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讲话(优质18篇)

时间:2023-12-16 作者:紫薇儿

演讲稿范文可以帮助演讲者更好地组织语言,明确主题,提炼要点,使演讲更加流畅和有逻辑。下面是一些广受认可的演讲稿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新的写作思路和技巧。

传统文化的讲话(优质18篇)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弘中华传统文化,展名校学子风采。

浩瀚苍穹,蔚蓝天空,孕育了华夏五千年古老璀璨的历史与文明;大爱天下,以孝为先,拳拳赤子之心书写了泱泱大国的传统与美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恩,是结草衔环,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古有西晋李密为报祖母养育之恩,以《陈情表》讲述自己报养祖母的大义,多次拒绝晋武帝传召为官的史实,至今仍为人们称道。今有苏州大学学生黄昆中为报父亲养育之恩,不舍瘫痪父亲无人照顾,毅然带上父亲读大学的事实。

感恩,演绎了华夏民族一段又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感恩,书写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博大与内涵;感恩,谱写了中华文明一幕幕不朽的诗篇与赞歌,“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我们孝敬父母,用一杯淡淡的清茶,一句贴心的问候,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尊敬师长,文明礼貌,处处体现着我们礼仪之邦的风范;我们努力学习,“敬业乐勤,臻于至善”,不断把自己培养成为“信敏廉毅”的高素质人才。

我们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是中华民族的新一代。黄河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长城让我们永远刚强,感恩之心让我们的天地无限宽广。传承了五千年的民族文化,正等待我们去发扬光大。“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未来属于我们,世界属于我们,让我们在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熏陶下,刻苦学习,顽强拼搏,时刻准备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传统文化的讲话(优质18篇)篇二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xx班的xx,我们班是由38名同学组成的小家庭,在班主任xx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以青春为飞向梦想的翅膀,以执著为实现梦想的钥匙,而我们始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必将在人生道路上绽放光彩。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传统文化的魅力”。我国在推动世界文化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她拥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而这是我们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我们生活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它以传统节日、传统风俗、传统建筑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我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中华民族的风土人情,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再过不久,冬至将如期而至,它是我们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谚语:“冬至到,吃水饺”。冬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过中华传统节日也是我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形式之一。

其实不只是冬至的饺子,还有那端午里激昂的龙舟、新年里燃起的鞭炮,以及那维吾尔族优美的舞姿、壮族动听的山歌,这些无数种传统文化汇聚在一起就构成今天充满魅力的中华民族。我们是华夏儿女,是炎黄子孙,是中华民族崭新的一代,长城让我们更加坚强,黄河在我们身体里流淌,传承了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正等待我们去发扬光大,未来属于我们,世界属于我们,让我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为我们中华民族而奋斗不息!

我的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传统文化的讲话(优质18篇)篇三

中国传统文化我与中华传统文化携手。在不少里,作者们为中华民族永不改变的传统文化拼命呐喊,竭力控诉着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漠视。我与中华传统文化携手。

一切传统文化的习俗,争相效仿,但同时并存的,却是日渐冷漠的人情,有的人能够为了工作利益而挤压出更多的时刻,却从不为自我的亲友,家人甚至是自我的心灵留一点空间。渐渐地,他们看不见世间的大象,听不到世间的大音,他们与传统文化分手,他们与人间真情绝缘。

我们回忆着传统文化,那我们何时能回味传统文化呢?莎士比亚以前说过:我们所谓的玫瑰,如果换一个名字,不也一样芳香吗?传统文化需要我们的传承,但花谢了无关紧要,我们所务必做的,是让那余香渐飘渐远。

传统文化的讲话(优质18篇)篇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在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提前祝大家节日快乐!

今天我们升旗仪式的主题是《弘扬传统文化,胸怀感恩之心》,所以我给我的讲话起了个题目叫“中国传统文化知多少”。说到中国传统文化,同学们可能就认为是背背古诗词,看看名著等,其实不然。

中国传统文化也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华文明演化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我们就是中华儿女。中国传统文化有这样几个显著的特点: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它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中国传统文化所包揽的内容:

1.传统文学:《唐诗》、《宋词》、《元曲》、 四大名著等。这也是同学们每天背诵的,也是最熟悉的。

2.传统节日:这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常见的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每个地方还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3.汉语汉字:就是我们每天说的中国话和每天写的方块字。

4.传统中医:包括中医、中药、医学典籍《本草纲目》等。

5.中华武术:包括太极拳、咏春拳、少林拳等。

还有,传统音乐、琴棋书画、民间工艺、民风民俗等,很多很多。

大家看,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多么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然而现在许多人,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对西方的文化越来越感兴趣,例如好多人过洋节(什么圣诞节、愚人节、万圣节等等),还有一些人直接加入外国国籍,成为了外国人。却把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传统文化抛在了脑后,可以说这些人愧对中华儿女的称呼。

作为中华儿女,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全世界大放光彩!我呼吁:从现在做起,从小学生中学生做起,努力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知识,爱我们的祖国,做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中国人!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传统文化的讲话(优质18篇)篇五

“新年到,新年到,穿花衣,戴花帽……”一听到这童稚的歌谣,你必须会闻到过年的味儿了。

在传统的节日里,过年是最像节日的,它没有清明节的凝重,没有端午节的匆忙,也没有中秋节的内敛,它也不像西方的圣诞节蒙上神秘的宗教色彩。如果把节日比作酒,那么在我们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过年”无疑是一坛陈年佳酿,其酽酽浓香让人闻着就会醉了。

酽酽的年味儿,弥漫在大街小巷、村村落落忙碌的身影上。进入腊月天,乡下就开始忙“年”了,腌腊鹅,灌腊肠,晒汤圆粉,家家户户的门前像开博览会似的挂出一串串的腊物,摆出一蒲团一蒲团的圆子面。镇上、城里的超市渐渐人头攒动了,妇女、孩子一个个手里提着大袋子,好像要把全市场的年货都搬回家。这是前几年的情景了,如今还有另一道风景线,那就是外出务工的人们忙着从天南海北的大城市往回赶,乘着飞机,坐着火车,搭着汽车……。这时候,你在城镇乡村的路道上,每一天都会看到穿着时尚的以往的种田人匆匆返乡,他们的手里提着大包小包,抬着家用电器,他们的脸上飞扬着自豪与欢喜,不少的人还带着私家车“衣锦还乡”。留守的老人孩子早已在村头翘首张望,见到谁家从外面赶回的人都亲热地打招呼,候到了自家人便赶紧簇拥着回屋去了。见此情景,你必须会想像到那一家家一户户围桌团圆的温馨与和谐。

酽酽的年味儿,氤氲在贴起来的大红春联上,响起来的震耳鞭炮里。除旧迎新,家家都把里里外外打扫干净,把门上的旧对联纸刮干净,然后把崭新的春联贴上去。早些年,乡下的春联都是买来大红纸请人现场书写的;近些年方便多了,你尽能够到集市上挑拣,选出最合自我意的,有招财进宝啊,有吉祥如意啊。刚过午分,就有人家耐不住性子提前放了鞭炮,这一带头不要紧,紧之后便“噼噼啪啪”震天震地的响,五颜六色的烟花也“嗵、嗵、嗵”地在空中绽放,整个的一个喧闹的世界。趁着炮声间歇,伸头朝外面一望,嚯,铺天盖地的都是红,热热闹闹的红!

酽酽的年味儿,还贮藏在金元宝似的饺子里。过年吃饺子是一种传统文化,它象征着团圆美满,来年交好运。虽然如今城里的超市卖的饺子品种多样,可是许多家庭还是选择自我动手包——年三十晚上看春晚包饺子是家家的“定点节目”。取一张饺皮儿放在手心,用小勺子舀上馅儿放在饺皮中间,手指头轻轻收拢,一只饺子便做成了。人们还常玩试来年运气的小游戏,把硬币包进饺子里,看谁在吃的时候盛到。大年初一吃饺子,年年如此。烧开热水,把饺子放进去,用勺子轻轻翻动,不一会儿一个个饺子像白莲花一样盛开在水面。吃饺子时,大家都期望能先盛到那包有硬币的,但结果不管是谁盛到了,一家人全都祝贺,满屋子都是幸福的味儿。

酽酽的年味儿,如一坛老酒似的年味儿,人们喝着它,在喜庆中盘点刚刚过去沉甸甸的一年,又在无限的希冀中酝酿着新的一年。

传统文化的讲话(优质18篇)篇六

尊敬的师主席、庞部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欢迎各位来到xx外国语学校,参加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在此,我代表xx外国语学校7千余名师生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xx外国语学校始建于1960年, 其前身是xx地区行署直属子弟中学,国家教育部首批备案的22所“全国合格外国语学校”之一,是xx市规范化初中、xx市示范性高中,xx市初中教育教学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学校,xx市高中教育教学目标考核先进学校,xx市外语特色学校、全国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研究基地"。

学校一校三区,西校区、东校区和伊滨华洋国际学校校区,分设高中部、国际部、初中部和小学部,共计x个教学班,教职工x多名,在校生达x名。学校秉承“一本二服务三提高”的办学理念,以“教育教学质量英雄论”为核心价值观,践行“拼搏”精神,突出外语特色,培养文理兼长、具有民族情怀、国际视野的“合格+特长”的优秀学生;学校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先后与世界各地20余所学校结为友好学校和合作伙伴,是xx市对外开展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学校,是全市现代化一流、国际化超前、特色化突出的“规范+特色”的品牌名校。

学校师资队伍雄厚,学校文化背景浓厚,中高考成绩连创佳绩。

20xx年中考xx前10名我校独占4人,前45名独占8人,20xx年中考,陈晓珂同学考入西交大少年班,7科平均分全市排名首次全部进入前10名。20xx年高考,有45人上一本线,名列市区第5名,三名同学摘取xx市外语单科状元。

学校是文化的聚集地,中国有历史悠久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融会了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然而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华却不同程度的遭到毁弃。目前在我国中小学中普遍存在着传统文化的教育缺失的现象。很多学生并不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中小学生和家长缺乏应有的文化、历史知识,这事关下一代的学生们是否能够重视和深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源远流长,记得祖宗,记得自己的出身。因此近两年来出现了国学热,使中国传统文化进校园成为一种趋势,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因此让学生们从小开始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教育应该是当今文明复兴的新动力,学校应该是文化发展的新中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立德树人的根本立足点,是国家文化建设的根基,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基础,更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也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xx外国语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非常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社团活动蓬勃开展,书法、民族器乐、国学社团等受到同学追捧,经典诵读已成为学校的常态化活动,并获得了xx市经典诵读活动创新一等奖。今天我们迎来了重视传统文化传承的各位领导和热心国学文化传播的社会人士,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必将推动外语学校的文明建设,掀起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

优秀的学校文化是一面旗帜,它引领着师生的价值取向;优秀的学校文化是一种氛围,它浸润着师生的心灵;优秀的学校文化是一个引力场,它凝聚着师生的智慧和力量;优秀的学校文化是最宝贵的资源,它是滋养学生成长、教师发展的肥沃土壤。用优秀的文化浸润,去滋养生命的成长,让教师有幸福感、成就感和归属感,让学生有成功感、愉悦感,让校园成为师生文化共享、智慧共生、生命共长的圣地和乐园,这是我们办学的宗旨,也是我们办学的不懈追求!

再次对莅临学校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谢谢大家!

传统文化的讲话(优质18篇)篇七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_班的_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统文化都去哪了》。

最近一首《小苹果》在网络上爆火起来,被奉为神曲,大街小巷都充斥着这个旋律,倍受广场舞大妈们的青睐。可是大家仔细地听就会发现,这首歌不仅歌词简单、旋律也很平淡,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喜欢呢?我必须很遗憾地说:“是因为当今多元的文化潮流淹没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曾几何时,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华夏文化如皇冠上的钻石,在世界文化中熠熠生辉。无论是春秋战国的诸子哲学,还是汉魏名家的传经事业;无论是韩柳欧苏的道德文章,还是陈朱陆王的心性义理;无论是诗人屈原的忧患独叹,还是樵夫慧能的顿悟众生;无论是从甲骨文、隶书、篆书、楷书到草书;还是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时期的小说。无一不洋溢着真善美的乡土芬芳、平民情怀和人伦大爱,无一不体现出一种对平凡事物的尊敬、对社会国家的情怀、对苍生万有的期待。激荡交融、相互辉耀,造就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

可是到了现代,这么灿烂的文化却在我们手中一点一点模糊、埋没,不能不说是一件很可悲的事。

我们的近邻——韩国,一个深受中华文化熏陶的小国,却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做得很好。从“端午祭”申遗到“汉字之争”,从“中医之争”再到近期的“风水之争”,文化摩擦在中韩坊间蹭出不少火花,而结果是,绝大部分中国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被韩国成功申遗,当我们很多人都在责怪韩国人的剽窃行为时,是否能理性地看待这一系列事件,反省自己呢?韩国正在大规模的抢占中国文化,而我们还在风风火火地听着韩歌追着韩剧穿着韩服。看到这,或许我们就不会奇怪韩国的申遗成功了。

时代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捷,而那些平易近人、博大久远的中国文化却渐渐地被我们有意无意的淡忘。对西方经验的学习,对传统意识的批判,意气风发的营造了我们的时代感觉与世界精神,它同时也疾风迅雨般地冲刷着中国倍受误解的传统文明,削弱了我们的传统文化认同和历史根源,电视、电影和一般大众媒体的普遍流通更是造就了一个官能文化当道、社会价值浮动的生活形态。

我们需要稍稍停下脚步,带着那些应该永远被传承的文化,并不断地为之注入新鲜的血液。也许,若干年后,我们有同学会走入这一伟大的文化殿堂,与先圣先贤并肩论道,弦歌不辍,永世长青的开启着、温暖着、建设着未来无数个世代的中国人心灵。

让那些带着浓厚的民族情结的传统文化走向更远的未来,走向世界。

历史在期待着。

传统文化的讲话(优质18篇)篇八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伴随着浓浓的春意,沐浴着和煦的春风我们一起走进了四月。唐朝大诗人杜牧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可能大多数同学都已经学习过,诗中就提到了我国一个很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

再过4天就是4月5日,清明,既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清明节,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每年一到清明节,晚辈们都会在长辈的带领下,踏青扫墓,纪念先祖和逝去的亲人。学校也会以不同的形式,举行各式各样的纪念活动,缅怀革命先辈,纪念为国捐躯的英雄。

此时此刻,当我们聚集在鲜艳的国旗下,是否想到:这面代表着共和国的五星红旗,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洒尽热血、献出生命染红的呢?我相信大家的心中一定感慨万千!一幅幅英雄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烈士们为了祖国独立、尊严挺身而出,为了人民的解放,甘洒一腔热血。从不惜千金买宝刀的女侠秋瑾;到受尽酷刑宁死不屈的江姐;从用身体勇堵机枪的黄继光到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再到南海撞机事件的英雄王伟……无数英烈用他们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烈的爱国乐章。我们缅怀先烈,并不仅仅是为烈士生命的消失而悲叹,更是被他们那伟大的生命价值所震撼。那些英勇的烈士们不愧为炎黄子孙的后代,不愧为祖国永远矗立的丰碑!

今天,作为彩香实验中学的学生,我们拥有舒适的生活条件与优越的学习环境。花园般的校园,宽敞而明亮的教室,先进的教学设备,还有循循善诱,无私奉献的老师,要知道这一切都是来之不易、值得珍惜的!

二十一世纪,我们同学们该用怎样的行动来缅怀先烈呢?其实新的时代早已给清明节注入了新的内涵,清明节不单单是扫扫墓,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活动来传承感恩的精神,学会在生的世界感谢我们的父母以及所有爱我们的人。

同学们,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在家庭做孝敬父母、关怀他人的美德少年,在学校做团结友爱、创新进取的好同学、在社区做讲究文明、保护环境的好公民,以实际行动把这种文化传统、感恩精神发扬光大,不仅是在清明节日,更能运用在日常生活中,爱国家、爱家庭、爱学校、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让感恩精神永伴你我!

传统文化的讲话(优质18篇)篇九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优秀文化,弘扬慈悲、仁爱、积德、百善孝为先,建设传统文化门户,把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扩大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营造传统文化学习氛围,造福于民、造福于社会、造福于国家、造福于世界、造福于人类!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具有深远的未来意义。对于我们新一代接班人尤为重要。

有种种迹象表明,在从经济社会向智力社会的转变中,科学可能不再完全沿着17世纪欧洲科学革命时期确定下来的路线前进。英国学者李约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保存着“内在而为诞生的最充分意义上的科学”。1985年英国天文学家抄里斯认为:“前进的唯一道路是转过身来重新面向东方,带着对它的兴趣以及对其深远意义的理解离开西方的污秽,朝着神圣的东方前进”;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比利时化学家普里高津说,新的自然观“将把西方传统连同它对实验的强调和定量的表述,同以自发的自组织世界观为中心的中国传统结合起来”;而德国物理学家哈肯则说,他所创立的协同学,同时受到了西方的分析思维和东方的整体性思维的影响。

不,我认为,中国古老深厚的传统文化,对当代和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做的就是用创新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可以利用高科技做为手段,影视做为载体,再以特色做为亮点努力开辟世界这个窗口。

美国可以用肯德基推广美式快餐和美式文化,将两百多年的美国历史推向了世界的舞台,而我们有各种菜系和多元文化,没有理由挤不进世界的前列。日本,韩国等国民族单一,文化也没有呈现多元化,但是他们善于在自已的影视作品中添加本国传统文化,通过影视媒介很好的弘扬了本国传统文化。我们也可以在一些好的作品里添加中国元素,努力发展影视产业的同时,注意文化软实力的加强。《功夫熊猫》不用改是外国人的作品。

我觉得,人类总是生活在过去和未来之间。历史在前进,人的思维也从不停止,不断寻求新的、迄今无人知晓的目标。基于世界文化走向趋同这一时代的新特征,提倡一种以科学新成就为根据的贯通古今、契合东西的新文化观,就成为建构世界主义的后现代科学观的基本进路。当代新科学的世界观向东方特别是中国古代某些思想归复的特征表明,中国传统文化的后现代性研究不失为在历史转折关头全人类的文化战略研究之一隅。

西方的一些自然科学家把目光转向古老的东方文化,包括《老子》《论语》《易经》在内的中国经典受到重视。这种情况的出现,完全是由于处在科学发展新阶段的科学家们寻找世界观启发的努力,而不是由于什么一时的感情冲动。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否可以为新科学的诞生提供有意的启示,就成为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西方人能如此的重要,做为东方的雄狮更应该利用创新的手段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姓名:林芝湘学号:110705035专业:软件工程电话:***宿舍39#313篇2:中国传统文化开班仪式讲话稿[1]中国传统文化开班仪式讲话稿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2010年由我校校团委直接领导的中国传统文化兴趣小组在全校各学院范围顺利展开。通过近乎一年的活动,各个小组都拿出不菲的活动成果。不仅如此,活动在过程中无形的把优秀文化带入了校园,丰富了同学们的精神世界。因此把这个活动传承的意义非常重大。也非常授广大师生的欢迎。在第一期课题结束后,有些学院热情高畅,甚至在自己的学院组织院级的社团,希望独立自主,活动继续。考虑到弘扬文化,发扬传统,也是当代的重要主题之一。

艺术学院10级学生阮瑞向校团委提议如果能够把各学院的兴趣小组组织起来,成立一个由校团委直属的社团,有规范的章程管理,有专业的顾问团队支持,有统一的领导班子。如此最终成果一定会比以松散的兴趣小组形式存在达到的效果方面要好。于是开始进行成立校级直属社团的筹备工作。最终于2011年05月06日成立。今天江西财经大学第二届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社开班啦!借着这个机会我想和大家交流三个问题。

创建、改造、享受、传承的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各种事物的总称,它是一个民族精神的体现,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结晶”,冯友兰语。正是由一个民族有着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观念和信仰,才能长久地集聚在一起,保持长期的兴旺发达。

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讲的是我们这个民族具有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一往无前这样的精神,因为这种精神我们才能历经苦难。中国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有两大民族,一个是以色列民族就是犹太人,另一个就是中华民族,这两个民族都同样苦难深重。为什么历尽了这么多的磨难,中华民族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就是靠的自强不息这个精神。

“和”,那是做不到的。任何事物都有各自的特点,任何人也都有自己的本性,这就是不同。如果这些不同特点的人之间,不同的事物之间求得一个和谐,就是一个很高的境界,“天人合一”的思想对我们当今仍然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谐思想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臵,无论是儒家、道家、佛家都贯穿着丰富的、宝贵的和谐思想。我们传统文化中贯穿着丰富的、大量的和谐思想,这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在学习传统文化时必须要学习它、把握它。

上午好!开会之前,请大家自觉将手机调到振动或静音状态,讲座期间尽量减少走动,谢谢大家的配合!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纪实散文《娘》的作者彭xx主任,为我们作题为“天地娘亲”的孝道文化讲座。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彭主任的到来。

彭主任籍贯xx湘西,是土家族的杰出人士,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和文学批评家,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主任,多次担任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评委。彭主任是位高产作家,著作丰富,主要代表作有散文集《我的湘西》、《祖先歌舞》,报告文学《两地书母子情》、《我拿良知拯救父爱》等。2011年,彭主任出版了长篇纪实散文《娘》,感动了亿万读者,引发了全民对母爱、亲情、孝道的审视和反思。《娘》成了各大机关、企业、学校、军营甚至监狱服刑人员的亲情教育读本,被誉为中国版高尔基的《母亲》和卢梭的《忏悔录》、中华民族孝道的《圣经》。签售时甚至出现了万人空巷、26名警察维持秩序的震撼场面。今天,让我们通过彭主任的讲述,来感受这部亲情文学的代表作,品读这部天下儿女不得不读的经典。下面有请彭主任为我们作“天地娘亲”讲座。

刚才,彭主任充满深情地回忆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大家立体地呈现了一位可亲可敬的母亲,其语言朴实,故事感人,情感深沉,生动地阐述了什么是“娘”,什么是“孝”,什么是“孝道”。听了彭主任的讲座,使我们更加深刻、全面地领悟到了孝的内涵、孝的本质、行孝的方式和尽孝的急迫性。我看到,在座的很多老师都泪水盈眶,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我提议,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彭主任为我们作的精彩报告。

孝道是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孝亲敬老,责无旁贷,时不我待。希望在座的每一位老师都能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孝道文化,渗透到以后的教育。

教学。

中,践行到日常的生活中,做一个弘扬孝道文化的好老师,做一个恪守孝道的好儿女,不让子欲养而亲不待成为永远不可弥补的遗憾。

弘中化传统文化,展名校学子风采。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是:弘中化传统文化,展名校学子风采。

浩瀚苍穹,蔚蓝天空,孕育了华夏五千年古老璀璨的历史与文明。“路漫漫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激励着多少中华儿女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的教诲激励和成就了多少中华伟丈夫,民族大英雄。还有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孙中山“天下为公”的胸怀,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都让我们回想起中华民族一段又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如今的“神八”飞天,中国人演绎了多少了不起的神话!

有诗云:

我们孝敬父母,用一杯淡淡清茶,一句贴心的问候,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尊敬师长,文明礼貌,处处体现着我们礼仪之邦的风范;我们努力学习,“敬业乐群、臻于至善”,不断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业型人才。虽然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是一些简简单单的平凡之事,但是我坚信,润物细无声,终有一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定会深入人心。

我们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是中华民族的新一代。黄河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长城让我们永远刚强,“神舟”载人飞船使我们的天地无限宽广。传承了五千年的民族文化,正等待我们去发扬光大。“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未来属于我们,世界属于我们,让我们在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熏陶下,刻苦学习,顽强拼搏,时刻准备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说:“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然而,在这所谓的道义背后,在一桩桩英雄事迹之中,始终有一个千年不变的精神内容存在,这便是—民族精神。

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为祖国,为人民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

十六大报告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加以强调是对民族精神内涵的发展,也是对文化建设理论的深化。培育民族精神应该从大小环境做起,大小年龄进行普及教育。大的环境,国家应该倡导,鼓励这种精神,使国民具备这种精神,并使其变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动力。而从小的方面来说,应该在各类教育中渗透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大力发展教育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养。

当前,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首先要培育与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知难而进、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清正廉洁、永不自满,乐于奉献等的民族精神,不落于时代而不断发展;不囿于陈规而勇于创新;不敢于骄傲而奋发向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今天的伟大变革和新的伟大实践,正是孕育新民族精神的最佳时期,我们要抓住机遇,反复提炼,不断。

总结。

为民族精神的宝库增光添彩这既是民族精神发展的攻坚战又是民族精神前进的光辉点。

仰望中华世纪的圣火我们感到中华民族正闪耀着我们民族特有的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伟大精神。而且,正是这种不屈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国从落魄中重新崛起,并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祖国后代的我们,所要做的是同先辈们一样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真正地做到: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这不但是每个中华儿女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根本途径,更是祖国对我们的要求。

让我们一起为中华传统文化这颗长寿树浇水、施肥吧!51|评论(4)求助知友。

小龟奴|五级采纳率24%擅长领域:学习帮助文化/艺术娱乐休闲。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

太有帮助了!!推荐答案。

老师们,同学们:下午好。

今天我为大家演讲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成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其他回答共5条。

弘中化传统文化,展名校学子风采。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是:弘中化传统文化,展名校学子风采。浩瀚苍穹,蔚蓝天空,孕育了华夏五千年古老璀璨的历史与文明。“路漫漫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激励着多少中华儿女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的教诲激励和成就了多少中华伟丈夫,民族大英雄。还有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孙中山“天下为公”的胸怀,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都让我们回想起中华民族一段又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如今的“神八”飞天,中国人演绎了多少了不起的神话!

有诗云:

我们孝敬父母,用一杯淡淡清茶,一句贴心的问候,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尊敬师长,文明礼貌,处处体现着我们礼仪之邦的风范;我们努力学习,“敬业乐群、臻于至善”,不断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业型人才。虽然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是一些简简单单的平凡之事,但是我坚信,润物细无声,终有一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定会深入人心。

我们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是中华民族的新一代。黄河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长城让我们永远刚强,“神舟”载人飞船使我们的天地无限宽广。传承了五千年的民族文化,正等待我们去发扬光大。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传统文化的讲话(优质18篇)篇十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曾指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在教育领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提出,“积极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等活动,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这为我们发挥语言文字作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具体安排,进行了明确部署。

一直以来,国家语委按照党中央要求,始终高度重视语言文字的文化传承功能,精心谋划、系统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20xx年7月,举办了首期“中小学经典诵读教育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20xx年将培训班正式纳入国培计划,目前已累计培训学员近700人。坚持开展经典诵读教育骨干教师国培项目是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高中小学教师诵读水平和整体素质,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的重要举措,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现实需要。经过培训的广大教师在各自地区和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成为语言文字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以语言文字为主要载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党的以来,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世界语言文化交流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20xx年在考察孔子研究院时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上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今年教师节前夕,在北师大视察时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把古代诗词散文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核心价值观。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中,语言文字的发明和发展对人类文明进步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用文字写就、流传下来的各种历史文化典籍浩如烟海,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为我们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提供了丰厚滋养。比如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我们的先哲很早就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古代神话中流传着“精卫填海”“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等故事,史书上记载着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逐而赋《离骚》、司马迁忍辱而作《史记》等等。古往今来有许多经典名句,由于凝练地传达出历代仁人志士向上向善、关怀家国的理想和信念,被人们广为传诵,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比如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都诠释了中华民族高尚的精神追求。读史使人明志,读诗使人灵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是深邃思想和优美语言的结合体,是孕育和滋润我们民族精神的资源宝库。

二、经典诵读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众所周知,仅仅通过书面阅读的方式,很难完整领会经典作品的全部意义。一部好的作品,不但体现在思想内涵高尚、文字优美,而且也体现在声音之美、节奏之美。更何况,古代的诗和词本来就是合乎乐律可以歌唱的。具有很强的音乐性,是我们中华优秀经典作品的重要特色之一。一边推敲作品音节韵律,一边进行构思或修改,是古人创作时的经常状态。比如,“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句子,都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对经典每一遍诵读,都是一次感知和理解的过程,作者创作时的目标、心态、情绪,作品传达出来的思想、意境、韵味,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最能接近、最能体会。反复诵读体会既是作者创作、推敲作品语言文字的重要手段,也是读者理解、欣赏诗词文赋等经典作品并进而形成良好的语感、提升自身语言文字应用水平的最佳途径。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诵读被用作我国传统教育的主要手段,也深为现代语文教育专家所重视。黎锦熙曾指出:“诵读不讲,欣赏和写作都受影响。”叶圣陶也曾说,吟诵作品能够让人“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因此,在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校广泛深入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让琅琅书声、翰墨飘香、晨诵午写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用经典美文浸润下一代的心灵,从而达到美声、美文、美育融于一体的教育效果,这是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我们这个时代所要倡导建构的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通起来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桥梁。

教育部、国家语委长期以来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在共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的重要基础作用。党的后,发布了《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提出了“增强国家语言实力,提高国民语言能力,构建和谐语言生活,推进语言文字事业全面发展”奋斗目标,并围绕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提出了积极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等一系列创新举措。由国家语委和14个省(市、自治区)联合建设的“中华经典资源库”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首期80篇经典诗文诵读、书写、讲解视频已录制完成,明年即可进入全国中小学校。与央视合作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和中央领导的高度肯定。今年6月,中国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在江苏苏州召开了以“语言能力与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为主题的世界语言大会。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刘延东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大会形成了成果文件《苏州共识》,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声音,阐述了中国理念,贡献了中国智慧,对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展示和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抓好关键环节切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深入开展。

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实施以来,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实施了很多有特色的举措,有的已成为当地教育和语言文字工作的品牌项目。我们要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把经典诵读融入中心任务,把师生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抓紧抓实抓好。

(一)整体推进,系统布局。阅读诵读什么,如何阅读诵读,必须坚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出发,系统安排,逐步拓宽、提高和深入。在对经典的选择上,围绕对“真”“善”“美”的认知和追求,列出学生成长中最具基础性意义的“立人”之本的一些篇目。分阶段确定诵读内容,循序渐进,灵活多样。要注意古今中外的比较,适当兼顾学科领域。让学生既诵读传统经典,又诵读现当代经典;既诵读人文经典,也阅读科普类经典读物,还可以适当诵读一些外国名句名篇,使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相融相通,融入素质教育的各个方面、环节和阶段,融入学校德育、课堂建设、评价改革和特色培育的实践过程,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二)营造环境,注重内化。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培养阅读兴趣是非常关键的环节。诵读只有人人参与才能最大化地体现它的价值。“办学校就是要办一个氛围”。给孩子打造阅读环境,责任主要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特别是学校和家庭要负起更多的责任。要努力创建良好的校园诵读文化,在这方面,不少学校坚持“晨诵午写”“课前演讲”“家校阅读”等做法,取得了很好的实效。

(三)融入课程,活动体验。要十分重视语文课的阅读诵读。从返璞归真的角度上来讲,最好的小学语文教育方法,就是阅读诵读。在教师的引导下,选可读之文章阅读,选精彩之文章诵读。诵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独特作用,是经过了千百年检验的道理。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有明确的指引,要求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包括中国古代、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规定9年应当背诵的优秀诗文是24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400万字以上。在大量阅读之外,还要到实践中感知和领悟。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诵读兴趣,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如影随行,潜移默化,助力学生筑梦、追梦、圆梦。

(四)加强师资,引领示范。在中小学校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教师的示范引导非常重要。“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这是对教师社会价值的高度评价。“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是对好老师的基本要求。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教师的工作是借助语言文字来完成的。深入开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对教师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做好诵读教育师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要建立健全宣传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各地新闻媒体、校园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典型经验和成果;要建立健全评价保障机制,对活动开展、课程体系开发、师资培训及教学科研等进行有效考核,为经典诵读教师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发展空间。

党的xx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大任务,作出了一系列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论断、新部署,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会议通过的《决定》强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坚持一手大力推进语言文字依法管理,创新监督检查方式,提高全社会语言文字应用水平,一手大力推进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推动实现《决定》提出的“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这一理想目标。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将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而受益终身,也将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我们要切实按照中央要求,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扎实实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坚持立德树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传统文化的讲话(优质18篇)篇十一

浩瀚苍穹,蔚蓝天空,孕育了华夏五千年古老璀璨的历史与文明。“路漫漫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激励着多少中华儿女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如今的“神十”飞天,中国人又演绎了多少了不起的神话!

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巨大的感染力和丰富的创造力。中华文化经典凝聚着中华民族高超的智慧和伟大的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深邃的思想。中华文化有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中华文化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因此,传承中华文化我们责无旁贷!

而着眼身边,你会记得每年的2月14日是情人节,你会记得每年的12月25日是圣诞节,但你知道前两日是什么节日吗?是端午节。近年来,“洋节热”现象层出不穷,而许多人对我们的传统节日却有些冷漠,了解也甚少。20xx年11月24日,韩国成功申请端午节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消息传来,举国震惊,但同时也为我们敲响了抢救中国传统文化的警钟。

不少人有这样的幻觉,以为只要中国还在,中国人还在,普通话还在,关于中国的学问和文化遗产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就还安安稳稳的存在着,甚至是发展着。孰不知,这样的一个观点导致了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忽视,那么还会有谁来帮助中国传统文化实现所谓的发展呢?很显然,这是我们认识上的一种误区。事实上,挽救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刻不容缓。

同学们,我们肩负着老师和家长的殷切期望,面对如此的现状,我们不能无动于衷;复兴中华文化,我们责无旁贷。我们或许无法改变端午节已被韩国申报的事实,但我们可以用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来勉励自己。当父亲或母亲劳累了一天回到家里时,你能否为他递上一杯热茶?当你的朋友陷入困境的时候,你能否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当你对别人许下承诺实,你能否言出必行、信守承诺?当你自己在考试中失利时,你能否不灰心不放弃,而十寻找原因,总结教训?我们在做好这些平凡的小事的时候,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也传承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身在四中,我们应当争做三雅四中人,行为儒雅,言语优雅,思想高雅,用自己儒雅的行为,突显四中人文明的涵养,用自己优雅的言谈,展现当代高中生的风采,用自己高雅的思想,传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点滴的平凡中,折射不平凡的伟大,如果人人都着手于细节,那最终将会记成中华民族最美的诗章。实现中国传统文化雄起的主力军就是作为新一代青年的我们,更是作为拥有一腔爱国热血的四中学子的我们。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未来属于我们,世界属于我们,让我们在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熏陶下,刻苦学习,顽强拼搏,时刻准备着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吧!

传统文化的讲话(优质18篇)篇十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二(2)班的——,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统文化都去哪了》

最近一首《小苹果》在网络上爆火起来,被奉为神曲,大街小巷都充斥着这个旋律,倍受广场舞大妈们的青睐。可是大家仔细地听就会发现,这首歌不仅歌词简单、旋律也很平淡,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喜欢呢?我必须很遗憾地说:“是因为当今多元的文化潮流淹没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曾几何时,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华夏文化如皇冠上的钻石,在世界文化中熠熠生辉。无论是春秋战国的诸子哲学,还是汉魏名家的传经事业;无论是韩柳欧苏的道德文章,还是陈朱陆王的心性义理;无论是诗人屈原的忧患独叹,还是樵夫慧能的顿悟众生;无论是从甲骨文、隶书、篆书、楷书到草书;还是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时期的小说。无一不洋溢着真善美的乡土芬芳、平民情怀和人伦大爱,无一不体现出一种对平凡事物的尊敬、对社会国家的情怀、对苍生万有的期待。激荡交融、相互辉耀,造就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

可是到了现代,这么灿烂的文化却在我们手中一点一点模糊、埋没,不能不说是一件很可悲的事。

我们的近邻——韩国,一个深受中华文化熏陶的小国,却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做得很好。从“端午祭”申遗到“汉字之争”,从“中医之争”再到近期的“风水之争”,文化摩擦在中韩坊间蹭出不少火花,而结果是,绝大部分中国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被韩国成功申遗,当我们很多人都在责怪韩国人的剽窃行为时,是否能理性地看待这一系列事件,反省自己呢?韩国正在大规模的抢占中国文化,而我们还在风风火火地听着韩歌追着韩剧穿着韩服。看到这,或许我们就不会奇怪韩国的申遗成功了。

时代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捷,而那些平易近人、博大久远的中国文化却渐渐地被我们有意无意的淡忘。对西方经验的学习,对传统意识的批判,意气风发的营造了我们的时代感觉与世界精神,它同时也疾风迅雨般地冲刷着中国倍受误解的传统文明,削弱了我们的传统文化认同和历史根源,电视、电影和一般大众媒体的普遍流通更是造就了一个官能文化当道、社会价值浮动的生活形态。

我们需要稍稍停下脚步,带着那些应该永远被传承的文化,并不断地为之注入新鲜的血液。也许,若干年后,我们有同学会走入这一伟大的文化殿堂,与先圣先贤并肩论道,弦歌不辍,永世长青的开启着、温暖着、建设着未来无数个世代的中国人心灵。

让那些带着浓厚的民族情结的传统文化走向更远的未来,走向世界。

历史在期待着。

传统文化的讲话(优质18篇)篇十三

朋友们,叔叔阿姨们,大家下午好!

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我叫杨舒雯,是赵俪珍赵老师的女儿,今年刚好14周岁,已经在曲阜书院进行了半年的学习,在此,我想先将这学习最深的感触向大家分享,实话说,我从上小学开始一共7年,都比不上我这半年学到的东西多,在这半年里,我明白了我是谁,我明白了我被生下来做什么,我明白了我的使命是什么,我拥有了过人的梦想,我不再迷茫,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当然,我首先要感谢爸爸妈妈和奶奶给我做出智慧的决定,让我走上这一条不平凡的路(鞠躬),我更感谢郑伯伯,因为是他把我介绍到了曲阜书院,我才有机会学习中国伟大的传统文化(鞠躬),最后,我想感恩所有支持关心帮助过我的人,正是因为你们的付出,我才有这样优越的学习环境,才能走上自己真正喜欢的一条路,谢谢你们。

下面,借用大家的时间,我将具体的学习感受向大家分享。

首先请大家看一段短片,源远流长。

……。

看了这部振奋人心的短片,再加上前面两位哥哥姐姐讲了这么多,大家一定有很深的感触,那么在我的分享开始之前,我想请大家仔细的思考四个问题,也是我后面内容的主题,带笔和纸的叔叔阿姨,请简单的记下来:

1、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国学?也就是国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它有怎样的作用?

3、国学现在是以怎样的趋势在发展?是在渐渐被西方文化主义掩埋,还是在飞速前行?

4、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是什么?

好,我们来进行刚才记下的第一个问题,

那就是国学有怎样的作用,为什么那么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探讨,去终生钻研,2500年前的文化至今仍闪耀光芒,这是为什么?很多人都在寻找这个答案,那么现在我就直接把这个答案公布给大家,那就是,儒学,能够解决人类面临的三大难题:

1、人与自己不能和谐相处。

独处时感觉不宁静,不塌实,自从有了手机和电脑更是如此,极度的依赖,这种情况下的人们内心充满着矛盾,医学上这叫什么?心理疾病。

2、人与人不能和谐相处。

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人类的关系有五种,任何人都脱离不了这五伦关系:

1、父子关系,

2、兄弟关系,他们的信任度很低;。

3、伴侣关系,通常出现什么样的情况?还没结婚,就想到离婚之后该怎么办;。

4、朋友关系,发生口角很经常;。

5、劳资关系,也就是君臣关系,上下级之间勾心斗角很多。

因为没有人能脱离这五种关系,所以你就必须面对每一种关系随时可能发生的矛盾,你能说自己可以完完全全的处理好这一系列的问题吗?可能性不多,那谁可以教给你处理的方法呢?只有去我们伟大的先祖那里寻找智慧,因为那是经历数千年风雨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3、人与自然不能和谐相处。

如果你经常关注新闻就会发现目前世界各地都在不断的出现着各种各样的灾难,人民流离失所,痛苦不堪。

这三大不和谐问题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现在还是未来,都将成为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解决呢?在这之前,我们必须先解决第二个问题,找到造成这一系列现象的原因,它的本质在哪里,找出它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确保获得好的效果。

那么,痛苦的根源在哪里呢?

就是我们的私欲和自我,

在座的想得到幸福和快乐的请举手!那么,想要避免痛苦的请举手?谢谢,请放下。

所以大家有没有发现人生做一切事情都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去除痛苦就是为了获得快乐,大家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所有人都是这样的,每天都不断的在为去除痛苦和获得快乐奋斗着,然而正是因为这样,才产生了内心私欲,私欲和欲望有些不同,不要放在一块理解。私欲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它最开始使人与人之间斗争,斗争发展为战争,战争呢,最终演变成了世界末日。

正是我们克制战胜了私欲才能获得更多,贪是什么也得不到的。请大家跟我一起说:“一个人的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幸福,不是得到的多而是索取的少”还有一句话请继续跟我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快乐,都是来自希望他人快乐;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痛苦,都是来自希望自己快乐”

请大家记下这个公式:快乐与幸福的程度=物质条件/内心私欲。

记下后可以自己好好思考。

另外,大家还需要明白我们的心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专一性。可以尝试从关注自己转到关注别人,把心放在别人身上是一种智慧,特别是从关注父母开始,父母最容易引发我们的关爱之心,如果一个人不爱自己的父母却说爱别人,那是假的。之后呢,用爱敬对待一切人,光有爱是不行的,一定要有敬,就像《论语》第五章的一句话,子曰:“宴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宴平仲善于与别人交往,别人与他交往越久,就越尊敬他。表面上看这句话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但通常情况下是什么?刚开始认识的时候因为两人不熟嘛,所以说话做事都很客气,可一旦熟了之后,就开始打打闹闹,两人不如刚开始时尊敬了,有时甚至没有一点分寸。但宴平仲确是交往越久,就越尊敬他,这样的人不是君子又是什么呢?所以啊,经典里面的每一句话都很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研究,往往看似表面的一句话,却蕴涵着先祖伟大的智慧。

好,我们回归刚才的话题。在私欲的驱使下,产生了人与自身不和谐,人与人之间不和谐的两大问题,而第三大不和谐问题是怎么造成的呢?是人因为私欲而失去了爱敬啊。

大家应该都读过24孝的故事吧,没有读过的请回去一定要读,这24个小故事都是感人肺腑,我们可以从概括出一个成语,是什么?“纯孝格天”,意思是说,孝悌做到及至会感召自然界的许多瑞相,就像卧冰求鲤、哭竹生笋、等等。孝,是天经地义的自然规律,顺应得利,违背是要吃苦头的,像现在的各种天灾人祸,都是人为造成的,人和天地有一种自然的关联,我们是大自然中的一员,要有一种归属感和责任心,要力行孝道。有的人啊,他就是看天不顺眼,看地不顺眼,看一切事物都不顺眼,因为他不懂得仰面唾天先污自面的道理,就是你仰着脖子骂老天爷不长眼,但那吐出去的口水呢?从天上掉下来脏了自己的脸,那不纯属活该吗?你还冤别人欺负你,还冤别人不尊重你,那叫自作自受,这种人不需要怜悯,凡事找自己原因。

你是想充满智慧的过一生,还是愚蠢的一生?

你想有尊严的过一生,还是低声下气的过一生?

你想快乐的过一生,还是痛苦的过一生?

……我想大家的选择都很明了(liao),要想得到智慧、尊严、快乐,那么你一定要去学习我们国家的民族文化,不仅要学习,而且要用自己毕生的力量去传播,因为现在世界都需要这种文化,那你可能会问国学里面到底有什么?它包括什么?这么值得全世界人民去学习,对于儒释道三家,在这里我提的只是儒学,没有提到道教和佛教,因为我们主要是以儒学为主展开来讲。

首先在这里我想让大家了解一下我们为什么要读经,我们书院的课程大多以读经为主嘛,还有读经要注意的事项。读经有三个好处:

1、改变气质(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2、改变命运(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

3、改变容貌(三日不读圣贤书,面目可憎)。

其次是端正坐姿,要有上贵之相,上贵之相在行走坐卧上都有要求:

其坐也如介石不动,

其卧也如栖鸟不摇,

其立也昂昂然如孤峰之耸,

其行也洋洋然如平水之流。

当然上贵之相也应在生活中表现出来,上贵之相可以改变命运,古人云:“有才而性缓,斯为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最后需要调心,也就是调整动机,在这同时也能削弱我们的私,读经之前要如沐圣贤,先师代表一种智慧,智慧无形无相,无处不在,道无初不在“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之后发心默念:我们是夫子的弟子,现在,我们在跟随老师学习,并发愿: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读经是在接受圣人的教诲,进行心灵的洗礼,学习万物本质的道理,而什么是圣人呢?圣人就是洞彻宇宙规律的`日呢,圣人受天下之责而无责备人之心,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什么是人?懂得思维,礼义廉耻,秉承天地而来,人有两种需求——生理需求(饥而欲食),价值需求(衣食足而知荣辱,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近于禽兽。)圣人的标准很高,一般人难以达到,我们做不了圣人,但我们可以用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君子做事也有六个原则:

1、三思后言——轻言妄谈,直言直行,是薄福之相。

2、做事前想到他人。

3、修养德行,得到他人尊崇。

4、做事讲求方法,能够被别人效法。

5、仪容端庄。

6、做事有分寸和原则。

效法君子,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德行的人是至关重要的,不要怒,心为奴,应恕,如其心,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传统社会不仅对各种人都规定了必须遵守的原则外,在各种活动上也有它的礼节和重大意义,如祭祀。

在现代社会,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要祭祀,认为那是信奉鬼神,科学上是说不通的,而且人已经死了,为什么要频频去祭祀?孰不知祭祀背后更多是针对或者人的意义,用这种方式缅怀先人恩德,激发感恩知心,同时削弱私。第二是教育后代,见贤思齐,回报祖先,能让后代明白自己的归属和血脉传承,激发责任心和使命感,将先祖智慧传承下去。

另外我们所读的智慧,被成为“经”,那么在这里,我给大家解释一下“经”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作用,到底什么样的东西才能被称之为“经”?“经”,就是根本的规律和大道,就像太阳东升西落,是不可以改变的,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但惟独真理和规律不能创新,这里就有一个合理的比喻,大家都知道《西游记》中有一段情节是孙悟空与如来佛祖比试本领,本事极高的孙悟空却连如来的手心也跳不出,并最终被压在五行山下,由此可推出一个结论:孙悟空代表千变万化的现象,而如来则为现象的本质规律,我们现在学习的儒家经典则是做人、行事等事物的本质规律,掌握了这些,不知能少走多少弯路。

下面我想结合历史,谈一谈国学到底能产生怎样的作用。

我们可以举例来看:

还有我们的祖先是很有智慧的,他们把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记录下来留给子孙阅读,这样我们就多了五千年的智慧。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在座的有很多人已经成年了,甘罗12岁就做宰相了,他治理的不是一般的小国,而是当时强大的秦国,他一次谈判就挣回五座城池;周瑜13岁就做水军都督了;上官婉儿19岁辅佐武则天批阅奏折。他们为什么这么小就可以有这么大的作为?为什么我们比他们大,说的不好听点,叫现在一事无成,有时连最基本的做人的道理都不懂,换句话说懂了也不做。所以说,我们不要去学对的东西,要学有用的东西,对的东西太多了,但能用上的又有多少?所以,儒学,里面在德行、修身、处世、交际、修养、立志、为人、从政、治世等等各方面都有很深的研究,更不要说你再加上学习佛教、道教高深的智慧,那样你这一生都会过的很精彩。

而且,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唯有5000年来中国悠久的历史文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东西。我们国家本身有这么好的文化,为什么不去学习呢?我们国家有这么好的文明?为什么不去传承呢?就拿我们学校的课本为例,很巧,我今年应该上初二,正好给我的历史书内容有新文化革命,上面依然清清楚楚的写着,清清楚楚的给学生灌输反儒批孔的错误观念,而且,现在的不仅是青少年,也包括部分成年人也是连中国的文化载体都不了解,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的民族服饰是什么?绝大部分人说是唐装或是旗袍,但现在,我希望大家记住,旗袍是满族的服饰,而我们的民族服饰是汉服,当然唐装和汉服不能相提并论。

……。

这个短片的确令人痛心,我们从中不难看出现在中国人对祖国文化的重视程度,也感受到那种责任感的缺失,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一定在此基础上建立使命感,我们国家的文化,要靠我们自己去继承。

前面的哥哥提到了一句话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有,我在这里需要再重复一遍,请大家仔细听好:

1988年7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探讨人类社会发展问题,会议在宣言中指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用孔老夫子的智慧去解决这些问题。”

注意,当时7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没有一个中国人。

还有是在20世纪70年代,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博士有与日本学者池田大作的谈话中指出“真正能够解决21世纪社会问题的只有中国的孔孟儒学与大乘佛法。”

1991年全球环境问题研讨会结论是:用儒家思想,用孔老夫子的智慧解决环境问题。

1993年全球宗教大会达成普世宣言,用的是论语中的一句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其他各个国家疯狂的学习中国文化的同时,你知道中国人在做什么吗?也在疯狂学习,不过他们学习的是西方文化,完全将自己国家的文化置之度外。

现在的中国人,大部分还是停留在五四时期的错误思想,认为中国的落后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问题,实际上,你可以任意翻一翻历史,根据《白银资本》记载:

自秦汉以来,中国的gdp总值,一直占全球第一,占53%,最多时达到80%;到_战争前依然是占32.9%,仍是世界第一;而20_年,中国的gdp只占全球gdp的6%,美国占18%。中国当了几千年的世界第一强国,靠的是什么?就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啊!你知道五四时期的人们是什么样的吗?他们痛诋孔子以至于破口谩骂,如妇人之骂街,甚至主张“十年不读中国书”,并要求人们发扬焚书坑儒之精神,将中国古籍尽烧之。他们只看到了近年来中国因各种内状外患事事不如人的情景,所以就把责任全都推到了自己的民族文化上面,一味的崇尚西方,看洋人的各种先进技术,觉得自愧不如,甚至自我否定。是的,人们都知道,没有科学技术,一打就垮,但是,人们又是否知道!没有民族文化,不打自垮。

一本儒学论文上这样写到:对人间的一切事物,若是根本没有同情和敬意,既根本无真实的了解,此敬意是一引导我们的智慧去照察了解其他生命内部之一的引线。

不仅是五四诸人,直到现在大部分中国人还是对传统文化有很深的误解,他们认为,中国文化是旧的,西方文化是新的;中国文化代表人类文化的过去,西方文化代表人类文化的未来。多么愚蠢呐,正是西洋思想进来,脾胃投合,所以能首先承受,竞谈富强,直到后来,还提倡什么物质救国,数十年来冒孔子之名,而将孔子精神丧失干净!那时的国人自失信心,自丧灵魂,没有爱敬,盲目批判,给后世留下了无可弥补的损失,损失之大,使中国点起了炽热的火焰,瞬间燃遍中华大地,儒学大师仰面捶泣,传承数千年文化即将断代!

一个强大的自立与民族之林的国家,必然要有与之相匹配的伟大的民族文化。焚书坑儒也好,西学东来也好,自我否定也罢。现在中国的一切都在被重新评价,中国不仅为了自身建设和发展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而且,中国也面临着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向全人类贡献智慧的责任与机会。

范仲淹从小立志:不为良相则为良医,造福四方百姓;朱子治家格言上有一条就是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周总理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张横渠更是言出名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身为儒生,传承即将断代的伟大学统天经地义,不久后世界将看向东方,看向中国,我们这一代青年学子身上挑着复兴民族伟大文化的重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原句解释,我更喜欢另一种说法:天下的兴亡是我的责任!古老的儒学正面临时代的挑战,同时也注入了全新的机遇,是儒学走向全新时代的契机。

学贵立志,我希望大家明白目标的重要性,其实你仔细想想,那些没有目标的人,都是在为有目标的人实现目标。

所以,我们要学习东方文化“当下即是”的精神与“一切放下”之襟抱;学习东方文化“圆而神的智慧”和“温润而恻怛之情”;学习东方文化“如何使文化悠久的智慧”和“天下一家的情怀”我们应当认识到自己所承载的责任和使命,为儒学复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最后,我想把《沁园春雪》中的一句话送给在座的每一个人,也送给我自己: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在新春即将到来之季,我衷心的祝愿大家佳节如意,事业高升,开开心心度过每一天!

谢谢大家!

传统文化的讲话(优质18篇)篇十四

传统文化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生命力,传承和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社会发展的步伐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尊重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的人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播于世,长存于世的现实要求。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统文化领导讲话稿,仅供参考。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在教育领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提出,"积极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等活动,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这为我们发挥语言文字作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具体安排,进行了明确部署。

一直以来,国家语委按照党中央要求,始终高度重视语言文字的文化传承功能,精心谋划、系统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2010年7月,举办了首期"中小学经典诵读教育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2011年将培训班正式纳入国培计划,目前已累计培训学员近700人。坚持开展经典诵读教育骨干教师国培项目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高中小学教师诵读水平和整体素质,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的重要举措,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现实需要。经过培训的广大教师在各自地区和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成为语言文字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以语言文字为主要载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世界语言文化交流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2013年在考察孔子研究院时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上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今年教师节前夕,在北师大视察时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把古代诗词散文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核心价值观。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中,语言文字的发明和发展对人类文明进步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用文字写就、流传下来的各种历史文化典籍浩如烟海,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为我们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提供了丰厚滋养。比如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我们的先哲很早就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古代神话中流传着"精卫填海""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等故事,史书上记载着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逐而赋《离骚》、司马迁忍辱而作《史记》等等。古往今来有许多经典名句,由于凝练地传达出历代仁人志士向上向善、关怀家国的理想和信念,被人们广为传诵,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比如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都诠释了中华民族高尚的精神追求。读史使人明志,读诗使人灵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是深邃思想和优美语言的结合体,是孕育和滋润我们民族精神的资源宝库。

二、经典诵读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众所周知,仅仅通过书面阅读的方式,很难完整领会经典作品的全部意义。一部好的作品,不但体现在思想内涵高尚、文字优美,而且也体现在声音之美、节奏之美。更何况,古代的诗和词本来就是合乎乐律可以歌唱的。具有很强的音乐性,是我们中华优秀经典作品的重要特色之一。一边推敲作品音节韵律,一边进行构思或修改,是古人创作时的经常状态。比如,"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句子,都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对经典每一遍诵读,都是一次感知和理解的过程,作者创作时的目标、心态、情绪,作品传达出来的思想、意境、韵味,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最能接近、最能体会。反复诵读体会既是作者创作、推敲作品语言文字的重要手段,也是读者理解、欣赏诗词文赋等经典作品并进而形成良好的语感、提升自身语言文字应用水平的最佳途径。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诵读被用作我国传统教育的主要手段,也深为现代语文教育专家所重视。黎锦熙曾指出:"诵读不讲,欣赏和写作都受影响。"叶圣陶也曾说,吟诵作品能够让人"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因此,在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校广泛深入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让琅琅书声、翰墨飘香、晨诵午写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用经典美文浸润下一代的心灵,从而达到美声、美文、美育融于一体的教育效果,这是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我们这个时代所要倡导建构的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通起来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桥梁。

教育部、国家语委长期以来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在共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的重要基础作用。党的十八大后,发布了《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提出了"增强国家语言实力,提高国民语言能力,构建和谐语言生活,推进语言文字事业全面发展"奋斗目标,并围绕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提出了积极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等一系列创新举措。由国家语委和14个省(市、自治区)联合建设的"中华经典资源库"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首期80篇经典诗文诵读、书写、讲解视频已录制完成,明年即可进入全国中小学校。与央视合作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和中央领导的高度肯定。今年6月,中国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在江苏苏州召开了以"语言能力与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为主题的世界语言大会。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大会形成了成果文件《苏州共识》,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声音,阐述了中国理念,贡献了中国智慧,对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展示和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实施以来,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实施了很多有特色的举措,有的已成为当地教育和语言文字工作的品牌项目。我们要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把经典诵读融入中心任务,把师生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抓紧抓实抓好。

(一)整体推进,系统布局。阅读诵读什么,如何阅读诵读,必须坚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出发,系统安排,逐步拓宽、提高和深入。在对经典的选择上,围绕对"真""善""美"的认知和追求,列出学生成长中最具基础性意义的"立人"之本的一些篇目。分阶段确定诵读内容,循序渐进,灵活多样。要注意古今中外的比较,适当兼顾学科领域。让学生既诵读传统经典,又诵读现当代经典;既诵读人文经典,也阅读科普类经典读物,还可以适当诵读一些外国名句名篇,使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相融相通,融入素质教育的各个方面、环节和阶段,融入学校德育、课堂建设、评价改革和特色培育的实践过程,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二)营造环境,注重内化。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培养阅读兴趣是非常关键的环节。诵读只有人人参与才能最大化地体现它的价值。"办学校就是要办一个氛围"。给孩子打造阅读环境,责任主要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特别是学校和家庭要负起更多的责任。要努力创建良好的校园诵读文化,在这方面,不少学校坚持"晨诵午写""课前演讲""家校阅读"等做法,取得了很好的实效。

(三)融入课程,活动体验。要十分重视语文课的阅读诵读。从返璞归真的角度上来讲,最好的小学语文教育方法,就是阅读诵读。在教师的引导下,选可读之文章阅读,选精彩之文章诵读。诵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独特作用,是经过了千百年检验的道理。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有明确的指引,要求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包括中国古代、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规定9年应当背诵的优秀诗文是24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400万字以上。在大量阅读之外,还要到实践中感知和领悟。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诵读兴趣,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如影随行,潜移默化,助力学生筑梦、追梦、圆梦。

(四)加强师资,引领示范。在中小学校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教师的示范引导非常重要。"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社会价值的高度评价。"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是总书记对好老师的基本要求。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教师的工作是借助语言文字来完成的。深入开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对教师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做好诵读教育师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要建立健全宣传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各地新闻媒体、校园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典型经验和成果;要建立健全评价保障机制,对活动开展、课程体系开发、师资培训及教学科研等进行有效考核,为经典诵读教师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发展空间。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大任务,作出了一系列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论断、新部署,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会议通过的《决定》强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坚持一手大力推进语言文字依法管理,创新监督检查方式,提高全社会语言文字应用水平,一手大力推进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推动实现《决定》提出的"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这一理想目标。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将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而受益终身,也将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我们要切实按照中央要求,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扎实实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坚持立德树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是:传统文化润临颍,崇德扬善我先行。

临颍位于河南省中部,居黄淮平原,处中原腹地,沿革多变,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氛围浓郁,因滨颍水而得名,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汉魏政权交替的佐证受禅台与受禅碑、早于赵州桥的隋代小商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宋代抗金名将杨再兴陵园、文庙大成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大石桥、谯楼等;都让我们回想起我们所在的这个城市一段又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

台北知府——陈星聚:字耀堂,台陈镇台陈村人,清光绪年间率领台湾人民抵御法国侵略者,取得了台北保卫战的胜利。史料记载他性情刚毅,急公好义,体恤民情,励志图强,热爱祖国,在中法战争中,英勇保卫台北,对祖国人民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一位深受台湾人民爱戴的民族英雄。1885年,陈星聚因劳累过度,病逝台北知府任内,享年69岁,台北各界人士联名奏请清政府追封他为三品道台御赐祭葬如列。陈星聚陵园落成之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及夫人陈万水,以及数万群众参加落成典礼。

战斗英雄——李海欣,王孟乡坟台村人,中越战争中担任119。

团8连3排排长,收复老山的战争中,李海欣率领十四名战士,克服重重困难,坚守142号高地五十五昼夜。特别是在七月十二日的防御战斗中,指挥十四名战士,同多我十倍之敌浴血奋战,身负重伤后,仍坚持战斗,直到生命最后一息。李海欣等十五位同志,被大家誉为"十五勇士",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的高地,被称为"李海欣高地"。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现如今,我们孝敬父母,用一杯淡淡清茶,一句贴心的问候,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尊敬师长,文明礼貌,处处体现着我们礼仪之邦的风范;我们努力学习,"敬业乐群、臻于至善",不断把自己培养成为高技能的创业型人才。虽然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是一些简简单单的平凡之事,但是我坚信,润物细无声,终有一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定会在临颍遍地开花。

我们是颍河儿女,炎黄子孙,是中华民族的新一代。黄河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长城让我们永远刚强,"神舟"载人飞船使我们的天地无限宽广。传承了五千年的民族文化,正等待我们去发扬光大。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未来属于我们,世界属于我们,让我们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刻苦学习,认真工作,时刻准备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好!我是**煤矿机电科职工***。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传统文化唱响时代旋律。

千年的风吹散了已去的往事,千年的水淡化了尘封的记忆,但文化的传承、历史的印记却印烙在中华民族的生命里。从江心渔船上越女的歌声,到水之湄《诗三百》的婉转悠扬,从唯美的楚辞汉赋,到著称于世的唐诗宋词。飞雪洪泥映时光,历史满沧桑,一曲悲歌诉衷肠,春秋歌未央。无不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和底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追求真理的爱国精神激励着无数华夏儿女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崇尚道义的民族精神。岳飞精忠报国、林则徐虎门销烟壮举、孙中山"天下为公"胸怀、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志向,无不演绎着中华脊梁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英雄的宏大志向与中华美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强盛而舍生取义!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华夏五千年,孕育了古老璀璨的中华历史与中华文明,涌现了无数中华脊梁和富有生命力的中华民族精神。推崇孝敬与感恩,崇尚真情、友善与道义是时代的召唤,传承民族美德、弘扬民族精神,求稳定、促和谐是时代的主旋律。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到宏人。"曾子曰:"土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

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和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先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为祖国、为人民勇往直前的爱国奉献、舍生取义、无私奉献的精神。

大力开展"中国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进企业"教育活动,把"中国梦的实现从孝道做起"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发扬光大,让中国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走进企业,使广大民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岗敬业之美德,共谱中华美德新曲,高唱时代主旋律。让中国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融入社会,走向世界,作崇尚道义、热爱和平的使者,在"得民心、促和谐、求稳定、谋发展、共和平"的大环境下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同胞们、工友们,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是时代的召唤,继承和发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我们的使命,不落于时代而不断发展,不囿于陈规而勇于创新是时代的要求。让我们自豪地颂扬"传统文化古老经,孔孟之道治中国,五伦八德扎善根。百善之首先为孝,万恶之渊首为淫,礼义廉耻心灵美,仁爱和平国安宁",共同携手唱响中华美德和谐曲,传承崇尚道义、忠孝友爱的民族美德,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让独具魅力的中华美德和民族文化发扬光大,让它引领世界文明奔向历史长河并光辉灿烂。

传统文化的讲话(优质18篇)篇十五

朋友们,叔叔阿姨们,大家下午好!

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我叫杨舒雯,是赵俪珍赵老师的女儿,今年刚好14周岁,已经在曲阜书院进行了半年的学习,在此,我想先将这学习最深的感触向大家分享,实话说,我从上小学开始一共7年,都比不上我这半年学到的东西多,在这半年里,我明白了我是谁,我明白了我被生下来做什么,我明白了我的使命是什么,我拥有了过人的梦想,我不再迷茫,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当然,我首先要感谢爸爸妈妈和奶奶给我做出智慧的决定,让我走上这一条不平凡的路(鞠躬),我更感谢郑伯伯,因为是他把我介绍到了曲阜书院,我才有机会学习中国伟大的传统文化(鞠躬),最后,我想感恩所有支持关心帮助过我的人,正是因为你们的付出,我才有这样优越的学习环境,才能走上自己真正喜欢的一条路,谢谢你们。

下面,借用大家的时间,我将具体的学习感受向大家分享。

首先请大家看一段短片,源远流长。

……。

看了这部振奋人心的短片,再加上前面两位哥哥姐姐讲了这么多,大家一定有很深的感触,那么在我的分享开始之前,我想请大家仔细的思考四个问题,也是我后面内容的主题,带笔和纸的叔叔阿姨,请简单的记下来:

1、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国学?也就是国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它有怎样的作用?

3、国学现在是以怎样的趋势在发展?是在渐渐被西方文化主义掩埋,还是在飞速前行?

4、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是什么?

好,我们来进行刚才记下的第一个问题,那就是国学有怎样的作用,为什么那么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探讨,去终生钻研,2500年前的文化至今仍闪耀光芒,这是为什么?很多人都在寻找这个答案,那么现在我就直接把这个答案公布给大家,那就是,儒学,能够解决人类面临的三大难题:

1、人与自己不能和谐相处。

独处时感觉不宁静,不塌实,自从有了手机和电脑更是如此,极度的依赖,这种情况下的人们内心充满着矛盾,医学上这叫什么?心理疾病。

2、人与人不能和谐相处。

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人类的关系有五种,任何人都脱离不了这五伦关系:

1、父子关系,2、兄弟关系,他们的信任度很低;

3、伴侣关系,通常出现什么样的情况?还没结婚,就想到离婚之后该怎么办;

4、朋友关系,发生口角很经常;

5、劳资关系,也就是君臣关系,上下级之间勾心斗角很多。

因为没有人能脱离这五种关系,所以你就必须面对每一种关系随时可能发生的矛盾,你能说自己可以完完全全的处理好这一系列的问题吗?可能性不多,那谁可以教给你处理的方法呢?只有去我们伟大的先祖那里寻找智慧,因为那是经历数千年风雨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3、人与自然不能和谐相处。

如果你经常关注新闻就会发现目前世界各地都在不断的出现着各种各样的灾难,人民流离失所,痛苦不堪。

这三大不和谐问题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现在还是未来,都将成为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解决呢?在这之前,我们必须先解决第二个问题,找到造成这一系列现象的原因,它的本质在哪里,找出它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确保获得好的效果。

那么,痛苦的根源在哪里呢?

就是我们的私欲和自我,在座的想得到幸福和快乐的请举手!那么,想要避免痛苦的请举手?谢谢,请放下。

所以大家有没有发现人生做一切事情都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去除痛苦就是为了获得快乐,大家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所有人都是这样的,每天都不断的在为去除痛苦和获得快乐奋斗着,然而正是因为这样,才产生了内心私欲,私欲和欲望有些不同,不要放在一块理解。私欲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它最开始使人与人之间斗争,斗争发展为战争,战争呢,最终演变成了世界末日。

正是我们克制战胜了私欲才能获得更多,贪是什么也得不到的。请大家跟我一起说:“一个人的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幸福,不是得到的多而是索取的少”还有一句话请继续跟我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快乐,都是来自希望他人快乐;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痛苦,都是来自希望自己快乐”

请大家记下这个公式:快乐与幸福的程度=物质条件/内心私欲。

记下后可以自己好好思考。

另外,大家还需要明白我们的心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专一性。可以尝试从关注自己转到关注别人,把心放在别人身上是一种智慧,特别是从关注父母开始,父母最容易引发我们的关爱之心,如果一个人不爱自己的父母却说爱别人,那是假的。之后呢,用爱敬对待一切人,光有爱是不行的,一定要有敬,就像《论语》第五章的一句话,子曰:“宴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宴平仲善于与别人交往,别人与他交往越久,就越尊敬他。表面上看这句话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但通常情况下是什么?刚开始认识的时候因为两人不熟嘛,所以说话做事都很客气,可一旦熟了之后,就开始打打闹闹,两人不如刚开始时尊敬了,有时甚至没有一点分寸。但宴平仲确是交往越久,就越尊敬他,这样的人不是君子又是什么呢?所以啊,经典里面的每一句话都很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研究,往往看似表面的一句话,却蕴涵着先祖伟大的智慧。

好,我们回归刚才的话题。在私欲的驱使下,产生了人与自身不和谐,人与人之间不和谐的两大问题,而第三大不和谐问题是怎么造成的呢?是人因为私欲而失去了爱敬啊。

大家应该都读过24孝的故事吧,没有读过的请回去一定要读,这24个小故事都是感人肺腑,我们可以从概括出一个成语,是什么?“纯孝格天”,意思是说,孝悌做到及至会感召自然界的许多瑞相,就像卧冰求鲤、哭竹生笋、等等。孝,是天经地义的自然规律,顺应得利,违背是要吃苦头的,像现在的各种天灾人祸,都是人为造成的,人和天地有一种自然的关联,我们是大自然中的一员,要有一种归属感和责任心,要力行孝道。有的人啊,他就是看天不顺眼,看地不顺眼,看一切事物都不顺眼,因为他不懂得仰面唾天先污自面的道理,就是你仰着脖子骂老天爷不长眼,但那吐出去的口水呢?从天上掉下来脏了自己的脸,那不纯属活该吗?你还冤别人欺负你,还冤别人不尊重你,那叫自作自受,这种人不需要怜悯,凡事找自己原因。

你想有尊严的过一生,还是低声下气的过一生?

你想快乐的过一生,还是痛苦的过一生?

……我想大家的选择都很明了(liao),要想得到智慧、尊严、快乐,那么你一定要去学习我们国家的民族文化,不仅要学习,而且要用自己毕生的力量去传播,因为现在世界都需要这种文化,那你可能会问国学里面到底有什么?它包括什么?这么值得全世界人民去学习,对于儒释道三家,在这里我提的只是儒学,没有提到道教和佛教,因为我们主要是以儒学为主展开来讲。

首先在这里我想让大家了解一下我们为什么要读经,我们书院的课程大多以读经为主嘛,还有读经要注意的事项。读经有三个好处:

1、改变气质(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2、改变命运(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

3、改变容貌(三日不读圣贤书,面目可憎)。

其次是端正坐姿,要有上贵之相,上贵之相在行走坐卧上都有要求:

其坐也如介石不动,其卧也如栖鸟不摇,其立也昂昂然如孤峰之耸,其行也洋洋然如平水之流。

当然上贵之相也应在生活中表现出来,上贵之相可以改变命运,古人云:“有才而性缓,斯为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最后需要调心,也就是调整动机,在这同时也能削弱我们的私,读经之前要如沐圣贤,先师代表一种智慧,智慧无形无相,无处不在,道无初不在“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之后发心默念:我们是夫子的弟子,现在,我们在跟随老师学习,并发愿: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读经是在接受圣人的教诲,进行心灵的洗礼,学习万物本质的道理,而什么是圣人呢?圣人就是洞彻宇宙规律的日呢,圣人受天下之责而无责备人之心,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什么是人?懂得思维,礼义廉耻,秉承天地而来,人有两种需求——生理需求(饥而欲食),价值需求(衣食足而知荣辱,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近于禽兽。)圣人的标准很高,一般人难以达到,我们做不了圣人,但我们可以用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君子做事也有六个原则:

1、三思后言——轻言妄谈,直言直行,是薄福之相。

2、做事前想到他人。

3、修养德行,得到他人尊崇。

4、做事讲求方法,能够被别人效法。

5、仪容端庄。

6、做事有分寸和原则。

效法君子,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德行的人是至关重要的,不要怒,心为奴,应恕,如其心,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传统社会不仅对各种人都规定了必须遵守的原则外,在各种活动上也有它的礼节和重大意义,如祭祀。

在现代社会,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要祭祀,认为那是信奉鬼神,科学上是说不通的,而且人已经死了,为什么要频频去祭祀?孰不知祭祀背后更多是针对或者人的意义,用这种方式缅怀先人恩德,激发感恩知心,同时削弱私。第二是教育后代,见贤思齐,回报祖先,能让后代明白自己的归属和血脉传承,激发责任心和使命感,将先祖智慧传承下去。

另外我们所读的智慧,被成为“经”,那么在这里,我给大家解释一下“经”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作用,到底什么样的东西才能被称之为“经”?“经”,就是根本的规律和大道,就像太阳东升西落,是不可以改变的,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但惟独真理和规律不能创新,这里就有一个合理的比喻,大家都知道《西游记》中有一段情节是孙悟空与如来佛祖比试本领,本事极高的孙悟空却连如来的手心也跳不出,并最终被压在五行山下,由此可推出一个结论:孙悟空代表千变万化的现象,而如来则为现象的本质规律,我们现在学习的儒家经典则是做人、行事等事物的本质规律,掌握了这些,不知能少走多少弯路。

下面我想结合历史,谈一谈国学到底能产生怎样的作用。

我们可以举例来看:

还有我们的祖先是很有智慧的,他们把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记录下来留给子孙阅读,这样我们就多了五千年的智慧。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在座的有很多人已经成年了,甘罗12岁就做宰相了,他治理的不是一般的小国,而是当时强大的秦国,他一次谈判就挣回五座城池;周瑜13岁就做水军都督了;上官婉儿19岁辅佐武则天批阅奏折。他们为什么这么小就可以有这么大的作为?为什么我们比他们大,说的不好听点,叫现在一事无成,有时连最基本的做人的道理都不懂,换句话说懂了也不做。所以说,我们不要去学对的东西,要学有用的东西,对的东西太多了,但能用上的又有多少?所以,儒学,里面在德行、修身、处世、交际、修养、立志、为人、从政、治世等等各方面都有很深的研究,更不要说你再加上学习佛教、道教高深的智慧,那样你这一生都会过的很精彩。

而且,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唯有5000年来中国悠久的历史文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东西。我们国家本身有这么好的文化,为什么不去学习呢?我们国家有这么好的文明?为什么不去传承呢?就拿我们学校的课本为例,很巧,我今年应该上初二,正好给我的历史书内容有新文化革命,上面依然清清楚楚的写着,清清楚楚的给学生灌输反儒批孔的错误观念,而且,现在的不仅是青少年,也包括部分成年人也是连中国的文化载体都不了解,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的民族服饰是什么?绝大部分人说是唐装或是旗袍,但现在,我希望大家记住,旗袍是满族的服饰,而我们的民族服饰是汉服,当然唐装和汉服不能相提并论。

……。

这个短片的确令人痛心,我们从中不难看出现在中国人对祖国文化的重视程度,也感受到那种责任感的缺失,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一定在此基础上建立使命感,我们国家的文化,要靠我们自己去继承。

前面的哥哥提到了一句话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有,我在这里需要再重复一遍,请大家仔细听好:

1988年7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探讨人类社会发展问题,会议在宣言中指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用孔老夫子的智慧去解决这些问题。”

注意,当时7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没有一个中国人。

还有是在20世纪70年代,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博士有与日本学者池田大作的谈话中指出“真正能够解决21世纪社会问题的只有中国的孔孟儒学与大乘佛法。”

1991年全球环境问题研讨会结论是:用儒家思想,用孔老夫子的智慧解决环境问题。

1993年全球宗教大会达成普世宣言,用的是论语中的一句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其他各个国家疯狂的学习中国文化的同时,你知道中国人在做什么吗?也在疯狂学习,不过他们学习的是西方文化,完全将自己国家的文化置之度外。

现在的中国人,大部分还是停留在五四时期的错误思想,认为中国的落后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问题,实际上,你可以任意翻一翻历史,根据《白银资本》记载:

自秦汉以来,中国的gdp总值,一直占全球第一,占53%,最多时达到80%;到鸦片战争前依然是占32.9%,仍是世界第一;而2008年,中国的gdp只占全球gdp的6%,美国占18%。中国当了几千年的世界第一强国,靠的是什么?就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啊!你知道五四时期的人们是什么样的吗?他们痛诋孔子以至于破口谩骂,如妇人之骂街,甚至主张“十年不读中国书”,并要求人们发扬焚书坑儒之精神,将中国古籍尽烧之。他们只看到了近年来中国因各种内状外患事事不如人的情景,所以就把责任全都推到了自己的民族文化上面,一味的崇尚西方,看洋人的各种先进技术,觉得自愧不如,甚至自我否定。是的,人们都知道,没有科学技术,一打就垮,但是,人们又是否知道!没有民族文化,不打自垮。

一本儒学论文上这样写到:对人间的一切事物,若是根本没有同情和敬意,既根本无真实的了解,此敬意是一引导我们的智慧去照察了解其他生命内部之一的引线。

不仅是五四诸人,直到现在大部分中国人还是对传统文化有很深的误解,他们认为,中国文化是旧的,西方文化是新的;中国文化代表人类文化的过去,西方文化代表人类文化的未来。多么愚蠢呐,正是西洋思想进来,脾胃投合,所以能首先承受,竞谈富强,直到后来,还提倡什么物质救国,数十年来冒孔子之名,而将孔子精神丧失干净!那时的国人自失信心,自丧灵魂,没有爱敬,盲目批判,给后世留下了无可弥补的损失,损失之大,使中国点起了炽热的火焰,瞬间燃遍中华大地,儒学大师仰面捶泣,传承数千年文化即将断代!

一个强大的自立与民族之林的国家,必然要有与之相匹配的伟大的民族文化。焚书坑儒也好,西学东来也好,自我否定也罢。现在中国的一切都在被重新评价,中国不仅为了自身建设和发展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而且,中国也面临着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向全人类贡献智慧的责任与机会。

范仲淹从小立志:不为良相则为良医,造福四方百姓;朱子治家格言上有一条就是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周总理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张横渠更是言出名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身为儒生,传承即将断代的伟大学统天经地义,不久后世界将看向东方,看向中国,我们这一代青年学子身上挑着复兴民族伟大文化的重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原句解释,我更喜欢另一种说法:天下的兴亡是我的责任!古老的儒学正面临时代的挑战,同时也注入了全新的机遇,是儒学走向全新时代的契机。

学贵立志,我希望大家明白目标的重要性,其实你仔细想想,那些没有目标的人,都是在为有目标的人实现目标。

所以,我们要学习东方文化“当下即是”的精神与“一切放下”之襟抱;学习东方文化“圆而神的智慧”和“温润而恻怛之情”;学习东方文化“如何使文化悠久的智慧”和“天下一家的情怀”我们应当认识到自己所承载的责任和使命,为儒学复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最后,我想把《沁园春雪》中的一句话送给在座的每一个人,也送给我自己: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孔子礼)。

传统文化的讲话(优质18篇)篇十六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班的~~~,我们班是由38名同学组成的小家庭,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以青春为飞向梦想的翅膀,以执著为实现梦想的钥匙,而我们始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必将在人生道路上绽放光彩。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传统文化的魅力”。我国在推动世界文化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她拥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而这是我们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我们生活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它以传统节日、传统风俗、传统建筑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我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中华民族的风土人情,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再过不久,冬至将如期而至,它是我们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谚语:“冬至到,吃水饺”。冬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过中华传统节日也是我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形式之一。

其实不只是冬至的饺子,还有那端午里激昂的龙舟、新年里燃起的鞭炮,以及那维吾尔族优美的舞姿、壮族动听的山歌,这些无数种传统文化汇聚在一起就构成今天充满魅力的中华民族。我们是华夏儿女,是炎黄子孙,是中华民族崭新的一代,长城让我们更加坚强,黄河在我们身体里流淌,传承了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正等待我们去发扬光大,未来属于我们,世界属于我们,让我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为我们中华民族而奋斗不息!

传统文化的讲话(优质18篇)篇十七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第一,端午节是纪念诗人的节日,是爱国的节日。因为爱国诗人屈原见国破人亡,五月初五投汨罗江。屈原沉江后,古人将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万舟齐发、呐喊鼓乐吓退蛟龙,以此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后来演变成为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端午节的人文内涵已密不可分。端午节成为中国人传递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的重要仪式。

第二,端午节是卫生节。端午前后正是春夏交替之时,天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病虫害渐多,是传染病的高发时期。为了避免疾病的发生,古人在端午节前后插艾叶、悬菖蒲用以驱蚊蝇、虫子,净化空气。 端午这一天,成年人还要喝黄酒和菖蒲酒驱蛇虫,小孩子要佩戴藏有朱砂、香草的香囊预防疾病。 这些习俗表达的是古人驱瘟避邪、祈福健康平安的愿望。这样来看,端午节是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

第三,端午节是体育节,因为人们在这天要在水上赛龙舟。龙舟竞渡是一项很有气势、极具合作精神的竞技活动。端午竞渡能对群众性的水上运动、强身健体、民众团结起到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现在龙舟竞渡逐渐演变成一项国际体育赛事,起到友谊纽带的作用。

第四点,端午节是美食节,因为我们要吃可口粽子。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人们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形状看有四角形、锥形、菱形、有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的“筒粽”。 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可谓粽叶飘香粽子可口。

同学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因为地域不同,各地的习俗也稍有不同。有些传统的习惯已经淡化了不少,今天的国旗下讲话,我们了解了端午文化,也希望我们能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让我们怀着敬爱之心积极学习和保护我们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让古老的华夏文明焕发新的风采!

尊敬的彭xx主任,各位领导,老师们:

上午好!开会之前,请大家自觉将手机调到振动或静音状态,讲座期间尽量减少走动,谢谢大家的配合!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纪实散文《娘》的作者彭xx主任,为我们作题为“天地娘亲”的孝道文化讲座。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彭主任的到来。

彭主任籍贯xx湘西,是土家族的杰出人士,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和文学批评家,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主任,多次担任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评委。彭主任是位高产作家,著作丰富,主要代表作有散文集《我的湘西》、《祖先歌舞》,报告文学《两地书母-子情》、《我拿良知拯救父爱》等。

2011年,彭主任出版了长篇纪实散文《娘》,感动了亿万读者,引发了全民对母爱、亲情、孝道的审视和反思。《娘》成了各大机关、企业、学校、军营甚至监狱服刑人员的亲情教育读本,被誉为中国版高尔基的《母亲》和卢梭的《忏悔录》、中华民族孝道的《圣经》。签售时甚至出现了万人空巷、26名警-察维持秩序的震撼场面。今天,让我们通过彭主任的讲述,来感受这部亲情文学的代表作,品读这部天下儿女不得不读的经典。下面有请彭主任为我们作“天地娘亲”讲座。

刚才,彭主任充满深情地回忆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大家立体地呈现了一位可亲可敬的母亲,其语言朴实,故事感人,情感深沉,生动地阐述了什么是“娘”,什么是“孝”,什么是“孝道”。听了彭主任的讲座,使我们更加深刻、全面地领悟到了孝的内涵、孝的本质、行孝的方式和尽孝的急迫性。我看到,在座的很多老师都泪水盈眶,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我提议,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彭主任为我们作的精彩报告。

孝道是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孝亲敬老,责无旁贷,时不我待。希望在座的每一位老师都能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孝道文化,渗透到以后的教育教学中,践行到日常的生活中,做一个弘扬孝道文化的好老师,做一个恪守孝道的好儿女,不让子欲养而亲不待成为永远不可弥补的遗憾。

今天的报告会到此结束!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彭主任签名赠书。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二(2)班的**,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统文化都去哪了》

最近一首《小苹果》在网络上爆火起来,被奉为神曲,大街小巷都充斥着这个旋律,倍受广场舞大妈们的青睐。可是大家仔细地听就会发现,这首歌不仅歌词简单、旋律也很平淡,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喜欢呢?我必须很遗憾地说:“是因为当今多元的文化潮流淹没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曾几何时,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华夏文化如皇冠上的钻石,在世界文化中熠熠生辉。无论是春秋战国的诸子哲学,还是汉魏名家的传经事业;无论是韩柳欧苏的道德文章,还是陈朱陆王的心性义理;无论是诗人屈原的忧患独叹,还是樵夫慧能的顿悟众生;无论是从甲骨文、隶书、篆书、楷书到草书;还是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时期的小说。无一不洋溢着真善美的乡土芬芳、平民情怀和人伦大爱,无一不体现出一种对平凡事物的尊敬、对社会国家的情怀、对苍生万有的期待。激荡交融、相互辉耀,造就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

可是到了现代,这么灿烂的文化却在我们手中一点一点模糊、埋没,不能不说是一件很可悲的事。

我们的近邻——韩国,一个深受中华文化熏陶的小国,却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做得很好。从“端午祭”申遗到“汉字之争”,从“中医之争”再到近期的“风水之争”,文化摩擦在中韩坊间蹭出不少火花,而结果是,绝大部分中国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被韩国成功申遗,当我们很多人都在责怪韩国人的剽窃行为时,是否能理性地看待这一系列事件,反省自己呢?韩国正在大规模的抢占中国文化,而我们还在风风火火地听着韩歌追着韩剧穿着韩服。看到这,或许我们就不会奇怪韩国的申遗成功了。

时代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捷,而那些平易近人、博大久远的中国文化却渐渐地被我们有意无意的淡忘。对西方经验的学习,对传统意识的批判 ,意气风发的营造了我们的时代感觉与世界精神,它同时也疾风迅雨般地冲刷着中国倍受误解的传统文明,削弱了我们的传统文化认同和历史根源,电视、电影和一般大众媒体的普遍流通更是造就了一个官能文化当道、社会价值浮动的生活形态。

我们需要稍稍停下脚步,带着那些应该永远被传承的文化,并不断地为之注入新鲜的血液。也许,若干年后,我们有同学会走入这一伟大的文化殿堂,与先圣先贤并肩论道,弦歌不辍,永世长青的开启着、温暖着、建设着未来无数个世代的中国人心灵。

让那些带着浓厚的民族情结的传统文化走向更远的未来,走向世界。

历史在期待着。

各位老师、同学们:

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读千古美文,承中华文明,做少年君子!

儿童时期是人一生中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在此阶段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可以奠定同学们一生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基础,成为一生不断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根基。孩子们,“腹有诗书气自华”,诵读、涵咏古诗词,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活跃我们的思维,还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我们的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使你们从言语举止,行为习惯、内在修养、内在气质上都能够得到提升,所以,我校要把这项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在这我给老师和同学们提几点要求和希望:

1、在活动的落实上,我们通过学校统一安排和班级落实督促相结合的方式,各语文老师要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根据年级和学生年龄等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诵读量。

2、把诵读融入早读和课前准备时,同时,还可以结合书法练习,将当天吟诵的经典、古诗词,通过书写加强记忆。

3、各位教师也应该坚持诵读经典诗文,与学生同背经典诗文,提升自己的国学素养。

老师们,同学们,愿我们城西小学师生齐诵经典,畅游国学经典殿堂,感受泱泱中华魅力,在共同阅读、共沐书香中得到美好的文化滋养,让书香伴随我们一路远行!我们坚信,今天的启动必将迎来明天的收获。让我们共同祝愿——中华经典,绽放校园!

传统文化的讲话(优质18篇)篇十八

尊敬的彭xx主任,各位领导,老师们:

上午好!开会之前,请大家自觉将手机调到振动或静音状态,讲座期间尽量减少走动,谢谢大家的配合!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纪实散文《娘》的作者彭xx主任,为我们作题为“天地娘亲”的孝道文化讲座。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彭主任的到来。

彭主任籍贯xx湘西,是土家族的杰出人士,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和文学批评家,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主任,多次担任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评委。彭主任是位高产作家,著作丰富,主要代表作有散文集《我的湘西》、《祖先歌舞》,报告文学《两地书母子情》、《我拿良知拯救父爱》等。

xx年,彭主任出版了长篇纪实散文《娘》,感动了亿万读者,引发了全民对母爱、亲情、孝道的审视和反思。《娘》成了各大机关、企业、学校、军营甚至监狱服刑人员的亲情教育读本,被誉为中国版高尔基的《母亲》和卢梭的《忏悔录》、中华民族孝道的《圣经》。签售时甚至出现了万人空巷、26名警察维持秩序的震撼场面。今天,让我们通过彭主任的讲述,来感受这部亲情文学的代表作,品读这部天下儿女不得不读的经典。下面有请彭主任为我们作“天地娘亲”讲座。

刚才,彭主任充满深情地回忆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大家立体地呈现了一位可亲可敬的母亲,其语言朴实,故事感人,情感深沉,生动地阐述了什么是“娘”,什么是“孝”,什么是“孝道”。听了彭主任的讲座,使我们更加深刻、全面地领悟到了孝的内涵、孝的本质、行孝的方式和尽孝的急迫性。我看到,在座的很多老师都泪水盈眶,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我提议,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彭主任为我们作的精彩报告。

孝道是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孝亲敬老,责无旁贷,时不我待。希望在座的每一位老师都能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孝道文化,渗透到以后的教育教学中,践行到日常的生活中,做一个弘扬孝道文化的好老师,做一个恪守孝道的好儿女,不让子欲养而亲不待成为永远不可弥补的遗憾。

今天的报告会到此结束!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彭主任签名赠书。

相关范文推荐

    快乐的六一小学(专业22篇)

    优秀作文是一种珍贵的文学艺术形式,它能够传递作者的独特视角和个人情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

    高一语文花未眠教案(汇总16篇)

    高一教案是教师对所授课程的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整理、总结和安排的工作成果。高一教案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科学设置的教学步骤和教学环节。如何编写一份高

    幼儿园副园长发言稿大全(16篇)

    发言稿是在重要场合上为特定目的而精心准备的演讲文稿。在准备发言稿时,可以参考这些发言稿范文,避免陷入写作的困境和迷茫。很早之前我在上学的时候我的老师曾经说个这样

    开心游记五年级(专业22篇)

    优秀作文不仅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还需要有独特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希望大家能够从这些优秀作文范文中汲取灵感,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读了《西游记》这本书

    小学古诗出塞教学设计(实用21篇)

    教学计划是教师对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的辅助活动和资源准备进行的有序安排,它可以为教学提供有效的支持。接下来是一些教学计划的参考样本,供教师们在课程设计中参考和借鉴

    至运动会加油稿(汇总24篇)

    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活动,运动会不仅能让学生锻炼身体,还能增强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接下来是一些运动会总结的实例,希望能够启发大家对体育活动的思考和改进

    萝卜说明文小学(汇总18篇)

    优秀作文需要具备独特的思考角度和深刻的见解,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和指导。一身可爱的艳红装,细细

    贫困户买房申请书(优秀19篇)

    贫困申请书的写作需要遵循一定的格式和内容要求,同时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身的贫困情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贫困申请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您撰写贫困申请书提供一

    幼儿园户外感恩节活动策划方案范文(18篇)

    策划方案是指在特定目标和需求下,对整个项目进行详细规划和安排的一种文件。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链接查看更多策划方案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1、了解故事传说情节

    2023年小学廉洁小故事读后感(汇总19篇)

    读后感是一种思维的延伸和书写的表达,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理解自己的情感与感受。下面是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乌鸦和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