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论文(精选21篇)

时间:2023-11-15 作者:书香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论文(精选21篇)

范文范本是在某个具体主题或领域下,总结和概括相关内容的一种文本形式。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常见题材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论文(精选21篇)篇一

摘要:改革我院高职护理专业与护士执业考试对接的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模式,以提高护士执业考试通过率和护士就业能力,通过实验班和普通对照班班级学生护士执业考试通过率和用人单位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反馈调查对比,论证与护士执业考试对接的基础医学课程改革的优势。

关键词:执业考试;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

护士资格考试制度和护士注册制度是世界各国护士管理的成功经验。随着社会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护理进入了一个加速专业化发展的阶段。我国护理教育的开展由于多种原因,发展的速度缓慢,管理质量落后世界发展的步伐。2010年7月1日执行新的护考大纲以来,我国加强了对护士综合能力的考核,增加了护考的难度。护士执业考试资格制度的不断完善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目标。纵观国内外护理教育及执业考试现状,我们发现,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模式各不相同,但无论哪种教学模式都不能很好的适应我国卫生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依据高职高专护理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国家护考综合能力测试要求,通过不断变化的护考大纲和历年护考情况,深入开展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和建立科学、合理、客观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规范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毕业生护考通过率、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是护理教育改革急需解决的一个课题。通过此项研究,我们希望能探索出一条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育与执业考试接轨并为临床提供优质合格的护理人才的教学模式,在全分院乃至全校范围内推广使用,从而大面积地提高卫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卫生事业服务。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教学对象为本院12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在12级高职护理专业新生中随机挑选2个班作为普通对照班,另外2个班作为实验班。我院同级所有学生均经招生统一考试入学,随机分班。其年龄、性别分布和入学成绩经统计学分析并无显著差异。

1.2教学方法。

普通对照班将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班将采用新的理论教学模式,尤其在理论教学中密切结合护考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结合历年考点进行串讲,教学中每一章节每个内容都密切结合护考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和历年考点串讲,实验教学和考核中密切结合临床实际。1.3评价指标实验结束后通过实验班和普通对照班班级学生护士执业考试通过率和用人单位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反馈调查对比等作为课题研究的主要评价指标。

2结果。

2.1两种教学模式执业考试通过率成绩比较。

3讨论。

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发现,我国目前研究针对高职院校与护士执业考试对接的基础医学课程改革的方向极少。本课题重点解决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与护士执业考试及临床实际脱轨的问题。鉴于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卫生职业院校没有统一的与护士执业考试对接的、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及考核模式,通过对现有的与护士执业考试对接的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模式现状的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在护士执业考试和新世纪对护理人才培养的要求下,传统的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实行与护士执业考试对接的新型教学模式是可行的。此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将护考大纲及历年护考情况、相关病案融入常规教学及考核中,同时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改革教学模式及考核内容,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护考通过率和就业能力,满足学生个人发展需要和就业岗位对高职护理人才标准的需求。本课题研究主要是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之与学生“取证”的内容和要求相对接,推广采用教学做一体化、项目教学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通过实验班和普通对照班班级学生护士执业考试通过率和用人单位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反馈调查,在护士执考通过率上两班虽没有明显差异,但用人用人单位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反馈调查对比显示,用人单位对实验班学生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普通对照班。

本课题是针对当前全国各类卫生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与执业考试、临床实际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实施性,若能广泛推广,对于提高本校应届毕业生护考通过率和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凌玉.我国护士执业考试的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07,(6).

[2]汪存友,于嘉元.于惊涛;美国注册护士执业考试合格线设定概况[j].护士进修杂志,2008,(16).

[3]潘晓锋.从护士执业考试谈改进护理专业教学方法[j].广西教育,2008,(9).

[4]陈红,郭兰君.护理职业教学中融入执业考试大纲的尝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7).

[5]吴晓璐.试探资格考试下的“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9,(14).

[6]杨雯,姜安丽.国外护士执业准入管理的现状及其启示[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17).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论文(精选21篇)篇二

从积极心理学出发,提出从以下方面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以增进学生的积极体验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为核心确定课程目标,以积极、生动、实用的内容为主体丰富课程内容,以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模式、提升教师的积极素质,创建积极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思潮,它利用心理学较为成熟、完善的实验测量方法,研究人类积极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潜能等积极方面。积极心理学强调关注普通人的积极力量,提倡以一种积极的观念重新解读人的心理现象,并在该过程中挖掘个体在现有条件下获得幸福感受的各种因素。

积极心理学相信人性的优点和价值,主张用积极的理念审视人的潜力与价值,使人的积极品质得到培养,人固有的正向力量得到激发,人格优势和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真正获得美好幸福的生活。积极心理学的本质与目标就是寻求人类的人文关怀与终极关怀,它以关怀全人类的福祉为宗旨,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认为,作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吸收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要素,着眼于全体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进一步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课程目标不仅是课程建设的出发点,也是课程建设的归宿。课程目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方向具有规范作用,它指导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评价等。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明确指出,能够时常体验到幸福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目标就是帮助人们增进主观幸福感,获得幸福体验。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不仅仅是矫治心理缺陷、预防心理问题,更主要的是挖掘大学生的各种外显和潜隐的积极体验,并在实践中扩展和深化这些积极体验,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品质和积极人格,使大学生能够学会以欣赏的态度对待生活,提升创造幸福的能力,增进大学生的幸福感。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面向全体大学生、促进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发展性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课程目标设计从内容上来说应当达到知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统一。课程教学不仅需要传授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训练促进知识在个体身上的内化,使之养成良好的心理行为习惯。

很多心理健康知识是浅显易懂的,关键是在学生现实生活中能否意识到,自觉转化为行动。只有心灵受到最真实的触动,才能做到知情意的统一。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人的发展,在于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人文关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精神,心理健康教育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设计中,尤其要注重结合教学内容中丰富的人文内涵,以情感人,以情怡人,以情育人,发挥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受到感悟,实现情感的升华。

我们的一切教育、思考和知识,都以怎样获得我们本性所不断追求的幸福为对象(自然的体系)。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也是关于人的幸福、发展、快乐、满意的科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价值就是健康(health)、和谐(harmony)、幸福(happiness)。在3h的价值指引下,应该把握以下三个方面来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

1.积极性。积极心理学以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组织系统为支柱内容,这就决定了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中应该注重积极导向,应该更加注重大学生潜能的开发、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在课程内容选择中,要注重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将提升主观幸福感、塑造积极人格、创造积极环境融入课程中,如在课程中,如设置“学会感恩”“塑造乐观人格”“积极的情绪管理”“爱与幸福指数”等专题,介绍和行为训练内容。

2.实用性。调查显示,对于课程内容的设置,大学生普遍认为除了基本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以外,更希望在课程内容中增加一些符合他们年龄和心理特点、更具有实用性的内容,所以,课程内容的设置必须紧密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和现实需求,将那些能够帮助学生走出困惑,提高心理调适能力、优化心理品质,使他们能够快乐地学习和生活的内容都列入课程内容,如开设与每个学生密切相关的人际交往、情绪调节、自我意识等内容的专题学习研讨。

3.以学生为本。积极心理学注重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实现个人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达到身心健康、生活幸福的目的,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实现了心理学研究的返璞归真。

4.欧美国家的学校心理教育理念正在从由“让学生适应学校”到“让学校适应学生、为绝大多数学生提供最有意义的教育”方向转变。以欧美国家的心理教育理念为借鉴,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根本,面向所有学生,选择符合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的、喜闻乐见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提升其自我教育能力,使之体会主观自我对解读生活事件的主控功能,培养其主观幸福感、乐观、自尊、希望等积极的人格品质。

大学生是处于特定发展阶段的群体,对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是阶段性、发展性的。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分层的教学活动,立足教育、重在指导,解决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成长中普遍遇到的问题。比如,可以针对大一新生的学习适应、大二学生的自我意识、大三学生的人际关系和恋爱、大四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创业等不同内容,开设有针对的辅导讲座。

三、以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改进高校心理健康教学模式。

作为学习气氛的重要调节因素,情感体验本身也是教学的组成部分,这一点在以体验为主、以自我教育为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有能够激发大学生的个人心路历程,并使他们在情感交融和思维激荡中产生强烈深刻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才能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发展提高的课程目的,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课程。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改变以单纯的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形式,应采用互动式、体验式、活动式等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情感体验、交往互动、反思领悟与行为训练,实现认识提高、反思建构、行为固化的统一。

案例教学与讲授教学相对,改变了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对有关知识、情感、意志的学习主题,为学生提供生动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思考,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心理现象、寻找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案例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实践性和生动性,它虽然不直接传授理论知识,但是却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案例为载体把学生引入真实的境界,引导学生认识现实、了解社会、融入现实社会活动中,鼓励他们自主参与,主动思考,扩展知识,提升现实生活经验,促进大学生自我心理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达到身心和谐。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引导、帮助和启发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的思维,重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互动性较强的课程,多数内容都需要学生参与互动才能完成。教学中,可以采用以小组分享为主的互动性教学形式,包括角色扮演、自画像、心理影片赏析、个案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分析反思自己,鼓励学生交流分享心得感受,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在感受中发展,在发展中成长。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某一假定的模拟环境,学生扮演特定角色,通过观察、参与、体验、反思等过程,在实践中得以体验,在体验中得以成长,在成长中得以提高。体验式教学以活动为载体,用生动鲜活的体验、体会、感想、启迪说话,抛弃了传统教学的苍白说教,通过团体咨询、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体验,使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和内省建构心理健康知识,体验感悟知识背后的意蕴,通过体验与实践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艺术,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教育主导者教师的素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视环境因素,认为积极的环境对于增进大学生的主观体验、塑造积极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秉承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坚持以外显和潜在的积极品质为出发点和归宿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教师是人类美德和优势的体现者和传承者,教师的言传身教对每一个学生都有着有形和无形的强大影响力。教师要自觉提升自身的积极素质,积极开发自身的美德和优势,善于调整心态,不断增进个人的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感、事业快乐感与工作流畅感,直接对学生施加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围绕着激发、大学生自主参与、自主体验、自主感悟而展开的自我教育课程。为发挥课堂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教育,教师就要打破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固着,以积极地展开教学,钻研教学技术,提升教学水平,采用多元化、活泼生动的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用个体的优势和力量感受生活,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乐观地面对未来。

教师要以积极的、欣赏的态度看待每一位学生,树立“每个学生都在成长、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的积极信念,充分尊重学生,重视学生自我成长的经验、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用心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优点,鼓励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将心理问题当做一个展现自我能力和挖掘潜在积极品质的机会,充分发挥潜能,将教育过程转变为学生积极主动的求知行为,变成师生积极互动、心灵对话的过程。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主导者、管理者,而是引导者、协助者、激励者,关心、接纳学生的精神世界,鼓励学生挖掘潜在的积极力量,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积极力量和美德,为心理健康教育开拓了新的视野,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回归本原,也促使大学生心理素质积极健康发展。我们要不断创新、深入探索,进一步构建完善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论文(精选21篇)篇三

摘要: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推进,受到创新教育理念的影响,高校在发展中应摒弃传统的管理理念,彰显个性化。因而在改革创新发展中,不仅要创新管理模式,更要努力适应其发展理念,推动其发展模式。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创新和发展。

学生作为学校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一个学校的管理服务对象,因而学校的发展要以学生为前提,高校管理中将创新管理作为管理的支撑要点,通过创新、高效的管理不但能代表学校的素养,更能代表学校的品牌文化。充分了解学生特点的前提下,开展适合于学校和学生发展的长效管理模式,让高校管理更具科学化。

一分析高校的管理形式。

目前高校的管理模式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是传统管理模式,是在现有规章制度的情况下,运用命令式的管理方式规范学生行为,这种管理是刚性管理,也是外部控制管理模式,管理中个体、组织和社团都处于外控范围外,所以民主化管理成分较少;第二,是组群中的自我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是借鉴外国的管理形式发展起来的,要求社团以及学生会开展自我管理,并要求运用柔性管理模式,让管理形式更灵活。第三,是群体和个体化管理,这种管理有组织性,把个体以及社团都控制规划在内部控制中,民主化的自我管理,让管理方式更具柔性。

二高校的管理现状以及思考。

(一)管理人员思想僵化。

部分高校没有开展管理改革的举动,究其原因是管理人员的思想比较僵化,管理运用的方法也因循守旧,宁可守着错误的保守管理模式,也不愿进行大胆的教育管理创新尝试。由于管理者习惯于这种管理模式,新的管理模式一旦推行就要重新适应,因而宁愿使用原有熟悉的管理模式。导致教育一直处于原地踏步的状况,不能更好的适应和满足教育改革的需要,也不能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

(二)管理停留在面上。

教育管理全部停留在“管”上面,没有重视教学服务,更没有重视学生自我管理,发挥学生会的智慧和作用,导致教育管理不能民主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发展起来。

三高校管理创新探索要素。

(一)创新管理理念。

创新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开展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由于人本管理时主要是将人的因素看成高校管理的主要出发点,管理进程中要重视人的想法,要根据人的特点进行管理,这样开展的管理更容易被广大师生接受,也能更好的服务广大师生,多种管理手段的应用,能调动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化的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可在校园范围内形成较好的文化环境,专家、教授都要通过学术研究工作积极的参与到校园管理中。且确立教师在办学和治学过程中的核心地位,激励教师积极参与管理,激发教师的责任意识,形成全校教师共同管理的教育管理新模式。管理中需要创新人本管理理念,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人,也是高校管理的主体,要求管理者在进行管理时能够理解、尊重,挖掘主体内涵,在保障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情况下,不但把学生看成管理对象,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且在管理中要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管理,结合教学活动,内化管理内容,进而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树立民主法治的育人理念,让学生了解自己需要履行的责任和应该享受的权利,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契约管理,因而法律意识的树立比较重要。学校范围内开展的民主建设是社会民主建设的关键,为了实现其建设的自由、平等和公正,高校建立民主非常必要。民主建设包括班级建设的民主化观、学生会成员的民主选择,这些民主建设要在大胆的尝试中不断深化,最终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

(二)创新管理制度。

1.深化学生自主管理。

需要深化自主管理,强化自我教育,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管理需要由外部控制走向内部管理的模式,不断强化学生管理制度,以直接管理为动力,制度管理充当基础,自我管理成为管理的常规形式。高校的管理价值观主要是决定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要素,学生在自我管理中能够成长,有自律意识,这将推助学生的成长,目前大学生普遍素质较高,所以有着独立意识和自我管理潜能,这将成为学生自我管理的主观条件,有效的促进教育模式,适应高校的科研教学改革模式,为学生的管理高效化提出重要意见,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也得到深化以及发展,学生在管理上更倾向与自主化管理模式。

2.优化信息管理机制。

优化信息管理工作机制,现代社会信息化飞速前行,网络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网络信息速度加快,冲击教育常态,网络中要凸现出多元的文化和多元的`价值,让网络交往出现平等化现状影响和冲击学生,学生的管理者需要有掌控网络的能力,加大正能量,减少负能量,学生管理者需要在网络技术发展的同时,构筑好网络学习的平台。例如,可以借助网络做好学籍管理,给每一位学生建立自己的数据库,数据库的内容包括:学生入学状况、在校表现情况、政治修养、道德素养等方面,并且体现出奖、助和贷的基本状况,把学生的性格和考评等因素加入进去。成为信息化管理的要素,学生结束学业以后,将这些信息当成礼物馈赠给学生,让学生见证自己的成长道路,从而让学生具有心灵感悟。

3.创新管理模式。

创新性高校的管理模式需要结合教育内涵,总结管理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并找准出发点,建立教育的目标,分层办学。要以就业为管理的前提,转变就业理念,开展适宜就业的管理模式,将终身教育看成是教育管理的背景。由于科技时代的飞速前行,信息和知识不断的更新换代,原有的校园知识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变化发展,所以要不断的通过学习补充新知识,借助高效的教育管理模式,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扩大高校的开放化程度,用以吸引更多的优势资源,满足高校发展中的多元化发展理念。

(三)创新型教师队伍。

健全相关制度,采取措施,做好严格的管理。管理中要为高校的教师创设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不但要借助优厚的待遇留住人才,也要在创新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奖罚分明中做好考核,综合评价。采用分析和交流的方式,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队伍,保障教师队伍的高素质。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可以为学生开展创新管理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很多制度的推行要求施行者主观认同,教师是推行制度的核心人物,因而要求教师有创新理念,能理解制度并推行制度。建设创新型师资队伍可以通过引进人才,聘请各个行业的精英,比如德高望重的政府官员和高级管理人员等,做高校的兼职教师用以提升高校的整体师资队伍素养。各界的精英讲学,不但能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也能传授实践知识。因为传授过程中加入自己多年的经验总结,让学生受益匪浅,对学生今后成长有较大帮助。

四结束语。

学校发展中,教学是核心,管理需要为教学服务。教学发展过程中也要带动管理体制,完善管理流程,如果教学目标中没有管理理念的融入,那么教学管理将没有保障。因而教育中要让教学和管理相互配合,提高办学素质,完善办学标准。

参考文献:。

[3]冯东山,盛新建,蔡冬栋.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考[j].,黑河学刊,,(11):31--32.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论文(精选21篇)篇四

积极心理学提倡对积极价值进行深入研究,注重激发人心理意识中潜藏的正能量,让人的心理能够朝着健康、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进而推动人身心的健康发展。积极心理学作为全新的心理理念,主要对三方面进行研究,分别是群体层面、个体层面以及主观体层面。无论是对哪一层面的研究,其最终的目的都是激发人的正能量,让人能够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以及工作等。

(一)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作为教学目标。

高校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明确培养学生积极心理这一目标,然后围绕这一目标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积极心理学对个体自身隐藏的积极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通过有效的措施来提升个体积极心理素质,心理学的这一内容值得教师借鉴,教师可以将此应用到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过程中,以此来激发学生心理的正能量,让学生能够积极应对生活中遇到的磨难。与此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中,还应该对学生的幸福感进行培养,教师可以通过相关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生活的信心,提高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感,以此来促使学生能够乐观生活。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为学生设定阶段性学习目标,短期目标实现的难度比较低,所以当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了目标之后,其自信心、学习积极性都会得到提升,这对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对学生多鼓励,给予学生更多积极的心理暗示,以此来促使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提高,能够以满满的正能量来面对生活。

(二)以积极心理体验为核心开展教学。

积极心理学倡导的是每个人心里都有隐藏的正能量,所以此理念认为积极心理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激发人心理中的正能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在这一心理学理念的引导下,高校教师在开展心理教育的过程中也应该提高对积极心理体验的重视程度,并以积极心理体验为核心来开展教学,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开展教学是需要达到教学目标的,而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又有着密切的`联系,鉴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将教学目标告知学生,并让学生通过讨论或者是参与实践等方式来共同实现教学目标。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为了使自己的教学观点更有力,通常会以具体的心理案例来开展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探索,从而寻找出其中隐藏的积极结果。教师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需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为学生找到正确的思路,帮助学生通过心理体验来解决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对积极心理体验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自己心理积极性的挖掘,以此来促使自己心理健康发展。

(三)构建完善的积极心理教学体系。

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两者处于对立状态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的教学自然无法发挥心理教育的作用。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融入其中,构建完善的积极心理教学体系。在构建教学体系中,应该将高校教育工作都融入其中,将课堂教学影响、家庭影响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影响等因素归纳到一起,然后通过召开座谈会或者是真人现身说法等方式来使课堂内容不再空洞,课堂教学氛围更加融洽,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对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理论联系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多亲身体验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日常心理辅导,以此来促使学生心理疾病能够得到尽快解决,其心理能够健康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高校应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引导下对当前的心理教学进行深入改革,以此来促使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论文(精选21篇)篇五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如何让大学生正确面对当前社会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勇于应对压力,保持内心的安宁与和谐,提升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创业,是目前高校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我国高校心理健康已经在理论以及方法上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并且已经形成了一种科学体系。在创业教育中,合理地借助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可以提高创业实效性。就业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借鉴积极心理的理念和方法可以提高就业创业的实效。社会在快速转型的过程中给学生带来发展的机会,同时也让很多的大学生产生了迷茫的心态。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对合理地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模式显得特别重要。

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在传统心理学的基础上,开辟了新的、积极的研究方向,是一场心理学革命,也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积极心理学表明,人积极的一面可以使心理学的研究更加注重培养人性中那份固有的力量,使学校在教育管理和咨询交往方面更为有效,很多高校开始研究和应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念,主张利用人的积极力量,以真、善、美为研究对象,倡导积极的人性论,并以此来激发大学生潜在的积极品质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掘他们的潜力并获得创业的成功。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注重用科学的方法对幸福感进行研究,用积极的角度去看待人们的心理,关注的是心理健康。

有一部分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存在攀比心理,通常和好的同学相比,有很强的功利性。由于每一个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具体情况不同,创业的条件也千差万别,再加上我国市场竞争机制的不完善,根本无法保证公平性。还有部分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报考的学校和专业都是家长一手包办,他们不清楚自己的毕业去向,也不确定自己是否喜欢这个专业,处于迷茫的阶段。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环境,他们不主动去寻找就业和创业的机会,而是被动地等着家长和老师介绍和安排。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

现如今,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状态,校内的软件与硬件配套设施已经形成了一种水准和规模。国务院也先后发了几部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更多有益于心理发展的途径和方法、解析心理的各种现象、培养更加优秀的品格。在此基础上,也要更加细化地帮助大学生克服心理上的各种压力,让他们成为善待他人、悦纳自己、关心集体、珍爱生命的优秀高素质人才。而进行校内的实际操作时,对精神疾病与心理问题的防治是极为关键的,特别是心理问题。就此问题,高校要展开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活动宣传以及心理辅导等。在这些校园活动的帮助下,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有了重视,开始有了自我抵抗心理危机事件的意识。可是,目前这种将预防心理危机以及心理疾病作为重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属于一种“消极心理学”。此种取向还存在很多的弊端,与新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

(一)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的自主性。

积极心理学认为,就业创业是一个教育的过程,从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起,就要培养学生形成独立自强的意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摆脱对家长和老师的依赖心理。因此,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创业的自主性,让学生自觉地去思考、去分析、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要始终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创造力和创造的潜能,这样教育者才能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意识自觉地纳入自己的教育计划中。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在评价学生时,不能仅根据考核结果而对学生作出优差的评价;教师要营造民主、宽容的教育环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励他们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

课堂无疑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学习渠道,因此把握住课堂非常重要。教师想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水平,就一定要将就业指导教育贯穿到整个教育中去,更好地推动大学生对就业知识的内化。同时还要充分意识到,就业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还直接关系到个人未来是否能够更好地发展。一定要对职业指导课程进行完善,加强此门课程与人际交往、职业规划等课程的有效融合,进而更好地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此外,还要按照学生、年级以及学习进程的.不同来进行职业指导教育,指导要有一定的侧重性,使其贯穿到整个教学中去,完善职业指导教育的内容。在教育的目标上,应该将帮助学生完善自我、认识自我,培养积极的学习生活态度作为主要目标。学生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中完成社会关系的学习。关于教学组织,大课堂的学习方式已经显得非常落后了,应该实行小班制,这样才能让学生和教师有充足的互动,提升教学体验。关于教学方法,也应该多种形式相结合,利用案例法、小组讨论、体验法、团体活动以及讲授法等,在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品质的同时,也让学生对课程更加有学习兴趣。在最后的教学评价部分,也可以采用新颖的测试来完成评价。不仅是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咨询辅导也应该加以重视。心理咨询分为障碍性咨询和发展性咨询。其中,发展性咨询也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高校中的优势尽可能地发挥出来,让心理辅导变得更有探索性、体验性、普及性,让大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改变自我、认识自我,从而形成积极的心理品格。

五、结语。

高校学生进行积极人格的塑造是非常有必要的,虽然我国在这一方面的普及还有很多的困难和障碍,但是社会与学校会不断地推广和完善,因为其对社会积极氛围的建立以及培养下一代优秀综合性人才都有很大的积极意义。这就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引导下,增强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念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让他们能够成为未来综合性的社会人才。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论文(精选21篇)篇六

今天上午,我们锦华小学和古寨小学共同举行了依次健康教育研讨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的有来自两所学校的教师10多人,同时参会的还有教科所的主任和心理健康负责人。活动中听取了县小学心理健康负责老师,对于目前他们学校有关心理辅导活动的开展的一些情况与做法,并且听取了三节心理辅导课听课之后,与会的代表就有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展开了讨论,教科所主任还转达了区教育委员会的有关精神和要求。由此可见,我们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无疑是先行了一大步,通过学习,感慨颇多,让人感到沉重与责任重大。下面谈几点我对心理健康有了新的认识体会:

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综合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结果,近13%全球儿童和青少年在心理和行为方面存在问题,并且在近几年呈上升趋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当今家庭、学校和社会一个亟待关注的重要课题。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要求,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我国将今年卫生日的主题定为“快乐心情,健康行为---关注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作为儿童教育的主要环境――学校,现在对这一方面都十分关注。我省今年也明确地把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作了明确的要求:乡镇级学校在xx学年开始必须专门有心理辅导老师;该老师必须经过培训,有上岗证。

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情况也不是很乐观,更是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与提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和学校开展起心理健康教育,社会上的一些机构也积极参与到这方面工作中。大家都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本来是好事,但是,现在确实存在一种把学生中心理不健康的数据无限扩大的倾向,以此来抬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身价”的现象。还有的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误解为“心理学教育”的现象,虽然在开展,但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展开以及形式等都要慎重,要注重实效性,要根据不同情况体现多样性。在小学,应以游戏和活动为主。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论文(精选21篇)篇七

摘要:中小学生的思维单纯,容易受到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产生各类心理问题,这会严重阻碍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然刻不容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是专门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科,然而当今中小学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正在向着学科化、德育化的方向转变,教师仅仅将其当作一门普通的学科来授课,没有主动关心学生的真实想法,学生过于被动,不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形同虚设,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的缓解。本文将论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的构建方法,以期提高质量,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论文(精选21篇)篇八

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关系到社会稳定,长期以来,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工作都是以传统心理学为指导,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不同于传统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心理品质,对民警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启示意义。

在以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为伟大发展目标的今天,整个社会的稳定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公共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犯罪手段也在翻新变化,而民警队伍又不得不面对人力匮乏和任务趋增的压力。公安民警长期与社会反动势力作斗争,接触更多的社会阴暗面,时刻面临生命危险,巨大压力下极易产生心理问题。由于工作性质有关公众安全,公安民警如果没有优秀的心理素质,不能坚守职业道德,将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危害。因此,不能忽视公安民警队伍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要对已经患有心理疾病的民警进行及时心理疏导治疗,也要关心其它并未产生心理疾病的民警,提高其心理抗压能力,引导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才能确保民警的警务能力。

一、我国民警心理健康教育状况。

公安部高度重视心理健康工作,开展多方面系统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国各地的公安机关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工作,通过建立心理辅导机制、举办心理健康专家讲座、建立心理健康服务档案、心理健康服务走基层等多种形式,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工作,有效改进了我国公安心理健康状况。

虽然我国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绩,但是也不能忽视光环背后的不足之处,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目前,主要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工作内容较为局限,不利于长远发展。我国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工作对象为已经产生心理疾病的公安民警,工作重点在于如何引导民警走出心理疾病的困扰,属于被动式的应急处理。虽然帮助解决了民警的心理问题,但是,却忽略了其它无心理疾病民警的积极心理教育需求,也令心理健康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公安民警间具有异样色彩的敏感问题,容易导致部分问题民警产生抵触情绪。

其次,忽视环境建设的重要影响。公安民警的心理状态离不开公安内外部环境的刺激与反馈,积极向上、正向激励的管理制度与队伍文化有利于养成公安民警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而在此方面公安队伍中缺乏有效的探索与尝试。

最后,工作体制尚不健全,流于形式。公安队伍中的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多为兼职,没有建立起专业的人才队伍,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续发展。心理健康工作队伍力量有限,且心理健康中心基本也是设置在距离基层民警较远的警校或办公大楼等处,没有深入到基层民警中去,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积极心理学的正式提出,得益于赛里格曼(m·seligman)的积极推动。他在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组织多位著名心理学家研讨了积极心理学的学科结构及理论基础,并确立了积极心理学的三个主要研究领域:积极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

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演变,心理学经过了多年发展研究,终于从哲学的分支和神学的归属中分离出来。心理学有三个光荣使命:一是治愈精神问题,二是帮助人们获得更多快乐,三是发掘和塑造智力超群的人才。在二战前,积极心理学已有初步思想,但并未真正得到有效推动。尤其是二战后世界破坏严重,面对众多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受到严重战争创伤的患者,心理学的治疗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民众迫切需要尽快将得到心理学的帮助,尽快走出战争阴影,走向美好生活。在此形势下,心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变成了从病患的`负面角度和以医生治疗患者的模式来研究心理学问题,即消极心理学。

非常讽刺意味的是,人类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越发进步,但人类面临的心理问题反而以更快的速度在增长。而另一方面,人们也在逐步审视心理学的学科定位问题。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心理学应该为全人类的生活提供技术支持,不应仅仅局限于服务问题人,为其治疗心理疾病,还应包含正常人,即使没有患上心理疾病,也可通过心理学的技术,获得更好的生活和精神追求。任何科学都是来自于问题,心理学同样也始于心理疾病的研究,但是却不能将学科研究方向局限于治疗心理疾病。如果过分追求治疗价值,仅为心理问题患者服务,那么心理学的其它价值将会将会逐步流失。

人类的心理情感不仅包含愤怒、焦虑、压抑、郁闷等消极情感,而且包含愉悦、欢乐、幸福、满意等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需要通过科学手段来排解,同样,积极情感也需要主动发现、创造和引导,引领人类进步。历史和实践证明,越是和平稳定的社会越是需要积极健康的心态,社会文化越需要人们富有创造性、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欣欣向荣的生活状态,同样,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又反过来激发人类的创造力,促进了时代进步。

积极心理学采用新的视角,对主流心理学进行了完善,拓宽了心理学研究领域,致力于对人类的美德、幸福感和发展潜力等积极品质进行深入广泛的探索,积极主动的发现、研究、引导和培育人类发展中的各种积极力量,帮助人们创造幸福生活。

积极心理学从一个新的角度审视心理学的学科基础和人文立场,它更为全面的看待民警的心理问题,开拓了一个心理学研究新的角度。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民警心理学的研究不仅有消极的治疗疾病,还可以培养发现民警的各种积极向上的美好品质,引领民警走向美好生活,实现人生价值。

(一)转变心理健康工作理念。

由于工作性质与众不同,公安民警日常工作中面临着更多的危险,接触更多社会的阴暗面,承担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自公安部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来,工作主要内容在于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治疗,保证民警执法能力。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较为贫乏、形式较为单一,同时,使得公安民警对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产生了误解,认为只有神经不正常才需要心理教育,不愿意接受心理咨询,导致了心理健康工作者和民警的对立。

如果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那么以上问题则会迎刃而解,它认为除消极品质不可忽视外,民警的勇气、信任、责任等正面阳光的品质也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引导,可通过主动的发现、探索,采取措施积极的引导和塑造公安民警的积极心理品质,引导民警走向幸福,共筑美好家园。

(二)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

人的心理健康情况是一面镜子,是对外在环境的一个直接反映。如果一个组织的个体心理健康状况都比较差,那么一定是这个组织的内部系统和外部环境出现了问题。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差的工作环境会降低公安民警的满意度,容易产生消极低迷的情绪。同时,公安系统的组织系统科学性也影响到民警的心理健康,考核的公正性,奖惩的公平性,人事任免的科学性,都是影响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积极的心理品质不仅能防范和治疗消极心理品质,而且会促进人类创造力的提升,促进社会进步。同样,积极的心理状况对于公安队伍的战斗力持续稳定有着非凡的作用。对于当前的公安系统,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考评激励制度,如何提高公安队伍在社会公众的良好形象,如何促进公安民警的社会认可度提升。

(一)增强民警积极心理体验。

积极的心理体验是强调人类以幸福的心态回忆过去,用乐观的心态做好当下,并对前景充满期待的一种心理态度。自我感知的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它来自于自我感知的生活状态、工作状态等与自我预期达到的状态保持一致,从而由衷生成一定心理满足感和成就感,产生自我肯定的激励。由此推之,积极心理体验强调的是一种个体自我感知的状态,具有主观性。

具体实践中,需要采取措施有效引导和加强公安民警的积极情感体验,避免消极心理。一方面,可通过情绪管理等课程,有意识的引导和培养公安民警的自我察觉能力,强化对积极情感的体验,回忆过去的美好生活经历和幸福的生活点滴,避免产生消极的情感;另一方面,引导公安民警关注当前发生的愉快经历、感受工作生活中的快乐瞬间。

(二)培养民警积极人格。

积极健康的人格对于人类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消极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可以防范负面心理的发生,促进人类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维护人类幸福生活。

1.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研究表明,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使人体产生化学反应,提升愉悦感。可为民警制定合理的体育锻炼计划,定期组织愉悦身心的业余活动,鼓励民警脱离不良嗜好和低级趣味的活动,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业余活动,有助于良好心理状态的形成,降低民警内心的焦虑,释放压抑心情,宣泄负面情绪,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改进民警的自我认知体验,促进积极人格的培养。

2.坚定民警工作信念,保证工作热情:公安机关要有计划的开展公安民警岗位培训,宣传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民警的先进事迹,让每一位民警同志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视保卫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天职。不将这份责任看作负担,而应看做一份荣耀和自豪,要以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为己任,代表积极正面的力量时刻准备与反面势力作斗争。

3.塑造民警积极心态:个体心态是个体由过去或正在发生的事情引起的一种在一段时间持续出现的一种综合心理状态反应,对个体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直接的影响。要有意识的组织民警交流,回忆生活和工作中的幸福快乐时刻,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事情充满幸福感和满足感,能够激发工作热情。对于工作努力、成绩突出的民警要进行正向激励,引导塑造民警树立积极心态,塑造良好的民警工作氛围。

(三)构建积极的组织系统。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每个人类个体都是社会人,需要得到其他社会成员的认可和尊重,如果缺失,则会造成社会归属感的降低甚至丧失,阻碍社会适应度。同样,公安民警也需要得到包括政府、社会公众和家人的认可和鼓励。应建立以公安民警为服务对象,政府、社会、家庭等各方面提供支持的民警心理支持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有效树立民警的积极心理品质。政府应通过媒体宣传公安民警的正面形象,并对公安队伍中的丑陋现象及时予以改正,接受大众监督,给予公安民警支持,使公安民警认识到本身职责的神圣感;社会大众也要对公安民警多些包容与支持,给予尊重与鼓励,让公安民警认识到自身的重要社会价值,树立自身存在感和荣誉感;家庭成员也要对公安民警多些鼓励与包容,少些牢骚和埋怨,给予更多的温暖,使公安民警感受到家庭的幸福与温馨。同时,也应在公安系统内部建立积极正向的激励机制,少些惩罚机制,激发民警工作热情;鉴于民警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应依据不同岗位建立弹性工作制,兼顾工作和家庭,提升公安民警工作满意度。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论文(精选21篇)篇九

(一)课程内容脱离实际。

传统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以心理学知识的传授为主,有意或无意忽视了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现状和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从而导致课程的内容与中小学实际教学的需要严重脱节。随着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推进,多数学校已开始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学生也不再是惟命是从的“乖孩子”。教师在这种新型师生关系中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如何引导学生的情绪等等问题,在现今的教育心理学课程中都很难找到相应的答案。

(二)重理论阐述、轻实践应用。

长期以来,高师生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多以普通心理学学科体系来组织教学内容,这对于以此为专业的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适当的.,但对高师生来说,则是不适当的。教育心理学虽是师范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但高师生学习这一专业课与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学习该课程应该不同,后者学习的侧重点在于学科理论本身,为日后从事该学科的教学与科研服务,而前者学习的侧重点在于学科理论与教育实际的联系,为日后的教书育人工作服务。正是这一差别,决定了高师生的教育心理学课程应该特别重视实践应用,而不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由于课程定位的错位,教师在课堂上基本上是给学生介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讲解教育教学中心理学基本规律的内容,而鲜有如何应用心理学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内容。由此导致高师生往往有轻视教育心理学课程的“老毛病”,在他们看来专业课程可以提升自己能力,而因为教育心理学课程由于实用性不强,只要临考背背过关就行了,从而缺乏对教育心理学课程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重教师教而轻学生学。

作为培养高师生未来教师能力的课程之一,教育心理学课程应更加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为了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应重视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作为高师生公共课的教育心理学课程,却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型模式,非常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barr和tagg早在1995年即指出,在教学方法上,一种新的范式正在形成,传统的教师讲授范式正在被学生学习范式所取代。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将学生看成自己知识的主动发现者和构建者,而不是将学生看成“被动的容器”,由教师来给学生填充知识。全国著名的教育改革典型,山东杜郎口中学即是通过强制规定教师在课堂上最多只能讲10分钟的方式,逼迫教师从学生的学上下功夫,让教师在教学中想方设法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学习。杜郎口中学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后,连续多年教学成绩突出,特别是该中学升入高中以后的学生,表现出了明显的学习优势。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育心理学课程确实存在教学上的弊端。

二、情绪劳动能力培养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改革设计。

(一)自我情绪体验与调控课程设计。

生活中,人们会由于需要是否被满足而产生不同的情绪状态。对自我情绪的体验是个体认知自我情绪状态的重要前提,也是个体自我情绪调控的基础。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自我情绪的体验与调控能力是其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通过教育心理学的课程设计,可以而且应该让教育心理学课程肩负起培养高师生情绪劳动能力的任务。自我情绪体验与调控的课程可以采用情境回忆、情境创设等模式进行,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中安排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最高兴、最受打击等生活事件,然后请学生回忆当时的情绪感受,并指导学生正确认知自己的情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特别注意提示学生回忆自己是如何从负性情绪中恢复过来的,并让学生讨论这其中有没有情绪调控的内容,调控的方式方法是不是合理等等。情境创设则是教师创设某个能让学生产生较强情绪体验的情境,并引导学生感受和调控自己的情绪。情境创设的教学对于老师来说比较难掌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需慎重使用。

(二)他人情绪理解与调控课程设计。

对他人情绪的理解与调控是高师生情绪劳动能力培养的又一重要方面,该课程的设计可以采用故事回放、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形式进行课程的教学。故事回放是教师选取典型的情绪情感故事,采用录像播放的形式,让学生先观看故事,然后请学生感受故事中人物的情绪与情感,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分享;角色扮演的课程设计则可以安排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人的情绪与情感,这种教学设计的关键是让学生真正投入到所扮演的角色中去,因此教师对故事情节的设计很重要,另外就是教师还需努力营造一种与故事情节相一致的情境,尽力让学生投入到角色之中,获得更深刻的他人情绪体验。对他人情绪的调控培养则需要教师在教育心理学课程中教授学生必要的调控技能,并安排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另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将调控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在培养高师生情绪劳动能力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收集学生应用情绪调控技能处理生活问题的实际案例,以作为今后教学的重要展示材料。

三、结语。

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改革绝不仅仅只是在教学中培养高师生的情绪劳动能力,但情绪劳动能力作为高师生未来从事教师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应该在教育心理学课程中受到重视,并应从高师生未来从事教师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考虑如何在教学课程的设计上突出情绪劳动能力中体现教师胜任特征的方面,从而使教育心理学课程在培养优秀教师的任务中,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论文(精选21篇)篇十

7月23日“有幸”参加了20__省高校新任辅导员岗前培训班,“走运”聆听了__省委教育纪工委__书记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报告。受益匪浅,体会颇多。

一、重新认识了“健康”、“心理健康”

蒋书记在报告开始前问了大家一个问题:“你觉得什么是健康?”培训班的老师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我也思量着健康的标准:应该是一种积极且持续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表现为身心无恙、品行端正,情绪稳定,意志坚强,人际和谐……但是听了蒋书记转述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健康的定义: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还是让我自惭形秽。这也让我觉得在以后的工作中不能仅停留在关心学生的“身”“心”方面,还应该在大学生活中力所能及的去引导、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当然在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的基础上,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显然是一门庞大复杂的系统学问,不可能紧靠辅导员一人之力就能解决,它需要学生本人、学生家庭、任课老师、辅导员老师……各方的合力才有可能解决。

作为学生的引路人之一,在倍感荣幸之余也有些许压力,担心自己能力有限,误人子弟,虽然这份担心有点夸张,但是作为辅导员老师还是应该力求尽善尽美,严格要求自己,在辅导学生前扪心问一下,自己凭什么去辅导学生,这样才会更加有责任使命。让学生接受高质量的辅导同时,自己也快快的成长起来。当然短时间内成长的快,也就意味着成长伴随的“痛苦”来的也越加猛烈,因此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应该做好吃苦的准备,多学习,多锻炼,争取让自己有能力、有方法去为学生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与学生共同成长和进步。

我在做兼职辅导员老师前,在学生工作岗位历经班长、协会主席、学工处助理,加起来已经4年多了,也一直认为自己是个积极肯干、身心健康的人,却一直没能有机会系统的学习过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遗憾之余多了一份庆幸,庆幸的是接下来我将担任学院心理自助中心的指导老师,对于这份熟悉但并不擅长的工作,相信我还有很长的学习之路要走,因此肩负重任,所以更需加倍努力,在这里也悄悄许下一个愿望,争取在未来的时间里通过三级心理咨询师的资质,能够更加专业的去解决学生遇到的心理方面的困难之余也多学习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回到报告来,其实听了报告,我还是体会颇多,辅导员老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之一,想要成为一名成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老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育人技能外,更需要的是辅导员老师本身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辅导员老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在刚刚入学的新生同学们眼中,辅导员老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是权威者--甚至比父母还高的权威力量,因此辅导员老师的言谈风度、待人接物……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

所以,辅导员老师更需要有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这也是不久的将来和新生同学们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同时也是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包括我在内,期许每一位辅导员老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身的人格,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更好的去“辅导”学生。假如有一天学生和辅导员老师在一起有如沐春风,轻松愉快的感觉,而不是一种紧张、如坐针毡的感觉,我想这应该是一名合格的辅导员老师了。

二、诱发学生心理波动的原因。

正如报告中蒋书记所说,我们的学生目前正处于一个“高压”社会,来自竞争、评奖、评优、升学、就业,甚至是家庭、恋爱……各方面的压力,学生在大学校园里面会遇到各种不可测的变数,引发了学生心理问题的上升,也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是啊,我也是亲身经历过的人,身边也有一些这样、那样的同学让我意识到这一点,在大学校园里面正是这些不可测的变数是诱发学生心理波动的主要原因,在报告现场淮海工学院的辅导员老师分享的两个案例也恰恰说明了这一点。审视我们目前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我个人也是存在着些许不足,还是刚才说的那句话,让自己快快成长起来,吃点苦、受点累不要紧,不能因为个人原因“误人子弟”。所以辅导员老师们,我们应该更加努力了。

三、辅导员要有“品”:谦虚、随和、公平。

不管是处理好辅导员老师与学生的师生关系,还是处理好学校事务、学生之间的关系来说,都必须谦虚、随和、公平又不失严格……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其他问题时,要有平等、共同学习的意识,遇事多一些商量、多一些沟通,或者和学生经常性的多一些交流思想、交换意见。辅导员老师更需要心胸宽广一些,要有一种容人、容事的胸怀,甚至要听取不同的意见和学生的批评,宽以待人,多一些理解、关怀和友爱之心。这样在给学生做好示范的同时也会使做人做事的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育人同时自己也要学会减压。

辅导员老师在大学校园里面似乎是一个超级忙碌的角色,正如一位老师举得一个例子:“千根线下面只有一根针。”学生党建工作,学校的组织部要给辅导员安排工作;学生团建、校园活动,学校的校团委要给辅导员安排工作;学生资助、学生日常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学校的学生处要给辅导员安排工作;甚至学生在课堂上迟到、早退、旷课,学校的任课老师也会找辅导员老师;每年的新生入学就更是忙上加忙了。辅导员的工作苦、累、压力大。尽管如此,我们周围还是有很多辅导员老师爱着这份职业,因为辅导员老师这个职业赋予了我们太多的赞美,但同时也给辅导员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正是如此有时会感觉有些许的的压力,因此辅导员老师在育人的同时也要学会自己减压的方式,心情郁闷的时候,打个球,出身汗,吃点零食,看个电影。找个知心的领导也好、朋友也好、家人也好聊聊天,心情自然会好了。

正如报告中所说郁闷的时候谁都会遇到,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郁闷和抑郁症的最大区别就是,郁闷找个合适的方式让自己的心情变好,抑郁症就是郁闷的持续了,当然说这些并不是说我或者辅导员容易出现郁闷,同时也是号召大家生活中多一些观察、多一些细致,很多同学、朋友诱发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往往是缺乏早期的关注、关心和正确的疏导。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论文(精选21篇)篇十一

大学生是一个特俗的群体,是一个承载着社会和家长期望的群体,他们正处于青年的中期,心理素质发展较快,处于成熟与未完全成熟之间,这期间,学生的心理问题尤为突出。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1.许多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中国青年报》于2004年7月4日的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中14%存在抑郁症,17%存在焦虑症,12%存在敌对情绪。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是高校的一种常见问题。2002年2月23日,作为清华大学的大学生刘海洋,用硫酸泼洒黑熊致使严重烧伤;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的大学生马加爵,将四位同学杀害;2010年3月30日,大学生曾世杰因被人嫌弃样貌丑,致心理失衡后产生杀人泄愤恶念,在校园内持刀杀死一名女生、刺伤两名男生;2014年11月20日,天津城建大学二年级学生翟清松先在寝室内持刀将同宿舍同学何某杀死,随后将相邻宿舍的同学杜某捅伤,最后把自己反锁在寝室内,开始自残。……这些大学生因心理健康所导致的严重事件,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大学生心理问题具有多样性。目前,许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都存在着不同的问题,主要有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精神抑郁症、疑病症和感情危机等不良心理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生活环境或学习环境不适应所引起的焦虑;经济贫困导致的心理失衡;人际关系难沟通导致的苦闷;恋爱与性关系危及情感问题的困扰;就业竞争产生的心理紧张等。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不健全、经费不足。1990年,我国就已经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截止到2001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高校有30%—40%已经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建立了心理辅导室,同时,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和讲座等,其中有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水平和规模。但是,仍有很多高校都没有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有的高校设有机构,但是无论从人力、物力还是财力方面,都比较缺乏,无法正常开展工作。2.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缺乏专业师资队伍。在实际工作中,多半心理健康工作的教师都是兼职,有辅导员、学生处干事、学科教师等,他们即便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是还是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他们会从思想教育上来帮助学生,这样不仅不会从心理上对学生们进行辅导,反而会引起学生们的反感和厌恶,导致学生们心理健康问题更加严重。3.忽视社会和家庭的配合。大学生心理讲课教育出了学校的教育外,还应该考虑到其他社会因素。其中,家长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关键,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支持,直接关系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开展。高校应该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到家庭中去,与学生的家长密切联系,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以舒缓。

1.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增多,我们要建立多格局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学校和社区相结合、教育与指导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网上和网下相结合、咨询和自助相结合等特点,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高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真正的纳入到工作计划中,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设立组长,全面负责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建设。2.组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对于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要求也相对较高,所以,组建一支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中的关键。无论从学历上还是专业上,都应该有高要求,建立一支具有高学历、高标准、专业水平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进行专业的培训,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能够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鉴定、分析,并对其进行心理的矫正。3.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环境。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很多问题都是因为家庭原因长期积累下来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同时,也应该讲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到家庭中去,对学生的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也十分重要。有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因为家庭环境积累下来的,比如溺爱过多,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教育过程中家长注重成绩,造成学生压力大等问题。所以,学校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促进学生更快的摆脱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素质在大学生全面素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影响着人才的质量,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才前面发展的必备条件。为此,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高校要不断的加强大学生的承受能力、适应能力、控制能力等的培养,使他们能够战胜自己的困难和挫折,正确认识自己,超越自己。这就要教师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用心灵去塑造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2]田爱民,赵永吉,王仲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教育对策探讨.高等农业教育,2007,2:90-92.[3]温家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探析.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2):16.

[5]贾巍.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牟艳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向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论文(精选21篇)篇十二

1、了解归因的重要意义。

2、指导学生学会积极的归因,树立自信。

引言

如果你最喜欢的电影演员演了一部非常糟的电影。你会怎么解释呢?有几种可能的理由,例如:也许他那阵子身体状况不佳,也许他家里突然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也许他因为搭档太差劲,而不能发挥如意。也许他本身就是一个并不高明的演员。他以前的成名全是偶然。如果你选择了前三个之类的非赏演技的原因,你还会喜欢那个演员,如果是最后一个归因,你肯定不会再像以前那么喜欢他了。

对自己更有信心。

这两例都说明了同一行为不同归因的不同效应。

将认为自己失败的与认为自己成功的分开。根据反馈来分析,向学生解释正确归因的方法。能力、努力、运气和任务难易是分析学习或工作成败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有自信心的人把成功的原因归因为自己的能力强,而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己不努力。认为自己要努力程度到了自己必定成功。相反,缺乏信心的人,常把成功的原因的归为运气好,任务容易、自己无法决定的外部因素,而把失败归结为自己能力差甚至无能。(积极归因:当失败时,要告诉自己“这次失败是因为我的努力不足,我的能力是足够的,只要我努力了,无论下次任务有多难,我都可以战胜困难”)

指导学生阅读林肯的故事,并在每次失败中找出可能的原因。

讨论两个问题:

1、最终是什么原因导致主人公最终坚持不懈?

2、揭示主人公就是著名的美国总统林肯。这时,你会怎么归因?

分享:故事《沉香与木炭》

引导:每个人都是一座金矿,调整自己的归因倾向,学会积极归因,走向成功。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论文(精选21篇)篇十三

我们选取山西晋煤集团宏圣公司新入职员工230人,对其心理健康现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有90个自我评定项目,包含可以分别反映心理健康的9个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症状自评量表分为5个级别(1―5级),5=严重、4=相当重、3=中度、2=轻度、1=从无。计分方法为总分是90个项目所得分之和,超过160分,可考虑筛选阳性。任一因子得分超过2分即被界定为阳性,说明可能存在该因子所代表的轻度心理问题,超过3分说明可能有较明显的心理问题,超过4分说明可能有严重的心理问题。

研究的方法是以问卷调查法为主,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取的.统计软件为spss17.0,将数据逐一录入建立好的excl数据表中,先进行简单的统计,然后将excl数据输入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二次核对数据,并在核对无误后进行统计分析。

由此表可知,在强迫症状、抑郁、恐怖和偏执四个因子上,男性员工与女性员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在强迫症状、抑郁、恐怖和偏执的程度上显著高于男性,在其它的各因子中,男女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从表中可以看出,各因子分均低于煤炭井下工人,其中躯体化、敌对、恐怖、偏执四项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新入职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是非常好的。

新入职员工男生与女生心理健康的差异分析。女性在恐怖、偏执、强迫症状和抑郁的程度上显著高于男性。女性与男性相比较,首先有生理方面的差异,其次是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最后受社会其它传统因素的影响,使男生与女生心理健康存在差异。新入职员工与煤炭井下工人结果作对比,结果显示,各因子分均低于煤炭井下工人,表明新入职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是非常好的。

三、新入职员工心理健康调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

新入职员工是企业的新鲜血液,代表着新生代的思想,因此,新入职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对企业发展非常重要。而目前来说,煤炭企业面临行业下滑等形势,使煤炭行业的员工思想极其不稳定,人心惶恐,经常会有上访事件发生,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挑战,因此,加强对新入职人员的心理调查,对新生代员工能够精准把脉,找准新入职员工心理状况,能给思想政治工作者带来科学依据,从而知道从何下手去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保障企业平稳发展,为企业解危渡困提供坚实基础。

此次调查显示,煤炭企业新入职员工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比较好。然而,为了进一步提高新入职员工心理健康水平,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必要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强对新入职员工的人文关怀。以人为本,打破常规,将专业的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提升新入职人员的幸福感,使他们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在日常工作中,充分肯定新入职员工的尊严和人生作用,保障合法权益,尊重新入职员工的劳动,让他们参与到煤炭企业的管理中,听取他们对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上的建议和意见,注重他们的价值体现,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鼓励他们在岗位上成长为技术能手,企业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在生活中,关心他们的所需所求,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以及一些突发状况。在节日期间,利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法宝,开展交谈、家访、帮扶、探望等,经常性的了解新入职员工的工作、生活、家庭、思想情况,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教育,让他们切实感到组织的关心和关怀,使新入职员工能够找到归属感,安心地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在制度建设方面,要依法保护新入职员工的合法权益,在劳动用工上保障他们的工资待遇,请假及年休制度,改善福利,加强劳动保护,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丰富新入职员工的业余文化活动,经常搞一些演讲赛、诗朗诵、文艺体育活动,陶冶新入职人员的心灵,让他们忙碌起来,动起来,真正发挥出自己的光和热。

二是对新入职员工加强情绪管理。对煤炭企业来说,要加强新入职员工的情绪管理。在新入职员工进入岗位前,企业应讲解自我情绪管理,让新入职员工改变自己的观念,能够以乐观的态度去看待煤炭企业的形势,思考煤炭企业目前的现状,与企业共同想办法,共同努力,共度难关,正确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如在工作之余,做“嘻哈功”、深呼吸、生理平衡等,减轻负面情绪,以乐观向上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之中。

三是为新入职员工设计个人职业规划。个人职业规划是新入职员工通过对个人职业进行主客观原因分析、测定和总结,确定个人职业的奋斗目标。建立阶梯型、通道型的职业生涯规划模式,让新入职员工对自己的前途更有信心、方向感更加明确。企业要建立管理岗位、技术岗位和业务岗位三条发展途径,管理岗位的划分为副队级、正队级、副科级、正科级、副处级、正处级;技术岗位的划分为技术员、助理职称、中级职称、高级职称、国家注册类职称;业务岗位分为:一星员工、两星员工、三星员工、四星员工、五星员工。企业可以根据新入职员工的自身素质及特长结合企业自身需求,为新入职员工安排岗位,不同途径通道的建立,也为其发展成才提供了更多选择。

四是开展实用性较强的心理健康培训。心理健康培训是一种比较独立、专业的培训,和一般讲座、培训不同,比较注重参与性,参与到培训中去感受与体验,心理培训的内容和效果是难以测量。在培训中,利用一定的道具、场地、实物等模拟真实的事,从中让个人去感受,然后由导师带动,互相交流,分享感受,得出结论。新入职人员心理素质培训的过程是在专业培训师之间信息的交流共享,活动的互帮、互助中完成的。在日常生活中,人的一些习惯、品质,会因为经历的各种事情而发生变化。心理培训就是训练、模拟这种真实的场景,直面真实的自我,激发出更大的潜能,通过新入职人员对自己的极限挑战、获得人生难得的胜利与自豪。

总之,通过对煤炭企业新入职员工进行心理健康的调查分析,了解这一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结合煤炭企业单位的实际,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对新入职员工自身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也对煤炭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论文(精选21篇)篇十四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然而教师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能直接或间接影响教师自身的发展状况和幼儿的教育。因此幼儿教师的人格对幼儿心理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幼儿好模仿,老师是他们最喜欢模仿的对象。因此从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出发,幼儿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加强修养,在幼儿面前,展现出自身的人格魅力,以获得幼儿的信赖和喜爱。

一、以健康的心理走近幼儿。

(一)认识自我,正确评价自己。

教师自身的心理压力来源于:一是教师对自身能力、水平的认识不足,过高估计自己,自我期望值过高,经常导致活动失败而引发心理压力;二是教师本身的人格缺陷,如名利思想、患得患失、追求完美、意志力差等造成的心理压力;三是教师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不正确而造成的心理压力。因此教师要敢于正视和剖析自我,在进行自我评价时要有“自知之明”,勇敢地正确看待自己,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不过高或过低。并且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发现问题,“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一个人有缺点和错误也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深刻地剖析自我,就能正确认识自我,从而帮助自己提高认识水平。

(二)放松情绪,调节好心态。

由于外界工作压力的影响,教师常常会产生一些不良的情绪,如果不良情绪所产生的能量不能及时释放,就会影响个体身心健康与工作质量。当我们心绪不佳时,可以有意识地变换活动方式,转移注意,使意识离开引起我们紧张情绪的刺激情境,暂时脱离长期关注的事物。如听音乐、唱歌、散步、适当从事家务劳动,参加体育活动等等。这样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就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中了,人的情绪也就从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情绪状态了。

(三)学会交往,处好人际关系。

在待人接物行为和态度上,具有人际交往魅力的人通常能够把握人与人之间的共通之处,做到恰如其分。教师人际关系和其他职业一样,教师职业本身和教师的健康精神生活都需要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要学会沟通,真诚待人,经常换位思考,能容纳对方,尽量做到彼此相互理解和谅解,消除隔阂,缩小心理距离,做到心与心的沟通。同时要提高修养和水平。实践表明:具有善良、勤劳和才干的人比较有人格魅力,容易受到他人欢迎。要正确看待同事的成绩,尊重和真诚支持对方的工作,对同行在工作中出现的差错要主动补台,而不是有意拆台,防止嫉妒心理的产生。主动向具有优良品质的人学习,这不但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教师心理健康、获得良好人际关系的手段之一。

二、以正确的方式和态度对待幼儿。

(一)以情育人。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师和幼儿之间感情的交流和心灵的呼应,将会直接影响教育的结果。爱孩子,关心幼儿,一切为幼儿着想,这是师魂所在。“赏识教育”一直受到教育者的普遍推崇,正因为它是一种以博大的爱心去唤醒、鼓励人的教育,它可以使许多自卑的幼儿变得自信,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对自己的肯定,增强幼儿的上进心和自信心。幼儿园是孩子从熟悉的家庭走向学校及社会的一个转折点,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他们希望幼儿园像他们自己的家一样,温馨而亲切,渴望教师像妈妈那样给他们爱抚,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依恋心理。因此教师不仅对幼儿在生活上要细心照料,行为品德上要耐心引导,而且更要在情感上给予关爱和呵护。在这样的环境里,幼儿自然能学会主动地关心人、爱护人的优良品质。

(二)公平待人。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教师对某些聪明可爱的幼儿偏爱一点本是人之常理,但是,这种偏爱会影响到教师对幼儿的言行,这对幼儿的发展很不利。那些得宠的幼儿,往往会有一种优越感,长此以往会养成他们狂妄自大、唯我独尊的性格,受挫能力会减弱,人际关系会紧张。而对那些比较胆怯、自卑的幼儿,可能由于教师的负性态度和行为会使幼儿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就连教师都不重视自己、不喜欢自己,他们就容易自暴自弃,不求上进,还有可能会讨厌教师,形成恶性循环,严重阻碍幼儿的发展。

(三)倾听心声。

倾听,是走进幼儿心灵的最好途径,学会倾听是每位教师的必修课。积极倾听的主要特征是老师除耐性倾听幼儿的陈述之外,并随时使用微笑、点头等身体语言及简单复述或使用鼓励的话语,使幼儿说出心中所想的一切。因此在平时,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多给幼儿表达思想的机会,改“听我说”为“听你说”,培养他们敢说、想说、大胆说。这样可以有效锻炼幼儿的自信心和胆量,满足幼儿的成就感,增加成功体验。

(四)冷静处理。

教师的沉着与冷静有效地影响幼儿的意志品质。幼儿年幼无知、自控能力差,常会出现各种行为问题,令教师头痛心烦,如碰到幼儿任性撒野、不守规则、不听规劝、攻击性行为较多等情况时,教师常常会激动,特别是年轻教师容易冲动,缺乏自制力,就有可能做出不恰当的举动,如讽刺挖苦,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这会对幼儿的心理造成伤害,严重时会造成不必要的事故。因此这个时候,教师要特别冷静,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幼儿,做到循循善诱,耐心的进行教育,不要伤害幼儿的自尊心,培养幼儿良好的心态。

幼儿时期的心理是否健康,将对今后一生的健康和幸福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幼儿教师的人格会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作为和幼儿成长阶段接触时间最多的幼儿教师,应该学会缓解自己的工作压力,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用最好的状态去教育幼儿,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幼儿,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具有健康、健全人格的好孩子,为其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3]李文治,袁林着.《幼儿教师师德修养与专业发展》,人民邮电出版社,9月第1版。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论文(精选21篇)篇十五

1、了解压力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压力与成就的关系.

2、调整心态,做好应对学习压力的准备.

1、每位学生1个气球,1瓶水和一段绑气球的线

2、计时器或手表l块,激昂的音乐

3、多媒体课件,压力与成就的倒u型图

4、学生分成6~8人小组,并提前布置好教室人小组,并提前布置好教室

一、我的压力气球

进入高三,你们感觉到压力了吗

(学生回答略)

现在就请你们根据自己进入高三感受到的压力的程度,把这些压力吹进气球里.看看你们的压力有多大.

(学生活动)

气球吹好了,请大家相互看看,了解一下你的同学感受到的压力程度究竟怎样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气球的弹性与内在压力的大小,如果有同学把气球吹破了,可引导:"压力太大容易出危险.")

相信大家看到之后会发觉:原来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感觉到压力,其他同学也都有压力感.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该如何去面对高三日益紧张的生活.

(请学生将吹好的气球放在桌子底下或座位附近的位置)

二、人生故事

一天,一位管理专家为一群商学院学生讲课。他现场做了演示,给学生们留下了一生难以磨灭的印象.站在那些高智商高学历的学生前面,他说:"我们来个小测验."他拿出一个一加仑的广口瓶放在面前的桌上,随后,取出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块,仔细地一块块放进玻璃瓶里.直到石块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他问道:"瓶子满了吗"所有学生应道:"满了."管理专家反问:"真的"他伸手从桌下拿出一桶沙,开始慢慢倒进玻璃瓶,沙子填满了石块与石块之间的所有间隙..现在瓶子满了吗"他第二次问道.但这一次学生有些明白了,"可能还没有."一位学生应道."很好!"专家说。然后他拿过一壶水倒进玻璃瓶直到水面与瓶口齐平.他抬头看着学生,问道:"这个例子说明什么"一个心急的学生举手发言:"它告诉我们:无论你的时间表多么紧凑,如果你确实努力,你可以做更多的事!"专家认真地说:"不,我不是想说明这个问题"。

那么,请你们想一想,这个管理专家想通过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石块就像是人生大大小小的目标,沙子则代表生命中遇到的无数的痛苦,压力等,水则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历的所有不良情绪,如悲伤,焦虑,自卑等.我们只有在人生中先设计好目标,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充实,如果我们反过来在人生(广口瓶子)中先装满压力痛苦(沙子),或者先装满由压力痛苦带来的焦虑自卑等不良的情绪(水),那么我们的目标(石块)是无法装进去的.记住:不能让过分的压力将我们的目标挤出人生之外。

三、挑战自我

一瓶水你能举多久(由学生自己估计能举的时间)今天就让我们来挑战一下自己,来尝试着举五分钟.

要求:

1.手握瓶身,手臂平举,与肩同高。

2.其间不得换手,不得放下,也不能让任何物品支撑手臂。

(教师计时,学生体验,分享感受)

(请成功及不成功的学生分享感受,分享自己的体会,教师则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引导)

仅仅一瓶水举五分钟都感觉很辛苦,让你举一小时,一天会怎么样有多少人能坚持下来(统计回答"能"的学生效,可对比前面学生估计的时间及学生表现出来的态度)

一瓶水我们尚且举不了多久,何况是我们即将面对的压力呢问问自己你能带着压力走多久一个月,一年要想把水举得久,就要适当地放下,让自己歇歇才有力气继续举;同样的,要想背负压力走得久,就要懂得适当地放下,让自己能喘口气,幽一默。

四、压力与学习效率日的倒u型图

是一张在心理学中常用的图,如果横坐标代表我们所感受到的压力,纵坐标代表我们的学习效率,这张图型所表达的意义就是:在压力小的情况下,我们可能不觉醒,不能发挥出我们的最佳水平;当觉醒增强时,我们感觉到的压力增大,学习效率开始提高,但是在达到一个最佳水平后,学习效率水平便不再提高了.然后,随着觉醒增强(压力加大)时,学习效率则开始下降,当压力超过一定限度时,我们就会变得十分惊慌,以致不能完成与我们实际能力相符的工作和学习,过分的压力使我们的学习效率下降,在图型上显示出倒"u"型曲线.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压力太小或者太大都会降低我们的学习效率,也就直接会影响到我们的成绩,正如我们的压力气球一样,压力小时,气球无弹性,压力大时,气球的弹性强,压力太大,气球就被撑破了.由此可以看出,有压力并不是坏事,压力的存在对我们的成功来说是必须的。

五、心理实验

(学生猜结果)

这只小白鼠第二次被扔进去后,游了40多分钟,仍然没有放弃,后来实验者插根棍子让它爬了上来,实验者对助手说:"没有人不愿帮这样一只坚持的老鼠!"从这个故事中你领悟到了什么(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

1.心态的重要性(第一只和第二只白鼠结局的区别)

2.成功经验的重要性(第二只白鼠为何坚持40多分钟)

3.坚持的重要性(第二只白鼠的结局)

4.棍子的意义――周围人的帮助

寻求周围人(同学,老师和父母)的帮助,只有这样,我们的高三路才能走得更好,我们的人生路才能走得更远.

六、小游戏-释放压力

(播放激昂的音乐)

把我们自己的压力气球拿起来,在心里默默地告诉它:"高三压力,我不怕你,我有信心战胜你!"然后把气球扔在地上,用脚狠狠地踩爆它.

让我们充满信心去迎接高三的挑战!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论文(精选21篇)篇十六

在校长室、德育处的直接领导下,由学校心理健康教研组成员及全体班主任共同组织参加。

1、活动时间:20xx年11月25日~11月29日

2、活动内容

活动一:周一国旗下讲话。

时间:20xx年11月25日

地点:学校操场主讲人:顾丽华宣传发动

活动二:开设一节心理辅导公开课。

时间:20xx年11月27日下午第一节课

开课老师:束会琴

开课地点:七言楼三楼开课教室

注:请全体班主任前往观摩。

活动三:各班班主任上一节心理班会课,时间定在各班的班会课上。

活动四:团体辅导

周一至周五大课间活动时间由班主任带领本班学生开展团体辅导。

可选择:钻呼啦圈、小推车、两人三足等游戏,在此顾老师携她们班级的同学队各项游戏进行了展示。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论文(精选21篇)篇十七

1.知道小动物和小朋友们一样都有自己的妈妈,增进幼儿与妈妈的情感。

2.勇敢的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1.各种动物玩具大小各一个到两个。(如没有可用塑封过的动物图片代替)。

2.每个小朋友妈妈的单人照片一张;“开火车”、“摇篮曲”音乐磁带,小孩哭声的录音带。

1.游戏“开火车”进活动室。

2.让幼儿自由选择一个喜欢的动物玩具玩。

3.播放摇篮曲,让幼儿抱着玩具休息一会儿。

(音乐中断,传出一阵哭声)。

师、咦?谁在哭啊?(找一找)哦,是猴宝宝在哭(老师从录音机后面拿出猴宝宝)。猴宝宝你为什么哭呀?哦!你找不到妈妈了,你的妈妈是谁呀?哦,是大猴,猴妈妈在哪里呢?小朋友帮找一找好吗?(大家一起找)找到了,猴宝宝的妈妈是大猴,猴宝宝是小猴,小朋友,你看看你抱的.是什么动物?是妈妈还是宝宝呢?你怎么知道的?(幼儿自己观察、比较)。

妈妈大,宝宝小。

1.引导幼儿帮动物宝宝找到自己的妈妈。

2.展示幼儿妈妈的相片,让幼儿去找自己的妈妈。

3.共同欢呼“找到妈妈了”。

小结:每个宝宝都有妈妈。(妈妈用鼓励的语言表扬幼儿)。

4.让幼儿对着相片跟妈妈说一句话,如“妈妈,我爱你”、“妈妈,我想你”等。

让幼儿拿妈妈的相片向在座老师介绍妈妈。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论文(精选21篇)篇十八

帮忙学生了解自我的注意特点、培养自我的注意本事。学会调节和控制自我的注意力、提高注意的稳定性。

(一)导入。

师:同学们同学们坐在教室里听讲,教师讲相同的资料,为什么学习的效果不一样呢这除了与本人的努力程度有关,还与注意力集中不集中有关。下头我们学习一课与注意力有关的课文,题目是《学习要专注》。

(二)学礼貌理。

(1)教师读一篇课文,然后让学生默读一遍。

(2)(分组讨论:吴义为什么成绩不佳,学习时为什么要专注)。

(三)学生活动。

1、说一说,讨论后,找代表发言。

吴义为什么成绩不佳除了自我努力程度不够以外,更主要的是上课精神不集中,学习不专注,边听边玩,经常走神儿,所以教师讲的知识他没有听到,作业当然就不会了。

帮忙学生归纳出以下几点:

a、要用眼,仔细看。

b、要用耳,仔细听。

c、要用脑,勤思考。

d、要动口,敢发言。

e、要动手,认真写。

请记住:课堂学习是我们小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听讲时要努力排除干扰,自觉听讲。

2、走迷宫。

能够让同学们自我先走,看能不能走出,然后同组相互启发,培养合作精神。

想想做做:三年级的学生还不能很好地调节和控制自我的'注意力,注意力容易分散,经过“想想做做”或在规定时间内开展竞赛,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注意力。

3、做一做。

根据小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和控制本事差的特点,经过行为规范进行训练,一旦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注意力也就集中了。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论文(精选21篇)篇十九

社会上的竞争日益激烈,导致一些高职生出现了一定的心理问题,对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高职教育应该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将心理健康纳入教育系统中,对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及时地排解。本文从现今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出发,探讨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以期为今后开展的心理健康活动提供一定的依据。

高职生属于大学生群体的一部分,他们与其他的大学生具有相似的心理特点。首先,自我意识得到一定的增强,但还未发展成熟;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都已经基本形成,但还不够稳定,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再次,思维方式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在具体评判一件事物的时候,容易带上主观性;四是情感得到一定的丰富,但情绪受到外界的影响大,易发生波动;最后,高职生的意志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稳定性不够等等。由于高职教育的生源较为多样,学生成绩大多不佳,且高职教育的教育目标和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区别,因此高职生的`心理状态和普通大学生相比,也有一定的特点。在高职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需要根据其具体特点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

1.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不高。高职生处于后青年时期,各方面开始趋向成熟。但是从心理健康层面来说,很多高职生心理状况存在一定的问题,对其工作以及生活都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由于一些高职生的成绩不好,被当作“问题生”,打架、斗殴等情况时有发生,处理问题较为冲动。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不仅会使学生的健康成长受到一定的影响,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学生出现一定的人格障碍,做出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事情来。

因此,教师在发现高职生的心理问题时,需要对其进行及时处理,帮助高职生疏解心理问题。

2.适应能力以及抗打击能力较差。

就目前来看,社会上对于职业教育存在一定的理解偏差,导致一些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正是由于这种成绩的挫败感以及社会上的理解偏差,导致很多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之后,对学校学习缺乏主动性以及认可度。很多学生长期处在失败感之中,对正常的学习、人际交往都缺乏热情。一般来说,这些学生都程度不一地存在敌对、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这些问题长期发展下去,会导致学生的心理状态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发展。

3.就业压力导致出现心理压力。现今,我国的高等教育被大力推进,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数量得到迅速增加。另外,在这一时期,国企在进行积极改革,社会上产业结构在进行积极调整,社会上的劳动力数量得到显著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高职生面对的就业压力更大了,很多人毕业就面临着失业。这样的就业形式,导致很多的高职生心理产生紧张、焦虑、不安等情绪,对学生正常的生活以及学习产生了影响。

1.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规范化、体制化。高职院校要想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明确地掌握,就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体制化,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系统化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学校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化,根据一定的课程计划开展各项心理教育活动。学校根据心理健康活动的主要目标进行教材的编写,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可操作性显著增强。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对自身心理状况的掌握程度。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参与心理教育的积极性得到显著增强,能正确认识自我。

2.开展全方位的心理指导。学校在高职学生中开展的心理咨询活动的主要特点是调适性以及发展性,且心理教育活动遵循的是一种教育方式,而不是一种医学方式、治疗方式。在进行心理咨询的同时,老师需要具有发展的眼光,对求助者的各种心理问题都可以提供好的建议与意见,引导其正确处理自身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在高职院校开展的心理教育活动,其主要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使自身的内在潜力得以充分发挥。学校在高职生中开展健康教育,使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以及环境适应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从现今的情况来看,学校应该将高职院校中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从以前的对各项心理疾病的诊断治疗转化到各项心理疾病的预防以及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上。在心理健康教育完成之后,学校需要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建立健康档案,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分析现今高职生中所普遍共有的心理问题,对得出的相关问题进行及时处理,以提高高职生整体的心理素质。

综上所述,现今环境的变化较大,高职生处于一种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较大的年龄阶段,因此,他们中的很多人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对日常的生活以及学习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实际心理问题,开展心理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3]林琳,柯晓扬,袁忠霞.提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

作者:张先锋高春鸿单位: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论文(精选21篇)篇二十

-->。

为认真贯彻学校有关。

精神。

根据大学教育的特点和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拟定港口管理xx年度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确保学院心理健康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系统协调、规范秩序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知识协助学生解决在生活、人际及学业问题所引起的心理困扰以维护其身心健康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1、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普及工作和活动,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并积极配合心理辅导工作。

2、加强班级心理委员的培训工作。

3、完善充实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与学生的多渠道沟通网络。

4、重视调查分析、研究,认真细致地做好疏导工作,力求个案上有所突破。

1、进一步完善心理预警机制和四级网络反馈系统。成立一支专兼结合的业务能力强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院部配备心理专干,成立心理部,班级设立心理信息委员,寝室添设心理联络员,及时了解学生信息,做好心理危机干预。

2、培训和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利用各种培训的机会,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组织心理信息员进行参观学习;定期组织和召开心理健康教育专题会议,通过学习研究,不断提升理论,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新动态,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定期组学生干部(心理协会、班级心理信息委员以及心理联络员)参加各项业务学习,加强他们对心理知识的了解。

3、本年度在学生队伍中间招收朋辈心理辅导员并进行培训。

2、除开设普通讲座外,全年将定期有针对性地举办1-2次大型专题讲座。

3、入学教育,在军训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将在学院对新生入学时开展为期一周的入学教育活动中,加入心理讲座、心理辅导、座谈等教育活动,基本做到新生人人接受心理教育。

三、做好大学生心理普查和建档工作。

1、进一步做好高年级级学生心理普查建档的后续工作。统计回访率,对普查结果反馈进行分析研究,对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做好咨询。

2、继续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档案。

3、建立突出心理问题学生档案。

对突出心理问题学生的管理以名册、档案、重点案例分析等形式为主,建立特殊学生心理档案,做好个案研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由于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从网络上获取知识、利用资源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因此,为了满足同学们越来越高的要求,利用在校园网里的心理健康教育专栏,使广大学生以及教师获取心理方面的有关知识更加方便快捷。

另外,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仍是我们工作的基石,我们将继续以网络、宣传窗等多种形式对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宣传,普及心理健康及卫生知识。

五、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逾教于活动中。

1、指导各班级有计划地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2、组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的活动。计划于上半年(5月份)各开展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策划“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的具体几个活动如下:心理影片赏析、趣味心理测试、户外咨询、专家讲座、“感知音乐,净化心灵”活动、大学生“我爱我”签名现场活动、心理知识图片展等。

3、指导心理协会开展教育与自我教育等各项活动。

1、有针对性地开展团体心理辅导。

2、个案咨询。随时以诚心、爱心、热心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并开通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网络咨询,在个案咨询的基础上,利用电话和网络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给予及时地劝慰、指导和帮助。通过心理咨询和辅导,让大学生倾诉烦恼、宣泄情绪、认识自我、表达自我、探索心灵世界,培育健康心灵。

3、积极筹备并成立音乐学院大学生心理成长辅导室。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论文(精选21篇)篇二十一

1、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

2、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特长,让他人看到自己优秀的一面。

3、引导学生明确每个人都拥有独特的才华,才华可以使我们变得更出众,让我们活得更精彩。

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特长,让他人看到自己优秀的一面。

引导学生把隐藏的个性和特长展示出来。

一、导入新课

你有过“追星”的经历吗?你崇拜演艺圈的哪位明星?让我们走进第二课“我行我秀”,试着演一演,过一把明星瘾吧!

二、学习新课

(一)心理剧场

1、简单介绍一下你喜欢的明星,可以用有代表性的语言、动作表现明星的特点。

2、文学作品中的哪个人物或哪个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自由组合,试着演一演。

3、谈一谈表演之后的感受。

(二)活动体验

1、演完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再来演一演学校生活里的情景剧吧!

(1)学生自选学校生活中的一个场景,试着演一演。

(2)小演员自动结组练习表演。

2、小结:

在表演中,很好地展示了每一个人的个性和特长,希望你们在以后的活动中展示更精彩的一面。

(三)案例分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长,而有的同学却把它们隐藏起来了。

1、出示课本中的两个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你喜欢谁的做法?说明理由。

2、集体交流看法。

(四)心动行动

1、活动一:个性校服设计大赛

活动提示:我们现在的校服样式是统一的,如果要设计本校的校服请你来当设计师你会有哪些大胆、新颖的创意呢?快来画一画。

学生设计后进行交流。

2、活动二:才艺大赛

活动提示:可以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将你的才艺展现给大家。

(五)指点迷津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但是每个人都拥有独特的才华。才华可以使我们变得更出众,让我们活得更精彩。让我们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向成功人生迈进!

相关范文推荐

    塑料销售合同(专业18篇)

    销售合同可以帮助买卖双方做好预算和计划,提高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掌握以下销售合同范文的要点,可以更好地起草适合自己业务的条款。供方:__(以下简称“甲方”)需

    实践研修心得体会一句话(热门12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成长与进步,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希望以下这些心得体会能对你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研修实践是我们不断提高自身

    酒水心得体会和感想(优秀19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的得与失、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对于我们的成长和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人对同一件事的心得体会,希望能给

    作风转变心得(汇总19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自我思考和总结的方式,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并找到自己的优缺点。接下来是一些值得收藏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赔偿协议书金额(汇总17篇)

    合同协议应该清晰、简洁,避免使用模糊的措辞,以免引发争议。如果您正在寻找合同协议的范文或参考资料,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一些实用资源。甲方:乙方:经双方协商一致,

    小学社团活动工作总结范文(12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以便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工作目标和计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一些写作月工作总结的范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写出一篇较为完美的

    威尼斯商人的读后感(模板18篇)

    读后感是将读书中的感受、收获及思考以文字的形式写下来,对自己进行反思和整理的过程。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读者对于这本书的读后感,看看他们的观点和评价。

    要求拘留的申请书(汇总15篇)

    在写申请书时,需要注意语言流畅、逻辑严谨,突出重点。接下来是几篇较为优秀的申请书范文,希望能够对你的写作提供一些启发。我因涉嫌殴打他人被xx市xx区公安局作出行

    中秋节主持人主持词结束语(优秀18篇)

    今天的会议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共同为我们的目标努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主持人常见问题解答,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男:今晚,我们因缘分而相聚,用

    顿悟人生心得体会及感悟(精选19篇)

    写心得体会是培养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有助于我们提升写作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