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文化振兴实施方案(通用20篇)

时间:2023-11-12 作者:笔砚乡镇文化振兴实施方案(通用20篇)

实施方案的评估和调整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要及时反馈和改进。看看下面这些实施方案的范文,或许你会发现一些有用的思路和方法。

乡镇文化振兴实施方案(通用20篇)篇一

为了推进全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以特色文化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推进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中源乡20xx年文化工作坚持以实施“五个一”文化工程为中心,着力开展特色文化活动,为全乡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文化依托和发展动力。为切实抓好该项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挖掘全乡的文化底蕴,巩固、发展传统文化,以文化产业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1、以传承、发扬中源乡土文化为主线,推进中源乡“五个一”文化工程建设;

2、以扩大、增加田园趣味活动为主线,推进中源乡“农家乐”游文化;

3、以推进经典诵读为主线,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4、以农村道德公评公议活动及高山特色种养业为主线,推进新农村建设。

1、编印诗词、书法、绘画、篆刻、摄影作品综合集。征稿范围:中源乡民自创作品;编印时间:20xx年10月;承办单位:乡文化站、中源书画院、中源诗社、中源教育诗社经;经费预算:30000元。

2、送戏下乡。节目内容:健康向上的传统戏剧与反映现实自创的'节目;节目类别:戏剧、相声、小品等;送戏场次:全乡每个村演出1场,共11场;送戏时间:由演出单位作具体安排;演出单位:中源剧团;承办单位:乡文化站、中源剧团;经费预算:8800元。

3、四县、八乡(镇)重阳笔会。参加单位:奉新县澡溪乡、仰山乡;修水县黄港镇、黄坳乡、武宁县石门镇、靖安县诗社、县文联、罗湾乡、高湖镇、中源乡;参加人员:书法、诗词爱好者、中源乡20名、乡外单位每个单位5名;活动时间:20xx年重阳节;活动地点:中源乡政府小会议室;承办单位:乡文化站、中源书画院、中源诗社、中源教育诗社;经费预算:15000元。

4、国庆文艺汇演。参加单位:乡政府机关、中源中学、中源剧团、各村行政村;活动时间:20xx年9月下旬;活动地点:中源群众文化剧院;承办单位:乡文化站、中源中学、中源中小、中心幼儿园、中源剧团;经费预算:5000元。

三坪村“农家乐”近年来游客迅猛增长,白沙坪度假村规模逐渐扩大,均以避暑为主。20xx年发展要加强学习、宣传,增进以下发展内容,力争突破季节性经营:

1、以农事耕作、茶点制作为主线,增加中、老年游客的休闲娱乐项目。承办单位:“农家乐”旅游协会、各经营网点;时间安排:旅游旺季;经费预算:2000元。

2、以户外拓展运动为主线,吸引青、壮年游客。承办单位:“农家乐”旅游协会、白沙坪度假村;时间安排:每年春、夏、秋三季;经费预算:5000元。

3、以写生为主线,吸引大、中专院校学生。承办单位:“农家乐”旅游协会、白沙坪度假村、洞下村支部;时间安排:每年春、夏、秋、冬四季。

推广以《弟子规》、《三字经》及《朱子家训》等为主要内容经典诵读活动,结合诗词进校园及电影下乡文化活动,推进青年少思想道德建设。

承办单位:各中、小学校;时间安排:每学年度;经费预算:500元。

1、扩大农村道德公评公议层面,正确导向社会风气。承办单位:宣传思想办公室、各村党支部;时间安排:年初宣传发动、年尾评比总结。

2、依托农民技校及“阳光工程”培训,提高农民创业及务工技能。承办单位:乡旅游服务小组、农业开发办、劳动保障所;时间安排:每月至少一次,随季节灵活安排;经费预算:5000元。

3、畅通信息渠道,增加科技含量,引导、推广山区特色种养。承办单位:农业开发办、各村村委会;经费预算:1000元。

以上各类活动的经费预算合计为66300元,其安排均通过向上争资、乡村拨付、各承办单位和参与的单位或个人自己筹资解决。

乡镇文化振兴实施方案(通用20篇)篇二

根据区总工会、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全区“安康杯”竞赛活动的通知》(绵游工发[2011]26号)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制定2011年绵阳市游仙职教中心绵阳市开元中学“安康杯”竞赛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组织实施群众性安康工程,以“安康杯”竞赛为载体,全面推进学校安全管理、安全文化建设、教职工安全健康培训教育。以开展各种安全文化活动为手段,吸引更多的教职工、学生、家长参加到活动中来,不断增强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安全健康意识,提高维护学校安全的素质和能力,努力实现学校安全稳定。

(二)总体目标。

提高校园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师生安全知识水平和自我防护意识;继续不断提高管理者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提高教职工安全知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实现重伤事故零目标;不断加强安全管理,强化工会群众监督,加强安全健康经费投入,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加强教职工安全健康教育,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加大“安康杯”竞赛检查力度。通过实现总体目标,力争使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二、竞赛主题、参赛范围。

(一)竞赛主题:抓班组,提高管理水平;重教育,推进安全文化。

(二)参赛范围:各学部、各教研组教职员工。

三、实施步骤。

(一)组织领导: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竞赛领导小组,加强竞赛活动的领导,全程参与竞赛活动,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保障。

组长:蒋世界(党支书、校长)。

副组长:鲜正朗(副校长)。

成员:宋明元(副校长)周佳华(副校长)。

王力(副校长)李斌(办公室主任)杜进(政教主任)各校区部主任年级组长。

(二)宣传动员:(4月10日—4月25日)。

结合我校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吸引并发动更多的教职工参加到活动中来。

(三)组织实施:(4月26日—11月30日)。

本着围绕安全、全员参与、针对实际、突出一线的原则,调动各方面力量、多种渠道全方位实现总体目标。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及网络、电视、讲座、培训等方法提高全员安全知识水平;通过“三会”(安全会、教师晨会、教师周会)及时贯彻安全政策、传达工作精神,发挥党、工、团等自身组织优势,积极开展各种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竞赛氛围,强化全员安全意识;及时排查事故隐患,解决安全问题,加大检查落实力度,促进活动不断向深层次发展。

(四)考核总结:(12月1日—12月31日)。

在竞赛活动中要注意及时发现典型,对一些好的做法,典型事例要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宣传,扩大影响,进行推广,同时学校办公室对活动进行考核,对年度竞赛中涌现出的先进部门予以表彰,成绩突出的推荐到上级工会表彰。

绵阳市游仙职教中心绵阳市开元中学工会委员会。

二0**年四月。

乡镇文化振兴实施方案(通用20篇)篇三

受区政府委托,现将xxx区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年初以来,我镇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委工作部署,根据本地的区位特点、资源优势、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等情况,确立适合本地的产业发展重点和模式,着力提升特色产业发展。

(一)依托特色项目开发,促产业兴旺。一是发展特色种植项目。实施品牌兴农计划,力推“润口”碱土柿子品牌,借助大庆综合广播扩大品牌影响,已经在国家商标总局完成商标注册。力保种植规模,20xx年基本完成板蓝根超万亩的种植计划。太平山村北药种植基地(晟乾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投资约600万元的配套设施改扩建工程现已进场开工建设。二是优化农产品直营项目。规范美食每客农产品销售直营店管理,实现了线上线下销售的双轨运营,重点销售沙地养生杂粮、碱土柿子、太平山茶菊等30余种全镇特色农产品。三是发展为油服务项目。强化xxx村办企业大庆市红煜投资管理处xxx井下作业服务大队职能,将有钻井资质的维修队由5个拓展到8个,每年最大可增加450万元的维修工程量。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宜居乡村。一是抓厕所改造。在条件相对成熟的兴隆河村选取130户作为试点,由村集体自筹90万元,新建室外雨排、污排管线共计4200米。二是抓道路建设。投资2343万元,共修建排水沟28330延长米,新修建水泥路7400延长米、红砖路2530延长米,集中成片绿化140亩。三是抓燃气入户。协调中瑞燃气与村屯开展燃气入户合作,目前宏伟村309户已实现天然气入户。xxx村聘请专业设计院针对xxx屯195户进行设计,初步核定每户安装费用在6500元左右。xxx镇萨大路沿线5个村年内实现设计、评审等工作,明年将全面开工建设。四是抓环境综治。按照全市城乡环境十项综合整治的统一部署,开展春季环境卫生大清理活动,拆除违建4处659平方米,清理垃圾1800吨,并落实了村屯网格化管理责任制。萨大路、四区三排路等路段,实现专业化保洁。

(三)深化各项改革,抓乡村治理。一是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总结xxx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先行先试的经验,启动其它9个村的改革,目前进入一二轮公示阶段。二是镇综治中心全面建成。完成了镇村综治中心规范化、实体化建设,创立了农村综治网格化管理体系,设立村民小组网格员421个,屯级网格长37个,村级网格长11个。各村共投入398万元建设“雪亮工程”,年底前实现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并于镇综治中心实现并联并通。创立了综治、信访、司法、公安的综治联席接访调解制度,共接待群众来访200余人次。成功化解义和村51个村民阻挠光伏项目建设、xxx学校、七医院被占地农民保险等8个重点信访案件,全镇信访量同比下降30%左右。

(四)设施与活动并重,塑乡风文明。一是新增硬化村级文化广场5000平方米,村民活动广场普及率达80%。二是开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推开联系群众最后一扇门活动”,开展“便民直通车”等活动,加强法律法规、政策宣传。三是深入实施村民道德建设工程,各村全面制定实施村规民约,镇政府组织成立常态化的“百姓宣讲团”,开展深入具体的农村道德教育。

(五)全力保障民生,创富裕生活。一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利用扶贫专项资金在合兴畜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建扶贫猪舍2栋、采购扶贫猪舍3栋,与正邦集团签订托养协议,通过保价条款稳定托养户收入,每户贫困户可从中获得每头生猪120元托养分红,获得分红收入3600元,9月30日全部发放到贫困户手中。二是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民吉和义和两个村引进光伏发电项目,可为村集体每年增加收益150余万元。三是盘活闲置资产。义和村盘活了酸菜厂的现有资产,成立了大庆市xxx区酸姑娘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功注册了“酸姑娘”品牌商标。将于10月下旬,采用传统办法腌制酸菜7000斤,预计60天后出菜。

(一)抓特色农业。力争“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提高抗旱防灾覆盖率、提高耕地质量等级,增加中草药、杂粮等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力保义和村“酸姑娘”酸菜品牌完成生产许可证的办理,恢复酸菜厂生产,有效带动菜农秋菜种植。

(二)抓环境建设。一是抓村屯绿化。组织实施xxx镇农村环境绿化工程,计划投资70万元进行村屯道路绿化44公里。二是抓燃气入户。将全面组织实施xxx镇农村天然气入户工程,主要包括天然气入户一级和二级管网及附属设备设施建设,估算总投资为5295万元。三是抓厕所改造。组织实施xxx区xxx镇农村厕所改造工程及污排管网建设,估算投资为2800万元,其中厕所改造估算总投资为1800万元,污排管网建设估算总投资为1000万元。四是抓道路建设。全面组织实施xxx镇农村道路硬化建设,计划投资为3420万元硬化村屯道路35公里。五是抓垃圾处理。建设日处理能力10吨的生活垃圾处理中心1处,可以使村屯垃圾实现从简单集中迁移、反复治理到集中灭迹、根本治理的`转变,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环境保护支持。

(三)抓深化改革。一是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总结xxx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先行先试的经验,完成其它9个村的改革。二是完善镇综治中心职能。整合镇信访、司法、公安等部门联合办公,落实监控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各村与镇综治中心视频可视化联通。三是建成镇综合服务中心。设立镇政府社保、医疗、民政、劳动保障等窗口,直接面向村民提供服务。同时探索在有条件的行政村也建立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直接与镇综合服务中心进行业务对接。

(四)抓乡风文明。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推动“便民直通车”持续运转,利用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多种形式,推进农村文明新风尚建设。

(五)抓保障民生。一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持续深化精准扶贫工作、巩固精准扶贫工作成果,防止脱贫户返贫的同时,通过设置“大病保障”资金等方式,防止其他农户因病致贫。二是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鼓励引导各村因地制宜,通过“联村党委”实现强村弱村结对帮扶。重点推进金山堡村沿街商服对外出租,壮大xxx村红煜作业队油田市场份额,扩大兴隆河村万头猪场养殖规模。三是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种植观念,改种亩收益更高的经济作物,提高农民的基础收益。

乡镇文化振兴实施方案(通用20篇)篇四

在20xx年,乡村振兴办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脱贫攻坚为导向,认真践行“依托城市发展、服务城市建设”发展理念,奋力推动全镇乡村振兴工作再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现将今年以来我镇乡村振兴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产业振兴为引擎,激活农村发展新动能。

1、关于特色产业。

围绕“挂面”非遗文化谋划产业振兴。一是弘扬挂面文化。

深挖“挂面”历史文化,推动挂面文化与《村规民约》互融互通,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开展志愿者服务。今年以来,开展挂面文化节活动2次、志愿者服务10余次,志愿服务人数3000余人。二是做强挂面产业。推行“传承人+农户+公司”抱团生产模式,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双品牌战略,依托“魅力中国城”等主题活动推出“一碗面,一座城”城市品牌。目前,全镇累计培育企业20余家、加工作坊500余家,年产挂面50余万公斤、产值2000余万元,人均年增收入2800元。三是打造挂面小镇。推行“农村展新颜、产村相融合”的文明新村发展模式,加快核心区风貌改造,打造集文化传承、农业体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地,推行轻钢结构体系和装配式建造新技术。今年,累计接待游客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0万元,建成装配式农房样板5栋。

2、关于村落宜居。

各村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实解决环境脏、乱、差改善村居环境和生活环境,按照建设宜居农村要求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设施完善,环境整洁,社会和谐的标准。村内道路硬化路面平整与外界交通通畅,出行方便,道路两边进行植树绿化,村道卫生状况良好,设有垃圾池,生活污水治理,村内集中(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养殖污水能集中收集在沼气池处理,垃圾日产日清。

3、关于乡风文明。

一直以来不断探索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传播文明新风尚,强化宣传,让文明之风在农村广泛传播,广泛刷写文明墙,充分利用广播、板报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涌现“文明家庭”“和谐农家”户数增加让文明之花在农村盛开,邻里之间更是相处融洽。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xx年,觉慧村被省政府评为省级“四好村”。

4、关于村级治理。

坚持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原则,各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党员代表大会,制定了村规民约制度,选出保洁员,建立清洁队,为宜居乡村建设夯实基础。重点落实村“绿化”“净化”“道路硬化”等工作,同时积极推进“改厕”“改厨”工作,在推动宜居乡村过程中实施网络化管理机制,网络员积极开展宜居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生态理念。各村无“村霸”等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发生率低。

5、村民生活。

以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为目标,在示范村觉慧村大力发展传统手工挂面的生产,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新发展生产大户16户,营销大户10户,电商5户,从事手工挂面供销人员达200余人,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500元,在镇各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各列前茅。全村医疗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5%以上,村内低保、特困人员救助措施到位,落实精准扶贫政策。

(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一是完成镇藤椒现代农。

业园区建设项目、金马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喜胜村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二是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乡村振兴示范带、公路沿线以及场镇投放垃圾分类收集亭位7处,在山寨村日间照料中心、喜胜村“朱珠园”产业基地修建公共厕所2处,在百梨村、金马村、花园村为732户农户实施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为7个村积极申报“美丽·宜居乡村”,入选精品村1个、创建村2个。

(三)稳步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持续推进城乡环卫一。

体化,在各村组新添置垃圾桶981只,聘请保洁公司日产日清。办理回复环保信访件10件,向5家污染企业发放整改通知书。修建污水处理设施2处,治理黑臭水体2000米米,制止露天焚烧秸秆20余起,拆除违章搭建2000平方米。

(四)扎实有效开展社会治理工作。一是深化禁毒整治,

摸排制毒高危场所310处,摸清75名“六类重点人员”,压紧压实管控责任,铲除种植2处2株。二是抓实信访维稳,常态化排查问题苗头,注重初信初访,化解矛盾纠纷570件次。三是扎紧安全防线,摸排整治道路交通、塘堰管理等安全隐患14处,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组织开展综合应急演练1次,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一)学习宣传不够到位。一是各部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

略中均以项目建设为重,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内涵和目标任务,思考不全,把握不准,目标不明。二是宣传不到位,群众对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知晓率不高,思想认识不足,造成了干部和群众对乡村振兴战略想法不一,思路不清,积极性不高。三是组织相关部门干部、村干部及示范村群众外出参观学习的力度不强,在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方面办法不多,造成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经验不足、方法不当、思路不宽。

(二)实施规划不够完善。一是在制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规划中,前期调研不够深入,特别是对本地的地域环境、人文特色、资源禀赋等方面考虑的不够周全,没有完整地纳入规划。二是广泛征求村“两委班子”和群众意见建议不够,不同程度存在规划与乡镇村社实际结合不紧密,制定的规划缺乏群众性、综合性、可行性、超前性、长效性。

(三)部门配合不够紧密。一是镇各相关部门各自为政,

相互协调配合不够,相互制约因素较多,项目落地难,实施进度缓慢。二是项目资金利用率不高,特别是在整合资金、捆绑使用方面办法不多,思路不宽,造成资金分散,项目效益难以发挥。三是项目建设投资力度不足、建设资金缺乏、融资难度较大。加之,项目督促、协调不够,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

(四)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一是主要产业以农业为主、特色产业分布不均衡,产业单一,基础薄弱,市场竞争力不强,转型升级难度较大;二是产业化进程缓慢,龙头企业少,且规模小。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精深加工不够,产品附加值不高,“公司+合作社+基地+农牧户”经营模式尚未形成产业链条。三是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缺乏专业人才、技能人才和乡村能人。

(一)加强领导,统筹推进。

为全面贯彻落实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文件精神,切实抓好我镇乡村振兴先进示范村创建工作,健全机制成立示范村建设领导小组,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高效务实的队伍。

(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规划是乡村振兴建设的龙头,必须结合村实际,始终把高标准、全覆盖的理念融入到规划中,以规划设计提升建设水平。规划村,坚持点、线、面统筹发展,优先对交通区位优越、资源条件丰富、景观资源独特、文化内涵丰富的社进行重点打造,具体建设中实行分类指导,要注重从细节入手,因地制宜,差异化、个性化、人文化开展镇、村风貌设计和景观建设,体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体现一村一特色。坚持“小尺度、融自然、承乡愁”的原则,求精,不贪大;求好,不图快,建设一批能体现我镇山水人文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精品村。

(三)保护生态,改善环境。

乡容乡貌的打造能间接影响招商引资吸引力。政府把垃圾、污水、绿化等基础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重点环节抓实抓好。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功能配套;加强村庄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工作。全面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和农村污水治理。村庄绿化实现森林围村,注重房前屋后、庭院内外的'绿化、美化工作,积极发展庭院经济。

(四)产业支撑,增收致富。

继续扩大挂面产业规模,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特色现代农业园区,打造名、优、特、新农产品,适度推广规模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促进农业现代化。在园区范围内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推动农业与旅游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五)强化宣传,营造新风。

加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关爱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发挥《村规民约》在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和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应用《卫生公约》、《文明公约》、“六好”标准等有效手段,促进幸福美丽乡村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井然有序的新村新秩序。发挥好“三讲三爱两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内容的年画、宣传画引领好风气,引导群众形成和展现“四好”新村新农民的精神风貌,形成广泛的社会主义农村新风尚。

(六)整合资金,撬动资本。

实施涉农资金整合计划,用好惠农支农政策,应遵循“性质不变、用途一致”原则归类整合各部门涉农政策资金,向乡村振兴倾斜,各类建设项目、资金优先安排,切实提高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率,真正发挥有限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带动作用,充分撬动社会资本。

(七)加强督导,狠抓落实。

严格落实乡村振兴工作的职责和任务,强化督导,落实人员,压实责任,确保2021年市级、省级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创建目标的顺利完成。

乡镇文化振兴实施方案(通用20篇)篇五

根据中央和省、市、县委要求,我镇在部门和单位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时间从7月开始,到12月基本结束。参加单位包括镇机关及其直属单位、县派驻乡镇的基层单位等22个党支部。为切实搞好本次先进性教育活动,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深刻认识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

参加此次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部门和单位,在全镇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处于重要基础地位,其中的党员干部,是整个党员干部队伍的基础力量。他们的执政意识、执政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的强弱,直接关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基层的落实,关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关系全镇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对促进全镇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关系重大。搞好本次先进性教育活动,对整个教育活动的开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重大影响。

此次开展教育活动的部门和单位,是整个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情况最复杂、党员人数较多的一批,涉及行业领域多,新经济、新社会组织多,党员结构更加复杂,工作难度更大。精心组织和切实搞好本次先进性教育活动,有利于加快解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解决影响全镇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加快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对于深入学习贯彻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进一步落实好镇党委提出的“跨越发展实现经济总量翻番,苦干三年跨入全市中等行列”的奋斗目标和各项措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部门和单位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要求。

在部门和单位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引导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认真解决党员和党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影响全县改革发展稳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不断增强党员队伍和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原则要求是:1、坚持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条主线,突出“加强队伍建设,一颗红心向党”这一主题。把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先进性教育活动始终,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进一步增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尽心尽力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真正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在党组织的各项工作中,落实在广大党员的实际行动上。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党员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坚定性,进一步明确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提高政治业务素质,进一步增强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务求实效。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紧紧抓住“取得实效”这个关键,始终围绕“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和“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的目标要求,把理论学习、武装头脑同解决问题、关心党员、服务群众、推动工作结合起来,使广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有新提高,解决党组织、党员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上有新成效,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要求、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有进展,建立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有新突破。

3、坚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学习培训,组织党员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大讨论,广泛听取意见,开展谈心活动,深入进行党性分析,认真参加专题组织生活会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制定整改措施,开展各种党性实践活动,增强党员意识、执政意识和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自觉加强党性锻炼,自觉保持先进性。

4、坚持发扬党内民主,走群众路线。尊重和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虚心听取党员的意见和建议,落实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激发党员的自豪感、光荣感和责任感,增强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自觉性。把发扬党内民主与走群众路线相结合,坚持开门搞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诚心诚意地解决问题,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评价,真正让群众满意。

5、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发挥表率作用。参加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履行“双重职责”,都要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带头参加学习,带头查找问题,带头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认真解决理想信念、廉洁从政、求真务实、联系群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带头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为广大党员做出表率。同时,还要认真负责地抓好本部门本单位的先进性教育活动。

6、坚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单位的特点和不同群体党员的情况,坚持从实际出发,加强具体指导,提出不同要求,使先进性教育活动贴近基层实际,贴近工作实际,贴近党员实际。对文化程度较低的党员、年老体弱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和流动党员等,在坚持总体要求前提下,灵活安排学习内容和活动方式。

7、坚持教育活动与各项工作“两不误、两促进”。要紧紧围绕“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这一目标,认真实施“环境立镇、引进强镇、科教兴镇、依法治镇”战略决策,突出抓好“招商引资、民营经济、结构调整”三大亮点,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先进性教育活动。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与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紧密结合起来,与推动本地、本单位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防止和克服脱离中心工作搞教育活动或以工作忙为由放松教育活动的倾向,切实做到学习教育与推动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三、在部门和单位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根据我镇实际,本次先进性教育活动要重点查找和解决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党的意识和大局方面的问题。政治观念、大局意识不够强,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央和省、市、县、镇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学习不够认真,贯彻不够自觉,落实不够得力,甚至理想信念动摇;二是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方面的问题。思想上不思进取,观念上因循守旧,精神上萎靡不振,不善于学习,不善于思考,不善于开拓,工作畏难发愁,得过且过,怨天忧人,缺乏敢为人先、奋发有为、抢抓机遇、争创一流的精神和气魄,缺乏知难而上、抢抓机遇、干事创业、跨越发展的路程干劲。三是领导市场和驾驭全局能力方面的问题。带领群众加快发展的本领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不够强,素质能力不适应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四是执政为民方面和服务群众方面的问题。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不够强,片面追求个人利益,缺乏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和奉献精神;五是艰苦奋斗和廉洁自律方面的问题。组织纪律观念不够强,自由主义严重,甚至违法乱纪,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六是内部管理和党建工作方面的问题。组织纪律松弛,好人主义严重,对工作人员管理不严,放任自流;对党建工作重视研究不够,党建工作责任制不落实,党的活动形式呆板,内容单调,缺乏生机和吸引力。

各部门各单位要在努力解决上述共性问题的同时,根据本部门本单位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不同层次党员的思想、工作和作风实际,有针对性地找准并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在镇机关,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宗旨观念、政治观念淡薄,爱民、为民、富民、安民意识不强;带领农民群众发展经济的自觉性和本领不强,缺乏现代市场观念和管理观念;新形势下做好农民工作、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和水平不高,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违法行政等问题。在事业单位,着力解决一些党员政治上不够坚定,组织纪律较差,忽视思想作风建设;业务上不够过硬,创新能力不强;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借工作之便谋取私利等问题。在企业单位,重点解决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弱,改革承受能力差,在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遇到困难时,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不重视学习生产技术和业务技能培训,在本职岗位不能成为生产业务骨干;党性观念、主人翁意识、诚信经营、依法纳税意识不强等问题。

四、在部门和单位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时间安排和方法步骤。

根据中央和省、市、县委要求,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各部门各单位,集中学习教育的时间不少于3个月,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学习动员阶段(30天)。

1、搞好宣传发动。各部门各单位党支部要按照镇党委统一要求,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层层召开党员大会,进行思想动员和具体安排部署,迅速进入学习培训阶段。党支部书记要亲自作动员,使每个党员充分认识开展这项活动的重大意义,增强参与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各部门各单位要从自身特点出发,采取简报、宣传栏、明白纸、标语口号等形式,广造舆论,大造声势,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活动与效果的统一。

2、开展学习培训。(1)学习内容。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为主要教材,重点学习《党章》,学习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系列部署要求和总书记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视察山东时的讲话等内容。认真学习孔繁森、任长霞等同志的先进事迹,迅速掀起向孔繁森、任长霞等同志学习的新高潮,利用身边典型将教育活动推向深入。(2)学习形式。区别不同情况,因地因人制宜,分类施教,采取集中学习与自我学习相结合,面上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读原文与听辅导、看录像相结合,讨论交流与学习身边典型相结合等不同的学习培训方式。镇机关、事业单位以集中学习为主;工学矛盾突出、集中学习较难开展的企事业单位和各种特殊情况党员,可采取业余、小型、分散、自学等多种学习形式进行,注重学习的实效性。要综合运用上党课、理论宣讲和辅导、路程传统教育、警示教育、典型示范、舆论引导、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等形式,增强学习教育的吸引力。要根据实际对学习情况进行测试。(3)学习纪律。具备条件的单位要建立健全学习考勤考核、补课等制度。要做到“四有四落实”,即:有详细的学习计划,落实学习阵地;有多样的学习资料,落实学习工具;有健全的考勤补课制度,落实督促考核人员;有详实的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落实篇幅限度。无书写能力的党员和年老体弱的党员,经支部同意,可不记读书笔记。坚持“保集体学、促自学”,集中学习和座谈交流一般以党支部为单位进行,要保证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40个学时,其中学习辅导、看录像和讨论交流的时间不少于24个小时。要保证参学率,集中学习到课率,不能低于95%。要严格学习考勤制度,如实记录每个党员的参学情况,作为考核党员本人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表现的重要依据。

3、制定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和不合格党员主要表现。学习过程中,要联系行业实际和党员岗位特点,在深入讨论、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提出富有时代特点、简明扼要、切合行业和单位实际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列举出不合格党员主要表现。

(二)分析评议阶段(40天)。

坚持做到“耳聪、目明、心细”,提高分析评议质量。耳听八方,广泛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擦亮眼睛、明确视点,找准存在的问题;把握政策,明确标准,严谨细致,达到对每个党员心中有数,扎实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

1、搞好对照检查。重点搞好“四对照四检查”:即对照党性原则查思想,对照“第一要务”查工作,对照宗旨观念查作风,对照党规党纪查纪律。在对照检查的基础上,剖析思想根源,搞好自我总结,明确努力方向,并撰写出党性分析材料。

2、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坚持走群众路线,扩大民主,虚心听取和认真采纳基层单位和群众意见。要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设立意见箱、开通公开电话等方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对征求的意见,经适当整理后向党员本人如实反馈,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3、开展谈心活动。每个党员谈心面一般不少于支部党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并听取部分群众的意见。根据谈心和征求意见反馈的情况,党员本人进一步修改完善党性分析材料。

4、进行民主评议。在广泛谈心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召开支部大会,组织党员学习党规党纪,明确党员的先进性标准,听取处置不合格党员的意见。采取党员自评、党员互评、群众参评、书记点评的办法,对党员逐一进行民主评议。评议时要吸收入党积极分子、部分群众代表参加。

5、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以党支部为单位进行。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既要参加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又要主动参加所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会。召开民主生活会时,上级党组织或县委督导组将派人参加。

镇机关、事业单位,要按照深化学习、讨论确定党员保持先进性具体要求和不合格党员主要表现、征求意见、开展谈心活动、撰写党性分析材料、召开专题生活会、提出评议意见、通报评议情况等八个环节进行。情况特殊的单位在坚持总体要求的前提下,经镇党委同意,可适当合并有关程序步骤。

(三)整改提高阶段(30天)?

1、制定落实整改措施。(1)每个党员根据自己存在的问题和党组织的评议意见,制定整改措施,明确努力方向;(2)各党支部针对党员队伍及领导班子和党支部自身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报县委督导组审查,交党员大会讨论通过;(3)领导班子和党支部、党员个人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的情况,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接受党员和群众的监督。(4)抓好基层党支部和党员个人整改措施的落实,要把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与解决党员尤其是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要做到件件有回音。在党员制定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的基础上,按要求填写党员承诺书,大力推行党员承诺制,真正把各项整改措施落到实处。

2、做好教育转化和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结合评议结果,对有缺点错误的党员,可采取组织谈话的形式,进行严肃批评和耐心教育,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改正错误,尽快促其转化。对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经教育不改的党员和违纪党员进行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

3、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保持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员目标管理、党员承诺制等行之有效的党员管理教育制度。

要注意搞好学习动员阶段、分析评议阶段“回头看”活动。在整改提高阶段结束时,各单位党支部要在镇党委和县督导组的指导下,向党员干部群众通报整改情况和整个先进性教育活动情况,并进行一次群众满意度测评。多数群众不满意的,要及时进行“补课”。集中学习教育基本结束后,再用两到三个月的时间,做好巩固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的工作。活动结束后,要认真搞好教育活动总结,写出专题报告。同时,积极做好迎接县考核验收工作。

五、认真开展符合本部门单位特点的主题实践活动。

各部门和单位要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广泛开展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加强队伍建设,一颗红心向党”主题教育,坚持把解决突出问题与做好经常性工作结合起来,把集中教育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把农村基层工作和党的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党员领导干部要争当“五个表率”,为广大党员干部做出样子。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使命,做讲政治、顾大局的表率;要努力开拓创新,埋头苦干,做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的表率;要始终牢记宗旨,恪尽职守,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表率;要不忘艰苦奋斗,脚踏实地做事,做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表率;要坚持原则,一身正气,做廉洁自律的表率。

(二)开展争创学习型、干事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洁型“五型”镇机关活动,树立镇党政机关的良好形象。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执政意识,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掌握现代经济、科技、管理、法律法规等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知识水平。坚持科学态度和务实精神,增强更快更好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心把握,用心工作,用心落实,干事创业,加快发展,切实做到想干、会干、干好。牢记宗旨,勤政为民,体察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满腔热忱地关心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问题,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领导方法和工作方式,再创新优势,再上新水平。

(三)深入开展创建“五个好”基层党组织活动,建立基层党组织常抓不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工作)业绩好、党员群众反映好”的要求,遵循“贴近实际、贴近岗位、贴近岗位、贴近群众”的原则,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为关键,以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和阶级基础为着眼点和着力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精心组织,探索新形势下机关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和形式,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四)按照“五好”的要求,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五比五争”活动,探索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围绕“树立好思想,发扬好作风,掌握好本领,创造好业绩,发挥好作用”的“五好”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深入开展“五比五争”活动。一是比思想观念,争做勤奋学习、思想坚定的模范;二是比服务意识,争做一心为民、甘心奉献的模范;三是比职业素养,争做严谨细致、业务精湛的模范;四是比工作业绩,争做奋发向上、干事创业的模范;五是比道德风尚,争做文明守法、廉洁自律的模范。通过开展“五比五争”活动,使全体党员干部实现“五个明显”,即:思想上有明显进步,作风上有明显改变,服务上有明显改善,工作上有明显提高,纪律上有明显增强。认真总结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创新党员队伍的动态管理机制,建立上级党组织为下级党组织、基层党组织为党员、党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服务的党内服务机制,完善党内表彰激励机制,健全党内自我纯洁机制。

(五)开展“五民五送”心连心活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在镇机关和驻村干部中开展以摸民情、察民意、解民忧、帮民富、暖民心,送技术、送项目、送法律、送政策、送服务“五民五送”心连心活动。活动以机关干部包村联户为形式,以“五民五送”为主题,以转变作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为重点,以完善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和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为突破口,探索建立“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有长效机制。

各部门各单位要着眼于不断激发党员的内动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结合部门、行业、岗位特点,积极开展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主题实践活动。在镇广泛开展创建“群众满意的站所”活动;在中小学校以开展“师德建设年”活动为主题,进一步深化“做文明教师、树师表形象”学习教育活动,为党组织和党员发挥先锋作用提供载体。

六、需要把握的几个具体问题。

各部门各单位要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县、镇委总体部署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各自实际,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切实防止走过场、出偏差。具体实施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深入做好统一思想、激发内动力的工作。要根据党员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抓好思想发动,用中央和省、市、县、镇委关于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指示精神、部署要求统一思想,消除各种思想顾虑。重视做好各类特殊情况党员的思想发动工作,并注意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对问题较多、矛盾突出、情况复杂的单位,镇党委将帮助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统一思想。对每个阶段出现的思想问题,要及时发现和解决,使党支部和党员的思想认识随着教育活动的推进而不断深化提高。

2、努力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覆盖面。要进一步摸清外出党员和流入党员的情况,努力找到失去联系的党员,引导这种情况的党员主动找党组织。要通过多种途径,落实好流动党员、聘用借用人员中的党员、下岗失业人员中的党员、离退休干部职工中党员的组织关系,把教育责任逐一落实到支部、落实到包帮责任人,力争使每一名党员都能参加活动、受到教育,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3、切实组织好各类特殊情况党员的学习教育活动。对流动党员,在县内流动的,一般应回原单位党支部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县外流动的,一般应在流入地党组织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对外出失去联系、不能按时参加本批次所在单位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党员,单位党支部形成书面报告,经核实可暂缓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待与其取得联系后再以适当方式“补课”。对下岗失业职工中的党员,按照党支部隶属关系,区别不同情况,可依托其他党支部,组织他们参加教育活动,适当增加一些实用技术技能方面的培训,提高再就业本领,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对一些年老体弱的党员,经本人申请、党支部批准,有些集体活动可以不参加;对身患重病、长期卧床不起、无法表达本人意志的党员,党支部作出决议,事先将其情况报镇党委备案,可以不参加教育活动。对于老龄支部离退休的党员,由镇党委统一组织参加教育活动。

4、重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进一步抓好少数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整顿,及时调整不称职、不作为的党支部主要负责人,切实配强配好党支部书记。积极深化和推进各行业争创“五个好”基层党支部和争当“五个好”党员活动,健全完善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共产党员示范岗、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工作,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加大对困难基层单位的支持和帮扶力度,对经费、场地等方面存在困难的党组织,要统筹整合现有资源,加大财政和党费投入,尽可能帮助协调解决。落实好下岗失业人员中党员的生活保障,关心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5、扎实做好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倾听群众呼声,理顺群众情绪,解决群众难题,化解基层矛盾,把先进性教育活动变成教育群众、鼓舞群众、凝心聚力的过程。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活动,把帮扶贫困家庭和困难学生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通过为民、富民、安民、便民的实际行动,进一步树立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良好形象。

6、注重解决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针对查摆出的突出问题,边学边改,边议边改,边整边改,让群众看到变化、见到成效。认真查找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党风政风行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影响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紧紧抓住群众关心关注、社会反映强烈、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集中力量加以解决。把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整体效果。

7、加大教育活动探索创新力度。要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县、镇委部署要求,在努力完成“规定动作”的前提下,从实际出发,创新“自选动作”,在教育活动的内容、方式方法、时间安排、组织领导等方面大胆探索,努力形成有利于调动党员积极性、提高教育活动成效、让职工群众接受和满意的措施办法。困难单位党支部要深入开展“询计问策”活动,增强困难职工党员自立意识,教育引导他们把心思用在谋发展、促稳定上来。镇党委将尊重各支部的首创精神,及时发现、认真总结和推广各党支部成功的经验做法,抓点带面,不断推动教育活动深入开展。

8、正确把握相关政策。坚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和从严治党方针相结合,着力调动、保护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把广大党员、群众的注意力引导到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和做好本职工作上来。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不单独搞一个组织处理阶段,对那些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完全具备党员条件的党员,经教育仍不能改正的,将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规定,按照正常程序,在巩固扩大教育活动成果时作出组织处理。对违纪党员,要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规定,给予纪律处分。

9、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镇党委将针对此批次先进性教育活动单位和党员的特点,充分运用广播、电视、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等媒体和宣传栏等阵地,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宣传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指示精神,宣传各条战线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宣传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和实际成效,始终保持浓厚的舆论氛围,增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七、切实加强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组织领导和指导。

此次先进性教育活动面广量大、情况复杂、任务艰巨。镇党委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力推进,进一步完善党委负总责、教育活动办公室协调指导、督导组督促检查、领导干部带头示范、基层党支部抓落实的“五位一体”工作格局,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不走过场、不出偏差、取得实效。

各基层组织负总责。要继续坚持和落实领导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党支部书记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亲自抓部署、抓督查,分管同志全力以赴靠上抓,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结合分管工作主动抓,切实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既要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又要从实际出发,不提过高的标准和要求。

各支部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要加强协调指导。各支部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大力加强组织领导和具体指导,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情况,总结推广经验,搞好工作协调,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参加此批次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单位,都要成立由党支部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领导机构及相应的工作机构。党支部书记要认真履行职责,行政负责人要积极支持、配合先进性教育活动。

指导组要加强指导检查。镇党委向参加教育活动的党支部派出指导组,做到盯紧靠上。指导组要认真履行职责,及时指导,严格把关,督促各项任务落实。

发挥领导干部联系点的示范作用。镇党政领导班子中的党员,要根据此批次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特点,结合各自分工,确定联系点,经常深入联系点调查研究,督促检查,加强指导,总结经验,解决问题,努力使联系点成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示范点,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中的党员领导干部联系支部;其他党支部成员,要做好联系党员的工作。党员领导干部要在学习动员阶段到联系点上一次党课或作形势报告,在分析评议阶段参加所联系单位的民主生活会或组织生活会,在整改提高阶段到联系点指导抓好整改措施的落实和建立长效机制等工作。

充分发挥党支部及党支部书记抓落实的作用。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加强对党支部书记的培训,使他们明确目标任务,掌握政策和方法,真正成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明白人”、责任人。镇党委将加强对各党支部书记履行职责情况的考核,在教育活动实践中考察和培养党支部书记。

附:鲁桥镇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集中学习教育配档表。

鲁桥镇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集中学习教育配档表。

阶段时间。

活动内容。

学习动员。

7月4日至8月5日。

1、召开动员大会,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活动氛围;

2、组织党员学习,撰写心得体会,测试学习情况;

3、结合单位实际,制定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和不合格党员主要表现。

分析评议。

8月6日至9月16日。

1、召开转段动员大会,总结第一阶段活动情况,部署本阶段工作;

2、搞好对照检查,组织党员剖析思想根源,撰写党性分析材料;

3、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

4、开展谈心活动,修改完善党性分析材料;

5、进行民主评议,并向党员个人反馈评议意见;

6、召开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整改提高。

9月17日至10月17日。

1、召开分析评议阶段总结及整改提高阶段动员大会;

2、制定落实整改措施,每个党员和基层党支部形成书面整改意见;

3、明确责任,抓好整改措施落实。

4、健全完善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乡镇文化振兴实施方案(通用20篇)篇六

实现区文化馆、图书馆及xx个乡镇文化站免费开放。其中图书馆全年免费对外开放不少于xx天,开展全民阅读活动xx次;区文化馆文化活动场馆、公益性活动全年对外免费开放;全区所有乡镇文化站实现免费开放并对外开展文化服务。

1、采取错时、延时免费对外开放,保证每周不少于xx小时,全年不少于xx天对外开放时间,满足读者阅读需求。

2、开展每月一主题全民阅读活动,推进“书香”的建设。

1、全年(除不可抗力外)坚持免费对外开放,常年开设成人音乐培训班,排练厅、展厅、培训教室常年对外免费开放。

2、开展措施延时免费开放音乐班、舞蹈班,开课不少于xx课次,培训人数预计达xx余人次。

3、暑期针对青少年专门开设暑期免费开放培训班,全年开课达xx课次,预计培训人数xx人次。

4、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筹备展演,包括文化列车进乡村惠民文艺演出、潺亭之夏系列文化活动、迎新春系列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1、召开全区文化统计工作会议,将xx年全区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内容和标准等进行安排部署,要求6月完成免费开放任务xx%,9月完成xx%,12月完成xx%。

2、印发《关于报送xx年度乡镇文化站免费开放专项资金使用方案的通知》,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专项资金使用单位严格按照规定用途使用资金,专款专用。

3、确定乡镇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有特色亮点、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乡镇,将镇、镇、镇文化站打造模式在全区范围内复制推广。

4、及时按照《关于下达xx年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补助资金的通知》文件,按照完成任务进度以及市文旅局要求,给予合并后xx个乡镇文化站拨付免费开放资金共计xx万,敦促乡镇开展好免费开放工作。

5、定期督导乡镇文化站免费开放工作,对免费开放模式、开放市场、活动内容等进行指导。

6、定期召集文化站负责人(文化干部)开展文化文艺和体育类培训,提升免费开放和文化服务水平。

乡镇文化振兴实施方案(通用20篇)篇七

20xx年,x乡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根据x生态、绿色、旅游、文化等优势,围绕打造“宜居宜游、山水相依精致小镇”这一中心,紧紧抓住划入“一区两河三带六平台”的大好契机,以“十大”专项行动为主抓手,以“多规合一”建设为牵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是产业振兴上,深化改革,加快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全乡土地流转率达到x%以上,新完善高标准农田xx亩,以丰泽农业为龙头,积极打造农业“新六产”融合发展先导区、样板田,培育“大汶河湿地公园+丰泽现代农业园+梅山古传统村落”x田园综合体项目,新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x家。

二是人才振兴上,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以丰泽农业为龙头,引进山东农业大学博士一名,聘请其为科技副乡长,带动全乡农业产业发展。

三是文化振兴上,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深入推进“四德工程”建设,大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文明实践站建设,已完成实践分中心一处,实践站四处。开展广场舞比赛,深化移风易俗,实施乡村文明志愿服务行动。

四是生态振兴上,深化“蓝天工程”,推进“碧水行动”,深入开展“清河行动”回头看,实施“绿满乡村”工程,完成泉河生态廊道建设,坚决做好砂石保护工作,守住生态底线。推进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完善桃花园社区、锦秀佳苑社区服务功能,开展农村环境整治三年行动。

五是组织振兴上,把党的建设放在统领地位,营造高质量发展的新生态。发展党员名,调整村级班子x个,高标准完成锦秀佳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引进社区工厂一个,x个村集体经济全部过x万元,x万元以上的达到x个。

下半年,x乡将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振兴”,统筹谋划,科学推进,尊重x乡广大农民意愿,调动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力争打造乡村振兴“x样板”。

一是实施农业产业提质增效行动。实施高标准农田(国土)项目、千亿斤粮食项目、高标准农田开发项目等,新建完善高标准农田x.x万亩,发展高价值经济作物种植x万亩,建设茶叶种植示范基地、设施花卉种养殖基地,高价值作物种植比例达到x%。建设一批“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x处,建设蔬菜专业批发市场x处。发展分享农场、共享农庄、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打造大汶河生态旅游休闲小镇,完成大汶河沿岸旅游线路、梅山旅游线路、泉河沿岸旅游线路的打造。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引导扶持丰泽农业、三秋农业、荣茂农业等龙头企业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质量合格率稳定在x%以上。

二是扎牢“红色阵地”强化组织振兴。突出党建引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按照xx年《中共x乡委员会关于加快党建示范点、示范区、示范村建设的实施方案》两年计划内容,规划设计大汶河沿线党建示范点提档方案,在大汶河沿岸x个村“一村一品”打造“村强民富样板化片区”党建示范区;在马山村打造“村容村貌风景化片区”党建示范点。

三是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优化乡村空间布局,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推动乡村绿色发展。加大对大汶河、泉河生态保护和修复,深入推进砂石综合治理工作,严格落实河长制,构建河流管理保护机制。实施造林绿化与退耕还林、森林质量提升、湿地保护与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大工程,全乡森林覆盖率达到x%以上。

四是实施美丽乡村提升行动。完善美丽乡村规划体系,实施提升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突出美丽乡村示范引领,重点打造马山、云尾、南留村,提升李集、杨庄村,开展美丽宜居乡村“精品”工程,打造一批田园村、文化古村、休闲旅游村、现代宜居村。

五是实施文明乡风倡树行动。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培树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形成乡村振兴发展的内生动力。

六是实施乡村善治行动。充分利用oxo服务管理平台的诉求收集和大数据分析功能,以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三共四化”为目标,完善“大调解”机制建设,建立“党建+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探索社区党建工作模式,打造白店、南陶两个社区党建,实施“党建示范区扩面”工程,坚持“一村一品”。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开展“法治x”建设,大力实施德治工程,深化“平安x”建设。

七是实施乡村人才培育行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选拔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人才。实施“一村一村官”工程,从企业专业人才中聘用一批村官,担任村团委书记或书记助理,聘请部分优秀企业家担任乡经济发展顾问,形成共谋、共商、共建的氛围。

九是实施农村体制机制创新行动。稳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探索乡村与城市的`需求互动机制。推动新型产业资源创新与服务产品的创新,以服务产品满足对象的需求,探索公共资源性质的公共产品与具体的产业服务产品相结合,共同为社会提供综合性的服务。

乡镇文化振兴实施方案(通用20篇)篇八

要求已建有篮球场地的各村(街)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赛事,已建立文艺队的村(街)要组织好文艺演出。xx街红边艺术团要做好到县城参加表演的各项准备。

各村(街)民委要精心策划,积极做好本村(街)开展的各项节目赛事的筹备工作,做到有组织、讲团结、求安全、促发展。xx街民委要积极做好组织红边艺术团到县城参加表演的工作任务。

乡广播文化站要做好各村(街)开展工作的协调与技术指导工作,尤其做好xx乡文艺队到县城参加比赛的节目编排、技术指导工作。

春节期间开展的`各项活动经费主要以各村(街)自筹和市场运作为主,乡政府根据开展的活动情况拨付适当文体经费为辅的原则。

各村(街)分别要在本村(街)村部所在地大门或高层建筑物顶部插挂彩旗,悬挂灯笼,拉挂宣传标语,做好庭院绿化、美化、亮化工作,营造喜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有国旗台的村街、学校组织检查旗台、旗杆、旗面,有损坏的及时检修完善,营造边关特色和爱国主义教育氛围。春节期间,各村(街)要做好宣传动员,掀起新一轮“美丽靖西·清洁乡村”大检查、大清扫,展现“美丽xx·清洁乡村”新成果。

为加强对我县春节期间文化体育系列活动及氛围营造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活动顺利进行,成立活动领导小组。

乡镇文化振兴实施方案(通用20篇)篇九

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是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一直致力于发展生产、消除贫困的工作。但真正严格意义上的扶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提出并大规模实施的。从1978年到,中国的扶贫开发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下面是关于乡镇20扶贫开发实施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根据《中共休宁县委、休宁县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休〔〕76号)文件精神,立足本镇实际,发挥资源优势,依托项目拉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抓手,扎实做好我镇扶贫开发工作,稳步实现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特制定2017年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力推进脱贫攻坚。

(一)加强镇村两级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组织领导。脱贫工作工作是党中央确定的一项政治任务,党中央将脱贫攻坚工作做为全党上下一项重要工作,必须强化各级党组织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镇党委书记是全镇脱贫攻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镇长为主要责任人,镇党委班子成员为全镇脱贫攻坚工作领导组成员并对各自联系村的脱贫攻坚工作负责。各村党支书记为本村脱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村委会主任为主要责任人,村两委其他成员为本村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

(二)明确包保责任人,切实提高帮扶精准度。加强驻村工作队伍建设,强化帮扶措施落实。实施“百名党员干部帮百户”帮扶活动,建立健全帮扶机制。镇村干部根据所联系村组工作实际包保联系扶贫户。主要是每月对所包保的扶贫户进行不少于一次走访,在走访中了解贫困户致贫的主要原因,帮助贫困户分析并有针对性的制定帮扶措施,帮助贫困户通过自身努力发展产业来脱贫,在帮扶走访中要做好记录,填写好扶贫手册和收入明细账。

(三)明确全镇脱贫攻坚任务,确保精准施策、精准脱贫。

到底我镇建档立卡贫困户83户204人,根据上级要求及我镇实际情况,2017年计划脱贫120人。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大力推动脱贫攻坚十大工程,认真制定扶贫“四项清单”,明确脱贫攻坚时间表、路线图。全面落实产业扶植到户政策,切实为贫困户提供增收渠道;实施危房改造,切实做好贫困户住房安全工作;多方面争取资金补助资助贫困学生;统筹各类培训资源,组织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收集信息为贫困户提供就业信息,推荐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确保完成年度脱贫任务。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结合各村实际,继续抓好农村“一事一议”、道路硬化、河道治理工程等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解决基础性问题,逐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实施坞口至大源道路硬化工程、推进大斐通组道路项目;完善岩脚、兰渡、龙源农民广场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修缮龙源村安全饮水工程,落实危房改造、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提升生产生活条件。

三、做好社会保障,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始终把扎实推进民生工程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改善民生为宗旨,全面提高百姓幸福指数。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城乡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妥善解决“五保户”和特困户的生活困难问题,切实做好弱势群体救助工作;做好残疾人护理补助、计生奖特扶等补助发放工作,做好社会保障,增强群众福祉。

四、加强考核督查,明确奖惩机制。

(一)加强督查考核。加强对全镇脱贫攻坚工作的督查检查,每年督查检查不少于四次,镇“村为主”办公室在每季度对各村村为主的`考核中将脱贫攻坚工作列入考核范围。镇纪委要对镇干联系贫困户开展脱贫工作督查,对没有按照要求走访或在扶贫工作中不尽职不尽责的党员干部予以教育批评,对有违纪现象给予相关纪律处分。

(二)运用考核机制进行奖惩。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镇村干部给予通报表扬,村干部绩效考核工资中给予一定比例的经济奖励,对镇干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干部在评先评优等方面向上级组织部门推荐。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履职履责不到位,工作马虎,所联系贫困户(贫困人口)在上级组织的考核评估中不合格的,将对帮扶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镇干取消年终普发的奖励奖金,所在的村在“村为主”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绩效工资扣5%。

乡镇文化振兴实施方案(通用20篇)篇十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促进全镇党员干部更好地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镇党委决定在全镇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开展学习贯彻执行党章活动。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深入学习,使全镇广大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党章的内涵、实质,进一步增强党员意识和党性修养,更好地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政治纪律,履行好党员义务,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活动内容。

(一)认真学习党章。各党组织要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十八大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同志署名文章《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和党的十八大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全面掌握党章对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奋斗纲领和重大方针政策作出的明确规定,对党员权利和义务作出的明确规定,对党的制度和各级党组织的行为规范作出的明确规定,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作出的明确规定,对党的纪律作出的明确规定。

(二)严格执行党章。全镇各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严格遵守党章,自觉做到:积极履行党员义务;严格保障党员权利;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严格党员发展程序;严格执行党的组织制度;认真开展党组织生活;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及时缴纳党费,规范使用党费。

三、活动步骤。

(一)集中学习(9月中旬)。全镇各党组织要组织、督促所辖党员干部开展学习活动,通过个人自学、集中讨论、专题培训、专家辅导、组织生活会或举行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提高学习实效。参学的党员干部要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全面、系统、深刻地学习党章。

(二)自查自纠(9月下旬—10月中旬)。全镇各党组织要组织所辖党员干部对照党章要求,全面查找党员个人和党组织在思想、学习、行为、工作,特别是在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深刻剖析原因,认真予以整改。

(三)督查总结(10月下旬)。由镇纪委对全镇各党组织学习贯彻落实党章情况进行督查并汇总。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各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开展学习贯彻执行党章活动的重要意义,各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带头学,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主动参学。

(二)精心组织活动。要严格考核考勤,做到学习有记录、学员有心得、学时有保证。要紧密联系实际,创新学习载体,增强学习实效。

(三)强化督促检查。镇纪委要加强对各党组织学习贯彻落实党章情况的督促检查,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凡未按要求开展活动,或组织不到位、应付了事的,将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重新开展学习活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乡镇文化振兴实施方案(通用20篇)篇十一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富民兴村产业的决策部署,根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工作方案》(粤农农规〔2019〕2号文)和《中共珠海市委办公室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对标三年取得重大进展硬任务扎实推动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珠委办字〔2019〕56号)等要求,制定本工作方案。

围绕建设与粤港澳大湾区相匹配的美丽乡村,大力发展美丽经济,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农民受益”的原则,通过项目实施,形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区域特色优势明显、市场前景较好、组织化程度较高、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的专业村、镇,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带动产品开发、产业发展,富裕一方农民,振兴一方经济。自2020年开始,连续3年,结合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每年扶持3-5个村创建“一村一品”样板村,样板村“一村一品”主导产业产值增长30%以上;所在村参与项目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未参与项目农民提高10%以上,努力使每一个样板村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亮点;到2022年全市扶持10个村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形成2个特色农业产业专业镇。

(一)建设条件。“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应符合以下条件:

1.产业主导性强。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已初步形成1—2个特色主导产业,农业主导产业规模占比较高,申报产业产值占本村农业产业总产值30%以上。名特优新产业可适当放宽标准,原则上要在最适种养区发展。

2.新型经营主体强。具有正常运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联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承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任务。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及农村致富带头人等优先支持。

3.组织保障有力。区、镇人民政府高度重视,镇村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和项目推进工作机构,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扶持政策。

(二)建设任务。各区要依托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立足本地资源、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依托种养业、绿水青山、田园风光、沙田水乡和乡土文化等,发展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打造一批新型乡村产业特色村、镇,专业村、镇力争实现生产标准化、特征标识化、产地身份化、营销品牌化。

各区要从产业实际情况出发,开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建设任务包括但不限于:

1.做精做特做强一批特色产业。各区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和品牌化建设,培育壮大1-2个具有本地特色的主导产业。培育一批名特优新特色产业。

2.培育一批新型主体。加快培育适应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联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的功能,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民”“合作社+专业市场+农民”等经营模式,支持发展多环节托管、关键环节托管和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模式,提高“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组织化程度,完善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3.推广一批绿色生态技术。建设一批绿色高效生态循环生产示范基地,形成一批标准绿色生产技术规范。围绕资源高效利用,示范推广肥药减量控害、有机肥替代化肥等绿色生态环保技术,突破资源环境瓶颈,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围绕生产效能提升,示范推广节本降耗、轻简高效等技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4.打造一批知名品牌。推行标准化生产,开展“三品一标”认证,鼓励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产品申报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认证,加强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对认定为专业村、镇的产品,实施“三统一”: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商标、统一logo,力争实现生产标准化、特征标识化、产地身份化、营销品牌化,提高我市“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5.推动一批产业融合。要大力扶持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围绕主导产业,建设一批储藏、保鲜、烘干、清洗、分组、包装等初加工设备设施,开发一批特色精深加工产品,拓展运销服务等相关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在发展特色产业基础上,与美丽乡村建设、南粤古驿道活化、乡村慢行道建设、农事体验、乡村节庆活动等乡村振兴举措相结合,拓展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康养等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推进农业与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产业提档升级和特色产品优质优价。

(一)市级职责。市农业农村局负责制定“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作方案、认定办法与资金使用管理、对约束性任务执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及绩效考核。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组织对各区推荐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候选专业村镇进行评选,达到认定办法要求的,纳入市级专业村镇,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重点扶持。

(二)区级职责。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负总体责任,对“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和审批监管,组织项目验收。区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本区入库项目,报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审批,并按要求报送项目进展、资金使用、验收考评、绩效评价等有关情况,组织、审核、汇总辖区专业村、镇认定有关材料,报送市农业农村局。

(三)镇级职责。镇人民政府是责任主体,负责确定发展特色产业,遴选项目实施主体,组织制定总体项目申报方案(含资金使用方案)并申报入库,组织项目实施管理和项目自验、绩效自评。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专业镇认定。

(四)行政村职责。组织开展“一村一品”示范村申报、主导产业确定、实施主体遴选、土地流转、项目实施、资金使用、收益分配等工作,并提供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的表决书;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专业村认定。

(五)实施主体职责。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联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是实施主体,主要职责是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清单,负责项目建设及运营,与农民、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利益紧密联结机制。自觉接受各级人民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向镇人民政府上报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进度,组织绩效自评。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主体责任。各区、各有关部门要把“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产业发展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统筹安排。镇人民政府作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责任主体,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成立工作专班,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工作人员,加强项目日常监督管理,选好产业、选强实施主体,强化项目实施过程监督,按时上报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建立完善项目管理档案,组织好项目自验和绩效评价等工作。

(二)提前谋划布局,严格程序要求,做好项目储备。各区、镇要遴选一批产业基础条件好、成长性强,能够代表当地农业特色,符合市场需求,带动农户增收效果好的项目,严格按照要求筛选审核入库项目,落实公开公示、审核把关等程序。区、镇责任部门要扎实做好项目的组织、入库、审核、审批、备案等工作,确保入库项目科学、精准。严格按照要求组织推荐专业村、镇的认定工作。

(三)做好绩效评价。各区要负责组织项目所在村镇和实施主体开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的绩效自评和验收考评。市农业农村局年终对约束性任务开展绩效考核,市财政局视项目推进情况组织开展绩效评价。

(四)加强宣传引导。注重利用各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创新示范工作,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营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良好氛围。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加强典型剖析,打造一批可借鉴、可推广的范例与样板。

(五)鼓励多方投资。加强金融支农创新,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推进普惠金融“村村通”,积极培育村镇银行、涉农投资和担保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推动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信贷投放方式,切实解决“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鼓励将主导产业农产品纳入地方农业保险保障范围,探索开展特色农产品生产收入保险试点。

乡镇文化振兴实施方案(通用20篇)篇十二

该方案从目的、要求、方法、方法、进度等方面都是一个具体、细致、可操作性强的计划“方案”,也就是说,案例之前获得的方法和案例之前呈现的方法是“方案”。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落实省市县“乡村振兴”工作要求,特制定《***县乡村振兴青年有为实施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团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市县委关于“乡村振兴”决策部署,“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是共青团的光荣传统,中心工作是共青团发挥作用、体现价值的舞台。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团旗必须飘扬在第一线。全县共青团组织将以“乡村振兴青年有为”为主题,积极引导全县青年争做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生力军,让青年成长在乡村,奉献在乡村,奋斗在乡村,为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贡献青春力量。

围绕国家、省、市、县“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全面启动乡村振兴青年行动计划,组织动员全县广大青年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任务,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积极作为。使乡村振兴中青年先进典型群体逐步扩大,乡村团员先进性和示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乡村团组织建设进一步夯实,逐步形成健全完善的村级团组织、青年社会组织,使共青团参与乡村振兴、乡村治理作用更加凸显。

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前提。要聚集全县所有贫困村,注重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组织动员全县广大青年投身大扶贫战略行动,在脱贫攻坚一线展现青春风采。

(一)办好青年志愿者脱贫攻坚技校。建立共青团夜校工作体系,动员各方力量参与技校建设,将技校打造成青年服务当地群众文化阵地和精神家园。组建党政领导、农技专家、各级团干在内的教师队伍,完成职业技能培训、新型农业技术教育培训,开展政策宣讲、实用技能培训等乡村教育活动,充分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二)用好青年志愿服务队。围绕脱贫攻坚、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新农村建设、河长制等重点工作,由各乡镇团委牵头组织由青年干部、教师、医生青年志愿服务队,在乡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服务贫困村村庄环境整治、治安巡防等任务。各乡镇团委要推进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化、品牌化、常态化开展,团县委每年对青年志愿服务开展情况进行考核,对志愿服务工作开展良好的乡镇及青年志愿者进行表彰,并拨付一定经费支持。

(三)助推青年产业扶贫。发现、引导和培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为有创业意愿和正在创业的乡村青年搭建创业平台、帮助协调金融机构提供创业贷款服务。实施“创在乡村”青年技能培训计划,推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规范化技能培训。

(四)创办共青团扶贫爱心超市。依托共青团资源优势、帮扶单位及爱心企业赞助,在贫困村创办扶贫爱心超市。贫困户通过主动参加集体劳动、家庭门前环境卫生保持整洁、邻里和睦互助、干部走访等方式获得积分兑换日用品及粮油等商品,以此激发贫困户劳动创业的热情,提高他们参与村级公益事业、美丽乡村建设、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建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队伍。推进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建设,实施“领头雁”计划,培育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发挥致富带头人在产业发展、创业带富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引导青年创业者走进农村、参与农业,搭建青年企业家投资乡村产业的平台。

(二)培育乡村青年人才队伍。发挥好本土人才作用,引导本土大学生到农村广阔天地干事创业,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青年人留得安心,在乡村建设中发挥作用。依托团委及少先队抓好乡村教师教育培训工程,加强对乡村教师的德育教育和业务培训,培养一支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骨干队伍。

(三)引好用好人才智力资源。深化“希望工程”品牌,精准实施农村贫困学生资助工作,开展服务乡村青少年公益活动。服务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大学生积极投身乡村支医、支农、文教、脱贫攻坚、文化公共事业等领域,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一)加强农村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新青年精神,为广大青年投身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以农村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主题宣讲、志愿服务、实践锻炼等经常性、互动性活动。

(二)引导青年做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传承者。动员青年积极参与发掘保护古村落等历史文化遗迹和传统乡村手工艺传承,充分挖掘具有农耕特质和地域特点的乡土文化,让本村人有自豪,让外乡人有归宿,让***的乡土文化更好地传下去。传承遵规守约、尊老爱幼、邻里互助、诚实守信等乡村习俗,让青年成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带头人。

(一)广泛开展植树湖绿主题活动。持续开展“绿动**”系列活动,抓住植树节、环保日等时间节点,发起植树造林群众性活动,构建各级共青团造林护林的长效机制。紧扣乡村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荒山治理、环境美化等,整合各方资源,动员社会力量种植爱心林、纪念林、清风林,厚植乡村生态屏障。

(二)大力推进“河小青”行动。认真落实河长制部署,抓好“我是河小青助力河长制”保护河湖志愿服务行动,组织动员青年担当河湖志愿者监督员、护林员。积极参与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着力点,打造农村环境治理示范点。

(一)推进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突出政治功能和引领作用,发挥农村基层团组织在宣传党的主张、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等方面作用,积极打造村级团建示范点,着力解决乡村团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的问题,确保建成一个、规范一个,示范一个、带动一批。创新组织设置,打造覆盖面广、辐射力强、功能齐全的乡村“青年空间”平台。推动村“两委”相对年轻且符合条件的干部兼任村级团组织书记,积极从驻村干部、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优秀团员青年中选配兼职副书记,推动形成“1+n”村级团干部选任工作机制。打造一批村级“五四”红旗团组织,探索推进村级专职团干选配,每个乡镇打造至少1个“青年空间”。

(二)动员社会力量助力乡村建设。引领在外务工青年返乡创业,整合外部资源支持***乡村振兴。深入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行动,建“团干部+青年志愿者”队伍。推动形成共青团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助推乡村建设工作格局。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为加强对共青团参与乡村振兴的组织领导,保障《***县乡村振兴青年有为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团县委成立以书记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各乡镇团委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团县委,负责日常工作。各乡镇团委要相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工作统筹,制定本乡镇工作方案,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汇集形成强大的青春合力。

(二)建立机制,强化督导。各乡镇团委书记对本乡镇乡村振兴相关工作负总责,要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推进工作,落实责任。要将青年投身乡村振兴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建立考核机制,考核结果在全县共青团组织通报。

(三)加强宣传,注重总结。以“乡村振兴·青春有为”主题,讲好身边的***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的故事,选树一批“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先进典型,营造浓厚宣传氛围。要注重总结推广基层好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发出***青年的好声音。

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策部署,绘就乡村振兴宏伟蓝图,激发党员队伍建设活力,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现结合本镇实际,制订乡村组织振兴方案如下:。

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以落实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以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凝聚功能和引领功能为目标,坚持从基础性工作抓起、从基本功练起,以党组织建设带动行政村治理体系建设、以组织振兴促进乡村振兴,着力健全乡村组织体系、制度机制,激发各党组织活力,凝聚乡村振兴的整体力量,夯实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工作。找准党建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最佳切入点,以组织振兴,促进乡村治理体系和人才队伍振兴,促进产业和经济振兴,走出一条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互推互促、同步发展的新路子。

(二)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注重实效。坚持用时代发展要求审视基层党建工作,准确把握新时期新形势基层党建工作规律,发扬基层首创精神,把创新贯穿于实施组织振兴活动全过程,积极探索新方法,开辟新途径,建立新机制,推动组织振兴活动深入开展。

(三)联系实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紧密结合我镇实际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突出抓规范、打基础,抓创建、强能力,抓振兴、促发展,全力打造“党建+”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党建工作新品牌。

(一)选优配强村书记。坚决调整60岁以上、带富能力不强、工作不力的村书记,重点选拔45岁以下年富力强的村书记,实现村书记平均年龄50岁左右的目标。选拔本土致富能手、在外创业能人、返乡大学毕业生、第一书记担任村书记,村级带头人比例达到60%以上。村党支部书记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从带富能力和工作能力上严格加强自身学习建设,达到市场型、创业型、实干型、担当型村党支部书记的标准。

(二)发挥党组织坚强战斗堡垒作用,引领乡村产业快速发展。推行“党支部+经济实体+贫困户”模式,鼓励支持党组织和党员领办创办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济实体,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和带领农民共同富裕提供坚强保障,进一步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注重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使各村党支部拓宽发展渠道,用好财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奖补资金,确保所有村新增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5万元以上,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00%。

(四)发挥选派干部在乡村一线作用。选派干部制定所在村年度工作计划,完成选派干部推动乡村发展项目任务,每名选派干部至少落地1个发展项目。

(五)培育助推乡村振兴发展骨干队伍。在优秀青年农民、外出务工人员、致富能手等优秀群众中发展党员20人以上,实现每个村至少发展1名党员的目标。

(六)推进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建设和巩固提升。确保近三年确定的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真转化、真升级全面完成今年确定的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任务。

(七)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体系中的核心作用。积极创建村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实现我镇至少创建成功1个市级标准化规范化示范点的目标。

1、压实工作责任。各村党支部要承担起乡村组织振兴的直接责任,研究细化具体实施办法,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镇组织、纪检、扶贫、财政等部门要立足各自职责,明确任务目标,形成推进乡村组织振兴的强大合力。

2、搭建载体平台。各村要凝聚多方力量,助力乡村组织振兴。联合域内企业支部积极开展各项组织活动,及时发现、总结推广一批典型经验,大力宣传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营造推进乡村组织振兴的浓厚氛围。

3、健全考核机制。把推进乡村组织振兴工作情况纳入千分制考核内容中,作为考核村党支部的重要依据,加大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和考核。通过集中督导、调研指导、观摩交流等方式,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对推进工作不力、成效不明显的,导致乡村组织振兴工作滞后的,依规严肃追责问。

为扎实推进文化燎原“五个一百”行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把大谢集打造成农业强镇、工业新镇、环境美镇、文明村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环境。现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1、总体目标:。

以弘扬大谢集镇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为主线,通过三年的努力,在全镇形成“有组织、有队伍、有阵地、有活动、有特色”的“一村一品”群众文化,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农民自办”的长效发展机制,打造特色文化品质之村,打响“全国文明村镇”品牌。

2、分步实施目标:根据试点为先,统筹推进的原则,确定分步聚实施目标。

xxxx年(发展18个村),因村制宜,培养、发展、规范群众文化活动项目和品牌,培育8秧歌特色村、6个锁呐特色村等特色村,4个健身操特色村,初步形成“一村一品”的模式,年底覆盖率达到20%。xxxx年(发展12个村),着力培养、培训、发展活动项目和内容,使全镇40%以上的村都有自己的活动队伍和场所。xxxx年(发展30个村),覆盖率达到80%,全镇60个村达到“一村一品”的群众文化活动目标。

3、特色文化品质之村标准:特色文化品质之村的标准是“五好”,即“五大文化”建设好,“五大文化”建设内容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得到了体现;文化场所和设施建设好,有一个固定的活动场所和一批活动设施;文化队伍建设好,有一个文化带头人和一支业余文化队伍;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好,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活动,有一个特色文化活动项目;文化活动机制好,有一个长效的文化活动机制,活动经费有保障。

(一)借力发展,完善文化阵地硬件设施。坚持项目推动,针对大部分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文化设施投入后继乏力的现状,把阵地完善工程与省体育强村、先进文化村及农家乐特色村创建工程相结合,完善一批文化设施;坚持资源共享,综合利用现有文化活动场所、橱窗,设立大石车灯陈列室、文艺活动演练厅及文化长廊等阵地,努力实现一室多用。

(二)注重特色,组建特色文化活动网络。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今年,首先在群众文化活动底子厚、基础深、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先试先行。谢集管区发展3个村,以谢集北门秧歌队和王胡同秧歌队表演为龙头,积极探索发展山东邦子、快书文化项目;昌邑管区发展2个村,重点是组建侯花园锁呐队、前昌邑健身操队等队伍;大刘管区发展2个村,重点在大刘村、前贺村、组建秧歌队等队伍。树立发展典型,以点带面,总结推广,逐年发展,使每个行政村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活动项目,最终建立覆盖全镇的“一村一品”群众文化活动网络。

(三)搭建平台,发挥特色文化凝聚和导向作用。加强对村级特色文化培育的培训指导,试点村每月举行一次活动,每季召开一次全镇特色文化发展交流会,每年策划一次大谢集特色文化一台戏,做到周有训练、月有活动、季有交流、年有会演,着力唱响培育特色文化,充分发挥群众文化活动对本地文化的传承作用,使人们在交流情感、分享快乐的同时,既陶冶了情操,又凝聚了人心,既提高了群体素质,又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特色文化“一村一品”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张福宝,副组长:张彦磊、冯长伟,成员:邵成印、郝文山、闻艳、祝涛、姚明元、翟中林。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文化站,主要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综合协调、督查落实和考核评比等工作。镇文化站要抓好一村一品特色文化的调查摸底和乡土文化人才登记工作,制定发展规划。各村主要负责人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牢固树立抓文化就是“抓方向、抓发展、抓稳定”的理念,把“一村一品”文化发展放在突出位置,明确发展目标、完成时间、步骤和责任人,努力形成上下联动的责任体系。

2、政策激励,形成合力。按照以奖代补的原则,制定激励政策。组建特色文体队伍,实现统一服装的,奖1000元/村。以上各项年底通过镇考核组验收的,统一发放奖励资金;被评为特色文化品质之村的,给予适当鼓励。充分发挥镇财政资金导向、聚合作用,鼓励扶持热心公益事业和先富起来的农户投资兴办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等,积极发挥乡村文化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支持农民群众自筹资金、自己组织、自负盈亏、自我管理。

3、健全制度,狠抓落实。为确保完成年度工作目标,建立班子成员联系试点村制度,加强督促检查,破解发展难题,狠抓工作推进;并把一村一品特色文化工程列入村主要干部业绩考核内容,酌情予以加分,确保完成任务。

根据《湖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2019年永兴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要点》要求,结合我县组织工作实际,现就乡村组织振兴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全面提升农村党组织组织力、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为重点,突出党建引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到2019年底,乡村组织振兴取得阶段性进展,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素质大幅提升,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基本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逐步完善。

(一)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力。

1.落实党建基本制度。推动《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农村组织工作条例》落实落地,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处置不合格党员、谈心谈话等党内基本制度。继续完善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参加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进一步规范双述双评、党员量化积分管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工作。(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

2.深入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实施“千百工程”,结合党建“四联四包”,由县领导牵头,年内在全县创建100个“五化”示范党支部,带动全县1000个党支部全面提升。持续优化支部设置,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单独党支部、联合党支部、流动党员党支部,探索建立产业链、兴趣爱好、老年党员党支部等拓展型党支部。以支部主题党日为依托,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着力提升组织生活质量。(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

3.纵深推进“抓党建强基础化矛盾促和谐”专项活动。积极配合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化“村霸”和宗族势力整治行动。坚持“凡进必审”机制,建立健全排查评估长效机制,对涉黑涉恶的村干部坚决清除出去。开展软弱涣散整顿工作,通过领导挂点、选派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结对共建、专项整治、项目帮扶等措施集中整顿信访矛盾突出、涉黑涉恶、党组织软弱涣散村(社区),确保全部晋位升级。(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县纪委县监委、县委政法委,责任单位:县人民检察院、县法院、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各乡镇、街道)。

4.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启动“村级集体经济培优”行动,推行县级领导联系、机关单位扶持的方式,在全县培育20个村在年内实现集体经济突破20万元,引领其他村同步发展。落实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奖励金,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贫困村达到5万元、非贫困村达到6万元省定标准的,每村可将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增长部分的20%,作为村“两委”班子成员绩效奖励资金。(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各乡镇、街道)。

(二)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切实加强骨干队伍建设。

5.严格党员教育管理。把好党员发展入口关,防止农村发展党员“近亲繁殖”,注重从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识群体中和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活动为契机,按照党员每年集中学习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32学时的要求,加强在党章党规和党性党风党纪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切实增强党员教育实效。严格落实党员积分管理、设岗定责、志愿服务、党员联户、到社区报到、民主评议党员、不合格党员处置等管理制度,考核党员日常表现,引导党员发挥作用。(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

6.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继续实施“领头雁”工程,大力推进“能人回村”,分乡镇建立“乡贤人才库”,把引资与引才、引智结合起来。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严格落实定人帮带、定期培养、定岗锻炼、定向使用“四定”要求对后备干部进行跟踪培养。整合培训资源,每年举办村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班,并组织开展1次以上交流观摩活动。建立健全村干部岗位责任制度、上班值班制度、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履职情况评估制度,村党组织书记备案制度,实现村干部规范化管理。严格按上级要求落实村干部基本报酬,完善村干部绩效奖励、养老保险、人身意外伤害等保障措施,落实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奖励资金和畅通村干部上升渠道激励村干部干事创业。(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县委党校、团县委、县妇联、各乡镇、街道)。

7.加强第一书记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帮扶工作队,发挥选派单位和驻村干部自身优势,针对村级实际问题,结合帮扶部门工作职能,及时调整驻村帮扶工作队。严格落实“县为主”管理责任,坚持不合格“召回”制度。加大工作队员考勤监督力度,采取有效方式,定期不定期对工作队员住村工作情况进行抽查,保证驻村工作队员每月驻村工作不少于20天。健全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加强对工作队员的思想引导和组织关怀。(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县驻村办、各乡镇、街道)。

(三)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完善基层治理体系。

8.抓好综合服务平台管理使用。制定出台《永兴县农村综合服务平台管理使用规定》,对日常签到、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办公场所维护、规范化布置、产权归属、固定资产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明确规定。将平台的管理使用纳入乡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述职评议。严格落实《永兴县农村综合服务平台规范化布置操作手册》,把“服务群众面积最大化、办公面积最小化”落到实处,持续拓宽便民代办范围,大力推行“两代表一委员”轮流接待、村干部坐班、无职党员志愿服务、邀请行业专家定期指导等举措,提升服务平台使用效率、提升服务群众水平,依托平台拓展仓储物流、生资销售、土地流转、电子商务等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

9.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切实强化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全面落实农村重大事项、重要问题、重要工作由党组织讨论决定机制,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积极推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按照“党建带群建、群建带社团、社团聚人心”的模式,将工青妇和禁毒禁赌协会、红白理事会、好人协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农村建房理事会、农村环境卫生协会、志愿服务队等统领起来,完善“村规民约”,充分发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配合相关部门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防止“村霸”黑恶势力染指基层政权、干预基层事务。(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县文明办、县农业农村局、团县委、县妇联)。

10.健全法治乡村。实现“一村一法律顾问”“一村一辅警”全覆盖。加大巡回审判力度,规范巡回审判方式,强化人力物力保障,延伸巡回审判职能。健全完善矛盾纠纷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创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个以上。(牵头单位:县司法局,责任单位: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

11.建设德治乡村。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乡村活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在我家”主题活动。着力抓好爱岗敬业、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孝老爱亲的身边好人评选。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组织“好家风好家训”评选活动,讲好家风故事,传播治家格言,以良好的家风带动乡风民风,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农户”“好媳妇、好公婆、好妯娌”等评选,农户参与率达90%以上。大力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牵头单位:县文明办,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

12.打造平安乡村。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区)全面落实平安创建(综治)领导责任制。大力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安防控力量下沉,做好重大刑事案件预防处置工作。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村霸和宗族恶势力,深挖彻查其背后隐藏的腐败问题和保护伞。开展“平安村(社区)”“无毒村庄(社区)”“平安家庭”等创建活动。推进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和村级网格化管理全覆盖。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做好源头治理、落实前端防范,建好“雪亮村庄”1个以上。开展乡镇安监站标准化建设,按全省统一部署完成马田镇、高亭司镇、便江街道办安监站标准化建设。开展信访“三无”创建活动,全县所有乡镇(街道)达到“六有”标准,60%以上的乡镇(街道)达到“三无”上访。(牵头单位:县委政法委,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县妇联、县应急管理局、县信访局、各乡镇、街道)。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组织振兴专项工作组,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任组长,县纪委县监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政法委等部门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组织实施乡村善治行动,促进乡村组织振兴。专项工作组各成员单位要通力协作、各司其职,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地。同时,各单位要分别明确一名联络员,负责沟通协调、资料报送等日常工作。

(二)压实工作责任。要建立健全抓乡促村机制,强化对乡镇党委的指导考核,督促乡镇党委聚焦主责主业,抓好乡村组织振兴。乡镇党委是抓乡村组织振兴的前沿阵地,要研究细化具体实施办法,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三)强化督导考核。把推动乡村组织振兴工作情况纳入乡镇(街道)党(工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加大经常性调研指导、观摩交流,积极鼓励探索乡村组织振兴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及时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类宣传媒介,营造推动乡村组织振兴的浓厚氛围。

根据《关于全面落实乡村振兴工作的实施方案》总体部署,围绕实现xx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目标任务,结合xx镇实际,就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和人才工作助推乡村振兴制定本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夯实基层组织基础,聚力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切实为xx镇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一)夯实乡村振兴组织基础。

1.强化理论培训。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培训,突出政治引领,围绕xx镇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强化专业化能力培训和知识培训,把思想武装与提高本领、推动发展结合起来。

2.严格队伍管理。树牢“三个导向”,全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使农村发展有一批好的带头人,形成群策群力、共同发力的协同机制。

3.提升阵地建设。拓宽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为民服务功能,夯实坚强战斗堡垒,满足党员活动和服务群众的需求。

4.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找准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扫黑除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二)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1.用活人才机制。制定鼓励人才发展的措施办法,增强聚才引力的同时增强人才活力,在强化人才供给上优先保障。

2.突出人才优势。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坚持技能型人才与青年人才相结合,坚持人才引进与人才培育相结合,为乡村振兴凝聚合力。

3.优化人才环境。要加强人才教育培养,营造尊才爱才氛围,优化人才服务环境,吸引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发展。

(一)以教育培训为抓手,推进队伍建设。一是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牢牢抓住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围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制定xx镇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利用先锋课堂、“主题党日”和组织生活会等方式集中学习党章党规、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增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提升党员队伍的凝聚力。二是开展专题培训。举办农村干部培训班,围绕党的理论知识、党风廉政建设、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和专业技能知识等内容对农村干部开展培训;组织全镇党员干部围绕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等内容进行外出参观学习;以xx镇“三农讲堂”为平台,举办专题培训班,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系统的培训;组织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活动,对全镇党员进行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三是坚持学以致用。把理论学习同建设“旅游强镇,产业富民,生态宜居,乡村振兴”的新xx结合起来,同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农村改厕、人居环境整治结合起来,切实把学习的过程转化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的过程,转化为完善工作思路、全面落实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过程,转化为改进工作作风、增强理想信念的过程。

(二)以制度建设为重点,提升党建水平。一是按照《xx镇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村干部管理办法》、《xx镇关于加强党员管理的若干规定》、《xx镇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管理办法》等文件,把农村干部履职情况纳入全镇村干部综合考核评议体系,考核结果作为村干部工作实绩评定的重要内容,作为村干部及村级后备干部培养教育、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切实把农村党员干部的日常行为关进制度的“笼子”,提升基层组织的规范化管理水平。二是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先锋课堂、民主评议党员、“五事争先”先锋指数考评等基本制度,并运用视频监控、图片上传、设立活动公开栏、现场查看四种形式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制度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三是坚持头雁效应再增强。着力开展党支部书记素质提升行动,坚持“三有三带”标准,强化选、育、管、用,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的头雁效应;加强后备培养,完善村级后备干部库,加大从致富能手、高校毕业生、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转军人等优秀党员中培养村党支部书记力度。四是严格党员发展工作程序,着力提高“源头”质量,依托建立的乡土人才信息库,吸收能工巧匠、致富能人等优秀人才进入党员队伍,着力解决三年以来未发展党员的支部,畅通推优渠道。

(三)以阵地建设为突破,夯实基层堡垒。一是以“全面要达标,重点建示范”为思路,依据xx镇阵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把2019年作为巩固规范年,对全镇44个村级活动场所进行改造提升,做到硬件配置齐全、标牌设置统一规范、管理制度健全完善,满足党员活动和服务群众需要。二是对重点村进行全面改造,着力提升xx等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战斗堡垒。通过全面加强阵地建设,使xx镇xx个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全面提质提升,拓宽为民服务功能,夯实基层组织基础,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组织保障,使山区农村党员群众更有存在感、自豪感、归属感。

(四)以基层党建为引领,推行“党建+”模式。一是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积极开展“双向培养”活动,把村干部和广大党员培养成脱贫致富带头人,把脱贫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或村“两委”后备干部,打造一支立足本土、坚持奉献的扶贫工作队;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动引领作用,扎实推进党员结对帮扶制度,党员干部要定期联系帮扶对象,了解生产生活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帮扶;抓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作用发挥,深入开展企业助力脱贫攻坚党建引领“双联双助双促”行动。二是抓党建促环境整治。坚持改善基础设施和改善人居环境并重,重点改善提升非沿线村、地理位置偏远村等人居环境基础较薄弱的村,落实常态化检查评比,压实工作职责;各村委会主任负责村容村貌整理,做到“三无一规范一眼净”;帮扶责任人结合各居民组长负责户容户貌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家庭卫生的整理,做到“物品摆放有序、庭院清爽整洁”。三是抓党建促产业发展。发展薄皮核桃、中药材种植、优质高产小辣椒种植等项目,收益归村集体所有,解决部分有劳动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务工难的问题,既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又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通过狠抓产业发展,拓宽增收路径,从而助推乡村振兴。

(五)以机制创新为驱动,增强聚才引力。一是切实落实好相关指导性文件和实施办法,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活力。加大现有人才培育力度,吸引xx本土高层次人才柔性回归乡村,建立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并举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以大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退伍军人等群体为重点,吸引更多人才投身现代农业,培养造就心怀农业、情系农村、视野宽阔、理念先进的新农民。二是健全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立完善人才工作科学决策、分工协作、沟通落实和督促检查的各项制度,积极构建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协调各方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六)以“三个结合”为核心,突出人才优势。一是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围绕xx农业产业和旅游特色产业发展,鼓励各村致富带头人到各地考察参观学习,积极引进投资企业,打造专业化合作社和创新性平台。二是坚持高层次人才与青年人才相结合。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兼顾新引进人才和以往引进人才,全面高效落实青年人才普惠性政策,建立人才奖励机制,不断加大青年人才引进储备力度。三是坚持人才引进与人才培育相结合。注重挖掘现有人才潜能,充分开发人才资源,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及时更新乡土人才库,定期开展座谈交流,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储备。

(七)以氛围营造为助力,优化人才环境。一是加强人才教育培养。整合各类资源,开展农村人才培养,依托“三农讲堂”切实做好农村干部、农民企业家、农业合作社和农民的培训工作。配合全市“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教育引导广大人才自觉听党话、跟党走,举办专业人才党性教育培训班。二是提高人才政治站位,加强镇党委联系服务优秀人才工作,完善人才建言献策机制,做好专家研修、慰问等工作,增强专家人才的认同感、向心力。三是营造尊才爱才氛围。积极创造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把现有农村各类人才稳定好、利用好,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加大宣传表彰力度,进一步营造尊贤爱才、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动乡村组织人才振兴工作由镇组织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镇党政办牵头,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协调推进各项举措的具体实施,做到统筹规划。

(二)强化考核引导。把乡村组织人才振兴列入目标责任制考核,纳入年底各支部考核评分细则,建立奖惩机制。将重点任务分解到各部门,建立完善督导落实机制,定期督查通报,夯实工作责任,引导组织人才工作资源向乡村振兴聚焦聚力。

(三)注重宣传总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广泛宣传中央、省、市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路线方针政策,利用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宣传组织人才工作助推乡村振兴的典型事例及成效,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努力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资源开发新模式,切实为xx镇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1、项目名称:

实施“一引两促”人才工程,助推**乡村振兴。

2、项目目标:

按照**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方案的相关要求,在全镇范围内推行“一引三促”工程,着力选拔和培养一支带领广大群众发展的农村能人队伍,充分发挥能人在脱贫攻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3、项目措施:

一是精心组织引进人才。制定乡村人才服务站建设方案,在**镇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乡村人才服务站岗位,制作标识标牌,充实工作人员,建设“一网一线一栏”,建立了乡村人才管理服务群,安装了服务电话专线和人才政策宣传栏,完善了工作机制,形成人才向乡村流动的导向,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中坚力量。

二是加强培训促进提升。**镇80多名返乡农民工、本土人才、带头发展产业的村干部参加**镇乡村人才就业专题培训。主要对就业服务政策、扶贫贷款政策、种养殖产业技术进行了专题培训,同时探讨解决了影响乡村振兴战略创新发展的“瓶颈”,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能力提升和创新人才培养精准发力。

三是示范带动促进发展。充分发挥我镇鹤**、**合作社、**有限公司、天**有限公司示范带动作用,按照一个龙头企业帮扶10个创业人的原则,建立结对帮扶台账,镇党委按照预定方案全程参与。让有想法、有干净的乡村创业人才少走弯路,快速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富民兴村产业的决策部署,根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工作方案》(粤农农规〔2019〕2号文)和《中共珠海市委办公室 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对标三年取得重大进展硬任务扎实推动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珠委办字〔2019〕56号)等要求,制定本工作方案。

围绕建设与粤港澳大湾区相匹配的美丽乡村,大力发展美丽经济,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农民受益”的原则,通过项目实施,形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区域特色优势明显、市场前景较好、组织化程度较高、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的专业村、镇,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带动产品开发、产业发展,富裕一方农民,振兴一方经济。自2020年开始,连续3年,结合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每年扶持3-5个村创建“一村一品”样板村,样板村“一村一品”主导产业产值增长30%以上;所在村参与项目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未参与项目农民提高10%以上,努力使每一个样板村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亮点;到2022年全市扶持10个村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形成2个特色农业产业专业镇。

(一)建设条件。“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应符合以下条件:

1.产业主导性强。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已初步形成1—2个特色主导产业,农业主导产业规模占比较高,申报产业产值占本村农业产业总产值30%以上。名特优新产业可适当放宽标准,原则上要在最适种养区发展。

2.新型经营主体强。具有正常运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联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承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任务。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及农村致富带头人等优先支持。

3.组织保障有力。区、镇人民政府高度重视,镇村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和项目推进工作机构,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扶持政策。

(二)建设任务。各区要依托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立足本地资源、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依托种养业、绿水青山、田园风光、沙田水乡和乡土文化等,发展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打造一批新型乡村产业特色村、镇,专业村、镇力争实现生产标准化、特征标识化、产地身份化、营销品牌化。

各区要从产业实际情况出发,开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建设任务包括但不限于:

1.做精做特做强一批特色产业。各区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和品牌化建设,培育壮大1-2个具有本地特色的主导产业。培育一批名特优新特色产业。

2.培育一批新型主体。加快培育适应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联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的功能,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民”“合作社+专业市场+农民”等经营模式,支持发展多环节托管、关键环节托管和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模式,提高“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组织化程度,完善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3.推广一批绿色生态技术。建设一批绿色高效生态循环生产示范基地,形成一批标准绿色生产技术规范。围绕资源高效利用,示范推广肥药减量控害、有机肥替代化肥等绿色生态环保技术,突破资源环境瓶颈,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围绕生产效能提升,示范推广节本降耗、轻简高效等技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4.打造一批知名品牌。推行标准化生产,开展“三品一标”认证,鼓励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产品申报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认证,加强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对认定为专业村、镇的产品,实施“三统一”: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商标、统一logo,力争实现生产标准化、特征标识化、产地身份化、营销品牌化,提高我市“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5.推动一批产业融合。要大力扶持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围绕主导产业,建设一批储藏、保鲜、烘干、清洗、分组、包装等初加工设备设施,开发一批特色精深加工产品,拓展运销服务等相关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在发展特色产业基础上,与美丽乡村建设、南粤古驿道活化、乡村慢行道建设、农事体验、乡村节庆活动等乡村振兴举措相结合,拓展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康养等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推进农业与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产业提档升级和特色产品优质优价。

(一)市级职责。市农业农村局负责制定“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作方案、认定办法与资金使用管理、对约束性任务执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及绩效考核。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组织对各区推荐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候选专业村镇进行评选,达到认定办法要求的,纳入市级专业村镇,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重点扶持。

(二)区级职责。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负总体责任,对“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和审批监管,组织项目验收。区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本区入库项目,报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审批,并按要求报送项目进展、资金使用、验收考评、绩效评价等有关情况,组织、审核、汇总辖区专业村、镇认定有关材料,报送市农业农村局。

(三)镇级职责。镇人民政府是责任主体,负责确定发展特色产业,遴选项目实施主体,组织制定总体项目申报方案(含资金使用方案)并申报入库,组织项目实施管理和项目自验、绩效自评。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专业镇认定。

(四)行政村职责。组织开展“一村一品”示范村申报、主导产业确定、实施主体遴选、土地流转、项目实施、资金使用、收益分配等工作,并提供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的表决书;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专业村认定。

(五)实施主体职责。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联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是实施主体,主要职责是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清单,负责项目建设及运营,与农民、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利益紧密联结机制。自觉接受各级人民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向镇人民政府上报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进度,组织绩效自评。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主体责任。各区、各有关部门要把“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产业发展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统筹安排。镇人民政府作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责任主体,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成立工作专班,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工作人员,加强项目日常监督管理,选好产业、选强实施主体,强化项目实施过程监督,按时上报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建立完善项目管理档案,组织好项目自验和绩效评价等工作。

(二)提前谋划布局,严格程序要求,做好项目储备。各区、镇要遴选一批产业基础条件好、成长性强,能够代表当地农业特色,符合市场需求,带动农户增收效果好的项目,严格按照要求筛选审核入库项目,落实公开公示、审核把关等程序。区、镇责任部门要扎实做好项目的组织、入库、审核、审批、备案等工作,确保入库项目科学、精准。严格按照要求组织推荐专业村、镇的认定工作。

(三)做好绩效评价。各区要负责组织项目所在村镇和实施主体开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的绩效自评和验收考评。市农业农村局年终对约束性任务开展绩效考核,市财政局视项目推进情况组织开展绩效评价。

(四)加强宣传引导。注重利用各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创新示范工作,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营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良好氛围。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加强典型剖析,打造一批可借鉴、可推广的范例与样板。

(五)鼓励多方投资。加强金融支农创新,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推进普惠金融“村村通”,积极培育村镇银行、涉农投资和担保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推动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信贷投放方式,切实解决“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鼓励将主导产业农产品纳入地方农业保险保障范围,探索开展特色农产品生产收入保险试点。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富民兴村产业的决策部署,切实做好我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工作,如期完成建设目标任务,根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工作方案》(粤农农规〔2019〕2号)、《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库管理办法》(粤农农规〔2019〕5号)、《关于印发新会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方案(试行)的通知》(新府办〔2019〕18号)、区农业农村局《转发关于印发江门市“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实施方案的通知》(2019.9.30)、《关于推荐新会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专家库人选的函》和《关于征求新会区2020—2021年“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新农农函〔2019〕266号)等文件要求,综合各镇(街)、区财政局和公开征求有关意见,结合实际,制定我区实施方案。

(一)建设原则。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市场导向,打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产业兴旺、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平台,为新会区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二)建设目标。

通过“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形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区域特色优势明显、市场前景较好、组织化程度较高、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的专业村镇,促进地方特色产业由资源变产品、产品变商品、商品变名品,带动产品开发、产业发展,富裕一方农民,振兴一方经济。

按市下达建设目标任务与统一安排,2020-2021年,我区共扶持7条专业村,每条村安排资金约100万元,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带动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一村一品示范村,新增一批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结合实际,全区2020年建设3条村,2021年建设4条村。

(一)建设条件。

一是产业主导性强。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已初步形成1-2个特色主导产业,农业主导产业规模占比较高,申报产业产值占本村农业产业总产值30%以上。名特优新产业可适当放宽标准,发展名特优新产业的村镇(乡),原则上要在最适种养区发展。

二是新型经营主体强。具有一定数量正常运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能承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任务。优先支持国家级、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及农村致富带头人。

三是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作用强。具备条件的优先直接支持扶贫开发帮扶对象发展生产,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二)建设内容。

各地要从产业实际情况出发,开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建设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一是做精一批特色产业。各地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和品牌化建设,培育壮大1-2个具有本地特色的主导产业,培育一批名特优新特色产业。

二是培育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培育适应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功能,推广“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民”、“合作社+专业市场+农民”等经营模式,支持发展多环节托管、关键环节托管和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模式,提高“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组织化程度,完善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三是推广一批绿色生态技术。推行标准化生产,示范推广轻简高效种养技术模式,建设一批绿色高效生产示范基地;制定一批标准绿色生产技术规范;示范推广优质、特色、高效品种,强化地方特色品种的保护、利用和提纯复壮,提高供给精准和有效性;示范推广节水灌溉、肥药减量控害、秸秆综合利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等绿色生态环保技术。

四是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鼓励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产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认证,加强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打造一批“乡字号”、“土字号”农产品品牌。认定一批市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推荐一批省、国家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对认定为专业村镇的产品,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商标、统一logo,力争实现生产标准化、特征标识化、产地身份化、营销品牌化,提升我市特色农产品的供给质量,提高我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五是推动一批产业融合。围绕主导产业,建设一批储藏、保鲜、烘干、清洗、分组、包装等初加工设备设施,开发一批特色精深加工产品,拓展运销服务等相关产业,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在发展特色产业基础上,与新农村建设、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以及一事一议村级公益事业等相结合,拓展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产业提档升级。发展订单农业,及时对接供需,搭建特色农产品营销推介展示平台,建立一村一品产品采购商联盟,强化市场体系建设,实现特色产品优质优价。

六是推广一批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技术。支持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与机械化技术推广,鼓励农机农艺融合;推广“机器换人”,提升劳动效率。与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相结合,支持发展电子商务营销,探索推广“一村一品一店”模式。

七是加快一批土地流转。以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为载体,鼓励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提升我区农业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水平。

各级政府、农业农村、财政、审计部门及新型经营主体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共同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

(一)县级职责。区农业农村部门审核本区入库项目,组织专家评审,报区人民政府审批;按要求报送项目进展、资金使用、验收考评、绩效评价等有关情况;对辖区开展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进行业务指导;组织、审核、汇总辖区市级、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和全国一村一品专业村镇申报。

(二)镇级职责。镇(街)人民政府是责任主体,负责确定发展特色产业,遴选项目实施主体(含实施主体专用银行账号),组织制定总体项目申报方案(含资金使用方案)和实施方案并入库,每月通过信息平台上报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进度,组织项目实施管理和项目自验、绩效自评。申报市级、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

(三)行政村职责。协助镇(街)人民政府开展主导产业确定、实施主体遴选、土地流转以及一事一议村级公益事业等工作。申报市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认定。

(四)实施主体职责。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是实施主体,主要职责是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清单,负责项目建设及运营,与农民建立利益紧密联结机制。自觉接受各级人民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每月向镇人民政府上报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进度。组织项目自验和绩效自评。

(五)其他部门职责。各级财政部门视情况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各级审计部门负责对补助资金的分配管理使用进行审计。

(六)项目专家职责。按照《关于推荐新会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专家库人选的函》等要求,区农业农村部门于2020年1月前组建不少于9名(含)专家的项目专家库,按评审、验收等工作实际,在项目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5名专家,组成评审或验收专家组,以实地考察结合审阅项目材料方式进行评审、验收,形成评审或验收意见,报区农业农村部门。

乡镇文化振兴实施方案(通用20篇)篇十三

通过调研走访,群众普遍认为开展以干净整洁为主题的乡风文明建设是群众直接受益的民生工程,对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提高群众文明素质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推动群众养成清洁卫生的良好生活习惯。要做到家家清洁卫生、户户干净整洁,必须按照乡风文明建设要求,对照“三定、三勤、三看”和“四个一”标准,从每个家庭做起、从每个人做起,改变脏、乱、差的现状,改正不讲卫生、不爱整洁的陋习,让干净整洁成为人的自觉行动,长期坚持推动养成为人人讲清洁卫生的良好习惯。二是有利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抓干净整洁,让人人参与其中,持续推进、久久为功,从而使人民从打造美好生活环境的物质层面上升到追求崇真、向善、向美的精神层面,在乡风文明建设中互帮互助、邻里和睦、尊老爱幼等典型传统美德将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弘扬。三是有利于发挥四大作用。在乡风文明建设中镇党委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牵头揽总、安排部署、宣传引导,全面推进此项工作。各村(社)党组织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广泛动员、组织实施、攻坚克难,统筹抓好本村(社)乡风文明建设。各党代表、人大代表、妇女专干等党员干部要发挥先锋模范任用,积极响应、示范带头、对结帮助,带领推动乡风文明建设。要切实发挥制度约束作用,建立完善评比表彰、执纪问责、考核奖惩等机制,结合实际制定村规民约,让制度保障乡风文明建设。

乡风文明建设工作开展以来,镇党委政府采取“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启动开展了乡风文明建设工作,通过树立典型、打造示范点等有效途径,不断加大软、硬件投入,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探索了一些有益经验。但目前全镇乡风文明建设总体效果与先进乡镇相比,差距还比较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足,群众参与不积极。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思想教育跟不上,部分群众思想观念落后,对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农村的生活就这样,现有的方式生活了几十年,多年的`习惯难以改变,因此对乡风文明建设参与的积极性不高,长期形成的陋习和思想引领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明风气的形成。

(二)责任落实不力,工作推进不平衡。全镇乡风文明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存在“光打雷、不下雨”、观望等待等问题,个别村(社)干部重视、工作抓得紧的乡风文明建设推进效果较好,其他大多数村乡风文明建设只抓了少数示范户,面上基本没动。

(三)宣传引导不够,氛围营造不浓厚。乡风文明建设虽然在镇村(社)干部中进行了安排布置,但深入基层、向广大群众宣传引导、动员部署不够,工作氛围营造不浓厚,群众对乡风文明建设的知晓率低。

(四)措施实效不强,工作机制不完善。在乡风文明建设推进中,有的村(社)想把工作抓好、抓实,但却像“老虎吃天,不知从哪儿下口”,采取的有效措施不够,针对公共区域环境如何治理、工作责任如何落实、党员干部及代表任用如何发挥、如何抓点带面等问题,解决的办法不多,机制建立不完善。

(五)经费投入不多,卫生设施不到位。目前全镇有垃圾清运车辆1台,30余个垃收集圾箱和20余个垃圾桶主要布置在场镇周边,大龙、豆包两边山上村组无垃圾清运设施,垃圾清运及处理困难,由于公共卫生设施建设滞后,农村脏乱差现象仍有存在。

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我镇乡风文明建设。

(一)抓思想引领。话不说不白,理不讲不明。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工作符合中央有关精神,是区委区政府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健康生活的需要,更是对广大村民文明素质的提升。各级党组织要把开展乡风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向群众讲深讲透,把党委政府的决定变成群众的自愿行动。

(二)抓氛围营造。一是召开会议发动。各村通过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院坝会等,学校要组织召开师生大会等把乡风文明建设工作发动起来;二是开展活动推动。中心卫生院开展卫生知识进村宣讲活动,文化服务中心开展送文化下村活动把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推动起来;三是大力宣传鼓动。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开设宣传栏,利用手机报,印发致全镇妇女的一封信、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把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氛围造起来。

(三)抓示范带动。机关干部、村(社)组干部、党员、党代表、人大代表、妇女代表要做好示范引领,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一是党政机关、镇属单位带头,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开展门前“三包”。二是村(社)专职干部和妇联主席带头做到办公室和家里的院坝、房前屋后的干净整洁。三是组长、党代表、人大代表、妇女代表带头做到院坝、房前屋后的干净整洁。

(四)抓责任落实。把乡风文明建设工作当着“一把手”工程来抓,做到书记抓、抓书记,书记是第一责任人。一是镇里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乡风文明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推进和检查评比等工作,各村(社)相应成立工作机构。二是机关、村组、镇属和驻镇单位干部要以“三定”“三勤”“三看”“四个一”为标准,实行包村、包组、包户,责任落实到人。三是组干部要包片,负责本组的环境卫生和干净整洁;党员、党代表、人大代表要包户,主要帮助弱残家庭。

(五)抓资源整合。充分发挥群团,特别是妇联及卫生院、学校、水利水保片站等单位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一是中心卫生院包1个村,并且每月至少到一个村(社)组织开展1次宣讲活动;各学校负责所在区域的小组;水利水保片站包1个组。二是机关、学校、中心卫生院要成立志愿者队伍,帮助弱残家庭,乡风文明办公室统筹安排志愿者队伍每月开展1次活动,主要是河道清漂或打扫公共区域卫生。三是各村(社)组织力量对本辖区内的陈年垃圾以及河道、道路、集中居住点等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进行整治。平时产生的垃圾由村里负责处理,镇建管环保办公室负责协助。

(六)抓制度机制。投入保障机制,本着少花钱多办事,花小钱办大事的要求,一是建立工作保障机制,镇里以以奖代补的方式适当给予补助,每个村可在自有资金中适当安排一些工作经费,但必须用于表彰奖励和开展乡风文明工作中的其他开支,不得挪着他用。二是建立激励表彰机制,每季度评比各村1名组干部、10户居民户予以奖励,奖品以纪念品、小礼品为主,不搞现金奖励;每季度对村进行评比,评选6个做得好的村(社)按得分予以一、二、三等奖奖励,奖励资金从镇里以奖代补资金中开支。三是考核评比机制,镇里对各村实行专项考核。镇里每月对村一检查一评比,乡风文明办公室动态组织3-5名党代表、人大代表、妇女代表参与评比。每月得分累加排名作为每季度和年终考核的依据。四是各村(社)自行制定对组、户的评比办法,每月对做得差的要在公示栏进行曝光,或召开本组村民会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帮助。

(七)抓执纪问责。班子成员要对联系村和分管领域内落实好乡风文明建设工作“一岗双责”,机关和村(社)干部也要落实奖惩。一是在经济上,对机关干部津补贴或绩效工资的10%进行考核;二是在纪律上,对乡风文明建设工作落实不力的进行约谈、诫勉谈话,对村(社)进行通报批评。

乡镇文化振兴实施方案(通用20篇)篇十四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富民兴村产业的决策部署,切实做好我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工作,如期完成建设目标任务,根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工作方案》(粤农农规〔2019〕2号)、《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库管理办法》(粤农农规〔2019〕5号)、《关于印发新会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方案(试行)的通知》(新府办〔2019〕18号)、区农业农村局《转发关于印发江门市“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实施方案的通知》(2019.9.30)、《关于推荐新会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专家库人选的函》和《关于征求新会区2020—2021年“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新农农函〔2019〕266号)等文件要求,综合各镇(街)、区财政局和公开征求有关意见,结合实际,制定我区实施方案。

(一)建设原则。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市场导向,打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产业兴旺、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平台,为新会区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二)建设目标。

通过“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形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区域特色优势明显、市场前景较好、组织化程度较高、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的专业村镇,促进地方特色产业由资源变产品、产品变商品、商品变名品,带动产品开发、产业发展,富裕一方农民,振兴一方经济。

按市下达建设目标任务与统一安排,2020-2021年,我区共扶持7条专业村,每条村安排资金约100万元,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带动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一村一品示范村,新增一批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结合实际,全区2020年建设3条村,2021年建设4条村。

(一)建设条件。

一是产业主导性强。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已初步形成1-2个特色主导产业,农业主导产业规模占比较高,申报产业产值占本村农业产业总产值30%以上。名特优新产业可适当放宽标准,发展名特优新产业的村镇(乡),原则上要在最适种养区发展。

二是新型经营主体强。具有一定数量正常运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能承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任务。优先支持国家级、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及农村致富带头人。

三是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作用强。具备条件的优先直接支持扶贫开发帮扶对象发展生产,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二)建设内容。

各地要从产业实际情况出发,开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建设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一是做精一批特色产业。各地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和品牌化建设,培育壮大1-2个具有本地特色的主导产业,培育一批名特优新特色产业。

二是培育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培育适应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功能,推广“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民”、“合作社+专业市场+农民”等经营模式,支持发展多环节托管、关键环节托管和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模式,提高“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组织化程度,完善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三是推广一批绿色生态技术。推行标准化生产,示范推广轻简高效种养技术模式,建设一批绿色高效生产示范基地;制定一批标准绿色生产技术规范;示范推广优质、特色、高效品种,强化地方特色品种的保护、利用和提纯复壮,提高供给精准和有效性;示范推广节水灌溉、肥药减量控害、秸秆综合利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等绿色生态环保技术。

四是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鼓励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产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认证,加强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打造一批“乡字号”、“土字号”农产品品牌。认定一批市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推荐一批省、国家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对认定为专业村镇的产品,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商标、统一logo,力争实现生产标准化、特征标识化、产地身份化、营销品牌化,提升我市特色农产品的供给质量,提高我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五是推动一批产业融合。围绕主导产业,建设一批储藏、保鲜、烘干、清洗、分组、包装等初加工设备设施,开发一批特色精深加工产品,拓展运销服务等相关产业,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在发展特色产业基础上,与新农村建设、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以及一事一议村级公益事业等相结合,拓展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产业提档升级。发展订单农业,及时对接供需,搭建特色农产品营销推介展示平台,建立一村一品产品采购商联盟,强化市场体系建设,实现特色产品优质优价。

六是推广一批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技术。支持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与机械化技术推广,鼓励农机农艺融合;推广“机器换人”,提升劳动效率。与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相结合,支持发展电子商务营销,探索推广“一村一品一店”模式。

七是加快一批土地流转。以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为载体,鼓励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提升我区农业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水平。

各级政府、农业农村、财政、审计部门及新型经营主体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共同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

(一)县级职责。区农业农村部门审核本区入库项目,组织专家评审,报区人民政府审批;按要求报送项目进展、资金使用、验收考评、绩效评价等有关情况;对辖区开展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进行业务指导;组织、审核、汇总辖区市级、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和全国一村一品专业村镇申报。

(二)镇级职责。镇(街)人民政府是责任主体,负责确定发展特色产业,遴选项目实施主体(含实施主体专用银行账号),组织制定总体项目申报方案(含资金使用方案)和实施方案并入库,每月通过信息平台上报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进度,组织项目实施管理和项目自验、绩效自评。申报市级、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

(三)行政村职责。协助镇(街)人民政府开展主导产业确定、实施主体遴选、土地流转以及一事一议村级公益事业等工作。申报市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认定。

(四)实施主体职责。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是实施主体,主要职责是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清单,负责项目建设及运营,与农民建立利益紧密联结机制。自觉接受各级人民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每月向镇人民政府上报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进度。组织项目自验和绩效自评。

(五)其他部门职责。各级财政部门视情况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各级审计部门负责对补助资金的分配管理使用进行审计。

(六)项目专家职责。按照《关于推荐新会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专家库人选的函》等要求,区农业农村部门于2020年1月前组建不少于9名(含)专家的项目专家库,按评审、验收等工作实际,在项目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5名专家,组成评审或验收专家组,以实地考察结合审阅项目材料方式进行评审、验收,形成评审或验收意见,报区农业农村部门。

“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采取项目库管理,未列入项目库的项目原则上不安排省级及以上财政资金。需要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建立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库进行入库申报,区、镇(街)人民政府和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在项目库内完成项目入库、审核、审批、备案、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进度跟踪报送、绩效评价等全过程管理。

(一)入库项目。入库的项目须具备地方特色强、经济带动能力强、促进贫困户增收作用强等条件。

(二)入库时间。2020年、2021年实施项目分别在2020年2月10日前、2020年8月底前完成入库。

(三)审批程序。

1.镇(街)人民政府负责确定发展产业,遴选项目实施主体,组织申报并入库。

2.区农业农村部门于2020年2月和2020年10月,组成评审专家组分别对2020年和2021年申报项目进行评审打分;审核通过评审的入库项目报区人民政府审批,并报江门市农业农村局。

3.实施主体、镇(街)人民政府、区农业农村部门和人民政府必须对申报项目的真实性、合规性负责。

4.项目库管理其他有关规定按照《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库管理办法》执行。

(一)资金来源。新会区的建设资金按市、区3:7的比例筹集建设,对完成任务较好的给予一定奖励。区级补助资金分别于2020年和2021年,由区、镇级负担资金按照镇级财政管理体制分担,区级部分由农业农村局做好预算安排。鼓励各地统筹整合其他涉农资金和引导社会资本,加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支持力度,发挥资金的集聚作用。

(二)资金用途。本项目财政补助资金重点用于支持产业发展,并向公益性、基础性、服务性项目倾斜。本项目财政补助资金不得用于建设楼堂馆所,不得用于租赁土地、经营性开支(包括日常成本费用开支、职工薪酬及社会保险费用、临时人员劳务费用、非正常成本费用开支),不得用于企业债务等一般性支出。

(三)工作经费安排。

1.实施项目的前中后期工作经费(含会议,租车,专家评审、验收劳务报酬和邀请外地专家往返的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以及项目审计等相关实际发生的费用)可使用农业农村局有关农村工作管理经费及公共事务管理经费。

2.项目专家评审、验收劳务报酬标准(含税):正高、副高和中级技术职称专业人员每次每天分别为2000元、1500元和1000元;每次半天分别为1000元、750元和500元;专家组长按照正高标准。

3.邀请外地专家往返的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参照区农业农村局执行的差旅费管理办法相应标准向区农业农村局凭据报销。

(四)资金管理。区农业农村局制订年度资金分配方案,连同任务清单一并提供区财政局,纳入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范围整体下达并按预算级次拨付补助资金。区财政部门收到预算文件后,根据任务清单制定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实施方案,并根据项目申请和批复情况以及各项资金的管理要求及时将资金下拨至项目实施主体,不采取报账制。本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其他有关规定参照《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财政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资金拨付后,3个月内未完成项目审批和实施主体收到项目资金1年内未完成建设任务的各镇(街)人民政府和实施主体,将给予通报,并对政府分管或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对项目进展慢、绩效差的实施主体,将减少其他涉农资金安排。对挤占、截留、挪用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的实施主体,按程序取消资格,收回项目财政补助资金,3年内不得申报同类资金项目,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镇(街)和有关部门要把“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产业发展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统筹安排,组织成立专班,明确工作责任,细化工作任务,量化工作目标,做好指导服务。

(二)严格程序要求。严格按照要求筛选审核入库项目,严格落实公开公示、审核、审批、备案等程序,确保入库项目科学、精准。

(三)做好绩效评价。镇(街)人民政府和实施主体做好项目绩效自评。区农业农村局年终牵头对纳入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约束性任务进行绩效考核。区财政局视项目推进情况组织开展重点绩效评价。产业扶贫、“一事一议”等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设置应符合原渠道资金的绩效目标要求。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区、各镇(街)人民政府下年度“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

(四)严格时间要求。项目审批通过后10个工作日内,区财政部门要将财政补助资金拨付至实施主体账户。自财政资金下拨至实施主体账户之日起1年内,要完成项目建设,向镇(街)人民政府提交项目相关资料,并配合做好绩效评价。

(五)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作,及时总结宣传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复制打造一批可借鉴、可推广的范例与样板。

(六)鼓励多方投资。加强金融支农创新,结合“万企帮万村”行动,撬动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投入。要充分发挥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和省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两个平台的作用,切实解决“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鼓励将主导产业农产品纳入地方农业保险保障范围,探索开展特色农产品生产收入保险试点。

八、本方案自2020年1月31日起实施,有效期2年。

乡镇文化振兴实施方案(通用20篇)篇十五

为推进我院综合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积极培养或引进学科带头人,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根据《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制度,积极培养或引进县域学科带头人,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到我院执业,建立层次分明的人才建设体系,提高我院综合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广大患者。

(一)提高学历层次,改善人才结构。

根据医院临床的学历结构本、专科层次人员居多,医技科室中专学历人员较多等现状,以促进专科学历人员攻读本科为重点,鼓励医技人员攻读专科,缩短临床、医技科室人员学历差距。在此基础上,培养专业学科带头人、业务技术骨干,同时加大投入,鼓励、支持本科层次医务人员考研、读研,每年计划选送2-3名临床医师攻读研究生,以提高医院的科研工作能力,更好地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研究。

(二)建立层次分明的人才建设体系。

1.抓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认真落实总住院医师制度、三级查房制度等各项有利于青年医生成长的制度;成立专门的继续教育和住院医师培训考核小组,制订住院医师评分、轮转、考核、奖惩、专科培训制等完善的培养体系。在住院医师培训阶段便牢固确立临床与科研并重的观念。要定期为青年医务人员开展包括疑难病例讨论会、临床思维和学科新进展讲座、国际核心期刊论文写作培训等各类业务学习,以培养其科研能力。

2.开展全员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聘请外院专家以及医院的人才技术优势,以继续教育形式,开展全员培训,使医务人员掌握国内外的新理论、新知识和医学动态,提高全员业务知识和诊疗技术水平。充分发挥院内专家的传、帮、带作用,定期举办院内专家全院性讲课,并要求主治以上医师听课率90%以上,住院医师听课率达100%。积极鼓励科室内的小讲课,各科室每月都要组织3-4次科内小讲课,坚持进行疑难病例讨论、技术交流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定期聘请国内知名专家来院进行讲学和技术指导。

3.加强科室专业建设,提高技术水平。

新技术、新项目为主。每位外出学习人员回院后要开展一项新技术、一个新项目或应用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医院要对外出人员开展新技术情况进行评估。同时,鼓励各临床科室人员参加各种短期培训班、学术交流等活动。

(2)不拘一格使用人才。一是为现有技术骨干提供必要的科研和临床工作条件,为其发挥聪明才智、施展才华创造条件;二是突破传统框架,大胆培养和启用年青技术人员,有效解决人才断层、学科骨干趋于老龄化的问题。

(3)征引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继续采取请进来的方式,聘请一批院外知名专家作为医院特聘专家,帮助和指导医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不断更新知识,拓宽视野,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新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学术创新和科研水平。

4.从基础抓起,做好新进人才培养。

对新职工实行先轮训再定科制度。对新参加工作人员,医院首先要对其进行轮训。实行内科、外科分开轮训,每个专科轮训6个月不等;同时要求外科医生轮转相关的内科,如: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肿瘤科等。住院医师轮训完毕后,进行专业定科。

培养经费,与财政拨付的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专项经费一并用于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和高层次卫生人才的培养、选拔、奖励和引进。

(二)加强组织保障。建立卫生人才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积极与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事)、教育、机构编制等部门协调配合,研究制定加强县医院各类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和措施。县医院要把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制定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建立卫生人才工作责任制,明确目标任务,整合资源,落实措施,坚持不懈地抓出成效。

(三)加强舆论保障。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卫生人才政策,努力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气。不断优化医务人员执业环境和条件,保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进一步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乡镇文化振兴实施方案(通用20篇)篇十六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这是xxx着眼于推进“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亿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三农”工作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贫富差异较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从实际出发,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举各方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努力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基础。发展是第一要务。实施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彻底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确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而无论是解决农民就业还是确保群众增收,都都需要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农业强,产业必须强。产业旺,乡村振兴才有底气。要实现产业兴旺,首先要构建乡村产业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是通过培育农业品牌、增强科技创新、强化城乡融合,补齐农业发展短板,促进农村产业集聚。

人才振兴是支撑。“人才兴,事业方兴”。发展离不开人,乡村振兴自当不例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要解决人的间题。由于受前些年农村发展“钱景”不大的影响,大量人口外出务工,农村缺人特别是缺少能人的问题,已经成为振兴乡村的制约瓶须。因此,实施乡村振兴必须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做好农村人才政策这篇大文章,完善人才服务机制建设。既重视本土人才的培育,培养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生カ军。也要广纳懂科技、懂市场、懂法律、懂管理的贤才能人到农村来创新创业,让农村成为贤才能人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质专业化乡村振兴队伍,增强农业发展的创新驱动力和农村产业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文化振兴是灵魂。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乡村文化作为我国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乡土人文之美。如果说没有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或是没有乡村文化的同步振兴,那那乡村振兴就失去了真正的灵魂。因此,实施乡村振兴必须抓住乡村文化这一灵魂根本。不仅要顺应新时代的要求,推进城乡文化融合,保护并传承好乡村文化,增加文化产品,促进文化供给,大力发展具有特色的乡村文化及其产业。还要打通农村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文化服务难题,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不断提高农村群众在文化成果上的获得感以及在精神文化生活上的幸福感。

生态振兴是根本。“録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只有实现生态振兴才能体现文明和谐的乡村振兴目标,乡村振兴离不开生态振兴,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由于前些年农村环境保护相对滞后,这无疑为农村生态振兴带来了更多的难题,需要花费较大的力气来解决。必须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持续攻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增加能源供应的良性循探索农村绿色发展之路。不断增强乡村振兴的恒久生命力。

树高千尺源于根深,大厦巍峨靠的是地基坚固,乡村振兴战略让国之基更稳,祖国必须将更加坚实屹立在世界洞东方,让我们信心倍增地撸起袖子加油干,在乡村振兴战略的牵引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番农村力量。

乡镇文化振兴实施方案(通用20篇)篇十七

根据《湖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2019年永兴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要点》要求,结合我县组织工作实际,现就乡村组织振兴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全面提升农村党组织组织力、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为重点,突出党建引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到2019年底,乡村组织振兴取得阶段性进展,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素质大幅提升,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基本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逐步完善。

(一)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力。

1.落实党建基本制度。推动《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农村组织工作条例》落实落地,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处置不合格党员、谈心谈话等党内基本制度。继续完善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参加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进一步规范双述双评、党员量化积分管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工作。(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

2.深入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实施“千百工程”,结合党建“四联四包”,由县领导牵头,年内在全县创建100个“五化”示范党支部,带动全县1000个党支部全面提升。持续优化支部设置,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单独党支部、联合党支部、流动党员党支部,探索建立产业链、兴趣爱好、老年党员党支部等拓展型党支部。以支部主题党日为依托,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着力提升组织生活质量。(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

3.纵深推进“抓党建强基础化矛盾促和谐”专项活动。积极配合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化“村霸”和宗族势力整治行动。坚持“凡进必审”机制,建立健全排查评估长效机制,对涉黑涉恶的村干部坚决清除出去。开展软弱涣散整顿工作,通过领导挂点、选派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结对共建、专项整治、项目帮扶等措施集中整顿信访矛盾突出、涉黑涉恶、党组织软弱涣散村(社区),确保全部晋位升级。(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县纪委县监委、县委政法委,责任单位:县人民检察院、县法院、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各乡镇、街道)。

4.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启动“村级集体经济培优”行动,推行县级领导联系、机关单位扶持的方式,在全县培育20个村在年内实现集体经济突破20万元,引领其他村同步发展。落实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奖励金,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贫困村达到5万元、非贫困村达到6万元省定标准的,每村可将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增长部分的20%,作为村“两委”班子成员绩效奖励资金。(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各乡镇、街道)。

(二)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切实加强骨干队伍建设。

5.严格党员教育管理。把好党员发展入口关,防止农村发展党员“近亲繁殖”,注重从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识群体中和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活动为契机,按照党员每年集中学习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32学时的要求,加强在党章党规和党性党风党纪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切实增强党员教育实效。严格落实党员积分管理、设岗定责、志愿服务、党员联户、到社区报到、民主评议党员、不合格党员处置等管理制度,考核党员日常表现,引导党员发挥作用。(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

6.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继续实施“领头雁”工程,大力推进“能人回村”,分乡镇建立“乡贤人才库”,把引资与引才、引智结合起来。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严格落实定人帮带、定期培养、定岗锻炼、定向使用“四定”要求对后备干部进行跟踪培养。整合培训资源,每年举办村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班,并组织开展1次以上交流观摩活动。建立健全村干部岗位责任制度、上班值班制度、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履职情况评估制度,村党组织书记备案制度,实现村干部规范化管理。严格按上级要求落实村干部基本报酬,完善村干部绩效奖励、养老保险、人身意外伤害等保障措施,落实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奖励资金和畅通村干部上升渠道激励村干部干事创业。(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县委党校、团县委、县妇联、各乡镇、街道)。

7.加强第一书记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帮扶工作队,发挥选派单位和驻村干部自身优势,针对村级实际问题,结合帮扶部门工作职能,及时调整驻村帮扶工作队。严格落实“县为主”管理责任,坚持不合格“召回”制度。加大工作队员考勤监督力度,采取有效方式,定期不定期对工作队员住村工作情况进行抽查,保证驻村工作队员每月驻村工作不少于20天。健全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加强对工作队员的思想引导和组织关怀。(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县驻村办、各乡镇、街道)。

(三)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完善基层治理体系。

8.抓好综合服务平台管理使用。制定出台《永兴县农村综合服务平台管理使用规定》,对日常签到、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办公场所维护、规范化布置、产权归属、固定资产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明确规定。将平台的管理使用纳入乡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述职评议。严格落实《永兴县农村综合服务平台规范化布置操作手册》,把“服务群众面积最大化、办公面积最小化”落到实处,持续拓宽便民代办范围,大力推行“两代表一委员”轮流接待、村干部坐班、无职党员志愿服务、邀请行业专家定期指导等举措,提升服务平台使用效率、提升服务群众水平,依托平台拓展仓储物流、生资销售、土地流转、电子商务等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

9.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切实强化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全面落实农村重大事项、重要问题、重要工作由党组织讨论决定机制,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积极推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按照“党建带群建、群建带社团、社团聚人心”的模式,将工青妇和禁毒禁赌协会、红白理事会、好人协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农村建房理事会、农村环境卫生协会、志愿服务队等统领起来,完善“村规民约”,充分发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配合相关部门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防止“村霸”黑恶势力染指基层政权、干预基层事务。(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县文明办、县农业农村局、团县委、县妇联)。

10.健全法治乡村。实现“一村一法律顾问”“一村一辅警”全覆盖。加大巡回审判力度,规范巡回审判方式,强化人力物力保障,延伸巡回审判职能。健全完善矛盾纠纷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创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个以上。(牵头单位:县司法局,责任单位: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

11.建设德治乡村。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乡村活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在我家”主题活动。着力抓好爱岗敬业、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孝老爱亲的身边好人评选。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组织“好家风好家训”评选活动,讲好家风故事,传播治家格言,以良好的家风带动乡风民风,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农户”“好媳妇、好公婆、好妯娌”等评选,农户参与率达90%以上。大力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牵头单位:县文明办,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

12.打造平安乡村。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区)全面落实平安创建(综治)领导责任制。大力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安防控力量下沉,做好重大刑事案件预防处置工作。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村霸和宗族恶势力,深挖彻查其背后隐藏的腐败问题和保护伞。开展“平安村(社区)”“无毒村庄(社区)”“平安家庭”等创建活动。推进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和村级网格化管理全覆盖。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做好源头治理、落实前端防范,建好“雪亮村庄”1个以上。开展乡镇安监站标准化建设,按全省统一部署完成马田镇、高亭司镇、便江街道办安监站标准化建设。开展信访“三无”创建活动,全县所有乡镇(街道)达到“六有”标准,60%以上的乡镇(街道)达到“三无”上访。(牵头单位:县委政法委,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县妇联、县应急管理局、县信访局、各乡镇、街道)。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组织振兴专项工作组,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任组长,县纪委县监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政法委等部门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组织实施乡村善治行动,促进乡村组织振兴。专项工作组各成员单位要通力协作、各司其职,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地。同时,各单位要分别明确一名联络员,负责沟通协调、资料报送等日常工作。

(二)压实工作责任。要建立健全抓乡促村机制,强化对乡镇党委的指导考核,督促乡镇党委聚焦主责主业,抓好乡村组织振兴。乡镇党委是抓乡村组织振兴的前沿阵地,要研究细化具体实施办法,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三)强化督导考核。把推动乡村组织振兴工作情况纳入乡镇(街道)党(工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加大经常性调研指导、观摩交流,积极鼓励探索乡村组织振兴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及时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类宣传媒介,营造推动乡村组织振兴的浓厚氛围。

乡镇文化振兴实施方案(通用20篇)篇十八

为了进一步拓宽视野、转变思维,更好地抓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通过参观多个美丽乡村建设点、园林基地、采摘基地以及党群服务中心,听取了相关负责人对该村党建引领、美丽乡村、文明创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等工作的详细介绍。对“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夯实基层党建,巩固振兴基础。

整合优势资源,让党支部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者和命运共同体。选派街道优秀年轻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常驻基层支部指导各项工作开展。发挥党小组长基石作用,选优配强中坚力量,构建更为稳固的组织框架和后备梯队,培养一批懂基层、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队伍。

二、着力把脉定向,带头振兴示范。

在乡村振兴建设中,党员干部“早九晚九”的工作模式成为一种心照不宣的行为准则,每个干部在埋首案头、山间挖土、走访宣讲之间自然交替,让党员干部带头成为“乡村振兴”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成为服务群众最有力的回应。

三、做好融合文章,激发振兴活力。

四、突出党建引领,找准乡村振兴着入点打造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建工作的总抓手,坚持加快乡村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始终将加强党建工作摆在首位,以农村党组织为龙头,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依托,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建强组织作保障,抓好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提升新时代党领导农村工作的水平。

乡镇文化振兴实施方案(通用20篇)篇十九

人才振兴是农村振兴的关键因素。没有人才的支持,农村振兴只能是空话。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1、项目名称:

实施“一引两促”人才工程,助推**乡村振兴。

2、项目目标:

按照**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方案的相关要求,在全镇范围内推行“一引三促”工程,着力选拔和培养一支带领广大群众发展的农村能人队伍,充分发挥能人在脱贫攻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3、项目措施:

一是精心组织引进人才。制定乡村人才服务站建设方案,在**镇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乡村人才服务站岗位,制作标识标牌,充实工作人员,建设“一网一线一栏”,建立了乡村人才管理服务群,安装了服务电话专线和人才政策宣传栏,完善了工作机制,形成人才向乡村流动的导向,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中坚力量。

二是加强培训促进提升。**镇80多名返乡农民工、本土人才、带头发展产业的村干部参加**镇乡村人才就业专题培训。主要对就业服务政策、扶贫贷款政策、种养殖产业技术进行了专题培训,同时探讨解决了影响乡村振兴战略创新发展的“瓶颈”,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能力提升和创新人才培养精准发力。

三是示范带动促进发展。充分发挥我镇鹤**、**合作社、**有限公司、天**有限公司示范带动作用,按照一个龙头企业帮扶10个创业人的原则,建立结对帮扶台账,镇党委按照预定方案全程参与。让有想法、有干净的乡村创业人才少走弯路,快速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落实省市县“乡村振兴”工作要求,特制定《***县乡村振兴青年有为实施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团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市县委关于“乡村振兴”决策部署,“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是共青团的光荣传统,中心工作是共青团发挥作用、体现价值的舞台。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团旗必须飘扬在第一线。全县共青团组织将以“乡村振兴青年有为”为主题,积极引导全县青年争做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生力军,让青年成长在乡村,奉献在乡村,奋斗在乡村,为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贡献青春力量。

围绕国家、省、市、县“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全面启动乡村振兴青年行动计划,组织动员全县广大青年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任务,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积极作为。使乡村振兴中青年先进典型群体逐步扩大,乡村团员先进性和示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乡村团组织建设进一步夯实,逐步形成健全完善的村级团组织、青年社会组织,使共青团参与乡村振兴、乡村治理作用更加凸显。

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前提。要聚集全县所有贫困村,注重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组织动员全县广大青年投身大扶贫战略行动,在脱贫攻坚一线展现青春风采。

(一)办好青年志愿者脱贫攻坚技校。建立共青团夜校工作体系,动员各方力量参与技校建设,将技校打造成青年服务当地群众文化阵地和精神家园。组建党政领导、农技专家、各级团干在内的教师队伍,完成职业技能培训、新型农业技术教育培训,开展政策宣讲、实用技能培训等乡村教育活动,充分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二)用好青年志愿服务队。围绕脱贫攻坚、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新农村建设、河长制等重点工作,由各乡镇团委牵头组织由青年干部、教师、医生青年志愿服务队,在乡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服务贫困村村庄环境整治、治安巡防等任务。各乡镇团委要推进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化、品牌化、常态化开展,团县委每年对青年志愿服务开展情况进行考核,对志愿服务工作开展良好的乡镇及青年志愿者进行表彰,并拨付一定经费支持。

(三)助推青年产业扶贫。发现、引导和培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为有创业意愿和正在创业的乡村青年搭建创业平台、帮助协调金融机构提供创业贷款服务。实施“创在乡村”青年技能培训计划,推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规范化技能培训。

(四)创办共青团扶贫爱心超市。依托共青团资源优势、帮扶单位及爱心企业赞助,在贫困村创办扶贫爱心超市。贫困户通过主动参加集体劳动、家庭门前环境卫生保持整洁、邻里和睦互助、干部走访等方式获得积分兑换日用品及粮油等商品,以此激发贫困户劳动创业的热情,提高他们参与村级公益事业、美丽乡村建设、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建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队伍。推进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建设,实施“领头雁”计划,培育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发挥致富带头人在产业发展、创业带富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引导青年创业者走进农村、参与农业,搭建青年企业家投资乡村产业的平台。

(二)培育乡村青年人才队伍。发挥好本土人才作用,引导本土大学生到农村广阔天地干事创业,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青年人留得安心,在乡村建设中发挥作用。依托团委及少先队抓好乡村教师教育培训工程,加强对乡村教师的德育教育和业务培训,培养一支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骨干队伍。

(三)引好用好人才智力资源。深化“希望工程”品牌,精准实施农村贫困学生资助工作,开展服务乡村青少年公益活动。服务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大学生积极投身乡村支医、支农、文教、脱贫攻坚、文化公共事业等领域,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一)加强农村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新青年精神,为广大青年投身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以农村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主题宣讲、志愿服务、实践锻炼等经常性、互动性活动。

(二)引导青年做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传承者。动员青年积极参与发掘保护古村落等历史文化遗迹和传统乡村手工艺传承,充分挖掘具有农耕特质和地域特点的乡土文化,让本村人有自豪,让外乡人有归宿,让***的乡土文化更好地传下去。传承遵规守约、尊老爱幼、邻里互助、诚实守信等乡村习俗,让青年成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带头人。

(一)广泛开展植树湖绿主题活动。持续开展“绿动**”系列活动,抓住植树节、环保日等时间节点,发起植树造林群众性活动,构建各级共青团造林护林的长效机制。紧扣乡村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荒山治理、环境美化等,整合各方资源,动员社会力量种植爱心林、纪念林、清风林,厚植乡村生态屏障。

(二)大力推进“河小青”行动。认真落实河长制部署,抓好“我是河小青助力河长制”保护河湖志愿服务行动,组织动员青年担当河湖志愿者监督员、护林员。积极参与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着力点,打造农村环境治理示范点。

(一)推进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突出政治功能和引领作用,发挥农村基层团组织在宣传党的主张、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等方面作用,积极打造村级团建示范点,着力解决乡村团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的问题,确保建成一个、规范一个,示范一个、带动一批。创新组织设置,打造覆盖面广、辐射力强、功能齐全的乡村“青年空间”平台。推动村“两委”相对年轻且符合条件的干部兼任村级团组织书记,积极从驻村干部、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优秀团员青年中选配兼职副书记,推动形成“1+n”村级团干部选任工作机制。打造一批村级“五四”红旗团组织,探索推进村级专职团干选配,每个乡镇打造至少1个“青年空间”。

(二)动员社会力量助力乡村建设。引领在外务工青年返乡创业,整合外部资源支持***乡村振兴。深入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行动,建“团干部+青年志愿者”队伍。推动形成共青团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助推乡村建设工作格局。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为加强对共青团参与乡村振兴的组织领导,保障《***县乡村振兴青年有为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团县委成立以书记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各乡镇团委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团县委,负责日常工作。各乡镇团委要相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工作统筹,制定本乡镇工作方案,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汇集形成强大的青春合力。

(二)建立机制,强化督导。各乡镇团委书记对本乡镇乡村振兴相关工作负总责,要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推进工作,落实责任。要将青年投身乡村振兴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建立考核机制,考核结果在全县共青团组织通报。

(三)加强宣传,注重总结。以“乡村振兴·青春有为”主题,讲好身边的***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的故事,选树一批“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先进典型,营造浓厚宣传氛围。要注重总结推广基层好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发出***青年的好声音。

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策部署,绘就乡村振兴宏伟蓝图,激发党员队伍建设活力,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现结合本镇实际,制订乡村组织振兴方案如下:。

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以落实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以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凝聚功能和引领功能为目标,坚持从基础性工作抓起、从基本功练起,以党组织建设带动行政村治理体系建设、以组织振兴促进乡村振兴,着力健全乡村组织体系、制度机制,激发各党组织活力,凝聚乡村振兴的整体力量,夯实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工作。找准党建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最佳切入点,以组织振兴,促进乡村治理体系和人才队伍振兴,促进产业和经济振兴,走出一条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互推互促、同步发展的新路子。

(二)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注重实效。坚持用时代发展要求审视基层党建工作,准确把握新时期新形势基层党建工作规律,发扬基层首创精神,把创新贯穿于实施组织振兴活动全过程,积极探索新方法,开辟新途径,建立新机制,推动组织振兴活动深入开展。

(三)联系实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紧密结合我镇实际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突出抓规范、打基础,抓创建、强能力,抓振兴、促发展,全力打造“党建+”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党建工作新品牌。

(一)选优配强村书记。坚决调整60岁以上、带富能力不强、工作不力的村书记,重点选拔45岁以下年富力强的村书记,实现村书记平均年龄50岁左右的目标。选拔本土致富能手、在外创业能人、返乡大学毕业生、第一书记担任村书记,村级带头人比例达到60%以上。村党支部书记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从带富能力和工作能力上严格加强自身学习建设,达到市场型、创业型、实干型、担当型村党支部书记的标准。

(二)发挥党组织坚强战斗堡垒作用,引领乡村产业快速发展。推行“党支部+经济实体+贫困户”模式,鼓励支持党组织和党员领办创办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济实体,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和带领农民共同富裕提供坚强保障,进一步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注重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使各村党支部拓宽发展渠道,用好财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奖补资金,确保所有村新增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5万元以上,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00%。

(四)发挥选派干部在乡村一线作用。选派干部制定所在村年度工作计划,完成选派干部推动乡村发展项目任务,每名选派干部至少落地1个发展项目。

(五)培育助推乡村振兴发展骨干队伍。在优秀青年农民、外出务工人员、致富能手等优秀群众中发展党员20人以上,实现每个村至少发展1名党员的目标。

(六)推进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建设和巩固提升。确保近三年确定的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真转化、真升级全面完成今年确定的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任务。

(七)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体系中的核心作用。积极创建村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实现我镇至少创建成功1个市级标准化规范化示范点的目标。

1、压实工作责任。各村党支部要承担起乡村组织振兴的直接责任,研究细化具体实施办法,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镇组织、纪检、扶贫、财政等部门要立足各自职责,明确任务目标,形成推进乡村组织振兴的强大合力。

2、搭建载体平台。各村要凝聚多方力量,助力乡村组织振兴。联合域内企业支部积极开展各项组织活动,及时发现、总结推广一批典型经验,大力宣传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营造推进乡村组织振兴的浓厚氛围。

3、健全考核机制。把推进乡村组织振兴工作情况纳入千分制考核内容中,作为考核村党支部的重要依据,加大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和考核。通过集中督导、调研指导、观摩交流等方式,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对推进工作不力、成效不明显的,导致乡村组织振兴工作滞后的,依规严肃追责问。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富民兴村产业的决策部署,根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工作方案》(粤农农规〔2019〕2号文)和《中共珠海市委办公室 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对标三年取得重大进展硬任务扎实推动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珠委办字〔2019〕56号)等要求,制定本工作方案。

围绕建设与粤港澳大湾区相匹配的美丽乡村,大力发展美丽经济,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农民受益”的原则,通过项目实施,形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区域特色优势明显、市场前景较好、组织化程度较高、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的专业村、镇,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带动产品开发、产业发展,富裕一方农民,振兴一方经济。自2020年开始,连续3年,结合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每年扶持3-5个村创建“一村一品”样板村,样板村“一村一品”主导产业产值增长30%以上;所在村参与项目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未参与项目农民提高10%以上,努力使每一个样板村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亮点;到2022年全市扶持10个村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形成2个特色农业产业专业镇。

(一)建设条件。“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应符合以下条件:

1.产业主导性强。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已初步形成1—2个特色主导产业,农业主导产业规模占比较高,申报产业产值占本村农业产业总产值30%以上。名特优新产业可适当放宽标准,原则上要在最适种养区发展。

2.新型经营主体强。具有正常运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联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承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任务。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及农村致富带头人等优先支持。

3.组织保障有力。区、镇人民政府高度重视,镇村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和项目推进工作机构,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扶持政策。

(二)建设任务。各区要依托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立足本地资源、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依托种养业、绿水青山、田园风光、沙田水乡和乡土文化等,发展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打造一批新型乡村产业特色村、镇,专业村、镇力争实现生产标准化、特征标识化、产地身份化、营销品牌化。

各区要从产业实际情况出发,开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建设任务包括但不限于:

1.做精做特做强一批特色产业。各区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和品牌化建设,培育壮大1-2个具有本地特色的主导产业。培育一批名特优新特色产业。

2.培育一批新型主体。加快培育适应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联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的功能,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民”“合作社+专业市场+农民”等经营模式,支持发展多环节托管、关键环节托管和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模式,提高“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组织化程度,完善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3.推广一批绿色生态技术。建设一批绿色高效生态循环生产示范基地,形成一批标准绿色生产技术规范。围绕资源高效利用,示范推广肥药减量控害、有机肥替代化肥等绿色生态环保技术,突破资源环境瓶颈,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围绕生产效能提升,示范推广节本降耗、轻简高效等技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4.打造一批知名品牌。推行标准化生产,开展“三品一标”认证,鼓励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产品申报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认证,加强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对认定为专业村、镇的产品,实施“三统一”: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商标、统一logo,力争实现生产标准化、特征标识化、产地身份化、营销品牌化,提高我市“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5.推动一批产业融合。要大力扶持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围绕主导产业,建设一批储藏、保鲜、烘干、清洗、分组、包装等初加工设备设施,开发一批特色精深加工产品,拓展运销服务等相关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在发展特色产业基础上,与美丽乡村建设、南粤古驿道活化、乡村慢行道建设、农事体验、乡村节庆活动等乡村振兴举措相结合,拓展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康养等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推进农业与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产业提档升级和特色产品优质优价。

(一)市级职责。市农业农村局负责制定“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作方案、认定办法与资金使用管理、对约束性任务执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及绩效考核。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组织对各区推荐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候选专业村镇进行评选,达到认定办法要求的,纳入市级专业村镇,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重点扶持。

(二)区级职责。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负总体责任,对“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和审批监管,组织项目验收。区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本区入库项目,报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审批,并按要求报送项目进展、资金使用、验收考评、绩效评价等有关情况,组织、审核、汇总辖区专业村、镇认定有关材料,报送市农业农村局。

(三)镇级职责。镇人民政府是责任主体,负责确定发展特色产业,遴选项目实施主体,组织制定总体项目申报方案(含资金使用方案)并申报入库,组织项目实施管理和项目自验、绩效自评。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专业镇认定。

(四)行政村职责。组织开展“一村一品”示范村申报、主导产业确定、实施主体遴选、土地流转、项目实施、资金使用、收益分配等工作,并提供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的表决书;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专业村认定。

(五)实施主体职责。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联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是实施主体,主要职责是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清单,负责项目建设及运营,与农民、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利益紧密联结机制。自觉接受各级人民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向镇人民政府上报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进度,组织绩效自评。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主体责任。各区、各有关部门要把“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产业发展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统筹安排。镇人民政府作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责任主体,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成立工作专班,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工作人员,加强项目日常监督管理,选好产业、选强实施主体,强化项目实施过程监督,按时上报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建立完善项目管理档案,组织好项目自验和绩效评价等工作。

(二)提前谋划布局,严格程序要求,做好项目储备。各区、镇要遴选一批产业基础条件好、成长性强,能够代表当地农业特色,符合市场需求,带动农户增收效果好的项目,严格按照要求筛选审核入库项目,落实公开公示、审核把关等程序。区、镇责任部门要扎实做好项目的组织、入库、审核、审批、备案等工作,确保入库项目科学、精准。严格按照要求组织推荐专业村、镇的认定工作。

(三)做好绩效评价。各区要负责组织项目所在村镇和实施主体开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的绩效自评和验收考评。市农业农村局年终对约束性任务开展绩效考核,市财政局视项目推进情况组织开展绩效评价。

(四)加强宣传引导。注重利用各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创新示范工作,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营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良好氛围。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加强典型剖析,打造一批可借鉴、可推广的范例与样板。

(五)鼓励多方投资。加强金融支农创新,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推进普惠金融“村村通”,积极培育村镇银行、涉农投资和担保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推动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信贷投放方式,切实解决“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鼓励将主导产业农产品纳入地方农业保险保障范围,探索开展特色农产品生产收入保险试点。

根据《关于全面落实乡村振兴工作的实施方案》总体部署,围绕实现xx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目标任务,结合xx镇实际,就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和人才工作助推乡村振兴制定本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夯实基层组织基础,聚力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切实为xx镇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一)夯实乡村振兴组织基础。

1.强化理论培训。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培训,突出政治引领,围绕xx镇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强化专业化能力培训和知识培训,把思想武装与提高本领、推动发展结合起来。

2.严格队伍管理。树牢“三个导向”,全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使农村发展有一批好的带头人,形成群策群力、共同发力的协同机制。

3.提升阵地建设。拓宽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为民服务功能,夯实坚强战斗堡垒,满足党员活动和服务群众的需求。

4.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找准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扫黑除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二)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1.用活人才机制。制定鼓励人才发展的措施办法,增强聚才引力的同时增强人才活力,在强化人才供给上优先保障。

2.突出人才优势。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坚持技能型人才与青年人才相结合,坚持人才引进与人才培育相结合,为乡村振兴凝聚合力。

3.优化人才环境。要加强人才教育培养,营造尊才爱才氛围,优化人才服务环境,吸引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发展。

(一)以教育培训为抓手,推进队伍建设。一是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牢牢抓住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围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制定xx镇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利用先锋课堂、“主题党日”和组织生活会等方式集中学习党章党规、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增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提升党员队伍的凝聚力。二是开展专题培训。举办农村干部培训班,围绕党的理论知识、党风廉政建设、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和专业技能知识等内容对农村干部开展培训;组织全镇党员干部围绕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等内容进行外出参观学习;以xx镇“三农讲堂”为平台,举办专题培训班,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系统的培训;组织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活动,对全镇党员进行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三是坚持学以致用。把理论学习同建设“旅游强镇,产业富民,生态宜居,乡村振兴”的新xx结合起来,同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农村改厕、人居环境整治结合起来,切实把学习的过程转化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的过程,转化为完善工作思路、全面落实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过程,转化为改进工作作风、增强理想信念的过程。

(二)以制度建设为重点,提升党建水平。一是按照《xx镇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村干部管理办法》、《xx镇关于加强党员管理的若干规定》、《xx镇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管理办法》等文件,把农村干部履职情况纳入全镇村干部综合考核评议体系,考核结果作为村干部工作实绩评定的重要内容,作为村干部及村级后备干部培养教育、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切实把农村党员干部的日常行为关进制度的“笼子”,提升基层组织的规范化管理水平。二是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先锋课堂、民主评议党员、“五事争先”先锋指数考评等基本制度,并运用视频监控、图片上传、设立活动公开栏、现场查看四种形式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制度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三是坚持头雁效应再增强。着力开展党支部书记素质提升行动,坚持“三有三带”标准,强化选、育、管、用,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的头雁效应;加强后备培养,完善村级后备干部库,加大从致富能手、高校毕业生、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转军人等优秀党员中培养村党支部书记力度。四是严格党员发展工作程序,着力提高“源头”质量,依托建立的乡土人才信息库,吸收能工巧匠、致富能人等优秀人才进入党员队伍,着力解决三年以来未发展党员的支部,畅通推优渠道。

(三)以阵地建设为突破,夯实基层堡垒。一是以“全面要达标,重点建示范”为思路,依据xx镇阵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把2019年作为巩固规范年,对全镇44个村级活动场所进行改造提升,做到硬件配置齐全、标牌设置统一规范、管理制度健全完善,满足党员活动和服务群众需要。二是对重点村进行全面改造,着力提升xx等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战斗堡垒。通过全面加强阵地建设,使xx镇xx个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全面提质提升,拓宽为民服务功能,夯实基层组织基础,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组织保障,使山区农村党员群众更有存在感、自豪感、归属感。

(四)以基层党建为引领,推行“党建+”模式。一是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积极开展“双向培养”活动,把村干部和广大党员培养成脱贫致富带头人,把脱贫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或村“两委”后备干部,打造一支立足本土、坚持奉献的扶贫工作队;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动引领作用,扎实推进党员结对帮扶制度,党员干部要定期联系帮扶对象,了解生产生活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帮扶;抓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作用发挥,深入开展企业助力脱贫攻坚党建引领“双联双助双促”行动。二是抓党建促环境整治。坚持改善基础设施和改善人居环境并重,重点改善提升非沿线村、地理位置偏远村等人居环境基础较薄弱的村,落实常态化检查评比,压实工作职责;各村委会主任负责村容村貌整理,做到“三无一规范一眼净”;帮扶责任人结合各居民组长负责户容户貌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家庭卫生的整理,做到“物品摆放有序、庭院清爽整洁”。三是抓党建促产业发展。发展薄皮核桃、中药材种植、优质高产小辣椒种植等项目,收益归村集体所有,解决部分有劳动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务工难的问题,既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又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通过狠抓产业发展,拓宽增收路径,从而助推乡村振兴。

(五)以机制创新为驱动,增强聚才引力。一是切实落实好相关指导性文件和实施办法,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活力。加大现有人才培育力度,吸引xx本土高层次人才柔性回归乡村,建立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并举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以大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退伍军人等群体为重点,吸引更多人才投身现代农业,培养造就心怀农业、情系农村、视野宽阔、理念先进的新农民。二是健全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立完善人才工作科学决策、分工协作、沟通落实和督促检查的各项制度,积极构建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协调各方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六)以“三个结合”为核心,突出人才优势。一是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围绕xx农业产业和旅游特色产业发展,鼓励各村致富带头人到各地考察参观学习,积极引进投资企业,打造专业化合作社和创新性平台。二是坚持高层次人才与青年人才相结合。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兼顾新引进人才和以往引进人才,全面高效落实青年人才普惠性政策,建立人才奖励机制,不断加大青年人才引进储备力度。三是坚持人才引进与人才培育相结合。注重挖掘现有人才潜能,充分开发人才资源,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及时更新乡土人才库,定期开展座谈交流,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储备。

(七)以氛围营造为助力,优化人才环境。一是加强人才教育培养。整合各类资源,开展农村人才培养,依托“三农讲堂”切实做好农村干部、农民企业家、农业合作社和农民的培训工作。配合全市“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教育引导广大人才自觉听党话、跟党走,举办专业人才党性教育培训班。二是提高人才政治站位,加强镇党委联系服务优秀人才工作,完善人才建言献策机制,做好专家研修、慰问等工作,增强专家人才的认同感、向心力。三是营造尊才爱才氛围。积极创造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把现有农村各类人才稳定好、利用好,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加大宣传表彰力度,进一步营造尊贤爱才、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动乡村组织人才振兴工作由镇组织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镇党政办牵头,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协调推进各项举措的具体实施,做到统筹规划。

(二)强化考核引导。把乡村组织人才振兴列入目标责任制考核,纳入年底各支部考核评分细则,建立奖惩机制。将重点任务分解到各部门,建立完善督导落实机制,定期督查通报,夯实工作责任,引导组织人才工作资源向乡村振兴聚焦聚力。

(三)注重宣传总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广泛宣传中央、省、市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路线方针政策,利用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宣传组织人才工作助推乡村振兴的典型事例及成效,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努力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资源开发新模式,切实为xx镇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富民兴村产业的决策部署,切实做好我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工作,如期完成建设目标任务,根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工作方案》(粤农农规〔2019〕2号)、《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库管理办法》(粤农农规〔2019〕5号)、《关于印发新会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方案(试行)的通知》(新府办〔2019〕18号)、区农业农村局《转发关于印发江门市“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实施方案的通知》(2019.9.30)、《关于推荐新会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专家库人选的函》和《关于征求新会区2020—2021年“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新农农函〔2019〕266号)等文件要求,综合各镇(街)、区财政局和公开征求有关意见,结合实际,制定我区实施方案。

(一)建设原则。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市场导向,打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产业兴旺、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平台,为新会区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二)建设目标。

通过“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形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区域特色优势明显、市场前景较好、组织化程度较高、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的专业村镇,促进地方特色产业由资源变产品、产品变商品、商品变名品,带动产品开发、产业发展,富裕一方农民,振兴一方经济。

按市下达建设目标任务与统一安排,2020-2021年,我区共扶持7条专业村,每条村安排资金约100万元,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带动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一村一品示范村,新增一批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结合实际,全区2020年建设3条村,2021年建设4条村。

(一)建设条件。

一是产业主导性强。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已初步形成1-2个特色主导产业,农业主导产业规模占比较高,申报产业产值占本村农业产业总产值30%以上。名特优新产业可适当放宽标准,发展名特优新产业的村镇(乡),原则上要在最适种养区发展。

二是新型经营主体强。具有一定数量正常运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能承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任务。优先支持国家级、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及农村致富带头人。

三是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作用强。具备条件的优先直接支持扶贫开发帮扶对象发展生产,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二)建设内容。

各地要从产业实际情况出发,开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建设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一是做精一批特色产业。各地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和品牌化建设,培育壮大1-2个具有本地特色的主导产业,培育一批名特优新特色产业。

二是培育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培育适应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功能,推广“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民”、“合作社+专业市场+农民”等经营模式,支持发展多环节托管、关键环节托管和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模式,提高“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组织化程度,完善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三是推广一批绿色生态技术。推行标准化生产,示范推广轻简高效种养技术模式,建设一批绿色高效生产示范基地;制定一批标准绿色生产技术规范;示范推广优质、特色、高效品种,强化地方特色品种的保护、利用和提纯复壮,提高供给精准和有效性;示范推广节水灌溉、肥药减量控害、秸秆综合利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等绿色生态环保技术。

四是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鼓励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产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认证,加强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打造一批“乡字号”、“土字号”农产品品牌。认定一批市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推荐一批省、国家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对认定为专业村镇的产品,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商标、统一logo,力争实现生产标准化、特征标识化、产地身份化、营销品牌化,提升我市特色农产品的供给质量,提高我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五是推动一批产业融合。围绕主导产业,建设一批储藏、保鲜、烘干、清洗、分组、包装等初加工设备设施,开发一批特色精深加工产品,拓展运销服务等相关产业,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在发展特色产业基础上,与新农村建设、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以及一事一议村级公益事业等相结合,拓展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产业提档升级。发展订单农业,及时对接供需,搭建特色农产品营销推介展示平台,建立一村一品产品采购商联盟,强化市场体系建设,实现特色产品优质优价。

六是推广一批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技术。支持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与机械化技术推广,鼓励农机农艺融合;推广“机器换人”,提升劳动效率。与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相结合,支持发展电子商务营销,探索推广“一村一品一店”模式。

七是加快一批土地流转。以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为载体,鼓励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提升我区农业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水平。

各级政府、农业农村、财政、审计部门及新型经营主体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共同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

(一)县级职责。区农业农村部门审核本区入库项目,组织专家评审,报区人民政府审批;按要求报送项目进展、资金使用、验收考评、绩效评价等有关情况;对辖区开展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进行业务指导;组织、审核、汇总辖区市级、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和全国一村一品专业村镇申报。

(二)镇级职责。镇(街)人民政府是责任主体,负责确定发展特色产业,遴选项目实施主体(含实施主体专用银行账号),组织制定总体项目申报方案(含资金使用方案)和实施方案并入库,每月通过信息平台上报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进度,组织项目实施管理和项目自验、绩效自评。申报市级、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

(三)行政村职责。协助镇(街)人民政府开展主导产业确定、实施主体遴选、土地流转以及一事一议村级公益事业等工作。申报市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认定。

(四)实施主体职责。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是实施主体,主要职责是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清单,负责项目建设及运营,与农民建立利益紧密联结机制。自觉接受各级人民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每月向镇人民政府上报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进度。组织项目自验和绩效自评。

(五)其他部门职责。各级财政部门视情况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各级审计部门负责对补助资金的分配管理使用进行审计。

(六)项目专家职责。按照《关于推荐新会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专家库人选的函》等要求,区农业农村部门于2020年1月前组建不少于9名(含)专家的项目专家库,按评审、验收等工作实际,在项目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5名专家,组成评审或验收专家组,以实地考察结合审阅项目材料方式进行评审、验收,形成评审或验收意见,报区农业农村部门。

“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采取项目库管理,未列入项目库的项目原则上不安排省级及以上财政资金。需要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建立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库进行入库申报,区、镇(街)人民政府和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在项目库内完成项目入库、审核、审批、备案、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进度跟踪报送、绩效评价等全过程管理。

(一)入库项目。入库的项目须具备地方特色强、经济带动能力强、促进贫困户增收作用强等条件。

(二)入库时间。2020年、2021年实施项目分别在2020年2月10日前、2020年8月底前完成入库。

(三)审批程序。

1.镇(街)人民政府负责确定发展产业,遴选项目实施主体,组织申报并入库。

2.区农业农村部门于2020年2月和2020年10月,组成评审专家组分别对2020年和2021年申报项目进行评审打分;审核通过评审的入库项目报区人民政府审批,并报江门市农业农村局。

3.实施主体、镇(街)人民政府、区农业农村部门和人民政府必须对申报项目的真实性、合规性负责。

4.项目库管理其他有关规定按照《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库管理办法》执行。

(一)资金来源。新会区的建设资金按市、区3:7的比例筹集建设,对完成任务较好的给予一定奖励。区级补助资金分别于2020年和2021年,由区、镇级负担资金按照镇级财政管理体制分担,区级部分由农业农村局做好预算安排。鼓励各地统筹整合其他涉农资金和引导社会资本,加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支持力度,发挥资金的集聚作用。

(二)资金用途。本项目财政补助资金重点用于支持产业发展,并向公益性、基础性、服务性项目倾斜。本项目财政补助资金不得用于建设楼堂馆所,不得用于租赁土地、经营性开支(包括日常成本费用开支、职工薪酬及社会保险费用、临时人员劳务费用、非正常成本费用开支),不得用于企业债务等一般性支出。

(三)工作经费安排。

1.实施项目的前中后期工作经费(含会议,租车,专家评审、验收劳务报酬和邀请外地专家往返的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以及项目审计等相关实际发生的费用)可使用农业农村局有关农村工作管理经费及公共事务管理经费。

2.项目专家评审、验收劳务报酬标准(含税):正高、副高和中级技术职称专业人员每次每天分别为2000元、1500元和1000元;每次半天分别为1000元、750元和500元;专家组长按照正高标准。

3.邀请外地专家往返的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参照区农业农村局执行的差旅费管理办法相应标准向区农业农村局凭据报销。

(四)资金管理。区农业农村局制订年度资金分配方案,连同任务清单一并提供区财政局,纳入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范围整体下达并按预算级次拨付补助资金。区财政部门收到预算文件后,根据任务清单制定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实施方案,并根据项目申请和批复情况以及各项资金的管理要求及时将资金下拨至项目实施主体,不采取报账制。本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其他有关规定参照《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财政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资金拨付后,3个月内未完成项目审批和实施主体收到项目资金1年内未完成建设任务的各镇(街)人民政府和实施主体,将给予通报,并对政府分管或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对项目进展慢、绩效差的实施主体,将减少其他涉农资金安排。对挤占、截留、挪用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的实施主体,按程序取消资格,收回项目财政补助资金,3年内不得申报同类资金项目,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镇(街)和有关部门要把“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产业发展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统筹安排,组织成立专班,明确工作责任,细化工作任务,量化工作目标,做好指导服务。

(二)严格程序要求。严格按照要求筛选审核入库项目,严格落实公开公示、审核、审批、备案等程序,确保入库项目科学、精准。

(三)做好绩效评价。镇(街)人民政府和实施主体做好项目绩效自评。区农业农村局年终牵头对纳入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约束性任务进行绩效考核。区财政局视项目推进情况组织开展重点绩效评价。产业扶贫、“一事一议”等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设置应符合原渠道资金的绩效目标要求。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区、各镇(街)人民政府下年度“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

(四)严格时间要求。项目审批通过后10个工作日内,区财政部门要将财政补助资金拨付至实施主体账户。自财政资金下拨至实施主体账户之日起1年内,要完成项目建设,向镇(街)人民政府提交项目相关资料,并配合做好绩效评价。

(五)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作,及时总结宣传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复制打造一批可借鉴、可推广的范例与样板。

(六)鼓励多方投资。加强金融支农创新,结合“万企帮万村”行动,撬动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投入。要充分发挥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和省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两个平台的作用,切实解决“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鼓励将主导产业农产品纳入地方农业保险保障范围,探索开展特色农产品生产收入保险试点。

八、本方案自2020年1月31日起实施,有效期2年。

根据《关于全面落实乡村振兴工作的实施方案》总体部署,围绕实现xx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目标任务,结合xx镇实际,就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和人才工作助推乡村振兴制定本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夯实基层组织基础,聚力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切实为xx镇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一)夯实乡村振兴组织基础。

1.强化理论培训。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培训,突出政治引领,围绕xx镇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强化专业化能力培训和知识培训,把思想武装与提高本领、推动发展结合起来。

2.严格队伍管理。树牢“三个导向”,全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使农村发展有一批好的带头人,形成群策群力、共同发力的协同机制。

3.提升阵地建设。拓宽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为民服务功能,夯实坚强战斗堡垒,满足党员活动和服务群众的需求。

4.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找准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扫黑除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二)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1.用活人才机制。制定鼓励人才发展的措施办法,增强聚才引力的同时增强人才活力,在强化人才供给上优先保障。

2.突出人才优势。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坚持技能型人才与青年人才相结合,坚持人才引进与人才培育相结合,为乡村振兴凝聚合力。

3.优化人才环境。要加强人才教育培养,营造尊才爱才氛围,优化人才服务环境,吸引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发展。

(一)以教育培训为抓手,推进队伍建设。一是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牢牢抓住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围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制定xx镇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利用先锋课堂、“主题党日”和组织生活会等方式集中学习党章党规、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增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提升党员队伍的凝聚力。二是开展专题培训。举办农村干部培训班,围绕党的理论知识、党风廉政建设、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和专业技能知识等内容对农村干部开展培训;组织全镇党员干部围绕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等内容进行外出参观学习;以xx镇“三农讲堂”为平台,举办专题培训班,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系统的培训;组织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活动,对全镇党员进行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三是坚持学以致用。把理论学习同建设“旅游强镇,产业富民,生态宜居,乡村振兴”的新xx结合起来,同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农村改厕、人居环境整治结合起来,切实把学习的过程转化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的过程,转化为完善工作思路、全面落实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过程,转化为改进工作作风、增强理想信念的过程。

(二)以制度建设为重点,提升党建水平。一是按照《xx镇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村干部管理办法》、《xx镇关于加强党员管理的若干规定》、《xx镇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管理办法》等文件,把农村干部履职情况纳入全镇村干部综合考核评议体系,考核结果作为村干部工作实绩评定的重要内容,作为村干部及村级后备干部培养教育、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切实把农村党员干部的日常行为关进制度的“笼子”,提升基层组织的规范化管理水平。二是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先锋课堂、民主评议党员、“五事争先”先锋指数考评等基本制度,并运用视频监控、图片上传、设立活动公开栏、现场查看四种形式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制度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三是坚持头雁效应再增强。着力开展党支部书记素质提升行动,坚持“三有三带”标准,强化选、育、管、用,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的头雁效应;加强后备培养,完善村级后备干部库,加大从致富能手、高校毕业生、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转军人等优秀党员中培养村党支部书记力度。四是严格党员发展工作程序,着力提高“源头”质量,依托建立的乡土人才信息库,吸收能工巧匠、致富能人等优秀人才进入党员队伍,着力解决三年以来未发展党员的支部,畅通推优渠道。

(三)以阵地建设为突破,夯实基层堡垒。一是以“全面要达标,重点建示范”为思路,依据xx镇阵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把2019年作为巩固规范年,对全镇44个村级活动场所进行改造提升,做到硬件配置齐全、标牌设置统一规范、管理制度健全完善,满足党员活动和服务群众需要。二是对重点村进行全面改造,着力提升xx等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战斗堡垒。通过全面加强阵地建设,使xx镇xx个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全面提质提升,拓宽为民服务功能,夯实基层组织基础,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组织保障,使山区农村党员群众更有存在感、自豪感、归属感。

(四)以基层党建为引领,推行“党建+”模式。一是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积极开展“双向培养”活动,把村干部和广大党员培养成脱贫致富带头人,把脱贫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或村“两委”后备干部,打造一支立足本土、坚持奉献的扶贫工作队;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动引领作用,扎实推进党员结对帮扶制度,党员干部要定期联系帮扶对象,了解生产生活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帮扶;抓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作用发挥,深入开展企业助力脱贫攻坚党建引领“双联双助双促”行动。二是抓党建促环境整治。坚持改善基础设施和改善人居环境并重,重点改善提升非沿线村、地理位置偏远村等人居环境基础较薄弱的村,落实常态化检查评比,压实工作职责;各村委会主任负责村容村貌整理,做到“三无一规范一眼净”;帮扶责任人结合各居民组长负责户容户貌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家庭卫生的整理,做到“物品摆放有序、庭院清爽整洁”。三是抓党建促产业发展。发展薄皮核桃、中药材种植、优质高产小辣椒种植等项目,收益归村集体所有,解决部分有劳动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务工难的问题,既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又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通过狠抓产业发展,拓宽增收路径,从而助推乡村振兴。

(五)以机制创新为驱动,增强聚才引力。一是切实落实好相关指导性文件和实施办法,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活力。加大现有人才培育力度,吸引xx本土高层次人才柔性回归乡村,建立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并举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以大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退伍军人等群体为重点,吸引更多人才投身现代农业,培养造就心怀农业、情系农村、视野宽阔、理念先进的新农民。二是健全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立完善人才工作科学决策、分工协作、沟通落实和督促检查的各项制度,积极构建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协调各方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六)以“三个结合”为核心,突出人才优势。一是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围绕xx农业产业和旅游特色产业发展,鼓励各村致富带头人到各地考察参观学习,积极引进投资企业,打造专业化合作社和创新性平台。二是坚持高层次人才与青年人才相结合。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兼顾新引进人才和以往引进人才,全面高效落实青年人才普惠性政策,建立人才奖励机制,不断加大青年人才引进储备力度。三是坚持人才引进与人才培育相结合。注重挖掘现有人才潜能,充分开发人才资源,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及时更新乡土人才库,定期开展座谈交流,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储备。

(七)以氛围营造为助力,优化人才环境。一是加强人才教育培养。整合各类资源,开展农村人才培养,依托“三农讲堂”切实做好农村干部、农民企业家、农业合作社和农民的培训工作。配合全市“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教育引导广大人才自觉听党话、跟党走,举办专业人才党性教育培训班。二是提高人才政治站位,加强镇党委联系服务优秀人才工作,完善人才建言献策机制,做好专家研修、慰问等工作,增强专家人才的认同感、向心力。三是营造尊才爱才氛围。积极创造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把现有农村各类人才稳定好、利用好,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加大宣传表彰力度,进一步营造尊贤爱才、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动乡村组织人才振兴工作由镇组织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镇党政办牵头,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协调推进各项举措的具体实施,做到统筹规划。

(二)强化考核引导。把乡村组织人才振兴列入目标责任制考核,纳入年底各支部考核评分细则,建立奖惩机制。将重点任务分解到各部门,建立完善督导落实机制,定期督查通报,夯实工作责任,引导组织人才工作资源向乡村振兴聚焦聚力。

(三)注重宣传总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广泛宣传中央、省、市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路线方针政策,利用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宣传组织人才工作助推乡村振兴的典型事例及成效,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努力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资源开发新模式,切实为xx镇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根据《湖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2019年永兴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要点》要求,结合我县组织工作实际,现就乡村组织振兴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乡镇文化振兴实施方案(通用20篇)篇二十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扎实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根据《安阳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及《安阳市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实施方案(2018-2022)》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有关工作精神,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全面实施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工程、乡风文明提升工程、农村文化惠民工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乡村文化人才培育工程,推动全区乡村文化繁荣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和丰润道德滋养。

二、主要目标。

经过努力,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区乡村文化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乡村文化振兴的思路举措明确并有序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文化目标如期实现。到2022年,全区乡村文化振兴取得显著阶段性成果,公共文化服务基本实现均等化,农村公共文化设施、队伍、投入得到保障,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更加丰富繁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扎实开展。

三、

重点任务。

(一)实施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工程。

1.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养。在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同时,广泛开展农民科学文化知识、卫生健康知识、家庭理财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基本法律知识和实用技术、职业技能的专业培训,帮助农牧民转变生活方式,改善生活质量,破除封建迷信,防止邪教侵蚀,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扎实开展文化扶贫进村活动,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进村、扶贫政策宣讲进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进村、新时代农民素质进村、法制宣传教育进村、脱贫典型故事分享进村、文艺志愿者服务进村等活动,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克服安于现状或“等靠要”思想,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促进形成自强自立、争先脱贫的精神风貌。

2.大力培育文明乡风。发挥村规民约的独特作用,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新风尚要求,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把继承优良传统和移风易俗的内容和要求,统一纳入村规民约,设立移风易俗展示墙、善行义举榜、新风尚宴会厅等展示平台,引导农民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勤劳致富。按照文明节俭、协商一致、群众满意原则,合理划定红白喜事消费标准和办事规模;破除大操大办、铺张浪费、高额彩礼、人情攀比、以及“儿女小康、父母返贫”、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大力弘扬敬老爱老孝老的中华传统美德,并推动形成“婚事新办、喜事省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厚养薄葬”的新习俗。提高村民依法自治水平。按照“群众认同、办事公道、威信较高、敢说敢评、会说会评”的要求,建立健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针对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薄养厚葬、过度消费、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广泛开展乡风评议活动,褒扬乡村新风,鞭笞不良行为,引导农牧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强化优秀传统礼俗的教化功能,充分发挥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对传统礼俗中不符合文明、节俭、健康的理念、仪规和方式进行改革,赋予新的时代精神和文化元素,推动传统礼俗的创新发展。重点发挥传统节日、重大节庆日、纪念日蕴藏的思想教育和文化熏陶功能,引导群众在辞旧迎新、慎终追远、阖家团圆中摒弃陋习、移风易俗。深入挖掘阐释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及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蕴含的教育资源,开展灯会、庙会等节日民俗活动,倡导在节庆活动中传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3.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大文明村镇创建力度和覆盖面,分层分类推进,把创建质量放在首位,注重创建过程,使之成为为农民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的过程,成为不断提升农民素质的过程。继续深化文明单位结对共建活动,以基础设施共建、文明新风共倡、道德素质共育、贫困疾苦共助、经济发展共促为主要内容,推进文明单位结对共建文明村,同时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升文明家庭创建水平。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文明委关于深化家庭文明建设的意见,在农村广泛开展各级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传承“好家风好家训”活动,坚守讲诚实、重信用、守承诺的品格,弘扬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优良家风,不断提高群众参与度,发挥家学家风家教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二)实施乡风文明提升工程。

1.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养。在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同时,广泛开展农民科学文化知识、卫生健康知识、家庭理财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基本法律知识和实用技术、职业技能的专业培训,帮助农民转变生活方式,改善生活质量,破除封建迷信,防止邪教侵蚀,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扎实开展文化扶贫进村活动,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进村、扶贫政策宣讲进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进村、法制宣传教育进村、脱贫典型故事分享进村、文艺志愿者服务进村,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克服安于现状或“等靠要”思想,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促进形成自强自立、争先脱贫的精神风貌。

2.大力培育文明乡风。发挥村规民约的独特作用,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新风尚要求,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把继承优良传统和移风易俗的内容和要求,统一纳入村规民约,设立移风易俗展示墙、善行义举榜等展示平台,引导农民群众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勤劳致富。按照文明节俭、协商一致、群众满意原则,合理划定红白喜事消费标准和办事规模;破除大操大办、铺张浪费、高额彩礼、人情攀比、以及“儿女小康、父母返贫”、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大力弘扬敬老爱老孝老的中华传统美德,并推动形成“婚事新办、喜事省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厚养薄葬”的新习俗。提高村民依法自治水平。按照“群众认同、办事公道、威信较高、敢说敢评、会说会评”的要求,建立健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针对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薄养厚葬、过度消费、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广泛开展乡风评议活动,褒扬乡村新风,鞭笞不良行为,引导农民群众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深入开展“扫黑除恶”“扫黄打非”专项斗争,打击黑恶势力,整治农村黄赌毒、封建迷信、非法宗教等突出问题。强化优秀传统礼俗的教化功能,充分发挥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对传统礼俗中不符合文明、节俭、健康的理念、仪规和方式进行改革,赋予新的时代精神和文化元素,推动传统礼俗的创新发展。重点发挥传统节日、重大节庆日、纪念日蕴藏的思想教育和文化熏陶功能,引导群众在辞旧迎新、慎终追远、阖家团圆中摒弃陋习、移风易俗。深入挖掘阐释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及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蕴含的教育资源,开展灯会、庙会等节日民俗活动,倡导在节庆活动中传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开展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工作,各有关单位要把文化振兴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工作机制,推进工作迅速开展。

(二)明确工作职责。各有关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宣传部、文明办作为牵头部门,负责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检查;各涉农部门要把文化振兴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协同推进。

(三)完善工作机制。要把文化振兴工作作为党管意识形态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年度考核指标,纳入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测评体系。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投入保障和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农民群众崇尚科学文化、破除不良陋习、培育文明风尚,促进我区移风易俗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龙安区委宣传部。

2021年2月17日。

相关范文推荐

    二年级少先队工作计划上学期(精选16篇)

    少先队工作计划是对少先队员日常活动进行规范和指导的重要工具。这是一份经过实践验证的少先队工作计划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转眼一学期即将结束,本着转变观念、实抓

    实训报告化学(模板18篇)

    作为一种正式的书面表达方式,报告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观点和建议。报告是一种通过调查和分析某个问题或者事件的原因、结果和解决方法的书面材料,

    传统节日教案(精选15篇)

    教学工作计划要注重反馈与评估,及时进行教学调整和改进。以下是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经验分享和教学案例,可以供教师们参考和学习。寒假将至,无意之中我问到这样一个问题,

    化验员个人年终总结和不足(精选18篇)

    个人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个人的成长和进步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小编精心整理了以下个人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转眼已经走过,这一年是化验室发展

    集体活动安全应急预案(汇总22篇)

    应急预案中的各项措施和步骤要清晰明确,且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有效的执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应急预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为有效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的

    劳技课教学计划表(汇总13篇)

    在教学计划中,我们需要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希望学生通过学习所达到的能力和知识水平。通过学习教学计划范文,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效果。1、保教工作:

    七年级生物教学计划教学要求(汇总16篇)

    教学计划的评估和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计划的评估可以发现不足和问题,从而及时进行改进和调整。推荐一些经典的教学计划模板,供教师根据自己的需求进

    春季运动会活动方案大学范文(17篇)

    活动方案应该包括活动的背景、目的、内容、时间、地点、参与者等要素。针对不同类型的活动,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效的活动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本次运动会不同于传统运

    大班美术课教学计划(精选20篇)

    教学计划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规划和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小编为大家精选了一些教学计划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宝贝们马上要上大班了,大班

    冷链运输合同协议书(模板19篇)

    运输合同的签订可以提供双方的权益保障,同时也规范了运输过程中的责任义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运输合同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托运方:(以下简称甲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