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心得体会3篇

时间:2023-05-23 作者:储xy

养老是社会保障的一个种类,原为一种古代的礼制,择取年老而贤能的人,按时供给酒食,并加以礼敬。第二个意思是年老在家休养,现在的养老政策多是这个意思。第三个意思是扶养年老而不能自给的人。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一些有关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心得体会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1篇

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是适应传统养老模式转变、满足人民群众养老需求的必由之路,是保证老年人安享晚年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当务之急。截至2020年底,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8.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3.4%,其中80周岁以上老年人4.76万人。我市老年人口比例高于全国、全省及台州市平均数,老龄化形势严峻。

一、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建机制、补短板、扩供给、增活力、强质量,把发展养老服务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在夯实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覆盖城乡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上提质增效,初步实现了从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群体向为全体老年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的转型,让全市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擦亮全面小康的幸福底色。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养老机构42家(公办11家、民办31家),核定床位5040张。

(一)养老服务体制机制逐步完善。2011年以来,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温岭市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温岭市养老机构综合整治处置意见》等政策文件。建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20多个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为推动养老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连续5年将养老服务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市人大开展跟踪监督推动落实。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力度,市级养老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逐年递增,确保养老事业的基础建设经费、日常运行经费等各项资金按时足额到位。

(二)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持续扩大。强化公办养老机构兜底保障功能,箬横镇、坞根镇2家公办敬老院今年可投入使用,改造提升8家公办敬老院为区域性养老中心;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市场,引进城西新缘养老院、大溪方山康养中心、温峤瑞峰养老院、城南沁溪源颐养城等养老综合体项目4个,总投资达12.9亿元,总床位达3350张。积极筹建市级养老中心,计划投资4亿元,分6个子项目,总床位不少于1800张,全面提升普惠养老和城市养老品质。着力完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成镇(街)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4家,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585家,初步形成了机构全托、社区日托、居家服务相衔接的居家养老服务格局。

(三)养老服务内容模式创新发展。多形式推进医养结合,老年病专科医院、护理院、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等多种医养模式日益发展,养老服务机构与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养协作签约率达到100%。完善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和资金补贴工作,健全老年人在经济状况、身体状况、居住状况、养老服务需求意愿等多方面的评估机制,提高养老服务针对性。完善养老服务机构安全、管理等监管机制,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建立市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常态化开展技能培训班,护理员人数、执证上岗人数和居家养老服务专业组织不断增加,呈现量质并举的良好态势。

(四)养老服务改革工作纵深推进。加大项目服务和政策保障力度,探索引导小微资本进入养老服务市场、在省内率先试点开展养老服务机构开业“一件事”改革、为项目落地提供全过程“1对1”管家式服务等措施,确保项目早落地、早见效。加快构建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公建民营”机制,引导专业机构参与运营,目前公建民营率达66%,专业托管率达66.5%。积极探索“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新模式,搭建智慧养老“一站式”平台,全市所有村(社区)均已接入该平台,有效提升养老服务机构智能化管理水平。

二、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的来看,通过多年努力,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对照上级文件要求和老年群体期盼,建设步子还不够快,发展水平还不够高,主要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

(一)硬件设施建设亟待完善。“十三五”期间,市镇两级总体规划均没有布局养老服务设施用地,也没有制定系统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规划,造成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受到制约。根据国务院文件要求,各地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必须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已建成小区养老服务用房配建难度大。国务院文件要求“凡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小区无养老服务设施或现有设施没有达到规划和建设指标要求的,要限期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开辟养老服务设施”,各镇(街道)普遍反映落实困难。适老化改造推进迟缓。我市在适老设施建设方面起步较晚,突出表现在已建成小区坡道、楼梯扶手等公共设施的无障碍改造以及老年人家庭生活设施适老化建设方面有较大差距。服务平台应用狭窄。我市智慧养老信息平台的应用以政府提供的“套餐式”服务为主,在服务社会化方面需要拓展。

(二)服务供给水平有待提升。项目种类较为单一。全市585家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部分由专业机构托管,尚能提供助餐、文娱、家政等服务;而部分由村(社区)自主经营的,基本上只作为老年人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场地,活动内容也比较单一,配套的服务设施、服务人员、服务功能均没有跟进,无法提供日托照护、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养老服务。专业机构参与度低。目前我市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呈现“小、散”等特点,专业化养老机构参与程度不高,缺乏提供高品质养老服务的大型企业和专业化团队。医养结合不够紧密。从全市养老机构运行实际情况看,无论是独立设置护理院还是配套设置医务室,都面临着能否纳入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这道门槛。据调研情况看,在全市各类养老服务机构中,纳入医保定点的养老机构寥寥无几,老年人无法享受基本药物的供应和报销,失能、失智、半失能、半失智和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难以享受医保报销进行康复治疗。

(三)持续发展能力仍待增强。市场发育尚未成熟。当前老年人群体普遍对养老服务的概念和内容了解不清,加上节俭观念影响,“花钱买服务”的意识不强,市场需求不旺直接影响了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积极性,民办机构市场化运作的成功案例非常少,养老服务的市场潜力还没有转化为预期的产业红利。机构运营压力普遍较大。目前我市居家养老机构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市、镇两级补助及服务对象缴纳费用,在基本保证日间照料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仅可维持收支平衡,在物价不断攀高、老年人生活品质要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运营压力较大。个别镇(街道)有机构反映存在补助拨付不及时的情况。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目前我市尚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普遍规模较小,能力不强,抵抗风险能力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四)人才队伍培育尚需加强。工作力量配备不足。从市级层面看,市民政局所属的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养老服务科)仅有7名工作人员,要负责全市养老服务工作的统筹推进和具体指导,存在疲于应付的情况;从镇(街道)层面看,民政线人少事多的矛盾比较突出,多数地方没有配备专人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导致相关工作推进慢、落实难。专业服务人才匮乏。目前从业人员队伍中接受过正规培训的占比很低,服务专业化水平亟待提升,同时由于待遇较低、工作辛苦等原因,很难吸引高素质人才和年轻人群从事居家养老服务行业,难以满足居家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志愿服务不够有序。志愿者服务团队为老年人开展服务往往集中在元旦、重阳等特定节日前后,扎堆服务、重复服务的现象比较严重,志愿服务尚未成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稳定、持续、有效的补充。

三、推进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要充分认识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以养老服务工作短板为突破口,以养老专项规划为着力点,以优质项目引进为主抓手,通过健全完善各类养老综合服务设施,大力提升我市养老服务品质,打造幸福颐养的温岭标杆。

(一)坚持科学统筹,实现养老服务体系再优化

一是更加注重整体谋划。要按照省委关于推进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文件精神,聚焦养老项目升级和养老服务提质增能,认真总结“十三五”期间的问题不足,编制《温岭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并纳入全市“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快谋划建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幸福颐养标杆区。二是加快完善养老布局。坚持“政府主导、社会主体、市场调节”养老发展的主基调不变,结合我市实际和农村养老特点,按照每个镇街建有一个50亩以上的养老服务综合体、每2-3个村建设一家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总体思路,全面规划和完善养老服务设施专项布局。三是继续深化养老改革。以深化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为重点,着力破解养老服务设施用地难用房难、医养结合机构的兴办及医保审批难等问题。深化养老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将与老年人息息相关的各项优待政策和服务事项集中受理、集成办理,推进养老“一件事”一站式联办、一体化服务。

(二)强化要素保障,实现养老服务提档再升级

一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结合《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二十八条具体措施,研究出台破除养老事业发展障碍的政策文件,在落实好原有土地保障、融资贷款、税费减免等各项扶持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养老政策体系。财政资金要起到兜底保障作用,重点做好普惠养老,完善养老服务补贴制度,优先保障困难老人的基本养老需求。二是要吸引社会资本流入。切实从老年人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出发,分层分类发展养老服务企业,丰富养老服务供给,以扶持培育精细化、连锁化、品牌化企业为目标,推动本地养老服务机构管理优化,实现服务再升级。同时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外地资本投资力度,实现养老事业多层次、多样化发展。三是要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要积极开展养老从业人员培训,制定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促进提升养老护理专业人才薪酬水平,加强养老人才队伍的梯队建设和职业素养,从根本上提高养老服务质量。

(三)加强工作支撑,实现养老服务保障再完善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高效协调机制。切实发挥好养老服务体系领导小组作用,民政部门认真履行业务主管单位责任,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在推进养老改革创新、相关政策制定、重要项目落地等方面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养老服务发展。二是要加强监督管理,健全行业进出机制。要加强质量、安全、价格等方面行业监管和退出制度建设,促进养老产业规范发展。突出抓好养老机构安全管理,完善养老机构安全生产等级管理办法,坚决把各项安全措施做实做到位,对于手续不全、管理不规范的,要坚决予以退出。三是要鼓励社会参与,营造敬老良好氛围。要加大宣传力度,用好用巧宣传阵地,积极引导家庭、个人承担应尽责任。在专业养老服务人员不足的现状下,鼓励更多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及其他有志之士参与养老服务,充实养老服务队伍。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2篇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口不断增加,养老已经成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人民群众迫切期待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近日,笔者就石泉县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和思考。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石泉立足老年群体养老服务需求,着力构建“党政统筹、部门主抓、家庭尽责、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养老服务工作机制,初步建立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截至2020年底,石泉县60岁以上老年人3057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6.8%。目前,全县有各类养老机构91家(农村敬老院18家、互助幸福院71个,公建民营养老机构2家),提供养老床位2500张;建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9个;实施无障碍改造145户;176个留守老人服务中心结对服务600余人;发展生态健康养老项目4个,设置康养床位548张;在24个社区组建老年协会,成立合唱团、广场舞队、秧歌队等文艺团体,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和文体活动。

二、存在的问题

(一)养老服务资源配置还不够合理。按照《安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我市社会养老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年人60张”的要求,石泉县已达到81张,远远超出了市政府的要求。但从实际情况看,因有效供给不足及结构的不合理,绝大多数老人选择传统居家养老。目前城区2个养老公寓提供的300张床位,入住老人162名,其中无自理能力和部分自理的占比64.2%,空置率46%;全县9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城区只设有2个、服务于5027名老人,服务范围远超承载能力,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二)养老服务支持体系尚未建立。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提供专业化、精准化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建设是基础。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到2020年,智慧养老信息服务系统实现城乡互联互通,目前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尚未建立。

(三)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养老服务机构功能单一,只能提供基本生活服务,医疗康复、心理关爱及法律援助等方面服务开展的还不够常态,已有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重建设轻运营,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服务标准体系有待完善。

(四)社会力量参与不充分。养老服务业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石泉县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途径主要是经营老年公寓,需求广泛的居家养老的“助餐、助洁、助浴、助医、助行、助急”等生活服务及心理关爱和安全保护等定制服务模式探索不够。

(五)服务队伍专业化程度低。养老服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行业发展缺乏后劲。《实施意见》要求“养老护理员岗前培训率达到100%,持证上岗率达到95%以上。”目前我县城区两个养老机构只有28名一线从业人员,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工作由社区工作人员兼管,无专职服务人员。留在一线工作的养老服务人员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年龄偏大,专业性不强,基本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职业培训,影响了服务内容的扩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六)医养融合不够。养老机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日常起居和简单护理服务上,医疗服务较少,出现结构性缺陷,给老年人的养老和医疗带来不便。

三、意见建议

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为出发点,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激发社会投资活力、优化营商环境为着力点,紧紧抓住“全国第五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重大历史机遇,聚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建立“自理老人在中心、失能老人有养护,上门服务有条件,收费合理有保障,休闲娱乐有场所”的养老新格局,切实增强老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一)构建一个平台。构建一个养老服务综合平台,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信息,以失能、独居、空巢老年人为重点,整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呼叫服务系统和应急救援服务机制,实现资源共享,通过一键式呼叫,方便养老服务机构和组织向居家老年人精准提供助餐、助洁、助行、助浴、助医、日间照料等服务。

(二)抓好两项结合。积极探索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的合作模式,加快推进医疗健康服务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切实解决养老机构“医”的难题;结合农村“三变”改革,充分发挥旅游和生态优势,整合生态旅游和养老资源,让健康养老逐步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推动三个统筹。统筹农村养老与城镇养老资源、统筹社区与机构、统筹特殊服务与基本服务。一是在农村以敬老院和五保户集中安置点为重点,加大配套设施投入,提升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在城镇以社区居家养老为重点,加大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力度,通过政策引导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市场,优化养老资源,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供应链。二是以社区服务覆盖养老服务,通过信息网络化服务平台对辖区内的养老服务资源进行整合和链接,对老年人服务需求进行转介,通过线下站点和第三方服务机构承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三是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为依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鼓励日间照料中心承担基本养老服务;以机构养老服务为补充,提高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以失能、半失能老人服务需求服务为重点,突出机构长期照护服务优势,为广大老年人提供“老有所依、老有尊严”的多层次养老服务。

(四)打造“四社联动”机制。大力发展互助养老志愿服务,落实《陕西省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打造以社区为平台、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志愿者为支撑的“四社联动”养老服务机制,有效整合养老服务资源,探索开展邻里互助和“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积分制度,不断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提供五种需求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特殊关爱服务、健康管理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及社会认同等需求服务。一是制定包括送餐助餐、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应急管理、精神慰藉等内容的基本养老公共服务清单,实现养老服务供给与老年人需求的精准对接;二是以失能失智等特殊困难老人为重点,对社区70周岁以上独居、空巢、重残等老年人定期开展巡视探访、适老化改造等养老服务;三是开展老年健康促进行动,普及老年常见病防治知识,实施老年人心理健康预防和干预,提供中医特色健康指导和康复服务;四是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的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提升老年人社会参与度;五是积极为老人搭建老有所为平台,组成各种涉老组织为老服务,让他们发挥余热,参与社区管理,奉献社会正能量,获得社会认同感。

(六)强化三大保障。围绕建立适度普惠、主体多元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格局,完善保障有力、覆盖全面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政策体系,强化政策、财力、监督三大保障,强力推进养老事业发展。一是建立基本养老服务保障制度及清单,实施养老服务机构管理服务质量评估,推动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提高服务质效。二是加大政府购买社区居家养老公共服务力度,着力解决农村特困供养家庭、城市三无老人、低保家庭、失独家庭、重点优抚对象中重度失能老人的照护照料问题。三是强化部门协调配合,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养老机构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养老机构黑名单制度和退出机制;发挥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作用,营造诚实守信良好市场环境,全力推进养老事业健康发展。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3篇

(一)坚持多远发展,拓展服务领域

随着老年人经济能力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老方式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根据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和不同情况,积极建立以政府主导为主、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养老服务网络,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各种途径推进养老服务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一是以提高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为重点,加强保障型养老服务机构建设,逐步建设一批布局相对合理、设施比较完善的县区中心敬老院、区域敬老院、乡镇敬老院和社会福利院、光荣院等老年福利服务设施,为城乡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的老年人和生活困难老年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的养老服务。二是大力促进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积极应对社会养老的旺盛需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兴建一批适宜老年人集中居住、生活、学习、康复的老年公寓、托老所和养老院,鼓励和支持不同所有制性质的单位和个人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创办家庭养老院、托老所、老年公寓等代养服务设施,提供有偿代养服务,为那些难尽供养之责的子女们代行养老。三是利用地方资源,加强休闲疗养型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规划建设批档次较高、功能齐全、设施完善、服务优良的休闲疗养型养老服务机构,吸引异地老年人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疗养康复和“候鸟”式养老。

(二)提高思想认识,创新工作思路

据有关资料分析,老年人口数量在今后60年间会一直呈上升趋势。随着现代社会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家庭结构呈现小型化趋势,独居老人数量将越来越多,老年人长期生活照料、精神抚慰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加快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各地县委、政府刻不容缓的工作任务。目前,养老事业发展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鲜明地提出了“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要求。在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建立健全老年人社会服务体系,加强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在近年来的全国“两会”上,养老问题也成为代表和委员们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近年来,各地也高度重视养老事业发展问题,结合实施民生八大工程,相继建成了一批养老服务机构。作为一些欠发达地区,面对快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积极抓住国家加快民生事业投入的有利机遇,努力创新体制机制,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的原则,探索出条符合地方实际的养老服务发展模式,以造福广大老年群体。

(三)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构建养老服务体系是政府维护社会公平、提供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因此,必须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明确政府的职责和任务。各级政府要把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列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健全党政主导、老龄工作机构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典型引导和重点示范与全力推进相结合、社会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运行体制。各级发改、财政、组织人事、老干部门,尤其是老龄委和民政部门,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检查指导职能,做好规划部署,落实相关法规政策,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努力形成举地方之力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

(四)健全政策法规,加大资金投入

由于养老服务业是一项带有公共性公益性和微利性的产业。因此,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制定和落实扶持政策显得尤为必要。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加强政策引导、信贷支持、税收优惠和市场监管等。要建立发展养老服务业正常经费投入机制,加大资源配置力度,合理安排财政资金,加大对新建、改建和扩建社会养老服务设施的资金投入。各级发改、国土、财政、民政市政、工商、税务、卫生等职能部门要在土地划拨、信贷政策税收减免、争取捐赠等方面给予优惠照顾和支持帮助。市、县、区发行的福利彩票公益金要按一定比例用于发展养老服务业。养老服务机构要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根据当地老年人的经济状况,确定适当的收费标准使广大老年人能够住得起、留得下养得好。

(五)完善发展规划,健全服务体系

要结合“十三五”发展规划,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制定地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社会化养老服务准入制度。围绕实现养老服务全覆盖的目标,加强以社区为重点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敬老院为重点的农村保障型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以代养型老年公寓为重点的城市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以康复院疗养院为重点的休闲疗养型养老服务机构建设。逐步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六)突出发展重点,推进居家养老

据调查,目前居家养老是最符合大部分地方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为广大城乡老年人所接受的养老方式。各级政府应把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作为今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依托城乡社区搭建养老服务平台,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系统、老年人个人信息和居家养老需求信息库,设立阅览室、健身房、日托室、聊天室、电教室、棋牌室、餐厅等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组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为辖区内老年人提供洗衣、做饭、保清、购物、聊天、护理及心理咨询等服务。要充分发挥社区老年人协会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作用,把社区老年人协会中那些低龄健康的老年人组织起来,与社区内的高龄空巢老人结成帮扶对子,开展上门理发、生活照料、精神陪护、纠纷调处等服务,提高老年人的自我服务能力。

(七)转变养老观念,繁荣老龄产业

随着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和老年人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消费需求也不断扩

大。要根据老年人的消费水平,适时出台促进老龄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鼓励各类企业和个人以多种形式参与老龄产业发展。要引导老年用品生产企业认真搞好市场调研,揽清老年人口规模、结构收人水平、特殊消费需求及老年人的消费心理和消费特征,研制开发适合老年人需要的食品、药品、保健品、辅助设备以及服饰护肤品等生活日用品,满足广大老年人的营养膳食、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等需求。要引导老年人树立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观念,增强老年人的消费防范意识,促进老龄产业市场的繁荣和发展。各类养老服务机构要摒弃“酒好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善于开展包装宣传和推介活动,增强养老服务机构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为广大老年人幸福安度晚年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

(八)规范行业标准,提升服务水平

要根据国家行业标准,建立完善养老服务机构评估体系,加强对养老机构设施环境、服务质量、管理机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检查和指导,推进养老服务专业化、职业化、标准化及管理规范化。要把养老服务教育培训融入社会大教育之中通过院校培养、在职培训等多种途径,对居家养老和护理院服务人员开展家政服务、疾病预防、康复护理、心理咨询等专业技能培训。要认真实施专业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加强对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吸纳与培养,逐步推行专业服务人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持证上岗制度,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建立合理的薪资增长机制,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地位,使养老服务行业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促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关范文推荐

    2022年电话销售人员工作总结(5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

    2022年规划工作计划表(三篇)

    计划是提高工作与学习效率的一个前提。做好一个完整的工作计划,才能使工作与学习更加有效的快速的完成。怎样写计划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计划应该怎么制定呢?这里给大家分

    2022年建筑工程管理年终工作总结(10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是时候写一份总

    2022年公司年会邀请函(3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

    2022年会计个人工作计划书(3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请一起努力,写一份计划吧。那关于计划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计划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计划范文,欢

    2022年教师调动行政介绍信精选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

    2022年社保证明的介绍信(八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

    2022年保安员个人工作计划书(七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那关于计划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计划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划范文

    2022年幼儿园爸妈寄语(十四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

    2022年主婚人的发言稿(八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