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训大全(18篇)

时间:2023-12-14 作者:HT书生

优秀作文应该有恰当的篇幅,既要有充分的展开和论证,又要注意不过度拖沓,使文章通篇有紧密的逻辑联系。优秀作文需要有清晰的思路和条理性。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写作方面的经验总结,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曾国藩家训大全(18篇)篇一

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如果一个人想要有所成就,其性格则是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成功路上必定是要经历千般历练,万般磨难,方能有所成就。所以在成功的之路上,必须要有从容面对解决困难的,坚持不懈的性格。

2.静思。

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保持平静的心态,遇事冷静全面的考虑,方能成就大事。

3.志识恒。

青年读书应当“有志有识有恒”。

读书学习应有志识恒。有志则可不与世俗同流,有识则知学海无涯,不可骄傲自满。有恒,则天下无难事。

4.慧眼。

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能够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能成就别人不能完成的事业。选择人才是很重要的,要独具慧眼,选用良才可成大事。

5.三不斗。

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君子有三不争。不和君子争名,不与小人夺利,不破坏自然规律趋势。

6.端庄。

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曾国藩能做到“每逢大事必有静气”,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大事面前的静气,是多少岁月的修身养性才能最终磨练而成。以后应磨练自己从容不迫、处变不惊的性格。

曾国藩家训大全(18篇)篇二

曾国藩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存在争议的一位风云人物。但是曾国藩在修身养性、教育子女上却留下了许多值得学习的内容。

1.倔强。

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如果一个人想要有所成就,其性格则是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成功路上必定是要经历千般历练,万般磨难,方能有所成就。所以在成功的之路上,必须要有从容面对解决困难的,坚持不懈的'性格。

2.静思。

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保持平静的心态,遇事冷静全面的考虑,方能成就大事。

3.志识恒。

青年读书应当“有志有识有恒”。

读书学习应有志识恒。有志则可不与世俗同流,有识则知学海无涯,不可骄傲自满。有恒,则天下无难事。

4.慧眼。

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能够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能成就别人不能完成的事业。选择人才是很重要的,要独具慧眼,选用良才可成大事。

5.三不斗。

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君子有三不争。不和君子争名,不与小人夺利,不破坏自然规律趋势。

6.端庄。

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曾国藩能做到“每逢大事必有静气”,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大事面前的静气,是多少岁月的修身养性才能最终磨练而成。以后应磨练自己从容不迫、处变不惊的性格。

曾国藩家训大全(18篇)篇三

曾国藩(1811-1872)是中国晚清时期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一生奉行正直、勤勉和务实的原则,开创了以“勤政爱民”为核心的“曾氏家训”,并以身作则,使得他的家庭成为充满和谐和温暖的典范。通过学习曾国藩家训,我深感其中蕴含的智慧和价值观对于现代社会依旧具有启迪和指导意义。

首先,曾国藩强调以“忍耐”为核心的品德。他认为“忍耐”是一种不畏困难和挫折的精神,是成功的基石。这让我想到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追求短暂享乐和即时满足的态度,忍受困难和挫折的意愿越来越少。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学习中,对待困难和挫折都需要坚持。曾国藩将此视为一种适应、调节和反思的能力,只有“忍耐”才能使我们迈过生活中的坎坷,取得成功。

其次,曾国藩注重勤劳和实干的精神。他认为“物力的倾注比脑力的倾注的效果要好得多”,这意味着只有真正付出努力和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就。通过对曾国藩家训的学习,我渐渐明白了无论是何种职业,都需要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而不是抱着侥幸心理或者等待机会降临。只有通过刻苦的劳动,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并获得真正的成功。

此外,曾国藩还提倡了“保家卫国”的精神。他认为一个人是从小家庭开始的,只有在家庭中练就了操守、勤奋和责任感,才能恪尽职守,奉献社会。曾国藩注重家庭教育,鼓励他的子女自觉维护家族的荣誉和尊严,并告诫他们要永远不能忘记国家、民族和大众的利益。这启示着我在现代社会中,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和问题,都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而是要以家庭和社会为重,有责任感与使命感。

进一步,曾国藩提出了“诚实守信”的原则。他把诚实和守信看作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交往的基础,是社会稳定和和谐的关键。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我常常看到许多人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择手段,损害他人的利益。然而,曾国藩告诉我们要树立诚信的观念,只有用真心和善意对待他人,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支持,赢得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最后,曾国藩强调充实自己的道德修养。他认为一个人的品德和修养才是真正的财富。他告诫他的子女要“精修文化”,不仅仅重视学问的修养,还需要培养道德品格和人格魅力。在现代社会中,信息爆炸和物欲横流的背景下,经常看到很多人追求物质的满足,追求名利和权力,忽视了道德修养。然而,曾国藩的家训提醒我们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素养,只有在精神上得到满足,才能真正感受到幸福和内心的宁静。

综上所述,曾国藩家训注重忍耐、勤劳、保家卫国、诚实守信和充实自身的道德修养。这些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提醒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追求真正的幸福和成功。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修炼和努力,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有担当、有使命、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希望我们能从曾国藩的家训中汲取智慧,不断提升自己,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曾国藩家训大全(18篇)篇四

曾国藩,晚清时期的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是一名集政治、文学、军事等一身的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从《曾国藩家训》当中,就能看出曾国藩给后世的影响。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国人心中。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岳母刺字到西花厅的家规家训,无不体现了祖辈对后代的希望与鞭策,同样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淳朴的家风家规。

知识改变命运,让出生农民世家,天资并不聪颖的曾国潘成为一代鸿儒。少年时的曾国藩科举落榜,用借来的100两银子买了一套二十三史,可见对书的痴迷程度。他在家书里是这样说的“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以图自卫其身。”我们知道,曾国藩是个个人信仰和信念十分强大的人,他之所以能形成这些信仰信念,完全来自于读书。

“书蔬鱼猪,早扫考宝”是曾国潘的治家的宝典。他要求曾家每个子弟都要身体力行,坚持不辍,他自己就一丝不苟地带头去做。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他在繁忙的公务中抽出时间,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思想,陪孩子研究他们感兴趣的学问,哪怕这种学问他自己并不在行,也要努力去学传授给他们。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曾家子弟代代皆有英才,曾国藩的子孙、曾孙甚至玄孙里,有很多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不论从事什么工作,总能以高尚的人格与品行彰显家庭教育的成就和家族传承的辉煌。曾国藩良好的家风家规对于后代家庭成员那种努力与实践的精神犹如土壤、阳光、雨露一样,是不可或缺的。

“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备受推崇。青年时代的毛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梁启超称其“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曾国藩家训大全(18篇)篇五

曾国藩(1811年-1872年)是清朝末年的名将和重要政治家,他以军事才能和忠诚听命的精神赢得了不朽的声誉。然而,他的家庭教育体系与其为人所熟知的气概有着密切的联系。曾国藩的家训和心得体会成为他家族中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通过这些家训和心得体会,他赋予了后人有关忠诚、勇敢、努力和谦逊的教诲。本文将从曾国藩的家训实践、孝敬父母、对待他人、推己及人、以及治国理政五个方面来分析曾国藩家训以及个人的心得体会。

首先,曾国藩将家训融入到家庭生活中,实践于自己和子女的教育中。他坚持孝敬父母的原则,认为这是一个子女应该具备的美德。曾国藩教导子女要恪守起居作息的规矩,诚实守信,以身作则地示范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他亲身示范,通过自己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子女珍惜家庭、尊重长辈。这些家庭教育实践的细致和用心,既使曾家藩世代传承了家训的精神,也培养了一代代优秀子弟。

其次,曾国藩提倡待人礼貌和以诚待人的原则。他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和友善相处。曾国藩教导子女要注重礼节,不断提醒他们要学会关心他人,待人和蔼可亲。在携家带眷的行军和驻守期间,曾国藩示范了对待部属和下属的良好态度,赢得了众人的尊敬和爱戴。他一直强调治国理政也要以“仁政”为核心,善待百姓。曾国藩的待人方式成为他被后世推崇的一个重要原因,也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榜样。

然后,曾国藩家训中推己及人的原则强调了自我反省和责任意识。曾国藩自己坚持要不断完善自己,严于律己,鞠躬尽瘁。他相信只有先做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才能要求他人。他提醒子弟们,只有关注他人需求和感受,才能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曾国藩要求子女们要深入思考自己的身份,对家族和国家有强烈的认同感,并为之努力奋斗。他的这一家训对于培养责任感和自我价值的意识具有深远影响。

再者,曾国藩家训和心得体会对于治国理政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曾国藩在治理湖北及新疆等地时,秉持着谦虚、用人唯才的原则,建立了一个高效的行政体系。他注重教育改革,积极推动科举制度的改革,提出“考恩委员会”用以选拔人才。他倡导节约和反腐,消除贪污和浪费行为。曾国藩运用他家训的原则和自己的治理经验,成功改善了地方的政治和经济状况,使得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综上所述,曾国藩的家训和心得体会成为了他这位名将和政治家的精神财富。他将家训实践于家庭和日常生活中,通过孝敬父母和待人以诚的原则培养了优秀的子弟。同时,家训中的自省和责任意识对于他的治国理政也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应该从曾国藩身上汲取家训和心得体会,注重家庭教育和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曾国藩家训大全(18篇)篇六

一般人都了解吸烟不利于身体,但对抽烟危害人的专注力这一专业知识大多数不太清晰。我曾遇到过许多烟民,她们也明白抽烟不利身心健康,但也不约同地觉得,抽烟可以醒神,可以使精神亢奋,尤其是脑力劳动,大量持这类思想观点。

假如了解了曾国藩家训为什么戒烟的缘故,也许不容易再持这类思想观点了。

曾国藩家训也以前是一个烟瘾来非常大的人,他是在交际初中会吸烟的,原本他学好吸烟是为了更好地醒神,不使自身办事敷衍了事,他说道:精神实质要常令多,开始做起事来才可以元精十足不懒散。但他迅速发觉,吸烟反而使自身无助。有几回,他在解决国家公务时觉得十分乏力,便赶快吃烟,想不到,吃烟后反倒糊里糊涂的,头脑思维迟钝,从而出了不应该出的错漏,遭受领导的训斥与同事的取笑。他过后在日记中写到:抽烟过多,故致乏力。

因此,曾国藩家训信心戒烟。他立誓从条光二十二年(1842年)十月起戒烟。

由于吸烟早已上瘾,戒烟并不容易。一开始,戒烟的日子很难过,如同今日的'许多戒烟者一样,不抽烟就不舒服,就觉得少了点什么,内心老牵挂着,差点儿就努力不出来。

为了更好地消磨煎熬的岁月,曾国藩家训就遍找好朋友下象棋、闲聊。他在日记中写到:即宜守规敬事,乃闲聊荒功,又溺情于弈。归后数时,不一振刷,念书悠忽,自弃至矣。甚众初戒抽烟,如失乳迷茫,存一番自恕底含意。此一恕,天地没法为此事矣。急宜猛省。曾国藩家训把第一次戒烟誉为宝宝断奶,品牌形象地表明了他对抽烟的嗜爱及戒烟的痛楚。

条光二十二年(1842年)十月二十九日,曾国藩家训在繁忙一天后,内心又想起了烟,为了更好地清除对烟的执念,虽然已经是掌灯时分,他或是外出缓解。过后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这类情绪:不可以静座,只能外出,自戒烟至今,心魄迷茫,几若无门,遏欲之难,类如此矣!不挟背水一战之势,讵有济哉!

进到条光二十二年(1842年)十一月中下旬,曾国藩家训戒烟已经有一个月,终于基本上取得成功,由于心里已脱瘾,不会再时刻惦记着烟,都没有刚开始戒烟时的那类不舒服劲。但他仍规定自身一日三省,慎之慎之。

曾国藩家训用一个月時间戒烟成功,此后未再沾过烟,其恒心可嘉。

梁启超老先生曾为此夸赞曾国藩家训信念之果断。

曾国藩家训大全(18篇)篇七

一千年前,一位儒家学派的一代大师孔子将儒家学说发扬光大;而在一百多年前,又是同样一位身怀着儒家学理念的智者站在历史的风头浪尖上,将儒家的思想贯彻得淋漓尽致,他用他的赤胆忠心,为当时在炮火连天的中国点燃了星星之火,将中国引领向世界,向世界看齐;他的人才观念更是造福了一代又一代人;他的学习方法更为后代的我们树立起了一座永恒的丰碑。翻开《曾国藩家训》,领略曾国藩一生的旅程。

曾国藩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他的教育方法,更在于他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

有人曾说过曾国藩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人,既是同治中兴第一名臣,又是卖国贼。我想说莫让那点滴的瑕疵遮没了他的赤诚之心。30万湘军立克太平天国起义军,他的“神州第一幕府”更是培育了无数的有才之士,李鸿章、彭玉麟等报国志士都是出自于此。他博大的胸襟更是换来了无数的人才蜂拥而至。容闳、李善兰等都为他尽心竭力,江南制造局是他们的杰作,中国机械厂是他们的结晶,更是中国科技史上一道绚丽的里程碑。洋务运动是他的.峥嵘里程,忠君报国是他此生的使命,他的一生也因此而精彩。

有人说林则徐是“晚清政坛睁开眼睛看世界的第一人”,那么我同样可以说曾国藩是“晚清科技史上一道跨时代的微光”,照亮了那正沉睡的熊狮——中国。

那道微光是永恒的,他毅然站立在晚清中国的巅峰,默默地说到“举世浑沌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他不愿用死来换回国人的心,而是通过自己的行动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他发愤图强,为中国翻开了崭新的一章,我们将永远深深记住他。

曾国藩家训大全(18篇)篇八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为人家喻户晓,而他的“家训”更是广为传颂。曾国藩的家训对于后人来说,是一本宝贵的家庭教育经典,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处世方法。在我阅读曾国藩家训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从中领悟到了许多宝贵的人生经验,下面我将从家庭教育、治学方法、修身养性、悟道修行和执政理念五个方面展开叙述。

首先,曾国藩的家训注重家庭教育。他主张家庭是培养儿女道德品质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是立人之本。他在家训中强调儿女教育要“孝”为先。他认为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一个人做人的基本道义。曾国藩本人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儿子,他对母亲宛如至宝,对父亲敬重有加,这种亲子关系便在家训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我深深体会到,一个人的家庭教育背景对于他的一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只有在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才能培养出独立自主、坚韧不拔的品质。

其次,曾国藩的家训中反映出他的治学方法。他主张学海无涯,求知不止,崇尚实用,反对空谈。他强调要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他自己也是一个身体力行的学者,他不仅在书房勤奋苦学,还积极应用自己的学问去解决实际问题。曾国藩说,“书中不替换实践的见解就是落漠的”,这是他一生治学道路上的精髓。通过阅读曾国藩的家训,我深受启发,以他为榜样,我也要态度认真地对待学习,将所得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第三,曾国藩的家训主张修身养性。他认为人的品行和修养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财富,也是一个人最需要用心培养的东西。他在家训中提到,“离经叛道,自寻逆径者实属过失”。这说明他看重传统文化的研究和理解,他认为中国古代经典蕴含着深邃的智慧,对于今世修身养性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我深感修身养性是一生的事业,只有通过日积月累的努力,才能够培养出卓越的品行和优秀的个人素质。

第四,曾国藩的家训中蕴含了他对宗教信仰的追求和执念。“修齐治平,采天而行道”是曾国藩一生的追求。他将儒家思想、佛家修行以及道家清净之道糅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悟道修行。他在家训中提到,“弟可以救亲,朋可以救奇,知道救弟弟和朋友,也是救自己。”这说明他将个人的修行与对世界的关怀结合在一起,以自己的悟道修行去影响他人。通过学习曾国藩家训,我也发现自己需要有一个信仰,只有深入追求一种宗教信仰,才能够在人生道路上有所依靠和指引。

最后,曾国藩的家训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他对执政理念的重视。曾国藩是一位重视政治的政治家,他一生致力于国家的改革和统治。他在家训中几乎每一条都与政治有关,他强调要为政以德,做到民治得安宁。“以理治国”的思想贯穿于他一生的执政实践中,他注重政治的目标和手段,力图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通过学习曾国藩的家训,我领悟到,作为一名有志于政治事业的人,必须对国家民族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要时刻注重道德修养,以身作则。

总之,曾国藩的家训给予我无尽的启迪。他家族传承的家训是中华民族可贵的精神财富,不仅对后人的家庭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更对人生修养和事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通过学习曾国藩的家训,我懂得了孝道敬爱、求实务实、修身养性、悟道修行和用德治国的重要性,我将会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融入这些思想,努力实践,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曾国藩家训大全(18篇)篇九

曾国藩出身于农民世家,天资并不聪颖,如何能够成为晚清一代鸿儒呢?读书是一个重要因素。少年时的曾国藩科举落榜,用借来的100两银子买了一套二十三史,可见对书的痴迷程度。他在家书里是这样说的“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以图自卫其身。”我们知道,曾国藩是个个人信仰和信念十分强大的人,他之所以能形成这些信仰信念,完全来自于读书。曾国藩总结出的读书方法主要有三条,要读经典;一书不尽,不读新书;要培养个人的读书兴趣与方向。这三条非常值得我们现代人借鉴。

曾国藩一生不仅“无一日不读书”,他修身养性的功夫更是值得后人称道。32岁的曾国藩,写下了有名的《日课十二条》: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日知其所亡;月无忘所能;谨言;养气;保身;作字;夜不出门;最难能可贵的是,自写下的那夜起一直到生命的最后历程,他几乎是非常完美的做到了,也是曾国藩最惊人的地方。他自己总结为一个字-----恒。曾国藩有句名言“人但有恒,事无不成,”这种恒心和毅力,试问有谁能望其项背?这种自省的精神和毅力,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曾国藩的治家也很有名,八字格言“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即是他治家的宝典。曾国藩要求曾家每个子弟,都要身体力行,坚持不辍,他自己就一丝不苟的带头去做,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他更是不惜在繁忙的公务中抽出时间,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思想,陪孩子研究他们感兴趣的学问,哪怕这种学问他自己并不在行,也能尽自己所能去努力学一点,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曾家子弟代代皆有英才,曾国藩的子孙、曾孙、甚至玄孙里,有很多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不论从事什么工作,总能以高尚的人格与品行彰显家庭教育的成就和家族传承的辉煌。

曾国藩家训大全(18篇)篇十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曾国藩家训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名鼎鼎的《曾国藩家训》是我们总经办读书会阅读并学习分享的第二本书。起初并不太理解为什么要读《曾国藩家训》?我初浅的认为,曾国藩不过是组建湘军打败了太平天国而已。可有幸读了郦波所著的《曾国藩家训》后,让我感受颇深。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为人处事、管理自己、管理他人的教育书籍,阅读并学习后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曾国藩在看似平淡的家常中蕴藏真知灼见,极具说服力和感召力。从中,可以感知其修身、教子、持家、交友、用人、处世、治学、治军、为政等各个方面,“平凡”真实,平常而又深入,可谓字字良言,句句妙语。

曾国藩是一个好哥哥、好父亲,也是个孝顺的.儿子。他总是告诫他们要认真研究学问,要读好书但又不能读死书。他认为自己能够帮助父母亲教育好弟弟们是一件尽孝道的事情,也就尽心教导弟弟们。遇到问题时,他总能够先从自身找错,反省自己的缺陷。在与兄弟间发生矛盾时,他感到很难过,但却不会意气用事去追究对方的过错,而是冷静处理,仔细维护兄弟之间的感情。“兄友”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他曾对其弟说,“凡兄弟有不是处,必须明言,万不可蓄疑问。如我有不是,弟当明诤婉讽。我若不听,弟当写信禀告堂上。”我觉得就是要这样子的。家人之间有什么问题就应该打开天窗说亮话,有什么都说出来。如果有问题而不说,一味地埋藏在心里,那又有谁会知道呢?这样只会让之间的矛盾更加的尖锐,一旦矛盾激发,只会让彼此收到的伤害更大更深。“养不教,父之过”。儒家向来视家庭教育为人生教育之本,对于孩子的成长,父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再好的学校与老师也无法取代父亲与母亲。

《曾国藩家训》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刻认识了曾国藩这位大家最真实的一面,他是如何从一个资质平平的甚至愚笨的人,不断自省,不断修身养性,而成为近代史上少有的大家!很多人推崇曾国藩,包括像毛泽东和蒋介石这样的对手,都不约而同地敬佩着一个共同的偶像,这说明曾国藩除了功业上的成就以及文章、思想之外,他有很多过人之处,那种具有普世价值的智慧与思想尤其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

曾国藩家训大全(18篇)篇十一

《曾国藩家训》一书根据曾国藩的家训、家书等史料编辑加工而成,从为人处世、从政治军、谨守家风、保养身心几个方面分类,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翻译、评析。

1、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2、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3、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4、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5、青年读书应当“有志有识有恒”。

6、霹雳手段,方先菩萨心肠。

7、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8、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9、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10、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11、甘苦自得。

12、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13、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14、好谈己长只是浅。

15、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16、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7、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18、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19、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20、侍亲以得欢为本。

21、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

22、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23、人德八本:“习勤崇俭谦谨敬恕毋贪去私专一有恒。”

24、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25、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26、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7、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28、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29、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30、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31、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32、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33、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34、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35、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36、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37、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38、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39、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40、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41、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42、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43、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44、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45、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46、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47、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48、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49、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50、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51、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52、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53、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

54、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55、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56、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57、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58、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59、甘让君子其志卑,不让小人其量浅。

60、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曾国藩家训大全(18篇)篇十二

1、真诚不悔,不怨不饶,不怨不忍,不辱不辱。

2、书菜鱼猪,一家人的活力;少睡多工作使人生气。

3、兄弟们,虽然贫穷的小家庭会兴旺发达;虽然弟兄们不同意,官员还是会输。

4、财富和名利是浮华的浮华,但箱子是真正用过的。

5、一旦焦虑,心情就不那么好了,事情就不会妥当了。

6、要自立,要能自立,要能自立,那么为小人,也为君子。

7、古人以修德避名,今人以尊荣为美。因此,古人并没有把大年节拿走,但现在人们看到小的利润和容易保持。

8、绝大多数的知识,即在日常生活中。

9、想要战胜别人的人将无立足之地;能战胜别人的人不会生活在胜利中。

10、俗话说,一个人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变得聪明,但我在生活中却在逆境和耻辱中成长了很多。

11、既不轻易前进,也不轻易后退。

12、没有道理而埋怨的日子,日子就不允许;他们没有理由不接受任何人。

13、我的祖父教导人们,也要弱者不要只是四个字的大耻辱。所以,男人是独立的,一定有固执的气。

14、走简单的`路,然后你就可以体验到道路的危险。

15、胡言乱语是一种奇怪的语言。

16、喂饱一团春意,撑起两根可怜的骨头。

17、没有朋友的国家是第一个悲哀。

18、君子之道,虽破万卷不加焉,虽不言不损焉。

19、知足就是快乐,贪婪就是焦虑。

20、善良的人播下美德,美德就会降至天堂。恶人散播祸患,招致瘟疫。

曾国藩家训大全(18篇)篇十三

我在暑假期间读了真国藩家训这本书。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叫”致四弟,教子弟去骄气情习”。他的主要意思是天地之间只有谦虚谨慎才是通向成功的路;人一骄傲就会满足于现状,这样就会导致失败。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议论人家的短短处、指责人家的食物甚至嘲笑别人的失败,开口就说别人这个不好那个不好,这些其实都是骄傲。书中说”欲去骄字,以不轻而非笑人为第一义,以不晏起为第一义”意思是说,:想要自己不骄傲的话,就不能轻易嘲笑别人的短处。

我想有时候我也会犯这种错误,在嘲笑别人的时候自己得不到好处,别人也得不到帮助。于人于己都是没有用的,只有谦虚谨慎,才能步步为营通向自己的理想。我非常喜欢让我受益非浅的这本书,希望你也会喜欢。

曾国藩家训大全(18篇)篇十四

曾国藩,晚清时期的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是一名集政治、文学、军事等一身的.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从《曾国藩家训》当中,就能看出曾国藩给后世的影响。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国人心中。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岳母刺字到西花厅的家规家训,无不体现了祖辈对后代的希望与鞭策,同样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淳朴的家风家规。

知识改变命运,让出生农民世家,天资并不聪颖的曾国潘成为一代鸿儒。少年时的曾国藩科举落榜,用借来的100两银子买了一套二十三史,可见对书的痴迷程度。他在家书里是这样说的“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以图自卫其身。”我们知道,曾国藩是个个人信仰和信念十分强大的人,他之所以能形成这些信仰信念,完全来自于读书。

曾国藩总结出的读书方法主要有三条:要读经典;一书不尽,不读新书;要培养个人的读书兴趣与方向。

“书蔬鱼猪,早扫考宝”是曾国潘的治家的宝典。他要求曾家每个子弟都要身体力行,坚持不辍,他自己就一丝不苟地带头去做。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他在繁忙的公务中抽出时间,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思想,陪孩子研究他们感兴趣的学问,哪怕这种学问他自己并不在行,也要努力去学传授给他们。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曾家子弟代代皆有英才,曾国藩的子孙、曾孙甚至玄孙里,有很多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不论从事什么工作,总能以高尚的人格与品行彰显家庭教育的成就和家族传承的辉煌。曾国藩良好的家风家规对于后代家庭成员那种努力与实践的精神犹如土壤、阳光、雨露一样,是不可或缺的。

“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备受推崇。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梁启超称其“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曾国藩家训中还提到性情不能懒与傲: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曾国藩的家训名言,让我学到了很多。这本家训不是一本普通的家训,而是一本博览全世界的家训,他教会了怎么做人,怎么治家等。这是一本集思想和智慧的家训,它将是我以后人生当中前进的动力,有志者事必成,只要用心尝试,即便失败,也不后悔!

曾国藩家训大全(18篇)篇十五

曾国藩总结其祖父星冈公平日"家训"之言为"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八字"永为家训"。今天小编就来分享有关曾国藩家训的范文,请各位读者好好欣赏和借鉴。

清咸丰十年(1860年)闰三月二十九日,曾国藩给其在家的四弟曾国潢写信,信中写道,他曾经与九弟曾国荃论治家之道,一切以其祖父曾星冈为法,大约有八个字诀。前四字为书、蔬、鱼、猪,后四字为早、扫、考、宝。对这八个字,曾国藩自己作了简单的解释。“早,起早也;扫,扫屋也;考,祖先祭祀,敬奉显考、王考、曾祖考,言考而妣可该也;宝,亲族邻里,时时周旋,贺喜吊丧,问疾济急,星冈公常曰人待人无价之宝也。星冈公生平于此数端最为认真。故余戏述为八字诀,曰:书蔬鱼猪早扫考宝也。此言虽涉谐谑,而拟即写屏上,以祝贤弟夫妇寿辰,使后世子孙知吾兄弟家教,亦知吾兄弟风趣也。”

“书蔬鱼猪,早扫考宝”,这便是曾国藩的八字家训。

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品味,确能发现其奥秘。

先看“早”。早,就是早起。曾国藩认为,早起能使人强打精神。古今中外,很多成功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经验,早起!古人不是有闻鸡起舞的故事吗?鲁迅还在书桌上刻下一个“早”字。李鸿章年轻时候喜欢睡懒觉,曾国藩为了改变他,就立下一条规矩:自己要和身边的幕僚一起同时吃饭。因为曾国藩本人是起得很早的,这样就逼迫那些年轻幕僚跟他一同起早。有一天早上,曾国藩和其幕僚们已经坐在餐桌上准备吃饭了,一看,李鸿章没来,就打发人去叫他。这一天早上,李鸿章实在想睡一个懒觉,就跟那人说,你去告诉我老师,就说我生病了,今天早上就不吃早饭了。没有想到,曾国藩一听,放下筷子,对身边人说:少荃不来,我们大家都不吃啊。

这还了得!那人马上跑去告诉李鸿章。李鸿章一听,吓得马上从床上爬起来。他刚刚来到餐桌上坐定,曾国藩就站了起来,用手敲了敲桌子,说了一句话:少荃,在我这里,就一个字:诚!说完,饭也不吃了,拂袖而去。李鸿章当众挨了一顿批,从此以后,再不敢睡懒觉。李鸿章后来经常跟身边人回忆,我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多亏了我老师当年在营中教我早起。这可是肺腑之言啊。

再看“扫”字。这一字当来自于曾国藩的祖父。其祖父到死都在田间地头劳动,他虽然干不动什么了,但很注意将田间地头、家里面、院子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他自言,这是一个家庭的气象。如果一个人家里乱七八糟的,那一定是败家之兆。我们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扫的就是一种气象。

“考”字,就是家中厅堂上方那个祖宗牌位上的“考妣”二字的简称,意思就是要重视祭祀祖先。在曾国藩看来,一个人对祖先都没有感情,他对天下百姓会有感情吗?那是不可想象的。因为祖先是跟我们有着血脉亲情的,是关系最密切的一类人,如果对他们都没有感情,对那些陌生人何来的感情?在曾国藩看来,祭祀祖先就能培养一种家族亲情,是孝道的具体化。在用人方面,曾国藩也瞧不起那种不讲孝道的人。

第四个字是“宝”字。曾国藩明确指出,宝是指亲族邻里。他是为了押韵而简称,取“人待人无价之宝”之意,也就是要邻里和睦。曾国藩对邻里关系很看重,他多次在信中告诫家人要善待邻里,为的就是给曾家求得一个和睦的安宁的家庭外部环境。因为邻里也是与我们关系很密切的一类人,低头不见抬头见,远亲不如近邻。如果一个人的邻居不安宁,那多少也会影响到自家。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就是例子。

第五个字是“书”。读书始终是曾国藩摆在第一位的。他认为家中一定要藏书,要读书,要有书香氛围,这事关一个家庭的气象。他找亲家,都坚持找书香门第,在他看来,那样才算门当户对。事实上如果一个家庭中只听到麻将声,不闻读书声,那也就不难想象这家成员的个人修养了。如今,曾国藩的家乡依然有“三日不读书,人就变成猪”的俗话。

最后三个字是“蔬”、“鱼”、“猪”。就是一个家中一定要种蔬菜、养鱼、喂猪。这在当今社会已不多见,但在农耕时代,这三样是一个农家是否勤俭的标志。曾国藩认为,这事关一个家庭的气象。你看,家中种了蔬菜,绿油油的.,充满生机;池中养的鱼,栏中喂的猪,活蹦乱跳,充满生机。所以即使今天不能喂猪了,养个小宠物可不可以?种不了蔬菜了,种一盆花可不可以?都可以使家中充满一股生气。

因而,曾国藩还总结道: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气;早扫考宝,一人之生气。

前四样可以培养一个家庭的生气;后四样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生气。在他看来,一个人再苦再累都要每天强打精神,自我振作。他还说,精神越打越有,阳气越提越盛。他一生多病,能活到62岁,就是靠自己强打精神。一个人如果一天到晚像霜打的茄子那样,不仅不大可能有成绩,恐怕也不大可能长寿。一个家庭,一个单位或团队,也要有一股生机勃勃向上的活力,不能是暮气沉沉,那样大家都没有好处,没有战斗力。

曾国藩衡量湘军各营是不是有战斗力,就看其是不是有一股生气,一旦发现军中暮气,就会迅速解散这一支队伍。

可见,曾国藩的八字家训,隐含的文化密码就是“生气”二字:生机勃勃,活力向上。这是曾国藩之所以选择这八个字的奥秘所在。这八个字既好理解,又易实行。

世人都知道做事之前要立志,立志是成事的根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和理想,但能坚持走下去的却很少。立志不光是青少年的志向,也是作为人生各个时期、不同年龄段的主导方向。前一段时间看了百家讲坛郦波教授讲的曾国藩家训。曾国藩是晚清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既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近百年来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褒贬不一。但是无论是欣赏他的人还是鄙视他的人,都对他所撰写的《曾国藩家书》推崇备至。像毛泽东主席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平生最佩服也是曾国藩,据说蒋介石床头只放《圣经》和《曾国藩家书》两本书。

所行动。所以他极其恼火,最后实在忍不住了,蹭的一下从房梁上就跳下去了,满肚子怒火上前一步,劈手把他手里的书夺过来,往那个桌上啪的一扔:“瞧你个笨样,你说这文章有什么难背的?”说着小偷一张口,就把《岳阳楼记》背了一遍。他被背诵背顺了,再指着他骂他,“瞧你笨的,还读什么书呀?”说完了袖子一甩满脸激愤地扬长而去,东西也不偷了。很遗憾,我们不知道这个聪明的贼叫什么名字,但是有幸的是,我们知道这个笨小孩他叫什么名字,他当时名字叫曾子城,这个名字大概我们都不熟,但他后来改了个我们都特熟的名字,就是曾国藩。

就是这样一个笨小孩,凭着自己的立志,凭着自己坚忍不拔的毅力,成为了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人物。其实人不在聪明笨拙,而在与人的立志、专一。曾国藩曾说过: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立自强做出,即为圣贤者,亦各有自立自强之道,故能独立不惧,确乎不拔。

曾国藩被称为晚清“第二号皇帝”、“第一名臣”,后来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带着对曾国藩的好奇我拿起了《曾国藩家训》一书。

曾国藩家训中,分门别类的涉及了养心、求学、居家、交往接待等方面。细细读起来,他的每一篇“家书”,都有一个哲理,对我们的学习、生活、交往都有教育意义。就拿他的读书之道来说,在今天仍可为指导、借鉴之法。

曾国藩说:“凡人皆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的君子。”从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曾国藩对读书的态度。并且他还认为家塾可读书,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而他自己更是每天必读书十页,写百字,记日记,而且逢三日写回信,逢八日作诗。雷打不动。并且读书时“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正是这种读书持之以恒的精神让他在文采方面的造诣连毛泽东主席都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在读书上他要求“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己矣。”

他还非常讲究读书的方法,每日所看之书,皆过笔圈点;读文以声调为本,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并且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

尤其有两点让我感触最深:一是他提到“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也就是读史时要做到设身处地,好比自己正在与当时的人对答应酬。如果遇到当时的事,你自己会怎么做,应该择其善者而取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然失其本旨矣!以后真情激发之时,则必视胸中义理何如,如取如携,倾而出之可也。不然,而须临时取办,则不如不作,作则必巧伪媚久矣。”

也就是说,在写文章时即使有真情要倾吐,可是道理却无法表达清楚,从而不得不临时去探寻义理,而义理并不是一时就可以获得的,于是只好去追求字句工整。以至于作文时沉溺于雕字饰句,想通过巧言来取悦于人,而修辞立诚的宗旨早已荡然无存,这就更为拙劣了。

我写东西的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扰,明明自己有很多感情要抒发可真正开始写时,却发现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情感,以至于不得不冥思苦想一些好的句子,到最后想一吐而快的情致往往被破坏,文章或不了了之或索然无味。而要解决这个困境的办法,曾国藩提到那就是要多看书、多思考、多积累。

在这本《曾国藩家训》中值得一读的地方还有很多,难怪毛泽东主席曾说其在近代人中独服曾国藩。

曾国藩家训大全(18篇)篇十六

3、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曾国藩。

4、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曾国藩。

5、青年读书应当“有志有识有恒”。——曾国藩。

6、霹雳手段,方先菩萨心肠。——曾国藩。

7、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曾国藩。

8、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曾国藩。

11、甘苦自得。——曾国藩。

12、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曾国藩。

13、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曾国藩。

14、好谈己长只是浅。——曾国藩。

15、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曾国藩。

16、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曾国藩。

17、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曾国藩。

18、大柔非柔,至刚无刚。——曾国藩。

19、家勤则兴,人勤则健。——曾国藩。

20、侍亲以得欢为本。——曾国藩。

21、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曾国藩。

22、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曾国藩。

23、人德八本:“习勤崇俭谦谨敬恕毋贪去私专一有恒。”——曾国藩。

24、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曾国藩。

25、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曾国藩。

27、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曾国藩。

28、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曾国藩。

29、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曾国藩。

33、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曾国藩。

35、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曾国藩。

36、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曾国藩。

39、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曾国藩。

40、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曾国藩。

41、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曾国藩。

42、绮语背道,杂学乱性。——曾国藩。

43、知足则乐,务贪必忧。——曾国藩。

44、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曾国藩。

46、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曾国藩。

48、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曾国藩。

49、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曾国藩。

50、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曾国藩。

51、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曾国藩。

52、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曾国藩。

53、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曾国藩。

54、越自尊大,越见器小。——曾国藩。

55、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曾国藩。

56、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曾国藩。

57、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曾国藩。

58、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曾国藩。

59、甘让君子其志卑,不让小人其量浅。——曾国藩。

60、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曾国藩。

61、因循二事,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曾国藩。

62、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曾国藩。

63、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曾国藩。

64、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曾国藩。

65、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曾国藩。

66、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曾国藩。

68、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曾国藩。

69、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曾国藩。

70、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曾国藩。

71、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曾国藩。

72、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曾国藩。

73、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曾国藩。

74、好饰者,作非之渐。偏听者,启争之端。——曾国藩。

75、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曾国藩。

76、姑息必成大忍(过),面誉必至背非。——曾国藩。

77、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曾国藩。

78、才觉私意起,便克去,此是大勇。——曾国藩。

79、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曾国藩。

80、各安共分而天下平矣。——曾国藩。

81、法者,天讨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曾国藩。

82、知天地万物于一体,则能爱矣。——曾国藩。

83、人伦明,则礼乐兴。——曾国藩。

84、二十年来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曾国藩。

85、到老始知气质驳,寻思只是读书粗。——曾国藩。

86、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曾国藩。

87、人之所学,不可为人所容,为人所容则下矣。——曾国藩。

88、人要为善,先要明善始得。——曾国藩。

89、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曾国藩。

90、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曾国藩。

91、常沉静,则含蓄义理而应事有力。——曾国藩。

92、以举世皆可信者,终君子也。以举世皆可疑者,终小人也。——曾国藩。

93、富贵家宜劝他宽,聪明人宜劝他厚。——曾国藩。

99、要与世间撑持事业,须先立定脚跟始得。——曾国藩。

曾国藩家训大全(18篇)篇十七

利用十余天的时间读完了《曾国藩家训》,对曾国藩的成长过程与为官的经历有了浅显的了解,更对曾国藩的为人处事之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原以为《曾国藩家训》是对其子嗣的教诲篇章,细读书卷才知,作者黄西华利用曾国藩的毕生经历解释着“曾国藩家训”的内涵。这不仅让我了解了曾国藩家训的内容,更让我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例看到曾国藩的为人处事之学。

他的毅力是惊人的,是常人所不具备的,一是坚持写日记,一日不落;二是戒烟成功,虽然戒了很多次,但最后还是凭借自己惊人的毅力戒烟成功;三是每天读书,没有一日不读书,即使晚年视力几乎丧失也没有间断。

读到为学篇之教子读书成大器,也是本书最后的章节,提到: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这也是我要学习之处。

曾国藩家训大全(18篇)篇十八

人心趋利避害。有利益好处的地方,往往大家都盯着。如果有人独占了利益而不与大家分享,那么一定会招致怨恨,甚至成为众矢之的,带来后患,结果就是通常说的“独利则败”。所以一个人面对利益要懂得权衡取舍,拿自己该得的那份,甚至有时候为了避免后患,舍弃部分自己应该得的利益。

曾国藩早期以道义号召众人与他一起抵挡太平军,认为有道义就足够了,就能感召别人,“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但是他慢慢发现最初投奔他的人都去了胡林翼那里,于是就问幕僚赵烈文:“众皆出我下,奈何尽归胡公?”

赵烈文回答:“人皆有私,不能官,不得财,不走何待?”(人都有私心,在你那里得不到官,也发不了财,不走还等什么?)。

曾国藩又问:“当如何?”(那该怎么办?)赵烈文回答:“集众人之私者,可成一人之公!”(利用众人的私心来做事,可以成就一个人的公义!)。

曾国藩连连点头,从此以后对有功的部下大力奖赏,特别是担任钦差大臣、两江总督以后,经常利用一切机会保荐幕僚当官。于是曾国藩的幕府大盛,人才济济。

同时曾国藩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注重针对不同人的不同需求,采取“武人给钱,文人给名”的措施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军心一统,为最终成就平定太平军的功业奠定了基础。

有时候一些真正的好人和君子做事并不成功,可能是因为他们无可挑剔的品德,以及眼里揉不得沙子的德行苛求,往往会使他们低估最基本的常识,忽略普通人参与事业的本能动机,把道德上的瑕疵视为不可饶恕的过错,并将别人的付出和牺牲视为职责之内的理所当然。

个体可以在道德上追求无止境的完善,但是面对群体要宽容普通人的比较庸常的动机。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做事情不是追求理想,只是讨生活,毕竟英雄好汉也有老婆孩子,庶民百姓只愁柴米油盐。

所以做人固然要品行端正,做事却要灵活变通。“人以利动”,这是基本的人性事实。道义可以号召少数人,却不一定能笼络大部分人;品德高尚可以让人尊敬,却不一定能让人服从。

韩信这样评价项羽:“项王对待长辈谦恭,对待弱者仁慈,对待病者体恤,但这不过是妇人的美德。项王对待立功的健儿吝于赏赐,对待勇武的壮士不予提拔。因此,英雄豪杰终究要离他而去。”

刘邦问陈平:“我与项王有什么区别?”陈平回答说:“大王粗野傲慢,项王谦逊有礼。”刘邦又问:“那你为什么弃项王而归我?”陈平回答:“对于有功之人,大王不吝惜恩赐,项王则很少封赏。”

正因为项羽不愿意与有功之臣分享天下的利益,也就没有多少人愿意追随他,最终就是一个“独利则败”的结局,而刘邦则把自己的所得利益与部下共享,得了天下。

二.谋可寡而不可众。

谋划事情,一定要跟有真知灼见的几个人一起讨论,而不要听众人的泛泛之论。正如古人所说,“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也类似于今天的“重大决策专家咨询论证”。

对个人来说,决策一些人生里的重大事情,也无法与众人商量。因为一些人生大的决策关乎个人的世界观,有自己独特的眼光、心胸与气度,自己看准了,去做就是了,如果和别人商量,恐怕也很难被别人说服。别人的立场不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一定理解你的想法,反而七嘴八舌的,会动摇你的意志,也会破坏你的信心和情绪。

集思广益的前提是对有价值的看法而言的,而有价值的看法往往不会很多。《淮南子·人间训》:“今万人调钟不能比之律,诚得知者,一人而足矣。”参与决策的人的数量并不等于质量,低层次的智慧累加并不能产生高远的智慧,所谓“众谋则泄。”

曹操说:“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有道之人,有真知灼见的人,是完全可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特立独行的。

另一方面,一些谋划也不宜让很多人知道,韩非子说:“事以密成,语以泄败。”《三国演义》中的董承就是一个例子,董承四处游说文武能臣,要拿下曹操。刘备、种辑、吴子兰、王子服,甚至董承的小妾,都知道他的密谋。董承自以为“滴水不漏”,谁料他的小妾与家奴秦庆童暗通款曲。秦庆童出于旧恨,立即跑去向曹操告密。结果可想而知,一干人等都被曹操杀害。

在今天就是工作生活中的一些决策也不必四处宣扬,唯恐众人不知,很多事情要低调地去做,不要太张扬,因为只有低调、不张扬地去做,阻力才小,障碍才少,等事情做起来了,有些可能的障碍无形中就消失了。

相关范文推荐

    妈您辛苦了小学(汇总19篇)

    优秀作文需要注重细节描写,使文章生动而有趣,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欣赏,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发。今天是9月10日——中国人民教师

    研究生政审表的自我鉴定大全(16篇)

    范文范本具有普遍适用性,适合不同层次和年龄段的学生学习。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一些备受赞誉和认可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写作之路提供一些指引。自己作为研究生在

    出纳毕业实习鉴定表范文(20篇)

    实习鉴定是对实习生实习期间的学习和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观察和评估的一种书面记录,有利于实习生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如果你对实习鉴定写作缺乏灵感,可以参考以下实习鉴定

    晋升员工自我评价(汇总13篇)

    自我评价要建立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避免主观臆断或受他人影响。在下面的例子中,你可以看到不同人士对自己的评价,感受他们的成长和进步。积极进取、工作态度认真、塌

    产科护士年终个人工作总结(模板15篇)

    月工作总结是一个自我检视的机会,让我们更好地反思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月工作总结,他们通过艰苦努力和积极思考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xx年对妇

    计算机生产实习心得体会(优秀17篇)

    实习心得体会是对实习岗位的职责和任务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便今后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和完成任务。实习心得体会的写作有时需要一些技巧和方法,以下这些范文或能给你提供一些

    庆五一迎五四文艺晚会主持稿(汇总13篇)

    在座的各位,非常感谢你们能够抽出宝贵的时间参加我们的座谈会。主持人: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主持词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同志们: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女1:各位来宾,

    留下了足迹(模板18篇)

    作文是一种文字表达的艺术形式,它能够展示出作者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阅读优秀作文的范文,我们可以学到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希望对大家的写作能有所帮助。

    运动会的那一天(汇总23篇)

    运动会是一次与同学们亲密接触的机会,增进彼此的交流和友谊。运动会过程中,同学们展现出了出色的竞技水平和顽强的拼搏精神。今天,我们乘着公共汽车兴致勃勃地来到紫金港

    晚上玩手机被收万能检讨书(热门24篇)

    写检讨书需要有较高的自我意识和责任心,要勇于直面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为了提高写检讨书的能力,下面是一些实用的检讨书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尊敬的老师:您好!由于我贪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