竹,活得像崖上青松。”[6]广西融水地区的侗族《发彩竖新屋歌》唱:“生男壮像杉木树,生女好比竹笋齐。”[7]侗族古歌唱道“:鲤鱼要找池塘中间来做窝,人们也会找好的地方来落脚,我们祖先开拓了路团寨,建起鼓楼就像大鱼窝。子孙万代像鱼群,红红绿绿出出进进多又多。”[8]广西贺州瑶族谚语称“:绿了荒山头,千沟清水流。”[4]973广西都安瑶族的《说亲词》唱道“:树矮无鸟站,门低没客来”“是水才有鱼虾游恋”“是林才有山鸟啼鸣。”[3]889-890巴马布努瑶的“敬碗酒串肉”词唱:“千谢万谢哎,鹰谢千重山,鸟谢万重岭,山高才有鹰站的地方,岭大才有鸟飞的竹林。千谢万谢哎,鱼谢千江水,星谢万重天,水长才有鱼来游,天高才有星子亮。”反映了少数民族生态伦理中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对自然的亲情与依存、互惠共荣意识,以及维持和谐共生的生存智慧。

二、广西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的现实价值分析

广西各少数民族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的生态伦理观念,虽然不可避免地带有不成熟性和非系统性,甚至少部分含有宗教迷信色彩,但它对于民族地区发展的帮助却是多方面的。其直接帮助是广西保持了“山清水秀生态美”的自然环境,森林覆盖率达61.4%,居全国第三位,“生态、经济、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态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发展优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间接帮助主要是思想观念方面的启发,通过向民众传播生态意识、绿色发展理念,传递行为准则、价值认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一)为民族地区农村长效保洁机制提供伦理借鉴

“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需要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素质,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农民绿化村屯,自觉养成科学卫生健康的新风尚、新习惯,自觉改善生活生产环境,共同建设生态家园。要提高群众增绿爱绿护绿意识,真正把“生态乡村”活动当成自己的内在需求和自觉行动,就必须树立公共意识、规范公共行为、践行公共道德、优化公共环境。李萍教授提出现代道德教育的可接受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9],对笔者启发很大。可接受性原则是要在研究接受主体需要、动机等的基础上,引导、调动接受主体的接受兴趣,使道德教育与主体的道德需要相吻合。有鉴于此,帮助村民制定完善村民公约,引导村民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管理长效机制,成为破解“生态乡村”活动中难题的关键。少数民族生态伦理虽不像法律法规那样系统和规范,但它却有着普遍的约束力,对该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起了基础性的支撑作用。

人们只有在家庭、朋友、村落、社团等共同体的交往中通过履行这些基本责任才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只有在与自然打交道中通过履行这些基本责任才不会被指责和惩罚。

(二)为民族地区农村科学发展注入文化动力

(三)为民族地区生态道德教育提供本土资源

三、结束语

生态伦理作为人类生活的一种范式,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尽管广西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伦理观念不够系统,但蕴含其中的少数民族世代传承的环保习俗和生态智慧,已然彰显了民族地区群众从自发到自觉的生态意识,并真实地体现出原生型伦理意识的朴素本质,凸显出广西各少数民族群众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认同和对其生存状态的道德体验,并努力使人与自然共生互利的积极因素内化为环境保护和生态重建的责任感,外化为自觉自愿维护生态平衡的实际行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挖掘、吸收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积极因素,弘扬和传承其保护生态环境的优良传统,以通俗、有趣、有效和少数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包装德育内容,抢占农村文化阵地,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生态良好与人的幸福的双重建构为价值,以可持续发展为动力,探索农村特色的生态经济建设道路,在八桂大地上描绘山清水秀生态美的美好画卷。

参考文献:

[1]南宁师范学院广西民族民间文学研究室。广西少数民族民俗调查:第二集[m].1982:392.

[2]融安县志编纂委员会。融安县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564.

[3]都安瑶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都安瑶族自治县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

[4]贺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贺州市志:上[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6]蒲朝军,过竹。中国瑶族风土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500.

[7]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苗族社会历史调查[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166.

[8]杨权,郑国乔,龙耀宏。侗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69.

生态伦理思想汇报篇二

马克思的实践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只有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实践才是恰当的.历史是实践的`真正本性,历史是展开和理解实践的基础,而实践是历史性的现实展现或实现了的人的历史性.应从历史唯物主义理解实践唯物主义.

作者:吴友军孙丽岩作者单位:吴友军(空军长春飞行学院政研室,吉林,长春,130022)

孙丽岩(吉林大学心理学系,吉林,长春,130012)

刊名:长白学刊pku英文刊名:changbaijournal年,卷(期):“”(2)分类号:b023关键词:历史实践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

生态伦理思想汇报篇三

伦理生态主要是指在一定的时空环境之中,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达成一种和谐共生的平衡状态。强调具体时空环境,是因为伦理不会凭空产生,需要借助一定的客观环境才能生成。

因此,伦理生态要综合考察伦理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的关系。强调达成一种和谐共生的平衡状态,是将伦理生态作为一个系统来考察,要求系统内各要素协调、平衡、和谐。

良好的伦理生态具有调节社会关系、引导价值规范的重要作用,潜移默化地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物欲追求无度、个人主义膨胀、社会诚信消减、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等问题,都与伦理生态失衡有关。

[参考对策]

积极净化社会风气。社会风气是一定时期社会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精神面貌等的集中反映。社会风气反映伦理道德,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和具体行为,既是伦理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对伦理生态有着重要影响。社会风气一旦遭到污染,就会给伦理生态造成极大损害。因此,构建良好伦理生态,需要积极净化社会风气。应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有力引领社会风尚。还应树立先进典型,使先进典型成为社会风气的风向标,推动全社会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风气。

夯实伦理生态构建基础。伦理生态构建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所形成的客观环境。构建良好伦理生态,应大力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为伦理生态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当前,随着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构建良好伦理生态有了越来越坚实的基础。此外,还应解决不利于伦理生态健康发展的各种问题。比如,当前在思想文化领域存在的西方“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在社会交往中存在的漠视规则倾向,在经济活动中存在的滥用自然资源现象,都会影响伦理生态的健康发展。只有扶正祛邪、扬善抑恶,切实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构建良好伦理生态。

坚持与时俱进。伦理生态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时俱进,这样的伦理生态才能保持生态平衡。比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新形势下,随着美丽中国建设的不断推进,我们必须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绿色消费”等作为伦理生态构建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伦理生态与外部世界始终保持和谐共生关系。当前,我国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时期,社会利益格局处于深刻调整之中。伦理生态的构建应及时回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伦理道德提出的新要求,积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从而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伦理道德支撑。

生态伦理思想汇报篇四

生态哲学理解的存在是由生态科学关于自然生态存在的认识引申出来的,是人-社会-自然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本身即是一个价值系统,它是由不同层面构成要素的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构成的动态网络.从人与生态环境的价值关系来看,环境对人具有双重价值,即“环境价值”和“环境的价值”,人作为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具有最高的内在价值,同时对生态系统的发展负有不容推卸的责任;生态哲学并不否定人的主体性,但它主张从复合生态系统整体的高度探讨主体性的.内涵,将主体理解为生态系统的调控者.生态哲学视域中的主客体关系是“主体-客体-主体”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动态关系;生态思维是对古代整体论思维和现代主体性思维的辩证发展,是整体性思维和主体性思维的辩证统一.

作者:陈红兵chenhong-bing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生态文化与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山东,淄博,255049刊名:河北学刊pkucssci英文刊名:hebeiacademicjournal年,卷(期):25(3)分类号:b089关键词:生态哲学存在论价值论主体性主客体论思维方式

生态伦理思想汇报篇五

农牧区的畜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牧区草业的发展,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提出了草业的发展要从草业的理论研究和草业的.实际执行相结合的观点,这样草业才能不断的进行发展。

我国有些农牧区在实际的日常工作中明确提出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是农牧区的一项潜力行业,大力发展畜牧业就要在农牧区的草业发展上下功夫,让草业的发展带动畜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农民的畜牧业收入。农牧区有一个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就是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草业发展迅速。有了这样一个根本性的优势,同时再结合国外先进的发展草业的经验和技术,就可以让我国的草业发展进入快车道,科学发展农牧区的草业是一项非常重要和迫切的工作。草业的科学发展对于农牧区来讲已经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有关部门要抓好、落实好。文章以内蒙古为例进行构建农牧区草业科学发展生态体系的重要性阐析,希望通过文章的阐述能够为我国农牧区的草业发展有所帮助。

1当前农牧区发展其畜牧业的条件和相应的问题

关于当前农牧区发展其畜牧业的条件和相应的问题,文章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第一个方面是当前农牧区发展其畜牧业的基本条件。第二个方面是当前农牧区发展其畜牧业存在的问题。下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1.1当前农牧区发展其畜牧业的基本条件

我国有很多的农牧区,其中较为有代表性的就是我国内蒙古地区。内蒙古地区现在有草地的面积为5860万公顷,这一草地占地面积占到了内蒙古土地面积的近一半。在内蒙古的绿地面积上更是占到了百分之九十。内蒙古的草地主要分布在西蒙和东蒙。整合内蒙古地区的牲畜有百分之七十在草地上进行放养。放养的季节有四季放养、三季放养和二季放养三种形式。同时内蒙古的草地资源也带动了一些周边产业的发展。

1.2当前农牧区发展其畜牧业存在的问题

关于当前农牧区发展其畜牧业存在的问题的阐述,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第一个方面是农牧区的草地生长在四个季节中存在不平衡的问题,严重的影响了草蓄。第二个方面是农牧区现阶段存在严重的草地退化状况。第三个方面是农牧区对于草地建设发展的投入不足。第四个方面是农牧区的农民存在盲目增加牲畜头数的状况。下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1.2.1问题一:农牧区的草地生长在四个季节中存在不平衡的问题,严重的影响了草畜

由于农牧区四季中草量的生产能力不同,导致了农牧区的冬季草量储备不足,我国农牧区以内蒙古为例,冬季的载畜能力为三千万头,但是现在内蒙古现有牲畜已经达到了四千万头,从而严重影响了草畜。

1.2.2问题二:农牧区现阶段存在严重的草地退化状况

我国现在的农牧区的草地退化严重,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我国的草地普通退化已经达到了84%,草地严重退化也已经达到了36%。这一组数据还会继续增加,因此我国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慢这一数据的增加。

1.2.3问题三:农牧区对于草地建设发展的投入不足

我国农牧区的草地建设投入占到全部经济投入的百分之一,但是我国农牧业的经济产值占到了全部经济产值的8%左右,这样不合理的投入和产出,导致了农牧区的草地进一步退化。

1.2.4问题四:农牧区的农民存在盲目增加牲畜头数的状况

目前我国的草地生产能力在持续下降,但是我国农牧区的牲畜量在不断的增加,这种状况是一种对草地的侵略,一旦农牧区遭受极端天气,牲畜就会饿死,还会对我国农牧区草地造成压力。

2草业的科学发展对于农牧区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于草业的科学发展对于农牧区发展的重要意义,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第一个方面是草业的基本概念。第二个方面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对我国草业发展的叙述。第三个方面是我国草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下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2.1草业的基本概念

我国农牧区的草业是一种建立在草地资源充分开发基础上建立的。草业集中了三种基本产业。这三种产业分别是:第一生态产业;第二经济产业;第三是社会效应。草业是实际和理论相结合的产物。草业的基础是草原的各种资源,通过家畜养殖、生物技术、化工技术等现代的科学产业和技术,建立起来的具有高综合度、高能源循环、高效管理的一种大型综合产业。

2.2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对我国草业发展的叙述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钱学森先生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调查,提出我国的农业是知识密集型的产业。钱学森先生将我国的农业分成了两种。第一种是绿色农业,这一产业中又包含了四种形式。第一种是农业;第二种是林业;第三种是草业;第四种是沙业。第二种是蓝色农业。蓝色农业指的是海业。钱学森先生认为,我国的草业的发展要遵循客观的发展规律,同时要结合相关的现实情况。根据钱学森先生的观点,我国的草地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3我国草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草业的发展不仅仅对畜牧业有利,同时还对以下三个方面有帮助。第一个是我国的生态系统的建立;第二个是我国的环境的美化;第三个是我国的环境的绿化。现阶段我国的草地面临着非常严峻的问题,我们要大力发展我国的草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效地拯救我国的草地,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带动周边行业的发展。

3草业发展系统工程的建设和发展

关于草业发展系统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个方面是我国农牧区草业系统工程的内容。第二个方面是我国农牧区草业系统发展的基础和实践。第三个方面是我国农牧区草地科学发展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第四个方面是我国农牧区草业的发展。下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3.1我国农牧区草业系统工程的内容

“草产业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产体系,想要管好就一定要用系统工程的科学方法,这才是草业系统工程”。草业系统工程实际是草产业组织、经营、管理的学问。而生态草业也应该是草业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基础。

3.2我国农牧区草业系统发展的基础和实践

草业系统工程的基础是草地资源,全国有丰富的草地类型(17类)6800余种饲用牧草,有牲畜、动物、水、矿、光、热、风能、旅游、人文资源;资源上的牧草可作绿色饲草、改良土壤、保持水土、美化环境、工业原料、燃料等多功能性资源。

3.3我国农牧区草地科学发展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草业系统工程包括:草业生产体系、草业管理体系、草地科学经营体系。实行农牧民草地承包有偿责任制,用经济补偿的办法管理经营草地,就能发挥农牧民保护建设草地的积极性。

3.4我国农牧区草业的发展

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兴办和发展草业龙头企业,面向区内外市场,这是草产业产业化的核心。用集团公司带动农牧户、联户或家庭牧场。公司下设草、农产品加工工厂、市场贸易部、科技服务部、草(农)业服务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综治工作汇报材料 乡镇综治工作总结(优质7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

    2023年餐厅充值工作总结(汇总5篇)

    总结是对前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的文种,这决定了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特征。那关于总结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总结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总结书

    最新医疗事件整改措施 医疗器械工作总结(优质10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

    2023年党员部队思想汇报(优质9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

    2023年大学旷课思想汇报(精选8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

    城管队员入党思想汇报 入党思想汇报(精选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城管队员入党思想汇报篇

    最新同伴教育活动总结(精选8篇)

    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怎样写总结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总结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

    2023年思想汇报农村 农村入党分子思想汇报(通用6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

    最新打击吸贩毒工作重点内容 校园打击传销工作总结(模板7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

    最新入党思想汇报的模版 入党思想汇报(模板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