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我成长我担当班会说课稿(优质8篇)

时间:2023-10-12 作者:灵魂曲最新我成长我担当班会说课稿(优质8篇)

范文范本的价值在于对内容和形式的双重把握,既要注重内涵,也要注重表达方式。【岗位职责范文5】

我成长我担当班会说课稿篇一

各位评委: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担当,我成长》。下面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我的设计思路。

当前我们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平日家长包办太多,这种先天的娇贵和后天的溺爱造成了他们责任感不强,他们不清楚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更不清楚自己由于角色不同所应承担的责任。而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基础,所以认清角色与责任,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1、借助典型人物的事迹,让学生从榜样中汲取力量,端正面对责任的态度。

2、通过游戏,了解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在不同的角色中担当不同的责任。

3、通过实践行动,让学生明白担当责任不能流于形式,流于口号,要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

课前准备好多媒体幻灯片、背景音乐。

本次班会课我设计了三个活动:“活动一”(感知篇):观事迹,话主题;“活动二”(体验篇):角色变变变;“活动三”(实践篇):小肩膀,担责任。

本活动的重点是认识“责任”这一主题,由于学生对这一概念比较模糊,我采用视频播放的形式,通过身边、国外、同龄三个维度的事迹,让学生感知责任这一主题。

活动一:

1、看视频,结合“解说词”思考:这里的主人公为什么要这样做?

2、小组交流,确定一名代表全班汇报。

活动一中,我通过多媒体播放了三段简短的视频:

1、爱心大使——赵小亭事迹。

2、雨果的《船长》哈尔威事迹。

3、全国十大真情人物——马鹏飞事迹。

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明白是“责任”演绎了这一幕幕人间大爱。

有了对“责任”的初步感知,我在活动二中通过一个小游戏“角色变变变”,让学生明白一个人在不同处境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

俗话说:一个人最难认识的是自己。每个人因所处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其所扮演的角色必然也在不断变化,如在家里,你是父母的儿女,在学校你又成了老师的学生……角色这种迅速变化和交差变化对小学生来说很难适应,认清自己的角色其实是本课的一大难点。

活动二:

1、根据幻灯片出现的人物,举出自己手中的角色牌。

爸爸

阿姨

同学

老师

2、交流:通过这个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本活动旨在化难为易,让学生在游戏中分清一个人的角色,为活动三进入角色,担当责任作铺垫。

我们教育目的不是培养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无论什么思想,如果没有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都是无效的。因此,本节班会课的落脚点是教育学生担当责任要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基于以上认识,我设计了活动三:小肩膀,担责任,以行动深化主题。

活动三:

1、想一想:这堂课“我”的角色是什么?应该担当什么责任?

你做到了吗?自我评价一下吧!

2、组内交流。

3、展示交流。

这里,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把本课的主题落实到当前的自身,让学生认清课上自身的角色定位,如:自己是学生,认真学习是责任;自己是组员,学会与人合作是责任;自己是听众,学会倾听是责任;自己是组长,组织组员开展活动是责任……这样,学生就觉得原来责任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担当责任应该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最后我通过一张表格来检测这堂班会课的学习效果。

【检测反馈】

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责任卡,写一写你承担的责任吧!

课堂小结: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人因分工、身份不同而具有多种社会角色,每一种社会角色都要求他承担相应的责任。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行动起来,担负起我们应有的责任吧。

本节课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这样的指导思想:整个教学思路以认知发展为主线,情意发展为内容,交流互动为呈现形式,尽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体验情感、发展能力。

以上就是我本次班会课的初步构思,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我成长我担当班会说课稿篇二

______题记

我想我们先拥有的是亲情的担当,父母、亲人他们用亲情去关心爱护这我们,所以我认为我们先拥有的便是亲情的担当;然后我们慢慢长大,我们有了朋友,我们收获了友谊,于是我们学会了友情的担当;之后我们长大成人,步入社会,我们便又学会了责任的担当;终有一天我们成家立业了,那时候我们便又有了家庭的担当。

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所需要的担当越来越多,亲情的担当需要我们学会爱护家人,维护家人,用心去包容她们,所以我们应该少一些任性,多一些温暖;友情的`担当需要我们去真挚的心去对待朋友,用宽广的胸怀去接纳他们,所以我们应该少一些计较,多一份宽容;责任的担当需要我们用心去付出,用行动去实践,所以我们应该少一些高谈阔论,多一些真挚行动;家庭的担当则需要我们用心,用爱,用真诚,用行动用一切来呵护一个家庭,我们应该给予家庭更多的温暖和爱护,而不是冰冷带给家人。

我们感谢成长之路,成长之路上我们学会了取舍,宽容和理解,担当和责任,如果说成长是一棵树,那么成长之路就是由树苗长向大树的历程,而担当便是那越来越粗壮的树干!

我成长我担当班会说课稿篇三

也许,他们还小,这是第一次犯罪。

因为承担是需要勇气,但成长也同样需要承担。作文

小学六年级时,在最后一堂自习课时,全班同学都在安静地写作业,班主任则满足地看着这个安详的教室。

突然,一团白色的指团像针一般扎在同学们的眼球之中。

是谁?到底是谁?本来打扫的一尘不染的教室顿时显得十分肮脏。

老师快要闭紧的双眼顿时睁得雪亮雪亮的,严厉的目光扫视着我们。

“是谁扔的纸团,请那位同学捡起来。”

本来就十分安静的教室显得更加鸦雀无声。但仍是没有谁去拣纸团。

“是谁扔的纸团,请那位同学拣起来。”老师又说了一遍,声音提高了几分。

终于,有一位同学拣起了那团纸,抬手一扔,纸团在空中漂亮的一个回旋,进了垃圾桶。

定睛一看,天哪!竟然是班里出了名的老实人吴!没想到是她扔的!

同学们也用复杂的眼光看着她。那目光有惊讶,有愤怒,有惋惜……

“吴同学,你为什么随便扔垃圾呢?”老师望着她的双眼说。

“老师……不……不是我。”一直低着头的吴突然抬头,她的眼睛红红的。

“什么嘛!明明就是你!”琳生气地大叫。

“老师,对不起,纸团是我扔的……”我终于勇敢的站起来,承认错误。

当我看到吴伤心的表情时,我突然想到一句话:自己犯下的错就要自己承担。

或许老师会对我失望,父母也会责备我,但我明白了只有勇于承担自己的行为,才能在人生的大海里扬帆勇进!

成长因勇于承担而更精彩。

我成长我担当班会说课稿篇四

记得一年级的时候,我被老师和同学选为管理担当。当时我那个高兴劲儿,就甭提了。总是一有机会,就表现自己。后来,在老师和爸爸妈妈的耐心指导下,我渐渐明白了,担当不是一种虚荣,而是一种责任。担当也不是一种炫耀,而是一种动力。

说起担当,还让我想起二年级时的一件小事,给我触动很大。有一天,班上有一位纪律委员临时有事,让我帮助代管一下班级纪律。因为每天都有一位管理担当或纪律委员管理班级纪律,那天恰好不是我的职责。我就随口说:“今天也轮不到我管呀!”话说出口,我根本没有顾及到对方的感受,那位纪律委员急得脸都红了。但我转念一想,既然我是班级的管理担当,不管是不是我的职责,我都应该负起责任。一个自私的人当不好管理担当。想到这里,我马上缓和了语气,说:“那就让我来吧。”从那以后,不管是别人需要帮助或者班级里的一些小事,我都会当成自己的事来做,而且会用心做好。担当,就应该从一点一滴做起。做好老师的小助手,做好同学的小帮手,和大家共同进步,为班级增光添彩。

如今,我已经是三年级的小学生,对担当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我一定要珍惜老师对我的关爱与培养,懂得配合,懂得尊重,懂得付诸行动,依靠集体的力量不断提升自己。我更要向高年级的同学学习,给低年级的同学做出榜样。

在担当中快乐成长,在成长中敢于担当。做一名让家长放心、让同学信任、让老师称赞的好学生。

《我成长我担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我成长我担当班会说课稿篇五

尊敬的各位评委:

您们好!

我是第二号参赛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八年级主题班会——《我成长,我担当》。下面,我将从这节课的设计背景、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七个方面进行说课。敬请各位专家评委指正。

当前,我们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平时家长们的溺爱,包办太多,这种先天的娇生惯养和后天的溺爱造成了他们责任感不强,他们不清楚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更不清楚自己由于角色不同所应该承担的责任有哪些。而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基础,所以,认清角色与责任,让学生“知责任、明责任、担责任”对成长中的初中学生来说显得非常重要。为此,我根据这一需要设计了这节以《我成长,我担当》为主题的班会课。

1、通过本节班会课活动的开展与交流,我想让我班的孩子们认识到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每个人都应该热爱自己,敬畏生命,快乐成长,学会担当,做一个“知责任、明责任、担责任”的人,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并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通过参与本节班会课活动,学生能够明确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对他人应尽的责任。

3、通过本节班会课活动的开展与交流,能使同学们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步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为了使这节班会课的教学目标顺利达成,课前需要做一定的活动准备。分为教师准备和学生准备二块进行。

教师准备:搜集大量的和爱岗敬业、责任及担当等有关的资料、视频、图片、案例等。

学生准备:

1、课前搜集爱岗敬业、责任担当的相关故事。

2、排演情景剧、诗朗诵、小品等,要求同学们自创、自编、自导、自演、自娱自乐、自感自悟!

教学重点:这节课,要让学生们理解(感受)到责任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生们要学以致用,逐渐成为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

根据本节课的主题和具体内容,结合初中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认知规律及认知基础等因素,我准备采用讲述法、课堂讨论法、学生互动交流法、表演节目、举例子等方法来完成本节课教学内容。

学生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探究方法,充分地调动初中年级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他们尽可能的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去感知、体验、思考、收获,以达成最初的教学目标,并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根据本次班会的主题、教学目标,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设计了“情境导入”、“互动平台”、“拓展延伸”、“课堂小结”四个教学环节。

(一)情境导入

由视频引入,播放视频《5。12地震的一瞬间》。视频中,由于教师的尽职尽责挽救了许多生命,通过视频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们说出“责任”主题词,让学生以前人作为自己的学习榜样。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责任感;为什么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怎样做才是有责任心的人呢?由此,导入这节主题班会课。

(二)互动平台

1、学生观看视频《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乡村教师郑光和》。

2、学生表演情景剧《最美司机》。

3、学生诗朗诵《天使是什么》。

首先让我们来理解“责任”的含义。(幻灯片显示)

1、“责任”是分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该做的工作。

2、“我的责任”有哪些?

(教师明确):人生于社会,享有人生的权利,也要尽人生的责任和义务。人生责任包括哪些?我们一起来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本节课的第三个环节——“拓展延伸”。

(三)拓展延伸

1、设计小品《今天谁值班》,让我们看到周围的不和谐的音符,同时安排孩子们对小品“议一议”。让同学们各抒己见,以此,过渡到话题讨论“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还有哪些不负责任的行为?这些不负责任的行为,对我们的社会和生活有哪些危害?”通过正反两方面的讨论来纠正同学们的错误行为,进一步增强做一个爱岗敬业、有责任心的好孩子的决心。

2、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演一演常见的责任方面的故事。通过典型事例充分感受责任心体现在平时点滴小事之中,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

3、让学生宣誓,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通过宣誓引起孩子们思想上的共鸣。

4、联系实际,讨论并明确“我的责任”。

(教师明确):一个人在不同阶段中,在不同场合里都会拥有不同的身份,担当不同的角色。但不论担当什么角色,都要负起角色责任。

a、接下来要求学生按下面的方式简要回答,以了解自己具有不同的角色,而产生不同的责任。

在家庭,我是子女,我的'责任是孝敬父母、承担家务、好好学习等;在学校,我是学生,我的责任有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努力学习、热爱集体等;在社会,我是公民,我的责任有遵纪守法、以良好行为创造美好的社会等。

(教师提示: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责任。如子女应该孝敬父母长辈,承担一定的家务,为父母长辈分忧等;如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要尊敬老师,努力学习,同学的责任,同学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等;而担任社会角色时,作为一个公民,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等社会规范,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由于这些角色经常是重叠的,责任也就是多重性的;一个角色有时同时承担着多种责任。)

b、结合平时实践活动,请学生谈谈担任不同角色时有哪些不负责任的行为。

举例:比如有的同学不认真做值日工作;有的同学熄灯之后喜欢讲话;有的同学认为学校各种活动与己无关;有的同学经常和父母吵架,甚至以不读书为借口失踪几天;有的同学结识社会青年,参加打架斗殴等等。

c、畅所欲言:“我的责任”。

在家、在校、在社会,我该怎样负起我的责任?要求:把行为具体化,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可结合自身的生活、学习,具体谈谈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

(学生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老师明确):在我看来,责任感不仅表现在对自己的学业上,要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还表现在对校园生活和班级生活方面的态度上。

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先生在他的《饮冰室全集》中这样论述责任: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生第一乐事当然就是这责任的完成。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长久,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所以,希望同学们时时记得身上背负的重任,为家人,为自己,为社会,为别人负起自己的一份责任吧!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只是一株小树苗,但只要你学会负责,学会担当,明天你就是国家的栋梁!谨记:没有责任心的人是一个自私的人;拥有责任心的人是一个成功的人!

同学们还要知道:向今天负责的人,才是对自己负责的人。现在的你不知有没有对小时候的你所做的事感到后悔?怎么才能对那个今后的你负责呢?答案只有一个:对今天负责,抓住今天的机会,为今后的你打好基础!

在《责任之歌》的音乐声中结束本节主题班会课。

本次以《我成长,我担当》为主题的班会,不仅给同学们增添了一次锻炼自我的机会,也给有才华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更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有责任心、爱岗敬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这次班会课,同学们更加了解如何更好的做到成为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这也是我们开展这次主题班会课的最大初衷。

以上,是我这节《我成长,我担当》主题班会课说课的全部内容,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专家评委及同仁们批评指正。第二号选手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我成长我担当班会说课稿篇六

一、说本次班会课的“教学设计背景”

当前,我们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平时家长们的溺爱,包办太多,这种先天的娇生惯养和后天的溺爱造成了他们责任感不强,他们不清楚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更不清楚自己由于角色不同所应该承担的责任有哪些。而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基础,所以,认清角色与责任,让学生“知责任、明责任、担责任”对成长中的初中学生来说显得非常重要。为此,我根据这一需要设计了这节以《我成长,我担当》为主题的班会课。

二、说本次班会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班会课活动的开展与交流,我想让我班的孩子们认识到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每个人都应该热爱自己,敬畏生命,快乐成长,学会担当,做一个“知责任、明责任、担责任”的人,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并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通过参与本节班会课活动,学生能够明确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对他人应尽的责任。

3、通过本节班会课活动的开展与交流,能使同学们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步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三、说本次班会课的“教学准备”

为了使这节班会课的教学目标顺利达成,课前需要做一定的活动准备。分为教师准备和学生准备二块进行。

教师准备:搜集大量的和爱岗敬业、责任及担当等有关的资料、视频、图片、案例等。

学生准备:

1、课前搜集爱岗敬业、责任担当的相关故事;

2、排演情景剧、诗朗诵、小品等,要求同学们自创、自编、自导、自演、自娱自乐、自感自悟!

四、说本次班会课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这节课,要让学生们理解(感受)到责任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生们要学以致用,逐渐成为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

五、说本次班会课的“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主题和具体内容,结合初中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认知规律及认知基础等因素,我准备采用讲述法、课堂讨论法、学生互动交流法、表演节目、举例子等方法来完成本节课教学内容。

学生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探究方法,充分地调动初中年级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他们尽可能的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去感知、体验、思考、收获,以达成最初的教学目标,并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六、说本次班会课的“教学过程”

根据本次班会的主题、教学目标,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设计了“情境导入”、“互动平台”、“拓展延伸”、“课堂小结”四个教学环节。

(一)情境导入

由视频引入,播放视频《5。12地震的'一瞬间》。视频中,由于教师的尽职尽责挽救了许多生命,通过视频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们说出“责任”主题词,让学生以前人作为自己的学习榜样。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责任感;为什么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怎样做才是有责任心的人呢?由此,导入这节主题班会课。

(二)互动平台

1、学生观看视频《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乡村教师郑光和》;

2、学生表演情景剧《最美司机》;

3、学生诗朗诵《天使是什么》。

首先让我们来理解“责任”的含义。(幻灯片显示)

1、“责任”是分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该做的工作。

2、“我的责任”有哪些?

(教师明确):人生于社会,享有人生的权利,也要尽人生的责任和义务。人生责任包括哪些?我们一起来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本节课的第三个环节――“拓展延伸”。

(三)拓展延伸

1、设计小品《今天谁值班》,让我们看到周围的不和谐的音符,同时安排孩子们对小品“议一议”。让同学们各抒己见,以此,过渡到话题讨论“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还有哪些不负责任的行为?这些不负责任的行为,对我们的社会和生活有哪些危害?”通过正反两方面的讨论来纠正同学们的错误行为,进一步增强做一个爱岗敬业、有责任心的好孩子的决心。

2、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演一演常见的责任方面的故事。通过典型事例充分感受责任心体现在平时点滴小事之中,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

3、让学生宣誓,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通过宣誓引起孩子们思想上的共鸣。

4、联系实际,讨论并明确“我的责任”。

(教师明确):一个人在不同阶段中,在不同场合里都会拥有不同的身份,担当不同的角色。但不论担当什么角色,都要负起角色责任。

a、接下来要求学生按下面的方式简要回答,以了解自己具有不同的角色,而产生不同的责任。

在家庭,我是子女,我的责任是孝敬父母、承担家务、好好学习等;在学校,我是学生,我的责任有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努力学习、热爱集体等;在社会,我是公民,我的责任有遵纪守法、以良好行为创造美好的社会等。

(教师提示: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责任。如子女应该孝敬父母长辈,承担一定的家务,为父母长辈分忧等;如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要尊敬老师,努力学习,同学的责任,同学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等;而担任社会角色时,作为一个公民,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等社会规范,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由于这些角色经常是重叠的,责任也就是多重性的;一个角色有时同时承担着多种责任。)

b、结合平时实践活动,请学生谈谈担任不同角色时有哪些不负责任的行为。

举例:比如有的同学不认真做值日工作;有的同学熄灯之后喜欢讲话;有的同学认为学校各种活动与己无关;有的同学经常和父母吵架,甚至以不读书为借口失踪几天;有的同学结识社会青年,参加打架斗殴等等。

c、畅所欲言:“我的责任”。

在家、在校、在社会,我该怎样负起我的责任?要求:把行为具体化,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可结合自身的生活、学习,具体谈谈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

(学生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老师明确):在我看来,责任感不仅表现在对自己的学业上,要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还表现在对校园生活和班级生活方面的态度上。

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先生在他的《饮冰室全集》中这样论述责任: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生第一乐事当然就是这责任的完成。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长久,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所以,希望同学们时时记得身上背负的重任,为家人,为自己,为社会,为别人负起自己的一份责任吧!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只是一株小树苗,但只要你学会负责,学会担当,明天你就是国家的栋梁!谨记:没有责任心的人是一个自私的人;拥有责任心的人是一个成功的人!

同学们还要知道:向今天负责的人,才是对自己负责的人。现在的你不知有没有对小时候的你所做的事感到后悔?怎么才能对那个今后的你负责呢?答案只有一个:对今天负责,抓住今天的机会,为今后的你打好基础!

在《责任之歌》的音乐声中结束本节主题班会课。

我成长我担当班会说课稿篇七

各位老师好。接下来说说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意图首先,我谈一下主题的选取意图。今天的主题班会是以“心中有他人”为核心进行的。主要载体是“角色互换”的系列体验活动。之所以要选择这一内容,是因为学生进入高年级,特别是五年六年之后,班级干部工作就越来越难做了。工作量大,任务多,因而工作热情不高。而普通同学感受不到班干部的辛苦,不理解班干部的工作,甚至出现不听班干部要求的现象。为了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激发工作热情,增进同学间的相互理解,使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为他人着想,决定召开此次班会。

二、活动目标这节班会课要实现以下3个目标:

1、组织学生开展“心中有他人--角色互换”系列体验活动,通过角色互换,体验班级干部工作,感受班级干部工作的艰辛。

2、通过实践体验、交流感受、畅谈收获、促动感悟、能力提升。引导学生遇事能换位思考,从而树立心中有他人的思想。

3、增进同学间的了解,增强班级凝聚力。

三、活动准备课前我做了这样的准备工作:首先,在班级中开展“心中有他人--角色互换”体验活动。让每个孩子都做一周的班级干部,感受不同的班干部工作,体验班级干部的辛苦。并且记录学生活动过程,也让学生记录自己在活动中的点滴感受。接下来,引导孩子总结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以及活动对自己产生的影响。然后确定班会流程,安排班会主持人,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召开班会。

四、活动过程在内容与活动流程上,我通过以下的环节来实现:

(一)导入由我来读一封班干部来信,主要内容是叙述自己的工作烦恼,并提出辞职。以此来展示班级中存在的问题,介绍开展本次活动的原因。

(二)主持人宣布主题班会开始,用多媒体课件来回顾本次活动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这一环节可以再次把学生带回活动之中,唤起他们的记忆,激活学生思维。

(三)谈感受。请同学畅谈自己做班级干部的感受。这一环节请五位同学谈感受。他们分别体验的是五位班干部的工作,工作中充分感受到了班干部工作的辛苦。理解了班干部的工作。并表达了自己对班干部的理解与敬重。

(四)、说收获。同学交流自己做班干部的收获。这一环节依然是五位同学谈收获。在这次体验活动中,同学们的收获是方方面面的。有些同学体验到了为人服务的快乐,有些同学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更多的同学懂得了为他人着想的道理。还有些同学性格有了改变,勇敢了,开朗了。

(五)、话促动。接下来,由同学谈本次体验活动给自己的启示及促动。很多同学在活动中意识到自己的自私、自己的不足,并逐渐在活动中改正。这一环节就由他们讲述活动前后自己的心态,自己的变化。

(六)、比能力。这一环节由两项内容构成,首先是怎样处理同学间的矛盾?表演同学间闹矛盾。情境,让学生现场处理,现场评判,评选金点子奖。第二项内容是设计并主持一次晨会,主题是《新闻早早报》。活动前学生上交一份设计方案,从中挑选优秀方案进行现场展示,评委评判,评出金话筒奖。活动中每个同学都得到了锻炼,能力都有提升。这一环节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展示的平台,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接下来是班级干部的诗朗诵:《我愿意》。以此来表达愿意为同学服务的决心。最后是班主任总结。布置下一次体验活动内容。

最后我想说,我们的孩子们已经步入人生最美的一段年华,我们应该责无旁贷地引领孩子们走出自我的狭隘空间,走向心中有他人的博大世界,形成建康个性和健全人格,走好这一段人生之路。谢谢大家!

聂春梅

[《我体验,我成长》主题班会说课稿(七年级上册)]

我成长我担当班会说课稿篇八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八年级主题班会――《我成长,我担当》。下面,我将从这节课的设计背景、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本次班会课的“教学设计背景”

当前,我们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平时家长们的溺爱,包办太多,这种先天的娇生惯养和后天的溺爱造成了他们责任感不强,他们不清楚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更不清楚自己由于角色不同所应该承担的责任有哪些。而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基础,所以,认清角色与责任,让学生“知责任、明责任、担责任”对成长中的初中学生来说显得非常重要。为此,我根据这一需要设计了这节以《我成长,我担当》为主题的班会课。

二、说本次班会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班会课活动的开展与交流,我想让我班的孩子们认识到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每个人都应该热爱自己,敬畏生命,快乐成长,学会担当,做一个“知责任、明责任、担责任”的人,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并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通过参与本节班会课活动,学生能够明确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对他人应尽的责任。

3、通过本节班会课活动的开展与交流,能使同学们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步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三、说本次班会课的“教学准备”

为了使这节班会课的教学目标顺利达成,课前需要做一定的活动准备。分为教师准备和学生准备二块进行。

教师准备:搜集大量的和爱岗敬业、责任及担当等有关的资料、视频、图片、案例等。

学生准备:

1、课前搜集爱岗敬业、责任担当的相关故事;

2、排演情景剧、诗朗诵、小品等,要求同学们自创、自编、自导、自演、自娱自乐、自感自悟!

四、说本次班会课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这节课,要让学生们理解(感受)到责任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生们要学以致用,逐渐成为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

五、说本次班会课的“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主题和具体内容,结合初中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认知规律及认知基础等因素,我准备采用讲述法、课堂讨论法、学生互动交流法、表演节目、举例子等方法来完成本节课教学内容。

学生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探究方法,充分地调动初中年级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他们尽可能的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去感知、体验、思考、收获,以达成最初的教学目标,并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六、说本次班会课的“教学过程”

根据本次班会的主题、教学目标,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设计了“情境导入”、“互动平台”、“拓展延伸”、“课堂小结”四个教学环节。

(一)情境导入

由视频引入,播放视频《5。12地震的一瞬间》。视频中,由于教师的尽职尽责挽救了许多生命,通过视频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们说出“责任”主题词,让学生以前人作为自己的学习榜样。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责任感;为什么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怎样做才是有责任心的人呢?由此,导入这节主题班会课。

(二)互动平台

1、学生观看视频《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乡村教师郑光和》;

2、学生表演情景剧《最美司机》;

3、学生诗朗诵《天使是什么》。

首先让我们来理解“责任”的含义。(幻灯片显示)

1、“责任”是分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该做的工作。

2、“我的'责任”有哪些?

(教师明确):人生于社会,享有人生的权利,也要尽人生的责任和义务。人生责任包括哪些?我们一起来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本节课的第三个环节――“拓展延伸”。

(三)拓展延伸

1、设计小品《今天谁值班》,让我们看到周围的不和谐的音符,同时安排孩子们对小品“议一议”。让同学们各抒己见,以此,过渡到话题讨论“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还有哪些不负责任的行为?这些不负责任的行为,对我们的社会和生活有哪些危害?”通过正反两方面的讨论来纠正同学们的错误行为,进一步增强做一个爱岗敬业、有责任心的好孩子的决心。

2、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演一演常见的责任方面的故事。通过典型事例充分感受责任心体现在平时点滴小事之中,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

3、让学生宣誓,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通过宣誓引起孩子们思想上的共鸣。

4、联系实际,讨论并明确“我的责任”。

(教师明确):一个人在不同阶段中,在不同场合里都会拥有不同的身份,担当不同的角色。但不论担当什么角色,都要负起角色责任。

a、接下来要求学生按下面的方式简要回答,以了解自己具有不同的角色,而产生不同的责任。

在家庭,我是子女,我的责任是孝敬父母、承担家务、好好学习等;在学校,我是学生,我的责任有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努力学习、热爱集体等;在社会,我是公民,我的责任有遵纪守法、以良好行为创造美好的社会等。

(教师提示: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责任。如子女应该孝敬父母长辈,承担一定的家务,为父母长辈分忧等;如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要尊敬老师,努力学习,同学的责任,同学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等;而担任社会角色时,作为一个公民,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等社会规范,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由于这些角色经常是重叠的,责任也就是多重性的;一个角色有时同时承担着多种责任。)

b、结合平时实践活动,请学生谈谈担任不同角色时有哪些不负责任的行为。

举例:比如有的同学不认真做值日工作;有的同学熄灯之后喜欢讲话;有的同学认为学校各种活动与己无关;有的同学经常和父母吵架,甚至以不读书为借口失踪几天;有的同学结识社会青年,参加打架斗殴等等。

c、畅所欲言:“我的责任”。

在家、在校、在社会,我该怎样负起我的责任?要求:把行为具体化,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可结合自身的生活、学习,具体谈谈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

(学生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老师明确):在我看来,责任感不仅表现在对自己的学业上,要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还表现在对校园生活和班级生活方面的态度上。

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先生在他的《饮冰室全集》中这样论述责任: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生第一乐事当然就是这责任的完成。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长久,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所以,希望同学们时时记得身上背负的重任,为家人,为自己,为社会,为别人负起自己的一份责任吧!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只是一株小树苗,但只要你学会负责,学会担当,明天你就是国家的栋梁!谨记:没有责任心的人是一个自私的人;拥有责任心的人是一个成功的人!

同学们还要知道:向今天负责的人,才是对自己负责的人。现在的你不知有没有对小时候的你所做的事感到后悔?怎么才能对那个今后的你负责呢?答案只有一个:对今天负责,抓住今天的机会,为今后的你打好基础!

在《责任之歌》的音乐声中结束本节主题班会课。

七、说本次班会课的“教学反思”

本次以《我成长,我担当》为主题的班会,不仅给同学们增添了一次锻炼自我的机会,也给有才华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更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有责任心、爱岗敬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这次班会课,同学们更加了解如何更好的做到成为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这也是我们开展这次主题班会课的最大初衷。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