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情端午汇编(汇总13篇)

时间:2023-12-11 作者:琴心月

一篇优秀作文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让他们能够从中获得思考和启发。在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

浓情端午汇编(汇总13篇)篇一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奶奶到院子里包粽子,我拿了一把凳子坐在上面,手扶着凳子,认真地看奶奶包粽子。

奶奶准备了白白的糯米,红红的大枣,香喷喷的红烧肉和卤蛋等各式各样的材料,奶奶先把箬竹叶折成漏斗的形状,再装进一点调好的糯米,然后放进大枣、红烧肉和卤蛋,一层叠一个,接着盖上最后一层糯米。奶奶用绳子把“漏斗”用绳子紧紧地绑上,一个粽子诞生了。粽子就像一个帐篷一样坐在那边,可爱极了。

我对奶奶说:“奶奶,我要吃粽子,我要吃粽子。”奶奶笑眯眯地说:“好!给我的小馋猫煮粽子去。”过了一会儿,一股香喷喷的味道扑鼻而来,我闻着香味走着看见一盘子的粽子,排好队坐在那边。我跑过去拿了一个粽子,但是好烫哦,我小心地拿起粽子,剥开绿绿的外套,一口咬下去,粽子的味道肥糯不腻,细腻柔软,简直太好吃了。

我和奶奶这一天过得好幸福啊!

浓情端午汇编(汇总13篇)篇二

端午是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节日。他为我们留下了中国第一首长篇诗歌——《离骚》。在这一天,我们吃粽子,戴香包。而今年的端午,却是对我来说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往年的香包,都是妈妈亲手给我做的,而今年,在作文课上,我亲手做了一个香包。我小心翼翼地穿针引线,生怕缝坏了,将香草慢慢倒进了香包中,再次封口。香包做好啦!

漂亮的香包上挂着纯白柔顺的流苏,再看精美的布料,上面缝着白蓝相间的花纹,拴着精致的棕色皮绳。香包闻起来,有股薄荷的香气,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我要把它送给妈妈,感谢她对我无微不至地照顾。虽然我缝的香包不如妈妈的香,不如妈妈的漂亮,可我希望,我能将暖暖的端午情通过它传递给妈妈。

今年的端午真特别呀!让我感受了做香包的快乐,学习了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真期待下次端午地到来!

浓情端午汇编(汇总13篇)篇三

今天第1节课是语文课,我还以为语文老师要继续安排,上次没有完成过去赏析的那一个组。结果当他进入教室后,他并没有说要那一组去歌曲赏析,而是教我们如何写这个星期的随笔,是端午节的,而且现在又没有电,所以就不能用电脑了,而且歌词是要在电脑上的展台上来给我们呈现的,如果没有电的话就开不了电脑,所以就不能用电脑暂时了。

他先在黑板上写了端午两个之后,然后问我们端午你可以想到什么词,我们很快就说出了,比如说龙舟啊,粽子啊,或者是放假和作业等等,然后就给我们列举了一个中心,是关于浓情端午的这个中心。然后他要我们把中心主题给写出来,但是我又不会写,然后还得要写材料,所以我都不会写,然后语文老师就叫了一些人去看看他们的中心主旨和材料,然后结果没有抽到我那是比较好的,因为我根本没有写出来,既然他在我们这个星期的水笔写关于端午的,那就这个星期就要写比较好一点吧。

浓情端午汇编(汇总13篇)篇四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十分深厚,每一个节令都对应一个节日,在这诸多节日中,我最喜欢端午节。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早早的,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弥漫着清新的粽叶香。这一天人们要吃粽子,所以不论是商家店铺,还是寻常人家都早早泡好粽叶,备好黏米和馅料准备包粽子。这不,一大早粽子就似变魔术般被包好,煮熟了。这时心急的小孩子望着冒着热气的粽子会吵着要吃,而大人会耐心地哄道:“先等一会儿,用凉水拔一下再吃吧。”终于可以吃了,小孩子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叶,那好看的,黏黏的粽露了出来,咬一口真是香粽爽滑,三口两口吃掉后,小孩子一般还要吃,谁让它这样香甜又可口呢!大人往往笑着说:“吃吧,吃吧,多吃几个啊!”因为这一年里只这一个端午,也只有这一天包出的粽子,吃到人们嘴里,才会有不同于往日的味道。

说到端午吃粽子,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呢。我国古代有一位诗人叫屈原,他因为国家沦陷,而又不肯向敌人屈服,最后投江了。后人为了纪念他,选择在这一天包粽子投进江里。后来这一习俗广为流传,直到今天。

端午的这天不只吃粽子,还有别的活动。南方的一些城市这天会举行龙舟比赛。这一天大人,小孩儿纷纷涌向比赛的地方,这个比赛可是人们盼望已久的。而在我们这里这一天不仅家家包粽子吃,还会买些艾叶放在家里。更好趣的是街上会有卖小饰品的,这些饰品就是小孩子戴的香袋。小巧玲珑的,袋子上还绣着精致的五毒图案,小孩子戴上可以保平安。这些小饰品都很可爱,惹得过往的人驻足观看,非要买上一个才心满意足离开。

端午快临近了,我深深地期盼着。那清甜的粽香,它在我的心中已深深地扎下了根,我热切地盼望着它的到来。

范文二:

浓情端午汇编(汇总13篇)篇五

历史的记忆永远磨灭不了50的传承,节日的传承却磨灭不了历史的记忆。五月初五,正是记忆着历史长河中一位爱国诗人――屈原。

他爱国,他悲愤,以死殉国。泪罗江畔,几千年过去了,依然江流滚滚。一代爱国诗人随着这江流飘向远方。泪罗江里却留下他至死不渝的灵魂,保佑江的两岸人民风调雨顺,稻谷飘香。人们感谢他,祭拜他,向江里投下粽子,这一投,却投下了几千年的传承。

挂上艾草,喝一口雄黄。除去身上的邪气,避开邪气,迎来好运,让好运常伴你左右。

溱潼河畔,龙舟竞渡,百舸争流。鸣锣重鼓敲打着,队员们跟随着这节奏拼命地向前划着。龙头龙尾,不停地在水中摇摆着,呐喊声,口号声,掌声络绎不绝。车如水,人如潮,将龙舟场围得个水泄不通。

热情好客的姜堰溱潼的人们,邀我们品尝可口的粽子,粽子香,人更甜;粽子甜,人更美。

这份情,这份浓情点缀了五月初五。这方水土养了这方可爱的人们,这方爱邀了多少八方来客。浓情端午,也浓了中国爱,更浓了东方的梦想。

浓情端午汇编(汇总13篇)篇六

历史的记忆永远磨灭不了5000年的传承,节日的传承却磨灭不了历史的记忆。五月初五,正是记忆着历史长河中一位爱国诗人——屈原。

他爱国,他悲愤,以死殉国。泪罗江畔,几千年过去了,依然江流滚滚。一代爱国诗人随着这江流飘向远方。泪罗江里却留下他至死不渝的灵魂,保佑江的两岸人民风调雨顺,稻谷飘香。人们感谢他,祭拜他,向江里投下粽子,这一投,却投下了几千年的传承。

挂上艾草,喝一口雄黄。除去身上的邪气,避开邪气,迎来好运,让好运常伴你左右。

溱潼河畔,龙舟竞渡,百舸争流。鸣锣重鼓敲打着,队员们跟随着这节奏拼命地向前划着。龙头龙尾,不停地在水中摇摆着,呐喊声,口号声,掌声络绎不绝。车如水,人如潮,将龙舟场围得个水泄不通。

热情好客的姜堰溱潼的人们,邀我们品尝可口的粽子,粽子香,人更甜;粽子甜,人更美。

这份情,这份浓情点缀了五月初五。这方水土养了这方可爱的人们,这方爱邀了多少八方来客。浓情端午,也浓了中国爱,更浓了东方的梦想。

浓情端午汇编(汇总13篇)篇七

农历五月五日,是我国民间传统的端午节,又叫端阳节,家家户户都吃粽子、划龙舟、看庙会。每年端午节,我都要去乡下看望奶奶。

奶奶喜欢吃粽子,包粽子也是一流的。包粽子是奶奶的拿手好戏,且不说奶奶糯米与馅儿搭配得怎样好,单说煮粽子吧,什么时候煮,煮多少时间,什么样的火候。也挺有讲究。一般都在晚上煮,那香味儿飘出来,直叫人馋得直流口水。

奶奶抱的粽子花色很多。有绿豆馅的,红枣馅的,肉馅的……奶奶三下五除二,一个锥形的粽子就出现在你的眼前了。

端午节的晚上,我边吃粽子边听奶奶说端午的故事。我知道,端午节在咱们中国历史悠久。它是为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设立的。相传屈原不甘屈辱、怀着对祖国的一腔爱心和对自己报国的理想无法实现的痛苦,于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在汨罗河抱石投江而亡。岸边爱戴屈原的渔民们有的划船来救他,有的赶快把竹叶包的米饭扔到江里去,以让鱼填饱肚子,而不去吞食屈原的身体。就这样,五月初五,划龙舟,包粽子,就成为人民纪念屈原的一个隆重的日子,以后就成为中华民间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浓情端午汇编(汇总13篇)篇八

老师们,同学们:

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端午节随想。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有很多,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历的这天人们会通过赛龙舟、包粽子等形式来纪念一颗不朽的灵魂——屈原。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要职。因为他坚决主张抗击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至极,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诗篇,如:《离骚》、《天问》、《九歌》等影响深远的诗篇。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的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绞,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在写下了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船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又纷纷把江米装迸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鱼虾来保护屈原的遗体。从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还要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人们争相打捞屈原遗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

屈原离世已有两千多年了,今天我们来纪念他,主要是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辉"的人格。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不管时光如何变迁,他会永远生活在岁月的长河里,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让我们怀着对伟大爱国之士的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来看待中华的每一个传统佳节吧!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

感谢大家耐心的倾听,在此,请大家接受我提前的节日祝福:端午节安康!谢谢。

浓情端午汇编(汇总13篇)篇九

端午节快到了,故乡的小镇似乎比以往更加热闹。小街两旁的摊子一字儿摆开,芦苇叶、菖蒲、艾蓬、香囊……除此之外,肉摊和卖大红枣、赤豆等的生意也开始红火起来。端午节快到了,乡人们各自挑选喜欢的东西带回家。

关于端午节,儿时常会哼儿歌:五月五,买条黄鱼过端午;插艾叶,挂香囊,还煮鸡蛋和鸭蛋;吃粽子,撒白糖,去看龙舟喜洋洋。这首儿歌,总在我的耳畔萦绕。

小时候,每年五月端午前夕,母亲总是会拿了镰刀到屋后面的水塘边割几把艾蓬和长在水边的菖蒲,经过整理后就往门和屋窗口的地方插上,菖蒲和艾草的清香味儿很醒脑,十分好闻,我们总是会走近,用鼻子多吸几下,悠悠的清凉,好像这种味道会透进全身的血液里去似的。母亲说,艾草能避各种邪气,菖蒲古代老祖宗留下的“斩妖剑”。后来从老师那儿才知道,原来唐代的魏征梦中得斩蛟龙剑,用的就是菖蒲。相传从那以后,各种瘟神恶鬼妖魔邪怪,见了菖蒲就害怕。所以端午乡下家家都要插菖蒲,一直流传至今。

端午节前一天晚上,乡间家家开始用芦叶包粽子,粽子大多用糯米,包的种类也多,有肉粽、赤豆粽、白米粽、酱油粽、麦片粽等。包裹好的粽子就放在铁锅里用水煮,这些粽子有三角粽子、小脚粽子、方粽等。煮粽一般都用硬树条燃烧。在煮粽子时,还要放上鸡蛋和鸭蛋,这样煮熟的蛋就有清香。

端午那天早晨,粽子和蛋先要敬灶神,然后才能自己吃。孩子们是最快乐的,大家会自发组合在一起开展斗蛋活动。有和孩子不懂斗蛋方法,总是用大的一面与别的蛋斗,结果总是失败,原因很简单,煮熟的蛋大的后面有空间,而尖的部位是实心的,所以两个鸡蛋碰到一起,蛋后部位总是被击碎。有的蛋上还用彩色绘上老虎或者是自己的属相,居说会驱逐邪气的。有的还要用线或麦秸编成漂亮的蛋袋,把蛋放在其中,然后挂在胸前。

在端午节的午饭后,家长要给孩子带上香囊,在手腕上扣上五颜六色的丝线。香囊就是用艾草、雄黄、棉花等做成的。可以用各种花布头剪成正方形两块,对角折叠好,用彩线缝在一起,再用各种颜色的毛线在下面做须须。挂在脖子上,既香又漂亮。母亲常说:“这香囊也是避邪的,还可以防毒虫和蛇。这样的挂一直要到农历七月七日的鹊桥相会之日才能剪下来,然后扔到屋顶上。母亲会打趣地说:“喜鹊会把这些袋袋衔到天上去,送给牛郎织女搭桥,让他们在幽幽的香味中相会。于是,每到七月七那天傍晚,我们都要把香袋扔到屋檐的瓦片上,扔时还要闭上眼睛。到了晚上就目不转睛地盯着屋顶看,希望能看到有喜鹊飞来衔走香袋。长大了才知道,其实这是人们对牛郎织女这对有情人的美好祝愿。

过端午节,乡间的茶馆里常常要举办故事会。一些艺人还会拍着木块讲述与端午有关的故事,他们讲屈原诗人是怎样去跳汩罗江的,讲伍子胥为国忠舍身忘己的故事,讲曹娥是怎样成为一名孝女的……这些传统故事常常吸引人们围着去听,而且是百听不厌。

当然,端午节期间,故乡家家会泡些雄黄酒,用于涂抹在孩子的鼻孔、耳眼旁边。都说雄黄能驱赶毒昆虫毒蛇的,孩子们抹了雄黄,一年四季的毒虫就不会躲到身上咬人,是安全的保护神。

浓情端午汇编(汇总13篇)篇十

呜呜的柳笛声已渐渐远去,飘香的槐花也日渐热烈。池塘的苇叶已急不可耐地伸展开它的腰身,棕叶的清香就扑鼻而至,那宽阔的苇叶就等待人们去采摘。采下那鲜嫩宽阔的苇叶,放在大锅里煮熟了,再包上黄澄澄的粘米,白银银的糯米,用柔韧的马兰草一系,放进大锅里一煮,大街小巷就飘满粽子浓郁的清香了。

端午节,一个令人神往的节日。在我的记忆中,每年端午节的热闹和奢侈不亚于过大年。过年时可以穿新衣服,可以吃饺子。端午节时也是要吃饺子的。一般都是在农历初四的时候,妈妈就会给我们包饺子吃,然后就是吃粽子,鸡蛋,咸的淡的鸡蛋都随便吃。

想起童年对端午节的那份渴盼,总是从芦苇刚刚在水里冒出小尖尖时就在心里萌芽了,那对端午节的期待和渴盼,就伴随着苇叶的渐渐长大越来越浓郁。每天只要路过苇塘,就要将那苇叶多看几眼,天天盼着芦苇早日放叶,快快长大。那时候,我的家乡有很多的苇塘,妈妈就在从生产队干活回来的时候,利用路过苇塘的机会穿着胶鞋到苇塘里掰些苇叶子,那时我们都管掰苇叶叫做打粽叶。

打粽叶要穿胶鞋下到水里,因为苇塘里难免有很多的玻璃碴子或是碗碴子,不穿胶鞋就会把脚扎破。那时候,过端午节不光能吃上香甜可口的粽子,还能敞开肚皮,放开量吃上平时无法吃到的鸡蛋。更具诱惑的是,那平时难得一见的鸡蛋,庄稼院平时养的那几只鸡,每日下的蛋都要攒起来交到供销社去,要达任务,用它换来几个零花钱。余下来的也要攒起来卖掉,买油、盐、酱、醋、针头线脑什么的。即使是在我们过生日的时候,妈妈也只是偷偷地煮两个鸡蛋给我们吃,让我们象征性的吃一回鸡蛋,滚滚运气,讨一个吉利。那时候还千叮咛万嘱咐,别让其他孩子看见,省得打仗。

在那个年代,平日里肚子总是缺荤少腥的。一日三餐,苞米面高粱米能填饱肚子就算是好日子。只有过年过节时,才能有机会大吃一顿,开开荤,改改馋。一年之中只有这一天鸡蛋才能随便吃。那一盆煮好的鸡蛋放在饭桌上让我垂涎欲滴,恨不能一口都吃进肚里。那时,我们总是把红皮鸡蛋收起来几个,留着以后慢慢吃,以使节日的欢乐多延续几天时间。上学时,我们就会带几个煮熟的鸡蛋,然后和别的小伙伴比赛顶鸡蛋玩,谁的鸡蛋被顶破了谁就输了,玩的乐此不疲。所以,我对端午节就很向往,印象也相当深。

每到端午节来临的日子,妈妈总是早早起来,给我们兄妹几个系五彩线,挂一小串小饰物等等。挂了这些,能避邪,这一年都不怕疾病毒物侵蚀。系了五彩线,就预示着一年平安吉祥,不会遭到蛇咬。因为家乡地里有很多的蛇,那冷血的爬行物真很可怕,看见它长得很丑陋就很瘆人。所以,每到端午节来临时,我们都很乖的等着妈妈给系五彩线。给我们系完了五彩线,妈妈就到院子里折几枝桃树枝,桃树枝还带着晶莹的露珠。那树枝上的小毛桃一嘟噜一嘟噜的,绿莹莹的就像一串串珍珠一样,看着那么的舒服养眼。妈妈就把桃树枝插到房门的门框上,说因为桃树枝是避邪的,插了桃树枝,就可以逃过一切灾难。桃的谐音就是逃,家乡人很讲究这些。门上插完桃树枝后,妈妈就把采来很多的艾蒿插在房檐上。艾蒿的清香味是那么的浓郁,随着微风的飘动,丝丝缕缕直沁人的心脾。房檐插上了艾蒿,便可以不招蚊虫,这样就可以安安心心的过一个夏天了。

早在过节前几天,妈妈就到池塘里掰回棕叶,回到家就用大铁锅把掰来的棕叶烀上,那棕叶清香就丝丝缕缕地扑鼻而来。闻到那令人垂涎欲滴粽子叶的清香,就令人抓心挠肝的直咽唾沫。那时候,我们总是围在妈妈的身边,盯着妈妈的手中正在包着的粽子。只见妈妈娴熟把几片棕叶排在一起,然后卷成一个圆锥形的筒状,再把粘米从大盆的水里捞出来装进棕叶里,双手那么一缠,用马兰草灵巧的那么一系,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好像是一转眼的功夫,大盆中包好的粽子就堆得小山一样高,足够我们吃好几天的。那时候,觉得粽子是天下最好吃的东西,总也吃不够。现在,连在冬天想吃粽子都不算稀奇了,各种风味的粽子摆满了超市的柜台,却怎么吃也吃不出那时那种香甜的感觉来。孩子们早就不爱吃粽子了,他们只爱吃汉堡包和肯德鸡之类的洋快餐,对吃粽子是不屑一顾的。现在的妈妈们也不再那么热衷于包粽子了,端午节的气氛就淡薄了许多。每年端午节来临时,几乎家家户户都象征性的买上一把艾蒿,或一枝桃树枝,插在门框上,再给孩子系上一股五彩线就算完事,大街上几乎闻不到那诱人的粽子浓郁的味道了。

这些年,随着各种洋节不断的侵入,从圣诞节到情人节,愚人节以及林林种种的洋节,弄得人们从老到少一窝蜂的追风媚外,连自己的春节都过得没有了心绪,好像只有过洋节才时髦。很多传统的节日都被人们忽略了,或是被放弃了。特别是端午节,很多的人早就不把它当成什么节日了。在我们北方,既不能有划龙舟的热闹激情,也没有人把端午节和伟大的诗人联系起来,更没有把端午节和我们国家民族的节气联系起来。每年的端午节就越过越疲乏,端午节的节日味道越来越淡了。

现在的生活好了,人们改善伙食再也不用等到过节时胡吃海塞了。面对着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之类的接踵而至,我却独钟情于端午节。我怀念粽子飘香那浓郁的节日氛围。我知道,这些年我们的生活是好了很多,但是我们也丢失了很多宝贵的东西,包括我们的端午节。我对妈妈包的粽子情有独钟,更兼那对伟大诗人屈原忧国忧民情怀的无限的想念。

端午节情思,总是萦绕那飘荡在大街小巷浓郁的粽子清香中,端午节总是让我难以释怀。

浓情端午汇编(汇总13篇)篇十一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始于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xx多年历史。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中国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中国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中国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我们中国真不愧是一个文明古国,一个端午节都有如此深厚的意义。

浓情端午汇编(汇总13篇)篇十二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浓情端午汇编(汇总13篇)篇十三

走进校园,快乐童年。商城路小学红领巾广播站现在开始广播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了解关于端午节的知识。

端午节,又被人们称端阳节、端五节。民间最流行的叫法是“五月节”和“棕子节”。那为什么叫端午节呢?原来,“端”在这里就是开始、开头的意思。“五”和“午”在古代是可能通用的。古人认为,“五”是阳气始盛之数,因此五月的第一个逢五日就叫“端午节”,也称“端阳节”。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可多了,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了重要职务。因为他主张坚决对抗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还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极了,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精神的诗篇,最有名的是《离骚》。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怀抱石块,跳进了汩罗江。

端午节又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

同学们,记得有一位哲人这样说过:假如你拥有大地,你就成为一个农民;假如你拥有羊群,你就成为一个牧人;假如你拥有厂房,你就成为一个企业家;假如你拥有的不是金钱和财富,而是选择的机会,那你就是一个真正的富翁。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才是真正的富翁,因为我们有朝气有活力,拥有许许多多的机会。

我们汇聚在大泊中心小学,作为泊小的一份子,我们自豪,我们骄傲。在这里,我们发展自己的个性,培养着自己的能力。

同学们,勤奋出天才,这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它永远激励我们不断地追求、不断地探索。

期末考试就要到来,让我们努力学习、刻苦拼搏,认真复习、认真总结,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相关范文推荐

    公司内勤员工个人工作总结(专业19篇)

    在工作总结中,我们可以回顾自己在这个月的工作目标,评估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了更好地展示月工作总结的形式和内容,以下是一些典型案例供大家阅读。客观地表述任务完

    文明上网伴我行(汇总13篇)

    优秀作文是一种通过文字来记录生活、表达情感和传播思想的方式,它承载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思路和灵

    希望时间停留在那一刻(汇总16篇)

    优秀作文是通过精确的描述和细致的观察描绘出真实的情感和情景,并通过深度思考展现出作者的独特见解。小编为大家精选的这些优秀作文范文,无论是题材的选择还是表达的方式

    陕西传统文化英语(通用18篇)

    英语学习的目标不仅仅是取得高分,更是要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在互联网时代,学习英语可以有更多的途径和资源,以下是一些学习英语的网络资源和工具。

    最新童年的苦与乐读后感范文(16篇)

    写读后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回顾作品的内容,提取关键点,反思自己的心情和思考,从而形成一个独特而有价值的个人观点。以下是一些具有不同风格和主题的读后感范文,它们展

    春的语文教案(优秀18篇)

    教学工作计划是为了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和目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在备课和教学中参考和借鉴。这是一篇描写夏天生活的抒

    粗心大意的读书迷自我介绍范文(22篇)

    自我介绍是向别人说明自己身份、背景、特长等情况的一种方式,可以促进交流和建立信任关系。我想我们都需要学习如何进行一次成功的自我介绍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自我

    班级图书角借阅管理制度大全(19篇)

    规章制度可以为员工提供明确的工作指导和参照,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了解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和写作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管理挑战和问题。一、一二年级由图书

    假如我是孙悟空的四年级(模板17篇)

    优秀作文可以展现作者的才华和创造力,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系列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写作的灵感。假如我是孙悟空,我会惩恶

    学校花园小学生(通用17篇)

    学校是社交的平台,学生们在这里结交朋友和建立人际关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总结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暑假我去过很多地方,但留给我印象最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