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我长大了主题反思汇总

时间:2023-05-26 作者:储xy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长大了反思篇一

开展主题活动《我长大了》,引导幼儿学会用普通话较清楚地朗诵儿歌,能较大方地在集体面前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安静认真地听别人说话,不插嘴。学习用简单的图画表现自己会做的事情,感受做中班小朋友的责任感、自豪感,知道要严格要求自己。指导幼儿学唱歌曲,熟悉曲调,初步掌握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唱法。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我们祖国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最长的城墙和最宽的广场;会用线条绘画,并尝试表现“登”长城的简单动态;能唱出歌曲欢快、抒情的风格,学习领唱和齐唱。引导幼儿主动与人交往,尝试运用多种方法了解、关心朋友,与新老朋友一起友好相处,共同游戏;认真进行值日生工作,做好班级小主人。学习正确判断5以内的数量,学习按数量多少的顺序排卡片。

加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知道过马路上走斑马线。引导幼儿讲究饮食卫生,不吃霉变、隔夜的食物。引导幼儿关心同伴、关心集体,指导他们为同伴、集体服务。提醒幼儿不要玩火,知道着火后应该怎么办。教育幼儿与人和睦相处,尊重长辈,做有礼貌的好孩子。疾病预防:提醒幼儿不玩水,不泼水,小心不弄湿衣服。引导幼儿了解国庆节,知道爱护国旗,在升旗的时立正,行注目礼。

能用唱歌、舞蹈、绘画等多种方式表达对祖国妈妈生日的祝贺和欢快的情绪。引导幼儿注意用眼卫生,不随意揉眼睛。行为习惯上引导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自己刷牙、洗脸、安静就餐。提醒幼儿天气逐渐转凉,要学会适当增减衣服。带领幼儿参观国庆节日的布置,体验欢快、喜庆的氛围。引导幼儿爱护教室里的物品,小心轻放。引导幼儿在进餐时不讲话、不打闹,防止发生意外。引导幼儿在公共场合,要行动轻便,不大声喧哗。

我长大了反思篇二

第一课我让孩子们观察蚕卵,正好材料箱中的蚕种没有放在冰箱保存,四月中旬正好刚刚孵化出蚁蚕,让孩子们观察并对比即将孵化的蚕卵颜色和已经孵化的卵壳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在课堂上让孩子们观察刚刚从卵中钻出的蚁蚕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蚕生春三月,春桑正含绿。

到了适宜养蚕的季节

“老师,我们这学期要养蚕吗?”

“老师,我们什么时候能养蚕呀,我太期待啦!”

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啦!

为了更好地开展科学、劳动教育课程,同时让孩子们能更好地学习养蚕知识,开拓视野,2022年4月25日,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四川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李洪浩博士为我们讲解桑蚕知识,和孩子们一起走进课堂,探索蚕宝宝的神奇世界。

孩子们了解了桑蚕起源的神话故事,李叔叔将“马皮蚕女”、“嫘祖传说”的故事娓娓道来,看他们听的可认真了。

“蚕宝宝长大后会变成什么呢?”,孩子们异口同声地答到:“蚕蛾!”

李叔叔对孩子们说到,蚕蛾具有昆虫的典型特征:头—胸—腹,有两对翅膀,三对足,头上一对感觉须(触角)。孩子们对于如何分辨蚕蛾和蝴蝶都有自己的想法。

李叔叔还给孩子们带来了家蚕和美丽的蝴蝶标本,教会孩子们通过观察它们的特点准确地分辨蛾和蝴蝶。

华蚕初破壳,落纸细于毛。

孩子们了解了蚕宝宝的一生的生长过程。

“不辞辛苦层层缚,只为春来化蝶时”。两天两夜的辛勤吐丝,才能结出一颗洁白的茧。

同时也知道了桑蚕的养殖不仅我们带来了很大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古代丝绸之路更是成为人类历史上文明交流、互鉴、共存的典范。

巧手殖童年,劳动驻心间;蚕房勤洒扫,科学著观察。希望孩子们都能成为科学养殖小达人,能够做好准备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我长大了反思篇三

学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能看到自己入学后一年的成长和变化,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通过发现自己身上细微的变化,让学生为自己的成长而感到快乐。学会关心他人,做一个懂事的好学生、好孩子。教学设计的几个版块各自独立,又层层递进,每个活动都给了学生充分的空间,体现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从而顺利的到达活动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堂伊始,通过欢快的歌曲——《上学歌》,把学生带到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到上学的快乐,回忆上学前的自己,无形中形成了一个对比,为后边的教学做了一个铺垫。让学生把课前收集反映自己长大的物品或照片等。如:小时候衣服、帽子、鞋,现在都不能穿了,说明“我”长大了,从而很顺利的导入本课。

不但身体上发生了变化,在思想和行动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过程,真正让孩子感受到长大快乐和自豪感。第一部分在学校要做一个“好学生”和第二部分在家要做一个“好孩子”。通过几个图片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学习和生活,认识自己的成长,知道尊敬父母和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等也是长大了的表现。第三部分“做一做”,更尽一步让学生用表格的形式对照自己一年的变化具体认识,学生通过填表格看看自己一年的,变化,可以使学生的自信得到提升。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运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做游戏——“故事接龙”,让学生寻找自己变化的足迹,并把自己的变化接受个同学们。“想到”自己的变化,并且“说出”自己的变化,体验到自己的'成长而高兴,树立起快乐成长的信心。教学中能够抓住学生的细微变化让他们体验到成长的快乐。如: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句子没有说完整,在同学的帮助和老师的指导下,能够重新把句子说完整,这也是进步,是长大的表现,体验成长的快乐。老师能在这个时候及时的指导和肯定学生的进步,让他感受到成长就在点滴的小事上。

但是,学生的积极性调整上还有待提高,学生的发言面不广,有好多学生是想说而不敢说。对学生的激励语、评价语应该更丰富些,这样有待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后应在这方面多加锻炼和提高。

我长大了反思篇四

在教学程序上采用环环相扣组织活动程序,整个活动流程为:激发兴趣——自由探索——积累经验——操作表现来完成。

在导入部分开门见山,以活动室环境的变化引发幼儿对小时候用品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幼儿主动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在自由探索这个环节里根据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让小朋友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真实地感受自己长大了,从而发现小朋友的变化。在这一过程幼儿的经验是浅显的,我就通过集中让幼儿互相讨论的方法,现在与小时候相比,自己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从更多的方面有目的`的进行比较,目标一得到体现。幼儿对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是怎样长大的,充满了好奇,通过引导幼儿观看儿童生长的不同时期的图片、照片,帮助幼儿认识自己是怎样长大的?让他们深深地感受到父母养育的艰辛,增进了对父母的情感,目标三得到了体现。为了让幼儿进一步感受自己的成长,了解成长的过程,我让幼儿进行操作活动。第一次操作请幼儿给人的成长过程图片排序,表现人是怎样变化的?第二次操作请幼儿画一张自己将来的画像或是在树叶上画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后贴在树上。

不足之处:在活动最后,应该增加一个分享快乐的环节,这也是活动的延伸。《纲要》指出“为幼儿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幼儿在这一环节可以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同伴,愉悦的情感得到极大的满足,很有成就感,目标二才能得以体现。

其次,原计划有一个展示自己的环节,让幼儿分组自由交流,展示自己的本领。同时又让幼儿有互相学习,感受别人长处的机会,并在适当的时候请个别孩子在集体面前进行展示,树立自信心。在备课过程中考虑到时间关系就舍弃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在说课稿的设计指导思想中没有及时更正,反映出说课稿和教案不符现象。

第三,在教案中有两个失误地方:导入部分,原计划提问幼儿“请小朋友看看都有什么”改为后来开门见山“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漂亮的衣服、鞋子,请小朋友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两个导入环节都出现在教案上,另一个在准备过程中的空间准备应该是把桌子排成“同”字形位置,针对以上两处失误将及时更正。

我长大了反思篇五

从小班升入中班,对幼儿来说是一件值得高兴和骄傲的事,班上的孩子知道自己是哥哥姐姐了,已经长大了。通过前几周主题活动的开展,发觉孩子很活跃,兴趣极高,能积极参与到每个活动中,有一种自豪感,并渴望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想法。

在语言活动《小熊长大了》中,我让孩子主动参与,通过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演一演、做一做,让孩子在多种感官、多次参与下进行学习,孩子的积极性很高,效果也比较好,孩子从内心真正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活动第一个环节,让孩子在体验中表演故事,教师与幼儿互动。这个故事角色较多,每个角色都非常可爱,且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本领,幼儿很是喜欢,幼儿能够根据特点进行扮演,同时学说对话。在幼儿自由选择角色的时候,我给孩子自由寻找同伴的机会,幼儿更具有自主权,可以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幼儿的自由表演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又体验了故事的内涵,同时也发展了孩子的表演技能。教师参与其中,与幼儿建立了平等的师幼关系,孩子在教师的旁白引导下,角色的扮演更逼真,赋有感染力,故事内涵也自然而然渗透。幼儿感受到了小动物成长的喜悦心情。活动的最后环节,让他们说一说自己有没有长大,幼儿的兴趣很高,都说了自己有趣的`成长故事。有的小朋友说:“以前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睡的,现在,我一个人睡了,我已经长大了。”有的说:“我买了新衣服,因为以前的衣服都短了”……还有许多小朋友也说出了自己进步的地方,多数是讲自己会帮爸爸妈妈做的事情。

我长大了反思篇六

升入四年级,小朋友都知道自己长大了,开始学习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由于家长的过分宠爱,喜欢包办代替,孩子往往有心却做不成任何事情。于是,我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结合校本课程《生活语文》主题“我长大了”,开展了本次主题教学活动,目的是想通过活动帮助其萌发初步的责任意识,让孩子在观察学习的基础上,自己动手学着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大胆的表现出自己的愿望,并尝试体验自我服务和为集体服务的快乐。

在一次跟甜甜妈妈交流时,家长反复说:“我家甜甜现在不知怎么了,变得不乖了,不听话了,什么事都喜欢跟大人抬杠,做事又做不好,还一个劲儿地抢着做事,不让她做,就生气,孙老师,你说怎么办呢?”后来在几个家长的言谈中也都反馈出了这样的信息。

其实我明白家长说的这种情况只是因为孩子长大了,逐步有了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想法,不再像以前那样什么都听大人的了,还喜欢自己学做一些事情,有的事情做得不好,在大人的眼里就变成了“捣乱”、“抬杠”了。我们老师平时只注重要求小朋友要怎么怎么的,忽视了对家长及时的引导,家长对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征缺乏认识,家长的观念没能随孩子的`长大而更新。因此我利用家长会时间,特地向家长介绍这个年龄段智障儿童的个性特征,让家长形成新的认识,感受智障孩子的巨大潜能,让家长明白:孩子在渐渐长大,自主性和独立性在不断增强,孩子们的创造性便在大家看似捣乱的过程中发展起来,做家长的千万不能凡事包办,而应该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尽管放手让孩子参与进来,让他们有机会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从而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面对孩子糟糕的表现,大家一定要充分的包容,不能从一开始就扼杀智障孩子那一点点自己的想法。只要我们善于培养,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适时给予恰当的引导,放手给予智障孩子实践的机会,智障孩子在这个年龄段一定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单元三篇课文教学后,在张慧校长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把故事《小熊,你长大了吗》改编成适合智障孩子特点的《我们长大了》,开展了教学活动。这节语言训练课旨在通过情境的创设,问题的设计,唤起学生表达和交流的欲望,从而提高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a组、b组和c组。对各组学生目标要求不同。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根据班级学生语言发展的实际情况,采用“直观-问题-思考-交流表达-深华”的教学思路,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1、谈话导入,看图听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2、分段听故事,学习用动作、表情、对话来表达;3、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从身高、年龄、能力等方面来说一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语言训练《我们长大了》教学中,我改变了传统的语言教学的方式,让孩子主动参与,通过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演一演、做一做,让孩子在多种感官、多次参与下进行学习,孩子的积极性很高,效果也比较好,孩子从内心真正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反思整个主题教学活动,我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唤醒自主意识。

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打开成长记录袋,夸一夸自己,意在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自己在成长、在进步,真切地体验到成长的快乐,学会悦纳自己,同时也为理解课文内容作好铺垫。

二、给学生体验的机会,激活自主意识。

我重点指导第1小节,帮助学生对照插图,结合朗读,理解诗意。放手让学生自读第2小节,鼓励学生加上动作,边读边演,让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语感,从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既培养了表演能力,又缓解了学生的疲劳情绪。第3小节则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哪些大孩子做的事,我都要学会?”以此激励学生不断努力,不断成长。最后让学生借助插图练习背诵,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这其中也渗透了背诵方法的指导。

三、给学生拓展的机会,强化自主意识。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自主发展、个性发展的促进者。在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仿编故事,给予学生自由表达的时空,意在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放飞他们想像的翅膀,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我觉得孩子的童真就是一首诗,我们要呵护这一份童真,永远保持童心、童趣。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有生命之源。

我长大了反思篇七

有专家说语文和思品是一家,思品上的好的老师语文也不在话下。我不知道这是充分条件还是充要条件,而今天数学教师的我却大胆地反串尝试上一上思品课,不管以前的我对思品课有多陌生,“结合生活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是我去上思品课的宗旨,上课不是去展示,而是去学习是我的由衷。

我执教《我长大了》一课时安排了三个板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关爱家人,帮助别人。让学生知道长大了要掌握一些生活自理能力,懂事了要关心家人,长大的标志还要看是否有爱心帮助别人。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以往的思品课程设计往往从成人对儿童的需要出发,以成人化的方式设计课程,设计的课课与儿童的兴趣和认知特点及生活实际相去甚远,这种课程对儿童来说是没有生气的、僵硬的、呆板的课程,它不仅会消褪儿童的认知兴趣,更会打击儿童的学习情感,尤其会对思品教育产生相反的促退作用。

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的时候力图让品德教育于无形中。第二板块“关爱家人”是让学生知道要关心家人,并掌握一些生活自理及关心家人的方法。让学生说说现在自己会做的事,一起聊聊自己会帮爸爸妈妈做的事情。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我顺势提出打算给妈妈、奶奶、阿姨做什么。在孩子们懂事的交谈中,孩子们知道了要关心家人,并印象深刻。“品德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提倡的一个突出特点。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生活即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教育才能产生真正的作用,并成为真正的教育。以品德而言,人的某种品德形成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所以我在第一板块“自己的事自己做”让孩子们整理书包,在最后结尾时让学生离开多媒体教室前整理教室, 让德在无形中深入了孩子的内心。

心理学家认为游戏是人类的本能和动机之一。儿童的活动和学习是从游戏开始的,哪里有儿童,哪里就有游戏,儿童的机体在游戏中得到锻炼,情感在游戏中得到满足,品德在游戏中得到发展。

在教学中我力图创设游戏活动,让孩子们的学习变得有滋有味。我让全班的`孩子整理书包,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性。当然,在儿歌那块教学中要是游戏化,课堂氛围将更将好好。

当然,教育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我的课堂更是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缺点:

⑴对学生的信任度还不高,不敢放手让学生讲。

⑵课堂上说话的语气有待亲切,对孩子的评价语言还欠个性,不够丰富。

⑶对低段孩子积极性的调动缺乏经验与方法。

⑷没有很好的发挥多媒体的优越性,我如果在朗诵儿歌时配乐,在活动时有优美的音乐相伴,学生将会更将轻松快乐。

⑸游戏教学的有效使用上还不够完善,缺乏条理性。

我长大了反思篇八

前不久,我上了一节公开课,教学内容是“小马兰长大了”,这是一节展示园本课程中有关种植的科学教育活动,教育目标是让幼儿关心、了解马兰生长的过程。

开学初,我带领幼儿了解野菜的相关知识,激起了他们种植野菜的兴趣,于是我结合时令,带领幼儿一起种植马兰,而且调动家长参与。为了方便观察,我们不仅在户外的种植基地种植了马兰,在班级教室内的花盆、牛奶盒子里都种上了马兰。随着马兰的生根、发芽、长大,幼儿又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什么水里的马兰根长得快,但发芽却很慢?”“为什么马兰种下去后叶子都枯萎了?”“为什么教室里的马兰比户外的马兰长得快?”等等。带着这些问题,我又引导幼儿做起了马兰生长的对比试验,种在水里的马兰一盆加上营养液,另一盆不加;一盆马兰放在教室外晒太阳,另一盆放在阴暗处;一盆马兰常浇水,另一盆不浇水,等等。幼儿给用不同方式种植的马兰都做上了标记,每天都去观察它们,在浇水、施肥、拔草、照顾马兰的同时,设计了观察记录,记录马兰的生长变化,还为户外和大棚中的马兰测量温度并记录下来。在将近三个月的时间里,幼儿获得了很多种植马兰的经验,但这些经验都是零散的、片面的,于是我设计了活动“小马兰长大了”,以收集、整理幼儿的经验,并让幼儿思考接下来还要为马兰做些什么。

由于亲自动手参与了种植活动,幼儿都踊跃举手来说自己是怎么种马兰的,有的介绍了种植的容器有花盆、牛奶盒;有的介绍了马兰可以种在水里和土里;有的介绍了种植用的工具。在幼儿介绍的时候,我出示了他们种植时拍摄的照片,引导他们回忆当时的具体情景,所以他们都能很详细地说出自己种植的过程和方法。

我提问:“你发现了马兰生长的什么秘密?”幼儿都举起了小手,还拿出了观察马兰的记录,有的说:“我发现马兰种下去后先枯萎,再长出新叶子。”有的说:“种在水里的马兰根比土中的马兰根长。”当我展示出幼儿种植的马兰时,他们的话就更多了,“我发现加营养液的马兰比不加营养液的马兰长得好。”“我发现浇水的马兰长得好,不浇水的马兰死掉了。”在幼儿告诉我他们发现的秘密后,我帮助他们提炼、总结经验,让他们知道马兰的生长需要水、阳光、营养和适宜的温度,并且了解到马兰是野菜,水多水少阳光下阴暗处都能生长。

幼儿在家或在幼儿园都接触过一些野菜种植的知识,但只有这些听到的知识而没有经过实践,很难形成真正的经验。只有在真实的实践探索中发展幼儿的经验,才会使他们加深对知识经验的内化。皮亚杰认为:“认知的发展不是由内部成熟或由外部教学支配的,它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通过他们自己的活动,逐步建立分化和理解认知结构。”对于幼儿来说,探索的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当马兰种下去开始不断生长时,幼儿被深深吸引了,他们每天去种植园地观察、浇水、施肥,同时学会了做标记、观察记录,学会了实验比较马兰生长变化,学会了测量温度,学会了思考问题.,学会了与同伴合作与分享,等等。在持续探索的三个月里,幼儿用心记录着马兰生长的每一个变化,积累了许多经验。而这一节活动就是在以前的一个又一个活动的基础上生成的,是一个系列、连续、由浅入深、主动探索的内容。如果幼儿平时没有亲身去做这些事,那么这节活动是很难流畅地开展下来的。

通过真实记录,幼儿知道了马兰种下去后叶子会先枯萎然后再长出新叶子,而且马兰淹水了也不会死,叶子还长得很大,这些都和他们开始猜的不一样。

幼儿在为马兰搭上大棚后,又发现

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大棚里的马兰长得快?”于是,他们每天为露天与大棚里的马兰测量温度并画出标记做好记录。通过真实记录,他们总结出不论什么天气,大棚里的温度始终都比露天的高,因此马兰长得快。在这些观察、记录的过程中,幼儿学会了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方法去探究马兰的生长过程和变化规律,这对他们今后探索其他事物、汲取新的知识经验都是很有帮助的。

植物的生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马兰的新叶子长大的时候,距离幼儿种植马兰已经有三个多月了,幼儿的记忆已经有些模糊了。我运用多媒体手段,播放了有关马兰种植过程中录制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这样促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将已有的零碎的片面的经验进行归纳、整理和提升。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社区防控演练总结 社区防控演练总结优选(优秀8篇)

    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相信许多人会觉

    礼貌的心得体会和方法(优秀8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

    2023年实用的员工承诺书汇编 员工承诺书汇编(汇总10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

    2023年邻居房子纠纷协议书(精选9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

    2023年心得体会的语及收获(优质10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己。接下

    2023年我长大了主题活动 我长大了主题手抄报汇总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

    寒假周记初中生 初中寒假周记(模板9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

    2023年工会旅游心得体会及感悟(大全11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

    最新西游记读后感读西游记有感 西游记的读后感西游记读后感(优质9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超能洗衣液广告词 洗衣液广告词(实用8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