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养生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8篇)

时间:2024-01-16 作者:储xy
简介:百分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2023年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养生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8篇)》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百分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23年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养生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8篇)》。

围绕工作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的专门性总结,总结某一方面的成绩、经验。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总结很难写?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篇一

早餐餐单:

鲜榨橘汁、麦片粥(先把燕麦在牛奶中浸泡一晚上,再加入切碎的苹果丁、淡黄葡萄干、一点麦芽、一勺蜂蜜一起熬成粥),抹一点黄油的烤面包,绿茶。

健康原理:这是一份高谷物、高纤维的早餐。麦片粥可以帮助你降低胆固醇;麦芽富含维生素e。绿茶和鲜橘汁,含大量的维生素。一大杯豆奶可以帮你摄入30毫克到40毫克的植物性雌激素,差不多是日本人每日摄入量的一半。植物性雌激素已被证明可以大大降低患乳癌的几率。

午餐餐单:

海鲜或鸡肉,由嫩蔬菜叶和橄榄油做成的沙拉,米饭。

健康原理:海鲜或鸡肉都能提供低脂高蛋白的营养。混合沙拉和新鲜果汁可以为你提供抗氧化素,这是很重要的。如果饮食中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含量低,你就很容易患心血管疾病、肥胖症和高血压病。

晚餐餐单:

晚餐前用一点橄榄油调味,因为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胆固醇,减少动脉堵塞的危险。米饭含有碳水化合物,可以给你提供足够的能量。喝一点红葡萄酒能保护你的心脏,橄榄能起到开胃的作用。晚餐吃面酱汤、烤鱼、面条或泡饭、水果、绿茶。

健康原理:面酱汤是用大豆做的,所以又能提供植物性激素。鲜鱼对人体是大有好处的,它的脂肪含量低而蛋白质含量高。鱼类因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可以降低胆固醇和血压。面条或泡饭能让主食吃得适度又容易消化。而蔬菜、水果和绿茶可以提供大量的维生素及抗氧化物。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篇二

(1)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倒数。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

(2)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二)比和比例

比的意义和性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比例。成正比例的量和成反比例的量。

(三)几何初步知识

圆的认识。圆周率。画圆。圆的周长和面积。_扇形的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圆柱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圆锥的认识。圆锥的体积。球和球的半径、直径的初步认识。

(四)统计初步知识

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_扇形统计图。

(五)应用题

分数四则应用题(包括工程问题)。百分数的实际应用(包括发芽率、合格率、利率、税率等的计算)。比例尺。按比例分配。

(六)实践活动

联系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会情况组织活动。例如就家中的卧室,画一个平面图。

(七)整理和复习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篇三

【知识点】:

1、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数学情境,通过描一描树叶的边线,摸一摸课桌数学书的边线,再量一量自己的腰围和头围,从而知道了一个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2、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可以画出并能计算出图形的周长。

【知识点】:

1、为学生创设游园的情境,引导学生体验用不同的方法去计算小公园的周长。就是把围成小公园的所有线段加在一起。

2、算一算中出现了4种不同的图形,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为后面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作好铺垫。

【知识点】:

1、学生要明确已知的条件和问题,然后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发现(长+宽)﹡2是求长方形周长最简便的方法。不必用公式化的算式去约束学生,他们可以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计算。

2、在做一做中出现的两个不同的长方形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求周长。

【知识点】:

1、学生要明确已知条件和问题,利用学习长方形周长的知识经验,知识迁移到怎样求出正方形的周长,就是把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加起来,还可以用边长乘4。

2、做一做中出现的两个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可以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解决。

3、练一练中的第2小题要让学生明确求篱笆长多少米,就是在求正方形实验园地的周长。

【知识点】:

1、练习六中的1——8小题通过计算各种图形的不同周长,进一步巩固学生已经掌握的计算周长的方法。

而第9小题则是让学生发现图形之间的变化关系,从而发现这四幅图形的周长是相等的。

2、在实践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先计算三个周长的大小,并说出估计的过程或理由,然后再让学生自主选择测量工具和测量方式。可以独立测量,也可以是小组合作进行,最后组织学生对其估计和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修正自己的估计和测量的结果。

【知识点】:

在这节实践活动课中,要引导学生认真仔细的观察图片中的数学信息,从而运用周长、乘除法、搭配方法等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篇四

(1)2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

数数。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加法和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2)10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数数。个位、十位。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二)量与计量钟面的认识(整时)。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三)几何初步知识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

(四)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多和少的应用题(抓有效信息的能力)

(五)实践活动

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篇五

在对说明文阅读进行全面复习时,应注意:

1·面对找出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考查,千万不可以偏概全,把段落中的说明对象及特征当成全文的,学会对材料的提炼和重组。

2.面对说明方法的考查,不仅仅要能识别,最重要的是要会分析其作用,理解各种说明方法各自的个性及共性,解说方法所起的具体作用。

3.说明语言是必考内容。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体现在它的精确与模糊上,考查则侧重于语言的模糊性,如表概数、推测、可能的语言,“左右”“大约…‘也许”“主要…‘据说”等词语的作用。

4.体会句子的作用。主要是分析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如过渡作用、照应作用、概括中心作用、引领全文作用等。

5.对说明文科学精神、方法、创造等方面的考查,是一个难点。但你只要平时留心就会很容易,如严谨求实,敢于创新,勇于献身等。学会材料的再表达,就要关注生活,关注新科技。

近年来,逐渐淡化现代文阅读的文体概念,淡化对纯文体知识的考查,整合并强化各类文体的阅读能力要求,以下几点应当引起关注:

一、材料多来自于课外,内容多注重于自然奥秘、生态与保护、前沿科技以及身边的人文环境,能力检测面更宽,综合性更强。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如关于原理功能、特征、作用的介绍,考查学生的筛选和分析、归纳、综合能力。

2.准确概括重点段落的内容和说明对象的特征,一般只是要求考生直接概括出指定的重点段落或整个选文的大意。

3.辨析并归纳事理的因果关系,根据文中的逻辑联系追根溯源,意在检测思辨、推理能力。

4.体味关键词语、重点句子的语境义、表达作用、结构作用。

二、主观题型占主导,开放题型领新潮。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以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为宗旨的开放题已闪亮登场,并呈现扩大趋势,不仅测试理解能力,还有表达能力,往往要求写_句或一段话,并有字数要求。

考点梳理与归纳

考点一:说明对象

考查类型:直接让学生回答:“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对策:实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人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实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的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考点二:说明对象的特征

类型(一):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特征的句子。

对策:(1)看题目;(2)在首段中找;(3)抓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等。

类型(二):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考点三:说明方法

类型(一):直接让考生回答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

对策: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比较、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的主要特点,然后根据文段内容分析判断。

类型(二):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简要说明它的作用。

对策: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下列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回答。

1.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8.引用法: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等。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9.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10.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考点四:说明顺序

考查类型: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对策:1.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说明文有三种写作顺序。(1)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用于说明建筑物的结构。(2)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3)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一一具体、整体--局部、总一一分。

2.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 的说明顺序,对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考点五:说明语言

类型(一):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对策: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格式: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二):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说明理由。 ’

对策: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

类型(三):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四):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对策:找出语言准确的词句,然后说明其作用。找准确词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1)找有精确数据的句子;c2)找有概数的句子;(3)找使用限制性词语的句子。

类型(五):指示代词的含义。如“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考点六:概括信息

考查类型:概括提炼相关信息。

对策:1.提取要点。直接找到有关中心句。这种方法适合于中心明确、论述简洁鲜明的文章。

2.抽象说明。。即自己组织语言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揭示。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价事理、剖析事理、阐明特性等各类文章。抽象说明的关键在于全面把握文章内容,抓住本质。

3.综合归纳。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复杂的内容。它要求首先明确有关的若干要点,然后再把几个要点归纳起来进行整合。

考点七:文段作用

考查类型:说明某段或某句的作用。

对策: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二: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有时在文章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考点八:补写相关语句

类型(一):在空格处补写一句话,与上下文语意相连贯。

对策:空格在开头结尾处往往是要补写中心,要分析文段的内容再思考。

类型(二):请你运用画线部分运用的说明方法补写一段话。

对策:补写内容紧扣所说明的事物,并且准确合理地使用上文中的说明方法。

考点九:中心句

考查类型(一):直接让考生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对策:在开头结尾或中间找,个别的在文段中间。

考查类型(二):概括文段的中心句。

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凑要的。2.紧扣表次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

考点十:拓展题型

考查类型:对选文的某一内容或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结合选文的某一内容展开联想;就……谈一点看法或设想等。

对策:结合实际,结合原文,根据“库存”,按文章所介绍的事物的特征毒写。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篇六

1、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1、认识上、下

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一、1——5的认识

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

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

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

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

“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

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五、加法

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2、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六、减法

1、减法的含义: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2、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七、0

1、0的意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表示起点。

2、0的读法:0读作:零

3、0的写法:写0时,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

4、0的加、减法:任何数与0相加都得这个数,任何数与0相减都得这个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

如:0+8=8、9-0=9、4-4=0

1、长方体的特征: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有大有小。

2、正方体的特征: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的大小一样。

3、圆柱的特征: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上下两个圆面大小一样。放在桌子上能滚动。立在桌子上不能滚动。

4、球的特征:圆圆的,很光滑,它的表面是曲面。放在桌子上能向任意方向滚动。

5、立体图形的拼摆:用长方体或正方体能拼组出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在拼好的立体图形中,有一些部位从一个角度是看不到的,要从多个角度去观察。用小圆柱可以拼成更大的圆柱。

一、6—10的认识: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6—10各数来表示。数数时,从前往后数也就是从小往大数。

2、10以内数的顺序:

(1)从前往后数:0、1、2、3、4、5、6、7、8、9、10。

(2)从后往前数:10、9、8、7、6、5、4、3、2、1、0。

3、比较大小:按照数的顺序,后面的数总是比前面的数大。

4、序数含义:用来表示物体的次序,即第几个。

5、数的组成:一个数(0、1除外)可以由两个比它小的数组成。如:10由9和1组成。

记忆数的组成时,可由一组数想到调换位置的另一组。

二、6—10的加减法

1、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

2、一图四式:根据一副图的思考角度不同,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大括号”下面有问号是求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大括号”上面的一侧有问号是求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三、连加连减

1、连加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

2、连减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数减去第三个数。

四、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计算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或相加)。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1—20各数来表示。

3、比较大小:可以根据数的顺序比较,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或者利用数的组成进行比较。

4、11—20各数的组成: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由2个十组成的。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15。

5、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6、11—20各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20的读法,20读作:二十。

7、写数:写数时,对照数位写,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就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8、十加几、十几加几与相应的减法

(1)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十,十几减十得几。

(2)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可以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也可以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再加整十数。

(3)加减法的各部分名称:

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

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

9、解决问题

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法,也可以用画图法。还可以用计算法(用大数减小数再减1的方法来计算)。

1、认识钟面

钟面:钟面上有12个数,有时针和分针。

分针:钟面上又细又长的指针叫分针。

时针:钟面上又粗又短的指针叫时针。

2、钟表的种类:日常生活中的钟表一般分两种,一种:挂钟,钟面上有12个数,分针和时针。另一种:电子表,表面上有两个点“:”,“:”的左边和右边都有数。

3、认识整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电子表上,“:”的右边是“00”时表示整时,“:”的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4、整时的写法:整时的写法有两种:写成几时或电子表数字的形式。如:8时或8:00。

1、9加几计算方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凑十法”等方法进行计算,其中“凑十法”比较简便。

利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时,把9凑成10需要1,就把较小数拆成1和几,10加几就得十几。

2、8、7、6加几的计算方法:

(1)点数;

(2)接着数;

(3)凑十法。可以“拆大数、凑小数”,也可以“拆小数、凑大数”。

3、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1)“拆大数、凑小数”。

(2)“拆小数、凑大数”。

4、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从而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

(2)求总数的实际问题,用加法计算。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篇七

初中物理知识主要包括了物态变化、声学知识、光学知识、电磁学知识、力学知识等等内容。

1、物态变化是最先学些的,主要讲述了自然界中的固态、气态、液态等变化的基本知识。主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

2、物理学学习了一些光学的知识,包括光的直射、广德反射、光的折射等知识。光照的这些特质组成了日常的日食、影子、月食等等现象,一些透视镜可以聚光和散光从而制成凹凸镜。

3、声学部分主要学习包括声音的产生特色以及分类和应用。包括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除了声音知识点外,还有力学知识。

4、常见的一些重力、压力、摩擦力等等,从而应用在滑轮、杠杆、斜面等方面的应用。还有一种阿基米德浮力。这些知识都必须掌握,另外还有压强的知识,包括流体压强和液体气体压强等知识和概念。

5、另外,物理学中电磁学也是知识的一大部分,电学需要掌握电压、电流、电阻等的概念,以及计算,欧姆定律的内容以及应用。磁学部分则包含了磁场的生成,电磁之间的关系的知识等等。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篇八

杯弓蛇影 狗急跳墙 瓮中捉鳖 兵荒马乱 顺手牵羊

蝇头微利 噤若寒蝉 悬崖勒马 混水摸鱼 龙盘虎踞

包罗万象 车水马龙 九牛二虎 老态龙钟

[数字成语]

一丝不苟 五湖四海 九死一生 百家争鸣

千山万水 千辛万苦 独树一帜 五体投地

十万火急 十拿九稳 百闻不如一见

[常用成语]

鸦雀无声 雅俗共赏 言行一致 养尊处优 摇摇欲坠

一败涂地 一帆风顺 一见如故 一举两得 一蹶不振

一劳永逸 一落千丈 一毛不拔 一目了然 一暴十寒

一视同仁 一事无成 一网打尽 一意孤行 一针见血

一知半解 以卵击石 以身作则 以牙还牙 易如反掌

异想天开 饮水思源 迎刃而解 应接不暇 优柔寡断

游手好闲 有目共睹 有勇无谋 与日俱增 再接再厉

真知灼见 蒸蒸日上 执迷不悟 趾高气扬 纸上谈兵

志同道合 置之不理 忠言逆耳 装聋作哑 自暴自弃

自力更生 自投罗网 自相矛盾 坐井观天 坐享其成

说明知事晓理方面:

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温故知新勤能补拙笨鸟先飞

学无止境学海无涯滴水穿石发奋图强开卷有益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刻舟求剑守株待兔

叶公好龙亡羊补牢画蛇添足掩耳盗铃买椟还珠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三顾茅庐铁杵成针望梅止渴完璧归赵四面楚歌

负荆请罪精忠报国手不释卷悬梁刺股凿壁偷光

来自神话故事的成语:

精卫填海 画龙点睛 夸父逐日 女娲补天 海市蜃楼

天衣无缝 牛郎织女、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分数的意义教案苏教版 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14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最新幼儿园的工作计划老师(十四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计划吧。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计划书范文,我们一

    2023年课题研究计划书的主要内容(十三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请一起努力,写一份计划吧。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计划书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课

    最新大班班务计划安全工作(十五篇)

    计划是提高工作与学习效率的一个前提。做好一个完整的工作计划,才能使工作与学习更加有效的快速的完成。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计划书范文

    最新本人辞职申请(十六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

    服装店元旦活动策划方案女装(九篇)

    确定目标是置顶工作方案的重要环节。在公司计划开展某项工作的时候,我们需要为领导提供多种工作方案。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给大

    最新学校档案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计划吗?那么下面我就

    学前班第二学期个人工作计划 学前第二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四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发展,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吧!计划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计

    最新教师辞职申请书格式 私立学校教师辞职申请书(十六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

    新生军训个人总结1000字(5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