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汇总16篇)

时间:2023-11-03 作者:雨中梧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汇总16篇)

规划计划可以帮助我们逐步分解目标,实现目标的可行性。接下来是一些制定规划计划时常见的误区和解决办法,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汇总16篇)篇一

简述居住用地规划的原则协调与整合城市总体功能空间与环境欢喜、尊重地方文脉及生活方式以人为本、提高生态效应、遵循相关的用地与环境等规范与标准提高土地效用保证环境质量、提供好的社区环境与设施支持。

居住用地规划要作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组成部分,协调与整合城市总体的功能、空间与环境关系,在规模、标准、分布于组织结构等方面,确定规划的格局与形态;居住用地规划组织要尊重地方文化脉络及居住生活方式,体现生活的秩序与效能,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居住用地的规划,要重视居住地域同城市绿地开放空间系统的关系,使居民更多的接近自然环境提高居住地域的生态效应;居住用地规划要遵循相关的用地与环境等的规范与标准,在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的前提下,确定建筑的容量、用地指标,并结合地理的、经济的、功能的因素,提高土地的效用,保证环境质量;城市居住地区作为定居基地,具有地域社会即社区的性质,居住地由规划要为营造安定、健康、和谐的社区环境,提供空间与设施支持。

列举居住区文化商业服务中心的布置方式关键词:沿街线状、独立地段成片集中、综合。

(11)。

沿街现状布置。

这种布置方式应根据道路的性质和走向等综合考虑。

在交通过于繁忙的城市交通干线上一般不宜布置。在沿城市主要道路或居住区主要道路布置时,如交通髢不大,可沿道路两侧布置;当交通量较多时,则宜布置在道路一侧,以减少人流和车流的相互干扰。道路的走向也影响建筑的布置,如当道路为南北走向时.往往产生建筑朝向与沿街面貌要求之间的矛盾,尤其是采用住宅底层商店的形式时更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应在保证住宅有良好朝向的前提下考虑沿街建筑群体的艺术要求。当公共建筑布置在道路交叉口时,应注意人流和车流的合理组织,一般不宜把有大骨人流的公共服务设施布置在交通量大的交叉口。可布置一些吸引人流较少的公共服务设施,并将建筑适当后退,留出小广场,以作人流集散的缓冲。

沿街线状布置公共服务设施,应根据其功能要求和行业特点相对成组集中布置。对一些吸引人流较多且时间集中的项目,如饭店、影剧院等,必须保证有足够供人流集散用的人行道宽度和车辆存放的场地。沿街线状布置公共服务设施时,车行道与人行道圾好用绿带分隔,以保证行人的安全,并减少灰尘和汽车噪声的干扰。

为了充分保证居民的安全和创造一个富于生活气息的居住区中心,宜采用步行街的形式。

(22)。

独立地段成片集中布置。

独立地段成片集中布置公共服务设施时,也应根据各类服务设施的功能要求和行业特点成组结合,分块布置,在建筑群体的艺术处理上既要考虑沿街立面的要求,又要注意内部空间的组合以及合理地组织人流和货流的线路。

(33)。

沿街和成片集中相结合布置。

城市土地使用性质分类:主要包括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绿化用地等。

城市土地兼容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不同的使用性质在同一地块上共处的可能性,反映了不同使用性质的土地之间亲和与矛盾的程度;其二是指在同一地块中多种用地性质选择的多样性和置换的可能性,反映了该地块的周围环境对其的约束关系。

意义:城市用地分类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有利于土地的利用和管理,在不同城市,不同规划方案之间可以进行类比,以及便于规划之后表的定量与统计。土地兼容性控制可以提高城市规划的弹性、活力和可操作性。

邻里单元组成原则1.规模:以一所小学所服务人口提供住房,用地面积由人口密度来定。目的使小孩上学安全。

2.边界:周边以城市干道为界,避免过境交通从居住单位内穿越。

3.开放空间:提供一系列小公园及娱乐空间构成的开放空间系统,以满足特殊人群和小孩身心发展。

5.当地商店:为邻里单位人口服务,自给自足。

6.内部道路系统:利于邻里内部交通的道路系统。

出入口不能与干道对面邻里单位出入口相接。

应用邻里单位有宽阔的边界和内部街道形式,有助于实现社区目标(社区归属感、认同感、责任感与尊重感。

二战后,苏联和欧洲把邻里单位的概念进一步发展为小区规划理论,规模不限于小学的服务能力,用地边界发展为以城市干道及自然地形为界,公共建筑的项目和规模也相应扩大。

我国的小区规划模式是在邻里单位概念和苏联小区规划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图解。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汇总16篇)篇二

【论文摘要】在城市设计针对的空间范畴中,相当一部分学者更将城市设计的对象界定于城市的公共空间。因为私人领域的设计无论在学术研究还是实践活动中都是建筑师分内的事,对城市设计的理解仍应以公共空间的塑造为主,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的发挥作用。

【关键字】城市公共空间,广场,商业步行街,主题公园,合肥环城公园,cbd。

【正文】。

(一)概念、作用与类型。

美国学者简•雅各布(janeiacobs)认为,“城市最基本的特征是人的活动”。人的活动是沿一定线路进行的,城市中最富有活力的地方,就是城市的公共活动空间。城市公共空间狭义的概念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使用的室外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其广义概念,则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例如城市中心区、商业区、滨水区、城市绿地等,而佐金()将公共空间理解为包容物质安全、地理社会、社会社区、文件识别性多个内容的容器,她认为公共空间是城市活动的容器。公共空间具有“物质”和“社会”的双重属性。物质性注重公共空间的“开放性”的外在形式和物质性功能,是对城市的体型环境特征的展示。公共空间所表现出的社会属性反映着城市的性质、经济特点、传统文化等等,其社会内涵包括了公共性、生产性和公平与公正三个方面。文森特•莫斯可(vincentmosco)等人将公共空间的内涵界定为“实行民主的一系列社会过程,也就是促进整个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决策过程中的平等和最大可能的参与。”空间具有强烈的生产性,顾名思义公共空间保障的必然是“公共”的利益。由市民直接享用公共空间,最终也应该由市民来当家话事,公共领域对于民主、平等是必不可少的过程,是公众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体现。公共空间具有开放性、可达性、大众性、功能性多项特质,方便人们到达、休憩和日常使用,具有提供生活和感受场所、有机组织城市空间和人的行为,构成城市景观和维护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城市防灾等。

(二)构成要素及规划设计。

城市公共空间由建筑物、道路、广场、绿地与地面环境设施等要素构成,除有各种使用功能要求外,其数量与城市的性质、人口规模有紧密关系。城市人口越多,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量也越大,功能更复杂,条件设置内容更丰富。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内容很多,包括总体布局和具体设计,在本质上属于城市设计范畴,需要做城市设计,其目的是创造功能良好、城市空间富有特色的环境。

城市公共空间的重点是城市中心、广场、街道、公共绿地、城市滨水区等。

二、广场型城市公共空间——广场。

(一)定义、地位和分类。

人类进入高度文明的现代城市时期,城市广场的涵义也更为丰富和深刻。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多样的定义:

《城市规划原理》中:由于城市功能的要求而设置的、供人们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空间。----从功能作用角度。日本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中认为:城市中由各类建筑围成的城市空间。他强调边界清晰、围合感好、领域明确、与周围建筑比例协调----从空间的构成角度,城市广场主要是位于城市中心区内的以硬质为主的户外空间,它一般是由建筑物、街道、绿地和水体等围合或限定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在城市中的地位:城市广场是城市外部公共空间体系的一种重要组成形态,是城市空间环境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魅力,最能反映城市文化特征的开放空间,常被称为城市的“起居室”或“客厅”。广场的性质取决于其所在位置与环境、相关建筑与主体标志物的性质。现在广场的功能复合多样,仅能以其主要性质进行归类。按广场的功能性质分为集会广场、纪念广场、商业广场、交通广场、娱乐休闲广场、建筑广场。按广场平面组合分类,归纳起来分为单一形态和复合形态两大类广场。

(二)设计原则及重点和表现形式。

广场设计应在旧城总体规划指导下解决内外交通组织、风貌等问题,提升广场的功能和作用;尊重阳城旧城的历史风貌和旧城特色;尊重与周围环境,交通组织的协调统一。广场设计的重点主要有:功能定位、交通组织、空间层次、比例关系、注重阳城城市特色、设计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得广场,广场风貌及景观轴线、景观节点的创造。

城市广场是一个涉及众多学科领域的复杂的综合体,是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构成的表现形式有二种:一是物质材料的构成形式,即构成元素——人、建筑、水体、绿化和小品的构成表现形式;二是精神或文化上的构成形式,即空间的主题与文脉,这是环境潜在的内涵。一个优美的空间环境应当是二者的统一体,否则是不科学的、违背人性甚至是乏味的。也不是一个真正的有机的空间,一个有血有肉的活体,更激不起人心灵中的深刻的感受。

三、街道型城市公共空间——步行街。

(一)概念、发展及类型。

代步行街:成为了社会活动中心。步行街有两种类型:一是旧城市原有的中心商业街通过交通管理或改造而成的步行街;二是旧城市的新区或新城市的中心区,按人车分流原则设计的步行街。旧城市的中心商业街,往往吸引大量车流和人流,就地居住的人口少,流动人口多,交通量大,道路拥挤,车辆交通和步行活动混杂,环境质量下降。把这类街区改造。而根据步行街的功能侧重,亦可将步行街分为以下几类:以商业为主要目的商业步行街,以休闲、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休闲步行街,居民小区中所形成的社区、生活步行街及其他特色步行街。

简•格黑在《建筑之间的城市生活》一书中把城市生活分为三类:必要生活——基本的,带有强迫性的日常生活,如购物、上下班;选择活动——户外条件允许时人们乐于进行的活动,如散步、观光、户外休息锻炼;社交活动——公共场所的交往活动,如谈天、打招呼等。后两类活动是高质量的城市生活所追求的,它们受环境质量的影响尤为明显。

作为城市重要建设,步行街应该具有良好的交通系统,完整的空间环境意象,丰富的空间形式以及独特的景观构成。步行是人类最基本的空间易地方式,城市街道最初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徒步行走的人。街道空间自古就是“步行者的天堂”,盛天的礼仪、竞技、狂欢、市场交易都是在步行前提下存在的。我国古代的《东京梦华录》和“清明上河图”中记述的市井生活、京城看灯,街头买解、法场劫人、茶棚献艺等都构成了一幅幅街道生活的画卷。在城市中设置步行街(区),根本目的就是把空间留给市民,改善市民的生活居住环境。据资料表明,中等城市市民平均出行2.245次/人*日,出行耗时24分钟/次,自行车出行比重65.05%,步行出行比重32.95%.城市规划设计必须为市民出行提供方便的交通体系与休憩系统。今天,历史走了一个“之”字形,街道重新回到市民的身边,步行街(区)——作为一种富有活力的街道开敞空间——已成为现代城市设计中最基本的要素构成之一。

四、公园型城市公共空间——主题公园。

(一)概念的起源。

一般认为是主题公园起源于荷兰,后来兴盛于美国。荷兰的一对马都拉家族夫妇,为纪念在二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独生子,而兴建了一个微缩了荷兰120处风景名胜的公园。此公园开创了世界微缩景区的先河。1952年,开业时随即轰动欧洲,成为主题公园的鼻祖。

华特·迪士尼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兴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现代大型主题公园——迪士尼乐园,于1955年7月17日正式开幕。迪士尼乐园将迪士尼电影场景和动画技巧结合机械设备,将主题贯穿各个游戏项目。由于能够让游客有前所未有的体验,结果即风靡了美国,再传到全世界各地。

(二)分类及特点。

根据旅游体验类型,主题公园可分为五大类,分别是:情境模拟、游乐、观光、主题和风情体验。主题公园有如下特点:主题具有独特性,每个主题公园都拥有一个很强烈的主题特色。主题公园里的景观规划设计以及游乐设施都要配合这个主题。一个鲜明而具有独特性的主题,可以给游客带来一种新奇的体验感觉,这就是一个成功主题公园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该主题公园的标志;投入高、占地面积大,主题公园的投入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大面积的用地。中国主题公园投资额在l亿元人民币以上的有142个,超过20亿元的有12个。如深圳欢乐谷投入资金10亿元人民币,总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游乐产品要精致化,主题公园设计必须要符合该公园的主题,一切景观和游乐设施尽量围绕这个主题展开。而一个成功的主题公园的设计施工无不精巧。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高科技越来越多的运用于主题公园产品设计创造。高科技的游乐产品,将是未来主题公园创造娱乐空间的发展趋势。

(三)以合肥环城公园为例谈主题公园功能。

环城公园是在原围绕合肥老城区一周的旧城墙基础上修建而成的多功能,开放式公园。合肥市环城公园的建设始于上世纪50年代,1984年全面展开,环绕老城区的绿带造就了城市“翡翠项链”的美誉,1986年被国家建设部评为中国优秀设计、优质工程一等奖。环城公园生态综合治理自2000年开始,本着保持风格、完善功能、优化环境、挖掘文化的原则,通过污水处理回用、沟通水系、河道清淤、生态型驳岸、绿化的调整与扩建、增加地被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等综合治理,形成了水清林绿、莺飞草长的生态环境走廊,为改善合肥市的人居环境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因此城市主题公园应该具有以下社会文化,经济及环境三个方面的功能。城市公园是城市的起居空间,作为城市居民的主要休闲游憩场所。其活动空间、活动设施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大量户外活动的可能性,承担着满足城市居民休闲游憩活动需求的主要职能,这是城市公园的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功能,它为周围居民提供了很好的社会文化活动场所,随着文化活动的展开,不仅陶冶了市民的情操,提高了市民的整体素质,形成一种独特的大众文化,推进了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其次,主题公园的修建其显著作用是能使周边地区的地价和不动产升值,吸引投资,推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另外,公园还承担着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的功能,主要是靠绿化来完成,比如合肥环城公园具有大面积的绿化,整个西山景区被森林环绕,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在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滞尘,调节气候,降温,防风引风以及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同时还能美化城市景观,具有增进社会交往,提高市民意识等功能。

五、区域型城市公共空间——cbd(centralbusinessdistrict)。

(一)概念及发展。

cbd,中央商务区。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其概念最早产生于1923年的美国,当时定义为“商业会聚之处”。随后,cbd的内容不断发展丰富,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枢。国外cbd建设已经比较成熟。纽约曼哈顿cbd、巴黎拉德方斯区、加拿大多伦多、日本新宿副都心、德国法兰克福、澳大利亚悉尼、伦敦、新加坡等大都市已经在上世纪后半叶基本形成。国内cbd经历了建设起步和发展建设阶段,现在达到一个调整提高阶段。1992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cbd的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实践上,国内的多个大城市以政府为主导提出cbd规划构想。2003年,40多个城市包括一些县级市提出要建自己的cbd;到2009年,全国已经70多个城市提出兴建自己的cbd。有cbd已经成了城市化中的一个新时尚。

(二)分级及构成要素。

一级cbd:包括高端服务业(如银行业、保险业、政府和总部等)集聚形成的传统cbd,主要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公交枢纽地区。

二级cbd:新型的服务业(如公司总部、媒体、广告业、公共关系和设计业等)在距离核心区5-8公里范围内集聚形成的新型cbd。

三级cbd:由特定的专门化功能(如教育、娱乐和运动、展览和会议等)在距离核心区35-65公里范围内集聚形成的专门化cbd。

构成要素如下:

第六,cbd具有最高的服务集中性(serviceintensity)。cbd所提供的服务,涵盖经济的、行政的、管理的、娱乐和文化的服务多个方面。

结语: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要做到:关注民生,回归大众;强化整体,构筑系统;优化生态,协调自然;功能多样,汇集活力;通达顺畅,步行为先;尊重文化,提升品位;精做细部,宣导人性;鄙弃克隆,倡行创新。将广场型,街道型等类型的城市公共空间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规划设计,从而达到建设现代化环境友好型城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城市景观设计方法》(德)普林茨著李维荣译天津大学出版社。

[2]《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赵之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3]《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吴志强李德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汇总16篇)篇三

心中曾经有过这样的思考,在做设计之时,入手点究竟是什么,现顿悟.一句话,站在城市规划的角度去设计建筑单体.更可谓之,鸟看,人看,虫看.在本书中,对于城市公共用地,及历史古建筑保护等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看法,而这些都是目前告诉高速发展的中国城市所面临的难题,历史遗迹的拆除应该慎重,应该多加思索,加以保护利用,使其成为一个城市的亮点.书中一个精辟的说法,城市规划过程中不应仅仅看到在未来发展与变化,更应同时注意在规划中这段时间对城市可能会带来的消极影响.所谓的“政绩工程”,应该三思而后行,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

推荐一本好书:《采访本上的城市》

这是新华社记者王军的新著。他的上一本书《城记》曾经是洛阳纸贵。现在这本书实实在在的焦点仍然是北京城,尽管我们在书中可以看到许多美国、欧洲的城市以及许多洋人的名字,也可以看到国内的其他城市。但很显然,这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套用《看不见的城市》中的那层意思,所有的城市都是北京,而北京又是所有的城市。

这本书中的大部分文章,零零星星地曾看到过,有的甚至还看过几遍的。但当这些文章集合在一起出现在面前时,仍能使我感受到巨大的震惊:一方面,这本书洋洋洒洒的四十多万字和其所覆盖的时空距离,见证了王军这些年的勤奋和多产;另一方面,是其针对专业性的问题纵横中外古今的思想深度。因此,我会把本属推荐给我的学生去好好学习,而且是作为城市规划原理和理论的基础性文献。此外,本书也值得每一个关心城市建设和发展未来的人予以关注。

王军以记者的敏锐,切中了当今中国城市发展和建设中的问题,透视了种种现象背后的本质,颇有当年雅可布斯()“粪土万户侯”的风范。尽管他还没有像雅可布斯那样直截了当地声称城市规划是伪科学,但通过条分缕析也指出了城市规划中的一些方法和观念所导致的不适宜的后果,把焦点集中在对这些方法和观念的批判上。当然,王军所涉及的范围要比当年的雅可布斯更为广泛,故事性也更强,内容的追溯上则更是从中国现实出发而架接起中国和欧美、理论和实际,明明白白地阐释了我们现在的状况究竟是怎么而来的。

王军的这本书,就我自己而言,感觉要比《城记》更加的亲切,尽管我对城市和规划的历史同样保有强烈的兴趣,而且对王军在哪本书里的深入发掘(包括档案和口述资料)和对一些史实的澄清感到由衷的敬佩。但这本新书所关涉的内容是更为我关注的,这不仅因为其直接揭示了当前的现实,是我们现在面对着的.、共同体验着的,也是我正在思考着的。而更为重要的或者更具震撼力的是,其直接揭示了这些现象及其产生的问题与我所从事的专业工作之间有着最为直接的关联性,而且锋芒直指我们专业领域中在日常工作中已经化为无需再进行思考的规则。对于我们这些只顾埋头拉车的专业人员具有警醒的作用。我相信,真正读懂这本书的人,不管同意或者不同意王军的观点,都会抬起头来,看看自己曾经走过的路,并会好好地思考和探视一下今后要走的路。

我自己尽管并不完全同意王军的观点,但即使是我不同意的观点也确实给了我许多的启示,使我思考了很多东西。我觉得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当然,记者的笔锋则一直是我所羡慕的,尤其是王军愈益成熟的类似于威廉·曼彻斯特(william manchester)般的把大事件与细节描写有机结合、描述与议论相结合的笔法。而其面对现实的批判精神、以事实为依据的说理方式、把古今中外糅合在一起的探根究底的发掘以及流畅而平和的文字表述等等,则更是值得我学习的。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汇总16篇)篇四

1、两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2、城市:“城”是以武器守卫土地的意思,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市”是一种交易场所。

3、按照行政区划的标准,我国的城镇可以划分为直辖市、市和镇;其中,按行政管辖的不同,还可以把市进一步划分为地级市和县级市;建制镇无可争议的是城镇的一种类型。

4、城市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大的社会发展阶段,即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也可以称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时代,或称为古代的城市和近代的城市。

5、春秋战国之际,各诸侯之间攻伐频繁,也正是这个时期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筑城的高潮。

6城市化的定义: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7城市化进程的表现:1城市化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2城镇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3城市化水平高。

8世界城镇化的历史过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9、1989年12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城市规划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而在2007年通过的《城乡规划法》中已经废除了这一条。

第二章。

1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买一个朝代最显著地特点。

2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希波丹姆的布局形式。

3田园城市的理论。

4卫星城镇规划的理论和实践。

5城市规划面临的城市发展趋势:1城市全球化;2区域一体化;3信息网络化;4全球城镇化。

6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1由单向的封闭型思想方法转向符合开放型的思想方法;2由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思想方法转向过程导控的动态思想方法;3由刚性规划的思想方法转向弹性规划的思想方法;4由指令性的思想方法转向引导性的思想方法。

7思想方法的变革对工作的冲击和影响:1对工作方法的冲击和影响;2对工作中的传递方式的影响。

第三章1、1909年,英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城市规划法,而中国是在2007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是我国城乡规划领域的主干法。

3(了解)各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设置。

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城市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改性详细规划。

第四章。

3永续发展的概念:p67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永续发展包括需要和限制两个重要的概念。

4、p705、和谐城市:应该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的合理有序、自我更新、充满活力的城市生命体,应该是生态环境友好、经济集约高效、社会公平和睦的城市综合体。

6、三个和谐:即人与自然的环境和谐、人与人的社会和谐以及历史与未来的发展和谐。

7永续发展提出的初衷是为了应对危机,其核心诉求是人类的生存;而和谐发展则是在永续发展的基础上,创造共美好、更有意义的人类生存方式。或者说,和谐城市以永续性为底线,但又不满足于人类生存的底线,而是追求更高境界的发展模式。

8柱锥模型:p75。

第五章。

1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与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具有一定功能的网络结构,也是人类在改造和适应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由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复合而成。

2城市生态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起主导作用的人工生态系统;2城市生态系统是物质和能量的流通最大、运转快、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3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完整的生态系统;4城市生态系统的人为性、开放性和不完整性决定了它的脆弱性。3城市环境的概念:城市环境是指影响城市人类活动的各种自然地或人工的外部条件。4城市环境效应的概念:城市环境效应是指城市人类活动给自然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综合效果,包括污染效应、生态效应、地学效应、资源效应、美学效应等。5城市环境效应的类型:1城市环境的污染效应、生态效应、地学效应、资源效应、美学效应。

6城市环境容量:城市环境容量是环境对于城市规模及人的活动提出的限度。(详情p88)7城市环境质量:是指城市环境的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类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

第十章。

1、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1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研究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条件和措施;2研究确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发展规模,拟定城市分期建设的技术经济指标;3确定城市功能的空间布局,合理选择城市各项用地,并考虑城市空间的长远发展方向;4提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区域性基础设施的规划原则;5拟定新区开发和原有市区利用、改造的原则、步骤和方法;6确定城市各项市政设施和工程设施的原则和技术方案;7拟定城市建设艺术布局的原则和要求;8根据城市基本建设的计划,安排城市各项重要的近期建设项目,为各单项工程设计提供依据;9根据建设的需要和可能,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步骤。

2、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1城市规划是综合性的规划;2城市规划是法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3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地方性;4城市规划是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5城市规划具有实践性。

3城市规划层面及其主要内容:p173。

4从行政层面上区分,我国的城乡规划可以分为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5城市、镇主体规划的内容:p174。

6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或者直接对建设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线综合。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体要求;6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设管理规定。

8、(能)进行城乡规划的调整与修改。

第十一章。

1、城市用地: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总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空间。

2通常所说的城市用地,既是指已经建设利用的土地,也包括已经列入城市规划区域范围内尚待开发建设的土地。

3城市用地的属性:1自然属性;2社会属性;

4城市用地的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5城市用地的区划:1行政区划;2用途区划;3房产地权区划;4地价区划;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农民集体所有制”。并规定除农民集体所有外,属于全民所有制国家所有的土地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在第二章的第八条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归国家所有;第九条中规定:国家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单位或者个人使用。

7滑坡与崩塌的概念: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称为滑坡;斜坡上的岩土体突然崩落、滚动,堆积在山坡下的地质现象称为崩塌。

8冲沟:冲沟是由间断流水在地表冲刷形式的沟槽。

9谷地逆温层:

10:热岛:p201。

1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31条第3款规定:(中心城区规划应包括)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并制定空间管理措施。

12用地评定分为三类:一类用地:是指用地的工程地质等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优越,能适应各项城市设施的建设需要,一般不需或只需稍加工程措施即可用于建设的用地。二类用地:是指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地。它对城市设施或工程项目的分布有一定的限制。三类用地:是指不适于修建的用地。

13用地选择的影响因素:1建设现状和使用;2区域关系;3市政设施配套;4重大基础设施;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6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7文化遗存;8社会问题。

1区域:区域是选取并研究地球上存在的复杂现象的地区分类的一种方法。

2区域的特征:1区域的可度量性和空间性;2区域的系统性;3区域的动态性;4区域的不重复性。

3区域规划:就是通过对区域发展规律的认知而描绘未来较全面或长远的发展蓝图。广义的区域规划包括区际规划和区内规划。认为区际规划是在各有关区域之间进行分区规划,着重解决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或区际分工协作问题;区内规划即对某一特定区域的发展和建设进行内部协作的统一规划,既包括该区域的国土建设规划,也包括该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规划。狭义的区域规划主要指一定区域内的国土建设计划。

4区域规划的类型:一类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规划;另一类是以整治落后地区和以开发资源为目标的区域规划。

5城市性基础设施:

社会性基础设施:p236。

第十三章(重点之一)。

1?

2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259。

3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1战略目标;2战略重点;3战略措施。

4城市职能的概念: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由专业化部门、职能强度、职能规模三个要素组成)。

5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和方法:1城市的宏观综合影响范围和地位;2城市的主导产业结构;3城市的其他主要职能和特点。还应注意,城市性质和城市职能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其次确定城市性质要从区域视角,采取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

6城市规模的定义:城市规模是指以城市人口总量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两个方面。

7城市人口的构成:建成区内的户籍非农业人口、户籍农业人口和居住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8城市布局形态的不同类型:集中式布局的城市:网络状、环形放射状;分散式布局的城市:组团状、带状、星状、环状、卫星状、多中心与组群城市。

9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1立足区域,讲求整体;2节约紧凑,强化结构;3近远结合,弹性生长;4保护环境,突出特色。

11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

12总体规划涉及的规划范围:包括市域、市区、规划区、中心城区和建成区。

13市域:是城市行政区划范围,包括市区以及外围市(县)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市区:则是城市政府直接管辖的范围,不包括外围市(县)。

14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从工作阶段上可分为总体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和总体规划技术成果的编制三个阶段;从总体规划内容上可分为城镇体系规划、中心城区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即专项规划四个组成部分。

15总体规划编制中应该关注的重点:1新时期总体规划编制思路的转变;2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需要突出的重点。

1用地边界:用地边界是规划用地与道路或其他规划用地之间的分界线,用来划分用地的范围边界。

2环境容量控制:既是为了保证良好的城市环境质量,对建设用地能够容纳的建设量和人口聚集量作出合理规定。其控制内容为容积率、建筑密度、人口密度、绿地率等。

3容积率:又称楼板面积率,或建筑面积密度,是衡量土地使用强度的一项指标,英文缩写为far,是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之和ar与地块面积al的比值。

4容积率=用地内所有建筑的总建筑面积/用地面积。

建筑密度=用地内所有建筑的基底面积总和/用地面积。

5建筑密度:建筑密度是指规划地块内各类建筑基底面积占该块用地面积的比例,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6绿地率: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占该用地面积的比例。

建筑后退:是指在城市建设中,建筑物相对于规划地块边界和各种规划控制线的后退距离,通常以后退距离的下限进行控制。

7建筑间距:是指两栋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

第十五章。

1交通分为城市交通和城市对外交通。

2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与原则:1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基础上,按照绿色交通优先的原则组织的道路系统;2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3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要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要满足敷设各种管线及与人防工程相结合的要求。

3路幅宽度:即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是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

4旧城道路系统的改善:措施有1对原有的道路进行分工,重新分配车流和人流,尽可能减少各种车流之间以及车流与行人之间的干扰;2利用平行的、路面宽度不足的街道,组织单向行车,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道路的通行能力;3修建交通组织绕行干道;4封闭一些出入口或限制车流的转向。

375了解。

5步行街的类型:完全步行街、公共交通步行街、局部步行街、地下步行街、高架步行街。6城市货运交通的内容可分为:过境货运交通、出入市货运交通、市内货运交通。第十八章(重点)。

1住区:是城乡居民定居生活的物质空间形态,是关于各种类型、各种规模居住及环境的总称。

2住区的类型:1按城乡区域范围不同的划分:a城市住区;b独立工矿企业和科研基地的住区;c乡村住区;2按建设条件不同:新建住区和旧住区;3按住宅层数不同:低层住区、多层住区、中高层住区、高层住区、各种层数混合修建的住区。

3影响住区规模的主要因素:1公共设施的经济性和合理的服务半径;2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3城市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影响;4其他影响。

4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住区规模的划分:居住区(30000~50000人);居住小区(10000~15000人);居住组团(1000~3000人)。

5住区的组成要素:物质要素,精神要素。

6住区的组成内容:建筑工程,室外工程。

7住区的用地组成: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

8邻里单位模式:

邻里单位的六项基本原则:1邻里单位周围由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2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3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支撑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小学生上学不必穿过城市道路;4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校,它与其他的邻里服务设施一起结合中心公共广场或绿地布置;5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每英亩10户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半英里;6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没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9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1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住区;2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住区;3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来组织住区。

10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基本原则:1整体性;2经济性;3科学性;4生态性;5地方性与时代性;6超前性与灵活性;7领域性与社会性;8健康性。基本要求:使用要求、卫生要求、安全要求、经济要求、美观要求。

11住宅建筑经济和用地经济的关系:住宅层数与经济性、进深、长度、层高。

12套型(户型):一般指每套住房的面积大小和居室、厅和卫生间的数量。

套型比:指各种套型的建造比例。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汇总16篇)篇五

学院:

班级:

老师:

学号:

姓名:时间:

概述:

昆明市,由于早期城市规划存在问题,随着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现在尤为紧张的是城市环境问题和交通问题。如何解决好城市交通问题是政府和相关专业的人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认真研究,提出有效方法协交通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才能促进交通的快速健康的发展,从而为市民营造一个便利的交通环境和一个舒适的城市生活。

正文:

昆明市海拔746米至4247米,面积15942平方公里,建成区98平方公里,直辖盘龙、五华、西山、官渡四个区、东川区和呈贡、晋宁、安宁、富民、嵩明、宜良、路南、禄劝八个县,人口363万多人。从公元13世纪起,昆明成为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我国内地连接东南亚“古南方丝绸之路”以及四川-云南-越南的枢纽和通道。改革开放以来,昆明经济始终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经过多年的发展,成为了云南省的交通枢纽、通讯中心及中国面向东南亚的口岸。昆明机场是中国五大国际航空港之一,约40条航线国际航线,以及省内的7条航线。昆明的公路四通八达,有5000多公里的公路通往省内各地和邻省邻国。以滇池为中心,实施“环湖交通”,实行以往的龟城交通路线。昆明市内现有沪昆铁路、成昆铁路、南昆铁路、内昆铁路、昆丽铁路、昆玉铁路、昆河铁路等12条铁路干支线。昆明市内道路总长10000余千米,京昆高速、沪昆高速、汕昆高速、广昆高速、渝昆高速、杭瑞高速、昆明绕城高速。昆明市现有公交线路290多条,日运量250万人次,共有6951辆出租车。云南80%的运量依靠公路运输,昆明因而拥有多达17个汽车客运站,在2010年新建完成投入使用六大汽车客运站,原来17个汽车客运站调整并优化至这六大汽车客运站内。

昆明市交通存在的若干问题。

昆明城市化进程呈现出明显的“圈层扩展”模式,这一模式导致的交通拥堵、交通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引发了对交通发展与城市空间关系这一论题的长期探讨,而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作用关系是城市生长、变化的重要内因,这一点已经成为规划界的共识。不同的交通方式对城市发展的不相同,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布局形态。快速私人交通使城市有分散发展的倾向,而公共交通与慢速交通使城市布局紧凑。公共交通线路站式布局及与步行交通的大量联系,决定了城市高密度带状、簇状的布局形态。昆明现在的交通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堵塞现象严重。近几年随着经济和居民生活的水平提高,私家车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而昆明市因交通设施建设相对缓慢,加上城市空间的限制,主要是道路需求与土地供给间的矛盾。这种长时间的供需不平衡导致了城市交通的堵塞拥挤。尤其城市上下班的高峰期,交通堵塞尤为明显。在大都市存在的问题还有:因主城区规划不合理,建筑物密度过大,加上自身的地形因素影响,导致城市道路狭窄,致使人流车流拥挤、交通拥堵;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缺乏,超车挤道导致交通混乱等。

第二、故屡屡发生。着居民汽车拥有量的增加,而交通发展的相对落后,我国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大幅增加,这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十年,我国交通事故发生的次数、伤亡人数、经济损失都呈上升趋势。

第三、共交通存在的问题。(1)因为城市的道路规划大多滞后,甚至存在公共交通用地被侵占或改为其他用途等情况,造成了多种交通方式运转之间不能充分衔接协调。(2)公共交通的基础设施不足。城市中,公交车数量的增长落后于人口增长速度,导致公交车系统无法满足市民的需求。另外,因为对公共交通的调度不够,在高峰期,公交车不能满足市民需求;而非高峰期时又无法有效使用,就造成了资源和成本的浪费。

第四、昆明处在云南高原山区地带,轨道交通较少,进出物资多数是靠公路运输,这也就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公路运输的压力,增加了公路拥堵、事故的频发率。

解决城市发展与交通矛盾的对策。

第一、展公交系统。公交车是城市居民主要的乘行工具,发展好公交系统可大大减轻城市的交通压力。如根据城市地形合理规划交通路线,避免交通路线的重复建设、过度聚集;城市交通实施立体覆盖,增开公交线路和车辆缓解上下班高峰期对公交的需求,以分解人流和缓解拥堵;根据城市情况,开辟公交专用路线,路线内只可行驶公交车辆其他车辆不得驶入,以保证公交车行驶速度,提高运输效率,这样可吸引更多乘客,也减轻了交通压力。

第二、制私家车的数量。城市交通拥堵的一个原因即是私家车数量过多。在城市里,私家车往往与公交车互相占道。因此可通过限制车牌单双号来控制私家车出行数量,还可通过提高停车位收费标准控制小汽车数量;另外提高汽车购买的税收、调控油价、严格控制排污指标都可抑制消费者的买车欲望。这样对缓解交通压力也有很好的帮助。

第三、理规划停车。理规划停车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因为城市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而汽车数量却在日益增加。所以停车规划要因地制宜考虑多方因素。无论在城市商业区、居民区或是其他公共场所,公共停车库要结合当地的交通线路和规划来合理设置。如果有条件则可采用立体停车库以减少土地空间的占用。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有时也可适当划定路边停车区。总之,做好车辆停放工作,也是对缓解交通压力的有力支持。

第四、展节能交通。城市要发展就会消耗资源,而交通则是消耗资源的领域之一,所以发展节能交通是对城市发展的巨大贡献。首先想到的就是汽车对汽油的消耗问题。汽油是非再生资源,如果要可持续发展,则节能环保就必须提倡。另外,加强研究找到节能高效环保的新燃料,如压缩的天然气、乙醇汽油等,以及已经出现的电动汽车。这些都是对节能环保有利的。

必出站即可到达全国任何太中城市.由于交通发达城市间的联系变得轻而易举中小城市围绕大城市不断形。在昆明,城市的空间拓展方向应以东南、东北两个方向为主,远景向滇池流域外拓展空间。在昆明,以南北向发展主轴,北翼以昆曲高速公路为主,南翼由昆玉高速公路、昆洛公路、南昆铁路、泛亚铁路等组成,是昆明城市空间拓展的主要发展轴。昆明主城区将形成“核心—网络、两轴、两带”的开放式城市空间结构。两轴是中心城——海口,昆明——晋宁。两带是向东北、东南。推进国内其他城市与昆明的高铁连接,并逐渐向东南亚扩展,完善各个城市之间的各种交通联系。

城市要发展则必然考虑城市的交通。城市发展与城市交通不是矛盾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互相辅助的关系。只有认真研究,提出有效方法协调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使两者之间互相促进发展,从而为市民营造一个便利的交通环境和一个舒适的城市生活。

文献检索:

《城市发展与交通关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关系》科教导刊。

《昆明市现状》。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汇总16篇)篇六

理,小城镇规划建设,新农村规划建设。

3、规划管理:规划地方立法研究,规划实施,规划评估,城市治理,城市规划职业资格制。

度,近期建设规划,城市“大事件”

5、公共参与:公共利益,物权与城市规划,规划公开,规划监督,城市拆迁,包容性发展。

7、住房建设规划:居住区规划,城市规划与房地产业发展,保障性住房规划与建设,社区。

管理。

8、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安全:城市能源规划,城市水资源规划,城市防灾规划。

9、城市交通:城际交通与城市交通枢纽,机动化与城市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公共交。

通规划。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汇总16篇)篇七

学院:

班级:

老师:

学号:

姓名:时间:

概述:

昆明市,由于早期城市规划存在问题,随着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现在尤为紧张的是城市环境问题和交通问题。如何解决好城市交通问题是政府和相关专业的人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认真研究,提出有效方法协交通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才能促进交通的快速健康的发展,从而为市民营造一个便利的交通环境和一个舒适的城市生活。

正文:

昆明市海拔746米至4247米,面积15942平方公里,建成区98平方公里,直辖盘龙、五华、西山、官渡四个区、东川区和呈贡、晋宁、安宁、富民、嵩明、宜良、路南、禄劝八个县,人口363万多人。从公元13世纪起,昆明成为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我国内地连接东南亚“古南方丝绸之路”以及四川-云南-越南的枢纽和通道。改革开放以来,昆明经济始终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经过多年的发展,成为了云南省的交通枢纽、通讯中心及中国面向东南亚的口岸。昆明机场是中国五大国际航空港之一,约40条航线国际航线,以及省内的7条航线。昆明的公路四通八达,有5000多公里的公路通往省内各地和邻省邻国。以滇池为中心,实施“环湖交通”,实行以往的龟城交通路线。昆明市内现有沪昆铁路、成昆铁路、南昆铁路、内昆铁路、昆丽铁路、昆玉铁路、昆河铁路等12条铁路干支线。昆明市内道路总长10000余千米,京昆高速、沪昆高速、汕昆高速、广昆高速、渝昆高速、杭瑞高速、昆明绕城高速。昆明市现有公交线路290多条,日运量250万人次,共有6951辆出租车。云南80%的运量依靠公路运输,昆明因而拥有多达17个汽车客运站,在2010年新建完成投入使用六大汽车客运站,原来17个汽车客运站调整并优化至这六大汽车客运站内。

昆明市交通存在的若干问题。

昆明城市化进程呈现出明显的“圈层扩展”模式,这一模式导致的交通拥堵、交通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引发了对交通发展与城市空间关系这一论题的长期探讨,而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作用关系是城市生长、变化的重要内因,这一点已经成为规划界的共识。不同的交通方式对城市发展的不相同,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布局形态。快速私人交通使城市有分散发展的倾向,而公共交通与慢速交通使城市布局紧凑。公共交通线路站式布局及与步行交通的大量联系,决定了城市高密度带状、簇状的布局形态。昆明现在的交通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堵塞现象严重。近几年随着经济和居民生活的水平提高,私家车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而昆明市因交通设施建设相对缓慢,加上城市空间的限制,主要是道路需求与土地供给间的矛盾。这种长时间的供需不平衡导致了城市交通的堵塞拥挤。尤其城市上下班的高峰期,交通堵塞尤为明显。在大都市存在的问题还有:因主城区规划不合理,建筑物密度过大,加上自身的地形因素影响,导致城市道路狭窄,致使人流车流拥挤、交通拥堵;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缺乏,超车挤道导致交通混乱等。

第二、故屡屡发生。着居民汽车拥有量的增加,而交通发展的相对落后,我国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大幅增加,这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十年,我国交通事故发生的次数、伤亡人数、经济损失都呈上升趋势。

第三、共交通存在的问题。(1)因为城市的道路规划大多滞后,甚至存在公共交通用地被侵占或改为其他用途等情况,造成了多种交通方式运转之间不能充分衔接协调。(2)公共交通的基础设施不足。城市中,公交车数量的增长落后于人口增长速度,导致公交车系统无法满足市民的需求。另外,因为对公共交通的调度不够,在高峰期,公交车不能满足市民需求;而非高峰期时又无法有效使用,就造成了资源和成本的浪费。

第四、昆明处在云南高原山区地带,轨道交通较少,进出物资多数是靠公路运输,这也就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公路运输的压力,增加了公路拥堵、事故的频发率。

解决城市发展与交通矛盾的对策。

第一、展公交系统。公交车是城市居民主要的乘行工具,发展好公交系统可大大减轻城市的交通压力。如根据城市地形合理规划交通路线,避免交通路线的重复建设、过度聚集;城市交通实施立体覆盖,增开公交线路和车辆缓解上下班高峰期对公交的需求,以分解人流和缓解拥堵;根据城市情况,开辟公交专用路线,路线内只可行驶公交车辆其他车辆不得驶入,以保证公交车行驶速度,提高运输效率,这样可吸引更多乘客,也减轻了交通压力。

第二、制私家车的数量。城市交通拥堵的一个原因即是私家车数量过多。在城市里,私家车往往与公交车互相占道。因此可通过限制车牌单双号来控制私家车出行数量,还可通过提高停车位收费标准控制小汽车数量;另外提高汽车购买的税收、调控油价、严格控制排污指标都可抑制消费者的买车欲望。这样对缓解交通压力也有很好的帮助。

第三、理规划停车。理规划停车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因为城市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而汽车数量却在日益增加。所以停车规划要因地制宜考虑多方因素。无论在城市商业区、居民区或是其他公共场所,公共停车库要结合当地的交通线路和规划来合理设置。如果有条件则可采用立体停车库以减少土地空间的占用。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有时也可适当划定路边停车区。总之,做好车辆停放工作,也是对缓解交通压力的有力支持。

第四、展节能交通。城市要发展就会消耗资源,而交通则是消耗资源的领域之一,所以发展节能交通是对城市发展的巨大贡献。首先想到的就是汽车对汽油的消耗问题。汽油是非再生资源,如果要可持续发展,则节能环保就必须提倡。另外,加强研究找到节能高效环保的新燃料,如压缩的天然气、乙醇汽油等,以及已经出现的电动汽车。这些都是对节能环保有利的。

必出站即可到达全国任何太中城市.由于交通发达城市间的联系变得轻而易举中小城市围绕大城市不断形。在昆明,城市的空间拓展方向应以东南、东北两个方向为主,远景向滇池流域外拓展空间。在昆明,以南北向发展主轴,北翼以昆曲高速公路为主,南翼由昆玉高速公路、昆洛公路、南昆铁路、泛亚铁路等组成,是昆明城市空间拓展的主要发展轴。昆明主城区将形成“核心—网络、两轴、两带”的开放式城市空间结构。两轴是中心城——海口,昆明——晋宁。两带是向东北、东南。推进国内其他城市与昆明的高铁连接,并逐渐向东南亚扩展,完善各个城市之间的各种交通联系。

城市要发展则必然考虑城市的交通。城市发展与城市交通不是矛盾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互相辅助的关系。只有认真研究,提出有效方法协调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使两者之间互相促进发展,从而为市民营造一个便利的交通环境和一个舒适的城市生活。

文献检索:

《城市发展与交通关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关系》科教导刊。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汇总16篇)篇八

城市规划实习目的:运用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来了解城市规划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加深对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认识,将理论联系于实践,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成功走向社会做准备。于是,本学期我们进入了实习阶段:

1、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城市规划相关工作的意义,熟悉现行业单位方案设计方法和规划实务操作技能,使学生对城市规划相关工作实践有较全面的感性认识。

2、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进一步消化和掌握已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检查我们对学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也检查了我们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和应变能力。

3、通过这次实习,培养了我们实践中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和计算机绘图技能,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为今后较为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4、通过此次实习,不仅提高我们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还培养了我们事实求是的'工作作风和踏实、谨慎、认真的工作态度,给帮助我们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组织纪律观念。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汇总16篇)篇九

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地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管理要求,或者直接对建设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2. 修建性详细规划

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3. 城市规模

衡量城市大小的数量概念,包括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地域规模两种指标,通常人口规模是衡量城市规模的决定性指标。

4. 城市人口规模

在城市地理学研究及城市规划编制工作中所指的一个城镇人口数量的多少(或大小)。一般指一个城镇现状或在一定期限内人口发展的数量,后者与城市(镇)发展的区域经济基础、地理位置和建设条件、现状特点等密切相关。

5. 城市绿地

广义的城市绿地,指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种绿地。

狭义的城市绿地,指面积较小、设施较少或没有设施的绿化地段,区别于面积较大、设施较为完善的“公园”。

6. 城市景观规划

满足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审美的需要,对城市各项景观要素采取保护、利用、改善、发展等措施,为城市发展提供从全局到个案,从近期到远期的总体性政策要求。

7. 绿地指标(三项)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城市中居民平均每人占有公共绿地的数量。

绿地率: 城市中各类绿地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百分比

绿化覆盖率: 城市绿化种植中的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百分比。

8. 城市用地

指按城市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的各类用地的总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城市用地一般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化用地、水域、特殊用地和其他用地等。

9. 城市规划区

我国《城市规划法》第三条指出:本法所称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

10. 城镇体系规划

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11. 区域规划

是为实现一定地区范围的开发和建设目标而进行的总体部署。

广义的区域规划指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进行总体部署(包括区际和区内);包括区际规划和区内规划,前者主要解决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或区际分工协作问题,后者系对一定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布局进行全面规划。

狭义的区域规划则主要指一定区域内与国土开发整治有关的建设布局总体规划。

1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是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作的总体安排和布局,是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础。

13. 城镇体系

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镇群体

14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对城市辖区范围内各种不同功能的干道、支路、广场以及附属交通设施所组成的交通运输网的规划。

15交通规划

城市道路系统中交通干道在城市用地面积中所占的比例,通常用每平方公里城市用地面积内平均所具有的干道长度表示。

17道路红线

一般是指道路用地的边界线。有时也把确定沿街建筑位置的一条建筑线谓之红线,即建筑红线。它可与道路红线重合,也可退于道路红线之后,但绝不许超越道路红线,在红线内不允许建任何永久性建筑。

18道路绿地率

道路红线范围内各种绿带宽度之和占总宽度的百分比。

19城乡一体化

规划学者是从空间的角度对城乡结合部做出统一的规划,即对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城乡物质和精神要素进行系统安排。

20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

一年内城市人口因出生和死亡因素的消长,导致人口增减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21.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在一定时期内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或各项物质要素)的总体部署。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22 道路宽度

在城市规划中是指:只包括车行道与人行道宽度,不包括人行道外侧只沿街的城市绿化等用地宽度,主要由交通量来决定。

23 路幅宽度

在建筑设计及其城市规划中是指:路幅宽度是指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是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大全》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汇总16篇)篇十

大学生活接近尾声,在即将踏入社会,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前,生产实习对我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这是正式工作前的一次演练,同时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锻炼我们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的大好机会。

生产实习的日子终于开始了,我一直都在盼着它快点到来,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需要结合实践去理解,卷面上的分数说明不了问题,所以我想利用这次生产实习,多学点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让理论结合实际,加深我对城乡规划专业的理解,也有助于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我选择了xx设计院作为实习地点,在设计院里可以更好的了解城乡规划设计方面的工作,这是一家私人承包的设计院,设计院虽然不大,但接下的工程不少,每个人都有一台电脑,和我原先想的差不多。很幸运的是,我刚来就有地方坐,还有台电脑用,听同事说,这里原来有个同事,这段时间外出学习,正好我可以在这里实习。相信融入在这个团队可以丰富我的专业知识,拓宽视野,并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汇总16篇)篇十一

下沉广场的一侧有台阶一直通向路面,台阶本身可供人们作短暂休息。广场的一角下沉,给整个广场增添了不少生气,是一处胜笔。但同地面在同一高度上的地上广场,通道由大理石砌成,感觉很冰冷,没有亲切感。再者,广场可供人们休息的座椅很少,一方面可能由于市中心用地紧张,不宜人们作过长时间的停留,另一方面也可能够由于市政广场本身性质的要求。

实习期间,一并看了钟鼓楼,对位于xx市中心位置的旅游之地,也有一定了解。

钟楼位于xx市中心,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建在方型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重楼三层檐,四角攒顶的形式,总高36米,基座高8.6米,每边长35.5米,面积约1377.4平方米,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在檐上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顶部有鎏金宝顶,金碧辉煌。以它为中心辐射出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并分别与明城墙东、南、西、北四门相接,这就是西安人引以为自豪的钟楼。它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许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西安是明代西北军政重镇,它的钟楼无论从建筑规模、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国同类建筑之冠。

鼓楼,东与钟楼隔广场相望。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比钟楼大四岁,迄今已有6xx年历史,为重檐三滴水与歇山顶的木结构,高大雄伟。清代曾两次修耷。楼上原有巨鼓一面,傍晚击鼓报时,故名鼓楼。昔日楼檐下悬挂有巨匾,南为“文武盛地”,北为“声闻于天”。鼓楼斗拱彩绘,外观庄重绚丽,与钟楼为姐妹楼,亦有“晨钟暮鼓”之说。

鼓楼系古典建筑,基座为长方形,用青砖砌成,楼高33米,面积1924平方米。楼基正中辟有南北券门洞,连通北院门和西大街。建筑结构采用重檐三滴水式与歇山琉璃瓦顶形式,与钟楼相辉映,楼内有梯可上,登至二楼,凭栏可眺望终南山与全城景观。

同作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广场,大雁塔北广场就显得生动很多。

西安大雁塔北广场位于举世文明的佛教圣地大雁塔脚下,广场周边改造工程占地近1000亩,主要包括北广场、南广场、雁塔东苑、雁塔西苑、雁塔南苑、慈恩寺、步行街和商贸区组成,总占地约1000亩,总投资2.6亿元人民币,堪称西安城市建设的一大创举。与此同时,大雁塔北广场创造了多项建筑纪录:水景广场水面面积达2万平方米,广场内有2个百米长的群雕,8组大型人物雕塑,40块地景浮雕;有着绿化无接触式卫生间,大量坐凳、超光万米的彩色光带以及超大规模的音响组合等。大雁塔北广场中心部分东西宽218米、南北长346米,以大雁塔为广场中心轴三等分,中央为主景水道,左右两侧分置“唐诗园林区”、“法相花坛区”、“禅修林区”等造景设计,广场南端设置百米落瀑、观景平台及百米长大型浮雕构成北广场的端景区。

广场的整体设计概念是以能突显大雁塔慈恩寺及大唐文化精神为主轴,结合传统与现代的设计手法,精致大气的设计构成,利用南北高差9米,大雁塔北广场设计九级踏步,每个台阶五步,每级水池有7级叠水,与大雁塔7层相印合。由北往南逐步拾阶而上。进入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为八座大唐文化柱及两座万佛灯塔,万佛归宗、盛世雄浑,堪称北广场的门户;北广场中心为中央水景;唐八大精英人物雕塑环绕水景四周;四处石质牌坊为广场的东、西、北三个主要方位;现代唐风的商业建筑分布于广场东西两侧。

大雁塔北广场真正体现了古都风韵和现代风采的完美结合,使高科技文化和大雁塔历史遗迹融为一体,凸现了大雁塔的价值,使历史文化得到最好的延续和提升。并对改善整个城市片区的大环境有良好效用。

大雁塔北广场是曲江新区的'门户,是以张扬城市文化个性、提升城市旅游休闲品位的唐文化主题广场从西安城市本身来说,大雁塔既是西安的一个客厅,又是西安的起居室。她不仅仅接待外面的客人,而且供xx市民在其中休息、游玩,给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休闲环境。曲江新区又是一个旅游度假区,新区的大门就在大雁塔这个位置,是新区与老城的一个对接处,大雁塔周边的建设成功,也为今后曲江新区的建设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汇总16篇)篇十二

通过城市与区域的认识实习,使我们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城市与区域的概念,了解它们间的差异性与联系,提高学生对城乡管理这个专业专业性质的认识,另外,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培养我们的战略思维、全局观念与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意识到城乡规划管理这个专业的发展前景,增强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加强我们对这个专业学习的信心。通过认识实习,为我们全面进入专业领域的学习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实习地点。

长沙、株洲、湘潭、益阳等地区。

三、实习内容。

2、了解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情况;。

3、初步了解韶山等景区的发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4、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概况;。

5、重点研究长沙地区商业网点的分布状况,以及发展态势,有待解决的问题。

四、实习结果。

(一)、课堂教育。

在城市与区域认识实习之前,学院开了动员大会,在大会上由xx老师等人的发言,我在脑海里初步形成了城市与区域的概念。我明白了,区域是一个整体,而城市只是一个部分,而真正的城市规划其实是区域规划,即整体规划。用数学语言来说,城市其实是处于区域集合中的,那么要想一个城市的发展合理,就必须是城市的发展与区域的发展相和谐,并且要带动城市边缘地区的发展,就像烙大饼一般,我们要有长远的眼光,着眼于区域这个大饼,不要只求快速发展,这样,我们一定吃不到美味的“饼”。就像霍华德在他的《田园城市》中说的一般:城乡要成婚,愉快的结合,才能迸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文明。另外,老师的发言中,我明白了我们学习的很多课程并非是可有可无的,因为城乡规划管理这个专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它需要我们从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美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各个角度来认识一个地区的价值,只有保护自然之美,维护社会稳定公正,促进城乡和谐,才能做出适合城市与区域更好更快发展规划。此外,我们还必须用动态的眼光认识城市与区域,因为不仅仅人员的流动很频繁,而且信息社会的发展也远远非我们想象的那么慢。

(二)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的发展态势以及处于其中的景区发展状况。

1、高新技术产业园以及企业参观实习。

(1)地点:在认识实习期间,我们去了长沙、株洲、湘潭城市一体化建设的一些有代表性地区,包括益阳高新技术产业园,益阳东部新区,望城河西新城,金开区,还有百威英博,金龙国际两个大型企业等。

(2)感受与想法:对比而言,益阳是一个新城,城市发展没有望城成熟,但是它处于长沙、株洲、湘潭三地城市一体化建设的重点区域,其发展前景是很可观的。在企业参观方面,我们分别从这两个企业看到了两个现象。第一是我们看到百威英博是极其大批量生产,且,据介绍,它在全国五百强中处于67位,但是,除了少量管理人员外,只有几个技术人员,一个企业的成功并不是需要大量劳力的,再就是其管理制度非常明朗,所有的运作情况都是公开的。第二,金龙国际,他给人的感觉就是布局非常合理,显然经过了合理的规划,既抱着呢过了企业的合理运作有给企业的扩张留了余地。而且,我们发现这些企业,或者上升一个层次,即一个产业园的理念发生了变化,由以前的全工业生产到现在的带有生活区的工业。

2、景区参观。

(1)地点:新农村示范基地光明村和清溪村、佛教寺庙洗心禅寺、湘潭韶山等。

(2)分别感受:

新农村示范点——农村的道路修好了,房屋也基本上是统一标准,但是感觉不到自然的感觉,虽然单从每一方面看是比较好的,但是组合到一起就有点美的不是很自然的感觉,特别是光明村,为了房屋风格一致,就在原有窗户的基础上再加一层窗户。其实,我们觉得,新农村应该不是这种面子工程,这样做的话还不如把资金投入到其他建设当中,毕竟现在还有很多农村连基本的道路问题都得不到解决。

佛教寺庙洗心禅寺——它的香火还是比较旺盛的,寺庙的布局也是按照传统建造,属于对称建筑。另外,还修建有大型禅院,便于人们礼佛。作为一个开方式的旅游点,他队有个的开放性,也促进了当地其他产业的发展,增加居民的收入。

湘潭韶山——韶山给我的第一感觉是美,他有其独特的自然之美,像这种纯天然的地方在这个人造占主流的当代社会是很少见的,也是他独有的资产。但是韶山的人文让人深思,他们在你下车时就会追着要你买东西,有一种,鸣枪的感觉。在回程的时候,我们的车在另一个饭馆的场院倒了个车,店主追逐着要我们交1000元,特别蛮横。这让我们不得为他们是毛主席的子孙感汗颜。

(三)、长沙市商业网点的布局以及发展情况。

商业中心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组织商品流通的枢纽地带,各种零售商业、批发商业、金融事业和各类服务性行业大量集中,形成城市内的商业中心。据查证《长沙市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也已通过专家评审。该《规划》确定了长沙未来城市商业发展总体目标:到20,建设完善1个市级商业中心、2个市级商业副中心、10个区域性商业中心、30个社区级商业中心和18条主要商业街,基本形成区域布局合理、业态结构优化、服务功能齐全的市区网点三级体系布局。在中部崛起、长株潭一体化背景下,大长沙欲重点扶持的43个商业中心、18条商业街犹如古时烽火台,一处着火,处处皆火;烽火连城,争霸中原。

为了近距离了解长沙市商业中心现实情况,我们走访了黄兴南路步行街,火车站,高桥大市场,溁湾镇四个不同级别的商业网点。

1,永不衰落的神话——五一广场商业中心(黄兴南路步行街为主要目的地)。

(1)区位特征:长沙步行街北起司门口,南到南门口,处于长沙市中心,是五一广场商业中心的中心,全长838米,街面宽23-26米,包括近万平方米的黄兴广场,商业总面积25万平方米,其中新建面积15万。

(2)所见所闻:为了了解长沙地区的商业网点情况,在9月1日早上7:30从学校出发。我们的第一站是黄兴南路步行街,我们乘坐旅一,原来只要三分钟的路线,由于修建地铁,花了十多分钟。而且我们走访的时间并不是上班高峰期,在五一广场前,我们观察了近半个小时,发现车辆拥堵的现象也来越严重,到八点半时,五一大道上的车辆基本上处于不动状态。在老黄兴路,五一大道与步行街中间的道路设施已处于老化状态,而且还有小摊小贩在吆喝声不断回荡。但是道路两旁设置有泊车卡位,非常安全公平,也十分方便快捷,在老黄兴路两旁的建筑的老化状况也比较严重。进入黄兴南路步行街,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去游传统性的仿古建筑,让人感受到古长沙的精神面貌,很是让人振奋。由于我们对黄兴南路步行街并不十分了解,想要找地图,但是我们没有看到步行街的布局图,只能凭感觉找步行街,也根本不知道它的界限在哪里。在八点到九点的时候,路上已有不少人了,的确是繁华的地带,各种商业性店铺琳琅满目,真是看的我们眼花缭乱。在一条小巷的入口处,我们看到了《长沙市黄兴南路步行街管理条例》,写在银白色的牌子上,字迹并不十分清楚,很难难读懂。在步行街街道中间有很多反映长沙市历史的主题雕塑,例如:炸臭豆腐,打酱油等等,步行街的建筑物也都加入了适量的仿古斜屋顶,古今结合,趣味十足,并且让国内外的人不至于完全忘记中华五千年文明,在如此现代的商业街中加入传统元素,是让人振奋的。由于我们对路线不熟,偶然间我们还参观了坡子街,一个与步行街联系紧密的小吃街。它的进门口正在修建一个商业中心,街道左边是现代建筑,右边是仿古建筑,对比鲜明。我们了解到这条小吃街主要是晚上五六点人流多,所以,我们去的时候基本上没见到什么客人。从坡子街街区内现代建筑的不断出现,可以想象,步行街还是有向外扩建的趋势的,就算不扩建,它对其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3)与相关部门的谈话: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黄兴南路步行街的基本状况,我们走访了与之相关的物业管理公司与管委会。问了有关黄兴南路步行街的规划、发展方向以及其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虽然他们都有回答,但是与我们想象中的答案差距很大,物业管理公司推说他们不能回答,是机密问题,甚至都不让我们拍照,或者就是给我们模糊答案,最后说那不是属于他们的管理范围。让我们找管委会,但是管委会直接让我们找市政府。不过从他们的言语中我们了解到长沙的黄兴南路步行街是不会被别的商业街所替代的,它是长沙市乃至湖南省的标志,省市对它是非常重视的,不管周围的商业中心会如何建立与发展,黄兴南路步行街只会与其一起合作,共同发展。

(4)关于有关问题的解决方法(个人想法):针对五一大道的严重堵车问题,我们希望修建备用车道。另外管理部门的推诿现象,我们希望步行街能有一个统领所有管理部门的机构或者是部门,总之,要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要有明确的分工,不能再出现我们访问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步行街是长沙市的标志,是湖南省繁荣以及其精神面貌的重要体现的地方,关系到整个省人民的脸面问题,政府必须加强精神文明教育,当然,加强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关于现代建筑去代替建筑以及新旧建筑以旧换新的情况,政府要有长远的规划,既要有利于黄兴南路步行街的发展,又要使长沙市本土的文化与外来文化和谐,共同发展。

2、火车带来的商业中心——火车站商业中心(1)基本情况:长沙火车站全站总面积达4万余平方米,主站房高23米,宽151米,钟楼高63米,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站前广场(西广场)3.7万平方米,东广场6万余平方米。设有5个普通、母婴、军人候车室、6个贵宾、软席候车室,有4个站台,8股客车到发线,日均接发列车80余列,日均乘降旅客4万余人,高峰时达10万多人。(由网上获得)。

(2)所见所闻所想:在我们到达火车站的时候已经是中午12点左右,看到的除了人就是车,所有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就一个字“乱”,人撞人,车连车,虽然有很多的文明使者,很多的执法人员在四处走动,但是,人员的差异性与复杂性,让他们的工作难做到了极点。在火车站,我们间的最多的就是邮局和酒店,我们想这和火车站职能是相适应的。我们取得时候正在施工,人员只能由道路外围走过,这就说明了,针对火车站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政府部门已经尽力在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变这种状况,不断在完善火车站的设施以及管理现状。不过,我认为,火车站的设施还是比较新的,虽然不能解决所有人的问题,不过已经尽力在做了。不过,我们认为管理部门应建立在显眼位置,便于旅客的投诉等事件。在接近十二点半时,我们都饿了,准备找地方吃饭,但是周围除了酒店就是大饭店,普通人如我们根本吃不起,我们在烈日下走了十几分钟才找到一个粉店,而且那里的东西极不好吃还很贵。后来,我们逛了阿波罗超市,又是一个普通人禁不起折腾的地方。这就可以说明这个地区的消费水平很高,而且适合普通人的地方不多。

4、河西的五一广场——溁湾镇。

(1)区位极其商业地位:溁湾镇位于麓山路,枫林路,五一路三路交汇点,风景名胜区岳麓山在麓山北也有一个适于游客上山的盘山公路,而且,大学城就在麓山路上。故,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了。在中心位置有一个与五一广场相对应的通城广场,其中设有新一佳、肯德基、服装城等等,是河西最为繁华的地带,也是我们大学生采购的地带,具有重要的地位。

(2)存在的问题:由于溁湾镇是一个以长沙老住户为主体的地段,很多传统或者是经济的问题,使得,溁湾镇扩建面临的问题十分严峻,由拆迁导致的问题很难一次性得到解决,而英法德争议也越来越大。另外一个特别严重的就实施交通问题,在麓山路,五一路,枫林路山路交汇的地方车辆堵车问题比起五一广场前更是严重,对于这个问题,政府一下也难以解决,特别棘手。

(1)地理区位的重要性。这四个地区布什位于市中心就是位于交通要道的交汇点,或者是交通发达点,不同在在于,位于市中心的步行街之所以比其它三个商业中心更加繁荣,与它位于市中心,位于繁华地段是分不开的。总之一句话:地理区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商业中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商业中心的发展前景。

(2)文化风俗的基础性。一种文化决定一个商业中心必须要有它的特点,不可以去掉,也难以改变。就像是溁湾镇的搬迁问题,有很大层面上是因为风俗影响。

(3)政府领导观念的差异性。这是存在于不只是一个商业中心的问题,这是各个行业都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领导者生活的方式不同,成长的地区不同,受教育的理念不同,而产生的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差异。故,领导者对一个商业中心的确定与发展也有比较大的影响力。

四、实习体会。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汇总16篇)篇十三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大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愈来俞显得重要,并越来越引起教育部门和用人单位的关注。为进一步加强实践环节,20xx年10月上旬,我校安排了为期七周的生产实习,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编制程序及各阶段的内容及编制深度,初步掌握规划设计文件的编制方法,培养学生从事实际规划设计的能力,巩固课程学习中所掌握的知识,并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现就将本次的实习情况总结和汇报如下:

一、唐山市某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介:

唐山市某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一家刚刚起步的私营公司,迄今为止成立时间仅一年多,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中,某规划设计院秉承事实求是,艰苦奋斗的管理理念和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设计理念完成了多项总规,控规和详规的编制工作,并成功的从丙级单项姿质升级到丙级姿质,目前公司全体职工正在以更高昂的姿态更积极的行动准备资质的再次升级,预计到2008年能更上一层楼。公司下设设计所两所,拥有国家注册规划师4名,国家注册建筑师2名,国家注册结构师2名,高工数名,设计师若干。

二、实习基本情况简介:

10月8日,我与徐殿根,孟凡力等三人正式开始了在某规划院的实习工作,考虑到我们的实际情况,公司将我们三个都分到了一所,并按照学校的要求为我们每人分派了一位指导教师,我很荣幸裴院长能担任我的指导教师,裴院长是原唐山市建设局局长,虽然在用计算机画图方面有点跟不上,但在专业理论方面却能给我以极大的启示,在实习期间我在裴院长身上学到很多课本以外的`东西,这些东西足以受用终生。

三、完成的主要工作任务:

实习期间,我们三人在各自导师的带领下,承担了某市某乡6个新农村的规划编制任务;参与了某市某镇总体规划,某管理区控规的编制任务;承担了某县喜峰南路街景设计,某开发区小区详细规划等几个修规的编制任务。

四、实习中专业理论的实践:

(一)新农村建设。

工程简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在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有力支撑,是改变千百年来农村落后的生活习惯和农村脏乱差的人居环境,推进农村城镇化的一场伟大革命。

按照唐山市和某乡新农村创建工作安排,我公司受某乡政府和各村村两委委托,承担该乡新农村规划编制任务。我们三人共完成6个村的规划编制工作,分别是西小寨村、河南庄村、东祈尔村、西二十里铺村、三官庙村和黄台村。

规划期限:近期:2006年2010年远期:2011年2020年。

主要文本包括:村庄概况、现状条件分析、规划依据规划编制指导思想和原则、规划范围、规划期限、村庄性质与规模、规划目标、新农村建设规划、防灾规划、环保节能规划、分期建设、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等。

主要图纸包括:村域规划图、村庄建设现状图、村庄建设规划图、村庄工程规划图、村庄近期建设整治规划图等。

实习体会。

在承担某乡6个新农村的规划编制任务中,我系统的学习了河北省建设厅颁发的《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导则》,并根据在学校做新农村的经验出色的完成了实习任务,受到裴院长的好评。期间,我对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认识更深刻了,也学到了很多学校里没有学到的东西,比如,在文本中加入了财政预算的内容,这是我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我只能从头学起,好好的向所长及裴院长请教;再如,做实际的工程必需对现场地形特别熟悉,这样做起设计才游刃有余,有的放矢,也最符合实际。下面我将我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学到的一些专业理论整理如下:

1.新农村建设的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村庄规划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基本目标,立足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环境脏、乱、差保护文化遗产、延续历史文脉;防止自然灾害、注重村庄安全;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分步实施,防止大拆大建。

3.村庄规划远期到2020年,近期一般为3-5年,并于建制镇(乡)总体规划期限相协调。

4.村庄规划应包括村域规划、村庄建设规划、村庄近期建设整治规划三部分。

5.村域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设施规划两个方面。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包括综合分析村庄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状况,明确村庄产业发展方向,确定一村一品或一村多品的产业格局;划定村域范围内禁建、限建和适建区域。界定不同类型产业用地的范围,提出不同分区空间资源有效利用的限制和引导措施。基础设施规划包括依据建制镇(乡)总体规划,在村域范围内确定道路、供水、排水、供电、电信、燃气、供热、**处理、能源供应、农田灌溉、雨水积蓄、防洪堤坝等基础设施的选址及规模。

6.村庄建设规划应包括村庄用地布局、基础设施规划、公共建筑安排、景观风貌规划、农宅规划设计五个方面。

7.近期建设整治规划。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汇总16篇)篇十四

实习目的:运用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来了解城市规划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加深对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认识,将理论联系于实践,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成功走向社会做准备,于是,本学期我们进入了实习阶段:

1、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城市规划相关工作的意义,熟悉现行业单位方案设计方法和规划实务操作技能,使学生对城市规划相关工作实践有较全面的感性认识。

2、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进一步消化和掌握已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检查我们对学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也检查了我们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和应变能力。

3、通过这次实习,培养了我们实践中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和计算机绘图技能,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为今后较为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4、通过此次实习,不仅提高我们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还培养了我们事实求是的工作作风和踏实、谨慎、认真的工作态度,给帮助我们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组织纪律观念。

实习时间:20xx年2月—20xx年7月。

实习地点:xxxx有限公司。

实习的部门或岗位:规划设计部规划实习生。

实习的内容和过程:

一、实习概述:

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做些实际项目,那我们也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

以前,我总以为自己的规划设计理论知识扎实较强,计算机绘图能力比较熟练,设计也如所有工作一样,掌握了规律,照芦葫画瓢准没错,规划设计时可以借鉴一些成功的案例,那么,当一名合格的城市规划设计人员应该没问题了。现在才发现,城市规划设计其实更讲究的是它与实际紧密结合性和可操作性。离开现场实际情况,其它一切都为零,设计不只是一味的绘图,更不是一味的照抄照搬。

自从2月开始,我在北京先后进入两家公司进行工作,均是在规划设计部以实习生的职位在岗工作。在了解城市规划设计的基础工作后,对城市规划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接触,也使我意识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

其实刚出去实习的心态是浮躁的。过完年第一次到北京,也是我第一次出去找工作过独立的生活。或许是因为自己简历准备充足,工作找起来并不麻烦,第一家面试就可以直接工作。但是“得到的不知道珍贵,失去了才知道其价值”。我只是想多面试几家公司看看待遇和公司情况,这样就和几个差不多的公司失之交臂。

我第一份工作是在中联城建筑规划设计事务所开始的。面试的时候,我们boss亲自面试,问了很多关于专业的问题后,开始了一个重要的环节——两小时快题设计。其实手绘是自己的弱项,这个我也很清楚,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表达不好,我就尽量用语言来说服他。规划设计,其实并不完全在于你是否会手绘,好的设计思路也是一个亮点,但是需要的是能够表达出来并且让对方接受这才是一个不错的方案。否则,也只有自己的水平,跟着boss也只能绘图(手绘和语言表达都不怎么样的)。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汇总16篇)篇十五

(一)课程性质。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城市规划相关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也是整个城市规划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以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原理为重点,把规划原则和布局方法作为基础,并以城市各组成要素的规划布局作为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它作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理论课,内容几乎涵盖了整个专业所涉及的全方位知识,在整个城市规划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专业教学的核心成分;它在课程结构纵向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加深并综合运用前期课程的知识,另一方面为后续课程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它在专业学习导向上还具有引导学生入门、深造学习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城市规划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树立全面正确的城市观念,培养学生进行城市总体规划的能力,同时为城市设计与人居环境规划以及城镇规划与设计的实际操作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

(三)教学时数。

按照专业教学计划安排,本课程计划总学时72学时,每周4学时,共18周,计4个学分。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采用多媒体手段,提高授课表现力和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提示性问题,强化课堂中信息的双向交流,活跃气氛、提高效果。主要以课堂授课为主,在授课过程中,辅助采用案例教学和学生讨论的方式,作为必要的教学补充,针对某一城市或城市局部区域进行实证分析教学。

(五)面向专业。

该课程是面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掌握城市化的含义;熟悉城市化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本章简要介绍城市的产生、定义、发展过程;城市化的概念、特征和规律。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一、居民点的形成。

三、城市的定义。

第二节城市的发展。

一、古代城市的发展。

二、近代城市的发展。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的发展。

第三节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基本概念。

二、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三、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四、中国城市化的道路。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所用教学时数为4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和欧洲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体制背景;了解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掌握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想;熟悉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掌握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了解当代城市规划所面临的形势。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现代城市规划产生与发展以及当代城市规划面临的形势。

教学重点是现代城市早期思想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是现代城市发展理论。

三、其他古代文明的城市规划思想。

1、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

2、康帕内拉的“太阳城”方案。

3、人口罗伯特·欧文的“新协和村”(newharmony)。

4、傅立叶的“法郎吉”(phalange)。

1、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2、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

3、其他的探索。

1、《雅典宪章》(1933年)。

2、《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

3、《华沙宣言》(1981年)。

4、《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1992年)。

5、北京宣言(1999年)。

一、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知识经济与城市的科技创新环境。

三、经济全球化与城镇体系的结构重组。

四、信息化社会和城镇的空间结构变化。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所用教学时数为4学时。

第三章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城市规划的地位、作用和任务;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和编制体系;了解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过程;了解城市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城市规划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和编制体系;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过程及其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关系。

教学重点是城市规划编制的阶段和内容。教学难点是城市规划的编制体系。

第二节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

第三节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与基础资料。

一、调查研究的内容。

二、基础资料的内容。

第四节城市规划的层面及其主要内容。

三、分区规划的主要内容。

四、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所用教学时数为4学时。

第四章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城市的功能及其内部结构,以及城市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掌握城市用地分类及适用性评价;掌握城市不同用途的用地规划。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城市系统构成及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教学重点是城市用地选择和规划。教学难点是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第一节城市的系统构成。

一、城市系统构成的概念。

二、城市社会系统的构成。

三、城市产业系统的构成。

四、城市空间系统的构成。

五、城市其他系统的构成。

第二节城市用地及其适用性评价。

一、城市用地概述。

1、城市用地的概念。

2、城市用地的属性。

3、城市用地的价值。

二、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三、城市用地的选择。

1、用地选择的影响因素。

2、用地选择的原则。

3、用地选择举例。

第三节城市用地的分类与用地构成。

二、城市用地的构成。

第四节不同用途的城市用地规划。

一、居住用地。

二、工业用地。

三、公共设施用地。

四、仓储用地。

五、城市绿地。

六、城市郊区用地。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所用教学时数为14学时。

第五章城市发展战略。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城市发展战略的涵义;了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纲要的内容;掌握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了解结构规划和远景规划的涵义;掌握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要点。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要点。教学重点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纲要的内容。教学难点是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要点。

第一节城市发展战略的概念。

一、“战略”的概念。

二、城市发展战略的概念。

第二节城市发展战略的背景研究。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三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纲要。

1、经济发展指标。

2、社会发展指标。

3、城市基础设施、环境指标。

三、城市的性质和类型。

1、城市人口的调查。

2、估算城市人口规模的方法。

第四节城市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背景。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战略意义。

三、生态城市、园林城市。

四、城市环境容量、合理规模和门槛理论。

第五节结构规划和远景规划。

一、国外结构规划的产生、内涵及启示。

二、远景规划的概念、内容及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所用教学时数为4学时。

第六章城市总体布局。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的相关概念;了解城市总体布局的原则;掌握城市总体布局的综合协调的内容;掌握城市总体布局的方案评定和优化方法;掌握城市绿地系统与景观规划的内容;了解几种典型城市的总体布局方法。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城市总体布局的方法,城市绿地系统与景观规划的内容。教学重点是城市总体布局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城市总体布局的方案评定和优化。

第一节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

一、城市发展与城市功能演化。

二、城市问题与城市结构优化。

三、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的关系。

第二节城市总体布局的原则。

一、整体协调,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二、城乡融合、力求系统综合、时空发展有序。

三、增强区域城市观念、重在区域整体发展。

四、体现政策、突出重点、带动全局。

第三节城市总体布局的综合协调。

一、城市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协调发展。

1、城市用地和空间结构的调整。

2、城市产业结构的完善。

3、社会结构的演化。

二、城市上部机构与下部结构协调发展。

三、城市局部地区与整体布局相结合。

四、城市近期建设与远期控制相结合。

第四节城市总体布局的方案优化。

一、从不同角度多做不同方案。

二、方案比较的内容。

三、综合评定方案。

第五节城市绿地系统与景观规划。

1、因地制宜,与河湖山川自然环境相结合。

2、均衡分布,有机构成绿地系统。

1、城市景观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关系。

3、城市景观规划与环境保护、公用设施、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关系。

三、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工程设施与城市景观规划。

1、自然环境的利用。

2、结合城市工程设施,组织城市景观规划。

3、历史遗迹、人文景观的利用。

第六节几种不同类型的城市总体布局。

一、矿业城市。

二、风景旅游和纪念性城市。

三、山地城市。

四、港口城市。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所用教学时数为8学时。

第七章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城市、城市交通、城市总体布局之间的关系;掌握城市内部交通系统和对外交通系统的规划布置;学会分析具体城市的交通与道路规划。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之间的关系;城市内部交通系统和对外交通系统的规划布置。

教学重点是城市内部交通系统和对外交通系统的规划布置。教学难点是具体城市的交通与道路规划分析和评判。

第一节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

一、城市与城市交通发展的关系。

二、城市交通构成与现代交通特征。

1、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3、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一、城市内部交通分布与城市道路系统。

二、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

1、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基础上,组织完整的道路系统。

2、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

3、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

4、要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

5、要满足敷设各种管线及与人防工程相结合的要求。

三、城市道路系统组织及道路和横断面的确定。

四、停车场的布置。

第三节城市对外交通设施与用地布局。

一、铁路在城市中的布置。

二、港口在城市中的布置。

三、公路在城市中的布置。

四、航空港在城市中的布置。

第四节城市交通的综合规划。

一、城市交通运输方式的类型与结构。

二、城市对外交通综合布局。

三、城市客货运交通综合组织。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所用教学时数为4学时。

第八章城市规划中的工程规划。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城市给水、排水、防污、能源、电讯、防灾规划的内容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城市给水、排水、防污、能源、电讯、防灾规划的内容和方法。教学重点是城市给水、排水、防污、能源、电讯、防灾规划的内容。教学难点是城市给水、排水、防污、能源、电讯、防灾规划的方法。

一、城市水源与水源保护。

第二节城市排水与防治污染规划。

一、城市环境污染。

二、排水工程的组成及系统。

三、污水处理厂的位置与用地要求。

四、固体废物场地的用地要求。

第三节城市能源、电讯规划。

一、城市能源结构。

二、城市能源系统布局。

第五节城市管线工程综合规划。

一、管线工程综合的重要性与内容。

二、工程管线的种类。

三、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设计的任务、内容、原则。

四、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设计的工作阶段、编制内容。

一、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的目的和工作内容。

二、总体规划阶段的竖向规划。

三、详细规划阶段的竖向规划。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所用教学时数为4学时。

第九章居住区规划。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居住区规划的任务、内容;掌握居住区的组成、类型与规划结构;掌握居住区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了解居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指标;掌握城市旧居住区的再开发方法。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居住区的相关概念和居住区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教学重点是居住区规划的理论和方法。教学难点是居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指标。

第一节居住区规划的任务与编制。

一、居住区规划的任务。

第二节居住区的组成、类型与规划结构。

一、居住区的组成。

1、居住区的组成要素。

2、居住区的组成内容。

3、居住区的用地组成。

4、居住区的环境组成。

二、居住区的规模。

三、居住区的类型。

四、居住区的规划结构。

1、现代居住区规划结构的演变。

2、影响居住区规划结构的主要因素。

3、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

第三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一、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观念和设计要点。

二、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三、住宅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

1、住宅类型的选择。

四、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

1、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和内容。

2、公共服务设施指标的制定和计算方法。

3、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五、居住区道路和交通的规划布置。

1、居住区道路的功能和分级。

2、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3、居住区道路系统的基本形式。

4、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的经济性。

5、居住区内静态交通的组织。

六、居住区绿地的规划布置。

1、居住区绿地的功能。

2、居住区绿地的组成与标准。

3、居住区绿地规划的基本要求。

4、居住区公共绿地的规划布置。

七、居住区外部环境的规划设计。

1、居住区外部环境设计的内容。

2、居住区外部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

3、居住区内各类室外场地的规划设计。

4、居住区环境设施小品的规划设计。

第四节居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分析。

一、用地平衡表。

二、技术经济指标。

三、居住区的定额指标。

第五节城市旧居住区的再开发。

一、城市旧居住区再开发的原则、特点和方式。

二、旧居住区的维修改善和更新。

三、居住区的整治规划。

四、旧居住区的改建规划。

五、旧居住区的调查研究。

六、旧居住区再开发中的几个问题。

第六节居住区规划设计实例。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所用教学时数为10学时。

第十章城市公共空间。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城市公共空间的相关概念和构成要素;掌握城市商业区、城市中心、城市广场的规划方法;了解城市设计的含义、作用与内容。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城市公共空间的相关概念和构成要素;城市商业区、城市中心、城市广场的规划方法;城市设计的含义、作用与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方法。

第一节城市公共空间概述。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作用与类型。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及规划设计。

第二节城市商业区。

一、城市商业区的形成及演变。

二、商业区的内容、分布及形式。

三、中心商务区。

四、步行商业街及步行商业区。

五、购物广场。

第三节城市中心。

一、城市中心的类型及构成。

二、城市中心布局。

1、满足居民活动不同层次的需要。

2、城市中心位置选择。

3、城市中心的交通组织。

三、城市中心的空间组织。

第四节城市广场。

一、广场在城市中的作用。

二、广场分类。

三、不同性质的广场。

四、不同形状的广场。

五、广场的规划设计。

第五节城市设计。

一、城市设计的含义与作用。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所用教学时数为6学时。

第十一章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与原则,城市建筑文物、历史地段的保护和利用;掌握城市整体环境的保护和调整;掌握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办法;了解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制度;掌握城市更新的方式和城市更新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制度。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第一节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与原则。

一、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

二、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意义。

三、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与目标。

第二节建筑保护。

一、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方式。

二、文物保护单位的利用。

三、其他需要保护的建筑。

第三节历史地段的保护。

一、历史地段保护的内容。

二、历史地段的整治与更新。

第四节城市整体环境的保护。

一、城市空间格局的保护。

三、城市外围环境的控制。

四、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第五节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

一、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

二、历史地段的保护范围。

三、城市外围环境控制区。

第六节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制度。

一、全国性的法律、法规。

二、地方性的法规、规章。

第七节城市更新。

一、城市更新的目标。

二、城市更新的调查分析。

三、城市更新的方式。

四、城市更新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所用教学时数为6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城市建成环境的构成与演化;掌握城市开发的类型,城市开发的经济特征,城市开发的公共干预;了解城市规划中的开发控制。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城市建成环境的构成与演化;城市开发的相关内容与特征;城市规划中开发控制的实施。

教学重点是城市开发的相关内容与特征。教学难点是城市规划中开发控制的实施。

第一节城市建成环境的构成与演化。

一、城市建成环境的构成。

二、城市建成环境的演化。

三、城市建成环境与城市经济发展。

第二节城市开发的基本特征。

一、城市开发的类型。

1、公共开发和商业性开发。

2、新开发和再开发。

3、土地开发和物业开发。

二、城市开发的经济特征。

1、城市开发的空间经济特征。

2、城市开发的时间经济特征。

三、城市开发的公共干预。

二、开发控制的运作方式。

三、开发控制的作用机制。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所用教学时数为2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城市规划的行政权力与法制建设;了解城市规划的行政行为;了解城市规划行政管理中应遵循的行政法制原则。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建设。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建设。

第三节城市规划行政管理中应遵循的行政法制原则。

一、行政合法原则。

二、行政合理原则。

三、行政效率原则。

四、行政统一原则。

五、行政公开原则。

一、我国行政法的法源与效力等级。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所用教学时数为2学时。

三、考核方式。

综合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试卷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30%,试卷成绩占70%。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程论文;试卷成绩以闭卷考试形式考查,主要是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核。

四、教材选用。

【本文由大学生电脑主页[]—大学生的百事通收集整理】。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汇总16篇)篇十六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认识实习报告你正在浏览的实习报告是城市规划原理课程认识实习报告,充分发挥其商业价值。下沉广场的一侧有台阶一直通向路面,台阶本身可供人们作短暂休息。广场的一角下沉,给整个广场增添了不少生气,是一处胜笔。但同地面在同一高度上的地上广场,通道由大理石砌成,感觉很冰冷,没有亲切感。再者,广场可供人们休息的座椅很少,一方面可能由于市中心用地紧张,不宜人们作过长时间的停留,另一方面也可能够由于市政广场本身性质的要求。

实习期间,一并看了钟鼓楼,对位于西安市中心位置的旅游之地,也有一定了解。

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建在方型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重楼三层檐,四角攒顶的形式,总高36米,基座高8.6米,每边长35.5米,面积约1377.4平方米,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在檐上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顶部有鎏金宝顶,金碧辉煌。以它为中心辐射出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并分别与明城墙东、南、西、北四门相接,这就是西安人引以为自豪的钟楼。它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许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西安是明代西北军政重镇,它的钟楼无论从建筑规模、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国同类建筑之冠。

鼓楼,东与钟楼隔广场相望。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比钟楼大四岁,迄今已有6xx年历史,为重檐三滴水与歇山顶的木结构,高大雄伟。清代曾两次修耷。楼上原有巨鼓一面,傍晚击鼓报时,故名鼓楼。昔日楼檐下悬挂有巨匾,南为“文武盛地”,北为“声闻于天”。鼓楼斗拱彩绘,外观庄重绚丽,与钟楼为姐妹楼,亦有“晨钟暮鼓”之说。

鼓楼系古典建筑,基座为长方形,用青砖砌成,楼高33米,面积1924平方米。楼基正中辟有南北券门洞,连通北院门和西大街。建筑结构采用重檐三滴水式与歇山琉璃瓦顶形式,与钟楼相辉映,楼内有梯可上,登至二楼,凭栏可眺望终南山与全城景观。

同作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广场,大雁塔北广场就显得生动很多。

西安大雁塔北广场位于举世文明的佛教圣地大雁塔脚下,广场周边改造工程占地近1000亩,主要包括北广场、南广场、雁塔东苑、雁塔西苑、雁塔南苑、慈恩寺、步行街和商贸区组成,总占地约1000亩,总投资2.6亿元人民币,堪称西安城市建设的一大创举。与此同时,大雁塔北广场创造了多项建筑纪录:水景广场水面面积达2万平方米,广场内有2个百米长的群雕,8组大型人物雕塑,40块地景浮雕;有着绿化无接触式卫生间,大量坐凳、超光万米的彩色光带以及超大规模的音响组合等。大雁塔北广场中心部分东西宽218米、南北长346米,以大雁塔为广场中心轴三等分,中央为主景水道,左右两侧分置“唐诗园林区”、“法相花坛区”、“禅修林区”等造景设计,广场南端设置百米落瀑、观景平台及百米长大型浮雕构成北广场的端景区。

大雁塔北广场真正体现了古都风韵和现代风采的完美结合,使高科技文化和大雁塔历史遗迹融为一体,凸现了大雁塔的价值,使历史文化得到最好的延续和提升。并对改善整个城市片区的大环境有良好效用。

大雁塔北广场是曲江新区的门户,是以张扬城市文化个性、提升城市旅游休闲品位的唐文化主题广场从西安城市本身来说,大雁塔既是西安的一个客厅,又是西安的起居室。她不仅仅接待外面的客人,而且供西安市民在其中休息、游玩,给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休闲环境。曲江新区又是一个旅游度假区,新区的大门就在大雁塔这个位置,是新区与老城的一个对接处,大雁塔周边的建设成功,也为今后曲江新区的建设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

四、城市公园绿地――兴庆公园、莲湖公园。

绿地是城市的眼睛,公园是供人们休息娱乐的场所,是城市规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规划也极大地体现出是规划的水平,并且直接关联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范文推荐

    物流协会申请书(实用21篇)

    在写申请书时,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目的、理清自己的思路,以及将自己的经历和能力与申请的对象紧密联系起来。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更多申请书样本,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

    三个不正常心得体会(模板23篇)

    心得体会是对经验和教训的深入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通过阅读下面的范文,我们可以对心得体会的写作方式和技巧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和认识。

    协议终止书(热门20篇)

    合同协议是双方达成一致、明确权益义务的书面文件,对于各种合作关系都至关重要。合同协议范文的核心部分已经为大家准备好,请继续往下阅读。甲、乙双方于年____月__

    商务英语收获和心得(专业14篇)

    英语学习应注重全面发展,既要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也要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多读一些优秀的英文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文笔和表达

    国企纪检的工作总结(专业17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个月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和归纳,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工作进展和成绩。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成功人士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从中学习他们的经验和教

    子女入户协议书(专业19篇)

    合同协议应该包含明确的条款和条件,以确保各方的权益。对于合同协议的范文,每个人也可以据此进行个性化的修改和适应。甲方(男方):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乙方(女方)

    双带头人培训心得体会大全(23篇)

    培训心得是对培训过程中所遇到问题和困惑的思考和分析,以及对解决方案的思考和总结。在以下范文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些学员对于培训课程的理解和思考,对我们的学习有着很大

    酒店出纳简历范文(17篇)

    出纳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岗位,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几篇出纳员工作总结,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性别:女。婚姻状况:已婚。民族:

    抗击新冠疫情的演讲稿(专业15篇)

    演讲稿的撰写可以参考一些著名演讲者的经典范例,学习他们的演讲技巧和表达方式。小编从众多演讲稿中挑选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范文,供大家参考收藏。各位同志:大家好!今年

    企业入编申请书大全(17篇)

    在申请书中,我们需要详细描述自己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和个人特点,以便让评审人员全面了解我们的实力和潜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成功申请者的经验和技巧,希望能对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