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题目范文(15篇)

时间:2023-11-14 作者:温柔雨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题目范文(15篇)

范文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和指导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各类写作任务。小编整理了一些与各个领域相关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题目范文(15篇)篇一

按照《毕业论文写作》要求,要结构完整,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前言(论证选题意义,目的,范围,简述前人研究情况和自己论文研究重点),正文,结论,引文注释(脚注),参考文献(10篇以上).以上内容缺一不可.

在小学(某某)学科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或策略)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研究。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德问题研究。

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习落后学生积极性的研究。

改进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论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的艺术。

(某某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试论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试论小学生(数学,语文,自然....)自学能力培养。

试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

试论小学生自然课实践能力的培养。

试论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论小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论小学生爱家乡品质的培养。

试论学生中独生子女爱他人品质的培养。

论(“我”或某某教师)在小学(语文,数学,自然....)学科中教学的特色。

教师期望在小学生发展中的作用。

试论小学生的合作学习。

试论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试论小学生综合性学习。

试论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

论活动课程评价的理论与实施。

小学班级建设中学生干部选拔与培养。

论优秀班风的建设。

在开展班级活动中预防危险事件发生的理论与实践。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生(语文,数学,自然,英语,音乐....等某学科)能力发展的评价研究。

论小学生作业批改的艺术。

校本课程的研制与发展。

“大语文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口语交际与小学语文教学。

1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研究。

2论小学班主任工作。

3小学课外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6论小学艺术课程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9如何改革小学的考试方法。

14论课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和改进教师教学实践的功能。

15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在小学教学中的实施。

16谈谈人本主义管理理论在小学教育中的运用。

17论小学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

18谈谈小学教育管理的'基本方法。

19论系统性原理在小学管理中的运用。

20论反馈性原理在小学管理中的运用。

21论动力性原理在小学管理中的运用。

22论能级性原理在小学管理中的运用。

24论小学校长的领导风格问题。

25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问题。

26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意义。

27论小学生德育的特点。

28论小学美育的途径和方法。

29论小学体育的内容和方法。

30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1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课堂教学结构研究。

3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的实践研究。

33小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成功(或快乐)教育的思考。

35浅析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36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37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教育对策。

38性别差异的表现原因及教育对策。

39城乡学生的各自特点与教育对策。

40后进生的教育特点与对策。

41试论学习知识与提高思想觉悟相统一的规律。

42试论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统一的规律。

43试论教师主导与学生积极性相结合的规律。

44浅析班级授课制。

45在教学中如何应用教学方法的优选?

46论述我国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47如何认识和处理好知情意行的关系。

48阐述德育教育中贯彻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的依据和要求。

49如何认识学校教学的教育性。

50试论教师的根本任务。

5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52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53教师进修提高的意义。

54浅析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的意义。

55试论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56怎样理解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之间的联系。

57联系本地实际分析五四制六三制学制。

58试论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要性。

59试评当代几种主要的课程理论。

60试论学校工作为什么必须坚持以学为主。

61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认识活动。

62目前我国家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63试论教师角色的多重性。

64从教师的劳动特点看现代教师必备的素质。

65结合个人体会谈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及内容。

66如何看待独生子女的特点,如何针对特点进行教育?

67试论班主任工作的特点。

68试论班主任工作的示范性。

69试论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发展的特点及其培养。

70浅析班主任应如何贯彻学生主体原则。

71试论班级常规管理。

72结合实际浅析班主任怎样做好学生操行评定工作。

73试论开展班级活动的意义。

74试论确定班会主题应遵循的原则。

75怎样开展班级榜样教育。

76试论后进生的转化教育。

77试论班主任工作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78试论学校管理过程诸环节的关系。

79试论行政方法的优缺点和运用行政方法的基本要求。

80试论学校卫生管理要遵循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81试论如何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82试论总务工作在学校中的地位与作用。

83试论德育管理中的激励原则。

84小学语文(数学)教学法浅析。

85试论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及其管理中的应用。

86论校长负责制。

87试论领导决断的技法要点。

88如何理解和贯彻学校公共关系管理的原则。

89课外活动与活动课关系浅析。

90浅析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1)加快教学改革步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浅议学校“人本化”管理。

(3)小学教育管理如何应对入世的挑战。

(4)小学教育培养模式探析。

(5)从应试教育与科举制度的比较看教育改革。

(6)班级活动对学生素质形成的作用。

(7)自我教育主动发展浅谈小学高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

(8)谈谈素质教育的误区及出路。

(9)在语文教学中多角度渗透思想教育。

(10)美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11)搞好考试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12)作文教学中引情的研究。

(13)在课堂教训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14)学习动机的激发与课堂教学的优化。

(15)体育课教学与学生情感因素的激发。

(17)谈谈教学中的三个转变。

(18)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需要六个“不轻易”

(19)浅谈教师的课堂提问。

(20)对cal在当前语言教学中适用的几点思考。

(21)浅谈语文cal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2)轻松活泼喜闻乐见一多媒体导入新课创新方法浅谈。

(23)巧用电教媒体,开发学生潜能。

(24)个性化自主学习一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探索。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题目范文(15篇)篇二

摘要: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有效开展小学美术教学需要注重情境创设,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做好激励引导,培养学生的审美理念;创新教学技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渗透美术文化,强化学生的文化理解;渗透美术文化,强化学生的文化理解。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素质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发展的主要内容。核心素养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不仅从学科的角度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出要求,更是从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高度制定明确的教育教学任务。美术是小学阶段学生展示绘画天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现美育教育的主要学科。根据核心素养要求,小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应具备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等素养。接下来,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效果进行分析。

在现代生活中,图片作为记录、承载信息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进到“读图时代”,摄影条件越来越便捷,人们对于图片的依赖性也逐渐增强。因此,在核心素养中渗透识图理念,让学生不仅能够从海量图片信息中筛选自己所需,还能够从审美的角度进行图片分析,进而深化对图片的理解。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尚不成熟,其在识图能力培养中更多倾向于情境的构建,即利用具体的视觉体验,获得对色彩、线条的感受,并由此延伸情感理解。例如“流动的颜色”一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观察红、黄、蓝三原色的特点,并在流动的颜色中探究、发现调色方法及两种颜色的调和会产生第三种颜色等。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利用轻快、有趣的音乐为学生构建一个灵动的情境,同时利用故事情节,吸引学生想象红、黄、蓝三个好朋友在玩耍时发生了什么事,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并鼓励学生吹画后,展开想象,并添画成一幅完整的作品。这样的情境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享受创作过程,进而提升识图能力。

教学评价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环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只有通过系统完善的评价体系才能够检验学生的美术创作成果,并结合核心素养要求对学生的美术学习提出要求。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激励为主的评价体系逐渐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在鼓励的语言、激励的眼神、中肯的评价中学生的自信心能够得到进一步强化,并乐于参与到美术课堂中来,自觉接受美学理念的熏陶。小学美术教学内容涉及非常广泛,学生能够根据课堂主题以及自己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描绘,而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在绘画创作过程中渗透正确的审美观。例如在“彩泥世界快乐多”的教学设计中,学生对于彩泥的自由塑形、不同颜色之间的调和非常感兴趣,教师则鼓励学生动手,利用彩泥捏出自己的作品。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激励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善于发现学生创作的闪光点,并给予高度评价,让学生逐渐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

教学技巧是知识呈现的重要途径,在传统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学技巧相对单一,对于知识的'讲解偏重理性,使得小学生缺乏在实践中验证美术知识的机会,因此,参与美术创作的积极性常常被抑制。针对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根据核心素养中创新实践的要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到美术知识的学习与美术作品的创作中来,让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在开放的空间内自由展现。例如在“色彩的冷与暖”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学情分析,明确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色彩知识基础,并能够通过色彩之间的融合实现调色。基于此,教师为学生展示了冷暖不同色调的作品,即冷色调画面《雪地》和暖色调的画面《日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感受,让学生初步形成对冷暖色调的认识;然后鼓励学生根据联系生活实际对太阳、火焰、天空、大海等对冷暖色调深入理解;最后,引导学生利用相关知识创作作品,在生动、有趣、形象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其创造能力。

美术学科充满了文化气息,一幅经典的美术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文化的精炼与总结。随着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的逐渐深入,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力对于其传承传统文化,并在未来的跨文化交流中展示文化自信都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引导其体会作品中的人文魅力。例如在“水墨画”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发展历史,让学生通过欣赏经典动物水墨画,如齐白石的《墨虾》等,感受传统水墨画的魅力,逐渐学会用墨,体会水墨在简洁的色彩、灵动的线条中传递出的传统文化精华,进而激发学生对于文化的理解力。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发展性出发,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以促进学生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等素养的发展,让小学生不仅能够在美术课堂获得快乐,更能够为其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诗婷.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美术教学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xx(04).

[2]唐信霞.浅谈小学美术核心素养时期的“情景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xx(08).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题目范文(15篇)篇三

传统的拼音教学只是示范发音,学生观察模仿,反复练读,教起来费时费力,而运用信息技术后,学生普遍认为学习拼音有趣、有情、有意。如我在教学前鼻韵母、后鼻韵母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自制“舌位图”,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舌位、气流是如何变化的,接着适时、适度地加以解说,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教学的难点迎刃而解。另外,通过“舌位图”还可以对前后鼻韵母的发音进行对照,比较异同,加深理解。这样,学生学起来有趣轻松,且省事省力。又如,在训练学生拼音拼读时,我搜集了一些学生熟悉的图片输入计算机,并对其剪辑加工,再配以音响,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如比一比、猜一猜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拼音拼读训练,拼读正确后音响会发出鼓掌声,拼读错误后音响会发出告知通知。这样一来,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便被激发出来。接着再组织讨论、评议、改正,再拼读、再评议、再改正,逐步自我完善,不仅提高了效率,还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达到了逐步掌握的目的。总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设计不同的练习,让学生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以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识字教学。

识字本身是单调而枯燥的,低年级学生的自制力占劣势,再加上单调、枯燥的识字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而低年级以识字为主,随着所学的字越来越多,学生年龄小,短时记忆占上风,遗忘率较高,学到后面的生字,前面的又忘了。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往往习惯采用挂图或卡片等辅助教具来进行教学,希望通过卡片的反复运用,加深学生的记忆,达到识记的目的,或者通过抄写、听写来加强记忆,但效果总是不够理想。反复听写过的生字词,学生还是会在下次的听写中出错。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识字的效率,巩固记忆呢?我认为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遵循汉字构字特点,把枯燥、生涩的汉字形象化、生动化,帮助学生摸索出加减法、部首法、象形法、会意法、故事法等识字方法。同时,多媒体课件的适时演示,还能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深刻地记忆这些方法。如在教学“村、桃、过、跳”这几个字时,先出示:“村、桃、过、跳”这几个字,让学生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学生说出村是由“木、寸”两字合在一起组成的,桃是由“木、兆”组成的。根据学生的这一发现,我演示两个字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字的动画过程,有效加深了学生的认知,达到了突出重点的目的。又如合体字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对比显示,像树、叶、林、听等合体字,部首用红色标出,鲜明的色彩强烈地刺激着学生的感观,同时闪动偏旁,加强刺激,让学生感觉认识记忆汉字不再枯燥,反而每一次都有一种新鲜感,学习兴趣越来越浓,教学效果越来越好。

三、运用信息技术有效进行阅读教学。

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从声音到图像,从静止的画面到生动的动画,让学生从对文章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抽象走入具体,从而对所阅读的内容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例如,五言古诗《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对于过着幸福生活,远离农业生产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根本无法理解田间劳动的艰苦,更不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这些,并在今后珍惜粮食,我采用了投影教学,制作了一幅活动投影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农正弯着腰、弓着背给幼小的禾苗锄草。头顶上是火辣辣的太阳,老农脸上的汗水一滴滴滚落下来。当我把这些投影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室里瞬间鸦雀无声。突然,有一个学生情不自禁地说:“这位老爷爷腰老那么动,多累啊!”接着,又出现了“还有看太阳多热,把老爷爷烤得直流汗”“田里的劳动真辛苦啊”“长大后,我要发明许多机器,为人们劳动”……当我出示一碗米饭并随老农的锄头动起来时,有些学生在小声议论:“以前我不爱吃馒头,曾把吃不完的馒头偷偷扔掉过,以后我再也不扔了。”“对,以后我们一定要珍惜粮食,每一粒粮食可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呀!”结果一节课下来,我几乎没有太多的语言,学生就理解了诗意,并且把诗中蕴含的道理深深地渗入了思想里,达到了预期目的,轻松完成了学习任务。

四、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利用好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推进教育教学的发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题目范文(15篇)篇四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课堂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科学分组,落实指导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师对班级的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采用民主集中制方式,考虑到学生的意愿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因素,让学生自由组合,四五个人为一小组,每小组的成员一般以好、中、差的程度搭配。小组打破日常的坐位制把几张桌子拼接在一起,小组成员围坐进行学习,这样有利于学生间关系的融洽,彼此乐于接受,各组间的整体水平也较平均。

二、情系后进,三步巧转每个班级里都有一些后进生,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教学中只能顾及班级的整体水平,对后进生的转化就顾及不全,使转化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现在通过“合作式”的学习,我总结出一套对转化后进生行之有效的方法。即“课前选定———课堂合作———课后帮助”三步进行曲。

1、课前选定:我在学期初私下交待各小组长在学习中选定一些较容易的工序,让后进生完成,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免得在合作中一下子让后进生接触到难度大的工序,产生恐惧感。

2、课堂合作:优、中等生在帮助后进生完成一些难度较大的具体步骤时,后进生也根据优、中等生的建议或把自己的想法通过画笔表现出来。如:形态的设计或描绘,让后进生参与活动,边看边学,边动手边体会。教师及时给予表扬,使后进生树立起自信心并在合作中享受获得成功的喜悦。

3、课后帮助:为了弥补后进生对知识掌握的缺陷,小组中的优、中等生利用课余时间,为后进生提供一些学习资料或现场指导、示范等方式进行帮助。

三、开展评比,引导竞争小组间的评比激励机制是促进合作完成优秀作业的催化剂。班级自从建立小组的评比机制以后,同学们在课堂纪律、语言表达、构图设计、色彩表现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这是因为小组成员为了集体的荣誉,纷纷讨论,献谋献策,把各自的意见充分表达出来。然后小组统一最好的方案,再一起动手完成作业,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性、表现性和创造性。总之,我认为小组“合作式”的学习形式作为集体教育形式的一种补充,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启迪、相互补充、相互给予、相互吸收。这种学习方式始终处于动态之中,既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又有利于培养拔尖人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质量和完成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今天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里,只有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才能获得发展的机遇,成为社会的高级人才。情感是创造的灵魂,兴趣是创造的先导,想象是创造的核心,没有想象,就不会有创造。黑格尔人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而想象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

一、兴趣的激励。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只有学生对美术感兴趣,才能主动去吸收美术知识和技能,并更多地接触优秀的美术作品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而知识和能力是创造能力的基础。兴趣也是信心的推动力,对美术兴趣盎然的儿童,总是信心十足敢于大胆表现,他们思想活跃经常表现出创造的欲望和热情。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让学生去感受事物并对事物产生充分的联想,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在讲《可爱的小动物》一课时,把录音机带进课堂,上课时放了一段动物圆舞曲,学生听了都陶醉在优美动听的旋律创设的'情境之中,我问:“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学生:“音乐很美”。“好像在大森林里听小鸟们开演唱会”。“仿佛在和小动物们跳舞呢”,这时学生已经跃跃欲试要画小动物了,借此情景我便推波助澜,在黑板上当场示范画一幅可爱的小动物图画,学生们更加兴致勃勃了。当学生作画时我提示,不要囿于教材或老师的范画,而要把自己心理所想的画出来,学生欢呼极致。在兴奋中学生画出了一幅幅动态不一、情趣可爱的动物图,到最后评画小结时,我把作品集中在黑板上展示,构成一幅动物群图,然后再度播放音乐,曲图并茂,学生们开心极了。

二、让儿童插上想象的翅膀。爱因斯坦虽然不是个画家但他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敬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上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途,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学生常常在生活中产生丰富的想象,又罩上纯自我的神秘色彩,创作出的作品有稚拙美,有时像童话一样引人入胜,不要看不起小学生捏泥人,小时候有想象力,思维得到了健全的发展,以后才能够有更好的创造。玩沙子、捏泥人、看蚂蚁搬家,对孩子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必要的营养素。

想象是记忆为原材料的智力活动,想象力与创造性的关系密切,想象力越丰富,创造力越强。在美术教学中,首先要尊重儿童神奇的想象,挖掘这审美的奥妙,进行一些能引起学生联想、发挥想象的创造活动,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可以启发学生为儿歌配画、讲故事配画、记忆画、命题画等等。如为儿歌《小小的船》配画:“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天。”学生们不仅能从诗句中感受生动的形象,而且还能扩大学生画画的联想范围和进行形象思维的能力,并且使儿童的品德情操受到教育。他们的技能可能会幼稚,表现能力也很有限,但他们的构思往往很新颖,别有趣味,对于学生们这些闪光的创造性火花必须给予鼓励,通过鼓励一个学生,而激励起全体学生进行再创造的热情。

三、改变教学方法,变照葫芦画瓢为引发。照葫芦画瓢———即老师挂一张范画,学生照着画;或老师画一笔,学生跟着画一笔,谁画的像谁的分就高。这些传统的,错误的儿童绘画教学方法只能扼杀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学中,要强调引发,引发学生内在的感受,情绪、想象、气质和才能等等。由引发然后产生联想,联想是形象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美术作品恰恰就是形象思维的产物,通过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不仅能使学生得到形象思维训练,而且能提高创造思维能力。

我在讲一年级的《各种各样的线》一课时,就是通过引发而运用了类比联想,类比联想是指由这一事物的形象联想到另一事物相同或相近的形象。首先我给学生们看一张画满了短线的范画,然后让孩子们联想你觉得像什么,由此联想到其它什么物象。学生积极动脑筋,学生:“像下雨一样”“还像密密麻麻的小蚂蚁”“又像小蝌蚪”“也像树纹”“有点像远处看去塞住的车”“像一大群正在飞行的小蜻蜓”……我高兴地说:“太好了,太对了”。又如在讲一年级《画圆形物》一课时,让学生通过这个圆形联想有什么其他物象是圆形的并把它画下来,想到多少就画多少,到最后结果出来的时候学生们的画面真是好丰富,有皮球、太阳、苹果、西瓜、橙子、纽扣、鸡蛋人、轮子、钟、风扇、救生圈、花、各种小动物、瓢虫……等等,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酝酿出理想的构思,在随意的拼搭中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

四、充分运用多谋体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益。美术教学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运用电教多谋体可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把教学的重难点通过图文并茂来传达给学生,唤起他们的审美知觉,开启他们的联想,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特定情感,且有益于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既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我在讲一年级《穿花衣的热带鱼》一课时,让学生欣赏老师制作的小电影和课件,孩子们被那生动有趣的电影画面和精美的课件制作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们有如身临其境,而且思维也很快跟着活跃起来,在接下来装饰热带鱼的时候,他们大胆想象,大胆表现热带鱼身上的图案和色彩,到最后当学生把一条条的热带鱼“游”到黑板上老师特制的大海里时,呈现在你面前的好似一群活灵活现的美丽的热带鱼,这时你一定会惊叹孩子们的想象力尽是如此特别与丰富。

总之,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而创造型学生的培养必须先有创造型的老师,多学习多思考,不断地创新我们教师的教学方法,让我们的学生都成为绽放的多姿多彩的花朵。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题目范文(15篇)篇五

创新思维能力是学生潜能的一种,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样也是开发和挖掘小学生潜能的重要方式。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美术教学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单一而枯燥的教学模式,丰富小学美术教学的内容;在充分激发小学生美术学习热情和美术学习动力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满足新课程改革对小学美术教学的要求。因此,加强创新色彩的融入,能够让学生获得创新思维的启迪。

2.培养小学生形成创新的思维能力。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美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离不开对实际物体的把握。小学美术教学中注重对小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和观察,对美术作品和艺术产生一定的了解和个人体会,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真正发挥小学美术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创新美术教学理念,创新美术教学方法和创新美术评价机制等方式来开展,以下对这几种方式具体论述。

1.创新美术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首先要注重创新教学的理念和教学的方法,改善传统教学方式中“独角戏”式的教学模式,将现代教育观念和素质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美术教学过程当中,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小学美术教学之前,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明确教学中的理论教学目标、实践教学目标和情感教学目标。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深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进行亲密的沟通和交流,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高高在上的形象,创建一个平等、民主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氛围,为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三年级下册《漂亮的房间》教学中,可让学生说自己房子的特点,自己房间的特点,思考家具、物品为什么那样摆放,如何让室内的色彩协调起来。如此,引起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关注,对漂亮、美丽房间的感受能力,放飞学生的想象,凸显学生学习主体性,获得思维能力的提升。

2.创新美术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创新认识和创新思维是每一个人具备的思想,重点在于如何将这些思想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国外的一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只跳蚤放置于一个瓶子当中,并为它盖上一个透明的玻璃板,这时,这只跳蚤马上跳起来了,但是一跳却被透明的玻璃板挡住而撞回。在这只跳蚤经历了很多次努力之后,当人把玻璃盖拿开之后,发现它却再也跳不出来了。这个实验说明了人不能长时间在一种条件中,要善于感受和学习更多的知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不能用一个“玻璃板”束缚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要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美术创新思维能力。如在指导小学生对小学美术苏教少年儿童出版社一年级下册《春天的色彩》这篇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为小学生播放《春天在哪里》等与春天有关的歌曲。随后,教师可以提问:“小朋友们,春天来了,我们的生活会产生哪些变化呢?”、“小朋友们,春天为大自然披上了哪些色彩呢?”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回答欲望,带动课堂教学的氛围。接下来,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为小学生播放一些其他小朋友眼中春天的画作,并为小学生讲解一些有关绘画的技巧,随后指引小学生进行独立创作,展现小学生的独特性格特点和创新能力。

3.创新美术评价机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评价是检验小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和美术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小学美术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结束前的5-10分钟,组织学生开展美术评价活动。教师可以采取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或者教师对学生的作品或者表现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的方式,开展评价活动。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运用积极情感因素,多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促进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另外,在小学美术期末成绩评定中,教师也可以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融入综合成绩中,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在不断提升小学生美术素养和美术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真正展现小学美术教学的价值和作用,促进小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题目范文(15篇)篇六

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是相对的一则概念,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情感教育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实现情感与认知的平衡,充分发挥情感意识对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作用,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逐渐培养求知、探索的精神,促进学生形成独立、健全的品质和人格。近年来,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普及并深入人心,情感教育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也愈发明显,因此在这样一种宏观的教育背景下加强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渗透,显得十分重要。国内外众多美术学家、教育学家也认同情绪的培养、情感的发达对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积极的作用,这也是能够间接提升创造力和审美力的重要渠道。

理智感是人们在探索和感知真理的过程中,因个体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而生成的一种情感意识。小学生的理智感主要表现在对事物的好奇心、探索问题和奥秘的进取心以及求知欲的扩大和加深。教育心理学家指出,深厚的理智感是促使人们发挥智慧的潜在力量,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作品丰富理智感。例如,学习基本图形的画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怎么画和为什么这样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无形中增加小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目标,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美术教育要想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绘画技巧,不能将教育目标局限在对技能的掌握和美术知识的传播上,而要基于基本的理论道德,利用美术教材的优势,借助时间的灵活性以及美术课程自身的优势,运用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感受作品、感受美的同时,不断熏陶审美意识,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感悟美、创造美。

2.情境教学,培养感悟能力。

很多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时,习惯采用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只负责讲解,学生只负责聆听,“教”与“学”是两个独立的、没有关联性的环节。这不仅会影响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更无法让学生对美术作品、审美元素产生关联性与感悟,不利于培养美、创造美所需的条件。例如,学习《鸟语花香》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将自身的感情融入情境中。首先,小学生对大自然中的小鸟和花朵十分熟悉,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花朵和鸟类的`特征,让小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鸟语花香”。其次,根据小学生的回忆以及对大自然中鸟语花香的感受,教师开始讲述本堂课的关键,即如何绘出小鸟和花朵的线条,怎样让花朵更加有层次感,怎样让小鸟更逼真,表现出飞翔的张力。但是该怎么样才能画好线条呢?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准备一组连笔画模板,在一张大纸上标上不同的汉字、数字等,让学生用黑色的线将相同的数字连接起来,用黄色的线将相同的汉字连接起来……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粗细的线条表达美术形象,让学生感受到图形跃然纸上的过程,进而感受到愈发靠近成功的急切感。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拓展学习,如为花朵和小鸟绘制面孔,感受它们的喜怒哀乐。有的学生在花朵上画上笑脸,表示空气环境良好;有的学生在小鸟的脸上画上泪水,表示树木被砍伐小鸟找不到家。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融入教学情境,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感悟能力,让学生通过美术学习收获到更为真实的人生感悟与生活阅历。

3.实践活动提升审美水平。

美术教学离不开手工环节的辅助,实践活动有助于提升美术教学效果,是提升小学生动手操作本领的重要措施。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制作出多元化的美术作品,将心中所想、内心所感表达出来。例如,在《童年的手印》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泥巴作为重要的教学工具纳入到课堂中来,在泥巴上烙上自己的手印,利用泥巴捏出各式各样的物件,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知识的趣味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展开知识拓展,让学生了解中国古老的陶瓷技艺,了解中国传统的泥塑文化等,通过对民间艺术的感知和更为全面的艺术形式的认知,小学生将会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会间接提升审美水平。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情感渗透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从教学现状和教学实际出发,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将情感渗透融入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小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题目范文(15篇)篇七

新课程强调:美术教育是以愉悦学生的感受和使其积极体验、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为目的的基础素质教育。而乐观使人充满朝气、生机勃勃,是人不可缺少的健康心态。作为教师,除了教学生学习知识以外,还要培养学生乐观的品质,让他们对学习和生活充满自信。为了使所有学生能充分领悟美术的无穷魅力,在美术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全体学生积极的、自信的、快乐的参与各项美术活动:

一、运用媒体,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认识美术主要是依赖视觉的直觉感知来完成,要感受美术的美,就必须投入到美术中去。随着鲜艳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展开丰富的想象,只有这样才能动之以情、积极参与、快乐的学。比如说我在《穿花衣的热带鱼》这一课时,制作了精美的教具,创设了蔚蓝的大海、各种各样美丽的热带鱼以及会说话的小鸭子,还有美妙的旋律等一系列有趣的情境,这样以来,学生全都争先恐后地要求参与到美术活动之中来。

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在认识形式上具有形象大于思维的特点,他们常常用感性的形象取代思维过程,按照他们的心理年龄特点,利用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有趣的电脑课件、精美的范画的情境的设置等),诱发丰富的形象思维,从而激发其学习欲望,使学生全神贯注地主动参与学习,从而觉得学习是快乐的。

二、设计美术教学活动时,必须增强其趣味性。

美术教学活动要富有趣味性,学生参加起来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经多次实践,我发现融音乐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游戏,更能激发学生的激情,以及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让他们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使美术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学习《手拉手,找朋友》一课时,由于这一课是学习认识色彩与线条,并运用色彩和线条画一张画,为了让学生能认识不同的色彩和各种各样的线条,我根据《找朋友》的歌曲作为课件的主题曲,创设了一个小朋友、各种卡通模样的小油画棒人和各种各样的卡通线条人,它们在音乐声中一起做"找朋友"的游戏,学生们看了以后就开始蠢蠢欲动了,这时候我就让他们戴上小油画棒和线条的头饰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学生们在做游戏的时候不知不觉中认识了多种色彩和各种各样的线条,而这节课的学生作品也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经过这样的教学设计,美术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大大的增加了,学生也非常感兴趣的参与其中,并在快乐中学习。

"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因素,参与是学习的行动因素"。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更应把握好兴趣和参与这一对孪生的姐妹。

三、

美术教学活动也应该动静结合,动中有静。

美术是内心活动的表现。美术教学活动如果忽视了学生们的心理因素,也不是一堂好的美术课。通过学生们的思维活动,不仅培养他们动脑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同时还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心理世界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自由地想象。我们应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多给孩子想象的空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美术是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每个美术作品都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因此在教学中,通过欣赏一些优秀的工艺美术作品和名画家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在潜移默化中,可以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等思想教育。

我在上《中国优秀工艺美术作品》一课时,从古代的青铜器到现代精致绝伦的微雕,都充分地向学生展示了祖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上课时我尽量把这些工艺品变成看得清楚、摸得着的物品,例如利用录像、实物投影及收集一些实物工艺品,具体直观化地进行讲解。《长信宫灯》的古朴、灵便,《莲鹤方壶》的清新流畅、纤巧,象牙雕的玲珑精巧……学生都看得津津有味:用手指点着,小心地抚摸着,不可思议地赞叹着……青铜器的发展史、景德镇瓷都的精湛技艺、繁艳华丽的景泰蓝及八国联军入侵圆明园对我国艺术瑰宝的疯狂掠夺,同学们都听得如痴如醉,随着激奋的惊叹,随着失去的愤慨,他们的欣赏程度加深了,爱国主义情感也增强了。

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每个学生大胆地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展现自己。

自信心对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精神支柱,也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一个人有了自信心,不论是学习、工作还是在生活中都将成为强者,反之则为弱者。因此,自信心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的"教"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学",把教学过程"双主体"交互作用的活动变成了教师向学生单向地传递知识的过程。在这种状况下,学生成为被动地适应教师教学、接受现成知识的"机器",体会不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美术。尤其对于个别美术素质不佳的学生,或是身心有缺陷的特殊生,应多采用语言性和非语言性相结合的评价形式,及时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因为这些学生往往对美术怀有强烈的渴望,但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并非主动参与,所以,在美术教学中不要忽视他们在美术表现中的任何一点微小的进步或任何一次参与行为,寻找一切机会表扬、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为了激励学生大胆表现自我,在美术课堂上,我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让他们在黑板上、实物投影仪上大胆地表现各种物体,并及时鼓励他们、表扬他们,让他们感到很快乐、很有信心。

总而言之,人都具有主观能动性,都不喜欢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充当知识的容器。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把学习美术内化为自我的需要,积极地参与美术活动,快乐地学习美术,自觉地接受美术的熏陶,从而领悟美术的魅力;同时也可以借助美术的神奇力量,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出一大批有艺术涵养、高素质的人才!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题目范文(15篇)篇八

中国茶艺追求境之美,白居易有诗云:“婆娑绿阴树,斑驳青苔地。此处置绳床,傍边洗茶器”。描写了一种意境之美。在美术课堂上,培养审美是重要的目标,审美情操则是需要在潜移默化中将美好世界观、人生观向学生慢慢渗透。

(一)自然之美。

中国人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一直喜欢“道法自然”。茶,取于水,燃于木,用于叶,无不体现着与自然亲近的妙处。喝功夫茶的步骤,就很接近山水画的构思过程。比如,宋朝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第一步“纳茶”,有如给画面构图,茶叶粗细按层次铺于罐底就如将千里江山错落安排于纸上,布局交替采用深远、高远、平远的构图法则,撷取不同视角以展现千里江山;第二步“候汤”,相当于精心调色,水的沸度要“蟹眼已过鱼眼生”,这个靠的是眼力与经验,作者调色亦是如此;接下来“洗茶”,好似画家在运笔,画家的青绿山水画法,更趋细腻严谨;茶艺的“冲点”步骤,就像绘画中的晕染,万顷碧波,皆一笔一笔画出;茶艺“刮沫”步骤,看似简单,其实就如画家对画面的着色,作者于单纯的青绿色中求变化,使画面层次分明;最后“品茶”,若家有一套茶桌,那简直就是一方江山微景图:其高低层次、水流聚汇让人极易联想到田野山涧,仿佛山间巉岩飞泉,苍松修竹,瓦房茅舍,绿柳红花点缀其间。《千里江山图》为中国北宋青绿山水画作品,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二)韵味之美。

《河岳英灵集》中有句:“格高调逸,趣远情深”,“风雅之迹,浩然之气”,无不是在说韵味之美与修养相关。喝一杯茶,点一柱香,抚一弦琴,即便是泡茶的女子,也有无限的美感值得欣赏:或拨弄茶叶的轻柔,或刮沫冲茶的典雅,或茶桌上水雾的飘渺,似融入了水墨画里。中国画的韵味当与茶韵相媲美。国人喜欢用荷来自喻纯洁清雅,张大千就画过《泼墨荷花》,利用水在宣纸上的晕染、渗透产生的泼洒、堆积形成水、墨、色相辉映的效果。再运用浓破淡、色破墨等方法,出现了斑斓绚丽的画面。给人变幻莫测却又轻松自然的效果,这些都是画者特有的情怀。表现出中国画空灵飘逸,虚实相生的韵味,令人回味无穷,风雅自清。教师当教会学生去品味,让欣赏者与画者心意相通。

二、味之美,乃技巧之所。

“啜苦咽甘”是茶味的美妙之处,品茶人选好茶之后,接下来煎煮的技巧才是重中之重,这是将茶之美味到达最佳状态的途径。最后才可鉴尝汤色(看茶)、品啜甘霖(喝茶)。

(一)传神之美。

嫩绿、黄绿、浅黄、深黄、橙黄、黄亮、金黄、红艳、红亮、红明、浅红、深红、棕红、暗红、黑褐、棕褐、红褐、姜黄等,听来很神奇,这么多的色,岂是一般人能看懂的?而中国人却都能在画面中表现出来。“传神”之味岂能不提齐白石的《虾》系列?白石老人一生追求创新,创造了特例独行的画风。他擅用淡墨掷笔,绘成虾的躯体,再润之,显出虾体通透之感。以浓墨竖点为睛,横写为脑,落笔成金,干净、利落传神。再以细笔表现虾须、爪、螯,凝练传神!显示出画家精妙绝伦的艺术功力。我们要了解画家使用墨色的巧妙,又要体会富有金石味的笔法,然后才能尝试学习结构里丰富的意韵和高妙的技巧。顾恺之提出过“传神写照”的命题,画家的这些技巧,即使学生画不出来,也应该让学生感受到大师用笔用墨巧妙之处,体会到“传神之美”的魅力。

(二)含蓄之美。

含蓄之美,有含而不露、耐人寻味之意。“含蓄”一词属于美学范畴,是晚唐司空图在《诗品》中提出的,它的最高境界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茶艺也得之精华,正因味不尽,才会苦未尽而甘出。含蓄,在美术作品创作中,也是一种技巧方法。诗、画本为一家,作画也应尽显含蓄之意,小学美术教材中也有诗配画的课题,彰显其趣。有诗云“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现代画家傅抱石将此诗浮现于画纸,青苍的柳色,带着浓浓的雨意,成为画面的主体,把诗中特有的惜别气氛表现了出来。画面中没有画离别的挥袖,也没有依依不舍的拥抱,只有落寞的雨色,让人不由跟着惆怅。含蓄之美,反而更能将画面的意味深入到人的心里去。对高年级学生欣赏作品的味道,自然要从含蓄之美进行评价。也是做个有品味、有思想深度的人所必备的技巧。

三、器之美,从造型之需。

所谓“器之美”,原本是指茶的美色,需要与之相配的器具,才能映衬出其色泽、姿态的美感。鉴赏茶的汤色素瓷杯或玻璃杯,在光的折射作用下,茶汤上、中、下三层幻出三种色彩的光环,十分神奇,耐人观赏。美术教学里也有“器之美”,即美术中的造型表现领域。

(一)雕镂之美。

《文心雕龙情采》有句“绮丽以艳说,藻饰以辩雕”。在美术教材中,几乎每个年级都或多或少涉及到传统文化内容。苏教版《美术》教材中就有《罐和壶》一课,我们可以欣赏到宋代“人形壶”,还有古代美洲陶罐,通过图片我们从器具本身散发出的文化气息,几乎能嗅到那个时代传递过来的文化特征:或沉静,或张扬,无不与那朝那代的文化思想有着深远的联系。雕镂之美不光是在这些小的器物上,教材中还有专门关于雕刻艺术的体系贯穿各年段前后,如《非洲雕刻艺术》一课,就是专门让大家来了解某类型的雕刻艺术特征。我们可以从传说到习俗文化再到实物图片,慢慢体会非洲雕刻艺术的独特之处。雕镂技艺本身就是一种表现力很强的造型方式,或圆润细腻,或粗犷厚重,都是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培养学生审美也需要从习俗文化及地区风格等方面入手。

(二)阴柔之美。

四、饮之美,属过程之态。

饮之美,它看似是一种行为艺术,其实是一种思想过程。茶艺是指从备茶开始,经过备器、烧水、投茶、激搅、育华,直至闻香、品味,其过程都在追求美的意味深长。就美术课程而言,饮之美,即思维(设计过程)的美感。饮之艺术应该成为一种思路和过程的净化提炼。

(一)淡泊之美。

淡泊之美,是一种心境,淡泊容易让人与“名利”联系,虽然世俗的名利与课堂上学生的生活还有距离,但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才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才能一下子提炼出生活中适合入画的题材。中国画中的“四君子”梅、兰、竹、菊,常被文人雅士用来表现清高脱俗的情趣,梅,探波傲雪,高洁志士;兰,深谷幽香,世上贤达;竹,清雅澹泊,谦谦君子;菊,凌霜飘逸,世外隐士。分别代表品质是:傲、幽、澹、逸。尤其是正直的气节、谦逊的品质和高尚的思想感情。历代画梅代表,还必须有梅的品格,有人称之为“梅气骨”。元代以郑所南画兰花最为著名,寓意也最为明确。明代黄凤池辑有《梅竹兰菊四谱》,另有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亦善画此类题材,其中犹以画竹、兰为最妙。艺术作品就如净化器,人若性格闲适恬淡,顺物自然,其胸襟自然开阔。人心之所向往,还是一份淡泊!

(二)奇险之美。

每次饮茶,总有初相识的感觉,有神清气爽之奇。所谓“奇险”,与“安逸”相对,与“朴拙”相生,“奇”、“险”看似误入歧途,其实这才是创作思路的正道,能让人印象深刻,入了趣味!画家杜尚的《走下楼梯的裸女》便是充满“奇”字感受的绘画作品。如很多人感觉到的,画面看不见什么裸女,也没有完整的楼梯,只能见到一些看来杂乱无章的线条。这幅画我们要帮学生体会立体主义的味道,从中我们能感觉到杜尚对于传统绘画语言的远离,从用色到造型,再到笔触的运用,都体现着“达达主义”追求的艺术境界。你似乎感受到空间的“颤动”和延伸。杜尚对他这幅作品很得意,觉得具有革命意义,也是冲破以往艺术中唯美主义,走向新的艺术风格的第一步。画与众不同的画,做特别的自己———这既是我们教学生绘画,也是做人的目标。最后,我想说:“茶心”即人心。品茶者“宜精行俭德之人”,能品出其美的人,其实是具有美好人格的人。我们从修养、造型、技巧、思路四方面如品茶般地品味美术课堂,从中不知不觉形成的一种评价标准,以上所说,相信天涯有知音。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题目范文(15篇)篇九

2、霍金森教育管理思想之再探析。

3、信息时代下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教学改革探索。

4、“互联网+”背景下的艺术院校基础教育教学。

5、传统茶道与礼仪德育教育关系的探讨。

6、艺术院校贫困生心理教育及管理探析。

8、虚拟现实技术在高中美术教学静物摆放中的应用研究。

9、公共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探析。

10、日本的书法教育传统。

11、浅谈创意计算在教育类严肃游戏中的发展。

12、论《傅雷家书》之家庭美育方法的现实意义。

13、高职设计类专业互动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实践。

14、用音乐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15、基于mooc的影视艺术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16、论美育的本质及其当代使命。

17、文化软实力视角下教师群体美育能力的培养与重构。

18、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19、将音乐剧与学科教学嫁接能巧妙实现跨学科学习。

20、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模式初探。

21、高职动漫专业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22、艺术院校国防教育特色研究。

23、试论教育现代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需求。

24、艺术类高职院校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

25、艺术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网络平台建设研究。

26、艺术设计类课程借助慕课平台的大众化推广。

27、论引进翻转课堂教学法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积极意义。

28、艺术类大学生优质健康心理教育研究。

29、网络资源对艺术院校大学英语读写教学提升的研究。

30、亚里士多德悲剧美学在教育哲学上的蕴义。

31、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精神气象。

32、论表达性艺术治疗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33、高职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变化及其对策--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为例。

34、大学生艺术类慕课课程学习现状抽样调查研究。

35、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大学生深度学习研究--以“摄影技术与艺术”课程为例。

36、团体参与式音乐艺术教育模式对大学生羞怯心理的影响。

37、艺术院校团体辅导式教学在心理健康课堂中的实践研究。

38、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39、大理定制教育的实施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作用的质性研究。

40、高职院校艺术生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思考。

41、课堂教学中教师非言语教学艺术评价研究。

42、浅谈信息技术下的中学美术教育。

43、让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44、谈谈《再塑生命》中莎莉文老师的'教育艺术。

45、浅析初中艺术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

46、人文素质的美育诠释--人文素质教育的美育内涵研究。

47、浅谈教师批评学生的艺术。

48、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艺术。

49、幼儿园多媒体美术教学实例探析。

50、以西方现代设计史为例探索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翻转课堂。

51、互联网+教育模式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探索。

52、构建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特色的体艺特色示范校。

53、改进美育的重点在基础教育阶段。

54、用影视艺术启发教育者思考。

55、如何让少儿艺术培训回归教育本身。

56、青岛学生美育教育实现均衡发展。

57、河北民间美术现状及引入高校教学的思考。

58、高职院校艺术类教育培训研究。

59、东北地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途径研究。

60、论翻转课堂与环境艺术教学。

61、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当代艺术教育教学模式新思考。

62、浅谈鼓励教育在教学中的艺术魅力。

63、“互联网+”时代艺术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

64、浅析当前高职艺术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发展制约。

65、网络新媒体对艺术类课程教学影响。

66、高等艺术院校在线课程开发的趋势研究。

67、浅议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在少儿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68、重视艺术审美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培养。

69、高职艺术类专业微课程资源建设应用现状与思考。

70、美术馆美术教育与多媒体结合的教学案例开发。

71、重建诗性主体:当代审美教育的独特价值。

72、论高中音乐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结合。

73、视觉文化的视角:人文社科类网络视频课程叙事策略探究。

74、职业学校教育不能缺少积极语言。

75、关于艺术团训练提升大学生心理韧性的调查研究。

76、绘画艺术介入高职院校团体心理辅导初探。

77、农民工子女校外艺术教育问题与对策分析。

78、艺术院校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79、构筑教学楼外部环境的公共艺术设计。

80、艺术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新定位与对位思考。

81、民办艺术教育机构管理与发展。

82、论素质教育视阈下艺术生的心理关注。

83、谈新政策下的广播影视类专业艺考热的理性回归。

84、卢梭的消极教育观及其当代价值新探。

85、高校舞蹈教学融入多媒体教学研究。

86、美术治疗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作用。

87、论中国现代美育思潮的理论起点与历史困境。

88、虚拟卡通教师教学法的概念及意义研究。

89、论当代美育实践:艺术与生命教育。

90、当代网络环境下的艺术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91、“三力”与媒体并驾打造情境艺术课堂。

92、浅谈诵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93、多媒体教学在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中的价值分析。

94、构建艺术院校特色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思考。

95、美育不能局限于审美教育。

96、《论语》的教育思想与艺术表达。

97、房树人绘画测验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98、成人教育班主任管理的方法与艺术。

99、美育、艺术教育与人生。

100、音乐治疗在缓解高职学生心理压力中的应用。

101、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广播影视教育研究。

102、美国国家核心艺术标准的特点与借鉴意义。

103、大学生视域下艺术治疗的现代价值初探。

104、mooc创意设计与制作技术。

105、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中的作用。

106、浅谈少儿艺术培训市场发展。

107、艺术院校表演专业微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

108、校园文化建设应与公共文化对接。

109、艺术审美的道德教育功能探究。

110、影视艺术与大学生审美教育之关系。

111、生态美育的概念探源。

112、中职艺术生学业不良群体自我概念的补救策略。

113、数字技术对工艺美术教育的影响。

114、国民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115、冰雪文化影响下的特色学校建设问题研究。

116、艺术教师专业化与艺术教师专业化发展。

117、现今高校学生美的自主体验能力的缺失。

118、设计艺术的现代远程教学初探。

119、中俄边境高校艺术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实践。

120、绘画测验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121、基层学校传统文化课程选择趋向及实施途径。

122、浅析多媒体教学中的视觉艺术。

123、少儿艺术培训标准化平台建设。

124、李定仁先生教育艺术与教学研究述略。

125、浅议风雅精神与国学教育。

126、浅谈艺术性课堂的特征。

127、教师语言艺术技巧的实践表达方式探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题目范文(15篇)篇十

一些美术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美术教育时忽视美术基础知识教学,单纯教学生画“简笔画”,认为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快速学会描画一种物体,绘画的基础就有了。殊不知,这种不用观察、思考,只需模仿的方法,只会让小学生离艺术越来越远。当代美术教育讲究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鼓励他们用心钻研,主张表达,讲究标新立异而不是简单模仿。因此,美术教师要认清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关系,要懂得绘画技术是为艺术服务的技术转变教育理念和方法,保护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这对学生一生的发展意义重大。

(二)认为可以速成。

所有流传下来的艺术作品都需要很深的艺术功底积累,大师名作的灵感也许只是一瞬间,但是那一瞬间的福灵心至是靠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日积月累的磨练,由量变积累成的质变。教师应该懂得这个道理,而一些小学美术教师为了在短期内体现出教学效果,往往会在从一开始就传授学生大量的绘画技巧,让学生脱离了艺术的本身而去追求繁琐的画工。的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短期内学会完成一幅画,但那时候就仅仅是一幅画,而不是一件作品了。绘画本身是没有技巧可言的,它是人们心中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对小学生来说,绘画不是一种技巧,而是一种思维活动。我们所运用的各种笔法不过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情感,不要本末倒置才好了。

(三)力求达到规范。

很多学校都在使用一种涂色书,给学生们准备好了参照物,不仅仅是图案、大小,甚至该用什么颜色都有明确的规范。一幅印刷的色彩清晰的图画,旁边把颜色去掉只留白,然后让学生照着填色。笔者认为这种图书绝对不能采用,因为它对小学生有百害而无一利。学生不能把颜色涂出框外,为什么要有框?为什么要有颜色限制?谁规定天空必须是蓝色的?谁规定每一片树叶经络分明才算是好的作品?那不能称为作品,仅仅是复制而已。学生的画里运用的颜色,往往是他们对于世界的认识。绿色的天空、彩色的树干后面隐藏的是他们想对这个世界表达的思想,而这些就在日复一日的填色中被消磨殆尽。当学生不能用语言文字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时,他们最喜欢的表达方式就是绘画;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学生通过色彩的渲染来宣泄快乐,通过形的描绘来构建自我认知的空间,通过与身边伙伴的互动,来学习与他人相处,然后开始步入社会生活。

(一)美术教学应该走向“生活化”

艺术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体现,因此,教师应该使美术教学走向生活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观察周围的事物,掌握生活的技能,在观察、实践、思考中抽象出事物的特性,并用画笔艺术地表现出来。笔者已清醒地认识到“艺术生活化”是大势所趋。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手段都力求达到生活化。例如,笔者在教学生画砖墙的时候,不是在课堂上立即教学,而是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他们观察砖墙是什么颜色、砖块垒砌有什么特点等。在课程开始后,笔者先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有的学生说砖墙是青色的,有的说砖墙是红色的,有的说是彩色的;有的学生说砖是一块叠一块垒砌的,有的说是一层砖和一层砖是错缝垒砌的.。此时,笔者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砖墙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并引导学生说出砖墙的特点。在学生对该事物有了清晰、完整的认识后,笔者才开始一步一步教学生砖墙的画法。

《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在传授学生美术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内在情感的表达和净化,它主要表现在学生的美术作品中。教师通过学生的美术作品,可以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例如,如果学生的美术作品采用明快的颜色,说明他的内心充满喜悦;如果学生的美术作品充满暗淡的色调,则说明他的心情是灰暗的。此时,笔者会和学生谈心,了解他的心思,如果发现该学生存在无法解决的问题,就会帮助他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三)美术教学应该启迪“灵性”

灵性是指人所具有的聪明才智,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的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美术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绘画的技能,培养学生的审美力和创造力,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完善人格的塑造和全面素质的提升。在美术教学中启迪学生的“灵性”,是要求教师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和智慧,从而使学生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四)美术教学应该呈现“开放性”

教师思维的开放性、教学手段的开放性以及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构成了美术教学的“开放性”。要想美术教学活泼生动,必须使其呈现出“开放”的状态,不断吸收外界新的信息,定期重组所有的环节、因素和关系,构建和“生长”新的知识体系,保证教师的思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常新,促使教学功能不断优化,确保美术教学健康快速地发展。所以,笔者在美术教学中特别注重为学生营造动态的、开放的、无拘无束的学习氛围,能够使学生把学到的美术知识逐渐变成自己的“血肉”。

(五)美术教学应该突出“自然性”

在现代美术教学课程中,简单的“传授—接受”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美术课程内容纷繁复杂的状况。对于美术教师来说,最好的教学方法是不断整理、概括适合小学生年龄段的美术知识,运用最“自然”的教学方式渗透到学生内心,进而使其外化为学生对艺术审美。这种教学的“自然性”,需要美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

三、总结。

总之,小学美术教师要摒弃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尊重教学规律,尊重学生发展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提升他们的想象能力、审美能力、个性化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题目范文(15篇)篇十一

摘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十分重要的。有了兴趣,学习才更有效。为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探讨加强美术课兴趣教学的方法和途径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美术兴趣;培养;激发;创造;审美。

1课堂范画。

课堂范画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手段,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它对美术教学效果有较大的影响。

课堂上教师边讲边画,可使学生通过观察、模仿,掌握正确的绘画步骤,既直观又形象。再则,教师娴熟的绘画技巧不但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且能博得学生的敬佩,并由此发展到对美术课的喜爱。比如,为了让学生明白学习美术的重要性,在教学中笔者列举了许多职业都与美术有关的例子。如卡通设计、发型设计、服装设计、建筑设计等等。谈到卡通设计时,笔者便在黑板上画了许多学生很喜欢的卡通形象,如:美少女战士、米老鼠、唐老鸭、孙悟空、猪八戒等。学生看了这些可爱的卡通形象,个个喜形于色,课堂顿时“热闹”起来。谈到服装设计时,笔者先画一个标准的人体比例效果图,然后为她添上各式发型和不同款式的服装。随着人物发型的改变,其形象亦随之改变,学生看了感到非常奇妙、有趣,羡慕之情油然而生,有的学生还跃跃欲试,拿出笔来饶有兴趣的学着画起来。可见老师的范画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并非语文学科的专利。美术学科同样也可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兴奋起来,激起学习情趣。如中国画家齐白石的作品《贝叶工虫》画秋天已至,贝叶飘零,蜻蜓、蝴蝶等昆虫飞来,享受秋日的阳光。生命的蓬勃与枯萎,秋色的清冷与热烈,被画家编织在一个时空中,这样美的情境,即寄托了画家对生活的赞美,也发出了对时光易逝的感叹。让学生欣赏完这幅作品后,笔者又通过dvd给学生播放了一段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录相,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整个作画过程,一幅幅水墨酣畅的画面不一会儿便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惊叹不已。教师创设的图像情境,增强了同学们的学习欲望,也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欣赏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这种直观是发展观察力和思维的力量,它能给认识带来一定的情绪色彩。”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在美术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创造、审美等能力。

3讲究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调济学生的“胃口”,精心设计因材而异的课堂结构。例如:在上“现代设计艺术”这一课时,我先告诉学生未来的汽车造型设计可能有飞行汽车、水上汽车、潜水汽车等,充分扩展他们的想象空间。然后,让学生试着在画纸上设计各式各样的、与众不同的作品,教师给予鼓励、展示、张贴,并让学生讲解自己的创意,这样,不仅给同学带来了极大的愉快,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

多元化的课堂结构,能使学生经常保持新鲜感,课堂上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

4情感交流。

为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还要注重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做到以情促教。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师生的情感因素极大地制约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感知更敏锐,记忆更巩固,想象更丰富。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5利用求新心理,提高审美情趣。

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着一种求新心理。他们注重学习中的一切新动态,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新的东西,来点缀自己的生活,那么,美术教学就可以利用这一心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比如:我教他们做《工艺人物》,启发他们的扩散思维,帮助他们做成各具特色的精美工艺人物来装饰自己的小书房;再如:教他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制作精美的立体卡片,用来馈赠亲朋、好友、师长。学生在学习中学到了实用知识用于美化自己的生活,何乐而不为呢?所以,课题的设计首先就引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在作业制作过程中通过思索、体验、尝试之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有了更多发挥个性和创造性的余地,他们会为自己的劳动成果而激动、自豪,教与学双边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6及时评价反馈,巩固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付出辛勤的劳动,他们需要教师的理解,所以教师在评价时不要一味地寻找缺点,而是要多鼓励,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且获得学习动力。

教师评价学生作业,要做到及时,恰当,多用鼓励性的语言。《立体构成》的作业空间大,所以,我采取了下课前十分钟开始为已完成作业的学生批改作业,批改作业时及时指出优缺点,并且听取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意见,学生可以根据我的评价保持优点,改掉缺点,重新制作,作业效果相当理想。

加强美术课兴趣教学的手段多种多样,而且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笔者在这里只是提出自己一点浅显的看法,望能得到各位同行的指正。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题目范文(15篇)篇十二

微课是借助互联网技术而衍生出来的新型教学模式,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简言之,微课就是一种微型的课堂,一般利用视频播放的手段为学生讲解知识,视频中会针对性地把课本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系统性地阐述出来。微课的重点就在于这个“微”字,就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利用很简短的教学视频为学生讲解知识,其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来掌握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过去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对每一个知识点只能讲解一遍,如果有的学生当时没有听懂,在课后复习起来就非常困难,教师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指导每一位学生;采用微课教学模式后,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去观看教学视频,在课余时间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2微课优点分析。

授课不受时间限制微课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同点在于,微课采用视频教学的方式,教师完全可以不用站在讲台上讲课,只要出现在视频中,用语音为学生进行授课,教学生动、有趣,也可以不受场所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远程直播方式来为学生传播知识,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观看教学视频。学习具有针对性微课的另外一个优点就是知识讲解具有针对性,一目了然。在微课视频教学中,其中讲解的知识一般都比较清晰,重点知识会进行详细讲解,主题简洁鲜明。这种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能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利用很短的时间就掌握重点知识,提升学习效率。课堂不受场所的局限微课的课堂之所以能在传统教学模式上发生飞跃改变,这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由于微课教学方式观赏性强,师生可以通过在线观看和下载的模式对每个知识点进行反复剖析,直到完全掌握。学习也不受场所的局限,学生可以在家利用电脑或者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实时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另一方面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律意识[1]。

微课的生活化微课并非一个简单的利用视频播放来完成教学的教学模式,其最终的目标是让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中去,让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只有在生活中学习,才能将学习到的有关知识最大限度地利用到以后的生活中去,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微小性与完整性微课教学的显著特点就是“小”,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微课必须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完整知识点的详细讲解。也就是说,微课中学到的知识必须是一个系统性的完整知识点,只有保证知识的完整性,才能更好地使学生完全掌握。教学的辅助性微课是一种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一般可以利用动画、视频技术、语音播放等计算机技术,为学生形象地将所要学习的知识展示出来。但是,微课是教学辅助手段,而不是简单的技术展示。所以,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时刻要牢记,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主要目的,不能完全对其产生依赖心理。

微课为探究性学习提供方便微课教学要做到以新课程的教学标准为基础,针对性地开展针对某个知识点的重点教学,同时也要做到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可以以视频的形式为学生展示某个知识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性地观看这些教学视频,做到反复观看和探究性学习[2]。如在“造型、表现”教学中,一些学生受到观看时间和角度的影响,会感觉看不清楚或者不太明白其中的含义。教师可以将此类知识点以微课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呈现出来,这样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并制定微课教学设计表。比如在“剪对称鱼形”一课中,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对称剪纸的具体方法。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将折、画、剪一系列程序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做每一步时都能注意每一步的注意事项。首先是学生将自己手中的纸对折。问题出现了:对折后的纸上该怎么画鱼呢?是画一整条,还是半条?这时候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谈论完成后请各小组代表谈一谈本组成员的看法。待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教师可以做以下总结:鱼肯定是只需要画一半,同时还需要画在靠近折痕的那边。学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鱼种,根据鱼的外形特点,仔细地画在纸上。教师可以简单地绘制几种常见的鱼类,如热带鱼、鲤鱼、飞鱼等示意图。待学生画完自己的鱼后,教师可以让他们谈一下自己所画鱼的特点,每种鱼的头、身、尾、鳍都有什么不同,有大的、小的、长的、短的,各不一样。最后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鱼种。本节课的微课设计如下:微课名称:剪对称鱼形知识点描述:掌握对称剪纸的具体方法教学内容来源:小学美术教材教学目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鱼种适用对象:小学1~6年级学生;小学美术教师及相关从事人员教学设问:对折后的纸上该怎么画鱼呢?是画一整条,还是半条?教学实践表明,在美术微课教学中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式学习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微课让探究性学习变得生动、形象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生动、形象。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虽然有好动、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等特点,但独立思考问题和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教师要善于抓住小学生的性格特点,通过生动、形象化的教学,让学生学到更多未知的知识。如在“画太阳”一课中,教师在微课中以视频播放的形式为学生呈现一场视觉盛宴:太阳一会儿变成一个可爱的姑娘,过一会儿又变成一个调皮的小孩,一会儿又变成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奶奶。然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现在每位同学可以想象一下,在一年四季中,自己想让太阳变成什么样子?有的学生说:“夏天很热,我想让太阳戴一副墨镜。”有的学生说:“冬天很冷,我想给太阳戴一顶帽子。”这时候,画面中的太阳便会根据学生的心愿变成一个戴墨镜的男孩,过一会儿又变成一个戴着帽子的老爷爷,学生看到后,露出了开心的笑脸。利用技术手段将学生的想法真实地表现出来,让学生内心产生无比的向往。最后,让学生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太阳形象,并进行交流互动,评比出画得最好的学生,将其作品在校园中展示出来,向其他学生分享。这种教学模式让美术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将一些网络信息资源合理地运用在课堂教学之中,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习惯得到更好的培养。同时,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这是美术教学的基本观点。在美术教学中要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感悟生活,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如在“美丽的昆虫”一课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准确地感知昆虫的形态美,可以在微课上利用简短的视频向他们展示出各种各样的昆虫,如蚂蚁、蟋蟀、蝴蝶、知了等,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每一种昆虫的形态来发现其中的色彩美、外形美。图片给予学生的视觉冲击,可以让学生了解每一种昆虫,从中获取美学知识和灵感,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发现”“欣赏”和“评述”过程中增长自己的美术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保证课堂教学取得理想效果的最佳条件。只有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利用色彩斑斓的画面和优雅动听的声音,让学生产生一种对艺术的享受,进而将课本中静态的知识在微课中以动态的画面展示出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3]。如“春天的消息”一课中,让学生以绘制自己心目中春天景色的明信片为背景,让他们感受春天的景色。这样就能很好地将课本上描绘春天景色的文字信息用绘画的方式呈现在眼前,让人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色。学生通过绘制自己心目中春天景色的明信片,并互相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每位学生能看到的春天的景色有绿叶存生、蝴蝶飞舞、燕子筑巢、冰雪融化等,鲜明生动。这时候,教师可以放一些轻柔的音乐作为背景,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再次感受春天的气息,学生通过观赏后都发出由衷的赞叹和对春天的向往。微课在情境创设中利用试听一体化的优势,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求,让学习变得轻松而快乐。

5结语。

微课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衍生而来的新型教学模式,采用微课教学让课堂变得生动、趣味、方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高效思维,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小学美术教学可以利用微课教学的优点,让学生体验到美术教学的艺术观赏性和情感价值,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题目范文(15篇)篇十三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笔者经过十余年的实践,摸索出一套“三趣曲”教学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古诗教学的课堂效率颇为有效。

一、课始“引趣”

古诗教学伊始,教师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引发学生兴趣。

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汪伦是当时有名的歌手,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对李白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的诗。有一回,汪伦听说李白来了安徽,就修书一封。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早知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前访。见面后,李白方知“受骗”:所谓桃花,只是桃花潭,并无“十里桃花”;所谓“万家酒店”,只是店名,并无酒店万家。但李白哈哈大笑:“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

于是,两人结为金兰之好。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七言绝句《赠汪伦》。———这个故事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赠汪伦》一诗的兴趣。又如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就可采用设悬念的方法———古代有位大文豪写了一首七绝,在诗中直接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这位大文豪是谁呢?这首诗叫什么呢?是怎么写的呢?再如教学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可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句千古佳唱着手,激疑设趣,从而引导学生欣然诵诗。

采取“引趣”之法,促使学生兴趣倍增,情感激荡,再引导他们学习全诗,教学效果往往会出人意料。

二、课中“持趣”

古诗距离现在毕竟时代久远,兼以“文约而意丰”,课堂教学时间一长,多数初中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不由得会淡化,他们的大脑皮层会进入暂时抑制状态。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此时,教师如果注意学生心理、态度和情感的变化,采取放录像、赏图片、配音乐、想画面等手段,努力扩展学生的想象,维持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如教学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当学生了解全诗大意后,笔者设计道:如果你是一位摄影师,根据《钱塘湖春行》的内容拍摄西湖风景你决定选择哪些镜头?(如果指导细一点,可以再加一句:“比如哪些水,哪些景,什么样的人,等等。”)待学生各抒己见后,可播放一段配有音乐的西湖风景录像供学生借鉴。再如教学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当学生弄清颔联和颈联的禅意后,他们学诗热情有所回落,这时可设置配音乐这一环节,以延续学生的兴趣。

课文“持趣”的方法是很多的,教师只要能够合理运用,就能使学生的学诗兴趣保持下去,从而以饱满的情绪投入新的学习。

三、课末“增趣”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题目范文(15篇)篇十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实际学习效果的获得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那么,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才能激发小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受年龄因素的制约,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也极容易涣散,但却对一些新颖别致的事物有强烈的接触欲望,这些都致使他们在面对千篇一律的体育内容时,兴趣泛泛、提不起精神。

鉴于此,我认为小学体育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这一心理主观特征,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尽量运用一些灵活多变的体育课堂教学形式,以此作为调动小学生浓厚体育学习兴趣的突破点。对此,我在自身的体育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如,在学习“立定跳远”时,我会先讲解立定跳远的基本技巧,随后给予他们一定的锻炼时间。特别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在学生自主练习的过程中,我并不会充当“甩手掌柜”,而是会认真观察每一位学生练习时的动作,对比究竟谁的动作最标准。在练习时间结束之后,我便根据之前观察到的结果,邀请几名立定跳远动作较为规范的学生充当“小老师”,对班上其他学生的跳远动作进行指导。

这几名“小老师”的教学绘声绘色,认真而投入,可以看得出他们的体育参与兴趣较为浓厚。而在“小老师”的教导下,其他学生也学习得分外积极、主动,因为此时在他们的心里也有了一个新的目标:我也要好好学习立定跳远的动作,只有学好了才能像他们一样当“小老师”。如此,仅仅通过“小老师”角色的设置,就使得班上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挖掘与调动,教学效果很好。

再如,足球是小学阶段学生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关于足球的技巧零碎而繁多,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会单纯采取动作示范的方式进行讲解,可是效果并不理想。毕竟,纵使示范动作再完美,其停留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也仅仅只有几秒,而这短短的几秒尚不能确保学生建立起具体动作与理论讲解的直观联系。针对这一情况,我就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足球这一项体育运动的具体步骤制作成了分解图,并将其打印出来,分发给学生。随后,便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分解图上的动作,并自由结合成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仿式的学习活动。在学生自主模仿尝试的过程中,我会根据他们每一个学习小组的实际情况予以合适的指点与帮助。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活动热情而主动,这都表明,此种教学形式的运用对于调动他们对足球运动项目的学习兴趣起到了积极的帮助作用。

二、嵌入生动有趣的课堂游戏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游戏是小学阶段学生普遍热衷的一种形式,对此,我认为小学体育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将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游戏适当嵌入到体育活动之中,相信这对于充分调动小学生体育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十分有利。

我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垫球是学生排球运动项目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可是如果让学生一味死板地练习垫球,势必会带给他们一种枯燥、乏味之感,进而严重影响其垫球学习的效果。考虑到此,我就适当增添了“垫球比赛”的课堂游戏,即首先将全班学生划分成五个大组,五个大组之间的成员首先进行个人垫球比赛,推选出每组垫球最多的成员,随后这五名学生再进行一场垫球比赛,并决胜出垫球技术最标准、垫球最多的人。在布置完这一比赛规则后,学生便跃跃欲试,看得出来他们的参与兴趣很强烈,课堂学习氛围也因此变得融洽而愉悦,充分证明了竞赛性质类的课堂游戏有利于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

再如,冬季气候严寒,不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也明显下降,我观察到上课之初每个人都像霜打了的茄子一样――提不起精神。试想,此种状态下又何谈以高昂的姿态全身心地投入到接下来的体育学习活动中呢?如何有效解决这一不利的教学处境呢?在进行了短暂的思考之后,我决定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两人三足”的课堂游戏,具体规则为:学生两两结合成一个学习小组,将两人各自的左脚和右脚用绳子绑到一起,这样一来,两人就只有三只脚,接下来两名学生就要用这三只脚行走。在我的引导与帮助下,学生很快就投入到了“两人三足”的游戏之中,在嘻嘻哈哈的玩闹氛围中,学生再也没有人抱怨天气寒冷了,如此一来,就在调动学生体育参与兴趣的基础上,轻松实现了课前预热,并为其接下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融入具体知识点的学习活动中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总而言之,小学体育教师应当想方设法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以上仅为我个人的粗浅简洁之谈,不当之处,还望教学同仁多多予以帮助与指正。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题目范文(15篇)篇十五

香菱“一诗三做”与作文修改。

积累:让学生的作文激情飞扬。

谈文本对学生作文的导向作用。

浓妆淡抹总相宜——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持语言之练当空舞——记叙文写作中的语言锤炼。

作文教学要下“真”功夫。

感悟作文教学的生活理念。

让学生的作文绽放一枝勿忘我——从一篇应试作文说起。

好作文,从美的语言开始。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一点体会。

浅谈多媒体语文教学策略在中学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如何让学生走出写作困境。

写出乡里娃的真情实感。

作文评讲指导课一得。

关于追求中学生写作动情点的尝试。

快乐作文之我见。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探索。

让学生去抒写生活。

紧扣教材留心生活培养思维——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分析思考。

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三步走。

让学生把生活中的情感因素运用到作文写作中。

作文教学点滴。

生活准备是写好作文的活水源头。

谈写作能力的培养。

应用现代技术手段,拓展课堂教学空间。

运用网络媒体构筑阅读乐园。

有效辅助丰润课堂。

诗媒相谐无穷趣,赏得古诗别样美。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优化评价方式探微。

网上心理咨询室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活水与疏浚——试论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巧用“信息”构建活力课堂。

网络环境下师生沟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现代教育技术在九年级语文复习中“四度”提高复习效果。

浅谈使用电教手段来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浅谈网络阅读教学的可实施方案。

运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

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分析与思考。

解决传统作文教学问题的心平台——博客。

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有效策略研究。

浅谈常用四种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上的应用。

品味多媒体课件,享受快乐语文课堂。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有声有色有趣,培养听说读写。

巧借多媒体,引领学生徜徉于中国古典名著之旅。

运用信息技术酝酿“语文味”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

相关范文推荐

    买卖住宅协议书(实用21篇)

    买卖行为的成功不仅仅依赖于价格和商品质量,还包括销售技巧、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因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买卖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暑假工作计划安排(通用19篇)

    幼儿园工作计划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规划和组织各项教育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和幼儿的学习质量。下面是一些幼儿园工作计划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歌曲欣赏心得体会总结(模板18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的个人理解和感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困惑。下面是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新时代的到来,

    村支部书记竞选演讲稿(汇总16篇)

    竞选是一个机会,可以让人们了解自己更多,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下是一些竞选活动的成功案例和效果,供大家参考和借鉴。老师,同学们:你们好!首先请允许我做一下自我

    村民说心得体会(实用18篇)

    心得体会的撰写可以锻炼我们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提高我们的思维深度和批判性思维。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名人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第一段:引言(

    工作总结分享心得体会(专业16篇)

    工作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的一种检视和总结。在这些工作心得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行业和岗位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段:介绍听分享的概念和意义(200字)

    请求工伤认定申请书(汇总23篇)

    在写更多申请书时,我们需要将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与所申请的职位要求相结合,以提升我们的竞争力。撰写申请书时,我们可以从一些成功的案例中学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

    电子招标协议书(精选21篇)

    招标需要注重过程的透明度,防止不公平竞争现象的发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招标管理规范和手册,供大家参考。甲方:乙方:甲、乙双方本着自愿、平等、诚实信用、协商一

    书店社会实践心得体会(优秀18篇)

    社会实践是培养青年一代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有效途径,可以培养他们的社会竞争能力。接下来是一些别具特色的社会实践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不知不觉,在经过了九门考试

    供暖补偿申请书(通用13篇)

    更多申请书是用于向机构或组织申请或请求某种事务或资源的书面材料,它具有明确的目的和内容,是表达自己需求的有效方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写一份申请书来争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