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莫言读后感高中 莫言蛙读后感(大全5篇)

时间:2023-10-09 作者:HT书生蛙莫言读后感高中 莫言蛙读后感(大全5篇)

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蛙莫言读后感高中篇一

一直都佩服莫言,他的语言像一把刀,锋利,吹毛断发。

女娲用黄土造人,才有我华夏。起初,女娲用手捏,后来累了,就用鞭子沾了泥巴甩了遍地都是。用手捏的少数人为贵人,鞭子甩的遍地都是的大多数为贱胚。三六九等,在远古已经命定。所以,少数贵族统治大多数平民,帝王将相这一套思想经久不衰。

《圣经》上说,上帝造人,先用泥土造了亚当,后觉得亚当孤单,遂取亚当一根肋骨造了夏娃。当亚当看到夏娃,总觉得她与自己有着某种联系。夏娃说:“我是你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啊!”这与“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起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异曲同工。

人从泥土中来,中西方文皆如是说。是女娲母亲创造了人类,还是上帝天父创造了人类?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繁衍。

《蛙》剑指计生国策,这是普通作家所不能够的。即使是写了,是否能够出版?

说起计生,想起最近一哥们儿对我说的话:超生,刚给国家交了罚款,特么的国家又允许生二胎了。

从哥们儿的抱怨声和崔健的吼声中再回到莫言的《蛙》。

《蛙》中最出彩的人物是“姑姑”,最初是“送子观音”,大批接生过新中国的孩子。但是,随着人口的骤增,国家制定了计生国策,“姑姑”即成了执行者。铁面无私的“姑姑”,亲手剐了成百上千的胎儿。对超生者,围追堵截,甚至开推土机要毁掉准备超生者家以及邻里的房屋,其恐怖让人不寒而栗。

晚年的“姑姑”嫁给一民间泥塑高手。“姑姑”的丈夫在“姑姑”的描述中,捏了成百上千的泥娃娃,相貌神态各异。“姑姑”记得每一个被她剐掉的“娃娃”,“姑姑”的丈夫让这些“娃娃”重生了。

后来,以养蛙为名的代孕公司,尽人皆知,却没人管。“姑姑”对“我”的超生充满欣喜。“姑姑”说:“只要出了锅门,就是一条命。”

事实上,没有出锅门,也是一条命。“姑姑”晚年的忏悔,即是此意。

“小狮子”,“姑姑”的追随者,计生的执行者,在关键的时候,以性命来保护被追赶的超生者,并亲自抚养超生出来的早产女婴陈眉。陈眉在最后成为代孕者,替“小狮子”生育,这样的安排让我极意外。

蛙声一片,应该是丰收的景象。而《蛙》中的蛙声一片,如此凄凉、可怖:那些未能出生的人,其魂灵变成断肢的蛙,向“姑姑”索命。这符合莫言的思想,在《生死疲劳》中亦有此思想:死亡是另一种存在。

莫言常诉说饥饿,《蛙》中也不例外。《蛙》中,“我”饿极了吃煤,吃那些黑亮的硬硬的煤,难怪文中像有团火在烧。莫言对吃的描述,常超出我的想像。莫言文中也写宴席,那些很丑陋的吃相以及那些很王八蛋的人,他们欺负弱者时的丑恶嘴脸,如此真实,如此淋漓!

莫言,侠客也!

蛙莫言读后感高中篇二

说起来有点儿惭愧,今早读完的莫言的《蛙》,才是我今年完整看完的第二部书籍。就是这样一本不算厚的书本,却也整整看了2个星期有余。

作为一本“新世纪和谐文学”的代表作,莫言花了大半笔墨描写了一个高密县东北乡的普通妇产科女医生——我的姑姑的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而记叙这样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又能微言大义,通过“姑姑”内心的挣扎,反映时代的变革堕落,人内心的矛盾变化,无疑在选题上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书本的题目叫《蛙》,如果没有看过书,光看这个题目,想必是怎么也不会和妇产科医生联系到一块儿去的。但莫言取这么个貌似奇怪的题目显然有着深刻的寓意,这在作品中也作了充分的阐释:首先,蛙和“娃”读音相同,而主人公“姑姑”从一个受人敬重、人见人爱的“送子娘娘”到计划生育实施后,被无数人唾骂和诅咒的“杀人魔头”,说到底,她的一生都在和娃娃打交道,她的爱恨情仇,都和孩子有关;其次,青蛙和叫声和孩子的哭声狠相似,都是“哇哇”的声音,这让后期的“姑姑”一听到蛙声,想起那些还未出生就被自己扼杀在子宫里孩子,立刻变得毛骨悚然,神神叨叨,备受煎熬。就像“姑姑”独白说的那样:我的双手,一半是芳香,一半是腥臭。

作品中,“姑姑”性格非常鲜明,一个敢作敢当,雷厉风行的女子。她是一名光荣的党员,她果敢地执行着国家政策,忠实于党的方针战略,甚至为了这一点,牺牲了自己的声誉,甘心被他人唾骂。“姑姑”强行让张拳的老婆、让蝌蚪的妻子王仁美,让陈鼻的妻子王胆强行去做人流的一幕幕,至今时刻在我的脑海浮现,但“姑姑”显然不是一个泯灭人性的人,她爱孩子,喜欢自己的事业,事实上,她做这项残酷的工作,受到的折磨肯定要比寻常人去做多得多。从迎接新生命到扼杀新生命,“姑姑”内心实有不忍,但坚决执行“计划生育”的信念却从来都没有动摇过。

蛙莫言读后感高中篇三

花了两天时间一口气把《蛙》读完,实在地觉得是部引人入胜的好作品。姑姑、蝌蚪、小狮子、王仁美等人形象跃然纸上,个个角色或浓妆或淡抹几乎都诠释地恰到好处。小说到最后,也讽刺地写出了社会的畸形。在中国乃至放眼世界,生殖崇拜都是一脉相承的。计划生育稍稍地阻挠了这一脚步,但是只要国家在进步,人民生活安居乐业,这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就源源不断。

小说把镜头定格在了农村,更加突出了这一矛盾。通过蝌蚪与日本作家的来信来贯穿整个始终,虽然比较传统,但也很好地引出了姑姑这条线。特别是姑姑在小说中多次不同场合不同语气,每每搬出与日本人作斗争的事情,让人会心一笑,可爱与可悲。比照现实,周遭也存在很多这样的人,一件事从小讲到大,每次都能恰如其分的表达。而故事的开始就新颖逗趣地写到“命名”。名字在每个娃娃身上,可真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如此重要的事,在高密乡这个地方,居然以如此普及如此诙谐的形势存在,好像我们小时候随口给别人起的外号。

故事从一开始的阴暗到后来的荒诞,只是从蝌蚪与小狮子的来回高密乡就完成了,又通过堂吉诃德来串烧,虽然我觉得衔接有点困难,尤其是蝌蚪性格的变化让人惊讶,作为一名军人,怎么会被一小破孩追跑,而这人早前还能用军人的身份劝架?总之,最后我觉得是愈往荒诞发展,可通读下来,也能与现实接轨,不得不说现实与荒诞也许只隔一线。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那部《百年孤独》,通篇的荒诞奇幻,真真假假,演绎了触目惊心的现实。

总之,这也是一本不容错过的小说,值得一看。

蛙莫言读后感高中篇四

大风袭来,辛苦割来的草所剩无几,前进的道路被黑色的狂风旋涡阻断,但是因为坚持,狂风未能夺走爷爷的推车,也未能爷爷后退一步。爷爷是这场与风对决的胜者。五四前夕,当代作家莫言在《不被大风吹倒》一文用短短数十字描写刻画出了爷爷与狂风对峙的画面,以此来勉励青年人在困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境当中饱含希望,奋勇前进。

道阻且长,青年人应如何面对成长生活中的狂风骤雨呢?我们不妨从莫言先生的爷爷身上取取经。

弓下脊背,保持前进的姿态。周恩来曾机智地对外国记者说道:“中国人弯腰是走上坡路的状态。”逆风而行,只有弓下脊背,直面困难,保持前进的姿态,才能不被大风吹倒,站稳脚步,不乱阵脚。弓下脊背,必然要将头颅置于旋涡当中,任凭劲风肆虐,1919年的5月4日,正是一群青年人义无反顾地为了国家兴亡投身风暴当中,才开启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道路;弓下脊背,必然是一场负重前行,从知青下乡到西部大开发,每一段崎岖的逆行之路上都有一群青年人奔赴的身影,正是他们的负重前行开创了一个个发展的奇迹;弓下脊背之后,目之所及、心之所念的就只有脚下的路,扶贫路上,多少青年将自己融入了他乡的土地,用青春点燃了脱贫的火炬。

紧握双拳,把牢生活的希望。狂风中,莫言爷爷的双手始终紧紧握着推车把手,对于他而言,推车是劳动的工具,是生活的希望。当疫情逆风来袭,冬奥运动员们每天在隔离酒店房间里坚持训练;上海交大的何红弟老师一边为学生送餐一边将配餐运作化为活教材融入《运筹学》课程;上海打工小哥在方舱医院里每天准时9点上线开始办公……口罩之下,我们是运动员、是教师、是公司职工。作为青年人,我们要始终保持对事业的坚守,将岗位职责铭刻于心,只有紧紧地将“吃饭的家伙什”攥在手中,才不会被逆风熄灭生活的希望,阻碍前进的步伐。

双腿坚挺,烙下有力的脚印。能够在大风中屹立不倒,“像钉在大坝上一样”,靠的还是双腿的力量,青年人也应磨炼自己的定力、能力、毅力,在逆境当中烙下有力的脚印。要砥砺“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只有始终不忘初心、不失信仰,才能在风暴当中依旧知方向、明目标,保持前行;要磨炼“踏平坎坷成大道”的能力,疾风知劲草,逆境是检验能力的磨刀石,只有不断提升能力才可以坚若磐石,不被大风吹倒;要保持“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毅力,逆风而行,举步维艰,稍有松懈便会满盘皆输,在这场持久战中只有保持奋战到底的决心和毅力才能笑到最后,迎接风暴后的美景。

青年人,当逆风袭来,不要灰心,不要沮丧,请相信阳光就在风暴之后,让我们向阳而生,逆风前行!

蛙莫言读后感高中篇五

中国首位诺贝尔奖的得主莫言所著的《莫言散文》,整体表现了富有感性化的风格,采用一种不受控制的、重视感觉的叙述态度。莫言的散文保留了他独有的写作风格,汪洋恣肆,激情勃发,文字鲜活率真、妙趣横生,令人回肠荡气,痛快淋漓。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莫言散文》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一部优秀的文字作品必然是作家经过内心焦灼、痛彻、反思而来。所以我通常把文字比作为最本质的东西,因其追求本性抒发内心的真实感受。文字源于心声追求本性,文字是用来抒发内心感受的,具有排毒养颜作用,若改了就无法顺应本心对身体也无益。

莫言在《莫言散文》中写到“真诚恰恰是文章,尤其是散文、杂文的灵魂,除此之外战斗性恰好也是散文的灵魂。”素来是喜欢看散文的,一来散文以一种真实的叙述源头展现了作家真实的内心世界,二来散文不似小说之中的些许桥段给读者带来一种矫揉造作的视觉效应。譬如:莫言的一系列作品都以自己的故乡——东北高密乡作为写作背景,、《透明的红萝卜》、《蛙》都是以莫言少时历经饥饿的真实状况写在饥饿之下人们吃煤块、透明薄如蝉翼的肚皮为特写。正如此,使其读者的视觉效应与之相结合,达到文章感同身受、身临其境的最佳效果。

初读莫言的《莫言散文》只一味地注重作家写实的白话文字,比如作家“莫言”二字原是因作家自小爱胡乱说话,母亲让其少说点话,后取名为——莫言,再比如作家自幼相貌丑陋、食欲惊人,吃饭的时候老是遭遇桌前人士的嘲笑,这些都是来自于此书的笼统感官情节,后再读此书,则注意到作家文峰的幽默之处,比如:将其自己的文字比作乌鸦的嚎叫,愿者便听,不喜莫怪,当然在《莫言散文》中的一处描写是尤其深刻的,他说自己在地铁站看到一位枯黄娇小的中年妇女用乳汁喂养怀里的婴儿时,使其泪水夺眶而出,他想到自己苦命的母亲,后来由这灵感写了长达5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在母亲过世之后的阵子把自己关在狭小的房间里昼夜不分的开始写这篇小说,写完之后,心情格外之好,体重竟然涨了5斤。

细读此段便能切身体会到作家当时那种酣畅淋漓的快感,也有了自己之前在黑夜里乱写一系列杂文的指引,如:会写冗长不修边幅的文字,会写没有逻辑条理的文字,会写不少人感同身受的快言快语的文字,而这些都是充当被积攒了多时的内心情愫在写字的一瞬间一股脑儿被投掷下来,有点像十月怀胎的少妇,遭遇孕育期间的阵痛继而在分娩之后的欣慰感,不敢狂妄在一些胡话的文字之后美其名曰:散文,只是用唠嗑一词儿诠释其言所感。

之前把散文的抒写归类在文采的范畴内,以为深度的散文写手必然是囊括在文采的内核。也是因莫言散文的文字,后知后觉那种快言快语的凛冽感早就脱逃文采的范围,散文与文采无关。用作家乔叶形容风骚与性感的区别应用于言语和文字的区别,则可以略加改之为:如果说言语是咄咄逼人的,文字则是清茶慢泡的。言语是张牙舞爪的,文字则是素手杀人的。言语是招摇呐喊的,文字则是落地生根的。言语是烧人眼的,文字则是润人眼的。言语是气球,炫得高,文字则是磁铁,引力大。言语是浅层之技,是技则会技穷,文字则是魅力之果,果成则芳香无限。

觉得文字的张力不在于字数的长短,而在于语境的透明度,正如前面结合《莫言散文》的有关论述,不管是散文还是何种面世的文字都是讲求“真诚”,在当今科技已逐步发展起来的社会而言,各种电子高科技产品接踵而至,音乐、电影、更是以一种商业一体化的模式出炉,当然文字作为这种廉价商业的形式而论,讲究的是写者的操守以及读者的认同。

文字,源于本性。

文字,回归本心。

读《莫言散文》,从其作品中,也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情感感受,不知不觉中给读者以美的熏陶。“这是真正的相依为命,也是真正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我们尽管很穷,但还是掏出几个硬币扔到他和它们面前的盘子里。他对我们说了一句话,我敢肯定是谢谢,狗对我们一齐汪汪汪,表达的也是感谢之意。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中国的狗是不是听得懂德国狗的叫声?”《狗·鸟·马》其情其景,都值得读者细细去体会、咀嚼。

作家写家乡的美,写家乡人的勤劳勇敢,写家乡人的人事物非,都无不如实记录着家乡的发展变化,家乡的人间冷暖。“历史上曾有过的烧酒大锅、染布作坊、孵鸡的暖屋、驯鹰的老人、纺线的老妇、熟皮子的工匠、谈鬼的书场都沉积在历史的岩层中,跑不了。”“门老头儿身材高大,年轻时也许是个了不起的汉子,他的故事还在流传,我最亲近他捉鬼的故事。”“这个孤独的老头,曾给一个大名赫赫的人物当过马夫。据说他还是共产党员。”“前几年,听村里人说:门老头儿到处收集酒瓶儿,问他收了干什么,他不说。有人终于发现他在用酒瓶儿砌一道把高密东北乡和外乡隔开的墙。这道墙砌了约有二十米长时,老头儿坐在墙根死了。”“这道墙由几万只瓶子砌成,瓶口一律朝北,只要是刮起北风,只万只瓶子便一齐发出声音各异的呼啸,这些声音汇合在一起,便成了亘古未有过的音乐。”“你什么都可以忘记,但不要忘记这道墙发出的声音,因为它是大自然的声音,是鬼与神的合唱。”(《会唱歌的墙》)原来,墙是这样唱歌的,让读者从其故事和作家家乡风土人情中,一起感受这“亘古未有过的音乐”,聆听这道“会唱歌的墙”的故事。

《也许是因为当过“财神爷”》中,记述了作家浓浓的乡间乡音姐弟情。探望一起在大年夜里装“财神”,提着瓦罐挨家讨要“过年的饺子”的同病相怜的“冬妹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逝去的艰苦岁月,也注入了作家浓浓的乡情。正是经历了这些苦难的时日,作家才把自己的家乡“高密东北乡”,作为创作的基点,成就了众多的文学硕果。

关于读书,作家认为“人类阅读活动,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了愉悦,如少年读连环画成年人读言情、武侠,原来就没想从这阅读中获取什么知识,但知识自然地也被获取着,情感自然地也被教育着,这就是所谓的‘寓教于乐’吧。二是功利性很强的学以致用,如读技术方面的书籍。”“我没读完小学就回家劳动,但因为认识一些字,具有了阅读能力,便想方设法把村里人家的藏书借来看。村里藏书有限,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是借到什么读什么。”(《杂谈读书》)我也出身农村,自小在农村长大,上学读书始于70年代初期,不但没有学前教育,初上小学时没有教材,就以一本“红宝书”《毛主席语录》为课本,连拼音都没学过。学制短不说,二年制的附设初中班,最后一个学期也是没有课本。各学期有少得可怜的几样教材,充斥其间的多是《农村也是大学》那样的假、大、空文章,真正的书荒时代。所以,我对作家所述的读书生活,非常理解。

《莫言散文》中的一篇篇散文作品,都反映了生活的真实,敢于针砭时弊说真话。说到媒体,作家指出“那些官员怕的不是媒体,他们怕的是他们的上级,怕他们的上级撤了他们的职,对于某些‘人民公仆’来说,他们最大的痛苦不是死了爹娘,也不是妻离子散,他们最大的痛苦是丢了官,反过来说他们最大的幸福是升了官。”“对某些官员来说,升官是为了发财,但也有的人做官不是为了发财。在中国,做官做到正县级以上(当然是指有实权的,不是泛泛的县处级干部),住房、用车、看病养老,一切都有了铁的保障。而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官员们吃点不花钱的肉,喝点不花钱的酒,抽点不花钱的烟,算不上腐败,只要不弄得太过分,大家也就认可了。前几年吵吵闹闹地要对领导干部的用车进行改革,很多家报纸都发了消息,但最后还是不了了之。为什么?还不是怕用车补助发到了个人手里,但该坐公车的还是坐公车!另外,说当官就是为了钱也是冤枉了人家,有许多东西是有钱也买不到的,那种前呼后拥、颐指气使的感觉,那种种的特殊待遇,都是无价的。”(《答老王》)

许多军官的转业,是被动的。从大了说,是部队建设的需要;从小了说,或许是已经在部队没有了“前途”,或许想通过另外的途径“创业”。特别是就业压力很大,安置比较艰难的时代,许多的军官多么希望在部队多呆一天呀,在那各种保障一应俱全的环境里,甚或过的是养尊处优的日子。特别是部队文艺工作者,其优势是可想而知的。然后,很是具有责任感的莫言,从部队置业到地方,却有着与常人不同的想法。他说“我在部队人缘很好,也就是说,如果我不想走,我就可以在部队一直干到退休。我之所以下决心置业,是因为我感到自己已经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人了。我认为,部队的文艺工作者就应该写出像《英雄儿女》、《南征北战》、《上甘岭》那样的作品,鼓舞着战士们去勇敢战斗,写不出来这样的作品就应该把自己下岗。另外,我觉得,部队的文艺工作者应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应该是一个能跟战士们一起送炸药包炸碉堡的好汉,即便送不了炸药包,起码能跟着部队急行军,做不到这一点,就应该自觉地下岗,否则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所以我说我提出转业其实是我有觉悟的表现,领导并没有让我走,是我自己要走。你说人家一群小伙子笔挺地站在那里,一个个生龙活虎,英姿飒爽,你挺着个大肚子,弯腰驼背地站在那里,你不自惭形秽吗?这不是明明地给人民军队抹黑吗?所以我说,因为我爱这支军队,所以我必须离开。”(《答老王》)这就是一个有着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中国军队作家对人民军队的爱戴和理解。

文学是人学,透过《莫言散文》的一篇篇作品,也让感受到了一个著名作家的成长心迹和为人风范。俗话说得好,“要学作作文,首先学做人”,莫言的行为给我们做出了榜样,让我体验到了文学创作的心中旅程,体味到了从困境中磨砺而成的人生乐章就是莫言的成功。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名著读后感(汇总5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是

    最新彩色的翅膀读后感(汇总8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

    讲述你与茶之间的小故事 童年读后感读后感(优秀7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

    童年的发现读后感(实用5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

    蒙田随笔读后感(汇总5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

    读有效教学论有感 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优秀9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

    最新酒店前台自我鉴定 酒店前台实习的自我鉴定(优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

    最新读胡雪岩的启示有感 红顶商人胡雪岩读后感(优秀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读胡雪

    倾城之恋读后感(大全6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小幽灵读后感(精选5篇)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