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改革论文大全(15篇)

时间:2023-12-10 作者:影墨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规范自己的写作习惯,提高写作效率和质量。来看看下面这些总结范文,它们总结得很到位,言之有物,对于写作指导很有帮助。

浅谈新课程改革论文大全(15篇)篇一

论文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勇于动手的情感和能力,并注重过程、优化学法、培养发现、鼓励创新。然而,要达此目的并非易事,不仅需要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教研员及学生从理念上认识、观念上更新,使三位一体形成合力,更重要的是需要教研员恰当的角色定位和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能,并积极探索、潜心研究和勇于实践。

论文关键词:新课改教研员职能。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勇于创新。要重视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以及如何获取新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研员要指导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努力适应学生学习方式,探究最佳的教学方式和行为。然而,要达此目的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更需要教师、教研员和学生三者间的共同合作。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活动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学习的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文本,学生的成长也不仅仅局限于教师的视野。故,仅仅靠教师的教学是不行的。我们只有通过三位一体形成合力,寻求新的教研取向,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我们应该认识到,教研员不重视教研就是失职,学校不重视教研,教学就失去生命力,教研工作必须与新课程改革同行。

在这浩瀚如烟而五彩缤纷的信息时代,教研工作的重要与价值更加凸现出来。教研员已被推到风口浪头,教研员理所当然地应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带头人,应成为探索者、研究者和实践者。教研员不仅应该善于收集信息,还应善于筛选有价值的信息,以全面提高自己能“研”善“研”能力,认真探索、研究和实践,真正使教研工作取得实效。应提倡“教研员可以是教师,教师也可以是教研员”的工作方式,并应挖掘各种积极因素全员动员,形成万马齐腾、千帆竞发的态势,才能促使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行和积极推进。

一、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与教研员职能。

1、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学会做人。新课程改革体现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但这种理念必须转化为先进的教学行为才有意义和价值。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优秀教学效果的获得,主要靠教学实践来落实和实现。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研员应该是探究者、实践者、指导者和引导者。故,教研员应该熟练掌握新课程教学的理论、策略、原则和方法,并能进一步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理出方案、实施操作等。教研员既是“技术员”、“施工员”,又是“监工员”,其担当的角色有多重性,而几“员”间命脉相关,生死共存。教研员应该是一专多能的“全能型”和“复合型”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讲,教研员应该是“万精油”。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研工作质量和效益,才能真正实现“以研促教”。

2、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是通过对学生进行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勇于动手的情感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并通过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真正实现“变教为导”、“教是为了不教”,实现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学生自己去发展,最终成为有用之人的目标。而教研工作就是要以此为目的,优化教育方式、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学会做人,就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最终成为完整的、有用的人。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倡导,教研员也是教师,是培养和引导学生成为完整的人和引路人。

3、在新课程理念的感召和支配下,加强理论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环节,也是教研员提高业务能力的必经之路和“加油站”。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而这种实践也很难获得成功。教研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把握新课改理念,反复研读新课改理论和有关的教育文献的方式,并不断将之用于实践。同时,还应积极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的理论学习培训,采取“自培”与“他培”,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从而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才能为搞好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尽职尽责;还应积极寻求有利的条件,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探寻出有效的教研方法,从而促使教研工作顺利开展,以确保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教研工作有实效。

二、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与教研员职能。

1、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就是教研员实践的过程。其过程特点主要是学习理论――把握导向――探寻规律――研究教材――理出目标――了解学生――注重教法――实施操作以及命题评价这样几个环节。教研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故,教研员要不断提升自我,并不定期、不间断地与一线教师交朋友,共同探究,寻求径路。教师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者,在与之交流时,教研员要有亲和力,应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使教师愿与之接近。同时,还应具有审视力、观察力和洞察力,适时与教师交流,为教师垂范。既能为人之师、做人之“范”,又能拜人为师、以人为“范”。从新课程实施的过程看,教研员应该扮演“学用型”和“开放型”角色,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具有全能意识,担当全程引领者、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职能。2、过去的教研员往往只“研”不“教”,教研员深入一线调研,与教师了解得更多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学生学习成绩优劣的认定主要看一份试卷上的勾叉,看表册上排名的位置。教研员的工作程序是进校――听课――指导――命题――考试,然后,又是看最后的结果――成绩,缺乏一个最基本的而又最重要的环节――交流。而教研员从未认真反思过这样的恰当性、合理性、规范性和科学性,是否合符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评价观,合符新课程改革理念,致使学生大多成为高分低能而只能盛水的“容器”,这样,学生的能力从何而谈?学生怎能成为完整的人,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学法创新、教师的教法创新,但教研员的“研”法更应该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施行获得前所未有的突破。应提倡“研”“教”一体的教研模式,既是教研员又是教师。新课程改革迫使教研员必须率先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之中,并应充当“领头羊”,而其职责迫使也必须是“领头羊”,且必须领好“头”。教研员只有知难而上,才可以一边通过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实践,又一边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使“研”“教”自成一家、两全其美。应探寻教研方式多样化,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3、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无论是平常与教师或学生交流,还是课堂的示范教学,都要求教研员既要有理论的讲述能力,又要有实践的操作能力,才能发挥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就是教研员实践、教师教学和优化学生学法并教化学生成材的过程。教研员必须经常与教师共同研讨、研究,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不断总结经验,上升到理论又用以指导实践。这样,从理论到实践,又从实践到理论,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从而找出不足,寻求到有效方法,才能达到使学生主动学习、勤于思考、乐于探究,进而引导学生,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做人、学会生存的目的。学生最终才会成为对人民、对集体、对国家、对社会都有用之人。教研员也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者,但其培养的方式与教师不同,更多的是通过与教师的交流和对教师的指导来达成。新课程改革成败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教研员的工作,教研员任务艰巨,任重而道远。

4、教研员的职能要求教研员应该是一个教学能手,是教师的一面旗帜,是教师的引领者,是教师的典范和楷模。因此,首先教研员必须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并经常深入课堂实践,与教师共同探讨教学。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教师交流、实践、推广,为教师示范,替教师解难,真正发挥教研员的职能作用,从而实现真正的“以研促教”应有的教育教学效果,使教研工作尽显本色。

5、现在,教研员不再是传统的“闭门造车”的研究者,而应是实实在在的开放的探究者、拓荒者。教研员应真正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研究出有价值的成果进行推广和实践。现在和过去的一段时期里,教研员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有不务正业之嫌,说白了仍是“打杂”,真正从事教学研究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做好教研工作确实很难。而要一时改变这多年就形成的常规也是不可能的。但,作为教研员不能守株待兔,坐享其成。教研员应该有清醒的头脑,并注意合理、紧凑地安排时间,否则要想真正干好教研工作也是不可能的,取得优异成绩更是天方夜谭。教研员职能要求教研员不仅应懂得业务。还应为自己创设用武环境,才能立于新课程改革的前沿阵地,才能发挥其职能作用,才能有效和高效地做好教研工作。

总之,新课程改革迫使教研员必须转变角色,应重新审视自我的职能,给自己恰当地定位。并应认真细致地审视自己的教研行为,将自己宏观的研究与微观的思考相整合,既要有更多、更高、更实的理论思考与提升,又要有更多、更具体、更细致的操作与实践。并不断地为自己“充电”,以提高自己的教研水平,研究出更多的、有价值的教研成果,并积极实践和推广,才能有效和高效地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周小山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构建教研新思路促进教师发展》、《教育通讯》7期张廷均.

浅谈新课程改革论文大全(15篇)篇二

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由国家统一进行的课程改革如何发挥决策者的道德意识作用,保证课程改革的社会民主公正?对此,西方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作出了回答。其所倡导的实践审议的思维方式也引起了国内的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注意,并把它作为中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笔者认为,对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不能采取简单移植的态度,需要考虑到其产生的背景和理论的贡献与局限,从而做出合理的取舍。

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西方国家的课程现代化改革运动遇到了阻力,受到了挫折。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科技革命的挑战和教育民主化的要求,西方社会发动了课程现代化改革运动。但是,对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民主化的大量实证调查结果表明,大批的工人阶级和少数民族家庭出身的学生在课程改革中处于不利地位,并且教师在课程改革中采取了消极执行的态度。那么,为什么旨在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课程改革的结果没有保证教育机会的平等和激发教师与社会公众的课程改革参与热情?课程改革应如何保证教育的民主、公正,调动教师与社会公众的课程参与积极性和责任意识?在一个多元分化的社会如何在统一的国家课程改革中建立价值利益共识,避免剧烈的冲突和震荡?作为20世纪60年代的课程改革参与者和发动者,英国的斯滕豪斯和美国的施瓦布等人开始反思这些问题。由于不满于结构功能主义课程改革的价值中立立场,也不同意批判理论的激进的价值冲突和对抗的立场,他们把目光转向了对课程改革实践目标的伦理政治的思考,并从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和当时有影响的彼得斯的教育知识伦理学与罗尔斯的社会正义论中寻找课程改革的伦理政治学依据。

亚里士多德出于对一个完善的人和完善的城邦生活中冲突的厌恶和拒绝,试图为城邦公民的共同生活寻找伦理学基础[1]。这种共同生活的基础在于雅典男性公民在城邦政治生活中的道德伦理实践。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生活指政治生活,是男性公民之间的交往活动。实践作为伦理行为,是一种采取正确行动的选择行动。作为正确行动的选择行动,它以正确合理的判断为基础。这种判断不是指依照法律原则的裁决,而是择宜做出的公正行为。这种实践判断不同于策略判断。策略判断依据一般的原则,指向正确的行动。实践判断是一种善恶判断,依据道德意识。策略判断考虑的是手段的合理性,实践判断考虑的是目的合理性[2]。实践判断以实践智慧为依据。实践智慧也是一种知识,但是不同于科学、技术知识。三种知识在知识的对象、知识的性质、获得的方式与过程和目的方面存在区别。具体来说,纯粹科学是一种关于不可改变并必然存在的事物的知识,它是一种依赖于推理证明而能被人学习的演绎性知识,其典范就是数学。技术科学知识是关于制作或生产某种可改变事物并服务于制作者目的的一种与偶幸相联系并能为人们学习的知识。实践智慧是一种关于其对象是可改变事物的人类践行的知识,并以在具体事务中的践行作为自身的目的,它不是通过单纯学习和传授而获得的,经验在这里起了很大作用,它要求我们身体力行,去实现人类最大的善。

彼得斯认为,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价值活动,但是这种教育价值是教育过程内在而不是外在或附带的结果。罗尔斯的社会正义论旨在为多元分化的社会提供新的政治自由原则。罗尔斯要解决的政治自由主义的问题是:一个自由而平等的公民——他们因各种合理的宗教学说、哲学学说和道德哲学而产生了深刻的分化一所组成的稳定而公正的社会之长治久安如何可能[4]?罗尔斯认为,任何一种合理的宗教学说、哲学学说和道德哲学都不可能得到全体公民的首肯,为集体合作提供基础,因此需要建立一种新的自由原则。这种新的自由原则是一种平等自由的原则,是公正和差异的平衡和结合。其基本内涵是:所有社会的基本物品,包括自由和机会,收入和财富,自尊的基础都需要平等的分配,除非这种不平等的分配最有利于最不利的群体。由于人的天赋存在差异和不平等,因此在作出教育资源分配的决定时,不能仅仅依据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原则,仅仅考虑为社会提供训练有素的劳动力的工具价值,而应依据平等差异的原则,优先对处境不利的人群予以补偿,并由此增进和丰富个性和社会生活。

受亚里士多德、彼得斯和罗尔斯政治伦理学思想的影响,一些学者把课程改革看作一种由有道德能力的行动主体所做出的有关课程的自由、民主、平等、公正的道德政治实践。从道德政治实践的角度反思课程改革的目的与课程文化资源配置的社会公正性,影响课程改革的社会历史文化情景性,形成了实践哲学视野中的课程改革理论流派,主要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斯滕豪斯和埃里奥特,美国的施瓦布和瑞德等。

课程改革是一种权力和利益分配的活动,对于这种权力和利益分配活动的性质、主体、知识基础、活动程序和对象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不同的课程改革理论主张。对此,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主要体现如下观点。

(一)课程改革是一种伦理政治实践。

实践哲学视野中的课程改革理论认为,课程革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公正地分配教育资源、学生应该学什么、如何作出理想的学习程序的决定和怎样执行所做出的决定。对此,结构功能主义的课程改革把它作为侧重通过效益成本分析来解决行动的效益和效率的技术实践问题,而在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看来,尽管课程问题在目标固定的情况下可以转化成程序问题,但是课程改革所涉及的问题主要是一种需要通过审议和实践理性解决的不确定的实践问题。课程改革是一种伦理政治实践。课程改革作为伦理政治实践,它具有如下特点:1)集体协作性。课程改革不是个人的行动,而是集体的交往协作活动。这种集体的交往和协作以集体的审议和决策的方式出现;2)互主体性。在集体审议过程中,参与审议的个人或群体都是主体。课程改革的主体具有多元性;3)是一种目的在于善的实践判断活动,而不是一种预先制定改革目的的程序活动。格兰迪(gmndy)曾有过一个例子:如果教师采取某种教学方法,目的在于有效的完成课程计划规定的任务,并且,对教师工作成功的评价也是根据完成指定的课程计划的程度,这种行动是策略行动和策略判断。而如果教师采用某种方法时是基于考虑学生未来的幸福作出的判断,这是一种实践判断教育性。埃里奥特认为,国家、学校教师和社会在课程改革的相互协商审议的过程中进行相互教育。施瓦布认为,课程发展是一种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是一种集体的决策活动,是一种伦理道德活动。

瑞德认为,对课程改革作为伦理政治实践活动性质的准确理解需要消除几种错误的观念:1)把实践作为与理论相对的具体的日常活动,看成是需要理论指导的活动,而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本质区别;2)把实践作为利用资源和技能的活动,忽视了影响和支配实践活动的历史传统与美德因素;3)把实践作为一种价值中立的活动,看成是知道如何做的技术,忽视了实践的社会、文化和政治性质。其中,瑞德特别强调要把课程改革作为实践活动与理论活动区别开来。他认为,实践与理论一样同是探究活动,都是为了解决问题和疑惑,但是实践与理论是两种不同的探究形式。二者所解决的问题的性质、依据的知识基础、采用的方法和结果存在差异。理论要解决的是思维和逻辑问题,需要运用一般的原理,采用推断和演绎的方法,其结果在于做出解释、说明;实践要解决的是具体的社会历史事件,依据的是特殊的经验,采用的是审议的方法,其结果在于采取恰当的行动。实践依赖于群体的历史传统和个人的美德,是一种历史的道德伦理活动,是一种道德选择。

(二)课程改革是集体的审议活动。

课程改革作为一种伦理政治实践,其最本质的特征在于作出决定。那么,谁有权作出课程改革的决定呢?做决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依据是什么呢?由于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强调课程改革实践的目的的价值冲突性和结果的不确定性,因此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强调课程改革是集体的审议活动。作为一种集体的审议活动,课程改革的主体既不是政府及代表政府的技术专家,也不是教师,而是政府、学校、教师和社会公众集体审议决策的结果。施瓦布认为,这种课程改革的集体决策以学校为基础,由校长、社区代表、教师、学生、教材专家、课程专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等组成,只有小组能够收集课程决定所需要的各种证据和专门知识。埃里奥特在对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英国的课程改革进行反思时指出,课程改革的主体不仅仅是教师,也不仅仅是国家。埃里奥特主张超越课程改革主体的二分法,建立一种建立在学校、地方政府和国家之间不断建构和再构基础上的协商的国家课程发展机制,由代表学校、地区和国家的教师、家长、雇主、雇员、政府官员,在对话中通过共享和协商他们各自对教育目标和过程的立场和观点,尝试形成留有争议空间的共识。

在强调课程改革的集体审议时,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还强调把课程改革的权力逐步移交给直接面向课程改革实践结果的教师、学生和社会公众。斯滕豪斯认为,教师是课程发展的主体,教师不是课程方案和政策的被动的执行者,而是主动的实践者和反思者,“没有教师作为学校和教室实践研究者的专业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受斯滕豪斯的影响,埃里奥特基于对20世纪90年代社会观察指出,在发达的社会,变革不再是长期的稳定期间的短暂的事件,而是经常的、持续不断的、难以科学预测和进行社会控制的。因此,发达的社会是一种风险社会,面对风险、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政府对风险结果的控制能力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应把形成社会存在条件的责任转交给直接面对风险结果的社会公众,对于什么是好的道德判断不应仅仅由政府或知识专家来决定,即使是民选的政府或具有社会权威的知识专家。

(三)课程改革是在实践理性指导下的行动。

人们常说实践是在理论指导下的行动,没有理论指导的行动是盲目的实践。在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看来,问题不在于课程改革有没有理论指导,因为如瑞德所言,国家对学校课程改革的干预从来都不是非理论的,它总是暗含着某种课程观和指导课程设计的理论。问题在于国家课程决定依据的是什么性质的理论,是何种理论,课程改革理论和课程改革实践应建立何种关系。在施瓦布看来,课程的理论不只一种,课程理论也存在正确和错误之分,而课程领域的危机在于习惯的、不加思考和错误的依赖理论,依据单一的、不可靠的理论[5]。基于对课程改革理论现状的批判,施瓦布和瑞德认为,在强调课程改革理论对课程改革实践的指导作用时,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课程问题是什么性质的问题”。对课程问题性质的判断将会导致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课程改革需要根据问题的性质来选择理论。瑞德认为,课程理论是解决课程问题的。而问题可以分为解决行动程序的理论问题和解决行动的手段和目的问题的实践问题。与理论和学术问题相比较,实践问题具有以下特征[8(需要做出决定;做决定的依据是不确定的,没有什么能够确定无疑地告诉我们应该顾及谁的利益,考虑何种依据或优先考虑何种主题;需要考虑现实状况和历史,不是从零开始;每个问题都是独特的,是特定的时空的产物;需要在竞争的目标和价值之间做出裁决,一些人因此受益,而这可能以牺牲另一些人的利益为代价;结果的不可预测性;判断实践行动的根据不在于行动本身而在于行动要达到的理想的目的。课程问题主要是一种需要通过审议和实践理性解决的不确定的实践问题。

由于存在两类不同的问题,因此存在两类不同的知识和相应的探究活动,即理论问题与理论探究,实践问题与实践探究。理论问题对应于原理思维,是在无可争议的前提和可以证明的事实基础上的逻辑推理,实践问题对应于审议思维,强调前提的可争议性、事实的不确定性和心理逻辑。理论和实践的活动在目的、对象和方法上存在区别。具体来说,理论活动的目的在于获取普遍知识,而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作出决策;理论活动的对象是一般、普遍不变的事物,它是在已经确认和公认的抽象理论体系基础上进行的,而实践活动的对象是不确定的、具有很大差异性的情景,它是在已有的实践智慧基础上进行的;理论活动的进行往往是根据一般的原理进行逻辑的推理和资料的验证,而实践活动往往没有可靠的现成的原理,它需要基于对实践情景的理解、沟通来达成共识。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课程改革理论知识的来源与构成,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主要强调课程改革的伦理学基础。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二)课程改革是集体的审议活课程改革作为一种伦理政治实践,其最本质的特征在于作出决定。那么,谁有权作出课程改革的决定呢?做决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依据是什么呢?由于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强调课程改革实践的目的的价值冲突性和结果的不确定性,因此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强调课程改革是集体的审议活动。作为一种集体的审议活动,课程改革的主体既不是政府及代表政府的技术专家,也不是教师,而是政府、学校、教师和社会公众集体审议决策的结果。施瓦布认为,这种课程改革的集体决策以学校为基础,由校长、社区代表、教师、学生、教材专家、课程专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等组成,只有小组能够收集课程决定所需要的各种证据和专门知识。埃里奥特在对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英国的课程改革进行反思时指出,课程改革的主体不仅仅是教师,也不仅仅是国家。埃里奥特主张超越课程改革主体的二分法,建立一种建立在学校、地方政府和国家之间不断建构和再构基础上的协商的国家课程发展机制,由代表学校、地区和国家的教师、家长、雇主、雇员、政府官员,在对话中通过共享和协商他们各自对教育目标和过程的立场和观点,尝试形成留有争议空间的共识。

在强调课程改革的集体审议时,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还强调把课程改革的权力逐步移交给直接面向课程改革实践结果的教师、学生和社会公众。斯滕豪斯认为,教师是课程发展的主体,教师不是课程方案和政策的被动的执行者,而是主动的实践者和反思者,“没有教师作为学校和教室实践研究者的专业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受斯滕豪斯的影响,埃里奥特基于对20世纪90年代社会观察指出,在发达的社会,变革不再是长期的稳定期间的短暂的事件,而是经常的、持续不断的、难以科学预测和进行社会控制的。因此,发达的社会是一种风险社会,面对风险、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政府对风险结果的控制能力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应把形成社会存在条件的责任转交给直接面对风险结果的社会公众,对于什么是好的道德判断不应仅仅由政府或知识专家来决定,即使是民选的政府或具有社会权威的知识专家。

(四)课程改革是在实践理性指导下的行动。

人们常说实践是在理论指导下的行动,没有理论指导的行动是盲目的实践。在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看来,问题不在于课程改革有没有理论指导,因为如瑞德所言,国家对学校课程改革的干预从来都不是非理论的,它总是暗含着某种课程观和指导课程设计的理论。问题在于国家课程决定依据的是什么性质的理论,是何种理论,课程改革理论和课程改革实践应建立何种关系。在施瓦布看来,课程的理论不只一种,课程理论也存在正确和错误之分,而课程领域的危机在于习惯的、不加思考和错误的依赖理论,依据单一的、不可靠的理论[5]。基于对课程改革理论现状的批判,施瓦布和瑞德认为,在强调课程改革理论对课程改革实践的指导作用时,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课程问题是什么性质的问题”。对课程问题性质的判断将会导致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课程改革需要根据问题的性质来选择理论。瑞德认为,课程理论是解决课程问题的。而问题可以分为解决行动程序的理论问题和解决行动的手段和目的问题的实践问题。与理论和学术问题相比较,实践问题具有以下特征[8(需要做出决定;做决定的依据是不确定的,没有什么能够确定无疑地告诉我们应该顾及谁的利益,考虑何种依据或优先考虑何种主题;需要考虑现实状况和历史,不是从零开始;每个问题都是独特的,是特定的时空的产物;需要在竞争的目标和价值之间做出裁决,一些人因此受益,而这可能以牺牲另一些人的利益为代价;结果的不可预测性;判断实践行动的根据不在于行动本身而在于行动要达到的理想的目的。课程问题主要是一种需要通过审议和实践理性解决的不确定的实践问题。

由于存在两类不同的问题,因此存在两类不同的知识和相应的探究活动,即理论问题与理论探究,实践问题与实践探究。理论问题对应于原理思维,是在无可争议的前提和可以证明的事实基础上的逻辑推理,实践问题对应于审议思维,强调前提的可争议性、事实的不确定性和心理逻辑。理论和实践的活动在目的、对象和方法上存在区别。具体来说,理论活动的目的在于获取普遍知识,而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作出决策;理论活动的对象是一般、普遍不变的事物,它是在已经确认和公认的抽象理论体系基础上进行的,而实践活动的对象是不确定的、具有很大差异性的情景,它是在已有的实践智慧基础上进行的;理论活动的进行往往是根据一般的原理进行逻辑的推理和资料的验证,而实践活动往往没有可靠的现成的原理,它需要基于对实践情景的理解、沟通来达成共识。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课程改革理论知识的来源与构成,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主要强调课程改革的伦理学基础。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实践的优先性,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意义价值的解释作用。

(五)课程决定的方式是一种审议的方式。

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认为,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实现课程资源配置的民主公正。那么,采取什么样的课程决策程序和课程资源分配方式才能有利于教育民主?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认为,必须使课程决策建立在社会公众集体决策的基础上,使课程决策的过程成为一个集体审议的过程。施瓦布、瑞德和埃里奥特分别在对结构功能主义的技术工程模式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集体审议程序。

施瓦布认为,审议的过程包括“发现-联合-运用”三个阶段,通过发现的过程了解课程发展面临的真实问题和不同的利益需求,通过联合寻求最大的共同利益,通过利用的环节使集体的决策得以实施。这三个过程不是连续的,而是交替的。

瑞德认为,在许多公共政策领域,权宜之计、程序、多数投票和权威意见已经侵占了鉴别、审议和判断的位置。这主要是因为人们更关注效率问题,从而使得解决效益问题的科学管理、效益成本分析和目标管理成为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忽视了课程决策问题的实践审议性质。瑞德提出通过审议的方式来进行课程的决策,这种审议的方式不是通过预先指定的目标,而是通过对课程的目标进行审议,让不同的利益组在课程目标的制定过程中有充分的发言权。瑞德援引威克尔(vicker)和施瓦布等人的观点,提出了国家课程决策和课程政策作为一种集体的决策活动须经历的五个阶段[7((pp.27-30):l)鉴别一明确问题的性质和原因,避免因匆忙对问题的性质和原因做出判断而导致解决错误的问题,而错误的.问题又会导致浪费时间、资源,超出解决能力以及付出很大的代价;2)事实判断一与问题有关的事实是什么。事实判断包括对不同的利益群体的感受、价值和信仰的判断,因此事实判断不是收集信息的程序活动,而是一种批判和整合的精神活动;3)价值判断一什么解决方案是可接受的。价值判断是对行动结果的利弊进行判断,基于道德的价值判断的结果,一些行动可能因为有不理想的负效应、昂贵和无效而被排除;4)形成被选方案——可能做什么。提供可供比较和评价的行动方案;建议一应该做什么。

埃里奥特认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流行的课程改革的社会工程模式存在缺点。这种缺点主要表现在:1)没有考虑社会中的人的行动和交往的复杂性;2)容易使人们把阻碍课程改革的条件归之于改革的速度太快、资源缺乏和学科知识不够的问题,并且认为这些问题可以随着时间逐步消失,而忽视了课程改革的伦理政治问题;3)容易忽视处于课程改革边缘地位的地方和学校教师的作用,把边缘的沉默看成是达成共识而不是因为共同的无权和无能为力感。基于对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英国两次大的课程改革的反思,埃里奥特认为,课程改革失败的经验表明,课程改革失败的原因不在于课程改革是由教师发动的,是无计划的,因而降低了教育质量标准,而是在于课程改革采取了社会工程模式。他因此倡导课程改革的社会实验模式,主张建立一种建立在学校、地方政府和国家之间不断建构和再构基础上的协商的国家课程发展机制。

(六)课程改革应就自身的目的、价值作出审议。

在对课程改革活动的对象的认识上,不同于结构功能主义对课程内容和实施方法的技术程序问题的关注,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转向对课程改革目标的道德合理性和政治合法性的关注。施瓦布强调对学生、教师、教材和环境四种课程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作出审议。这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具体包括: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师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学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斯滕豪斯、埃里奥特和瑞德强调主张发挥教师、社会公众对课程改革目标的实践审议作用和道德判断作用。

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要解决的是课程改革与社会民主公平的问题,这一问题反映了多元民主社会冲突的事实和整合的要求,至今仍有现实性。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强调课程决策者的道德意识在促进课程改革民主中的作用,突出了改革中人的因素,突出了人的选择性和责任意识。这种课程改革的理论解释和实践方案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先进性。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西方社会随着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的来临,社会变化速度的急剧加快,社会变化的结果的极大不确定性,个人具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和自主性。在这种情况下,课程改革如何充分调动教师、政府和社会公众的道德责任意识,使之能根据情境变化做出恰当的课程决策,这已成为当今时代课程改革理论关注的话题。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通过与亚里士多德、彼得斯和罗尔斯的伦理学思想的联系,使得课程改革研究的主题从对如何教的问题转向应教什么的问题,以及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应建立何种关系的问题。这对赫尔巴特、斯宾塞和泰勒等所开创的技术理性的课程设计研究而言,在研究的主题、理论和方法上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另外,作为一种课程改革的理论,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强调影响课程改革因素的复杂性和课程改革理论的特殊性,对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做出了新的解释,给人以很大的启发性。正是由于实践哲学课程改革理论的时代性、先进性和启发性,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至今仍有影响。

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也存在不足之处。这种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在研究的主题上片面强调课程改革与政治民主和人的发展的关系,把课程改革的政治目的、人的发展目的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对立起来,这不符合当今全球化时代国家经济竞争的要求。

第二,在理论依据上,片面强调课程决策者的道德意识对课程改革的民主的作用,忽视了经济活动对课程改革的影响,因而难以解释课程改革促进社会民主的真正动力。同时,相对忽视社会结构对课程改革实践的影响和制约,表现出唯意志论的倾向。由于忽视了对课程改革实践起作用的重要的社会力量,因此使得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缺乏解释力。

第三,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强调影响课程改革因素的复杂性,突出了课程改革的审议模式,这有利于课程的民主化。但是,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假想课程改革是在无权力干扰的平等主体之间所进行的集体课程决策,这在充满权力的支配甚至诱骗、欺诈的现实社会中何以可能?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并没有给出可操作的方案,因而表现出理想化的特征。甚至瑞德也承认,尽管一个好的课程决定是基于对选择的需要、可能性和尺度做出的无遗漏和诚实的评价,但是这是理想的。

浅谈新课程改革论文大全(15篇)篇三

论文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中学教师带来了种种矛盾和冲突,可以从四个方面构建中学教师激励机制,即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柔性的薪酬制度;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创建公平民主的环境。

1.素质教育诉求和应试教育惯性的冲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全面地考虑到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等因素,明确了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素质教育基本理论,在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评价、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改革。这一系列改革要求教师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与此同时,社会和教育行政部门旧的观念和管理方式并没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而发生大的改变,仍然以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的工作绩效,以升学率和管理的严格程度来衡量学校的办学和竞争实力。长期以来,中学教师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夹缝里艰难而无奈地生存着,并不断遭受社会的种种指责,心理负荷不断加大。

2.知识更新需求和教学工作量增加的冲突。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教师不能再仅仅作为特定知识的讲授者,需要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地实践、反思和创新,主动成为教学过程的研究者、创造者和开发者。面对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这也是教师作为知识型群体的一个自然需求。而一些部门和学校领导普遍存在重使用、轻培训的做法,将大量的工作任务施加在教师肩上,教师缺乏自主的学习时间,没有机会与精力更新知识和接受继续教育。既被期待成为终身的学习者又缺乏必要的培训条件加剧了教师的心理冲突。其实知识更新需求和教学工作量增加的冲突实质上就是教师角色转变的冲突,即由讲授者向研究者、终身学习者转变的冲突。

3.教育质量考评体系和现实教学实际的冲突。正确的考核评价不仅具有激励作用,而且具有导向作用。考核评价制度的改革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保证,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升和这场持久的教育改革的成败,但是当前的考评制度远远不能适应现实教学实际的要求。许多教师一方面要按照旧的质量考核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以往预定的'教学任务,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又要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新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和自己进行研究性学习。原来的质量考核体系不仅不能达到预定的评价目标,而且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导致部分教师对改革失去信心,甚至产生了抵触情绪。

二、中学教师的需要特点。

1.物质需要的朴实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只有当低层次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高层次需要才能发生、发展。物质需要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基本条件,属于“双因素理论”中的“保健因素”。所谓保健因素,就是那些造成职工不满的因素。中学教师的物质需要大致可分为生活物质需要和工作物质需要。生活物质需要如住房条件、工资待遇等,工作物质需要如教材、教具等。中学教师对生存与工作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物质条件的要求是相对有限的,这固然有受传统文化崇尚节俭观念的影响,同时与当前我国社会分配体系中尚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方面与环节,以及教育投入不足的现状也是分不开的。随着社会变革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教师的物质需要同其他社会群体一样,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总体上相对比较朴实,主要是生理性需要。

2.发展需要的稳定性。发展需要是指对主体素质或条件不适应状态的趋平衡要求。教师所处的特殊工作环境决定了他们具有很强的发展需要,教师发展需要的满足依赖于持续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促使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因此,终身学习、持续教育成为中学教师的内在要求。中学教师承担着传授知识的责任,由于职业的特殊性,他们需要事业上有所成就,能力上有所提高,学术上有所建树,不断发展、完善自己。这种需要成为中学教师勇于进行教学改革、提升学术水平、改善知识结构的强大动力。研究表明,许多教师并非只对工资福利有强烈追求,而是需要有稳定的工作机会与环境让自己的能力得以展现和发展。

3.成就需要的强烈性。成就需要是指工作上追求卓越,学习上追求上进,力求充分发挥个人潜力,不断作出新业绩的需要。成就需要是一种重要的高层次需要,属于“双因素理论”中的“激励因素”。所谓激励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如成就感、奖励、责任感和提升等。寻求事业的发展和成功是中学教师的共同特点,中学教师的成就需要突出地表现在希望“教有所成”上,即以教学的成功与创新、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为最大的快乐和精神满足。教师强烈的成就需要的形成与教师的工作性质和社会责任有密切关系。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呈现出个体分散性,如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等都是独立完成的。何好的教材、先进的教学方法都必须经过教师本人的消化、吸收、思考、总结,变成自己的东西,然后才能传授给学生。正是这种独立分散的工作方式使教师的成就愿望在经过自己的努力后有了实现的可能。此外,教师固有的职责决定了他们希望在学生身上体现出自己的教育教学成果,从而间接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

建立中学教师激励机制就是要将学校的发展目标与教师个体的发展结合起来,在充分考虑教师需要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一种机制,使教师个体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与学校目标相一致,激发教师队伍的工作积极性,达到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使教师产生学校所希望的行为和价值观,就应该构建一套新的、完整的中学教师激励机制。

1.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柔性的薪酬制度。在双因素理论中,薪酬是一种保健因素。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工资待遇对脑力劳动者已呈现多种象征意义,薪酬不仅是物质的需要、生存的需要,也已经上升为精神的需要、自我实现和发展的需要。金钱除了具有交换价值,还有象征价值。奖金的档次标准不仅代表着收入的高低,也是衡量自我价值的重要尺度和坐标,它是教师地位的标志、自尊的依据和安全的保障,诠释着教师在社会上的成就、地位和价值。在这种意义上说,工资待遇已成为激励因素。在分配制度的改革中,学校领导应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加大向教学科研第一线教师的倾斜力度,设计制定出一套反应迅速、合理有效、变化灵活、方式多样的柔性薪酬制度。柔性薪酬制度可以和目标的设定紧密结合,即降低基本工作量的同时保证基本工资,且使得基本目标容易完成。在完成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加大超额完成任务的奖励力度,实行薪酬的弹性化,让获得收益变成一种对自己超额劳动后的充分肯定与奖励,突出工作业绩在分配中的作用,拉开收入的差距。在这种措施下,超额完成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科研工作将成为现实。

2.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中学教师的需要既有物质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需要的复杂性决定了激励手段的复杂性。因此,对他们的激励必须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是激励的两种模式。物质激励通过经济手段激发动机,调动积极性;精神激励通过理想、成就、荣誉、情感等非经济手段激发潜能,调动积极性。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如果脱离了物质激励,就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而物质激励脱离了精神激励,或只搞物质激励,不搞精神激励,被调动起来的积极性就不会持久,并且会造成急功近利等负面现象的产生。

国内外的研究一致认为,教师对自尊、自我实现等精神需求是十分强烈的,提高教师这方面需要的满足水平,能有效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在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基础上,要更加重视精神激励。学校领导要针对教师的精神需要,实事求是地肯定教师的成绩,公平地作出评价,作出与其工作业绩相适应的精神奖励。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应进一步调整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比重,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同步激励;将事业留人、环境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有机结合起来,切实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绩效是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组织目标相关的并且能够被评价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有效的绩效管理可以提高教师的成就感和对学校的满意度,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实现有效的激励。考评制度的建立是对教师进行科学管理和公开奖惩的重要环节。只有依据客观、科学的考评标准进行的考评对教师才有激励作用。要针对不同学科的不同特点,根据不同类别、层次岗位的不同要求,制定以业绩为核心,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教师考核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

期望理论认为,人们总是被期望所激励,总是用对未来良好结果的期望来激励现在的行为。绩效考评体系的建立要和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从满足教师的自我发展的需求出发,使教师明确新课程带来的可观的发展条件,焕发教师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憧憬。考评过程要注意民主、公开、透明和公正,不对教师隐瞒。对教师绩效考评的结果要积极反馈、合理利用。缺乏反馈的考评不仅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会引起职工的不满意感,使人的工作积极性降低,成为一种去激励因素。

4.创建公平民主的环境。心理学家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管理中激励力量的大小往往决定于人们相互间的社会比较这一重要因素,即人们总是习惯于把自己的劳动、付出和得到的报酬、荣誉与他人进行比较,若比较后认为是公平合理的,就会激发工作动力,发挥积极性;否则便没有积极性或者积极性很低,甚至消极对抗。由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原有的评价激励制度逐渐与教学的实际相脱节,而新的评价激励体系并没有完全得以建立,因此,为中学教师创建公平民主的环境,提高教师的满意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公平的要求是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需要,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公平感通常会使教师心情舒畅,工作积极而热情,有利于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形成相互合作和相互尊重的良好氛围。学校管理者要注重激励的公平性,尤其是在提薪、晋级、评奖、评优等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问题上要力求公平。要积极引导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出台都应该有教师的直接参与,充分征求和尊重教师的意见,做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这样贯彻起来才更加畅通、高效,真正起到激励作用。

中学教师的激励体系是多维的,各种激励因素相互作用、有机渗透,在不同时期对中学教师所起的激励作用是不尽相同的。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必须将管理心理学中的各种激励理论与中学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采取灵活机动,与中学教师相适应的激励手段,提高中学教师的满意度,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从而保证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浅谈新课程改革论文大全(15篇)篇四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活动,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复杂而又细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英语教师应该考虑也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下面笔者根据《关注课堂走进课改》学习和实践体会,谈谈课堂教学中应首先注意的几点,以帮助教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课堂气氛,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英语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配合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是这个过程的出发点。因此,组织课堂教学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决定着学生的兴趣浓淡、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高低。假如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垄断课堂,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洗耳恭听;教师问,学生答;课堂气氛只会越来越沉闷,教师越教越吃力,学生越学越没劲,最终,学习兴趣被湮没,学习动机被窒息。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要研究学生,要了解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心理和需要。组织教学要从实际出发,按照英语教学的原则,“尽量使用英语,适当使用母语;精讲语言基础知识,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给学生创造各种语言环境,提供各种运用英语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接触英语,运用英语,力争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显示才能、发挥才智的英语环境,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主动状态、主动观察、主动思维、主动回答,使教学过程本身成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过程。此外,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教学使全班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得;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冒尖,尽可能不让学生掉队。

二、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形成最佳课堂气氛的重要保证。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与发挥,是教师创造性与教育艺术性表现的主要形式。一个教师在挑选各种具体情况下的最佳教学方法的能力越强,那么他的教学技巧与技能就表现得越姻熟、越新颖,课堂气氛就越活跃,教学效果当然也就越显著。教有定则,但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在处理知识与技能的关系上,对重点、难点、关键性的知识,要精讲多练,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广开言路,使课堂气氛既热烈又严肃,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语言运用能力。在处理新旧知识上,要善于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从而产生正迁移,同时也要善于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旧知识,使新旧知识相互渗透,形成整体。另外,还要利用直观教具或电化手段,来辅助教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运用,强化对所学材料的感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科学地利用评价手段。

英语课堂教学中,评价起着不可低估的调节作用。教师通过评价,能把对学生及其行为的认识和教师的情感倾向,自觉或不自觉地传导给学生。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正面评价,那么他的内在价值就得到了外界的承认,学习成就的需要也就得到了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会感到一种自我实现的快慰,随之而来的学习外语的积极性渐渐提高,同时唤起更高水平的需要。相反,如果学生得到的负面评价过多,就会产生消极影响。有些学生,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信心下降。因此,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对具体人提出具体要求。使学习好的学生感到英语课大有学头,学习差的学生觉得有信心学好。教师提问时,对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要提些稍加思考就能回答出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加强其自信心。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提些稍难的问题,在表扬的同时要指出其不足,以防止产生骄傲情绪。学生回答问题即使错了,教师也不可指责,而应态度和蔼地指出或加以适当地提示,以免让学生难堪而破坏课堂气氛。教师要善于利用有效的评价方法,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使每个学生在既轻松愉快又热烈紧张的状态下,学习和掌握英语基础知识。

四、注意保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矗课堂交往中,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作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和“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甚至于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课程上来。对教师没有好感,也就不想学他教的课。如果教师只对出类拔萃的学生感兴趣,表现出厚爱,而冷落了成绩差的学生,那么就会造成成绩偏好的学生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成绩差的学生灰心丧气,感到自卑,慢慢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一旦学生与教师产生了对立情绪,教师的教学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教学中,教师应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优劣、性别、出身等的不同而产生亲疏和偏向。提问题或组织课堂活动,机会要尽量均等,尤其要注意多给那些自卑感强的差生有表现的机会,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上课时,教师要环视每个学生,不要只看好学生,而使其他学生感到冷落,或者只看差学生,让他们感到不自在而情绪紧张。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志向要求,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让每个学生觉得自己在教师心中有一席之地。如果每个学生经常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关心和尊重,便会被激发出健康的情感,变得生气勃勃,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浅谈新课程改革论文大全(15篇)篇五

2.1体育课程目标越来越强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从“增强体质”到“增进健康”,体育课程目标实现了由单一的生物体育观到生物dd心理dd社会的三维体育观的转变。这也意味着体育课程将在“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指导下,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体育课程目标已经出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向。终生教育的基本理念是“教育一直是一个过程,它既不受时间限制,也不受空间限制。无论在何处,教育总是贯穿于全部生活之中。”渊源于终身教育的终身体育思想逐渐成为我国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学校体育工作应重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用体育来减少现代文明病的发生,缓解和消除身心的疲惫,丰富生活内容,提高生活质量。因此,体育课程改革应十分关注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培养。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才能使他们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为他们打下爱练爱玩和会练会玩的基础。

素质教育是一种弘扬人的主体性的体育,它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人的个性发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体育课程目标的改革必须强调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为教师和学生留有广阔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

2.2体育课程内容日益多样化和弹性化。体育课程内容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载体,体育课程目标要顺利实现,内容的选择很重要。一直以来,由于受竞技运动的影响,人们对竞技运动与学校体育的'本质区别认识模糊,于是,竞技运动项目就构成了体育课程内容的主体。诚然,竞技项目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无疑具有正面的作用。但如果不对竞技运动项目进行任何改造就直接搬到课堂中,就难免会造成课程内容的竞技化、成人化倾向。此外,我国以往对每一项教材规定具体的学时比例,目的在于全国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事实上却造成了统一性有余而灵活不足的结果。

体育课程内容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多样化和弹性化。通过对教育部95年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与《体育健康教学大纲》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我国体育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越来越大。新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试行)与以往教学大纲的一个显着区别,是课程标准着重构建了本门课程学习的目标体系和评价原则,对完成课程目标所必须的内容和方法只是提出了一个大体范围,各地区、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有相当大的选择余地。

2.3体育课程评价日渐成为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手段。体育课程评价是指通过系统地收集体育课程组织与实施的有关信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体育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对体育课程组织与实施的科学程度进行诊断,并确定体育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它是不断完善体育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和途径。它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体育课程建设三方面的评价。体现素质教育思想,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是体育课程评价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首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学习评价时,要努力构建旨在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的发展性评价体系,通过建立新的评价指标和改革评价方法,充分利用评价的诊断功能、改进功能和激励功能,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他们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其次,在对教师的评价上,以发展性教育观为指导,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改进为目的,强化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自我分析和改进,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同时有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再次,体育课程建设评价的目的,是对体育课程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发现课程和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及时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和教学管理,促进体育课程的不断完善。

3.建立新理念、改变旧观念。

3.1体育教师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组织者和指导者。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体育教师以传授运动技术为主的传统作用必将发生变化。体育教师将被看成是一个“教育与健康的咨询者”,或是促进所有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引导者”。为适应新的体育课程改革,体育教师应成为一个“体育学习方法方面的专家”,一个“体育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者”。体育教师将不再是为了满足少数学生的需要而单纯地传授运动技术,他们将帮助每一个学生分析并确定自己的体育需要,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体育锻炼项目和方法。体育教师将变成导师和咨询人员,而不是继续充当高高在上的绝对正确的权威。体育教师还应成为体育诊断方面的专家,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工作中,他们都应能够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和学习目标实现的可能性等诸多方面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3.2体育教师是健康心理品质的塑造者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者。体育课程改革赋予了体育课程新的目标和新的任务。在体育课程目标多元化的进程中,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出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已逐渐被纳入到体育课程目标的范畴中。大卫?奥麦基曾说:“真正的教育决不是从科学、历史、文学以及艺术中拮取一些事实,而重要的在于健全人格的培养”。相对过去我们十分强调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言,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应该更加强培养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公民。

体育课程目标的发展趋向表明,体育课程不应仅仅注重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传授、运动技术技能的操练以及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的发展,而应充分发挥体育课程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方面的独特优势。为此,体育教师不应仅仅是身体健康发展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还应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塑造者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者。

3.3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的研究者和体育方法的创新者。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贯彻,体育课程建设将面临迅速发展的新局面。在此新形势下,加强体育教师的科研工作,提高体育教师的科研理论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既是推动体育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和健康教育的需要,也是建设一支适应新世纪体育课程发展的高质量体育师资队伍的需要,还是全面优化体育课程建设的需要。因此,体育教师要树立以科研促进体育课改革的意识,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成为一名研究型的学校体育工作者。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需要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养成的环境和条件。体育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和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课程在形式上、内容上、方法上等方面的特性,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要达到这一目标的要求,体育教师本身就应该是创新型的体育教师。

4.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注重整合、创新与设计。

4.1优化整合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单单有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不能与现在的教学相适应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原来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地推陈出新,并加以整合和优化,现今的教学模式很多,如:“快乐体育”、“成功体育”教学模式;“启发式”、“情景式”教学模式;“分层递进”、“合作式”教学模式等。为此,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合理地运用这些模式,使教学的效果达到最好,是体育教师们应该较好地掌握的。笔者认为,要想较好地掌握和合理的运用这些模式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对模式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要分析其优缺点,根据教材的特点,其运用的价值有多少,是否值得运用和借鉴;其次,要对模式的内容进行选择和整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的需要从这些教学模式中选择出适合教材内容的操作性强的、实用的、价值高的、效果好的,还可从各种教学模式中选择出各自的精华部分再进行整合,进行创新,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创造出符合教学所需要的教学模式,并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加以灵活运用,不断修正,逐步完善,做到选择模式、优化模式、整合模式、创造模式。

4.2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任何教学都是一门艺术,体育也不例外。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运用,既要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又要有艺术性,这样才能融益智、健身、添趣于一体,从而启迪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体育教学应以活泼、自由为主,将封闭式的传统体育教学,发展成为开放的现代教学形式,在此基础上加强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原本单调的教学内容具有新意,唤起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在学练时做到入趣、入情、入境,获得生动的主动体验。例如教学生跳远,目标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可以先不讲解跳远的有关动作要领和要求,可以根据学生的相象自由发挥,让他们自己思考,怎样的跳跃动作是比较合理的,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提示,要求学生对各自的跳远动作进行评价,教师再进行讲解几种不同的跳远技术,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一种比较适合自己的跳远技术,这样就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跳远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快乐中自觉地进行身体锻炼,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4.3多方位、多角度的设计课堂。随着中学新体育课程改革的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也越来越重要我国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基本上是以一种固定不变的教学程序进行的,即分为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开始部分总是整理队伍、报告人数、宣布课的内容,准备部分是让学生慢跑和做操;基本部分是让学生按大纲规定的两个基本教材进行学习和复习;结束部分要求学生做放松练习和教师课后小结情况,这样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程序,实际上限制了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扼制了体育教师的创造性。

新体育课程要求体育课堂教学程序要以生理学、医学和心理学为依据,要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现。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和积极性,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因此,新体育课程的课堂教学程序是鼓励教师发挥自己的潜能,设计出有利于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和活动,并具有丰富多彩的、百花齐放的课堂教学程序的课堂教学效果来。学生上体育课主要是想通过参与体育活动释放身心能量,调节紧张情绪,获得愉快体验。

因此,课改后的体育课不能再成为军事课,要避免过去动不动就让学生站军姿、罚跑步和体能训练,尽量少搞队列队形训练。所以,体育教师要转换观念,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情境、运动场地和器材等设计出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程序。

5.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培训与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以及“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在体育课程建设中的进一步确立,体育课程在素质教育中越来越显示出不可替代性。体育课程的隐性功能也越来越显性化。它更加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更加强调健身性与文化性的结合和统一性与选择性的结合。如此改革,迫切需要培养适应新需要的体育教师,也更应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体育教师的培养模式。加强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新课程知识的专业培训,根据各地经济、文化及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适合本地需要的继续教育模式。

6.结束语。

体育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它要求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基础上,更重视体育对培养人的多方面的作用上。如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自我锻炼的能力等。在深化教学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情况下,通过体育课程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真正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围绕“健康第一”的宗旨,教育出“健康”的,高素质的人。为此,体育教师在组织与实施中需转变传统观念,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成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健全人格的塑造者,成为创新型和科研型的体育教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s]..

[2]季浏胡增荦《体育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陈琦、杨文轩等.现代体育课程及其发展趋势.体育科学[j].1985(5).

[4]李锋、孙向燕.新课标下教师的角色转换.教学与管理[j].2002(10).

[5]吕世虎、宋晓平.新课程实施带来的变化.课程?教材?教法[j].2002(8).

[6]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浅谈新课程改革论文大全(15篇)篇六

计算机知识的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推广,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使得人们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途径更加广阔。当今社会,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操作方法不仅是人们立足社会的必要条件,更是人们工作、学习和娱乐中不可或缺的技能。首先要使学生了解必要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对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影响。同时,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以及使用计算机来获取、加工、传播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使学生熟悉信息化社会中的网络环境,为他们自主学习、终生学习、以及适应未来工作环境奠定良好基础。

计算机作为现代高科技的产物,其理论知识专业性强。并且,教师不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接受起来有很大困难,学生普遍反映计算机理论课程太难、太枯燥。笔者从中专学校的计算机理论课程的培养目标出发,课程教学通过对中专学校的计算机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现状存在弊端的分析,对中专的计算机理论课程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些改革思路与方法。

一、中专学校计算机理论课程的培养目标。

理论课程是基础,只有在夯实了专业基础之后才能在本专业有所建树。中专学校有其自身的特点,其培养的目标是技术型人才,理论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实践服务,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独立思考和集体合作,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研究和经验的积累,以发展自己的创造才能,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知识。例如程序设计类的课程,首先要使学生养成基本的、良好的编程习惯,懂得编程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编程方法,能够理解编程所使用的各种语句,然后让他们投入具体的编程工作。

二、中专学校计算机理论课程教与学的现状。

1、教材、教法现状。

从教材大纲上来看,要么部分教材过于陈旧,编写的教材几年不变,跟不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职业的需求;要么和流行软硬件步步紧跟,年年更新,使许多学校硬件环境频频告急。由于计算机知识更新实在太快,如果教材跟不上知识的更新,会使学校培养的人知识陈旧,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如果教材更新速度过快,则可能由于学校硬件条件的限制,造成教材与教学的脱节,同样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2、中专学校计算机理论课堂教学现状。

(1)教学原则。计算机理论课程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沿袭着“以教师为主体”、“以课程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等等。这样的教学理念直接影响、制约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创新,也打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僵化,习惯于“一言堂”、“满堂灌”,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只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从组织内容、备课到讲授,很少关注学生的反应,课堂缺乏互动,更谈不到学生参与其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教学手段。虽然目前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基本普及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但在课件制作的.水平方面,在使用课件的尺度把握方面,还要下些功夫。

3、中专学校学生的学习现状。

从生源上来看,由于普高的扩招,生源的减少,中专学校的门坎越来越低。进入中专学校的学生,其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差,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高。另外,中专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由于目前农村乡镇中学计算机教学设施的不完备,许多学生在初中学习时还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更谈不上操作和运用了。总的来说,中专学校生源文化素质不高,对计算机的认知程度相对较低。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对计算机理论课程的学习都不感兴趣,他们觉得理论课程枯燥、难学。他们追求的是学以致用、立竿见影的效果,尤其是家庭电脑的普及,上网热的冲击,使学生更加注重操作技能,而对计算机理论很少涉及。计算机理论是学生提高计算机水平的基础,中专生没有足够能力认识到这一点的,于是往往会把学习计算机知识分为“有用的”和“没用的”两类。比如认为学习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原理、硬件维修、程序的编制等是“无用的”;对于学习制图、网页设计、flash动画制作等是“有用的”。

三、中专学校计算机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中专学校的计算机理论教学最终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和业务水平。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水平的计算机师资队伍,积极探索和发挥计算机在教学和教育中的作用。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首先应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范围。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就是“前沿”,即使是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若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则意味着后退。所以,选择了计算机就是选择了“不断地学习”。在计算机教育这块园地里,要有所收获,就必须怀着对本职工作的无限热爱,怀着对学生强烈的责任感,投身到计算机的教育、教学研究上来。

(2)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是影响知识、技能掌握和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学习上的内在动力。教学中激励、唤醒、调动学生的这个内在动力,是上好专业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此,教师在进行计算机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带着热情去学习,才能使学生从主观上愿意接受计算机理论知识,才会有很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计算机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理念。

一是改变教学“满堂灌”的形式,将知识的形成过程暴露给学生,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时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和方法,使学生获得主动的知识。二是计算机理论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性思维。因此,教学过程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精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质。三是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先进的教育观念,使学生形成在实践中获得知识的能力。素质教育重在素质的形成,而素质最终是在实践中体现出来,计算机理论教学不能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发现知识的乐趣。

(2)计算机理论课程设置的改革。

一是课程内容的设置要紧贴社会的要求,把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学习的需求有机统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职业中专学生虽然没有高考的压力,但面临就业的挑战,所以课程的设置要以社会的需求为依据,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这里最重要的是进行社会调查,弄清学生能够就业的岗位群,由此弄清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并由此作为课程设置的依据。只有是有利于学生就业的课程内容设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二是根据中专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认知和能力水平,以及课程本身的对应关系对课程内容的顺序进行合理安排,要做到先易后难,各课程之间的承接性要合理。三是以能力为本位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在中专学校计算机中大部分课程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目的。职业中专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数据逻辑分析能力都较弱,对理论课的学习不感兴趣,课堂上的理论讲授效果不理想。在设计和制定项目的课程任务时,把知识点和职业中专学生不需要系统学习但需要部分掌握的内容融入其中,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实践过程。这样进行教材内容的整合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内容,能将知识迅速转化为实际能力。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目标,对教材做相应的处理。

(3)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是教学和学习方法上,采用讲、看、练一体化方法和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或教学案例制作课件,使教学更具直观性,深入浅出,将原来抽象、复杂叙述,用生动的图像和动画表现出来,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索,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二是教学的组织形式上以实训基地现场教学为主,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结合实际,使教学和实际真正融为一体。平时面对实物和实际进行教学,实习或业余时间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学校、老师、同学乃至社会进行计算机应用与维护方面的服务。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市场调查,让学生认识市场、了解市场,了解当前的市场技术水平和行情,了解将来的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4)改变计算机理论课程的教学评价方式。

职业中专学生综合素质差,学习内驱力弱,认知水平和能力弱都是教师要面对的现实,承认这个现实但不是意味着就要采取迁就的策略。希望通过降低要求,提高合格率,让学生得到成功的刺激,提高学习积极性,并不能产生教师所期待的效果,合格率是上去了,但差生并不由此而受到成功的鼓励,好学的学生却抱怨学到的东西太少了,如此,教学质量并没有多大的提高。

经过反思,我意识到,求知欲源于对知识本身的兴趣,满足这种动机的是知识的实际获得,而不是外在的刺激。这种不但不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刺激,反而在某种程度上使学生的自尊受到伤害,课程教学还使一些本来学习动机就弱的学生产生了侥幸的心理。因此,我考虑对于以能力为目标的科目,如计算机硬件维修、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等,评价上以日常成绩为主,分为不同的作业或项目,以完成其中的百分比为成绩,关键在于允许学生在学期的任何时间内完成都可以。这样,学生可在学习了后面的内容后重新来完成作业,在已经掌握了技能的其他同学帮助下来完成,增加了差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成功率。

以上是我对计算机教学的一些粗浅认识。我们中专学校培养学生的目的就是给社会培养出合格人才,而通过这些改变使我们的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于文龙,《教学方法及改革》。

[2]谭浩强,《根据初学者特点,改革教学方法搞好计算机基础教育》。

浅谈新课程改革论文大全(15篇)篇七

2001年9月,新课程标准及教材在我国38个地区实施,我们区有幸成为其中之一。经过一段时间操作,认真比较新旧课程,有很大差别。旧课程功能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单纯追求学生认知的发展,而新课程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主体性,重视个性的发展。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面对新教材,我们应该怎样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呢?本文以历史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实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的过程。课堂教学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为方向。在课堂上应充分解放学生的眼、口、手、脑,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实践的空间。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空洞抽象的讲解,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而一次成功地实践活动将使人终生难忘。

在新教材《原始社会》一节中,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有什么区别?此问题若按书本讲解让学生死记硬背,难理解难掌握。我们不妨让学生动动手用橡皮泥捏出北京人、山顶洞人像,再比较二者异同。这样,课堂上学生自然会细心观察,用心雕塑,兴趣盎然,记忆深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体性也得到体现。

二、通过讨论相互交流突出学生主体性。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灵活的组织方式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学生对一个问题认识模糊时,当阐明一个问题需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时,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各抒已见,共同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

学生通过激烈讨论,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彼此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锻炼了学生雄辩的口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三、通过分组活动彼此合作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是学堂,学生要学会学知识,还要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当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后,合作学习更成为一种需要,通过课堂内互动,让不同思维在合作中碰撞,让他们发现问题,激励他们去探索,去创新。

例如,述说四大发明在人类进程中的影响。

把全班分成小组,每组任务明确,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收集信息,最后每个小组把各自的经历、报告向全班介绍交流。因每个人会有各自体会,这许多体会的汇合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n。

[1][2]。

浅谈新课程改革论文大全(15篇)篇八

人本主义视野中的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06月8日,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我国从此开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重新制定了各科课程标准,编写审定了各科实验教材。新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新课程改革主要是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学课程的某些弊端以及社会发展对课程提出的新的需要而进行的,同时主要发达国家在世纪之交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为规划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一种广泛的参照背景。本文试图探讨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影响。

一、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观点。

[1][2][3]。

浅谈新课程改革论文大全(15篇)篇九

全文从三个角度进行入手:首先,分析当前计算机应用教学的重要性,分析当下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其次,根据计算机应用教学的发展,探究导致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和存在的问题;最后,为解决计算机应用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明方向。

在我国信息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信息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在,我国越来越重视对人才的培养,让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才能,同时还要能够灵活运用计算机技术[1]。在计算机技术得到广泛的重视后,各个高校都陆续开始注重对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培养,确保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发展。但是,现在各个高校在计算机技术应用方面的情景还不够乐观,很多学校对学生进行计算机技术应用方面的教学都是为了凑足学分而进行教学。同时,各个高校在传授学生计算机基础技术知识时,太过于重视学生对于理论的研究,而忽略了学生在实际当中运用计算机知识的能力的培养,从而造成学生虽然计算机技术应用方面的理论水平较高,但是实践应用能力欠缺,不能够满足社会对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

在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过程当中,很多教师都会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让学生单纯地进行计算机知识的学习,而在实践课程的学习和应用当中相对匮乏。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的自主创造性和学习积极性没有得到较好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教学水平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1、计算机应用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过程当中,很多教师都会对教材进行一定的解析和讲解,让学生能够从书本中学到一定的计算机应用知识。虽然计算机应用课程书本上的一些知识具有丰富的内涵,但是这种单调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不能够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之处,对于其自身的发展和其未来创业有多大的帮助。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在传授知识当中不能单单依靠书本当中的知识和教学模式,而是要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从而不仅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而且还要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让更多学生都愿意学习这门课程,切实提高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的收获。

2、教学过程当中缺乏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没有形成教学与实践的良好互动。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基本综合素质,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到这门课程之后增长见识和能力,促进学生自我水平的提高。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投入过多的时间在基础知识的传授上,而对于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锻炼有所欠缺,没有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课程进行自我知识的检验,使得学生不能在实践当中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内容不足,从而更好促进学生自我能力的提高。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充分考虑到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地对学生灌输计算机知识,且没有让学生充分地理解这些知识是怎样应用到实践当中去的,因此也不能使学生从这门课程当中获到最大的收益。

3、教学内容缺乏丰富性,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最大收获。计算机教学当中,教师进行知识传授时都是采用“黑板教学”、“ppt教学”、“word教学”。当教师把这些教学内容放在ppt、word上进行教学时,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文字来获得。由于这种教学内容缺乏丰富性,因此其不能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在课程当中学习的积极性。于此同时,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与内容偏少,不能使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有一个深刻的印象,从而造成学生在课堂之上获得知识不足,不能够在有限的课上时间让学生学到最为全面的知识。而想要解决这种困境,就需要教师进行创新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不仅可以学习到丰富的知识,而且还能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大学计算机应用知识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成为一名符合当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当下,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視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1、突破常规的教学思路,在满足教学需求的基础上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各个高效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模式都是由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学生只能被动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和吸收,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不能从教学当中充分学习到丰富的知识,并进一步加强对于这门课程的重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如让学生在课堂上作为“教师”,由学生亲自进行一些计算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帮助其他学生真正地学会和掌握这部分内容。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个人会增强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重视,自己开始认真学习这部分内容,以便其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同时,在这种教学模式的作用下,学生从内心深处也会加强对于教学内容的重视,从而为其更好地学习某些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教师也不会再受到繁重的教学任务的束缚,可以从教学当中解放出来,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正确学习,从而提高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丰富性。

2、设计一套符合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手段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够提供丰富的知识,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形式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之上学习到最为全面的知识,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运用视频教学、计算机自动提问系统等。在进行知识传授时,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向教师进行反馈,从而让教师将教学的每个细节都做到完美无缺。教师及时地解决学生在课堂学习当中遇到的问题,可以为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也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在自己专业学科当中建立自己的计算机系统,让计算机知识服务于学生当前的学科需求,从而在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基础上,让学生成为该专业领域当中的拔尖人才。

3、充分融合计算机技术与专业知识,为今后研究领域打下坚实基础。将计算机技术与学生的实际专业进行结合是提高其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在专业领域之中运用计算机技术,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它的重要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创新。在专业领域之中运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把计算机知识的统计学、计算机模拟和计算机运算在学生专业领域之内进行一定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做一定的铺垫。例如:在工程学科上,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模型构建、工程造价估计和评估等,都可以让学生在工程实施之前了解到大致的模型基础,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在以后的建造过程中出现其自身也不了解的问题和难点。此外,将计算机基础知识在与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一定的结合,可以让学生在其所属的专业领域内进行一定的创新,从而可以更好地让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实践当中去。

4、搭建学生社会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锻炼自己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在实际应用计算机知识时,需要大学生投入到具体的实践活动当中进行运用。只有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学生才能从实践当中发现自己在学习哪些内容的短板,知道哪些计算机知识内容对于自己的个人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学习计算机应用知识的重视,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以及怎样进行学习,而且学生的个人发展也能得到一定的提升,从而可以为学生创建出更好的未来发展蓝图,为学生更好地将计算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做好充分的准备。

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真正地学好并且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真正成为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教师从教学思路、多媒体教学、融合计算机技术与专业知识、搭建社会实践平台这四个方面着手,认真进行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稳步提高。

[1]钟琦,武志勇。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xx,(02)。

浅谈新课程改革论文大全(15篇)篇十

课程是国家教育思想和教育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振兴,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对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以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杠杆,也是学校加快教育创新、促进教育内涵发展、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动力。

校长是一校之魂,是学校工作的决策者、指挥者。校长的教育理念、工作态度、工作水平,直接决定着整个学校的发展水平。在当前,学校能否顺利推进课程改革,能否通过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固然受到师资力量、教育设施、课程资源、地方文化环境等多方面的制约,但关键在于校长的情感态度和工作力度。校长的责任心、事业心直接关系到教师对课改的态度,关系到一所学校推进课改的进程和实效。课程改革、教育创新,要依靠领导班子、广大教师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但如果校长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无措施,如果校长只是指挥别人干,自己袖手旁观,如果校长对课改精神似懂非懂,缺乏深刻的理解,学校的课程改革就不可能有大的进展,教育创新就不可能有新的突破。

因此,我们作为一校之长,在课程改革中首先要认清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的职责,落实自己的责任,率先垂范走进新课程,积极进取开创新教育。

二、

校长是一位教师,但首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在课程改革中,校长面临着比教师更大的挑战,肩负着比教师更重的责任,不仅要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直接研究和实践新课程,更重要的是必须承担对本校课程改革规划、组织、管理、指导的职责,真正成为学校课程改革的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领路者。

1.规划。也就是要对本校课改实验工作、课程开发和管理进行科学规划,确定长远的改革思路和具体的工作目标。新一轮课程改革,不只是学科教学改革,而是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不只是简单地调整课程、更新教材,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体工作千头万绪。因此,校长首先要明确课改目标,把握课改方向,组织人员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的培养目标和课改目标,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情况,认真研究规划本校的课程改革,既要制定两年、三年或更长一段时期内的改革目标,又要制定具体的工作目标和相应的工作策略、保障措施,使课程改革有明确的目标、清晰的思路。

我们遥观初中是一所农村初中,这几年在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关心支持下,在广大教职员工的努力奋斗下,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校管理不断加强,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原有基础十分薄弱,教学设施、师资素质、内部管理等许多方面仍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建办学特色等仍不理想。去年6月我区课程改革动员大会后,我们在分析本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认真规划学校的课改实验工作。在课改内容上,我们对课程开发、课程实施方式改革、课程评价改革等全面策划,整体推进,同时把深化学科教学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争取在两到三年内使学科教学出现全新的面貌。在保障措施上,我们把加强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素质作为重点,同时在教育设施、学校管理、社区环境、家庭教育等方面研究落实新的措施。

2.管理。推进课程改革,并以此为动力推进整个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基础教育的一项中心工作,也是我们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主课题。因此,对课程改革一把手校长要亲自抓、亲自管,要重点抓、重点管。对课改实验工作的管理固然离不开集体的力量,固然要依靠行政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但只有校长直接抓直接管,才能真正摆到“中心工作”的位置,校长也只有在直接抓直接管的过程中,才能正确把握课改的精神和要领,才能掌握课改的主动权、话语权。

校长对课程改革工作的管理,一是组织,也就是以自己的权力和威信,以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动员、指挥和组织全体教师积极投身课改实验,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创新。要根据学校课改规划,确定各处室、各位教师在课改实验中的工作职责,使每位行政人员和教师都有明确的工作目标,都能承担一定的责任,都能在推进课程改革和教育创新的过程中得到提高。二是协调,也就是及时做好课改各方面、各环节的协调工作。学科教学、课程开发、课程培训等,时间、设施、师资调配等,在实际工作中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只有及时处理各种矛盾,妥然协调好各方面关系,才能形成合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整体水平。三是评价,也就是对学校的课改实验工作要及时反思总结,对教师参与课改的态度、绩效要及时评价。既要及时发现问题,更要及时总结成功经验,特别是对教师的工作,要及时予以激励性、指导性评价,要善于发现、总结教师在课改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从而激发和维持广大教师投身课程改革的主动性、创造性。

3.指导。校长不仅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者,还应该是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者。在课程改革中,管理与指导也是不可分割的,在管理中予以指导,通过有效的指导加强管理。校长对教师课改实验工作的指导,首先是指导教师正确领悟课改精神,正确把握课改方向,帮助教师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统摄具体的课改研究和实践工作。当前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构建新课堂的过程中存在不少困惑,产生不少矛盾,这就需要我们校长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形成本校的改革思路和目标追求,及时为教师指点方向。其次,要为教师实施新课程、开发新课程提供具体的技术指导。新课程、新教材的课怎么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如何开发和实施等等,不仅是观念问题,更有许多方法问题、技术问题。不少教师在实践中探索出许多成功的经验,但也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校长主动给予帮助和指导。

当然,我们许多校长与教师一样,也是刚刚进入新课程,是与教师在同一起点上研究课改、实践课改。因此,校长对课改工作的指导不同于专家的指导,主要是与教师一起研究、实验的过程中予以帮助和指导。

4.服务。也就是为教师开展课改实验和教育教学创新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教师参加课程培训、开展课改研究、开展校本课程等等,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资金、资料、设施等客观条件,校长必须努力为课改创造良好的条件,及时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服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只落实责任,不考虑相应的权利,只下达任务,不考虑相应的条件,课程改革同样难有作为、难有突破。因此,校长不仅是课改的指挥者、管理者,还应该是课改的后勤服务员。启动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以来,我们行政班子进一步确立为教师服务的意识,体谅教师工作的辛苦,尊重教师创业的需要,妥然安排课务,尽量增加教师学习、研究的时间和空间;加大资金投入,为教师实施新课程增添大量设施设备;加强对外联系,为教师外出学习提供更多的机会。

5.参与。中小学校长,既是校长,也是教师,也承担着一定的教学任务,直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起示范带头作用。要求教师怎样备课、上课,教师首先看你学校领导怎样备课、上课。因此,校长必须直接参与课改实验,与教师一起学习、研究和探索,在参与中感受课改、组织课改、指导课改;必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率先改革创新。校长自己能够积极钻研新课程,率先尝试新教法,才能真正引领教师走进新课程,才能很好行使对课改工作的决策权、指挥权。近一年来,我及我校几位副校长、教务主任,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学习、研究课改精神和新课程新教材,率先上新课程研究课,组织教师听我们的.课、评我们的课。

三、

推进课程改革,实施新课程,研究新教法,开创新教育,不仅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要求,更是对我们校长的工作能力、管理水平、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考验。校长要在课程改革中很好履行规划、管理、指导、服务的职责,根本的是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使自己的专业素质适应新课程的新要求。

1.加强学习。要对学校的课程改革、教育创新进行科学规划,合理管理,有效指导,首先我们校长自身必须加强学习。要认真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论和新一轮课改的基本精神,正确把握课改的基本目标、基本方向,正确领悟新课程体现的新理念、新思想。要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新教法,尽快掌握先进教学技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要认真学习实施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管理制度创新的有关文件和文章,积极吸取外地的先进经验。如果校长学习不认真、认识不深刻、观念不更新,在课改过程中就必然会失去发言权,弱化管理权。一年多来,我校结合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以课程培训为主体的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活动。我们校长不仅动员广大教师加强业务学习,特别是加强自已的进修学习,积极参加区、市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直接组织、参与本校的培训工作,平时工作再忙也要挤出时间看书学习。

2.深入研究。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对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的变革,在实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的教育教学形态尚未彻底革除,新的教育教学形态尚未建立,各种观念、方法的碰撞,给人们带来许多困惑,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深入研究,积极探索。作为一校之长,必须抓住课程改革带来的发展机遇,针对课程改革提出的新挑战,深入思考研究学校改革发展的目标和方略。必须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深入研究课改实验中的具体问题,寻求有效的解决对策。通过深入研究,进一步认清方向,理清思路,促使课程改革顺利推进。通过深入研究,扎扎实实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使课改实验产生更好的实践效应。通过深入研究,尽快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3.积极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才干。学习、研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必须把所学所思的用于实践,必须在实践中开拓创新。作为校长,不能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思考研究后认准了的,就要坚持不懈地去尝试、去落实,才能不断发现问题,不断产生新的感受、新的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和实践能力。同时,校长也只有带头在实践中探索,才能不断增强感召力、影响力,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引路人、带头人。

4.勇于创新。学校和教师不是被动地执行新课程,而是要作为课程改革的主体,创造性地实施实施新课程,积极推进课程创新和发展。因此,推进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学校、我们广大教师具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气魄、创新的行动,在已有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特别是在课程开发、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方面,这一轮课程改革为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自主创新的空间。我想,作为一校之长,必须克服求稳怕变的情绪、消极等待的思想,大力发扬与时俱进、勇于开拓的精神,抓住某些方面大胆探索、勇于改革,争取有所突破,创出本校的特色。

启动课程改革,加快教育创新,使学校工作更加繁杂,使许多校长在各级各类的会议、活动中疲于奔命。我感到,一方面我们校长要克服浮躁浮夸心理,发扬务实求真作风,静下心来学习一些东西,研究一些问题,做好一些实事。另一方面,希望有关行政部门精简一些会议,简化一些程序,归并一些事务,把校长从繁琐的杂务中解放出来,使校长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与教师一起学习、研究、实践。

浅谈新课程改革论文大全(15篇)篇十一

一、教研工作面临挑战教研室是中国教育的特有机构。许多年来,教研员们大多习惯了面对几十、几百位老师讲解教材、大纲,心中不免得意、唯我;习惯了听老师讲课,把我们的想法给予老师;习惯了奔波于几十、甚至上百所学校;习惯了在办公室伏案,勾画理想的课堂、理想的教学……教研室在课程改革中做什么、怎样做,是每一个教研人应该思考的。面对新的课程,我们不能不反思我们的教研工作:我们已有的习惯能否适合于课程改革,有利于课程改革呢?新课程的课堂是开放的,资源极大丰富,闭门造车能给教师们引路吗?能给教师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工具吗?教材、大纲的文本研究能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多少学习的资源?“我讲你听”的教研方式能解决生动的教学问题吗?新课程高扬人文精神,“以人的发展为本”。学生要发展,教师要发展,难道我们教研员不要发展吗?在课程改革中,太多的习惯失衡了。我们面对着严峻的挑战,同时又欣喜地看到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机遇。说挑战,是因为我们已有的教学思想、经验、工作方式、甚至地位受到巨大的冲击。可以说我们是和教师们同时接触、感受新课程的,或者说是站在了一条起跑线上;说机遇,课程改革为教研室、为教研员的自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时空。教研室以及教研员站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是理论者和教师间的桥梁。教研员观察思考问题既有理论层面的,又有实践层面。教研员站在课程改革的前沿,不断地将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结合,才能使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思想得以贯彻。教研员要发展,而且应当优先、超前地发展。只有教研员发展了,才能推动区域的课程改革,才能将理想的课程变为现实的课程。教研员如何和教师们互动发展?教研方式如何促进新课程的实施?“重建教研文化”的命题,历史地摆在各级教研室、各位教研员的面前。二、教研文化重建的诠释教育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教师是教学研究与实践的主体,人的现代化是在实践中完成的,因此,教师的课程实验研究必然要经历现代思想与传统思想的思辩与碰撞,才能形成新的教育理念,进而内化为教师的教学技能,实现课程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终身学习的`价值。教研也就不仅是教学研究工作,里面应包含深刻的人文内涵。我们需要研究课程,更需要理解、研究教师。课程本身就是科学和人文精神的载体。教研工作应该能够有效地促进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在与教师的交流、研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唤醒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开发、建立丰富、生动、具有特色的课程资源;鼓励教师专业发展,倾听、理解、协商、研讨,鼓励、认同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富有个性的做法和创造;建立教研员与教师的平等协作互动的关系;在教研员的自我反思中,获得自我的专业发展。我们的教研工作从没有像现在更关注人----教师、学生了。重建教研文化,就是教研的内容要有效地解决课程改革实施中的问题、为课程的建设提供实据;教研的工作模式、运行机制要有利于课程改革的实验和推进,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也使教研员自身获得专业发展,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www.

浅谈新课程改革论文大全(15篇)篇十二

课程改革后小学自然课将改为科学课,由于黑龙江省将在20正式推行科学课教材,这就存在着小学自然教师如何用新理念来使用旧教材的问题。

开放课堂教学,就要以儿童为中心,尽量要从儿童的兴趣、需要和特点出发,为他们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和宽松的学习环境。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尊重儿童发展的一般特点和每个儿童的个体差异。儿童的知识经验和兴趣等与成人不同,儿童生来就好奇、好动,有求知欲望,只要有适当的环境,有丰富的材料放在他们面前,他们就会去摆弄、去探究;只要有收获,他们就会有信心继续学下去。在开放的课堂中,教师已不再是活动的决策者、指挥者,也不是权威的象征,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观察者、指导者和设计者。

如《昆虫》《益虫和害虫》两课,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在教室里运用标本、图片或是模型进行教学。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根据课堂的开放性特征,从儿童的需要出发开放了课堂的空间与教学内容,把两课合并在一起,并把课堂搬到了操场上。让学生在各小组组长的带动下,先到操场上捉虫子,把自己小组捉到的虫子都放到昆虫盒中进行观察,然后根据找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哪些虫子是昆虫?把昆虫从中挑出来,各小组之间选派代表汇报交流小组的理论依据、观察结果,探究出昆虫的共同特征。最后再让各小组成员给昆虫分类,再次进行汇报交流。

二、把“齐步走”的实验变为“探究式”实验。

在我省现在正在使用的教材中,许多实验课都是限定实验,教材中的实验一、实验二等已经为学生规定好了,学生只需在教师的指挥下“一二一”齐步走。我在教学中依据教材并有所突破,变“齐步走”为自行探究,让探究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学习方式。我体会,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要给学生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过程,不要求一步到位。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是全过程的,也可以是部分进行的,如某些课侧重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假设和预测的`训练,某些课则侧重制定计划和收集信息的训练。不必拘泥于每次活动必须从头到尾、按部就班地完成一个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掌握。

例如:教材第六册《花》一课,我改变了教材中只限定观察花的构造的实验,而是先把学生带出教室,去欣赏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鲜花,并且将一些鲜花带回教室。其次让各小组制定探究计划:打算怎样研究花?研究花的哪些方面?小组同学根据计划进行分工,收集信息与资料,制定观察步骤,然后进行探究观察活动,各组观察、分析、整理,最后进行汇报交流。

三、把限定实验材料改变为“多样性”的实验材料。

现行教材中的许多实验都限定了学生的实验材料,这样也就限定了学生的思维,遏制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

例如:《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教师可以改变分组实验中各组材料相同的老做法,给每组提供多样的有结构材料,进行设计实验。如:把玻璃杯罩上保鲜膜,密封后放进冰箱;把瘪了的易拉罐放入热水中等。这样处理教学注重了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有意识鼓励那些与众不同的奇思妙想,还可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想象,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在课堂教学中增强“求异。

[1][2]。

浅谈新课程改革论文大全(15篇)篇十三

目前,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有计划、有步骤地分层推进,这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是一场有着深远意义的教育革命。要实现改革的目标,各实验区面临的工作纷繁艰巨,崭新而富有挑战性。课程改革推进的道路是坎坷不平和反复曲折的,它需要各级政府自始至终密切关注和支持,需要教育行政部门高水平规划和运作,需要基层学校勇于实践和探索,需要社会各方面关心和理解,同时,也需要教育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和参谋。

长期以来,县级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县教科室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职能和作用。其对基层教育科研的指导功能,对区域内教材教法的指导功能,对中小学教育质量的监控、评估功能,以及对基层教育教学决策中的咨询功能,为保证教育教学有序推进,稳定和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在基础教育领域中的每一次改革中,教研室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实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教科室承担的工作面临崭新的课题。教科室必须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作用,推进课程改革向前发展。

在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特别是在改革处于实验时期,教科室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应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区域内课程改革决策的参谋者,方案和计划制定的参与者。

当教育行政部门在对课程改革的具体行动作出规划和决策时,教科室应该并必须提出专业方面的咨询意见,积极介入改革实验各项相应的准备工作。

在课程改革启动的准备过程中,教科室应该参与实验区实验方案的制定,对开展实验的目的任务、实验的主要内容、实验的范围和对象、实验的步骤和措施、实验的指导思想等,提出教育理念和教学专业方面的意见,供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思考、研究,从而制定出符合课改理念的、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能逐步完善的实验方案。与此同时,教科室应会同相关部门,提出区域内参与课程改革实验的学科、年级(在一个区域内统一)、学校以及教师人选的建议性菜单和依据,供教育行政部门决策。会同相关部门提出课程计划方案,提出教材选用、教辅材料、教学辅助设备选择的建设性意见。在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下,制定出对实验各层面人员,尤其是对教师的培训方案、培训计划。此外,教科室还应组织和指导各学科、各学校制定出相应的工作计划和教学计划。

二、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学习培训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

[1][2][3]。

浅谈新课程改革论文大全(15篇)篇十四

小学教育是我国九年教育的基础,为以后学习更加深奥的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于小学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作为小学教育者我们必须要正视在小学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并且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努力,找到适合的解决方法。

一、小学教育管理中课程改革的现状。

教育观念落后,教育观念与时代的发展相脱节。对于小学教育而言,教育管理观念对于学校的发展以及学生们的发展影响都是非常巨大与深远的。现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浪潮在不断地推进,但仍然还有不在少数的小学教育管理工作者并没有跟随者时代的发展进一步的变化为先进的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管理观念,固守传统的老旧的教育管理观念,不善于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对于问题进行研究,用陈旧的观念来指导教育管理工作。老旧的教育管理观念与时代的进步严重脱节,对于教学管理的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制约作用,使得教学管理工作在开展与推进等方面都受到了极大的阻碍。教育管理队伍不完善。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信息时代已经到来,经济科技现在飞速发展,那么教育事业也应该随着信息时代的进步而发展,一个好的教育学校必定是少不了一个强有力的教育管理团队的支持和保障,但是根据目前大部分的小学来看,小学教育管理中的用人机制比较不完善,而且在教学方面用到人才都是高学历的人才,但是在小学的教育管理体系中却是并没有投入一些高素质的人才,让小学教育管理体系中的淘汰体系不明确,存在才能与职位不相符合的现象。还有的一种现象就是一些小学的教育管理者的创新意识非常薄弱,仅仅只是从行政管理方面来抓教育管理的工作。现如今教育管理的改革迫在眉睫,面对着如此严峻的形势,教育管理工作者更是应该要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来应对现如今严峻的形势,更要紧跟潮流,与时俱进,创造出一条能够适应新形势与新课改的小学教育管理的创新之路。

二、在教育管理中课程改革的措施。

改变落后陈旧的观念。想要对于小学教育管理中的课程进行改革,首先就是要改变教育管理者陈旧落后的教育管理观念,一个新的适应当前社会的教育管理观念在教育管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引导性、关键性的作用。我们如果想要在教育管理的课程改革中得到发展,那么就应该改变以往的陈旧的落后的.教育观念,走出以往的教育管理误区,引入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激发教育管理工作者的积极主动性与创新性。教育工作者能够积极地研发新的适合当代社会的驾驭管理理念,对于课程改革有着重大的作用。在教师的教学中,也受到了传统的教学理念的影响,错把自己当成课堂上的主体,把学生当做被动接受的一方。课程改革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行转变,使学生们能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我们要建立“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们的发展”的教育理念来促进学生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建立合理的完善的课程管理体系。小学教育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占有重要大的位置,小学阶段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个人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对于学生们日后的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对学生日后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说既然想要培养出社会的栋梁,优秀的人才,就必须要对于小学课程进行改革,将小学的课程合理化、科学化,为学生们日后的发展方向提供更多的选择。现在小学生的课程问题就是过于单一化,并不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多元化的发展。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科学合理的课程改革体系是非常必要的,我国应该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以及生理发展的特点,从各个方面来对小学课程教育进行改革。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进一步要求我们以素质教育为主,旨在教育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建立完善的科学合理的课程教育体系,对于小学生们能够掌握更多的更全面的科学知识,拥有健全的人格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拥有更加高尚的道德修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根据我国素质教育的特点并且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以及生理发展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管理体系是刻不容缓的信息时代的新要求。在新的课程管理体系下,要求教师从学生们的角度出发,摒弃以前的课堂上教师为主体的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以指导为主,积极的引导和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并且增强学生们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们的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又充分的落实了国家提倡的素质教育理念,让学生的素质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小学教育事关我国未来的发展,小学教育管理工作是家长以及全社会都极为关注的一个话题,素质教育的理念以及新课程改革对于小学的教育管理观念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小学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要正视在驾驭管理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积极的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措施,跟随着时代的脚步,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管理理念进行更深层次的创新与改革,保证学生们在小学的教育当中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保证小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2]李峰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教育管理探讨。

浅谈新课程改革论文大全(15篇)篇十五

——20课程改革印象。

从表面上看起来,新课程改革在年相对平静。

值得记忆的事件大致有三:一是2006年9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出台了新课程标准各学科考试大纲,这让那些已经进入新课程且面临新课程高考的学校校长、老师、考生和家长心中踏实了不少。二是江苏省高考方案出台,并且引起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与热烈讨论。从方案公示之日起,江苏省教育厅就一直处在风口浪尖之上,网络直播答疑,电视现场直播讨论,最后又根据各方意见进行了调整,从开始公示时的强烈质疑到调整以后戏剧性地被认同,充分表明了民主参与、民主决策在解决问题时的神奇力量。三是2006年秋季开学,福建、浙江、安徽、天津、辽宁等5省市第三批迈入了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的行列。学分制管理、走班制、选修、必修、模块、排课、选课,这一系列新说法将让这些省市的高中学校面临新挑战,也迎来了新作为的机会。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省市已经全面进入新课程的初中毕业生,将不用再怨叹自己是新课程的“牺牲品”,因为高中新课程与初中新课程实现了对接。而那些还没有进入高中新课程的省市,仍将面临初高中课程不衔接带来的种种烦恼。

从进程上看,这种平静应该是由改革的阶段性决定的。一方面是因为课程改革政策发布与文件研制的大量工作已经结束,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已经全面推开,到了具体实施的层面,关注点自然落到了高中课程改革实验上。另一方面,课程改革已经进入第六个年头,从开始的激动、兴奋、新鲜,到后来的困惑、怀疑与争论,2006年,开始有了更为理性的反思。这种反思能力来自于六年的实践,反思也让课程改革由浮躁变得平静,从这个角度说,这种平静难能可贵。

如果把目光投向一线,从纷繁的实践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思考后的沉淀,这种沉淀或许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说明。

关键词之一:课堂教学有效性。过去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让学生学到知识,却也把学生变成了知识的容器。学生死学知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隔离,死学书本,死记硬背,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得不到发展。基于对这种弊端的认识,新课程强调了课程功能的.转变,即从单一的知识传授,到关注三个维度的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开阔了教学的视野,引发了教与学的新变化。

“知识目标虚化”、“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目标得不到落实”的指责不绝于耳,也并非盲目。

课堂中的问题,正是理论与现实对接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注正是对这种“不良反应”的自我诊断。2006年,从学校到地区,从教师到专家,都将目光瞄准了课堂教学,有许多全国性的学科研讨和校内的教学研究,也都对准了课堂如何才能有效。克服课堂教学中的形式主义,让新课程理念真正有效落实到学科课堂中间,成了这一年课程推进实践中的一个重点诉求。

关键词之二:校本教学研究。新课程催生了校本教学研究的广泛开展,笔者愿意从课程管理制度的改变来理解校本教学研究的产生。从单一的国家课程、国家管理,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三级管理,学校被赋予了课程开发与管理的责任与权力。

面对新课程,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困惑太多了,专家可以提供帮助,但很多问题专家那里也没有明确答案。面对存在于学校课程实施中的问题,靠自己的实践智慧来解决也许是重要出路。校本教学研究顺势而生,而且一产生就体现出了巨大活力。

2006年的中小学校,仍然在校本教学研究中创造性地解决着学校课程实施中面临的问题,教师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到学校采访,听到最多的就是“我们是怎样开展校本教学研究的”,青年教师读书会,名师工作室,博客群组,qq群……校本教学研究充分发挥了教师团队的集体智慧,它也让教师过上了研究中工作、工作中研究的有价值感的生活。

一位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的教研室主任曾说:“无论新课程走向何处,对我们来说,留下的一笔最大的财富将是校本教研”。而这句话,在2006年的课程改革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学校和教师在校本教学研究的路子上,步伐走得更坚实了。

关键词之三:教师专业发展。“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领者、组织者”、“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课堂是预设的也是生成的”、“教师要做课程的开发者而不单纯是执行者”……这些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非如此容易的话,也让人们意识到了一个基本前提,即把这些理念转化成行为,教师要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现实的情况却是,面对新课程,许多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显得力不从心。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才是新课程理念落实的最有力保障。

从教师个人来说,从来没有任何时候像今天这样强烈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读书、进修、课题研究,专业成长已经成了教师在新课程下教学生活的内在需要。一些地区和学校也都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作为实施新课程的着眼点,加大投入,舍得投入。许多校长说,尽管我们的经费比较紧张,但是我们仍然千方百计想办法送教师出去培训,参加各种研讨活动,请专家与名师来校“在场”交流;那些经费相对宽裕的学校,则更加舍得投入,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尽可能的条件与环境,一些地区也把教师的专业成长纳入了重要的工作规划。

当然,反思的同时,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面对,如各级政府如何更好地尽到自己的责任推动课程改革的落实,伴随着改革的推进,一些制度上的障碍如何突破,等等。

面对课程改革的第六个年头,一位自始至终参与改革全过程的专家如是反思:没有困惑、苦恼、甚至彷徨,说明改革还未真正起航;没有问题和挑战,说明改革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争论、甚至反对声,说明改革还没有触及问题的要害。真正意义上的改革,一定伴随制度重建,一定冲击文化传统,一定触及人的心灵。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有信心坚持正确的观点并付诸实践;有勇气摒弃错误的言论并走出误区;而最为重要的则是有能力辨别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对此,作为一名一直从事新课程改革报道工作的记者,我对这样的反思有着深深的敬佩与同感。(本报记者赵小雅)。

相关范文推荐

    庆祝五四青年节讲话稿(通用19篇)

    在撰写讲话稿时,我们可以融入一些故事、引用和幽默等元素,以提升演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这些讲话稿范文涵盖了不同主题和场合,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讲话的艺术。

    学习李强说管理心得体会(热门16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某一事件、经验或学习的感受和体验的总结和反思。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分享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竞争激烈的

    高中感恩祖国班会教案(优秀18篇)

    高中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安排等方面内容。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高中教案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借鉴。

    门急诊护理工作计划(专业18篇)

    护理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对病人的照顾和治疗。以下是一些护理实践中的难题和解决方案总结,供大家参考和学习。为进一步加强急诊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巩固并壮

    做有用的好员工学习心得(实用20篇)

    学习心得的写作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学习内容的记忆,提高学习效果。接下来是一些来自优秀学生的学习心得,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记住,我们所说的是“每天

    我是一只虫子(优质21篇)

    优秀作文是对人生、社会、自然等多个领域的观察和思考的结晶,能够让人受益匪浅。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好词好句,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我先用幻灯片将孩子们带入昆虫

    纪念先烈团日活动总结范文(21篇)

    写总结范文时,可以采用提纲式的写作结构,将所学内容有条理地呈现出来。通过阅读这些总结范文,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20xx年9月30

    初三年级毕业典礼方案(优质14篇)

    毕业典礼是一个鼓励和庆祝的场合,让学生们能够被认可和鼓励,并为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在这里,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毕业典礼上学生们的精彩表演和发言。二、地点:第一方

    四年级中队少先队工作总结(精选17篇)

    少先队工作总结是推动少先队工作的改进和创新的重要手段。这些少先队工作总结范文涵盖了各个层次和方面,希望能够满足大家的需求。少先队通过一学期的实践,通过让队员们自

    药学类专业简历(专业15篇)

    个人简历的作用不仅限于求职申请,还可以用于个人品牌的建立和展示,帮助我们在职场中脱颖而出。欢迎大家阅读以下个人简历样本,希望对大家撰写个人简历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