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用5篇)

时间:2023-10-01 作者:MJ笔神2023年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一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字词,会写“朵”和“机”。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体会水珠、蜻蜓、青蛙和小鱼快乐的心情,感受充满情趣的夏天。

教具:幻灯片、多媒体课件、大荷叶、字词卡(制成荷叶状)、一盆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生先分说,再指导学生说完整的话。

2.教师引导:(手拿大荷叶)这是什么?生答师板书:荷叶。并指导“荷”的识记方法。师:你觉得荷叶怎么样?生自由回答。师强调:荷叶圆圆的。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第14课《荷叶圆圆》。师接着板书:圆圆。学生齐读课题,师指导读出“圆圆”的感觉。

二.,初读课文,认识字词。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师:第一遍读课文,有什么要求吗?请生回答。师再强调: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学生练读课文。

2.检查识字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自读、互读。

(2)请生领读。师: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自己喜欢的、读得准的词语。生领读,师相机奖励“智慧星”

(3)去掉拼音,打乱顺序认读词语,男女赛读。

(4)师生共做识字游戏“我指你读”,学生读准字音,师奖励一张荷叶字卡。

(5)教师小结,表扬、鼓励学习有进步的`学生。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第二遍读课文,我们要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师:你想请几个小朋友来读课文?生请生读。师:请你对他们提出读书建议?生答。生分读课文,师生评议,教师小结。

(3)生自由读课文,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4)合作小组用喜欢的方式来读,教师参与其中并评出“优秀合作小组”,奖励一面“小红旗”。

三.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播放全文动画:认真看,仔细想:荷叶有哪几个小伙伴?生看,回答,师贴出荷叶词卡: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

(2)教师引导:这些小伙伴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自由读2、3、4、5自然段,分别找出小伙伴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请学生分别回答(顺序可打乱),同时演示分段动画。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导读“地”,读好句子。

(3)师: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各自把荷叶当作了什么?请你选择词卡贴在相应的位置,并练习说:…把荷叶当作了…。

(4)学生质疑,分组合作学习,讨论解疑。

(5)请组长汇报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如,用动作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

(6)自主选择喜欢的段落练习读,指名读,挑战读,师生评议,教师点拨引导体会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雨儿的快乐的心情,读出快乐的语气。

(7)分角色师生合作读,(学生戴上头饰)其余学生边听、边看,还可以加上恰当的动作。

五.写字指导:朵、机

师范写,生描写,师:仔细观察,应注意什么?生答。

请学生摆正姿势,拿好铅笔,练习书写,展评。

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二

教材分析:

《荷叶圆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4课。本教材每个单元都是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加强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同样,这一单元的课文是以快乐的夏天的专题组织材料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写夏天美景的,又有写夏天情趣的,还有写夏天的气象常识的。《荷叶圆圆》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象。课文文字优美,语言生动有趣,每个自然段结构相近,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惬意,琅琅上口,适合背诵。

设计思路:

依据课改精神,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质,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指导,设计要体现以下几点:

1、根据学生的需求兴趣安排教学,尽可能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感受,把学生领进一个触目可及的童话世界中。

2、创设情境,感受夏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对美的向往,从而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3、在美读课文中,培养学生语感。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有感情朗读课文。

2、能根据生活实际,运用多种方式初步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复习生字导入:

二、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师:小朋友,先来展示我们的朗读水平吧!

出示:“我会读”。什么叫我会读?我们先把课文读懂好不好?用不用老师帮忙?分小组读:先读后讨论。

1、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个小伙伴?

2、这几个小伙伴把大荷叶当作了什么?

师:小朋友,刚才读了“小蜻蜓立在荷叶上”我这有个“立”字把它贴在这。(贴在小蜻蜓的后边)

我这还有“蹲、躺、游来游去”谁来贴一贴?

师:小朋友,我说上一句,你能说出下一句来吗?不会说的看看书。

师:展示咱们的朗读水平,这回用不用老师帮忙?(自由读)

师:小蜻蜓:“展开透明的翅膀,多美啊!”你们可以一边读一边展开胳臂。

师:小青蛙呱呱地放声歌唱,读完后你们也可以唱两句。

师:下面看小鱼怎么游的,能不能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谁来读一读。

三、学写生字。

师:展示我们的写字水平。

出示“我会写”。写字时注意什么?

观察“朵、机”写时注意什么?书空,最后学生在书上书写生字。

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三

在《荷叶圆圆》这一课的教学中,看着学生童趣盎然的表演,听着学生琅琅的读书声,我感受到了学生发自内心的快乐。反思这一课的教学,我认为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在这节课中得到了体现。具体表现如下:

一、激发情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这堂课中,我以自己饱满的教学激情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整堂课中始终保持积极参与的热情。因此有了学生争先恐后自主学习的体现。

二、合作读演,共享阅读的快乐

在课堂上,我转变角色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与学生合作读书、表演、实现了师生零距离。我还抓住各种机会培养学生互相交往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合作精神,如引导学生邀请伙伴一起读书,创设导演导戏的情境,开展“最佳合作小组奖”评比活动等。

三、开放拓展,让快乐走出课本,飞身课外

本课节改变传统的语文课只凭教材进行教与学的现象,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自我调节,变封闭为开放,让学生的阅读快乐从课本延伸到想象的空间,从课堂飞到课外,多形式多渠道地发展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不足之处:这节课中我感到小组合作学习训练尚欠到位,小组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培养训练。

[《荷叶圆圆》教学反思(部编本一年级下册)]

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四

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

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

小鱼儿说:“荷叶是我的凉伞。”小鱼儿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

《荷叶圆圆》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认读“荷、珠、摇、篮、晶、停、坪、透、翅、膀、蹲、嘻”等12个生字,可以在田字格里规范、美观的书写“朵、机、我、是、美、叶”等六个生字。

2.结合读课文,了解“摇篮、亮晶晶、停机坪、透明、歌台、一朵朵”的本意和本课的比喻义,初步锻炼结合上下文读懂词语意思的能力,结合了解自已,强化对所学生字的记忆。

3.能借助拼音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结合句子展开想象,进行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带来了欢乐。通过读文中的句子、替换词语、贴图片等方法,感悟作者用词准确;感悟运用比喻手法和拟人手法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荷叶和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5.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知“陈述、引用”句子的内容。

6.练习说话:展开想像仿说句子“_________说:‘荷叶是我的_______________’”三组,进一步感受荷叶的可爱、夏日的乐趣,激发对大自然、对美的向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课件:配乐出现一池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曳的荷叶美景的动态画面。学生欣赏。

2.(画面定格在特写的荷叶上。)教师引导:“这是怎样的荷叶?”学生观察得出课题“荷叶圆圆”。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独立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再把生字连成词,多读几遍。

学习要求:自己读课文,把课后要求认识的汉字圈出来,把自己读不好的反复多读几遍,把要求会写的也圈出来,多读几遍。

2、同桌相互检查,指点对方把不好读的字多读几遍。

3、集中检查学生认识生字的情况。

具体操作:指名让学生当小老师的同学带领大家认读自己喜欢的、读得准的词语。(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

4、(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词)让学生观察,说出自己的发现。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个人按顺序读不带拼音的生字词。

5、师生做“我指你说”的识字游戏:教师随机指出屏幕上不注音的词语,学生齐读。

6、把生字所在的词语,放到文章中去读词,让学生说说词语的意思,针对学生说不清楚、说不妥当的,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或图片,来讲清楚词语的意思。同时读词语所在的句子,(设计意图:把识字与读文有机结合,在明白词语意思的基础上,把句子读通顺,初步感知句子的意思,每个段落的意思。)

三、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1.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再将课文完整自由地读一遍,读后将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

3.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个别读。

4.学生评议。(评出读得好的和读得有进步的同学。)

5.齐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

1、观察对比。(出示朵机)(指名说)

2、书空、强调笔顺和写字姿势。

3、田字格里写一写,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作品。

第二课时

一、复习、扩词

课件出示要求会认的十二个生字。

提示:这十二个生字在课文中被安排在了哪些词语中呢?请你们快速读书,把这些词语找出来。(要求学生快速在书中找词语)

安排学生交流。(课件随学生交流,出示:荷叶、小水珠、小蜻蜓、摇篮、亮晶晶、停机坪、笑嘻嘻、一朵朵等词语。

(设计意图:复习认识汉字,同时,为后面结合这些词语来读课文,强化对汉字记忆奠定基础。)

二、进行词语搭配,朗读课文,进一步读懂课文内容。

1、学生读课文,思考: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几个小伙伴?

学生读书后交流,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小水珠儿、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的图画卡片,然后,教师随意拿出写有上面“四种事物”的词语,要求学生之名应该贴在那个图画的边上(结合图画,强化对要会认、要会写词语的记忆)

2、它们在荷叶上下游玩,分别把荷叶当作了什么?让学生从课件给出的词语中挑出对应的词语,教师再拿出写有“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的四个卡片,让学生指出:该贴在“谁”的旁边。

(设计意图:强化对汉字意思和字形的感知,感知喻体与本体的合理搭配。)

3、再读课文,提示思考:四个小朋友,分别在上面怎么玩呢?每个段落中分别有一个字,把他们找出来。

学生自读课文,勾画。

交流,教师按照学生的提示,把“躺、蹲、立、游”贴在合适的位置。

(设计意图:建立对应观念,通过词语对应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再次建立关于课文的整体认识,同时,反复呈现词语)

4、指导学生读第二自然段,体会短文描写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的情趣。

教师导语:

他们在荷叶上下玩得非常高兴,是吧?好,那么我们看看作者是怎么把他们高兴地在荷叶上下玩得很高兴的情形写出来的。

出是第二自然段。

提示:小水珠为什么会把和也当成摇篮呢?

——指导想象:一是小孩子在摇篮里躺着的感觉;二是指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小水珠,想想躺在上面,微风一吹,荷叶轻轻摇动,小水珠体会在荷叶上滚来滚去还不会掉下去的情形。学生交流自己想象出来的美丽情形。

指导朗读,读出小水珠美滋滋的心情。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进入角色,想象入情,加深对课文所描写内容情趣的体会,从而落实“喜欢阅读”的目标。)

5、学生自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自己想象:“立在停机坪上晒翅膀”、“蹲在放歌台上唱歌”、“笑嘻嘻的游来游去捧起一朵朵美丽的水花”的美好情景。

指导:要求学生参照想象“小水珠”的情形,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来想象一下:假如你是__,你的心里是怎样的美,你想想告诉大家你当是怎样的美好心情。

生自己选择,自读课文,想象,然后,全班交流。

指导学生朗读各个段落,读出蜻蜓的自豪、青蛙的痛快、小鱼儿的自在。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自学、想象能力,促进入情入境,为感情朗读奠定基础。)

三、分角色朗读,感知“叙述与引用”的不同书写方式。

1、出示头饰,分别请四个同学戴上。教师提出要求:我说小水珠,带小水珠头饰的同学就读小水珠儿说的话。

训练开始。(针对学生搞不清楚作者叙述、引用人物说的话的情形,给予针对性指导。)

2、全班同学分角色练习朗读,一部分读作者的话,一部分读几个小角色说的话。

练习三个轮次,分别提出要求:接的要自然,紧密,读小角色说的话,要读出相关自在、自豪、爽快、内心欢喜的感情。读后面作者在写它们玩耍的样子,要读出羡慕的语气。

(设计意图:在类似游戏的过程中,感知(不是明确认识)短文写了作者说的,还写了文中角色说的话,写的时候,不一样,为以后学习引号用法做铺垫。)

说:“荷叶是我的”

四、拓展延伸

1、进一步体会词语搭配的合适。

教师出示问题:作者说小水珠儿把荷叶当摇篮,你们说,要与把它当摇篮行不行?为什么?(要学生说出理由就行)

在比较蜻蜓的立、青蛙的蹲,看看换一下位置行不行。(要学生说出理由)

(设计意图:感知比喻句的本体喻体要与打比方的主体相联系——谁来打比方,比成的东西

要符合打比方的主体的特点。不是将比喻特征,而是通过具体的比喻句所涉及到的要去来思考。从学习掌握的程度来讲,就是感受具体例子。不做比喻句的讲解。)

学生体会字旁跟字义的关系。

总结,体会汉字的趣味。

3、学生自己想办法来记忆要求认识的其他汉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字义分析自行特点,一方面强化对汉字的记忆,另一方面,锻炼识字能力。)

《荷叶圆圆》教学反思

《荷叶圆圆》这篇课文是一首轻快活泼的散文诗。所以,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氛围,让学生愉悦地学习课文。

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教学前,我先让学生欣赏一幅荷叶图,荷叶什么样?(绿绿的圆圆的)。课一开始就吸引住了孩子们眼球,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兴趣,创设了乐学的氛围,让学生一开始就有了一个较好的学习状态,从而自然的导入了新课。

二、识字教学,扎实有效

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一个特点就是“认得快,忘得快。”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对生字的识记,采用多种方式,反复识记。本堂课中,首先是初读课文中的读准生字,到带拼音读生字,再组词。又回到课文中整体感知。通过这样多种形式地反复训练,使学生对生字的识记得到了巩固。同时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如“摇篮”一词:小水珠把荷叶当作什么了?你们见过摇篮吗?见过的小朋友能告诉我摇篮做什么用的?谁知道“摇篮”的“篮”字为什么要用竹字头?(古代钢铁很少,人们大多用竹子编篮子用。)伸出你们的双手,把你的手当作摇篮摇一摇。这样使学生对生字的识记得到了巩固。

三、角色朗读,加强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十分重视读的训练,始终以读为本。朗读的形式也是多样的。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地读,并在读后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特别是在感情朗读时,根据学生不同的感悟,允许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如在朗读小水珠一段时,有的学生认为小水珠很可爱;有的同学认为小水珠很开心,不同的感受使他们的朗读也不同。读小鱼儿那段时,他们可以自己加入自己喜欢的动作演一演。在琅琅的读书声中,他们获得了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了语言的美。

课上让学生通过自由读、分角色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孩子们感受的小水珠、小蜻蜒、小青蛙、小鱼喜欢荷叶的高兴心情,并在朗读中自然流露。让学生更加喜欢朗读,感受到朗读的乐趣,在读中获得思想启迪和美的享受。

四、仿写,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低年级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要抓住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在这堂课结束时,我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你们能不能想像一下,除了小水珠、小蜻蜒、小青蛙、小鱼儿喜欢荷叶,还会有谁喜欢荷叶?这一问题,仿照课文:“ 说:‘荷叶是我的 。’ 。”为了降低难度,让学生模仿老师说的范例,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有了范本,又有了这么多素材,孩子们的话匣子一下子就被打开了:

蚂蚁说:“荷叶是我的小船。”

小蝴蝶说:“我喜欢荷叶,它是我的舞台。”

小蝌蚪说:“荷叶是我的凉伞。”小蝌蚪在荷叶下自由自在的玩耍。

小蜜蜂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场。”小蝴蝶停在荷叶上欣赏美丽的荷花。

……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又体现了课内外的沟通,学科间的融合的语文教育观。

总之,这节课大部分学生能通过自己的理解来朗读课文,感受着真正的童趣,但也有些遗憾,如:齐读效果不好,应改成自由读,同桌互读,这样更能让学生感受美,感受朗读的乐趣。还有,应再多给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

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1、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会写“叶、美”2个字,激发主动识字的愿望。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阅读中积累运用语言,初步感受夏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对美的向往,从而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积累运用语言,初步感受夏天的美好。

教具准备:

课件、贴画

教学过程:

一、巧用课件,渲染情感后揭题

1、课件出示一个圆圈,用“圆圆的”练习说话

2、课件出示美丽的池塘,看图说说看到了什么?

3、揭题。

二、生字教学

1、教写“叶”“美”

(1)出示句子: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美丽极了!

(2)学生交流书写“叶”“美”时要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后学生仿写

(4)订正评讲

2、教学认读生字

(1)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2)小组汇报:注意哪些字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3)巩固认读生字词

三、整体感知课文

1、看课件边听边想荷叶的小伙伴是谁?

2、生汇报,师贴画

3、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画一画“小伙伴各说了什么”的句子

四、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选择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听。

2、学生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随机教学。

五、拓展练习,积累运用语言

1、小结课文写作特点

2、学生用“说:“荷叶是我的。”句式练习说话

六、配乐朗读,回味欣赏。

教学设想:

一、创设情境入情入境学文

《荷叶圆圆》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充满童真、童趣,为了引导低年级学生入情入境学习课文,本课试图采用想象画面,体验情感,借助课文插图、课件,引导学生身临其境,体验情感,以期达到情动辞发。

二、关注语言积累及运用

本文段落结构相似,利用这个特点,挖掘语言训练点,从揭题入手到阅读,把语言训练贯穿教学的始终。利用句式训练,从字词到句式,由浅入深,关注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三、激发主动识字的愿望低年级识字教学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为了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在识字教学上,以学生为主体,抓住重难点进行教学,通过有趣的课件设计,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相关范文推荐