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陶渊明桃花源记教案大全(18篇)

时间:2023-12-22 作者:HT书生

教学工作计划应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内容,确保教学全面有效。小编为大家汇总了一些编写教学工作计划的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最新陶渊明桃花源记教案大全(18篇)篇一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两岸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芳香的青草鲜艳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十分奇怪。便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的好像有点光亮。(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最初,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详细的一一作了回答。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做饭来款待他。村子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所以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这里的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说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名叫刘子骥的人,是位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但是没有实现,他不久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拓展阅读:《桃花源记》的艺术特色。

一、文质兼美情境俱佳。

《桃花源记》虽不是诗作,但也表现了一个诗人明朗清新、朴实自然的文笔。《桃花源记》就文字而言,可谓精矣,笔墨不多,着实让人百读不厌。文章以武陵人的行踪为线索,为我们勾画了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幸福生活美景——世外桃源。究其醉人的艺术魅力在于:

1、动人的意境。

所谓意境,就是作者把强烈的感情倾注在描写的对象上,创造出可见可闻而又使人感动的那种境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创造的意境,便是理想化了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其中,我们可以饱览恬静优美的生活图景,欣赏到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所见的一片地广物丰、和平宁静的景象,藉以感知桃源中的人们不仅生活愉快,而且“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没有封建君主的统治,没有如当时现实生活中的**和灾难。作者把自己的进步理想寄托在桃花源的社会里,从而形象化地描绘出了一个美好的农村生活境界。

2、明晰的线索。

《桃花源记》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园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可以说本文是既按空间顺序又按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的。按空间顺序,即由桃花源外写到内,又从桃花源的内写到外;按时间顺序,即由发现桃花源,写到访问桃花源,写到离开桃花源,写到再寻桃花源。纵观全篇思路:发现桃花源——叙写桃花源——议论桃花源——不能再入桃花源,内容一环套一环,环环紧扣,变幻奇妙,又让人觉得入情入理。

3、虚拟的情节。

第一,渔人来来往往,从不交代确切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姓名。第二,行踪曲曲折折,走到哪里算哪里,忘路之远近,又竟然忽逢桃林。第三,所见缥缥缈缈,山险口狭,仿佛若有光。第四,际遇闪闪烁烁,衣着悉如外人,却又不知历史时事;千言万语,却只写了一句话,那就是嘱咐渔人千万不要泄密;最后,无论民间或官方,无论个人或群体,都“不复得路”。完整的故事精彩纷呈,自然而然地引人入胜。

4、迭起的悬念。

渔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设下悬念:迷路了,会怎么样?“忽逢桃花林”,为之一喜(一折);接着写桃林美景,“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又设下悬念,走完桃林了吗?桃林前面是什么地方?“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又为之生疑(二折);接着写渔人舍船而入的探险行动,“初极狭,才通人”,又设下悬念:里边有什么,能走得通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为之一惊(三折);接着写美好的世外桃源,介绍了桃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渔人辞去时,“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又设下悬念:渔人出去后给外人说了吗?“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又为之遗憾(四折);“太守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又设下悬念:找到了吗?“不复得路”,又为之迷惑不解(五折)。

5、突出的形象。

写桃花林,仅抓住最为醒目的林中之花、地上之草;绘花不采静态的枝蕾,而取动态的落英;绘草不列草类高矮,而重色泽形态。写桃花源,仅抓住农耕生活中人们赖以休养生息的土地、屋舍、桑竹等。写桃源人,仅抓住无自养能力且易受伤害的老人和小孩着墨,老老小小尚且“怡然自乐”,青壮年便不消说了。对于使之“大惊”的“外人”,一是“要”,二又“延”,还“设酒杀鸡作食”,淳厚好客之风迎面拂来。从“鸡犬相闻”的闹声中反映出桃花源社会的和平宁静;从“皆叹惋”中则可见桃花源人内心中的自我庆幸与满足。

6、客观的评价。

本文写于兵连祸结的晋宋交替期间,社会战乱频繁,动荡不安,封建剥削残酷,民不聊生,政治黑暗腐败,使作者不能施展抱负,在做过几任小官以后,出于对丑恶官场的.厌恶,弃官归田,过起了隐居田园的生活。十多年的田园生活使作者了解了劳动人民的疾苦和愿望,对广大农民的苦难深有感受。出于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反抗,作者写出了本文。文中虚构的世外桃源,描绘的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怡然自乐的社会,是黑暗现实的鲜明对照,是作者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干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当然,这种理想境界,不过是一种理想化了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而且是一种不可实现的空想。我们不去苛求古人,但不能不认识到这一点。

7、明畅的语言。

文中所有的叙述和描写,尽管是文言,却晓畅易读。譬如写景:“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层次丰富;譬如写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形象鲜明;譬如写行:“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活动具体;譬如写言:“不足为外人道也”,色彩近乎神秘,令人遐想联翩。

8、深厚的功底。

南阳刘敬叔《异苑》(卷一)有一则记载,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极为相似。原文如下:

陶渊明。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陶渊明桃花源记教案大全(18篇)篇二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两岸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芳香的青草鲜艳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十分奇怪。便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的好像有点光亮。(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最初,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详细的一一作了回答。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做饭来款待他。村子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所以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这里的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说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名叫刘子骥的人,是位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但是没有实现,他不久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一、文质兼美情境俱佳。

《桃花源记》虽不是诗作,但也表现了一个诗人明朗清新、朴实自然的文笔。《桃花源记》就文字而言,可谓精矣,笔墨不多,着实让人百读不厌。文章以武陵人的行踪为线索,为我们勾画了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幸福生活美景——世外桃源。究其醉人的艺术魅力在于:

1、动人的意境。

所谓意境,就是作者把强烈的感情倾注在描写的对象上,创造出可见可闻而又使人感动的那种境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创造的意境,便是理想化了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其中,我们可以饱览恬静优美的生活图景,欣赏到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所见的一片地广物丰、和平宁静的景象,藉以感知桃源中的人们不仅生活愉快,而且“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没有封建君主的统治,没有如当时现实生活中的**和灾难。作者把自己的进步理想寄托在桃花源的社会里,从而形象化地描绘出了一个美好的农村生活境界。

2、明晰的线索。

《桃花源记》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园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可以说本文是既按空间顺序又按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的。按空间顺序,即由桃花源外写到内,又从桃花源的内写到外;按时间顺序,即由发现桃花源,写到访问桃花源,写到离开桃花源,写到再寻桃花源。纵观全篇思路:发现桃花源——叙写桃花源——议论桃花源——不能再入桃花源,内容一环套一环,环环紧扣,变幻奇妙,又让人觉得入情入理。

3、虚拟的情节。

第一,渔人来来往往,从不交代确切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姓名。第二,行踪曲曲折折,走到哪里算哪里,忘路之远近,又竟然忽逢桃林。第三,所见缥缥缈缈,山险口狭,仿佛若有光。第四,际遇闪闪烁烁,衣着悉如外人,却又不知历史时事;千言万语,却只写了一句话,那就是嘱咐渔人千万不要泄密;最后,无论民间或官方,无论个人或群体,都“不复得路”。完整的故事精彩纷呈,自然而然地引人入胜。

4、迭起的悬念。

渔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设下悬念:迷路了,会怎么样?“忽逢桃花林”,为之一喜(一折);接着写桃林美景,“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又设下悬念,走完桃林了吗?桃林前面是什么地方?“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又为之生疑(二折);接着写渔人舍船而入的探险行动,“初极狭,才通人”,又设下悬念:里边有什么,能走得通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为之一惊(三折);接着写美好的世外桃源,介绍了桃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渔人辞去时,“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又设下悬念:渔人出去后给外人说了吗?“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又为之遗憾(四折);“太守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又设下悬念:找到了吗?“不复得路”,又为之迷惑不解(五折)。

5、突出的形象。

写桃花林,仅抓住最为醒目的林中之花、地上之草;绘花不采静态的枝蕾,而取动态的落英;绘草不列草类高矮,而重色泽形态。写桃花源,仅抓住农耕生活中人们赖以休养生息的土地、屋舍、桑竹等。写桃源人,仅抓住无自养能力且易受伤害的老人和小孩着墨,老老小小尚且“怡然自乐”,青壮年便不消说了。对于使之“大惊”的“外人”,一是“要”,二又“延”,还“设酒杀鸡作食”,淳厚好客之风迎面拂来。从“鸡犬相闻”的闹声中反映出桃花源社会的和平宁静;从“皆叹惋”中则可见桃花源人内心中的自我庆幸与满足。

6、客观的评价。

本文写于兵连祸结的晋宋交替期间,社会战乱频繁,动荡不安,封建剥削残酷,民不聊生,政治黑暗腐败,使作者不能施展抱负,在做过几任小官以后,出于对丑恶官场的.厌恶,弃官归田,过起了隐居田园的生活。十多年的田园生活使作者了解了劳动人民的疾苦和愿望,对广大农民的苦难深有感受。出于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反抗,作者写出了本文。文中虚构的世外桃源,描绘的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怡然自乐的社会,是黑暗现实的鲜明对照,是作者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干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当然,这种理想境界,不过是一种理想化了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而且是一种不可实现的空想。我们不去苛求古人,但不能不认识到这一点。

7、明畅的语言。

文中所有的叙述和描写,尽管是文言,却晓畅易读。譬如写景:“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层次丰富;譬如写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形象鲜明;譬如写行:“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活动具体;譬如写言:“不足为外人道也”,色彩近乎神秘,令人遐想联翩。

8、深厚的功底。

南阳刘敬叔《异苑》(卷一)有一则记载,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极为相似。原文如下:

最新陶渊明桃花源记教案大全(18篇)篇三

似乎是因为闲适,还似乎因为心绪烦乱,总之,对于如今的一些亲历和见闻有一种见了也是白见,说话似乎更是多余,就是那么一种感觉。手边的书,已经翻过不知时日,边边角角已经破损露白,我不忍再次拿起。于是,从书架子上取下了《简明历史辞典》,虽然也是“辞典”,但与时髦的“开心辞典”,毕竟截然不同。我百无聊赖地翻着,介绍陶潜的简短文字,映入眼帘,方晓得所谓的陶潜,乃大名鼎鼎的陶渊明是也。于是,我又找到了《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找到了《桃花源诗并记》,读了起来,诗我不懂,更喜欢不起来。

我觉得,诗歌,总该是浪漫的,哪怕就是愤世嫉俗,也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从我懂事到如今,我始终不曾有过激情,更不曾有过任何浪漫。为什么会是这样?我也无从解释。我仅知道,人所以在苦水里挣扎,人之所以吃本来难以下咽的粗劣的食物,根本的是在拼争,是在同自己,同自然,同客观环境拼争,渴望见到光明,希望过上美好的生活,即便没有锦衣玉食的奢望,起码该有吃饱穿暖的境遇。

于是,我一直向往着能有这么一天。

在我人到中年的时候,这样的境遇,终于属于了我。不光属于了我,也属于了多数国人。这本来是该唤起我那罕有的激情的,可是,事实又把我那激情的萌芽送到爪蛙国去了。我仍旧没有任何激情。

今天,我读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才似乎真正找到了我缺少激情的根本所在。好了,不说我自己,还是说《桃花源记》吧。

《桃花源记》,是一篇很好的散文。说它好,根源在于文字的朴实,故事的奇异,留给人的无穷的回味。换了酸溜溜的文人,一定要把什么“绕梁三日而不绝”而扯上。我可不这么做。我以为,“酸”是最没出息的。我一贯瞧不起那“酸”,来实的,比什么都强。

《桃花源记》,说的是在晋孝武帝的时候,一个武陵渔人,打鱼的时候迷了路,结果走进了与世隔绝很多朝代的“桃花源。”桃花源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文章的描述是这样的:这里全是桃树,并且是“落英”“缤纷”。“落英”是指桃花,而“缤纷”,则是形容桃花的繁茂。渔人见了这样的景象,感到惊异。大约只有世间少有,才会有如此的惊异吧。渔人走出了桃林,从山的小口穿过,觉得豁然开朗,见到的是土地的平坦,地域的开阔,房舍的整齐,这里有良田美池与桑竹之类。纵横交错的羊肠小路,鸡犬相闻的平静生活的景象,是宜人的。这里的人们,和外边的人,没什么不同,可是,他们竟不知道,外边是什么朝代,光知道有秦朝,不知道汉朝,至于魏晋,就更不知道了。这里的人们,一连数日,纷纷用酒食款待渔人。临别,这里人嘱咐渔人,这里的情形,不要对外人说。渔人把来路做了标记。可是,再回来寻找那桃花源,却找不到了。

事实上,所谓的桃花源,是一个没有君主,没有剥削,人人劳动,人人平等的空想社会。虽然是空想,但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劳动,却是理想的。我最赞成的,不是那空想,而是那平等和自适。

据有关资料记载,陶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出身于没落官僚地主家庭,曾任江州祭酒等官职,不满士族把持政权,对当时乱世之俗既不肯适应,又不能反抗,遂辞官归隐,过躬耕生活。他长于诗文辞赋,其诗大多描写农村生活及自然景色,语言质朴精练,真实感人,具有独特的田园诗风格。他的散文《桃花源记》驰名。

我很喜欢《桃花源记》,主要是它那“空想”的主张与那朴实无华的文字。

最新陶渊明桃花源记教案大全(18篇)篇四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创作背景。

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义熙元年(4),他坚定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归隐田园,躬耕僻野。

他虽远在江湖,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4)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棉被闷死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翻译。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两岸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芳香的青草鲜艳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十分奇怪。便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的好像有点光亮。(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最初,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详细的一一作了回答。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做饭来款待他。村子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所以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这里的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说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名叫刘子骥的人,是位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但是没有实现,他不久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最新陶渊明桃花源记教案大全(18篇)篇五

关于陶潜的《桃花源诗并记》[1]一文的真实性,千年来一直争论不休。近人陈寅恪1936年的《桃花源记旁证》[2]认定桃花源在北方的弘农或上洛,与坞堡类似,并给出详细的逻辑推理。唐长孺则在1956年的《读“桃花源记旁证”质疑》[3]中反驳桃花源故事本为南方的传说,是武陵蛮人的故事,与坞堡并无关系。

在这几个问题中,桃花源居民的身份归属最为重要,故首先探讨。

唐长孺先生认为桃花源居民乃武陵蛮人,他们因受徭役赋役压迫入山。笔者赞同此观点。原因是如果像陈先生所说桃花源人避的是前秦之乱,前秦与陶渊明所处的东晋时代(太元年间,即373-3)不远,里面人不致如此惊异。另外,魏晋南北朝数百年一直处于动荡,若要避乱,何不早避呢?而在赋役方面,秦的暴政是极为苛重的,贾谊亦认为繁重的徭役是秦灭亡的主因。《桃花源诗》开头为“嬴氏乱天纪……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不提战乱而多提徭役。又如陈先生所说,坞壁一般有首领率领入山,且坞主与成员是庇护者与被庇护者的关系,被庇护者需要缴租服役,存在一定剥削压迫。而《桃花源诗并记》中太古之风能如此长存,显然是一种无等级无压迫的氏族社会,成员皆为逃亡难民。“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桃花源里没有官吏,没有捐税,没有压迫和欺诈,一切只有淳朴安乐。由于蛮族此时大致处于氏族公社末期,内部阶级矛盾尚不尖锐。又因为避乱入山,面临山林未开垦、生产工具和土地条件不足等艰困条件,必然要求通力互助以保证生存,很可能又恢复公社组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句子表明桃花源里的土地经过统一规划,田地较为集中,大家一起劳动,这也就是桃花源人聚族而居的情形。

关于桃花源人是武陵蛮族的研究,彭伊立、覃武陵在《桃花源记并非虚构——论桃花源与武陵蛮》[4]中给了更充分的证明,其主要论据有:

(1)公元前3世纪秦灭巴后,巴人其中一支,流入五溪。成为武陵蛮的先民之一。其具备了“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的人文背景。巴人是最早的稻作文化民族之一,其有着优良淳厚的风俗,文中“便要(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正是巴文化淳厚民风的写照。即桃花源居人是避秦时乱的巴人后裔。

(2)自秦汉起,中原封建王朝在武陵山区均是“古所设县、并无其官”。长期实行“以蛮治蛮”的政策,对蛮酋,以抚为主,只求降服,纳贡。部落首领仅是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的头人,不脱离生产。《桃花源记》中的无阶级、无压迫、人人劳动、自由平等相处的社会环境正是当时“武陵蛮”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

(3)汉朝数次进攻武陵山区,终因武陵山区险恶的地形和气候环境原因失败告还,自此后武溪山区“蛮夷”民族一直过着相对比较安定、和平的生活。魏晋时期武陵蛮聚居区亦有200多年没有战争,成了和平、宁静的“世外桃源”,与外界严重隔离。武陵山区腹地是桃花源的典型原型,这些和“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情景相一致。

笔者认为桃花源人除了是武陵蛮族外,另外一种可能性是桃花源居民是北人南渡入山。魏晋时期北人南渡的两个方向为“东晋南朝政治中心和经济发达地区”以及“不发达地区,尤其是深入山区。”由于桃花源“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显现出的秩序井然,民风纯朴和表现出来的相当深厚的农耕文化渊源,与蛮族有一定差别,然而也不排除文章具有相当程度的夸张性。

第二个问题是:桃花源是否真实存在?如果存在,在哪里?

南朝后期黄闵所著《太平御览》卷四十九引《武陵记》云:“武陵山中,有秦避世人居之,寻水号曰:‘桃花源’,故陶潜有《桃花源记》”。又曰:“昔有临沅黄道真,在黄闻山侧钓鱼,因入桃花源。陶潜有《桃花源记》。今山下有潭,立名黄闻。此盖闻道真所说,遂为其名也。”[5],即认为陶渊明是根据纪实而非一人虚构写著《桃花源记》。又郦道元《水经·沅水注》云:“沅南县西有夷望山,孤耸中流,浮险四绝,昔有蛮民避冠居之,故谓之夷望也。南有夷望溪。”而《桃花源记》记载的时间是东晋太元年间,即公元376年至396年间的事,与陶渊明处于同一时代。其笔下的太守、武陵渔人、刘子骥均是同时代的真实人物。

关于桃花源是否真实存在这个问题,众家皆认为桃花源是有确切地存在的,所争议的不过是该地的具体位置。陈寅恪先生认为桃花源在北方的弘农或上洛,唐长儒先生对此观点是否认的,其认为桃花源应在南方之武陵,并引用与陶渊明时代相当的刘敬叔《异苑》中武陵蛮人射鹿故事及《神仙感遇传》中庾冲关于武陵酉阳县孤山的描述证明。1969年,劳榦发表《桃花源偶记》[6]一文,亦反对陈寅恪先生的说法,认为北方干枯的黄土峡谷,与《桃花源记》“良田、美池、桑竹之胜”不相宜。桃花源地争论的最大难点其实是魏晋时期的特殊性造成的,魏晋时由于人口的流动带来文化的融合,桃花源里聚族群居式的生活不独为北方所有,桃花源的传说也可能在南北方同时流行。

但是不难看出,《桃花源记》中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更有可能是江南的环境。这和作者陶渊明是南方人是吻合的'。“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沿溪行……”陶渊明的笔锋直指当时的武陵。武陵在南方,捕鱼业也更广泛的存在于鱼米之乡的南方。

现今全国大约有三十几处自称是桃花源原址。其中典型说法有这样几种:

1、江苏连云港宿城西麓说。宿城地处云台余脉,三面高山,一面向海,与外界隔绝,形成天然坞壁。当年陶渊明为镇军刘牢之参军时到过宿城,并留下《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等诗文,其地至今还保留着武陵的地名。

3、湖南常德桃花源说。这个“桃花源”面积约2.5平方公里,桃源山是文化的中心,从西晋到晚明,以桃源山为主的名胜古迹,代有声名。

要弄清桃花源究竟实指何处,首先必须考证一下“武陵蛮”所处的地理环境。笔者较为认同的是当时武陵蛮存在于荆、湘一代的武陵山地区,即现今的湖南、湖北省西部。陶渊明本人对武陵蛮是十分了解的,其曾祖陶侃生于鄱阳,而鄱阳为当时奚蛮杂居区域。《晋书》卷六十六《陶侃传》记载:“吴平,徙家庐江之寻阳”。在本传末论曰:“士行(侃字)望非世族,俗异诸华”。《世说新语》更载有温峤骂陶侃为“奚狗”。[9]陶侃在西晋时任荆州刺史,亲自督占过五溪蛮。陶渊明祖父陶茂亦曾做过武昌太守,其亲妹妹出嫁武昌程氏,4病故后他还亲自到武昌奔丧,这些都是他进一步了解“武陵蛮”社会状况的有利条件。

清人蒋维光《游桃花源》写到:“此境何人辟?渊明记一篇。”,认为湖南的桃花源出现于文章之后。此地虽有美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田园风光,但它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统治的核心区域,战争频繁,很难有无阶级、无压迫、无纷争“世外桃源”的社会环境。而湖北的竹山县说也尚未成定论。真实的桃花源只有一个,也正因为该疑问无人能解。近年来,为旅游业的需要,全国争相申报桃花源原址的地区如雨后春笋,可谓壮观。

最后一个问题:陶渊明创作此文的背景是什么?其受到哪些传闻影响?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陶渊明的生平。

陶潜,字元亮,号渊明,又称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东南)人。生于公元365年,殁于公元427年,终年63岁。[10]其曾五次出仕,七次辞官,405年,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写出了著名的《归去来兮辞》。4(晋安帝义熙十四年)写作《桃花源诗并记》,此时,陶渊明已年届五十四,归隐田园达。陶渊明在此背景之下,写下了梦幻的千古名篇《桃花源记》,其用意何在?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这还要从其五次出仕,七次辞官说起。

1、393年(东晋太元十八年),29岁的陶渊明首次出仕,任江州祭酒。其深感大志难酬,不堪吏职,不久解职归田。后来州里召他做主簿,他辞不受命。

2、3(隆安三年),大约在35岁,其充任荆江二州刺史桓玄的幕僚。不久桓玄在江陵筹备篡位的阴谋败露,陶渊明觉得自己“投冠旋旧墟”看错了人,4(隆安五年)冬,母孟氏卒,陶渊明还浔阳居丧。从而找藉口离开了桓玄。但这次在江陵生活的见闻,使他了解了“武陵蛮”的生活现实,为其晚年撰写《桃花源记》提供了写作题材。

3、4(元兴三年),陶渊明在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不久亦看清了刘裕篡权的野心,失望之下辞官,结束第三次出仕。

4、405年(义熙元年),陶渊明再次到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处任建威参军。不久,刘敬宣上表辞职,陶渊明亦自然离职,第四次出仕的时间很短暂。

5、同样是405年,陶渊明为了生计出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浔阳郡派督邮至,其不愿意“束带迎之。”故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遂授印去职。

五次出仕未遂的曲折历程,使陶渊明终于认识到“世与我而相违”,写下了脍炙人口《归去来兮辞》,开始田园隐居生活。观其一生,陶渊明的性格具有两重性,这与他受到他外祖父孟嘉和曾祖父陶侃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陶侃是一位被后人推崇为“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似孔明”的良臣,其早年当过武冈令,后又被荆州刺史刘宏辟为南蛮长史,负责荆州少数民族事务。亦亲任荆州刺史多年,死后葬于长沙。其一生和荆州、武陵蛮有着许多难解之缘。这或许成为陶渊明晚年写作《桃花源记》生活渠道之一。陶渊明一生的品德操守受其曾祖父陶侃影响至深,少年时期就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11]的大志。他关心人民疾苦,痛恨战乱,希望像曾祖父陶侃一样兼济天下,却目睹官场种种黑暗,其为了维护自身气节,最终辞官归隐。

另一方面,陶渊明自幼丧父,与母亲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12]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时代,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权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拼。这种社会**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同时在社会上层也造成严重的不安全感。在这种权力争夺之中,又存在着一切卑污血腥的阴谋。直至最后,陶渊明“爱丘山”的素愿压倒了“逸四海”的猛志。正是陶渊明退隐后的阅历、遭遇,对君权的不满和愤慨,促使他写著了千古名篇《桃花源诗并记》。其集毕生之见闻,特别是在江陵生活时对武陵山区武陵蛮的见闻,以武陵蛮的生活现实为原型,以极平淡质朴形象的笔调,描绘了一个这个与世隔绝、和平安定、民风淳朴的桃花源。

另外,《桃花源记》深藏着至少是三个流传颇广的传说故事的精髓。即误入仙境、秦人古洞和烂柯山故事。[14]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化用了东汉时已在民间流传的“误入仙境”的故事。入桃花源被洞人盛情款待与“秦人古洞”的传说极其相似。而渔人出来后,寻向所志,不复得焉,隐晦地表达出了桃花源仙境早已茫然、无法问津。

关于陶渊明写作《桃花源诗并记》究竟受到了哪些“传闻”的启发?唐长孺先生认为是来源于南方蛮族传说。陈寅恪先生怀疑,陶渊明间接或直接得知了东晋义熙十三年(417)春夏间,戴延之等进入函谷关途中的所见所闻,《桃花源记》的纪实成分可能取材于这里。

笔者认为《桃花源记》的另一个疑点是刘子骥。唐代编修的《晋书•隐逸传》[15]中记载:“刘驎之,字子骥,南阳人,光禄大夫耽之族也。驎之少尚质素,虚退寡欲,不修仪操,人莫之知。”刘子骥根本就无意于奔走仕途,他远离尘世,过着隐逸的生活。“好游山泽,志存遁逸。”“车骑将军桓冲闻其名,请为长史,驎之固辞不受。”他不追求功名利禄,并偏爱灵山异水。从这个方面来说,他与陶渊明是志趣相投的,也无怪乎陶渊明在文中称其为“高尚士”也。《晋书•隐逸传》中有一段对其传奇经历的记述“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一囷闭,一囷开,水深广不得过。欲还,失道,遇伐弓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灵方药诸杂物,驎之欲更寻索,终不复知处也。”

《桃花源记》全文为何会出现一个有真名真姓的人物?这个与陶渊明同时代并且有相同志趣的人是否与陶渊明接触交谈过?陶渊明是否从这个爱好山水的人身上听闻了一些传说?如今都不得而知。

陶诗以田园诗最为著名,其田园诗的艺术魅力,与其说在于它是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不如说在于其中寄托了陶渊明的人生理想。田园是他在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难所。陶渊明心目中有自己的理想社会。这个理想社会就是他在《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世外桃源,是一个与世隔绝、不受外界干扰的地方。在那里生活着着普普通通的人,他们自给自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违农时。他们不交苛捐杂税,生活宁静而幸福。但诗人知道在一个充满着阴谋、屠杀、战争的社会中,他的“世外桃源”只能是一种奢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陶渊明的归隐之路,实际是其理想与当时的现实无法调和的结果,《桃花源记》亦是黑暗的社会现实与其崇尚自然的本性发生冲突的产物。

最新陶渊明桃花源记教案大全(18篇)篇六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文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课文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桃花源记》是初中语文语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课文。这是一篇“记”类文章、文质优美、又居单元之首,学好它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巩固学生的文言常识和学法,并引导学生利用以往学习现代游记类散文和其他记事散文中掌握的知识,形成的能力,来学习这篇文言课文。

(二)教学内容。

《桃花源记》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它借助虚构的故事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给作者展现了一个风景奇丽秀美,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理想境界,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作者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是无法实现的。

作为本单元的重点,又是一篇文言文,在教学上,首先要帮助学生解决文字障碍,然后引导他们把握文章的大意,了解文章的主旨,并从现代的角度对文章的主旨作进一步思考。于是,我把本课共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了解作者,把握“记”文体特点,疏通文意并熟读;第二课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分析理解文章的主旨,并从现代文的角度对文章作进一步品读,这里我要讲得是第二课时。

(三)说教学设想。

1、说教学目标的设置。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再加上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他们已经能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懂课文的意思。同时这篇文章又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故事性强,颇具传奇色彩。其次,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全文笼罩着似有若无的神秘虚构的色彩。最后文章的语言优美隽永,琅琅上口,值得品位。基于以上条件,所以我在处理教材时,将第二课时定为“美文美教”,把本课的目标定位以下的几点:

(1)知识目标:熟读成诵并背诵课文。

(2)技能目标: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会翻译课文。

(3)情感目标:了解“世外桃源”所寄寓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2、说教学重点、难点。

《桃花源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千古美文,作者用精妙的笔墨为我们构置了一个令人神往的桃源胜境。怎样引导学生去品读这个桃源胜境成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同时二年级学生的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但是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学生正确评价作者的理想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桃花源记》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可以这样设定:

(1)教学重点:感受桃花源的美丽、神奇和幸福。

(2)教学难点:理解、评价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

3、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去想象桃花源的美、理解桃花源的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4、说课前准备。

学生:

(1)课前预习,根据注释及工具书自行通译课文,找出疑难问题。

(2)查找出作者及写作本文的有关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情境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其中点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所谓点拨法,就是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可以说,点拨法是开启学生智慧,点燃思维火花,提高教学效率,解决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现象的一把金钥匙。

众所周知教法的根本是学法,只有把“学法”教给学生,才能达到不教,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学情分析:本文是一篇传诵千古的美文,学生学习的兴趣很浓。但是,乡镇学生阅读面窄,写作水平低,他们对作者思想根源把握不了,造成了对课文的品读、理解有一定的障碍。因此,我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重在指导学生“美美地听”、“美美地读”、美美地品”、“美美地说”。力争通过这些环节使学生感受本文的意境之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能力。

根据以上学情我把学法确定为:

1、诵读法:朗读是学生习得语感,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它具有唤起形象、表达情感、加强理解、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桃花源记》是一篇美文,只有让学生熟读成诵,才能习得语感,在此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优美意境。

2、想象法: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道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想象力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本文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虚构故事,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领会作者的意图,评价桃源社会。

3、自主合作探究法:本课将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学习规律并形成习惯。通过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力求实现课堂教学模式从单一“接受”到“创新”发展的转型。教师作为启发者和鼓励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主动参与学习,实现知识的能力化、认知和情感的结构化。整个教学过程主要以朗读为纽带,以桃源“美”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

教学基本流程如下:

(一)导入情境,激发兴趣(约5分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始终抓住这点,通过不同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兴趣。为此,我是这样设计导入。现在请大家观看一段“再现桃源生活”的视频进入陶渊明笔下描绘的世界。创设情感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神奇的世界,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设计意图:以视频渲染情境,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想,激起学生对审美的感知和想象。为本节课学生的认知活动寻找一个“停靠点”“发展点”。

(二)配乐朗读,促进理解(约10分钟)。

这一环节的出发点是以诵读促理解,以理解促鉴赏,以鉴赏促陶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1、学生听配乐朗读,感受画面,让学生进入情境;

2、学生听音乐诵读。这是尊重学生的“个体”认知个性,引导他们乐于去读。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入文本,读出感觉。

3、“读”后让学生写出一句话,把自己对这篇课文的感受表达出来,并与本组的同学交流,看谁写得最简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设计意图:此环节既有精美画面又有名家朗诵,再加上学生对课文的初步感知,为“品味语言”环节做好准备。

(三)赏读课文、品说桃源之美(约15分钟)。

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我将充分利用中学生好想象特点,引导学生细读课文,认真揣摩课文中所表达的形象,通过想象去感受桃源的美,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里我设计了三个句式“桃源之美,美在……”,“桃源之乐,乐在……”“桃源之奇,奇在……”引导学生从“美”“乐”“奇”三个方面走入文本,品读课文,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创造性描绘。

由于学生是个灵活的个体,他们的思维无拘无束,语文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课前,我让学生预习课文,写一段描绘桃源之美的文字。经过预习,课堂上学生们描绘了一个又一个优美的画面。在互相倾听中,他们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也展现了自己的风采。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方向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赏读中明白桃源之美美在自然,美在人情;文章之美美在叙事简明,情节曲折,语言隽永。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质疑探究,评说桃源情结(约10分钟)。

这部分是课文的难点,也是值得探究之处。我将充分利用前面教学环节的铺垫,形成阅读期待,鼓励学生多角度的、有创意的、有批判的阅读,以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千百年来,“桃花源”已经成为人们在失意时精神的避难所,成为一种“桃源情结”。怎样评价“桃源情结”也是这个环节的重点。为此我设计了一道探究题。

桃源胜境很美,究竟存不存在?你是如何评价桃源胜境的?

问题一抛出,学生肯定有不同的观点,对于他们的看法,我们不能粗暴的否定,只要他们言之有理,应加以鼓励。同时,在课堂要让他们互相辩论,拓展思路,弘扬个性,展示自我,以取得思想上的共鸣。

在本环节中,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疑问;如“东晋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外人进入桃花源,将会带来怎样的变化?”等。对于他们的疑问,可让他们分组讨论,也可输入课件,作为课后探究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在自主合作探究,进行探究性学习。另外也是语文课程与历史课程的沟通,课内与课外的结合。

(五)归纳总结(约3分钟)。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神州大地,山川锦秀,人民富足,陶渊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思想的高度再一次解读课文,并了解当今社会不是桃源胜境,却胜似桃源胜境。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陶渊明桃花源记教案大全(18篇)篇七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文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课文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桃花源记》是初中语文语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课文。这是一篇“记”类文章、文质优美、又居单元之首,学好它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巩固学生的文言常识和学法,并引导学生利用以往学习现代游记类散文和其他记事散文中掌握的知识,形成的能力,来学习这篇文言课文。

(二)教学内容。

《桃花源记》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它借助虚构的故事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给作者展现了一个风景奇丽秀美,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理想境界,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作者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是无法实现的。

作为本单元的重点,又是一篇文言文,在教学上,首先要帮助学生解决文字障碍,然后引导他们把握文章的大意,了解文章的主旨,并从现代的角度对文章的主旨作进一步思考。于是,我把本课共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了解作者,把握“记”文体特点,疏通文意并熟读;第二课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分析理解文章的主旨,并从现代文的角度对文章作进一步品读,这里我要讲得是第二课时。

(三)说教学设想。

1、说教学目标的设置。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再加上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他们已经能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懂课文的意思。同时这篇文章又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故事性强,颇具传奇色彩。其次,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全文笼罩着似有若无的神秘虚构的色彩。最后文章的语言优美隽永,琅琅上口,值得品位。基于以上条件,所以我在处理教材时,将第二课时定为“美文美教”,把本课的目标定位以下的几点:

(1)知识目标:熟读成诵并背诵课文。

(2)技能目标: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会翻译课文。

(3)情感目标:了解“世外桃源”所寄寓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2、说教学重点、难点。

《桃花源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千古美文,作者用精妙的笔墨为我们构置了一个令人神往的桃源胜境。怎样引导学生去品读这个桃源胜境成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同时二年级学生的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但是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学生正确评价作者的理想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桃花源记》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可以这样设定:

(1)教学重点:感受桃花源的美丽、神奇和幸福。

(2)教学难点:理解、评价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

3、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去想象桃花源的美、理解桃花源的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4、说课前准备。

学生:

(1)课前预习,根据注释及工具书自行通译课文,找出疑难问题。

(2)查找出作者及写作本文的有关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情境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其中点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所谓点拨法,就是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可以说,点拨法是开启学生智慧,点燃思维火花,提高教学效率,解决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现象的一把金钥匙。

众所周知教法的根本是学法,只有把“学法”教给学生,才能达到不教,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学情分析:本文是一篇传诵千古的美文,学生学习的兴趣很浓。但是,乡镇学生阅读面窄,写作水平低,他们对作者思想根源把握不了,造成了对课文的品读、理解有一定的障碍。因此,我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重在指导学生“美美地听”、“美美地读”、美美地品”、“美美地说”。力争通过这些环节使学生感受本文的意境之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能力。

根据以上学情我把学法确定为:

1、诵读法:朗读是学生习得语感,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它具有唤起形象、表达情感、加强理解、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桃花源记》是一篇美文,只有让学生熟读成诵,才能习得语感,在此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优美意境。

2、想象法: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道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想象力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本文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虚构故事,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领会作者的意图,评价桃源社会。

3、自主合作探究法:本课将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学习规律并形成习惯。通过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力求实现课堂教学模式从单一“接受”到“创新”发展的转型。教师作为启发者和鼓励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主动参与学习,实现知识的能力化、认知和情感的结构化。整个教学过程主要以朗读为纽带,以桃源“美”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

教学基本流程如下:

(一)导入情境,激发兴趣(约5分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始终抓住这点,通过不同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兴趣。为此,我是这样设计导入。现在请大家观看一段“再现桃源生活”的视频进入陶渊明笔下描绘的世界。创设情感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神奇的世界,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设计意图:以视频渲染情境,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想,激起学生对审美的感知和想象。为本节课学生的认知活动寻找一个“停靠点”“发展点”。

(二)配乐朗读,促进理解(约10分钟)。

这一环节的出发点是以诵读促理解,以理解促鉴赏,以鉴赏促陶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1、学生听配乐朗读,感受画面,让学生进入情境;

2、学生听音乐诵读。这是尊重学生的“个体”认知个性,引导他们乐于去读。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入文本,读出感觉。

3、“读”后让学生写出一句话,把自己对这篇课文的感受表达出来,并与本组的同学交流,看谁写得最简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设计意图:此环节既有精美画面又有名家朗诵,再加上学生对课文的初步感知,为“品味语言”环节做好准备。

(三)赏读课文、品说桃源之美(约15分钟)。

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我将充分利用中学生好想象特点,引导学生细读课文,认真揣摩课文中所表达的形象,通过想象去感受桃源的美,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里我设计了三个句式“桃源之美,美在……”,“桃源之乐,乐在……”“桃源之奇,奇在……”引导学生从“美”“乐”“奇”三个方面走入文本,品读课文,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创造性描绘。

由于学生是个灵活的个体,他们的思维无拘无束,语文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课前,我让学生预习课文,写一段描绘桃源之美的文字。经过预习,课堂上学生们描绘了一个又一个优美的画面。在互相倾听中,他们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也展现了自己的风采。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方向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赏读中明白桃源之美美在自然,美在人情;文章之美美在叙事简明,情节曲折,语言隽永。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质疑探究,评说桃源情结(约10分钟)。

这部分是课文的难点,也是值得探究之处。我将充分利用前面教学环节的铺垫,形成阅读期待,鼓励学生多角度的、有创意的、有批判的阅读,以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千百年来,“桃花源”已经成为人们在失意时精神的避难所,成为一种“桃源情结”。怎样评价“桃源情结”也是这个环节的重点。为此我设计了一道探究题。

桃源胜境很美,究竟存不存在?你是如何评价桃源胜境的?

问题一抛出,学生肯定有不同的观点,对于他们的看法,我们不能粗暴的否定,只要他们言之有理,应加以鼓励。同时,在课堂要让他们互相辩论,拓展思路,弘扬个性,展示自我,以取得思想上的共鸣。

在本环节中,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疑问;如“东晋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外人进入桃花源,将会带来怎样的变化?”等。对于他们的疑问,可让他们分组讨论,也可输入课件,作为课后探究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在自主合作探究,进行探究性学习。另外也是语文课程与历史课程的沟通,课内与课外的结合。

(五)归纳总结(约3分钟)。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神州大地,山川锦秀,人民富足,陶渊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思想的高度再一次解读课文,并了解当今社会不是桃源胜境,却胜似桃源胜境。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最新陶渊明桃花源记教案大全(18篇)篇八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两岸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芳香的青草鲜艳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十分奇怪。便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的好像有点光亮。(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最初,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详细的一一作了回答。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做饭来款待他。村子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所以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这里的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说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名叫刘子骥的人,是位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但是没有实现,他不久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一、文质兼美情境俱佳。

《桃花源记》虽不是诗作,但也表现了一个诗人明朗清新、朴实自然的文笔。《桃花源记》就文字而言,可谓精矣,笔墨不多,着实让人百读不厌。文章以武陵人的行踪为线索,为我们勾画了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幸福生活美景——世外桃源。究其醉人的艺术魅力在于:

1、动人的意境。

所谓意境,就是作者把强烈的感情倾注在描写的对象上,创造出可见可闻而又使人感动的那种境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创造的意境,便是理想化了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其中,我们可以饱览恬静优美的生活图景,欣赏到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所见的一片地广物丰、和平宁静的景象,藉以感知桃源中的人们不仅生活愉快,而且“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没有封建君主的统治,没有如当时现实生活中的**和灾难。作者把自己的进步理想寄托在桃花源的社会里,从而形象化地描绘出了一个美好的农村生活境界。

2、明晰的线索。

《桃花源记》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园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可以说本文是既按空间顺序又按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的。按空间顺序,即由桃花源外写到内,又从桃花源的内写到外;按时间顺序,即由发现桃花源,写到访问桃花源,写到离开桃花源,写到再寻桃花源。纵观全篇思路:发现桃花源——叙写桃花源——议论桃花源——不能再入桃花源,内容一环套一环,环环紧扣,变幻奇妙,又让人觉得入情入理。

3、虚拟的情节。

第一,渔人来来往往,从不交代确切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姓名。第二,行踪曲曲折折,走到哪里算哪里,忘路之远近,又竟然忽逢桃林。第三,所见缥缥缈缈,山险口狭,仿佛若有光。第四,际遇闪闪烁烁,衣着悉如外人,却又不知历史时事;千言万语,却只写了一句话,那就是嘱咐渔人千万不要泄密;最后,无论民间或官方,无论个人或群体,都“不复得路”。完整的故事精彩纷呈,自然而然地引人入胜。

4、迭起的悬念。

渔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设下悬念:迷路了,会怎么样?“忽逢桃花林”,为之一喜(一折);接着写桃林美景,“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又设下悬念,走完桃林了吗?桃林前面是什么地方?“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又为之生疑(二折);接着写渔人舍船而入的探险行动,“初极狭,才通人”,又设下悬念:里边有什么,能走得通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为之一惊(三折);接着写美好的世外桃源,介绍了桃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渔人辞去时,“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又设下悬念:渔人出去后给外人说了吗?“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又为之遗憾(四折);“太守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又设下悬念:找到了吗?“不复得路”,又为之迷惑不解(五折)。

5、突出的形象。

写桃花林,仅抓住最为醒目的林中之花、地上之草;绘花不采静态的枝蕾,而取动态的落英;绘草不列草类高矮,而重色泽形态。写桃花源,仅抓住农耕生活中人们赖以休养生息的土地、屋舍、桑竹等。写桃源人,仅抓住无自养能力且易受伤害的老人和小孩着墨,老老小小尚且“怡然自乐”,青壮年便不消说了。对于使之“大惊”的“外人”,一是“要”,二又“延”,还“设酒杀鸡作食”,淳厚好客之风迎面拂来。从“鸡犬相闻”的闹声中反映出桃花源社会的和平宁静;从“皆叹惋”中则可见桃花源人内心中的自我庆幸与满足。

6、客观的评价。

本文写于兵连祸结的晋宋交替期间,社会战乱频繁,动荡不安,封建剥削残酷,民不聊生,政治黑暗腐败,使作者不能施展抱负,在做过几任小官以后,出于对丑恶官场的.厌恶,弃官归田,过起了隐居田园的生活。十多年的田园生活使作者了解了劳动人民的疾苦和愿望,对广大农民的苦难深有感受。出于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反抗,作者写出了本文。文中虚构的世外桃源,描绘的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怡然自乐的社会,是黑暗现实的鲜明对照,是作者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干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当然,这种理想境界,不过是一种理想化了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而且是一种不可实现的空想。我们不去苛求古人,但不能不认识到这一点。

7、明畅的语言。

文中所有的叙述和描写,尽管是文言,却晓畅易读。譬如写景:“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层次丰富;譬如写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形象鲜明;譬如写行:“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活动具体;譬如写言:“不足为外人道也”,色彩近乎神秘,令人遐想联翩。

8、深厚的功底。

南阳刘敬叔《异苑》(卷一)有一则记载,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极为相似。原文如下: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陶渊明桃花源记教案大全(18篇)篇九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暖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治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最新陶渊明桃花源记教案大全(18篇)篇十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谋生。(有一天)他顺着小溪划船,忘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在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非常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是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似的。(渔人)就离了船,从洞口进去。初进时,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那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那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备酒杀鸡做饭菜(款待他)。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这个人(为他们)详细地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他们听罢)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也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在这里)住了几天,就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寻找前次做的标记,竞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到路。

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路访求(桃花源)的人了。

落英缤纷:落花繁多的样子。

林尽水原: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的不真切。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要:同“邀”邀请。

最新陶渊明桃花源记教案大全(18篇)篇十一

《桃花源记》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这样的理想社会反映了人民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同时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因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导入。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公元4秋,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歹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二、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

问题: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地方?渔人在桃花源的活动有哪些?

利用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疏通文意。

质疑:

1、文言词。

(预测)。

〖1〗异。

例句:渔人甚异之对……感到诧异形容词意动用法。

译句:渔人对此感到很诧异。

问题:文中的异字有何作用?

温故:父异焉。

拓展:文中词类活用现象的还有哪些?整理到笔记本上面。

〖2〗不足。

例句: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值得今义:不够。

译句:不值得对外人说。

温故:最爱湖东行不足、衣沾不足惜。

拓展:文中还有哪些古今异义词?整理到笔记本上面。

〖2〗志。

例句一、处处志之做标记名词。

译句:到处做标记。

例句二、寻向所志标记名词。

译句: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

问题:1、如何看待渔人“处处志之”的行为?

2、既然“寻向所志”,为什么还会“遂迷”?

拓展:文中还有哪些一词多义现象,整理到笔记本上。

2、文言句。

例句一、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译句:(桃花源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吃惊,问(他)是从哪里儿来的。(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有人)就把(渔人)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

精讲:省略句。

练习。

例句二、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译句:南阳人刘子骥,(是)志向高洁的隐士。

精讲:判断句。

拓展: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小结:文言句翻译“六字法”(留、删、补、换、调、释)。

三、三读课文。

研读课文。

问题一、桃花源美在何处?奇在哪里?

问题二、桃花源现实中存在否?作者缘何作记?

问题三、今天我们怎样看待陶渊明的理想?

四、背诵课文。

课后作业篇。

五、练笔。

1、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

本文不过三百来字,却写出了一个有头有尾情节完整的故事,而且写得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渔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设下悬念:迷路了,会怎么样?“忽逢桃花林”为之一喜。此为第一折。接着写桃林美景,“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悬念又生:桃林走完了吗?桃林前面是什么地方?“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又为之生疑,这是第二折。接着写渔人舍船而入的探险举动。“初极狭,才通人”又产生了悬念:里面有什么?能走得通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为之一惊,这是第三折。接着便具体描绘美好的世外桃源,介绍了桃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不足为外人道也”,又设悬念:渔人出去后给“外人”说了吗?“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这是第四折。“太守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悬念又起:找到了吗?“不复得路”,留下了更大的悬念。为之迷惑不解。这是第五折。

2、组织材料,详略得当:

本文是作者的寓意之作,因而能否表达寓意,就成了材料取舍的关键。总的说来,桃花源里面写的详,桃花源外面写的略;生活图景写的较详,一般过程较略;渔人进桃花源时写的详,出来时写的略;桃花源中人“自云”写的详,渔人的答话写的略。正因为该详就详,该略就略,详略得当,所以全文仅用320字,就创造了一个有头有尾、有环境、有情节、有人物和有对话的动人故事,完美表达了寓意。

最新陶渊明桃花源记教案大全(18篇)篇十二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紧接着溪流两岸生长,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再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看见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亮。渔人就离开小船,从洞口进去。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的景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这渔人一个一个地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惋惜。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梅酒和饭菜来招待。渔人在这里停留了几天,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

渔人已经出来,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作了标记。回到(武陵)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竟然迷失了(方向),而不能再次找到(通往桃花源的)那条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因病而终。后来就再没有问路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桃花源诗》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人劳动、和谐相处、没有君主、不纳王税的美好社会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这个理想社会的无限向往。全诗三十二句,寓真情于叙述描绘之中,寄至味于平淡自然之内,引导读者徜徉于桃源仙境而怡然自得。就诗的艺术结构而言,起首六句是缘起,中间十八句是核心,结尾八句是余韵。

起首六句,叙述桃源中人避乱隐居的缘由,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深的敬意。“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开头这两句诗总领全篇,意味深长:贤者避世而隐,罪在嬴秦暴虐无道。推而言之,任何社会公理不彰、道德沦丧,贤者就不会与之同流合污。

“相命肆农耕”以下十八句,传神地描绘出这个由桃源中人开辟的新天地,将读者领入一个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神仙境界。在这里,五谷按时种植,人人辛勤耕作,“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且又相互勉励、和睦相处,因而,“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尤其令后世称羡的是,劳动所得,悉归己有:“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在这里,祭祀衣著,犹存先秦古风;环境安宁,唯闻鸡犬之声。在这里,年复一年,春秋代序,无论童叟,怡然自乐。

这些缓缓推出的诗句犹如纪录片一样,一幅幅桃花源中风俗人情、四时景色的画面依次呈现于观众眼前。初看起来,亦觉平淡无奇;一经思索,人间焉有此境?人人劳动、人人平等、没有君主、没有欺诈、怡然自得的桃花源,不仅是陶渊明追求的理想社会,而且是古代多少志士仁人梦想已久的人间仙境。而这个自然和谐、优美宁静的仙境恰恰与当时腐朽虚伪、肆行暴虐、互相倾轧的丑恶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结尾八句,含蓄隽永,余韵绵长。“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这四句诗以反衬的手法,将久隐忽现、乍现即隐的桃源仙境衬托得如同缥缈难寻、一闪即逝的神仙洞府而格外引人遐思。愈厌恶黑暗污浊的现实世界,愈加向往光明峻洁的桃源仙境。

紧承上面诗意,最后四句诗以排他的艺术手段,将诗人自己驾着轻风、高飞天宇去寻找桃源仙境中那些志同道合朋友的无限向往之情表现得格外真率动人。排除了世俗之士,陶渊明和他创造的桃花源才显得更有风采。

最新陶渊明桃花源记教案大全(18篇)篇十三

弃彭泽微官,松翠菊黄,琴书而外醉三斗;开田园诗派,韵真辞朴,千百年来第一人。

—题记家,是安乐窝,是避风港,那里有天伦之乐,有浓浓亲情。你浪迹天涯海角,不管是得志还是失意,家都使你魂牵梦绕。

陶渊明,我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在经历了八十一天的官场生活后,亦然决定摆脱官场的束缚,回到自己那魂牵梦绕的家,享受天伦之乐。

回到桃花源的陶渊明,是快乐的,他归心似箭,“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他兴奋异常,“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回到桃花源的陶渊明,是悠闲的。他悠然自得,自娱自乐,“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他成日“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不是还观赏“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风而知还”的景象。

回到桃花源的陶渊明,是自由的。他“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回到桃花源的陶渊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升华,笔下所写的都为真性情。试问,有谁能发出“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这样的感慨。

回到桃花源的陶渊明,是我所羡慕的。他有胆识,也有勇气辞去官职,归隐田园。即使他家境贫寒,也决意不再答应做官。这份坚持,让我感动。

陶渊明的一声,平淡无奇,色彩缤纷。他虽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大的成就,但却留下了无数传颂千古的诗句。陶渊明笔下所出,都包含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让人读着亲切,回味无穷。

陶渊明,一个敢于追求自我的人。喜欢他,不仅喜欢他的诗,他的词,更他那句句中透露出的自然清新的味道。这种味道令我着迷,也令我向往。

陶渊明所做的一切虽已成历史,依旧受人们喜爱。这就是自然的影响力。从古至今,没有一个人不向往大自然,没有人不热爱朴素的生活。

这些,只有陶渊明做到了。他真是“韵真辞朴,千百年来第一人。”

最新陶渊明桃花源记教案大全(18篇)篇十四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妻子(古义:(两个人)妻子和儿女;今义:(一个人)对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称呼,指妻子)。

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鲜美(古义:鲜艳而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不足(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够)注:今义也有不值得的意思,例如:不足挂齿。

间隔(古义:隔绝;今义:两个地方分隔开)。

最新陶渊明桃花源记教案大全(18篇)篇十五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穷(古义:穷尽;今义:贫穷)。

从来(古义:从哪里来;今义:向来)。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不管)。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成年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水源(古义:溪水发源的地方;今义:指人们饮用的水的来源)。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新鲜美味)。

芳(古义:花;今义:气味芬芳)。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够)。

间隔(古义:间离隔绝;今义:空间或时间上的.隔绝)。

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形容很像)。

缘(古义:沿着;今义:缘故,缘分)。

津(古义:渡口,路,探访。文中指访求、探求的意思。今义:唾液)。

外人(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义:指没有血缘关系的人)。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仿佛(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今义:似乎,好像)。

开朗(古义:土地开阔;今义:乐观,畅快多形容性格)。

扶(古义:沿、顺着;今义:搀扶,用手按着或把持着)。

志(古义:做标记;今义:志气,志向)。

延(古义:邀请;今义:延伸,延长)。

悉(古义:全,都;今义:熟悉)。

咸(古义:全,都;今义:一种味道)。

既(古义:已经;今义:关系连词,既然)。

寻(古义:随即,不久;今义:寻找)。

向(古义:以前的,旧的;今义:方向,对……)。

果(古义:实现;今义:果实,结果)。

要(古义:邀请;今义:表示意愿)。

最新陶渊明桃花源记教案大全(18篇)篇十六

马上就要学习《桃花源记》这篇课文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收集了桃花源记古今异义,一起来学习下吧!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对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称呼,指妻子)。

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鲜美(古义:颜色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的新鲜美味)。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事业)。

不足(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够注:今义也有不值得的意思,例如:不足挂齿)。

间隔(古义:隔绝;今义:两个地方分隔开)。

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形容很像)。

缘(古义:沿着;今义:缘故,缘分)。

津(古义:渡口。指访求、探求的意思。今义:唾液)。

外人(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义:局外人)。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仿佛(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今义:似乎,好像)。

开朗(古义:地方开阔,光线充足;今义:乐观,畅快)。

扶(古义:沿、顺着;今义:搀扶,用手按着或把持着)。

志(古义:做标记;今义:志气,志向)。

延(古义:请;今义:延伸,延长)。

悉(古义:都;今义:熟悉)。

咸(古义:全;今义:一种味道)。

既(古义:已经;今义:关系连词,既然)。

寻(古义:随即,不久;今义:寻找)。

向(古义:以前的,旧的;今义:方向,对)。

果(古义:实现;今义:果实,结果)。

最新陶渊明桃花源记教案大全(18篇)篇十七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渔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谴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冀,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幻灯片2)。

《桃花源记》是初中八年级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在本单元中的课文,大多讲的是文人墨客的博大理想与志趣以及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操。五篇文章的体裁不同,有的文字简洁而意味深长。《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塑造了一个优美的世外桃源,并通过这个故事表现了作者自己对黑暗社会现实不满,希望能有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压迫、没有剥削、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

教学目的: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幻灯片3)。

联系实际,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积累文言词语对照课文注解独立完成课文翻译。

诵读课文并背诵。

教学重点:进行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幻灯片4)。

培养并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的欣赏及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正确看待课文中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方法:诵读、启发、欣赏、探究。

(二)、说教法(幻灯片5)。

1、主要运用诵读、启发、读书指导及欣赏、探究法,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

2、对文言文的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启发,才有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

3读书指导是对朗读所提出的要求。

4、文中的一些探讨性题目,可运用探究法,同时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思维。

(三)说学法(幻灯片6)。

在学法指导上,主要运用朗读法、自主学习以及小组合作讨论。

朗读法:文言文的学习重在反复朗读,也可为下面的学习作好准备。

小组合作讨论:可使学生交流意见,活跃课堂气氛,减少对文言文的生疏感、胆怯感。

(四)、说教学程序(幻灯片7)。

根据教学内容及语文学习的规律,安排导入——朗读感知——理清全文思路——文章赏析、研读——知识拓展延伸——教师总结、布置作业等几个环节。

1、导入并题解(幻灯片8、9、10)。

在中国,素有“山川以人而胜”的传统。所谓“景不自美,因人而彰”“地不自胜,惟人则名”。自从陶渊明作了《桃花源记》以后,桃源仙境名声大噪。历代文人雅士纷纷涉足山溪,探寻灵秘。今天我们就与东晋大文豪一览桃源仙境。

叫两、三个学生书写课题。

析:源、园。

“源”字的偏旁是“シ”,与水有关,从文章一、二段看得出,“桃花源”里写水的句子有“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林尽水源”,从而可看出桃花源是水流的尽头、源头,在比较隐秘的地方。所以不仅仅是指“桃花园子”。以后不要书写错了。

2、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幻灯片11、12、13)。

学生齐读,掌握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复述故事并口头疏通文意。

3、走近作者、了解写作背景(幻灯片14、15)。

一学生读,读后点评。

4、赏析及探究问题(幻灯片16、17、18、19、20、21、)。

听录音朗诵感受桃花源的美的意境。

让同学到文中寻找桃花源最吸引人的地方,并说说是什么美?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景色美。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生活美。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人情美。

展开想象与联想用一组句式整齐的句子描绘桃源人的生活环境及社会风尚。

探究桃源人举家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的原因?

由学生自由朗读第三段。

要求:朗读是应读出文中人物的语气,如“乃大惊”,“皆叹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源人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战乱连年的年代,优美的世外桃源是否存在?(结合前面的写作背景分析)。

(同学可通过读课文最后两段来了解)。

暗示这个故事是虚构的。

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个故事?

5、教师总结并布置作业(幻灯片22)。

师小结:这篇课文陶渊明成功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的存在,实中有虚,以“不复得路”“未果”等句写出仙境在恍惚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让人觉得似梦似真,这些都不过是陶渊明巧妙的安排,理想的寄托,美好的愿望而已,实际上是子虚乌有的,桃花源让后人津津乐道,可见桃花源已成为一种理想,一种美的象征了。

作业背诵全文。

6、知识拓展延伸(幻灯片23)。

抽一生描绘一下自己心中理想的明天。

7、最后让同学随着音乐朗读课文感受桃花源的美。

8、下课。

说课板书。

景色美战乱。

生活美没有压迫。

人情美剥削。

注:时间安排:导入及题解(4分钟),整体感知课文、复述故事、口头翻译等(12分钟),赏析文章及探究问题等(22分钟),知识拓展延伸、教师总结及作业(7分钟)。

最新陶渊明桃花源记教案大全(18篇)篇十八

山有“小口”若有光,良田美池口中藏。渔人有幸数日客,享尽桃源美味香。

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问世以来,历代注家蜂起,诠释接踵。人们非常关切文中的桃花源在什么地方的问题。

说庐山康王谷者言之凿凿。康王谷,俗称庐山垅。从现在的星子县城乘车至隘口,然后沿着通往庐山的南山公路北行数公里,在一处叫观口的地方弃车步行,即可进入庐山垅。这是一条长达7公里的绝密坳谷,“整个垅中,峰岭对峙,联绵延伸,东靠着最高汉阳峰,西临于长岭马耳峰,森林掩映,溪泉沿流,竹木青秀,花草烂漫。屋舍靠山近水,碧荫遮盖村庄,阡陌纵横,水田旱地,男女耕耘,一展世外桃源景象”(《庐山旅游介绍》)。进谷的“葫庐口”极狭,一踏进谷口,溪声林涛便扑面而来,但见青山高耸,古木参天,溪水随山势而转,小路傍溪涧而进。山重水复,曲折蜿蜒,头顶现出一线蓝天,循着溪旁小道山行二、三里,山势渐缓,眼前出现一片村落。田园葱翠,“屋舍俨然”,鸡犬之声相闻。倘若是在春天进山,则夹岸桃花灼灼,香气氤氲,云雾融和着袅袅炊烟,如丝如带,一路鸟语花飞,宛如进入了传说中的仙境一般。

庐山垅这片幽深而狭长的谷地,史、志上称作康王谷。宋《南康军图记》载:秦灭楚时,楚怀王之子康王避难谷中,秦将王翦追赶甚急,幸而天降大风雨,康王得以脱险,从此隐居谷中,“不复出焉”。康王谷即因之而得名。另据《星子县志》亦如是载,至今山谷尽头,尚有一处村落叫“半山康家”。村中还有康氏的人家居住。康王谷中,不但秀丽的风光与《桃花源记》中描述的一模一样,而且楚康王避难的故事与陶令笔下“先世避秦时机,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遂与外人间隔”数语正吻合。陶渊明长期生活在庐山山南一带,对谷中的风光和康王避难的掌故一定非常熟悉,所以他以康王谷作为生活原型,构想桃源情境,进行艺术创造,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应该是当信勿疑的。

持江苏连云港之说者信誓旦旦。江苏连云港市云台山脉的宿城西麓,亦被人们称作陶令笔下的桃花源。那里三面环山,一面向海,除了翻越虎口岭,与外界无路可通;其中,川原坦荡美丽,山畔竺篁摇曳,山脚拐弯处通向高公岛,与《桃花源记》的描述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而考查史实,陶渊明确实曾到过这个地方。公元4,高公岛战争期间,陶渊明任镇军刘牢之的参军时,亲赴战场。因此,他的后裔、清末两江总督陶澎,在宿城法起寺旁建起了‘晋镇军参军陶靖节先生祠堂’,其录书刻石的匾额至今尚在”(见《语文教学通讯》1995年第6期)云云。

大概人们都有一种慕名的心理,都希望自己的家乡与历史上的名人有点“沾亲带戚”的缘故吧。庐山南北两麓的星子县和九江县,为争“夺”陶渊明的籍贯,打了数百年的“官司”,前几年论争达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双方都请来了全国知名的“陶学家”,评陶、研陶、注陶、吟陶,当然也期望能在一个权威性的陶渊明研究会上,对陶渊明的籍贯进行“仲裁”,而有关桃花源的原型在什么地方的问题,人们更是众口异词,说法不一。据统计,在神州大地上,被“疑为桃花源原型的'地方一共有十余处”(《庐山风景话趣》)之多。

近年,湖南的桃源洞,也被人们称作桃花源。桃源洞位于桃源县城西南15公里的水溪,它俯临沅江,背倚青山,松竹垂阴,景色绮丽。唐代开始在此建有寺观。清光绪年间,曾重修“渊明祠”,并顺着山势以陶渊明的诗文命名建造了桃花观、水源亭、缆船洲等。遗憾的是据《桃源县志》记载:这里的桃源洞,本名“乌头村”,因为陶渊明的名篇影响越来越大,才改名“桃源洞”的。

有的学者认为,桃花源“并非作者虚构,也不是幻想的再创造,而是切切实实的居住在武陵地区的苗族社会的写真”(《桃花源究竟在哪里?》)其依据是,东晋文人刘敬叔在《异苑》中记述:“元嘉初,武陵人射鹿,逐入石穴,才容人。其人入穴,见其旁有梯,因上梯,豁然开朗,桑果蔚然。”县武陵地区的苗族人民素有对桃花的崇拜,以及见客人“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的习俗。再据《苗族简史》介绍,武陵地区的苗族人民早在晋朝前,就呈现出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桃花源诗》)的社会景象。

上列种种,恐怕还仅仅是被考证的部分“谜底”而已,正确与否,难以明断,真可谓“说是就是不是也是”“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新婚男方母亲讲话范文(21篇)

    如果我们需要发表一场重要的演讲,准备一份精心写作的演讲稿范文是很有必要的。在这里,我为大家呈现一些突破思维束缚的杰出演讲稿,让我们一同领略创新和改变的力量。

    最新爱生的演讲稿(模板14篇)

    演讲稿范文是演讲者展示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机会,它能够帮助演讲者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才华和魅力。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引人入胜的演讲稿范文,相信它们能给

    最新小学一年级九月份班务工作总结(优秀14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可以让我们对自己的工作目标进行修正和调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能力有所帮助。今年我面对的是一群可

    最新广东省山区教师跟岗学习总结(优质23篇)

    学习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规划,有助于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学习计划。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学习总结的示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短短的两周内,我在

    最新学校帮扶支教工作总结(模板19篇)

    月工作总结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为以后的工作发展做出合理规划。接下来,为大家分享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最新新郎的发言致辞(优质20篇)

    当我们面临重要的庆典、会议或纪念活动时,致辞可以起到引导氛围、表达感谢和激励人心的作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精彩致辞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最新以重阳节为的精彩演讲稿范文(18篇)

    演讲稿的主体部分要具体、有力地阐述我们的观点和理由,可以通过事实、数据、案例等加强说服力。下面是一些经典的演讲稿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发。

    最新婚礼主持词经典版婚礼司仪的台词有哪些大全(18篇)

    在人生的道路上,婚礼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一个人迈向新的人生阶段。婚礼大全中有关于婚礼筹备的一些建议和技巧,帮助新人们充分准备并顺利度过婚礼大日。

    最新幼儿毕业典礼家长发言稿示例(优质24篇)

    毕业典礼上,学生们会和同学们共同度过一个难忘的时刻,留下美好回忆,互相祝福并告别。下面是一些毕业感言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这些范文包括了不同的主题和风格,有的

    最新个人工作简历自我评价(实用18篇)

    在自我评价中,我们应该避免夸大自己的优点或否定自己的努力成果,保持客观的态度。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看看以下的自我评价范文,或许能够给你们写作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