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的教案大全(17篇)

时间:2023-12-12 作者:翰墨

教学工作计划是对教师在一段时间内的教学活动进行规划和安排的重要文件。需要教学工作计划的同学不妨参考一下这些范文,或许能帮助你们更好地制定自己的计划。

但愿人长久的教案大全(17篇)篇一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但愿人长久》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4-6自然段。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3、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4、通过朗读,对学生进行理解性诊断与矫治,使学生初步领略古典诗词的意蕴,激发起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理解诗意,体会苏轼的思亲之情。

1、读题,理解题意。

2、简介苏轼。

3、基础性诊断练习,学生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苏轼的资料。

1、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检测,进行自主性诊断与矫治。

3、检查,进行群体性诊断与矫治。

(1)认读生词。

(2)指名读课文,相机指导读好长句子。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1、自由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2、讨论交流,群体性诊断与矫治。

(1)交待了苏轼创作的原因。

(2)中秋节,各家团圆,而苏轼却“独在异乡为异客”,你还联想到什么诗句?

(3)苏轼与弟弟感情如何?你从哪个词看出的`?

3、指导朗读

1、诗人为什么睡不着?

2、诗人为什么埋怨月亮?从那些词看出他的思亲之情?

(1)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

(2)讨论交流,群体性诊断与矫治。

3、指导朗读。

1、读诗句,用第五段中的句子理解诗句。

2、介绍古典诗词及《水调歌头》。

3、听课文录音。练习朗读。

1、总结全文。

2、背诵《水调歌头》。

1、收集有关古典诗词的资料,在班级交流。

2、开展背诵“古典诗词”活动,将生活与学习相互结合,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能力。

但愿人长久的教案大全(17篇)篇二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读出相应的语气。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出示本课时学习目标。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或放录音)。

要求学生:注意倾听,听准字音,注意停顿。一会儿比一比看谁像老师一样读得好。

2、赛读课文。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相应的语气,注意营造各个小组间的比赛氛围。

学情预设:下面加点字学生容易读错。

教学措施预设:

在学生读的时候,注意以下加点字的字音。

做官品尝观赏眼睁睁心绪不宁。

虽然宽慰悲欢埋怨阴晴圆缺。

学情预设:读下面的句子时,注意根据提示语读出相应的语气。

(2)想到这儿,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千里共婵娟!

教学措施预设:

指导:在皓月当空之时,诗人静思什么呢?

你从这段文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从为什么你是否感受到诗人的责怨,齐读句段体会感受;从偏偏你是否感受到了诗人的愤懑。

再读,读出埋怨。

句子二:想到这儿,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千里共婵娟!

指导:他为什么宽慰了许多?这说明了什么?人有悲欢离合,就像月亮有阴晴圆缺,恰是世之长理,实难十全十美,正是因此他才宽慰。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在人们的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既然离别难免,那就不必伤悲,将思念之情留在心里,共同欣赏良宵美景。

读出宽慰、低声、吟诵的语气。

三、再读课文。

根据老师或同学的点评,自由朗读,读流利,读出相应的语气。

四、默读课文,感知课文。

默读课文,小组内交流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读一读检查是否已经真正认识。

2、描红。老师要逐字指导,起笔顿比落笔,字的位置。

3、师范写,要求学生注意看间架结构,难写的笔画的起笔、收笔要领,以及疏密要领等。

4、学生仿写(前台展示)。

共同评价学生仿写的字。评价要领:起笔顿笔大小间架结构等。

六、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思考:苏轼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这首词的?他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体会他对兄弟苏辙的感情。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写一写自己的体会。

七、任务分配。

1、默读课文,苏轼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这首词的?他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写一写自己的体会。

2、默读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苏轼对兄弟苏辙的感情?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写一写自己的体会。

3、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嫦娟的意思。

4、任选一两段展示朗读。

5、展示背诵课文四、五、六自然段。

6、谈谈你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理解并背给大家听。

7、搜集一些关于思念亲人,思念家乡为主题的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2、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3、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出示本课时学习目标。

二、任务展示。

1、小组内准备展示任务。(五分钟)。

2、展示汇报。

(1)默读课文,苏轼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这首词的?他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写一写自己的体会。

(2)默读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苏轼对兄弟苏辙的感情?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写一写自己的体会。

(3)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嫦娟的意思。

学情预设:

从课文内容来看,学生很难理解这篇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因为没有丰富的个人经历,学生的理解也是很肤浅的。

教学措施预设:

课主要写了北宋大文豪苏轼创作名词《水调歌头》的经过,属于文包诗类文章。

引导学生采用联系写作背景理解重点句段,引导学生转换角色,想苏轼所想,悟苏轼之情。

措施(一)细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2)学生讨论。

原因大致有三:

一是中秋节的夜晚皓月当空,万里无云,这是亲人团聚的时候,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二是目睹他人团聚的情景: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苏轼却独在异乡为异课,饱受离别之苦。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更勾起苏轼对弟弟的思念,因而心绪不宁。

三是与弟弟手足情深且分别已久。着重理解心绪不宁、手足情深、形影不离的意思。

(2)进一步自读感悟,指名读,读出思念之情。(配乐朗读,背景音乐《良宵》)。

措施(二)细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

(2)学生自由发言:苏拭移情于月也戏人,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

(3)自由练读,感悟苏轼埋怨之情源于思念之苦。引导学生读好反问句。

(4)这段后面是省略号,他省略了什么?

(引导学生想象,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有能加深其对课文的理解。)。

措施(三)细读课文第五六自然两段。

(1)(出示课件)宽慰是什么意思?(豁达开朗,积极乐观)(板书:宽慰)苏轼为什么会宽慰了呢?他到底想到了什么?(自由回答)。

(2)(出示句子)(自由朗读)。

交流讨论:

a用自己的话再来说说第一句的意思。

(重点理解悲欢离合,隐现圆缺的意思)。

b哪里会十全十美呢!你是怎么理解的?

c他还想到了什么呢?指名读第二句。

(3)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在人们的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

(4)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让学生感悟苏轼宽慰的心情和他豁达开朗,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搜集展示关于思念亲人,思念家乡为主题的诗词。

教师小结:自古多情伤离别,无数诗人墨客都表达这种情绪。苏轼也写了自己的离愁别绪,但最终得以解脱,不愧为大诗人、大文学家。让我们将这脍炙人口的诗句藏在我们的记忆中,齐读课文。

但愿人长久的教案大全(17篇)篇三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4-6自然段。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3、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4、通过朗读,对学生进行理解性诊断与矫治,使学生初步领略古典诗词的意蕴,激发起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理解诗意,体会苏轼的思亲之情。

一、揭题,基础性诊断与矫治。

1、读题,理解题意。

2、简介苏轼。

3、基础性诊断练习,学生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苏轼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自主性诊断

1、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检测,进行自主性诊断与矫治。

3、检查,进行群体性诊断与矫治。

(1)认读生词。

(2)指名读课文,相机指导读好长句子。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精读感悟,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一)学习1-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2、讨论交流,群体性诊断与矫治。

(1)交待了苏轼创作的原因。

(2)中秋节,各家团圆,而苏轼却独在异乡为异客,你还联想到什么诗句?

(3)苏轼与弟弟感情如何?你从哪个词看出的?

3、指导朗读

(二)学习4-5自然段。

1、诗人为什么睡不着?

2、诗人为什么埋怨月亮?从那些词看出他的思亲之情?

(1)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

(2)讨论交流,群体性诊断与矫治。

3、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6自然段。

1、读诗句,用第五段中的句子理解诗句。

2、介绍古典诗词及《水调歌头》。

3、听课文录音。练习朗读。

四、总结课文,自主性诊断与矫治。

1、总结全文。

2、背诵《水调歌头》。

五、发展性诊断与矫治。

1、收集有关古典诗词的资料,在班级交流。

2、开展背诵古典诗词活动,将生活与学习相互结合,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能力。

但愿人长久的教案大全(17篇)篇四

2但愿人长久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词,其中田字格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词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3、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教学重、难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朗读课文,读懂课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词,其中田字个格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词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词语及重点句的意思教学过程:一、简单介绍生平,揭示课题。可让学生课前搜集一些与本文有光的资料,包括苏轼的一些诗词,然后老师再加以补充。(1)介绍苏轼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与弟苏辙情同手足,但长期天各一方,时直中秋,目睹别人家团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然后他在伤感之时,悟出真缔,于是解脱惆怅,写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千古绝唱。(2)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1)出示自读要求自由练读生字表上的生字2)划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3)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4)学生练读全文5)抽读卡片6)读准字音7)理解词语:皓月:明亮的月亮。埋怨: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别人或事物表示不满。2范读课文三、细读课文1、细读1-3自然段理解“朝庭“:密洲”两个词语2、学习第二自然段自由读课文看图理解词语“皓月当空”,“万里无云”,想象家人团聚,品尝瓜果,观赏明月“心绪不宁”是什么意思3、学习第三自然段苏轼为什么思念弟弟“手足情深”是什么意思“形影不离”呢?4、指导朗读作业布置:抄写词语板书设计:心绪不宁形影不离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2、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工婵娟的含义。教学重、难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工婵娟”的含义。教学过程:1、继续细读课文自由读课文。指明说说苏轼为什么要埋怨月亮苏轼移情于月也戏人,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自由练读。这段后面是省略好,他省略了什么?引导想象。这个问题问的没有必要,可删去,因为课文已说得很完整了。细读5,6自然两段想到这而,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底声吟诵起来。想到这儿还想到哪儿?他为什么宽慰了许多?这说明了什么?人有悲欢离合,就象月亮有阴晴圆缺,恰是世之长理,实难十全十美,他的宽慰,正是他与常人不同的可贵之处。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在人们的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既然离别难免,那就不必伤悲,将思念之情留在心里,共同欣赏良宵美景。2、总结课文内容本课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拭的名词《水调歌头》的创作经过。3、指导背诵第4-6段4、指导造句一起……一起……出示文中样句示范: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造句可随课文教学,讲到有关自然段直接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练习造句。5、作业板书设计:心绪不宁埋怨}重亲情转念宽慰}通情达理。

但愿人长久的教案大全(17篇)篇五

1、学会本课生词,其中田字格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词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3、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词,其中田字个格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词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词语及重点句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简单介绍生平,揭示课题。

可让学生课前搜集一些与本文有光的资料,包括苏轼的一些诗词,然后老师再加以补充。

(1)介绍苏轼

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拭与弟苏辙情同手足,但长期天各一方,时直中秋,目睹别人家团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然后他在伤感之时,悟出真缔,于是解脱惆怅,写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千古绝唱。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自由练读生字表上的生字

2)划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

3)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4)、学生练读全文

5)、抽读卡片

6)读准字音

7)理解词语

皓月:明亮的月亮。

埋怨: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别人或事物表示不满。

2、范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

1、细读1—3自然段

理解“朝庭“:密洲”两个词语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

3、学习第三自然段

苏拭为什么思念弟弟

“手足情深”是什么意思

“形影不离”呢?

4、指导朗读

作业布置:抄写词语

版书设计

心绪不宁形影不离

一、教学要求

1、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工婵娟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工婵娟”的含义。

三、教学步骤及过程

1、继续细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

指明说说苏拭为什么要埋怨月亮

苏拭移情于月也戏人,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

自由练读

这段后面是省略好,他省略了什么?

引导想象

这个问题问的没有必要,可删去,因为课文已说得很完整了。

细读5,6自然两段

想到这而,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底声吟诵起来。

想到这儿还想到哪儿?

他为什么宽慰了许多?这说明了什么?人有悲欢离合,就象月亮有阴晴圆缺,恰是世之长理,实难十全十美,他的宽慰,正是他与常人不同的可贵之处。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但愿完美的感情常留在人们的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既然离别难免,那就不必伤悲,将思念之情留在心里,共同欣赏良宵美景。

2、总结课文资料

本课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拭的名词《水掉歌头》的创作经过。

3、指导背颂第4—6段

4、直到造句

一齐……一齐……出示文中样句

示范:他们俩一齐读书,一齐玩耍

造句可随课文教学,讲到有关自然段直接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练习造句。

5、作业

板书设计

心绪不宁

埋怨}重亲情

转念

宽慰}通情达理

但愿人长久的教案大全(17篇)篇六

2、但愿人长久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4-6小节。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心绪不宁”、“形影不离”等词语的意思。3、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体会作者对兄弟的思念之情。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3、初读课文,体会苏轼兄弟情深。教学过程:一、导入1、还记得我们学过思念亲人、思念故乡的古诗吗?2、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写给弟弟的.一首词《水调歌头》。二、初读课文1、轻声读课文。2、指名读课文,想一想每小节说了什么?3、指名读文中诗句课文中哪几个小节写了词中的意思。4、想一想,课文可分成几个部分?三、指导书写吟、缺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4-6小节。2、熟读4、5小节,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3、体会作者对兄弟的思念之情。教学过程:一、导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苏轼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呢?二、细读1-3小节1、读第2小节,这天夜色如何?“皓月当空”、“万里无云”正值中秋,全家会做些什么?2、可苏轼心情如何?“心绪不宁”是什么意思?他在想什么?为什么?“手足情深”“形影不离”,从这两个词中,你感到什么?(兄弟情深)三、细读4-5小节1、读第4小节,思考:苏轼为何埋怨月亮?在苏轼兄弟分离时,月亮更圆,反衬兄弟分离的痛苦。2、读一读文后的省略号,省去了什么?交流3、读5、6小节苏轼还在埋怨月亮吗?你从哪看出来的?(转念又想)苏轼不是在埋怨着吗?怎么又宽慰了许多呢?读一读他想的内容。人有悲欢离合,就像月亮阴晴圆缺,世上之事,哪能样样遂心,十全十美呢?苏轼的可贵之处,正是在于他能悟出这个道理。4、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小结:既然离别再所难免,那也不必过分伤感,只将思念之情留在心底彼此祝愿,岂不更妙?5、指导朗读背诵板书:但愿人长久心绪不宁重亲情埋怨转念通情达理宽慰

但愿人长久的教案大全(17篇)篇七

《但愿人长久》讲述了宋朝大文学家苏轼在中秋节的夜晚,仰望皓月,思念弟弟,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故事将这首词表达的情感描述得非常清晰,它反映了苏轼对弟弟的无比思念之情,寄托了祝愿人们和和美美,相亲相爱的美好情感。

苏东坡《但愿人长久》这首词,极富人情味,虽没有直接描写月色,却使人感觉到它的皎洁,它的高贵、和它的清寒。尤其是他借月抒怀,用丰富的想象力,把人复杂心理活动冲突、哀怨、惆怅、矛盾的内心世界,转化为人间美好生活的祝愿。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基调是欢乐的,高昂的,充满对未来的幸福憧憬。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b学习文包诗写法。

c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2)能力目标。

a、引导学生理解品味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b、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c、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原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3)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并领略皓月当空的美景,感受祖国古典诗词所创设的意境,进行美的熏陶。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词、文、图的对照,讨论交流和反复诵读,感悟苏轼宽慰的心情和他豁达开朗,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了解苏轼的情感变化过程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难点。

四、学情分析:

从课文内容来看,学生很难理解这篇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因为没有丰富的个人经历,教师的理解也是很肤浅的。为应对这一情况,课前利用早读课和辅导课时间提供了大量关于苏轼的资料,让学生了解他的生活,这样就能使学生感悟课文有了一些基础。教学中以品读悟情为主,教师适当以语言渲染,努力让学生走入课文的情境。

五、教具的使用: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六、说教法不与学法。

(1)《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多读书、少做题。因此,坚持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对阅读材料进行适度的探究、想象、感悟,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一种好办法。《但愿人长久》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为此,我们运用自主探究与朗读感悟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采用联系写作背景理解重点句段,首先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筛选学生的疑问,突出情感变化,接着让学生读课文找出有关情感变化的词语。例如:思念、埋怨、宽慰等。引导学生转换角色,想苏轼所想,悟苏轼之情,并辅之以有感情的朗读,可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2)学法指导:

本文是抒情散文,要求学生从课文出发,采用边看、边问、边想、边读、边写。看:看课文,从中发现问题。问:指出问题。想:思考并回答教师精心设置的问题。读:读顺、读流畅,读出感情。写:通过本文的学习,教师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写片断。

七、说板书及作业。

(2)作业为背诵体会和自学《水调歌头》全文,了解作者写这首词时的心情和时代背景。

八、主要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演示皓月当空、万里无云的多媒体课件。

4、介绍苏轼。

但愿人长久的教案大全(17篇)篇八

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苏轼。有一年,他被朝廷派往密州去做官。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这天夜晚,皓月当空,万里无云。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只有苏轼因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

苏轼跟弟弟苏辙手足情深。小时候,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离。长大以后,他们就各奔东西,很少再有见面的机会。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已有七个年头了!

他转念又想: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但愿美好的感情长留人们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

想到这儿,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

…………。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的教案大全(17篇)篇九

二、进入新课。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课文的第四小节,同学们自己把这一小节读一遍,划出课文中表现苏轼孤独的词语。

他又在埋怨什么呢。

他又问什么要埋怨月亮呢?

因为他觉得月亮也在戏弄人,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那么圆那么亮,但是月亮不是人,无所谓有情或无情,苏轼怨月实为怨人,人事纷繁,为了生活而各奔东西,亲人常常很难相聚。

指导朗读,注意要把他孤独的感觉和他埋怨的语气读出来。

大家来想一想,这一小节最后为什么要用省略号的呢?他可能还会想些什么?

他一直这样埋怨下去了吗?(一位学生读第五小节)。

这是他似乎宽慰了许多,这说明他什么呢?

(说明他与常人不同,说明他豁达大度,热爱人生)。

想到这里,它不禁提笔,写下了这名垂千古的佳句: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千里共婵娟!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三、小结。

苏轼这一美好愿望通过月亮送给了弟弟,送给了亲人,也送给了天下所有的人,这也是这首诗流传至今的原因,也希望这一美好的愿望能留在同学们的心中。

但愿人长久的教案大全(17篇)篇十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2、学会本课16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8个字只识不写,另有一个多音字“埋”要掌握。理解并熟记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4、初步领略古典诗词的意蕴,激发起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难点: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准备:

1、查找苏轼的有关资料。

2、有关教学投影片。

教学内容:

1、读通课文,学习生字。

2、学习第1——3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激趣导入:

2、简介苏轼生平。

四川人,北宋杰出文学家,诗词、散文、书画无一不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揭示课题。

苏轼与其弟苏辙自幼手足情深,形影不离,而后来长期分别,天各一方。时值中秋之夜,目睹别的家人团聚,共赏明月,思念之情由然而生,然而他在伤感之时,悟出真谛,于是解脱惆怅,写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绝唱。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生字读音。

(2)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3)力求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学生练习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4、听课文录音,(范读课文)。

说说课文写了谁的事?是件什么事?

但愿人长久的教案大全(17篇)篇十一

《但愿人长久》讲述了宋朝大文学家苏轼在中秋节的夜晚,仰望皓月,思念弟弟,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故事将这首词表达的情感描述得非常清晰,它反映了苏轼对弟弟的无比思念之情,寄托了祝愿人们和和美美,相亲相爱的美好情感。

苏东坡《但愿人长久》这首词,极富人情味,虽没有直接描写月色,却使人感觉到它的皎洁,它的高贵、和它的清寒。尤其是他借月抒怀,用丰富的想象力,把人复杂心理活动冲突、哀怨、惆怅、矛盾的内心世界,转化为人间美好生活的祝愿。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基调是欢乐的,高昂的,充满对未来的幸福憧憬。

b学习文包诗写法。

c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a、引导学生理解品味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b、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c、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原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并领略皓月当空的美景,感受祖国古典诗词所创设的意境,进行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通过词、文、图的对照,讨论交流和反复诵读,感悟苏轼宽慰的心情和他豁达开朗,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了解苏轼的情感变化过程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难点。

从课文内容来看,学生很难理解这篇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因为没有丰富的个人经历,教师的理解也是很肤浅的。为应对这一情况,课前利用早读课和辅导课时间提供了大量关于苏轼的资料,让学生了解他的生活,这样就能使学生感悟课文有了一些基础。教学中以品读悟情为主,教师适当以语言渲染,努力让学生走入课文的情境。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1)《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多读书、少做题。因此,坚持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对阅读材料进行适度的探究、想象、感悟,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一种好办法。《但愿人长久》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为此,我们运用自主探究与朗读感悟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采用联系写作背景理解重点句段,首先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筛选学生的疑问,突出情感变化,接着让学生读课文找出有关情感变化的词语。例如:思念、埋怨、宽慰等。引导学生转换角色,想苏轼所想,悟苏轼之情,并辅之以有感情的朗读,可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2)学法指导:

本文是抒情散文,要求学生从课文出发,采用边看、边问、边想、边读、边写。看:看课文,从中发现问题。问:指出问题。想:思考并回答教师精心设置的问题。读:读顺、读流畅,读出感情。写:通过本文的学习,教师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写片断。

(2)作业为背诵体会和自学《水调歌头》全文,了解作者写这首词时的心情和时代背景。

1、教师演示皓月当空、万里无云的多媒体课件。

4、介绍苏轼。

但愿人长久的教案大全(17篇)篇十二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课文的第四小节,同学们自己把这一小节读一遍,划出课文中表现苏是孤独的词语。

他又在埋怨什么呢

他又问什么要埋怨月亮呢?

因为他觉得月亮也在戏弄人,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那么圆那么亮,但是月亮不是人,无所谓有情或无情,苏是怨月实为怨人,人事纷繁,为了生活而各奔东西,亲人常常很难相聚。

指导朗读,注意要把他孤独的感觉和他埋怨的语气读出来。

大家来想一想,这一小节最后为什么要用省略号的呢?他可能还会想些什么?

他一直这样埋怨下去了吗?(一位学生读第五小节)

这是他似乎宽慰了许多,这说明他什么呢?

(说明他与常人不同,说明他豁达大度,热爱人生)

想到这里,它不禁提笔,写下了这名垂千古的佳句: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晴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苏使这一美好愿望通过月亮送给了弟弟,送给了亲人,也送给了天下所有的人,这也是这首诗流传至今的原因,也希望这一美好的愿望能留在同学们的心中。

但愿人长久的教案大全(17篇)篇十三

1、会本课生字,理解所学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从中体会作者苏轼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

投影、录音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播放《水调歌头》的录音带,小黑板出示《水调歌头》全篇。

2、简介苏轼生平,并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

1、投影出示要求

(1)练读课文后生字。

(2)画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理解词义。

(3)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3、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1)检查词语的读音与记忆(小黑板出示)

品尝玩耍埋怨睡觉

吟诵悲欢离合屈指算来

观赏但愿宽慰隐藏

(3)指名试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谁的事,是一件什么事?

4、指导朗读《水调歌头》这首词,重点是朗读后面几句话。

1、对“屈、悲、缺”等字进行书写指导。

3、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自己不懂意思的词语。

1、抄写生字词语;

2、练习感情朗读课文。

听录音,感受《水调歌头》这首诗歌描绘的意境。

了解苏轼生平。

齐读课题。

2、小组合作,自由练读。

(1)自学生字词,分析字形,简单记忆。

(2)小组互读,纠正读音,初步确定朗读感情。

(3)练习朗读自己课文。

(2)学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探讨

婵娟埋怨皓月吟诵等

生思考后自由作答

练习朗读背诵

2、练习描红,书写生字,抄写课后第三题的词语。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县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写的词境界阔大,风格豪放,是宋代豪放派词的代表人物。他在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极深的造诣。

但愿人长久教学时间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投影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齐读《水调歌头》。

2、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1、观察图画,学习第1到第4小节

师:我们观察一幅图画,一般都要观察哪些要素?

师: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分别是什么?

师生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并完成1——4小节的朗读与理解。

师板书:心绪不宁

师总结:晴朗的夜空万里无云,一轮又大又圆的明月高高地悬挂着窗外不时传来家庭中亲人团聚、共赏明月的欢笑声。可这一切都不属于苏轼,反而更增添他思念分别已久、独居远方的弟弟,他为心里不禁埋怨起来: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师板书:埋怨

2、细读5、6小节,理解苏轼心情的转变

(2)出示句子:想到这儿,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

师:“想到这儿”指想到哪儿?

师:“宽慰”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宽慰了许多?这说明了什么?

师板书:宽慰

(3)师生一起朗读《水调歌头》

1、说说本课表现了苏轼的哪些情感?

苏轼埋怨月亮是因为它在( )时候变得这么( )、这么( );但他想到世上本来就是( ),就像天上的月儿( )一样,他祝愿( )常留人们心间,这样虽然( ),也能共同拥有( )!

齐读课题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a重点理解“心绪不宁”和“手足情深”

(b突出第2小节朗读的欢喜与第4小节朗读的忧愁

(c理解第四小节后的省略号表示心里还有许多埋怨月亮的话

(1)自由轻声读课文

(联系上下文理解)

(这说明他豁达大度,热爱人生)

(4)再读第5自然段

用“~~~~~~~”画出表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的句子。用“-----”画出表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的句子。并进行朗读。(女生读原句,男生读解释句)

2、逐段理清叙述的顺序,练习背诵。

但愿人长久

心绪不宁——埋怨——宽慰

但愿人长久的教案大全(17篇)篇十四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课文的第四小节,同学们自己把这一小节读一遍,划出课文中表现苏轼孤独的词语。

他又在埋怨什么呢

他又问什么要埋怨月亮呢?

因为他觉得月亮也在戏弄人,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那么圆那么亮,但是月亮不是人,无所谓有情或无情,苏轼怨月实为怨人,人事纷繁,为了生活而各奔东西,亲人常常很难相聚。

指导朗读,注意要把他孤独的感觉和他埋怨的语气读出来

大家来想一想,这一小节最后为什么要用省略号的呢?他可能还会想些什么?

他一直这样埋怨下去了吗?(一位学生读第五小节)

这是他似乎宽慰了许多,这说明他什么呢?

(说明他与常人不同,说明他豁达大度,热爱人生)

想到这里,它不禁提笔,写下了这名垂千古的佳句: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苏轼这一美好愿望通过月亮送给了弟弟,送给了亲人,也送给了天下所有的人,这也是这首诗流传至今的原因,也希望这一美好的愿望能留在同学们的心中。

但愿人长久的教案大全(17篇)篇十五

《但愿人长久》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作经过。教学本文,我注重扎实训练:

一、以词引意

本文的一个重点就是理解词的意思,而这个意思就是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内容。如何让学生更自然、更快地理解词意,从而加快背出呢?我采用了这样的方式:先在黑板上出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从字面上理解词意,接着再浏览全文,从文中找,引出第五自然段的内容。用小黑板出示内容,让学生比较,比较的过程就是学生快速动脑记忆的过程,学生发现其实意思很好记,多读几遍,多比较几遍,大部分孩子就能把词意记住了。再花点时间背诵一下,就熟练了。

二、想象说话

本文可供训练说话表达的地方颇多,比如用“一起……一起……”造句,比如想象苏轼对弟弟的思念之情,会说些什么?会想些什么?比如苏轼还会埋怨些什么?比如创编词,等等。有的采用填空式激发,有的采用语言情境激发,有的采用回忆讨论式激发。学生们在王菲的《水调歌头》的音乐中,灵感得到激发,情感得到升华,表达也自然顺畅许多。

三、拓展延伸

在教学中,教学到第二自然段时,为了让学生深切感受苏轼的心绪不宁,我和学生们一起回忆了中秋节的风俗习惯,讲了许多开心的往事,以此铺垫,用自己快乐的心境和苏轼的孤独情绪相比较,从而深切感受苏轼的惆怅。适当的拓展延伸,加快了学生的理解。

学完本文,我们一起吟诵了《水调歌头》全文,又一起吟唱了王菲的《水调歌头》,在音乐中,又一起吟诵了苏轼的其它诗词。那种氛围,我也似乎来到了苏轼的那个年代,来到了苏轼的心境,感觉飘渺但很愉快。

但愿人长久的教案大全(17篇)篇十六

1、能独立认识本课生字“轼、廷、皓、辙、婵、娟”;积累词语“朝廷、皓月当空、手足情深、埋怨、十全十美、吟诵、婵娟”。理解“婵娟、皓月”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能借助课文中的故事内容,通过联想和想象读懂诗词的意思,了解苏轼创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经过,感受苏轼思念亲人的情感。

4、通过学习,体会中国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想感情,了解中秋这个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深意。

1、能借助课文中的故事内容,通过联想和想象读懂诗词的意思,了解苏轼创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经过,感受苏轼思念亲人的情感。

2、通过学习,体会中国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想感情,了解中秋这个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过程:

1、师:每年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你知道哪些关于中秋的习俗或故事呢?

说明: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入手,便于教师了解学情,更好地进行接下去的教学。

2、学生交流。

3、师:中秋是团圆的象征,远在他乡的游子,望着天空的那一轮明月,常常涌起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因此,中秋又称“团圆节”。

4、出示课题:39、但愿人长久、齐读课题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交流

(1)学习生字

轼、辙:读准字音(翘舌音)

偏、扁:辨别读音

廷:复习笔顺

说明: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字词的教学依然不能放松,对于一些容易读错、写错或混淆的词语要帮助学生加以辨析。

(2)开火车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出示:古时候,___________,______思念_______,写下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什么时间)、(谁)、(谁)

个别说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苏轼在中秋节的夜晚对弟弟的思念之情,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思念之情?用“——”划出有关句子。

2、自读体会、交流。

3、出示句子: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这天夜晚,皓月当空,万里无云。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只有苏轼却在为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

(1)“皓月”是什么意思?

(2)师:在这样美丽的月夜,苏轼却思念着自己的弟弟,心绪不宁,他想起了什么呢?

(3)齐读2——5小节。

出示:在这皓月当空,万里无云的中秋之夜,苏轼在深深地思念着弟弟,他_________________。

师:你可以联系上下文,也可以发挥你的想象力,用书上或自己的语言来说一说。

学生思考、交流

说明:在教学时,老师以一个填空来帮助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以这个填空作为主线贯穿整篇课文的学习。先从填空中的“思念”出发,请学生找出能反映苏轼对弟弟思念之情的句子。通过联系上下文朗读、理解,来思考一下当时苏轼的心理活动,让学生学会把书本上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文本和现有资源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师:于是,苏轼写下了一首小诗,它成了流传千古之作。让我们好好地来诵读一番。

(1)以各种形式吟诵

(2)思考: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古”、查字典理解意思

“婵娟”、通过课文后的注释来理解

我们在学习古诗时,对于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既可以联系上下文,也可以借助工具书来帮助我们理解。

说明:文中《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片段的意思,文本中有现成的解释,学生只要找到相对应的小节朗读一下就能自己理解,这里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但是其中,有两个词的含义,学生理解起来有一些困难,一个是“古”、一个是“婵娟”。理解这两个词的解释并不难,但是,老师完全可以利用这样一个机会,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古文的方法。例如:“古”可以通过查字典、“婵娟”通过看课文后的注释就可以理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掌握了一些学习的方法,今后学习起来,就有法可循了。

(3)对照解释背诵

1、出示完整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学生诵读,配乐演唱。

2、师介绍苏轼以及苏轼的其它作品供学生课后阅读。

但愿人长久的教案大全(17篇)篇十七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6自然段。

2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 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

5 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目标(第一课时):

1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相配的词语。

2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3 了解苏轼,欣赏配乐诗水调歌头。

4 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

1 播放水调歌头的录音带,小黑板出示水调歌头全篇。

2 简介苏轼生平,并揭示课题。(板书:2但愿人长久)

1 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自由练读课文后的生字

画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理解词义。

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2 师检查自读情况

(1) 检查词语的读音与记忆(小黑板出示)

品尝 玩耍 埋怨 睡觉 吟诵 悲欢离合 屈指算来

观赏 但愿 宽慰 眼睁睁 隐藏 阴晴圆缺 躺在床上

(2) 学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探讨

婵娟 埋怨 皓月 吟诵 等

(3) 指名试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谁的事,是一件什么事?

1 学生准备,小组之间先进行交流,比比谁读得好,并选一名代表出来准备参加班级比赛

2 师生选好参赛人员和评委,准备比赛

3 比赛正式开始,师和评委打分

4 选出一名最佳读手,关配乐朗诵诗

背诵《水调歌头》,并描红。

教学目标(第二课时):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一、复习

1 指名背诵《水调歌头》

2 学生齐背《水调歌头》

二、细读课文

1 观察图画,学习第1到第4小节

师:我们观察一幅图画,一般都要观察哪些要素?(生: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师: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分别是什么?(师板书)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师生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并完成1-4小节的朗读与理解。

(a 重点理解“心绪不宁”和“手足情深”,b 突出第3小节朗读的欢迎与第4小节朗读的忧愁c 理解第四小节的后的省略号表示心里还有许多对月亮埋怨的话)

师板书:心绪不宁

师总结:晴朗的夜空万里无云,一轮又大又圆的明月高高地悬挂着窗外不时传来家庭中亲人团聚、共赏明月的欢笑声。可这一切都不属于苏轼,反而更增添他思念分别已久、独居远方的弟弟,他为心里不禁埋怨起来: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师板书:埋怨

2 细读5、6小节,理解苏轼心情的转变

(1) 自由轻声读课文

(2)出示句子:想到这儿,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

师:“想到这儿”指想到哪儿?(联系上下文理解)

师:“宽慰”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宽慰了许多?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他豁达大度,热爱人生)

师板书:宽慰

(3) 师生一起背诵水调歌头

(4)再读第5自然段

用“~~~~~~~”画出表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的句子。用“-----”画出表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的句子。并进行朗读。(女生读原句,男生读解释句)

三、总结课文

1 说说本课表现了苏轼的哪些情感?

苏轼埋怨月亮是因为它在( )时候变得这么( )、这么( );但他想到世上本来就是( ),就像天上的月儿( )一样,他祝愿( )常留人们心间,这样虽然( ),也能共同拥有( )!

2 引导学生逐段理清叙述的顺序,练习背诵。

四、作业

1 背诵第4~6自然段

2 抄写书后词语三遍

相关范文推荐

    神奇的海底世界四年级(热门19篇)

    优秀作文不仅能够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还能够通过感情的渲染来打动读者的心灵。优秀作文是在文学艺术创作中表现突出、思想深刻、语言精炼的一种文学体裁。优秀作文通过

    消防安全生产会议讲话稿(专业22篇)

    一篇优秀的讲话稿需要提前准备,反复修改和演练,以确保演讲者能够在演讲时自信流畅地发挥。无论是演讲者的自我介绍,还是对某一事件的评述,这些范文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小学副校长述职廉报告大全(15篇)

    报告是对某一特定主题进行全面阐述和分析的一种书面形式。以下的报告范文包含了不同层次和深度的论述,对于我们提高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我叫xx,xx年秋被调到xx中心

    小学生解析某人(精选21篇)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需要统筹安排时间,合理安排段落结构,使文章内容条理清晰、连贯有序。小编整理了一些近年来获得优秀作文奖的作品,大家可以一起欣赏一下。

    野草小班教案(汇总13篇)

    小班教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学前教育的特殊性和学生的能力水平。如果您正在编写小班教案,以下是小编为您提供的一些范文,希望能帮到您。了解木头和玻璃的不同特性及用途。通

    幼儿园大班班级个人总结报告(通用18篇)

    在幼儿园大班,孩子们逐渐培养了自己的独立性和合作精神。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幼儿园大班总结的范文,希望可以给你们一些写作的灵感和参考。进入大班的第二学期,意味着我

    乌塔的教案(实用22篇)

    教学工作计划需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形成积极的家校合作氛围。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优秀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教学目标:1、通过对乌塔独自旅行的

    四年级数学口算加减法教案大全(15篇)

    四年级教案中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也是重要的,它们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评估。这里有一些四年级教案的案例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听了邓老师的这节课,

    中班教案水果范文(19篇)

    中班教案是根据中班幼儿的发展需求和学习特点编制的教学指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中班教案,希望能为中班教师们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1、仔细观察各种水

    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教案(专业17篇)

    每一份教案都是教师智慧的结晶,它不仅可以指导教学,还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体验。下面是一些六年级优秀教案的案例,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