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心理讲座心得体会(通用16篇)

时间:2023-12-11 作者:琉璃

写心得体会可以促使我们更加主动思考,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推荐几本关于心得体会的书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心得体会的方法和技巧。

最新心理讲座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一

最近一段时间,我认真阅读了由陈玲老师编著的《心理学——改变孩子的一生》这本书。该书的特点是介绍了大量心理学家的精彩论述,并对每种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寻根问底,从心里学的高度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书中广泛地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集中阐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全书以教与学互动作用为主线,以学习心理为核心,对学习动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学习迁移、智力与创造力、品德心理、群体心理、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心理卫生与教师心理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深入浅出的分析。

学了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深刻含义,认为学习这门学科是很有必要的,让每一个在本我、自我、超我中不断完善自己,学好这门知识将助人也自助。现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会发生很多在人际之间,与环境之间甚至是自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冲突发生时,我们常常陷入悔恨,自责或是指责他人及环境的痛苦的深渊中不能自拔。比方:与同事之间在工作上发生一些摩擦有时候各自都认为无道理或是没必要,但就是因为谁也放不下面子,谁也不搭理谁,搞得大家在工作中气氛很是紧张。现在我不断在学习中成长,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处理与同事之间的关系。

二、每一个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带有情绪,这种情绪都被认为是负性的情绪。在工作中或在某些环境里不允许有这样或那样的情绪发生,或会面时有这样或那样的情绪,这时我们会无力去面对,在不经意间,就毁坏了辛苦建立的一段关系。比方:对“愤怒〞而言,以前我很害怕这类情绪的发生,在很多时候是避开它,一旦不小心触犯了它时,就会不知所措,要么被“愤怒〞操控,失去理智,做出许多事后让我懊悔的事,经过成长后,我才发现我的这种对于愤怒的态度及做法,完全是因为对“愤怒〞缺少学习和正确的认知所致,以为“愤怒〞是一个凶神恶煞似的坏东西,现在才知道我的这些“愤怒〞的价值观来源于父母,由于父亲的脾气很怪,很小时的我常常看父亲的脸色行事。如稍有不如意那么挨骂,我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经验里学习关于“愤怒〞和“害怕〞的知识的,在学习心理学之前我甚至把我的这种经验中学习的知识又重复于我的孩子身上。另外,我们要培养足够的亲和能力,有了好的品质,创造亲密的关系能力,提升心和心之间的交会沟通能力,只有这种亲密关系才能使我们心理成长,因为它是滋养生命的最正确营养。在中国这种亲密关系大多数人却从来不会,不具备培养亲密关系的能力。比方:许多家庭,父子〔女〕之间,母子〔女〕之间,他们无法进行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沟通。就因为他们之间不能视为朋友,不能平等的交谈。导致许多家庭都把责任归咎于孩子身上,却从不在自己身上找找问题。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即“能力〞缺乏。我将不断的提高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的学习成长,争取做到我好,你好,世界好。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就是为自己铺路。

书中有一节内容使我感触很深,题目是《别让家庭生病,孩子吃药》,说的是学生成长环境对学生心理活动的影响和人格形成的关系,并关系到一辈子的幸福生活。书中的一首小诗特别引起了我的高度注意: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刻,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挖苦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疚,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赞扬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赏,公平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正直,支持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信任,赞同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爱,友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关爱。现在孩子的成长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性格、个性都有决定性的影响,教师和家长应该为孩子创造有利于健康成长的环境。

听了北师大刘儒德教授的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授,感想深刻。作为一直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我,更是一个大好的时机。可以系统地学习这门课称。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他必须具备判断学生是否热爱学习以及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这就需要理论的支持,即人的学习动机分析理论。

首先,我重新熟悉了关于学习理论的知识,包括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格式塔心理学理论,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等。也将学习本身当作一个学习的内容,讲述了学习的分类: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发现学习。以及不同类别的学习运用于不同的知识和采用不同的方式。接着又对学习的流程进行分析,以及学习的动机等。从这些方面去解说了学习这个平时实际我们都天天在做的事情。也通过这个分析,发现我们其实还可以改良我们的一些做法,比方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应该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采取不同的方式。以后教学的时候,更是如此。有些知识就是适合讲述,而另外的一些知识,可能就不能采取讲述的方法。应该更多的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其次,我又重新思考了学习的动机问题。这是自己成长和以后组织学习中都会遇到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保持学习的兴趣,或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将这些兴趣保存下去,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前者是自己学习成长的必要条件,后者是当一个好的老师需要的能力。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有来自于学生内部的内部动机;也有来自于外部,比方学校的奖励,老师的表扬,家长的称赞等的外部因素。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本身又是由一些因素所影响的,这些影响就是我们如何处理自己学习和教学中出现问题所要考虑的。

另外,作为老师应该做到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教师是典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开展。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开展需要。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作为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良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开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开展。

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这次学习,使我对未来的工作更加充满信心。

最新心理讲座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二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心理健康问题。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心理问题,我有幸参加了一场精彩的心理讲座。在讲座中,我深入了解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感受到了心理健康对我们生活的重要影响。通过这次讲座,我不仅学到了很多有关心理学的知识,还领悟到了一些重要的心得体会。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参与经历,具体谈谈我的感受。

首先,这场心理讲座给予了我对心理健康的全新认识。在讲座中,讲师详细讲解了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我们常常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这些负面情绪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处理,就会对我们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只有通过学习和应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认知,提高心理抵抗力。同时,我还了解到心理健康不仅关乎个体,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平稳发展。只有人人心理健康,才能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其次,在讲座中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心理调适技巧。讲师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和互动活动,生动地向我们传授了许多应对焦虑、压力、抑郁等负面情绪的方法。比如,他介绍了情绪调整技巧中的“自我观察”方法,即通过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和情绪变化来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还有“积极心理暗示”方法,通过向自己积极正面地暗示,激发内心的积极力量。这些技巧看似简单,但在实际应用中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这些方法,我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我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此外,这次心理讲座还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一些心理问题。在参与互动环节时,我发现自己在面对一些不熟悉的陌生人时会感到紧张和不安。这种害羞的心理状态严重制约了我在社交场合的表现和沟通能力。通过讲座,我了解到这是一种社交焦虑症的表现,可以通过逐渐暴露和习惯的方式来逐渐克服。讲师还给了我一些实用的建议,比如主动参加社交活动、多与陌生人交流等,这些方法如果能坚持去做,我相信我能够逐渐克服这个问题,提升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最后,这次心理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激发了我对心理学的进一步兴趣。通过参与讲座,我感受到了心理学的魅力与深度。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内心世界和行为的科学,它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和他人,提高生活质量,发展个人潜力。我对心理学的兴趣进一步增强,我希望以后能够深入学习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更多人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和帮助。

综上所述,这次心理讲座不仅让我深入了解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还使我受益匪浅。通过学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实用的心理调适技巧,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和激发对心理学的进一步兴趣,我相信我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应对挑战、充实自己,达到心理健康和幸福的目标。

最新心理讲座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三

通过对生活深入思考“希望得到什么成就、做好哪些准备、如何循序渐进的行动”,我应该对自己有个的规划了,让没有梦想的日子远离!时代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拥有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从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来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质的保障。然而,在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多方因素,导致部分老师,部分学生厌学等不健康心理,严重影响了教与学的工作。故而,我一直对心理健康的问题非常感兴趣。现对这次心理健康学习谈一点自己肤浅的体会。

一、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是圣者——不会犯错;是权威者——具有比父母还高的权威力量。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通过学习,我也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二、通过教师的心理健康的学习,我也知道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古老文化的中国有这样一句格言3岁看小,7岁看老。这充分说明了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有何其重要的影响。结合我的实践经历和周边情况,我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做了认真地分析。我认为,我们目前正处于一个社会的转变期,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多元化的价值观,来自升学、就业、竞争等方面的压力,各种不可测的变数,引发了学生心理疾患的上升,也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过去与现在虽然做了不少探索性工作,但审视我们目前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层出不穷的新现象、新问题面前,存在种种不足也是明显的。为何不足?很有必要追根溯源,以利对症“下药”。

总之,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党的历史是全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大共产党员中持之以恒的开展党史教育意义重大,学好党史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必修的第一课。

列宁说过:“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用自己的信念和智慧谱写了历史长河中的壮丽篇章。走过的路,经过的事,有成功有喜悦,有挫折有教训。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仰者,中国共产党的每一名党员都要把学习党史作为最基本的党性要求,作为毕生的修身之道。回顾党的历史,不仅是为了缅怀历史,更是为了牢记使命,力争上游,再创辉煌。

中国共产党成立95年来,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期间,经历了挫折,也收获了辉煌。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近代中国的革命史、发展史、建设史。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总体上处于和平发展时期,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应当看到,长期的和平发展,使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忽视对党性修养的锻炼,宗旨意识、危机意识丧失,主要表现是:在党员、干部中,有的理想信念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认识模糊、态度摇摆;有的作风不正,宗旨意识淡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贪图安逸、奢侈浪费,庸懒散现象突出,对群众利益漠不关心,对群众疾苦麻木不仁,不敢碰矛盾、不去着力解决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有的原则性不强,奉行自由主义、好人主义,热衷于搞“小圈子”;有的为政不廉,无视廉洁自律要求,少数干部利用职权谋取非法利益,违纪违法问题仍然比较严重;有的党组织对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监督不够,发展党员、选拔任用干部把关不严。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加强党史学习,可以使我们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从而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加强党史学习,可以使我们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自觉地认识历史、继承历史,善于从以往的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想问题、作决策能够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从历史发展进程中获得继往开来的强大动力。

加强党员干部对党史的学习,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需要。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党的战斗力,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xx大报告指出:“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党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当前,我们党的队伍总体上是纯洁、团结、有战斗力的。同时,也必须看到,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随着党的队伍越来越壮大,管党治党任务越来越艰巨,保持队伍纯洁性的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在保持党的纯洁性方面,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全党都要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高度,从应对新形势下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出发,充分认识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增强党的意识、政治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当前,全党正在大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保持党的纯洁性,反对“四风”。一方面,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历史,有利于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消除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纯洁党的组织;有利于坚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的方针,实现党的建设伟大目标。近年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领导干部队伍中有滋长蔓延之势,艰苦奋斗、为民务实清廉的优良传统在一部分领导干部那里被淡忘。党员干部们只有认真学习党的历史,不断地从党的奋斗历史中吸收养分,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才能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才能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职业构成、学历层次、年龄结构、组织分布以及干部队伍状况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加强党史学习,是提高党员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布的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达8512.7万名,从党员队伍结构看,全国有女党员2026.9万名,占党员总数的23.8%;少数民族党员580.2万名,占党员总数的6.8%;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党员3408.1万名,占党员总数的40%;35岁及以下的党员2180.1万名,占党员总数的25.6%。从党员职业看,工人725万名,农牧渔民2534.8万名,党政机关工作人员715.7万名,企事业单位(含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2019.6万名,学生290.5万名,离退休人员1553.8万名,其他职业人员673.3万名。从基层党组织分布看,全国7245个城市街道、3.3万个乡镇、8.7万个社区(居委会)、58.8万个建制村建立了党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覆盖面分别达到99.97%、99.4%。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覆盖面达到99.98%。147.5万个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占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数的99.95%。4.03万个社会团体建立党组织,占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社会团体数的99.21%。3.95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建立党组织,占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数的99.61%。新党员已是“80后”成为主流,成千上万青年党员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其中,走上省部级岗位不乏被称为“70后”的党员。青年干部虽然思想敏锐,视野开阔,勇于开拓进取,具有较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但对于党的历史知之不多,有的还没有认识到学习党的历史经验的重要性。因此,面对众多的青年党员干部和各种职业成分的党员干部,最重要的是加强党史学习和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学习党史,有利于增强党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增强实践“三个代表”的自觉性,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念;有利于传承党的精神遗产,从中借鉴、吸收党的领导和建设的宝贵历史经验。通过学习党史上的先进典型,可激发党员干部保持和发扬战争年代的革命精神、建设时期的奋斗精神、改革时期的创新精神;从而增强党员干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的自觉性,牢固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磨练艰苦奋斗的意志,增强党性修养、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永葆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认真学习党史,是适应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当前,西方发达国家深陷债务危机,全球的经济形势异常复杂。北非、中东、东欧动荡不安,中国的能源安全受到严重影响。加上周边的领土纠纷日益复杂化,置身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的今天,稳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党的自身建设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中央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加强学习党的历史就是实现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要途径。一个重视学习的政党,是充满希望、富有活力的政党;一个善于学习的政党,是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政党。事实证明,通过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只有了解昨天,才能了解今天;只有了解昨天和今天,才能对明天做出科学地预见,也才能制定并坚持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我们党的历史,不仅是党组织自身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富裕的奋斗史,更是一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经济建设道路的历史。我们党从领导根据地内的政治经济建设到解放后领导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对于我们做好当前的各项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中国共产党在95年艰辛的奋斗历史中,积累了党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完成伟大艰巨任务的宝贵经验,这些宝贵的历史经验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结晶,是我们治党、治国、治军、理政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过程中,只要认真地学习、吸取和借鉴党史的智慧,扬长避短,勇于创新,我们就能够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提高我们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真正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

最新心理讲座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四

韩老师从健康的定义、健康的标准、健康与不健康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展开了讲述,感觉老师讲的这些都很贴切实际,很实用,尤其对于我们老师工作压力大,听完讲座心里感觉轻松了很多,感觉比以前更了解自己了。并且在课上听的很轻松没有感觉累,一天时间觉着过得很快。并且在以后教育学生上和自己自我调节上受到很大启示,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不会有万能的、普遍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怎么教要掌握技能和技巧,不要只知道批评,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尊重学生让孩子们喜欢你。学生在喜欢你的基础上,就会对你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并且愿意学习,因为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

二、在我的心里上,老师的讲座让我释放了很多压力。首先让我知道生活是五颜六色的,当我们工作和生活上有压力时,我们要学会把心思放下来把担子放下来,学会自我调节。另外还要正确认识自己,必须要学会独立生活,在生活中要有最起码的独立性。当我们不能改变环境时,我们要试着适应环境。

3月28日和29日,有幸参加了威海市教研中心在文登实验小学举办了威海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专家报告会。报告会邀请到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生与继续教育部常务副主任、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理事长吴增强教授和莱西市教科所李绪坤老师,分别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和学习心理辅导进行了专题讲座和培训。报告中设计了现场互动的环节,最让人叹服的,还是好几个一线教学的老师,对于案例的分析讲解,思路清晰,逻辑严密,透着专业素养,丝毫不逊于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吴教授以《聆听学生的心声——班级心理辅导实务》为题,就班级心理辅导基本理论与心理辅导活动课实效性两方面内容进行了专题讲座。吴教授通过对社会变迁与学生成长状况的思考及“情绪失调生辅导”、“青春期辅导”、“优秀生辅导”等七个案例的剖析和现场互动,让与会者全面了解了学生健康心理发展目标,明确了心理疏导的不同方法。这些案例主要是探讨中学生自卑、早恋、打架、升学压力等问题的解决策略。这些都需要密切关注家庭教育状况,查出问题的根源。案例7是《他不说脏话了》,讲的是一个小男孩总是说脏话,作为班主任,我们听到学生打小报告后都很清楚自己习惯怎样解决这种问题。看看心理健康老师的策略:侧面了解,谈心,了解到原因是为了吸引女生的注意;解决问题,设计了三问:受女同学欢迎的男同学的行为举止有哪些?你自己的哪些行为会引起女同学的反感?你自己哪些行为受女同学欢迎?好了,做个真正受欢迎到孩子吧。看似简单几步,其实是摸清了孩子的`想法。如果我们不问青红皂白,直接批评:你骂谁了?不准骂人。相信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其他几个案例辅导措施及干预策略课件上都有,需要的老师可以到共享查阅,因为主要是初中的内容就不一一赘述了。

李绪坤老师以《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为题就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结合大量案例做了精辟分析,涉及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内容方面,我觉得对我们有启发意义的是学生的学习辅导。李老师说,好的木匠会看材质,好的老师必须懂得学生的心理。其理论方面说的和上个月听王书记介绍的几乎是一脉相承,关键是老师的爱心与耐心。方法上强调了团队合作的指导。划分的小组应该每月更换,使孩子能够适应不同的团体,不同的伙伴,同时也有新起点的新动力。小组分工可以设主持人、书记员、观察员、发言人、计时员、裁判员、联络员、保管员,如果人数少何以一人身兼两职。书记员应该是归纳能力比较强、书写速度比较快,写字比较好的同学担任;其中观察员除了要观察纪律,还要观察老师、观察其他小组的进度;计时员要有手表,安排交流时间,最后还要留有总结时间;裁判员既要对内裁判,又要对外裁判,比如评价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发言等;联络员可以问老师,了解其他小组的状况,可以下位出去看看;保管员负责管理物品……我们学科教学中如果真正发挥了小组的这些有效合作,相信课堂的效率应该是非常高的。另外李老师说可以让团队设计自己的海报,内容包括起一个队名,设置标志,建立团规,明确各自分工等,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民主自律。李老师极力建议老师表扬时表扬全组,千万不要小组合作之后因为个人发言好就表扬个人,那样会使得其他同学轻视凝聚力忽视团体荣誉感;还有他建议小学中高年级逐渐取消物质奖励,可以奖章来代替,并且奖章一发就发给全组。这些天我自己就在班级试验了一下,只要措施得当,让全组的孩子来盯着某一个不守纪律或者不完成作业的孩子比自己盯者有效的多,当然前提时必须选负责的会分工的组长,并且老师对小组任务完成情况必须及时总结。

李老师还谈到了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时,座位越围圆越好,形式非常重要,体现亲和平等(国际上也一般是圆桌会议)。我想班主任老师如果找几个孩子个别谈话,也注意尽量围坐起来促膝谈心,我自己以前就不大注意,经常时叫到办公室居高临下谈话,想想也是,即使话语再怎么温和,孩子也会因为高度心虚,更何况温和的时候少,习惯了快节奏还怕浪费时间耽误自己一大堆的活干不完。

最后一天下午,李老师谈了学习心理的辅导。他以他女儿的具体事例,详细生动地介绍了有针对性的辅导方法。李老师说孩子贪玩还夸他聪明,就是错误的。聪明是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的综合呈现。有的孩子被夸惯了,怕别人说不聪明,反而找个台阶——玩。潜意识里要是不玩了还考不好那不就等于自己笨吗?所以就是硬着头皮也要玩下去。我以前评价学生也经常犯这个错误,说你很聪明就是贪玩,结果学生和家长都美滋滋的。非常感谢李老师提醒,控制不了自己能是聪明吗?这个也是为了教育学生不要找理由,为面子,应适应环境,自我完善。头脑记忆力用进废退,一直用一直长进。要注意良好习惯的养成,要有真确的认识,学习的意义在于使你更聪明,上学就是学会管自己。考试除名次、得分外,应该更重视失分,失去多少分,试卷的价值就是多少分。教师或者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找到关键的点,如果是马虎错了,不能只说下次认真一些就行了,究竟是小数点点错了还是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背错了,要找到关键,每天有针对性地加练一道这样的题目。他还说他女儿高考前的英语完形填空总是错,就找出错的类型每天一道练,结果一个月后正确率由30%提高到百分之八九十。最后他女儿考到北大,现在上海读博士了。听着真是感觉无论作为老师还是家长,我们在方法上引导的的确不到位。

关于学习习惯的问题他强调了生活习惯的善始善终,做事提速1/4的时间;摆放东西整齐有序,装书包东西要随用随拿;头脑中积累的知识也应是有秩序的,举了找珍珠的例子——老师每天给的珍珠,有的孩子乱堆一气,有的穿成一串,要什么颜色的马上取出,很有启发意义;提到了课前三备:知识、物质、心理,课中三动:动口、动脑、动手;课后三结:随堂随结、单元小结、考前总结。总之,李老师对于辅导学习很有自己的经验,可以说思路清晰,滔滔不绝,让在座的老师感觉收获很大。

两名专家一直站立一整天为我们讲课,心里无比感动;也很敬佩他们的坦诚心态与专业水准,深刻体会到了学习的过程就是自我充实的过程。用吴教授的话说“关怀孩子健康成长面临两难抉择,减负目前比较艰难”,而看看咱们在座的老师,我们的工作压力也非常大。吴教授那句话隐含的意思不必多说大家可能也都会理解,所以在无能为力的前提下,少些抱怨,多些主动吧。而我自己感觉需要学习的东西更多,原本想有幸去听了报告,尽量掬其精粹原味转述给大家,但是水平有限,心有余力不足,汇报不当之处还请大家见谅。最后,用李老师推荐的一句话作为本次活动的结语:教师是学生的沙漠甘泉或狂风暴雨,教师是学生的守护神或摧残者,这全在教师的一念之间。教师的辛勤播动、积极鼓励、倾听关怀,会让学生心田普降甘霖,会让教师的福田日益丰收,会让教育的园地充满欢乐,惟有教师能创造学生、自己与教育的奇迹。

最新心理讲座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五

在师大学习教育心理学,收获很多,学习到了许多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对自己曾经的教学工作行为进行了一定的反思。通过学习,能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多的'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的行为,用科学的方式引导学生热爱学习,懂得学习,并且能够成为自己的未来的设计师。

在学习中,我发现学习动机理论的应用,对职业中学的学生尤为重要。职业中学的学生大多是学习上的失败者,他们很少有学习的成功,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动机和热情。运用学习动机理论,适当地采取一些策略,能够更好地让我们的学生关注学习,关注发展,关注自我突破。

通过杨帆老师的讲解和教材的解读,我懂得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好奇心。

心理学讲座心得体会(2)实际生活情境,还包括模拟交际情景、表演情景、直观教具情景、想象情景等。情境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最有效手段,还是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积极参与的好方法。

2、运用强化原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a、为学生设立明确、适当的学习目标。

b、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

c、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

3、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a教师要教育学生认识竞争的利弊,教给学生公平竞争的方法或手段,教会学生学会竞争。

b按学生的能力等级进行竞争,让每个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

c进行多指标竞。

d提倡团体竞争。

e鼓励个人的自我竞争和团体的自我竞争。

懂得这些理论之后,我们就需要把它转化为具体的实施行为,设计不同的主题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获得更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甚至是教育教学的灵感。

最新心理讲座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六

5月14日,我参加了临高县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专题培训。我有幸听取了李惠君老师的《寻找教育的勇气》和崔健华老师的《师生沟通的技巧》的专题培训。李惠君老师从教师职业生涯现状的分析到怎样找回教育勇气的途径的精彩讲解,让我深深地明白了教学需要热爱的勇气和如何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教学真的需要勇气,需要热爱的勇气。爱自己的职业,学科、学生甚至生活,教学是这样一种工作,要求那些从事教育活动的人培养特定的爱,不仅爱他人,更要爱教学所包含的过程。没有爱的勇气,就不可能有教育。

教师的幸福是一种通融、豁达、敞亮,满足和感激,是智慧之上的智慧。

首先,要懂得享受课堂。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

其次,要懂得享受学生。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权威,那也许你会离幸福更远。幸福不仅仅来自工作,更来自生活。家人,朋友,闲情,雅趣是生活不和缺少的。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自觉高雅的'生活情趣也很重要。

第三,要懂得研究教学。教学工作看做是一种简单的重复,那必然厌倦,也无言幸福。应把研究教材、教学当成提高自己素质的必走之路,应把教学作为自己实现原生价值的一个体现。

最后,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心态和状态,也是信念与追求的体现。我认为,当我们教师的劳动被他人,社会认可时,必然会带来无比地快乐,为被幸福紧紧“包裹”。

总之,一个幸福的教师,是一个能走进学生心灵的教师;一个幸福的教师,是一个追求课堂诗意的教师;一个幸福的教师,是一个能享受教育的教师;一个幸福的教师,是一个能实现自己价值的教师。

最新心理讲座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七

20__年11月12日晚上6:30,作为四川音乐学院心理委员的一员,我听了一场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这个讲座是我学习如何当一个称职的心理委员的第一课。

通过上大学心理健康课程,我了解了许多关于心理方面的问题,也使我更好的认识了自己,懂得了心理健康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心理健康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很重要的。然而,不少大学生自己意识不到自己的心理危机或疾病,不会主动向心理咨询中心或是专家寻求解决方法。例如一些大学生经常口口声声说“郁闷”、“空虚”或是“寂寞”、“无奈”等,这就有可能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初期症状;而失恋、考试不及格、不会做家务、受到同学嘲讽等在平时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也可能成为导致他们情绪崩溃的导火索。但这些小问题、细节平时都不为他们所重视,他们意识不到容易引发的危机,也就不会主动寻求帮助,直至最后问题日积月累、一发不可收拾。所以大学生应该更主动一些,关注自己的心理动态,主动向专家说出自己的所想。

我们应该都知道,如今,心理健康这个话题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身体健康固然很重要,但心理健康也不可缺少。我们要追求的是身心健康,即身体、心理都要健康。心理老师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使我受益匪浅,她给我们定义了心理健康的标准,提出了大学生面临的成长问题。如何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理财习惯、如何建立良好的社交、人际关系及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分析等。让我们感触最深的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要适应社会角色,环境的变化。我们应该要很清晰的认识到自己已是成年人,不再是未成年人。既然如此,就要更多一份主动心,责任心,很多问题及事情都要靠我们自己主动去做,去解决。要能尽快的适应一个新的环境,不要总是怀念过去的时光。每到一个新的环境,习惯就好。就像我们刚来到大学,也应该让自己尽快的适应。否则就会出现许多的心理困扰,从而影响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第二方面: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虽然有句话叫“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但很多时候你还是需要别人的帮助。或是你不可能离开一个群体独立存在。所以就需要我们建立好人际关系。比如学会倾听别人或是赞美别人。总之就不要让自己脱离大众。其实,我自认为自己在这方面做得不好。虽然自己也有几个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但人际交往方面很狭窄,不敢主动与别人交流等。现在也要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相信自己以后也会在这方面多加注意。

第三方面:大学生常见的失落、自卑心理。自己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表现得很明显。首先,来到这里也不是自己最初的梦想,因为某些原因,只能选择到这里来。看着班上的同学进入了自己心仪的学校,自己不免有些许的失落。再者,来到这里,在学习上遇到了许多困难。生活中同学多才多艺。这更添加了我自卑的感。但现在的我,不再自卑,不再失落。老师的教导、师兄、师姐和同学们的关心让我更加坚定: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一切都会过去。

心理健康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所以大学生要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没有意志,没有不屈不挠的向上精神是不可能的。健康的心理,以积极进取、服务于社会的人生观作为自己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树立远大理想,“以天下为己任”,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内驱力,推动大学生努力完成学业,自觉攀登科学高峰。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有了良好的心态,不仅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有益于终身的发展。如果离开良好心理的培养,就培养不出具有先进文化知识的合格大学生。

在心理课讲座上老师提到心理委员必备的条件。如知识条件、技术条件、咨询人员的道德禁忌等,让我们一下子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情感,作为心理委员,自己首先不能对那些不法的行为或错误的态度置之不理,如果心理委员都麻木不仁,同学在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这方面就又可能陷入盲区。心理委员责任重大,不能掉以轻心。

我不泄露他们的隐私,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做到的,我希望我能成为一个称职的有责任心的心理委员。

最新心理讲座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八

学习爱的选择艺术主要应了解大学生的择偶标准,并了解怎样的选择才能保证爱情的和谐发展。我国学者孙守成等人根据大学生择偶的目标取向把择偶标准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精神满足型。这类大学生选择恋人以理想、信念、价值、事业、能力等标准来衡量对方的水平,或以气质、性格、兴趣的相投作为共处的基本条件。

第二类是以获得纯粹感官满足为目的爱情,它是一种对“情欲之爱”的追求。择偶者着重注意恋爱对象的外表(身材、皮肤、相貌)和风度的吸引力。

第三类是以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等为标准。这就是所谓的现实之爱,其实质是一种相互交换、互惠的理性考虑。现实的择偶标准分为物质、虚荣和利用三种类型。

这三类择偶标准都是客观存在的,但纯粹持一种标准的人很少。大多数人择偶是在三种标准的混合中找出自己对理想对象的要求。心理学家曾经调查大量幸福美满的家庭,得出爱情和谐至少需要以下三项保证:相互了解、地位背景相配、气质类型相投。要使大学生的恋爱生活和谐,减轻恋爱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选择与自己心理特点相配的恋人也是有必要的。

二、爱的表达艺术。

爱的表达艺术主要指恋爱之初的表达,即求爱的表达以及爱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表达艺术。

怎样恰到好处地表达求爱呢?最重要的是要准确地把握对方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并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的表达时机和恰当的表达方式。选择时机,即首先要选择对方和自己都处于好心情的时候,双方关系十分融洽,情绪轻松愉悦。然后应选择合适的地点,应是一个能私下面谈的地点,一个不会给对方和自己造成心理紧张和不适的地点。选择恰当的方式,即选择你自己最擅长,对方又最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

关于爱情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表达艺术。男女间的爱情达到一定程度,渴望用语言、行为,尤其是身体的接触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大学生的性爱的行为主要有握手、挽臂、接吻、拥抱、爱抚、性交。

三、爱情纠葛处理艺术。

关于学会拒绝。在谈恋爱的过程中,有两种情况必须明确地拒绝。一种情况是当别人追求你,你却觉得对方并非你所爱的人时,要理智地拒绝。另一种情况是当谈恋爱进入心理碰撞阶段后,发现对方并不是你心目中的他(她),也应理智地拒绝。

关于学会争吵。当恋人之间发生矛盾时,要尽量局限在以理智为主导的争论范围内,避免演化为以情绪为主导的争吵。

关于如何面对“多角恋爱”。多角恋爱历来被认为是典型的爱情不专一,朝三暮四,视爱情为游戏,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牺牲他人的感情的基础之上,我们鲜明地反对三角或多角恋爱。

四、爱的升华艺术。

在进行恋爱心理辅导中,要使爱得到升华,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培养高尚的恋爱道德。爱情是人类最美好、最圣洁的感情之一。只有懂得了爱情的真谛,才能采取对他人和自己都高度负责的态度,慎重选择恋爱时机,在自己真正成熟、恋爱观基本稳定、成才目标基本实现以及彼此了解较深、真正相互倾慕的时候,文明节制地进行恋爱交往,自然而然地步入爱情殿堂,并使爱得到升华。

第二,摆正爱情与事业的位置。理性地对待学习与爱情,使爱情与学习相助相长,爱情才会绽开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成果。

第三,处理好爱情与友谊的关系。在谈恋爱的过程中不要局限于“二人世界”,这无益于身心发展,应以友谊作为它的补充。友谊能为爱情提供养料,开阔视野,有利于丰富、更新爱情生活,有利于爱的升华。

第四,注意克服恋爱中的心理偏差。恋爱中的心理偏差主要有自卑心理、猜疑心理、嫉妒心理、控制心理、报复心理等,这些都不利于恋爱的健康发展,更妨碍爱的升华。

最新心理讲座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九

讲座围绕“保持良好心态,做情绪的主人”这个主题开始,李教授与大家互动做了热身活动“爱的鼓励”,活跃了全场的气氛。讲座中,李教授围绕心理健康的内涵、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如何调控情绪等方面,旁征博引,侃侃而谈,用丰富的案例、生动的图文、幽默诙谐的语言阐述了“自己才是情绪的主人”,讲座气氛融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提问,李教授耐心回答,,引导同学们运用智慧的力量保持良好心态,做情绪的主人,做一个幸福的人、快乐的.人、和谐的人。双方互动良好,同学们积极性很高。

通过听这次讲座我们都从中了解了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识,知道了如何更好地去调节自己的心态,学会要怎么去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首先我们知道大学生存在交际困难,对网络产生过于强烈的依赖性,自我意识,学习与生活的压力,情感困惑和危机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我们就必须学会正确的处理。

学会调控情绪很重要,其实情绪如四季般自然地发生,一旦情绪产生波动时,个人会表现愉快、气愤、悲伤、焦虑或失望等各种不怎么做情绪的主人同的内在感受,假如负面情绪常出现而且持续不断,就会对个人产生负面的影响,如影响身心健康、人际关系或日常生活等。

控制情绪的方法有很多,最简单的就是让坏的情绪得以宣泄,比如大喊大叫或者哭出声来;或者是让自己一个人呆一会儿,慢慢平静下来。听一听音乐看看电影也是不错的。还有就是我们应该多交点朋友。

如果有朋友的话,应该多和他们一起玩一下,不管是简单的一起出门逛逛,还是别的,多谈谈心。脾气需要克制,不能想如何就如何。

改变自我情绪,增加自信心的另一种方法就是自己找一句座右铭或对自己说一些自我肯定的话,以激励自我。

朋友的帮助,我们都会走出那段时期的。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

我们要学会用这些方法来帮助自己保持良好心态,控制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最新心理讲座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十

20xx年11月12日晚上6:30,作为四川音乐学院心理委员的一员,我听了一场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这个讲座是我学习如何当一个称职的心理委员的第一课。

通过上大学心理健康课程,我了解了许多关于心理方面的问题,也使我更好的认识了自己,懂得了心理健康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心理健康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很重要的。然而,不少大学生自己意识不到自己的心理危机或疾病,不会主动向心理咨询中心或是专家寻求解决方法。例如一些大学生经常口口声声说“郁闷”、“空虚”或是“寂寞”、“无奈”等,这就有可能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初期症状;而失恋、考试不及格、不会做家务、受到同学嘲讽等在平时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也可能成为导致他们情绪崩溃的导火索。但这些小问题、细节平时都不为他们所重视,他们意识不到容易引发的危机,也就不会主动寻求帮助,直至最后问题日积月累、一发不可收拾。所以大学生应该更主动一些,关注自己的心理动态,主动向专家说出自己的所想。

我们应该都知道,如今,心理健康这个话题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身体健康固然很重要,但心理健康也不可缺少。我们要追求的是身心健康,即身体、心理都要健康。心理老师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使我受益匪浅,她给我们定义了心理健康的标准,提出了大学生面临的成长问题。如何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理财习惯、如何建立良好的社交、人际关系及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分析等。让我们感触最深的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要适应社会角色,环境的变化。我们应该要很清晰的认识到自己已是成年人,不再是未成年人。既然如此,就要更多一份主动心,责任心,很多问题及事情都要靠我们自己主动去做,去解决。要能尽快的适应一个新的环境,不要总是怀念过去的时光。每到一个新的环境,习惯就好。就像我们刚来到大学,也应该让自己尽快的适应。否则就会出现许多的心理困扰,从而影响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第二方面: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虽然有句话叫“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但很多时候你还是需要别人的帮助。或是你不可能离开一个群体独立存在。所以就需要我们建立好人际关系。比如学会倾听别人或是赞美别人。总之就不要让自己脱离大众。其实,我自认为自己在这方面做得不好。虽然自己也有几个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但人际交往方面很狭窄,不敢主动与别人交流等。现在也要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相信自己以后也会在这方面多加注意。

第三方面:大学生常见的失落、自卑心理。自己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表现得很明显。首先,来到这里也不是自己最初的梦想,因为某些原因,只能选择到这里来。看着班上的同学进入了自己心仪的学校,自己不免有些许的失落。再者,来到这里,在学习上遇到了许多困难。生活中同学多才多艺。这更添加了我自卑的感。但现在的我,不再自卑,不再失落。老师的教导、师兄、师姐和同学们的关心让我更加坚定: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一切都会过去。

心理健康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所以大学生要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没有意志,没有不屈不挠的向上精神是不可能的。健康的心理,以积极进取、服务于社会的人生观作为自己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树立远大理想,“以天下为己任”,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内驱力,推动大学生努力完成学业,自觉攀登科学高峰。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有了良好的心态,不仅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有益于终身的发展。如果离开良好心理的培养,就培养不出具有先进文化知识的合格大学生。

在心理课讲座上老师提到心理委员必备的条件。如知识条件、技术条件、咨询人员的道德禁忌等,让我们一下子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情感,作为心理委员,自己首先不能对那些不法的行为或错误的态度置之不理,如果心理委员都麻木不仁,同学在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这方面就又可能陷入盲区。心理委员责任重大,不能掉以轻心。

我不泄露他们的隐私,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做到的,我希望我能成为一个称职的有责任心的心理委员。

最新心理讲座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十一

上周日在新教师培训中,我听了xxx老师的心理辅导讲座——压力与压弹培养。

李老师通过压力觉察游戏、自画像投射测试、自制人际支持系统网等生动活泼的方式,浅谈压力和压弹的培养。整整两个小时的讲座,学生听得饶有兴趣,丝毫没有疲倦之意。讲座中,我有几点感触很深:

据讲座资料显示,从年龄坐标比较,20——30岁的年青人是中国压力最大的人群。20——30岁是人踏上社会的转型期,压力主要来源于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从行业坐标比较,中层管理者80分,经理层75分,教职员工75分,高于下岗工人(68分),也高于一般企业工人(59分)。

年青教师的压力一方面来自自身:自身要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另一方面,也来自学校这个特殊的环境:繁琐事情多、学生声音嘈杂、社会期望较高、家长关系难处理,虽然工作时间固定,但完不成的工作还得带回家做,此外,备课的工作可能使教师回家去后还在苦思苦想,不断寻求更好的方案。

确认年青老师有压力是正常的事情,就应该正确对待它。就我个人来讲,就应该正视压力,培养压弹。“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呼唤,是用心灵来浇灌心灵。”具有良好的抗压能力,处世积极,能够感染学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能量。

李老师在讲座上特别强调人与人之间要互相了解。人和人的交流是以语言为工具的,但不恰当的语言的运用会适得其反。尽管本意是好的,但情绪的宣泄却可能伤害他人,破坏彼此的关系。

换一个角度,尝试着去理解他人,那就会知道别人最需要的是怎样的语言,自己真正需要说些什么。讲座上,李老师谈到了两点:

1、要就事论事,不要就事论人。

人是通过事情来了解人的,往往因为一些消极的事情而否定一个人的全部。当一个人被全盘否定时,那种感觉非常难受,并不利于他的改变。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其向好的方向转变,所以不能够否定一个人的全部,而应该就事论事。

2、知道说什么,知道什么时候说,知道对谁说。

说话之前要打好草稿,选择合适的时间、想好合适的内容、考虑彼此的关系。

李老师在讲座上要我们画了一张蜘蛛网图,网的中心是“我”,按照远近次序,分别在网中填上当自己遇到压力时可用的资源。

我发觉自己的压力网络比较窄,当遇到压力时可倾诉的人也只有4—5个。尽管自己感觉已经够多了,也足够了,不过李老师说,压力网络越大越好,而且要在网络中加入学科中的领军人物与优秀教师。学科中的领军人物和优秀教师往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给自己补充心理能量。

“要区分清楚压力的来源,确认重点,确认那些可以放弃。”教师的工作很繁杂,从早到晚基本没停下来的时间。如果事事都觉得是同等重要的,把自己的精力平均分散,那会事倍功半。刚刚进学校的.新老师,往往会想把什么事情都处理好,但是总觉得力不从心。我曾经就有这样的感觉,于是我开始思考什么是最重要的。

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踏踏实实地把课备好,课后作好反思工作。虽然不是每一次都有师傅来听,而且备课的辛苦可能也不能为人所知,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种教学能力的提高必定能有所进步。教育教学能力才是教师发展的根本。

最新心理讲座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十二

自己的心理状态格外敏感,于是便报了一场关于“心理讲座”的课程,从中寻找一些自我调节的方式。课程是在周末上课,让我感到十分疲倦,但一旦进入到课堂中,听到老师讲授的知识,听到同学讲述的心路历程,我感到完全投入,深深被吸引。

段落2:讲座回顾。

在讲座当中,老师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很多社交、工作以及情感问题,让我们课上感到很受启发。一次讲座中,老师用负面反馈的实验让我们明白了反馈对于一个人的心态有着多么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老师还告诉我们如何用正面的语言来表达负面的情绪,让我们之后在亲密关系中不会因为争吵而进入僵局。

段落3:心态调整。

作为参与者,课堂上最有感触的部分是我们的心态得到了一定的调整。通过同学的故事,我感到自己不再是孤单的。一位小伙伴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挫折以及如何处理的,让大家感叹人生就是这样的,但通过他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要勇敢面对困难并且不断努力。

段落4:启示与思考。

参加讲座后,我认为,我们应该要多听别人的经历和见解,尤其是一些比较专业的看法。同时,我还认识到一个人的辩论时,不仅仅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阐述自己的观点,更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这样才能减少有效的误解。

段落5:总结。

总之,经历了这样一场心理讲座,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心理的重要性,并渐渐学会了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更好地应对。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继续关注自己心理健康的状态,并且,给予自己更多的正能量。

最新心理讲座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十三

在《关爱情绪,守护心灵》的视频里,学习到通过生活的细节里对于孩子的情绪状态有一些认识和了解,要多多关注孩子的`情绪问题。

一、要注重家庭氛围,保持好的夫妻关系给孩子一个友爱的环境。

二、要平等地对待孩子,在宽容孩子的同时要给孩子必要的约束。过分宽容则陷于溺爱,过分严格则破坏亲子关系。孩子的快乐性格不会是在训斥声中养成,宽容孩子与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并不矛盾,奠定孩子愉悦的幸福基础从鼓励与表扬开始。

三、孩子的自尊心很强,如果只因为孩子获得好成绩而夸奖孩子会让孩子觉得取得好成绩才是好孩子,而好成绩往往不是完全可以由孩子的努力来控制的,所以孩子会更容易不安。如果能看到孩子的努力,夸奖他做事情的过程,往往会让孩子更有动力继续去努力做事。

四、多跟孩子一起亲近大自然,接触社会生活。鼓励孩子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休息日让孩子在蓝天下、草地上晒太阳,亲近大自然。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孩子为他人服务的行为与爱心,体验不同的学校角色、家庭角色、社会角色,体验生活的多姿多彩,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完善人格。

最新心理讲座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十四

11月24—26日,江西省中学数学教师优质课比赛和观摩活动在中国最美乡村婺源举行,我有幸参加此次观摩活动。本次评比活动分农村组、城市组、中年组三个大组,共有41位老师参加比赛。其中萍乡有3位老师参加比赛。比赛中,人教版、北师大版等版本教材的课都有展示。我在这次学习活动中接触了全省各地市的优秀中青年教师,让我自己在知识技能及专业素养上收获不少、见识不小。我感觉到能参加这样的活动,对我来说,是一种难以表达的幸福。下面谈几点收获:

这次比赛的一大特点是学生的类型有很大的变化,教材的版本没有限制,要参加比赛的老师首先要熟悉几种教材,了解自己所要面对的学生的知识水平是怎样的。因此相对以前我听过的优质课有很大的区别,更有深度,更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如《反比例函数》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是九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学完了反比函数,而组委会要求选手要按新授课来讲,也没有限制讲哪个版本。对教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南昌第二十八中学的李巧莉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堂与众不同的概念课,整堂课从情境引出数的特征,其实数学就是玩概念的,不是玩技巧的。合作探究概念从哪里来,概念如何学,运用不同的数学思想,让学过了学生们对反比例函数概念有了新的认识。我想李老师能上出这么新颖,正是因为她课前准备充分,熟悉吃透和深研教材。

本次比赛参赛教师的课件做的有新颖、有特色、有亮点且贴近于学生平时的生活。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如宜春实验中学王宇新老师讲的尺规作图,整堂课从三个生活中的情境剧引出要学的内容。情境剧一:生活中贝贝过生日,四个同学为庆祝生日怎么切成4块一样大的生日蛋糕引出如何将圆四等份;情境剧二:如何加工一面尽可能大的境子给贝贝引出如何作三角形的内切圆;情境剧三:境子不小心打破了。如何使它破镜重圆,引出如何作一个圆。他由生活中的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将数学问题得到升华。还有很多参赛教师的课件美观大方实用,内含生活中息息相关的图片、视频。让听课的老师不觉得累。

这次讲课的教师语言都非常准确,提问的意图指向明确。对学生的引导自然、评价中肯,言语中流露出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鼓励。我们都喜欢听鼓励的`话,学生更是如此,这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健康发展非常重要。__市文清实验中学的赖大吉老师作为中年组的一位参赛教师,他一身笔挺的西装,大方得体,给我的印象最深,他在课上语言精炼,简单,南昌的刘冰老师,她的语言亲切,让人有美的享受。他们还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赞扬鼓励,肢体语言配合的恰到好处,及时的纠正、引导,不管学生回答正确与否,对学生都能够给予的适时评价,促进了学生的上进心和积极性,增强自信心。

在这些优质课中,教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次比赛中各位参赛教师都准备了导学稿,章源中学许萍老师讲《从月历到数陈初步》综合与实践课,引导学生在猜一猜,框一框等数学活动中“直观感知、主动参与、探索实践、自主建构,使学生在自主探究、自我感悟中轻松地学会了知识。

每一个参赛教师不是单打独斗,后面都有一个庞大的团队,他们分工明确,对于比赛课的要求进行一初稿,二改稿,三定稿。真正做到了集体备课,每一堂课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通过观摩,我的感触很深,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抓住数学的本质,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去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使得数学课堂更加有数学的味道。,通过这次学习,我收获了很多,既开阔了眼界,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教学是无止境的,在以后的数学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注重教育科研,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争取将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层次,使我也能够达到这些精英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这次福州市骨干班主任培训,我有幸聆听了刘晓明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讲座。首先是教师的讲座非常的生动有趣;其次就是通过教师心理健康讲座,在我心中奠定了教师心理健康对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特殊的地位。使我对“健康”有了重新认识,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往往只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事实上除了身体健康,更应该关注心理的健康,心理专家认为,心理问题已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种职业病,而教师又是这种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之一。

心理的健康不仅影响我们教师的个人生活,还会影响我们周围人的生活,也会影响工作。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我们教师的心理健康。

通过学习,我也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会保持一颗健康的心态,关注每一个学生,善待每一个学生。时刻保存高度的责任心,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成长,成为祖国的有用人。

最新心理讲座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十五

理辅导效应。针对特殊学生的特点,有侧重地选择团体辅导的主题。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采用讲座法、认识法、操作法、表演法、角色扮演和行为训练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内在动机,并在活动中得到领悟。通过一系列的团体辅导活动,不仅让全体学生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也拉近了同学间、师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

在考虑学生一般心理规律的同时,也要对暴露出来的'个别学生的个别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帮助。在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中,我一方面通过心理辅导室兼职心理教师的个别咨询辅导,另一方面也进行了个别谈心与辅导。通过学校开通的心理咨询箱,打通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通道,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

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收获是巨大的,体会可能肤浅,切记心理健康的前提是身体健康!重视我们自己的心理,正视我们自己的问题,看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帮助我们身边的人,希望我们都能保持开阔的心境,良好的心态!

最新心理讲座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十六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受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大学生青春期和性意识萌发提前,性自由、性渲染、性暴露及黄色书刊的增多,促使当代大学生的性态度日趋开放,传统性道德监督约束力下降。性,作为一种生理、心理现象,它与人一生的健康和幸福密切相关,特别是作为处于青春期的高知群体的大学生,他们正处于个体性成熟的旺盛期,这一时期的个体性心理、生理的发展,充满了风险和最具挑战性,他们的性健康问题值得我们加倍关注和探讨。

一、当代大学生的性心理和“恋爱”心理发生了显著变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网络的飞速发展,网上生活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先进文化知识、新思想和新观念的拥有者,有更多的条件参与网络生活。“网恋”在大学生当中已不再是个新鲜词。大学生“网恋”现象在校园中已屡见不鲜,引起了诸多的感情、心理和社会问题。因此,在新的条件下了解大学生恋爱心理状况,并积极做好对他们的引导和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大学生已步入青春期,在性的发育上由于下丘脑和垂体前叶迅速发育,促性腺释放因子和促性腺激素分泌量增加,性腺激素的分泌水平相应提高到成人水平,性开始成熟。随着性发育日趋成熟,大学生的性欲意识越来越强烈。但是他们既是成熟的,又是不成熟的。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大学生的社会心理并没完全成熟,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道德观念、恋爱态度以及他们对恋爱与学习关系的处理等都是不成熟的”。

20__年1月28日,全国大学生性文明调查结果在成都揭晓,超过60%的大学生赞成婚前性行为。该调查是由“中国当代大学生性现状及性教育实践探索”课题组实施的,共对全国26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是迄今为止全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大学生性文明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表示双方愿意就可以有性行为的占32%,表示只要基于爱情就可以的占20%,表示有助于适应未来婚姻生活的占7%,表示只要能结婚则无妨的占8%,四项加起来超过了60%。与1990年全国性文明调查的数据比较,大学生认为“会引发社会问题,应受道德谴责”的比例有所下降;认为“双方愿意就可以”的比例上升了26%。面对心爱的人提出的性要求,大学生采取的态度依次是:60%的人“晓之以理,帮助克制”,13%的人“冷静地断然拒绝”,12%的人“怕失去他(她)而委身求全”。在对待婚前性行为问题上,女性更为谨慎:70%的女大学生在对待恋人的性要求时,会从理智出发,既力求维护自己的“性纯洁”,又力求维护双方感情而“晓之以理,帮助克制”;坚决维护自己的“性纯洁”而“冷静地断然拒绝”的比例是男大学生的3倍。

可以看出,大多数大学生对婚前性关系表示理解。大学生们已到了身体发育成熟的年龄,心理上则更加早熟。在谈恋爱过程中,性的需要是很自然的事,他们大多都希望有灵肉统一的爱情。然而,由于中国社会对性问题依然讳莫如深,青春期教育也很欠缺,大多数大学生仍然是观念现代,而行动保守。因此,性冲动和性苦闷仍常常困扰着他们。一位大学生说,我们周围的空气太紧张了,所有的人都怀着罪恶感来看这个问题,没有任何可以商量的余地,因此我们找不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另一位女大学生总是趁周末室友回家的机会和男友同居,内心的紧张、同学们异样的目光和周围的压力总使她有一种犯罪的感觉。因此,“性与健康”的一位大夫说,这一代年轻人“既不像他们的先辈们那样单纯无知,也不可能完全像西方的20世纪6o年代那样,毫无顾忌地追求性解放,他们只能在夹缝中苦苦煎熬”。

二、当代大学生“网恋”心理的新趋向。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一项网上调查,20__年在中国互联网用户中,l8—3o岁青年占85.98%,而上网人群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4.67%。据清华大学的一项抽样调查,大学生上网率高达88%。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任何新奇事物都有好奇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网恋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同样吸引了大学生。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恋这种特殊的恋爱方式,正在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缘分天空”。20__年3—4月,一项相关调查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展开,本次调查采用偶遇式的调查方式,在上述大学的本科生中发放了6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16份。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男生占52%,女生占48%,年龄最大者25岁,最小者17岁,来自城市、乡镇和农村的大学生分别占62%、27%和ll%。调查显示,超过4o%的大学生相信网恋有成功的可能性,超过60%的大学生对网恋持中立态度。大学生网恋心理也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向。

为了考察大学生的性格倾向,笔者对他们的性格进行了大致归类,将选择“勇于尝试,敢为人先”的性格归为“前卫”型,选择“等其发展成熟,再作决断”的归为“理性”型,选择“别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的归为“从众型”。调查数据显示,在有网恋经历的38名大学生中,“理性型”网恋者占53%,比率要略高于“前卫型的网恋者(占45%)。可见,性格“前卫”并不一定更容易网恋。调查还发现,网恋大学生中有55%的人都曾有失恋经历。这说明,曾经在感情方面受过创伤或是失恋过的大学生更容易尝试网恋。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隶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处于“爱与隶属”需求层次的大学生,更需要别人的接纳、关爱、欣赏和理解。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这种需求或是在这方面遭受挫折和创伤时,就会将这种需求转移,寻找其他途径补偿。网络的适时出现恰好迎合了大学生的这种需求。

通常,同龄群体的行为具有从众性,在网恋问题上也同样如此。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占92%)有过网恋经历的大学生,其周围也有人有过类似经历。从人际互动的角度上说,家庭背景、思想观念和兴趣爱好等方面具有较大相似性的同龄人之间,最容易彼此发生人际吸引和人际影响。大学生都是2o岁左右的年轻人,学习能力强,而且彼此朝夕相处,周围环境特别是同龄群体的影响就会更加显著。看到自己周围的同学网恋,虽然自己主观上并没有刻意盲从,但网恋却占据了潜意识中的一定空间,一旦有机会,就更容易去尝试。正是这种同龄群体的示范作用,使得尝试网恋的大学生数量在不断增加。网恋大学生大多数来自城市,这个结论和我们的经验相符。毕竟,来自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大学生“触网”时间更长,对新兴事物有更少的排斥心理,网恋也就更有可能。而那些来自经济相对落后的乡村的大学生,则更容易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思想保守,做事循规蹈矩,在情感问题上更倾向采用传统的方法。

网络是个虚拟世界,这个世界与现实世界有很大差别,大学生在网上可以展现自己的虚拟人格,这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格在网络中出现。但有些大学生在网上虚设了一个自我,想以这个虚设的自我,获得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获得的爱情或得到一种自我满足。这对于能够控制自如地进行网上人格或现实人格转换的同学来说不会有什么问题,反而是一种解脱现实压抑、调节心理平衡的好办法。但有些大学生却无法将网上人格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格灵活转换,渐渐地造成了自己人格分裂或其他障碍。网络爱情总是带有太多的虚幻性,可信度太低,好多“网恋”者大都是带着面具游荡网坛的人。这些人不用解释,因为在网上,解释与掩饰的区分度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况且,在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备的有关网络的法律体系来对网络生活进行有效的约束与管理。现在唯一可以借助的是网络道德的隐形准绳,而这又毕竟是“无形”的。坦率地讲,网民的素质还尚需怀疑。因此,在没有法律保障下的“网恋”,犹如雾中之花,水中之月。在有关网络的基本法律体系完备以前,这始终是一个基本的网恋倾向,希望此问题能引起广大热衷于“网恋”的大学生的警觉。

三、正确对待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心理。

针对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中所发生的显著变化,笔者认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在实际工作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灵活新颖的方式,正确对待当代大学生“性”心理发生的变化和“网恋”心理出现的新趋向。

首先,端正恋爱态度,摆正爱情位置。对大学生加强爱的教育,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爱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恋爱。权利和责任的统一,是恋爱生活的基础。爱情在人生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爱情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但爱情不是人生的根本宗旨,更不是人生的全部,只为爱情而活着是苍白的。明确坚持学业第一的观点,要使大学生理解,今天的学习与未来的事业息息相关,也是爱情美满的基础。那种抛开学业谈恋爱的做法,不仅有碍成就事业,也难以获得幸福的爱情,因此不仅是愚蠢的,也是可悲的。

其次,开展丰富的集体活动,转移学生的注意力,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经常组织一些课外兴趣小组和集体活动,既可以增强体质,锻炼体魄,又可缓解其焦虑和抑郁心理,都能有效地转移和宣泄青年期性冲动。同时,青年期个体经常涌现的性冲动,无论来自个体内还是外界因素引起的,都必须有合理的途经加以疏导。对于人格成熟的人来说,适当的意识调节和合理的升华作用都是有效的处理方法。而事实上,任何健康有益的兴趣活动都是转移、宣泄性冲动的有效方法,都可以缓解其焦虑和抑郁心理。把性教育和培养大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也是增进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如上海大学商管学院邓研会策划主办的“心跳回忆——邓研会与你共谱春季恋歌”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活动在轻松幽默的气氛中展开,以师生互动的形式就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进行深入探讨。心理辅导老师和学院辅导员老师作为嘉宾一起与同学参与讨论。通过访谈主持人的现场访问,嘉宾老师们与同学分享各自的心路历程。校园歌手恰到好处的歌声引起共鸣,爱情测试游戏将师生互动推向高潮,由学院邓研会成员自编自导自演的dv作品作为活动的一个亮点,使同学在别开生面的爱情课堂中有所收益。

再次,开展对学生的婚恋教育,正面引导大学生对“网恋”的认识。对学生的婚恋教育是一项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共同参与的社会系统工程。针对大学生青春期的特点,绝不可以打击压制,亦不可坐视不理,而应该正视、处理好“网恋”这一问题,使学生从思想和心理层面加深对“网恋”的认识。

最后。应加强大学生性心理、性道德和人格教育。性心理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性欲和性冲动,正确理解性欲受社会道德规范所制约,受法律约束。性,不仅是个人的生活问题,也是严肃的社会问题,做好性适应的平衡过渡,自觉地控制性欲、性冲动。性道德是个体道德的一部分,也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化结果,道德观念的内化要经过外在的教育,引导他们多了解我国的国情及所负的社会责任,使他们在大学生活中有健康的择偶、恋爱心理,认识婚前期性行为对当事人的不良后果,学会用自尊、自强的心理对待恋爱期的挫折。同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抵制卖淫、嫖娼等非法活动。因此,大学生的健康教育,特别是性教育工作,必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以便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性与人格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兼容而又互相制约的关系。一方面,人格作为个体各方面心理特征的总和。包含了性心理的因素,性心理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格的健康水平。另一方面,个体任何性的活动都反映出其人格的特质。人格的成熟与否又影响到个体性心理的发展水平。弗洛伊德在他的人格发展理论中,曾经把人格的发展等同于个体性心理的发展,足见性与人格之间的密切关系。把大学生的性教育与人格教育结合起来,就是要结合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其进行社会价值观、道德意识、性别角色、个人意志品质、心理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综合培养教育,以协调性心理发展与人格发展之间的关系,缩小性成熟与人格成熟之间的不平衡。与此同时,也要提高性心理素质,促使个体性心理的发展能够在适应社会价值观和道德意识的基础上得到良好的自我意识的调节,进而促进人格的健康、稳定发展。

总之,对当代大学生所存在的恋爱心理问题,正如我国著名性学专家吴阶平教授所言:“不以好奇去开始,不以发生为懊恼,已成习惯要有克服的决心,克服以后不必担心。这样便不会有任何不良的后果。”这样才能解除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促其身心得以健康地发展。爱情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活又往往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怎样处理好两者关系,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人生课题。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经营方面的工作总结大全(17篇)

    月工作总结有助于我们学习和积累经验,为未来工作打下基础。写一篇完美的月工作总结需要我们学习和借鉴其他人的经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互联网实习总结互联网实训报告心得体会(精选17篇)

    实习心得体会是对实习期间与同事、上司和客户之间的相处之道进行总结和探讨的机会。实习心得体会-法律实习:在法律实习中,我锻炼了自己的法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感

    2023年游览的小学(实用23篇)

    高分作文往往能够突破老师的预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经典优秀作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开封是七朝古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这

    最新大学生未来规划(实用14篇)

    大学规划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我们的成长和发展,也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修改。接下来是一些大学规划的注意事项和常见误区,希望能够引起你的重视和思考。首先,在校期间,英

    最新妇女节活动实施方案内容(汇总21篇)

    活动方案的制定是为了确保活动能够实现预期效果,提高参与者的满意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活动方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一、活动时间:二、活动内容:(

    2023年龟鹿赛跑童话(精选17篇)

    优秀作文能够以独特的观点、新颖的角度展现人们熟悉的事物,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请大家阅读以下这些优秀作文范文,相信会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和启发。有一天。兔子对乌龟

    最新读书节第二学期的活动方案(模板18篇)

    一个好的活动方案可以提前预测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活动方案的成功案例汇总如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发。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机械工程学院

    2023年有子女的离婚财产分割协议书(通用17篇)

    合同协议是合作双方达成共识并确保各方义务履行的重要依据。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常见的合同协议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________、________双方于__

    2023年夸夸我的手(实用17篇)

    优秀作文是以扎实的基础和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基础,通过合理的结构和有力的论证,使文章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感染力的一种文体。写一篇优秀作文,能够展现个人的思维深度和

    2023年公司在安全生产月的活动总结(专业23篇)

    活动总结是对活动的目标和预期效果进行检验和评估的过程,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活动的意义和价值。活动总结范文4:通过本次活动总结,我们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策划和组织具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