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优秀15篇)

时间:2023-12-06 作者:纸韵

优秀作文具备逻辑性强、观点明确、立意新颖、表达流畅等特点,能够打动读者的心灵。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

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优秀15篇)篇一

渲染是指用水墨或颜色烘染物象,分出阴阳向背,增加质感和立体感,加强艺术效果,亦可作“设色”解。清代恽寿平谓:“俗人论画,皆以设色为易,岂知渲染极难,画至著色,加入炉篝,重加锻炼,火候稍差,前功尽弃。”

烘托是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的外轮廓渲染衬托,使其明显突出。如烘云托月,以及画雪景、雨景、雾景、晨昏、流水、白色的花鸟和白描人物等,一般采用外罩、围染的烘托方法。

类比是一种推理的方法,是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作出他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这是《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说法,并举例说:“如光和影都是直线传播,有反射、折射、和干扰现象等,由于声呈波动状态,因而推出光也呈波动状态。”我认为这一说法是正确的。实际运用过程中却有很多人(包括教材)误以为类比就是同类相比,其不谬哉!“同类相比”是什么?请看《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比较”的解释:“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事务辨别异同或高下。”原来如此!

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优秀15篇)篇二

20年后的李权璋:

你好!

我是20年前的你,收到我写的这封信,你一定非常惊讶,是吗?不知道现在的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我猜,你一定不会甘于平淡的生活,不会心甘情愿默默无闻一生吧?你一定想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为人类作出伟大的贡献,让世人都记住你的名字吧?你应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份伟大的事业吧?当然凭空想象是不可能得到这些的,你肯定经过许多的努力,许多磨练,吃了不少苦。

记得,在小学的时候,你就在心底种下梦想的种子,你的梦想是什么呢?我知道,就是希望能像苏秦、周总理一样,做一个伟大的演说家、外交官。所以你一直努力地钻研很多有名演说家的故事,学习他们演讲的技巧、智慧的语言和机智的反应能力。当然,光有这些还是不够的,离那颗种子发芽还有一定的距离,还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开花结果。你努力考上一所好初中,为梦想打下深厚的基础。我想,你在好的中学里,学到了更多人生的哲理,你用源源不断的书流滋润了生命。

光是有这些也还是不够的,你还要锻炼自己的口才能力,争取每句话都是浓缩的精华。说到这,我想起了你小时候的故事。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你去参加演讲大赛,介绍自己。可是,因为你太紧张的缘故,说出来的话结结巴巴,本来只有五分钟的稿子,念了九分钟,演讲还没说完就被评委打断下台。你委屈的哭了,从那时起,你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改掉紧张、啰嗦的坏毛病。在成长的道路上,你还得经得住打击和挫折,也要有把握住机会的能力和胆量。你就像是一条船,只有掌握好风向、做好充足的准备、有着应对灾难的信心,出海时,才能成功的返航。

进入大学以后,你渐渐的懂得了更多的世间的艰辛,你开始犹豫了,连向前走的脚步也踌躇不定,一个梦想,只通过这样盲目的努力是完不成的,你既没有名师的指导,也没有很好的技巧,就这样死脑筋的努力,是到达不了终点的,只会让自己更累,就算成功了,也要比别人多花许多时间、多花许多精力。你实现梦想的决心有一些动摇,脑海里滋生出了放弃的想法,你决定停下来,休息一会。梦想的小芽没有了雨露的灌溉,开始发黄、枯萎。你心底一直有一个声音对你说:“不能放弃呀!如果你就这么半途而废了,那你前面的那些努力又算得了什么呢?是玩掉了年华?还是白费了努力?哪个成功的人不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呢,一帆风顺的成功是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的,你不能放弃,绝对不能啊!”你实现梦想的决心战胜了放弃的念头。追梦的脚步是不能停下来的,你又恢复了活力,像迷路的孩子找到了回家的路,你拥有了更加多的经验。梦想的小苗又得到了雨露的滋润,渐渐变得比以前更加有生机,风雨过后,淋去了本来的污垢,根枝变得跟加粗壮。

毕业以后,你拜师学艺,汲取老师们成功的秘诀,想给自己打了一整强心剂。20年后的林思源,你这条追梦的路上充满坎坷和绝望,可是也不乏胜利的希望,时不时的狂风暴雨压不倒你实现梦想的勇气!你现在一定也还在为梦想而努力着,当你迷茫的时候,看看这封信吧,你就会充满希望,当你想要放弃、感觉生活欺骗了你的时候,想一想你的努力,想一想你在孩童时期一直不懈的追求,为了梦想,你站到今天这一步是多么不容易,你就不会想要轻易地放弃,而是充满信心、充满动力的走下去。希望你成为一位正直、善良、坚强勇敢的小男子汉,也愿你梦想成真!

敬祝。

身体健康。

梦想成真。

20年前的李权璋。

09.05。

文档为doc格式。

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优秀15篇)篇三

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这种辞格叫夸张。夸张一般有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三类。

作用:夸张有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增强渲染力,引起联想等作用。

[举例]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1)扩大夸张就是指故意把事物往大、高、多、重、强、深等处说,实际就是有意的言过其实。

[举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是指故意把事物往小、低、少、轻、弱、浅等处说,实际就是往小里的言过其实。

[举例]如:心眼小得象针鼻儿。

(3)超前夸张指的是故意把后出现的事物说成先出现的,或同时出现的。

[举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注意: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如: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

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优秀15篇)篇四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优秀15篇)篇五

两篇文章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方法。前者借“陋室”抒发作者的情怀,借物突出志向。文章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引出文章主旨“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然后描写陋室环境景色幽雅,交往人的高雅,主人的生活情趣闲适,展示了陋室主人的精神风貌,表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既突出主人“德馨”,又表明“陋室”不陋。最后以诸葛庐、子云亭类比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引用孔子的话结尾,隐含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突出“惟吾德馨”“陋室不陋”。

《爱莲说》中作者以莲花自况,借对莲花形象的描绘,寄寓作者自己的情感,从生长环境,写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质朴;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写她“香远益清”的芳香;从风度方面,写她“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这种描写,是将莲人格化,是把她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赞美她是“花之君子”。作者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

“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如于谦的《石灰吟》,诗人借物咏怀,通过开采石头烧成石灰的过程及结果,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难困苦的坚贞情操和清正磊落的高洁思想。又如《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病梅馆记》等都是出色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的例子。

“借景抒情”是指借助于描绘景物而抒发感情,感情寓于写景之中。如鲁迅《故乡》开头一段,作者并没有直接抒发“我”的悲凉心情,而是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来表达“我”当时的心境:压抑、窒闷、悲凉。借景抒情的例子数不胜数,如《风景谈》《荷塘月色》等。

二者有相同点。师生,都是间接抒情,不同于直抒胸臆。他们借助于叙述、描写、和议论的方式来抒情,使抽象的感情客观化、具体化、形象化,易于被人理解接受。其次,它们都可以使用象征、变形等艺术手法和比喻、排比、夸张、拟人等修辞方法,以增强艺术感染力。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托物言志”是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这些“物”不是“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是借助写景来抒情,或景中含情,时时流露;或情寓景中,蕴而不露。这里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第二、“托物言志”中的“志”,含义很广,可以指感情、志向、情趣、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中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鞭挞、快乐、悲伤等感情。第三、“托物言志”不内容产生意境,作者的某种感情、志向通过与之相关的实物传达出来,即达到写作目的,可以叙述和议论。“借景抒情”要求达到思与境谐,情与景会,寓情于景,情景相生,内容形成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有立体感的审美意境。

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优秀15篇)篇六

联想就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有关的事物,或有眼前的事物回忆起以前的有关事物。例如冬天的早晨,看见玻璃上的霜花,就会想起美丽的孔雀开屏;看见老花镜,就会想起奶奶给自己缝制布娃娃的情景;看见卷面上鲜红的墨水迹,就想起老师为同学们补课批改作业的情景;看见昔日的照片,就想起游山玩水的快乐时光;看见一本旧书,就想起与同学相处的一件往事……这些现象,在生活中是非常自然的。我们把这些内容写进作文里,就会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再说想象。想象与联想就像一对亲兄弟,它们相似却不相同。它们的相似点都是想,联想是想起关联的事,而想象则是重新组合编排头脑中的形象、材料,创造出新的内容来。

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优秀15篇)篇七

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的修辞手法。

2.分类。

(1)一问一答式。例如: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贾祖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几问一答式。例如:

啊,是谁,这么早就把那亲爱的令人心醉的乡音送到了我的耳畔?是谁,这么早就用他那吱吱哇哇的悦耳动听的音乐唤来了玫瑰色的黎明?是一个青年人。(峻青《乡音》)。

3.作用。

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优秀15篇)篇八

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或句群的修辞手法。

2.分类。

(1)连续反复。接连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其他词语出现。例如:

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革命征途千万里,他大步前进不停息。”(柯岩《周总理,你在哪里》)。

(2)间隔反复。相同词语或句子间隔出现,即有别的词语或句子隔开。例如:

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鲁迅《“友邦惊诧”论》)。

3.作用。

用于说理性文章,起强调作用;抒情写景,感染力强。

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优秀15篇)篇九

为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

2.分类。

(1)扩大夸张。指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如: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2)缩小夸张。指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如:

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鲁迅《药》)。

(3)超前夸张。指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的夸张形式。例如: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朱自清《春》)。

3.作用。

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加强联想,以创造意境。

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优秀15篇)篇十

语文高考古诗词的阅读鉴赏题从一卷移到二卷,变客观题型为主观题型,答题的难度显然有所提高。鉴赏中有关表现手法的分析,以前只要求考生对题目中的解说进行正误判断,热现在则要求考生作出分析,并作简要的阐述。这就要求考生对常见的古典诗词的表现手法有更好的了解和掌握,下面就结合具体的古典诗词简要介绍一些常见的表现手法。

1、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2、烘托。

烘托本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人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更多的是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

3、联想和想象。

联想和想象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小时不识月,呼着白玉盘”“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郞西”“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都是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的神来之笔。

4、用典。

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等,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5、比喻和象征。

比喻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如唐代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巧借新妇拜见公婆前的忐忑不安而又充满希望的心理,写自己应试前紧张而又希望得到赏识的心态。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早春新叶萌发,诗人在一阵惊喜中忽发奇想,是春姑娘用她那双灵巧的手,摆弄那富有灵性的.剪刀,裁出那片片细叶的吧!比喻使描写化实为虚,形象更生动了,情感更浓郁了。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如李白常借雄奇不平凡的事物,如大鹏、天马、雄剑及高山大河,来寄托他的理想,象征他的才能;喜欢选取高洁美好的事物如明月、凤凰、松柏、美人等,来象征报的人品节操;又常选取遭摧残、受拘羁的人物事件来比喻他的经历和处境。

6、夸张。

夸张即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合理的夸张虽不符合事理,却符合情理。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如“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又如“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李白《侠客行》)以五岳为轻来夸张侠客然诺之重;“轻言托朋友,面对九凝峰。”(李白《箜篌谣》)用山峰来夸张朋友之间的隔膜与猜疑。

古诗词中还常用对比、借代、互文(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双关、比拟等用法,特点、作用类似于一般文章中运用的辞格,此不再赘述。另外,古诗中常见的一些“艺术辩证”的手法,也要注意。如描述事物或景物时,常把远与近、动与静、声与色、实与虚等相结合,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优秀15篇)篇十一

语文高考古诗词的阅读鉴赏题从一卷移到二卷,变客观题型为主观题型,答题的难度显然有所提高。鉴赏中有关表现手法的分析,以前只要求考生对题目中的解说进行正误判断,热现在则要求考生作出分析,并作简要的阐述。这就要求考生对常见的古典诗词的表现手法有更好的了解和掌握,下面就结合具体的古典诗词简要介绍一些常见的表现手法。

1、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m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2、烘托。

烘托本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人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更多的是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

3、联想和想象。

联想和想象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

[1][2][3]。

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优秀15篇)篇十二

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描述、说明的修辞手法。

2.分类。

(1)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例如:

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高尔基《海燕》)。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也就是使人具有物的情态或动作,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例如:

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孙犁《荷花淀》)。

3.作用。

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优秀15篇)篇十三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3.满招损,谦受益。

4.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流水对)。

6.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扇面对)。

7.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拟物)。

8.蜡炬成灰泪始干。(拟人)。

9.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为扩大夸张)。

10.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

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优秀15篇)篇十四

(1)比拟。

比拟是拟人和拟物的合称,或寄情于物,或托物言志,引起听众的共鸣和深思。比拟具有深刻、形象和幽默诙谐的特点,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也能增强语言的抒情色彩和喜剧效果,把精彩的论述与模形拟象的描绘融为一体,既能给人理性上的'启迪,又能给人以艺术上的美感。

请看这个结尾:“作为未来教师的我,没有太高的奢望——只求用知识的雨露去浇灌幼苗。像红烛,将全部心血化为光焰,去照亮青少年一代那美好的心灵;像春蚕,为谋求人类的幸福,吐尽最后一口丝。”这是名为“我的理想之路”的演讲结尾,就用了一连串的比拟。

(2)排比。

外,运用排比应注意两点:一是不要生拉硬凑,表达的内容中有并列的部分才能运用。只从形式考虑,有意铺排,则显得累赘,反而影响表达。二是排比句的分句或词组之间都有一定的逻辑顺序,不能颠倒和错乱。

请看下面文字中的排比运用: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3)引用。

引用,就是演讲时引用某些原始资料、典型的原话或成语、典故、格言等,以增强说服力和演讲的动人色彩。

请看:“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

(4)数据。

数据,是指在演说中运用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以增强表达效果,强化可信度。其实,在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数据已成为各级领导者说明问题、论述问题时的重要内容,在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如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都会用详实准确的数据来说明经济工作中的成绩和问题,以求全面地反映当前的工作局面。

(5)对比。

对比手法,能使形象突出,能较全面地表现演讲者的观点,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常用的如正义与邪恶,英勇与懦怯,伟大与渺小等等。

运用对比时,对立统一的两种事物或概念的对比叫两体对比;存在于同一事物中的两个对立面之间的对比,叫做一体两面对比。

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优秀15篇)篇十五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描写或说明另一事物。

2.分类。

(1)明喻。本体、比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仿佛、如、恰似等。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一样。例如: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茅以升《中国石拱桥》)。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朱自清《荷塘月色》)。

(2)暗喻。又叫“隐喻”,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变成”“成为”等词代替“像”一类的比喻词。例如:

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孙犁《荷花淀》)。

(3)借喻。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而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例如:

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

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高尔基《海燕》)。

(4)博喻。指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例如: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朱自清《荷塘月色》)。

3.作用。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相关范文推荐

    我的班主任八年级范文(19篇)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抒发情感,倾诉内心的忧愁和喜悦,达到心理宣泄的作用。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推荐几篇优秀作文,欢迎阅读和借鉴。豆xx身为十七期顶岗实习xx中学的组

    采购经理应聘自我介绍(热门18篇)

    自我介绍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行为,通过自我介绍,我们可以主动与他人交流,建立起联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我介绍范文,可以作为参考,帮助大家更好地展示自己。

    初三入团申请书初中初三入团申请书(汇总18篇)

    入团申请书可以帮助团组织了解我在学习、工作和社会实践方面的表现,从而判断我是否符合成为一名合格团员的条件。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入团申请书范文,它们各有特色,但都具有

    初二保护环境(精选18篇)

    优秀作文是以一定的主题为中心,通过准确、生动、有力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片段,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的灵感。

    新入职会计个人工作述职报告(优秀18篇)

    作为一名职场新人,我觉得写一份述职报告对于自我成长很有帮助。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述职报告的精彩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借鉴。尊敬的领导:今年是我在xx分理

    初一新学期新征程(优质12篇)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激发思维的火花,培养逻辑思维和创造力,提升我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阅读优秀作文的范文是提高自己写作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新的一学期就要开始了,如何

    s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6篇)

    写培训心得体会可以帮助自己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找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在这里为大家推荐一些优秀的培训心得体会文章,供大家参考学习。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

    记一件事小学生(通用22篇)

    优秀作文就像一首美妙的音乐,能够引导读者进入作者的思维世界。接下来将为大家呈现一些优秀作文的精品范例,供大家欣赏和学习。今天,妈妈对我说:“茹敏她妈妈要带我们去

    学校综合督导评估自查报告(专业14篇)

    自查报告是一次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的过程,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内容。自查报告范文的阅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查报告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提高自己

    幽默的英语演讲稿及翻译(热门16篇)

    通过对自己英语学习的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英语是一门国际通用的语言,掌握好英语对我们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如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