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教学设计名师设计(精选8篇)

时间:2023-10-15 作者:HT书生泊船瓜洲教学设计名师设计(精选8篇)

通过环保宣传,我们可以增强全民环保的意识和责任感。要注意环保宣传语的语气,既要积极向上,又要符合受众的接受程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趣又富有启发性的环保宣传语,希望可以引起大家的共鸣和积极行动。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名师设计篇一

1、 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泊船瓜洲。

2、 使学生了解诗歌的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

3、使学生能品味诗歌语言文字的精妙。

一、 激趣导入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积累了不少。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泊船瓜洲》。

二、 初步参与

1、同学们课外已经做了预习,你对作者了解了多少?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北宋临川人。他视南京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他年轻时,中进士。写这首诗时,正是宋神宗第二次让他任宰相,推行新法。所以他前往上任。他的诗善于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诗句,情真意切。

2、介绍地真具体。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把这首诗读得正确、流利了。给你们准备一下,马上请几位同学来读一读。

3、指名读,教师充分肯定。并激励其他同学大胆展示自己。

4、古诗琅琅上口,不少同学预习这首诗时就会背诵了。这样,再给你们准备一下,看谁能背诵,比谁背得熟练。

5、指名数名学生背诵。教师夸奖:你们走在了学习的前面,真了不起。

三、充分参与

1、 书读得很准确。不过,如果要带上感情,还须理解诗。今天,

同学们打算以什么方法来理解这古诗呢?

(学生有的说结合注释与插图,有的说用字典,有的`说抓住重点词理解,把句子补充完整。教师及时肯定,理解古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融会贯通。)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方法,试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

全班交流。指名说,其他人补充。

四、 深入推敲

1、下面,老师要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结合插图,看看是否可以读出问题来。如果可以,那你们就更善于读书了。“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用法。“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明月图上没有。

2、教师赞扬学生的质疑精神,并引入对绿的推敲。细细地品读这句话,你能从这个绿字中感受到什么?个人思考。

3、小组简单交流。

绿更能展现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子变绿的神奇景象。或者是绿更能表现春风的来无影,去无踪。或者绿能让我感到春天的勃勃生机。或者说绿还能看出作者心里充满希望,对前途充满信心。

4、他的问题老师也相信你们有独特的见解。学生简单交流后,全班发言。(略)

5、学生朗读,说说自己侧重表现的感情:有的侧重表现其思乡,有的侧重表达其对前途的信心。有的侧重表达他对江南美景的爱恋。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朗读。

7、那我们课外又了解哪些表现思乡之情的古诗词呢?

五、 知识拓展延伸。

这节课,同学们积极主动地感悟真情、推敲诗句,学得生动精彩,给老师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下面我布置一下课堂作业。

选做题1:根据《泊船瓜洲》,重新为课文配一幅插图。

选做题2:以“春风又绿江南岸”为题,按一定顺序具体介绍春天来临江南的景色。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名师设计篇二

生读

师:“泊船瓜洲应该怎么理解?

生:坐着船停在瓜洲。

师:诗人在瓜洲停船靠岸,出门在外的人称为游子,你现在能理解游子吟的意思吗?

师:两位诗人相差三百年,两首诗一样的是什么?

生:离家在外。

师:王安石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呢?对照注释理解大意,与同桌交流。

师: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的大意。

生:京口和瓜洲只隔一条长江,我的家乡只隔几重山,春风……

师:诗人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生:想家

师:哪句话中体会到的?

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听,从哪些诗句看出想家。

生:“绿”很美,能让人想到家。

生:“何时”体会到迫切回家之情,请你读读。

师:听出特别强调“何时”,一起读。

师:家在哪?从哪几行诗知道的?

生:钟山。

师:这么近为什么不回家呢?

师介绍王安石当时写诗的背景,当时王安石当宰相的心情怎样?哪个词体会出来的?

生:“绿”,看出喜悦,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

师:把美和生机读出来。

生读。

师:把王安石任宰相的心情读出来。

生:失落

生:喜悦

师:读出失落

师范读。

师:假如成功,心情会是怎样?把激动心情读出来。

生读。

师:离家在外,最渴望的是什么?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想家应该怎么样读?

生读。

师引生读:忧虑时可以这样读……想到成功时可以这样读……一位年迈的老人思念家中的亲人可以这样读。

师:站起来,高声吟诵。

师:诗人看到什么引发自己的情感?

生:江南风景。

师:见眼前的景抒发了思乡之情。

师:刚才怎么学这首古诗的。

生说师点:读诗,走进诗人内心,记住诗歌。

出示学习诗歌的方法。

师:请按方法自学孟郊的《游子吟》。

师:读懂了什么?

生:母亲的伟大。

师:怎么读懂?

生:报得三春晖。

生:母亲盼儿回来,从“低头”可以看出来。

生:儿子很感谢母亲,从“报得三春晖”中……

师:诗人看到什么而颂扬自己的心情?

生:身上衣。

师:看自己身上衣服的.针眼,有多少?

生:很多,可能有几万。

师:古时,人一针一线缝衣服,你觉得缝一件衣服怎么样?

生:很累,

生:不容易。

师:儿子要出行了,从“密密缝”体会到了什么?

生:关心儿子。

生:怕儿子着凉。

生:希望儿子早点回来。

师:白天不停地赶缝衣服,在昏暗的灯光下,你看到了什么?

生:灯光昏暗,一针一线地缝。

师:看到这些我们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你想到了什么?

生:生病了,妈妈找药,穿衣服,买药。

生:衣服穿少了,打寒颤,把衣服脱给我穿,把我裹起来。

师:诗人想到了何止一件缝衣的事情?千言万语化为一句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怎么来理解这两句诗。

生:……

师:拿起笔,写一写自己的母亲,成功时……伤心时……喜悦时……用上“迟迟归”“密密缝”这样的叠词。

生交流。

师:带着对母亲的爱,对天下所有的母亲说……

读出示的颂扬母亲的诗句(补充)

读颂扬诗人母亲祠堂的对联。

师:这首诗是什么如此打动人心。

生:母爱。

师:深情地吟诵:……

主要特色:

一是把两首诗联系起来学,主要体现在开始对两首诗的初读上。二是通过介绍作者写诗的背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读懂诗意,进入诗歌的情境。三是老师用语言渲染情感,指导学生体悟诗歌情感,学习感情朗读。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名师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增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4.默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生字,会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美丽的大自然的录像片断,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同学们,看看这大自然吧,万物总是那么和谐的相处,使大自然如此的美丽。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来赞美过大自然的万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小池》(板书:2小池)

2.介绍作者:这首诗是唐朝的杨万里写的。

看课件,直观感受。

学生介绍作者,听。

二、指导看图,初读课文

1.出示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

2.诗人是怎么描写这么美的小池的呢?大家自己去读读诗吧。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

3.学生自由读诗。

4.检查自读情况。出示生字:惜、洗、柔。并指名读全诗,老师正音。

5.全班齐读。

(小池塘、泉眼、树阴、几片生机盎然的荷叶、几只小小的错蜒)(板书:泉眼、细流、树阴、小荷、蜻蜓)

自由朗读

朗读,评议,读准确。

齐读

三、指导朗读,体会诗意

1.指导一、二句。

(1)指名读诗的一二句。

(2)看课件。老师配乐说: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忽明忽暗,清晰可见。

(3)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

(4)学生自由练读。

(5)指名读。

(6)男女比赛读。

2.指导朗读三、四句。

(1)看课件。老师配乐说: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就立在它上头了。)

(2)哪位同学知道,这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池塘?为什么?

(4)指名反复读。读出欣喜的语气。

(5)全班朗读。

3、有感情的朗读整首古诗。

指明读

进入情景,感受

(声音要轻柔、甜美、速度稍慢)

自由练习

比赛读

(初夏。夏季才有荷叶和蜻蜓,而荷叶才刚刚露出尖尖角,说明这是刚到夏天的时候)

反复朗读

朗读整首古诗

四、背诵古诗,总结全诗

1.全班比赛背。

2.你喜欢这首古诗吗?为什么?(板书:宁静、美丽)

3.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更多美丽的景色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当然,大自然更期待你们去爱护万物,保护环境。这样,美景才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

比赛背诵

根据自己的理解谈理由

五、七、布置作业

1默写古诗。

2画画你心中小池的样子。

板书:简笔画

教学小结:

二、泊船瓜洲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了解诗歌的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

3、使学生能品味诗歌语言文字的精妙。

教学重点:

感受意境,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

体味“绿”字等的精妙。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

一、激趣导入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积累了不少。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泊船瓜洲》。

进入学习状态

二、初步朗读感知

1、同学们课外已经做了预习,你对作者了解了多少?

2、介绍得真具体。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把这首诗读得正确、流利了。给你们准备一下,马上请几位同学来读一读。

3、指名读,教师充分肯定。并激励其他同学大胆展示自己。

4、古诗琅琅上口,不少同学预习这首诗时就会背诵了。这样,再给你们准备一下,看谁能背诵,比谁背得熟练。

5、指名数名学生背诵。教师夸奖:你们走在了学习的前面,真了不起。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北宋临川人。他视南京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他年轻时,中进士。写这首诗时,正是宋神宗第二次让他任宰相,推行新法。所以他前往上任。他的诗善于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诗句,情真意切。

试背

三、精读感悟

1、同学们打算以什么方法来理解这古诗呢?

结合插图,看看是否可以读出问题来。如果可以,那你们就更善于读书了。

2、教师赞扬学生的质疑精神,并引入对绿的推敲。

细细地品读这句话,你能从这个绿字中感受到什么?个人思考。

3、小组简单交流。

4、他的问题老师也相信你们有独特的见解。学生简单交流后,全班发言。(略)

5、学生朗读,说说自己侧重表现的感情: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朗读。

6、那我们课外又了解哪些表现思乡之情的古诗词呢?

有的说结合注释与插图,有的说用字典,有的说抓住重点词理解,把句子补充完整。教师及时肯定,理解古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融会贯通。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用法。“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明月图上没有。

绿更能展现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子变绿的神奇景象。或者是绿更能表现春风的来无影,去无踪。或者绿能让我感到春天的勃勃生机。或者说绿还能看出作者心里充满希望,对前途充满信心。

有的侧重表现其思乡,有的侧重表达其对前途的信心。有的侧重表达他对江南美景的爱恋。

根据自己搜集和理解答

四、

作业

选做题1:根据《泊船瓜洲》,重新为课文配一幅插图。

选做题2:以“春风又朝阳园”为题,按一定顺序具体介绍春天来临校园的景色。

三选一

[古诗两首(《小池》《泊船瓜洲》)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名师设计篇四

教学目的:

1、学习《泊船瓜洲》,了解诗意;

2、理解《泊船瓜洲》一诗所表达的情感;

3、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

4、朗诵、背诵、默写《泊船瓜洲》。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板书课题。

1、大家了解王安石吗?

学生自由发言,同时教师结合简介作者。

2、回忆以前学过的《梅花》《元日》,今天我们来

学习王安石的另一首诗《泊船瓜洲》。

板书课题,理解题目:“泊船”,停船靠岸。

“瓜洲”,地名,在长江北岸。

二、学文。

1、自由读诗,读准,读通,读顺。

2、范读课文,学生画出节奏。

3、抽读,并正音。注意“数重”、“照我还”。

4、让学生对照注释,理解诗意。

5、同桌交流,疑难问题小组讨论,全班汇报。

6、教师归纳。

7、抽一位同学上台朗诵诗歌,另一位同学江解诗意。

三、欣赏诗歌。

1、找出大家最喜欢的诗句讲。学生可以自由发言,只要说出理由,都应该给以鼓励。

同时体会好词“绿”,并介绍王安石改诗的故事。

2、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诗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对故乡的思念与向往。)

3、带着感情朗诵诗歌。

四、总结。

作者用词的准确,激发学生今后在习作时做到用词准确,认真修改,写好每一个作文。

五、作业:

1、抄、背诗歌。

2、默写诗歌。

附板书:

远望钟山

赞春

泊船瓜洲春绿江南

思乡

见月思归

[泊船瓜洲教案教学设计]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名师设计篇五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泊船、数重、游子、寸草心、三春晖。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理解诗句的意思,初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3课时。

学程导引:

第一课时

《泊船瓜洲》

一、简介作者

二、范读诗歌

三、学习古诗

(一)、学习前两行诗。

1、学生朗读古诗,找出哪一个字写诗人想回家?(还)

2、诗人为什么想回家,看到什么景物使他想回家?我们先来看题目。

3、“泊”是什么意思?汽车停站,能否说“泊”站?

4、诗人把船停在瓜洲看到什么景色?朗读一、二行诗。

5、这两行诗中有两个地名,谁知道京口是在什么地方?瓜洲是在什么地方?

教师画图表示京口的位置,指名学生在图上指出瓜洲的位置

6、“京口瓜洲一水间”是什么意思?

刚才同学们说了好多种说法,说明了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解释古诗。

7、齐读第二行诗,钟山在什么地方?(在图上画出)

“数重山”是什么意思?这一行诗连起来怎么说?

8、从“一、只、数”可以看出什么?(离家乡不远)

京口是在对岸,可以看得见,那么钟山与诗人有什么关系?

9、我们刚才抓住了“一、只、数”来理解,那么这两行诗该怎么朗读呢?学生练读。

10、诗人离家很近了,应该怎样?(靠家近应该还)

11、用“靠家近应该还”的语气再读这两行诗。

(二)、学习后两行诗

1、读三、四行诗,这里有一个字较难理解:“绿”是什么意思?整行诗的意思怎么说?可以用什么表达方式把这句话说得美一些?(春姑娘又一次给江南的原野披上了绿装)

“又”是什么意思?说明诗人离开家的时间……

这句话写出诗人怎样?用三个字概括。(离家久)

靠家近,应该还;离家久,怎么样?用三个字来概括,怎么说?(更该还)

2、朗读第四句诗,这句诗中有哪些字不理解?(学生说出不理解的地方逐一解决)

这句诗的意思该怎么说?加上感叹词把这句话说得更好些,该怎么说?

把“明月”换成“月亮”行不行?

(明月是圆圆的,代表团圆,“明”字更能突出作者思念家乡的感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让我们怀着想念家乡的感情朗读这两行诗。

3、一、二行诗我们说“靠家近应该还”,第三行诗说“离家近更应还”,最后一句该怎么说?(思家切)从“何时”看出诗人能不能回去?(不能),后面三个字该怎么说?(何时还)

4、这时你会产生什么问题?(为什么不能还)教师介绍原因。

5、齐读这首诗,指名朗读。

6、师:这首诗最受后人推崇的是这首诗中有个字写得最好,(“绿”字)这其中还有一个小故事呢?(教师介绍故事)

把“到、过、入、满”代入诗句进行评价。

从诗中的“绿”字,你似乎看到了什么?(桃红柳绿、鸟语花香、勃勃生机)这个“绿”字还让我们想到许多诗句(师朗读写春天的诗句)

7、练习:

选词填空

(1)旺、浓、闹

红杏枝头春意()

(2)动、拂、翻、皱、起

风乍起,吹()一池春水。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指名背诵《泊船瓜洲》。

2、默写《泊船瓜洲》。

二、指导学习《游子吟》。

板书课题

1、理解题目。

(1)、“游子”是什么意思?(出门远游的人)“吟”是一种诗体的名称

(2)“游子吟”是什么意思?(出门远游的人吟咏。)

2、检查预习。

(1)指名个别读。

(2)教学“晖”(读hui;字义指阳光。)三春晖:喻指慈母之恩。

3、理解诗句的意思。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对这一句,你是怎样理解的?

游子“身上衣”是慈母“手中线”一针一针缝成的。

(2)“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一句你是怎样理解的?

(“密密缝”意为母亲担心儿子长久远游在外,生活无人照顾,所以把衣服缝得很密很结实,使之不易破损。“意恐”是担心的意思。)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你对这一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寸草心”:比喻儿子报答母爱的孝心。“三春晖”:是指春季三个月的温暖阳光,比喻母亲慈爱的恩德。)

(4)个人把全诗连起来说一说。

4、轻声朗读,边读边想。

讨论:这一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母亲缝衣的细节,表现了母爱的伟大,歌颂了母爱,歌颂了母亲。)

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放朗读录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请几位学生当众有感情地朗读。

3、试着背诵这首诗。

四、布置作业:

1、背诵《游子吟》,准备默写《游子吟》。

2、有兴趣的学生可以根据选做题的要求,展开想象,并写一写。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指名背诵《泊船瓜州》、《游子吟》。

2、指名默写《泊船瓜州》、《游子吟》。

二、检查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学习。

《泊船瓜州》

1、你是怎样理解下列词语的。

泊船、一水间、数重山、绿、何时、还。

2、你是怎样理解“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的?

3、《泊船瓜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游子吟》

4、你是怎样理解下列词语的。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寸草心、三春晖。

5、你是怎样理解“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游子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你在课外学过哪些思念故乡和母爱的诗歌,读给同学们听。

[古诗两首:《泊船瓜洲》《游子吟》(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名师设计篇六

淮北市百善矿小学郝学华

一、背诗导入。

二、学习《泊船瓜洲》。

1、自由感情朗读古诗,感知诗意。

2、指名朗读,师指导。

3、竞赛读。

4、练习背诵。

5、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小组合作)

6、交流诗意。

师总结:从京口到瓜州仅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7、简介王安石。引导学生画出京口、瓜洲、钟山的地理图。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9、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10、拓展思维,学习诗人的推敲精神。

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绿”本是形容事物颜色额词,用在这里仿佛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子变绿的画面,尽情地表达了作者对江南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乡美景的思恋。

11、拓展视野,欣赏古诗。

出示古诗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如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学生自读欣赏,师适当讲解。

[泊船瓜洲(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名师设计篇七

教学目的

1、学习《泊船瓜洲》,了解诗意。

2、理解《泊船瓜洲》一诗所表达的情感。

3、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

4、朗诵、背诵、默写《泊船瓜洲》。

重难点、关键

1、了解诗句意思。

2、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上课之前,老师要考考大家,还记得我们学习过的描写春天的古诗吗?(学生举手发言)

今天这节课,我们再学两首很有名的古诗,先学习宋朝的大诗人王安石写的《泊船瓜洲》。

二、揭题

三、解诗。

1、学生自由读诗,读通,读顺。

2、指读。

3、对照注释,小组合作解诗意。

4、学生交流后汇报,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5、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首诗的?

小结:

刚才,我们抓住了诗句中难理解的字眼,弄懂了诗的大意,也就是(示卡片:抓字眼,明诗意)

四、体会意境

1、在这明月之夜,诗人站在船头,都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我们听着音乐,看着图,对着诗来想象,(放《春江花月夜》)

2、明月之夜,诗人钻出船舱,立在船头,向南眺望。只见对岸就是京口,由这诗人想……现在已是春天,诗人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青山……绿水……田野……江岸……最后,诗人望着明月,又想到了什么呢?(音乐停)诗人看到想的情景,你们看到想到了吗?如果你是诗人,你能说说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吗?先在下面说说看,一人说,其他人补充。(学生相互议论,教师巡视指导)

3、我请个同学做诗人,把自己看到想到的说出来。

四、体会用词的精妙。

“过”呀……吟诵吟诵,比较比较,好不好?

(2)那“绿”字好在哪里呢?

3、齐读后两句。

这里还有个“又”字。说明了时间过得--?

“何时”呢?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学到这儿,我们想到了另一首写诗人在明月之夜思念家乡的诗,是哪一首?

4、小结学法

“想意境,悟到了诗情”。(示幻灯)

5、下面我们来听这首诗的朗读,大家再体会体会,看哪些同学想到了意境,悟到了诗情,我就看你们的表情。(放配乐朗读)

6、指导背诵

这么好的诗,我们应该能够背下来。会背吗?(同桌互背)

五、总结

六、作业:

选词填空:

1、旺浓闹

红杏枝头春意()

2、动、拂、翻、皱、起

风乍起,吹()一池春水。

[泊船瓜洲(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名师设计篇八

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泊船瓜洲。

2、使学生了解诗歌的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

3、使学生能品味诗歌语言文字的精妙。

一、激趣导入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积累了不少。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泊船瓜洲》。

二、初步参与

1、同学们课外已经做了预习,你对作者了解了多少?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北宋临川人。他视南京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他年轻时,中进士。写这首诗时,正是宋神宗第二次让他任宰相,推行新法。所以他前往上任。他的诗善于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诗句,情真意切。

2、介绍地真具体。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把这首诗读得正确、流利了。给你们准备一下,马上请几位同学来读一读。

3、指名读,教师充分肯定。并激励其他同学大胆展示自己。

4、古诗琅琅上口,不少同学预习这首诗时就会背诵了。这样,再给你们准备一下,看谁能背诵,比谁背得熟练。

5、指名数名学生背诵。教师夸奖:你们走在了学习的前面,真了不起。

三、充分参与

(学生有的说结合注释与插图,有的说用字典,有的说抓住重点词理解,把句子补充完整。教师及时肯定,理解古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融会贯通。)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方法,试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

全班交流。指名说,其他人补充。

四、深入推敲

1、下面,老师要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结合插图,看看是否可以读出问题来。如果可以,那你们就更善于读书了。“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用法。“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明月图上没有。

2、教师赞扬学生的质疑精神,并引入对绿的推敲。细细地品读这句话,你能从这个绿字中感受到什么?个人思考。

3、小组简单交流。

绿更能展现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子变绿的神奇景象。或者是绿更能表现春风的来无影,去无踪。或者绿能让我感到春天的勃勃生机。或者说绿还能看出作者心里充满希望,对前途充满信心。

4、他的问题老师也相信你们有独特的见解。学生简单交流后,全班发言。(略)

5、学生朗读,说说自己侧重表现的感情:有的侧重表现其思乡,有的侧重表达其对前途的信心。有的侧重表达他对江南美景的爱恋。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朗读。

7、那我们课外又了解哪些表现思乡之情的古诗词呢?

五、知识拓展延伸。

这节课,同学们积极主动地感悟真情、推敲诗句,学得生动精彩,给老师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下面我布置一下课堂作业。

选做题1:根据《泊船瓜洲》,重新为课文配一幅插图。

选做题2:以“春风又绿江南岸”为题,按一定顺序具体介绍春天来临江南的景色。

相关范文推荐

    感谢社区的感谢信(优秀15篇)

    梦想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动力和目标。梦想的实现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接下来是一些梦想实现的成功秘诀,我们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奋斗方向。感谢

    最新初二学生期末评语(优秀20篇)

    通过励志目标的设定,我们可以不断进步和成长。保持积极的心态,励志要相信自己能够不断进步和成长。“成功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无数的努力和付出。”初二学生期末评语篇一1.

    最新本学期教研工作总结(汇总8篇)

    医院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医院工作的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工作表现和不足之处。公司企业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经济实体,具有推动经济发展和创造就业机会的

    2023年四年级数学小数的加减法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大全17篇)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赛跑,需要坚持到最后才能取得胜利。如何平衡人生的各个方面,是我们不断探索和学习的课题。下面这些人生格言和座右铭或许能激励和鼓舞您在人生中的每一

    2023年宁静的爱意 宁静的心心情散文(模板8篇)

    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充满了梦想和希望。如何在青春中发掘自己的潜力和优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青春友谊故事,希望能给大家展示真挚和珍贵的友情。宁静的爱意篇

    高情商的暖心句子(模板8篇)

    感恩是培养谦虚、宽容和包容心态的重要途径之一。感恩总结需要有哪些元素才能让读者感到真挚和温暖?接下来是一些关于感恩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高情商的暖心句子篇一

    2023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买书教案及反思(优质15篇)

    高中教案是教师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教师提供了具体的教学步骤和方法。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二年级教案,供大家学习和借鉴。小学三年级数学买书

    2023年营销工作例会 经济工作会议报告书记(汇总14篇)

    一分钟足以让你改变自己的态度。如何在一分钟内给予他人积极向上的能量,是成为一个积极影响力的人的基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分钟内能做到的事情,一起来看看吧。营

    2023年拼音教学设计gkh(大全12篇)

    奋斗是一种乐趣,它能够让我们感受到成长和进步的快乐。在奋斗的过程中,我们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做到有的放矢。随着社会的发展,奋斗成为人们追求成功和幸福的关键,下

    动物的语言教案大班教案(大全10篇)

    小班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力。小编整理了一些高二教案范文,供广大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参考并提高教学效果。动物的语言教案大班教案篇一大班语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