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精选15篇)

时间:2023-10-16 作者:LZ文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精选15篇)

典礼常常被用于表达对某个人或事件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它使得这些特殊的时刻更加难忘。如何策划一场隆重而庄重的典礼,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通过学习这些典礼范例,我们可以了解到典礼的一些常见问题和解决办法,提高我们的策划能力。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一

“创新”的定义是“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的组合”。通过对创新定义的理解和具体解释,综合学者的观点可将“创新能力”定义为:一种个体在对已有知识、经验和信息的获取、改组和运用的基础上,对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发明,以产生某种独特、新颖、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分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三部分。随着社会逐步发展和国家实力的不断提高,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而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成为评价国家核心竞争力强弱的标准。中职教育承担着国家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所以必须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市场营销学诞生于美国,它是一门以经济学、行为学、管理学和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并且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交叉性学科。在社会快速进步、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由于实践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市场营销学必须要求创新。

一、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现状

随着国家对于中职教育的关注度和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市场营销等热门专业也逐渐提高了对于人才培养的标准。而传统的市场营销的专业课程教学基本是以教师教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地听和接受知识。学生获取的是呆板和固有的见解、知识、学习方法和规则,他们增长的只是解决现有的已知问题的能力。可是显然,传统的“维持性”与“固定性”的教学过程和内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市场营销课堂教学的,因为其主要的目的是应付已知的问题和重复发生过的情况。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适应发展缓慢平稳的工业社会。在后工业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为了解决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具备在时时变化的环境中随机应变和创新的能力,具备运用知识,创造新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创新运用的能力。广大的中职教育工作者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对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及课程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并及时运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改变市场营销课堂的现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面向市场营销专业的职业岗位一般都是企业,在工作评价和要求中需要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判断是否能够胜任工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突发状况和未知的问题,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创造性和灵活应变能力,去改变困局。创新能力在工作中的体现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产生新知识、创造新事物,最后,有一个新的结果。创新能力的应用归根结底还是要求学生运用已知的信息,在新的情境中建立新的组合和系统的能力。注重动手实践,是把构想变为现实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积极鼓励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与市场营销相关的实践操作过程,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材料,建立正确清晰的系统和体系,使他们从实践过程中受到激励和启发,产生丰富的联想和灵感,以达到训练和培养学生掌握创新技能的目的。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和认可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给予有力坚定的创新动机。在良好的创新和学习氛围中,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发表属于自己的独特见解,从而展现学生自己的创新才能,体验创新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使其真正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创造型的优秀人才,这是时代和社会对新时期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高标准,是学校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素质人才需求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也应该是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因此,高校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并予以重视。这对于中职教育改革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

三、如何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市场营销的课堂教学过程要想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就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在很多开设市场营销专业的院校里,其教学的目标一般被制定为:能够牢固掌握相关的营销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传统的教学目标,里面提到了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指的是应用型人才,并不是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并不是同一种概念,他们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只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已知的常规性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也都是遵循常规。当这种应用型人才走上职业岗位时,面临不断变化着的工作环境中出现的种种新问题,会表现为应对能力差,手足无措。这也是很多大学的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并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于人才要求的重要原因之一。市场营销专业的本质要求创新,唯有创新型学生才能够将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灵活运用、创造性地解决实际变化环境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和困难。所以,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教学目标应明确地制定为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技能的创新型人才。突破传统的教学目标,改变要求,一定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传统的市场营销课程一般把教学内容按传统的课程教学的规律进行划分,强调课程教学内容有主次之分,要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忽略了实际的实践操作。这些对于提高工作竞争力是十分不利的。教师要学会按块划分教学内容,灵活变通,注重实际操作,明白和分清各部分知识的作用。比如学习市场营销基础理论时,要注意这部分内容涵盖市场营销环境、市场营销调研、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市场定位及4p策略等内容,也是市场营销经典理论的核心部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意味着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就不重要了,实际上这部分内容构成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扎实的理论基本功有助于学生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十分关键。再比如将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与创业知识结合起来,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市场营销理论的理解,而且还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市场营销理论的意识和思维。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等方法,提高和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这也是工作实践的一部分。比如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将学生放在特定的环境中,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加深刻地理解和体会到课堂教学的内容。可以将学生带到企业,在企业现场进行现场观摩教学,例如带学生去大型的商业卖场现场观摩学习促销活动和经营方法;还可以采取分组教学方法,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教学学习。这一过程就是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提高和训练。还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口头讲述案例,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和相关理论进行讲解与佐证。比如在学习市场营销调研时用速溶咖啡的案例和宝洁公司尿不湿产品的案例来说明调研的作用,用新可口可乐的案例说明科学调研的重要性。还有就是通过阅读材料了解案例,比如在学习促销策略时将从网上搜集的相关产品或者公司的推广过程打印出来,形成书面材料发给学生阅读,组织学生们进行讨论。案例式教学法在案例分析的过程就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而且案例中所涉及的内容本身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也有强烈的暗示作用。最主要和重要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教学方式是根据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性质,要求学生利用周末或者实习见习时间进入商业或者企业参与工作。具体表现就是到社会上寻找工作岗位,如超市、饭店等,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帮助其改善经营或者学习其经营方法。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并且在最后结束时,提交总结报告并进行课堂汇报。这项实践活动可能需要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调研、查阅资料、讨论、营销策划等一系列的内容实践,对学生所学的市场营销知识是一次全面的检验,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次系统训练,更是增加学生实际工作经验的有效方法。

四、结语

通过对课程改革的探索,运用多种方法提高中职学校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改革的效果,需要教师树立创新意识,做出对于教学改革的尝试,突破传统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改变学生的创新能力基础差的局面,不能让其意识、思维和技能固化于应试教育模式,教师学校都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虽然要重新全面塑造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难度较大,但是仍然希望对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在漫漫“长征路上”依然能够取得了好的效果和改变。

作者:顾雯娟单位: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3]鲁吉,周子伦.学习策略教学与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普通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研究新视角[j].山东外语教学,,29(6):74-77.

[5]冯自翔.浅析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6):18.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二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既是实现思想品德课三维目标的要求,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阅读能力是人的基本能力之一,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培养自学能力,培养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阅读能力高效课堂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较为抽象和理论的学科,给人的感觉就是特别枯燥,总是让学生背条条框框,忽略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因而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不高。实际上思想品德课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品德意识,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辩证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阅读能力等。尤其是阅读能力,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长期以来别忽视了,教师力求把教材讲得淋漓尽致,面面俱到。学生只需背诵条条框框,阅读意识淡薄,阅读能力差。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必须教会少年阅读。阅读能力是人的基本能力之一,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培养自学能力,培养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一、思想品德课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必要性

(一)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在长期阅读实践中积累的感悟经验。阅读能力在学生求知的过程中发挥着持久的作用。现在的思想品德课本图文并茂,除了知识性的课本知识,还有部分相关链接,辅助材料等。另外,现在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是三维的,我们除了实现知识目标外,情感价值观目标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更需要我们关注。这些文字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新课改特别强调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这个角度来讲,阅读能力的培养符合新课改的思想。

(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以前每当提起思想品德课学生会觉得很枯燥,思想品德课的老师都是照本宣科,说教式的老学究。思想政治的教学,让学生常感枯燥无味、兴趣索然。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政治课内容有些枯燥,与现实落差较大;二是因为课堂老师讲授太多,学生只需听懂,没有多大思考余地。新课改要求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我们教师要着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讲解一些阅读方法和技巧,然后放手让学生去阅读。在阅读中让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创造一种积极参与的氛围,则能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尝试成功的喜悦,满足求知的欲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

新课改要求实现高效和谐的课堂,充分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地位。

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传统“满堂灌”式的老师讲学生听、把学生当作是盛放知识容器的课堂,教师的教学预计目标与阶段检测的结果相差甚远,显而易见,这样的课堂不是有效课堂。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而不是为了展示教师的“教”,在思想政治课堂中,让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去阅读教材、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找到问题的答案,在阅读中再发现问题,通过多次阅读去思考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课堂才会真正的有效。学生是求知的主体,学习的主体,参与的主体,这样的课堂才会实现高效。

二、思想品德课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一)改变学生对思想品德课阅读能力不重视的现状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当代学习理论的一场革命,也是是新课改的理论依据之一,它强调的学习过程就是鼓励学生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生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而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阅读过程就伴随着这样一种信息的选择和加工。因此,必须改变对思想品德课阅读不重视的现状,我们才可能在课堂上很好开展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学案方式对本课知识目标进行展现,向学生表明学习任务,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有针对性,而且容易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成就感。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去提取信息、发现问题,从而不断的清除学生的惰性意识,然后根据教材设计有层次的的问题,加强实践磨练,并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引导分析,以摸索技巧、训练方法,使学生阅读能力不断提高;同时针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做好及时点评,在表扬与鼓励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行相应方法的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能力,从而提高阅读的兴趣。

(三)教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阅读其实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如果没有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教学估计仅是流于形式,也很难起到良好的效果,而阅读的方法需要教师潜移默化的传授,需要学生的长期的日积月累。现行的中学思想政治教材的一大特色就是可读性强,这无疑有利于学生自学。但许多学生在阅读教材内容之后,往往对书本表述似懂非懂,既不能抓住要领,更不能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这其实就是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在教材的阅读方面要求学生进行“粗读——精读——质疑——释疑”几个步骤。通过粗读了解整课内容的梗概;通过精读把重要知识加以梳理;通过质疑提出相应的思考问题;然后根据前后知识联系做好总结和反思;在指导学生做阅读材料题时,要求学生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找准关键词,关键句,并用记号记下,找出问题与问题间的内在关系,与课本知识联系,作出正确的回答。同时也可以依据材料内容,由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就会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2]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三

化学作为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更要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其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能力培养的核心,所以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更应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化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实验,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在探究规律的实践过程中,把动手和动脑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具有其特殊的功能。

一、运用探究性实验转变学生的被动角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从教学过程来说,思维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和高级层次。没有思维能力是很难理解知识的,因而理解知识必须依靠思维,无论是概念还是规律的学习,都需要积极的思维。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化学要求思维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又由于空间上的.广阔性,使得空间想象力在化学研究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思维、辨证思维、发散性思维等与分析综合、抽象思维、判断思维相结合,配合各种实验,不仅能牢固掌握知识,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其智力具有判断性、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从探究性实验中获得新的知识,体验到成功和获得知识的喜悦。

《中学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研究性学习,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会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敢于置疑、敢于实践、敢于创新、追求卓越。”也就是说,必须立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实践,由学生或老师与学生共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应积极组织学生活动,通过提出假设、收集证据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得出科学的结论,必须保证主体参与和亲身体验。化学侧重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简单科学问题的能力。

长期以来,在课堂教学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前,教师通常从头到尾讲解实验的目的及要求、步骤等,学生按部就班操作,完全是被动模仿的角色,甚至有些学生在实验时充当旁观者。当前教材中大多为设计好的验证性实验而探究性实验太少,因而学生的实验能力较差,遇到拓展型和创新设计的实验试题就一筹莫展。这实际是反映了一种应试教育的思想,明显不符合《课程标准》的新要求。为此要充分利用现有教材,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实验,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将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是探究性实验的主体,教师作为主导,要充分信任学生而又不放任自流,做好引导,这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由于学生作为主体始终积极参与实验的整个过程,有了亲身的感受和体会,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建立培养创造思维的教学情境

学校是学生学习知识、增长才干的土壤,学校应为学生提供一切机会,使他们具备日后工作所需要的技能的理解力,以便能有创造力地参加社会竞争。学习应启发学生们把各学科联系起来,在教学当中对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挖掘。

四、充分开拓研究性实验的教学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开展研究性实验教学,实际上是在实验教学的范围内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一尝试,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总之,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人才,教师就要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不断钻研分析教材,精心设计探究性实验,对学生进行训练并逐步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究实验,从化学实验中获得正确的知识结论,这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四

一、船舶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船舶与海洋工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专业知识非常庞杂,各种工程方法头绪多、应用灵活,初次接触难以掌握。为了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各课程教授时往往穿插很多工程实例,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工作量,进一步造成学生学习时的认知混乱。

二、船舶专业课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

1.教学方法多样化

课程教学应注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目前,高校已普及多媒体教学,可以运用新颖的多媒体资源来丰富教学过程,使专业教学过程更加清晰直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一些好的传统教学方法应保留和进一步发展。例如,船舶实物模型是很好的直观教具,具有多媒体视频资料无法替代的现场真实感。借助目前主流的快速制造技术,利用实践或实验课程时间,带领学生应用数控加工、3d打印等先进技术制作船舶模型,可以进一步学习船舶知识、熟悉可用的加工技术,将比目前各种专业统一的金工实习具有更好的效果。

2.科学安排课程实践环节

目前,专业课程的实践环节广义上包括课程内讨论的工程案例、课内或课外独立实验,课程设计及相关企业生产实践。各课程之间有紧密的`前后关系,相关课程的实践环节存在各课程独自进行还是最后统一进行的矛盾。前期课程的实践环节可以较早展开,这样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有较深的理解。但船舶知识比较庞杂,前期学习的课程知识在后续学习中容易忘记,因而在后期课程讲授过程中应该系统重复前述知识点,最后统一进行系统、完整的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对前期知识理解较深的基础上,掌握系统而全面的知识。

3.系统整理船型资料

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任务重,为增加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加入大量工程实践案例,势必造成学生学习负担更重。笔者认为,可以编制一套标准的船舶工程实践案例,选用成熟的船型资料,在多门专业课程中应用这些实际工程案例。一方面可以减少学生熟悉船型的工作量,另一方面船型的各类参数可以在各门课程的不同方法中得到反复对比和验证,还能提高学生对该套船型资料整体认识和相应船舶设计方法应用的认识高度。

4.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培养

专业师资力量对于最终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专业课程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往往理论知识较强而工程经验不足。这并不能靠短期培训解决,需要创造机会多到企业参加实践。目前,学校已引进一些工程经验丰富的企业人才丰富教师队伍,并派遣一些教师与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在这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专业课程的重要一环,学生只有将理论知识和科学实践相结合,才能具备优秀工程师的基本条件,才能满足企事业单位现代化快速发展的需要。船舶专业课程内容庞杂,知识面广,系统性强,学习难度较大。培养实践能力需要专业课程教师精心组织和指导,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定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五

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广大一线教师迫切需要进行职后专项培训,以提高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这样的过程不应该只是在教师职业后进行培训,更应该在大学里就加强对师范类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一、师范类学生职业能力发展需求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教育改革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师范教育事业焕发勃勃生机。

(一)发展中的困惑

当前阶段小学教师教育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从低级师范到高级师范的建设工作,但在培养模式上仍存在较大的不足。

1.小学教育自身的鲜明特点决定了我们不能简单地遵循传统高等教师培养模式

小学教育有着自身特殊的性质。小学生在心理方面还不成熟,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小学教师教育的过程中适当增加这方面的比重。小学生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有着无限的可能,可塑性极强。小学教师教育必须以知识结构、道德素养为重点。因此,从三级师范转型过来的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必须深刻地把握小学教育事业的特殊性,不能简单地将其等同为传统的高等师范教育。如果在具体的教学培养过程中不能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所培养的小学教师必然无法在真正意义上满足岗位要求,不仅影响接受教育教师的未来发展,更是会对小学生的成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2.小学教育实践是保证小学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

小学教育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都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尤其是在专业设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还较为严重,基本上处于“边实践、边研究、边建设”的过程之中。当前的小学教师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还存在较大的问题。

第一,现有的教育理论学习内容无法真正和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造成所学习的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无法有效地指导课堂实践教学。

第二,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小学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些教学方法并没有在教法课中得到体现。

最后,小学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内容需求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之间的矛盾体现得最为明显,特别是当前‘‘三字一话”的教学水平要求,会导致小学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对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器具产生陌生感。

上述问题的存在,集中反映出我国在当时社会环境下所提供的高师小学教育专业与小学教育实践的脱节。小学教育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其知识内容、知识体系、教学手段乃至教材等都处于不断的更新变化过程之中。高师小学教育作为培养小学教师的摇篮,如果不能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对上述内容加强凸显,显然也就不能有效地实现其教学目标。

(二)探索创新

为从小学教育实际需求出发,探求出一条符合小学教学特点的复合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提供了支持,我院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实践研究和理论探索。于2005年,从学校办学所掌握的资源优势出发,创造性地开始校本课程的论证和开发。在具体的研究发展过程中,严格按照我校的教育目标和社会对小学教师人才的真正技能要求来开发具有小学教学特色的专业课程,包括小学语文实用教学法、小学数学实用教学法等几门课程,都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对于培养复合型小学教师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我校认识到网络化教学必将成为未来教育模式的主流,因此开设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等课程,为学生专业素养水平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坚持从社会实际需求出发,按照科学的培养模式合理规划、设计课程,为实现培养“敬业乐教、一专多能、多才技高”的办学理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以校本课程建构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为满足社会对小学教师人才的需求,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具有师范专业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设置,奠定了我院课程改革契机。

(一)实施策略

1.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构建校本课程的核心指导方针。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小学教师”,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我国政府所提出的小学教师队伍培养目标。在本院的.校本课程过程中,我们充分地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成为校本课结构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在课程体系中剔除那些不符合小学实际教学情况的理论部分,增加大量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符合小学课堂教学一般特征的课程内容。

2.循序渐进

在我院校本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循序渐进是基本的指导方针。我们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为他们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准备了不同的课程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以我院的三年制专科为例,我们制定了‘‘一年宽基础,二年强技能,三年广适应”的目标规划,为他们掌握先进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准备了必要条件。同时,在三年的教学过程中,也不断地渗透小学生心理教学和班级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让他们能够在毕业之后迅速走上讲台。一年级注重基础,二年级强化技能,三年级提升整体适应能力,这是我们实施校本课程构建的三个不同层次,是我们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情感形成规律进行的规划,也是我院教学改革科学性的集中体现。

3.综合评价

要想保障校本课程的顺利构建,一定要提升内部评价体系的规范性。校本课程评价包含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评价、关于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等。校本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要注重客观性、科学性。我院校本课对学生展开的评价实行学分制和等级制相结合的方式。校本课程有关学生的评价方案由各系与教务处共同拟定。校本课程有关学生的评价方案首先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表现有所体现,其次要对学生学习这一课程的总学时量有所体现,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效果有所体现。教师要综合这三个方面的结果,对学生的等级与学分进行确定。与校本课程相关的评价体系方案的确定都应该坚持综合评价的原则,努力提升校本课程评价机制的规范性与客观性,为校本课程的科学化构建、顺利实施创造条件。

(一)课程实施的保障机制

1.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为了提升校本课程实施的效率,我院特别重视对校本课程实施加强领导,建立了专门的职责管理系统,并成立了校本课程研发领导小组与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从领导层面、组织层面为校本课程构建创造保障。校本课程研发的具体安排、落实、检查、评价由教务处管理,教学工作的组织、任课教师的安排、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活动的评估与反馈由教学系统一负责。总而言之,我院校本课程管理体系实行从上到下的责任制,为我院校本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政策配套,制度保证

为了能够对校本课程的实施进行有效的监控与指导,学校要在政策与制度方面进行有效跟进。对教学活动的具体安排要按照一定的计划进行,做好备课笔记、考核登记与总结等工作,对校本课程方案的落实与计划情况及时进行摸底检查。要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升评估评价体系的完善性,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考核、年度工作业绩考核,有效激发教师对校本课程研发的热情。

3.提高投入,保障持续发展

校本课程构建对提升我院办学特色、完成办学目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我院重视从经费上保障校本课程实施相关场地、设备、资源的建设,为实现校本课程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保障。

三、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发展规划

“推进教师教育布局和结构调整,加强师范教育类专业建设,提高教师培养质量”[3]是2009年教育部关于教育工作重点强调的内容。从这一纲领出发,我院校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有了更清晰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综合应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学校和社会资源,提升校本课程建设的实效性,突出办学特色。确立师范院校办学的“师范性”,从学生的个性发展出发,提升学生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适应性,完成‘‘一专多能复合型”小学师资人才培养目标。

(二)具体目标

1.学生发展目标

使学生掌握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教育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的相关素质,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师范专业技能,发挥校本课程学习的积极作用,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把握好自身的角色,树立科学的教学与学习观念。

2.教师发展目标

激发教师的创新性与主动性,使教师掌握比较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担当导演或策划者的角色,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学习起到积极的引导性作用。重视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挖掘教师的内在潜能,使教师具有学者的风范。

3.学校发展目标

使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形成鲜明的特色,突出我院百年师范教育传统;使研发的校本教材促进地区、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协调发展;完善与校本教材研发相配套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改进机制。

四、结语

“综合培养、一专多能”的培养模式与现阶段我国小学教育发展实际相协调,符合当前小学教育的发展需要。这种模式是我院在发展过程中的创新性尝试,为我院教育教学的实践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性作用。

提升课程建设的科学性与规范性是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的保障条件,需要经过长期不断的探索与努力。校本课程的构建为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创造了契机,有利于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提升课程系统机制的可持续发展。

文档为doc格式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六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论文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乐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实施民主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想像和联想;把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教学实践而真正转化为创新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养成“乐”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浓厚的兴趣是促成创新成果产生的前提和保证。在授课时,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不能一味地传授知识,自己唱“独角戏”,应当在教学中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精心设计提问,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教会学生真正抓住文章的疑点“援疑质理”,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创新思想的火花,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让他们在愉快的心境中获得新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施民主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

明确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课堂上,我们不妨把说话的'权利让给学生,把黑板的一块让给学生。实践证明,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能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争辩。学生一旦参与教学活动,就能给课堂带来极大的活力。学生创新能力的获得首先在于其自主精神得到尊重和爱护,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才能发挥得更充分、更有效。

实施民主教学,要允许多种答案并存,教师不能搞“一言堂”。一个问题往往不止一种答案。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答案很可能不尽相同,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条条大道通罗马”。因此,在教学中,有不少问题完全可以允许多种答案并存,否则,就可能使学生的创新思想受到禁锢。

三、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章时,要鼓励他们多动脑筋,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提出疑难问题。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应消除学生提问题的疑虑,坚持以鼓励、表扬为主。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是善于提出自己的疑惑的,也是能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教师不顾学生对某一问题懂不懂,一味地讲,是对学生的能力缺乏正确的估计,是对学生思维发展的一种压抑。教师鼓励学生质疑,课堂上就会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鼓励发表异议。求异创新是一种广开思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思考、探求解决问题新途径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多端、变异、独创是他的主要特征。我们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尤其应鼓励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开动动脑,敢于提出异议,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和老师。

四、悉心引导,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想像和联想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领悟到:一个人的知识是静止的、封闭的和有限的,而想像力是运动的、开放的和无限的。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教会学生运用假设想像、补充想像、超前想像、比拟想像等多种想像,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化越来越多地迸发出来。

“联想是从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能力。是侧向思维的一种形式”,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类比联想、因果联想等联想形式,让学生打开思路,使思维向纵、横、逆等多向扩散,变单向的直线思维为多向的辐射思维,从而有可能创造出新的形象、新的思想来。

五、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源头活水”

大语文教育的观点是:“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处处有语文”。因此,我们不但要重视课内学习,还要结合教材内容,广泛开展语文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见闻,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例如鼓励学生组成剧组,自编、自导、自演《变色龙》《孔乙己》等课本剧;举行小制作比赛,然后写成说明文或小论文,相互交流;把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所列的课外阅读书目向学生推荐介绍,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坚持写读书笔记;引导学生深入工厂、农村体验生活,学写调查报告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必然会给学生带来无穷的乐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获得知识、方法和创新能力。生活犹如“源头活水”,在学生的思想深处不断注入新的能量与动力,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至于枯竭,才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得以发展。

总之,只要教师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思的全面训练,并且指导得法,就一定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教学实践而真正转化为创新能力。

文档为doc格式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将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主。将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理论教学改为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模式,将基础会计教学培养最终目标变成基础会计理论知识培养、基础会计技能培养、基础会计职业能力培养,合理的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将理论和实践技能相结合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基础会计的理论知识,减少课堂教学中理论知识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践的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基础会计技能的练习。同时,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在实践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及时的对自己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测,有不会的知识点能够及时的'请教老师,增加学生与教师的课堂有效互动。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中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模式中能够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适应能力,为当前企业市场经济发展输送更多高质量的专业技术人才[2]。

2.2改变课堂教学方式

在基础会计教学的过程中,改变传统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学生课堂教学中以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对基础会计中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探索,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掌握课堂教学中的大部分理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针对学生理解不了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课堂教学中节省出的大部分的时间用来带领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实践是认识真理的条件,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将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际应用,实践练习中出现问题就是对相应的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可以重点对不懂的知识进行讲解,能够有针对性的对学进行知识点指导,减少课堂教学中没有必要的时间浪费,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2.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学习效率,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知识进行改变[3]。有条理的将知识建立成相应的知识链,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将知识串联起来记忆,培养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建立学生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的课堂知识学习效率,减少课堂理论知识的讲解时间。基础会计知识是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基础,只有对基础部分的理论掌握扎实,才能够在实践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

3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会计教学方法的改进,首先要了解传统基础会计教学中存在问题和原因,将会课堂教学改进方法中有效规避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课堂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增加课堂教学中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将学生培养成为综合能力型的人才,提高基础会计教学中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2]隋春丽.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会计教学方法及其改进[j].企业改革与理,2016(16):119.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八

摘要:本文以工作情景为导向,通过实践工作过程和基础理论知识相结合,突出会计工作流程,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会计;实训;情景

培养大批能够适应本职工作的技能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目标,而这种人才的培养仅仅依靠课堂理论知识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还依赖于实训和顶岗实习等一系列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完成。

1高职基于工作情景的《基础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实践教学真实的工作情景缺失

基于工作情景的实践教学应以实际的工作过程为基础和条件,只有把学生放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情景中,学生的各种能力才能得到真实的锻炼和提高。

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基础会计实训教学环节单一,教学环境更是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虽然很多学校都建立了会计模拟的实训室,但是实训室的配置远远没有达到仿真的要求。

其中很多会计资料也都是虚拟的,与真实的工作场景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我们的实践教学中,学生也只能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指导来认识各种会计资料,比如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很难有机会接触到企业第一手的会计资料,缺少实务操作的经验。

1.2会计岗位分工的实践教学缺失

实际工作中会计岗位一般分为:会计主管、出纳、往来结算、固定资产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收入利润核算、稽核、会计电算化管理、总账报表等。

过度关注某一个岗位而忽视其他,学生在走向了真实的工作岗位后面临多种多样的问题就会茫然不知所措。

1.3手工实训与电算化实训相分离

《基础会计》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手工模拟实训,二是会计电算化操作。

其中手工模拟实训是基础,是会计工作的基本前提,只有熟练的掌握了手工账,电算化工作做起来才能更加得心应手。

在一些高职院校中,由于手工实训内容多而且繁琐,需要填制大量的凭证、账簿和报表,因此手工账逐渐受到冷落。

熟不知,手工账是基础会计课程实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被忽视。

2基于工作情景的高职《基础会计》实践教学的实现

2.1构建以工作情景为基础的实践教学体系

由于目前高职院校经费相对较少,对一些软件和硬件投入不足,使实践教学没有和真实的工作情景接轨。

针对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应增大硬件软件各种设施的投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完善实训室的虚拟环境,最大限度的模拟真实的工作过程。

2.2加强会计岗位分工的实践教学

在企业实际会计工作过程中,实行的都是岗位分工责任制,各岗位人员各司其职,彼此牵制,互相监督。

但在我们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环节中,对岗位分工责任制贯彻的不到位,很多教师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造成学生积极主动性不高,只有按照岗位分工责任制来开展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景中模拟学习才能使学生意识到每个岗位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

2.3加大手工账实训教学环节

大多数企业目前都通过相应的会计电算化软件来完成会计核算工作,但是手工实训仍然非常的重要,学生通过手工账的实训,对如何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报表会有进一步的认识,理解实际中会计工作是如何开展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进行非常有益。

所以在实训环节,教师应该强调手工账的重要性,指导学生认真的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在此基础上登记账簿和编报表,手工实训只能加强,不能放松。

2.4建立与会计实践环节相适应的企业实习基地

高职院校应该与当地企业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建立一批行之有效的实习实训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相关部门去实习,同时也可以邀请企业当中的专家到学校开展讲座,给学生讲解企业发生的各项真实业务,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黄秀华.如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9.

[2]刘春华.关于高职院校基础会计教学的若干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1.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九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劳动与技术这门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视学生探究能力培养被提高到了重要的位置。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要重视学生动手能力与动脑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懂得学习的方法,善于思考。本文主要结合小学劳动与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这门课的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对学生进行动手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学阶段抓起,这样对于学生主动思考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会促进学生发现问题的敏感度并提升到新的水平。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展开学习,通过自我探索掌握问题的答案,通过亲身试验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最终具备一定的探究性能力。在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中突出学生探究性能力的培养,是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就围绕小学劳动与技术课教学探讨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主动投身于学习,这些其实都是教学创新的根本目的所在。兴趣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要是对学习充满兴趣,就会在学习中切实体验到一种快乐,反之,则学习容易演变成学生的负担。所以教师一定要紧紧围绕教学创新的根本目的,把握小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的特点,科学引导,使学生能够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使得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最终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教师应当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怎样进行植物标本制作”这部分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将形状各异的叶子向学生展示,并提问,让学生思考:这些叶子都十分美丽,但是却特别容易腐烂,如何才能将这些叶子长久很好地保存下来呢?教师应当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褒扬为主,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对学生做好正确引导,努力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切实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课本内容,会想会说、还会做。课前已经布置学生搜集了不少的植物,下面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些植物是什么样的?我们能够将这些叶子进行植物标本制作。请同学生思考一下:植物标本有哪些用途?这样就会加深学生的记忆,也使得传统教学机械式灌输以课本为纲的模式被打破。积极有效的教学创新,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对于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具有显著的作用。

一门课程的教学重点以及教学主要方向,深受这门课程采用何种评价方法影响。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关于小学劳动与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评价也要突出探究化。实际上就是指,要突出鼓励与褒扬,突出对学生的积极评价,使学生在积极的表扬中不断取得进步,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发展创造条件。实际上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要使学生在情感上收获一种体验,能够在内心收获一种感悟。所以教学评价不能单纯局限于对学生的动手结果展开片面性评价,而应立足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对于具备较强操作能力,取得了优异成果的学生应当大力赞赏鼓励。但总体而言,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价,需要同时关注学生动手和动脑收获的经验,应当杜绝片面。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建有利的教学环境,使操作过程中具有性格差异各个层次水平的学生均可以实现各自积极的评价。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十

实际教学时,学生如果对一些事物产生了好奇,老师不能去阻止,而是应该合理的去进行引导,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愿意去学习,在不断丰富见识的情况下,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生而为人,必然会对一些新鲜的事物产生好奇,从而想去了解和探索,老师在教学时遇到学生对一些东西感到好奇,应该鼓励学生去接触和了解,而不是一味的去阻止,这样会限制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不再好奇,从而不再愿意去接受新的事物,就没办法推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是学生学习一些新事物的动力和表现,老师应该学会如何正确的去引导,让学生将好奇心转变为学习和探索的动力,从而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好奇,才愿意去创新,才会去创新。我们想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也是不错的方法。

2.2善于发现和对待创造型学生

在教学中,我们总会发现一些学生具有奇思妙想,可以创造和发明出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老师不应该去忽视这类学生,往往是这类学生会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老师在实际教学时,应该多去观察,对于那些具有奇思妙想的学生多去鼓励,合理地进行引导,让他们自己的奇思妙想变成现实,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那些热爱发明和创造的学生,老师应该多去给与帮助,鼓励他们不断去改进自己的发明创造,多去展示,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在以后能创造出更多好的东西为社会做贡献。老师的教育不仅仅是教学,而应该去发现学生,去培养学生。我们想要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善于发现和对待创造型学生也是很有必要的。

2.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在日常教学中,教学设计应该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通过一些有效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发展。学生在提出一些新的想法和思考角度时,老师应该去进行鼓励,并指导学生去进行验证和实践,让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培养和发展。学生想要发展,如果思维一层不变是不行的,老师应该去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培养,从而帮助学生得到发展。在实际教学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从而帮助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想要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也是很有必要的。

2.4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创新意识

在日常教学时,借助实验手段,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想法,然后通过实验得到验证,这样也可以保证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验存在很多的未知和不可控,在实际操作中会有很多的变数,学生去进行实验,就可以发现很多的变数,从而让自己的去适应这些变数,一步步养成自己的创新思维,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老师应该合理去进行利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创新意识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3结语

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都很重要,老师在实际教学时应该注重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金海棠.浅谈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学研究,(08).

[2]林应秀.探讨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03).

[3]丁艳华.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08).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十一

摘要:创新能力推动着我们社会的进步,科技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创新能力。我们想要让学生能够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具备创新能力,可以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可以有不同的思考,可以让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这样的学生才是真正的个体,而不是复制品,这样的学生才能促进我们整个国家的发展。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老师的实践和探索,这样才可以保证对学生正确的进行培养。本文主要针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初中生物;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让学生在面对一些问题时,可以有不同的思考方向,在面对同一事物时有不同的思考角度,这样发展下的学生才可能成长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推动祖国的发展和进步。现代教育,希望培养的学生是具备自己的特点的,具备自己的能力,所以应该去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去进行有效的培养,还需要老师不断去尝试和探索,从而找到正确的方法,来有效的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1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1.1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们这个社会想要发展,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创新能力,可以催生出很多新的产品,从而有效地帮助我们的社会发展,一些新的理念的出现,也需要打破常规,这样才可以让我们这个社会变得更加先进和文明。一个具备创新能力的社会,才可以出现更多新的事物,而不是局限于旧的事物中,没办法去进行发展和进步。创新能力,有助于去打破常规,让社会的发展更加的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从而更加符合整个世界的发展步伐。我们希望国家强大,那么创新能力必不可少,它可以带来很多发展,让很多东西都变得更加先进,从而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创新能力很难培养,但是作用却很大,老师应该在实际教学时去努力尝试。

1.2学生发展的需要

一个学生,如果没有创新能力,那么他就只会死读书,掌握书本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我们更希望学生可以很好地去运用知识,去实现创新,去促进自己的发展。具备创新能力,学生在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就会产生新的思考方向,思考角度,也许有的并不能得到好的结果,却可以带来不一样的效果,从而让学生变得更加全面。现代教育,希望培养不一样的学生,所以创新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让学生变得很有特色。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可以去不断思考和探索,去发现一些新的事物,去创造一些新的事物,从而推动自我和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希望学生去发展和进步,就应该在实际教学中去尝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十二

论文摘要:新课程的实施,赋予班主任角色更多新的内涵,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新的平台展现在班主任的面前。在新课改环境下,班主任的素质要求面临全新的挑战,其中班主任的能力素质要求在新课程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中学班主任的能力素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班主任能力素质

新课程最显著地特点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以新的教育理念思考教育学生的途径、方法和策略。这就给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其中,培养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对于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环节的。

一、新课程背景下的班主任能力素质的要求

1.培养敏锐的观察力。敏锐的观察力是班主任必具的能力素质之一。班主任要善于从学生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个性特点,找出其产生的原因及发展过程,探索教育的特点与规律。班主任只有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才能全面、深入了解学生。

2.熟悉每一个教育对象。清晰的记忆力可以使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外部特征和个性特征来认识学生。特别在一个新班面前,迅速、准确地叫出学生的名字将会缩短学生同班主任间的心理距离。班主任若能清晰地记住全班每个学生德、智、体各方面的发展情况,记住班集体举行过的活动或与个别学生交往的情况,就能在心理上征服学生,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可亲、可敬、可信,从而提高班主任的威望。

3.练就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渊博的知识,深邃的思想,有赖于语言去传播。高尚的情操,圣洁的灵魂,需借助语言来塑造。同样一句话,有的让学生“跳”起来,甚至记恨终身;而有的说得学生“笑”起来,留下终身难忘的深刻印象。班主任的语言,既非讨好卖乖的奉承,也非不负责任的姑息迁就,而是充满激情的艺术性语言。

4.拥有较强的应变能力。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直接管理者,既要认真贯彻好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也要针对学生情况开展各种工作。当出现意外事件时,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应变机智,即对教育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进行迅速巧妙而正确处理的应变能力。优秀的班主任对突发的问题能沉着应付,巧妙处理,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5.培养开拓性的探索能力。改革的浪潮,活跃的经济,开放的政策,都冲击着陈旧的、凝固的、僵化的教育习俗。如何针对学生的特点做好思想工作,探索班主任工作的新经验,是当前摆在班主任面前的非常重要的课题。

6.学会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当前,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吸取大量最新的社会信息,内容之广,传播之快,在教育史上都是空前的。与班主任相比,学生吸取信息面积广、份量大、质量杂、速度快,即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信息差”。这使得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教育效果也越来越差。另外学生大量吸取的信息难免良莠混杂,班主任要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能帮助学生明辨是非。

7.开拓进取的教学科研能力。班主任都要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因而班主任还必须具备优秀的教学能力,即引导学生学习、把握现代科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它是班主任树立与提高自己在学生中威望与信誉,提高教育工作效能的决定性条件之一。

8.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这要求班主任在组织和管理集体方面应具有很强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组织、培养、教育学生集体、统帅学生的综合教育才能。

9.拥有开展班级丰富多彩活动的能力。寓思想教育于各项有益活动之中,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能很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才多艺的班主任能带出一个生动活泼的班集体。

10.具备转化后进生的能力。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难点。有一定教育经验的班主任都把转化后进生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去抓。班主任要对他们有更多的关怀,给予多方面的积极引导,并要学会分析后进生后进的原因。对后进生要“雪中送炭”,切忌“雪上加霜”,严禁“落井投石”。情感投入、严格要求是班主任转化好后进生的良策之一。

二、班主任能力养成的策略和方法

1.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思想。在新时代,班主任面对的学生不再是一个等着灌水的空瓶子,而是一扇扇等待开启的大门。每一个学生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未知世界。能不能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是当今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一步。

(1)能够乐于请教、吸收精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位教师的教学都有他闪光的一面,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我们要养成互相借鉴的习惯,要做到文理渗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丰富和完善教育教学经验。

(2)能够勤于思考、善于反思。木棉先生说:“反思不是把自己的伤痕揭开来,而是把蒙在心上的黑布撕开;勇敢经历刮骨的疼痛之后,我们获得的是新生!”反思是个好习惯。在教育过程中免不了出现偏颇。通过反思,走出教育误区,感悟教育中的经验教训。善于把教育失误变成财富,这是一个教育者从普通教师走向教育家乃至教育专家的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3)能够学会宽容、真诚以待。泰戈尔说过:“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变得婀娜多姿、臻于完美。”面对学生的缺点错误,多些情感关怀,少些挖苦讽刺,多些耐心,少些急躁,学生将学会在宽容中自省,在鼓励中成长。宽容的教育会使班主任更加受学生尊敬和爱戴。

(4)要善于积累、厚积薄发。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越来越要求我们能善于储备、积累各种各样的精神食粮,班主任墨守成规、闭关自守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和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班主任要通过各种渠道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能量,与时俱进,只有当各种经验和知识达到相应水平时,积累的过程才会彰显其各种良好的素质和能力,厚积薄发。

2.铸就爱的灵魂,开创新的未来。爱是现代教育的第一法则,没有爱便没有现代教育。前教育部部长周济说:“把爱献给教育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教师的爱要求教师具有献身于教育的远大理想和热爱真理的精神,这种爱在班主任身上体现的最为突出。班主任的爱是一个班级的灵魂,爱能升华班主任的管理能力,爱也是一个拥有高超教育艺术的现代班主任应该具有的能力素质之一。

3.开拓创新精神、做时代先锋。班主任要立足两个支点——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精益求精的人文精神。这也是优秀班主任所必须具备的两种素质。班主任要在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取长补短,把握时代脉搏,以新思维、新办法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面对学生多样化的个性品质特征,多样化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要注重个体差异,优化教育形式,加强全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的结合,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精益求精,并形成无私奉献的人文精神。

4.学校搭建平台、个人展示才华。学校要生存发展,培养优秀班主任队伍很有必要。学校是教师的舞台,班级则是班主任施展才华的场所。学校要为班主任多提供崭露头角的机会和平台,为班主任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土壤。从培养方法来看:一是走出去请进来,与外界交流,学习优秀经验;二是在学校内部进行传帮带活动,让处于显性创造期的优秀班主任对处于预备期的青年班主任进行教育培养,促使他们迅速成长为优秀班主任。

面对鲜活的学校生活和学生群体,赋予教育实践以真实的意义,重新发现教育的价值,并在行动中努力实现这种价值,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走向专业化的根本标志。面对新的挑战,我们只有与时俱进,积极进取,终身学习,提升专业素质,才能不辜负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神圣使命,才能真正做一名发展型的班主任!

参考文献:

[1]何国明,班华主编.班主任与德育[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2](英)p.朗,范国睿.情感教育的国际透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3).

[3]张济正主编.学校管理学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4]唐云增主编.中小学班集体建设经验全书[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十三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对象有了全新的面貌,对待学生便有了新的要求。当代的学生知识见闻增广,信息反馈迅速,认知上反应敏捷、学习能力强,大多拥有一技之长。敢于反抗、敢于质疑,在社会适应方面的自觉性和选择性得到飞跃性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他们一方面渴望别人了解,另一方面又不了解别人,认为自己长大了,不喜欢别人管,行为上追求独立和自尊;意志行动的独立性尚未成熟,易受暗示,喜欢模仿;极力表现与众不同,有时行为过激甚至出格;崇拜明星,却不崇拜英雄;依赖网络,喜欢用火星文;爱看动漫不爱读书。同时,仍不能全面而恰当地评价和认识自己。因此,面对全新的教育对象班主任需要对自己的角色进行新的诠释,进行新的定位,形成适应时代与社会的管理风格。在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管理风格的正确定位是班主任工作的科学指南,是班主任专业化的催化剂,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十四

新课程理念下,我们的教育对象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的民主意识、自主意识、平等意识逐渐增强,学生呼吁平等和尊重。相应地,师生关系也发生了变化: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倍受推崇。这种背景之下,班主任的传统权威意识受到挑战,班级管理工作遭受挫折,班主任由此而衍生出职业倦怠。新时期,班主任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应顺应时代变化,实现由外在依附权威到内在实质权威的转化。

一、班主任要善于把“发号施令”转化成学生的集体意志

在制定班纪班规时,我事先并没有拿出自己的方案,而是请同学们积极献言献策,提出班级管理的建议。我把同学们的建议整合起来,打印成文本,分发给每一位同学,再由全班同学逐条讨论通过,最后形成班级法规,再打印成文本,人手一份。这样班纪班规就转化为全班同学的共同意志,无论是谁,违反了班规就触犯了集体意志,应受到大家的一致谴责。

班纪班规有效实施以后,班级的卫生、纪律、学习氛围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室从早晨打扫以后一直到下午放学,都保持得很干净;学生如果迟到了,星期五下午会自动留下来补习;学生的作业都能按时交上来。同学们看到班规给班级带来这么大的变化,并且自己也从班规中受益,就更加遵守班规了。

我还把这种方法推广到班级管理的其他方面(如运动会上班级口号的制定,座位的安排等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班主任要善于把显性权威转化为对学生精神的感召

我引导学生思想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周记与学生交流。在我看来,周记是学生与班主任沟通的一个重要桥梁。学生有些话当面不好跟老师说,就在周记里反映出来。当然,学生敢于说心里话的前提是,他认为自己说的话不会招来任何麻烦,而且还会受到老师的关注。有一个同学在周记中责难我,说我只注重班级卫生和纪律,不注重引导学生学习。他的周记不长,只有两百来字。这位同学在班级有一定的影响力。我知道,抓住了这位同学的心,就抓住了班级一部分学生。于是,我在他的周记本上做了回复,首先肯定他是一个热爱班集体、爱好学习的学生;其次,指出他的批评有失公允,我例举了班级管理中所做的.种种促进学生学习的事情;最后殷切希望他能在班级中发挥自己的组织才能,在学习上起带头作用。回复的全文有四百多字。这位学生被我诚恳的态度感动了,表示愿意接受我的观点。

三、班主任要善于把强制性权威转化为非强制性权威

训诫、处罚固然是一种教育的手段,但如果运用不当,有时会起反作用。所谓拍皮球越用力,皮球蹦得越高就是这个道理。y同学上课喜欢讲话,影响别人的听课,以至于没有哪一位同学愿意跟她同坐一桌。一次,数学老师把她带到我办公室,说她上课讲话严重影响了课堂纪律,要求我严厉处罚这位同学。我很清楚这位同学的学习成绩。她上课讲话,实在是因为听不懂。对这位同学的违纪行为,惩罚只能治标不治本,关键是要让她在课堂上有事可做。我知道她爱好写作,就要求她:只要上课不影响到别人,就可以看文学作品,或是写作。y同学欣然接受了我的要求,以后的课堂上她果真信守诺言。

在处理y同学的问题上,我设身处地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自然把我当成他们的朋友,师生对立消除了。教师也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树立了自己的威信。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的主体性突出了,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日渐成为时代的主流。班主任应深刻意识到:教师的权威不是为了限制学生的自由与发展,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自由与发展。而班主任正是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中实现了从传统的“外在依附权威”向“内在实质权威”的转化.

参考文献:

[1]佚名.破窗理论改造罪恶之城[j].青年博览,2009,(6).

[2]张丽丽.新型师生关系下的教师权威[j].黑河教育,,(5).

[3]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6,(5).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十五

摘要:结合目前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从注重体育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多开展体育活动、展现学生的体育风采等三个方面,研究培养学生自主体育锻炼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中学体育;自主体育锻炼;能力培养;体育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的建立,首先要做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学生才会主动地进行学习活动。在体育教学中,同样如此。学生的体质、体能以及身体发育状态,往往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以及后续的学习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多方面、多角度入手,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与活动,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体育锻炼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简要论述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体育锻炼能力。

一、注重体育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想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首先要做的是转换课堂的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在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体育锻炼时,很少会把课堂上的时间留给学生。学生往往只是跟随教师进行一下技能、技巧上的练习,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偏弱。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转变教学模式,将课堂上的时间尽量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独立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一个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例如,在开展篮球教学时,没有用满堂灌的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而是根据学生的体质、兴趣来进行合理分组,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比如,有的学生体质、体能较差,不适合篮球这种运动量很大的运动,尤其是女生对于这类运动的兴趣普遍较低。因此,在篮球教学过程中,可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分别配以不同强度的训练。一般集中教学时间最多持续二十分钟,后二十五分钟则组织学生自己寻找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比如练习运球、传球、投篮等,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尝试组队进行对打。这样一节课下来,由于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学生自由的练习时间,学生对于篮球的兴趣基本处于中上水平。

二、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来组织教学活动。合作型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爱好,合理地进行分组。尤其是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让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顺利。比如,喜欢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的学生,可以组成一个六人兴趣小组;喜欢篮球的学生,可以组队进行对打及训练。例如,教完整个课程的学习内容之后,可以采取分组训练方式。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进行小组的组建,全班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的学习合作小组:一是小团体的学习兴趣小组,二是大团体的学习兴趣小组。小团体的学习兴趣小组,主要是两人或者四人的体育活动,比如羽毛球、乒乓球;大团体的学习兴趣小组,则是足球或者篮球类运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兴趣能够得到充分培养,有利于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培养。

三、多开展体育活动,展现学生的体育风采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的课内、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这也是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让学生收获体育锻炼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一般来说,体育教师开展的体育活动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课内的竞技类体育活动,这种活动有很强的竞争性,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第二种是课外的拓展体育活动,这种活动一般是大型的较为正规的体育活动,竞争性由运动本身的`性质所决定。体育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参加这种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育水平。例如,在期中阶段,可以专门开展乒乓球班级竞赛,让体育委员进行整个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学生的参与度很高,课堂氛围十分热烈,竞赛进行很顺利。学生激烈角逐,前三名同学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又如,学校每年开一次运动会,这也是激发学生运动积极性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根据自己的运动特长选择合适的竞赛项目。这能让学生很好地锻炼自己的体育能力和水平,并且获得更大的展现自我的平台。

四、结束语

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教会学生体育锻炼技能,更为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体育锻炼意识,让学生自主地开展体育锻炼活动,学会将体育锻炼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要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能力,体育教师可以从兴趣激发、教学活动组织方式、体育素养提升、活动开展这四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教师要注重体育课堂教学的开放性,给予学生自主锻炼的时间与空间;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合作型的学习模式为活动开展方式;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收获成就感与满足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体育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陈斌.浅析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j].教育周刊,2013(02).

[2]周翌.高年级体育的有效教学与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培养[j].教育科研论坛,(11).

[3]缪书岳.体育活动课中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方法[j].教学与管理,(06).

[4]宋志臣.浅析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培养[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

相关范文推荐

    学校做核酸的新闻稿例文 学校核酸检测新闻稿(模板8篇)

    在这个新的开始之际,我谨代表全体员工向各位来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撰写欢迎词时,应该注意避免使用太过庸俗和陈腐的词句,以免让读者产生审美疲劳。Ladiesand

    最新学生申请书贫困补助(通用11篇)

    入党申请书的撰写是我们充分展示自己党性和人格魅力的机会,需要充分准备和认真对待。以下是一些关于党员转正申请书的实例,供大家参考和鉴赏。学生申请书贫困补助篇一领导

    最新雪的经典唯美诗词(实用10篇)

    在实现个人梦想的过程中,励志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力量,它可以鼓舞我们勇往直前,不畏艰难险阻。在写励志总结时,我们可以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通过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来

    最新班长竞选学生演讲稿(通用15篇)

    演讲稿可以让小学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培养自信心和沟通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分钟心理疏导练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班长竞选学生演讲稿篇一尊敬的老师,亲爱的

    2023年上下句对称的霸气句子(优秀8篇)

    岗位职责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在编写岗位职责时,应充分考虑工作流程和环节,确保工作顺畅和高效。岗位职责范文中包含了一些典型的工作职责和要求,你可以从中

    最新高二英语学期教学计划工作目标(汇总8篇)

    通过职业规划,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从而实现个人的职业目标和追求。以下是一份实用的规划计划样本,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高二英语学期教学计划工作目标

    为了美人的诗句(模板16篇)

    在我们的文化中,典礼扮演着凝聚团队精神和强化社会关系的重要角色。典礼的筹备工作包括场地的选择、人员的组织和活动的安排等方面。接下来是一些关于典礼的总结案例,供大

    足球比赛方案设计(汇总8篇)

    广告策划需要对市场和消费者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推广方案。看看以下整改范文,或许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足球比赛方案设计篇一1、能

    2023年大班春季班级班务计划(汇总17篇)

    大学规划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专业课程的重要性和与实际工作的联系,提前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学期计划范文,希望对你的学期规划有所帮助。大班春

    最新驻村十一国庆节活动简报(优秀8篇)

    追求梦想需要付出努力和坚持,励志就是那股无形的力量,让我们勇往直前,不言放弃。在付出努力的同时,如何保持身心的平衡和健康?励志总结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写作形式,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