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人才培养方案汇报稿(案例18篇)

时间:2023-11-13 作者:XY字客实用人才培养方案汇报稿(案例18篇)

计划书是对于未来工作的规划和预期,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因为不确定性而产生的困惑和焦虑。如果你正在编写计划书,以下是一些值得参考的优秀案例。

实用人才培养方案汇报稿(案例18篇)篇一

摘要:围绕“培养和造就卓越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上海电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按照“需求导向、多元选择、突出应用、促进开放”的原则,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实践教学资源、教学的持续改进等方面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改革探索。

上海电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作为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在专业建设中,需要制定和实施一套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新方案的指导思想是以“培养和造就卓越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按照基于成果导向的obe(outcomes-basededucation)教育模式,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注重持续改进,完善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體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依据上述指导思想,软件工程专业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研究和修订,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以保证软件工程试点专业建设的顺利进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根据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专业建设要求,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坚持“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办学方略,服务上海及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的软件工程技术能力与人文综合素养协调发展的,能够在软件工程及信息技术应用领域,从事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应用软件系统开发、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软件项目管理与运维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构建基于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

针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借鉴国际先进工程教育理念,参考《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使用现代工具、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项目管理与终身学习”的12项指标,设计软件工程专业的具体毕业要求。

软件工程专业成立了企业、认证、高校和考证四个调研组,进行了全面调研:邀请一些国内软件企业的专家们和专业教师一起对软件行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研究;将美国普渡大学盖莱默分校技术学院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作为对标专业,引进国际认可的职业培养标准;分析软件设计师认证考核的内容,提炼软件工程专业的核心技术能力。通过分析、研究,结合专业职业证书和专业认证要求,完成了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二维矩阵表、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的二维矩阵表。

优化后的课程体系结构主要由通识教育课程平台、专业能力模块课程平台组成。专业能力模块课程平台由四大专业能力模块课程群组成: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模块中的核心课程有可视化建模与uml、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等课程;应用软件系统开发能力模块中的核心课程有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web系统开发和应用软件系统开发等课程;软件质量与测试能力模块包括了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软件项目综合测试等核心课程;软件项目管理与运维能力模块中的核心课程有软件项目管理课程。

通过对课程的重组与改革,对应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课程群的形式组合课程。明确了课程在培养学生能力时的作用,明确了课程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支撑关系,明确了各门课程在能力模块、课程体系中作用,确定了课程对毕业要求、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使得课程体系能支持各项毕业要求的有效达成。

(三)推行多元开放的实践教学改革。

根据专业能力要求,明确每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在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形成实践教学课程标准。通过以“课程实验、综合实验、企业实习、毕业设计”为主的实践教学,并辅以“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等课外实践,构建基于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课程实验,使学生加深理解课程的专业知识并得以实践技能的锻炼;通过综合实验、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通过企业实习使学生了解软件企业的项目工作过程以及企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条件,在实习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提高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将创新创业项目与课程学习有机结合,并通过推行学分转化和认定等政策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意识和潜能。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组建教学团队。组建一支软件工程专业教学团队,激励教师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中心,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团队通过定期组织成员相互观摩教学过程以及参加团队外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观摩课,组织开展教学研讨和交流活动,提升整个团队的教学能力。通过选派教师去国内外高校访问进修、利用寒暑假参加各种高水平的业务培训以及组织中青年教师参加软件职业资格考试等各种方式,提升团队教师的科研能力及学术水平。

通过实施“教师教学激励计划”,促进教师关注学生,投入教学,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担任本专业的学业导师,每人需要指导20名左右学生,促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以外更主动地去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关爱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2.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选派教师到相关软件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为期一年的挂职锻炼,参加实际项目的管理和开发,提高专职教师的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同时从企业聘请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加强教学团队的创新实践能力。

(五)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建设。

充分利用校内实验中心“软件工程专业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数据库应用实验室”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并利用试点专业建设经费新建完成了“虚拟云桌面实验室”、“创客创新实训平台”和以软件测试和软件项目管理为核心的“创新实验平台”三个实验室,这些校内实践教学资源可基本满足学生的实验教学要求。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和产学研合作平台,积极开展合作实践教学活动。软件工程专业已与东软睿道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兆民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斐讯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微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十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实习基地,签订了校企合作产学研共建基地协议。这些都可以为学生提供进行专业认知实习和毕业实习的实践平台。

(六)推动教学的持续改进。

构建课程教学目标、课程评教、课程持续改进的教学持续改进体系,利用各种手段实行教学质量监控,形成有效反馈和持续改进。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以及二级学院负责收集、整理质量监控中的相关信息,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改进教学质量的整改意见。通过教学工作例会、教学工作简报等方式将整改意见及时反馈给各个责任单位以及相关责任人,责任方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实施整改,并将整改信息提供给监控机构以便其核实及对教学质量进行再检查。

随着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以“培养和造就卓越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构建以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推行多元开放的实践教学、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等多方面的改革,软件工程专业将不断探索和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实用人才培养方案汇报稿(案例18篇)篇二

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是示范区顺应信息化时代潮流,突破地域空间限制,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创新创业,加快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也是示范区扩大品牌影响,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战略举措。通过对区内电子商务企业深入调研,全面了解浙江义乌、遂昌等电子商务发达城市发展电子商务产业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示范区实际,制定杨凌现代农业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方案。

一、园区建设的必要性。

示范区电子商务产业正历经从起步到发展的过程,从电子商务发达地区的发展路径看,政府主导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是电子商务产业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目前,杨凌农科城金字招牌已经树立,安全农产品检验检测、质量认证、溯源体系等质量标准体系已基本完善,区内企业借助电子商务转型发展的意识日趋强烈,各类人才依靠电子商务创业的热烈氛围已经形成。同时,中省一系列关于支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政策也为示范区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带来重大利好,省政府从今年起已将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作为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工作重心,先后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子商务发展若干意见》等系列文件,出台政策支持各地利用资源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因此,建设现代农业电子商务产业园,整合各类资源,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加快示范区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正当其时。

二、园区建设内容。

(一)建设思路及运营模式。

1、建设思路:政府引导、协会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

2、运营模式:由管委会整合区内现有资源,在园区建设、招商、运营阶段给予一定资金和政策支持;以示范区电子商务协会为主导驱动,按照市场化运营模式,带动示范区电子商务产业链形成和发展,促进示范区涉农产业,尤其是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电子商务化,逐步形成“电子商务协会+网商+传统产业”相互作用,促进信息时代的区域经济发展。

(1)产品整合:由专业公司整合资源,建设包括产品采购、包装、设计、展示、代运营、检测、培训、技术服务、人才服务、招商服务为一体电子商务产业链,由生产企业直接参与同运营商合作,以杨凌产品为主体,树立安全健康杨凌品牌形象。

(2)销售推广:以专业运营商为主体,搭载生产企业,逐步建立委托运营与企业自营相结合的电子商务销售推广模式。

(3)物流配送: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提高物流配送社会化、信息化水平,为电子商务提供高效物流支撑。

(4)电子支付:丰富电子支付方式,加强第三方支付平台建设,促进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集成发展。

(5)实体店建设:支持在全省及国内大中城市,建立突出杨凌品牌的综合超市、品牌直营店、社区店、专柜、地铁提货点等销售平台,逐步形成网上下单、线下自提,产品与服务相结合,线上线下共同促进的杨凌品牌推广模式。

(二)建设目标。

建成“杨凌现代农业电子商务产业园”,产品定位为:以杨凌地产品以及在省内外推广基地资源为主体,同时吸纳全国符合杨凌标准体系的产品,进行统一品牌推广。逐步形成包括电子商务产品包装整合、销售、服务、仓储、物流等较完整电子商务产业链。到20xx年底,聚集专业电子商务销售企业30家,服务企业10家,仓储企业5家,物流企业10家,年度园区电子商务销售额达到5亿元,培训电子商务人才20xx人,带动大学生创业500人。

(三)建设内容。

1、电商企业基地:与中农盛源物流有限公司合作,引导电商企业入驻,建设规模化电商企业总部、小型电商企业办公区等。

2、公共服务平台:引进公共服务企业入住,逐步建立包括研发、组织、运营、美工、客服、仓储、物流、人才培训、品控等较为完备的电子商务产业链。

3、产品展示中心:通过资源整合,荟萃国内外优质农产品,实现展示直销、看样订单、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多种功能。

4、大学生创业基地:通过园区与区内高校对接,建立大学生园区实训基地,推动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就业。

三、园区选址。

杨凌现代农业电子商务产业园初步选址在陕西中农盛源物流园区,其中:综合办公区面积1600平方米(办公区1000平方米、产品展示区200平方米、会议培训区400平方米)。物流仓储区7100吨(常规仓储区5000吨、冷库仓储区1500吨、气调库仓储区600吨)。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管委会分管领导任组长,杨陵区政府、示范区有关部门组成的示范区电子商务推进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推进现代农业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协调指导示范区电子商务发展工作,制定落实电子商务发展促进政策。

(二)强化政策支持。示范区经贸部门、杨陵区政府要切实担负起主要牵头责任,加快推进园区建设;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园区建设资金支持,按照项目进度及时拨付相关资金;招商和投资服务部门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电商及相关服务企业入驻园区;科技部门要加强园区政策宣传,招引创业团队入园发展;农业部门、农业园区公司要加强对区内外农产品资源整合,加快杨凌安全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工商部门、税务部门要积极制定切实可行优惠政策,营造促进电子商务发展良好环境;质监部门、食品药监部门要加强对园区销售产品质量监管,指导企业规范经营;旅游部门要大力做好涉农旅游项目与电子商务产业融合发展;工业园区公司、创新创业园公司要加快各类市场主体培育,促进涉农产业,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业实现电子商务化。

(三)加大资金投入。现代农业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以管委会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一是20xx年园区建设资金由财政实报实销;从20xx年起,在示范区商贸流通业发展促进资金中增加电子商务发展资金,专门用于扶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二是积极争取中省专项资金支持,推进园区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三是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园区。

(四)加强媒体宣传。加强对建设现代农业电子商务产业园重要性的宣传,提高社会参与意识;积极推介现代农业电子商务产业园各种优惠政策,引导专业电子商务企业入园发展,调动全社会关注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实用人才培养方案汇报稿(案例18篇)篇三

无论是什么教育都离不开通识教育,因为通识教育是一切专业类教育的基础。学生先学习了通识教育对一些学科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后,接下来进行一些专业类的技术学习才不会觉得天马行空。在测绘工程这个专业中也是如此,学生要经过通识教育的学习,有了良好的基础之后再进行工学的学习。中职学校测绘工程教学将专业教育放在后面,有利于学生学习测绘课程,扩大学生关于测绘的知识面。

2.免百校一面,突出本校测绘专业特色。

现在,很多学校都开设了测绘工程专业。如果每一个学校都按照教育标准进行测绘教学,那么会导致所有测绘人员都掌握相同的技能,就不存在竞争,测绘会停留在原来的位置,不会继续发展,这对整个测绘行业是不利的。所以,学校应该在一些传统的测绘工程基础上创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品牌,突出本校测绘专业特色,提高学校在测绘专业教学中的综合能力。

3.重视学生个体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工作在测绘现场一线,使用先进的测绘仪器,面对各种各样的工程问题,必须要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特别是在工程实践中。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进步。

学校要不断培养新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工程实践中应用相关技能。测量学从模拟测图到解析测图,再到今天的数字化测图技术,是社会需要和一代科学家不断创新探索的结果。方兴未艾的数字地球,其实质是以测绘高新科技3s集成为基础的科学技术。只有不断创新,测绘学科才能发展和进步。

1.更新实验设备,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所有行业都在不断发展。测绘行业作为一个传统的行业,其发展是显而易见的。随着测绘行业的发展,测绘设备在不断更新,同时产生了一些新的测绘方法。但是,一些学校对在测绘行业中已经随处可见的一些测绘设备处于空白状态,在教学过程中缺少新式的测绘设备,导致学生毕业后不会使用一些新式设备。为了保证学校教学目标的实现,学校应引进新式设备,将其引入测绘教学中。

2.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面对着大量的知识需要学习,所以一些学校对课程的设置不相同,各有侧重。一些学校出现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时间设置方面的问题,这会影响学校的教学效果。学校应该明确学生学习的主体内容,避免设置一些不必要的课程,减少课时的浪费。学校要引入一些现代化教学的放法,提高教学效果,解决课时分配不均的问题。

3.更新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行业发展需要创新,创新需要人才。如何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首先离不开基础知识,人们有了牢固的基础才可以有接下来的发展。其次需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学生要能够将所学知识真正描绘出来。再次需要学生有创新意识,要有广博的知识面。

最后,教师应该不断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注意课程设置在学科内、学科外的拓展。如果课程设计能力培养需要相关内容,学校必须要有相对应的培养目标与措施,这能够保障实践实习的质量。在学生实践实习中,学校要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最终目的,创新考核方法,增加课程考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4.加强新技术、新知识的教育。

测绘科学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需要不断注入新的血液,才能够保持行业活力。因此在中职测绘工程专业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借助新的教学技术,保障教学质量,应该积极开展测绘基础教学,设置相关课程,如数字测图、遥感地理测绘新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通过增加这些新课程,学生掌握先进的测绘技术,满足国家对测绘工程人才的新要求。

本文从两个方面分析中职学校测绘工程专业学生能力培养问题。测绘工程专业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为了满足行业发展需求以及专业发展需求,学校以及教师必须要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严格依据方案开展教学活动,保障教学活动的科学与严谨,这样才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为国家测绘事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1]史先领.工程测量专业实践教学[j].中外企业家,20xx。

实用人才培养方案汇报稿(案例18篇)篇四

摘要:转型发展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地方一般本科院校建设与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过对当前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专业产生的背景、应用型本质属性的分析思考,总结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思路,进而提出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优化方案。

当前,转型发展是国家教育部所倡导的地方一般本科高校提高素质教育、服务地方的又一项重大举措。五邑大学20xx年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之后,学校的重点工作就定位到如何建设合理、高效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体系上。目前我校十分重要和迫切的任务就是,遵循应用型人才培养自身的内在自然规律,制定科学且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1.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既可以反映学校的教育改革思路和办学特色,也可以看出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五邑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多年来在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和尝试,例如在很多的理论课中都设置了课内实验,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大赛等方法,但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仍然保持原有的本科高校教育的课程体系和讲授内容,在企业职业和岗位的需求和培养过程方面和学生的技术积累方面考虑不多。总之,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已经不能较好契合当前所提出的建设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产生背景。信息专业主要是进行信息的获取、信息的编码处理、信息的传送与接收等理论、实践教学与研究。上世纪末,能够体现国家的发展趋势和综合实力的信息时代脚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迅速加快,在实际应用中对从事信息产业的人员提出既要懂信息理论,又要掌握新型电子元器件的使用等更高要求,于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就显示出它的重要地位。3.应用型本质属性分析。应用型主要是培养学生实际工程项目能力,对某一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的能力就不做重点培养了,要求学生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应用型培养对学生的要求更高,既要学好理论知识,还需具备对多项理论知识综合的实践能力。这也是高水平的应用型本科区别于高职高专的关键所在。

以我国工程教育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为契机,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以国际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工程认证为推动力,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起点和落脚点,确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总的培养目标为:掌握电子电路理论与技术、信息采集、传输、分析与应用的基本能力、基本方法,面向区域支柱产业、面向工程,具有较强的工程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能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制造、应用开发、运营、市场与管理等工作的本科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结合培养目标,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优化。

1.树立信息大工程观的理念,全面落实信息大类培养目标。通过分析比较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通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和交通控制等几大专业方向的共同特点,建立信息工程大类专业13门平台课的课程体系。从学生在行业企业工作所需知识、能力、素质出发,设计信息大类专业共同课程平台。从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应用的完整流向设计平台课,克服了过去学生专业知识面偏窄的缺陷。

2.全面实施“3+1”模式,丰富“3+1”内涵。“1”指学生就读大学的最后一年,可以在学校进行设计、实训,也可以在企业实习;可以部分时间在学校,部分时间在企业实习;采取的方式由学生自主选择。第7—8学期的实践环节包括:综合系统设计、创新创业项目训练、实践成果总结、专业实训及企业实践和毕业设计。这种设计思路的出发点就是通过将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从而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

3.依据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按多类别模块开设课程。多类别模块主要包括专业模块、专业方向模块、产业对接模块、开设与区域重点发展产业相对应的模块等,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课程设计充分考虑了行业企业需求,考虑了近年来科技发展的成果,突破了传统课程的束缚,将课程融入新的内容,特别是工业生产核心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并大胆进行了课程重组。4.整体设计培养方案。在做好信息大类平台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有机结合以外,还从学生培养需求出发,将通识课、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并对如何完成修读提出具体要求,较好解决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脱节的问题,还将我国工程教育中所提出的信息类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与培养方案的制订进行了有机结合。

5.按照课程群设计实践教学项目。实施项目化教学,打破以往理论课附带实验和一门课程设计一个实践项目的惯例,尽量使实践教学项目具有综合性、创新性的特点,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在开设前明确该教学目标,并与工程项目有一定的联系,尽量做到从企业应用角度设计综合性实践的训练。6.实施多专业、多行业龙头企业协同育人。首次试点将多个专业学生合成一个实验班,联合几家企业共同对这个班级学生进行培养,通过轮岗等方式分别在各家企业的不同岗位上实习一段时间,利用各家企业所长使学生对企业模式和工程实践有更加充分的认识。

本研究和改革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在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实践平台建设和校企合作等方面做了全方位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我国高等院校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刚刚起步,随着转型发展的深入推进,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会越来越适应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才培养的质量会有很大的提高并能与国际接轨。

[1]刘纯利,王晴晴,张玉山.优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xx,(3).

[2]童强,周大鹏.何光普.转型发展期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探索[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xx,(8).

[4]周远清.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j].中国大学教育,20xx,(11):5-7.

[5]潘懋元.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趋势[j].临汾大学学报,20xx,(1):1-5.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184.

实用人才培养方案汇报稿(案例18篇)篇五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较宽厚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和较强的从事金融业务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够胜任各类金融该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等领域的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金融人才。

(二)培养要求。

1.思想政治素质。

具有强烈的国家与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品德操行、人文修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有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

2.专业技能素质。

掌握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较好地运用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分析方法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熟悉国情,熟悉国家有关经济和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金融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了解金融领域的最新发展状况及国际金融活动的规则和惯例,了解中国金融发展与改革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3.文化与身心素质。

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综合表达能力强,口语流利,具备阅读金融领域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通过第二课堂拓展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具备较高的综合文化素质,能够熟练应用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和文字编辑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善于沟通,协调能力较强。

1.学制。

标准学制:四年。实行弹性修业年限:三至七年。

2.学分。

最低毕业学分:160学分。

3.学位授予。

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1.主干学科:经济学。

2.核心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财政学、管理学、金融学、投资学、保险学、商业银行经营学、公司金融、国际金融学(英)、金融风险管理、金融法、财务报告分析、金融衍生工具、互联网金融、信用评估理论与实务等课程。

实用人才培养方案汇报稿(案例18篇)篇六

英语专业是我校重点扶持建设的特色专业之一。本专业秉持“错位竞争,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结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加强学科建设、课程建设以及实践教学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本专业依托我校雄厚的法学、商学教育背景,发挥学校学科优势,在充分强化英语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兼修法律和国际商务领域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成为既有英语语言优势又有专业特长的适应社会经济国际化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注重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有一支团结敬业、具有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的优秀教学团队,教学成绩斐然。硕士研究生考试通过率稳定在20%以上;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一次性平均通过率85%,高出全国通过率29.7个百分点;专业八级考试曾以85.14%的一次通过率创得佳绩,高出全国43.11%的平均水平。另外,我系学生在“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21世纪杯”、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山东省科技英语大赛等国家级、省级比赛中多次获奖,并被授予“山东省外语优秀人才培养基地”的光荣称号。

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因既掌握英语又兼修法学、国际商务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宽厚的人文素养,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并能熟练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法律、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英语人才。

4.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及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5.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意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6.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7.身体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8.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胜任从事本专业范围内各项工作的要求;

9.掌握日语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应用技能;

10.鼓励学生获得至少一种专业能力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

专业能力证书:英语专业四级证书、英语专业八级证书、全国英语翻译证书、上海外语口译证书、托福、雅思等。

职业资格证书:教师资格证、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剑桥商务英语证书、导游资格证、法律英语证书、律师资格证等。

基本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修业年限3到6年。

总学时:2416学时。

总学分:165.5学分,其中,必修课128.5学分(通识必修课27.5学分,专业必修课52.5学分,实践必修课48.5学分);选修课34学分(通识选修课8学分,专业选修课16学分,实践实训选修课10学分);素质拓展3学分。

五、授予学位。

按规定要求完成学业并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核心课程。

1.基础英语20学分。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必修、精修课程,它旨在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专业技能,为学生高年级阶段进一步学习《高级英语》及相关后续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语言功底。

2.高级英语8学分。

本课程是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主干课,它旨在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深层次的理解和欣赏,丰富学生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整体素质。

3.英语泛读4学分。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基础教学的一门必修课,它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语篇分析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通过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积累语言知识,加深英语语言文化的积淀。

4.英语听力16学分。

本课程是英语本科专业一、二年级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实践必修课。它旨在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正规严格的听力技能训练,逐步提高学生对各类视听语料的理解能力,为学生进入高年级学习打下基础。

5.英语口语8学分。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旨在是通过大量的口语练习和实践,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

6.英语写作2学分。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它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欣赏能力、英语思维能力、篇章组织能力和表达艺术,有助于书面表达的准确性、条理性、生动性和说服力。

7.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3学分。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的专业必修课程。课程通过对英国文学各个阶段的主要作家和作品的分析使学生了解英国文学主要文学流派及其创作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增强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理解,提高他们的综合人文素质和批判思维能力。

8.美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3学分。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的专业必修课程。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美国文学的主要文学思潮、流派、名家名作,了解美国文学的发展演变规律、异域文化特质和审美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研究、评价美国文学思潮流派、经典作家作品,提高综合的文学批评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9.英语翻译4学分。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的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英汉互译基本理论和实用技巧,注重提升翻译实践能力,致力于培养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胜任英汉互译任务的专门人才。

10.英语语言学3学分。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的专业必修课程,它旨在使学生系统地了解语言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语义等方面,把握语言与语境、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文学、语言与教学等各种关系,并提高对语言的重要性的认识。

通识选修课见山东政法学院通识选修课程设置情况一览表,其他课程见附件: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实用人才培养方案汇报稿(案例18篇)篇七

为进一步深化我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此项工作于20__年11月启动,前后历时十个多月,现已修订完成并发布,将于20__-20__学年第一学期在20__级开始实施。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组织教学活动、实施教学管理和审核学生毕业资格的主要依据。在全面总结20__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主要体现如下特点:

二是明确专业核心课程。针对08方案对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不足、专业核心课程界定模糊的弊端,新版方案修订要求各专业综合考虑学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社会需要、学科专业发展特点等因素,明确本专业培养人才的核心能力,进而确定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明确专业核心课程,加强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学生今后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知识与能力基础。

三是加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本次的方案修订中,明确要求各专业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比重,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把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此外,还允许各专业根据本专业教育教学特点增设创新学分,鼓励学生通过科学研究等方式获得该学分。

据了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是学校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学校高度重视此次方案修订工作,校党委书记顾家山、校长王伦多次提出具体要求和指导意见,分管副校长李进华全程参与、直接指导,相关部门、各学院积极组织开展修订工作,期间召开相关会议10余次,其中包括为期两天的新版方案集体评审论证会。方案修订遵循“系统设计、分类指导、强化实践、突出能力”的总体要求,充分体现了我校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深化人文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目标。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全面实施,标志着我校人才培养将立足于一个新的平台,为我校着力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用人才培养方案汇报稿(案例18篇)篇八

研究认为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类型及社会经济发展要依靠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种人才。学术型人才的主要任务是探索和发现新原理,研究客观规律,将客观规律转化为科学原理和学科体系。工程型人才则主要将科学原理及学科体系知识转化为设计方案或设计图纸。技术型人才主要将设计方案与图纸转化为产品。技能型人才则主要依靠熟练的操作技能来具体完成产品的制作。当然,实际工作中,对这几类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有所交叉。根据西安邮电学院通信工程系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通信工程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定位于工程型人才,具体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工程研究型人才,是在研发部门从事研究和设计工作的研发型工程师;另一类是工程应用型人才,是从事生产第一线的设备制造、应用开发、工程设计、设备集成与安装、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工程师。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制定通信工程专业工程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方案。

工程技术型本科教育既非宽泛的工程科学教育,亦非狭窄的职业技术教育,而是培养适应工业、工程、运营等生产第一线需要的工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保证人才基本理论素质培养基础上的现代工程技术教育。它的培养目标是工程应用型工程师,与从事理论应用研究、系统设计工作的研究开发型工程师不同,人才培养的总体特征是:应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掌握工程技术的应用方法和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同时在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设计方面有较大的潜力与后劲。这类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比学术型、工程研究型人才培养更需要工程实践训练,更要有良好工程环境和氛围的熏陶。通信工程专业工程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紧紧围绕既定的自身培养目标,即为培养生产第一线的设备制造、应用开发、工程设计、设备集成与安装、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而设置,才能体现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素与特征,满足社会需求。制定工程技术型本科教育培养方案,还要注意继承、比较,适度引进,寻求创新;要发挥原有国内教学模式的长处,也要比较和学习欧美的教学模式中的优点,引进其教育理念;同时要注意培养计划的改革和实施不是一步就能到位的,在实际培养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中必须结合实际逐步完成。

目前国内的高校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型人才方面普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观念和教学内容陈旧,教育模式落后,教育方法呆板,理论脱离实际,缺乏社会实践。由此而造成的后果是,虽然近几年培养的本科以上毕业生在数量上有较大幅度的増长,而社会急需的能胜任研究、开发、设计、策划等工作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仍然是目前非常紧缺的专门人才。这与我们己有的培养计划中存在的不足有直接关系,目前的培养计划使学生在校期间得到的工程实践训练明显不足,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达不到工程一线对高级工程技术型人才的要求。国内许多高校也正在探索适合自己的工程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如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与国外合作办学,提出了有自身特色的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南京工学院近年来开展了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专项研究,提出了一些适合国情的培养思路和具体措施;中南大学在产学研合作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国外工程技术型本科教育开展较早,具有许多成功经验。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中央密西根大学为例,他们通常在第一、二年安排大学必修课,第三、四年为专业方向课程学习。在专业课程学习时,他们非常重视工程能力的培养。必修课中包含着在企业的定时定量工业实习,而且方式灵活多样,包括学期内安排的以及在课外假期中要求进行的实习,或者课外实践。mit从20xx年起,实施了一项全新的“本科实践机会计划(upop)”,针对工学院二年级学生设置三个阶段的培训和实践,増强学生的工程和社会实践能力。加拿大许多高校都设立了大学与企事业的合作项目,学校为部分修完二年级课程的优秀学生提供到企事业实习的机会,学生实习四个月后回到学校继续选修课程。加拿大大学的工学院,如纽芬兰大学工学院,要求学生在完成四年学习的基础上,必需完成累计二年的工程实习,学生修完大学二年级的课程后,就可联系到公司带薪实习,然后再回到学校学习,实习和学习交替进行,直到累计完成四年学习和二年的工程实习才能毕业欧美国家非常重视学生实际工程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视通过教学双方与企业界的相互渗透来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

通信工程专业工程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方案对学生基本要求是:掌握电路与信号分析、通信系统、信号传输与交换、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掌握本专业方向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初步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或系统设计能力;掌握通信网络、系统、设备的组成和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的设计、生产、调测、安装、维护运行和管理的初步能力;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熟练的操作技能,以及计算机软硬件设计和开发的初步能力;掌握一定的项目研发、生产、运营和营销的组织管理知识,具有独立工作能力和自我知识更新能力;具有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和进行科技情报检索的能力;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较强的沟通、交流、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目前采用国外的实习和学习交替进行的培养模式条件还不成熟。借鉴国内外工程技术型本科教育课程设置经验,结合通信工程系的实际情况,在通信工程专业工程技术型本科教育培养方案中采用了“平台+模块”的教学模式。对公共基础平台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概率论与随机过程、复变函数等课程,在“必需、够用、管用”的原则下,适当减少课程门数和学时数。在专业理论基础平台课程中,对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高频电子电路等专业理论基础课程进行整合,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合理配置。加强了计算机技术内容,在相关专业方向开设了计算机基础、c语言、操作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据结构、数据库等课程,并减少理论教学时数,加强实际应用能力培养。

在通信工程专业工程技术型本科教育培养方案专业模块课中,实行分专业方向培养,设置了专业方向关键技术类课程,突出课程的应用性、技术性,加强工程的实践训练和工程应用能力培养。在工程技术型培养计划中,分专业方向培养是合理的,也是必需的。通信工程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对工程技术型人才分工越来越细,在信息产业部人事司的通信工程师资格认证管理办法中,将通信工程师分为九类,即有线传输工程、无线通信工程、电信交换工程、数据通信工程、移动通信工程、电信网络工程、通信电源工程、计算机网络工程、市场营销工程。我们在工程技术型培养计划中分了四个专业方向,具体是通信网与交换、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网络与多媒体方向,覆盖了九类通信工程师中除通信电源工程、市场营销工程外的七个类型。为加强实践技能和工程能力培养,按培养工程技术型人才的要求,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増设企业实习、工程训练、综合设计与科技制作等集中实践环节,将集中实践从原32周増加到41周,课内实验増加到约300课时,累计实践教学环节达50周以上。配合培养工程技术型人才的要求,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完善实验中心机制和功能,实验室逐步采用开放式管理模式,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一定的综合性、设计性开放实验,或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大学生科技制作计划、电子设计竞赛等各类设计竞赛项目以达到通过实验环节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目的。

在通信工程专业工程技术型本科教育培养方案中还特别注意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因材施教,努力培养复合型人才,鼓励学生自我设计知识结构的能力。通过选修课、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开放实验、课外科研活动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工程意识和工程技能的培养。特别要强调的是加强了选修课的建设和管理,从思想认识上改变了选修课是次要课程,可有可无的观点,而将选修课作为培养学生知识结构多样化,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实施因材施教,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在新培养计划中,将选修课分为二类:一类是各专业方向的新技术、新动向介绍,目的是使学生接触最新知识,开阔眼界;另一类是工程技术、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课程。从第五学期开始设置了一系列的选修课程,具体包括三个系列,即通信系统设计仿真、集成、操作和维护系列,通信软件设计系列,通信硬件设计系列。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性趣和特点选修不同系列的选修课程,同时在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开放实验、课外科研活动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安排相应培养内容,从而使学生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一种工程技术。由此通信工程专业按新培养计划培养的学生在专业方向上将分为:通信网与交换、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和网络与多媒体方向;在重点掌握的工程技术上将分为:通信系统技术系列,通信软件设计系列,通信硬件设计系列三种。最终将培养出十二种有不同专业方向和工程技术技能的学生,以适应社会的不同需要。

在强调工程应用能力的同时,在工程技术型本科教育培养方案实施中也要重视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通信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学生无论是在学校,还是步入社会,都必须坚持自学,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学好技术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培养自学、创新能力。因此,在构建的教学体系中,调整了通信工程专业必需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教学重点,包括高等数学、模拟、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等,使学生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后劲,即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増大了专业选修课比例,使学生能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专业方向,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开设人文社科课程,发挥综合性工程学院多学科优势,増设部分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总之,工程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方案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的规律和学校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不断地探索和改进。

实用人才培养方案汇报稿(案例18篇)篇九

有人说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多变无常(volatility)、不确定(uncertainty)、复杂(complexity)、模糊(ambiguity)的vuca时代,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颠覆式的创新也越来越多,企业发展的机会稍纵即逝,要找到风口并快速乘风而起,不可能让企业能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来慢慢的培养人才。这就对企业的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企业扎实做好人才梯队建设,特别是储备更多的高潜力人才,随时送到战场上去,通过战斗历练来实现快速成长。结合这两年我们的实践经验,我们来和大家谈谈快速培养高潜人才的话题:

对于高潜人才的定义,各个企业有各自的认识,我们也看到过不少咨询机构的观点,我个人比较认同合益(haygroup)提出高潜人才的四个特质标准:高度的好奇心和学习能力、高度的跨领域思考能力、高度的社会洞察力和同理心、高度的韧劲和情感成熟度。也就是说,高潜人才是那些始终充满好奇心,勤于学习和善于学习的人;同时,他们也能够超越自己的工作局限、专业局限以及经历局限,进行突破思维、跨界思维;他们又拥有对组织和个人的洞察力,并且能够保持情绪稳定,甚至锲而不舍、屡败屡战。当然要在上述四个领域做到面面俱到似乎并不容易,但企业在选拔高潜人才加以重点培养或任用的时候,确实需要事先对这些素质做到心中有数。否则,选错人可能酿成战略性的失败。

高潜人才的识别,一般都会采用测评的方法来确定,我们在实践中特别推荐问卷测评、关键行为观察、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综合考察。当然在综合测评之前要对测评的维度和关键行为的观察点进行设计,要对各个维度进行定义,关键行为观察点进行行为分级。由于潜力相关的行为表现较多,所以要对被测评人进行360度测评,才能更全面地了解被测对象的情况。在这里通常会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测评工作量巨大,组织测评工作部门依靠自己的力量一般很难完成,在此建议引入专业测评机构。一方面专业测评机构在测评维度和行为观察点上可以给企业更多专业的意见,另一方面可以大大减轻测评的工作量。

其次,为了减少被测评者的人际关系对测评结果的影响,还需要进行重点访谈的方式来收集关键行为事件,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关键行为事件可以采用案例采撷的方式进行,依据score法则作整理,再依据行为等级定义进行考察。此外,在重点访谈时直接上司是访谈的关键,上司是下属行为的直接观察者,能提供较为丰富的行为案例,同时为了避免上司凭感觉进行评价,影响评估的有效性,特别建议在访谈前一段时间提前给上司一个对高潜对象进行行为记录的任务,以客观地掌握信息。

对于高潜人才的培养除了常规的培养外,实践中我们通常会建议对高潜人才进行“小灶”培养,主要的方式有:

全业务副位培养就是以未来需要为导向,结合公司业务的形态和组织管理特点,根据高潜人才的教育背景、职业经历、个人职业规划等因素,为高潜对象设置目标导向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并以副职的身份进入各培养部门顶岗锻炼的方式。这个培养计划要求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路径,并确立每个阶段的考核标准,阶段结束考核通过才进入下一个阶段。培养结束后回进入高潜人才储备池,随时候用,当然这里需要建立相对应的激励机制。从实践来看,这种培养方式由于目标明确、路径清晰、考核标准确定,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很好的效果。

全业务副位培养的培养方式是让高潜人才在企业内部快速成长,以完成基础性的成长准备,而特殊项目历练则是让高潜人才进入突破性成长阶段。在这个不确定时代,企业面临的挑战性会越来越多,有系统有计划地加速高潜人才关键能力的培养在完成基础性培养后特别重要。这种的培养可以考虑以新市场的拓展、新团队建设、管理不熟悉的专业领域等为契机来历练性高潜人才,让其在新的挑战中快速积累经验。

对于高潜人才的培养,实践中我们还推荐用导师计划进行配合。导师必须由在行业内或者专业上有丰富经历、经验的人来担任,也可以成立联合导师组,让高潜人才随时都能得到指导,同时导师也可以其行为进行纠正和控制,避免风险行为造成损失。同样的这里也少不了导师管理机制的配合。

当然,对于高潜人才的识别和培养还有很多内容和方式,我们也特别期望和大家进行深入地交流!

实用人才培养方案汇报稿(案例18篇)篇十

目前,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为设计和施工企业,因此,可以按照设计和施工企业的技术要求设置课程、实践环节,增加设计课程,如框架结构设计、轻型钢结构厂房设计、剪力墙结构设计、工程预决算、施工内业等课程,构建原来的课程体系之外的课程群供学生选修,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培养工程人才,强调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系统化、规范化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土木工程涉及的实践性环节比较明确,一是设计环节,二是施工环节。多年来的制图、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实验体系比较完整,但系统化、规范化方面还有待改进。比如在以前的培养环节中制图强调得多,识图未得到重视,因此应增加识图环节;设计环节与课程结合的多,与分部分项工程结合的少;课程实验做得多,工程试验学生不了解。这些都需改进。

培养体系是总体方案,教学内容是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目前的教学中教学内容与工程结合不够是主要问题。教学内容不能与工程实际结合,工程人才培养的特色就不会突出。教学内容不能与工程实际结合的原因包括:教师实践能力不强,不能把理论与实际工程结合起来讲授;教材理论内容多,例子虚拟,与工程结合不够。因此需针对上述问题进行调整。

1.建设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

为适应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应以建设理论水平高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为改革目标。同时要引进企业的技术人员加入到教学团队中来,兼职从事教育工作。目前,我校已经建立教师去企业实践的管理机制,并有部分教师到企业实践。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师应在学校的教师去企业实践的管理机制下认真规划、合理实施。比如,对企业必须有选择,部分去设计单位、部分去施工单位、部分去监理单位、部分去检测中心,经过一轮后交换,保证在最短时间内教师队伍得到不同企业的全面训练,在教学中的不同环节都有理论水平高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引进企业的技术人员深度参与教学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只瞄准资深的技术人员,只要是一线的工程师职称以上的人员都可以满足学校培养工程人才的需要,要扩大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学生培养的人数。

2.调整教材的内容。

在工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严格按工程人才质量管理要求,从优化教材入手。目前的教材基本维持原来学术型教育的模式,即使是出版新一轮的应用型学校规划教材,但内容变化不多,因此,如果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执行,必须优化教材,出版或选择有利于工程人才培养的教材。特别是每个专业方向要针对几门体现专业工程能力要求、突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首先组织有教学、工程经验的教师编写与工程应用对接的教材以及相关实践指导的教材。

每一门课都是整个体系中的一个点,学生在学习教学内容的时候缺乏对该学习内容在工程中如何应用的认识,学习有一定的盲目性,甚至有些学生动力不足,可以说目前的教学方法在工程应用的引导上存在问题。因此,需寻找一种可以让学生知道学的内容是什么、怎么应用的教学方法并加以练习,同时坚持对应的应用考核即可达到效果。

1.以项目教学的方式使教学内容系统化。

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是潜移默化的,每一个阶段的实践环节都要结合实际工程,而不是按一些教材、参考书上一成不变的模式教授给学生,那样达不到工程能力培养的目的。给学生一个实际项目,从二年级做起,一直到毕业设计完成项目。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很系统地认识项目。二年级时学生虽然对工程概念尚不清楚,但也可以用实际的工程项目对其进行诸如制图识图等方面的训练。

2.以项目训练加强能力培养。

工程人才培养的重点是要练。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必须给学生足够多的训练机会,从大作业、课程设计、实验,一直到毕业设计都是在练。因此,必须要求教师结合工程对学生增加必要的训练。

3.进行工程应用的考试方法改革。

考试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工程能力的检验不能仅靠记住基本知识和会做几道与书中例子相似的题,还要考查在实际工程中知识的运用能力,因此,用传统的考试方式是不能引导学生向工程人才培养方向努力的,需要增加与工程有关的考试内容,由完全的记忆变为学会使用书中知识解决问题。比如已经采用的“半开半闭”的考试方式,闭卷部分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开卷部分考查应用能力,是符合工程人才培养的一种考试方式。

目前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包括三方面:设计类实践环节、实习类实践环节、实验类实践环节。设计类实践环节的根本问题是设计题目虚拟、设计内容理想化、设计标准与实际的工程设计结合不够。实习类实践环节的根本问题是学生参观性的实习多,不能深入接触工程施工。实验类实践环节的根本问题是实验内容与课程联系多、与实际工程试验结合少。因此,需针对上述问题调整实践环节的教学。

1.设计类实践环节。

与设计单位联合培养,以项目管理的方式从低年级开始接触设计单位的项目,二年级学生可以工程设计题目为例学习、练习工程制图,不同学习阶段完成不同任务,在完成项目中学习课程知识,在完成项目后回味知识。

2.实习类实践环节。

与施工单位联合培养,让学生在认识实习、测量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环节参与项目建设,认识构件、了解结构,将原来固定几周时间的集中实习改为分散实习,利用周六、日的时间可以满足不同季节、不同施工阶段学生的实习,总计时间达到规定的周数即可。

3.实验类实践环节。

坚持在学生实验中采用理论实验+工程试验的模式,保持实验教学中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实验部分,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性能的认识,又有工程试验、检测部分,训练学生熟练进行工程试验的能力。

按照目前国家的高等教育教学要求,理论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已经可以满足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工程应用的需要,因此,强化工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让学生深度接触工程、按工程标准训练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实用人才培养方案汇报稿(案例18篇)篇十一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教学工作是各项工作的核心。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教学和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全方面发展。具体计划如下:

3、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大学生特点,以项目教学法及理论结合实践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注意课程中引入案例,以分析案例的形式完成一节课程内容,由思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4、积极参加校内教学科研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听老教师的课已经成为我的习惯,取长补短,以便更快的进入教师角色。这个习惯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习生活态度。

(二)教研方面

协助造价教研室主任完成13级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在毕业班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结合毕业生的专业及就业情况,合理的安排教学工作,让学生在做毕业论文的环节能够有所收获,学会查找资料的能力,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2016年协助好教研室主任做好园林教研室的工作,积极参加教研室活动,做好记录工作。

(三)科研方面

争取多发几篇质量较高的论文。

二、学习培训

自觉参加学院每周及二级学院每周的学习培训工作,使“我要学”的内心自觉与“要我学”的制度保证有机地统一起来。扎实学习每周培训内容,不断的思考,写下学结,供日后工作学习使用。本着不断提升自我素质及文化内涵的想法,在周培训基础上,不断扩大学习内容,进一步提升自己。通过二级分院座谈会、讨论会、交流会等形式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深入探讨新时代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办学理念,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抓住机遇,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学习完成之后不断交流,了解不同的想法,学习更广阔的知识面。

三、国学教育

国学经典是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大成。通过学院讲座、讨论、诵读等形

式的学习,提升自己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管理技能的素质, 全面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深入学习《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大学》、《中庸》等国学经典读物,深刻理解并将其引入课堂,让学生学会知恩、学会感恩。

四、“严”元素

在学习中深刻的知道了三严三实即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管三严即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通过学习,然后结合自己的工作性质,觉得身为一名职业教育的'教师, “严以修身”尤为重要,在学校我的一言一行都被学生看在眼里,因此,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时,更应加强自身修养,为学生树立榜样。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

1. 正衣冠,做表率。教师就应该有教师的样子,上班期间应该穿正装,塑造良好的形象和师德修养,做好榜样,树立正确的引导形象,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2. 讲务实,守信用。守信用是做人的基础,在工作中要踏踏实实、一丝不苟的做好工作,答应学生帮助解决的问题要做到;与人相处时要表里如一、始终如一。

3. 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求真务实,是一种品格,一种境界,一种追求。只有立足教育事业,才会满腔热情地去务实,以诚待人,忠实处世,克服私欲,才会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树立无私奉献意识,在本职工作中勤恳、无怨、热情、忠诚。

自我提高。

5. 三严三实,铸就优秀师魂,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让我们从根本上改变自己、强大自己、提升自己、锤练自己,真正让我们修成真身,让我们更优秀、更完善、更胜任人民教师这项工作。

6. 敢管,在教学工作中,维持好课堂纪律,为学生负责任,管理他们课堂秩序,让他们上课能够学到知识。具体上课不许学生吃饭、上课管理学生玩手机现象、管理学生睡觉现象、管理学生聊天情况、管理学生早退及迟到和旷课现象。

五、创新理念

创新学习不但是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宽阔舞台,也是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的有力方式。在新的一年里通过网上学习、兄弟院校参观学习及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来提升自己;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创新。总结旧的教学方式的基础之上,创新出新的更适合90后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针对自己的教学课程,在总结旧的课程内容的基础之上,通过整合教材结合企业需要创新出新的知识学习大纲。

不断学习今目标、微信、qq及微博等软件的新功能,加快工作的效率。通过自身对创业的学习,灌输学生创业的思想,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六、安全保卫

加强自身安全意识,学校安全问题只能做好预防的工作,从自身来说:不往学校带违规品;见到学生使用违反安全的用品时,及时制止。在办公过程中,不使用违规、违禁品,如小太阳等取暖用品及热得快等加热用品。

七、办公室文化建设及德育基地卫生

办公室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教师的素质,中心是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目标是促进学校科学发展。2016年积极配合学院的领导及教研室主任的安排,做好办公室文化建设。积极响应领导的号召,按照办公室制度进行日常教学及办公。遵守学院《教师职称评审的规定》、《考试管理暂行规定(修订)》、《年轻教师担任辅导员的管理规定》、《新任教老师听课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参加学院的周培训学习,并认真学习。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工作的基础,在平时上课时不断灌输学生要热爱学院的卫生环境。同时,在校园行走的过程中,做到以身作则,爱惜学院的卫生,见到垃圾主动拾起。做好办公室的环境卫生,积极主动的参加办公室的周卫生打扫活动,保持办公室干净整洁。

八、网络建设

录制好上线课程,录制出质量要求高的视频,通过视频的点击来扩大我院师资的知名度;上传好的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等扩大我院的知名度。同时,在qq、微信、微博等传播信息的媒介网络上发表颂扬我院的文章及信息;发表平时课程中学生们的教学成果,比如学生的手绘图纸、手绘设计图、学生栽培出的植物、软件做的图纸等;发表关于学院正能量的视频,如歌咏比赛、学生的象棋比赛及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的照片等;及时解答网络中关于对我院的提问,并及时删除网络上对我院不实的描述及指控。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上大力传扬我院是有效的途径,在2016年,要积极的向这方面进行努力。

九、招生工作

“靠”思想,把招生工作提到关系学院盛衰存亡的战略高度来抓,全力学习实行“全员招生、全院招生、全年招生”的基本院策。做好2016年黑龙江密山市的招生工作,在2016年的招生工作中,我会积极参加学校召开的招生会议及各种招生培训,积极向其他招生成绩好的老师学习请教。

具体工作,做好2016年招生工作的计划,提前做好亲朋好友的工作,请他们帮忙宣传我院;提前联系初、高中班主任老师,请其帮忙寻找生源;做好高考、中考前我院简章发放工作;做好暑假期间招生工作的汇报;做好有意向家长及学生的工作,向其大力宣传我院;做好招生工作的总结。在招生工作中,不断向有经验的教师讨教经验,不断学习是,不断提升,做好2016年的招生工作。

二〇一六年一月六日

一、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专业

[专业代码]

二、招生对象

[招生对象]

[学 制]

三、教学类型及学历层次

[教育类型]

[学历层次]

四、就业面向(专业设置与产业要求对接) 主要就业部门:

可以从事的岗位:

五、培养目标与规格

1、人才培养目标

2、人才培养规格

基本素质:身心、人文、职业

六、培养方案框架体系

2、专业课程设计思路

3、专业核心课程简介(6——7门) (一)《××××××》 内容及要求:(不超过150字)

七、教学环节,教学进程,课程结构比例

1、各教学环节总周数分配表(单位:周)

3.毕业要求

4、各类课程结构分配比例表

在总学时××学时中,实践教学××学时,占总课时数的× %。

八、专业办学条件

1、专业教学团队

2、教学设施 1)校内实训基地

2)校外实训基地

九、教学资源条件

十、考核方法与标准

十一、有关说明

1.编制依据 ............ 2. 3. 其他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学院和企业参与共同编制。

一、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二、培养目标:

三、培养规格:

应包含

1、知识结构:

2、能力结构:

3、素质结构:

四、主干学科:

五、主要课程: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 实习(含教育实习、专业实习):

2.见习(含教育见习、专业见习):

3.社会调查:

4.讲座及学术报告:

5. 其他课程或环节:

(以上实践环节各专业根据需要选择开设)

七、修业年限:

八、学分要求:

本专业汉语言学生总学分为 ,其中必修课学分为 ,选修课学分为 ,课内教学学分为 ,实验教学学分为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学分为 。

本专业民考民学生总学分为 ,其中必修课学分为 ,选修课学分为 ,课内教学学分为 ,实验教学学分为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学分为 。

本专业双语班学生总学分为 ,其中必修课学分为 ,选修课学分为 ,课内教学学分为 ,实验教学学分为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学分为 。

九、课程类别及学时、学分分配比例表:

表1:******(师范类)专业课程类别及学时、学分分配比例表(汉语言)

表2:******(师范类)专业课程类别及学时、学分分配比例表(民考民)

表3:******(师范类)专业课程类别及学时、学分分配比例表(双语/民考汉)

表4:******(非师范)专业课程类别及学时、学分分配比例表(汉语言)

表5:******(非师范)专业课程类别及学时、学分分配比例表(民考民)

表6:******(非师范)专业课程类别及学时、学分分配比例表(双语/民考汉)

表7:******(转型试点)专业课程类别及学时、学分分配比例表(汉语言)

表8:******(转型试点)专业课程类别及学时、学分分配比例表(民考民)

表9:*****(转型试点)专业课程类别及学时、学分分配比例表(双语/民考汉)

十、授予学位:

十一、毕业与学位授予条件:

十二、教学计划表:

(各专业根据本专业具体生源结构及专业设置选择适当表格填写)

实用人才培养方案汇报稿(案例18篇)篇十二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移动互联网软件应用开发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尽快培养和信息产业所需要的高素质移动互联网相关岗位的人才,已经成为高职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通过到多个移动互联就业单位调研,一起与企业负责人、人力资源部门经理、技术部经理和高级工程师等确定了移动互联应用方向可以从事的主要的就业方向和能力素质要求。

2.1移动互联网应用与开发方向。

主要工作任务是能完成移动开发/嵌入式平台的选型、移动应用程序ui设计、开发、程序测试部署和工程文档书写。要求熟悉掌握相关移动开发语言和及工具、掌握移动应用系统开发的一般方法、流程、掌握故障诊断、分析、隔离、排除的一般方法、流程;有良好的文档书写能力,有较强的英文阅读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2.2移动web开发方向。

主要任务是根据系统功能需求,完成数据库的设计;使用相应的开发环境进行web应用程序开发;能进行web界面交互设计;web系统的测试、部署;熟练工程文档的撰写;要求熟练掌握web开发语言以及开发环境的使用;熟练掌握相关数据库技术;熟练掌握至少一种开发框架及第三方开发工具;熟练进行web交互界面设计;有较清晰的程序业务逻辑分析思路,能合理的编写程序流程;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写作能力[2]。

移动互联网应用与开发方向主要面向电子信息和商业服务等企事业单位的web和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岗位,具有良好职业素质,掌握软硬件开发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方法和社会能力,能从事移动及嵌入式设备的软件设计开发、移动网站的搭建、移动web应用、移动智能设备的运营与维护以及网络信息系统的开发、测试、维护、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结合cdio理念以培养具备良好团队协作精神和较强实践创新能力作为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一种适合高职学生的移动互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cdio理念为基础,构建面向就业的一体化课程体系,以项目为载体,在“做”项目过程中开展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单项、综合和专业应用技能,通过校内工作室),校外(公司)实训基地工学结合方式实施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3],从专业知识能、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四个方面进行教学效果评价。

构建面向职业岗位的课程体系,按照“核心+岗位”课程体系设置方法,以工学结合为平台,实施四阶段it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面向就业岗位、培养it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形成了“基本技能+技术技能”,有“课程—技能—证书”相互依存的技能体系。

课程以android移动开发为主要技术路线,这方向的课程主要包括:java程序设计规范、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web程序设计,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技术、移动嵌入式应用开发、移动跨平台开发实践、移动应用开发综合实践。课程以java为主要技术路线,从移动开发基础,到服务器端编程,然后进入移动开发实战、还涉及跨平台开发技术、此外还开设移动终端操纵硬件的移动嵌入式应用开发,为学生今后从事物联网应用领域打下基础。

此外还开设专业所需要的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网络与系统维护、软件ui设计,web交互式设计开发等课程,学生将来毕业也可从事移动或web的前端设计,技术支持与维护等工作。

学生在大学三年,需要完成一定的项目设计开发,要求从简单到复杂,并考取一项职业资格证书才可以毕业,项目与考证要求如下:

(1)web应用开发(初级、简单);考核时间:第3学期;支撑课程:web应用程序设计。

(2)移动应用开发(中级、综合);考核时间:第4学期;支撑课程:移动应用开发技术。

(3)移动互联网开发(高级、产品);考核时间:第6学期;支撑课程:移动应用开发实战毕业设计。

(4)职业资格证书: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工程师;考核时间:1-6学期。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初级);考核时间:2-6学期。

移动互联网开发工程师;考核时间:3-6学期。

本文结合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趋势,根据企业对移动互联网相关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对移动互联网应用与开发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设计与研究。此外,还需要实训环境的建设,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创新地课堂教学,才能培养更多的移动应用开发人才。

实用人才培养方案汇报稿(案例18篇)篇十三

生物工程产业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主导性产业,已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确定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工科为背景、以化工学科为优势、以生物学科为基础,制定了满足社会需求的生物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并根据社会需求、生源质量和未来就业方向提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分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在学生个性化下功夫,培养满足社会同一行业不同单位对不同规格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需求。

生物工程;培养方案;分类人才培养模式。

生物工程专业是教育部于1998年正式成立的专业,包括生物化学工程、微生物制药、发酵工程、生物化工等专业,并且首次将生物工程列为本科专业目录中工学门类中的一种,与化学工程、轻工等并列,对生物技术领域产业化发展以及人才培养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1,2]。随着时代发展生物工程已经逐渐发展成主导性产业,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必将成为国家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极大的推动力。生物工程专业发展迅速,但近年大规模扩招和许多学校现有办学条件的限制,致使生物工程专业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资源紧张且师资薄弱,教学质量方面出现较多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办学力不从心;(2)由于目前生物工程没有形成大规模的产业化,许多高校又增设了生物工程专业,导致毕业生就业出现困境;(3)生物工程本科专业为一级学科,但却没有生物工程硕士和博士点,从而导致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出现脱勾现象,对于生物工程领域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培养非常不利,为此应加快生物工程硕士和博士点建设,切实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加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各种规格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是当务之急。目前部分高校也实行创新型、复合型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同一个专业只实行一种培养模式,一种培养方案,学生入校后,只能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去学习,学生却没有选择余地,结果导致同一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规格全国差不多[3-5]。而社会同一行业用人单位对同一专业的学生要求却不同,即虽然来自同一专业毕业生,其工作岗位性质要求是不同的,然而学生在学校培养规格基本一样,这样的毕业生就不能满足社会同一行业不同性质岗位的需要。比如现行生物工程专业按照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规范要求,生物工程专业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培养,而学生毕业后有的出国、有的考研、有的到研究性质的单位、有的到技术岗位、有的到本专业管理岗位工作等等。如果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与之配套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培养,这样的毕业生是无法满足上述这些不同岗位工作的要求。所以说现实社会中,需要各种培养规格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如研发型人才、技术型人员、专业管理人才、教学型人才等不同规格的各类人才。因此,必须对人才培养模式加大研究力度,培养不同规格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和学生本人的需求,从而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进而适应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为此,我们确定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工科为背景、以化工学科为优势、以生物学科为基础,制定满足社会需求的生物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并根据社会需求、生源质量和未来就业方向提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分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在学生个性化下功夫,培养满足社会同一行业不同单位对不同规格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需求。我院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特色专业建设目标,认真总结专业办学经验,深入开展本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和分析,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本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对于创新能力和自身素质要求,对人才培养方案不断进行优化,突出专业特色。以增强人才创新性、实践性、前瞻性和适应性作为根本原则,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并做到持续改进,以保证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适应企业、行业、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着重建设实践教学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真正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对口人才。

1.1准确定位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紧密追随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按照企业和市场需要不断调整和重组现有专业,使生物工程专业更好的适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另外要不断拓宽就业基础,着重增强创新能力和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改变过去专业意识强和“填鸭式”的知识传授,按照社会发展需要使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更加合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结构体系。遵循“横向拓宽,纵向理顺,加强基础,调整结构,更新内容,精简学时,突出实践”的原则,并根据吉林化工学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的原则和意见,重新构建培养方案,使其更加符合人才培养需要,其主要特点是:(1)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目标更加明确;特别是增加了本科生在读期间,必须修满4个创新教育学分,否则不能毕业;(2)明确主干课程的同时重点建设实践教学环节;(3)拓宽专业口径,把注意力放在创新能力的培养;(4)采用3+1模式,即大一到大三学年主要学习理论知识,大四学年重点进行实践环节教学。新培养方案更加符合人才培养目标,有利于提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符合新时代对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求,对于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由此,我们确定了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具有扎实的理化知识、社科知识和人文素养;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学会学习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掌握生物工程与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从而成为在该领域从事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以及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1.2明确生物工程专业分类人才(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培养要求。

以“注重素质、强化基础、拓宽口径、增强能力、开拓创新”为教学指导思想,融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培养素质高、基础厚、知识宽、能力强和具有创新精神的生物工程技术人才,并对素质结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均做了明确的要求。对于素质结构要求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文化素质、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只有具备健全人格、人文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发展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对于能力结构要求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在相关领域进行独立研发和生产设计,才能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科研开发。对于知识结构要求具备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工具性知识、专业基础知识、生物工程专业知识、工程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只有掌握这些基本的理论和知识才能熟练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才能成长为社会发展需要的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按照拓宽就业基础和增强创新能力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思路重新设计教学计划,综合考虑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协调发展,改变过去专业意识强和各门课程相互独立现象,增强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改革。新的课程体系既体现了学科交叉融合和文理工渗透也体现了上下游技术结合。设置的课程选择性更强,专业任意选修课由原来的14门增加至20门,并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各专业主干课程综合大实验的重要性,设置了《基因工程综合实验》、《细胞工程综合实验》、《生物分离工程综合实验》等综合大实验课程,并增加了《发酵工程课程设计》。增设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英语听力课。同时修订生物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并确定重点建设《基因工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分离工程》等课程,每门课程均设课程负责人,由课程负责人制定本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及组织课堂教学。另外,加强教材建设,制订“生物工程专业教材选用原则”,优先选用教育部获奖教材、优秀教材、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引进国外优秀教材的中文译本、高等教育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近3年出版的教材。同时学院编写了生物类优秀教材推荐目录,供任课教师在征订教材时参考。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而生物工程专业是生命科学从实验室研究通向工业生产的桥梁。所以,我们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充分发挥科研的支撑作用,合理安排实验课程、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建立一定的研发训练体系;而全程导师制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质量,贯彻了“全人教育”的思想,保证了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3.1结合生物学科特点,统筹安排实验教学。

生物工程专业原来专业基础实验课大多为验证性实验,这样不利于交叉学科、前沿学科内容的引入,更不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为此,重新构建了实验课程教学内容,优化了实验教学体系内容,增加了综合和设计性实验。将所有实验课分为专业基础实验和生物工程综合大实验两大类,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特点组织教学,突出实验教学的综合性和创新性。按照新思路,我们将生物学基础实验课程内容按基本技术、宏观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四个层次重新组合,优化课程体系,打破课程界限,内容合理衔接,由易到难,避免重复;将实验课程分为学科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综合实验三大类,使本专业的实验教学具有基础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先进性。另外重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研究并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到导师的科研课题以及各种学术讲座和semi-nar形式的学术活动,这样学生才能充分了解本领域的发展前沿,从而使其明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增强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最终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3.2建立“四个三”实践教学体系,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实行“四个三”实践教学体系,即三个实验层次:宏观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三种实验类型:基本验证实验、专业综合实验、研究设计实验;三种教学途径:必修实验、开放实验、创新实验;三种考核方式:实验习惯养成和基本仪器使用、实验报告、实验操作考核。通过“四个三”实践教学实施使学生充分认识了各门课程的内在联系,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推动了学生进行独立研究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现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3.3尊重教师科研背景,理论实验同步建设。

我们充分尊重教师的科研背景,使课程或部分教学内容与教师科研方向一致,使之能将科研成果及时融入理论与实验教学。由主讲理论课程的教师总体负责对应实验课程的建设,使之合理衔接,内容融汇贯通,从而促进了课程的整合和理论、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

3.4技术方法合理综合,内容与科研、生产有机结合。

根据实验内容的内在联系,科学综合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基本技术不计学时学分,实行实验室开放性训练,合格者方可进入实验环节。结合“本科生创新教育基金项目”引入科研成果和社会应用项目,为学生开出设计创新性实验。另外导师将个人的科研成果进行重新设计转化为学生能够操作的综合性大实验,通过学生再现科研成果可使学生明白科研成果必须能够复现并且经得起推敲,从而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科研兴趣。逐步实现了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的基础实验技能化、实验平台多元化、实验思维科研化、培养过程个性化的实验教学体系。

教育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奠基工程。教育的产品——人才已经成为未来社会的焦点,为此,如何培养出一专多能、几专多能的高质量的人才来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已是摆在高等教育面前十分突出的重要课题。目前部分高校也实行创新型、复合型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同一个专业只实行一种培养模式,一种培养方案,学生入校后,只能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去学习,学生却没有选择余地,结果导致同一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规格全国差不多。而社会同一行业用人单位对同一专业的学生要求却不同,即虽然来自同一专业毕业生,其工作岗位性质要求是不同的,然而学生在学校培养规格基本一样,这样的毕业生就不能满足社会同一行业不同性质岗位的需要。现实社会中,需要各种培养规格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如研发型人才、技术型人员、专业管理人才、教学型人才等不同规格的各类人才。因此,必须对人才培养模式加大研究力度,培养不同规格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和学生本人的需求,从而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进而适应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因此生物工程专业建设应抓住机遇创新发展,不断地探索改革培养方案,最终实现培养生物工程领域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实用人才培养方案汇报稿(案例18篇)篇十四

根据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原有标准与企业用人需求不符,需要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重新定位,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在方案中强调人才培养实施与保障、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标准。

近年来企业对信息化人才需求不断扩大,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调研,将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开设方向更改为erp方向,主要培养从事企业信息化建设,并承担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系统开发、维护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方向面向武汉、北京、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服务erp软件企业和生产企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适应erp实施及erp应用岗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有一定的计算机软件专业软件编码与应用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企业信息化的业务流程,能编写企业erp实施方案,对企业内部管理有一定的了解,并熟悉项目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本专业以岗位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提取典型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为基础分析并设计教学内容,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方法(图1)。

本专业学生职业范围主要涉及信息咨询服务、现代企业的信息管理行业等。下面按从事erp实施的工作流程提取典型的工作任务,同时根据就业岗位对职业能力总体要求进行设计及取得的资格证书进行规定,具体如下:

学生可以从事企业管理信息化咨询顾问、管理软件顾问、erp实施顾问、erp售前顾问、erp系统运维工程师及erp售后顾问等岗位的工作。

要求学生具备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典型工作任务主要涉及到产品推广及演示、企业需求实施方案设计、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软件售后技术服务及客户培训及服务。

要求学生具备优秀的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基本社交礼仪和处理日常办公事务能力;会计帐务处理基本能力;erp系统的现场实施工作和项目管理;编制项目实施文档、对项目进行管理与协调;常用数据库管理和维护能力;erp系统软硬件安装、部署及配置、调试能力;了解软件开发流程。

在职业能力中,专业能力是信息管理专业(erp方向)毕业生胜任职业工作、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领。

学生要具有独立学习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决策能力、制订、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方法能力是毕业生基本发展能力。

1)解决erp系统使用中客户碰到的问题,维护客户关系,提高客户满意度;。

2)工作态度严谨认真、善于沟通,能在压力下工作;。

社会能力既是基本生存能力,又是基本发展能力,它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本专业以岗位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推导出学生要求掌握的行动领域,通过行动领域制定出相应的学习领域,通过学习领域,转换成学生要学习的相关专业课程。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换如下所示:

在行动领域上,学生要能掌握erp原理的相关概念;具备文档的编排能力,有企业管理模式及业务流程分析能力,能根据客户需求,编制实施方案;基础会计帐务处理能力、费用分配、成本计算的综合应用能力;使用会计知识和财务管理软件的综合应用能力;能使用会计知识和erp管理软件(供应链)的综合应用能力;能理解物料从供应商到消费者之间的物料流动过程。

通过行动领域制定出相应的学习领域,学习领域转换成学生要学习的相关专业课程,主要有信息管理学、会计基础、财务会计、企业管理erp沙盘、组织设计与流程优化、erp财务管理及实训、erp原理与应用、企业经营管理实务、erp供应链管理及实训、erp生产制造管理及实训、办公自动化实训及erp项目实施等课程。

在行动领域上,学生要能结合数据库和计算机编程知识,对erp管理系统进行软件的日常维护、故障排除和性能优化的任务。

通过行动领域制定出相应的学习领域,学习领域转换成学生要学习的相关专业课程,主要有java基础、c#编程技术基础、数据库应用技术、数据库高级编程及oracle数据库管理等课程。

为了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需开展一序列的工作,主要以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为载体,围绕专业认知、企业文化理念、职业技能训练、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养成、职业习惯培养展开的,旨在通过系列专题活动的开展,配合专业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全面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校内建立会计手工做账实训室、erp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实验室,校外根据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学需要,也作为校内实训基地的必要补充,建立了几个形式多样、功能明确的校外实训基地,聘请了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及技术能手参与学生顶岗实习指导。通过置身于企业工作环境,体验企业工作方式,感受企业文化氛围,提高学生感性认识和职业技能水平。专业教学团队由专任教师,学院和企业兼职教师组成。专任教师全部具有双师素质。

实用人才培养方案汇报稿(案例18篇)篇十五

本专业培养敬业乐教,一专全科、多才技高,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小学多门学科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小学教师。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从事小学教育各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小学教师职业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在小学各学科中教学、管理、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4.熟悉国家教育法规和方针政策,了解基于小学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能够正确认识和把握小学课程的性质、价值和目标;学会运用符合小学教育规律的教学方法和科学的教学评估原则、方法;能够胜任小学课堂教学、指导小学生课外艺体活动和参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5.掌握标准的普通话,规范的三笔字和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

标准学制3年。

学生修读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达到120学分,符合毕业要求者,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

实用人才培养方案汇报稿(案例18篇)篇十六

20xx年版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评估标准结合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加入《华盛顿协议》的契机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作为首批加入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之一,黑龙江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结合学校定位,从“大土木”现实需求出发,以研透土木工程专业评估标准以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文件为导向,构建满足专业认证最低标准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全面落实专业评估指标,经过一个人才培养方案4年循环的教学改革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995年开始的住建部专业教育评估经过20年的不断探索与完善,在自愿申请,评估严格的情况下,截止到20xx年7月有78所高校通过了土木工程专业评估,覆盖27个省、市、自治区的17所“985”高校、14所“211”高校、46所地方高校和1所军队院校。与传统的“985”、“211”高校参与专业认证不同的是应用型本科学院参与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必须在专业指导委员会所指定的专业培养指标的最低要求控制下,体现一般性的指导意见。如何贯彻土木工程专业评估标准体系中的7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67个观测点,都亟待进行系统性创新。黑龙江工程学院作为教育部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61所高校之一,土木工程专业具有60年办学经历,为黑龙江省“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为顺利通过教育部卓越计划验收和通过住建部专业认证申请,黑龙江工程学院积极开展工程教育专业建设,特别是以专业认证为契机,紧紧抓住如何构建专业认证背景下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这个关键问题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结合黑龙江工程学院的工科背景,秉承土木工程专业历史积淀,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黑龙江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特色,即利用“大土木”的专业教育平台,以满足专业认证标准的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现实需求为目标导向,形成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按此专业建设理念培养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由于更加注重注册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更加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强化,更加注重大学生创新意识的训练,更加注重吃苦耐劳的专业素质的教育,取得了“学生受益、家长满意、社会认同”的人才培养效果,毕业生具有“上手快、能力强、能吃苦、留得住”的特点,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从“大土木”现实需求出发,参照专业认证标准,在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体系界定和培养目标定位的基础上,着力解决了以下问题:(1)以需求为导向,在交通、建筑行业企业认知的基础上,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生从业范围;(2)根据应用型本科类型学校社会需求的不同,将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进行了区别;(3)根据毕业生培养规格和毕业要求,优化了课程体系;(4)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突出实践教学改革力度;(5)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方式,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零距离对接;(6)打通第一、二、三课堂,全面实现评估体系中对创新意识的要求。

(一)以研透土木工程专业评估标准以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文件为导向,借鉴国内外经验,结合我校实际,构建满足专业认证最低标准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分析专业评估标准和中国注册工程师的执业要求,确定了土木工程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确定了培养目标与课程要求的关联矩阵、实现路径,包括必备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管理以及质量评价等评估标准中指标体系观察点的要求。借鉴目前已申请评估通过的78所高校的成功经验,在遵循《专业规范》的框架下,构建了20xx版、20xx版满足持续改进评估指标要求的具有应用型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以构建满足行业企业执业要求课程体系为导向,促使专业教育适应行业企业需求,提升学生培养质量。课程体系满足了专业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毕业生就业去向、工作岗位、未来发展等的要求,引导专业“大土木”宽口径培养,拓宽了毕业生就业面,适应了注册工程师执业需求,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得到教育界和工程界专家的认可,搭建了工程界与专业教育的平台,推进了专业教育校企深度的合作,保障了专业教育改革与专业的发展,使学生培养符合行业企业执业要求。

(三)以保障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毕业要求为导向,进行“新课程、新教材、新方法、新平台”的教学要素集成创新,升华精品课程,创新改进培养模式。开设《公路养护技术》等本专业领域新课程,完善课程体系,反映办学特色;编写《土木工程施工》等系列新教材,实现原创案例百分之百,以助于案例教学;在《土木工程导论》等11门课程开展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改变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生为本”的“学”为主的翻转式教学模式,升华精品课程教学效果;建立“工程导论—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管理”为递进式的毕业设计综合素质培养的教学平台,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在总体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土木工程专业经过几次教学计划的修订,结合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形成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一)一个宽专相兼的个性化课程体系。

充分考虑“宽口径”的指导思想和我国目前企业缺乏专门化工程技术教育的现状,在课程设置上,将“宽口径”的大前提与专门化课程相结合,在课程类别涵盖了工科通识教育课程、土木工程专业知识课程、土木工程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三大类,依托个性化的课程选修制度组合成完整的课程体系,以实现个性化的培养目标,较好的体现了“将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的办学理念。

(二)两个扎实的基础课程平台。

构建工科通识教育课程和土木工程专业知识课程两个平台。工科通识教育课程平台由学校统一管理,选择了人文、自然科学知识,设置了数学、物理学等课程;专业知识平台以力学和土木工程学为主体,力学包括了三大力学、水力学、土力学等,土木工程学以结构、施工、经济类课程为主体,要求专业知识平台课程的教学内容面向土木工程专业各个领域,承接工科通识基础课程的知识体系,为后续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三个特色鲜明的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群。

20xx年起,土木工程专业招收道路与桥梁工程、建筑工程、岩土与地下工程3个专业方向的本科生。每个课程群课程的设置主要考虑了本领域专业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个性化需求,以保证该领域专业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同时设置了适量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深入学习和扩大知识面的需要。20xx版教学计划又进行了改进,专业方向模块课程要求每位学生在主选方向以外,必须选修其他1~2个方向的2~3门专业方向核心课程,保证宽口径培养。并增加了学生实训和实习的比例,以培养懂管理、懂技术、懂经济、懂法规,综合素质较高的、面向工程第一线的应用型土木工程师。

(四)四个内外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确立了基本课程体系的前提下,为提高各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增强课程与工程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课程性质确立了“四个内外结合”,即学校内外、专业内外、课堂内外、学期内外结合的教学模式。校内外结合主要体现在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设置了必要的实习环节,将国家职业资格或技能证书要求纳入专业课教学内容中;专业内外结合是为了拓展土木工程学生的知识面,将本专业的知识与整个社会科学、技术体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协调能力,如跨专业组合结构设计竞赛小组,与建筑学专业同学共同进行毕业设计等。课内外结合的教学方式覆盖的课程面最广,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自主实验、各种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等相结合;学期内外结合充分利用假期,开展各类课程的实践性环节和社会实践活动。“四个内外结合”的教学模式大大拓展了教学的空间与时间,同时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了相应的学分,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开发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使“培养应用性、卓越工程师”的办学思想落到实处。

经过一个培养方案4年循环的教学改革和探索,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教育改革的已经取得了令人欣喜的一系列成果。

(一)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按《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的最低标准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高度吻合。考虑学校的办学历史、专业方向设置、师资的结构和水平、学生的基础等实际情况完善了课程体系并以此制定教学计划。

(二)课程体系的设计将课堂教学的组织、实践环节的构成和创新训练的构思等第一、第二、第三课堂所有教育环节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开放的、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通过优化的课程体系设置,形成了鲜明特色的核心课程群,以“点”带“面”,进行了系列教材建设,编写了《土木工程施工》等土木工程规划教材,在3届道桥卓越班教学中使用,各方面反映良好。

(四)根据以项目为牵引的课程体系架构的安排,将教学目标体现在“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的特点上,在省级精品课程《桥梁工程》、校级精品课程《土木工程导论》等11门课程中积极推进“案例教学”“项目教学”“问题教学”,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校内外评价良好。

(五)改革的成效是通过将新的课程体系与20xx年最新的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和专业标准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进行对比得出自评结论,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国际性。

(六)20xx年以来,按此培养方案培养的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累计获得全国徐芝伦力学优秀学生奖1项;全国结构设计竞赛优秀奖1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18项;全国英语竞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全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东三省数学建模联赛一等奖7项、二等奖15项;东北四省结构设计竞赛赛区三等奖1项;黑龙江省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1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9项,黑龙江省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8项等等。良好的工程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为本科生积极参加重大科技和工程实践活动提供了坚实的平台,为东北寒冷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教育部评估中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xx.(8).

[2]住房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评估文件[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9).

[3]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9).

实用人才培养方案汇报稿(案例18篇)篇十七

:对于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来说,对于本科院校来说怎么构建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成为了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而随着我国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也在不断的创新和研究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从科学的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对其如何建设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和研究。

如今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很大的,学校结合自身对应用型人才的定位以及生源特点和办学模式,对于大学生的培养应该是以创新与实践相结合,扎实基础又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为特征来进行的,这样就能解决实际生产所需的问题。同时,才能进一步的提高专业的教学水平,为整个社会提供更多的应用型人才。作为本科院校,对于如何培养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计划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就针对此来进行分析探讨。

目前,在高校教育与行业需求日益突出的矛盾中,“一刀切”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高校的教育中,所谓的“一刀切”现象是指高校还是把培养“研究型”“学术型”人才作为培养的重点,也就是说重视高分而忽视其实践能力,只是为了考研而存在的理论型人才,这种人才对于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还差着很远的距离,也因为这种教育方式使得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相当的弱。生物工程专业本身就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它既涉及到了化学工程,同时也涉及到生物技术等,也就是说其学习的内容跨度比较大,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就会很分散,难以掌握重点。很多高校为了使课程不显得过重就会删除掉许多的相关专业课时,也就是说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和其他专业的学生课程是一样的,但是比起化工科或者生物专业的学生来说,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是没有他们深入的,过多的理论课占据了主要的学习时间,使学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进行实践课的学习,这就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给耽误了。教育部把生物工程专业划分为正式的专业课程目录后,虽然许多高校都相继开设了专门的课程,这些课程都是与国际本行业的发展进行紧密相连的,也因此就把重点放在了“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上。无论是课程的设置还是培养方案都是相同的,就是为了提升考研率,对于社会所需则考虑的过少,这就把高校培养人才的弊端给显现出来,就是有些脱离实际。高校为了提升考研率就会让学生牺牲专业课学习的时间专门只针对考研科目进行补习,对于整个专业的学习来说并没有什么益处,很多学生学完以后对于本专业的学习内容还只是一知半解的了解,知识比较表面,在实践动手能力更是没有什么针对性的练习,这些不能继续考研深造的学生一旦进入社会就无法适应社会的所需,就会出现大量高分低能的现象,所以说这种只在乎理论学习的培养方式是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

(一)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有关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和高职教学中的技术培养和理论培养都有着一定的区别,其主要就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的需求来设计人才的培养方案,从而对他们进行培养。首先要对课程进行有效的优化,从而合理的安排好每个教学的环节,同时要加强实践课和实验课的教学。在进行项目教学的时候,还可以提高学校的合作教育。然后就是根据当地的经济情况建立起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块。在对人才培养的时候,按照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培养,同时对课程进行有效的优化和调整,把握住其中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相结合。在面对一些公共基础课程中,要做好合理的选择,从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有效的培养,而在专业课程的选择上,主要有一些基础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物质分离工程等,在进行选修的专业课程中,不需要学生把所有的知识都进行系统和完整的学习,而是需要学生结合自己当地的经济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1],从而真正的培养出适合当地市场的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主要培养目标就是要满足社会各界的要求,其主要奋战的地方就是社会的各种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的生产和企业的管理当中,这些人才主要就是工作在最为主要的工作岗位上,直接解决实际的问题,同时维持企业正常的运行。根据《普通高校修订本科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高等工程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以及《高等学校本科生物工程专业规范》等文件,结合各大工程学院实际情况,在制定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要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保证他们将来可以为社会的发展和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在对人才进行培养的时候,不仅要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同时还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道德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他们可以真正的为社会服务。在对他们进行专业性培养的时候,主要是对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的基本理论,进行有效的培养,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相关的技术水平和基本技能等。然后结合当地地经济实际的发展情况,对学生的应用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对专业方向设置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加强实践和实验教学,从而真正的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让他们真正的成为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三)增加教学实践性。

生物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增加教学的实践性,具体来说,可以增加实验课程的学时数,像实验课课程的学时可以增加到32学时,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生物实验等课程的课时增加到32课时;还有在学仪器分析理论时,对授课内容及课时进行有效的调整,根据专业的特点及需求修改教学大纲,增加相关内容的比重及实验学时,相应的减少其他内容的比重及学时;微生物学、化工原理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实验学时也要增加。根据教学计划中一些没有开设实验课的理论课也可以增加的实验学时,像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等,总之通过加大实验比重来促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四)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实训力度。

生物工程专业教学实习是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主要目的为了让学生掌握专业课程,并能借助校企合作平台进入到企业实习,学生在实践中可以运用课本中的专业知识,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到发展与巩固,还有学生也能在企业中熟悉与掌握一定的企业经营与管理知识的相关体系,帮助学生提前认识社会。

(五)构建合理的生物工程专业体系。

生物工程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学校构建出合理的生物工程专业体系,新型生物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课程体系的设想,构建出重视培养学生应用以及能力为重点的理论课程体系,实践以及素质拓展的教学体系,结合精简、重组、融合、增设等方面的途径,来调整教学内容,开设选修课、实验课,给学生提供培养创新能力的机会;还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2],训练学生的行业能力,开发学生的综合行业能力。由校企联合来对课程进行研究,为学生制定出专业技术课程与技能的实训模块,突出专业课程的行业特点,以学生行业能力培养为课程的基础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重视人文与科学最优结合,使得学生的理论基础为专业理论服务,专业理论为技术的理论服务,使得学生具备综合运用理论基础知识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另外,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提高课堂的多样性,增加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从而培养出适应行业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六)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生物工程专业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重视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工程意识的培养,对实验、实习、见习等是实现生物工程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重要途径,由此构建出完善的分类设计、分层施教、分步实施、独立设置等课程,结合实践教学体系,围绕生物工程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出实验课程、认识实习、毕业设计等组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构建完善的实验课程体系的同时,要关注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可以将实验课程课程分为必修实验、选做实验、自选实验等三种类型,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来进行自主选择,为实验课程的发展提供更加广泛的空间。另外,对于实验课程来说,要适当减少验证性的实验比例,增加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比例,逐渐将实验课程转变成为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组成体系。

生物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必须落到实处,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优化,着实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1]李常健,黄光文。新建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xx,12:31—33。

[2]桂林,巫锦雄,柯德森,胡位荣,郭培国,田长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生物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整合[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xx,08:322—325。

实用人才培养方案汇报稿(案例18篇)篇十八

高技能人才培养是电力企业实现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社会对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和企业效益的增加都需要优秀的人才作为支撑,电力能否安全稳定运行,取决于企业人员配置的质量[4]。因此对于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必须着眼于电力高技能人才培养。

高技能员工的发展既要注重个性化再培养方案也要注重激励机制,只有在良好的激励促进措施的指引下,给在一线工作的高技能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才能给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并快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1.1实施高技能人才再培养方案在实施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时,应该主要针对知识型、技术型和复合型三类人才,为了能有效组建一支专业的队伍,要严格控制对人才的考核、选拔和培训等环节,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和整体素质,全面加强建设人才队伍的工作力度,造就一支适合一线岗位工作且具有较高专业知识储备的人才队伍。

1.2实施关键岗位人才储备培养方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关键岗位人才的素质才能确保企业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而且需要建立各专业多层次的优秀人才储备库才能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5]。提供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加强有针对性的培养,全面提高后备人才的工作适应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要制定一个巩固基础、增强能力、口径宽阔的培训开发计划,促使职务晋升和转换渠道具有合理性。加快对年轻的技术和管理人才进行培养,进而使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果得到优化。

1.3实施对一线在岗人才发展方案以“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原则为核心,建立长效的动态管理机制[6]。企业要通过优化机构管理设置和定期动态考核淘汰制度,一方面促进电力企业人员的流动,进而可以减少多余人员的进入,另一方面,可以对一些优秀员工进行奖励,还可以去除一些不合格人员。把管理人员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稳步提升生产人员比例,实现人力资源结构的最优化,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1.4实施激励型绩效薪酬管理方案建立合理、公平的选拔机制,结合岗位自身特点及个人绩效的差异,设计多种分配形式,将成果与贡献度作为评价标准,推行员工工资与绩效直接挂钩的薪酬机制[7]。建立长、短期相结合的激励制度,层层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至部门和个人,打造“企业—部门—岗位、战略—目标—指标”逐层分解和细化的岗位责任链条,通过实施绩效考核和目标管理,敦促员工的自我管理。

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电力企业要不断努力创造适合技术、技能人才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增加人才队伍的吸引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对于人才的培养也要与时俱进,逐步探索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途径。在实施人才培养过程中,电力企业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优秀人才的快速发展:

2.1建立激励和发展协同的长效机制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就是为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所以,企业只有把培养、使用、考核和待遇这四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确保人才为企业持续创造价值获得长期良性循环。

2.1.1完善并合理制定企业用人的依据企业在人才培养中,应建立完善的“人才蓄水池”,首先通过审核员工业绩并了解个人培养计划的完成情况,同时结合职业导师的评价,优先将一些优秀员工纳入企业后备人才库,进入“人才蓄水池”,然后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随时从“人才蓄水池”中择优选用。

2.1.2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考核体系企业需建立严格的职业导师制度。把符合职业导师条件的人才在公司内公开公布,根据自身需求和专业要求,员工可以自由申请导师,导师可以择优挑选出学生,从而确立“师生”关系。通过签订目标责任书来明确技术带头人、管理专家等核心人才工作的具体任务和责任。

2.2建立新型薪资结构机制通过运用薪酬分配杠杆,建立岗位供需自动调节机制,改变传统的以岗定薪、供需失衡的薪酬分配方式,逐渐从原有的分配原则,转变为新兴的按需分配,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薪酬分配机制。改变现有薪资结构,可以通过对职工的责、权、利有效想结合,增加倾斜分配在薪资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从而拉开员工薪资档次。使员工根据企业岗位及自身发展的需要,从富余岗位主动向紧缺岗位流动,化解有人无事可做和有事无人可做的矛盾,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局部冗员与结构性缺员矛盾、职工薪酬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等问题,为盘活人力资源,挖掘和利用现有人力资源的潜能达到最大化,经济效益最大化,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使企业能可持续的发展。

2.3改善公司竞聘机制通过开展竞聘上岗,拓宽选人用人机制,努力营造一种良性竞争的氛围,促使中级技能或中等能力人才向高水平、强能力方向迈进。另外,还应加强对于过剩人员的转岗培训力度,提高转岗人员的岗位技能水平,最大限度地盘活现有人才存量,改善人才流动机制,最大限度的提高人才使用效益。通过引入竞争机制,疏通岗位流动渠道,建立良好的人才流动机制,从真正意义上提高企业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克服现存的局部人力资源匮乏问题。创建并完善企业内部竞争机制,给有能力有理想的员工创造机会。严格贯彻用人标准,在选拔任用、监督管理等方面出台配套措施,建立充满生命力的选人用人机制及开放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争取实现“人适其位,位适其人,人尽其才”的效果,努力为各类人才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

2.4建立系统化教育管理机制在提高各类人才能力时,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进行有效分类。通过企业管理培训,要对培训人员进行已有知识巩固,并努力提高企业高级管理人才的企业管理能力和对市场透析能力。通过定课题、压担子和选派到高校、科研院所深造等途径,着重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为了加快培养紧缺人才、重点培养优秀人才,企业可以采取企校联合、内培外培等方式多途径、多层次进行人才培养。

2.5建立具有制约性的人力资源培训机制企业应从业绩表现,对员工做出评估之后,发掘出一些真正有潜能的优秀人才,本着“公平竞争”的原则给予优秀员工获得培训的机会。通过培训,让培训成绩好员工可以在工作中获得充分的表现机会,进而使员工不断在实践中进步。企业在评定职称、岗位晋升、提拔任用时,应把培训激励机制与企业人事劳资制度合理地结合在一起,即把是否经历过培训作为重要参考指标。同时,还要针对某些特定岗位,进行不定期培训,对于不参加培训的员工,列入不得继续留用和晋升名单。随着制约性培训机制的建立,要实现企业内部不断培训,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

2.6建立对核心人才完善的管理机制设计科学合理的招聘—培养—激励机制,以实现吸引、留住核心人才的目的。首先,企业要确定核心人才的标准,在考核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企业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作为参考。然后,通过建立核心人才选拔机制,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核心人才。最后,着力对核心人才进行多元化培训,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机制和薪酬机制。

相关范文推荐

    精选春节演讲稿小学生(案例16篇)

    小学生的演讲稿可以涉及各个方面的话题,如学习生活、家庭、友情等,使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如果你对小学生演讲稿范文感兴趣,可以阅读以下精选内容,或许会对

    2023年逛奢侈品的心得体会大全(14篇)

    总结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经验,有助于将来的成长和发展。以下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写出更优秀的文章。段落一:前言和

    2023年挖掘机租赁合同协议书范文(16篇)

    租赁合同在租赁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为出租方和承租方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租赁合同样本,希望能为准备签订合同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帮助。

    最热抚养权协议书(通用16篇)

    合同协议对于确保各方的交易意图能够得到充分体现,并起到明确权益关系的作用至关重要。如果您需要签署合同协议,可以参考以下范文,以了解合同的基本结构和条款。

    精选公司登记迁出申请书(案例14篇)

    作为公司的一员,我们应该定期进行总结,以便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措施。探索创新是公司发展的重要方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公司创新实践案例,一起来学习吧。

    2023年疫情封闭办公心得(模板19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改进自己。下面是一些写得不错的心得体会样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写作指导和思路。近来,全球范围内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牵

    最热企业新年致辞大全(15篇)

    所有的致辞都应该有一个清晰的结构和逻辑,使听众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讲话内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优秀的致辞范例,感受一下其中的魅力和魄力吧。全体同事及各

    优质专题党课教育体会心得范文(18篇)

    描述清楚自己选择的专题范文的背景和目的是非常重要的。小编认为以下专题范文范文是对该主题最好的总结和概括,希望能给大家以启示和思考。要做到廉洁勤政还要从以下几个方

    最新村书记述职报告完整版(模板14篇)

    写述职报告可以让我们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总结,找出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撰写的精彩述职报告,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优秀上课期间偷吃零食的检讨书(通用23篇)

    检讨书能够帮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何处出了问题。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出色的检讨书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