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2篇)

时间:2023-12-15 作者:文锋

教学计划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它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系统规划和组织安排。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编写的三年级教案范文,共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北京版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2篇)篇一

我的思考:

没打算把《夸父追日》当成一篇略读课文来教。

《夸父追日》是一个神话故事,当然要引领学生领略神话想象的神奇,如夸父形象之伟岸,奔跑速度之快,喝水之多,等等,不一而足。

但仅仅止于此吗?阅读神话,如不能指向自我内心,不能从中汲取人性的力量,也就丧失了现实意义,仅剩躯壳,丢失了灵魂。

或者,可以把《夸父追日》看作一个寓言,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读出自己,读出自己心中的太阳,读出自己的追日之旅。

自然,这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有点难。我潜心研读文本,并最终把文本读成了两个字——巨人。取其零星,组合成形体的巨人。再走进夸父的内心世界,感受思想的巨人。最后通过夸父英勇顽强地追日之旅,领略行动的巨人风采。三个梯度,或可使学生的认识困难转化为对自我认识的一种挑战。我选择了这种操作策略。

而夸父倒下后,太阳正在虞渊落下去,把最后几缕金色的光辉洒在夸父的脸上,伴随落日画面的四组回放镜头,便成了追日之旅中悲壮的华美乐章。

【学习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潜心读文,交流阅读感受,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

3.体会夸父追日的执著、奉献精神,从中汲取人性力量。

【教学重点】在教师指导下潜心读文,交流阅读感受,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从中汲取人性力量。

【教学难点】感悟夸父追日的执著、奉献精神,从中汲取人性力量。

一、高楼并非平地起——勾连旧知。

课文大家都预习过了。预习时,有没有想到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

预设:1、《盘古开天地》。

2、《和时间赛跑》。

3、《太阳》。

二、取其零星,组合巨人——形体的巨人。

2、初读课文,划找从哪些词句可见夸父的巨人形象。

3、取其零星,组成巨人。

三、思想决定行动——思想的巨人。

我们说夸父是个巨人,仅仅是因为他个子比我们高大吗?出示句子,指名朗读。(读出自信)。

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

四、只想不做,那是空想——行动的巨人。

只想不做,那是空想。夸父不但是思想的巨人,更是行动的巨人。重点研读:

1、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他一直追到虞渊,也就是太阳落下去的地方。

2、一团又红又亮的火球,照着他的全身,他无比欢喜地举起两条巨大的手臂,想把这团火球抓住。

3、又渴又累的夸父终于倒下了。这时,太阳正在虞渊落下去,把最后几缕金色的光辉洒在夸父的脸上。

落日画面,镜头回放:

镜头一:立志。

镜头二:追日。

镜头三:抓日。

镜头四:倒下。

4、播放夸父追日音乐。

5、夸父,你遗憾吗?

夸父,你后悔吗?

6、夸父临死前的奋力“一抛”,都抛出了什么?

引读末段,交流。

7、小结:(师生合作,连起来说说全文大意。)。

五、追本溯源,两千年的穿越——感受古文的魅力。

出示: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六、阅读神话的现实意义——读出自己。

【课文内容】。

《女娲补天》的想象多么神奇啊!《夸父追日》讲的是另一个神奇的故事。我们来读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再交流一下从故事中想到些什么。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名叫夸父的巨人。他看见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在西方落下,接着就是漫长的黑夜,直到第二天早晨太阳才又从东方升起。夸父心想:“每天夜里,太阳躲到哪里去了呢?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

于是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他一直追到虞渊,也就是太阳落下去的地方。还没等太阳落下去,夸父就追到了。一团又红又亮的火球,照着他的全身,他无比欢喜地举起两条巨大的手臂,想把这团火球抓住。

就在这时候,夸父的喉咙干得直冒烟。他实在是太渴、太累了。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河里的水。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口渴。

夸父又向北方跑去,想去喝大泽里的水。那大泽,又叫“瀚海”,有上千里宽。他还没到大泽,就像一座大山颓然倒了下来,大地和山河都因为他的倒下而发出巨响。这时,太阳正在虞渊落下去,把最后几缕金色的光辉洒在夸父的脸上。夸父遗憾地看着西沉的太阳,长叹一声,便把手杖奋力向前一抛,闭上眼睛长眠了。

第二天早晨,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金光普照大地的时候,昨天倒在原野的夸父,已经变成了一座大山。山的南边,有一大片枝叶茂密、鲜果累累的桃林,那是夸父的手杖变成的。树上味道鲜美的桃子,给追寻光明的人解渴,使他们精神百倍,奋勇前行。

北京版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2篇)篇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本课15个生字及其所组成的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准备:

1.要求学生回忆学过的童话故事,熟读课文,了解作者的一般情况;

2.教师需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渲染学习气氛,带领学生进入神奇的童话世界;

3.需制作反映课文主要内容的课件。

一、引入课题,燃起欲望。

1.揭示课题。同学们,当夜晚仰望天空时,我们看到在那正北方,有排列成斗形的七颗星,像七颗钻石,闪闪发光,这就是大熊星座,又叫北斗星。(课件演示大熊星座)同学们,你们可知道这七颗晶莹闪亮的、玲珑剔透的星星是怎样来的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世界,认识一个与你们同龄的小姑娘,了解在她身上发生的一个奇特的故事。

(“兴趣是的老师。”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一下子就调动起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点燃起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学生分组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通过自读课文,你体会到了什么?

板书:爱。

(通过自读,学生对课文内容获得一个整体的感性认识,了解小姑娘的爱心。)。

三、自主合作,精读课文。

1.课件演示旱灾的情景。

2.结合课件理解重点词语“干涸”、“干枯”“焦渴而死”等,并体会旱情之重。

3.这是一个干旱之年,此时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在焦急、饥渴地寻求一样东西。

课件出示:水!水!水!

水就像()一样宝贵!

4.指导朗读。

(第一段的环境描写通过“所有”和三个“都”字说明旱情的严重,告诉人们:水,已经成了生存之水,生命之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原因。在课件演示的过程中,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旱灾的严重以及人们对水的强烈渴望,为后面感悟小姑娘奉献爱心打下了伏笔。)。

5.分组合作,研读感悟。

下面请大家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课文,思考。

(1)小姑娘的爱心行动有哪几次?她的水罐又神奇在哪里呢?

(2)作者想歌颂什么?你读了课文后有哪些感想呢?

6.在充分自主研读、合作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学生汇报交流,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教师作适当点拨。

(1)读懂小姑娘对妈妈的爱心。

细读小姑娘为母亲找水的情节,圈出感人的词语来。抓住关键词语“一天夜里”、“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喜出望外”来体会。还可以让学生来猜测一下:小姑娘找不到水,心情是怎样的;累得倒在地上睡着了,会作什么样的梦,发挥你的想象,说说梦中的情景。

(板书:孝心感天)。

(2)读懂小姑娘对小狗的怜爱。

抓住重点句子“她匆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狗……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来引导学生理解。

由于爱,当她绊倒时,罐子里的水一点儿都没有洒掉。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让小狗舔,小狗变得欢喜起来。小姑娘自己舍不得喝水,却倒给小狗喝,这是小姑娘对小狗的爱。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这里可让学生表演小姑娘喂水时的动作、神态、语言,以感悟小姑娘对小狗的怜爱。

(板书:爱心如银)。

(3)体会母爱的伟大。

抓住母亲说的话“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来体会母亲病得“就要死了”却不肯喝水,把水让给小姑娘喝,这是写母亲对女儿的爱。由于爱,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

(板书:母爱似金)。

(4)读懂小姑娘对路人的博爱。

(板书:博爱普照)。

7.指导朗读2—5节。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此教学环节力求让学生在充分研读的基础上,自主感悟,自觉内化,真正懂得文本所承载的价值内涵,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人格熏陶。)。

四、品读课文,内化感悟。

《七颗钻石》通过一个小小的童话故事,寄托了一个道德期盼:要尽量地为别人着想。我们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小姑娘纯洁可爱的形象;要透过“喜出望外”“真想……但……就赶紧”“咽了一口唾沫”等词语,感受小姑娘美好的心灵。全班齐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

五、拓展延伸,积累语言。

1.引导学生想象,充实下面句子。

清澈而新鲜的水流,不断地从小姑娘家门前的水罐里流出来,流到________、________。

有爱的地方,就会_________。

2.你读了这个故事后有哪些感想呢?把你感受最深的写下来,读给老师、同学、父母、朋友听一听。

(感悟、体验诚可贵,迁移、运用价更高。此环节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再创造,自主地进行语文实践活动,这对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大有益处。)。

六、升华爱心,寓德于教。

(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就像这首歌中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希望这个爱的故事、这首爱的歌曲,永远留在你们的心里。愿你们都能成为充满爱心的人,相信拥有爱心会让你充满神奇的力量。

总评。

这篇教学设计紧扣一个“爱”字,突出一个“读”字,强化一个“陪”字,实践一个“学”字。三读课文,各有侧重,先整体感知后部分研读,先感悟内容后积累语言,先课内学习后课外延伸。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人格熏陶,真正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北京版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2篇)篇三

一、说教学设计:

我们设计这节课的出发点是以情感为主线,因为这篇课文情节比较简单,但内涵却比较深,应引导学生去了解旱灾的严重,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在课前谈话时,我利用学生对童话的喜爱,通过丰富多采的画面唤起学生的记忆,感受童话的美好和神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中,通过理解词语“干涸、干枯、焦渴”的丰富内涵,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旱灾的严重性,为下文的学习起到一个铺垫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情感。而在第二自然段的学习中,紧紧抓住“最感动你的词语或句子”,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让情感在课堂上流淌,让课堂充盈着浓浓的人文情怀。教育家吕型伟先生曾意味深长地指出: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新课程也要求我们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

二、说教学理念:

1、重视基础知识。

语文毕竟是一门基础学科,教学中还是应该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我主要从这三个方面来体现:一是字词教学,既面向全体,又关注个体,同时还能突出重点。比如“唾沫”一词的读音比较难,我就让学生来发现,并及时纠正,达到以点盖面的目的。二是对课文主要内容的归纳,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没有足够的语言概括能力,但我们应该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课文主要内容的归纳,而后来出示的填空是考虑到中下的学生的.学习能力问题,这样做可以让全体学生都得益,当然,我也有分层要求,会说的还是按照自己的来说,不会说的就可以依托填空来说一说。三是课堂作业的设计,这一题其实是对“干涸、干枯“这一对近义词的辨析,是对本节课中所学内容的复习巩固。

2、落实语言文字。

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是学习语文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抓住语言文字展开教学,也就使我们的语文课更有语文味了。在第一、二两个自然段的学习中,我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理解语言,经历学习语言的过程,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学生自主地学习,自主地感悟。

在落实语言文字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四种方法:

(1)直观画面刺激。

比如在理解“干涸”和“干枯”这两个词时,我在学生自悟的基础上,利用图片冲击学生的视觉,让他们看着画面再来说说自己的感受,此时学生地感悟就比较到位了,明白了旱灾真的很严重,什么地方都没水了,大地都裂开了很大很大的缝。

(2)引发想像。

想像可以使文本厚实起来,又因为童话本身最大的特点就是丰富的想象力,所以在感受小姑娘的“累”时,我让学生想像“她可能都找了哪些地方?”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发现学生真的很会想,从而使得“哪儿”这个词得到了充分的理解。

(3)联系生活实际。

“教学是一种唤醒”,我们应该调动学生已有的、积累的知识经验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如在理解“焦渴”一词时,我就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谈谈“渴”的感觉,再来想像“焦渴”又是怎样的程度,进一步明白旱灾之大,旱情之严重。

(4)朗读加深体验。

朗读可以使课堂变得生动起来,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能达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以读明义”的境界。像在句子“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的理解中,我没有让学生去说,就是用读来理解,“以读带讲”,在读中感受那份惊喜、高兴、喜出望外。又比如在“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我让学生边读边悟,感受小姑娘的爱心和坚强的毅力。

尽管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打磨,也融合了很多优秀老师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教研室徐老师两次来听我的试教并作指导,真的很感谢,我们学校的何校长,她是全程参与了这节课的打磨,让我非常感动,还有我们学科组的全体老师们。

北京版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2篇)篇四

1、(出示课件)。

师:你看,晴朗的夜空明月高悬,引人遐想,看到月亮你会想到哪些故事?

生:嫦娥奔(ben)月。

生:嫦娥奔月。

师:大家一起说。

生齐:嫦娥奔月。

师:真好,想到嫦娥奔月。你想到了什么?

生:吴刚砍桂树。

师:吴刚伐桂,好。

师: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北斗七星)。

生:北斗七星。

师:北斗七星,斗是什么意思?

生:勺子。

生齐说:北斗七星。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导阅读方法。

师:几个自然段?

生:四个。

师:(指名读)。

生:旱灾。

师:这个旱灾有多大?请你来说,读完了你就知道了,有多大?

生:可能会影响到全世界。

师:影响到全世界。你看课文里提供的信息有什么?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旱灾有多大?

生:全地球都遭到了旱灾。

师:这上面写了是全地球都遭到了旱灾。旱灾到底严重到什么程度?

生:让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师:许多人和动物都怎么样?

生:焦渴而死、渴死了……。

生:焦渴而死。

师:什么是焦渴?

生:就是水没有了,他们就很口渴。

师:你说的还是口渴,现在说焦渴。

生:焦渴就是因为没有水渴死了。

师:对,因为没有水焦渴而死。焦渴什么意思? 。

生:焦渴而死就是渴得受不了而死了。

师:渴得哪里受不了?

生:渴得嘴巴受不了。

生:全身都受不了了。

师:全身都受不了了,首先是嗓子里怎么样?渴得怎么样?

生:说不出话来了。

生:焦渴而死。

师:所以,“焦”和“渴”的意思并不一样。这是说旱灾严重的程度,接着说。

生:所有的水井和河流都干涸了。

师:好,所有的水井和河流都干涸了。老师要写一个词,你们猜写哪个词?

生:干涸。(板书:干涸)。

师:这么聪明。老师又要问什么?

生:干涸是什么意思?

师:没错。(众笑)谁来回答?

生:干涸就是一滴水都没有了。

师:就是没有水了,就是水都干了。我们口语说河里边都干了,这叫——。

生:干涸。

生: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

师:好,你说我该写什么词?

生:干枯。(板书:干枯)。

师:什么是干枯?

生:干枯就是这个东西已经干了。

师:什么东西干了?

生:草木和丛林都干了。

师:花草树木都干了,叫什么?

生:干枯。

生:干涸。

师:丛林、花草没有水分了,蔫了,没了,那叫“干涸”吗?那叫——。

生:干枯。

生:明白了。

师:你看这个干旱大不大?(在“大”字下加着重符号)请你读——(指大屏幕)。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为了说明旱灾之大,后面说了几个意思?

生:三个。

生:不行。因为,如果水井和草木从林后干枯的话,人们以前就有水喝。但是……。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三、运用方法,学习阅读。

生:水罐。

师:什么样的水罐?有水吗?(板书:空水罐)。

生:没有。

生读“一天夜里……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师:这是水罐的第一次变化,空水罐变成了什么?

生:满水罐。

师:变成满水罐,神奇在哪儿?原来——。

生:空的。

师:现在是——。

生:满的。

师:装满水的水罐。(板书:装满水)装满了什么样的水,读——。

生:清澈新鲜。

师:对,清澈新鲜。(板书:清澈新鲜)“新鲜”大家都理解,什么是“清澈”?

生:清澈的意思就是可以看到水罐的底。

师:说明水很——。

生:透明。

师:透亮,透明,这叫什么?

生:清澈。

师:所以清澈和新鲜的意思又不一样。读这个词。

生齐读。

师:再读。

生再齐读。

师:原来是空的,现在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小姑娘感到意外吗?

生:感到。

师:一个词点出了意外,只有一个字,哪个词?

生:“竟”字。

师:如果“竟”字换成别的词,意思还通,换哪个?

生:如果。

师:如果,行吗?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换成什么?

生:应该是“却”。

师:“却”是转折,还没有意外的意思。比“却”还好的,你来。

生:竟然。

师:行不行?

生:行。

师:好了,还有吗?

生:居然。

师:可不可以?

生:可以。

师:竟、竟然、居然,这三个词的意思都差不多,都表示在自己的——。

生:意外。

师:意料之外,现在一位同学读,读出意料之外,读出惊奇、惊喜。

生读:当她醒来……。

师:原来罐子里有水吗?

生:没有。

生读,比上次更有感情了。

师:真好。大家一起读。

生齐读。

师:这是第一次变化,接着谁来读?

生读:小姑娘喜出望外……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

生齐说:喜出望外。

师:喜出望外。(板书:喜出望外)老师写这个词,你说什么是喜出望外?

生:就是特别高兴的意思。

师:那就是“喜”。

生:欢喜。

师:对了,“出望外”怎么解释?

生:“喜出望外”整个的意思就是欢喜的都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了。

师:然后匆匆忙忙地走,最后因为小狗绊倒,她以为洒了,结果——。

生:没洒。

师:神奇在什么地方?

生读句子。

师:你又读了一遍句子,自己的话,神奇在哪儿?

生:这次变化神奇在水没有洒。

师:水没有洒,而且怎么样?

生:而且罐子还端端正正地放在地上。

师:她以为罐子应该倒了,但是没有倒,这里有个词叫什么?

生:端端正正。

师:老师写这个词——端端正正,(板书:端端正正)你在底下想什么?

生:我想到站应该站得很端正,坐应该坐得很端正。

师:你想到了你站应该站端正,好。端端正正什么意思?

师:“端”和“正”是一回事吗?

生:是。

生:明白了。

师:“端”是又直又正,这样组成一个词,读这个——。

生:端端正正。

师:她以为应该倒,但是罐子端端正正的,这是神奇之一,神奇之二是什么?, 。

生:神奇之二在于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 。

师:神奇在哪儿?听老师读。老师强调的是什么?

生:满满的,没有倒出一滴水。

生:不一样。

师:老师强调的神奇之处是什么?

生:端端正正。

师:那是刚才那个词语。

生:老师强调的词语是“还是”。

师:就是装的水原来是满的,现在怎么样?

生:也是(还是)满的。

师:依然是满的,一滴水都没有洒。这是第二次的神奇之处,明白吗?

生:明白了。

师:所以读课文要仔细理会。大家齐读这句。

生齐读句子。

师:这才读出了味道。第三次神奇,谁来读?

生读句子。

师:神奇在哪儿?

生:罐子变成银的了。

生:银的。

师:一起读这句。

生读句子。

师:这次读得好,再往下。

生读:小姑娘回到家……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师:你说这次神在哪儿?

生:这次神在原来水罐是银的,现在又变成了金的。

师:质地的变化,对吗?这是神奇之一,还有。

生:神奇之二是水罐在一瞬间就变成了金的。

师:好,你说什么是“一瞬间”?

生:就是很快的,当你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

生齐读这个句子。

师:真好,再往下。

生读:这时……。

师(打断):这儿没读好,突然——读。 。

生继续读:突然……。

师(再打断):听老师读,突然从门外……你再读。   。

生接着读。

师:你感受到了神奇在哪儿?

生:它的神奇之一在于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

师相机画箭头从“金”指向课题。

生:它的神奇之二是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水流。

师:涌出什么?(板书:涌出水流)。

生:涌出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师:这是神奇之二,接着说。

生:它的神奇之三是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生:水罐。

师:现在,这就是这个水罐(拿起茶杯),谁来做演示,这个水怎么出来? 。

生上台演示,手伸进杯子,再拿出来往外往下。

生(上台边演示边解说):是这样直的往上出来。

师:直的往上出来,一直到上面,是吗?这叫“涌出”吗?

生:可以啊。

师(摇头):比“涌出”更确切点,叫什么? 。

生:冲出。

师:还可以换什么词?

生:喷出。

生:冒出。

生:不对。

生齐读句子。

师:神奇吗?

生:神奇。

四、体会情感,感受爱心。

生:不会。

生:哈利波特。

师:哦,小魔法师。

生:那些专门会变魔术的魔法师。

师:魔法师,好,非常好。还有什么?

生:神仙。

师:神仙,对吧。

生:是爱。

师:是爱,好。我们现在说一个人物。

生:是仙女。

师:是仙女,这个很美。

生:是天神。

生:是上帝。

师:不说了,一定有很多答案。我们赞成哪一个比较美的?

生:神仙、仙女、哈利波特……。

生读第一个情景。

师:好,就读到这儿,下面是你们帮助她。请问你被她什么感动了?

生:我被她对妈妈的爱而感动。

师:详细点,哪儿写对妈妈的爱,你感受到什么?

生:我从“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感受到我应该帮助她.

师:应该帮助她,她渴吗?但是这个时候她怎么样?

生:这个时候她还在为母亲找水。

师:于是你被感动了。

生:我从她夜里找水被感动了。

师:你读得就更仔细了,看的更认真了。她不是——。

生:大白天去找。

师:而是——。

生:而是又冷又淡淡的月光去找。

生:找水。

师:于是你被——。

生:感动了。

师:真好。

生:我从“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感动了。

师:这个“哪儿”怎么能感受到对母亲的爱?

生:她找遍了每一个角落,可是都没有找到水。

生齐读第一次变化。

生读第二个情节。

师:请你们发表感受。

生:我从“小姑娘喜出望外……”这里面的“赶紧”体会到小姑娘对妈妈的爱很深。

师:她自己渴吗?

生:渴,但是她要把世界上唯一的一罐水给妈妈喝,难道她不爱妈妈吗?

生:匆匆忙忙。

师:你从这个词体会到了小姑娘对妈妈的爱。匆匆忙忙不只是快,什么是“匆匆”?

生:匆匆就是很急的意思。

师:没错,忙忙呢?

生:就是很忙的意思。

生:匆匆忙忙。

师:真好,说的太好了。你们都被感动了,于是一起来帮助她,读——。

生齐读:她以为……。

师:都是你们给施的魔法,是不是?再往下,还请你来读(台上的女孩)。

生读情节三。

师:她自己舍不得喝,给小狗喝。

师:就不会给小狗喝。

生:她却往手掌里倒了一点水。

生:不是。

生齐读:当小姑娘……。

师:真好,这个小姑娘也非常感谢你们这些哈利波特。继续读。

生读情节四:。

师:这次不是小姑娘感动了你,是谁感动了你? 。

生:我觉得“反正”的意思就是快要。

师:不是快要。

生:我觉得反正的意思就是肯定。

生齐读:就在这一瞬间……。

师:真好。继续读下去。

生读情节四。

生:我从“过路人”体会到小姑娘非常有善心。

师:怎么从“过路人”就体会到呢?

生:因为这是她自己讨的水,为什么要给过路人喝呢?

生齐读:这时突然……水流。

生:爱。

生:女儿对母亲的爱。

师:女儿对母亲的爱,子女对父母的爱。那么她给小狗水,这是什么爱?

生:人对动物的爱。

师:人与动物、植物、自然的爱。她给过路人水这是对谁的爱?

生:这是对他人的爱。

生:小姑娘。

师:她口渴了,咽唾沫了。

生:小姑娘的妈妈。

师:小姑娘的妈妈生命垂危。

生:那个过路人。

生:那只小狗。

师:看第一自然段提示一下。

生:植物也需要水。

师:动植物都需要水。

生:河流那些也需要水。

生:把水舀一勺到井里,井马上就满了。

师:这个故事还可以有神奇的想象,请你课后再想想作为这故事的结尾。

北京版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2篇)篇五

《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一次地球上发生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神奇的变化,最后从水罐里跳出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个童话表达了作者美好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本文情节简单,但包含的内涵很深刻。围绕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本课的教材特点,我计划安排两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第一课时自主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学习生字,读通读顺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致内容,学习课文第一段。第二课时精读品悟课文,在品味语言中感受文本蕴含的教育意义。

根据新课改的精神和教材内容的特点,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上设计了教学目标:

在知识目标上,认识本课8个生字,正确认读10个生词,理解“喜出望外”的意思.

在能力目标上,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在水罐一次一次变化中体会到互相关爱、乐于奉献的美好情感。

在情感态度目标上,体会爱心对别人及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是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主动获取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引领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和学生一起去感悟课文,通过生动活泼的读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生活、实践经验。在读中识字、写字,积累语言、感悟语境。让全体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整个学习活动。根据教材的特点,我拟定以下教法:直观教学法,以读代讲法,读中感悟法等。

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而尤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因此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我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文识字,利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练生字,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感情朗读。使学生不但领悟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读、说、思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二)讲读课文。

1、师:同学们打开书80页,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勾画新认识的词语。

2、检查生词掌握情况。

(1)开火车读生词。

师:大家真踊跃!好,咱们开启一列小火车吧!1。

(2)指导“罐、忍”两个生字。

师:同学们把生词读得这样好,老师奖励你们一则谜语:心上有把锋利的刀。(忍)。

师:对于这个字你有没有提醒大家注意的?

师:大家再观察其他的生字,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

(生说哪个字就指导哪个字。引导生说出记忆的好办法,适时书空。)记忆生字有很多好办法,课下让我们再去交流。

3、指生分段读课文。

师:大家对生词掌握得这样好,相信课文读得也一定不错,请你们推荐四名同学读课文。好!我们比一比,看谁听得最认真,谁读得准确。

4、整体感知课文。

师:同学们,你们都是那么专心致志,真好!听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生自由回答。抓住水罐很神奇,会变化适时板书:

空木水罐――装水罐――银水罐――金水罐――七颗钻石。)。

5、谁能用自己的话来复述一下课文内容呢?

(三)深入学习课文。

1、首先我们来看看第一自然段,大家一起读一下,再看看有哪些词引起了你的注意呢?

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说明地球上已经没有水源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说明了当时动植物和人都会因为缺水而死,因此让学生认识水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复习生字词(小黑板出示)。

焦渴而死清澈新鲜劳累竟然哀伤舔水反正。

涌出喜出望外匆匆忙忙递给忍住凑上去咽唾沫。

二、学习课文。

(一)导入:同学们的生字记得真熟,上节课我们简单学习了课文,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课文吧!(学生朗读)。

1、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内容。

(生自由回答。抓住水罐很神奇,会变化适时板书:

空木水罐――装水罐――银水罐――金水罐――七颗钻石。)。

2、师:水罐会变,真神奇!请同学们赶快到课文中找一找,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水罐特别神奇?请你勾画出来。

3、小组讨论、交流体会。

师:找出来的同学可以和你的小组同学共同交流交流。(师巡视指导。)。

4、师生交流。(随机播放课件)。

(1)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师:多神奇呀!谁能再读一读。(生读)小姑娘寻水那么辛苦,都累得晕倒了,醒来突然发现了水,她的心情会怎样?(喜出望外)。

(指导理解“喜出望外”的意思,再读体会。)。

就带着这种心情,谁再来读一读。(多找两个学生读。)。

师:读了这些句子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生再体会读。

师:谁能接着往下说,还有哪很神奇?

(2)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

师:摔了,水竟然没有洒,真神奇!还有神奇的吗?

(3)“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儿水……水罐变成了银的。(适时指导学生读出来,体会小姑娘对动物的爱心。)。

(4)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体会到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抓住机会让学生读出来,启发学生母爱的伟大。)。

师:“一瞬间”多长时间?(眨眼间、霎时、一刹那)。

师:是呀!就在妈妈说完话的这一瞬间,水罐变成金的,你能再读一读妈妈说的话吗?生读。

师:听了她的读你感受到了什么?生读。

师启发:同学们如果你就是那个小女孩,端着妈妈舍不得喝下的水,你最想对妈妈说什么?

(5)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师: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宝贵的钻石,太神奇了!它是在什么情况下跳出来的?生读。

师:听了她的读你有什么想说的?

(体会小姑娘的爱心、善良,启发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动。)。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师读“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清澈又新鲜的水流。”)同学们请睁开眼睛,你的眼前浮现出一副怎样的画面呀!

(6)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师:神奇!钻石怎么会变成星星呢?

(三)总结扩展。

师:一个孩子把爱不仅给了亲人,还给了自然界里的一个小动物,甚至一个陌生人,那这样的爱是又是什么样的爱呀?(伟大的爱、无私的爱……)。

师:对这就是广博无私的爱!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爱,水罐才最终会跳出七颗钻石,变成星星升到天上,让这爱永远在空中闪烁。现在老师从你们的眼神中看出,你们被小姑娘的爱心感动了。在生活中,你可能给过很多人爱,也感受过别人的爱,你能用一件事简单地说一说吗?生谈。

(四)赠送格言。

听了大家的谈话,我很受感动,你们和文中的小姑娘一样,都是有爱心的孩子。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三位朋友《七色花》、《卖火柴的小女孩》和《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其中《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是我国九岁的刘倩倩写的一首诗。诗中写到“我要把蛋糕和棉衣都送给她,你要知道她是谁,就请问安徒生爷爷,她就是卖火柴的小姐姐。”《七色花》和《卖火柴的小女孩》就留做大家课下阅读,相信在读完这两篇童话,你会对爱有更深的感悟。

有一首歌中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师生一起读)“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请大家记住这样两句话。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分为左右两部分,左半部分是围绕神奇的变化为主的语言文字线,右半部分是一条贯穿全文的思想线。纵观我的板书,做到了简洁精练。

北京版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2篇)篇六

家禽之中,最傲人的无过于鹅,同时最容易捉住的也无过于鹅。小编整理了《鹅》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鹅的叫声,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都是“轧轧”然的。但音调上大不相同。鸭的“轧轧”,其音调琐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鹅的“轧轧”,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其叫声的严厉,不亚于狗的狂吠。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用的;见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这在大体上也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这正是它的傲慢的性格的表现。我们走近鸡或鸭,这鸡或鸭一定让步逃走。这是表示对人惧怕。所以我们要捉住鸡或鸭,颇不容易。那鹅就不然:它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简直不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这表示它不怕人,看不起人。但这傲慢终归是狂妄的。我们一伸手,就可一把抓住它的项颈,而任意处置它。家禽之中,最傲人的无过于鹅,同时最容易捉住的也无过于鹅。

8、选文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描写白鹅的高傲(2分)。

9、在突出鹅的特点时,作者采用的是什么写法?其好处是什么?(3分)。

10、这两段文字蕴涵着作者对鹅怎样的感情?(2分)。

11、画线句子使用了。

的修辞手法,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一)8、叫声(1分)步态(1分)。

9、对比,通过对比可以鲜明地表现白鹅的高傲。(3分)。

10、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2分)。

11、比喻,既表现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又表现它傲慢的性格。(3分)。

北京版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2篇)篇七

一、理解"爱心"的神奇力量,学会关爱他人,成为能献出爱心的人。

二、了解童话作品夸张、想象的特点。

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四、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爱好。 。

教学重点 。

一、爱心的神奇力量。 。

二、丰富的想象。  。

师: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听一个动人的故事。

师:在这个故事里,爱心体现在哪里?爱心创造了什么奇迹?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的一篇关于爱心的童话故事。

师:我们小学都学过哪些童话?

师:你们喜欢童话吗?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世界。

师:了解列夫.托尔斯泰吗?

师(打出大屏幕)。

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生于贵族家庭,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等,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

师:我们看一下本课的学习目标。(投影)。

师:请同学们把课文大声地朗读一遍,要求能复述故事。

师:读完后同学们看到这篇课文没有生字,看看大屏幕上的这些字你会读吗?

师:(打出大屏幕)。

师:哪位同学能够把这篇童话讲给同学们和听听?

生复述故事。

师:他说得好吗?

师:他说得很好!

师:同学们现在带着问题听课文,然后在小组内讨论!

读一读 想一想。

1、童话中水罐和罐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2、这些神奇的变化是在人物什么行动后发生的?

生听课文--------------生讨论。

师:你们讨论有结果了吗?

生1: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

师:什么是变化过程?由……到……才是变化过程呢!

生1:水罐内 由无水变成有水。

罐内涌出水并且出现了钻石。

水罐  第一次由木做的变成银的。

第二次由银的变成金的。

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生1:小姑娘为她的母亲找水的时候睡着了,醒来时从无水变成了有水,接下来绊倒了,水罐从空中摔下,水一点也没有洒,水罐端正地放在地上,小姑娘倒水给小狗喝,水罐变成了银的,……水罐由银的变成了金的,小姑娘把水给过路人喝,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涌出了清泉。

师:小姑娘想喝水吗?

师: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1:“想喝个够”

生2:“咽了一口唾沫”

师:小姑娘把水让给小狗、母亲、路人喝,小姑娘充满了爱心!

师:小姑娘希望爱心普照人间,文中哪里能够体现?

生:越升越高……。

师:一起读一遍。

师:大熊星座就是这样形成的?

生:不是。

师:这是童话,什么是童话呢?

师:介绍童话,童话是……。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师:这篇童话也是借助夸张和想象的。

师:那现实生活中大熊座是什么样子的呢?(投影大熊座)。

生1:仙女送水。

恶梦 没有水。

生2:梦到小溪,把水带回家,母亲的病也好了,然后自己舀水喝!

生3:恶梦,一路上有渴死的动物、人,回头一看是漫天的黄沙!

生4:梦到上帝,上帝造井救活了人们,救活了母亲!

师: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她的目的是找水。

师:她充满了爱心,其实在我们的周围也有些充满爱心的故事。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

生3:家长把好吃的留给我们。

师:我们应该好好学习。

师:我们生活在爱的世界里,身边的人都在关爱着我们,我们充满了感动。我们学过的有一些诗句也是表达爱心的。

生1:《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亲情。

生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生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生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让我们在韦唯的《爱的奉献》中结束这一堂课。

北京版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2篇)篇八

教学内容: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20×3,200×3),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每位乘积不满十)(43×2),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两位数乘两位数》: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时间:8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5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四1~4题。

教学目标: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教学重点: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学过的口算方法。

口算下面各题:

40×460×530×3300×7200×8。

12×424×213×332×311×5。

自己选两题,说说口算方法。

二、新课。

1、提出问题。

(1)仔细观察例1图。

(2)请学生提出问题。

(3)从学生回答中选择例1的两个问题:

邮递员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2、探讨口算方法。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算式:

300×10300×30。

(2)小组讨论:怎样想出得数?

(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4)评价。

3、尝试解决问题。

(2)组织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在交流中品尝学习的乐趣。

4、探讨新的口算方法。

(1)出示:42×1023×3014×200。

请学生思考,讨论怎么算?

(2)组织交流,并由教师评价每种方法。

三、练习。

1、完成做一做的8道题。

(1)先由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总结,发现规律。

2、独立完成练习十四1~2。

3、解决实际问题:练习十四3~4。

第2课时。

教学内容:59页例2(估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下面各题:

40×1060×2030×40300×70200×80。

12×400240×2130×330×311×50。

2、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321868729535842。

选择几个数说一说是怎样求近似数的。

3、估算:

198×4305×6485×3182×5。

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的?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1)出示例2图:请学生仔细观察。你从图中了解到什么?

(2)把在图中获取的信息汇总,说成完整的一道题:

大会堂里共有18排座位,每排22个座位。有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得下吗?

2、探讨估算方法。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算式:

18×2222×18。

(2)小组讨论:怎样估算得数?

(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估算方法。

方法一:18≈2022≈2020×20=400。

方法二:18≈2022×20=440。

方法三:22≈2018×20=360。

(4)比较、评价。

3、尝试解决问题。

(2)组织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在交流中品尝学习的乐趣。

三、练习。

1、完成练习十四的第7题:

(1)先由学生独立计算;。

(2)集体订正,讲讲估算的方法。

2、练习十四第8题:

(1)学生认真读题,理解题目要求。

(2)“已经种了的93棵树苗是几行?”这块地有几个93呢?

(3)请独立列出算式并进行估算。

第3课时。

教学内容:口算乘法的练习课(完成练习十四的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学生回顾上两节课学习的内容。

2、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算练习:

50×1070×2040×40500×70600×80。

12×300240×2130×290×311×30。

选择一部分题目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口算的。

3、听算练习:

40×1030×2030×50300×10300×80。

22×40330×2120×330×610×50。

4、估算:

42×1168×1032×47。

45×1726×1836×21。

四人小组互相说说是怎样估算的?有多少种估算的方法?

二、解决问题:

1、养一张蚕需要桑叶约600千克,可产茧约50千克。

(1)小明家养了4张蚕,可产茧多少千克?需要桑叶多少千克?

(2)张村共养40张蚕,可产茧多少千克?需要桑叶多少千克?

学生仔细读题,理解题目意思,并弄明白两个问题的不同。

同桌合作完成,集体讲评。

2、果园里有28行橘子树,每行32棵。果园里大约有多少棵果树?

先列出算式,想一想,是求近似值还是准确的值?该怎样解决?

学生独立完成。

三、综合练习:

1、独立完成练习十四第5、6题,比一比,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得最好。

2、分组进行“夺红旗”比赛(练习十四第9题)。

3、合作完成练习十四第10、12题。集体讲评。

北京版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2篇)篇九

设计意图: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因为身体有先天缺陷而非常自卑,伦纳德老师的爱改变了“我”的人生态度。课文文质兼美,富有儿童情趣。文章主旨是伦纳德夫人说的八个字,对残疾小女孩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力。

根据这篇文章的特点,采用围绕中心问题,揣摩关键词句、有感情地朗读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解决。在理解文章内容的时候,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实际来谈体会,尊重学生有个性的见解,不必强求统一。讨论交流时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让学生充分读书,自读自悟;二是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体会;三要引导学生不要歧视有缺陷的孩子,要像伦纳德老师那样,奉献爱心,关爱有缺陷的人。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的生字。学会“德、测、慕”等八个生字,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不懂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3、多读多想,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伦纳德老师对学生的爱。

本课的重难点:

1、了解“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在耳语测试中“我”是怎样做的。

2、体会“我”听到老师说出“我希望你是我女儿”这八个字后的感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上节课,我们一起谈了对伦纳德老师的初步印象,我们都被伦纳德老师对学生慈母般的爱以及“我”爱伦纳德老师的深情所感动着。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继续欣赏这篇课文。

二、理解、感悟文章内容。

1、指名分段读课文。(配背景音乐)。

2、多媒体出示中心问题:“我”为什么对伦纳德老师说的八个字难以忘怀?

要求:(1)自读课文,划出重点词句,并说说理由。

(2)在小组内交流、归纳大家的看法,组织好语言,最后把本组意见在全班交流。

3、人学习思考的基础上,在小组中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要点:

a“我越来越敢肯定……甚至没人喜欢我”

b“很美、温柔可爱……笑眯眯的眼睛”

伦纳德老师不仅有着美丽的外表,更有一颗爱残疾学生的美好心灵,这样的老师怎不让人喜欢呢!

c“这八个字仿佛是……人生的看法”

伦纳德老师轻轻的对“我”说:“我希望你是我女儿。”这温馨的、充满爱意的话语似一束阳光射进“我”的心田。他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老师不因为“我”长得难看而嫌弃“我”,却给了“我”比一般孩子更多的关爱;他的爱让自卑的“我“恢复了自信心,重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三、扩展:

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很多有关的资料和故事,谁愿意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和大家分享。在学生介绍的同时,老师根据情况适当补充张海迪、海伦凯勒、桑兰等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

四、小结并布置延展性作业 :

黑夜里的一盏灯火,寒冷时的一件外衣,都会让我们感到无比温暖。同学们,伸出你的手,献出你的爱心,去关心你的朋友,不帮助那些需要有困难的人,你也会体验到一种快乐。

教学随笔:

我在这堂课中,力图体现出以下一些教学思想。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整堂课中,教师几乎没有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提出什么问题,主要通过学生自读来读懂、理解课文,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组织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并且在训练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共同参与学习,使课堂气氛更加和谐,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得更加主动,更加投入,学习的效率也随之得到提高。

二、整堂课充分重视朗读和背诵的训练和指导。

以读为本,熟读成诵,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课堂中我抓住机会,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读懂,读通,读熟,读得有情有趣,读得津津有味。通过读,让学生自己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课文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并且帮助学生积累课文中好的语言材料。

三、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注意创设情境,给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学过的词语句子让学生用一用,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内化课文的语言,对小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言极有意义。

四、恰当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以舒缓优美的背景音乐为学生创设出了和谐的教学氛围。

五、加强课内外结合,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还有一些不足,也留下了一些遗憾。例如,由于本篇课文含义较为深刻,学生在体验的时候有一定的难度,假如在学生体会课文内容的时候,能再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指导,效果应该会更好一些。

北京版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2篇)篇十

《七颗钻石》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跳出七颗钻石,又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而这七颗钻石升到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篇课文情节简单,但内涵较深,教学中我用引导学生以读为本的方式引导学生用心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课后,我做了如下的反思:

一、创设情景引发情感陶醉。

由于儿童生活区域的局限性,这篇课文与我们孩子的生活相距甚远,那么就需要“未成曲调先有情”,即我们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供引导性材料,建立起与课文的联系,以引导学生的注意与兴趣,诱发积极情感。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置身于故事中,设想处理水的种种方法和理由,既能调动学生课堂的参与的积极性,还可为凸显文中小姑娘广博无私的爱心做铺垫。于是上课伊始,我利用丰富有效的图片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其有感情的朗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认识到水就是生存的希望,有了水认和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了水,等待人和万物就只有死亡。

二、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感情朗读,教于读书的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中我让学生再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默读,画出学生最感动的语句,并思考是什么让你一次又一次的感动。然后让学生再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在全班交流的时候,我根据学生的立足之出,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并让学生在各种读的方式下,总结出如何将课文读得又感情,如何去体会课文所蕴涵得情感。让学生在感情朗读得同时习得读书得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经历感知、思考、质疑、探究、发现、交流等多种学习活动中,从而让他们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进而有所感悟和生成。我努力将以上思想运用教学实践中。但本节课不足的是,没有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还是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以老师的主导作用为首,学生的主体为属,按照教师的思路完成了整堂课的教学。如何将新课标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中去,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乐学、好学,成为课堂上的主人,我还在不断地探索,思索。

以上两点是我在这次教学中做得比较成功的地方。可是这一节课中存在的许多不足也留给我深深的反思。现在回过头来细细反思课堂,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做的不完善,今后应该改正:

1、时间分配有点不合理,造成前松后紧的课堂节奏,直接导致最后小部分内容的删减,课堂预设教学变得不完整。

2、读书指导上有点不到位,过渡型语言不简洁明了反而显得有些凌乱。

3、在课堂教学内容的衔接方面显得不够自然、紧凑,跳跃性、随意性显得过于突出,致使学生有时候跟不上,课堂有间歇性的沉闷。

4、预设板书没有得到呈现,而是重复板书了幻灯片上的关于水罐变化的内容。

除了以上缺陷,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深知,自己还存在着其他许多的不足和教学盲点,望各位教师批评指证,给予改进建议。

北京版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2篇)篇十一

教学过程 :

一、激发学习兴趣。

生:(齐声)欢迎!欢迎!……。

师:好啊!谢谢同学们!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们是用什么实际行动来欢迎司老师上课的呢?

生:我要认认真真地听您讲课,不做小动作。

生:我要积极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仔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

师:好啊!你们考虑得真全面,也很实际。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第88页(板书课题),让我们一道来学习习作例文。

二、指导课文阅读。

1提问检查预习情况。

师:阅读过这篇课文的同学请举手!

生:(纷纷举手)。

生:课文里写了一只浑身雪白的鹅,它常常下蛋,还会看家,还能保护鸡。有一次,它很勇敢地把偷吃鸡的黄鼠狼赶跑了。

师:说得好,说得可全面哪!

2.带着问题默读全文。

师:现在,请大家先翻到第91页,看一看第二道思考题,要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要边读边想!

生:(全班学生认真默读,教师行间巡视)。

〔这种结合思考题,有目的地进行默读,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力。〕。

三、边读议边板书。

1.分段读议。

师:好了!大家默读得挺认真!看谁能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生:(较流利地朗读完)。

生:开头这一段,写了一家喂了一只鹅,这只鹅周身洁白,还有一双淡黄色的脚,……。

师:(边听边板书“洁白”“淡黄”)说得好!谁还有补充?

生:还有鹅的嘴是扁圆的,额头突兀,就是额头还很高很突出的样子。

生:这是我爷爷告诉我的。

〔很自然地要求学生自己识字解词,并教给了学习方法,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

生:这一段最后几句,还写鹅走路很缓慢,昂首挺胸,引颈高歌,有一副昂扬雄健的样子呢!

师:好啊!这几句不能忽视。鹅走路不仅缓慢,而且稳健,这有一副雄纠纠、气昂昂的神态,也就是昂扬雄健的姿态(板书“稳健”“昂扬”)。

2.提示写法。

师:(面向全班)开头这一段的内容,大家听清楚了没有?

生:(齐声)听清楚了!

生:(齐声)是!

师:(板书“颜色”)对!作者先写了鹅身上的颜色,再描写了什么呢?想一想再说。

生:再描写了鹅的嘴和额头的形状。

师:说得好(板书“形状”)!最后作者又描写了什么?

生:(齐声)最后描写了鹅的神态(约一半人说是姿态)!

〔善于引导,使多数学生能“举一反三”。〕。

3.继续读议。

师:答得好!回答是描写“神态”或“姿态”的都对(转身板书“姿态”)。现在我看哪一组坐得直,有精神,就请那一组同学齐读第二自然段(扫视全班)。啊!大家都精神饱满呢!那棗就请第二组的同学一起来读第二自然段吧!

生:(第二组学生齐读)。

生:(齐声)是!

师:谁能说一说鹅生蛋前的表现?

生:回答(略)。

师:(边听边板书“神情慌张”)说得不错,大家还有什么补充?

生:(齐声)没有!

师:好!大家都听得很仔细。现在谁来说一说鹅生蛋的表现?

生:回答(略)。

生:(齐声)好(全班学生阅读课文,画曲线)!

生:我画的句子有:“腿里像灌满了铅”“一个比我拳头还大的雪白的蛋露出来了”“准是怕别的东西伤害了它的‘宝宝’吧!”

师:好!他一下就找出了三个比喻句,谁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生:我有!还有一句:“这家伙,真是个机灵鬼儿。”

生:(连续有三名学生回答,内容略)。

师:以上三名同学都能说出一些道理,归纳起来,就是八个字(边说边板书):“机灵可爱、默默奉献”。

4.重点读议。

生:(全班学生低头默读)。

师:(行间巡视一遍后,板书“看家”)请注意!谁先说一说鹅是怎样看家的?

生:(纷纷举手,回答内容略)。

生:(先后有两名学生回答,内容略)。

生:(纷纷举手)。

师:大家先不忙回答,让我先请最后一组的同学一起表情朗读最后一段!

生:(第八组齐声朗读)。

师:(边听边板书“一尘不染、洁白可爱”“维护弱小,不畏强敌”)好!读得很整齐,还真带有点赞扬的语气哩!听了这一段,我们是不是已弄清鹅所具有的那种精神了!这一段,具有总结全文中心思想的作用,说明鹅不但具有一尘不染、洁白可爱的形象,而且还具有维护弱小、不畏强敌的精神。请大家再看黑板上的词语,像老师刚才说的那样,谁来说一遍。

生:(纷纷举手,连续有三名学生各说一遍)。

〔借物喻人,有机地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

四、布置课外习作。

生:(齐)能按时完成!

师:(下课铃响)好!下课。

板书设计 。

(任峻 整理)。

论文 。

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看书报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同时还要教会儿童掌握阅读的方法,激发儿童自觉阅读的兴趣。完成上述任务,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就必须改进阅读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教师的教法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手段,它是在确定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因文因人而选定的。其中,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首先要重视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始终有机地渗透政治思想教育,认真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落实重点训练,培养语文能力。为此,其着眼点尚需放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方面。培养自学能力是《大纲》的核心。叶圣陶先生反复强调教学要由教到不教,由讲到不讲。就是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从我多年的阅读教学的实践,逐步弄清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只要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是负担,而是执着的追求。从小培养兴趣,将使学生终身受益不尽。小学语文教材里,记叙文和文学作品占了大部分,这些课文写人、记事、绘景、状物,内容具体,形象生动。在学习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文章中精炼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对文章里生动的记述和描写产生强烈的感受,在脑子里唤起相应的形象,在情感上引起共鸣。这时,他们就会被形象的画面所吸引,进入文章所描绘的境界;他们就越读越想读,越读越爱读,阅读当中得到乐趣。如:讲《海底世界》一课时,板书课题后,我先让同学们说一说,海底将是怎样的景象呢?同学们有的说:海底漆黑没有一点光亮;有的说:海底很静,没有声音。老师不急于纠正,启发学生从课文里得到正确认识。这样做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会迫不及待地将课文读下去。

阅读教学当中教师导入  新课这一环节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一开头就生动鲜明、引人入胜,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语文课本里有很多题目新颖引人。如讲《人桥》一课时,我在揭题中讲到,“桥”是大家熟悉的建筑。桥是用什么修建成的呢?同学们都能回答出:用木料修成的桥是木桥;用石头修成的桥是石桥;还有用钢铁修成的铁桥……今天我们讲的一种桥既不是水泥修的,也不是石头造的,而是用人搭起来的“人桥”。这是讲解放战争中的故事,解放军战士为了消灭对岸的敌人,在没有桥的情况下,使进攻部队踏着“人桥”冲上对岸,消灭了敌人。这样的“揭题”引言,引起了同学们的很大兴趣,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同学们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是很有好处的。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十分尊重、爱护和善于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做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来抓。

二、着力培养自学的能力。

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将来才能独立地探究新的领域,索取新的知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既要改进教法,又要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如:是一篇习作例文,属于半独立阅读课文,教学时应当减少老师的讲解,多让学生动脑筋,自己读懂课文,所以我一开始就让学生看课文后边的思考题,然后启发学生带着问题一步一步地读懂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也是一篇习作例文。习作例文担负着指导阅读和指导写作的双重任务。也就是说不但要求学生能在老师的辅导下读懂课文,而且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的写作方法,即抓住事物的本质和特点,按照其发展的先后顺序来说明事物。因此,在指导阅读后向学生布置一篇作文。《我赞美》、《我爱故乡的》《我爱学校的》等。讲完后,要求学生观察一种小动物,启发学生用学到的抓住事物特点介绍小动物的方法,写出自己熟悉的小动物。这样做体现了读写结合、学以致用,对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

三、要渗透政治思想教育。

语文教学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它具有两性:一是工具性,二是思想性。这门学科的政治思想教育,是凭借阅读教材,在字、词、句、篇的教学中进行的。每教一篇文章,就要指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字、词、句、篇,通过这些语言形式来理解其所表达的内容和思想,在语言文字的教学过程 中进行思想教育。这就说明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任务,思想品德教育也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二者都重要。还说明,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能孤立地进行,而要在语言文字教学中相机渗透,二者是有机结合的,相辅相成的。当然,我们反对不顾思想内容的纯语言文字的教学,也反对脱离课文,架空的分析思想内容。总之,语文课的思想品德教育要从教材实际出发,要根据课文中固有的思想内容在阅读教学中进行。

四、树立教学的整体观念。

语文教学是一个多因素的整体。就小学语文来说,是由识字、写字、听话和说话、阅读和作文诸因素构成的,诸因素之间又有各自的体系。通过科学的排列组合,纵横联系,构成语文学科的整体。有些教师在教学课文时忽视了课文的整体,一篇课文,只注意其中某些词句,或是只注意开头结尾,或者只偏重认识一些生字,或者只讲求思想教育……凡此种种,都是忽视了整体。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课文的整体观念。在接触任务一篇文章时,教师首先要了解这篇课文在本单元的地位、作用,重点读写训练项目是什么。

在教学过程 中,就要将其训练重点贯穿始终。对于学生来讲,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本课的内容大意,知道主要讲些什么,而后再一部分一部分地深入理解,最后再总起来阅读,体会得才会更深刻。另外深钻教材是树立整体观念的前提,钻研教材不仅要掌握每节课所教内容的训练重点,还要把握所教内容与前后知识的关系,从知识结构的整体出发,处理好今天与明天,上学年与本学年的知识内容上的关系,只要做到心中有数,就不会把课文分析得支离破碎,就会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有目的地进行序列训练。只要胸中有全局,分段把好关,层层打好基础,处处围绕主线训练,就能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

点评 。

司美彦老师原籍石家庄,1969年调来青海省大通县任教。从一名普通教师到担任校长,始终坚持语文教学。1989年4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特级教师。

的一课教学,系全省审评小学特级教师集中于西宁举行的一堂鉴定课,获得五名评委的一致好评。

课的自我简介和板书姓名,使生疏的师生关系,一下变成近于亲切的“同志式”关系;同时提出一个看似不必要的“欢迎与否”的问题,但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热情、组织课堂教学的作用,而且引发起学习兴趣。

临时指定教习作例文,教者只有半天的准备时间,但其教学设计,符合二类课文的教学要求,首先“从读入手”,重视指导学生阅读,如在阅读前引导学生看课后思考题,以及针对段落内容提问题,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做到“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这就有效地引发主动性,增强阅读效果。

教者没有范读课文,没有教学生字词,没有安排段落和探讨段意;而着重教给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读自解,始终贯穿了“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的一条红线,作为二类课文的教学,似应如此,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全文的板书设计 ,明显地揭示了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文路,既显示了段落层次,点明内容,而且简介了写作手法和全文的中心意思,自然导出,直观形象,并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课堂教学中,教者能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始终注意组织教学,引起有意注意;善于运用启发式和鼓励式,始终以商量的口气,启示学生回答问题,始终以赞扬的语气,对每一名回答问题的学生作出恰如其分的肯定和指点,较好地启发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和作文的能力。

北京版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2篇)篇十二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对班级的学生状况做简单的分析,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二、复习目标:

(一)、基础知识方面:

1、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准确认读374个生字,正确默写248个,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3、掌握本册学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会规范地书写,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

4、查字典,会运用部首、音序、数笔画查字法熟练地查字。

5、辨别同音字、形近字,进一步提高正确使用汉字的能力。

6、掌握本期所学词语,理解词义,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

7、进一步掌握部分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掌握已学的成语;了解和认识一些常用的格言。

8、进一步掌握学过的标点符号及一些常用的修辞方法。

(二)、阅读。

1、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三)、习作。

1、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

2、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

3、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学习态度表现良好,大部分同学很认真,只有个别学生自制力较差,缺乏学习自觉性;学生基础良莠不齐,学生成绩参差不齐。要想提高本年级复习效果,针对上述情况,必须夯实基础,以本为本,加强语文“双基”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加深理解、加深认识,进一步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力争使全班同学的语文成绩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四、复习重点。

1、继续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正确的读写姿势、朗读方法、课外阅读兴趣等等,如认真完成作业、勤学好问等习惯。

2、继续巩固汉语拼音,教育学生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准确认读生字,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写美观,加强学生的生字连词、组词的能力;将课本要求的生字做到会默写、会组词;将每课“读一读,再抄写”的词语做到会默写,少数词语必须按要求熟练造句;将7个练习上的“读读背背”做到能理解、会默写、会运用。

4、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熟练运用口语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5、培养良好的朗读、默读习惯,学会读通、读懂课文;将课本(含练习上要求背诵的)中要求背诵、默写的课文及片段逐一落实,做到熟练背诵,能按照要求进行默写。

6、要学会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本领。

7、阅读和作文是重点。阅读训练要侧重整体把握思想内容的能力和探究重点字词句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文方面重点是:命题作文中的“审题、选材、构思”训练。

北京版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2篇)篇十三

总体要求:回归写作的本质,引导学生积极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分析和判断生活,用独特而充满个性的文字来表现生活。

要引导学生拓宽视野,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了解时代脉搏,注重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表达生活、评价生活,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此外,要多读书报时文,占有鲜活材料。生活储备丰富,知识储备充足,才能写出动人的文章,才有了创新的基础。

总体原则:由整体推进到专题突破,重积累,重感悟;练思维,练规范;促升格,促个性。

一注重文体的规范性,训练学生写规范的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二注重审题立意的准确性和深刻性,无论是“话题”还是“材料”,审读材料都是最初的关键一步。在教学和复习中,要切实提高学生审读材料的能力。审读能力以思维能力为基础,培养思维能力乃是关键中的关键。第三,要注重讲评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每次训练之后,都要将高分作文打印出来,并注上详细的评析,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展示;还要对中等作文进行提升训练,让学生明确“好作文”的标准到底是什么。质量要以数量为基础,作文训练必须达到相当的数量。

六、复习策略探讨。

1.要有阶段性和层次性。

第一轮全面复习(纵的复习),要一项一项复习,一项一项落实,一项一项训练,最后穿成串,连成线,达到系统化。第二轮重点复习,要通过一系列的练习,进行限时限量的训练。这一阶段的复习旨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各种能力。第三轮综合复习,除套题训练外,要引导学生关注历次考试中丢分的题,分析失误原因,及时查漏补缺。高三复习总时间安排是前紧后松,临考前把时间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有一个体味消化加深理解的过程。

2.要有可控性和针对性。

语文复习的计划要体现定量控制、定度控制的原则。所谓定量控制,就是对课时量、课堂教学容量及训练量要进行控制。量次不足,不能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量次过于频繁,学生不胜负担,同样也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提倡一周一中练,一月一大练(尽量与月考错开)。练后必讲评,练习和评讲力争都安排在语文课堂上,不占用课外时间。所谓定度控制,就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特点,适时调整训练的节奏和内容,因材施教。对于语文优生和差生,各班要心中有数,加强课外辅导。

3.要有灵活性和机动性。

复习备考时间安排要与各班学生学习状况结合,可根据各班实际,灵活地加以调整,使复习发挥最大的效益,取得最佳效果。

北京版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2篇)篇十四

2、背诵古诗。

《江南》等。

一、激趣导入。

1、课前播放音乐,学生闭上眼睛欣赏。

要求:音乐带给你怎样的的画面?

交流:请你用最简洁的话告诉我,音乐带给你怎样面?

2、过渡导入。

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喜爱的对象,描写的诗词数不胜数,人们之所以喜欢荷花就是因为她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课文,是我国教育学家、文学家叶圣陶爷爷写的。

板书课题:1、26、荷花(看老师板书,这两个字都是草字头,因为他们都属于花。)。

2、齐读课题,指导朗读。(荷花这么美应该怎样读,再来一遍。)。

3、初看荷花。

a、想看荷花吗?(播放荷花录象)。

要求:让我们插上音乐的翅膀到荷花池畔去看看,老师有个建议看的的时候同桌可以指指戳戳讨论以下,看你能用一个怎样的词来形容你所见到的荷花。

b、学生交流。

4、过渡进入第二小节。

相看两不厌,唯有白荷花,我觉得大家都是伟大的诗人,把荷花描写的那么迷人,想看看爷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叶圣陶爷爷的荷花世界吧。

二、教学第二小节。(出示内容)。

1、带问题自由朗读第二小节。

要求;用心去感受感受,你觉得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怎么样?

交流。

2、带着问题再读第二小节。

要求;画出你认为最美的句子,读读,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交流。

a、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挨挨挤挤”、“碧绿”、“大圆盘”(课件出示图片)。

你能把你的感觉读好吗?(指导朗读)。

b、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抓“冒”

(a)如果这篇文章让你来写在这里你用一个什么字?(肯定用冒字的精确)。

(b)荷花从这么多的荷叶中冒出来想干什么呢?(鼓励)。

c、有的……有的……有的……(每种姿态的荷花配图,指导朗读。)。

3、齐读课文。

多美的白荷花啊,生机勃勃,让我们一起来有滋有味赞美这迷人的荷花。

三、教学第三小节。

1、叶圣陶爷爷写了三种姿态的荷花,还有其他姿态的荷花吗?想看吗?(播放图片)。

学生带着要求看图片。

要求:仔细观看图片,把你最喜欢,印象最深的一朵深深地印在脑中,呆会讲给我们听。要是给你讲的荷花再加上动作那就更好了。

交流。(师辅导为荷花加上动作表示。)。

2、导读9这么多的白荷花……那一朵也很美。把眼前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a、学生读第三小节。猜猜这位了不起的画家是谁?

交流。(大自然,感悟大自然的神奇。)。

4、齐读课文。

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让我们热爱的大自然的同学一起与这位伟大的画家对话吧。

四、教学第四小节。(出示内容)。

1、播放录音带。

2、激读。

想不想与录音带比一比。

学生自读课文。

3、交流朗读。

a、谁来作第一荷花?第二多朵?第三朵?

b、还有更多的荷花吗?齐读课文。

4、内化感悟。

交流。

5、齐读课文。

五、小结。

1、此时此刻你想用怎样的方式来赞美荷花的美丽,大自然的神奇呢?(同桌交流)。

2、交流。

六、小练笔。

让我们也来作回作家,模仿叶圣陶爷爷的荷花也来写写自己的荷花。

1、荷花你真是千姿百态……。

2、忽然,我仿佛自己成了一朵荷花……。

自己选择一个喜欢的题目来写一写。

七、总结结束。

北京版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2篇)篇十五

青海大通县桥头小学 司美彦 。

教学过程 : 。

一、激发学习兴趣。

生:(齐声)欢迎!欢迎!……。

师:好啊!谢谢同学们!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们是用什么实际行动来欢迎司老师上课的呢?

生:我要认认真真地听您讲课,不做小动作。

生:我要积极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仔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

师:好啊!你们考虑得真全面,也很实际。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第88页(板书课题),让我们一道来学习习作例文。

二、指导课文阅读。

1提问检查预习情况。

师:阅读过这篇课文的同学请举手!

生:(纷纷举手)。

生:课文里写了一只浑身雪白的鹅,它常常下蛋,还会看家,还能保护鸡。有一次,它很勇敢地把偷吃鸡的黄鼠狼赶跑了。

师:说得好,说得可全面哪!

2.带着问题默读全文。

师:现在,请大家先翻到第91页,看一看第二道思考题,要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要边读边想!

生:(全班学生认真默读,教师行间巡视)。

〔这种结合思考题,有目的地进行默读,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力。〕。

三、边读议边板书。

1.分段读议。

师:好了!大家默读得挺认真!看谁能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生:(较流利地朗读完)。

生:开头这一段,写了一家喂了一只鹅,这只鹅周身洁白,还有一双淡黄色的脚,……。

师:(边听边板书“洁白”“淡黄”)说得好!谁还有补充?

生:还有鹅的嘴是扁圆的,额头突兀,就是额头还很高很突出的样子。

生:这是我爷爷告诉我的。

〔很自然地要求学生自己识字解词,并教给了学习方法,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

生:这一段最后几句,还写鹅走路很缓慢,昂首挺胸,引颈高歌,有一副昂扬雄健的样子呢!

师:好啊!这几句不能忽视。鹅走路不仅缓慢,而且稳健,这有一副雄纠纠、气昂昂的神态,也就是昂扬雄健的姿态(板书“稳健”“昂扬”)。

2.提示写法。

师:(面向全班)开头这一段的内容,大家听清楚了没有?

生:(齐声)听清楚了!

生:(齐声)是!

师:(板书“颜色”)对!作者先写了鹅身上的颜色,再描写了什么呢?想一想再说。

生:再描写了鹅的嘴和额头的形状。

师:说得好(板书“形状”)!最后作者又描写了什么?

生:(齐声)最后描写了鹅的神态(约一半人说是姿态)!

〔善于引导,使多数学生能“举一反三”。〕。

3.继续读议。

师:答得好!回答是描写“神态”或“姿态”的都对(转身板书“姿态”)。现在我看哪一组坐得直,有精神,就请那一组同学齐读第二自然段(扫视全班)。啊!大家都精神饱满呢!那棗就请第二组的同学一起来读第二自然段吧!

生:(第二组学生齐读)。

生:(齐声)是!

师:谁能说一说鹅生蛋前的表现?

生:回答(略)。

师:(边听边板书“神情慌张”)说得不错,大家还有什么补充?

生:(齐声)没有!

师:好!大家都听得很仔细。现在谁来说一说鹅生蛋的表现?

生:回答(略)。

生:(齐声)好(全班学生阅读课文,画曲线)!

生:我画的句子有:“腿里像灌满了铅”“一个比我拳头还大的雪白的蛋露出来了”“准是怕别的东西伤害了它的‘宝宝’吧!”

师:好!他一下就找出了三个比喻句,谁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生:我有!还有一句:“这家伙,真是个机灵鬼儿。”

生:(连续有三名学生回答,内容略)。

师:以上三名同学都能说出一些道理,归纳起来,就是八个字(边说边板书):“机灵可爱、默默奉献”。

4.重点读议。

生:(全班学生低头默读)。

师:(行间巡视一遍后,板书“看家”)请注意!谁先说一说鹅是怎样看家的?

生:(纷纷举手,回答内容略)。

生:(先后有两名学生回答,内容略)。

生:(纷纷举手)。

师:大家先不忙回答,让我先请最后一组的同学一起表情朗读最后一段!

生:(第八组齐声朗读)。

师:(边听边板书“一尘不染、洁白可爱”“维护弱小,不畏强敌”)好!读得很整齐,还真带有点赞扬的语气哩!听了这一段,我们是不是已弄清鹅所具有的那种精神了!这一段,具有总结全文中心思想的作用,说明鹅不但具有一尘不染、洁白可爱的形象,而且还具有维护弱小、不畏强敌的精神。请大家再看黑板上的词语,像老师刚才说的那样,谁来说一遍。

生:(纷纷举手,连续有三名学生各说一遍)。

〔借物喻人,有机地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

四、布置课外习作。

生:(齐)能按时完成!

师:(下课铃响)好!下课。

板书设计 。

(任峻 整理)。

论文 。

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看书报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同时还要教会儿童掌握阅读的方法,激发儿童自觉阅读的兴趣。完成上述任务,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就必须改进阅读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教师的教法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手段,它是在确定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因文因人而选定的。其中,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首先要重视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始终有机地渗透政治思想教育,认真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落实重点训练,培养语文能力。为此,其着眼点尚需放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方面。培养自学能力是《大纲》的核心。叶圣陶先生反复强调教学要由教到不教,由讲到不讲。就是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从我多年的阅读教学的实践,逐步弄清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只要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是负担,而是执着的追求。从小培养兴趣,将使学生终身受益不尽。小学语文教材里,记叙文和文学作品占了大部分,这些课文写人、记事、绘景、状物,内容具体,形象生动。在学习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文章中精炼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对文章里生动的记述和描写产生强烈的感受,在脑子里唤起相应的形象,在情感上引起共鸣。这时,他们就会被形象的画面所吸引,进入文章所描绘的境界;他们就越读越想读,越读越爱读,阅读当中得到乐趣。如:讲《海底世界》一课时,板书课题后,我先让同学们说一说,海底将是怎样的景象呢?同学们有的说:海底漆黑没有一点光亮;有的说:海底很静,没有声音。老师不急于纠正,启发学生从课文里得到正确认识。这样做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会迫不及待地将课文读下去。

阅读教学当中教师导入  新课这一环节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一开头就生动鲜明、引人入胜,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语文课本里有很多题目新颖引人。如讲《人桥》一课时,我在揭题中讲到,“桥”是大家熟悉的建筑。桥是用什么修建成的呢?同学们都能回答出:用木料修成的桥是木桥;用石头修成的桥是石桥;还有用钢铁修成的铁桥……今天我们讲的一种桥既不是水泥修的,也不是石头造的,而是用人搭起来的“人桥”。这是讲解放战争中的故事,解放军战士为了消灭对岸的敌人,在没有桥的情况下,使进攻部队踏着“人桥”冲上对岸,消灭了敌人。这样的“揭题”引言,引起了同学们的很大兴趣,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同学们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是很有好处的。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十分尊重、爱护和善于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做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来抓。

二、着力培养自学的能力。

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将来才能独立地探究新的领域,索取新的知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既要改进教法,又要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如:是一篇习作例文,属于半独立阅读课文,教学时应当减少老师的讲解,多让学生动脑筋,自己读懂课文,所以我一开始就让学生看课文后边的思考题,然后启发学生带着问题一步一步地读懂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也是一篇习作例文。习作例文担负着指导阅读和指导写作的双重任务。也就是说不但要求学生能在老师的辅导下读懂课文,而且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的写作方法,即抓住事物的本质和特点,按照其发展的先后顺序来说明事物。因此,在指导阅读后向学生布置一篇作文。《我赞美》、《我爱故乡的》《我爱学校的》等。讲完后,要求学生观察一种小动物,启发学生用学到的抓住事物特点介绍小动物的方法,写出自己熟悉的小动物。这样做体现了读写结合、学以致用,对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

三、要渗透政治思想教育。

语文教学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它具有两性:一是工具性,二是思想性。这门学科的政治思想教育,是凭借阅读教材,在字、词、句、篇的教学中进行的。每教一篇文章,就要指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字、词、句、篇,通过这些语言形式来理解其所表达的内容和思想,在语言文字的教学过程 中进行思想教育。这就说明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任务,思想品德教育也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二者都重要。还说明,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能孤立地进行,而要在语言文字教学中相机渗透,二者是有机结合的,相辅相成的。当然,我们反对不顾思想内容的纯语言文字的教学,也反对脱离课文,架空的分析思想内容。总之,语文课的思想品德教育要从教材实际出发,要根据课文中固有的思想内容在阅读教学中进行。

四、树立教学的整体观念。

语文教学是一个多因素的整体。就小学语文来说,是由识字、写字、听话和说话、阅读和作文诸因素构成的,诸因素之间又有各自的体系。通过科学的排列组合,纵横联系,构成语文学科的整体。有些教师在教学课文时忽视了课文的整体,一篇课文,只注意其中某些词句,或是只注意开头结尾,或者只偏重认识一些生字,或者只讲求思想教育……凡此种种,都是忽视了整体。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课文的整体观念。在接触任务一篇文章时,教师首先要了解这篇课文在本单元的地位、作用,重点读写训练项目是什么。

在教学过程 中,就要将其训练重点贯穿始终。对于学生来讲,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本课的内容大意,知道主要讲些什么,而后再一部分一部分地深入理解,最后再总起来阅读,体会得才会更深刻。另外深钻教材是树立整体观念的前提,钻研教材不仅要掌握每节课所教内容的训练重点,还要把握所教内容与前后知识的关系,从知识结构的整体出发,处理好今天与明天,上学年与本学年的知识内容上的关系,只要做到心中有数,就不会把课文分析得支离破碎,就会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有目的地进行序列训练。只要胸中有全局,分段把好关,层层打好基础,处处围绕主线训练,就能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

点评 。

司美彦老师原籍石家庄,1969年调来青海省大通县任教。从一名普通教师到担任校长,始终坚持语文教学。1989年4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特级教师。

的一课教学,系全省审评小学特级教师集中于西宁举行的一堂鉴定课,获得五名评委的一致好评。

课的自我简介和板书姓名,使生疏的师生关系,一下变成近于亲切的“同志式”关系;同时提出一个看似不必要的“欢迎与否”的问题,但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热情、组织课堂教学的作用,而且引发起学习兴趣。

临时指定教习作例文,教者只有半天的准备时间,但其教学设计,符合二类课文的教学要求,首先“从读入手”,重视指导学生阅读,如在阅读前引导学生看课后思考题,以及针对段落内容提问题,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做到“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这就有效地引发主动性,增强阅读效果。

教者没有范读课文,没有教学生字词,没有安排段落和探讨段意;而着重教给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读自解,始终贯穿了“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的一条红线,作为二类课文的教学,似应如此,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全文的板书设计 ,明显地揭示了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文路,既显示了段落层次,点明内容,而且简介了写作手法和全文的中心意思,自然导出,直观形象,并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课堂教学中,教者能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始终注意组织教学,引起有意注意;善于运用启发式和鼓励式,始终以商量的口气,启示学生回答问题,始终以赞扬的语气,对每一名回答问题的学生作出恰如其分的肯定和指点,较好地启发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和作文的能力。

北京版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2篇)篇十六

一、复习目标:

在完成本册书教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巩固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查漏补缺。以字词为基础以段的阅读训练为重点,要求学生能够写出语句通顺,条理清晰,有真情实感的简短习作。

二、复习内容:

1.字词。2.句子、标点。3.课文重点内容。4.课内外阅读。5.习作。

三、复习具体安排:

7.指导阅读一定数量的课外习作。

8.做一定数量的综合性试卷,增加学生对考试的适应度。

四、练习类型。

(一)汉语拼音。

a看拼音写词语b把音节补充完整c选择正确的读音。

(二)字。

1、看拼音写词语2、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辨析组词。

(1)、生字表中同时出现的两个字。谦虚滋润勇敢猜测(辫、瓣)(镜、境)。

(2)、容易写错和混淆的字。耍懒假初(即、及)(状、壮)。

(3)、拼读时容易混淆的字。(视线、试验)。

(三)词语。

1、近、反义词。

2、积累四字成语、八字成语、成语故事。

3、补充动词练习。

4、按不同内容进行词语归类。

5、按不同形式进行词语归类。

词语考查主要是以语文园地中的知识点和把关测验中的题型为主。

(四)句子。

1、感知比喻句、拟人句的用法。其中重点了解比喻句。

2、表示景物或事物状态的句子。

3、认识引用人物对话的不同形式。不作为考查内容。

4、体会同一个意思不同的说法。学生了解即可。

5、标点符号的复习重点是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阅读部分。

(一)课内阅读。

课内阅读的考查主要是选择比较经典或精彩的课文段落,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检测学生对字词句段的掌握情况。

古诗。

题型主要有:

默写诗句。

解释重点字词的意思。

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课外阅读。

2、体会段落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或说明的道理,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思想感情。

3、解释词语。

4、按要求标画或仿写词语或句子。

5、加标点。

6、写出文章的叙述顺序。

7、找出短文的中心句。

8、写出读了短文后的心情或感受。

9、选择正确的字音或字词。

10、写近反义词。

北京版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2篇)篇十七

一,复习目标:

二,复习内容:

1、字词。

2、句子,标点。

3、课文重点内容。

4、课内外阅读。

5、习作。

三,复习具体安排:

1、每课的生字,词语听写过关。

2、重点的课文段落和古诗的背诵过关。

3、每个单元后语文园地后的知识点巩固落实。

4、多音字的复习。

5、近义词,反义词,一词多义等词语的运用。

6、句的练习:造句排列句子的顺序在句子中正确地运用标点“被”字句“把”字句。

7、指导阅读一定数量的课外习作。

8、做一定数量的综合性试卷,增加学生对考试的适应度。

四,练习类型。

(一)汉语拼音。

1、看拼音写词语。

2、把音节补充完整。

3、选择正确的读音。

(二)字。

1、看拼音写词语。

2、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辨析组词。

(1)生字表中同时出现的两个字谦虚滋润勇敢猜测(辫,瓣)(镜,境)。

(2)容易写错和混淆的字耍懒假初(即,及)(状,壮)。

(3)拼读时容易混淆的字(视线,试验)。

(三)词语。

1,近,反义词。

2,积累四字成语,八字成语,成语故事。

3,补充动词练习。

4,按不同内容进行词语归类。

5,按不同形式进行词语归类。

(四)句子。

1,感知比喻句,拟人句的用法其中重点了解比喻句。

2,表示景物或事物状态的句子。

3,认识引用人物对话的不同形式不作为考查内容。

4,体会同一个意思不同的说法学生了解即可。

5,标点符号的复习重点是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北京版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2篇)篇十八

学会"梨、桃"两个字,学会本课的词语子,感悟到水果丰收的美丽景象。

1.学习和积累词语。

2.复习识字方法,用形声字的记字方法学习本课生字。

3.指导学生把字写端正。

有的生字笔画较多不好掌握。

1.揭示课题师:孩子们,你们画的这些都叫什么呀?板书:水果。

师:秋天到了,这么多水果都成熟了,真是水果大丰收呀!板书:丰收,跟老师一起认真写。

2.多种形式读书师:课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水果呢?一起去看看(打开书41。

(1)自己读,借助拼音读准水果的名字。

(2)你们都认识这些水果了吗?读给同桌听,一定要叫对水果的名字呀!

(3)我注意到课文中有一句话说:各种各样的水果丰收了。各种各样,都有哪些水果呢?一边轻声读一边用笔圈出来。

(5)没有圈对的同学,赶快改一下。谁改完已经坐好了?

(1)你还认识吗?自己读读。

(2)谁领大家读读。

师:我们看,这几个字里有的是说水果名字的,你能帮他们找到小主人吗?

第一次:菠、梨、桃;那这几个字呢?应该贴在哪?

第二次贴:弯、沙、甜。

3.笔顺。

师:你们还挺聪明,我们再一起读读这6个字吧!你们能运用学过的方法记住他们吗?师:为了记得更清楚,我们一起看看笔顺跟随。

(1)实物投影:桃这个字写的时候容易倒下笔,跟老师一起边说边写。

(2)像这样,边说边写,把剩下这几个字的笔顺记清楚。

师:接下来就是我们自己记字的.时间了,记字的方法有很多,可以说说怎么记(板书:说)可以描一描书中的红字(描)还可以在本上写写(写)。你们能记好这些字吗?真能?不过,先别着急记,这有两个字提醒大家一下。

(1)弯:怎么记住它?下面的弓不太好写(变红),和老师一起写写。弯弯的什么样?作动作告诉我。

(2)甜:这个字呢?怎么记?右边的字是甘,甘蔗的甘,它也不太好写,再跟老师一起写写。瞧,舌头品尝甘蔗,味道甜又甜,跟老师一起说。

(3)小结:闭上眼睛你能想出弯和甜的样子吗?如果你能想出来,就说明你记住它们了。孩子们,接下来就是我们自己记字的时间了,我给大分钟,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记住这6个字,就评他为识字大王,还有精美的奖品送给他,你们想得到吗?那就赶紧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字吧!一会可要听写呦!(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记)。

(4)记住了吗?还用看这些字吗?准备听写了:第一个字要猜个谜语:桃(浑身长满小细毛,歪着小嘴对我笑)想想,是什么?快写下来吧。第二个字还是一个谜语:梨(长得像葫芦,颜色黄澄澄)下面的字看拼音写,课件出示。

(5)老师在课堂上判一判,写完全收上来。

(6)展示学生的听写,纠正错误。

1.仔细观察你发现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有木)。

师:看,木加兆字组成桃,木加利字组成梨;谁表音来,谁表意,请你留心多注意!别看它们都有木,可是,一个是瘦瘦木字旁,一个是扁扁木字底。写好它们可不容易!

2.整体观察,你发现什么?课件显示:桃:左窄右宽;梨:上高下扁。

3.师范写5.展示一个人的,比刚才听写时写的进步多了。

学会这么多字,你高兴吗?我们也丰收了,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再次感受丰收的喜悦吧!

北京版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2篇)篇十九

又到每一年的复习时刻,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要进行扎实有效的复习,帮学生理清思路,掌握重点、难点,理解所要把握的内容。为此主要分以下三步走:。

一、全面、系统地复习:。

1、掌握本册书所学生生字新词,并能熟练理解运用。

2、能熟练背诵并默写本册书所要求的片断。

3、能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中心,感知课文中人物的精神等等。

4、能写清一件事和写一种动物等等,并能初步做到重点突出,具体生动。

5、掌握改写句子、写比喻句等基本知识技能。

6、在复习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

二、重点,综合地复习:。

这一点一定要抓住重点和关键,以点带面。同是要增加练习,但要精选,从而能举一反三、解类旁通,要在准确、规范,熟练上下功夫。

三、调整、巩固地复习:。

利用较短时间,以学生自主复习为主,自己查漏补缺。

复习措施:。

1、让每节课都是快乐的,有趣的,让每道题都是新鲜的,充满活力的。

2、注意实效性,注意方法的渗透指导避免过多的题目训练。

3、注意让学生在复习中多读书,多感悟,多学习些有用的东西,少让学生死记硬背。

4、同时多注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复习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因此,复习要有新策略,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要做到四个结合,及:单项训练与综合练习相结合、课文复习与读写练习相结合、自主复习与老师指导相结合、教材与资料相结合。

北京版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2篇)篇二十

三年级的上半学期已经过半,为了使复习工作全面、系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根据同学存在的问题,做个系统的复习计划。

一、复习内容目标:夯实基础,巩固强化、查漏补缺、辅优补差,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内容:

a积累。

1.正确认读、听写本册中300个生字。

2、语文园地中的读读背背、读读记记、我的发现。

3、课文中的四个字的词语。

4、课文中优美段落、重点段落的诵读。

5、古诗默写。

b阅读。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优美语段或课文;能复述课文。

2.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参见试卷中根据意思写词语的题型)。

3、学习课文中常见的构段方式(以第五、六、七单元为例,以过渡句和中心句为重点)。

c习作。

1.学会把读习作要求,根据要求,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做到文通句顺;程度较好的能在语言上有所提高。

2.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语文园地二及相关题目)。

3.能用课文中出现的构段方式来写作。

(如:围绕中心句写一段通顺的话;人物之间的对话。)。

(一)单元复习,按照课本编排的顺序,逐组课文地进行复习。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复习,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不仅要明确编者选编这一组课文的意图,而且要找出每篇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在单元复习阶段,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复习;。

1、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授梳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2、对课文中的重点文段进行细致的分析,把平时所做的试题中有关阅读材料找出来,先让学生看一遍,互相提问,然后教师提问,学生抢答。

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并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意思,让学生学会把这些词句运用到自己的文段里。

4、要让学生知道一些课文的结构,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总分总结构等。

北京版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2篇)篇二十一

1、通过复习旨在考察检测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技能掌握的程度,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本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让学生通过复习综合提高认知水平、理解能力。

二、复习目标。

1、汉语拼音: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2、识字写字:能准确认读本册教材中所学的生字及多音字,并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能正确理解、运用这些生字。学会用音序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词语:掌握所学的词语,认读并听写词语,会造句,找出部分近义词和反义词,给词语归类,搭配词语,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正确填写量词。

4、句子:

(1)能区分句子是否完整,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2)能通过理解句子中的主要词语来体会整句话的意思。

(3)会判断句子的意思是否正确,能修改问题明显的病句。

(4)能按要求把句子写具体。

(5)复习学过的句式。能把叙述句改为“被”字句。会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6)养成文必加点的习惯,会按句子的语气和停顿,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学习冒号、引号的用法。

5、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较完整的复述课文内容,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的时候,态度大方,口语清楚,有礼貌。

6、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练背诵指定的课文,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的大意。复习三种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方位顺序。

7、小练笔:

(1)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能按指定的段式写一段通顺的话;在写话过程中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好、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

(2)会按格式要求写日记,能根据写作要求完整作文。

三、复习重点。

1、正确书写、默写生字词。

2、朗读、背诵课文。

3、阅读训练。

4、小练笔。

四、复习措施。

学困生:力求扎实基础知识,加强训练,落实课本知识的复习。

中等生:进一步扎实基础知识与课本知识,加强课外阅读训练。

优等生:拓展知识面,加深难度,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要进行扎实有效的复习,帮学生理清思路,掌握重点、难点,理解所要把握的内容。

为此主要分以下三步走:

(一)、全面、系统地复习:

1、掌握本册书所学生字新词,并能熟练理解运用。

2、能熟练背诵并默写本册书所要求的句段。

3、能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中心,感知课文中人物的精神及课文所蕴涵的道理,并能举一反三。

4、能写清一件事,并能初步做到重点突出,具体生动。

5、掌握改写句子、写比喻句等基本知识技能,初步了解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6、积累课外美文、名人名言、古诗词等。

7、在复习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

(二)、重点,综合地复习:

这一点一定要抓住重点和关键,以点带面。同是要增加练习,但要精选,从而能举一反三、解类旁通,要在准确、规范,熟练上下功夫。

(三)、调整、巩固地复习:

利用较短时间,以学生自主复习为主,自己查漏补缺。

复习措施:

1、让每节课都是快乐的,有趣的,让每道题都是新鲜的,充满活力的。

2、注意实效性,注意方法的渗透指导避免过多的题目训练。

3、注意让学生在复习中多读书,多感悟,多学习些有用的东西,少让学生死记硬背。

4、同时多注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五、复习阶段提优补差的措施:

1、重视积累和总结日常生活中学习的生词、句子等基础知识,夯实基础。

2、复习中要实中求活,让学生主动复习。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要重视学生创性精神的培养。

3、把握好教学要求,不偏高,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精选习题,不搞题海。

4、改进对学生评估,错了自己订正可以加分,促使学生检查、分析错误,不断提高。

5、积极辅导差生,让课程标准要求必须100%的实现达到。出一些富有思考的题,让学习较好的学生达到满足。

六、课时安排:

6月8日第一单元生字、词、段、文分类复习第一单元小结测试、评析。

6月9日第二单元生字、词、段、文分类复习第二单元小结测试、评析。

6月10日第三单元生字、词、段、文分类复习第三单元小结测试、评析。

6月11日第四单元生字、词、段、文分类复习第四单元小结测试、评析。

6月14日第五单元生字、词、段、文分类复习第五单元小结测试、评析。

6月15日第六单元生字、词、段、文分类复习第六单元小结测试、评析。

6月16日第七单元生字、词、段、文分类复习第七单元小结测试、评析。

6月17日第八单元生字、词、段、文分类复习第八单元小结测试、评析。

6月18日基础阶段自测、讲评对全班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作了解、分析。

阶段要求:分类复习各单元基础知识阶段,着重对学困生和中等生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梳理、夯实,充分利用补差时间人人把关,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优等生能独立高质量地完成小结测试,并每天积累一篇课外美文、古诗、五句名人名言,能在课堂上复述故事,背诵诗句(这类文诗平时新授课上已有读背要求)。

6月21―22日巩固名人名言、古诗背诵,理解其义,并能加以灵活运用。

6月23日模拟期末测试,组内评改分析试卷。

6月24日作文指导训练,评讲试卷。

6月25日抓差补漏,练做趣味题。

6月28日考前心态调整,帮助学生丢下心理包袱,轻松上阵。

北京版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2篇)篇二十二

1、能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初步懂得对人要有爱心,要相互尊重,善待他人。

2、默读课文,继续学习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

能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初步懂得对人要有爱心,要相互尊重,善待他人。

理解老师让同学们都戴帽子的真正用意。

一、导入。

读全文,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上节课已经解决了一些问题,继续学习。一起走进这个感人的故事。

二、深入理解课文,解决问题。

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想汪霞为什么要戴着帽子去上学?

(1)得了恶性肿瘤(解释什么是恶性肿瘤)——不得不接受化疗(用化学药物治疗恶性肿瘤)。

(2)“不得不”换词理解——而必须接受化疗的结果就是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几乎掉光。

(3)曾经是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现在却因为病痛的折磨,几乎掉光了,小汪霞的内心怎样啊?(痛苦伤心等)。

那你应该怎么读啊?自己试一试,指名读。

2、同学们,我们想象一下,如果你就是汪霞,因为化疗,那一头曾经乌黑发亮的头发几乎掉光了,你将要每天顶着一颗光秃秃的脑袋去学校上课,这时你会怎么想?是什么心情啊?(很不安、害怕)。

你们能体会到汪霞的心情,能用自己的朗读把汪霞这种不安的心情读出来吗?指名读。

3、此时,你觉得汪霞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可怜,自尊心强,自卑)。

第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汪霞的心情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呢?(开始接着最后)。

1)师生共同找出关键词句,简单说一说。

2)读到这,你有什么问题吗?

3)“为什么汪霞一开始迟迟不敢进去,到最后她大步走进教室”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

4)她为什么迟迟没敢进去?为什么戴着一顶帽子就迟迟没敢进去?

5)那么此时的汪霞会是什么心情呢?(害怕紧张\担心等)怕什么?

6)那你应该怎么读呢?自己试试读一读这一句话。指名读——评读。

2、正在此时,她发现了什?

(当他把目光投向教室的时候,发现每一个同学都戴着帽子)。

理解“意外”

1)意外什么意思?她为什么会感到意外?读这句体会她意外的心情。

2)大家想象一下:他们的帽子都有可能是什么颜色的呢?又有可能是什么样式的呢?(学生自由发言)。

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生自由发言:五颜六色、各色各样、形态各异、千姿百态、------)。

那么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同学们的帽子呢?(五花八门)。

3、同学们都戴着五花八门的帽子,跟他们那些帽子比起来,汪霞觉得怎么样?(自己的那顶帽子显得那样普通,几乎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4、如果你就是汪霞,此刻你就站在教室门口,看到眼前的景象,还是迟迟没敢进去吗?还会担心害怕吗?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心情呢?(和大家一样,不再觉得自卑、不安。)。

5、比较句子:她觉得自己和别人没有什么两样。

她一下子觉得自己和别人没有什么两样。

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多“一下子”好吗?好在哪儿?(心情变化很大,立刻变轻松)这句话应该怎么读?练习朗读最后一句。

7、自由读全段,再次体会汪霞的心情变化。

过渡:汪霞这么大的转变首先要归功于谁呢?我们来看看老师究竟说了些什么?

1、默读画出老师的话,想想对老师说的话有什么问题吗?(订正提问)。

预设:为什么要从下星期一开始?为什么所有的同学都要戴帽子?为什么帽子越新奇越漂亮越好?解决问题。

2、老师是怎样宣布这件事的?什么是和蔼而郑重?试着用和蔼而郑重的语气宣布一下这件事。(出示句子)。

1)在什么情况会郑重的说?联系生活实际(升旗开幕式考试)。

2)读到这,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老师为什么要严肃认真的说?(重视注意一定做到)。

3、讨论:老师为什么让所有的同学都戴着帽子?老师真正的用意是什么?

(打消汪霞害怕被同学嘲笑的顾虑,化解了她因为头发掉落后而产生的不安、自卑心理,让她能和大家融洽的相处)。

4、老师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同学们汪霞的病情呢?(保护她的自尊心)。

师:正是因为老师巧妙、周到的安排,汪霞才能和大家轻松的相处,可见老师的爱心、善解人意啊!我们不仅要学会尊重,善待他人,而且还要讲究方法使被关心的人乐于接受,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板书:尊重,善待)。

过渡:同学们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吗?你是从哪知道的?

第四自然段。

1、汪霞常常忘记了什么?真正忘了什么?

2、什么是似乎?同学们似乎忘记了什么?还似乎忘记了什么?

3、现在你觉得汪霞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三、师总结。

汪霞是不幸的,因为病魔不仅让她身受痛苦,而且使她失去了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但是汪霞又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她拥有充满爱心的老师和同学们。这位可亲可敬的老师,不但保护了汪霞幼小的心灵,同时教会了同学们如何尊重他人。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更多的人和汪霞一样等着我们伸出友爱之手,去帮助他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创造一个充满爱的世界吧!

四、口语交际。

现在,你想对谁说什么?

相关范文推荐

    正规产品销售合同正规产品销售合同(实用23篇)

    销售合同的签署是商业交易合法有效进行的前提,为双方提供安全保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份销售合同范文,供大家参考:标准销售合同范本;国际贸易销售合同样本;长期

    征地补偿合同书(专业19篇)

    商业领域中,合同协议是交互关系的基础,保障交易的安全与可靠。最后,希望我们能通过学习合同协议的范文,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专业水平。甲、乙双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

    营销人员求职简历范文(14篇)

    编写个人简历时需要注意突出重点,选择恰当的信息和格式,使其能够吸引招聘者的关注。下面是一些个人简历写作的常用技巧和方法,希望能提高大家的编写效果。姓名:大学生个

    小班教案小兔找食物大全(21篇)

    小班教案的评估和反思是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评估和反思,不断改进教育教学质量。接下来是一些教师们编写的小班教案范文,希望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三只小兔》应

    为癌症患者爱心捐款倡议书(通用17篇)

    范文范本的多样性可以帮助我们拓宽总结的视野,了解不同领域和不同时间段的总结范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和帮

    德育处开学典礼精彩讲话稿(实用23篇)

    开学典礼是一次凝聚集体力量和展示学校形象的重要场合。我们整理了一些开学典礼上的精彩照片,让您亲自感受一下这个特殊时刻的氛围。俗话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医院手术室年度总结(热门15篇)

    年度总结是对一年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表现进行概括和总结的一份重要文件。如果你对如何写年度总结感到困惑,不妨参考以下精选的年度总结范文,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年度工作总结大会新闻稿(通用14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并加以改进。有没有一份完美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可以参考?答案是肯定的,那就继续往下看吧。为了更好的做好社区服务

    四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模板20篇)

    教学工作总结可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全面分析,找出问题根源,并提出解决措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时光荏苒,日月如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学生(优质16篇)

    社会实践报告不仅是我们个人成长的记录,也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宣传和传播。下面是一些精选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吧。寒假期间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